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70359B - 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 - Google Patents

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70359B
CN106170359B CN201480076857.XA CN201480076857A CN106170359B CN 106170359 B CN106170359 B CN 106170359B CN 201480076857 A CN201480076857 A CN 201480076857A CN 106170359 B CN106170359 B CN 1061703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plate
aforementioned
tectosome
metal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68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70359A (zh
Inventor
桥川义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D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D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DC Corp filed Critical JD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170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703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703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703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1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discontinuous layer, i.e. formed of separate pieces of material
    • B32B3/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discontinuous layer, i.e. formed of separate pieces of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an internal layer formed of separate pieces of material which are juxtaposed side-by-side
    • B32B3/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discontinuous layer, i.e. formed of separate pieces of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an internal layer formed of separate pieces of material which are juxtaposed side-by-side of hollow pieces, e.g. tubes; of pieces with channels or cavi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47/00Winding-up, coiling or winding-off metal wire, metal band or other flexible metal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evant to metal processing only
    • B21C47/003Regulation of tension or speed; Bra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47/00Winding-up, coiling or winding-off metal wire, metal band or other flexible metal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evant to metal processing only
    • B21C47/006Winding-up, coiling or winding-off metal wire, metal band or other flexible metal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evant to metal processing only winding-up or winding-off several parallel metal ba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47/00Winding-up, coiling or winding-off metal wire, metal band or other flexible metal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evant to metal processing only
