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5536A - 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5536A
CN106335536A CN201610528541.0A CN201610528541A CN106335536A CN 106335536 A CN106335536 A CN 106335536A CN 201610528541 A CN201610528541 A CN 201610528541A CN 106335536 A CN106335536 A CN 106335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denture
column sleeve
along
moving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285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35536B (zh
Inventor
富山洋光
田中英信
长冈真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335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5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35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55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7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with tilt adjustment; with tilt and axial adjus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4Mechanisms for locking columns at selected pos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转向装置。在转向装置中,在上托架的一对侧板支承有:包括隔着间距排列的多个第一齿的第一齿列;以及包括隔着间距排列的多个第二齿的第二齿列。在插通轴支承有:能够与第一齿列接触/分离的第三齿;以及能够与第二齿列接触/分离的第四齿。第一齿和第二齿的齿顶彼此、与第三齿和第四齿的齿顶彼此中的一方在倾斜方向上处于相同的位置,另一方在倾斜方向上错开比间距小的距离。

Description

转向装置
本申请主张于2015年7月8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137047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包括说明书、附图以及说明书摘要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9/0013817号说明书所记载的转向柱包括调整部、保持部、齿板、按压部件、以及夹紧螺栓。调整部通过转动而能够进行规定的调整方向上的转向柱的位置调整。保持部对调整部进行保持。在调整部安装有对转向轴进行保持的套筒单元。在保持部设置有沿调整方向排列的多个齿。在齿板也设置有沿调整方向排列的多个齿。夹紧螺栓插通于按压部件以及齿板,并能够与调整部一同转动。
通过对安装于夹紧螺栓的杆进行操作,能够使按压部件向保持部侧移动。若按压部件向保持部侧移动,则齿板被按压部件按压从而朝向保持部移动。若移动了的齿板的齿进入保持部的齿彼此的间隙,则保持部的齿与齿板的齿啮合。由此,将调整方向上的套筒单元的位置固定。
另一方面,在齿板的齿不进入保持部的齿彼此的间隙而越上保持部的齿的情况下,按压部件通过使齿板弯曲而对保持部进行按压。若齿板从该状态沿调整方向移动,则齿板回到挠曲前的状态并且齿板的齿进入保持部的齿彼此的间隙。由此,保持部的齿与齿板的齿啮合,从而将调整方向上的套筒单元的位置固定。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9/0013817号说明书中定义的调整方向是相对于转向轴的轴向上下交叉的交叉方向。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9/0013817号说明书的转向柱中,若在齿板的齿不与保持部的齿啮合而越上保持部的齿的状态下产生车辆碰撞等较大的冲击,则为了使保持部的齿与齿板的齿啮合,而使套筒单元沿交叉方向转动。在该情况下,套筒单元最大转动与齿的间距几乎相等的距离。在车辆碰撞时,为了使与转向轴连结的转向操纵部件的位置稳定,想要将套筒单元的转动量抑制为尽可能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在通过使齿彼此啮合而将相对于转向轴的轴向的交叉方向上的柱套的位置固定的结构中、实现齿彼此抵接的状态下柱套沿交叉方向移动的量的减少的转向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包括:转向轴,其在一端连结有转向操纵部件;柱套,其保持上述转向轴,具有沿着上述转向轴的轴向的中心轴,并能够沿着相对于上述轴向上下交叉的交叉方向移动;托架,其固定于车体,包括在与上述交叉方向以及上述轴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对置配置的一对侧板,并且将上述柱套支承为能够在上述一对侧板之间移动;插通轴,其沿上述正交方向延伸,分别在上述正交方向上的上述一对侧板的各自的外侧具有端部,在该插通轴安装有操作部件,通过对该操作部件进行操作而切换使上述柱套相对于上述托架能够移动的状态和不能移动的状态,并且该插通轴能够与上述柱套一同沿上述交叉方向移动;第一齿列,其被一方的上述侧板支承,并由沿着上述交叉方向以规定的间距排列的多个第一齿构成;第二齿列,其被另一方的上述侧板支承,并由沿着上述交叉方向以上述规定的间距排列的多个第二齿构成;第三齿,其能够与上述第一齿啮合,被上述插通轴的一方的上述端部支承,并能够与上述操作部件的操作对应地与上述第一齿列接触/分离;以及第四齿,其能够与上述第二齿啮合,被上述插通轴的另一方的上述端部支承,并能够与上述操作部件的操作对应地与上述第二齿列接触/分离,上述第一齿和上述第二齿的齿顶彼此、以及上述第三齿和上述第四齿的齿顶彼此中的一方的齿顶彼此在上述交叉方向上处于相同的位置,另一方的齿顶彼此在上述交叉方向上错开比上述规定的间距小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简要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转向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1中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左侧的倾斜锁定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沿着图3中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5中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6中的转向装置的解除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图5中第二齿列越上第一齿列的状态的图。
图9是用于对左侧的齿卡合部和齿部件、与右侧的齿卡合部和齿部件进行比较的示意图。
图10A是表示二次碰撞后的转向装置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0B是表示在与图10A不同的状态下产生二次碰撞后的转向装置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倾斜锁定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倾斜锁定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倾斜锁定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对相同的元件标注相同的标记。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1的简要结构的侧视图。在图1中,纸面左侧是供转向装置1安装的车体2的前侧,纸面右侧是车体2的后侧,纸面上侧是车体2的上侧,纸面下侧是车体2的下侧。
参照图1,转向装置1主要包括:转向轴3;柱套4;下托架5;上托架6;位置调整机构7;叠缩锁定机构8(参照后述图2);以及倾斜锁定机构9。在转向轴3中,在作为其后端的一端3A连结有方向盘等转向操纵部件11。在转向轴3中,作为其前端的另一端3B按顺序经由万向接头12、中间轴13以及万向接头14而与转向机构15的小齿轮轴16连结。
转向机构15由齿轮齿条机构等构成。转向机构15根据接收到转向轴3的旋转的情况而使轮胎等转向轮(未图示)转向。转向轴3沿车体2的前后方向延伸。以下,将转向轴3延伸的方向称为转向轴3的轴向X。轴向X以使另一端3B比一端3A低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对轴向X上的作为一端3A侧的后侧标注附图标记X1,对轴向X上的作为与一端3A相反的一侧的前侧标注附图标记X2。
