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36825A - 牛大力与其提取物在抗抑郁上的应用及抗抑郁药物 - Google Patents

牛大力与其提取物在抗抑郁上的应用及抗抑郁药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36825A
CN106236825A CN201610754562.4A CN201610754562A CN106236825A CN 106236825 A CN106236825 A CN 106236825A CN 201610754562 A CN201610754562 A CN 201610754562A CN 106236825 A CN106236825 A CN 106236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llettia speciosa
group
extract
antidepressant
millett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545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36825B (zh
Inventor
苏志恒
阮俊翔
梁永红
阮经宙
陆玉英
宋慧
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75456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368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36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6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36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68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8Fabaceae or Leguminosae (Pea or Legume family); Caesalpiniaceae; Mimosaceae; Papilionaceae
    • A61K36/486Millett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 A61K2236/331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using water, e.g. cold water, infusion, tea, steam distillation, deco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9Complex extraction schemes, e.g. fractionation or repeated extraction ste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50Methods involving additional extraction steps
    • A61K2236/51Concentration or drying of the extract, e.g. Lyophilisation, freeze-drying or spray-dry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牛大力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抗抑郁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上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抗抑郁药物,包括牛大力有效成分,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为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总黄酮。本发明揭示了牛大力具有抗抑郁作用,为其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且牛大力毒性小、依从性好,为抗抑郁药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Description

牛大力与其提取物在抗抑郁上的应用及抗抑郁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牛大力与其提取物在抗抑郁上的应用及抗抑郁药物。
背景技术
牛大力Radix Millettiae Speciosae,考证于《陆川本草》,又名倒吊金钟、金钟根、九龙串珠等,为蝶形花科植物美丽崖豆藤(Milletia speciosa Champ.)的干燥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止咳平喘、抗肝纤维化、抗疲劳、抗应激和免疫调节作用。牛大力已经作为滋补强壮的药物在药品中应用,但未见其在制备抗抑郁方面药物的新用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牛大力与其提取物在制备抗抑郁药物或保健品上的应用,以预防或治疗抑郁症。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抑郁药物,以牛大力提取物的有效成分为原料,以适宜的质量比配伍,从而提高抗抑郁的功效。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牛大力在制备抗抑郁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上的应用。
优选的是,所述的牛大力在制备抗抑郁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上的应用,以牛大力为有效原料,还包括其他药用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牛大力提取物在制备抗抑郁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上的应用,所述牛大力提取物为:取牛大力干燥根,加入其重量的10倍的水,回流提取2.0h,过滤得第一滤液和残渣,将残渣加入其重量的6倍的水,回流提取2.0h,过滤得第二滤液,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得提取液,将提取液真空浓缩至1g/ml。
优选的是,所述的牛大力提取物在制备抗抑郁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上的应用,以牛大力提取物为有效原料,还包括其他药用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抑郁药物,包括牛大力有效成分,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为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总黄酮。
