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57809A - 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57809A
CN106357809A CN201610948867.9A CN201610948867A CN106357809A CN 106357809 A CN106357809 A CN 106357809A CN 201610948867 A CN201610948867 A CN 201610948867A CN 106357809 A CN106357809 A CN 1063578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uma
data
emergency
emergency care
hospi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488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57809B (zh
Inventor
严治
尹云镭
武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exi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涓ユ不
严治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涓ユ不, 严治 filed Critical 涓ユ不
Priority to CN2016109488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578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57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7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57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78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G06Q50/24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具体的,是一种基于物联网、规范化救治、大数据分析的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该系统由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中控系统、4G无线路由网络、触控终端、系统软件、创伤急救中心六部分构成,六部分相互协作,实现了从创伤现场病历相关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到医院后端,后端系统将接收到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后,得出伤情评估和决策支持的结果,最终形成智能化、高性能、规范化、科学分析的极高集成度物联网框架下的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

Description

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医院的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严重创伤已成为当今世界公共的健康问题,约占全球死亡率的12%,且在36岁以下人群死因中居第一位。严重创伤,尤其是多发伤,由于其伤情严重,且涉及多系统、多脏器和多部位,需要多学科多专业协作处理。目前我国尚缺乏完善、固定、统一的严重创伤院前急救模式。院前救治和医院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救护车如何更有效对伤者施救,如何在院前急救中,在各学科参与指导下进行有效地、积极地进行医疗干预是外科临床工作中面临的重大挑战。
创伤是一种“时间依赖性疾病”,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严重创伤救治均存在救治时限的问题,也就是救治时间窗。一旦救治时间被延误或超过了救治的时间窗,患者将失去最佳的获救机会,死亡率、并发病发生率将会增加。如何在急救早期更快速的评估伤情,更早进行医疗干预,提高救治效率,节省救援时间,是创伤急救首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人们维权意识提高,医疗纠纷在中国呈井喷式发展,伤医事件时有发生,创伤后,病人伤情进展迅速,医疗纠纷更易发生,急救医生在争分夺秒抢救伤员情况下,如何更好的规范急救流程,提高救治水平,亦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创伤作为“现代文明的孪生兄弟”和“发达社会疾病”,对人类生命安全和公共卫生体系造成极大威胁。创伤急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一方面基于海量数据挖掘,寻找到潜藏在创伤患者临床数据后的有用信息,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从而减少整个社会的经济运作成本,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行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数据本身的质量和对大数据专业化处理的能力未跟上临床需求,如何存储、检索、清理和分析大数据是难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创伤急救领域必将迎来巨大且深远的变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旨在解决现行传统创伤急救医疗设备功能单一,无法与网络互联,不易随身携带,在急救过程中,缺乏规范化,急救现场与医院以及医院内各专科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对病情数据未能进行科学的分析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包括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触控终端、系统软件、创伤急救中心、中控系统、4G无线路由网络,其中:
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与中控系统连接,用于实现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到中控系统;所述处理后的数据包括事故ID,所述事故ID为急救事故信息的唯一标识数据;所述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包括基础生化检查设备、音视频设备、智能手环、时间母钟、血型检测仪、心电图设备、便携式B超、监护仪、除颤仪、GPS/BD设备、打卡器;所述打卡器包括出发按钮、达到现场按钮、返回医院按钮、回到医院按钮,用于在按钮被按下时将时间数据和状态信息发送到中控系统;
