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5279A - 喷墨头以及喷墨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喷墨头以及喷墨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5279A
CN106335279A CN201610421276.6A CN201610421276A CN106335279A CN 106335279 A CN106335279 A CN 106335279A CN 201610421276 A CN201610421276 A CN 201610421276A CN 106335279 A CN106335279 A CN 106335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se
ink
pressure chamber
actuator
ink gu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212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35279B (zh
Inventor
仁田昇
驹井泰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0854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701348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335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5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35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5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8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using a specific wave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based on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41Specific driving circu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95Dot-size modulation by changing the number of drops per do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96Non-ejecting pul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10Finger type piezoelectric elements

Landscapes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喷墨头以及喷墨打印机,与驱动状态无关地实现多点喷出速度的稳定化,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印刷。喷墨头具备收容油墨的压力室、与压力室对应设置的促动器、具有与压力室连通的喷嘴的板件以及驱动促动器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在向促动器作为驱动脉冲信号施加使压力室的容积扩张的扩张脉冲和使压力室的容积收缩的收缩脉冲而使墨滴从与该压力室连通的所述喷嘴喷出之前,向驱动器施加包括从喷嘴不喷出墨滴程度的扩张脉冲和收缩脉冲的辅助脉冲信号。

Description

喷墨头以及喷墨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头以及利用该头部的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公开有将彼此相邻的压力室的隔板用作促动器的类型的喷墨头。在这种类型的喷墨头中,一旦向促动器施加包括扩张脉冲和收缩脉冲的驱动脉冲信号,则隔板向扩张或收缩压力室的方向变形,从而压力室内发生压力振动。通过该压力振动,压力室内的容积发生变化,从与该压力室连通的喷嘴喷出墨滴。
如上所述,喷墨头通过使压力室的隔板变形而从喷嘴喷出墨滴,所以无法同时从分别与彼此相邻的压力室连通的相邻的喷嘴喷出墨滴。为此,喷墨头将各压力室分为例如相隔两个的三组,各组的驱动脉冲信号的相位不同。因此,根据图像图案,出现喷出油墨的喷嘴是一个从另一个喷嘴不喷出油墨的状态(下面,称为单喷嘴驱动状态)、喷出油墨的是属于任意一组的喷嘴而属于其他组的喷嘴不喷出油墨的状态(下面,称为多喷嘴同时驱动状态)和、从属于至少两组的喷嘴以时分方式喷出油墨的状态(下面,称为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
在进行灰度打印时,喷墨头采用调整从一个喷嘴喷出的墨滴数量的多点方式。当采用多点方式时,第二滴之后的墨滴由于之前刚刚喷出的墨滴的残留压力振动,喷出速度变快。但是,由于弯液面从静止状态被施加压力振动,所以与第二滴之后相比,第一滴墨滴的喷出速度较慢。从而公开有通过在施加用于喷出第一滴的驱动脉冲信号之前施加用于放大压力室的压力振动的辅助脉冲信号(增压脉冲),从而提高第一滴的喷出速度的技术。
在多喷嘴同时驱动状态时,第二滴的喷出速度比第一滴慢,从而存在第二滴与第一滴分离而着落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0220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与驱动状态无关地实现多点喷出速度的稳定化从而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印刷的喷墨头以及利用该头部的喷墨打印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喷墨头,其具备:压力室,用于收容油墨;促动器,与压力室对应设置;板件,具有与压力室连通的喷嘴;以及驱动电路,用于驱动促动器。驱动电路在向促动器作为驱动脉冲信号施加一次至连续多次的驱动波形而使墨滴从与压力室连通的喷嘴喷出一滴至连续多滴之前,向促动器施加辅助脉冲信号,从而使得喷出第一滴时的喷出速度与连续喷出两滴时的第二滴的喷出速度大致相同,其中,所述驱动波形由使压力室的容积扩张的扩张脉冲和使压力室的容积收缩的收缩脉冲构成,所述辅助脉冲信号包含从喷嘴不喷出墨滴程度的扩张脉冲和收缩脉冲。
另外,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具备:上述的喷墨头;以及输送机构,将记录介质输送至由喷墨头进行印刷的印刷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拆分喷墨头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喷墨头前方部的纵向截面图。
图3是喷墨头前方部的横向截面图。
图4A是用于说明喷墨头动作原理的图。
图4B是用于说明喷墨头动作原理的图。
图5是示出喷墨打印机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6是示出喷墨打印机中头部驱动电路的具体构成的框图。
图7是头部驱动电路所包含的缓冲电路和开关电路的概略电路图。
图8是示出一实施方式中的驱动脉冲信号的波形图。
图9是示出施加辅助脉冲波形时的各墨滴的喷出速度例子的曲线图。
图10是示出仅施加第一辅助脉冲时的各墨滴的喷出速度例子的曲线图。
图11是示出施加了第一辅助脉冲和第二辅助脉冲时的各墨滴的喷出速度例子的曲线图。
图12是示出将第一辅助脉冲和第二辅助脉冲的脉冲宽度设为0.2μs时的各墨滴的喷出速度例子的曲线图。
图13是示出将第一辅助脉冲和第二辅助脉冲的脉冲宽度设为0.3μs时的各墨滴的喷出速度例子的曲线图。
图14是示出将第一辅助脉冲和第二辅助脉冲的脉冲宽度设为0.4μs时的各墨滴的喷出速度例子的曲线图。
图15是示出将第一辅助脉冲和第二辅助脉冲的脉冲宽度设为0.5μs时的各墨滴的喷出速度例子的曲线图。
图16是示出将第一辅助脉冲和第二辅助脉冲的脉冲宽度设为0.6μs时的各墨滴的喷出速度例子的曲线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下的促动器动作原理的图。
图18是示出施加于PZT试样的电压波形的图。
图19是示出对PZT试样施加图18的电压波形时的充电电荷和位移量的图。
图20是示出施加于头部的电压与促动器的充电电流的关系的图。
图21是示出压力室的等价电路的图。
图22是示出利用图21的等价电路进行模拟实验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23是示出利用图21的等价电路进行模拟实验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24是示出最大滴数为3且只在墨滴数为1时施加辅助脉冲的例子的图。
