CN106365017A - 智能升降家用梯 - Google Patents

智能升降家用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65017A
CN106365017A CN201610948207.0A CN201610948207A CN106365017A CN 106365017 A CN106365017 A CN 106365017A CN 201610948207 A CN201610948207 A CN 201610948207A CN 106365017 A CN106365017 A CN 106365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
installing rack
spider
directive wheel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482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65017B (zh
Inventor
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ao Delin Eleva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ao Delin Eleva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ao Delin Eleva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ao Delin Eleva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4820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650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65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65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65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650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35Arrangement of driving gear, e.g. location or suppo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4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 B66B11/0423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actuated pneumatically or hydraul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2Guideways;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9/04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actuated pneumatically or hydraulic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升降家用梯,包括轿箱,所述轿箱的一个侧面为轿箱驱动面,所述轿箱驱动面外侧设置有两套驱动导向机构,其中一套驱动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另一套驱动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导向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导向机构位于第一驱动机构和轿箱之间,第二导向机构位于第二驱动机构和轿箱之间,本智能升降家用梯布局合理,将两套驱动导向机构设置在轿箱的同一侧面,不仅使得轿箱更稳定,且轿箱的三个侧面均能进出电梯,使得电梯的通用性更好,无需考虑因家庭布局而出现墙面将电梯门挡住的情况。

Description

智能升降家用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设计领域,特别涉及智能升降家用梯。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收入人群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安装在家庭内部的智能升降家用梯额实用范围也在逐步提高,但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升降家用梯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中国专利201510187389.X公开了一种在竖梯上安装的智能升降家用梯,包括双面齿条轨道、控制箱、支撑连接架、中间导向机构、动力及导向箱几部分,控制箱固定设置在支撑连接架顶端,动力及导向箱固定设置在支撑连接架底端,中间导向机构固定设置在支撑连接架
中间,双面齿条轨道垂直固定安装在竖梯中间的位置,此方案实用齿轮齿条结构驱动轿厢上下移动,虽节省了电梯占用空间,但齿轮齿条结构在运行时噪音较大,且会经常磨损,因此需要经常在齿轮齿条结构内增加润滑油,但润滑油的使用又会使得当齿轮齿条在运行过程中造成润滑油的飞溅,造成周围环境的脏污,且齿轮齿条结构容易造成卡死现象,很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省空间,减少运行噪音的智能升降家用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升降家用梯,包括轿箱,所述轿箱的一个侧面为轿箱驱动面,所述轿箱驱动面外侧设置有两套驱动导向机构,其中一套驱动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另一套驱动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导向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导向机构位于第一驱动机构和轿箱之间,第二导向机构位于第二驱动机构和轿箱之间。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轨道,第一导向轨道开口朝向轿箱驱动面,第一导向轨道内设置有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一导向轨道的开口与轿箱驱动面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块上下两端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轨道的各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容纳第一导向轮运动的第一导向槽;
