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84251A - 一种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84251A
CN106184251A CN201610602910.6A CN201610602910A CN106184251A CN 106184251 A CN106184251 A CN 106184251A CN 201610602910 A CN201610602910 A CN 201610602910A CN 106184251 A CN106184251 A CN 1061842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op board
cushion chamber
guest room
supply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029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84251B (zh
Inventor
于淼
耿亚彬
高峰
石俊杰
崔涛
吴会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Ta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Ta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029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842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84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84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84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842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27/00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air-conditio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送风装置,用于向车辆的客室输送冷热风,包括与送风机组相连的送风道以及与所述送风道相连通的缓冲腔,其中,所述送风道沿着所述车辆的车长方向设置在所述车辆的顶部,所述缓冲腔位于所述送风道和所述车辆的客室之间,所述缓冲腔上开设有与所述送风道相连通的进风口以及开设有与所述车辆的客室相连通的出风口,所述缓冲腔用于将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所述冷热风的流动方向进行改变并发散以使所述冷热风在所述缓冲腔内风速降低并从所述出风口进入所述车辆的客室内,本发明提供的送风装置降低了流入客室区域的风速,解决了现有送风装置向客室送风时风速较大造成人体不适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送风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送风装置是空调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经过处理的空气输送和分配到客室并获得合理的气流组织,对于列车送风装置而言,空调送风装置是保证车内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合理设计车内送风装置是保证车内洁净度和舒适度的关键要素。
目前,客车空调送风装置均采用车顶送风方式,风道中的冷/热空气经过送风道送至顶板出风口,再通过顶板出风口到达车辆的客室/包间,为了避免风速过大影响人体感受的舒适度,出风口风速一般都控制在1~3m/s,且出风口安装的都比较高。
然而,当部分车辆的顶板较低时,采用上述车顶送风方式向客室送风时,若送风道内的风量较大,则通过顶板出风口吹到客室内的人体头部时风速较大,使人体感觉极其不适,从而降低了乘客乘坐车辆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送风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送风装置送风时风速较大易造成人体不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送风装置,用于向车辆的客室输送冷热风,包括:
与送风机组相连的送风道以及与所述送风道相连通的缓冲腔,其中,所述送风道沿着所述车辆的车长方向设置在所述车辆的顶部,所述缓冲腔位于所述送风道和所述车辆的客室之间;
所述缓冲腔上开设有与所述送风道相连通的进风口以及开设有与所述车辆的客室相连通的出风口,所述缓冲腔用于将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所述冷热风的流动方向进行改变并发散以使所述冷热风在所述缓冲腔内风速降低并从 所述出风口进入所述车辆的客室内。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至少一个支风道,所述支风道的一端与所述送风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缓冲腔的进风口相连通。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腔由所述客室的顶板和罩设在所述顶板上的罩板围成,所述罩板与所述支风道相连,所述进风口开设在所述罩板上,所述出风口开设在所述顶板上,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相互错开。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腔内设有与所述进风口对应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顶板相连,另一端朝向所述进风口倾斜设置。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腔由中空顶板顺梁或灯带围成,且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顶板顺梁或灯带的顶部端面上,所述出风口开设在所述顶板顺梁或所述灯带朝向所述客室的侧面上。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顺梁或所述灯带的顶端设置中顶板,底端设有遮光罩,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中顶板和所述遮光罩之间,所述中顶板和所述遮光罩围成与所述客室和所述出风口相连通的出风通道。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顶板位于所述出风通道内的表面朝向所述车辆的顶部倾斜;