    • B21C47/34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apparatus
    • B21C47/345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the tension or advance of th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47/00Winding-up, coiling or winding-off metal wire, metal band or other flexible metal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evant to metal processing only
    • B21C47/34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apparatus
    • B21C47/3466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apparatus by using specific means
    • B21C47/3475Fluid pressure or vacu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26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the apertures going through the whole thickness of the layer, e.g. expanded metal, perforated layer, slit layer regular cells B32B3/12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formed with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e.g. hollows, grooves, protuberance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0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022Non-woven fab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2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 B32B5/24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4Permeability to gases, adsor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Winding, Rewinding, Material Storage Device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Accessories And Tools For Shearing Machines (AREA)
  • Shea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平板型负压片材(3)具备台板(4)、带导通槽的片材(5)、无纺布层叠外层(6)和表层材料(7)。台板(4)是成为平板型负压片材(3)的基座的部件。另外,带导通槽的片材(5)是被配置在台板(4)的外侧的部件,在其表面上形成了负压导通槽(8)。在平板型负压片材(3)中,在与带板(2)通过的方向大致呈直角的方向形成了负压导通槽(8),成为使负压产生至平板型负压片材(3)的端部的结构。

Description

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详细地说,涉及难以由金属带板的纵切线对带板表面产生有害的损伤,可进行稳定的带板的通过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
背景技术
在以被卷绕成卷材状的长尺寸的金属原材料的纵切线为代表的所谓的金属卷材的工艺线中,例如,作为纵切后的卷取前的张紧装置,配置辊拉紧器(roll bridle)、皮带式张紧装置等。
此张紧装置成为如下的结构:相对于被进行了纵切加工的带板,在卷取机的前段赋予卷取张力,牢固、紧紧地将带板卷取成卷取卷材。
另外,作为张紧装置,也多采用由2根弹性辊夹压被纵切成多条的带板而赋予卷取张力的张紧装置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此张紧装置中,以各带板的板厚偏差、切断面的不均匀或者速度差为起因而产生带板的蜿蜒行进现象已被公知。
若产生带板的蜿蜒行进现象,则卷取卷材的侧面成为凸凹状,不仅美观变差,而且在制品卷材的输送中损伤卷材边缘而损害商品价值。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构造中,如图16所示,成为如下的结构:在赋予卷取张力的前段的弹性辊100及后段的弹性辊101之间配置由毛毡从上下夹压带板的张紧垫102,抑制带板的蜿蜒行进。
另外,向纵切线供给的片材状的金属卷材一般由辊轧加工进行制造。因此,金属卷材的两端部与中央部相比薄,成为在同一片材上在厚度上产生差的金属卷材。进而,在纵切加工时,还存在如下的情况:在各带板的端面的切断面上产生尖锐的毛刺,产生以此为起因的厚度的差。