图25是示出最大滴数为3且只在墨滴数2以下时施加辅助脉冲的例子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4…电极,7…孔板,8…喷嘴,15…压力室,16…隔板,100…喷墨头,101…头部驱动电路,200…喷墨打印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喷墨头以及利用该头部的喷墨打印机。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喷墨头示出共享模式·共享墙型的喷墨头100(参照图1)。
首先,使用图1至图3说明喷墨头100(下面简称为头部100)的构成。图1是拆分头部100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头部100的前方部的纵向截面图,图3是头部100的前方部的横向截面图。
头部100具有基底基板9。头部100在基底基板9的前方侧的上表面接合第一压电部件1,在该第一压电部件1上接合第二压电部件2。如图2的箭头所示,被接合的第一压电部件1和第二压电部件2沿基板厚度方向朝彼此相反的方向极化。
基底基板9由介电常数小且与压电部件1、2的热膨胀率差异较小的材料形成。作为基底基板9的材料,优先采用例如氧化铝(Al2O3)、氮化硅(Si3N4)、碳化硅(SiC)、氮化铝(AlN)、锆钛酸铅(PZT)等。另一方面,作为压电部件1、2的材料,可采用锆钛酸铅(PZT)、铌酸锂(LiNbO3)、钽酸锂(LiTaO3)等。
头部100在被接合的压电部件1、2的前端侧向后端侧设置多个较长的槽3。各槽3的间隔为恒定并且平行。各槽3的前端开口,后端向上方倾斜。
头部100在各槽3的侧壁以及底面设有电极4。电极4是镊(Ni)和金(Au)的双层结构。电极4通过例如电镀法均匀地形成在各槽3内。形成电极4的方法并不限定于电镀法。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溅射法或蒸镀法等。
头部100从各槽3的后端向第二压电部件2的后部上表面设置引出电极10。引出电极10从所述电极4延伸。
头部100具备顶板6以及孔板7。顶板6堵塞各槽3的上部。孔板7堵塞各槽3的前端。头部100通过被顶板6和孔板7包围的各槽3来形成多个压力室15。压力室15具有例如深度为300μm且宽度为80μm的形状,隔着169μm的间距平行排列。这样的压力室15还称为油墨室。
顶板6在其内侧后方具备共同油墨室5。孔板7在与各槽3相对的位置穿设喷嘴8。喷嘴8与相对的槽3、即压力室15连通。喷嘴8呈从压力室15侧朝相反侧的油墨喷出侧去逐渐变细的形状。喷嘴8以与相邻的三个压力室15对应的部分为一组,在槽3的高度方向(图2的纸张的上下方向)上错开一定的间隔形成。
头部100在基底基板9的后方侧的上表面上接合形成有导电图案13的印刷基板11。另外,头部100在该印刷基板11上搭载后述的安装有头部驱动电路101的驱动器IC12。驱动器IC12连接于导电图案13。导电图案13与各引出电极10通过引线键合法利用导线14结合。
将头部100所具有的压力室15、电极4以及喷嘴8的一套称为沟道。即,头部100具有只具有槽3的数量N的沟道ch.1、ch.2、…、ch.N。
接着,参照图4A以及图4B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头部100的动作原理。
图4A的(a)示出了分别设在中间的压力室15b和与该压力室15b相邻的两侧压力室15a、15c的各壁面上的电极4电位均为接地电位GND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被彼此相邻的压力室15a、15b夹住的隔板16a以及相同地被相邻的压力室15b、15c夹住的隔板16b均未受到任何形变作用。
图4A的(b)示出了对中间的压力室15b的电极4施加了负极性电压-V,对两侧相邻的压力室15a、15c的电极4施加了正极性电压+V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在与压电部件1、2的极化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对于各隔板16a、16b作用有两倍电压V的电场。由于该作用,各隔板16a、16b分别向外侧变形,以扩张压力室15b的容积。
图4A的(c)示出了对中间的压力室15b的电极4施加了正极性电压+V,对两侧相邻的压力室15a、15c的电极4施加了负极性电压-V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在与图4的(b)时相反方向上对于各隔板16a、16b作用有两倍电压V的电场。由于该作用,各隔板16a、16b分别向内侧变形,以收缩压力室15b的容积。
压力室15b的容积扩张或收缩时,压力室15b内发生压力振动。由于该压力振动,压力室15b内的压力增加,从与压力室15b连通的喷嘴8喷出墨滴。
如上所述,隔开压力室15a、15b的隔板16a和隔开压力室15b、15c的隔板16b成为对于将该隔板16a、16b作为壁面的压力室15b的内部施加压力振动的促动器。换言之,各压力室15与分别相邻的压力室15共享促动器。因此,头部驱动电路101无法单独驱动各压力室15。头部驱动电路101将各压力室15分为相隔n(n为2以上的整数)个的(n+1)个组来进行驱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头部驱动电路101将各压力室15分为相隔两个的三个组而进行分割驱动的所谓的三份驱动的例子。另外,三份驱动只是一种例子,还可以是四份驱动或者五份驱动。
但是,在图4A的(a)、(b)、(c)中,为了使与中间的压力室15b对应的喷嘴喷出油墨,向中间的压力室15b的电极4和两侧相邻的压力室15a、15c的电极4施加了极性相反的电压+V、-V。换言之,对促动器作用了两倍的电压V除以促动器厚度后的值的电场。从与中间的压力室15b对应的喷嘴喷出油墨的例子并不限定于此。
在图4B的(a)、(b)、(c)中,将两侧相邻的压力室15a、15c的电极4设为接地电位GND,只对中间的压力室15b的电极4施加-V、+V。换言之,对促动器作用电压V除以促动器厚度的值的电场。这时,如果将所施加的电压V设为两倍,则促动器的动作也与图4A时完全相同。参照图4B说明时更加方便,所以下面以图4B示出的情况为中心进行说明。
接着,参照图5~图7说明喷墨打印机200(下面,简称为打印机200)的构成。图5是示出打印机200的硬件构成的框图,图6是示出头部驱动电路101的具体构成的框图,图7是示出头部驱动电路101所包含的缓冲电路1013和开关电路1014的概略电路图。打印机200应用于例如办公用打印机、条形码打印机、POS用打印机、工业用打印机等。
打印机200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201、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贮器)202、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203、操作面板204、通信接口205、输送马达206、马达驱动电路207、泵208、泵驱动电路209以及头部100。并且,打印机200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等母线211。而且,打印机200分别将CPU201、ROM202、RAM203、操作面板204、通信接口205、马达驱动电路207、泵驱动电路209以及头部100的驱动电路101直接或者通过输出输出电路连接于该母线211。
CPU201相当于计算机的中枢部分。CPU201按照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控制用于实现作为打印机200的各种功能的各部。
ROM202相当于上述计算机的主要存储部分。ROM202中存储上述的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ROM202还有时还存储CPU201执行用于控制各部的处理时必要的数据。
RAM203相当于上述计算机的主要存储部分。RAM203存储CPU201执行处理时必要的数据。并且,RAM203还用作被CPU201适当改写信息的工作区。工作区包括展开印刷数据的图像存储器。
操作面板204具有操作部和显示部。操作部是配置了电源键、给纸键、错误解除键等功能键的部件。显示部是能够显示打印机200的各种状态的部件。
通信接口205从通过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等网络连接的客户端接收印刷数据。通信接口205在例如打印机200发生错误时,向客户端发送通知错误的信号。
马达驱动电路207控制输送马达206的驱动。输送马达206起到输送印刷用纸张等记录介质的输送机构的驱动源的功能。一旦输送马达206被驱动,则输送机构开始输送记录介质。输送机构将记录介质输送至由头部100进行印刷的位置。输送机构从未图示的排出口向打印机200的外部排出结束印刷的记录介质。
泵驱动电路209控制泵208的驱动。一旦泵208被驱动,则未图示的油墨罐内的油墨被供给至头部100。
