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26440A - 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26440A
CN106226440A CN201610856079.7A CN201610856079A CN106226440A CN 106226440 A CN106226440 A CN 106226440A CN 201610856079 A CN201610856079 A CN 201610856079A CN 106226440 A CN106226440 A CN 1062264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tive retention
compositions
retention time
gegen tang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560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26440B (zh
Inventor
陈世彬
覃旭
刘志刚
陈周全
谭沛
马鹏岗
姚少姿
刘志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esources Sanjiu Moder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eutical Co ltd
China Resources Sanjiu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esources Sanjiu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esources Sanjiu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esources Sanjiu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5607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264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26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264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264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264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属于中药分析领域。本发明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色谱柱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流速0.9ml/min~1.1ml/min;柱温:25℃~35℃;检测仪器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0nm~250nm;理论塔板数以葛根素峰计不低于4000;参照物溶液为大豆苷的甲醇溶液;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为系统,按如下顺序进行梯度洗脱:

Description

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分析领域,具体涉及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汤剂是临床用药的主流,但因起煎煮、携带不方便,煎煮制备的汤剂质量往往因人、因煎煮器具而存在较大差异,而经典名方临床疗效确切,因简、便、验、廉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经典名方开发承携带方便、便于服用的中药制剂,不仅是对中医药的传承,也是更好的促进经典名方的临床应用。颗粒剂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易于赋形,服用、携带方便,在服用形式上与传统汤剂最为一致,能较大限度的保持传统汤剂的特点,因此以汤剂形式服用的经典名方选择颗粒剂最为适宜。颗粒剂的开发应遵循“原汁原味”的原则,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首先通过研究制备明确煎煮参数的标准(基准)汤剂,对基准汤剂的关键质量属性进行研究,主要以单处方标准汤剂的固含量(干膏率)、指纹图谱、多指标成分作为质量参比,指导颗粒的研制。研究中为减少不同来源的饮片存在的质量差异对一致性研究带来影响,选择随行对照的方式,采用同一批次的饮片,煎煮至少10份标准汤剂,以其关键质量的均值作为颗粒剂制备工艺参数研制的“基准”。本发明采用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多波长切换技术测定多指标成分的方式对升麻葛根汤标准汤剂(以下称为升麻葛根汤组合物①)、升麻葛根汤标准颗粒(以下称为升麻葛根汤组合物②)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价。
升麻葛根汤最早出自宋代钱氏门人阎孝忠的《阎氏小儿方论》,后世被收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由升麻、葛根、白芍药、炙甘草四味中药组成,具有辛凉解肌,透疹解毒的功效;现代临床除治疗麻疹外,亦用于治疗疱疹,水痘,急性痢疾、肝炎等病症,另外升麻葛根汤作为小儿的沿用方,对感冒高热发冷的老人、小儿疗效甚佳。方中升麻为君,葛根为臣,白芍为佐,炙甘草为使。升麻中主要含异阿魏酸,阿魏酸、升麻素苷等,葛根主要成分为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黄酮、大豆黄酮甙等;白芍主要含白芍总苷,甘草主要含甘草苷、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甜素等成分。
“升麻葛根汤”传统用药剂型为水煎剂,为了更好的发挥升麻葛根汤的临床疗效,医药工作者对该经典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是对其临床药理作用作了大量工作,对其质量研究报道较少;作为中药的复方制剂,所含药味多,具有多组分、多靶标等特点,目前大部分中药复方制剂在含量控制上基本只有一个或两个指标性成分,质量控制单一,指标少,难以全面反映产品的质量状况。鉴于目前质量控制方法在全面控制产品质量上存在不足,同时升麻葛根汤中由于含有黄酮类、萜类等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成分,若针对每个指标单独建立方法测定,较繁琐。因此本发明提出采用指纹图谱全面表征,结合波长切换技术采用同一色谱条件同时测定升麻葛根汤组合物中五个指标成分含量,目前在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质量控制研究上未见报道,因此目前本领域亟需一种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质量控制的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中药复方制剂在含量控制上基本只有一个或两个指标性成分,质量控制单一,指标少,存在难以全面反映药味多,组分多、靶标多的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质量状况的缺陷,从而提供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升麻葛根汤组合物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
