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46952B - 液体喷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46952B
CN106346952B CN201610543719.9A CN201610543719A CN106346952B CN 106346952 B CN106346952 B CN 106346952B CN 201610543719 A CN201610543719 A CN 201610543719A CN 106346952 B CN106346952 B CN 1063469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unit
medium
recording
pretreatment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437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46952A (zh
Inventor
佐佐木恒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346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469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469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469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11Pre-treatment or treatment during printing of the recording material, e.g. heating, irradiating
    • B41M5/0017Application of ink-fixing material, e.g. mordant, precipitating agent, on the substrate prior to printing, e.g. by ink-jet printing, coating or spray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41M7/0018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using ink-fixing material, e.g. mordant, precipitating agent, after printing, e.g. by ink-jet printing, coating or spray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对由于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进行抑制。液体喷出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液体喷出部(12),其向介质(P)喷出含有凝集成分的液体(I),所述凝集成分具有极性;离子供给部(10),其向被喷出到介质(P)上的液体(I)供给与所述凝集成分为相反极性的离子。通过设为这种结构的液体喷出装置(1),从而能够抑制由于被喷出到介质(P)上的液体(I)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

Description

液体喷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喷出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使用了向介质喷出油墨等液体的液体喷出装置。在这种液体喷出装置中,利用各种方法而以使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的点成为所需的大小的方式进行控制。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能够使具有使油墨的颜色材料成分凝集的功能的前处理液被赋予到介质上的液体喷出装置(喷墨式打印机)。
然而,近年来,例如在喷出油墨等而形成图像的液体喷出装置(记录装置)等中,生产率与现有技术相比而进一步提高(记录速度加快)。因此,在现有的方法中,以使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的点成为所需的大小的方式进行控制变得较为困难。而且,由于无法将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的点控制成为所需的大小,因此存在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的点彼此接触,并且由于该液体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不均匀的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341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由于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液体喷出部,其向介质喷出含有凝集成分的液体,所述凝集成分具有极性;离子供给部,其向被喷出到所述介质上的所述液体供给与所述凝集成分为相反极性的离子。
根据本方式,具备向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供给与凝集成分为相反极性的离子的离子供给部。因此,通过该离子,能够在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的点表面处使凝集成分凝集而形成表皮层。而且,通过形成该表皮层,从而能够对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的点变得大于所需的大小而使该点彼此接触的情况进行抑制。即,能够抑制由于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
在此,作为“具有极性的凝集成分”,例如,可列举出液体为油墨的情况下的颜色材料(颜料、染料),或胶乳(latex)等聚合物成分等。
此外,作为“供给与凝集成分为相反极性的离子的离子供给部”,例如,可列举出离子发生器等,并可列举出能够供给凝集成分为阴离子性的颜色材料的情况下的阳离子的离子发生器。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具备前处理剂供给部,所述前处理剂供给部在所述液体的喷出之前,向所述介质供给具有与所述凝集成分为相反极性的成分的前处理剂。
根据本方式,具备在液体的喷出之前向介质供给具有与凝集成分为相反极性的成分的前处理剂。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抑制点的扩张的效果。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式中,具备:输送部,其对所述介质进行输送;移动部,其在与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与所述液体喷出部一起往复移动,所述离子供给部被设置在所述移动部上。