将相对于轴向X的正交方向中的、图1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Y,将图1中大致上下延伸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Z。在左右方向Y上,图1的纸面的进深侧是右侧Y1,纸面的近前侧是左侧Y2。在上下方向Z上,对上侧标注附图标记Z1,对下侧标注附图标记Z2。在图1以外的各图中,对与图1的轴向X、后侧X1、前侧X2、左右方向Y、右侧Y1、左侧Y2、上下方向Z、上侧Z1以及下侧Z2对应的方向标注与图1相同的附图标记。
转向轴3包括沿轴向X延伸的上轴20以及下轴21。上轴20位于比下轴21更靠后侧X1的位置,并相对于下轴21配置为同轴状。上轴20的后端20A是转向轴3的一端3A。下轴21的前端21A是转向轴3的另一端3B。下轴21的后端部21B从前侧X2插入于上轴20中形成为圆筒状的前端部20B。
下轴21通过花键嵌合、锯齿嵌合而与上轴20连结。因此,上轴20与下轴21能够一体旋转并能够沿着轴向X相对移动。由于上轴20相对于下轴21的朝轴向X的移动,从而转向轴3能够沿着轴向X伸缩。
柱套4整体为朝轴向X延伸的中空体。柱套4收容并保持转向轴3。柱套4包括沿轴向X延伸的筒状的上柱套22以及下柱套23。上柱套22位于比下柱套23更靠后侧X1的位置。一部分从前侧X2内嵌于下柱套23的状态下的上柱套22能够相对于下柱套23沿轴向X相对移动。由于上柱套22相对于下柱套23相对移动,从而柱套4整体能够沿着轴向X伸缩。柱套4经由轴承24以及轴承25而将转向轴3支承为旋转自如。
相互连结的上轴20与上柱套22能够相对于下轴21与下柱套23沿轴向X移动。由此,柱套4能够与转向轴3一同伸缩。将这里的转向轴3与柱套4的伸缩称为叠缩(telesco(pe))。将基于叠缩的转向轴3的一端3A(即与一端3A连结的转向操纵部件11)在轴向X上的位置调整称为叠缩调整。
下托架5包括:左右一对可动托架5A(也参照图2);固定托架5B;以及中心轴5C。可动托架5A固定于下柱套23的前端部23B的上侧外周面。固定托架5B固定于车体2。中心轴5C沿左右方向Y延伸。中心轴5C架设在一对可动托架5A之间并贯通固定托架5B。由此,下柱套23的前端部23B与车体2连结。可动托架5A设置于下柱套23的前端部23B。因此,中心轴5C位于柱套4中的偏向前侧X2的位置。
可动托架5A被固定托架5B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5C转动。因此,柱套4整体能够跟随转向轴3相对于固定托架5B与上托架6绕中心轴5C上下转动。这样,将以中心轴5C为支点的柱套4的转动称为倾斜,将沿着以中心轴5C为中心的圆弧的大致上下的方向称为倾斜方向C。倾斜方向C是相对于轴向X上下交叉的交叉方向,并且相对于左右方向Y正交。
将基于倾斜的转向操纵部件11在倾斜方向C上的位置调整称为倾斜调整。通过使柱套4沿着倾斜方向C转动,从而能够进行倾斜调整。下柱套23由于经由下托架5而与车体2连结,从而无法沿轴向X移动。因此,在进行叠缩调整时,实际上是上柱套22进行移动。
上托架6是支承下柱套23的后端部23A并将后端部23A与车体2连结的托架。参照转向装置1的立体图图2,上托架6一体地包括一对侧板30、以及在上下方向Z较薄的连结板31。一对侧板30在左右方向Y较薄且以夹持下柱套23的后端部23A的方式对置。连结板31与一对侧板30各自的上端部连结。
在一对侧板30,在从左右方向Y观察时相同的位置形成有倾斜槽32。倾斜槽32沿着倾斜方向C呈圆弧状延伸。连结板31具有比一对侧板30更向左右方向Y的两外侧延伸的部分。借助插通于该部分的未图示的螺栓等,将上托架6整体固定于车体2(参照图1)。
在下柱套23的上侧外周面,形成有遍及轴向X的整个区域地延伸并沿上下方向Z贯通下柱套23的狭缝33。在下柱套23的后端部23A,一体地设置有从左右方向Y划分狭缝33并向上侧Z1延伸出来的一对延伸配置部34。各延伸配置部34是在轴向X以及上下方向Z较长的板状且在左右方向Y较薄。一对延伸配置部34配置在一对侧板30之间。各个延伸配置部34相对于左右方向Y上位于同一侧的侧板30,从左右方向Y进行对置。
图3是沿着图1中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在图3中,将通过转向轴3的中心轴3C并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假想平面称为基准面3D。转向轴3的中心轴3C与柱套4的中心轴4A一致。因此,中心轴4A沿着轴向X。参照图3,在一对延伸配置部34各自的从左右方向Y观察时相同的位置,形成有沿左右方向Y贯通延伸配置部34的圆形状的插通孔35。一对延伸配置部34的插通孔35在从左右方向Y观察时,与上托架6的一对侧板30的倾斜槽32的一部分重叠。
位置调整机构7是用于解除转向操纵部件11(参照图1)的位置的锁定以便进行倾斜调整以及叠缩调整、或将结束了倾斜调整、叠缩调整的转向操纵部件11的位置锁定的机构。位置调整机构7包括:作为插通轴的倾斜螺栓40;操作部件41;凸轮42;移动部件43;螺母44;移动部件45;滚针轴承46;以及推力垫圈47。
倾斜螺栓40是具有沿左右方向Y延伸的中心轴线40A的金属制的螺栓。倾斜螺栓40具有:作为一方的端部的左端部40B;以及作为另一方的端部的右端部40C。在倾斜螺栓40中,在左端部40B设置有头部40D,在右端部40C的外周面设置有螺纹槽40E。倾斜螺栓40中的比头部40D更靠右侧Y1的部分在比转向轴3更靠上侧Z1的位置,插通于一对侧板30的倾斜槽32与一对延伸配置部34的插通孔35。在该状态下,左端部40B以及右端部40C位于左右方向Y上的一对侧板30的两外侧。详细而言,左端部40B比左侧Y2的侧板30更位于左侧Y2,右端部40C比右侧Y1的侧板30更位于右侧Y1。
操作部件41是能够进行把持的杆等。在操作部件41的基端部41A,形成有沿左右方向Y贯通操作部件41的插通孔41B。在插通孔41B插通有倾斜螺栓40的左端部40B,并且基端部41A固定于倾斜螺栓40。这样,在倾斜螺栓40的左端部40B安装有操作部件41。因此,驾驶员等使用者能够抓住操作部件41的在长边方向上与基端部41A相反的把持部41C而对操作部件41进行操作。倾斜螺栓40与操作部件41的操作对应地绕中心轴线40A与操作部件41一体旋转。
凸轮42一体地包括环状的板部42A、以及筒状的突起部42B。板部42A从右侧Y1与操作部件41的基端部41A邻接。突起部42B从板部42A向左侧Y2延伸。在板部42A与突起部42B各自的内周面所划分的空间插通有倾斜螺栓40。突起部42B插通于操作部件41的插通孔41B。凸轮42与倾斜螺栓40以及操作部件41一体旋转。
图4是左侧Y2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4,移动部件43例如是金属制的烧结体。移动部件43一体地包括第一按压部51、第二按压部52、以及突起部53。第一按压部51在从左右方向Y观察时呈近似四边形状。在从左右方向Y观察时的第一按压部51的大致中央,形成有沿左右方向Y贯通第一按压部51的圆形状的贯通孔51A。将第一按压部51的右侧面称为第一按压面54。
第二按压部52是从第一按压面54向右侧Y1突出的块状,并且在从右侧Y1观察时呈近似圆形状。在第二按压部52的上下方向Z的两侧,各形成有一个沿着轴向X以及左右方向Y呈平坦状的平坦面52A。将第二按压部52的右侧面称为第二按压面55。第二按压面55是在轴向X上朝外侧鼓出的近似半圆形状,并且以沿轴向X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有一对。第一按压部51的贯通孔51A也沿着左右方向Y贯通第二按压部52中的一对第二按压面55之间的部分。
突起部53是从第二按压部52中的一对第二按压面55之间的部分向右侧Y1突出的小片状,并且在从右侧Y1观察时呈近似四边形状。突起部53中的轴向X的两侧的端面53A沿着倾斜方向C、严格来说沿着相对于倾斜方向C的切线方向呈平坦状。第二按压部52中的上侧Z1的平坦面52A与突起部53的上端面成为一个面。第二按压部52中的下侧Z2的平坦面52A与突起部53的下端面成为一个面。以下,将突起部53的上端面以及下端面视为平坦面52A的一部分。第一按压部51的贯通孔51A也沿着左右方向Y贯通突起部53。在突起部53的右端面,形成有沿着轴向X对突起部53进行切口而成的切口53B。切口53B在轴向X上的贯通孔51A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并与贯通孔51A连通。因此,突起部53以贯通孔51A以及切口53B为边界被上下分割成两部分。
参照图3,在移动部件43的贯通孔51A,以具有少许游隙的方式插通有倾斜螺栓40的左端部40B。由此,移动部件43被倾斜螺栓40的左端部40B支承。移动部件43的第一按压部51从右侧Y1与凸轮42的板部42A邻接。在板部42A的右侧面以及第一按压部51的左侧面形成有凸轮突起56。
移动部件43的突起部53插通于左侧Y2的侧板30的倾斜槽32。突起部53中的轴向X的两侧的端面53A分别沿着一对边缘部32A,该一对边缘部32A在倾斜槽32中沿着倾斜方向C平行地延伸(参照图4)。因此,防止移动部件43在倾斜槽32内的空转、移动部件43与倾斜螺栓40的共转。
移动部件43的第二按压部52的一对第二按压面55从左侧Y2与左侧Y2的侧板30的左侧面中的倾斜槽32的周边部分接触。在倾斜螺栓40的螺纹槽40E安装有螺母44。在螺母44与右侧Y1的侧板30之间从左侧Y2按顺序排列有移动部件45、环状的滚针轴承46、以及推力垫圈47。
移动部件45与以基准面3D为中心使移动部件43向右侧Y1反转后的形状几乎一致。但是,与移动部件43不同,在移动部件45未形成有凸轮突起56。在移动部件45中,对与移动部件43的各部分对应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该部位的详细说明。倾斜螺栓40的右端部40C分别插通于移动部件45、滚针轴承46以及推力垫圈47。在移动部件45的贯通孔51A,以具有少许游隙的方式插通有倾斜螺栓40的右端部40C。移动部件45的突起部53插通于右侧Y1的倾斜槽32。与移动部件43相同,防止移动部件45在倾斜槽32内的空转、移动部件45与倾斜螺栓40的共转。移动部件45的第二按压部52的第二按压面55从右侧Y1与右侧Y1的侧板30的右侧面中的倾斜槽32的周边部分接触。
