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6141A - 多方向操作开关 - Google Patents

多方向操作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06141A
CN106206141A CN201510521109.4A CN201510521109A CN106206141A CN 106206141 A CN106206141 A CN 106206141A CN 201510521109 A CN201510521109 A CN 201510521109A CN 106206141 A CN106206141 A CN 106206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xle
aforesaid operations
contact
circuit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211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06141B (zh
Inventor
山中乡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sid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sid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siden Corp filed Critical Hosid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206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61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061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61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02Details
    • H01H19/10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9/14Operating parts, e.g. turn kno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02Details
    • H01H19/025Light-emitting indic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02Details
    • H01H19/04Case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06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having an operating member slidable in a plane in one direction and pivotable around an axis located in the sliding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sliding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4Operating part movable angularly in more than one plane, e.g. joystic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4Operating part movable angularly in more than one plane, e.g. joystick
    • H01H25/041Operating part movable angularly in more than one plane, e.g. joystick having a generally flat operating member depressible at different locations to operate different controls
    • H01H2025/043Operating part movable angularly in more than one plane, e.g. joystick having a generally flat operating member depressible at different locations to operate different controls the operating member being rotatable around wobbling axis for additional switching fun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5/00Movable contacts
    • H01H2205/002Movable contacts fixed to operating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300/00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or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covered by H01H
    • H01H2300/012Application rear view mirror

Landscapes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的多方向操作开关。该多方向操作开关包括以操作轴心为中心旋转操作自如且倾动操作自如的操作轴。该操作轴的内端侧的端部贯穿插入到电路基板的孔部中,在该内端侧的端部具备与操作轴的操作连动的滑块。滑块包括可动触点。在电路基板上形成有多个固定触点,在滑块的旋转动作时及滑动动作时,多个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接触而达到导通状态。

Description