触控终端,与中控系统连接,用于提供规范化救治流程、采集创伤病历,并将创伤病历发送到中控系统;所述规范化救治流程包括出车流程、现场流程、回院流程,所述创伤病历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即往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初步诊断、处理措施、B超检查结果、创伤部位图片;
系统软件,包括与中控系统连接的创伤急救信息系统,和与创伤急救信息系统分别连接的创伤急救指挥调度管理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其中,所述创伤急救指挥调度管理系统用于向创伤急救信息系统分配急救任务、管理急救资源,所述急救资源包括医院、救护车、医护人员;所述大数据分析系统用于获取创伤病人评分数据和临床决策支持结果数据并发送到创伤急救信息系统;所述创伤急救信息系统用于存储和查看创伤急救详情数据、创伤病人详情数据、创伤病人评分数据和临床决策支持结果数据,并将上述数据同步到创伤急救中心,所述创伤急救详情数据包括GPS/BD定位信息,出车、达到现场、从现场返回医院、回到医院的时间和全程音视频信息,所述创伤病人详情数据包括处理后的数据和创伤病历;
创伤急救中心,包括与创伤急救信息系统连接的创伤中心,和与创伤中心分别连接的创伤急救信息处理中心、创伤急救大数据分析中心;其中,所述创伤中心用于接收创伤急救信息系统的数据同步;所述创伤急救信息处理中心用于通过创伤急救信息系统展示创伤急救详情数据、掌控急救过程、指导现场紧急救治措施、将上述处理后的数据发送到院内各科室;所述创伤急救大数据分析中心用于采集创伤病人数据,获取大数据分析结果并发送到大数据分析系统;
中控系统,分别与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触控终端、创伤急救信息系统连接,用于控制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接收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发送的处理后的数据、触控终端发送的创伤病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创伤病历同步到创伤急救信息系统;中控系统还与救护车的OBD接口连接,用于读取车辆运行时的车速、发动机转速、水温数据,并分别为车速、发动机转速、水温数据设定告警阈值,当车速、发动机转速或水温数据达到其告警阈值时发出告警声音;
4G无线路由网络,用于实现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与中控系统、触控终端与中控系统、中控系统与创伤急救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触控终端包括触控显示屏、可伸缩高清摄像头、终端软件系统。
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4G无线路由网络包括4G转WIFI路由器、4G外接天线。
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大数据分析系统包括:
数据加工层,用于对处理后的数据和创伤病历进行清洗、抽取、整合,获取加工后的数据并保存到数据核心存储层;
数据核心存储层,用于保存加工后的数据;
数据分析处理层,用于对加工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创伤急救数据存储层,用于存储上述分析结果;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用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获取创伤病人评分数据和临床决策支持结果数据并发送到创伤急救信息系统。
一种上述任一项系统的应用方法,包括:
步骤1,创伤急救中心录入报警信息,将报警信息同步到创伤急救指挥调度管理系统,创伤急救指挥调度管理系统分配急救任务到创伤急救信息处理系统;
步骤2,创伤急救信息系统获取报警信息,产生报警提示,调度人员通过创伤急救指挥调度管理系统分配医院、救护车、驾驶员和医护人员;
步骤3,在分配的驾驶员和医护人员上车后,医护人员开启中控系统、触控终端、GPS/BD设备、时间母钟、音视频设备、打卡器,驾驶员检查车辆情况,GPS/BD设备将时间同步到时间母钟和中控系统,并实时传输经纬度信息到中控系统,音视频设备开启车辆内部、前后的录像;驾驶员按下打卡器上的出发按钮;
步骤4,急救车出发后,医护人员打开触控终端软件,根据出车正常情况流程进行处理;所述出车正常情况流程包括:联系报案人、询问伤者情况、指导伤者自救、将上述情况反馈到急救中心;
步骤5,达到现场后,医护人员查体,询问情况后根据触控终端软件的现场处理规范进行现场紧急处理,驾驶员按下打卡器上的达到现场按钮;所述现场处理规范包括:回院治疗、拒绝回院、要求转院、现场死亡;
步骤6,离开现场前,医护人员汇报伤者情况和告知家属救治医院名称和地址,驾驶员按下打卡器上的返回医院按钮,医护人员对创伤病人进行体格检查,使用基础生化检查设备、监护仪、便携式B超、血型检测仪、心电图设备,并将检查到的数据输出到中控系统,再由中控系统同步到创伤急救信息系统,创伤急救信息系统再将数据同步到创伤中心的服务器;将伤者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初步诊断、处理措施通过触控终端发送到医院,并联系急诊科,汇报伤者情况和准备相关事宜;
步骤7,创伤中心根据传回的数据和急救医生的初步诊断和汇报信息,结合创伤病人评分数据和临床决策支持结果数据,制定救治预案、做好准备工作;并将传回的数据同步到急诊科、骨科、神经外科、普外科、泌尿科、院办、医院领导、政府应急办、政府领导终端;
步骤8,通过触控终端软件规范异常情况处置回院途中的流程;在救护车发生交通事故时告知急救中心,另行派车,并拨打122进行报警;在救护车发生故障时告知急救中心,另行派车,并通知急救科另行派车;
步骤9,驾驶员按下打卡器上的回到医院按钮,医护人员交接病人到医院专科室;
步骤10,将创伤急救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和数据加入到创伤急救中心库,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具体的,是一种基于物联网、规范化救治、大数据分析的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该系统由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中控系统、4G无线路由网络、触控终端、系统软件、创伤急救中心六部分构成,六部分相互协作,实现了从创伤现场病历相关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到医院后端,后端系统将接收到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后,得出伤情评估和决策支持的结果,最终形成智能化、高性能、规范化、科学分析的极高集成度物联网框架下的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包括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触控终端、系统软件、创伤急救中心、中控系统、4G无线路由网络,其中:
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与中控系统连接,用于实现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到中控系统;所述处理后的数据包括事故ID,所述事故ID为急救事故信息的唯一标识数据;所述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包括基础生化检查设备、音视频设备、智能手环、时间母钟、血型检测仪、心电图设备、便携式B超、监护仪、除颤仪、GPS/BD设备、打卡器;所述打卡器包括出发按钮、达到现场按钮、返回医院按钮、回到医院按钮,用于在按钮被按下时将时间数据和状态信息发送到中控系统;各设备可通过WiFi网络、COM接口、USB接口与中控系统连接,对设备进行VC编程,实现创伤、生命体征、GPS/BD定位、时间、基础生化指标、血型、图像信息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包含对数据格式、信息过滤和封装事故标识,即唯一标识急救事故信息的事故ID,并将数据传输到中控系统;所述GPS/BD设备,可以同时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和北斗定位系统进行定位。
触控终端,与中控系统连接,用于提供规范化救治流程、采集创伤病历,并将创伤病历发送到中控系统;所述规范化救治流程包括出车流程、现场流程、回院流程,所述创伤病历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即往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初步诊断、处理措施、B超检查结果、创伤部位图片;规范化救治流程包含了出车、现场、回院各个阶段情况处理。比如出车,包含正常和异常情况,正常情况下,医护人员需要联系报案人、询问伤者情况、指导伤者自救、将这些情况反馈给急救中心;而异常情况,分为6种,分别是报案人联系方式障碍、120车发生交通事故、报案人来电告知不用去、必经线路无法通行、120车自身故障无法使用、120车被其他人拦截;其中报案人联系方式障碍下规范医护人员要回复急救中心,寻求解决方案、要继续联系报案人和继续赶往现场;触控终端可采用工业级无风扇电脑,且提供接口如下:Mini PCIe带SIM槽,支持HSDPA,WLAN模块;最高支持2GbE,6x USB2.0和4x COM接口;系统支持Windows和Linux,提供服务采用Java编程语言,Mysql数据库,提供连接各设备的接口和触控终端H5软件接口,实现数据交互和设备控制,如GPS/BD设备同步时间母钟和中控系统时间,分发事故ID到各设备,并将存储的数据同步到医院后台即创伤急救信息系统;
系统软件,包括与中控系统连接的创伤急救信息系统,和与创伤急救信息系统分别连接的创伤急救指挥调度管理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其中,所述创伤急救指挥调度管理系统用于向创伤急救信息系统分配急救任务、管理急救资源,所述急救资源包括医院、救护车、医护人员;所述大数据分析系统用于获取创伤病人评分数据和临床决策支持结果数据并发送到创伤急救信息系统;所述创伤急救信息系统用于存储和查看创伤急救详情数据、创伤病人详情数据、创伤病人评分数据和临床决策支持结果数据,并将上述数据同步到创伤急救中心,所述创伤急救详情数据包括GPS/BD定位信息,出车、达到现场、从现场返回医院、回到医院的时间和全程音视频信息,所述创伤病人详情数据包括处理后的数据和创伤病历;创伤急救信息系统、创伤急救指挥调度管理系统可使用Spring boot+Spring mvc+Mybatis+Dubbo+Zookeeper为基础搭建框架,数据库为mysql;上述两个系统可采用自主开发,底层使用Spring MVC+MyBatis+Dubbo等优秀的开源框架作为支撑,将整体软件进行分离设计,采用分布式部署,运行于轻量级Docker容器中;系统可以使用Nginx进行服务的集群和负载均衡管理,灵活的根据需求扩充或减少响应节点,保证应用的高稳定性和快速响应性;系统还可以配有详细的数据权限设计以及多点备份机制,实现数据的高安全性和高可用性;大数据分析系统可以采用Hadoop核心和R语言、Matlab等分析语言;
创伤急救中心,包括与创伤急救信息系统连接的创伤中心,和与创伤中心分别连接的创伤急救信息处理中心、创伤急救大数据分析中心;其中,所述创伤中心用于接收创伤急救信息系统的数据同步;所述创伤急救信息处理中心用于通过创伤急救信息系统展示创伤急救详情数据、掌控急救过程、指导现场紧急救治措施、将上述处理后的数据发送到院内各科室;所述创伤急救大数据分析中心用于采集创伤病人数据,获取大数据分析结果并发送到大数据分析系统;创伤急救信息处理中心通过创伤急救信息系统,展示全局急救情况和某一急救详情,具备急救过程掌控、现场病人紧急救治措施指导、院内各科室根据现场传回的数据进行会诊,提前制定救治方案、为危重病人开启急救绿色通道——先救治,然后再行使其他流程以及罕见血型准备等功能;创伤急救大数据分析中心,采集创伤急救病人相关信息,采用开放的数据平台,可与医院的管理系统、卫生部门、科研机构等信息系统对接,实现大数据分析,以支撑创伤病人评分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同时可应用于统计、科研、政策制定、急诊教育培训等多个场景;以上两个中心更好为创伤中心服务,为创伤病人救治和康复提供有利条件;
中控系统,分别与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触控终端、创伤急救信息系统连接,用于控制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接收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发送的处理后的数据、触控终端发送的创伤病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创伤病历同步到创伤急救信息系统;中控系统还与救护车的OBD接口连接,用于读取车辆运行时的车速、发动机转速、水温数据,并分别为车速、发动机转速、水温数据设定告警阈值,当车速、发动机转速或水温数据达到其告警阈值时发出告警声音;
4G无线路由网络,用于实现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与中控系统、触控终端与中控系统、中控系统与创伤急救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当4G信号不好时,各设备能正常的工作和数据传输存储到中控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物联网技术,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采集伤者血氧饱和度、血型、脉搏、体温、创伤部位图像等信息,然后通过中控系统和4G网络将这些数据实时传输到医院后端系统,后端系统将接收到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后,得出伤情评估和决策支持的结果,以帮助医院内各专科及时掌握现场病人情况,提前做好救治预案和指导前方医生进行紧急处置;以伤者为中心,将伤者、120、急救中心、急救车、接诊医院纳入并融合为新型的远程创伤医疗救助方案,打通各个环节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