所述遮光罩位于所述出风通道内的表面朝向所述客室向下倾斜。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腔由上中顶板和下中顶板围成,所述进风口开设在所述上中顶板的一端,所述出风口开设在所述下中顶板上,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相互错开。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腔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逐渐向远离所述进风口的另一端增大。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上中顶板的内表面为朝向所述车辆顶部弯曲的弧面。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送风装置,通过包括与送风机组相连的送风道以及与所述送风道相连通的缓冲腔,且所述缓冲腔上开设有与所述送风道相连通的进风口以及开设有与所述车辆的客室相连通的出风口,所述缓冲腔能将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所述冷热风的流动方向进行改变并发散以使所述冷热风在所述缓冲腔内风速降低并从所述出风口进入所述车辆的客室内,这样当向客室 送风时,即使送风道内的风速较大且车辆顶板较低,但由于送风道内的风进入缓冲腔后,在缓冲腔内风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同时风在缓冲腔内发散,这样风速得到了降低,保证了从出风口进入客室的风的风速较低,从而避免了进入客室的风的风速较大造成人体不适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送风装置降低了流入客室区域的风速,从而提高了人体周围冷热风的舒适度,解决了现有送风装置向客室送风时风速较大造成人体不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送风装置实施一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送风装置中风向改变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送风装置中缓冲腔内冷热风的发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送风装置实施例二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送风装置实施例三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车体-10;
送风道-20;
支风道-30;
缓冲腔-40;
进风口-401;
出风口-402;
客室-50;
托梁-60;
安装骨架-70;
顶板-102;
罩板-101;
导流板-103;
顶板顺梁-201;
中顶板-203;
遮光罩-202;
出风通道-204;
上中顶板-301;
下中顶板-3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装置可以应用在列车、动车组以及汽车等车辆上,主要用于向列车、动车组及汽车内的客室内输送冷热风(冷风或热风),其中,在列车或动车组上使用时,每节车厢上均独立设置一个送风装置。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送风装置实施一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送风装置中风向改变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送风装置中缓冲腔内冷热风的发散示意图,如图1-3所示,送风装置包括:与送风机组(未示出)相连的送风道20以及与送风道20相连通的缓冲腔40,其中在列车上应用时,每节车厢上设置一个送风机组,送风机组用于向送风道20提供热风或冷风,本实施例中,与送风机组相连的送风道20具体沿着车辆的车长方向设置在车辆的顶部,即送风道20从车体10的一端延伸到车体10的另一端。
其中,本实施例中,缓冲腔40位于送风道20和车辆的客室50之间,缓冲腔40上开设有与送风道20相连通的进风口401,同时缓冲腔40上还开设有与车辆的客室50相连通的出风口402,这样送风道20中的风通过进风口401进入缓冲腔40,然后通过缓冲腔40的出风口402进入车辆的客室50中(如图1中所示的虚线箭头),其中,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缓冲腔40 能将从进风口401进入的冷热风的流动方向进行改变并发散以使冷热风在缓冲腔40内风速降低并从出风口402进入车辆的客室50内,即从进风口401进入缓冲腔40中的风在缓冲腔40内风流方向被改变,当风流方向改变后风在缓冲腔40内呈发散状态(如图3所示),此时风速降低,最终从出风口402排除的风速较低,这样进入客室50内的冷风或热风作用于人体时风速较低,即降低了人体周围的风速,从而避免了风速较大造成人体不适的问题。
其中,本实施例中,缓冲腔40内的风流方向进行改变可以通过将进风口401和出风口402进行错位设置来实现,具体的,例如从进风口401进入的风垂直作用到进风口401正对的缓冲腔40内壁上,在缓冲腔40内壁的阻挡作用下风向改变为横向或向上的流动方向,改变流动方向后,风在缓冲腔40内呈发散状态,风速减低,最终从出风口402进入客室50内。
本发明的送风装置,通过包括与送风机组相连的送风道20以及与所述送风道20相连通的缓冲腔40,且所述缓冲腔40上开设有与所述送风道20相连通的进风口401以及开设有与所述车辆的客室50相连通的出风口402,所述缓冲腔40能将从所述进风口401进入的所述冷热风的流动方向进行改变并发散以使所述冷热风在所述缓冲腔40内风速降低并从所述出风口402进入所述车辆的客室50内,这样当向客室50送风时,即使送风道20内的风速较大且车辆顶板较低,但由于送风道20内的风进入缓冲腔40后,在缓冲腔40内风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而且风的方向改变后在缓冲腔40内发散,这样风速得到了降低,保证了从出风口402进入客室50的风的风速较低,从而避免了进入客室50的风的风速较大造成人体不适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装置降低了流入客室50区域的风速,从而提高了人体周围冷热风的舒适度,解决了现有送风装置向客室50送风时风速较大造成人体不适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至少一个支风道30,其中,支风道30的一端与送风道20相连通,另一端与缓冲腔40的进风口401相连通,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支风道30增加了送风道20内的风进入客室50的路径长度,从而可以对进入缓冲腔40内的风的流速进行缓冲。