本方式为,使液体喷出部在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的结构的所谓的串行式的液体喷出装置。而且,离子供给部被设置在移动部上。因此,能够在喷出液体后立即向介质供给离子,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方式中,所述离子供给部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出部而被设置在所述交叉方向中的正在喷出所述液体时的该液体喷出部的移动方向上的下游侧。
根据本方式,离子供给部相对于液体喷出部而被设置在交叉方向中的正在喷出液体时的该液体喷出部的移动方向上的下游侧。因此,能够简单地形成向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供给离子的结构,即,在从液体喷出部将液体喷出到介质上之后向该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供给离子的结构。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方式中,所述离子供给部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出部而被设置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的两侧。
根据本方式,离子供给部相对于液体喷出部而被设置在交叉方向上的两侧。因此,能够在该交叉方向的双方向上,一边喷出液体一边向所喷出的该液体供给离子。即,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并且能够抑制由于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
另外,通过将液体喷出部与离子供给部在交叉方向上并排配置,从而能够在喷出了液体之后立即供给离子。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中,所述离子供给部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出部而被设置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根据本方式,离子供给部相对于液体喷出部而被设置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因此,能够简单地形成向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供给离子的结构,即,在从液体喷出部将液体喷出到介质上之后向该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供给离子的结构。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具备:前处理剂供给部,其在所述液体的喷出之前,向所述介质供给具有与所述凝集成分为相反极性的成分的前处理剂;输送部,其对所述介质进行输送;移动部,其在与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与所述液体喷出部一起往复移动,所述离子供给部以及所述前处理剂供给部被设置在所述移动部上,所述离子供给部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出部而被设置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以及所述交叉方向中的正在喷出所述液体时的该液体喷出部的移动方向上的下游侧中的至少一方处,所述前处理剂供给部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出部而被设置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以及所述交叉方向中的正在喷出所述液体时的该液体喷出部的移动方向上的上游侧中的至少一方处。
本方式为,所谓的串行式的液体喷出装置,离子供给部以及前处理剂供给部被设置在移动部上。因此,能够在将前处理剂喷出到介质上之后向介质喷出液体,并在之后供给离子,从而能够特别有效地抑制由于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七方式中,所述前处理剂供给部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出部而被设置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的两侧。
根据本方式,前处理剂供给部相对于液体喷出部而被设置在交叉方向上的两侧。因此,能够在该交叉方向的双方向上,一边供给前处理剂一边喷出液体。即,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并且能够抑制由于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
另外,通过将液体喷出部与前处理剂供给部在交叉方向上并排配置,从而能够在供给了前处理剂之后立即喷出液体。
本发明的第九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八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中,所述前处理剂供给部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出部而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被设置在上游侧。
根据本方式,前处理剂供给部相对于液体喷出部而在输送方向上被设置在上游侧。因此,能够在该交叉方向的双方向上,一边供给前处理剂一边喷出液体。即,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并且能够抑制由于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
另外,由于不需要在液体喷出部的两侧形成前处理剂供给部,因此还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或成本的上升。
本发明的第十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九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中,能够通过使所述液体从所述液体喷出部被喷出从而形成多个层。
例如,在具备前处理剂供给部且能够通过使液体从液体喷出部被喷出从而形成多个层的结构中,使多个层的液体重叠喷射在被供给了前处理剂的区域上。在这种结构的液体喷出装置中,由于前处理剂的效果难以在上层显现,因此通常情况下难以抑制由于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然而,根据本方式,由于具有向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供给与凝集成分为相反极性的离子的离子供给部,因此能够抑制由于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概要侧视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要俯视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要主视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要仰视图。
