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32465A - 履带 - Google Patents

履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32465A
CN106232465A CN201580019954.XA CN201580019954A CN106232465A CN 106232465 A CN106232465 A CN 106232465A CN 201580019954 A CN201580019954 A CN 201580019954A CN 106232465 A CN106232465 A CN 106232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wler belt
crawler
projection
width direction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99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32465B (zh
Inventor
杉原真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232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2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32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2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8Tracks
    • B62D55/24Tracks of continuously flexible type, e.g. rubber belts
    • B62D55/244Moulded in one piece, with either smooth surfaces or surfaces having projections, e.g. incorporating reinforc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8Tracks
    • B62D55/24Tracks of continuously flexible type, e.g. rubber belts

Abstract

具有指定转动方向的该橡胶环形履带设置有环形履带主体、从内周面突出的橡胶突起和从外周面突出的多个凸块。从环形履带的外周观察时,凸块以分配在环形履带宽度方向上的隔着中央线的一侧和另一侧的方式沿环形履带周向交错地配置,且从内侧端部朝向环形履带宽度方向外侧、沿与环形履带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对于环形履带周向斜地延伸。从中央线沿环形履带宽度方向向外,在锐角侧,相对于环形履带周向的角度变大。凸块配置成使得在环形履带宽度方向上相邻的内侧端部均与一个橡胶突起重叠且在环形履带宽度方向上间隔开,当从履带宽度方向观察时,在环形履带宽度方向上相邻的内侧端部重叠。

Description

履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弹性材料形成的履带。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许第4408624号公报中描述了橡胶履带。该橡胶履带在形成为环形带状的履带主体的外周面上具有凸块(lug),该凸块相对于履带周向斜地延伸且以沿着履带周向交错地配置在履带宽度方向上的隔着履带主体的中央线的一侧和另一侧的方式分配在该一侧和该另一侧。在该橡胶履带中,凸块的在中央线侧的端部到达履带宽度方向上的中央线。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日本特许第4408624号公报的橡胶履带中,当在具有粘土的不平整地面上行驶时,有时绕着中央线沿着履带周向连续地发生泥的塞入。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其能够抑制在不平整地面上行驶期间泥的塞入且具有改善了的牵引性能。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履带是具有指定的转动方向的履带。所述履带包括:履带主体,所述履带主体由弹性材料形成为环形带状,所述履带主体绕挂于驱动轮和从动轮;多个突起,所述突起在穿过所述履带主体的履带宽度方向上的中央的中央线上、在履带周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位置处从所述履带主体的内周面突出;和多个凸块。该多个凸块设置于所述履带主体,所述凸块从所述履带主体的外周面突出,当从履带外周侧观察时,所述凸块以沿着履带周向交错地配置在履带宽度方向上的隔着所述中央线的一侧和另一侧的方式分配在该一侧和该另一侧,所述凸块以相对于履带周向的锐角侧的角度在履带宽度方向外侧比在所述中央线侧大的方式从所述中央线侧的端部朝向履带宽度方向外侧且朝向履带转动方向的相反侧相对于履带周向斜地延伸,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凸块的在所述中央线侧的端部与一个所述突起重叠并且配置于在履带宽度方向上间隔开的位置处,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在所述中央线侧的端部当沿着履带宽度方向观察时彼此重叠。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履带能够改善在不平整地面上行驶时的排土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的当从侧方(履带宽度方向)观察时的侧视图。
图2是包括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的局部截面的立体图。