其中,本实施例中,支风道3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图1 中设置了两个支风道30,且两个支风道30分别位于送风道20的两端,其中,也可以将支风道30设置在送风道20的中间,这样将出风口402设置在缓冲腔40的两端,送风道20内的风从缓冲腔40的两端进入客室50中,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支风道30设置的数量与缓冲腔40上设置的进风口401数量相一致,即支风道30与进风口401的数量相对应,例如当设置三个支风道30时,则缓冲腔40上需开设三个进风口401。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缓冲腔40具体由客室50的顶板102和罩设在顶板102上的罩板101围成,即顶板102和罩板101之间形成空腔,该空腔作为缓冲腔40,其中,罩板101与支风道30相连,且进风口401开设在罩板101上,罩板101上的进风口401与支风道30相连通,出风口402开设在顶板102上,其中,为了实现缓冲腔40对风流方向改变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进风口401与出风口402相互错开,例如出风口402开设在罩板101的两端,出风口402开设在顶板102的中间,这样送风道20内的风从车体10的两侧向缓冲腔40的中间发散,或者也可以将进风口401开设在罩板101的中间,将出风口402开设在顶板102的两端,这样送风道20内的风从中间向缓冲腔40的两端发送,最终从客室50的两端进入客室50内。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送风道20内的风通过支风道30从罩板101上的进风口401进入缓冲腔40内,在顶板102内壁的阻挡作用下风流方向发生改变,且风流方向改变后风在缓冲腔40内发散,使得风速降低,最后从顶板102的出风口402以较低的风速流向客室50。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缓冲腔40内设有与进风口401对应的导流板103,导流板103的一端与顶板102相连,另一端朝向进风口401倾斜设置,即导流板103朝向进风口401向上倾斜,这样从进风口401进入的风在倾斜导流板103的作用下朝向罩板101的内壁向上倾斜流动,部分风流在罩板101的内壁作用下风流方向发生二次改变,风在缓冲腔40内的流动路径增长,这样风速从出风口402排出的风速大大地降低,进而实现了风以低风速状态进入客室50的目的,这样即使出风口402距离人体较近,但是由于进入客室50的风速较低,人体不会感到不适,从而解决了出风口402风速较大引起人体不适的问题。
实施例二
图4是本发明送风装置实施例二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由于车辆内会设置灯带或顺梁,为了降低送风装置的结构,因此,本实施例中,缓冲腔40具体由中空的顶板顺梁201或灯带(未示出)围成,图4所示的缓冲腔40具体由内部为中空结构的顶板顺梁201组成,其中,缓冲腔40也可以通过灯带围成,其中,进风口401设置在顶板顺梁201或灯带的顶部端面上,出风口402开设在顶板顺梁201或灯带朝向客室50的侧面上,即进风口401与出风口402处于不同的平面上,且进风口401与出风口402未正对设置,这样缓冲腔40通过进风口401与支风道30的一端相连通,通过出风口402与客室50相连通,送风道20内的风经过支风道30从进风口401进入顶板顺梁201或灯带围成的缓冲腔40中,在缓冲腔40的内底部阻挡作用下风流方向改变,风在缓冲腔40内发散,并从出风口402进入客室50内(如图4中的箭头所示)。
其中,本实施例中,当缓冲腔40由灯带围成时,灯带的位置及灯带上开设的进风口401与出风口402都可参照图4中所示的顶板顺梁201。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由于顶板顺梁201或灯带位于车体10的两侧,因此,设置的支风道30位于送风道20的两侧,且支风道30与顶板顺梁201或灯带相连。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由于缓冲腔40的横向空间有限,这样风在缓冲腔40内发散程度会受限,这样从出风口402排出的风流速度可能会较大,因此,为了进一步地降低进入客室50内的风流速度,如图4所示,顶板顺梁201或灯带的顶端设置中顶板203,底端设有遮光罩202,出风口402位于中顶板203和遮光罩202之间,且中顶板203和遮光罩202围成与客室50和出风口402相连通的出风通道204,即中顶板203的内表面和遮光罩202的内表面之间围成出风通道204,这样从出风口402排出的风并没有直接流入客室50,而是先经过出风通道204然后流入客室50内,通过增加出风通道204,使得风进入客室50的流动路径增大,从而使得风速进一步的降低。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了使 得从出风口402排出的风在出风通道204内风速进一步的降低,本实施例中,将中顶板203位于出风通道204内的表面朝向车辆的顶部倾斜,遮光罩202位于出风通道204内的表面朝向客室50向下倾斜,即中顶板203的一端朝上倾斜,遮光罩202的一端朝下倾斜,这样从出风口402出来的风在出风通道204内得到较好的发散,并沿着中顶板203的倾斜面、遮光罩202的倾斜面进入客室50内,这样风速得到进一步的减低,进入客室50的风速更低,更好地满足了乘客对风速的要求。
其中,本实施例中,该送风装置在车辆内使用时,具体的,首先通过托梁60将送风道20和顶板顺梁201或灯带固定在车体10上,然后将中顶板203、遮光罩202固定在顶板顺梁201或灯带上。
其中,本实施例中,中顶板203的一端与车体10一侧设置顶板顺梁201或灯带相连,中顶板203的另一端与车体10另一侧设置的顶板顺梁201或灯带相连,中顶板203的中间朝向车顶弯曲,这样中顶板203的两端均向车顶方向倾斜,从出风口402出来的部分风沿着中顶板203的倾斜面向上流动后最终进入客室50内,这样有效地降低了进入客室50内的风的速度。
实施例三
图5是本发明送风装置实施例三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缓冲腔40具体由上中顶板301和下中顶板302围成,其中,图5中,上中顶板301和下中顶板302围成的缓冲腔40的数量为两个,且上中顶板301和下中顶板302围成的两个缓冲腔40相互独立,两个缓冲腔40并不连通,进风口401开设在上中顶板301的一端,出风口402开设在下中顶板302上,且进风口401与出风口402相互错开,这样送风道20内的风经过支风道30通过进风口401进入上中顶板301和下中顶板302围成的缓冲腔40内,在缓冲腔40内风流方向在下中顶板302的阻挡作用下发生改变,其风流方向改变后,风在缓冲腔40内发散,风速减低,最终从出风口402进入客室50内(如图5中的虚线箭头所示)。