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导向轨道,第二导向轨道开口朝向轿箱驱动面,第二导向轨道内设置有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导向块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二导向轨道的开口与轿箱驱动面连接,所述第二导向块上下两端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轨道的各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容纳第二导向轮运动的第二导向槽。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T型架,所述第一T型架包括第一导向架和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导向架和第一支撑架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远离第一导向架一端与第一驱动机构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一导向轮固定架,所述第一导向轮固定架通过第三连接杆与轿箱驱动面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轮固定架为C型结构,所述第一导向架伸入第一导向轮固定架内,所述第一导向轮固定架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三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架的两端与侧壁均与第三导向轮接触;
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T型架,所述第一T型架包括第一导向架和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导向架和第二支撑架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远离第二导向架一端与第二驱动机构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二导向轮固定架,所述第二导向轮固定架通过第四连接杆与轿箱驱动面连接,所述第二导向轮固定架为C型结构,所述第二导向架伸入第二导向轮固定架内,所述第二导向轮固定架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四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架的两端与侧壁均与第四导向轮接触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第一中间架和第二中间架,所述第一中间架设置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一驱动机构支架,所述第一中间架与第一支撑架垂直设置,所述第二中间架设置在第二支撑架和第二驱动机构支架,所述第二中间架与第二支撑架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三脚架和第一液压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液压驱动装置包括第一C型安装架,第一C型安装架两侧边内设置有滑槽,第一C型安装架内设置有第一链轮安装架,第一链轮安装架内安装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安装架上设置有沿滑槽运动的第一滑轮,还包括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输出轴与第一链轮安装架底部连接,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链轮上的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一端固定在第一油缸上,第一链条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三角架的顶角上,所述顶角的对应边固定在轿箱驱动面上;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三脚架和第二液压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液压驱动装置包括第二C型安装架,第二C型安装架两侧边内设置有滑槽,第二C型安装架内设置有第二链轮安装架,第二链轮安装架内安装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安装架上设置有沿滑槽运动的第二滑轮,还包括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的输出轴与第二链轮安装架底部连接,还包括设置在第二链轮上的第二链条,所述第二链条一端固定在第二油缸上,第二链条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三角架的顶角上,所述顶角的对应边固定在轿箱驱动面上;
还包括给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供油和放油的油路机构,所述油路机构包括油箱、进油滤网、油泵、单向阀、开关电磁阀,所述油箱、进油滤网、油泵、单向阀依次连接,所述单向阀的出油端连接至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开关电磁阀的一端连接至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开关电磁阀的一端连接至油箱,还包括溢流阀,所述溢流阀连接在泵和单向阀的连接管路与油箱之间,所述油泵由电动机控制,还包括设置在单向阀出油端的卸油阀。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C型安装架和第二C型安装架开口方向相对设置,第一三脚架和第二三脚架与轿箱的连接部位位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轿箱的连接部位之间;