图3是包括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的各帘线层的局部截面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的当从履带外周侧观察时的平面图。
图5是图4的橡胶履带的当从箭头5X方向观察时的侧视图。
图6是图4的橡胶履带的6X-6X线截面图。
图7是图4的橡胶履带的7X-7X线截面图。
图8是图4的橡胶履带的8X-8X线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作履带的环形橡胶履带10是不具有芯骨的被称为无芯型橡胶履带的橡胶履带,并且橡胶履带10具有指定的转动方向。
如图1所示,橡胶履带10绕挂于驱动轮100和空转轮102而被采用,其中驱动轮100与用作机械体的履带式车辆的驱动轴联接,空转轮102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履带式车辆。配置在驱动轮100和空转轮102之间并且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履带式车辆的多个辊104抵着橡胶履带10的内周滚动。
注意,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驱动轮100是本发明的驱动轮的示例,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空转轮102和辊104均是本发明的从动轮的示例。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环形橡胶履带10的周向(图2中的箭头CD所示)被称为“履带周向”,橡胶履带10的宽度方向(图2中的箭头WD所示)被称为“履带宽度方向”。注意,当从橡胶履带10的内周侧或外周侧观察时,履带周向(与橡胶履带10的长度方向同义)和履带宽度方向彼此正交。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以环状(包含圆环状、椭圆环状、多边形环状等)绕挂于驱动轮100和空转轮102的橡胶履带10的内周侧(图3中的箭头IN所示的方向侧)被称为“履带内周侧”,橡胶履带10的外周侧(图3中的箭头OUT所示的方向侧)被称为“履带外周侧”。注意,图3中的箭头IN方向(朝向环状内侧的方向)和箭头OUT方向(朝向环状外侧的方向)表示橡胶履带10在绕挂状态下的内外方向(与橡胶履带10的厚度方向同义)。
注意,尽管本示例性实施方式被构造成橡胶履带10绕挂于驱动轮100和空转轮102,但是不限于此。例如,根据驱动轮100、空转轮102和辊104的布局,橡胶履带10可以除了绕挂于链轮100和空转轮102之外还绕挂于一个或多个辊104。
驱动轮100、空转轮102、辊104和绕挂于驱动轮100、空转轮102、辊104的橡胶履带10构成用作履带式车辆的行进部的履带行进装置90(见图1)。
如图1所示,驱动轮100包括与履带式车辆的驱动轴联接的一对圆盘状轮部100A。轮部100A的外周面100B分别与稍后描述的履带主体12的车轮转动面16接触且抵着该车轮转动面16滚动。驱动轮100使来自履带式车辆的驱动力作用于橡胶履带10(稍后详细描述),且使橡胶履带10在驱动轮100和空转轮102之间循环。
空转轮102包括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履带式车辆的一对圆盘状轮部102A。轮部102A的外周面102B分别与车轮转动面16接触且抵着该车轮转动面16滚动。空转轮102通过例如图中未示出的设置于履带式车辆的液压机构沿离开驱动轮100的方向移动且压靠车轮转动面16。通过以这种方式使空转轮102压靠车轮转动面16来保持绕挂于驱动轮100和空转轮102的橡胶履带10的拉伸(张力)。
辊104均包括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履带式车辆的一对圆盘状轮部104A。轮部104A的外周面104B分别与车轮转动面16接触且抵着该车轮转动面16滚动。履带式车辆的重量由辊104支撑。注意,空转轮102和辊104跟随在驱动轮100和空转轮102之间循环的橡胶履带10转动。
注意,橡胶履带10(履带主体12)以特定的张力绕挂于驱动轮100和空转轮102。因此,在驱动轮100的外周面100B和车轮转动面16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将驱动轮100的驱动力传递至橡胶履带10,并且使橡胶履带10在驱动轮100和空转轮102之间循环,使得橡胶履带10行进。
如图1和图2所示,橡胶履带10包括通过将作为弹性材料的示例的橡胶材料形成为环形带状而构成的履带主体12。注意,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主体12是本发明的环形带状履带主体的示例。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履带主体12的周向、宽度方向、内周侧和外周侧分别与履带周向、履带宽度方向、履带内周侧和履带外周侧一致。
如图2和图3所示,履带主体12形成有从内周面12A朝向履带内周侧突出的绕着履带周向彼此间隔开的多个橡胶突起14。橡胶突起14沿着穿过履带主体12的履带宽度方向上的中央的中央线CL配置。橡胶突起14通过与抵着车轮转动面16滚动的车轮(指驱动轮100、空转轮102和辊104)接触限制该车轮沿履带宽度方向移动。换言之,通过与车轮接触,橡胶突起14能够抑制橡胶履带10和车轮沿履带宽度方向相对移动。即,橡胶突起14能够抑制橡胶履带10相对于车轮横向错位。注意,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橡胶突起14是本发明的突起的示例。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橡胶突起14配设于履带主体12,使得橡胶突起14的履带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位于中央线CL上。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构造,将橡胶突起14配设于履带主体12使得各橡胶突起14的一部分位于中央线CL上是足够的。例如,橡胶突起14的履带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可以相对于中央线CL偏向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或另一侧。