倾斜螺栓40能够在上托架6中的左右的侧板30的倾斜槽32内,与移动部件43以及45各自的突起部53一同沿着倾斜槽32在倾斜方向C上移动。但是,倾斜螺栓40在柱套4的下柱套23的插通孔35内,虽然能够绕中心轴线40A旋转,但不能在其他方向上移动。因此,若使柱套4倾斜以便进行倾斜调整,则倾斜螺栓40与柱套4一同沿倾斜方向C转动。这样,上托架6经由倾斜螺栓40将柱套4支承为能够转动。在突起部53在倾斜槽32内能够移动的范围内进行倾斜调整。
在使用者进行叠缩调整、倾斜调整后,若对操作部件41进行操作而使其旋转,则凸轮42旋转,凸轮42以及移动部件43中的彼此的凸轮突起56抵接(乗り上げる)。由此,移动部件43沿着在左右方向Y上延伸的倾斜螺栓40向右侧Y1移动,并利用第二按压面55从左侧Y2对左侧Y2的侧板30的左侧面进行按压。这样,移动部件45沿着倾斜螺栓40靠近左侧Y2,从而移动部件45的第二按压面55从右侧Y1对右侧Y1的侧板30的右侧面进行按压。由此,移动部件43与移动部件45的左右方向Y上的间隔变窄,一对侧板30在移动部件43与移动部件45之间被从左右方向Y的两侧紧固。在该状态下,各侧板30与延伸配置部34之间、以及随着紧固而缩径的下柱套23与上柱套22之间被摩擦保持。由此,柱套4不能转动以及伸缩,转向操纵部件11(参照图1)不能沿倾斜方向C以及轴向X移动。
这样,将倾斜方向C以及轴向X上转向操纵部件11的位置被锁定时的转向装置1的状态称为锁定状态。将锁定状态下的左右方向Y上的移动部件43以及移动部件45各自的位置称为锁定位置。在通常的运转时,转向装置1处于锁定状态。在锁定状态下的转向装置1中,若对操作部件41进行操作而使其向与刚才相反的方向旋转,则凸轮42相对于移动部件43相对旋转。因此,解除凸轮42与移动部件43彼此的凸轮突起56的抵接。由此,移动部件43沿着倾斜螺栓40从锁定位置向左侧Y2移动。与移动部件43的移动连动地,移动部件45沿着倾斜螺栓40向右侧Y1移动。由此,移动部件43与移动部件45的间隔变宽,解除移动部件43与移动部件45之间的一对侧板30的紧固。在该状态下,解除各侧板30与延伸配置部34之间、以及下柱套23与上柱套22之间的摩擦保持。由此,柱套4能够转动以及伸缩,转向操纵部件11能够沿倾斜方向C以及轴向X移动。因此,能够再次进行叠缩调整、倾斜调整。
这样,将倾斜方向C以及轴向X上转向操纵部件11的位置的固定被解除时的转向装置1的状态称为解除状态。将解除状态下的左右方向Y上的移动部件43以及移动部件45各自的位置称为解除位置。叠缩锁定机构8包括:筒状的锁定部件57;传递部件58;以及锁定板59。叠缩锁定机构8通过锁定部件57的外周面的齿60与锁定板59的齿61的啮合而将轴向X上的上柱套22的位置牢固地锁定,或通过啮合的解除而将上柱套22的锁定解除。在锁定状态下的转向装置1中,利用位置调整机构7来使用摩擦力将轴向X上的上柱套22的位置锁定。通过齿60与齿61的啮合而使该锁定进一步变得牢固。
倾斜锁定机构9是用于在锁定状态下的转向装置1中将倾斜方向C上的柱套4的位置牢固地锁定、或将该锁定解除的机构。倾斜锁定机构9设置于一对侧板30各自的周边。参照图4,左侧Y2的倾斜锁定机构9包括:前述移动部件43;齿卡合部65;齿部件66;弹性部件67;以及间隔件68。齿卡合部65设置于左侧Y2的侧板30。
齿卡合部65通过压出成型等而与左侧Y2的侧板30一体形成,从而被左侧Y2的侧板30支承,并从左侧Y2的侧板30的左侧面向左侧Y2突出。因此,在图4中,齿卡合部65位于左侧Y2的侧板30的背面。在左侧Y2的侧板30的右侧面,作为压出成型的痕迹形成有与齿卡合部65几乎一致大小的凹陷65A。齿卡合部65以从轴向X的两侧夹持倾斜槽32的方式设置有一对。齿卡合部65一体地具有保持部70、以及第一齿列71。保持部70沿着倾斜方向C呈带状地延伸。第一齿列71从保持部70朝向倾斜槽32突出。齿卡合部65以沿轴向X排列的方式存在有一对,因此第一齿列71也以沿轴向X排列的方式存在有一对。一对第一齿列71包括一方的第一齿列71A、与另一方的第一齿列71B。一方的第一齿列71A位于比倾斜槽32更靠前侧X2的位置。另一方的第一齿列71B位于比倾斜槽32更靠后侧X1的位置。第一齿列71A位于与柱套4的转动支点亦即下托架5的中心轴5C(参照图1)接近的位置。第一齿列71B位于比第一齿列71A更远离中心轴5C的位置。
图5是沿着图3中的V-V线的剖视图。参照图5,保持部70的左端面是在轴向X以及倾斜方向C上形成为平坦的被卡合面70A。各第一齿列71由沿着圆弧状的倾斜方向C以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齿72构成。详细而言,前侧X2的第一齿列71A的多个第一齿72以规定的间距P1排列。后侧X1的第一齿列71B的多个第一齿72以规定的间距P2排列。以下,有时将间距P1以及间距P2统称为间距P。
第一齿72在从左侧Y2观察时呈近似三角形状,其具有朝向倾斜槽32侧的齿顶72A。详细而言,前侧X2的第一齿列71A各自的第一齿72的齿顶72A朝向后侧X1并面对倾斜槽32。后侧X1的第一齿列71B各自的第一齿72的齿顶72A朝向前侧X2并面对倾斜槽32。在各第一齿72中,由齿顶72A构成的齿线72B沿左右方向Y延伸(亦参照后述图6)。各第一齿72的左端面与保持部70的被卡合面70A成为一个面。
参照图4,齿部件66是通过冲压成型等对一张金属板进行加工而形成的。齿部件66一体地包括:主体部74;一对第三齿列75;一对肋76;一对弹簧部77。主体部74是在左右方向Y较薄的板状,并且是在倾斜方向C较长的近似矩形状。主体部74的右侧面是在轴向X以及倾斜方向C上形成为平坦的卡合面74A。
在主体部74的轴向X以及上下方向Z上的大致中央,形成有沿左右方向Y贯通主体部74的贯通孔78。贯通孔78是在从左右方向Y观察时具有与移动部件43的第二按压部52几乎一致的大小的近似圆形状。因此,周边部78A在主体部74中划分上下方向Z上的贯通孔78的两端。周边部78A与第二按压部52的平坦面52A平行地延伸。
第三齿列75在主体部74的轴向X上的两端缘各设置有一个。各第三齿列75由沿着倾斜方向C以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三齿82构成。详细而言,一对第三齿列75中的、设置于主体部74的前端缘的前侧X2的第三齿列75A的多个第三齿82以规定的间距P1排列,设置于主体部74的后端缘的后侧X1的第三齿列75B的多个第三齿82以规定的间距P2排列(参照图5)。各第三齿82在从左右方向Y观察时呈近似三角形状,其具有在轴向X上朝向主体部74的外侧的齿顶82A。详细而言,前侧X2的第三齿列75A各自的第三齿82的齿顶82A朝向前侧X2。后侧X1的第三齿列75B各自的第三齿82的齿顶82A朝向后侧X1。在各第三齿82中,由齿顶82A构成的齿线82B沿左右方向Y延伸(亦参照后述图6)。各第三齿82的左端面是主体部74的左侧面的一部分,各第三齿82的右端面是主体部74的卡合面74A的一部分。
一对肋76通过使主体部74的上下方向Z上的两端部向左侧Y2弯折而构成。因此,肋76在上下方向Z较薄,并沿着轴向X细长地延伸。一对弹簧部77分别具有支承部83、以及变形部84。支承部83以沿上下方向Z从主体部74离开的方式从肋76突出。变形部84被支承部83支承而能够沿左右方向Y弹性变形。一对弹簧部77中的、上侧Z1的弹簧部77的支承部83从上侧Z1的肋76的后端部76A向上侧Z1延伸,下侧Z2的弹簧部77的支承部83从下侧Z2的肋76的前端部76B向下侧Z2延伸。支承部83是在左右方向Y较薄的板状。上侧Z1的弹簧部77的变形部84从上侧Z1的支承部83的前端部朝向前侧X2并且右侧Y1倾斜地延伸。下侧Z2的弹簧部77的变形部84从下侧Z2的支承部83的后端部朝向后侧X1并且右侧Y1倾斜地延伸。在各变形部84的前端部,形成有被朝向右侧Y1压出的凸状的接触部84A。
齿部件66配置在移动部件43的第一按压部51与左侧Y2的侧板30之间。参照沿着图5中的VI-VI线的剖视图图6,在齿部件66的主体部74的贯通孔78,插通有移动部件43的第二按压部52。由此,齿部件66经由移动部件43而被倾斜螺栓40的左端部40B支承。在该状态下,齿部件66相对于第二按压部52能够沿左右方向Y相对移动。但是,贯通孔78如前述那样具有与第二按压部52几乎一致的大小,因此限制齿部件66相对于移动部件43的相对旋转。
齿部件66中的主体部74的卡合面74A与左侧Y2的侧板30的左侧面上的被一对第一齿列71夹持的区域对置(亦参照图4)。齿部件66的弹簧部77的接触部84A从左侧Y2与左侧Y2的侧板30的左侧面接触(参照图5)。弹性部件67例如是碟簧。弹性部件67在图6中是随着趋向右侧Y1而沿倾斜螺栓40的径向扩张的近似圆环状。然而,也可以是随着趋向左侧Y2而沿径向扩张的近似圆环状。
在弹性部件67的中空部分,插通有移动部件43的第二按压部52。弹性部件67配置在齿部件66与移动部件43的第一按压部51之间。弹性部件67的左端部的内周边在第二按压部52的外周面沿着平坦面52A以外的部分(参照图4)。弹性部件67的右端部与齿部件66的主体部74的左侧面、第三齿列75的一部分接触(参照图5)。
间隔件68例如是金属制的烧结体,并且是在左右方向Y较薄的圆环状(参照图4)。间隔件68从右侧Y1外嵌于移动部件43的第二按压部52。间隔件68的内周面在第二按压部52的外周面沿着平坦面52A以外的部分(参照图5)。间隔件68配置在移动部件43的第一按压部51与弹性部件67之间。间隔件68的左侧面从右侧Y1与第一按压部51的第一按压面54面接触。间隔件68的右侧面遍及其周向的整个区域地从左侧Y2与弹性部件67的左端部接触。
如前述那样,能够与柱套4一同沿倾斜方向C转动的倾斜螺栓40插通于移动部件43的贯通孔51A。移动部件43的第二按压部52插通于齿部件66、弹性部件67、以及间隔件68。因此,在倾斜调整时,齿部件66、弹性部件67、以及间隔件68与柱套4一同沿倾斜方向C转动。