其中,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中,送风道20内的风通过缓冲腔40从客室50的两侧进入客室50中,而且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独立的缓冲腔40,这样从两个进风口401进入的风在缓冲腔40内互不影 响。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缓冲腔40内的风进一步的发散,如图5所示,缓冲腔40靠近进风口401的一端逐渐向远离进风口401的另一端增大,即缓冲腔40靠近进风口401的一端较小,远离进风口401的另一端腔体空间较大,这样从进风口401进入的风在缓冲腔40的较小端向缓冲腔40的较大端发散,使得风速进一步的降低。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中顶板301的内表面为朝向车辆顶部弯曲的弧面,这样,从进风口401进入缓冲腔40的部分风会沿着上中顶板301的弧面发散,发散后最终从出风口402进入客室50中,由于上中顶板301的内表面为弧面,弧面对风速起到缓冲作用,使得风速进一步的降低,从而确保了进入客室50的风速较低。
本实施例中,送风道20、上中顶板301和下中顶板302在车体10内安装时,具体的,如图5所示,送风道20、上中顶板301和下中顶板302通过托梁60和安装骨架70固定在车体10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送风装置,用于向车辆的客室输送冷热风,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送风机组相连的送风道以及与所述送风道相连通的缓冲腔,其中,所述送风道沿着所述车辆的车长方向设置在所述车辆的顶部,所述缓冲腔位于所述送风道和所述车辆的客室之间;
所述缓冲腔上开设有与所述送风道相连通的进风口以及开设有与所述车辆的客室相连通的出风口,所述缓冲腔用于将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所述冷热风的流动方向进行改变并发散以使所述冷热风在所述缓冲腔内风速降低并从所述出风口进入所述车辆的客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支风道,所述支风道的一端与所述送风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缓冲腔的进风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由所述客室的顶板和罩设在所述顶板上的罩板围成,所述罩板与所述支风道相连,所述进风口开设在所述罩板上,所述出风口开设在所述顶板上,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相互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内设有与所述进风口对应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顶板相连,另一端朝向所述进风口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由中空顶板顺梁或灯带围成,且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顶板顺梁或所述灯带的顶部端面上,所述出风口开设在所述顶板顺梁或所述灯带朝向所述客室的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顺梁或所述灯带的顶端设置中顶板,底端设有遮光罩,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中顶板和所述遮光罩之间,所述中顶板和所述遮光罩围成与所述客室和所述出风口相连通的出风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顶板位于所述出风通道内的表面朝向所述车辆的顶部倾斜;
所述遮光罩位于所述出风通道内的表面朝向所述客室向下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由上中顶板和下中顶板围成,所述进风口开设在所述上中顶板的一端,所述出风口开设在所述下中顶板上,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相互错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逐渐向远离所述进风口的另一端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中顶板的内表面为朝向所述车辆顶部弯曲的弧面。
CN201610602910.6A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送风装置 Active CN1061842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02910.6A CN106184251B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送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02910.6A CN106184251B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送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84251A true CN106184251A (zh) 2016-12-07
CN106184251B CN106184251B (zh) 2018-09-25

Family

ID=57496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02910.6A Active CN106184251B (zh) 2016-07-28 2016-07-28 一种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8425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5511A (zh) * 2019-04-03 2019-07-30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地铁车辆送风通道密封装置、送风通道及送回风通道
CN110920340A (zh) * 2019-10-09 2020-03-27 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车辆座舱出风结构
CN115009312A (zh) * 2022-06-29 2022-09-06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道系统及轨道车辆