多方向操作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为能够检测操作轴的旋转操作和操作轴的倾动操作的多方向操作开关。
背景技术
作为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在日本特开2013-98130中示出了这样的技术:在形成于电路基板的通孔中以贯穿插入的状态配置操作轴,将旋转保持器和晶片配置在电路基板的上表面侧,并在电路基板的下表面侧配置旋转滑块。
在日本特开2013-98130中,具有与操作轴的旋转操作连动地使旋转保持器旋转动作的结构,并构成为利用旋转保持器与晶片之间的触点检测该旋转保持器的旋转。此外,具有与操作轴的倾动操作连动地使旋转滑块沿着电路基板滑动的结构,并构成为利用旋转滑块与基板之间的触点检测该滑动动作。
如日本特开2013-98130所示,在将与操作轴的转动操作连动地转动的部件配置在电路基板的一个表面侧并将与操作轴的倾动操作连动地滑动动作的部件配置在电路基板的另一个表面侧的结构中,由于需要与操作轴的操作连动地动作的两个部件,所以带来开关的大型化。
此外,在包括与操作轴的转动操作连动地旋转的部件和与操作轴的倾动操作连动地滑动动作的部件的结构中,由于对装备在两个部件上的可动触点与装备在基板等上的固定触点的位置关系要求精度,所以也想到了在组装及调整中花费工夫。
特别是例如在操作轴的端部包括旋钮的结构中,如果为了在夜间掌握旋钮的位置而考虑将旋钮从内部照明的结构,则在如日本特开2013-98130所记载的结构那样,在电路基板中的配置操作轴的旋钮的面上装备部件的结构中,没有装备LED等光源的空间,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的多方向操作开关。
本发明的多方向操作开关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电路基板,形成有孔部;壳体,收纳上述电路基板;操作轴,外端侧露出到上述壳体的外部,内端侧贯穿插入在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孔部中,以中间部为支点相对于上述壳体倾动自如并且以沿着其纵长方向的操作轴心为中心旋转自如地装备;姿势保持机构,将上述操作轴保持为相对于上述电路基板为垂直的中立姿势;滑块,配置在上述电路基板中的作为上述操作轴的上述外端侧的相反侧的背面侧,与上述操作轴的旋转操作连动地沿着上述电路基板的背面旋转,并且与上述操作轴的倾动操作连动地沿着上述背面滑动移动;和操作检测部,检测上述滑块的旋转位置和滑动位置,上述操作检测部包括形成在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背面上的多个固定触点、和支承于上述滑块的可动触点,以在上述滑块的旋转动作时及滑动动作时与多个上述固定触点接触而电气地导通。
根据该结构,在操作轴处于非操作状态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姿势保持机构将操作轴保持为中立姿势。此外,利用装备在电路基板的背面上的多个固定触点和装备在滑块上的可动触点,能够检测以操作轴的中间部为支点的操作轴的倾动操作和以操作轴的操作轴心为中心的旋转操作。在该结构中,可以不在电路基板的两面上形成用于检测操作轴的操作状态的固定触点,能够去除装备在电路基板的表面侧的部件和实现部件数的减少。
因而,构成了能够实现小型化的多方向操作开关。
在本发明的多方向操作开关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操作轴构成为仅在处于上述中立姿势的状态下能够进行以上述操作轴心为中心的旋转操作,并且上述操作轴构成为,以中立位置为基准,向通过以上述操作轴心为中心的向右侧的旋转操作设定的右侧位置和通过向左侧的旋转操作设定的左侧位置操作自如,并且仅在上述右侧位置和上述左侧位置允许上述操作轴的倾动操作,上述固定触点由第1固定触点和一对第2固定触点构成,在上述操作轴被操作到上述右侧位置和上述左侧位置的状态的上述中立姿势下,所述第1固定触点处于与上述滑块的上述可动触点重合的位置,所述一对第2固定触点夹着上述第1固定触点在滑动方向上分开配置,以在伴随着上述操作轴的倾动操作的上述滑块的滑动动作时与上述可动触点接触而达到导通状态。
根据该结构,操作轴仅在中立姿势下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在通过操作轴的旋转操作而处于右侧位置和左侧位置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倾动操作。进而,在操作轴被操作到右侧位置和左侧位置的任一个的情况下,都能够通过对操作轴进行倾动操作使可动触点与第2固定触点接触而成为导通状态,或者使可动触点与第1固定触点和第2固定触点同时接触而成为导通状态。由此,能够进行操作轴的倾动操作的检测。
在本发明的多方向操作开关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可动触点具有一对接触点,在上述操作轴处于上述中立位置的情况下,一对上述接触点与一对上述第2固定触点接触,达到导通状态。
根据该结构,在操作轴处于中立位置的情况下,可动触点的一对接触点分别与第2固定触点接触而达到导通状态。由此,能够进行操作轴处于中立位置的检测。
在本发明的多方向操作开关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包括在上述壳体的内部在上述电路基板的表面侧与上述操作轴一体地旋转的转子、和相对于该转子通过向相对于上述操作轴心正交的方向的作用力而向外侧突出的凸轮部件,在上述壳体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凹部和引导面,每当通过上述操作轴的旋转操作而到达预定的旋转姿势时,上述凸轮部件嵌入在所述多个凹部中,从而保持上述操作轴的旋转姿势,所述引导面使在与多个上述凹部相连的区域中的旋转操作时作用的操作载荷变化。
根据该结构,在对操作轴进行了旋转操作的情况下,通过凸轮部件嵌入到凹部中,使操作轴的旋转姿势稳定,在旋转操作时能够使操作阻力变化而反映到操作感觉中。结果,操作轴能够保持为所期望的旋转姿势,能够根据操作感觉识别出处于旋转姿势。