图5为用于对由于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进行说明的图。
图6为用于对由于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被抑制的情况进行说明的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框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要仰视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要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图1~图7)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的概要侧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在输送方向A上将被记录介质P从被记录介质P的安装部14起,经由作为被记录介质(介质)P的支承部的压印板2、压印板3以及压印板4而输送到被记录介质P的收卷部15。即,从安装部14到收卷部15为记录装置1中的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路径,压印板2、压印板3以及压印板4为被设置在该输送路径上的被记录介质P的支承部。另外,安装部14向旋转方向C进行旋转而将被记录介质P送出,收卷部15向旋转方向C进行旋转而将被记录介质P收卷。
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为能够对卷筒状的被记录介质P实施记录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也可以为能够对单页状的被记录介质P实施记录的结构。在为能够对单页状的被记录介质P实施记录的结构的情况下,作为被记录介质P的安装部14,可以使用例如被称为所谓的供纸(馈送)托盘以及供纸(馈送)盒等的部件。此外,作为被记录介质P的回收部,可以使用作为收卷部15以外的回收部的例如被称为所谓的排出用接收部、排纸(排出)托盘以及排纸(排出)盒等的部件。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使用以记录面16成为外侧的方式而被卷绕的卷筒式的被记录介质P,因此在将被记录介质P从安装部14送出时,安装部14的旋转轴向旋转方向C进行旋转。另一方面,在使用以记录面16成为内侧的方式而被卷绕的卷筒式的被记录介质P的情况下,安装部14的旋转轴能够相对于旋转方向C而进行逆旋转从而送出被记录介质P。
而且,同样地,由于本实施例的收卷部15以被记录介质P的记录面16成为外侧的方式而进行收卷,因此收卷部15的旋转轴向旋转方向C进行旋转。另一方面,在以记录面16成为内侧的方式而进行收卷的情况下,收卷部15的旋转轴能够相对于旋转方向C而进行逆旋转从而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收卷。
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压印板2处设置有加热器6。加热器6是为了在通过作为记录部的记录头12执行记录之前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所谓的预热)而被设置的。
另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成为,利用加热器6而从被记录介质P的与记录面16相反的一侧的面17侧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预热的结构。然而,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例如,利用能够从被记录介质P的记录面16侧照射红外线而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的加热器,从记录面16侧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预热的结构。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压印板2与压印板3之间设置有驱动辊5,该驱动辊5具有在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交叉方向B上的旋转轴,并向被记录介质P的面17施加输送力。
而且,在与驱动辊5对置的位置处,设置有具有交叉方向B上的旋转轴的从动辊7。能够利用构成辊对的驱动辊5和从动辊7而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夹持。通过这种结构,通过驱动辊5和从动辊7而构成了输送部9。在此,从动辊是指,随着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而进行旋转的辊。
此外,在将被记录介质P向输送方向A进行输送时,驱动辊5向旋转方向C进行旋转,从动辊7向与旋转方向C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
此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在与压印板3对置的一侧设置有作为液体喷出部的记录头12。记录装置1在通过滑架11而使记录头12在交叉方向B上往复移动的同时,使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I(参照图5及图6)从记录头12的喷嘴形成面F向方向D(从喷嘴形成面F朝向被记录介质P的方向,本实施例中为铅直下方)喷出到被记录介质P上,从而形成所需的图像。通过这种结构,能够使作为液体喷出部的记录头12向被记录介质P喷出作为液体的油墨I。
在此,本实施例的记录头12能够喷出黑色油墨、蓝绿色油墨、品红色油墨以及黄色油墨,各油墨I分别含有阴离子性的颜色材料。采用另一种方式来叙述则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使用了含有阴离子性的颜色材料以作为凝集成分的油墨I。另外,虽然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液体(油墨I)含有阴离子性的颜色材料以作为凝集成分,但本发明的液体所含有的凝集成分并不被特别限定,可以是颜色材料(颜料、染料)以外的成分,此外,也可以是阳离子性的成分。
在此,虽然图1中未图示,且详细内容将在后文叙述,但在滑架11上,设置有能够在从记录头12喷出油墨I之前向被记录介质P喷出(供给)前处理剂的前处理剂供给部30(参照图3及图4)。
另外,在后文对记录头12的具体结构以及前处理剂供给部30的具体结构进行叙述。
此外,在滑架11上设置有产生与作为凝集成分的阴离子性的颜色材料(带负电的凝集成分)为相反极性的阳离子的离子发生器10。离子发生器10成为能够向方向D供给阳离子的结构,并发挥作为离子供给部的作用。另外,本实施例的离子发生器10为电晕放电式的离子发生器。但是,离子供给部的种类并不被特别限定。