和科学建模分析,还在急救任务领取分配、出发,到达现场,从现场返回医院,到达医院等各个环节提出了规范,并通过多学科合作、院内外合作,形成创伤急救大数据分析中心,科学的分析病情、优化流程,缩短救治时间,从而到达减少致残率及伤亡率;系统收集到的数据可参与创伤后续的院内临床治疗、康复治疗、相关司法鉴定以及保险赔付,应用于科研分析,数据统计,供政府部门决策分析,医疗单位指导救治,其大数据的分析应用有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信息共享、快速的创伤评分,缩短创伤急救中的急救反应时间、院前转运时间,加强院前、院内的信息沟通,在抢救生命、减少伤亡率和致残率等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依托大中型的创伤急救中心,将目前分散的创伤急救机构连接成网,形成完善的城乡立体交叉创伤急救网络,构建省-市-县-乡分级创伤救治平台,缩短会诊转诊时间,避免伤情延误;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自动学习功能,有望建立我国简便易行直观统一的评分标准,科学量化患者伤情,便于创伤急救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在科学评分的基础之上,并在医事法律专业知识的指导之下,开展规范治疗规程和抢救程序;在政府新医疗改革方案中,将加强急诊救治体系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医院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学科建设(加强质量控制,为科研积聚数据),渠道建设(可在体系之上建立当地的创伤救治中心,辐射当地),同时提升医院在当地人民中的地位;本发明实施例对于研究机构来说,能够帮助建设创伤急救标准体系,树立较高的学术口碑。
本发明实施例由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中控系统、4G无线路由网络、触控终端、系统软件、创伤急救中心六部分构成,六部分相互协作,实现了从创伤现场病历相关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到医院后端,后端系统将接收到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后,得出伤情评估和决策支持的结果,最终形成智能化、高性能、规范化、科学分析的极高集成度物联网框架下的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对触控终端不做限定,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触控终端可以包括触控显示屏、可伸缩高清摄像头、终端软件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对4G无线路由网络不做限定,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4G无线路由网络可以包括4G转WIFI路由器、4G外接天线。4G外接天线可用于增强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对大数据分析系统不做限定,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大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包括:数据加工层:对生命体征和创伤、病历及其他相关数据进行清洗、抽取、整合,并存入数据核心存储层;数据核心存储层:采用基于HDFS的HBase数据库、Master-Slave主从Mysql关系数据库保存加工后的数据;数据分析处理层:通过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创伤急救数据存储层:存储分析结果,包括Elastic search分布式搜索,redis分布式缓存,Master-Slave主从Mysql数据库;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利用R语言、Matlab等分析语言,对数据进行科学计算,得出创伤中轻伤、中伤、重伤、死亡概率,当医生输入创伤者数据后得到结果以帮助临床决策。
具体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述任一项系统的应用方法,包括:
步骤1,创伤急救指挥调度管理系统和120急救中心信息实时同步,当120急救中心录入报警信息后,后端java程序会自动同步到调度管理系统,该系统可设计为在报警信息的status为0时触发自动提示报警,然后及时分配急救任务到事发附近医院的创伤急救信息处理系统;
步骤2,医院的创伤急救信息处理系统获取急救报警信息后,会自动产生提示报警,调度人员在系统上分配120急救车、驾驶员和医护人员;
步骤3,当分配的驾驶员和医护人员上车后,医护人员开启中控系统,GPS/BD设备、时间母钟、音视频设备,触控终端、打卡器启动,驾驶员检查车辆情况,准备完成后,GPS/BD设备将时间同步到时间母钟和中控系统,并实时传输经纬度信息,音视频开启车辆内部,前后录像;驾驶员在打卡器上按下出发按钮——驾驶员处有一个4个物理按键的打卡器,分别标识急救出发、达到现场、从现场返回医院、回到医院4个关键点,此设备是自主研发,外观要绝缘,抗摔抗震,耐高温,开发vc程序,实现按下按钮状态数据传输到中控系统,产生状态和时间信息;
步骤4,急救车出发后,医护人员打开触控终端软件,根据出车正常情况流程进行处理,包含了:联系报案人、询问伤者情况、指导伤者自救、将以上情况反馈给急救中心;
步骤5,达到现场后,医护人员查体,询问情况后可根据触控终端软件的现场处理规范进行现场紧急处理,驾驶员按下打卡器上达到现场按钮;现场处理规范包含了4个情况:回院治疗、拒绝回院、要求转院、现场死亡;回院治疗:需告知急救中心和告知家属医院地址;拒绝回院治疗:告知急救中心、告知家属和签署拒绝回院声明;要求转院:告知急救中心、告知家属病情和签署沟通记录协议;现场死亡:查体、完善死亡确认书和回复急救中心处理情况;
步骤6,从现场回院;离开现场前,医护人员汇报伤者情况和告知家属救治医院名称和地址;驾驶员按下打卡器上返回医院按钮;医护人员对创伤病人进行体格检查,使用各设备:基础生化检查设备、监护仪、便携式B超、血型检测仪、心电图设备,这些设备通过vc编程,实现数据输出到中控系统,再由中控系统同步到医院的创伤急救信息系统,医院的创伤急救信息系统再将数据同步到创伤中心的服务器;将伤者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初步诊断、处理措施等信息通过触控终端程序,传输回医院,并联系急诊科,汇报伤者情况和准备相关事宜;
步骤7,创伤中心根据传回各设备数据和急救医生的初步诊断和汇报信息,结合创伤病人评分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结果,制定救治预案和做好准备工作,如血液是否充足,不足需要到邻近医院或者血库进行调配;并将传回的数据同步到急诊科、骨科、神经外科、普外科、泌尿科、院办、医院领导、政府应急办、政府领导等多个终端;
步骤8,回院途中,通过触控终端软件规范异常情况处置流程;120急救车发生交通事故:告知急救中心,另行派车;报警122;120急救车故障:告知急救中心,另行派车;通知本院急救科另行派车;