在本发明的多方向操作开关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包括在上述壳体的内部在上述电路基板的表面侧与上述操作轴一体地旋转的转子,在上述操作轴的外端侧,在比上述壳体靠外部的位置装备有包含光线能够透过的材料而构成的旋钮,在上述电路基板的表面侧装备有通过电力供给而发光的发光部,上述操作轴和上述转子的至少某一方由光线能够透过的材料构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来自配置在电路基板的表面侧的发光部的光线透过操作轴或转子的至少一方的内部向旋钮传送,将该旋钮从内部照明。即,由于不将用于检测操作轴的操作状态的部件配置在电路基板的表面侧,所以能够使来自配置在电路基板的表面侧的发光部的光线不衰减地到达旋钮,从而提高夜间等的辨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多方向操作开关的立体图。
图2是多方向操作开关的纵剖侧视图。
图3是从上方观察的多方向操作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下方观察的多方向操作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电路基板和导线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电路基板的固定触点的配置的图。
图7是表示左侧位置的旋钮、凸轮部件和滑块等的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中立位置的旋钮、凸轮部件和滑块等的关系的图。
图9是表示右侧位置的旋钮、凸轮部件和滑块等的关系的图。
图10是表示容纳位置的旋钮、凸轮部件和滑块等的关系的图。
图11是多方向操作开关的非操作状态下的纵剖侧视图。
图12是多方向操作开关的倾动操作状态下的纵剖侧视图。
图13是表示旋钮处于左侧位置的情况下的接触点等的图。
图14是表示旋钮处于中立位置的情况下的接触点等的图。
图15是表示旋钮处于右侧位置的情况下的接触点等的图。
图16是表示旋钮处于容纳位置的情况下的接触点等的图。
图17是表示旋钮在左侧位置向前侧的倾动操作时的接触点等的图。
图18是表示旋钮在左侧位置向后侧的倾动操作时的接触点等的图。
图19是表示旋钮在左侧位置向右侧的倾动操作时的接触点等的图。
图20是表示旋钮在左侧位置向左侧的倾动操作时的接触点等的图。
图21是表示旋钮在右侧位置向前侧的倾动操作时的接触点等的图。
图22是表示旋钮在右侧位置向后侧的倾动操作时的接触点等的图。
图23是表示旋钮在右侧位置向右侧的倾动操作时的接触点等的图。
图24是表示旋钮在右侧位置向左侧的倾动操作时的接触点等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如图1~图4所示,相对于壳体10装备操作轴20,并且壳体轴心Z和操作轴20的操作轴心Q为同轴心,并且在操作轴20的外端位置包括树脂制的旋钮26,包括检测该旋钮26(操作轴20)的以壳体轴心Z为中心的旋转操作和该旋钮26(操作轴20)的倾动操作的操作检测部A,来构成多方向操作开关。
该多方向操作开关用于从驾驶席的附近进行轿车等车辆的电动后视镜的控制。如图2和图11所示,通常以壳体轴心Z为纵向的姿势使用。该多方向操作开关不是以确定的姿势使用的,但基于纵向姿势说明各部分的位置关系。
在该多方向操作开关中,壳体10由树脂制的上部壳体11和树脂制的下部壳体12构成,在该壳体10中收纳有在中央部穿设有孔部31的电路基板30。操作轴20以其外端侧露出到壳体10的外部并且内端侧贯穿插入在电路基板30的孔部31中的状态配置,以作为其中间部的中间球状部23为支点相对于壳体10倾动自如且以操作轴心Q为中心旋转自如地被支承。此外,相对于外端侧的突出端固定设置有旋钮26。该旋钮26构成为,通过来自壳体10的内部的光源,至少能够进行标识26A的部位的照明。另外,旋钮26可以是整体为透明或半透明的,但也可以通过在标识26A或表面的字符等的部位使用透光性树脂并在其他部位使用非透光性树脂的二色成形(双模成型)来制造。
操作轴20使用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以使来自光源的光线能够透过,在该操作轴20的内端侧的端部装备有将操作轴20保持为相对于电路基板30为垂直的中立姿势的姿势保持机构40。在电路基板30中的面向操作轴20的内端侧的端部的背面侧(在图2、图3中是下侧:与操作轴20的外端侧相反的一侧)配置有树脂制的滑块50。滑块50随着操作轴20的旋转操作而沿着电路基板30的背面旋转,并且与操作轴20的倾动操作连动地沿着电路基板30的背面滑动移动。
如图3~图6所示,操作检测部A由形成在电路基板30的背面上的多个固定触点C、和在滑块50的动作时与固定触点C接触而达到导通状态的一对可动触点54构成。另外,在电路基板30的表面和背面上形成有绝缘覆膜30A,固定触点C从背面侧的绝缘覆膜30A的开口部分露出。
在操作轴20中的电路基板30的表面侧(图2、图3的上侧)装备有转子60,转子60与操作轴20一体旋转,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形成以使得光线能够透过。如图3、图4、图7~图10所示,该转子60包括朝向与壳体轴心Z正交的方向施力的扭转弹簧65,在该扭转弹簧65的前端具备通过作用力而沿着转子60的半径方向向外侧突出的第1凸轮部件66和第2凸轮部件67。该第1凸轮部件66和第2凸轮部件67配置在与壳体轴心Z正交的一条假想直线上,在上部壳体11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第1凸轮部件66和第2凸轮部件67接触的凸轮面16。
在该多方向操作开关中构成为,通过以操作轴心Q为中心的旋钮26的旋转操作,能够操作至右侧位置R、左侧位置L、容纳位置H和中立位置N。此外,在旋钮26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标识26A,以便能够在视觉上辨识旋钮26的操作位置。
特别是,操作轴20仅在处于图2和图11所示的中立姿势的状态下能够进行以操作轴心Q为中心的旋转操作,构成为操作轴20能够以中立位置N为基准设定至通过向右侧的旋转操作设定的右侧位置R和通过向左侧的旋转操作设定的左侧位置L。进而,仅在将操作轴20设定至右侧位置R和左侧位置L的情况下,能够如图12所示那样以倾动操作的形式进行向前后左右方向的操作。另外,该多方向操作开关构成为,在右转和左转的任一方向上都能够超过360度地将旋钮26旋转。
如图1所示,操作轴20通过人为操作而在由“XR-XL”表示的左右方向和由“YF-YB”表示的前后方向上倾动操作自如地构成。左右方向“XR-XL”和前后方向“YF-YB”设定为相互正交。由此,操作轴20向四个方向操作自如。
如图5所示,在电路基板30上形成与上述多个固定触点C导通的印刷配线,并且从背面向下方突出设置有与印刷配线导通的多根导线33。来自该多方向操作开关的检测信号从多根导线33向用于控制电动后视镜的ECU等控制装置输出。