头部驱动电路101基于印刷数据驱动头部100的沟道群102。如图6示出,头部驱动电路101包括图案发生器1011、逻辑电路1012、缓冲电路1013以及开关电路1014。
图案发生器1011生成喷出该波形、喷出两侧相邻波形、不喷出该波形、不喷出两侧相邻波形等波形图案。图案发生器1011生成的波形图案的数据供给至逻辑电路1012。
逻辑电路1012接收从图像存储器一行一行读取的印刷数据的输入。输入有印刷数据时,逻辑电路1012以头部100的相邻的三个沟道ch.(i-1)、ch.i、ch.(i+1)为一组,确定其中的一个沟道、例如中间的沟道ch.i是喷出油墨的喷出沟道还是不喷出油墨的不喷出沟道。而且,当沟道ch.i是喷出沟道时,逻辑电路1012对于该沟道ch.i输出喷出该波形的图案数据,并且对于其两侧相邻的沟道ch.(i-1)、ch.(i+1)输出喷出两侧相邻波形的图案数据。当沟道ch.i是不喷出沟道时,逻辑电路1012对于该沟道ch.i输出不喷出该波形的图案数据,而且对于其两侧相邻的沟道ch.(i-1)、ch.(i+1)输出不喷出两侧相邻波形的图案数据。从逻辑电路1012输出的各图案数据施加于缓冲电路1013。
缓冲电路1013连接正电压Vcc的电源和负电压-V的电源。并且,如图7所示,缓冲电路1013针对按照每个头部100的沟道ch.1、ch.2、…、ch.N具备前置缓冲器PB1、PB2、…、PBN。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中,示出了分别与相邻的三个沟道ch.(i-1)、ch.i、ch.(i+1)对应的前置缓冲器PB(i-1)、Pbi、PB(i+1)。
各前置缓冲器PB1、PB2、…、PBN分别具有第一缓冲器~第三缓冲器的三个缓缓冲器B1、B2、B3。各缓冲器B1、B2、B3分别连接于正电压Vcc的电源和负电压-V的电源。
在各前置缓冲器PB1、PB2、…、PBN中,第一缓冲器~第三缓冲器B1、B2、B3的输出根据从逻辑电路1012供给的图案数据的信号电平发生变化。根据对应的沟道ch.k(1≤k≤N)是喷出沟道还是不喷出沟道、还是与喷出沟道或者不喷出沟道相邻的沟道,从逻辑电路1012供给分别不同电平的信号。供给有高电平信号的第一缓冲器~第三缓冲器B1、B2、B3输出正电压Vcc电平的信号。供给有低电平信号的第一缓冲器~第三缓冲器B1、B2、B3输出负电压-V电平的信号。
各前置缓冲器PB1、PB2、…、PBN的输出、即第一缓冲器~第三缓冲器B1、B2、B3的输出信号施加于开关电路1014。
开关电路1014连接正电压Vcc的电源、正电压+V的电源、负电压-V的电源和接地电位GND。正电压Vcc高于正电压+V。其代表性的值是正电压Vcc是24伏特,正电压+V是15伏特。这时,负电压-V是-15伏特。
但是,正电压以及负电压的恰当值是根据油墨的粘度而不同。油墨的粘度根据油墨的种类或使用温度而不同。因此,根据油墨的种类或使用温度,在±15伏特~±30伏特左右的范围内选择正电压+V以及负电压-V。这时,正电压Vcc需要高于正电压+V,所以如果正电压+V以及负电压-V最多为±30伏特,则正电压Vcc例如是39伏特。
如图7示出,开关电路1014按照每个头部100的沟道ch.1、ch.2、…、ch.N具有驱动器DR1、DR2、…、DRN。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中示出了分别与相邻的三个沟道ch.(i-1)、ch.i、ch.(i+1)对应的驱动器DR(i-1)、Dri、DR(i+1)。
各驱动器DR1、DR2、…、DRN分别包括PMOS型场效应晶体管T1(下面,称为第一晶体管T1)以及NMOS型的两个场效应晶体管T2、T3(下面,称为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各驱动器DR1、DR2、…、DRN分别在正电压+V的电源与接地电位GND之间连接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的串联电路,而且在该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的连接点与负电压-V的电源之间连接第三晶体管T3。并且,各驱动器DR1、DR2、…、DRN分别将第一晶体管T1的背栅连接于正电压Vcc的电源,将第二晶体管以及第三晶体管的背栅分别连接于负电压-V的电源。而且,各驱动器DR1、DR2、…、DRN分别将对应的前置缓冲器PB1、PB2、…、PBN的第一缓冲器B1连接于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将第二缓冲器B2连接于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将第三的缓冲器B3连接于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而且,各驱动器DR1、DR2、…、DRN分别将第一晶体管T1与第二晶体管T2的连接点的电位施加于对应的沟道ch.1、ch.2、…、ch.N的电极4。
从而,从第二缓冲器B2输入正电压Vcc电平的信号时,截止第一晶体管T1,输入负电压-V电平的信号时导通第一晶体管T1。从第一缓冲器B1输入正电压Vcc电平的信号时,导通第二晶体管T2,输入负电压-V电平的信号时截止第二晶体管T2。从第三缓冲器B3输入正电压Vcc电平的信号时,导通第三晶体管T3,输入负电压-V电平的信号时截止第三晶体管T3。
在导通第一晶体管T1且截止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时,具有上述构成的驱动器DR1、DR2、…、DRN向对应的沟道ch.1、ch.2、…、ch.N的电极4施加正电压+V。在同时导通第一晶体管T1和第三晶体管T3,且截止第二晶体管T2时,驱动器DR1、DR2、…、DRN将对应的沟道ch.1、ch.2、…、ch.N的电极4的电位设为接地GND电平。在同时截止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且导通第三晶体管T3时,驱动器DR1、DR2、…、DRN向对应的沟道ch.1、ch.2、…、ch.N的电极4施加负电压-V。
图8是施加于喷出油墨的沟道(喷出沟道ch.x)的电极4的驱动脉冲信号的波形图。该驱动脉冲信号与在头部驱动电路101的图案发生器1011生成的喷出该波形的图案数据对应的脉冲信号。在图8中,区间T1示出了从喷出沟道ch.x的喷嘴8喷出一滴墨滴的脉冲波形(喷出脉冲波形)。喷出脉冲波形包括区间D的扩张脉冲EP和区间P的收缩脉冲CP。扩张脉冲EP与收缩脉冲CP之间的区间R维持接地电位GND。扩张脉冲EP的中心与收缩脉冲CP的中心的时间间隔与油墨的谐振周期2AL相等。需要说明的是,在以多点方式喷出第二滴时,在紧连着区间T1的区间T2,重复与区间T1时相同的喷出脉冲波形。第三滴之后也相同。
扩张脉冲EP将喷出沟道ch.x的电极4设为负电位。即,从缓冲电路1013输出至开关电路1014的信号的电平发生变化,以便针对与喷出沟道ch.x对应的驱动器DRx,同时截止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且导通第三晶体管T3。喷出沟道ch.x的电极4变为负电位,从而喷出沟道ch.x的压力室15扩张。
收缩脉冲CP将喷出沟道ch.x的电极4设为正电位。即,从缓冲电路1013输出至开关电路1014的信号的电平发生变化,以便针对与喷出沟道ch.x对应的驱动器DRx,导通第一晶体管T1,且截止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喷出沟道ch.x的电极4变为正电位,从而喷出沟道ch.x的压力室15收缩。
在扩张脉冲EP与收缩脉冲CP之间,喷出沟道ch.x的电极4为接地电位GND。即,从缓冲电路1013输出至开关电路1014的信号的电平发生变化,以便针对与喷出沟道ch.x对应的驱动器DRx,同时截止第一晶体管T1和第三晶体管T3,且导通第二晶体管T2。喷出沟道ch.x的电极4变为接地电位GND,从而被扩张或压缩的喷出沟道ch.x的压力室15复原。
即,在区间T1中,喷出沟道ch.x的压力室15首先被扩张,接着复原,之后被收缩,再次复原。通过这样的压力室15的容积变化,从与该压力室15连通的喷嘴8喷出墨滴。对于区间T2之后,与区间T1相同地,也是重复扩张、复原、收缩、复原,从而从喷嘴8喷出墨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喷出第一滴墨滴的区间T1之前添加辅助脉冲信号的输出区间T0。辅助脉冲信号包括即将施加第一滴的扩张脉冲EP之前施加的第一辅助脉冲SP1以及在该第一辅助脉冲SP1之前施加的第二辅助脉冲SP2。第一辅助脉冲SP1与第二辅助脉冲SP2之间的区间维持接地电位GND。第一辅助脉冲SP1的中心与第二辅助脉冲SP2的中心的时间间隔与油墨的谐振周期2AL相等。
第一辅助脉冲SP1的极性与扩张脉冲EP相反,并且具有脉冲宽度w1。第二辅助脉冲SP2的极性与第一辅助脉冲SP1相反,并且具有与第一辅助脉冲SP1相同的脉冲宽度w1。与扩张脉冲EP的脉冲宽度(区间D)以及收缩脉冲CP的脉冲宽度(区间P)相比,脉冲宽度w1足够短。
第二辅助脉冲SP2将喷出沟道ch.x的电极4设为负电位。喷出沟道ch.x的电极4变为负电位,从而喷出沟道ch.x的压力室15被扩张。即,第二辅助脉冲SP2是扩张脉冲。