RU2779963C2 (ru) * 2017-11-28 2022-09-16 Кррк Цицикар Ролинг Сток Ко., Лтд. Рефрижераторный вагон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10124A (ja) * 1992-05-08 1993-11-2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鉄道車両の空調換気装置
CN202016468U (zh) * 2010-12-14 2011-10-26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空调机组底部送风装置
CN102358305A (zh) * 2011-08-29 2012-02-22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铁路特种车辆会议室送风道
CN102826098A (zh) * 2011-06-14 2012-12-19 邦巴尔迪尔运输有限公司 用于固定在用于客运的大空间车辆的车厢顶棚上的装置
CN103101549A (zh) * 2013-03-04 2013-05-15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空调出风道的安装工艺
CN204095824U (zh) * 2014-09-22 2015-01-14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空调风道结构
CN105151060A (zh) * 2015-07-08 2015-12-16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厢送风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10124A (ja) * 1992-05-08 1993-11-2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鉄道車両の空調換気装置
CN202016468U (zh) * 2010-12-14 2011-10-26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空调机组底部送风装置
CN102826098A (zh) * 2011-06-14 2012-12-19 邦巴尔迪尔运输有限公司 用于固定在用于客运的大空间车辆的车厢顶棚上的装置
CN102358305A (zh) * 2011-08-29 2012-02-22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铁路特种车辆会议室送风道
CN103101549A (zh) * 2013-03-04 2013-05-15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空调出风道的安装工艺
CN204095824U (zh) * 2014-09-22 2015-01-14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空调风道结构
CN105151060A (zh) * 2015-07-08 2015-12-16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厢送风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779963C2 (ru) * 2017-11-28 2022-09-16 Кррк Цицикар Ролинг Сток Ко., Лтд. Рефрижераторный вагон
RU2780754C2 (ru) * 2017-11-28 2022-09-30 Кррк Цицикар Ролинг Сток Ко., Лтд Система вентиляционных каналов
CN110065511A (zh) * 2019-04-03 2019-07-30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地铁车辆送风通道密封装置、送风通道及送回风通道
CN110920340A (zh) * 2019-10-09 2020-03-27 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车辆座舱出风结构
CN115009312A (zh) * 2022-06-29 2022-09-06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道系统及轨道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84251B (zh) 2018-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3247B (zh) 具有空调设施的登机桥
CN105946884A (zh) 一种车辆用送风系统
CN106541866A (zh) 操作地连接至加热通风空调设备的座椅装置
CN106184251A (zh) 一种送风装置
CN104228863B (zh) 轨道车辆空调送回风系统
EP3059105A1 (en) Moving vehicle
KR20130064393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공기토출 시스템
CN108731227A (zh) 空调导风板和具有其的空调
CN110281824A (zh) 车辆空调系统
JP4729209B2 (ja) 鉄道車両用空調システム
CN204095825U (zh) 轨道车辆空调送回风系统
CN105387518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14103789A1 (ja) 車両空調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鉄道車両
CN205292219U (zh) 一种带有导流板的吹脚风道
CN109476215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JP2009012527A (ja) 鉄道車両
CN103879423B (zh) 低地板轻轨车辆采暖通风及空调系统
JP7132709B2 (ja) 鉄道車両
JP6960311B2 (ja) 鉄道車両
JP4106322B2 (ja) 鉄道車両
CN106828013A (zh) 车辆
JP4553934B2 (ja) 鉄道車両の調和空気吹き出し方法
WO2019127205A1 (zh) 轨道列车及其侧墙
TW201325961A (zh) 空調系統、及具備其之鐵道列車
JP4319098B2 (ja) 鉄道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