色谱柱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
流速0.9ml/min~1.1ml/min;柱温:25℃~35℃;
检测仪器采用紫外检测器,指纹图谱的检测波长210nm~250nm;
理论塔板数以葛根素峰计不低于4000;
参照物溶液为大豆苷的甲醇溶液;
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为系统,按如下顺序进行梯度洗脱:
所述指纹图谱包括21个共有峰:
1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8.944,2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14.111,3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20.583,4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24.036,5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27.333,6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32.806,7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37.305,8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40.061,9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42.859,10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45.699,11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54.817,S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61.159,13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67.543,14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70.776,15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73.526,16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80.076,17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83.260,18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86.766,19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91.200,20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98.200,21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111.034,其中,12号S峰是参照物的色谱峰。
所述升麻葛根汤组合物是通过如下两种方法制备得到:
(1)分别称取升麻2g、葛根3g、白芍2g、炙甘草2g饮片,剪切成约2mm~8mm左右的粗颗粒,置于2L煎药砂锅中,加300ml水,浸泡30分钟,加盖煎煮,于220V的电压下加热至沸腾10分钟,于170V电压下保持微沸至药液约100ml,滤除药渣,即得第一升麻葛根汤组合物;或
(2)按照重量份计称取如下饮片升麻666.7g,葛根1000g,白芍666.7g,炙甘草666.7g,切制成粒度2mm~8mm的粗颗粒,加水12倍量水,煎煮30min,滤过,然后将滤液减压浓缩至稠膏,加麦芽糊精,干燥,混匀,加硬脂酸镁,干压颗粒,制成1000g,即得第二升麻葛根汤组合物。
测定升麻葛根汤组合物指纹图谱时的供试品水溶液与参照物溶液按如下方法制备: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第一升麻葛根汤组合物5ml,离心,取上清液,即得;或取第二升麻葛根汤组合物1.5g,置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超声溶解,放冷,再加水定容,摇匀,取溶液,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2)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取大豆苷对照品,加甲醇配制成200μg/ml的参照物溶液,即得。
进样量为10μl,所述指纹图谱的检测波长为210nm~250nm。
还包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升麻葛根汤组合物中异阿魏酸、葛根素、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
色谱柱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
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
流速0.7ml/ml~1.0ml/min;柱温:25℃~35℃;
检测仪器采用紫外检测器,指纹图谱的检测波长为230nm~317nm;
理论塔板数以葛根素峰计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为异阿魏酸、葛根素、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铵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梯度条件
多指标检测波长表
测定异阿魏酸、葛根素、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含量时的供试品溶液按如下方法制得:
制备第一升麻葛根汤组合物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第一升麻葛根汤组合物5ml置于10ml的容量瓶中,分别加入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取适量置于离心管中,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制备第二升麻葛根汤组合物供试品溶液:取第二升麻葛根汤组合物0.8g,精密称定,置于100ml量瓶中,50%甲醇超声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取适量离心,取上清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测定异阿魏酸、葛根素、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含量时的进样量为10μl。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质量控制方法中的指纹图谱全面反映出升麻葛根汤质量信息,从而能够达到更加全面、有效地控制升麻葛根汤组合物制剂产品质量的目的。