另外,电动后视镜包括具有进行反光镜主体的容纳和展开的容纳马达、调节反光镜的上下角的上下角马达和调节反光镜的左右角的左右角马达的周知的结构。
在旋钮26被操作到右侧位置R或左侧位置L的状态下操作轴20被在左右方向或前后方向上倾动操作的情况下,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对应的马达,来实现后视镜的角度调节。进而,在旋钮26被操作到容纳位置H的情况下,控制装置将左右的后视镜设置为容纳姿势。特别是,在车辆的雾灯或前灯处于点亮状态的情况下,向作为发光部装备在电路基板30上的发光二极管32供给电力而进行发光。
〔壳体、操作轴、姿势保持机构〕
如图2~图4所示,上部壳体11将在沿着壳体轴心Z的方向观察为正方形的外壳体部11A和在该上部为半球的圆顶状的圆顶状部11B一体形成,并且在圆顶状部11B的上端位置形成有供操作轴20贯穿插入的开口11C。
在该上部壳体11的内部形成有旋转支承面15和凸轮面16,为了将转子60旋转自如地支承,旋转支承面15为以壳体轴心Z为中心的圆形的内周面,如上述那样,第1凸轮部件66和第2凸轮部件67在凸轮面16接触。
下部壳体12在其上部位置一体地形成有向上部壳体11的外壳体部11A嵌入的正方形的内壳体部12A、形成在内壳体部12A的底部的底壁部12B、和在该下部收纳多根导线33的导线收纳部12C。
在上部壳体11的外壳体部11A的外壁部形成有卡合孔部11H,在下部壳体12的内壳体部12A的外表面上以突出状态形成有能够与该卡合孔部11H卡合的卡合突起12T。由此,通过使卡合突起12T相对于卡合孔部11H卡合,将上部壳体11和下部壳体12维持在连结状态。
操作轴20整体上是棒状,在外端位置的大径部21连结旋钮26,在内端位置形成截面形状为正八边形的嵌合部22,在该嵌合部22的外周面上一体形成向外侧突出的一对动作片22A。此外,在中间一体地形成有成形为球状的中间球状部23,在该中间球状部23的外周上形成有向与操作轴心Q正交的方向突出的一对卡合轴部24。该操作轴20的内端部形成有与壳体轴心Z为同轴心的孔状部,相对于该孔状部收纳着压缩线圈型的弹簧41,并收纳着被该弹簧41突出施力的突出部件42。
在下部壳体12的底壁部12B的中央位置形成有成为圆锥状的凹陷的中立凹部43。突出部件42的突出端前端渐细而平滑地成形。由这些弹簧41、突出部件42和中立凹部43形成姿势保持机构40。该姿势保持机构40构成为,在操作轴20处于非操作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弹簧41的作用力,使突出部件42嵌入到中立凹部43的中央位置而稳定,由此,操作轴20的操作轴心Q相对于电路基板30成为垂直,并被保持为该操作轴心Q与壳体轴心Z为同轴心的中立姿势。
如图3和图7~图10所示,在与中立凹部43的外周相邻的位置处,在以中立凹部43的中心为基准与相互正交的方向对应的位置的4个部位形成有限制突起17。
〔转子〕
在转子60上形成有第1外周面61和比该第1外周面61大径的第2外周面62,通过在中央部形成供操作轴20贯穿插入的贯通孔部63,使整体上形成为环状。此外,在与贯通孔部63相连的区域中形成有弹簧收纳空间64。
在第1外周面61的外周上形成有降低旋转时的摩擦阻力的多个突部,用于相对于上部壳体11的旋转支承面15以壳体轴心Z为中心旋转自如地嵌入。在第2外周面62上形成有分别对应的凸轮孔部62A,以便将第1凸轮部件66和第2凸轮部件67进出自如地支承。根据该结构,将第1凸轮部件66嵌入到一方的凸轮孔部62A中,将第2凸轮部件67嵌入到另一方的凸轮孔部62A中,利用收纳在弹簧收纳空间64中的扭转弹簧65对第1凸轮部件66和第2凸轮部件67施力。
在贯通孔部63的内周上形成有供操作轴20的中间球状部23嵌入的作为球状内表面的轴支承部63A、和在与该轴支承部63A相连的位置供卡合轴部24嵌入的卡合槽部63B。
第1凸轮部件66的凸轮部形成在与电路基板30接近的位置,第2凸轮部件67的凸轮部装备在比第1凸轮部件66的凸轮面远离电路基板30的位置。
如图7~图10所示,凸轮面16形成有一对第1凹部16A和一对第2凹部16B,在旋钮26被操作到容纳位置H和中立位置N的情况下,第1凸轮部件66及第2凸轮部件67同时嵌入到一对第1凹部16A中,在旋钮26被操作到右侧位置R和左侧位置L的情况下,第1凸轮部件66嵌入到一对第2凹部16B中。进而,该凸轮面16在与一对第1凹部16A和一对第2凹部16B相连的区域中形成有引导面16C。
〔滑块〕
如图3和图4所示,滑块50在中央的上表面侧形成嵌合孔部51,在中央的下表面侧形成引导孔部52,并且包括被推压弹簧53向电路基板30的背面侧施力的一对可动触点54。
嵌合孔部51在滑块50的中央形成在与电路基板30的背面对置的一侧。在该嵌合孔部51的内缘的4个部位具备与操作轴20的嵌合部22抵接的抵接面51A。此外,形成在嵌合部22上的一对动作片22A相邻的一对抵接面51A的角部分形成有供操作轴20的动作片22A嵌入的间隙。
引导孔部52在滑块50的中央形成在与下部壳体12的底壁部12B对置的一侧。该引导孔部52形成有以处于中立姿势的壳体轴心Z为中心的圆形的内周面52A。如图3、图7~图10所示,该内周面52A以与下部壳体12的底壁部12B的4个限制突起17接触的方式设定半径,在4个部位形成有从引导孔部52的中心以放射状延伸的引导槽52B。引导槽52B配置于在操作轴20在中立姿势处于右侧位置R或左侧位置L的状态下与限制突起17相邻的位置。
可动触点54通过将铜合金等良导体的板材弯折,而在主体部分54A的两端部分形成引导片54B,并且相对于主体部分54A突出形成有一对接触点P。该可动触点54通过推压弹簧53的作用力被维持在与电路基板30的背面接触的状态。
接触点P通过冲压加工一体地形成在可动触点54上,以与电路基板30的固定触点C接触而达到导通状态,但例如也可以为了安装耐磨损性高的良导体或实现良好的导通而对接触点P实施镀金。在沿着壳体轴心Z的方向观察中,一对可动触点54以纵长方向正交的姿势配置。
根据该结构,在操作轴20的嵌合部22相对于嵌合孔部51嵌入的状态下,滑块50随着操作轴20的旋转操作而沿着电路基板30的背面旋转,并且随着操作轴20的倾动操作而沿着电路基板30的背面滑动移动。特别是由于滑动动作仅以限制突起17沿着引导槽52B相对移动的姿势进行,所以实现向四个方向的操作。此外,在操作轴20被倾动操作的状态下以操作轴心Q为中心进行了转动操作的情况下,由于限制突起17卡合在引导槽52B中,所以也不能进行滑块50的旋转。
〔电路基板〕
电路基板30配置在被上部壳体11和下部壳体12夹持的位置,孔部31形成为能够进行伴随着操作轴20的嵌合部22的旋转和倾动操作的移位的大小。
如图3所示,在电路基板30的表面上装备有一对发光二极管32。此外,在电路基板30的背面上突出设置有由多个铜合金等良导体形成的多根导线33。这些导线33经由印刷配线与多个固定触点C及发光二极管32导通。