在纵切加工后,在带板被卷取机卷取时,片材上的厚度的差或以毛刺为起因的厚度的差成为各卷取卷材的卷取外径的差。即,因为在厚度上存在差的带板的卷取卷材径比厚度薄的带板的卷取卷材径大,产生周长差,所以被卷材径大的卷取机卷取的带板更快地被卷取。
在纵切线的与纵切机相比为下游的位置,由于此卷取速度的差而在带板上产生长度的差,成为在各带板中大小不同的环状的形状。因为若带板的表面与地板面等接触,则产生损伤,损害商品价值,所以在带板的产生环的位置,在地板面上设置深度几m左右的环状凹陷,使环垂下,连续地存入。
另外,在带板从环状凹陷中的垂直方向向水平方向改变方向的立起的弯曲部,为了对带板进行导向,配置了分离器、导向辊,对带板赋予直行性。在弯曲部通过后,带板被送入张紧装置。
但是,因为分离器、导向辊都由一轴的辊构成,相对于多条带板仅由恒定旋转对应,所以前述的带板之间的卷取速度的差成为问题。即,因为分离器、导向辊与卷取卷材径变大的厚度大、速度快的带板同步地旋转,所以连卷取卷材径变小的厚度薄的带板也以相同的速度被送入张紧装置。
此结果,卷取卷材径变小的厚度薄的带板在张紧装置前产生板过剩,引起带板的蜿蜒行进现象。
为了抑制在此张紧装置前的带板的蜿蜒行进现象,使用了在张紧装置的进入侧的弯曲部配置小型的毛毡式板按压件的构造。例如,如图17 所示,在环状凹陷后的弯曲部,在皮带式张紧装置200前经垫开闭用油压缸201设置了在上下成对的轻压毛毡垫202。成为由轻压毛毡垫202 从上下夹压带板并抑制带板的蜿蜒行进的结构。
另外,存在以容易进行纵切作业为目的,在纵切机的进入侧的前段也设置环状凹陷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为了防止出现了环的卷材的蜿蜒行进,采用了配置小型的毛毡式板按压件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2)。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图18所示的构造。在与纵切机300连接的多根杆301的前端设置了卷绕毛毡302的推压垫303。成为由悬链导向器 304和推压垫303从上下夹压卷材,抑制卷材的蜿蜒行进、板失控的结构。
进而,在纵切机的进入侧,若宽度宽的卷材没有以平的状态被导入纵切机的圆刀,则给带板的切断精度带来坏影响的情况已被公知。因此,使用了从上下约束卷材并向纵切机引导的板按压构造、机械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另外,在纵切机的送出侧,也需要将被纵切了的带板一面防止因纵切机的圆刀的影响而上下失控一面送出,利用板按压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5及专利文献6)。
在此板按压构造、机械手上存在板状的结构,通过在纵切机的进入侧、送出侧从上下夹着卷材及带板,成为将带板保持为平的姿势的结构。另外,因为带板的纵切宽度因卷材用户的期望而不同,所以使用了多种、多个纵切宽度尺寸的板按压件、机械手。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383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31822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2003-19112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3-16955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1-58124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0-21008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0-173842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平7-1276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前所述,在张紧装置的前段及纵切机的前后,采用了各种防止卷材、带板的蜿蜒行进和抑制上下动的构造。然而,这些构造共同成为使用毛毡等从卷材、带板的上下面夹压而赋予制动力的结构。因此,在由毛毡强力夹压的卷材、带板的表面上附着了伤痕、污物。
带板的表面的擦伤、污物对要求高级的表面精加工的用途的带板来说成为致命的缺点。另外,若是如金属箔的那样带板的板厚不足0.1mm 的极薄板,则存在因夹压而产生变形的可能性。
另外,为了与不同的纵切宽度对应,在板按压构造中需要多个零件这一点成为降低作业效率的主要原因。即,频繁地产生使板按压构造的零件与纵切宽度一致的更换作业、保养作业,处理麻烦,导致生产性的降低。进而,因为是消耗品,所以还存在成本变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创造的发明,以提供一种难以由金属带板的纵切线对带板表面产生有害的损伤,可进行稳定的带板的通过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为目的。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其特征在于,具备主体;被设置在该主体的内部,并且由规定的吸引装置形成负压的导通孔;被形成在前述主体的表面上并且与前述导通孔连接的导通槽;和被设置在该导通槽的外侧的低通气性的外层部。
在这里,通过被设置在主体的内部并且由规定的吸引装置形成负压的导通孔,能使主体的内部成为负压。规定的吸引装置是指例如能使用真空泵、喷射器等,通过与导通孔连接能将主体内部的空气排出而使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产生负压。