接下来,对将转向装置1变为锁定状态时的左侧Y2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5以及图6中,示出了处于前述锁定状态的转向装置1。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未特别提及,则在将转向装置1变为锁定状态前的阶段中,第一齿列71的第一齿72与第三齿列75的第三齿82因相位的一致,从而处于从左右方向Y观察时不相互重叠的位置关系。
在对操作部件41(参照图3)进行操作而将转向装置1变为锁定状态时,移动部件43从解除位置朝向锁定位置而向右侧Y1移动。齿部件66经由间隔件68以及弹性部件67而借助移动部件43的第一按压部51向右侧Y1移动。因此,若转向装置1成为锁定状态,则如图5以及图6所示,齿部件66达到上托架6的左侧Y2的侧板30的左侧面上的被一对第一齿列71夹持的区域。由此,齿部件66的第三齿列75接近第一齿列71,齿部件66的主体部74的卡合面74A(参照图6)与左侧Y2的侧板30的左侧面面接触。在该状态下,侧板30中的前侧X2的第一齿列71A的第一齿72、与齿部件66中的前侧X2的第三齿列75A的第三齿82沿倾斜方向C交替排列并相互啮合。后侧X1的第一齿列71B的第一齿72、与后侧X1的第三齿列75B的第三齿82沿倾斜方向C交替排列并相互啮合。
由此,一对第一齿列71与一对第三齿列75一个个啮合。因此,在该状态下,与支承齿部件66的倾斜螺栓40一体移动的柱套4变得无法转动。因此,将倾斜方向C上的柱套4的位置固定。因此,在锁定状态下,通过下柱套23的延伸配置部34与上托架6的侧板30之间的摩擦保持、以及第一齿列71与第三齿列75的啮合,从而将上柱套22的倾斜方向C上的位置进一步牢固地锁定。
在锁定状态下,齿部件66的弹簧部77的变形部84被侧板30按压,从而沿左右方向Y弹性变形。由此,借助变形部84欲回到原来的状态的回复力,从而如图6所示地将齿部件66整体朝向左侧Y2的弹性部件67施力。弹性部件67因被齿部件66以及移动部件43的第一按压部51夹持从而沿左右方向Y被压缩,由此产生欲回到原来的状态的回复力。
参照图1,在车辆碰撞时,在车辆与障碍物碰撞的一次碰撞后,产生驾驶员与转向操纵部件11碰撞的二次碰撞。在二次碰撞中,因内置于转向操纵部件11的安全气囊打开或驾驶员与安全气囊碰撞这些情况所产生的反作用力,转向操纵部件11在轴向X以及倾斜方向C上受到冲击。特别是在倾斜方向C上,转向操纵部件11欲与柱套4一同向上移动。但是,在转向装置1中,除了利用位置调整机构7来保持轴向X以及倾斜方向C上的柱套4的位置之外,还利用倾斜锁定机构9来牢固地保持倾斜方向C上的柱套4以及转向操纵部件11的位置。因此,在二次碰撞时,特别是能够抑制初始时的柱套4的空走来适当地保持安全气囊的倾斜方向C上的位置。在转向操纵部件11向前侧X2移动以便进行二次碰撞的冲击吸收的情况下,能够使转向操纵部件11以稳定的姿势前进。由此,能够使二次碰撞时的脱离性能稳定。将利用倾斜锁定机构9进行的这样的柱套4的保持称为正锁。
接下来,对将转向装置1从锁定状态变为解除状态时的左侧Y2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动作进行说明。以下,亦参照表示图6中的转向装置1的解除状态的图7。在对操作部件41进行操作而将转向装置1变为解除状态时,移动部件43从锁定位置向左侧Y2移动。随着移动部件43朝向左侧Y2的移动,齿部件66与移动部件43的第一按压部51的间隔变宽。由此,左右方向Y上的弹性部件67的压缩量缓缓变小。如图7所示,若转向装置1成为解除状态,则弹性部件67成为未被压缩的状态。
如前述那样,在转向装置1处于锁定状态时,齿部件66的弹簧部77的变形部84产生弹性变形。因此,齿部件66整体因变形部84的回复力而被朝向左侧Y2施力。由于移动部件43向左侧Y2移动以便将转向装置1变为解除状态,从而弹性部件67成为未被压缩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齿部件66借助变形部84的回复力而向左侧Y2移动。伴随于此,齿部件66的第三齿列75也向左侧Y2移动。由此,转向装置1成为解除状态。第三齿列75比第一齿列71更向左侧Y2移动,从而解除第三齿列75与第一齿列71的啮合。此时,移动部件43位于解除位置。
如以上那样,与操作部件41(参照图3)的操作对应地,第三齿列75能够与第一齿列71接触/分离。如前述那样,在解除状态下,上托架6的侧板30与下柱套23的延伸配置部34之间的摩擦力也消失。因此,在解除状态下,倾斜方向C上的柱套4的位置的锁定被完全解除。由此,能够进行转向操纵部件11的倾斜调整。
图8是表示图5中第三齿列75越上第一齿列71的状态的图。接下来,设想如下情况:在第三齿列75越上第一齿列71的状态下,使用者对操作部件41进行操作以便将转向装置1变为锁定状态。在第三齿列75越上第一齿列71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从左右方向Y观察时第一齿72与第三齿82因相位的不一致而相互重叠。因此,第一齿列71与第三齿列75不啮合,而产生第三齿列75越上第一齿列71的所谓的齿在齿上。将产生了齿在齿上时的转向装置1的状态称为齿在齿上状态。
在齿在齿上状态下,与锁定状态相同地,利用位置调整机构7(参照图1)将柱套4的位置锁定。转向操纵部件11在倾斜调整后的位置被锁定。因此,不论第一齿列71与第三齿列75的位置关系如何,不管倾斜调整位置在哪个位置,都能够无级地进行倾斜调整。在齿在齿上状态下,主要利用侧板30与延伸配置部34之间的摩擦力将倾斜方向C上的柱套4的位置锁定。因此,在基于二次碰撞等的冲击超过该摩擦力的情况下,在第一齿列71与第三齿列75之间产生滑动,从而柱套4欲沿倾斜方向C转动。在该情况下,若柱套4沿倾斜方向C转动第一齿72、第三齿82的间距P以下的规定距离,则第一齿列71的第一齿72与第三齿列75的第三齿82沿倾斜方向C交替地排列。由此,第三齿列75变得不越上第一齿列71。具有第三齿列75的齿部件66受到沿左右方向Y被压缩了的弹性部件67的回复力。因此,齿部件66向上托架6的侧板30侧移动,从而第一齿列71与第三齿列75啮合。由此,转向装置1从齿在齿上状态变为锁定状态。由此,能够通过正锁来防止柱套4朝向倾斜方向C的转动。将在齿在齿上状态下产生二次碰撞时、第三齿82沿倾斜方向C移动直至与第一齿列71啮合为止的距离称为空走距离。
通过将使用碟簧的弹性部件67与间隔件68组合在一起,能够使前述回复力几乎恒定。由此,即使在第三齿列75越上第一齿列71的状态下,使用者也能够在中途不感到沉重地将操作部件41顺畅地操作至最后。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省略弹性部件67以及间隔件68。
参照图3,在右侧Y1的倾斜锁定机构9,分别取代左侧Y2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移动部件43、齿卡合部65(参照图4)、以及齿部件66而包括前述移动部件45、齿卡合部94(参照后述图9)、以及齿部件95。右侧Y1的倾斜锁定机构9与左侧Y2的倾斜锁定机构9相同地,包括弹性部件67与间隔件68。
右侧Y1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移动部件45、弹性部件67、以及间隔件68分别以隔着基准面3D与左侧Y2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移动部件43、弹性部件67、以及间隔件68分别对称的方式配置。图9是用于对左侧Y2的齿卡合部65、齿部件66、右侧Y1的齿卡合部94、以及齿部件95进行比较的示意图。在图9中,在左侧Y2的齿卡合部65、齿部件66、右侧Y1的齿卡合部94、以及齿部件95中朝向不同。因此,针对右侧Y1以及左侧Y2各自的倾斜锁定机构9图示出了各方向。
参照图9,右侧Y1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齿卡合部94与齿部件95分别和以基准面3D为中心使左侧Y2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齿卡合部65与齿部件66向右侧Y1反转后的形状几乎一致。在齿卡合部94与齿部件95各自中,对和齿卡合部65与齿部件66的各部分对应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该部位的详细说明。右侧Y1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动作与左侧Y2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动作除了左右朝向相反之外,基本相同。
齿卡合部94在取代齿卡合部65的第一齿列71而包括由沿倾斜方向C排列的多个第二齿96构成的第二齿列97这一点上,与齿卡合部65不同。第二齿96的形状与以基准面3D为中心使齿卡合部65的第一齿72向右侧Y1反转后的形状一致。但是,各个第一齿72的齿顶72A的倾斜方向C上的位置、与各个第二齿96的齿顶96A的倾斜方向C上的位置不一致而相互错开。详细而言,前侧X2的第二齿列97A的第二齿96的齿顶96A处于从齿卡合部65的前侧X2的第一齿列71A的第一齿72的齿顶72A沿倾斜方向C偏移与间距P1的一半相当的距离L1的位置。后侧X1的第二齿列97B的第二齿96的齿顶96A处于从齿卡合部65的后侧X1的第一齿列71B的第一齿72的齿顶72A沿倾斜方向C偏移与间距P2的一半相当的距离L2的位置。以下,有时也将距离L1以及距离L2统称为距离L。距离L未必需要与间距P的一半相当,只要比间距P小即可。