步骤9,回到医院;驾驶员按下打卡器上回到医院按钮,将当前状态和时间传输到后台系统,医护人员交接病人到医院专科室;
步骤10,将此次创伤急救信息加入到创伤急救中心库,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物联网技术,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采集伤者血氧饱和度、血型、脉搏、体温、创伤部位图像等信息,然后通过中控系统和4G网络将这些数据实时传输到医院后端系统,后端系统将接收到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后,得出伤情评估和决策支持的结果,以帮助医院内各专科及时掌握现场病人情况,提前做好救治预案和指导前方医生进行紧急处置;以伤者为中心,将伤者、120、急救中心、急救车、接诊医院纳入并融合为新型的远程创伤医疗救助方案,打通各个环节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和科学建模分析,还在急救任务领取分配、出发,到达现场,从现场返回医院,到达医院等各个环节提出了规范,并通过多学科合作、院内外合作,形成创伤急救大数据分析中心,科学的分析病情、优化流程,缩短救治时间,从而到达减少致残率及伤亡率;系统收集到的数据可参与创伤后续的院内临床治疗、康复治疗、相关司法鉴定以及保险赔付,应用于科研分析,数据统计,供政府部门决策分析,医疗单位指导救治,其大数据的分析应用有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尽管本发明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描述,明显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进行各个条件的适当变化。可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案,而归于权利要求的范围,其包括所述每个因素的等同替换。

Claims (5)

1.一种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触控终端、系统软件、创伤急救中心、中控系统、4G无线路由网络,其中:
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与中控系统连接,用于实现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到中控系统;所述处理后的数据包括事故ID,所述事故ID为急救事故信息的唯一标识数据;所述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包括基础生化检查设备、音视频设备、智能手环、时间母钟、血型检测仪、心电图设备、便携式B超、监护仪、除颤仪、GPS/BD设备、打卡器;所述打卡器包括出发按钮、达到现场按钮、返回医院按钮、回到医院按钮,用于在按钮被按下时将时间数据和状态信息发送到中控系统;
触控终端,与中控系统连接,用于提供规范化救治流程、采集创伤病历,并将创伤病历发送到中控系统;所述规范化救治流程包括出车流程、现场流程、回院流程,所述创伤病历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即往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初步诊断、处理措施、B超检查结果、创伤部位图片;
系统软件,包括与中控系统连接的创伤急救信息系统,和与创伤急救信息系统分别连接的创伤急救指挥调度管理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其中,所述创伤急救指挥调度管理系统用于向创伤急救信息系统分配急救任务、管理急救资源,所述急救资源包括医院、救护车、医护人员;所述大数据分析系统用于获取创伤病人评分数据和临床决策支持结果数据并发送到创伤急救信息系统;所述创伤急救信息系统用于存储和查看创伤急救详情数据、创伤病人详情数据、创伤病人评分数据和临床决策支持结果数据,并将上述数据同步到创伤急救中心,所述创伤急救详情数据包括GPS/BD定位信息,出车、达到现场、从现场返回医院、回到医院的时间和全程音视频信息,所述创伤病人详情数据包括处理后的数据和创伤病历;
创伤急救中心,包括与创伤急救信息系统连接的创伤中心,和与创伤中心分别连接的创伤急救信息处理中心、创伤急救大数据分析中心;其中,所述创伤中心用于接收创伤急救信息系统的数据同步;所述创伤急救信息处理中心用于通过创伤急救信息系统展示创伤急救详情数据、掌控急救过程、指导现场紧急救治措施、将上述处理后的数据发送到院内各科室;所述创伤急救大数据分析中心用于采集创伤病人数据,获取大数据分析结果并发送到大数据分析系统;
中控系统,分别与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触控终端、创伤急救信息系统连接,用于控制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接收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发送的处理后的数据、触控终端发送的创伤病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创伤病历同步到创伤急救信息系统;中控系统还与救护车的OBD接口连接,用于读取车辆运行时的车速、发动机转速、水温数据,并分别为车速、发动机转速、水温数据设定告警阈值,当车速、发动机转速或水温数据达到其告警阈值时发出告警声音;
4G无线路由网络,用于实现移动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与中控系统、触控终端与中控系统、中控系统与创伤急救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终端包括触控显示屏、可伸缩高清摄像头、终端软件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4G无线路由网络包括4G转WIFI路由器、4G外接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数据分析系统包括:
数据加工层,用于对处理后的数据和创伤病历进行清洗、抽取、整合,获取加工后的数据并保存到数据核心存储层;
数据核心存储层,用于保存加工后的数据;
数据分析处理层,用于对加工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创伤急救数据存储层,用于存储上述分析结果;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用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获取创伤病人评分数据和临床决策支持结果数据并发送到创伤急救信息系统。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系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创伤急救中心录入报警信息,将报警信息同步到创伤急救指挥调度管理系统,创伤急救指挥调度管理系统分配急救任务到创伤急救信息处理系统;
步骤2,创伤急救信息系统获取报警信息,产生报警提示,调度人员通过创伤急救指挥调度管理系统分配医院、救护车、驾驶员和医护人员;