图6是表示电路基板30的固定触点C的配置的仰视图。如该图所示,在与穿过孔部31的中心的假想线M重叠的位置具备中立固定触点组35,并且以夹着假想线M为对称的位置关系配置有右侧固定触点组36和左侧固定触点组37。此外,在夹着孔部31与中立固定触点组35对置的位置配置有一对容纳触点38。
中立固定触点组35包括作为基准的中立基准触点35a(第1固定触点的一例)和将该中立基准触点35a包围的位置的6个中立检测触点35b(第2固定触点的一例)。此外,右侧固定触点组36包括作为基准的右侧基准触点36a(第1固定触点的一例)和将该右侧基准触点36a包围的位置的6个右侧检测触点36b(第2固定触点的一例)。左侧固定触点组37包括作为基准的左侧基准触点37a(第1固定触点的一例)和将该左侧基准触点37a包围的位置的6个左侧检测触点37b(第2固定触点的一例)。一对容纳触点38装备在相对于假想线M为对称的位置。
即,中立固定触点组35、右侧固定触点组36、左侧固定触点组37和一对容纳触点38分别对应于固定触点C。此外,多根导线33中的对应导线与它们导通。在后面描述该固定触点C与可动触点54的导通状态。
〔组装状态〕
在将该多方向操作开关组装的情况下,使用完成的电路基板30,在滑块50上预先组装一对可动触点54。与其同样,在操作轴20的下端上预先组装弹簧41和突出部件42,在转子60上预先组装扭转弹簧65及第1凸轮部件66、第2凸轮部件67。
接着,将滑块50配置到下部壳体12的底壁部12B的上表面上,在其上配置电路基板30,以内端侧贯穿插入到电路基板30的孔部31中的方式固定操作轴20,以外嵌在该操作轴20上的状态配置转子60。然后,固定上部壳体11,通过使上部壳体11的卡合孔部11H与下部壳体12的卡合突起12T卡合,使它们一体化。然后,通过将旋钮26嵌入到从上部壳体11的开口11C向外侧突出的操作轴20的外端部中,多方向操作开关完成。
在该组装状态下,电路基板30的位置确定,滑块50在电路基板30的背面与下部壳体12的底壁部12B之间旋转自如且滑动移动自如地配置。此外,通过将转子60的第1外周面61嵌入到上部壳体11的旋转支承面15中,使得该转子60以壳体轴心Z为中心旋转自如,将支承在转子60上的第1凸轮部件66和第2凸轮部件67配置到与上部壳体11的凸轮面16接触的位置。
进而,由于操作轴20的中间球状部23被转子60的轴支承部63A支承,所以能够进行以该中间球状部23为中心的操作轴20的倾动操作。此外,由于操作轴20的卡合轴部24嵌入在转子60的卡合槽部63B中,所以能够进行操作轴20和转子60的一体旋转。
并且,在操作轴20处于非操作状态的情况下,姿势保持机构40的突出部件42通过弹簧41的作用力嵌入到中立凹部43中,如图2和图11所示,保持在操作轴心Q相对于电路基板30为垂直的中立姿势。
在该组装状态下,操作轴20的内端侧的嵌合部22与滑块50的嵌合孔部51的抵接面51A卡合,并且动作片22A处于相对于滑块50不能相对旋转地嵌入的状态。由此,滑块50与操作轴20的倾动操作连动地滑动动作,滑块50与操作轴20的转动操作连动地旋转。
〔旋钮的转动操作的操作载荷〕
在该多方向操作开关中构成为,如上述那样,通过旋钮26的转动操作,向容纳位置H、右侧位置R、左侧位置L和中立位置N操作自如。此外,容纳位置H和中立位置N处于以壳体轴心Z为中心相互旋转180度的位置关系。右侧位置R和左侧位置L处于从中立位置N旋转了45度的位置(以壳体轴心Z为中心相互离开90度的位置)。
因为这样的结构,使得在旋钮26被操作到容纳位置H或中立位置N的情况下,如图8和图10所示,通过第1凸轮部件66和第2凸轮部件67嵌入到对应的第1凹部16A中,利用扭转弹簧65的作用力来保持旋钮26的旋转姿势。在这样第1凸轮部件66和第2凸轮部件67嵌入到对应的第1凹部16A中的状态下,第1凸轮部件66和第2凸轮部件67处于相互离开的位置关系,所以卡合力低,能够以较轻的操作载荷进行转动操作。
接着,在将旋钮26操作到左侧位置L或右侧位置R的情况下,如图7和图9所示,成为第1凸轮部件66嵌入到第2凹部16B中且第2凸轮部件67与引导面16C接触的状态,利用扭转弹簧65的作用力来保持旋钮26的旋转姿势。特别是在第1凸轮部件66嵌入到第2凹部16B中且第2凸轮部件67与引导面16C接触的状态下,由于将扭转弹簧65压缩,所以成为以比在容纳位置H或中立位置N操作旋钮26的情况下的操作载荷大的操作载荷操作,还能够根据操作感觉掌握操作位置。
〔操作的检测形式〕
在图13~图16中表示将旋钮26操作到左侧位置L、中立位置N、右侧位置R和容纳位置H的状态下的滑块50的姿势。此外,在这些图中表示了可动触点54与固定触点C的关系。
〔操作的检测形式:左侧位置〕
在旋钮26被操作到左侧位置L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一方的可动触点54的一对接触点P与夹着中立固定触点组35的中立基准触点35a的位置的一对中立检测触点35b接触。与此同时,另一方的可动触点54的一对接触点P与夹着左侧固定触点组37的左侧基准触点37a的一对左侧检测触点37b接触。
此外,在旋钮26被操作到左侧位置L的状态下,在通过旋钮26的人为操作而将操作轴20向前侧YF或后侧YB倾动操作的情况下,如图17和图18所示,滑块50向与该倾动操作相反的方向动作。与此同样,在将操作轴20向右侧XR或左侧XL操作的情况下,如图19和图20所示,滑块50向与该倾动操作相反的方向动作。
即,在将操作轴20向前侧YF操作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滑块50向“L-YF”所示的方向滑动动作,一对接触点P以中立固定触点组35的中立基准触点35a为基准平行移动,与对应的一对中立检测触点35b接触而成为导通状态。与此同时,一对接触点P以左侧基准触点37a为基准平行移动,与对应于左侧基准触点37a的左侧检测触点37b接触而成为导通状态。
与此同样,在将操作轴20向后侧YB操作的情况下,如图18所示,滑块50向“L-YB”所示的方向动作。此外,在将操作轴20向右侧XR操作的情况下,如图19所示,滑块50向“L-XR”所示的方向动作。进而,在将操作轴20向左侧XL操作的情况下,如图20所示,滑块50向“L-XL”所示的方向动作。在这些操作中,一对接触点P也从基准触点的位置向检测触点的方向平行移动,与对应的固定触点C接触而成为导通状态。
这些操作由控制装置检测,进行通过左侧的电动后视镜的上下角马达或左右角马达的驱动来调节反光镜的上方角度或左右角度的控制。
〔操作的检测形式:中立〕
在旋钮26被操作到中立位置N的状态下,如图14所示,一方的可动触点54的一对接触点P的一方与中立固定触点组35的多个中立检测触点35b的一个接触,另一方的接触点P与左侧固定触点组37的多个左侧检测触点37b的一个接触,使它们成为导通状态。与此同时,另一方的可动触点54的一对接触点P的一方与中立固定触点组35的多个中立检测触点35b的一个接触,另一方的接触点P与右侧固定触点组36的多个右侧检测触点36b的一个接触,使它们成为导通状态。