另外,导通槽和导通孔由被形成在主体的表面上并且与导通孔连接的导通槽相连,将在导通孔内产生的负压的区域扩展至主体的表面。另外,能由导通槽扩展负压的区域。即,可在主体的内部使负压波及到从导通孔离开了的主体的端部。
另外,通过由规定的吸引装置形成负压的导通孔和被形成在主体的表面上并且与导通孔连接的导通槽,使负压波及到与主体的表面相接的带板,能进行吸附。另外,可不会在带板的表面上产生损伤地使主体把持带板。另外,这里所说的通过负压产生的吸附,是指以通过作用于与主体相接的带板的表面的大气产生的推压为起因的吸附。
另外,由通过规定的吸引装置形成负压的导通孔;被形成在主体的表面上并且与导通孔连接的导通槽;和被设置在导通槽的外侧的低通气性的外层部,能一面扩展主体内部的负压的区域一面减少从主体的外部向内部流入的空气的量。即,提高主体的内部的负压度,能增强波及到与主体相接的带板的把持力。
另外,通过将主体配置在纵切线的张紧装置的前段,可使通过负压产生的把持力波及到被送入张紧装置的带板。即,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仅与带板的单面接触地赋予预备张力,能防止带板的蜿蜒行进现象,赋予带板直行性。
另外,通过将主体配置在纵切线的环状凹陷的立起的弯曲部,可使通过负压产生的把持力波及到从垂直方向向水平方向改变方向的卷材、带板。即,通过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仅与带板的单面接触地进行把持,能抑制跳起,难以产生带板的蜿蜒行进。
另外,通过将主体配置在纵切线的纵切机的圆刀的前段及后段,可使通过负压产生的把持力波及到纵切加工前后的卷材、带板。即,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仅与带板的单面接触,能将卷材以平的状态投入纵切机的刀具部。另外,能使纵切后的带板成为难以因纵切机的圆刀的影响而在上下失控的结构。
另外,在外层部的通气度按弗雪泽形通气度为1.0cm3/cm2·s以下的情况下,外层部难以吸入多余的外气。其结果,成为主体的内部的负压度足够高的结构,能相对于带板波及足够的把持力。例如,即使在带板的宽度比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的宽度窄的情况下,或者多条带板的各带板之间存在间隙的情况下,也可将负压保持得高。
另外,在形成多个与导通孔连接的负压吸入口,每个负压吸入口被构成为可控制吸引的情况下,可有效地产生负压。即,例如,在将多个负压吸入口与单一的真空泵连接,在主体表面上通过的带板的根数少时,通过停止与在主体表面上没有带板的导通槽及导通孔对应的负压吸入口,负压吸引率提高。另外,例如,在多个负压吸入口的每一个与真空泵连接,在主体表面上通过的带板的根数少时,通过停止与在主体表面上没有带板的导通槽及导通孔对应的负压吸入口,能降低在运转中需要的消费能量。
另外,在具备被设置在导通槽和外层部之间并且形成了多个通气孔的中间层部的情况下,能进一步在主体的内部容易形成负压。即,例如,在导通槽的槽宽被形成得大时,也能使在导通槽中产生的负压由多个通气孔波及到外层部。另外,外层部难以落入导通槽之间,难以产生凹凸。由此,能使外层部效率好地产生负压。另外,此情况下的导通槽的槽宽意味着例如超过3mm的槽宽。
另外,在由将外层部设置在导通槽的外侧的低通气性的无纺布;和被层叠在无纺布的外侧,且摩擦系数比无纺布大并形成了多个微小的贯通孔的外层部件构成的情况下,能在由构成无纺布的纤维之间的无数的间隙将主体内部保持在高的负压度的同时,使把持力经外层部件的微小的贯通孔波及到与外层部件相接的带板。另外,外层部件的摩擦性提高带板的把持力,例如,在将主体配置在张紧装置的前段时,可赋予足够的预备张力。
另外,在被构成为可调节流过导通孔的空气的量的情况下,可与成为对象的带板的厚度相应地变更产生的负压。
另外,在导通孔在主体的在纵切线上通过的带板的通过方向形成了多个,并且邻接的导通孔彼此具有一定间隔,导通槽在与主体的在纵切线上通过的带板的通过方向大致呈直角的方向形成了多个,并且邻接的导通槽彼此具有一定间隔的情况下,因为多个导通槽沿带板通过的方向均匀地分布,所以能与带板的纵切宽度无关地均匀地赋予把持力。
在将弯曲的外周面形成在主体上的情况下,成为容易进一步使把持力相对于通过环状凹陷的立起的弯曲部的带板波及的结构。即,成为使主体的外周面配置在弯曲部而容易沿着带板的结构。
另外,在与主体的在纵切线上通过的带板的通过方向大致呈直角的方向形成多个导通孔,并且邻接的导通孔彼此具有一定间隔,在主体的纵切线上通过的带板的通过方向形成多个导通槽,并且邻接的导通槽彼此具有一定间隔的情况下,能连续地使负压波及到与主体相接的带板。即,在主体的表面上连续地产生通过负压产生的把持力。
在将主体配置在卷取装置的前段的情况下,可作为张紧装置使用。即,例如,在以厚度为0.1mm以下的金属箔的那样的极薄板的带板为对象时,通过使把持力波及,能赋予用于将带板牢固且紧紧地卷绕到卷取卷材上的卷取张力。
另外,在外层部由低通气性的无纺布形成的情况下,成为容易提高主体内部的负压的构造。即,例如,可通过使用极低通气性的无纺布或将多个无纺布重叠做成多层构造来对应。另外,在无纺布表面上产生了污物、孔堵塞时,可容易更换外层部,能使装置的保养变得容易。
发明的效果
有关本发明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成为可在金属带板的纵切线上难以对带板表面产生有害的损伤,可进行稳定的带板的通过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和带板的位置关系的示意俯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a)及图2(a) 的箭头B方向的剖视图(b)。
图3是表示用于平板型负压片材3的无纺布层叠外层6的无纺布的放大显微镜照片的图。
图4是表示一般的无纺布的放大显微镜照片的图。
图5是表示高密度纺布的放大显微镜照片的图。
图6是表示一般的纺布的放大显微镜照片的图。