第一辅助脉冲SP1将喷出沟道ch.x的电极4设为正电位。喷出沟道ch.x的电极4变为正电位,从而喷出沟道ch.x的压力室15被收缩。即,第一辅助脉冲SP1是收缩脉冲。
如上所述,在辅助脉冲信号的输出区间T0,也与区间T1相同地,喷出沟道ch.x的压力室15是先扩张,接着复原,之后收缩,再次复原。但是,与扩张脉冲EP的脉冲宽度(区间D)以及收缩脉冲CP的脉冲宽度(区间P)相比,第一以及第二辅助脉冲SP1、SP2的脉冲宽度w1足够短,所以从喷嘴8不喷出墨滴。换言之,第一以及第二辅助脉冲SP1、SP2的脉冲宽度w1被设为从喷嘴8不喷出墨滴程度的宽度。
在这里,在说明通过施加辅助脉冲信号带来的作用效果之前,再次说明单喷嘴驱动状态、多喷嘴同时驱动状态、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头部100与相邻的沟道共享压力室15的隔板,交错配置有三列的喷嘴8。而且,将各压力室15相隔两个分为三组进行分割驱动的所谓的三分割驱动。
单喷嘴驱动状态是指只是从任意一个喷嘴8喷出油墨的状态。在单喷嘴驱动状态下,喷出油墨的沟道只有一个。因此,喷出油墨的沟道的压力室15所产生的压力传播至周围的沟道,作为压力室15的举动,向空间方表示出复杂的举动。
多喷嘴同时驱动状态是指从属于任意一个组的喷嘴喷出油墨并从属于其他组的喷嘴不喷出油墨的状态。在多喷嘴同时驱动状态下,从在喷嘴8排列方向相隔一定间隔排列的多个沟道同时喷出油墨,所以所有的压力室15进行均匀的举动。因此,作为压力室15的举动,表示出最简单的举动。
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是指从属于至少两组的喷嘴以时分方式喷出油墨的状态。在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下,当从相邻的沟道喷出油墨时,残留在与其相邻沟道共享促动器的该沟道内驱动了单壁的促动器的履历。该履历给该沟道的促动器的动作带来影响,作为压力室15的举动,在时间方向上表示出复杂的举动。
由于上述理由,评价单喷嘴驱动状态、多喷嘴同时驱动状态、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的三个模式下分别从相同的喷嘴仅喷出一滴时与连续喷出两滴以上时的墨滴的喷出速度。需要说明的是,从相同的喷嘴连续喷出墨滴,并根据其喷出的数量的多少,调整印刷介质上的点的直径尺寸的灰度印字方式被称为多点方式。在多点方式中,为了得到稳定的喷出状态,连续的墨滴数量的喷出速度的变化最好是较小。
接着,使用图9~图11说明施加了辅助脉冲信号的作用效果。图9~图11示出了在单喷嘴驱动状态、多喷嘴同时驱动状态以及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的各状态中,按照多点方式仅喷出一滴或者连续喷出2~5滴时的喷出速度[m/s]例子。在图9~图11中,与横轴的数值“1”对应地滴下的点的纵轴数值是仅喷出一滴时的喷出速度。与横轴的数值“2”对应地滴下的点的纵轴数值是连续喷出两滴时的第二滴的喷出速度。与横轴的数值“3”对应地滴下的点的纵轴数值是连续喷出三滴时的第三滴的喷出速度。与横轴的数值“4”对应地滴下的点的纵轴数值是连续喷出四滴时的第四滴的喷出速度。与横轴的数值“5”对应地滴下的点的纵轴数值是连续喷出五滴时的第五滴的喷出速度。而且,图9是未施加辅助脉冲波形时的曲线图,图10是仅施加第一辅助脉冲SP1时的曲线图,图11是施加了第一辅助脉冲SP1和第二辅助脉冲SP2时的曲线图。各图中,实线曲线表示单喷嘴驱动状态时的喷出速度[m/s]。单点划线曲线表示多喷嘴同时驱动状态时的喷出速度[m/s]。虚线曲线表示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时的喷出速度[m/s]。
如图9所示,当未施加辅助脉冲波形时,在单喷嘴驱动状态以及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下,仅喷出一滴时的喷出速度比连续喷出两滴以上时的最后一滴的喷出速度慢。尤其是,在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时,仅喷出一滴时的喷出速度非常慢,无法获得稳定的打印质量。
如图10所示,当作为辅助脉冲波形仅施加了第一辅助脉冲SP1时,在单喷嘴驱动状态以及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中,仅喷出一滴时的喷出速度变快,所以能够抑制连续喷出的墨滴数量带来的喷出速度的变化。在多喷嘴同时驱动状态下,通过第一辅助脉冲SP1仅喷出一滴时的喷出速度也变快,但是在多喷嘴同时驱动状态下不一定能够抑制喷出速度的变化。在多喷嘴同时驱动状态下,即使施加了没有辅助脉冲的驱动波形,如图9所示,仅喷出一滴时的喷出速度与连续喷出两滴时的第二滴的喷出速度原本没有多少差异。因此,如果添加第一辅助脉冲SP1,则与第一滴相比,第二滴的喷出速度相对变慢,而破坏速度平衡。在该状态下,连续喷出两滴,则较慢的第二滴与第一滴分离而着落,降低打印质量的可能性较高。
如图11所示,当作为辅助脉冲波形施加了第一辅助脉冲SP1和第二辅助脉冲SP2时,在单喷嘴驱动状态以及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下,仅喷出一滴时的喷出速度变快。但是,在多喷嘴同时驱动状态下,仅喷出一滴时的喷出速度不太变快,与连续喷出两滴时的第二滴的喷出速度大致相同。因此,不会破坏速度平衡,所以不会发生第二滴与第一滴分离而着落的现象。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辅助脉冲信号,在施加与现有的增压脉冲起到相同功能的第一辅助脉冲SP1之前,施加极性与第一辅助脉冲SP1相反的第二辅助脉冲SP2。由此,不仅在单喷嘴驱动状态以及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在多喷嘴同时驱动状态时也能够实现多点的喷出速度的稳定化,进而能够提供可实现高质量的印刷的喷墨头以及利用该头部的喷墨打印机。
在此,利用图12~图16来验证第一以及第二辅助脉冲SP1、SP2的脉冲宽度w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辅助脉冲SP1和第二辅助脉冲SP2的脉冲宽度w1是相同的宽度。并且,第一辅助脉冲SP1与第二辅助脉冲SP2的脉冲中心间隔与油墨的谐振周期2AL相等。
图12~图16示出了在单喷嘴驱动状态、多喷嘴同时驱动状态以及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的各状态下,通过多点方式连续喷出五滴时的各墨滴喷出速度[m/s]的例子。而且,图12是脉冲宽度w1设为0.2μs时的曲线图。图13是脉冲宽度w1设为0.3μs时的曲线图。图14是脉冲宽度w1设为0.4μs时的曲线图。图15是脉冲宽度w1设为0.5μs时的曲线图。图16是脉冲宽度w1设为0.6μs时的曲线图。在各图中,实线表示单喷嘴驱动状态时的喷出速度[m/s]。单点划线表示多喷嘴同时驱动状态时的喷出速度[m/s]。虚线表示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时的喷出速度[m/s]。
当脉冲宽度是0.2μs时,如图12所示,单喷嘴驱动状态、多喷嘴同时驱动状态以及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的各状态中的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时的第一滴的喷出速度较慢,存在差距。而且,在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时,第一滴的喷出速度比第二滴更慢,因此,喷出状态不够稳定。
当脉冲宽度是0.3μs时,如图13所示,在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时第一滴的喷出速度也变快,与第二滴相比,未产生很大的差异。并且,在单喷嘴驱动状态、多喷嘴同时驱动状态以及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的各状态下,第一滴的喷出速度大致相同。因此,在任意的状态下,可以得到稳定的喷出效果。
当脉冲宽度是0.4μs时,如图14所示,在单喷嘴驱动状态、多喷嘴同时驱动状态以及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的各状态下,第一滴的喷出速度大致相同。并且,与第二滴相比,第一滴的喷出速度也没有变的很慢。当然,多喷嘴同时驱动状态时的第一滴的喷出速度比第二滴快一些,所以破坏了速度平衡。
当脉冲宽度是0.5μs时,如图15所示,在多喷嘴同时驱动状态下,第一滴的喷出速度比第二滴快,破坏了速度平衡。如图16所示,在脉冲宽度是0.6μs时,这一点也很明显。
因此,在图12~图16示出的例子中,第一以及第二辅助脉冲的脉冲宽度w1在0.3μs至0.4μs的范围内时能够实现与驱动状态无关地得到多点的喷出速度稳定化的效果。
接着,说明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的原理。