所述第一链条与第一三脚架之间设置有第一拉力传感器,第二链条与第二三脚架之间设置有第二拉力传感器,还包括报警装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三三脚架和第三C型安装架,第三C型安装架两侧边内设置有滑槽,第三C型安装架内设置有第一三脚架支撑座,所述第三三脚架的顶角固定在第一三脚架支撑座内,所述顶角的对应边固定在轿箱驱动面上,所述第一三脚架支撑座上设置有沿滑槽运动的第三滑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三C型安装架顶部的第一曳引机,所述第一曳引机一端连接第一配重,第一曳引机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一三脚架支撑座上;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四三脚架和第四C型安装架,第四C型安装架两侧边内设置有滑槽,第四C型安装架内设置有第二三脚架支撑座,所述第四三脚架的顶角固定在第二三脚架支撑座内,所述顶角的对应边固定在轿箱驱动面上,所述第二三脚架支撑座上设置有沿滑槽运动的第四滑轮,还包括设置在第四C型安装架顶部的第二曳引机,所述第二曳引机一端连接第二配重,第二曳引机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三脚架支撑座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三C型安装架和第四C型安装架开口方向相对设置,第三三脚架和第四三脚架与轿箱的连接部位位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轿箱的连接部位之间;
所述第一曳引机与第一三脚架支撑座之间设置有第三拉力传感器,第二曳引机与第二三脚架支撑座之间设置有第四拉力传感器,还包括报警装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轿厢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轿箱底部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智能升降家用梯布局合理,将两套驱动导向机构设置在轿箱的同一侧面,不仅使得轿箱更稳定,同时使得轿箱的三个侧面均能进出电梯,使得电梯的通用性更好,无需考虑因家庭布局而出现墙面将电梯门挡住的情况,且本电梯可以使用液压驱动,由链条拉动轿箱上下运动,因使用油缸和链条减小了噪音的产生且链条不易磨损,使得电梯更适合家庭使用,且导向块上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在导向轨道的导向槽内运动,使得导向杆不会发生前后左右的晃动,且第一拉力传感器和第二拉力传感器的设置可使得当导向轨道被异物卡住或链条发生断裂时,智能升降家用梯可及时做出反应,使得智能升降家用梯在使用时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使用液压驱动时智能升降家用梯俯视图。
图2为使用液压驱动时第一驱动机构主视图。
图3为使用液压驱动时第一驱动机构后视图。
图4为第一导向块主视图。
图5为油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使用曳引驱动时智能升降家用梯俯视图。
图7为使用曳引驱动时第一驱动机构主视图。
图8为智能升降家用梯中的电路原理图。
图9为导向机构使用T型架时的智能升降家用梯俯视图。
图10为装有测速测距装置的智能升降家用梯示意图。
图11为轿箱底部示意图。
图12为导向机构使用工字架时的智能升降家用梯俯视图。
图中标记为:轿箱1、驱动面11、第一导向轨道21、第一导向块22、第一连接杆23、第一导向轮24、第一T型架25、第一导向轮固定架26、第三连接杆27、第三导向轮28、第一导向架29、第一支撑架210、第一中间架211、第一驱动机构3、第一三脚架31、第一C型安装架32、第一链轮安装架33、第一链轮34、第一滑轮35、第一链条36、第一油缸37、第三三脚架38、第三C型安装架39、第一三脚架支撑座310、第三滑轮311、第一曳引机312、第一配重313、第二导向轨道41、第二导向块42、第二连接杆43、第二导向轮44、第二T型架45、第二导向轮固定架46、第四连接杆47、第四导向轮48、第二导向架49、第二支撑架410、第二中间架411、第二驱动机构5、第二油缸51、第二曳引机53、第二配重54、油箱61、进油滤网62、油泵63、电动机64、单向阀65、溢流阀66、开关电磁阀67、卸油阀611、测速测距装置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的智能升降家用梯,包括轿箱1,所述轿箱1的一个侧面为轿箱1驱动面11,所述轿箱1驱动面11外侧设置有两套驱动导向机构,其中一套驱动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3,另一套驱动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导向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5,第一导向机构位于第一驱动机构3和轿箱1之间,第二导向机构位于第二驱动机构5和轿箱1之间;
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轨道21,第一导向轨道21开口朝向轿箱1驱动面11,第一导向轨道21内设置有第一导向块22,所述第一导向块2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3,所述第一连接杆23通过第一导向轨道21的开口与轿箱1驱动面11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块22上下两端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导向轮24;所述第一导向轨道21的各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容纳第一导向轮24运动的第一导向槽;
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导向轨道41,第二导向轨道41开口朝向轿箱1驱动面11,第二导向轨道41内设置有第二导向块42,所述第二导向块4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杆43,所述第二连接杆43通过第二导向轨道41的开口与轿箱1驱动面11连接,所述第二导向块42上下两端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第二导向轮44;所述第二导向轨道41的各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容纳第二导向轮44运动的第二导向槽;