如图2和图6所示,各车轮转动面16被形成为隔着橡胶突起14在履带主体12的履带宽度方向两外侧处沿着履带周向延伸。车轮转动面16被构造成具有平坦状轮廓,且构成履带主体12的内周面12A的一部分。
注意,尽管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构造中,在履带主体12的内周面12A上,橡胶突起14之间的面和车轮转动面16彼此处于相同的平面(在这种情况下处于相同高度),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构造。例如,车轮转动面16可以被构造成比橡胶突起14之间的面朝向履带内周侧隆起,或者可以被构造成朝向履带外周侧凹陷(设置有凹部的构造)。
(凸块)
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凸块18以从外周面12B朝向履带外周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于履带主体12。如图4所示,凸块18以沿着履带周向交错地配置在履带宽度方向上的隔着履带主体12的中央线CL的一侧(图4中的左侧)和另一侧(图4中的右侧)方式分配在该一侧和该另一侧。为了简便,位于履带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凸块18以下将被称为凸块18L,位于履带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凸块18以下将被称为凸块18R。
注意,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凸块18L的履带周向上的配置间隔是与橡胶突起14的配置间隔相同的配置间隔。同样地,凸块18R的履带周向上的配置间隔是与橡胶突起14的配置间隔相同的配置间隔。
凸块18从其中央线CL侧的内侧端部18A朝向履带宽度方向外侧且朝向履带转动方向侧的相反侧(在图4中为斜上侧)延伸,以便相对于履带周向倾斜地延伸。注意,这里提及的“履带转动方向”是指当履带式车辆被驱动(前进)时橡胶履带10的转动方向(图4中的箭头R方向)。归因于如上所述的构造,凸块18的内侧端部18A侧在其外侧端部18B侧之前接地。注意,这里提及的内侧端部18A是指凸块18的基部18D处的在中央线CL侧的内侧端部,外侧端部18B是指凸块18的基部18D处的在履带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端部。
此外,如图4所示,凸块18在靠履带宽度方向外侧相对于履带周向的锐角侧的角度比凸块18在中央线CL侧相对于履带周向的锐角侧的角度大。注意,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凸块18被构造成相对于履带周向斜直线状地延伸,且在中途弯折(2级倾斜构造)。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各凸块18相应地包括均相对于履带周向2级倾斜的稍后描述的踏入侧壁面18E和蹬出侧壁面18F。注意,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构造。例如,凸块18可以采用相对于履带周向多级倾斜的构造(踏入侧壁面18E和蹬出侧壁面18F均相对于履带周向多级倾斜的构造),或者可以采用相对于履带周向曲线状弯曲的构造(踏入侧壁面18E和蹬出侧壁面18F均相对于履带周向弯曲的构造)。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沿着履带周向截取的截面中,凸块18的在履带转动方向侧(换言之,在踏入侧)的踏入侧壁面18E相对于履带主体12的外周面12B倾斜(这里具有与倾倒相同的含义)。更具体地,踏入侧壁面18E从凸块18的顶部18C附近至凸块18的基部18D附近相对于外周面12B以固定角度倾斜。此外,形成在踏入侧壁面18E和外周面12B之间的角度θ1为90度以上,但是小于稍后描述的角度θ2。
此外,在沿着履带周向截取的截面中,凸块18的在履带转动方向的相反侧(换言之,在蹬出侧)的蹬出侧壁面18F相对于履带主体12的外周面12B2级倾斜(这里具有与倾倒相同的含义)。具体地,蹬出侧壁面18F从凸块18的顶部18C附近至凸块18的凸块突出高度的中间部相对于外周面12B以固定角度θ2倾斜,且从该中间部至基部18D附近相对于外周面12B以固定角度θ3倾斜。蹬出侧壁面18F的形成在顶部18C侧的顶部侧部分18FA和外周面12B之间的角度θ2比形成在基部18D侧的基部侧部分18FB和外周面12B之间的角度θ3大。角度θ3被设定成超过90度。
凸块18的踏入侧壁面18E的角度θ1在凸块18的外侧端部18B侧小于在内侧端部18A侧。此外,凸块18的蹬出侧壁面18F的角度θ2在凸块18的外侧端部18B侧小于在内侧端部18A侧。注意,蹬出侧壁面18F的角度θ3在凸块18的外侧端部18B侧和在内侧端部18A侧可以相同,或者可以在凸块18的外侧端部18B侧小于在内侧端部18A侧。
凸块18的角度θ1优选地设定在102度至115度的范围内,角度θ2优选地设定在118度至132度的范围内,角度θ3优选地设定在104度至118度的范围内。
如图4所示,当沿着履带宽度方向观察时,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凸块18(凸块18L和凸块18R)具有分别彼此重叠的内侧端部18A。在图4中,用符号P指示如上所述的当沿着履带宽度方向观察时内侧端部18A分别重叠的范围(重叠范围)。