如在背景技术部分中所记载那样,已经公开有在喷出墨滴之前施加不喷出墨滴程度的辅助脉冲信号、所谓的增压脉冲从而实现喷出速度的均匀化的技术。通过施加增压脉冲,可以实现补偿弯液面从静止状态被施加压力振动时与在残留有刚刚喷出的墨滴的残留压力振动的状态下被施加压力振动时的差异的效果。但是,仅根据补偿该差异的理由是无法说明将第二辅助脉冲SP2与第一辅助脉冲SP1同时使用带来的效果。为了理解第二辅助脉冲SP2的效果,需要理解促动器的滞后导致的履历现象。为此,首先,通过基于不具有辅助脉冲的单纯的驱动波形、即图8的区间T1中示出的DRP波形的促动器的动作来说明单喷嘴驱动状态以及多喷嘴同时驱动状态与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的动作差异。
在单喷嘴驱动状态以及多喷嘴同时驱动状态下,在点(多个墨滴的集合)与下一个点之间从相邻的沟道不喷出油墨。因此,促动器的动作始终是图4B中的(a)→(b)→(a)→(c)→(a)→(b)→(a)→(c)的重复。在该重复过程中,从与中间的压力室15b连通的喷嘴8喷出两滴墨滴。而且,与压力室15b对应设置的促动器在通过扩张脉冲EP扩张之前一定进行通过收缩脉冲CP收缩的动作。
相对于此,在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下,需要考虑相邻的压力室15的动向。
图17示出了在从与中间的压力室15b连通的喷嘴8喷出墨滴之前先从与左侧相邻的压力室15a连通的喷嘴8喷出墨滴,接着从与右侧相邻的压力室15c连通的喷嘴8喷出墨滴时,与各压力室15a、15b、15c对应的促动器的动作。
A1~A4是从与左侧相邻的压力室15a连通的喷嘴8喷出墨滴时的促动器的动作,连续喷出墨滴时重复A1~A4的动作。
A5~A8是从与右侧相邻的压力室15c连通的喷嘴8喷出墨滴时的促动器的动作,连续喷出墨滴时重复A5~A8的动作。
A9~A16是从与中间的压力室15b连通的喷嘴8喷出墨滴时的促动器的动作,A9~A12是第一滴的动作,A13~A16是第二滴的动作。喷出第三滴之后的墨滴时重复A13~A16的动作。
在成为用于向压力室15b内部施加压力振动的促动器的一隔板16a上借助A4的动作具有图中左方向的履历。而且,该履历维持至A9的动作。相对于此,成为相同的促动器的另一隔板16b上借助A8的动作具有图中右方向的履历。而且,该履历维持至A9的动作。因此,当通过A10的动作,隔板16a、16b朝扩张的方向变形时,其变形方向分别与履历相同。
但是,从与中间的压力室15b连通的喷嘴8喷出第二滴之后时,其状況发生变化。一隔板16a借助A12的动作具有图中右方向的履历。而且,该履历维持至A13的动作。另一隔板16b借助A12的动作具有图中左方向的履历。而且,该履历维持至A13的动作。因此,当通过A14的动作,隔板16a、16b朝扩张的方向变形时,其变形方向分别与履历相反。
如上所述,在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下,促动器动作时履历的朝向在第一滴与第二滴之后不同。该朝向的区别就是第一滴的喷出速度大幅下降的原因。为了理解该理由,接着,说明用作压电材料1、2的PZT(锆钛酸铅)的滞后特性。
有关该滞后特性的说明,利用PZT的试样。试样是高度10[mm],宽度3[mm],厚度0.2[mm]的长方体。而且,该试样在高度方向实现极化,在厚度方向施加图18示出的波形的电压。试样的厚度是头部100的隔板的厚度的约2.3倍,所以电压设为60[V]。
施加图18示出的波形的电压而测量向试样注入的充电电荷P1[μC/cm2]和试样的位移量d[nm],得到了图19的结果。即,当促动器具有相同方向的履历时,通过60[V]的电压变化,试样出现了60[nm]的位移。相对于此,当具有反方向的履历时,通过60[V]的电压变化,试样出现了80[nm]的位移。换言之,通过具有相反方向的履历,与具有相同方向的履历时相比,增加至133%的位移。如上所述,与具有相反方向的履历时相比,具有相同方向的履历时的试样的位移量更小。因此,可以认为具有相同方向的履历的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的第一滴的喷出速度将大幅降低。
但是,如图19所示,位移的轮廓与充电电荷的轮廓类似。另一方面,在组装了头部100的状态下难以测量促动器的位移,但是,根据电流波形能够比较容易求出充电电荷。为此,接着,利用该充电电荷,检查组装在头部100的促动器的滞后特性。具体地,向头部100施加图20的波形V1所示的电压,并计测促动器的充电电流。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隔板16a与隔板16b的并列,促动器的静电容量是约400[pF]。
如图20的波形I1那样测量了充电电流。该波形I1的面积S1表示履历为相反方向时的充电电荷,面积S2表示履历为相同方向时的充电电荷。其中,若根据面积S1、S2来计测充电电荷,则根据面积S1计测到的充电电荷是4.2[nC],根据面积S2计测到的充电电荷是3.1[nC]。换言之,即使在组装于头部100的状态下,由于具有相反方向的履历,与具有相同方向的履历时相比,促动器中注入有133%的电荷。
基于以上结果,与具有相反方向的履历时相比,具有相同方向的履历时的促动器的位移小,因此可以得知具有相同方向的履历的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的第一滴的喷出速度大幅下降。
如上所述,可以得知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作压电部件1、2的PZT在该试验条件下具有约33%的滞后。压电部件1、2的滞后量直接作用于促动器的位移尺寸。促动器的位移尺寸对墨滴的喷出速度以及喷出量带来影响。因此,超过30%量的滞后是打印质量中无法忽略的因素。为此,当使用超过30%量的滞后的压电部件时,考虑并控制履历,使得始终具有相反方向的履历即可。通过使得始终具有相反方向的履历,实现墨滴的喷出速度以及喷出量的稳定化,能够得到高效且高质量的印刷结果。例如,机械性质量系数Qm较小且压电应变常数(d常数)较大的柔软材料的压电部件通常具有较大的滞后。并不是避免使用这样的滞后较大的压电部件,而是通过如上所述适当地利用滞后,能够增大促动器的位移,而且能够得到稳定的位移。
通过上述说明,在多喷嘴连续驱动状态下,将第二辅助脉冲SP2与第一辅助脉冲SP1同时使用时的效果如下。
首先,通过向头部100施加第一辅助脉冲SP1,在喷出第一滴之前,对促动器施加相反方向的履历,所以实现利用滞后实现的促动器的振幅扩大效果和通过向液体施加事先振动来实现的残留压力振动的效果。但是,通过对促动器施加相反方向的履历来实现的效果仅作用于第一滴,第二滴之后不起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施加残留压力振动,结束第一滴时的压力振动发生变化。因此,如参照图10所说明那样,仅依靠第一辅助脉冲SP1,将导致第二滴的速度下降。
为此,在施加第一補助脉冲SP1之前,向头部100施加第二辅助脉冲SP2。第二辅助脉冲SP2是在第一辅助脉冲SP1的一个周期前施加相反相位振幅的脉冲。因此,通过施加第二辅助脉冲SP2,减少通过第一辅助脉冲SP1施加于液体的事先振动。但是,促动器的履历是基于最终的脉冲朝向决定的,所以即使施加第二辅助脉冲SP2也不会发生变化。其结果,如参照图11所说明那样,通过同时使用第一辅助脉冲S1和第二辅助脉冲SP2,能够改善连续喷出两滴时的第二滴的喷出速度的下降
按照该思路,如参照图12至图15所说明那样,通过调整第一辅助脉冲S1和第二辅助脉冲SP2的脉冲宽度,抑制第二滴的喷出速度下降的同时,能够提高第一滴的喷出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辅助脉冲S1与第二辅助脉冲SP2的脉冲宽度相同,但是,还可以使脉冲宽度不同而细微调整两个效果的平衡。作为其最简单的例子,说明对液体不施加事先振动,仅取消滞后时的補助脉冲SP1、SP2的波形确定方法。在该方法中,可以暂且确定補助脉冲SP1、SP2,取消滞后的影响之后,进一步调整第一辅助脉冲SP1,从而对液体施加事先振动。在该说明中利用模拟了压力室的等价电路。
图21是模拟了压力室的等价电路150。等价电路150将电阻R(0.17Ω)的一端连接于电压源151的正电压端子,电阻R的另一端上连接电容器C(0.83μF)的一端,电容器C的另一端上连接电感器L(0.7μH)的一端,电感器L的另一端连接于电压源151的负电压端子。而且,利用第一电压计152计测电压源151的电压,利用第二电压计153计测电感器L的两端电压,利用电流计154计测电路电流。电压源151的电压相当于驱动电压。电感器L的两端电压相当于喷嘴附近的油墨压力。电路电流相当于喷嘴附近的油墨流速。但是,驱动电压、油墨压力、油墨流速的各数值被归一化为1。
利用该驱动电路进行模拟实验的话,如图22所示,能够将驱动电压波形调整为在喷出油墨之后不残留压力振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2中,波形V51表示驱动电压,波形P51表示油墨压力,波形S51表示油墨流速。驱动电压波形V51的负电位的期间t1是2.4[μs],在接地电位的期间t2是3.25[μs],在正电位的期间t3是0.9[μs]。头部100所具有的压力室的压力振动周期是4.8[μs],所以负电位的期间t1被设在效率最好的条件、即压力振动周期的1/2时间。需要说明的是,接地电位的期间t2和正电位的期间t3与负电位的期间t1不同是因为压力室的损失、即电阻R。