2、本发明提供的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提供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所测指纹图谱的辨认,操作方便、快捷;而且,以此得出的相以度结果对制剂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结论较为客观、准确。
3、本发明提供的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经过对供试品制备方法的考察及测定指纹图谱的仪器,色谱柱、流动相、检测波长等条件进行系统的优选,建立了指纹图谱测定条件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在对多批本中药组合物指纹图谱检测结果的基础上,逐渐积累数据,提出了标准指纹图谱,作为本品指纹图谱标准,从而达到能够更全面、有效地控制制剂质量的目的。
4、本发明提供的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提供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做为本中药组合物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软件,经多次试验研究,通过与计算相对保留时间及相对峰面积的方法相比较,所得出的评价结论基本一致,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评价指纹图谱的相似度,操作方便、快捷,以其得出的相似度结果,对制剂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结论较为客观、准确。
5、本发明提供的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指纹图谱较全面的表征组合物的质量信息,从整体上反映产品质量,同时针对处方四味药材,采用多波长切换技术建立所有药味的含量控制指标,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简单、便捷,且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本发明考虑目前现有技术在控制复方中成药上往往只有一个或两个指标性成分,且缺乏指纹图谱整体表征产品质量信息,因此提出以指纹图谱结合多指标成分含量控制的方式全面的控制升麻葛根汤组合物质量。
6、本发明提供的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提出采用指纹图谱,结合多波长切换技术测定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种多个指标成分。
7、本发明提供的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可以为升麻葛根汤组合物提供一种较全面的质量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芍药苷、葛根素、异阿魏酸、甘草苷、甘草酸测量中对照品溶液色谱图;
图2升麻葛根汤组合物测量中供试品溶液色谱图;
图3指纹图谱测定中200~400nm扫描光谱3D图;
图4指纹图谱测定中的大豆苷参照物溶液色谱图
图5指纹图谱测定中的对照指纹图谱
图6连续四批样品指纹图谱对比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发明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或是将本发明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
本发明试药及仪器:
试药:
异阿魏酸(批号:111698-201103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研究院,纯度99.2%);
芍药苷(批号:110736-201136,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研究院,纯度96.0%);
葛根素(批号:110752-201418,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研究院,纯度95.5%);
甘草酸铵对照品(批号:110731-201418,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研究院,93.1%),
甘草苷对照品(批号:111610-201106,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研究院,纯度93.7%);
升麻素(批号:111710-20060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研究院);
大豆苷元对照品(批号:111502-200402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研究院);
大豆苷对照品(批号:111738-20130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研究院);
芍药内酯苷对照品(批号:GR-133-141025,南京广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纯度98.0%);
升麻(批号:160220,产地:吉林);葛根(批号:160222,产地:湖北);
白芍(批号:160223,产地:安徽);炙甘草(批号:160221,产地:新疆)。
试剂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仪器: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1290DAD检测器)
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2998DAD检测器)
实施例1.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制备
第一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称取如下重量配比的四味饮片:升麻300g;葛根450g;白芍300g;炙甘草300g,剪切成约2mm~8mm左右的粗颗粒,分别称取9g(升麻2g、葛根3g、白芍2g、炙甘草2g)置于2L煎药砂锅中,加300ml水,浸泡30分钟,加盖煎煮,加热(电压值约220V)至沸腾(约10分钟),保持微沸(电压值约170V)至药液约100ml(约38分钟),采用两层医用纱布滤除药渣,即得。
第二升麻葛根汤组合物:按照重量份计称取如下饮片升麻666.7g,葛根1000g,白芍666.7g,炙甘草666.7g,切制成粒度2mm~8mm的粗颗粒,加水12倍量水,煎煮30min,滤过,得滤液,将滤液减压浓缩至稠膏,加适量的麦芽糊精,干燥,混匀,加适量硬脂酸镁,干压颗粒,制成1000g,即得。第二升麻葛根汤组合物采用聚酯镀铝/聚乙烯复合膜,包装规格为3.0g/袋。
实施例2.升麻葛根汤组合物中异阿魏酸、葛根素、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含量测
(1)色谱条件的确定
色谱柱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柱温:305℃;检测仪器采用DAD检测器,采用波长切换技术,具体切换程序如下,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理论塔板数以葛根素峰计不低于4000;具体程序如下:
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梯度条件
多指标检测波长表
(2)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异阿魏酸、芍药苷、葛根素、甘草苷、甘草酸铵适量,精密称定,加50%的甲醇配制成1ml含异阿魏酸15μg、芍药苷100μg、葛根素200μg、甘草苷40μg、甘草酸铵50μg的对照品混合溶液。(甘草酸重量=甘草酸铵重量/1.0207),见附图1。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第一升麻葛根汤组合物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量取第一升麻葛根汤组合物5ml置于10ml的容量瓶中,分别加入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取适量置于离心管中,1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即得。
第二升麻葛根汤组合物供试品溶液制备:取第二升麻葛根汤组合物0.8g,精密称定,置于100ml量瓶中,50%甲醇超声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取适量1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即得供试品溶液。见附图2。
(4)测定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5)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移取混合对照品储备液,稀释,芍药苷配制成浓度为9.75、48.73、97.46、146.19、243.66和487.31μg/ml的对照品溶液;葛根素配制成浓度为19.45、97.27、194.53、291.80、486.33和972.67μg/ml的对照品溶液;异阿魏酸配制成浓度为2.57、12.84、5.67、38.51、64.18和128.36μg/ml的对照品溶液。甘草苷配制成浓度为3.88、19.42、38.85、58.27、97.12和194.24μg/ml的对照品溶液。甘草酸配制成浓度为4.60、23.00、46.01、69.01、115.02和230.04μg/ml的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10μl,测定,记录色谱图。以浓度(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以浓度对平均峰面积进行回归分析,绘制标准曲线。芍药苷线性回归方程为:y=16524x+11094,r=0.9998,线性关系良好;葛根素线性回归方程为:y=38164x+127104,r=0.9999,线性关系良好;异阿魏酸线性回归方程为:y=23787x+4794.4,r=0.9999,线性关系良好。甘草苷线性回归方程为:y=4421.2x+1018.4,r=1.0000,线性关系良好。甘草酸线性回归方程为:y=0.6745.6x+5275.4,r=0.9999,线性关系良好。根据标准曲线,确定五个指标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芍药苷浓度的线性范围为9.75~487.31μg/ml,葛根素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9.45~972.67μg/ml,异阿魏酸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57~128.36μg/ml,甘草苷浓度的线性范围为3.88~194.24μg/ml,甘草酸浓度的线性范围为4.60~230.04μg/ml。
(6)方法学考察及样品测定
该测定方法经过方法学验证,阴性样品对测定结果无干扰,样品在72h的稳定性良好,芍药苷、葛根素、异阿魏酸、甘草苷、甘草酸的RSD值依次分别为:1.01%,0.74%,1.14%,1.66%,0.59%;重复性测定结果五个指标RSD值分别为0.42%,0.20%,0.25%,0.26%,0.21%;五个指标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芍药苷97.16%(n=9),RSD%为1.11%;葛根素99.85%(n=9),RSD%为0.58%;异阿魏酸99.11%(n=9),RSD%为0.61%,甘草苷96.37%(n=9),RSD%为1.29%;甘草酸100.01%(n=9),RSD%为0.54%,表明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良好。用本方法测定10批次升麻葛根汤组合物①与连续四批次升麻葛根汤组合物②的四者含量,结果如下:
(7)升麻葛根汤组合物①要求每份煎煮液、升麻葛根汤组合物②要求每3g含量,两者异阿魏酸均不得少于0.6mg;芍药苷均不得少于11.8mg;葛根素均不得少于35.0mg;甘草苷均不得少于4.2mg;甘草酸均不得少于5.6mg。
实施例3.升麻葛根汤组合物指纹图谱研究
(1)色谱条件色谱柱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仪器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20nm;理论塔板数以葛根素峰计不低于4000;参照物溶液为大豆苷的甲醇溶液;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为系统,采用梯度洗脱,
其中梯度洗脱顺序为:
(2)参照物溶液的制备
取大豆苷对照品,加甲醇配制成200μg/ml的参照物溶液,即得。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第一升麻葛根汤组合物5ml,1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即得;或第二取升麻葛根汤组合物1.5g,精密称定,置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超声溶解,放冷,再加水定容,摇匀,取溶液,1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即得;
(4)测定法 精密量取参照物溶液和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5)升麻葛根汤组合物对照指纹图谱的确定及相似度分析
采用同一批次饮片,制备第一升麻葛根汤组合物10份,分别第一升麻葛根汤组合物供试品溶液,按指纹图谱测定法测定,记录图谱。通过分析,确定其共有特征峰为21个(见附图3-5),所述的21个共有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偏差RSD均小于2%,即:
1号峰平均相对保留时间RRT为7.642,RSD%为0.41%;
2号峰平均相对保留时间RRT为9.853,RSD%为0.49%;
3号峰平均相对保留时间RRT为16.126,RSD%为0.33%;
4号峰平均相对保留时间RRT为22.259,RSD%为0.23%;
5号峰平均相对保留时间RRT为26.222,RSD%为0.37%;
6号峰平均相对保留时间RRT为28.988,RSD%为0.44%;
7号峰平均相对保留时间RRT为35.621,RSD%为0.21%;
8号峰平均相对保留时间RRT为39.980,RSD%为0.38%;
9号峰平均相对保留时间RRT为42.276,RSD%为0.41%;
10号峰平均相对保留时间RRT为45.416,RSD%为0.53%;
11号峰平均相对保留时间RRT为48.500,RSD%为0.51%;