当从履带外周侧观察时,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凸块18的内侧端部18A均与单个橡胶突起14重叠。此外,当从履带外周侧观察时,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凸块18的内侧端部18A分别配置于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位置处。具体地,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各凸块18的内侧端部18A之间的履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1设定在履带主体12的履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0的4%至10%的范围内。
凸块18被设定成形成在凸块18的中央线CL侧的内侧壁面18G和外周面12B之间的角度α在110度至120度的范围内。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凸块18被构造成具有关于中央线CL左右对称的形状;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构造。例如,凸块18可以被构造成具有关于中央线CL左右不对称的形状。
(帘线层)
如图3和图5所示,主帘线层20、第一斜帘线层22、第二斜帘线层23和保护帘线层28以该顺序从履带内周侧埋设在履带主体12中。
主帘线层20是环形带状,且叠置在形成履带主体12的内周面12A的主体内周部12C的履带外周侧。主帘线层20包括沿着履带周向延伸的主帘线20A。主帘线20A是通过将多个股加捻在一起而构成的。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作为示例,股是通过将多个丝加捻在一起而形成的;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构造。主帘线20A被橡胶包覆。
此外,尽管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采用具有优异拉伸强度的钢帘线作为主帘线20A,但本发明不限于该构造,可以采用由有机纤维(例如,尼龙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等)构成的有机纤维帘线作为主帘线20A,只要它们具有足够的拉伸强度即可。
第一斜帘线层22被构造为环形带状,且叠置在主帘线层20的履带外周侧。第一斜帘线层22包括通过以如下方式将斜帘线24A埋设在带状橡胶中而形成的环形带状斜帘布层24:斜帘线24A相对于履带周向斜地延伸且多个斜帘线24A在履带周向上并排。注意,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斜帘布层24是本发明的第一斜帘布层的示例。
第二斜帘线层23被构造为环形带状,且叠置在第一斜帘线层22的履带外周侧。第二斜帘线层23包括通过以如下方式将斜帘线26A埋设在带状橡胶中而形成的环形带状斜帘布层26:斜帘线26A相对于履带周向斜地延伸且与斜帘线24A交叉,多个斜帘线26A在履带周向上并排。具体地,斜帘线26A相对于履带周向沿与斜帘线26A相反的方向倾斜。注意,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斜帘布层26是本发明的第二斜帘布层的示例。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斜帘线24A和斜帘线26A是由相同的钢帘线构成的。从橡胶履带10的弯折柔软性的观点出发,斜帘线24A和斜帘线26A采用直径比主帘线20A的直径小的钢帘线。注意,本发明不限于该构造,可以采用由有机纤维(例如,尼龙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等)构成的有机纤维帘线作为斜帘线24A和斜帘线26A,只要它们具有足够的拉伸强度即可。
保护帘线层28被构造为环形带状,且叠置在第二斜帘线层23的履带外周侧,并叠置在形成履带主体12的外周面12B的主体外周部12D的履带内周侧。保护帘线层28是通过叠置多层环形带状保护帘布层30(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为两层帘布层)而形成的。注意,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保护帘布层30是本发明的保护帘布层的示例。
保护帘布层30是由如下多股保护帘线30A形成的:所述多股保护帘线30A沿着履带宽度方向(换言之,与中央线CL正交的方向)延伸、沿履带周向并排配置且埋设在带状橡胶中。
归因于沿着履带宽度方向延伸的保护帘线30A,保护帘线层28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具有刚性,或者换言之,不易于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变形。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橡胶履带10还未安装到车轮的状态下(即,在未被施加拉伸的状态下),保护帘线30A沿着履带宽度方向延伸。注意,这里提及的“沿着履带宽度方向延伸”包括它们相对于履带宽度方向倾斜约±3度的情况。
尽管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履带宽度方向上的刚性,采用钢帘线作为保护帘线30A,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构造,可以采用由有机纤维(例如,尼龙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等)构成的有机纤维帘线作为保护帘线30A,只要它们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具有足够的刚性即可。