齿部件95在取代齿部件66的第三齿列75而包括由沿倾斜方向C排列的多个第四齿98构成的第四齿列99这一点上,与齿部件66不同。然而,第四齿98的形状与以基准面3D为中心使齿部件66的第三齿82向右侧Y1反转后的形状一致。第三齿82的齿顶82A与第四齿98的齿顶98A在倾斜方向C上处于相同的位置。详细而言,前侧X2的第四齿列99A的第四齿98的齿顶98A与齿部件66的前侧X2的第三齿列75A中的任一个第三齿82的齿顶82A在倾斜方向C上处于相同的位置。后侧X1的第四齿列99B的第四齿98的齿顶98A与齿部件66的后侧X1的第三齿列75B的第三齿82的齿顶82A在倾斜方向C上处于相同的位置。即,第三齿82与第四齿98在倾斜方向C上配置为同相位。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想如下情况:第一齿72与第三齿82啮合,并且第四齿98越上第二齿96(图9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第四齿98的齿顶98A与第二齿96的齿顶96A沿倾斜方向C错开与间距P的一半相当的距离L。若在该状态下因基于二次碰撞的冲击而产生朝向倾斜方向C作用的力,则第一齿72与第三齿82被维持在继续啮合的状态下。另一方面,目前为止越上第二齿96的第四齿98因第四齿列99相对于第二齿列97滑动,而沿倾斜方向C向上偏移与间距P的一半相当的距离,由此与第二齿96啮合。
这里,第一齿72与第二齿96在倾斜方向C上配置为同相位。而且,设想第三齿82与第四齿98在倾斜方向C上配置为同相位的比较例的结构。在比较例中,在齿在齿上状态下产生二次碰撞时,为了使第一齿72与第三齿82彼此啮合,必须使第三齿列75相对于第一齿列71滑动而沿倾斜方向C向上最大偏移与间距P相当的距离。而且,必须使第四齿列99相对于第二齿列97滑动而沿倾斜方向C向上最大偏移与间距P相当的距离。
但是,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第一齿72与第三齿82啮合、第四齿98越上第二齿96的情况下,通过使第四齿98偏移比间距P小的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与间距P的一半相当的距离),从而能够使第二齿96与第四齿98啮合。并且,在该情况下,在第一齿72和第三齿82彼此与第二齿96和第四齿98彼此之间,产生倾斜方向C上的错位。因此,如表示二次碰撞后的转向装置1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0A所示,倾斜螺栓40以使右端部40C比左端部40B更向上侧Z1移动的方式,相对于左右方向Y倾斜。伴随于此,支承倾斜螺栓40的柱套4倾斜。由此,柱套4的中心轴4A沿倾斜方向C向上移动。并且,在图10A中,用双点划线图示出了倾斜前的柱套4以及倾斜螺栓40。
中心轴4A在左右方向Y上位于倾斜螺栓40的左端部40B与右端部40C之间的大致中央。因此,中心轴4A沿倾斜方向C移动的距离LC比第四齿列99相对于第二齿列97沿倾斜方向C偏移时右端部40C沿倾斜方向C移动的距离LR(也称为滑动量LR)小。具体而言,距离LC相当于距离LR的一半、即间距P的1/4。
因此,实现因二次碰撞而使得柱套4沿倾斜方向C移动时的柱套4的移动量的减少。在本实施方式中,距离L相当于间距P的一半。因此,能够使滑动量LR为最小。因此,进一步实现因二次碰撞而使得柱套4沿倾斜方向C移动时的柱套4的移动量的减少。
图10B是表示在与图10A不同的状态下产生二次碰撞后的转向装置1的状态的示意图。在图10B中,用点划线图示出了二次碰撞前的倾斜螺栓40。在二次碰撞前,处于第一齿72与第三齿82抵接、第四齿98越上第二齿96的状态。在图10B中,处于第二齿96与第四齿98稍稍抵接的状态。
参照图10B,在该状态下的转向装置1中,当产生二次碰撞的情况下,在倾斜螺栓40的左端部40B以及右端部40C均沿倾斜方向C最大移动与间距P的一半相当的距离时,例如第一齿72与第三齿82啮合。在图10B中,用双点划线示出了此时的倾斜螺栓40。在这个时刻,柱套4的中心轴4A从二次碰撞前的状态沿倾斜方向C移动与间距P的一半相当的距离LC1。在第一齿72与第三齿82啮合后,为了使第二齿96与第四齿98啮合,与刚才相同地使倾斜螺栓40与柱套4倾斜,使中心轴4A沿倾斜方向C移动与间距P的1/4相当的距离LC2。
因此,当在第一齿72与第三齿82抵接、第四齿98越上第二齿96的状态下产生二次碰撞的情况下,柱套4的中心轴4A沿倾斜方向C移动的距离LC相当于距离LC1与距离LC2的合计值。即,距离LC最大相当于间距P的3/4。因此,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减少中心轴4A所移动的距离LC。具体而言,在前述的比较例中,中心轴4A最大移动与间距P相当的距离。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比较例的结构相比,能够将中心轴4A所移动的距离LC减少约25%。
虽未图示,但设想如下情况:第二齿96以及第四齿98相互啮合,并且第一齿72与第三齿82不啮合而相互抵接(与图10A相反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二次碰撞时,倾斜螺栓40以使左端部40B比右端部40C更向上侧Z1移动的方式,相对于左右方向Y倾斜。由此,与刚才相同地,实现因二次碰撞而使得柱套4沿倾斜方向C移动时的柱套4的移动量的减少。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第一齿列71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齿卡合部65的一部分而与上托架6的侧板30一体形成,从而被上托架6支承,但也可以相对于侧板30分开形成。具有第三齿列75的齿部件66也可以与移动部件43、移动部件45形成为一体。
以下对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第一变形例~第三变形例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左侧Y2的倾斜锁定机构9进行说明。然而,对于右侧Y1的倾斜锁定机构9,也在构造上与左侧Y2的倾斜锁定机构9相同。图11是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分解立体图。在图11和后述的图12以及图13中,对于与目前为止说明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第一变形例中,作为相对于侧板30独立形成的部件,设置有齿部件85。齿部件85在从左右方向Y观察时呈近似矩形状,并且是在左右方向Y较薄的金属板。在从左右方向Y观察时的齿部件85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沿左右方向Y贯通齿部件85的引导槽85A。引导槽85A沿着倾斜方向C延伸。一对第一齿列71以从轴向X上的两侧对引导槽85A进行切边的方式与齿部件85一体形成。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地,在各个第一齿列71中,多个第一齿72沿着倾斜方向C以间距P等间隔地排列。详细而言,前侧X2的第一齿列71A的多个第一齿72以间距P1排列。后侧X1的第一齿列71B的多个第一齿72以间距P2排列。
前侧X2的第一齿列71A的第一齿72的齿顶72A朝向后侧X1而在引导槽85A露出。后侧X1的第一齿列71B的第一齿72的齿顶72A朝向前侧X2而在引导槽85A露出。在任一个第一齿72中,齿线72B均沿着左右方向Y延伸。在齿部件85中的轴向X上的引导槽85A的两外侧,各形成有一个沿着上下方向Z呈直线状延伸并沿左右方向Y贯通齿部件85的插通槽85B。
与插通槽85B几乎相同的形状的插通槽30A在左侧Y2的侧板30且在轴向X上的倾斜槽32的两外侧各形成有一个。插通槽30A沿着上下方向Z呈直线状延伸并沿左右方向Y贯通左侧Y2的侧板30。沿着插通槽85B、30A设置有一对长块状的支承部件86。设置于支承部件86的左侧面的凸部86A从右侧Y1插通于插通槽85B。设置于支承部件86的右侧面的凸部86B从左侧Y2插通于插通槽30A。由此,齿部件85经由支承部件86而被左侧Y2的侧板30支承。齿部件85以从左侧Y2的侧板30向左侧Y2远离的状态被定位,由此在从左右方向Y观察时引导槽85A与倾斜槽32重叠。由于齿部件85具有弹性,所以第一齿列71A能够沿左右方向Y弹性变形。支承部件86可以是相对于侧板30独立形成的部件,也可以与侧板30一体形成。
省略前述齿部件66(参照图4),并将齿部件66中的一对第三齿列75设置于移动部件43。因此,在第一变形例中,移动部件43也兼并发挥齿部件66的功能。该情况下的第三齿列75一体形成于移动部件43的第二按压部52中的轴向X的两侧面。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地,在各个第三齿列75中,多个第三齿82沿着倾斜方向C以间距P等间隔地排列。详细而言,前侧X2的第三齿列75A的多个第三齿82以间距P1排列。后侧X1的第三齿列75B的多个第三齿82以间距P2排列。前侧X2的第三齿列75A的第三齿82的齿顶82A朝向前侧X2。后侧X1的第三齿列75B的第三齿82的齿顶82A朝向后侧X1。在任一个第三齿82中,齿线82B均沿着左右方向Y延伸。
在第一变形例的倾斜锁定机构9中,也可以在细微处与前述实施方式的倾斜锁定机构9进一步不同。例如,在第一变形例的倾斜锁定机构9中,移动部件43的突起部53形成为圆筒状,并插通于齿部件85的引导槽85A与侧板30的倾斜槽32。弹性部件67是外嵌于倾斜螺栓40以及突起部53的螺旋弹簧,并且插通于引导槽85A以及倾斜槽32。弹性部件67在移动部件43的第二按压部52与下柱套23上的左侧Y2的延伸配置部34(参照图3)之间被压缩,从而产生前述回复力。在第一变形例中,也可以将前述间隔件68省略。
在第一变形例的情况下,在对操作部件41进行操作而将转向装置1变为锁定状态时,移动部件43从解除位置朝向锁定位置而向右侧Y1移动。若转向装置1成为锁定状态,则到达了锁定位置的移动部件43的第二按压部52到达齿部件85的引导槽85A内、即被一对第一齿列71夹持的区域。在该状态下,前侧X2的第一齿列71A的第一齿72与移动部件43中的前侧X2的第三齿列75A的第三齿82沿倾斜方向C交替排列并相互啮合。后侧X1的第一齿列71B的第一齿72与后侧X1的第三齿列75B的第三齿82沿倾斜方向C交替排列并相互啮合。由此,一对第一齿列71与一对第三齿列75一个个啮合。