12号峰平均相对保留时间RRT为59.605,RSD%为0.19%;
13号峰平均相对保留时间RRT为65.159,RSD%为0.25%;
14号峰平均相对保留时间RRT为70.071,RSD%为0.18%;
15号峰平均相对保留时间RRT为73.203,RSD%为0.15%;
16号峰平均相对保留时间RRT为75.359,RSD%为0.05%;
17号峰平均相对保留时间RRT为80.548,RSD%为0.10%;
18号峰平均相对保留时间RRT为85.038,RSD%为0.09%;
19号峰平均相对保留时间RRT为92.278,RSD%为0.08%;
20号峰平均相对保留时间RRT为99.758,RSD%为0.06%;
21号峰平均相对保留时间RRT为110.939,RSD%为0.03%;
其中,12号S峰是参照物的色谱峰。
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年版)处理图谱,以160511-1作为参照图谱,得到第一升麻葛根汤组合物对照指纹图谱。采用夹角余弦法计算样品相似度,结果表明,煎煮的10份第一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相似度在0.993~1.000之间,相似度较高。
10份升麻葛根汤组合物①相似度评价结果
取第一升麻葛根汤组合物所对应的饮片,制备连续三批次第二升麻葛根汤组合物样品,按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测定,记录色谱图(见附图6),以第一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生成的对照指纹图谱作为随行对照图谱,计算3批次第二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相似度。结果见下表。
第二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相似度计算结果
(6)按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计算,以mark峰计,供试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不得低于0.90。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升麻葛根汤组合物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
色谱柱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
流速0.9ml/min~1.1ml/min;柱温:25℃~35℃;
检测仪器采用紫外检测器,指纹图谱的检测波长210nm~250nm;
理论塔板数以葛根素峰计不低于4000;
参照物溶液为大豆苷的甲醇溶液;
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为系统,按如下顺序进行梯度洗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图谱包括21个共有峰:
1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8.944,2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14.111,3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20.583,4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24.036,5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27.333,6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32.806,7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37.305,8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40.061,9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42.859,10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45.699,11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54.817,S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61.159,13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67.543,14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70.776,15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73.526,16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80.076,17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83.260,18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86.766,19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91.200,20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98.200,21号峰相对保留时间RRT为111.034,其中,12号S峰是参照物的色谱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麻葛根汤组合物是通过如下两种方法制备得到:
(1)分别称取升麻2g、葛根3g、白芍2g、炙甘草2g饮片,剪切成约2mm~8mm左右的粗颗粒,置于2L煎药砂锅中,加300ml水,浸泡30分钟,加盖煎煮,于220V的电压下加热至沸腾10分钟,于170V电压下保持微沸至药液约100ml,滤除药渣,即得第一升麻葛根汤组合物;或
(2)按照重量份计称取如下饮片升麻666.7g,葛根1000g,白芍666.7g,炙甘草666.7g,切制成粒度2mm~8mm的粗颗粒,加水12倍量水,煎煮30min,滤过,然后将滤液减压浓缩至稠膏,加麦芽糊精,干燥,混匀,加硬脂酸镁,干压颗粒,制成1000g,即得第二升麻葛根汤组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定升麻葛根汤组合物指纹图谱时的供试品水溶液与参照物溶液按如下方法制备: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第一升麻葛根汤组合物5ml,离心,取上清液,即得;或取第二升麻葛根汤组合物1.5g,置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超声溶解,放冷,再加水定容,摇匀,取溶液,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2)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取大豆苷对照品,加甲醇配制成200μg/ml的参照物溶液,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样量为10μl,所述指纹图谱的检测波长为210nm~250n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升麻葛根汤组合物中异阿魏酸、葛根素、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