此外,如图5所示,在中央线CL上,主体内周部12C的厚度T1比主体外周部12D的厚度T2厚。此外,在中央线CL上,厚度T1优选地设定为在履带主体12的厚度T0的35%至45%的范围内的厚度,厚度T2优选地设定为在厚度T0的16%至26%的范围内的厚度。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主帘线20A配置在履带主体12的厚度方向(与履带内外方向同义)上的中央部。
接下来,以下说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10的作用效果。
在橡胶履带10中,如图7和图8所示,在沿着履带周向截取的截面中,形成在踏入侧壁面18E的顶部侧部分和外周面12B之间的角度θ1为90度以上,但是小于形成在蹬出侧壁面18F的顶部侧部分18FA和外周面12B之间的角度θ2。因此,例如与角度θ1大于角度θ2的情况相比,由于当在不平整地面上行驶时施加于土壤的驱动力的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增大,因此改善了橡胶履带10的牵引力。此外,即使在不平整地面的土壤为砂质的情况下,通过采用上述构造,使用踏入侧壁面18E能够抑制软土砂(soft dirt)被从凸块18的顶部18C的与土壤接触的区域扫出。这由此能够抑制顶部18C和土壤之间的滑动,确保了机械体前进方向上的牵引力。这由此能够通过橡胶履带10确保在不平整地面上行驶时的牵引性能。
另一方面,在橡胶履带10中,凸块18均从在中央线CL侧的内侧端部18A朝向履带宽度方向外侧且朝向履带转动方向的相反侧、相对于履带周向斜地延伸。因而,在橡胶履带10中,例如与凸块18沿着履带宽度方向直线状延伸的情况相比,归因于凸块18在履带宽度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增大,改善了当在不平整地面上行驶时履带宽度方向上的耐横向力。橡胶履带10由此能够抑制当在不平整地面上行驶时的侧滑。
此外,在橡胶履带10中,在沿着履带周向截取的凸块18的截面中,形成在蹬出侧壁面18F的基部侧部分18FB和外周面12B之间的角度θ3为90度以上,但是小于角度θ2。因而,在橡胶履带10中,与例如角度θ3大于角度θ2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在履带周向上相邻的凸块18之间的履带周向上的间隔加宽。因而,在橡胶履带10中,能够抑制当在不平整地面上行驶时土和泥塞入履带周向上相邻的凸块18之间,并且归因于提高土和泥的排出效率,凸块18可靠地进入土和泥中,从而进一步改善了牵引力和耐横向力。
此外,在橡胶履带10中,凸块18的踏入侧壁面18E的角度θ1在履带宽度方向外侧(外侧端部18B侧)小于在中央线CL侧(内侧端部18A侧)。归因于该构造,在橡胶履带10中,归因于施加于土壤的驱动力的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在履带宽度方向外侧增大,有效地改善了当在不平整地面上行驶时的牵引性能。此外,归因于以上构造,当在不平整地面上行驶时,凸块18容易进入土和泥,从而进一步改善了牵引力和耐横向力。
此外,在橡胶履带10中,归因于凸块18的踏入侧壁面18E的角度θ1设定在102度至115度的范围内,能够进一步改善当在不平整地面上行驶时的牵引性能。注意,在角度θ1小于102度的情况下,土和泥难以脱离,从而不可能获得足够的牵引力。然而,如果角度θ1超过115度,则在履带周向上相邻的凸块18之间不能确保足够的间隔,从而不能获得足够的牵引力。因而,角度θ1优选地设定在102度至115度的范围内。
在橡胶履带10中,如图4所示,当从履带外周侧观察时,在履带宽度方向上相邻的各凸块18的在中央线CL侧的内侧端部18A分别与单个橡胶突起14重叠。因而,在橡胶履带10中,在与橡胶突起14对应的区域处的抗弯刚性较大,在与橡胶突起14之间对应的区域处的抗弯刚性较小。因而,在橡胶履带10中,归因于在绕挂于驱动轮100和空转轮102的部分处的与橡胶突起14之间对应的区域以具有比与橡胶突起14对应的区域的曲率大的曲率的方式弯折,当在不平整地面上行驶时塞入凸块18之间的泥能够从与橡胶突起14之间对应的区域开始脱离。
在橡胶履带10中,当从履带外周侧观察时,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凸块18的各内侧端部18A配置于在履带宽度方向上间隔开的位置处。因而,在橡胶履带10中,归因于不存在诸如凸块18等的形成在中央线CL上的突起物,能够进一步抑制泥塞入履带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即使泥确实塞入了,也便于塞入的泥脱离。
此外,在橡胶履带10中,当沿着履带宽度方向观察时,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分别彼此相邻的凸块18的各内侧端部18A彼此重叠。因而,在橡胶履带10中,归因于能够实现在履带周向上分别彼此相邻的凸块18的内侧端部18A之间的宽间隔,能够进一步抑制泥塞入履带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即使泥确实塞入了,也便于塞入的泥脱离。
此外,在橡胶履带10中,凸块18相对于履带周向的锐角侧的角度在凸块18的履带宽度方向外侧比在中央线CL侧大。因而,在橡胶履带10中,施加于土壤的驱动力的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在凸块18的履带宽度方向外侧增大,从而改善了牵引力。
橡胶履带10相应地抑制了当在不平整地面上行驶时泥的塞入,从而改善了牵引性能。
此外,在橡胶履带10中,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分别彼此相邻的凸块18的内侧端部18A之间的履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1被设定成在履带主体12的履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0的4%至10%的范围内。因此,在橡胶履带10中,能够抑制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凸块18的各内侧端部18A之间发生泥的塞入。注意,在长度W1小于长度W0的4%的情况下,不会获得足够的抑制泥的塞入的效果。然而,在长度W1超过长度W0的10%的情况下,归因于凸块18的履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较短,不会获得足够的牵引性能。因此,长度W1优选地设定在长度W0的4%至10%的范围内。