若对操作部件41进行反向操作而将转向装置1从锁定状态变为解除状态,则移动部件43从锁定位置向左侧Y2移动而到达解除位置。此时,利用弹性部件67的回复力,促进移动部件43朝向解除位置的移动。若转向装置1成为解除状态,则第三齿列75比第一齿列71更向左侧Y2移动,从而解除第三齿列75与第一齿列71的啮合。
在第三齿列75越上第一齿列71的状态下,若对操作部件41进行操作以便将转向装置1变为锁定状态,则第一齿列71A被第三齿列75按压,从而朝向左侧Y2的侧板30弹性变形。由此,转向装置1成为前述的齿在齿上状态。右侧Y1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各部件,与以基准面3D为中心使左侧Y2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各部件向右侧Y1反转后的形状几乎一致。右侧Y1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动作与左侧Y2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动作除了左右的朝向相反之外,基本相同。但是,即使在第一变形例中,也与图9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相同地,第一齿72的齿顶72A和第二齿96的齿顶96A、与第三齿82的齿顶82A和第四齿98的齿顶98A中的一方在倾斜方向C上处于相同的位置。另一方可以在倾斜方向C上错开比间距P小的距离L。由此,起到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图12是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分解立体图。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倾斜锁定机构9在细微处与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倾斜锁定机构9不同。详细而言,在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倾斜锁定机构9中,一对第一齿列71不一体形成于对引导槽85A进行切边的位置,而一体形成于轴向X上的齿部件85的两侧缘。在各个第一齿列71中,多个第一齿72沿着倾斜方向C以间距P等间隔地排列。详细而言,前侧X2的第一齿列71A的多个第一齿72以间距P1排列。后侧X1的第一齿列71B的多个第一齿72以间距P2排列。前侧X2的第一齿列71A的第一齿72的齿顶72A朝向前侧X2。后侧X1的第一齿列71A的第一齿72的齿顶72A朝向后侧X1。在任一个第一齿72中,齿线72B均沿着左右方向Y延伸。
在第二变形例中,移动部件43的第一按压部51的轴向X上的两端部作为折曲部51B而向右侧Y1弯折。折曲部51B设置有一对,并在轴向X上对置。第三齿列75在移动部件43中,不形成于第二按压部52中的轴向X的两侧面,而在一对折曲部51B彼此的对置面各一体形成有一列。在各个第三齿列75中,多个第三齿82沿着倾斜方向C以间距P等间隔地排列。详细而言,前侧X2的第三齿列75A的多个第三齿82以间距P1排列。后侧X1的第三齿列75B的多个第三齿82以间距P2排列。前侧X2的第三齿列75A的第三齿82的齿顶82A朝向后侧X1。后侧X1的第三齿列75B的第三齿82的齿顶82A朝向前侧X2。在任一个第三齿82中,齿线72B均沿着左右方向Y延伸。
在第二变形例的情况下,在对操作部件41进行操作而将转向装置1变为锁定状态时,移动部件43从解除位置朝向锁定位置而向右侧Y1移动。若转向装置1成为锁定状态,则到达了锁定位置的移动部件43的第二按压部52到达齿部件85的引导槽85A内,并且移动部件43的第一按压部51中的一对折曲部51B从轴向X上的两侧夹持齿部件85。在该状态下,齿部件85中的前侧X2的第一齿列71A的第一齿72、与移动部件43中的前侧X2的第三齿列75A的第三齿82沿倾斜方向C交替排列并相互啮合。后侧X1的第一齿列71B的第一齿72、与后侧X1的第三齿列75B的第三齿82沿倾斜方向C交替排列并相互啮合。由此,一对第一齿列71与一对第三齿列75一个个啮合。
若对操作部件41进行反向操作而将转向装置1从锁定状态变为解除状态,则与第一变形例相同地,解除第三齿列75与第一齿列71的啮合。即使在第二变形例中,也能够与第一变形例相同地,将转向装置1变为齿在齿上状态。右侧Y1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各部件与以基准面3D为中心使左侧Y2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各部件向右侧Y1反转后的形状几乎一致。右侧Y1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动作与左侧Y2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动作除了左右的朝向相反之外,基本相同。即使在第二变形例中,也与图9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相同地,第一齿72的齿顶72A和第二齿96的齿顶96A、与第三齿82的齿顶82A和第四齿98的齿顶98A中的一方在倾斜方向C上处于相同的位置,另一方也可以在倾斜方向C上错开比间距P小的距离L。由此,起到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图13是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分解立体图。在第三变形例中,作为与侧板30独立形成的部件,设置有第一齿部件88与第二齿部件89。第一齿部件88在从左右方向Y观察时呈近似矩形状,并且是在左右方向Y较薄的金属板。在从左右方向Y观察时的第一齿部件88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沿左右方向Y贯通第一齿部件88的引导槽88A。引导槽88A沿着相对于倾斜方向C的切线方向、即上下方向Z呈直线状延伸。引导槽88A在轴向X上比倾斜槽32窄。在引导槽88A插通有倾斜螺栓40。
在左侧Y2的侧板30的左侧面且在上下方向Z上的倾斜槽32的两外侧,各一体形成有一个向左侧Y2突出并沿着轴向X呈直线状延伸的肋状的引导部90。第一齿部件88配置在上下的引导部90之间,并经由上述引导部90而被侧板30支承。第一齿部件88能够沿着引导部90在轴向X上滑动,但无法朝轴向X以外的方向移动。在左侧Y2的侧板30的左侧面且在轴向X上的倾斜槽32的两外侧,各形成有一个向右侧Y1凹陷并与倾斜槽32平行地延伸的收纳槽91。
一对第一齿列71一体形成于轴向X上的第一齿部件88的两侧缘。与前述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不同,在第三变形例的各个第一齿列71中,多个第一齿72沿着上下方向Z以间距P等间隔地呈直线状排列。前侧X2的第一齿列71A的第一齿72的齿顶72A朝向前侧X2。后侧X1的第一齿列71A的第一齿72的齿顶72A朝向后侧X1。在任一个第一齿72中,齿线72B沿着左右方向Y延伸。
第二齿部件89形成为在轴向X较长且在左右方向Y较薄的块状,并配置于第一齿部件88的左侧Y2。在轴向X上的第二齿部件89的大致中央,形成有沿左右方向Y贯通第二齿部件89的嵌合孔89A。嵌合孔89A在从左右方向Y观察时与移动部件43的第一按压部51一致。在嵌合孔89A从左侧Y2嵌入有第一按压部51。由此,第二齿部件89与移动部件43形成为一体。
第二齿部件89的轴向X上的两端部作为折曲部89B而向右侧Y1弯折。折曲部89B设置有一对,并且在轴向X上对置。第三齿列75在一对折曲部89B彼此的对置面各一体形成有一个。前侧X2的第三齿列75A的第三齿82的齿顶82A朝向后侧X1,后侧X1的第三齿列75A的第三齿82的齿顶82A朝向前侧X2。在任一个第三齿82中,齿线72B沿着左右方向Y延伸。在第三变形例中的各个第三齿列75中,与第一齿列71相同,多个第三齿82沿着上下方向Z以间距P等间隔地呈直线状排列。
在第三变形例的倾斜锁定机构9中,也可以在细微处与前述实施方式的倾斜锁定机构9进一步不同。例如,在第三变形例的倾斜锁定机构9中,移动部件43的第二按压部52具有从右侧Y1观察时呈近似矩形状的轮廓,移动部件43的突起部53形成为圆筒状。第二按压部52嵌入于第一齿部件88的引导槽88A,在该状态下,移动部件43能够沿着上下方向Z滑动,但无法在其他方向上移动。
弹性部件67是在从左右方向Y观察时呈近似矩形状的板簧,其以向左侧Y2鼓出的方式弯曲。在从左右方向Y观察时的弹性部件67的中央,形成有近似矩形状的嵌合孔67A。在近似矩形状的弹性部件67的四角,各一体形成有一个向左侧Y2弯折而延伸的爪状的卡合部67B。卡合部67B与第二齿部件89卡合。由此,弹性部件67相对于第二齿部件89定位。第二按压部52嵌入于嵌合孔67A。由此,弹性部件67相对于移动部件43定位。弹性部件67在第一齿部件88与第二齿部件89之间被压缩。由此,产生前述的回复力。在第三变形例中,也可以省略前述的间隔件68。
在第三变形例的情况下,在对操作部件41进行操作而将转向装置1变为锁定状态时,移动部件43跟随第二齿部件89从解除位置朝向锁定位置并向右侧Y1移动。若移动部件43到达锁定位置而使转向装置1成为锁定状态,则第二齿部件89中的一对折曲部89B从轴向X上的两侧夹住第一齿部件88。在该状态下,第一齿部件88中的前侧X2的第一齿列71A的第一齿72、与第二齿部件89中的前侧X2的第三齿列75A的第三齿82沿上下方向Z交替排列并相互啮合。后侧X1的第一齿列71B的第一齿72、与后侧X1的第三齿列75B的第三齿82沿上下方向Z交替排列并相互啮合。由此,一对第一齿列71与一对第三齿列75一个个啮合。