另外,中立位置N处的导通状态在控制装置中能够检测,但不会被进行控制。
〔操作的检测形式:右侧位置〕
接着,在旋钮26被操作到右侧位置R的情况下,如图15所示,一方的可动触点54的一对接触点P与夹着中立固定触点组35的中立基准触点35a的位置的一对中立检测触点35b接触。与此同时,另一方的可动触点54的一对接触点P与夹着右侧固定触点组36的右侧基准触点36a的一对右侧检测触点36b接触。
此外,在旋钮26被操作到右侧位置R的状态下,在通过旋钮26的人为操作而将操作轴20向前侧YF或后侧YB倾动操作的情况下,如图21和图22所示,滑块50向与该倾动操作相反的方向动作。与此同样,在将操作轴20向右侧XR或左侧XL操作的情况下,如图23和图24所示,滑块50向与该倾动操作相反的方向动作。
即,在将操作轴20向前侧YF操作的情况下,如图21所示,滑块50向“R-YF”所示的方向滑动动作,一对接触点P以中立固定触点组35的中立基准触点35a为基准平行移动,与一对中立检测触点35b接触而成为导通状态。与此同时,一对接触点P以右侧基准触点36a为基准平行移动,与对应于右侧基准触点36a的右侧检测触点36b接触而成为导通状态。
与此同样,在将操作轴20向后侧YB操作的情况下,如图22所示,滑块50向“R-YB”所示的方向动作。此外,在将操作轴20向右侧XR操作的情况下,如图23所示,滑块50向“R-XR”所示的方向动作。进而,在将操作轴20向左侧XL操作的情况下,如图20所示,滑块50向“R-XL”所示的方向动作。在这些操作中,一对接触点P也从基准触点的位置向检测触点的方向平行移动,与对应的固定触点C接触而成为导通状态。
这些操作由控制装置检测,进行通过右侧的电动后视镜的上下角马达或左右角马达的驱动来调节反光镜的上方角度或左右角度的控制。
〔操作的检测形式:容纳位置〕
此外,在旋钮26被操作到容纳位置H的状态下,如图16所示,一方的可动触点54的一方的接触点P与容纳触点38接触,另一方的接触点P与左侧固定触点组37的多个左侧检测触点37b的一个接触,使它们成为导通状态。与此同时,另一方的可动触点54的一方的接触点P与容纳触点38接触,另一方的接触点P与右侧固定触点组36的多个右侧检测触点36b的一个接触,使它们成为导通状态。
控制装置检测这样处于容纳位置H的情况,进行通过电动后视镜的容纳马达的驱动使电动反光镜处于容纳姿势的控制。与此相反,在旋钮26从容纳位置H偏离的情况下,转移到任何容纳触点38都不与其他的固定触点C导通的状况,所以基于此进行通过电动后视镜的容纳马达的驱动使电动后视镜处于使用姿势(展开姿势)的控制。
〔实施方式的效果〕
本发明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具备这样的结构:配置有电路基板30的背面侧的滑块50,与操作轴20的旋转操作连动地使滑块50旋转,与操作轴20的倾动操作连动地使滑块50滑动。此外,利用形成在电路基板30的背面上的多个固定触点C和支承于滑块50的一对可动触点54检测滑块50的动作。因而,与例如在电路基板30的表面进行操作轴20的旋转操作的检测并在电路基板30的背面进行操作轴20的倾动操作的检测的结构相比,结构简单化,还能够减少零件件数。此外,还能够实现开关整体的小型化。
由于这样将滑块50配置在电路基板30的背面侧,所以使配置在电路基板30的表面侧的零件件数减少,从而不易妨碍使发光二极管32发光时的光线。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操作轴20和转子60由使光线透过的材料构成,所以能够将来自发光二极管32的光线不衰减地从上部壳体11的开口11C向上方送出,将旋钮26(标识26A)照明。由此,即使在如夜间那样手边较暗的状况下,也能够准确地辨识旋钮26的位置和旋钮26设定位置。
另外,也可以仅将操作轴20和转子60的一方用透明树脂形成,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也将发光二极管32的光线向旋钮26引导,在夜间也能够容易地掌握旋钮26的设定位置。
此外,在将旋钮26设定在容纳位置H、中立位置N、右侧位置R和左侧位置L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第1凸轮部件66和第2凸轮部件67都嵌入到第1凹部16A或第2凹部16B中,所以能够保持旋钮26的设定位置,并且能够获得定位感。此外,由于针对每个设定位置,作用在凸轮部件66、67上的操作载荷不同,所以还能够根据操作间隔掌握旋钮26的旋转操作位置。

Claims (5)

1.一种多方向操作开关,其特征在于,
包括:
电路基板,形成有孔部;
壳体,收纳上述电路基板;
操作轴,外端侧露出到上述壳体的外部,内端侧贯穿插入在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孔部中,以中间部为支点相对于上述壳体倾动自如并且以沿着其纵长方向的操作轴心为中心旋转自如地装备;
姿势保持机构,将上述操作轴保持为相对于上述电路基板为垂直的中立姿势;
滑块,配置在上述电路基板中的作为上述操作轴的上述外端侧的相反侧的背面侧,与上述操作轴的旋转操作连动地沿着上述电路基板的背面旋转,并且与上述操作轴的倾动操作连动地沿着上述背面滑动移动;和
操作检测部,检测上述滑块的旋转位置和滑动位置,
上述操作检测部包括形成在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背面上的多个固定触点、和支承于上述滑块的可动触点,以在上述滑块的旋转动作时及滑动动作时与多个上述固定触点接触而电气地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轴构成为仅在处于上述中立姿势的状态下能够进行以上述操作轴心为中心的旋转操作,并且上述操作轴构成为,以中立位置为基准,向通过以上述操作轴心为中心的向右侧的旋转操作设定的右侧位置和通过向左侧的旋转操作设定的左侧位置操作自如,并且仅在上述右侧位置和上述左侧位置允许上述操作轴的倾动操作,
上述固定触点由第1固定触点和一对第2固定触点构成,
在上述操作轴被操作到上述右侧位置和上述左侧位置的状态的上述中立姿势下,所述第1固定触点处于与上述滑块的上述可动触点重合的位置,