此外,在橡胶履带10中,归因于形成在凸块18的内侧壁面18G和外周面12B之间的角度α设定在110度至120度的范围内,能够进一步抑制在凸块18的各内侧端部18A之间发生泥的塞入。注意,当角度α小于110度时,不会获得足够的抑制泥塞入凸块18的各内侧端部18A之间的效果。然而,如果角度α超过120度,则归因于凸块18的顶部18C的履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较短,不会获得足够的牵引性能。因此,角度α优选地设定在110度至120度的范围内。
在橡胶履带10中,由多层保护帘布层30重叠形成的保护帘线层28配置在第二斜帘线层23的履带外周侧。因而,在橡胶履带10中,能够减缓由履带主体12的外周面12B的外部损伤所引起的龟裂向第一斜帘线层22和第二斜帘线层23传播的速度。通过以这种方式延长龟裂到达斜帘线24A和斜帘线26A的时间,能够长期地抑制因水从外部浸入而导致的斜帘线24A和斜帘线26A的问题,从而改善了橡胶履带10的耐久性。
此外,在橡胶履带10中,第一斜帘线层22叠置在主帘线层20的履带外周侧,第二斜帘线层23叠置在第一斜帘线层22的履带外周侧。因此,斜帘布层24和斜帘布层26接近主帘线层20,使得能够减少在转弯期间斜帘线24A和斜帘线26A的位移量。这由此能够抑制斜帘线24A和斜帘线26A产生翘曲。由此能够长期地抑制因该翘曲产生的斜帘线24A和斜帘线26A的问题的发生,从而改善了橡胶履带10的耐久性。此外,如上所述,归因于斜帘布层24和斜帘布层26接近主帘线层20,能够有效地获得防止主帘线20A的扭曲的作用,从而改善了橡胶履带10的耐久性。
在橡胶履带10中,归因于履带主体12的主体内周部12C的厚度T1比主体外周部12D的厚度T2厚,能够抑制在从驱动轮100、空转轮102和辊104接收负载的主体内周部12C中产生问题。
在橡胶履带10中,主帘线层20是绕挂于驱动轮100和空转轮102的部分的弯折中性轴。因而,通过将主帘线20A配置在履带主体的厚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能够实现作用于履带主体12的内周面12A的压缩力和作用于外周面12B的拉伸力之间的平衡。这由此能够改善履带主体12的耐久性。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尽管采用了主帘线层20、第一斜帘线层22、第二斜帘线层23和保护帘线层28以该顺序从履带内周侧埋设在履带主体12中的构造,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构造。例如,可以改变各帘线层顺序,可以省略第一斜帘线层22、第二斜帘线层23或保护帘线层28。
此外,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凸块18的踏入侧壁面18E倾斜成角度θ1小于角度θ2,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构造。例如,凸块18的踏入侧壁面18E可以倾斜成角度θ1大于角度θ2,或者凸块18的踏入侧壁面18E可以倾斜成角度θ1与角度θ2相同。
尽管已通过给出示例性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实施各种变型。无需赘述,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不受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限制。
2014年4月1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083144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入本说明书中。
在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所有引用文献、专利申请和技术标准以各个引用文献、专利申请或技术标准被单独具体地指示通过引用合并的程度相同的程度被引用合并入本说明书中。

Claims (5)

1.一种履带,所述履带具有指定的转动方向,所述履带包括:
履带主体,所述履带主体由弹性材料形成为环形带状,所述履带主体绕挂于驱动轮和从动轮;
多个突起,所述突起在穿过所述履带主体的履带宽度方向上的中央的中央线上、在履带周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位置处从所述履带主体的内周面突出;和
多个凸块,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履带主体,所述凸块从所述履带主体的外周面突出,当从履带外周侧观察时,所述凸块以沿着履带周向交错地配置在履带宽度方向上的隔着所述中央线的一侧和另一侧的方式分配在该一侧和该另一侧,所述凸块以相对于履带周向的锐角侧的角度在履带宽度方向外侧比在所述中央线侧大的方式从所述中央线侧的端部朝向履带宽度方向外侧且朝向履带转动方向的相反侧相对于履带周向斜地延伸,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凸块的在所述中央线侧的端部与一个所述突起重叠并且配置于在履带宽度方向上间隔开的位置处,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在所述中央线侧的端部当沿着履带宽度方向观察时彼此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其中,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