当使用液压驱动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三脚架31和第一液压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液压驱动装置包括第一C型安装架32,第一C型安装架32两侧边内设置有滑槽,第一C型安装架32内设置有第一链轮安装架33,第一链轮安装架33内安装有第一链轮34,所述第一链轮安装架33上设置有沿滑槽运动的第一滑轮35,还包括第一油缸37,所述第一油缸37的输出轴与第一链轮安装架33底部连接,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链轮34上的第一链条36,所述第一链条36一端固定在第一油缸37上,第一链条36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三角架的顶角上,所述顶角的对应边固定在轿箱1驱动面11上;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第二三脚架和第二液压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液压驱动装置包括第二C型安装架,第二C型安装架两侧边内设置有滑槽,第二C型安装架内设置有第二链轮安装架,第二链轮安装架内安装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安装架上设置有沿滑槽运动的第二滑轮,还包括第二油缸51,所述第二油缸51的输出轴与第二链轮安装架底部连接,还包括设置在第二链轮上的第二链条,所述第二链条一端固定在第二油缸51上,第二链条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三角架的顶角上,所述顶角的对应边固定在轿箱1驱动面11上;
还包括给第一油缸37和第二油缸51供油和放油的油路机构,所述油路机构包括油箱61、进油滤网62、油泵63、单向阀65、开关电磁阀67,所述油箱61、进油滤网62、油泵63、单向阀65依次连接,所述单向阀的出油端连接至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开关电磁阀67的一端连接至第一油缸37和第二油缸51,开关电磁阀67的一端连接至油箱,还包括溢流阀66,所述溢流阀66连接在泵和单向阀65的连接管路与油箱61之间,所述油泵63由电动机64控制。
工作时,第一驱动机构3和第二驱动机构5同起驱动作用,当电梯上升时,第一油缸37顶伸第一链轮安装架33,第一链轮安装架33和第二链轮安装架同时向上移动,同时第一链轮34和第二链轮开始转动,由于第一链条36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油缸37上,在第一链轮34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第一链轮34的另一端带动三脚架向上运动从而驱使轿箱1向上运动,第二链条与第一链条36类同,在轿箱1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第一导向块22在第一导向轨道21内向上移动,第二导向块42在第二导向轨道41内向上移动,本智能升降家用梯布局合理,将两套驱动导向机构设置在轿箱1的同一侧面,不仅使得轿箱1更稳定,同时使得轿箱1的三个侧面均能进出电梯,使得电梯的通用性更好,无需考虑因家庭布局而出现墙面将电梯门挡住的情况,且本电梯使用液压驱动,由链条拉动轿箱1上下运动,因使用油缸和链条减小了噪音的产生且链条不易磨损,使得电梯更适合家庭使用,且导向块上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在导向轨道的导向槽内运动,使得导向杆不会发生前后左右的晃动。
当家里停电的时候可以采用应急电源控制机器下降,使得本电梯更安全。
当第一链条36断裂时,第一拉力传感器的压力骤然消失,控制器接收不到拉力信号,控制报警装置发生报警,第二驱动机构5单独驱动,放置电梯出现突然坠落的情况同时提醒使用者第一链条36出现情况,尽快维修。
上述所述的液压驱动原理为:当上升时,控制器控制电动机64打开驱动油泵63工作,在油泵63的驱使下,油依次经过进油滤网62、油泵63和单向阀65进入油缸驱动油缸输出轴顶伸第一链轮安装架33和第二链轮安装架向上运动,当进入静止状态时,控制器控制电动机64停止运动,由于单向阀65的存在,使得油缸内的油不会回流入油箱61中,实现轿箱1的静止状态,当下降时,控制器控制开关电磁阀逐渐打开,使得油缸中的液压油流速由慢至快倒流回油箱61中,实现轿箱1的由慢至快下降,当轿箱1快到达底部时,控制器控制开关电磁阀逐渐关闭,使得液压油回流速度逐渐下降,从而减小了下降最后阶段的下降速度,实现轿箱1的平稳停靠,溢流阀66的设置可使得当油压过大时可进行泄压处理,防止油管出现爆裂情况,上述电磁阀实现逐渐打开和逐渐关闭是通过给电磁阀的电流和电压的大小来控制的,此种控制电磁阀的开合方法为本领域的常规手段。
此外,还包括设置在单向阀出油端的卸油阀611,当控制器出现故障时,可人工打开卸油阀611,使油缸中的液压油流入油箱61内,实现轿箱1的紧急下降。
此外,第一C型安装架32和第二C型安装架开口方向可任意设置,但此处所述第一C型安装架32和第二C型安装架开口方向相对设置,第一三脚架31和第二三脚架与轿箱1的连接部位位于第一连接杆23和第二连接杆43与轿箱1的连接部位之间;
此种设置可布局合理,第一驱动机构3和第二驱动机构5互不干预,实现了空间的最大利用;
所述第一链条36与第一三脚架31之间设置有第一拉力传感器,第二链条与第二三脚架之间设置有第二拉力传感器,还包括报警装置。
在上升过程中,当第一拉力传感器或第二拉力传感器与规定不符时,控制器先控制油缸驱动轿箱1先下降3cm,若此时第一拉力传感器和第二拉力传感器采集到的压力示数恢复正常,此时代表第一导向轨道21或第二导向轨道41内有被异物卡住,轿箱1无法继续向上运动,此时控制器控制油缸使得轿箱1向下运动至底部并发出警报,若轿箱1下降3cm后第一拉力传感器和第二拉力传感器采集到的压力示数仍未恢复正常,此时控制器控制油缸立马停止运动并发出警报,防止出现第一导向块22或第二导向块42卡在导轨内无法动弹,但油缸仍驱动轿箱1运动使得轿箱1出现下坠情况,下降过程原理同上升过程。
上述所述的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还可设置成以下形式: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T型架25,所述第一T型架25包括第一导向架29和第一支撑架210,所述第一导向架29和第一支撑架210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210远离第一导向架29一端与第一驱动机构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一导向轮固定架26,所述第一导向轮固定架26通过第三连接杆27与轿箱驱动面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轮固定架26为C型结构,所述第一导向架29伸入第一导向轮固定架26内,所述第一导向轮固定架26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三导向轮28,所述第一导向架29的两端与侧壁均与第三导向轮接触;