关于上述内容,采用另一种方式叙述则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记录头12,其向被记录介质P喷出含有颜色材料的油墨I,所述颜色材料具有极性;作为离子供给部的离子发生器10,其向被喷出到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I供给与颜色材料为相反极性的离子。因此,虽然详细内容将在后文进行叙述,但成为如下的结构,即,通过该离子,能够使作为凝集成分的颜色材料在被喷出到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I的点表面处凝集而形成表皮层H(参照图6)的结构。而且,成为如下的结构,即,通过形成该表皮层H,从而能够对被喷出到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I的点变得大于所需的大小而使该点彼此接触的情况进行抑制的结构。而且,通过这种结构,从而抑制了由于被喷出到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I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
在此,作为“具有极性的凝集成分”,例如,可列举出如本实施例这样的液体为油墨I的情况下的颜色材料(颜料、染料),或胶乳等聚合物成分等。在此,阴离子性的成分为带负电的成分,阳离子性的成分为带正电的成分。然而,如上文所述,“具有极性的凝集成分”并不被特别地限定。
此外,作为“供给与凝集成分为相反极性的离子的离子供给部”,例如,可列举出如本实施例这样的离子发生器10等,并可列举出能够供给凝集成分为阴离子性的颜色材料的情况下的阳离子的离子发生器10。即,为能够供给与“具有极性的凝集成分”的反荷离子对应的极性的离子的构成部件。但是,离子供给部并不被特别地限定,也可以使用离子发生器10以外的部件。
此外,在输送方向A上的记录头12的下游侧设置有能够朝向通过记录头12而被实施记录的区域照射红外线的作为加热部的加热器8。
通过该加热器8,形成有表皮层H的状态下的油墨I的各点干燥并定影。
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加热器8为被设置在与压印板3对置的位置处,并且能够对被记录介质P的记录面16侧进行加热的红外线加热器,但并不限定于这种加热器,也可以采用能够从压印板3侧(面17侧)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的加热器。
此外,在加热器8的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A上的下游侧,设置有能够照射红外线的加热器13。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加热器13为被设置在与压印板4对置的位置处,并且能够对被记录介质P的记录面16侧进行加热的红外线加热器,但并不限定于这种加热器,也可以采用能够从压印板4侧(面17侧)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的加热器。此外,例如,也可以取代红外线加热器等加热装置,而使用风扇等送风装置等。
接下来,对作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滑架11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为表示本实施例的滑架11的概要俯视图,图3为表示滑架11的概要主视图,图4为表示滑架11的概要仰视图。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滑架11中,于该滑架11的交叉方向B上的两侧设置有离子发生器10。
此外,如图3及图4所示,在滑架11的与被记录介质P对置的面上,除了设置有喷出黑色油墨、蓝绿色油墨、品红色油墨以及黄色油墨这四种油墨I的四个记录头12之外,还设置有作为前处理剂供给部的前处理剂喷出头30,该前处理剂喷出头30喷出具有与颜色材料为相反极性的成分(即,阳离子性的成分)的前处理剂。另外,如图4所示,四个记录头12和前处理剂喷出头30为相同的结构,均成为从被设置在喷嘴形成面F上的喷嘴列N喷出油墨I或前处理剂的结构。但是,前处理剂供给部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喷雾喷射式的部件或滚筒式的部件。
如上文所述,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输送部9,其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输送;滑架11,其在与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A交叉的交叉方向B上与记录头12一起往复移动。而且,如图1至图4所示,离子发生器10被设置在滑架11上。即,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为,使液体喷出部在与输送方向A相交叉的交叉方向B上移动的结构的所谓的串行式的液体喷出装置。而且,作为离子供给部的离子发生器10被设置在作为移动部的滑架11上。因此,成为能够在向被记录介质P喷出油墨I之后立即供给离子的结构,并成为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被喷出到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I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的结构。
此外,如图3及图4所示,于在交叉方向B上移动的滑架11中,在交叉方向B上与记录头12并排的方向上设置有离子发生器10。而且,被构成为,在记录中(油墨I的喷出中),通过后述的控制部18(参照图7)的控制而使交叉方向B中的正在喷出油墨I时的记录头12的移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离子发生器10进行驱动。
采用其他的方式叙述则为,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离子发生器10相对于记录头12而被设置在交叉方向B中的正在喷出油墨I时的该记录头12的移动方向上的下游侧。通过设为这种结构,从而简单地形成了向被喷出到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I供给离子的结构,即,在从记录头12将油墨I喷出到被记录介质P上之后向该被喷出到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I供给离子的结构。
另外,本实施例的离子供给部(离子发生器10)相对于液体喷出部(记录头12)而被设置在交叉方向B中的正在喷出液体时的该液体喷出部的移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然而,也可以如下文叙述的实施例3那样,离子供给部相对于液体喷出部而被设置在输送方向A上的下游侧。这是因为,即使在这种结构中,也能够简单地形成在从液体喷出部将液体喷出到介质上之后向该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供给离子的结构。