接着,进行在驱动电压之前输入第一辅助脉冲SP1和第二辅助脉冲SP2时的模拟实验。如图23所示,首先,仅在区间t4=0.8[μs]输入负电位的第二辅助脉冲SP2。区间t4是不喷出油墨程度的较短的任意值。但是,如果过短,则接着输入的第一辅助脉冲SP1的区间t6变得过小,促动器不响应,所有优选地设为0.8[μs]左右。
接着,利用模拟实验调整接地电位的区间t5和正电位的第一辅助脉冲SP1的区间t6,以使第一辅助脉冲SP1之后的接地电位的区间t7的残留振动消失。其中,如果没有区间t7的残留振动,则由于接下来的驱动电压波形产生的油墨的压力以及流速的波形应该与没有辅助脉冲SP1、SP2时一致。在图23中,区间t4=0.8[μs],区间t5=4.25[μs],区间t6=0.45[μs],区间t7=0.2[μs],区间t1=2.4[μs],区间t2=3.25[μs],区间t3=0.9[μs]。
区间t1~t7被调整为在区间t7的时间点压力振动被取消。由于存在压力室的损失(电阻R),所以在区间t7的时间点压力振动被取消的条件是“第二辅助脉冲SP2”>“第一辅助脉冲SP1”。这时,第一辅助脉冲SP1与第二辅助脉冲SP2的间隔比压力振动周期稍长。而且,观察辅助脉冲SP1、SP2之后的波形的话,油墨的流速以及压力与未输入辅助脉冲SP1、SP2时大致相同。在该等价电路中,虽然未进行滞后的模拟实验,但是,该波形在区间t7的时间点和区间t3之后的时间点其履历始终朝向收缩压力室的方向,所以滞后的影响是被取消了。因此,当利用该波形进行多个喷嘴连续驱动时,不会出现第一滴的喷出速度如图9所示那样极端降低的现象。该波形不会对液体施加事先振动,所以单喷嘴驱动以及喷嘴同时驱动的喷出速度与图9相同。即,相对于施加辅助脉冲的图9的特性,该驱动波形仅改善多喷嘴连续驱动时的第一滴的喷出速度,是在取消滞后条件中临时确定第一辅助脉冲SP1和第二辅助脉冲SP2的状态。优选地,最佳的驱动波形是第一滴比这个再快一些。因此,在确定头部的驱动波形时,以该波形为基准观察喷出,微调区间t4、t5、t6的值即可。例如,如果以该状态为基准,使第一辅助脉冲SP1变长,则对液体施加事先振动,能够加快第一滴的喷出速度。
但是,辅助脉冲SP1、SP2所需要的时间有可能降低其头部100能够喷出的最大驱动频率。最大驱动频率受到喷出最大滴数时所需要的时间的限制。因此,如果在喷出最大滴数之前施加有辅助脉冲SP1、SP2,则所需时间变长相当于辅助脉冲所需要的时间的量,降低最大驱动频率。但是,通过下面的方法能够解决这样的忧虑。
一般情况下,当喷出的滴数较多时,从之后飞溅来的液滴与之前喷出的液滴合体,所以即使起初的墨滴较慢也不成问题。另一方面,促动器的滞后不影响第二滴之后的油墨的喷出。并且,假设存在滞后的影响,如图9至图16所示那样,通常,第三滴~第四滴之后的喷出速度还是稳定的。因此,连续喷出三滴~四滴以上时不需要辅助脉冲。
基于这些观点,可以采用限于仅喷出一滴的情况施加辅助脉冲,连续喷出两滴以上时不加入辅助脉冲的控制方法。由此,提高仅喷出一滴时的喷出速度,同时在喷出两滴以上时不增加所需时间,所以不会降低驱动频率的上限。
当最大滴数是3以上时,以只有在连续喷出N滴以下的墨滴时添加辅助脉冲SP1、SP2,在连续喷出N+1滴以上时不施加補助脉冲SP1、SP2的方式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实现驱动频率的高速化。但是,N是2以上且(最大滴数-1)以下。
图24是仅在最大滴数为3且墨滴数1时施加辅助脉冲的例子,图25是只在最大滴数为3且墨滴数2以下时施加辅助脉冲的例子。
可在逻辑电路1012内实现根据印刷数据来判断按照各沟道的从中喷出的墨滴数,并确定是否存在辅助脉冲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利用图12~图16示出了改变第一辅助脉冲和第二辅助脉冲的脉冲宽度时的各墨滴喷出速度,并且优选地将脉冲宽度设为0.3~0.4μs,但是,该值只是一种例子,并不是限定解释本发明的优选值。基于油墨的特性等该值会发生变化,针对头部100设定恰当的值。
除此之外,说明了本发明的若干个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示出的,并不是用于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还可以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方式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内,并且包括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喷墨头,具备:
压力室,用于收容油墨;
促动器,与所述压力室对应设置;
板件,具有与所述压力室连通的喷嘴;以及
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促动器,
所述驱动电路在向所述促动器作为驱动脉冲信号施加一次至连续多次的驱动波形而使墨滴从与所述压力室连通的所述喷嘴喷出一滴至连续多滴之前,向所述促动器施加辅助脉冲信号,从而使得喷出第一滴时的喷出速度与连续喷出两滴时的第二滴的喷出速度大致相同,其中,所述驱动波形由使所述压力室的容积扩张的扩张脉冲和使所述压力室的容积收缩的收缩脉冲构成,所述辅助脉冲信号包含从所述喷嘴不喷出墨滴程度的所述扩张脉冲和所述收缩脉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所述压力室、所述促动器以及所述喷嘴为多个,所述促动器的至少一部分被多个压力室共同使用,所述促动器具有滞后特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所述驱动电路作为所述辅助脉冲信号首先输出所述扩张脉冲,之后,隔开间隔而输出所述收缩脉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所述驱动电路作为所述辅助脉冲信号首先输出所述扩张脉冲,之后,隔开间隔而输出所述收缩脉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所述驱动电路将所述辅助脉冲信号的所述扩张脉冲与所述收缩脉冲的脉冲中心间隔作为油墨的谐振周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所述驱动电路将所述辅助脉冲信号的所述扩张脉冲与所述收缩脉冲的脉冲中心间隔作为油墨的谐振周期。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所述驱动电路使所述辅助脉冲信号的所述扩张脉冲与所述收缩脉冲的脉冲宽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在连续的所述墨滴的数量为N以下时,施加所述辅助脉冲信号,其中,N是1以上且“最大滴数-1”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在连续的所述墨滴的数量为N以下时,施加所述辅助脉冲信号,其中,N是1以上且“最大滴数-1”以下。
10.一种喷墨打印机,具备: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头;以及
输送机构,将记录介质输送至由所述喷墨头进行印刷的印刷位置。
CN201610421276.6A 2015-07-06 2016-06-14 喷墨头以及喷墨打印机 Active CN1063352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35243 2015-07-06
JP2015135243 2015-07-06
JP2016085470A JP2017013487A (ja) 2015-07-06 2016-04-21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16-085470 2016-04-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5279A true CN106335279A (zh) 2017-01-18
CN106335279B CN106335279B (zh) 2018-02-06

Family

ID=56360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21276.6A Active CN106335279B (zh) 2015-07-06 2016-06-14 喷墨头以及喷墨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694577B2 (zh)
EP (1) EP3115211A1 (zh)
CN (1) CN106335279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7636A (zh) * 2017-02-16 2018-08-24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喷墨头及其驱动方法
CN108621559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喷墨头、喷墨记录装置以及喷出方法