步骤3,在分配的驾驶员和医护人员上车后,医护人员开启中控系统、触控终端、GPS/BD设备、时间母钟、音视频设备、打卡器,驾驶员检查车辆情况,GPS/BD设备将时间同步到时间母钟和中控系统,并实时传输经纬度信息到中控系统,音视频设备开启车辆内部、前后的录像;驾驶员按下打卡器上的出发按钮;
步骤4,急救车出发后,医护人员打开触控终端软件,根据出车正常情况流程进行处理;所述出车正常情况流程包括:联系报案人、询问伤者情况、指导伤者自救、将上述情况反馈到急救中心;
步骤5,达到现场后,医护人员查体,询问情况后根据触控终端软件的现场处理规范进行现场紧急处理,驾驶员按下打卡器上的达到现场按钮;所述现场处理规范包括:回院治疗、拒绝回院、要求转院、现场死亡;
步骤6,离开现场前,医护人员汇报伤者情况和告知家属救治医院名称和地址,驾驶员按下打卡器上的返回医院按钮,医护人员对创伤病人进行体格检查,使用基础生化检查设备、监护仪、便携式B超、血型检测仪、心电图设备,并将检查到的数据输出到中控系统,再由中控系统同步到创伤急救信息系统,创伤急救信息系统再将数据同步到创伤中心的服务器;将伤者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初步诊断、处理措施通过触控终端发送到医院,并联系急诊科,汇报伤者情况和准备相关事宜;
步骤7,创伤中心根据传回的数据和急救医生的初步诊断和汇报信息,结合创伤病人评分数据和临床决策支持结果数据,制定救治预案、做好准备工作;并将传回的数据同步到急诊科、骨科、神经外科、普外科、泌尿科、院办、医院领导、政府应急办、政府领导终端;
步骤8,通过触控终端软件规范异常情况处置回院途中的流程;在救护车发生交通事故时告知急救中心,另行派车,并拨打122进行报警;在救护车发生故障时告知急救中心,另行派车,并通知急救科另行派车;
步骤9,驾驶员按下打卡器上的回到医院按钮,医护人员交接病人到医院专科室;
步骤10,将创伤急救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和数据加入到创伤急救中心库,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应用。
CN201610948867.9A 2016-11-02 2016-11-02 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Active CN1063578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8867.9A CN106357809B (zh) 2016-11-02 2016-11-02 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48867.9A CN106357809B (zh) 2016-11-02 2016-11-02 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7809A true CN106357809A (zh) 2017-01-25
CN106357809B CN106357809B (zh) 2019-06-07

Family

ID=57864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48867.9A Active CN106357809B (zh) 2016-11-02 2016-11-02 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57809B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0914A (zh) * 2017-04-25 2017-07-14 广州蓝仕威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场急救协同系统
CN107103179A (zh) * 2017-03-10 2017-08-29 重庆同仁至诚科技有限公司 胸痛急救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8066134A (zh) * 2017-12-28 2018-05-25 苏州尚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功能人工胸外按压指导反馈系统
CN108962367A (zh) * 2018-06-12 2018-12-07 梁旭光 基于ems系统的交通伤院前创伤急救体系及实现方法
CN108962366A (zh) * 2018-06-12 2018-12-07 梁旭光 利用ems系统传达创伤院前急救的方法
CN108989434A (zh) * 2017-11-26 2018-12-11 广元量知汇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医疗服务方法
CN110189817A (zh) * 2019-06-10 2019-08-30 四川互慧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应急联动智能就诊系统
CN110353628A (zh) * 2018-12-27 2019-10-22 深圳市汇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兵紧急救援装备
CN110503360A (zh) * 2019-07-19 2019-11-26 浙江子不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fba头程管理与运费计算系统
CN111105865A (zh) * 2018-10-26 2020-05-0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一种融合社区急救的院前急救系统
CN111986797A (zh) * 2020-08-27 2020-11-24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创伤数据精准统计分析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13327674A (zh) * 2021-06-24 2021-08-31 广东德澳智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算法的创伤信息系统
CN114360717A (zh) * 2022-03-03 2022-04-15 广州市和合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医疗车的触摸屏中控系统
WO2023212849A1 (zh) * 2022-05-05 2023-11-09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急救设备管理系统
CN117131712A (zh) * 2023-10-26 2023-11-28 南开大学 一种虚实结合的应急救护模拟系统和方法