若对操作部件41进行反向操作而将转向装置1从锁定状态变为解除状态,则移动部件43跟随第二齿部件89从锁定位置向左侧Y2移动而到达解除位置。此时,利用弹性部件67的回复力,促进移动部件43以及第二齿部件89朝向解除位置的移动。若转向装置1成为解除状态,则第三齿列75比第一齿列71更向左侧Y2移动。由此,解除第三齿列75与第一齿列71的啮合。若在该状态下使柱套4倾斜,则第二齿部件89在沿着倾斜方向C的圆弧状的轨迹上与倾斜螺栓40一同转动。此时,第二齿部件89相对于第一齿部件88在上下方向Z上相对移动,但在轴向X上一体移动。由此,第一齿列71与对应的第三齿列75在轴向X上总是配置于相同的位置。因此,与前述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不同,即使第一齿列71以及第三齿列75不呈沿着倾斜方向C的圆弧状、而呈沿着上下方向Z的直线状延伸,也能够在倾斜调整后使第一齿列71与第三齿列75可靠地啮合。
在第三齿列75越上第一齿列71的状态下,若对操作部件41进行操作以便将转向装置1变为锁定状态,则第一齿列71朝向左侧Y2的侧板30弹性变形而收纳于左侧Y2的侧板30的收纳槽91。由此,转向装置1成为前述的齿在齿上状态。右侧Y1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各部件与以基准面3D为中心使左侧Y2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各部件向右侧Y1反转后的形状几乎一致。右侧Y1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动作与左侧Y2的倾斜锁定机构9的动作除了左右的朝向相反之外,基本相同。即使在第三变形例中,也与图9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相同地,第一齿72的齿顶72A和第二齿96的齿顶96A、与第三齿82的齿顶82A和第四齿98的齿顶98A中的一方在倾斜方向C上处于相同的位置,另一方可以在倾斜方向C上错开比间距P小的距离L。由此,起到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并不限定于前述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第三变形例,只要是第一齿72的齿线72B、第三齿82的齿线82B沿着与倾斜螺栓40的中心轴线40A平行的左右方向Y延伸的结构的倾斜锁定机构9,就能够应用本发明。因此,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前述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9/0013817号说明书所记载的转向柱中的保持部以及齿板的齿。第三齿82以多个集中的方式沿着倾斜方向C等排列从而构成第三齿列75,但也可以不构成齿列。总而言之,第三齿82只要在沿轴向X分离的两个部位至少各设置有一个并能够与第一齿列71啮合即可。同样地,第四齿98以多个集中的方式沿着倾斜方向C等排列从而构成第四齿列99,但也可以不构成齿列。总而言之,第四齿98只要在沿轴向X分离的两个部位至少各设置有一个并能够与第二齿列97啮合即可。
与本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第三变形例不同,也可以是第一齿72的齿顶72A与第二齿96的齿顶96A在倾斜方向C上处于相同的位置、第三齿的齿顶82A与第四齿98的齿顶98A在倾斜方向C上错开的结构。即使在该结构的情况下,也起到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倾斜锁定机构9也可以设置于上托架6的右侧Y1以及左侧Y2的任一方。
转向装置1并不限定于不对转向操纵部件11的转向操纵进行辅助的手动式的转向装置。也可以是利用电动马达对转向操纵部件11的转向操纵进行辅助的转向柱辅助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倾斜锁定机构9也能够应用于不具有叠缩锁定机构8的转向装置、无法进行叠缩调整的转向装置。
倾斜锁定机构9也能够应用于利用密封室(未图示)将上托架6的连结板31(参照图2)与车体2(参照图1)连结的结构的转向装置1。在二次碰撞时,由于横跨密封室以及连结板31而插入的树脂销(未图示)断裂,从而上托架6从车体2脱离。
下柱套23只要是借助一对侧板30的夹持而缩径从而保持上柱套22的结构即可。例如,也可以在狭缝33(参照图2)中使前侧X2成为封闭端。转向装置1也可以是取代下柱套23而不缩径地保持上柱套22的结构。

Claims (2)

1.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向轴,其在一端连结有转向操纵部件;
柱套,其保持所述转向轴,具有沿着所述转向轴的轴向的中心轴,并能够沿着相对于所述轴向上下交叉的交叉方向移动;
托架,其固定于车体,包括在与所述交叉方向以及所述轴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对置配置的一对侧板,并且将所述柱套支承为能够在所述一对侧板之间移动;
插通轴,其沿所述正交方向延伸,分别在所述正交方向上的所述一对侧板的各自的外侧具有端部,在该插通轴安装有操作部件,通过对该操作部件进行操作而切换使所述柱套相对于所述托架能够移动的状态和不能移动的状态,并且该插通轴能够与所述柱套一同沿所述交叉方向移动;
第一齿列,其被一方的所述侧板支承,并且由沿着所述交叉方向以规定的间距排列的多个第一齿构成;
第二齿列,其被另一方的所述侧板支承,并且由沿着所述交叉方向以所述规定的间距排列的多个第二齿构成;
第三齿,其能够与所述第一齿啮合,被所述插通轴的一方的所述端部支承,并能够与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对应地与所述第一齿列接触/分离;以及
第四齿,其能够与所述第二齿啮合,被所述插通轴的另一方的所述端部支承,并能够与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对应地与所述第二齿列接触/分离,
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的齿顶彼此、以及所述第三齿和所述第四齿的齿顶彼此中的一方的齿顶彼此在所述交叉方向上处于相同的位置,另一方的齿顶彼此在所述交叉方向上错开比所述规定的间距小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距离相当于所述规定的间距的一半。
CN201610528541.0A 2015-07-08 2016-07-06 转向装置 Active CN1063355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37047 2015-07-08
JP2015137047A JP6536887B2 (ja) 2015-07-08 2015-07-08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5536A true CN106335536A (zh) 2017-01-18
CN106335536B CN106335536B (zh) 2020-06-09

Family

ID=56360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28541.0A Active CN106335536B (zh) 2015-07-08 2016-07-06 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40270B2 (zh)
EP (1) EP3115276B1 (zh)
JP (1) JP6536887B2 (zh)
CN (1) CN10633553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7556A (zh) * 2017-01-26 2018-08-03 株式会社万都 用于车辆转向管柱的倾斜设备
CN111301511A (zh) * 2018-12-11 2020-06-19 富士机工株式会社 转向柱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408170D0 (en) * 2014-05-08 2014-06-25 Trw Ltd A clamp mechanism
GB201412973D0 (en) * 2014-07-22 2014-09-03 Trw Ltd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s
JP6528967B2 (ja) * 2015-07-08 2019-06-12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FR3038571B1 (fr) * 2015-07-10 2019-03-22 Robert Bosch Automotive Steering Vendome Systeme de blocage en mouvement radial de la colonne de direction
JP6751507B2 (ja) * 2016-03-02 2020-09-09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WO2017175825A1 (ja) * 2016-04-08 2017-10-1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位置調節装置