色谱柱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
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
流速0.7ml/ml~1.0ml/min;柱温:25℃~35℃;
检测仪器采用紫外检测器,指纹图谱的检测波长为230nm~317nm;
理论塔板数以葛根素峰计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为异阿魏酸、葛根素、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铵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梯度条件
多指标检测波长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定异阿魏酸、葛根素、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含量时的供试品溶液按如下方法制得:
制备第一升麻葛根汤组合物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第一升麻葛根汤组合物5ml置于10ml的容量瓶中,分别加入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取适量置于离心管中,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制备第二升麻葛根汤组合物供试品溶液:取第二升麻葛根汤组合物0.8g,精密称定,置于100ml量瓶中,50%甲醇超声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取适量离心,取上清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定异阿魏酸、葛根素、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含量时的进样量为10μl。
CN201610856079.7A 2016-09-27 2016-09-27 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2264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56079.7A CN106226440B (zh) 2016-09-27 2016-09-27 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56079.7A CN106226440B (zh) 2016-09-27 2016-09-27 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26440A true CN106226440A (zh) 2016-12-14
CN106226440B CN106226440B (zh) 2019-03-01

Family

ID=58076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56079.7A Active CN106226440B (zh) 2016-09-27 2016-09-27 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26440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5861A (zh) * 2017-04-11 2017-06-23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 一种ase‑hplc法测定升麻中异阿魏酸含量的方法
CN108459127A (zh) * 2017-02-17 2018-08-28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防己茯苓汤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及指纹图谱
CN109142574A (zh) * 2018-08-29 2019-01-04 广东药科大学 基于svr研究葛根芩连汤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物质基础的方法
WO2019080481A1 (zh) * 2017-10-25 2019-05-02 广州志道经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
CN109752468A (zh) * 2017-11-08 2019-05-14 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升麻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10108827A (zh) * 2019-05-27 2019-08-09 吉林师范大学 一种同时测定清瘟解毒片中八种活性成分的方法
CN113049702A (zh) * 2021-03-19 2021-06-29 广东志道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图谱建立的葛根汤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生产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6605A (zh) * 2012-03-23 2012-08-15 辽宁中医药大学 一种hplc波长切换技术同时测定葛根,升麻、葛根药对及含升麻、葛根药对的制剂中多种成分含量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6605A (zh) * 2012-03-23 2012-08-15 辽宁中医药大学 一种hplc波长切换技术同时测定葛根,升麻、葛根药对及含升麻、葛根药对的制剂中多种成分含量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尤春雪 等: "HPLC波长切换技术同时测定升麻、葛根药对提取物中11个成分", 《中成药》 *
梁会: "两种中药复方不同汤剂化学组成的研究", 《贵阳中医学院硕士论文》 *
赵莹莹 等: "白芍硫磺熏蒸后导致升麻葛根汤HPLC指纹图谱变化的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赵雪 等: "升麻葛根汤不同提取方法药效成分化学动态变化研究", 《中医药学报》 *
郭珉 等: "RP-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升麻颗粒中异阿魏酸、葛根素和芍药苷", 《中成药》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59127A (zh) * 2017-02-17 2018-08-28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防己茯苓汤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及指纹图谱
CN108459127B (zh) * 2017-02-17 2020-04-10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防己茯苓汤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及指纹图谱