此外,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离子发生器10相对于记录头12而被设置在交叉方向B上的两侧。因此,能够在该交叉方向B的双方向上,一边喷出油墨I一边向所喷出的该油墨I供给离子。也就是说,成为如下的结构,即,能够在双方向上进行记录,从而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并且能够抑制由于被喷出到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I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的结构。
另外,如本实施例这样,通过将记录头12与离子发生器10在交叉方向B上并排设置,从而能够在喷出油墨I之后立即供给离子。
此外,本实施例的控制部18能够以如下方式对相对于记录头12而被设置在交叉方向B上的两侧的离子发生器10进行驱动控制,所述方式为,仅对记录中的正在喷出油墨I时的记录头12的移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离子发生器10进行驱动,而停止上游侧的离子发生器10的驱动的方式。通过实施这种驱动控制,从而能够对由于在喷出油墨前由上游侧的离子发生器10产生的离子,而在被记录介质P上产生带电不均匀的情况、排斥前处理剂的情况、随着被记录介质P无谓地带电而使摩擦力变大从而导致输送负荷上升的情况等进行抑制。然而,在使用原本存在带电不均的被记录介质P的情况下等,本实施例的控制部18也能够在使上游侧的离子发生器10进行驱动的同时执行记录,以使原本的带电不均减轻等。
此外,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作为前处理剂供给部的前处理剂喷出头30,该前处理剂喷出头30在油墨I的喷出之前,向被记录介质P供给具有与作为油墨I的凝集成分的颜色材料(带负电的阴离子性的颜色材料)为相反极性的成分(带正电的阳离子性的成分)的前处理剂。因此,成为能够使抑制油墨I的点的扩张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的结构。虽然有效地抑制油墨I的点的扩张的详细的原理不明,但考虑到如下情况,例如,能够通过从离子发生器10供给的离子而在油墨I的点的上侧表面上形成表皮层H,并且通过在油墨I的喷出前被供给至被记录介质P上的前处理剂而在油墨I的点的下侧,凝集成分通过与前处理剂的反应而发生凝集,从而形成凝集部(颜色材料的定影部)。因此,成为能够有效地抑制点的扩张,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被喷出到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I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的结构。
另外,本实施例的控制部18还能够根据所使用的被记录介质P的种类等而停止记录中的前处理剂喷出头30的驱动。这是由于,根据被记录介质P的种类等的不同,而存在因供给前处理剂而使被喷出到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的耐摩擦性降低(作为原因而考虑到油墨I向被记录介质P的浸透程度的降低(锚固效果的降低)等)的情况。
在此,对由于被喷出到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I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以及能够抑制该不均匀的被形成在油墨I的点表面上的表皮层H进行说明。
图5及图6图示了在被记录介质P上以相邻的方式而形成的油墨I的点。其中,图5(A)及图6(A)图示了刚喷落到被记录介质P上之后的油墨I的点,图5(B)及图6(B)图示了在喷落到被记录介质P上之后经过了片刻后的油墨I的点。
在现有的记录装置中,当油墨I如图5(A)所示那样被喷落到被记录介质P上时,存在如下的情况,即,油墨I的点会如图5(B)所示那样彼此接触,接触的部分G相对于其他的部分会产生凝集成分的凝集不均等,从而使被形成在被记录介质P上的图像(液体喷出物)整体产生不均匀。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当油墨I如图6(A)所示那样被喷落在被记录介质P上时,如图6(B)所示,会在油墨I的点的表面上形成表皮层H。这是由于,通过向油墨I的点的表面赋予与凝集成分为相反极性的离子,从而使油墨I的点的表面的凝集成分大致均匀地凝集为薄膜状。因此,如图6(B)所示,油墨I的点彼此的接触被抑制,从而抑制在被形成于被记录介质P上的图像(液体喷出物)中产生不均匀的情况。
另外,作为“抑制产生不均匀的情况”,例如,可列举出在利用油墨I而形成了均匀的图像的情况下,使粒状感降低的情况,或将色差(L*a*b*色空间中的ΔE:(a*2+b*2+L*2)1/2)设为2以下的情况等。
如上文所述,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前处理剂喷出头30,其在油墨I的喷出之前向被记录介质P喷出(供给)具有与颜色材料为相反极性的成分的前处理剂;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部9;滑架11,其在交叉方向B上与记录头12一起往复移动。而且,离子发生器10以及前处理剂喷出头30被设置在滑架11上。而且,如图4所示,离子发生器10相对于记录头12而被设置在交叉方向B中的正在喷出油墨I时的该记录头12的移动方向上的下游侧,前处理剂喷出头30相对于记录头12而被设置在输送方向A上的上游侧。
采用其他的方式叙述则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为所述的串行式的液体喷出装置,并在移动部上设置有离子供给部以及前处理剂供给部。因此,成为如下的结构,即,能够在向被记录介质P喷出前处理剂之后立即向被记录介质P喷出油墨I,并在之后立即供给离子,从而能够特别有效地抑制由于被喷出到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I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
另外,本实施例的前处理剂供给部(前处理剂喷出头30)相对于液体喷出部(记录头12)而被设置在输送方向A上的上游侧。然而,也可以如下文叙述的实施例2那样,前处理剂供给部相对于液体喷出部而被设置在交叉方向B中的正在喷出液体时的该液体喷出部的移动方向上的上游侧。通过这种结构,也能够简单地形成在向介质供给了前处理剂之后从液体喷出部向介质喷出液体的结构,并且能够在向介质喷出了前处理剂之后向介质喷出液体,之后再供给离子。因此,能够特别有效地抑制由于被喷出到介质上的液体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
在此,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前处理剂喷出头30相对于记录头12而在输送方向A上被设置在上游侧。因此,成为能够在交叉方向B的双方向上,一边供给前处理剂一边喷出油墨I的结构。也就是说,成为如下的结构,即,能够在双方向上进行记录,从而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并且能够抑制由于被喷出到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I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的结构。