CN117238446A (zh) * 2023-10-24 2023-12-15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基于创伤患者的辅助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7393130A (zh) * 2023-11-01 2024-01-12 绵竹市人民医院 基于人工智能的全区域院内外一体化急救暨质控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3697A (zh) * 2006-05-31 2007-12-05 天津市鼎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医疗救助数字信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3312782A (zh) * 2013-05-15 2013-09-18 晁彦公 一种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及其方法
CN103578239A (zh) * 2012-07-24 2014-02-1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严重创伤救治远程信息联动院内预警呼叫系统
CN104767802A (zh) * 2015-03-27 2015-07-08 贾健明 院前医疗急救应急帮助集成系统及其应用
CN204707142U (zh) * 2015-06-24 2015-10-14 陈牧锋 在线互联网急救车及互联网急救系统
CN105306528A (zh) * 2015-09-16 2016-02-03 胡金原 一种互联网院前急救信息传输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5405085A (zh) * 2015-09-28 2016-03-16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一种医院实现院前院内急救“无缝”连接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3697A (zh) * 2006-05-31 2007-12-05 天津市鼎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医疗救助数字信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3578239A (zh) * 2012-07-24 2014-02-1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严重创伤救治远程信息联动院内预警呼叫系统
CN103312782A (zh) * 2013-05-15 2013-09-18 晁彦公 一种远程智能急救系统及其方法
CN104767802A (zh) * 2015-03-27 2015-07-08 贾健明 院前医疗急救应急帮助集成系统及其应用
CN204707142U (zh) * 2015-06-24 2015-10-14 陈牧锋 在线互联网急救车及互联网急救系统
CN105306528A (zh) * 2015-09-16 2016-02-03 胡金原 一种互联网院前急救信息传输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5405085A (zh) * 2015-09-28 2016-03-16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一种医院实现院前院内急救“无缝”连接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胡占生: "云平台和物联网技术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中国数字医学》 *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3179A (zh) * 2017-03-10 2017-08-29 重庆同仁至诚科技有限公司 胸痛急救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6950914A (zh) * 2017-04-25 2017-07-14 广州蓝仕威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场急救协同系统
CN108989434A (zh) * 2017-11-26 2018-12-11 广元量知汇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医疗服务方法
CN108989434B (zh) * 2017-11-26 2019-06-18 惠益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医疗服务方法
CN108066134A (zh) * 2017-12-28 2018-05-25 苏州尚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功能人工胸外按压指导反馈系统
CN108962367A (zh) * 2018-06-12 2018-12-07 梁旭光 基于ems系统的交通伤院前创伤急救体系及实现方法
CN108962366A (zh) * 2018-06-12 2018-12-07 梁旭光 利用ems系统传达创伤院前急救的方法
CN111105865A (zh) * 2018-10-26 2020-05-0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一种融合社区急救的院前急救系统
CN111105865B (zh) * 2018-10-26 2023-11-24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一种融合社区急救的院前急救系统
CN110353628A (zh) * 2018-12-27 2019-10-22 深圳市汇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兵紧急救援装备
CN110189817A (zh) * 2019-06-10 2019-08-30 四川互慧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应急联动智能就诊系统
CN110503360A (zh) * 2019-07-19 2019-11-26 浙江子不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fba头程管理与运费计算系统
CN111986797A (zh) * 2020-08-27 2020-11-24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创伤数据精准统计分析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14724708A (zh) * 2021-06-24 2022-07-08 广东德澳智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算法的创伤信息系统
CN113327674A (zh) * 2021-06-24 2021-08-31 广东德澳智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算法的创伤信息系统
CN114360717A (zh) * 2022-03-03 2022-04-15 广州市和合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医疗车的触摸屏中控系统