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T型架45,所述第一T型架45包括第一导向架29和第二支撑架410,所述第二导向架49和第二支撑架410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410远离第二导向架49一端与第二驱动机构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二导向轮固定架46,所述第二导向轮固定架46通过第四连接杆47与轿箱驱动面连接,所述第二导向轮固定架46为C型结构,所述第二导向架49伸入第二导向轮固定架46内,所述第二导向轮固定架46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四导向轮48,所述第二导向架49的两端与侧壁均与第四导向轮接触。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导向机构还可使用工字架,具体包括以下形式:还包括第一中间架211和第二中间架411,所述第一中间架211设置在第一支撑架210和第一驱动机构支架,所述第一中间架211与第一支撑架210垂直设置,所述第二中间架411设置在第二支撑架410和第二驱动机构支架,所述第二中间架411与第二支撑架410垂直设置。
当运动时,安装在第一导向轮固定架内的第一导向轮沿着导向架的两端和两侧面实现上下运动,第一导向轮在所述在T型架的一型板两侧使用槽轮卡在一型板两侧运动,实现导向的同时可以使得轿箱不会发生晃动,同时此种结构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安全稳定。
此外,还包括设置在轿箱底部的测速测距装置,所述测速测距装置可以为测速测距雷达、激光测速测距传感器等,所述测速测距装置安装有个且位于智能升降家用梯的四角上,当开始控制前,智能升降家用梯平台下上安装的测速测距装置已测试出需要停得几个固定位置与底面件的距离,设需要停的其中一个位置为A点,设A点下方50cm至1m处为A1点,设A点上方50cm至1m处为A2点,设距地面50cm至1m处为P点,其中P点、A1点、A点、A2点距地面的距离已提前存储入控制器中,测速测距装置将实时将测得的距离传入存储器中,当智能升降家用梯从地面升到A点时,在地面升至P点过程中,控制器通过控制电机使得智能升降家用梯呈匀速曲线加速度上升,当智能升降家用梯经过P点运动至A1点位置过程中时,控制器通过控制电机使得智能升降家用梯呈匀速上升,当智能升降家用梯经过A1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控制器通过控制电机使得智能升降家用梯呈减速上升直至A点停止,以此类推,此种方法使得智能升降家用梯上升时不会突然加速,运行平稳;当下降时,通过控制电磁阀的打开,使得智能升降家用梯下降,且当控制器接收到四个测速测距装置的数据时,会取其平均值,使的距离测算更准确,且当智能升降家用梯升至最高点后未停止仍在继续向上运动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逐渐打开,使油缸中的液压油返回油箱使智能升降家用梯下降到一个安全的位置之后控制器给一个切断上游总电闸信号使升降系统断电,防止发生油缸冲顶等不可估量的安全事故,智能升降家用梯的一侧导轨被异物卡住或智能升降家用梯卡住楼板后,四个测速测距装置测得的数据将不一致,一旦测得的数据的差值超过安全范围,此安全差值可以为2cm、1cm等,控制器将控制智能升降家用梯紧急停止,防止智能升降家用梯继续向上运动使得智能升降家用梯发生侧翻,使得智能升降家用梯使用时更安全,且测速测距装置可代替传统的行程开关,控制电磁阀的工作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实现电磁阀的逐渐打开和逐渐关闭使得智能升降家用梯控制更精准,且能增加机器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降低机器的故障率,当测速测距装置其中一个无法正常工作时,控制器不作出反应,机器仍正常工作,当其中两个及以上测速测距装置发生故障时,控制器发出警告提示同时控制机器停止运行,防止智能升降家用梯因接收不到测速测距装置的信号而发生安全故障。
上述所述的控制器控制智能升降家用梯上下运动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描述可以很容易的实现,因此此处控制器的具体结构便不再赘述。
当使用曳引驱动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包括第三三脚架38和第三C型安装架39,第三C型安装架39两侧边内设置有滑槽,第三C型安装架39内设置有第一三脚架支撑座310,所述第三三脚架38的顶角固定在第一三脚架支撑座310内,所述顶角的对应边固定在轿箱1驱动面11上,所述第一三脚架支撑座310上设置有沿滑槽运动的第三滑轮311,还包括设置在第三C型安装架39顶部的第一曳引机312,所述第一曳引机312一端连接第一配重313,第一曳引机312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一三脚架支撑座310上;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第四三脚架和第四C型安装架,第四C型安装架两侧边内设置有滑槽,第四C型安装架内设置有第二三脚架支撑座,所述第四三脚架的顶角固定在第二三脚架支撑座内,所述顶角的对应边固定在轿箱1驱动面11上,所述第二三脚架支撑座上设置有沿滑槽运动的第四滑轮,还包括设置在第四C型安装架顶部的第二曳引机53,所述第二曳引机53一端连接第二配重54,第二曳引机53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三脚架支撑座上;
第三C型安装架39和第四C型安装架开口方向可任意设置,此处所述的第三C型安装架39和第四C型安装架开口方向相对设置,第三三脚架38和第四三脚架与轿箱1的连接部位位于第一连接杆23和第二连接杆43与轿箱1的连接部位之间;
所述第一曳引机312与第一三脚架支撑座310之间设置有第三拉力传感器,第二曳引机53与第二三脚架支撑座之间设置有第四拉力传感器,还包括报警装置;
工作时,由第一曳引机312和第二曳引机53驱动第一三脚架31和第二三脚架运动,从而使得轿箱1上下运动,曳引驱动为目前市场上的现有技术,此处就不再赘述,此种设计采用2个曳引机同时工作,第一曳引机312主要承担工作,第二曳引机53承担辅助工作起到防坠落作用,当电梯门关闭电梯即将上升或下降时2个拉力传感器各自检测各自拉力数值传送给控制器,由控制器累加拉力数据总和得知电梯此时的载重然后控制第一曳引机312和第二曳引机53的电量大小按照程序的比例分配第一曳引机312和第二曳引机53各自承担的任务拉力,当电梯载重为100公斤时,第一曳引机312承担80公斤的载重,第二曳引机53承担20公斤的载重,当第三拉力传感器检测到第一曳引机312瞬间没有拉力或拉力瞬间急速下降或拉力不正常时,控制器控制第二曳引机312增加电量迅速承担电梯所有的载重,临时执行下降,同时电梯的报警器响起,通知电梯故障,此种设计通过2个曳引机来实现电梯防坠落,最大程度保证了电梯的安全,杜绝坠落事故,且第三C型安装架39和第四C型安装架的设计位置为2个曳引机及其配重提供了非常好的空间,同时使得两个曳引机互不干预,实现了空间的最大利用。