优选的是,所述的抗抑郁药物,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中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总黄酮以质量比为2-4:1-3:5组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抗抑郁药物,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中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总黄酮以质量比为7:3:10组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抗抑郁药物,还包括其他药用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优选的是,所述的抗抑郁药物,药物的剂型为片剂、胶囊、口服液、注射液、静脉滴注液或冻干粉剂。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揭示了牛大力具有抗抑郁作用,为其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且牛大力毒性小、依从性好,无常规抗抑郁药物的不良反应。
牛大力及其提取物都含有的牛大力有效成分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总黄酮,为预防和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成分,为抗抑郁药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针对牛大力的有效成分研发了一种抗抑郁药物,并通过试验研究得出抗抑郁效果更佳的药物配方,进一步提高其药效,从而为抗抑郁药物的研究提供基础。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牛大力在制备抗抑郁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上的应用。
牛大力在制备抗抑郁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上的应用,以牛大力为有效原料,还包括其他药用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牛大力提取物在制备抗抑郁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上的应用,所述牛大力提取物为:取牛大力干燥根,加入其重量的10倍的水,回流提取2.0h,过滤得第一滤液和残渣,将残渣加入其重量的6倍的水,回流提取2.0h,过滤得第二滤液,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得提取液,将提取液真空浓缩至1g/ml。
牛大力提取物在制备抗抑郁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上的应用,以牛大力提取物为有效原料,还包括其他药用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一种抗抑郁药物,包括牛大力有效成分,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为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总黄酮。
一种抗抑郁药物,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中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总黄酮以质量比为2:1:5组成。
一种抗抑郁药物,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中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总黄酮以质量比为4:3:5组成。
一种抗抑郁药物,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中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总黄酮以质量比为3:2:5组成。
一种抗抑郁药物,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中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总黄酮以质量比为2:3:5组成。
一种抗抑郁药物,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中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总黄酮以质量比为4:1:5组成。
一种抗抑郁药物,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中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总黄酮以质量比为7:3:10组成。
一种抗抑郁药物,以牛大力有效成分为原料,还包括其他药用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一种抗抑郁药物,药物的剂型可以为片剂、胶囊、口服液、注射液、静脉滴注液或冻干粉剂。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牛大力与其提取物、抗抑郁药物在抗抑郁上的应用,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了以下动物试验研究。
受试药物准备:
对照组:
取盐酸氟西汀胶囊适量,加入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值刻度,浓度为1.0mg/ml。
试验组:
1)牛大力原料药的制备:取牛大力干燥根,切片后粉碎,过100筛得牛大力原料药粉末,加入蒸馏水溶解稀释至需要的浓度即得,本实验中稀释成按生药量计为0.50g/ml的溶液。
2)牛大力粗提物的制备:取牛大力干燥根,加入10倍水,回流提取2.0h,滤过;残渣加入6倍水,回流提取2.0h,滤过,合并滤液,所得提取液真空浓缩至1g/ml,加入蒸馏水稀释至需要的浓度即得,本实验中稀释成按生药量计为0.50g/ml的溶液。
3)抗抑郁药物的制备:称取牛大力有效成分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总黄酮,依次以质量比为7:3:10组成配制成牛大力有效成分药量依次为0.25、0.50和1.00g/ml的溶液。
试验动物:
健康昆明种小鼠,雄性,体重18~22g,明暗周期12h/12h,室温20℃~23℃,自由饮食,适应环境。
在下述的试验中,每组试验中分别设置10只小鼠,给药体积为按小鼠体重饲喂,每1kg体重小鼠灌胃给药20ml配置的药液。
试验一:行为绝望模型试验
1.设置试验组
空白对照组:饲喂蒸馏水;
阳性对照组:饲喂浓度为1.0mg/ml的盐酸氟西汀胶囊适量,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20mg盐酸氟西汀胶囊;
试验组:
牛大力原料药组: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10g牛大力原料粉末;