CN109278408A (zh) * 2017-07-21 2019-01-29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喷墨头及喷墨打印机
CN110014738A (zh) * 2018-01-10 2019-07-16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液体喷头以及打印机
CN110978794A (zh) * 2018-10-02 2020-04-10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液体喷头以及打印机
CN110978792A (zh) * 2018-10-02 2020-04-10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液体喷出头
CN111319357A (zh) * 2018-12-14 2020-06-23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喷墨头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12706521A (zh) * 2019-10-25 2021-04-27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喷墨头、喷墨记录装置、喷墨记录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665246A (zh) * 2020-05-15 2021-11-19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液体喷出头及液体喷出装置
CN113696631A (zh) * 2020-05-20 2021-11-26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液体喷出头及液体喷出装置
CN113787829A (zh) * 2020-05-26 2021-12-14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液体喷出头及液体喷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272707A1 (en) 2017-03-24 2018-09-27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head
JP6976726B2 (ja) * 2017-06-06 2021-12-08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189050B2 (ja) * 2019-03-01 2022-12-13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プリンタ
WO2021130899A1 (ja) * 2019-12-25 2021-07-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駆動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88882A2 (en) * 1996-01-29 1997-08-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head
GB2338928B (en) * 1998-07-02 2000-08-09 Tokyo Electric Co Ltd A driving method of an ink-jet head
US6241350B1 (en) * 1992-10-09 2001-06-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printing hea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US20060007260A1 (en) * 2004-07-07 2006-01-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iquid ejection head and ejection abnormal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US20070030297A1 (en) * 2005-06-16 2007-02-08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head dr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38598B2 (ja) * 1996-03-07 2008-01-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2137390A (ja) 2000-11-07 2002-05-14 Sharp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方法
US6793311B2 (en) * 2001-10-05 2004-09-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EP1616704A3 (en) * 2004-07-16 2006-03-22 Agfa-Gevaert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reate a waiveform for driving a printhead
US7452045B2 (en) * 2006-08-03 2008-11-1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8260228A (ja) 2007-04-12 2008-10-30 Toshiba Tec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駆動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駆動方法
ATE545506T1 (de) * 2008-11-07 2012-03-15 Konica Minolta Ij Technologies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vorrichtung
JP2011116071A (ja) * 2009-12-07 2011-06-16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2066489A (ja) 2010-09-24 2012-04-05 Toshiba Tec Corp Bst波形の時間幅算出方法
JP2012135900A (ja) 2010-12-24 2012-07-19 Sii Printek Inc 液体噴射ヘッド、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ヘッドの駆動方法
JP2014028450A (ja) * 2012-07-31 2014-02-13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209939B2 (ja) * 2013-10-29 2017-10-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85593A (ja) 2013-10-30 2015-05-07 株式会社東芝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JP2015089645A (ja) 2013-11-06 2015-05-11 株式会社東芝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US9427956B2 (en) 2014-09-22 2016-08-3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rive method and drive apparatus for ink jet hea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1350B1 (en) * 1992-10-09 2001-06-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printing hea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EP0788882A2 (en) * 1996-01-29 1997-08-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head
GB2338928B (en) * 1998-07-02 2000-08-09 Tokyo Electric Co Ltd A driving method of an ink-jet head