在上述所述基础上,所述轿厢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轿箱1底部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当轿箱1顶部存在人或物品等阻挡物时,第一压力传感器碰到阻挡物出现压力信号,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传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轿箱1停止运动,当轿箱1底部存在人或物品等阻挡物时,第二压力传感器碰到阻挡物时出现压力信号,第二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传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轿箱1停止运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的设置使得有阻挡物存在时,轿箱1不会继续运动,防止当阻挡物或人体存在时,轿箱1继续运动对阻挡物或人体造成损伤。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升降家用梯运行方法,第一驱动机构3和第二驱动机构5驱动电梯上升或下降,运动过程中由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实现导向,在上升过程中,当第一拉力传感器或第二拉力传感器与规定不符时,轿厢先下降3cm,若还未恢复正常,则发出警报,若恢复正常,则轿厢继续下降至底部;下降过程原理同上升过程。
此外,当使用液压驱动时,智能升降家用梯出现紧急情况后,可手动打开卸油阀611,使得油缸中的油流入油箱61中,实现智能升降家用梯的人工操作紧急下降。
此外,当轿厢在下降过程中碰到位于轿箱1底部的物品时,第二压力传感器接收到压力信号,控制器控制电梯立即停止运行,当轿厢在上升过程中碰到位于轿箱1顶部的物品时,第一压力传感器接收到压力信号,控制器控制电梯立即停止运行。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智能升降家用梯,包括轿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轿箱(1)的一个侧面为轿箱驱动面(11),所述轿箱(1)驱动面(11)外侧设置有两套驱动导向机构,其中一套驱动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3),另一套驱动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导向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5),第一导向机构位于第一驱动机构(3)和轿箱(1)之间,第二导向机构位于第二驱动机构(5)和轿箱(1)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升降家用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轨道(21),第一导向轨道(21)开口朝向轿箱(1)驱动面(11),第一导向轨道(21)内设置有第一导向块(22),所述第一导向块(2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3),所述第一连接杆(23)通过第一导向轨道(21)的开口与轿箱(1)驱动面(11)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块(22)上下两端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导向轮(24);所述第一导向轨道(21)的各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容纳第一导向轮(24)运动的第一导向槽;
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导向轨道(41),第二导向轨道(41)开口朝向轿箱(1)驱动面(11),第二导向轨道(41)内设置有第二导向块(42),所述第二导向块(4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杆(43),所述第二连接杆(43)通过第二导向轨道(41)的开口与轿箱(1)驱动面(11)连接,所述第二导向块(42)上下两端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第二导向轮(44);所述第二导向轨道(41)的各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容纳第二导向轮(44)运动的第二导向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升降家用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T型架(25),所述第一T型架(25)包括第一导向架(29)和第一支撑架(210),所述第一导向架(29)和第一支撑架(210)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210)远离第一导向架(29)一端与第一驱动机构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一导向轮固定架(26),所述第一导向轮固定架(26)通过第三连接杆(27)与轿箱驱动面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轮固定架(26)为C型结构,所述第一导向架(29)伸入第一导向轮固定架(26)内,所述第一导向轮固定架(26)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三导向轮(28),所述第一导向架(29)的两端与侧壁均与第三导向轮接触;
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T型架(45),所述第一T型架(45)包括第一导向架(29)和第一支撑架(210),所述第二导向架(49)和第二支撑架(410)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410)远离第二导向架(49)一端与第二驱动机构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二导向轮固定架(46),所述第二导向轮固定架(46)通过第四连接杆(47)与轿箱驱动面连接,所述第二导向轮固定架(46)为C型结构,所述第二导向架(49)伸入第二导向轮固定架(46)内,所述第二导向轮固定架(46)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第四导向轮(48),所述第二导向架(49)的两端与侧壁均与第四导向轮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升降家用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