另外,由于将前处理剂喷出头30设为一个,而无需在记录头12的两侧形成前处理剂供给部(即形成两个前处理剂供给部),因此还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或成本的上升。
接下来,对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的电结构进行说明。
图7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框图。
在控制部18中设置有掌管记录装置1的整体的控制的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19。CPU19通过系统总线20而与对CPU19所执行的各种控制程序等进行存储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21以及能够暂时性地存储数据的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22连接。
此外,CPU19通过系统总线20而与用于对记录头12以及前处理剂喷出头30进行驱动的头驱动部23连接。
此外,CPU19通过系统总线20而与电机驱动部24连接,所述电机驱动部24用于使如下的电机进行驱动,即,用于使滑架11移动的滑架电机25、作为安装部14的驱动源的送出电机26、作为驱动辊5的驱动源的输送电机27、作为收卷部15的驱动源的收卷电机28。
此外,CPU19通过系统总线20而与用于对加热器6、8以及13进行驱动的加热器驱动部33连接。
此外,CPU19通过系统总线20而与用于对离子发生器10进行驱动的离子发生器驱动部32连接。
并且,CPU19通过系统总线20而与输入输出部31连接,输入输出部31与作为向记录装置1输入记录数据等的外部装置的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29连接。
在此,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能够通过由上述控制部18实施的记录头12的记录控制以及驱动辊5(输送部9)的输送控制等各结构部件的驱动控制,而使油墨I从记录头12被喷出,从而形成多个油墨I的层。
例如,在具备前处理剂供给部并且能够通过从记录头12喷出油墨I而形成多个层的结构中,使多个层的油墨I重叠喷射到被供给了前处理剂的区域上(形成多个油墨I的层)。因此,在这种结构的记录装置中,通常情况下难以抑制由于被喷出到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I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这是由于前处理剂的效果难以在上层的油墨I的层中显现。然而,根据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由于具备向被喷出到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I供给与凝集成分为相反极性的离子的离子发生器10,因此成为能够抑制由于被喷出到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I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的结构。
另外,作为通过从记录头12喷出油墨I从而形成多个油墨I的层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出使用透明介质以作为被记录介质P,并形成能够从被记录介质P的表面和背面这两个面进行目视确认的图像的情况等。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能够形成用于从表面进行目视确认的油墨I的层以及用于从背面进行目视确认的油墨I的层,但优选为在这些层之间进一步利用例如白色油墨等而形成遮蔽层。
实施例2(图8)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实施例2的记录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8为表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概要仰视图。另外,与上述实施例1共同的结构部件利用相同的符号来表示,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另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除了滑架11的结构以外,为与实施例1的记录装置1相同的结构。
如图4所示,实施例1的记录装置1中,在滑架11上,与四种油墨I对应的四个记录头12以及一个前处理剂喷出头30被设置在滑架11的底面(与被记录介质P对置的面)上。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滑架11的底面上,以在从交叉方向B上观察时相互错开的配置而设置有两个头单元U,每个所述头单元U由与四种油墨I对应的四个记录头12和一个前处理剂喷出头30组成。在此,各个头单元U中的记录头12与前处理剂喷出头30的配置被设置为,在交叉方向B上,前处理剂喷出头30相对于记录头12而处于滑架11的外侧。
若采用另一种方式叙述则为,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作为前处理剂供给部的前处理剂喷出头30相对于作为液体喷出部的记录头12而被设置在交叉方向B上的两侧。因此,成为能够在该交叉方向B的双方向上,一边供给前处理剂一边喷出油墨I的结构。也就是说,成为如下的结构,即,能够在双方向上进行记录,从而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并且能够抑制由于被喷出到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I的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不均匀的结构。
另外,如本实施例这样,通过将液体喷出部(记录头12)与前处理剂供给部(前处理剂喷出头30)在交叉方向B上并排配置,从而能够在供给了前处理剂之后立即喷出液体。
实施例3(图9)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实施例3的记录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9为表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概要俯视图。另外,与上述实施例1及实施例2共同的结构部件利用相同的符号来表示,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另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除了滑架11、离子发生器10以及前处理剂喷出头30的结构以外,为与实施例1的记录装置1相同的结构。