所述一对第2固定触点夹着上述第1固定触点在滑动方向上分开配置,以在伴随着上述操作轴的倾动操作的上述滑块的滑动动作时与上述可动触点接触而达到导通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动触点具有一对接触点,在上述操作轴处于上述中立位置的情况下,一对上述接触点与一对上述第2固定触点接触,达到导通状态。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上述壳体的内部在上述电路基板的表面侧与上述操作轴一体地旋转的转子、和相对于该转子通过向相对于上述操作轴心正交的方向的作用力而向外侧突出的凸轮部件,
在上述壳体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凹部和引导面,每当通过上述操作轴的旋转操作而到达预定的旋转姿势时,上述凸轮部件嵌入在所述多个凹部中,从而保持上述操作轴的旋转姿势,所述引导面使在与多个上述凹部相连的区域中的旋转操作时作用的操作载荷变化。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方向操作开关,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上述壳体的内部在上述电路基板的表面侧与上述操作轴一体地旋转的转子,
在上述操作轴的外端侧,在比上述壳体靠外部的位置装备有包含光线能够透过的材料而构成的旋钮,在上述电路基板的表面侧装备有通过电力供给而发光的发光部,上述操作轴和上述转子的至少某一方由光线能够透过的材料构成。
CN201510521109.4A 2014-08-25 2015-08-24 多方向操作开关 Active CN1062061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0571 2014-08-25
JP2014170571A JP6345035B2 (ja) 2014-08-25 2014-08-25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6141A true CN106206141A (zh) 2016-12-07
CN106206141B CN106206141B (zh) 2019-01-01

Family

ID=53783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21109.4A Active CN106206141B (zh) 2014-08-25 2015-08-24 多方向操作开关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93074B2 (zh)
EP (1) EP2991091B1 (zh)
JP (1) JP6345035B2 (zh)
CN (1) CN10620614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9671A (zh) * 2018-12-06 2019-03-22 南洋汽摩集团有限公司 旋钮一键启动式电门锁总成
CN109585194A (zh) * 2018-12-20 2019-04-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门控开关壳体、门控开关及烤箱
CN111128572A (zh) * 2018-11-29 2020-05-08 三山电器株式会社 多动能开关
CN111489908A (zh) * 2019-01-25 2020-08-04 广东百威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智能旋钮模块
CN112992591A (zh) * 2021-02-07 2021-06-18 宁波畅鑫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旋钮开关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655476U (zh) * 2015-10-30 2019-03-26 乐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用多操作开关单元
CN106229184B (zh) * 2016-08-29 2018-06-01 国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光结构的汽车后视镜调节开关
CN109473303B (zh) * 2017-09-07 2024-04-26 上海拜骋电器有限公司 开关及具有其的电动工具
JP6975032B2 (ja) * 2017-12-19 2021-12-01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入力装置
JP1637855S (zh) * 2018-07-02 2019-07-29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30694A (en) * 1979-11-05 1982-05-18 Kabushiki Kaisha Tokai Rika Denki Seisakusho Complex switch assembly
US5047596A (en) * 1989-06-12 1991-09-10 Alps Electric Co., Ltd. Multi-way change-over rotary and slide switch
CN1309403A (zh) * 2000-02-15 2001-08-2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向滑动开关
CN1327248A (zh) * 2000-06-02 2001-12-1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向开关
CN1577677A (zh) * 2003-07-25 2005-02-0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向开关
CN1937129A (zh) * 2005-09-20 2007-03-28 欧姆龙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2521Y2 (ja) * 1978-07-11 1985-07-04 株式会社ユ−シン 回転スイツチ
JPS55164731U (zh) * 1979-05-15 1980-11-26
JPS56156231U (zh) * 1980-04-22 1981-11-21
JPH0442028U (zh) * 1990-08-06 1992-04-09