中间架(211)和第二中间架(411),所述第一中间架(211)设置在第一支撑架(210)和第一驱动机构支架,所述第一中间架(211)与第一支撑架(210)垂直设置,所述第二中间架(411)设置在第二支撑架(410)和第二驱动机构支架,所述第二中间架(411)与第二支撑架(410)垂直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升降家用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三脚架(31)和第一液压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液压驱动装置包括第一C型安装架(32),第一C型安装架(32)两侧边内设置有滑槽,第一C型安装架(32)内设置有第一链轮安装架(33),第一链轮安装架(33)内安装有第一链轮(34),所述第一链轮安装架(33)上设置有沿滑槽运动的第一滑轮(35),还包括第一油缸(37),所述第一油缸(37)的输出轴与第一链轮安装架(33)底部连接,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链轮(34)上的第一链条(36),所述第一链条(36)一端固定在第一油缸(37)上,第一链条(36)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三角架的顶角上,所述顶角的对应边固定在轿箱(1)驱动面(11)上;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第二三脚架和第二液压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液压驱动装置包括第二C型安装架,第二C型安装架两侧边内设置有滑槽,第二C型安装架内设置有第二链轮安装架,第二链轮安装架内安装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安装架上设置有沿滑槽运动的第二滑轮,还包括第二油缸(51),所述第二油缸(51)的输出轴与第二链轮安装架底部连接,还包括设置在第二链轮上的第二链条,所述第二链条一端固定在第二油缸(51)上,第二链条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三角架的顶角上,所述顶角的对应边固定在轿箱(1)驱动面(11)上;
还包括给第一油缸(37)和第二油缸(51)供油和放油的油路机构,所述油路机构包括油箱(61)、进油滤网(62)、油泵(63)、单向阀(65)、开关电磁阀(67),所述油箱(61)、进油滤网(62)、油泵(63)、单向阀(65)依次连接,所述单向阀的出油端连接至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开关电磁阀(67)的一端连接至第一油缸(37)和第二油缸(51),开关电磁阀(67)的一端连接至油箱,还包括溢流阀(66),所述溢流阀(66)连接在泵和单向阀(65)的连接管路与油箱(61)之间,所述油泵(63)由电动机(64)控制,还包括设置在单向阀出油端的卸油阀(61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升降家用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型安装架(32)和第二C型安装架开口方向相对设置,第一三脚架(31)和第二三脚架与轿箱(1)的连接部位位于第一连接杆(23)和第二连接杆(43)与轿箱(1)的连接部位之间;
所述第一链条(36)与第一三脚架(31)之间设置有第一拉力传感器,第二链条与第二三脚架之间设置有第二拉力传感器,还包括报警装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升降家用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轿箱底部的测速测距装置,所述测速测距装置安装有4个且位于升降平台的四角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升降家用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包括第三三脚架(38)和第三C型安装架(39),第三C型安装架(39)两侧边内设置有滑槽,第三C型安装架(39)内设置有第一三脚架支撑座(310),所述第三三脚架(38)的顶角固定在第一三脚架支撑座(310)内,所述顶角的对应边固定在轿箱(1)驱动面(11)上,所述第一三脚架支撑座(310)上设置有沿滑槽运动的第三滑轮(311),还包括设置在第三C型安装架(39)顶部的第一曳引机(312),所述第一曳引机(312)一端连接第一配重(313),第一曳引机(312)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一三脚架支撑座(310)上;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第四三脚架和第四C型安装架,第四C型安装架两侧边内设置有滑槽,第四C型安装架内设置有第二三脚架支撑座,所述第四三脚架的顶角固定在第二三脚架支撑座内,所述顶角的对应边固定在轿箱(1)驱动面(11)上,所述第二三脚架支撑座上设置有沿滑槽运动的第四滑轮,还包括设置在第四C型安装架顶部的第二曳引机(53),所述第二曳引机(53)一端连接第二配重(54),第二曳引机(53)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三脚架支撑座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升降家用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C型安装架(39)和第四C型安装架开口方向相对设置,第三三脚架(38)和第四三脚架与轿箱(1)的连接部位位于第一连接杆(23)和第二连接杆(43)与轿箱(1)的连接部位之间;
所述第一曳引机(312)与第一三脚架支撑座(310)之间设置有第三拉力传感器,第二曳引机(53)与第二三脚架支撑座之间设置有第四拉力传感器,还包括报警装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升降家用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轿箱(1)底部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CN201610948207.0A 2016-11-02 2016-11-02 智能升降家用梯 Active CN1063650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8207.0A CN106365017B (zh) 2016-11-02 2016-11-02 智能升降家用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8207.0A CN106365017B (zh) 2016-11-02 2016-11-02 智能升降家用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65017A true CN106365017A (zh) 2017-02-01