如图2至图4所示,实施例1的记录装置1在滑架11上设置有离子发生器10以及前处理剂喷出头30。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独立于滑架11而设置有离子发生器10以及前处理剂喷出头30。详细而言,在输送方向A上,于与滑架11(即记录头12)相比靠上游侧,以横跨整个交叉方向B的方式而设置有能够喷出前处理剂的行式头状的前处理剂喷出头30。此外,在与滑架11(即记录头12)相比靠下游侧,以横跨整个交叉方向B的方式而设置有能够向被喷出到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I供给与油墨I的凝集成分为相反极性的离子的离子发生器10。
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在往复移动的同时进行记录的记录头12,但也可以为具备在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交叉方向B上设置有多个喷出油墨I的喷嘴的所谓的行式头的记录装置。
在此,“行式头”是指如下的记录头,即,在与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A交叉的交叉方向B上所形成的喷嘴的区域以能够覆盖被记录介质P的交叉方向B整体的方式而被设置,并且被用于使记录头或被记录介质P相对移动而形成图像的记录装置中的记录头。另外,行式头的交叉方向B上的喷嘴的区域也可以不能覆盖记录装置所处理的全部的被记录介质P的交叉方向B整体。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可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的改变,并且这些改变也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是不言自明的。
符号说明
1记录装置(液体喷出装置);2压印板;3压印板;4压印板;5驱动辊;6加热器;7从动辊;8加热器;9输送部;10离子发生器(离子供给部);11滑架(移动部);12记录头(液体喷出部);13加热器;14安装部;15收卷部;16记录面;17与记录面相反的一侧的面;18控制部;19CPU;20系统总线;21ROM;22RAM;23头驱动部;24电机驱动部;25滑架电机;26送出电机;27输送电机;28收卷电机;29PC;30前处理剂喷出头(前处理剂供给部);31输入输出部;32离子发生器驱动部;33加热器驱动部;F喷嘴形成面;G油墨I的点彼此接触的部分;H表皮层;I油墨(液体);N喷嘴列;P被记录介质(介质);U头单元。

Claims (9)

1.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体喷出部,其向介质喷出含有凝集成分的液体,所述凝集成分具有极性;
离子供给部,其向被喷出到所述介质上的所述液体供给与所述凝集成分为相反极性的离子;
前处理剂供给部,其在所述液体的喷出之前,向所述介质供给具有与所述凝集成分为相反极性的成分的前处理剂,
所述离子供给部朝向所述液体喷出部向所述介质喷出所述液体的方向供给所述离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部,其对所述介质进行输送;
移动部,其在与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与所述液体喷出部一起往复移动,
所述离子供给部被设置在所述移动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子供给部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出部而被设置在所述交叉方向中的正在喷出所述液体时的该液体喷出部的移动方向上的下游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子供给部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出部而被设置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子供给部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出部而被设置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部,其对所述介质进行输送;
移动部,其在与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与所述液体喷出部一起往复移动,
所述离子供给部以及所述前处理剂供给部被设置在所述移动部上,
所述离子供给部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出部而被设置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以及所述交叉方向中的正在喷出所述液体时的该液体喷出部的移动方向上的下游侧中的至少一方处,
所述前处理剂供给部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出部而被设置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以及所述交叉方向中的正在喷出所述液体时的该液体喷出部的移动方向上的上游侧中的至少一方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处理剂供给部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出部而被设置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的两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处理剂供给部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出部而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被设置于上游侧。
9.如权利要求1至4、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通过使所述液体从所述液体喷出部被喷出从而形成多个层。
CN201610543719.9A 2015-07-13 2016-07-11 液体喷出装置 Active CN1063469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39633 2015-07-13
JP2015139633A JP6649599B2 (ja) 2015-07-13 2015-07-13 液体吐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46952A CN106346952A (zh) 2017-01-25
CN106346952B true CN106346952B (zh) 2019-12-10

Family

ID=56360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43719.9A Active CN106346952B (zh) 2015-07-13 2016-07-11 液体喷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20637B2 (zh)
EP (1) EP3121023B1 (zh)
JP (1) JP6649599B2 (zh)