凸块的在所述中央线侧的端部之间的履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在所述履带主体的履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4%至10%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履带,其中,所述凸块被设定成形成在所述中央线侧的内侧壁面和所述外周面之间的角度在110度至120度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履带,其中,在所述凸块的沿着履带周向的截面中,形成在位于履带转动方向侧的踏入侧壁面的顶部侧部分和所述外周面之间的角度为90度以上,且小于形成在位于履带转动方向的相反侧的蹬出侧壁面的顶部侧部分和所述外周面之间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履带,其中,在所述凸块的所述蹬出侧壁面的沿着履带周向的截面中,形成在基部侧部分和所述外周面之间的角度为90度以上,且小于形成在顶部侧部分和所述外周面之间的角度。
CN201580019954.XA 2014-04-14 2015-04-14 履带 Active CN1062324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83144A JP5851546B2 (ja) 2014-04-14 2014-04-14 クローラ
JP2014-083144 2014-04-14
PCT/JP2015/061510 WO2015159896A1 (ja) 2014-04-14 2015-04-14 クロー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2465A true CN106232465A (zh) 2016-12-14
CN106232465B CN106232465B (zh) 2018-09-04

Family

ID=54324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9954.XA Active CN106232465B (zh) 2014-04-14 2015-04-14 履带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32077B2 (zh)
EP (1) EP3133000B1 (zh)
JP (1) JP5851546B2 (zh)
CN (1) CN106232465B (zh)
WO (1) WO201515989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7734A (zh) * 2017-01-20 2019-08-2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橡胶履带、橡胶履带模具和制造橡胶履带的方法
CN110225860A (zh) * 2017-01-20 2019-09-10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弹性履带
CN111591361A (zh) * 2020-05-14 2020-08-28 贵州理工学院 一种纯电驱动履带式田间鲜烟叶搬运机
WO2022111298A1 (zh) * 2020-11-30 2022-06-02 深圳市杉川机器人有限公司 履带、履带式行走轮以及扫地机器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13902B1 (ja) * 2015-06-04 2015-11-1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クローラ
CN107096740B (zh) * 2017-05-09 2023-04-18 国家电网公司 绝缘子清扫除污机器人行走装置
DE102017119753A1 (de) * 2017-08-29 2019-02-28 Komatsu Germany Gmbh Antriebsrad und Kettenglieder für ein Kettenfahrwerk
JP2021014133A (ja) * 2017-11-15 2021-02-1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ゴムクローラ
FR3103412B1 (fr) * 2019-11-25 2021-10-29 Michelin & Cie bande de roulement d’une chenille pour véhicul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44657A (ja) * 1995-03-08 1996-09-24 Bridgestone Corp 内周駆動型ゴムクロ−ラ及びスプロケット
JP2002308163A (ja) * 2001-04-09 2002-10-23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The 突起駆動型ゴムクローラ
CN101068707A (zh) * 2004-12-02 2007-11-0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无芯骨橡胶履带
JP2007290595A (ja) * 2006-04-26 2007-11-08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弾性クローラ
JP2009184458A (ja) * 2008-02-05 2009-08-20 Bridgestone Corp ゴムクローラ
WO2012070609A1 (ja) * 2010-11-25 2012-05-3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ゴムクローラ