CN106885861A (zh) * 2017-04-11 2017-06-23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 一种ase‑hplc法测定升麻中异阿魏酸含量的方法
WO2019080481A1 (zh) * 2017-10-25 2019-05-02 广州志道经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
CN109752468A (zh) * 2017-11-08 2019-05-14 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升麻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9142574A (zh) * 2018-08-29 2019-01-04 广东药科大学 基于svr研究葛根芩连汤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物质基础的方法
CN109142574B (zh) * 2018-08-29 2021-05-18 广东药科大学 基于svr研究葛根芩连汤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物质基础的方法
CN110108827A (zh) * 2019-05-27 2019-08-09 吉林师范大学 一种同时测定清瘟解毒片中八种活性成分的方法
CN113049702A (zh) * 2021-03-19 2021-06-29 广东志道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图谱建立的葛根汤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生产方法
CN113049702B (zh) * 2021-03-19 2022-08-30 广东志道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图谱建立的葛根汤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26440B (zh) 2019-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26440B (zh) 升麻葛根汤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6501434B (zh) 一种双和汤标准汤的h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
CN106483213B (zh) 桃核承气汤组合物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及指纹图谱
CN106483227B (zh) 桃核承气汤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6483214A (zh) 达原饮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6053700B (zh) 一种首乌益智胶囊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
CN105353063B (zh) 复方感冒灵流膏化学成分标准指纹图谱及构建方法、应用
CN111487343A (zh) 一种保元汤制剂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
CN107589191A (zh) 金贝口服液hplc 指纹图谱建立和检测方法
CN112903882A (zh) 一种保元汤制剂的hplc特征图谱及其构建方法
CN114609269B (zh) 一种清金益气组合物的检测方法及其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CN108459090B (zh) 济川煎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8459128B (zh) 一种当归四逆汤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13281439B (zh) 肾宝片的质量控制检测方法
CN114689774B (zh) 一种当归补血汤标准煎液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CN102218122A (zh) 一种海龙蛤蚧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检测方法
CN104007198B (zh) 一种灵芝皇制剂hplc标准指纹图谱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CN106918673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
CN111879884A (zh) 一种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16046916A (zh) 一种黄芪桂枝五物汤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6526000B (zh) 升麻葛根汤组合物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及指纹图谱
CN103604898B (zh) 益心舒制剂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
CN108459091B (zh) 当归四逆汤组合物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
CN113341007A (zh) 一种基于hplc特征图谱的枣仁安神胶囊全药味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CN107894466B (zh) 一种金桑芪抗毒制剂hplc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及金桑芪抗毒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5

Address after: No.1 Guanqing Road, Guanlan hi tech park,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RESOURCES SANJIU MEDICAL & PHARMACEUTICAL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Resources Sanjiu moder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eu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Guanqing Road, Guanlan high tech park, Longhua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110

Patentee before: CHINA RESOURCES SANJIU MEDICAL & PHARMACEUTIC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