CN (1) CN1063469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15802B2 (ja) 2017-02-06 2019-12-04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目封止ハニカム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6999875B2 (ja) * 2017-06-14 2022-01-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印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13955B2 (ja) * 1994-12-09 2002-08-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719423B2 (en) * 2001-10-09 2004-04-13 Nexpress Solutions Llc Ink jet process including removal of excess liquid from an intermediate member
JP2003326829A (ja) * 2002-05-16 2003-11-19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6102981A (ja) * 2004-09-30 2006-04-2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260456B2 (ja) * 2009-09-24 2013-08-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US8465118B2 (en) * 2010-06-14 2013-06-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ing system
US8851622B2 (en) * 2010-10-29 2014-10-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ers,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aerosol
JP5777352B2 (ja) * 2011-02-24 2015-09-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色処理装置および色処理方法
JP2012200905A (ja) 2011-03-23 2012-10-2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714703B2 (en) * 2011-04-29 2014-05-0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JP2014034167A (ja) * 2012-08-09 2014-02-2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
JP6203660B2 (ja) 2013-06-20 2017-09-27 株式会社Okiデータ・インフォテック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JP5733365B2 (ja) * 2013-10-03 2015-06-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220637B2 (en) 2019-03-05
JP6649599B2 (ja) 2020-02-19
CN106346952A (zh) 2017-01-25
JP2017019219A (ja) 2017-01-26
EP3121023B1 (en) 2018-07-04
EP3121023A2 (en) 2017-01-25
EP3121023A3 (en) 2017-03-29
US20170015114A1 (en) 2017-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23162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ist Recovery Method
JP39912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615991B (zh) 记录设备
CN106346952B (zh) 液体喷出装置
JP575295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15083369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1116109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1110788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6862676B2 (ja)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
JP2012081658A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JP200716835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7209786A (ja)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
JP2018187854A (ja) 液滴吐出装置
JP200817916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EP3246162B1 (en)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JP200818377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1321267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EP3085542B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703569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200130363A1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1026467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5163445A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JP619077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919945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head translation to improve printhead reliability
JP6168400B2 (ja) 放電装置及び分極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