DE102017115276A1 (de) * 2017-07-07 2019-01-10 Trw Automotive Gmbh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sowie Lenksäulenbaugruppe
US10717457B2 (en) * 2018-06-18 2020-07-21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positive lock mechanism
DE102019200488A1 (de) * 2019-01-16 2020-07-16 Thyssenkrupp Ag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11820422B2 (en) * 2020-03-03 2023-11-21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Rake lock mechanism for steering column
DE102020210843A1 (de) * 2020-08-27 2022-03-03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Lagereinheit zur Befestigung einer Lenksäule in einem Fahrzeug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02276A1 (en) * 2005-04-19 2008-08-28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CN101269394A (zh) * 2007-03-20 2008-09-24 高周波热练株式会社 空心齿杆及其制造方法、空心齿杆的端部缩径方法及装置
US20090013817A1 (en) * 2007-01-16 2009-01-15 Rony Schnitzer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110041642A1 (en) * 2007-11-30 2011-02-24 Jan Havlicek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CN102900753A (zh) * 2011-07-25 2013-01-30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球窝接头的安装结构以及安装方法
CN104118470A (zh) * 2013-04-24 2014-10-29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向装置
CN104139797A (zh) * 2013-05-10 2014-11-12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向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9057A (en) * 1999-02-04 2000-10-31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Position control apparatus for steering column
US6419269B1 (en) * 1999-09-20 2002-07-16 Delphi Technologies Locking system for adjustable position steering column
US6659504B2 (en) * 2001-05-18 2003-12-0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Steering column for a vehicle
US7533594B2 (en) * 2006-12-13 2009-05-1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Position control apparatus for steering column
JP6351007B2 (ja) * 2014-02-07 2018-07-04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304542B2 (ja) * 2014-06-20 2018-04-04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376394B2 (ja) * 2014-11-21 2018-08-22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02276A1 (en) * 2005-04-19 2008-08-28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US20090013817A1 (en) * 2007-01-16 2009-01-15 Rony Schnitzer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1269394A (zh) * 2007-03-20 2008-09-24 高周波热练株式会社 空心齿杆及其制造方法、空心齿杆的端部缩径方法及装置
US20110041642A1 (en) * 2007-11-30 2011-02-24 Jan Havlicek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CN102900753A (zh) * 2011-07-25 2013-01-30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球窝接头的安装结构以及安装方法
CN104118470A (zh) * 2013-04-24 2014-10-29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向装置
CN104139797A (zh) * 2013-05-10 2014-11-12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向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7556A (zh) * 2017-01-26 2018-08-03 株式会社万都 用于车辆转向管柱的倾斜设备
CN108357556B (zh) * 2017-01-26 2020-11-06 株式会社万都 用于车辆转向管柱的倾斜设备
CN111301511A (zh) * 2018-12-11 2020-06-19 富士机工株式会社 转向柱装置
CN111301511B (zh) * 2018-12-11 2022-06-24 富士机工株式会社 转向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08547A1 (en) 2017-01-12
EP3115276B1 (en) 2018-08-29
EP3115276A2 (en) 2017-01-11
US9840270B2 (en) 2017-12-12
JP6536887B2 (ja) 2019-07-03
JP2017019340A (ja) 2017-01-26
CN106335536B (zh) 2020-06-09
EP3115276A3 (en)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5536A (zh) 转向装置
CN106335537A (zh) 转向装置
CN105620544B (zh) 转向装置
CN107150714A (zh) 转向装置
CN106335534A (zh) 转向装置
JP6528967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7810409B2 (en) Steering column apparatus
CN102112362B (zh) 方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
CN103847785B (zh) 转向装置
CN104908801B (zh) 伸缩式转向装置
CN105416379A (zh) 转向装置
CN104139797A (zh) 转向装置
CN107848558B (zh) 用于阻碍转向柱的径向移动的系统
CN107380251A (zh) 转向装置
JP2008018737A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5691440B (zh) 转向装置
EP1600355B1 (en) Collapsible steering apparatus
CN107848560A (zh) 方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
CN105691441B (zh) 转向装置
JP2009137314A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位置調節装置
JP5902847B1 (ja) ヘッドレスト
CN100495580C (zh) 可记忆荧幕观赏视角的调整装置
CN106043407A (zh) 转向装置
JP2004058756A (ja)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