DE19756052C2 (de) * 1997-12-17 2002-06-27 Trw Automotive Electron & Comp Mehrfunktionsschalter
JP4664185B2 (ja) * 2005-11-07 2011-04-06 オムロ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スイッチ装置
JP5802111B2 (ja) 2011-11-04 2015-10-28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多方向スイッチ装置
CN104885177B (zh) * 2012-12-12 2017-09-22 Ls汽车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多操作开关单元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30694A (en) * 1979-11-05 1982-05-18 Kabushiki Kaisha Tokai Rika Denki Seisakusho Complex switch assembly
US5047596A (en) * 1989-06-12 1991-09-10 Alps Electric Co., Ltd. Multi-way change-over rotary and slide switch
CN1309403A (zh) * 2000-02-15 2001-08-22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向滑动开关
CN1327248A (zh) * 2000-06-02 2001-12-1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向开关
CN1577677A (zh) * 2003-07-25 2005-02-0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多向开关
CN1937129A (zh) * 2005-09-20 2007-03-28 欧姆龙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8572A (zh) * 2018-11-29 2020-05-08 三山电器株式会社 多动能开关
CN111128572B (zh) * 2018-11-29 2022-05-03 三山电器株式会社 多功能开关
CN109509671A (zh) * 2018-12-06 2019-03-22 南洋汽摩集团有限公司 旋钮一键启动式电门锁总成
CN109509671B (zh) * 2018-12-06 2024-03-22 南洋汽摩集团有限公司 旋钮一键启动式电门锁总成
CN109585194A (zh) * 2018-12-20 2019-04-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门控开关壳体、门控开关及烤箱
CN111489908A (zh) * 2019-01-25 2020-08-04 广东百威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智能旋钮模块
CN111489908B (zh) * 2019-01-25 2022-03-22 广东百威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智能旋钮模块
CN112992591A (zh) * 2021-02-07 2021-06-18 宁波畅鑫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旋钮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55992A1 (en) 2016-02-25
EP2991091A1 (en) 2016-03-02
EP2991091B1 (en) 2019-11-27
JP2016046150A (ja) 2016-04-04
CN106206141B (zh) 2019-01-01
US9793074B2 (en) 2017-10-17
JP6345035B2 (ja) 2018-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06141A (zh) 多方向操作开关
US7303327B2 (en) Directionally controllable night light
JP4238085B2 (ja) 多方向スイッチ
WO2016009984A1 (ja)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照明システム
US9959998B2 (en) Switch device
CN105650573B (zh) 致动器以及车辆用前照灯
CN101093060B (zh) 具有紧凑外壳和多向定位的基于发光二极管的灯
JP6740979B2 (ja) 空調用レジスタ
EP2045131A2 (en) Interior lamp
KR20100119154A (ko) 복합 스위치 유니트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복합 스위치 장치
KR101573686B1 (ko) 글로브박스 조명장치
US11421832B2 (en) Flashlight with multiple light sources
JP2018142467A (ja) 発光具
US20130248343A1 (en) Multidirectional operating switch
JP6231424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KR101097020B1 (ko) 복합 스위치 유니트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복합 스위치 장치
JP5290072B2 (ja) 操作入力装置
TW201608589A (zh) 旋鈕開關
US11118771B2 (en) Flameless candle with multi-purpose flame element
CN111295309A (zh) 自适应照明装置
JP2020126744A (ja) ダイヤルスイッチ装置
JP2011003504A (ja) 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