牛大力提取物组: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10g牛大力提取物;
抗抑郁药物组:依次分为低、中、高三组,分别按照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5、10、20g抗抑郁药物。
2.实验方法
⑴悬尾应激实验:将小鼠尾部距离尾尖部1~2cm处的部分贴附在一自制木架上,使小鼠倒悬,其头部离台面约15cm,悬吊两侧用纸板隔开小鼠视线,实验过程保持安静。视频记录6min,并记录后4min内小鼠的不动时间(小鼠在空中停止挣扎,不再克服不正常体位或仅有细小的肢体运动)时间为不动时间。
⑵强迫游泳实验:将小鼠逐只放置于直径17cm,水深10cm,水温25℃的2000ml烧杯中,强迫游泳,烧杯用用纸板隔开小鼠,避免交流,实验过程保持安静。视频记录6min,并记录后4min内小鼠的不动时间(小鼠在水中停止挣扎,仅有细小的肢体运动)时间为不动时间。逐只实验完后清洁容器避免前任者效应。
3.实验过程
各个给药组适应环境7d后,连续给药7d,末次给药后1.0h进行行为绝望实验,实验过程避免外界干扰,保持环境安静,同时每次实验后彻底清洁以避免前任者效应。强迫游泳和悬尾应激实验共进行6min,小鼠适应2min后,统计后4min的小鼠不动时间为绝望不动时间。
各组数据经t检验,考察其是否有显著差异。
4.实验结果
经过统计,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的行为绝望不动实验时间见表1和表2。
表1.小鼠尾悬实验不动时间
与空白组比较,牛大力原料药、提取物和抗抑郁药物各个剂量均能显著缩短行为绝望模型小鼠的悬尾应激不动时间(P<0.05或P<0.01),阳性对照组也显示出显著差异(P<0.01)。
表2.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
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出现漂浮不动状态可以反映小鼠的绝望状态,与空白组比较,牛大力原料药、牛大力提取物和抗抑郁药物各个剂量均能显著缩短强迫游泳模型小鼠的绝望不动时间(P<0.05或P<0.01),并且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阳性对照组也显著缩短了不动时间(P<0.05)。悬尾应激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可以说明牛大力具有一定抗抑郁作用。
试验二:自主活动兴奋性实验
1.设置试验组
空白对照组:饲喂蒸馏水;
阳性对照组:饲喂浓度为1.0mg/ml的盐酸氟西汀胶囊适量,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20mg盐酸氟西汀胶囊;
试验组:
牛大力原料药组: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10g牛大力原料粉末;
牛大力提取物组: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10g牛大力提取物;
抗抑郁药物组:依次分为低、中、高三组,分别按照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5、10、20g抗抑郁药物。
2.实验方法
将小鼠至于35×35cm的自制方盒中,方盒底部绘制方格,方格为7×7共49格,四壁为白色塑料,防止小鼠看到外周,环境保持安静。由方盒中心逐只放入小鼠,让其自主活动4min,视频记录其后3min的穿格数,观察其水平穿格数(以其三爪跨过边界为标准计算),通过给药不同的试验组考察其是否会引起小鼠运动中枢神经兴奋,同时给予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对照,逐只实验完毕后彻底清洁方盒,除去气味,避免前任者效应。
3.实验过程
末次给药后1.0h,将小鼠至于35×35cm的自制方盒中,让其自主活动4min,视频记录其后3min的穿格数,考察其自主活动。
4.实验结果
经统计,各组小鼠自主活动见表3。
表3.小鼠自主活动
经过SPSS计算,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个给药组与阳性对照组水平穿格数无显著差异(P>0.05)。小鼠开场实验固定时间内的穿格数反映了小鼠的自主活动,排除运动神经中枢兴奋造成的牛大力抗抑郁作用假阳性。
试验三: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小鼠模型开场实验
1.设置试验组(刺激方式见实验方法)
空白对照组:不给于刺激,饲喂蒸馏水;
模型组:给于刺激,饲喂蒸馏水;
阳性对照组:给于刺激,饲喂浓度为1.0mg/ml的盐酸氟西汀胶囊适量,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20mg盐酸氟西汀胶囊;
试验组:给于刺激
牛大力原料药组: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10g牛大力原料粉末;
牛大力提取物组: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10g牛大力提取物;
抗抑郁药物组:依次分为低、中、高三组,分别按照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5、10、20g抗抑郁药物。
2.实验方法
⑴小鼠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的制备:慢性应激作为一种非损伤刺激,与人抑郁心境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应激状态”相似,而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则进一步模拟了抑郁症过程中随机温和刺激的过程。其对筛查临床上具有特异性的抗抑郁药物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本实验建立小鼠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给予牛大力和阳性对照药氟西汀,考察牛大力的抗抑郁作用。
制备小鼠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过程中,尽量遵循了应激刺激的不可预知、长期温和的特点,连续35d完全随机不重复得给予小鼠刺激,刺激方式如下:潮湿饲养(200ml水与100ml垫料)、整夜照明、昼夜颠倒、饮水剥夺24h、食物剥夺24h、倾斜笼子7h和冷水游泳6min(8℃)。
⑵将小鼠至于35×35cm的自制方盒中,方盒底部绘制方格,方格为7×7共49格,四壁为白色塑料,防止小鼠看到外周,环境保持安静。由方盒中心逐只放入小鼠,让其自主活动4min,视频记录其后3min的穿格数,观察其水平穿格数(以其三爪跨过边界为标准计算)评价其运动性;以垂直运动站立次数(前肢均离开地面,用后肢站立)评价其探究性。通过与空白组和模型组比较,考察给药不同的试验组是否具有抗抑郁作用,同时给予阳性对照组对照,逐只实验完毕后彻底清洁方盒,除去气味,避免前任者效应。
3.实验结果
经统计,各组小鼠开场实验结果见表4、表5。
表4.小鼠开场实验水平穿格数
表5.小鼠开场实验水平垂直次数