CN114360717B (zh) * 2022-03-03 2022-06-10 广州市和合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医疗车的触摸屏中控系统
WO2023212849A1 (zh) * 2022-05-05 2023-11-09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急救设备管理系统
CN117238446A (zh) * 2023-10-24 2023-12-15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基于创伤患者的辅助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7131712A (zh) * 2023-10-26 2023-11-28 南开大学 一种虚实结合的应急救护模拟系统和方法
CN117131712B (zh) * 2023-10-26 2024-01-16 南开大学 一种虚实结合的应急救护模拟系统和方法
CN117393130A (zh) * 2023-11-01 2024-01-12 绵竹市人民医院 基于人工智能的全区域院内外一体化急救暨质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7809B (zh) 2019-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57809B (zh) 创伤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7103179A (zh) 胸痛急救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4978470A (zh) 移动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CN106462817A (zh) 一种急救分级优先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6357810B (zh) 交通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7480439A (zh) 一种脑卒中急救系统和方法
CN101599110A (zh) 紧急医学救援无线移动信息管理方法及平台
CN104615904B (zh)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决策支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05162880A (zh) 一种acs区域化协同救治网络系统及其辅助决策方法
CN105023073A (zh) 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医院智能评估分诊系统
CN104219275B (zh) 癌症患者社区短信延续护理系统
CN112289437B (zh)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架构的糖尿病辅助治疗云平台系统
CN202602716U (zh) 车载伤情传输系统
CN106372389A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慢病主动管理方法
CN107707606A (zh) 脑卒中急救筛查监管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7092799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生命体征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9192293A (zh)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数据管理系统
Berkeveld et al. Experience of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patient care in the Amsterdam region: optimization of acute care organization
Ackermann et al. Patient care at the 2010 Love Parade in Duisburg, Germany: clinical experiences
CN109637644A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脑卒中数据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206922809U (zh) 一种医疗救援指挥系统
Clark Treatment decision‐making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heart attack: a case for the role of body and self in influencing delays
CN116825301A (zh) 一种基于5g的院前医疗急救信息系统
CN106897561A (zh) Jci‑ccpc团队照护与病患信息管理系统
CN110010234A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紧急救援交互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16

Address after: Lang Jun Center No. 28 road 401147 Chongqing city Yubei District Huanglong longta Street Building 3 2-1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Tongren Zhicheng Wisdom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00010 No. 101, Changjiang Second Road, Yuzhong District, Chongqing, 15-8

Patentee before: Yan Zhi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01120 5-1, building 3, Langjun center, 28 Huanglong Road, longta street,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Jiex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01147 2-1, building 3, Langjun center, 28 Huanglong Road, longta street,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Tongren Zhicheng Wisdom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