US20060007260A1 (en) * 2004-07-07 2006-01-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iquid ejection head and ejection abnormal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US20070030297A1 (en) * 2005-06-16 2007-02-08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head dr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7636A (zh) * 2017-02-16 2018-08-24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喷墨头及其驱动方法
CN108621559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喷墨头、喷墨记录装置以及喷出方法
CN109278408A (zh) * 2017-07-21 2019-01-29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喷墨头及喷墨打印机
CN110014738B (zh) * 2018-01-10 2021-09-17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液体喷头以及打印机
CN110014738A (zh) * 2018-01-10 2019-07-16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液体喷头以及打印机
CN110978794A (zh) * 2018-10-02 2020-04-10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液体喷头以及打印机
CN110978792A (zh) * 2018-10-02 2020-04-10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液体喷出头
CN110978794B (zh) * 2018-10-02 2022-04-26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液体喷头以及打印机
CN110978792B (zh) * 2018-10-02 2022-05-24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液体喷出头
CN111319357A (zh) * 2018-12-14 2020-06-23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喷墨头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11319357B (zh) * 2018-12-14 2022-01-21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喷墨头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12706521A (zh) * 2019-10-25 2021-04-27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喷墨头、喷墨记录装置、喷墨记录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665246A (zh) * 2020-05-15 2021-11-19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液体喷出头及液体喷出装置
US11602933B2 (en) 2020-05-15 2023-03-14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on head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CN113696631A (zh) * 2020-05-20 2021-11-26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液体喷出头及液体喷出装置
CN113787829A (zh) * 2020-05-26 2021-12-14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液体喷出头及液体喷出装置
CN113787829B (zh) * 2020-05-26 2023-02-21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液体喷出头及液体喷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08280A1 (en) 2017-01-12
CN106335279B (zh) 2018-02-06
EP3115211A1 (en) 2017-01-11
US9694577B2 (en) 2017-07-04
US9950521B2 (en) 2018-04-24
US20170259564A1 (en) 2017-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5279B (zh) 喷墨头以及喷墨打印机
CN106335282B (zh) 喷墨头以及喷墨打印机
JP202019627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6106091A (en) Method of driving ink-jet head by selective voltage application
EP3744524B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es for improving drop velocity uniformity, drop mass uniformity, and drop formation
JP2007160701A (ja) 液滴吐出装置、液滴吐出特性補正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WO2007052434A1 (ja) 液体吐出装置、圧電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の駆動方法
CN105451999B (zh) 提供用于微滴喷射的具有弯月面控制的多脉冲波形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440315B2 (e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CN107867074A (zh) 喷墨头驱动装置以及驱动方法
JP589081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EP1733882A1 (en) Ink jet head dr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701243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JP201602262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CN108621559A (zh) 喷墨头、喷墨记录装置以及喷出方法
JP662068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駆動方法
US10160206B2 (en) Accounting for oscillations with drop ejection waveforms
JP202104978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JP2009061732A (ja) 液滴吐出装置
JP285895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駆動方法
JP2021024158A (ja) 液滴吐出ヘッド及びその駆動回路
JP202216740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JP200326669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駆動装置
JP2005231174A (ja) インク噴射装置の駆動方法
CN109278408A (zh) 喷墨头及喷墨打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