应用SPSS软件,进行t检验,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在刺激35d后的自主活动(水平穿格数和垂直次数)相比,显著降低(P<0.01),表明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过程中,小鼠因为没有药物干预,其自主活动显著降低,提示小鼠抑郁模型造模成功,而牛大力各个给药组和氟西汀组均能逆转CUMS给小鼠带来的自主活动降低,其中牛大力原料药组、牛大力提取物组和抗抑郁药物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水平穿格数相比明显提高(P<0.05),呈现出剂量依赖性,但作用较氟西汀组弱(P<0.01vs模型组)。牛大力对小鼠垂直运动降低的逆转也呈剂量依赖性,其中牛大力提取物组和抗抑郁药物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能显著逆转模型应激导致的小鼠垂直次数降低(P<0.01和P<0.01),提示牛大力具有抵抗由于抑郁引起自主活动减少的药理活性。
试验四: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小鼠模型糖水偏嗜度实验
1.设置试验组(刺激方式见实验方法)
空白对照组:不给于刺激,饲喂蒸馏水;
模型组:给于刺激,饲喂蒸馏水;
阳性对照组:给于刺激,饲喂浓度为1.0mg/ml的盐酸氟西汀胶囊适量,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20mg盐酸氟西汀胶囊;
试验组:给于刺激
牛大力原料药组: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10g牛大力原料粉末;
牛大力提取物组: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10g牛大力提取物;
抗抑郁药物组:依次分为低、中、高三组,分别按照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5、10、20g抗抑郁药物。
2.实验方法
⑴小鼠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的建立,各个组的刺激和给药方案见设置试验组。
⑵糖水偏嗜度实验:小鼠在经过慢性应激刺激之后,会出现快感缺失、兴趣缺乏的现象,本实验在进行慢性应激之前首先给小鼠进行糖水偏嗜度训练,建立其对糖水的偏好。而进行慢性应激之后,未给予药物治疗的小鼠会因为兴趣和快感缺乏而导致糖水偏嗜度下降,因此,可以通过不同给药试验组与模型组之间的糖水偏嗜度的比较是否有显著性,考察牛大力是否有抵抗慢性应激造成的小鼠兴趣缺乏,同时给予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作为比较。
3.实验过程
在刺激前给予小鼠进行糖水偏嗜度训练:禁食禁水12h,给予一瓶2.5%蔗糖水溶液小鼠自由饮水24h;糖水偏嗜度测量:训练结束后给予正常饮水饮食2d,在禁食禁水12h,将其单独放入小鼠笼中,分别给予一瓶蒸馏水和一瓶2.5%蔗糖水溶液,供小鼠自由选择饮水,测试2h。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刺激35d后,对小鼠进行糖水偏嗜度测定。
4.实验结果
表6.小鼠糖水偏嗜度测定结果
运用SPSS软件,进行t检验,与模型组相比,空白对照组、抗抑郁药物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糖水偏嗜度显著高于,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牛大力原料药组、牛大力提取物组、抗抑郁药物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效果较好(P<0.01),能显著逆转慢性不可以预知造成的小鼠快感缺失和兴趣缺乏。
试验五: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小鼠模型体重测定
1.设置试验组(刺激方式见实验方法)
空白对照组:不给于刺激,饲喂蒸馏水;
模型组:给于刺激,饲喂蒸馏水;
阳性对照组:给于刺激,饲喂浓度为1.0mg/ml的盐酸氟西汀胶囊适量,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20mg盐酸氟西汀胶囊;
试验组:给于刺激
牛大力原料药组: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10g牛大力原料粉末;
牛大力提取物组: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10g牛大力提取物;
抗抑郁药物组:依次分为低、中、高三组,分别按照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5、10、20g抗抑郁药物。
2.实验方法
⑴小鼠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的建立,各个组的刺激和给药方案上述“设置试验组”。
⑵体重测定实验:小鼠受到慢性应激刺激后,会出现食欲减退的表现,进食减少会进一步导致体重的下降,其原因可能是慢性应激造成的消化系统受损造成的,故可以考察牛大力对抗慢性应激造成的小鼠体重下降,同时给予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药物氟西汀作比较。
3.实验过程
造模35d中,各个组别的小鼠每隔7d进行一次体重测量,观察其变化趋势。各个组体重变化趋势见表7。
4.实验结果
表7.小鼠体重变化趋势
运用SPSS软件,进行t检验在35d的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刺激下,与对照组小鼠自然生长增重相比,CUMS模型组小鼠表现出消瘦、体重下降的现象,且随着慢性刺激的持续,体重差异越发明显,从第14d起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到造模结束时差距愈发显著(P<0.01)。小鼠体重是其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模型小鼠体重减轻可能与食欲下降有关。而不同给药的试验组可以逆转CUMS造成的小鼠体重下降,与模型组相比,牛大力原料药组、牛大力提取物组和不同剂量的抗抑郁药物组均能逆转抑郁模型小鼠的体重减轻,从第14d起,牛大力提取物组和抗抑郁药物高剂量组小鼠体重显著高于模型组小鼠(P<0.05),在第35d造模结束时,抗抑郁药物低、中剂量组小鼠体重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其中抗抑郁药物高剂量组体重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且高于空白对照组,说明牛大力及其提取物以及抗抑郁药物可以显著逆转慢性应激造成的小鼠食欲降低,体重下降。
试验六:牛大力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小鼠模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1.设置试验组(刺激方式见实验方法)
空白对照组:不给于刺激,饲喂蒸馏水;
模型组:给于刺激,饲喂蒸馏水;
阳性对照组:给于刺激,饲喂浓度为1.0mg/ml的盐酸氟西汀胶囊适量,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20mg盐酸氟西汀胶囊;
试验组:给于刺激