图7是图2(a)的箭头C方向的剖视图(a)及具有多个负压共同路的构造的示意剖视图(b)。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1的箭头D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图8的箭头B方向的剖视图。
图10是图8的箭头C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设置了多个负压共同路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的示意剖视图。
图12是有关平板型负压片材19的负压调节的示意图。
图13是作为中间层部设置了多孔板的负压片材的示意剖视图(a)、图13 (a)的箭头B方向的剖视图(b)及图13(a)的箭头C方向的剖视图(c)。
图14是将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配置在纵切机的前段及后段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弯曲型负压片材的构造和配置位置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以往的弹性辊式张紧装置的毛毡推压构造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以往的皮带式张紧装置的前段的毛毡推压构造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以往的纵切机前段的毛毡推压构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下面,一面参照附图一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便理解本发明。
图1是表示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和带板的位置关系的示意俯视图。
在这里,如图1所示,适用了本发明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1被配置于在纵切线上通过的带板2的下侧或未图示的纵切加工前的卷材的下侧。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1,根据在其内部形成的负压路径的构造、配置位置,能采用下面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是被下面所示的内容限定的实施方式,仅仅是一例。另外,图1、图2及图7至图15所示的图是表示用于说明的示意的构造的图,不是限定本发明中的构造的大小、比例尺的图。
<第一实施方式>
对作为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平板型负压片材3进行说明。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a)及图2(a) 的箭头B方向的剖视图(b)。图7是图2(a)的箭头C方向的剖视图 (a)及设置了多个负压共同路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的示意剖视图(b)。
如图2(a)所示,平板型负压片材3具备台板4、带导通槽的片材5、无纺布层叠外层6和表层材料7。
台板4是成为平板型负压片材3的基座的部件,由金属形成。另外,带导通槽的片材5是被配置在台板4的外侧的部件,在其表面上形成了负压导通槽8。在平板型负压片材3中,在与带板2通过的方向大致呈直角的方向形成了负压导通槽8,成为使负压产生至平板型负压片材3的端部的结构。另外,台板4及带导通槽的片材5是相当于主体的部件。
另外,无纺布层叠外层6由无纺布构成,被形成在带导通槽的片材5 的外侧。因为无纺布层叠外层6的通气度低,所以外气的流入量成为极微量,能提高平板型负压片材3的内部的负压。另外,在这里,无纺布层叠外层6按弗雪泽形通气度,成为1.0cm3/cm2·s以下的通气度。
另外,还在其外侧配置了由摩擦系数比无纺布大的人造皮革构成的表层材料7。表层材料7成为与带板2的表面相接的部分,在表层材料7 形成了多个贯通孔。成为使负压经此贯通孔产生至表面的结构。另外,表层材料7的贯通孔是孔径为0.2mm左右的大小,各孔之间具有1mm 左右的间隔。
台板4、带导通槽的片材5、无纺布层叠外层6及表层材料7各自被固定,成为即使由在带板2的线上通过的动作拉伸也难以分离的构造。另外,无纺布层叠外层6及表层材料7成为可与劣化、污物相应地容易变更的结构。
在这里,形成台板4的原材料不是被特别地限定的原材料,能与用途一致地适宜地变更。例如,在将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配置在后述的环状凹陷的立起的弯曲部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使用铝、软质的黄铜材料的薄板,使台板可与弯曲部一起折曲。
另外,不一定需要使用台板4及带导通槽的片材5,只要成为使平板型负压片材的内部产生负压的构造就是充分的。例如,也能采用通过塑料成形等,将在台板4上形成了与负压导通槽8同样的槽的台板4及带导通槽的片材5进行了一体化的构造。
另外,不一定需要负压导通槽8在与带板2通过的方向大致呈直角的方向形成,只要是使负压产生至平板型负压片材3的端部的构造就是充分的。但是,从可与带板的板宽无关地波及均匀的负压这一点看,优选在与带板2通过的方向大致呈直角的方向形成负压导通槽8。
另外,不一定需要无纺布层叠外层6按弗雪泽形通气度成为 1.0cm3/cm2·s以下的通气度。但是,从能向通过的带板赋予足够的把持力这一点看,优选无纺布层叠外层6按弗雪泽形通气度成为1.0cm3/cm2· s以下的通气度。