CN106365017B CN106365017B (zh) 2018-10-23

Family

ID=57893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48207.0A Active CN106365017B (zh) 2016-11-02 2016-11-02 智能升降家用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6501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9229A (zh) * 2017-12-13 2018-04-06 苏州德林宝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安全智能家用电梯
CN109095332A (zh) * 2018-10-25 2018-12-28 苏州德林宝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具有液态阻尼的防坠落电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3007A (zh) * 2010-02-11 2011-08-17 河南理工大学 双u型直线电机驱动的无绳提升机
CN202245622U (zh) * 2011-09-19 2012-05-30 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导轨支架结构
CN102730515A (zh) * 2011-03-30 2012-10-17 S·A·德贝拉(萨贝拉)公司 电梯引导装置
CN202518907U (zh) * 2012-02-22 2012-11-07 上海东锐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风力机塔筒的微型载人升降机
CN203845630U (zh) * 2014-04-01 2014-09-24 苏州德奥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轨道
CN206466860U (zh) * 2016-11-02 2017-09-05 苏州德林宝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智能升降家用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3007A (zh) * 2010-02-11 2011-08-17 河南理工大学 双u型直线电机驱动的无绳提升机
CN102730515A (zh) * 2011-03-30 2012-10-17 S·A·德贝拉(萨贝拉)公司 电梯引导装置
CN202245622U (zh) * 2011-09-19 2012-05-30 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导轨支架结构
CN202518907U (zh) * 2012-02-22 2012-11-07 上海东锐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风力机塔筒的微型载人升降机
CN203845630U (zh) * 2014-04-01 2014-09-24 苏州德奥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轨道
CN206466860U (zh) * 2016-11-02 2017-09-05 苏州德林宝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智能升降家用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9229A (zh) * 2017-12-13 2018-04-06 苏州德林宝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安全智能家用电梯
CN107879229B (zh) * 2017-12-13 2024-03-15 苏州德林宝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安全智能家用电梯
CN109095332A (zh) * 2018-10-25 2018-12-28 苏州德林宝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具有液态阻尼的防坠落电梯
CN109095332B (zh) * 2018-10-25 2023-12-05 苏州德林宝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具有液态阻尼的防坠落电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65017B (zh) 2018-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7516B (zh) 具有可调节的缓冲器长度的电梯
CN107879229B (zh) 安全智能家用电梯
CN106365017A (zh) 智能升降家用梯
CN109502442A (zh) 电梯紧急停止系统
CN108910646B (zh) 一种基于矿井提升机制动系统的井下人员应急升井方法
CN106672756B (zh) 智能家用电梯
CN108455397A (zh) 电梯安全系统和监控电梯系统的方法
KR101010362B1 (ko) 수평이동구간을 갖는 승강기
CN206466860U (zh) 智能升降家用梯
CN206985476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吊笼自动翻板门
CN208200050U (zh) 一种电梯断绳检测保护装置
CN210313014U (zh) 一种带震动检测装置的电梯
CN212924224U (zh) 一种高炉卷扬上料系统综合保护装置
CN109095332B (zh) 具有液态阻尼的防坠落电梯
JP3846750B2 (ja) 昇降機の下降速度制御装置
CN206466867U (zh) 智能家用电梯
CN108821045A (zh) 一种新型电梯再平层装置
JP6544947B2 (ja) ロープ式ホーム安全柵
CN104005550B (zh) 升降脚手架
CN207129792U (zh) 一种系统化电梯保险装置
JP5638226B2 (ja) 駐車場ゲート
CN219469356U (zh) 一种指定长度触发装置
KR200271701Y1 (ko) 교량 점검용 승강장치
WO2012142711A1 (en) Personal lift
CN209740448U (zh) 具有远程安全救援功能的电梯救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