牛大力原料药组: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10g牛大力原料粉末;
牛大力提取物组: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10g牛大力提取物;
抗抑郁药物组:依次分为低、中、高三组,分别按照每1kg体重小鼠实际灌胃给药5、10、20g抗抑郁药物。
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酶联免疫试剂盒(购自于武汉华美)。
2.实验方法
⑴小鼠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的建立,各个组的刺激和给药方案见上述“设置试验组”。
⑵在抑郁症过程中,BDNF能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以应对初级应激损伤。BDNF保护神经元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海马神经细胞的Ca2+的浓度,减少其坏死和凋亡;BDNF还通过突触前受体传导途径促进谷氨酸的释放,同时增强突触后受体AMPA和NMDA受体的活性,进而促进LTP的形成,而抑郁症过程中BDNF含量下降。本实验用ELISA法测定慢性应激后牛大力对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并应用了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作为比较。
⑶样品前处理方法:末次给药后1.0h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在冰上取全脑,迅速用预冷的1×PBS吸取血污,滤纸吸干。剪碎,所得组织按每100mg加入1ml 1×PBS中制备匀浆液,至于-20℃中10.0h,-20℃-室温反复冻融两次破坏细胞结构,于低温高速离心机中5000g离心5min,所得上清液分装,冻存待用。
⑷测定方法:①将各种试剂于室温下平衡30min,所有试剂按说明书方法配置好。
加入标准品和待测样品液100μl,37℃温育2.0h。
弃去液体,甩干。
加入生物素标记工作液100μl,覆盖板贴,37℃温育1.0h。
弃去孔内液体,洗板3次,2min,甩干。
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100μl,温育1.0h。
弃去孔内液体,洗板5次,2min,甩干。
加入底物溶液90μl,避光显色20min。
光密度数据导入软件“Curve Expert 1.3”绘制标曲并计算浓度,所得数据用以的形式表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来检验各组数据之间的显著差异。
4.实验结果
各个组BDNF含量见表8
表8.对小鼠脑内BDNF的影响
经过SPSS计算得,进行t检验,与空白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脑内BNDF表达显著下降(P<0.01),牛大力各个试验组对BDNF的影响较大,各个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组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且牛大力低、中剂量组对BDNF含量的上调作用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组(P<0.05)。提示了牛大力具有抗抑郁的药理活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脑源行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产生的。
牛大力原料药、牛大力提取物及抗抑郁药物及包含上述三种成分的中药复方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活性成分组成的药用组合物等,可以通过口服、非肠道或者局部给药,其剂型可以是片剂、胶囊、溶液、混悬液、注射液、冻干粉等药学上可以接受的剂型。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Claims (9)

1.牛大力在制备抗抑郁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上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大力在制备抗抑郁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牛大力为有效原料,还包括其他药用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3.牛大力提取物在制备抗抑郁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上的应用,所述牛大力提取物为:取牛大力干燥根,加入其重量的10倍的水,回流提取2.0h,过滤得第一滤液和残渣,将残渣加入其重量的6倍的水,回流提取2.0h,过滤得第二滤液,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得提取液,将提取液真空浓缩至1g/ml。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牛大力提取物在制备抗抑郁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牛大力提取物为有效原料,还包括其他药用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5.一种抗抑郁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牛大力有效成分,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为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总黄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抑郁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中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总黄酮以质量比为2-4:1-3:5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抑郁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牛大力有效成分中牛大力三萜、牛大力多糖和牛大力总黄酮以质量比为7:3:10组成。
8.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所述的抗抑郁药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其他药用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抑郁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的剂型为片剂、胶囊、口服液、注射液、静脉滴注液或冻干粉剂。