JP2013086727A (ja) * 2011-10-20 2013-05-13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弾性クローラ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74756B2 (en) * 2000-08-30 2002-11-05 Komatsu Ltd. Rubber crawler belt
WO2002046029A1 (fr) 2000-12-07 2002-06-13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Chenille en caoutchouc
JP3963842B2 (ja) * 2003-01-10 2007-08-22 株式会社クボタ 後部走行装置
US7740326B2 (en) * 2005-05-19 2010-06-22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Core-less crawler track and rubber projections therefore
US8628152B2 (en) * 2009-07-17 2014-01-14 Camoplast Solideal Inc. Endless track for traction of a vehicle, with enhanced elastomeric material curing capability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44657A (ja) * 1995-03-08 1996-09-24 Bridgestone Corp 内周駆動型ゴムクロ−ラ及びスプロケット
JP2002308163A (ja) * 2001-04-09 2002-10-23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The 突起駆動型ゴムクローラ
CN101068707A (zh) * 2004-12-02 2007-11-0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无芯骨橡胶履带
JP2007290595A (ja) * 2006-04-26 2007-11-08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弾性クローラ
JP2009184458A (ja) * 2008-02-05 2009-08-20 Bridgestone Corp ゴムクローラ
WO2012070609A1 (ja) * 2010-11-25 2012-05-3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ゴムクローラ
JP2013086727A (ja) * 2011-10-20 2013-05-13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弾性クローラ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7734A (zh) * 2017-01-20 2019-08-2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橡胶履带、橡胶履带模具和制造橡胶履带的方法
CN110225860A (zh) * 2017-01-20 2019-09-10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弹性履带
CN111591361A (zh) * 2020-05-14 2020-08-28 贵州理工学院 一种纯电驱动履带式田间鲜烟叶搬运机
WO2022111298A1 (zh) * 2020-11-30 2022-06-02 深圳市杉川机器人有限公司 履带、履带式行走轮以及扫地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2465B (zh) 2018-09-04
US20170029048A1 (en) 2017-02-02
WO2015159896A1 (ja) 2015-10-22
EP3133000A1 (en) 2017-02-22
EP3133000A4 (en) 2017-03-22
EP3133000B1 (en) 2018-07-11
US9932077B2 (en) 2018-04-03
JP5851546B2 (ja) 2016-02-03
JP2015202785A (ja) 2015-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32465A (zh) 履带
WO2010021384A1 (ja) ゴムクローラおよびクローラ式走行体
US20160001830A1 (en) Crawler
JP2003252259A (ja) 弾性クローラ
JP2013166475A (ja) 弾性クローラ
CN104334444B (zh) 橡胶履带
JP5213377B2 (ja) ゴムクローラ
WO2016194904A1 (ja) クローラ
JP2013086727A (ja) 弾性クローラ
JP5851545B2 (ja) クローラ
CN107614363B (zh) 履带
JP2016107990A (ja) クローラ
CN107614361A (zh) 履带
JP5901375B2 (ja) ゴムクローラ
WO2015159632A1 (ja) クローラ
JP6616641B2 (ja) 弾性クローラおよび弾性クローラ装置
JP5788662B2 (ja) 弾性クローラ
JP6505042B2 (ja) クローラ
JP5602268B2 (ja) 弾性クローラ
JP6479319B2 (ja) ゴムクローラ
JP2013063782A (ja) ゴムクローラおよびクローラ式走行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