CN201610754562.4A 2016-08-29 2016-08-29 牛大力与其提取物在抗抑郁上的应用及抗抑郁药物 Active CN1062368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54562.4A CN106236825B (zh) 2016-08-29 2016-08-29 牛大力与其提取物在抗抑郁上的应用及抗抑郁药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54562.4A CN106236825B (zh) 2016-08-29 2016-08-29 牛大力与其提取物在抗抑郁上的应用及抗抑郁药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6825A true CN106236825A (zh) 2016-12-21
CN106236825B CN106236825B (zh) 2020-04-21

Family

ID=57598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54562.4A Active CN106236825B (zh) 2016-08-29 2016-08-29 牛大力与其提取物在抗抑郁上的应用及抗抑郁药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3682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1390A (zh) * 2020-07-02 2021-07-27 杨增艳 牛大力在制备治疗肝纤维化药物中的用途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3639A (zh) * 2012-08-03 2012-11-2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一种牛大力保健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93741A (zh) * 2012-09-05 2012-11-28 海南师范大学 一种牛大力提取物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3639A (zh) * 2012-08-03 2012-11-2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一种牛大力保健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93741A (zh) * 2012-09-05 2012-11-28 海南师范大学 一种牛大力提取物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连芝等: "中药抗抑郁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时珍国医国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1390A (zh) * 2020-07-02 2021-07-27 杨增艳 牛大力在制备治疗肝纤维化药物中的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6825B (zh) 202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196005A1 (en) Use of salvia miltiorrhiza composition in preparing drugs for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P7023363B2 (ja) リモノイド化合物とビグアニド化合物を含有する組み合わせ製品
CN104107217B (zh) 预防或治疗宿醉的组合物
CN101244110B (zh) 一种具有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功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4288345A (zh) 一种辅助降血脂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101906720B1 (ko) 구기자, 감초, 회향, 대두 및 갈근의 조합 생약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여성갱년기 질환 및 우울증의 예방 및 치료용 조성물
WO2021031536A1 (zh) Nadh 和 / 或 nmn 在制备脑功能恢复的药物、保健品中的应用
CN107441104A (zh) 人参二醇皂苷Rb组分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及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医药用途
CN105392491A (zh) 具有抗糖尿病和其它有用活性的植物提取物
KR101354370B1 (ko) 기억력 증진 또는 집중력 향상용 조성물
CN106236825A (zh) 牛大力与其提取物在抗抑郁上的应用及抗抑郁药物
CN101757130B (zh) 一种防治抑郁症的药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KR20220062386A (ko) 우울한 기분 조절 작용이 있는 한약 추출물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과 한약 제제
CN103520302B (zh) 一种沙棘叶抗疲劳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KR20170062781A (ko) 인지기능 개선 효능이 우수한 흑삼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조성물
CN109432303A (zh) 一种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04075B (zh) 海星在制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KR100559257B1 (ko) 항스트레스 및 뇌기능 개선 효과를 가지는 가미사군자탕함유 건강식품
KR100525474B1 (ko) 항스트레스 및 뇌기능 개선 효과를 가지는 가미사군자탕 함유 의약품
CN106943441A (zh) 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
KR101405144B1 (ko) 혈관질환 예방에 도움이 되는 건강보조식품
CN101972325A (zh) 用于治疗鸡球虫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19331A (zh) 保护脑神经细胞及预防、缓和或治疗脑部疾病的含有麝鼠香的组合物
CN109893646A (zh)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组合物
CN104491226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的新的医药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