另外,不一定需要在无纺布层叠外层6的外侧配置由摩擦系数比无纺布大的人造皮革构成的表层材料7。例如,也可以是无纺布层叠外层6 与带板的表面接触的构造。但是,从成为与带板的表面之间的摩擦阻力变大,能提高波及到带板的把持力,适合于赋予在张紧装置前段的预备张力的结构这一点看,优选在无纺布层叠外层6的外侧配置由摩擦系数比无纺布大的人造皮革构成的表层材料7。
另外,构成表层材料7的原材料不是限定于人造皮革的原材料,只要是摩擦系数比无纺布层叠外层6大的原材料就是充分的。例如,也可以考虑由橡胶原材料形成表层材料7。
另外,表层材料7的贯通孔的孔径、孔间的间隔不是特别限定的孔径、间隔,只要成为负压波及到带板的孔径、间隔就是充分的。
另外,台板4、带导通槽的片材5、无纺布层叠外层6及表层材料7 不一定需要各个被固定,只要成为由在带板2的线上通过的动作拉伸而各自不分离的构造就是充分的。例如,也可以采用使用具有通气性的粘接片材等将全部一体地固定的构造。
如图2(a)所示,在带导通槽的片材5的一端侧形成了将带导通槽的片材5贯通的负压导通孔9。负压导通孔9成为在由真空泵抽取平板型负压片材3的内部的空气时的空气的流路。
另外,在负压导通孔9和真空泵之间设置了负压共同路10,发挥用于使平板型负压片材3的内部成为负压的吸入口的作用。另外,箭头Z 表示平板型负压片材3由真空泵吸引的方向。
另外,设置了负压调整阀及负压计,其与负压共同路10连接,未图示。负压调整阀是调节流过负压共同路10的空气的量的阀。
在这里,在本发明中,作为吸引装置不需要使用大容量的排气鼓风机。因为将与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相接的带板的里面保持为负压状态,由通过大气进行的推压产生把持力,所以能使用吸引量较小但产生高真空度的真空泵、喷射器等。
作为使用排气鼓风机的负压吸附的相关技术,存在吸辊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7),但成为通气度与本发明的水平相比非常大的结构。因此,需要由大容量的排气鼓风机吸引,在专利文献7记载的吸辊中,吸引路径构造与平板型负压片材3相比很大。
或者,在作为吸辊方式的装置吸引效率不足的情况下,也有将调节吸引区域的机构设置在辊内部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8)。
与前述的2个装置相比,在平板型负压片材3中,通过适用低通气性的无纺布,大的吸引构造、吸引区域的调节构造变得无用,因此,能做成薄的片材状的构造体。
另外,不一定需要设置负压共同路10,只要做成能使平板型负压片材3的内部成为负压的构造就是充分的。
另外,不一定需要设置负压调整阀及负压计。但是,从可调节在内部产生的负压,能使负压的吸引效率提高这一点看,优选设置负压调整阀及负压计。
如图2(b)所示,负压导通孔9相对于1个负压导通槽8设置了1 个。在平板型负压片材3中,沿带板2通过的方向以一定间隔形成了多个负压导通槽8,在其下侧同样以一定间隔形成了多个负压导通孔9。另外,箭头Z表示平板型负压片材3由真空泵吸引的方向。
在这里,不一定需要负压导通槽8及负压导通孔9沿带板2通过的方向以一定间隔形成多个,只要成为对带板2赋予通过负压产生的把持力的构造就是充分的。但是,从可与纵切宽度无关地使负压相对于带板均等地波及这一点看,优选负压导通槽8及负压导通孔9沿带板2通过的方向以一定间隔形成多个。
对用于平板型负压片材3的无纺布层叠外层6的无纺布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用于平板型负压片材3的无纺布层叠外层6的无纺布的放大显微镜照片的图。图4是表示一般的无纺布的放大显微镜照片的图。图5是表示高密度纺布的放大显微镜照片的图。图6是表示一般的纺布的放大显微镜照片的图。
图3表示在平板型负压片材3的无纺布层叠外层6中使用的无纺布 43的显微镜照片(倍率100倍)。无纺布43使线径为约4μm左右的纤维呈高密度地缠绕而形成。另外,无纺布43为1张,成为能实现弗雪泽形通气度为0.8cm3/cm2·s左右的低的通气度的结构。另外,存在如下的特征:在此无纺布43的极细的各纤维之间存在许多μm尺寸的间隙,通过此间隙,负压可容易地到达无纺布层叠外层6的表面整个区域。
另一方面,图4表示一般用于作为张紧装置之一的张紧垫的无纺布 44的显微镜照片。无纺布44是使线径为约20~30μm的纤维缠绕了的结构,成为与无纺布43相比密度低的无纺布。另外,无纺布44为1张,弗雪泽形通气度为50~100cm3/cm2·s,难以作为无纺布层叠外层6的无纺布利用。
在这里,也可以通过将无纺布44与具有弗雪泽形通气度为 0.8cm3/cm2·s左右的低的通气度的原材料,例如尼龙纺布等高密度纺布 45组合,实现低的通气性。即,也可以通过将高密度纺布45夹在无纺布 44彼此之间,形成无纺布层叠外层6。图5表示高密度纺布45的放大显微镜照片(倍率100倍),图6表示一般的纺布46的放大显微镜照片(倍率100倍)。
另外,无纺布层叠外层6不一定需要由1张无纺布43形成。例如,也能采用将多张无纺布重叠而使通气度变低的构造。
另外,平板型负压片材3的不存在负压导通孔9及负压共同路10的区域的截面成为图7(a)所示的那样的构造。
进而,在上述说明的平板型负压片材3是相对于多个负压导通孔9 设置了单独的负压共同路10的构造,但在本发明中,也能采用图7(b) 所示的那样的负压共同路的构造。
在图7(b)所示的平板型负压片材11中,设置了2个负压共同路 12,在其间形成了分隔件13。在各负压共同路12上设置了负压调整阀,成为可调节负压的构造。另外,箭头Z表示平板型负压片材11由真空泵吸引的方向。
这样,通过设置多个负压共同路12,可在每个区域中调节负压,能与通过的带板2的厚度相应地改变波及到带板2的把持力。
<第二实施方式>
对作为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平板型负压片材14进行说明。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1的箭头D方向的剖视图。图9是图8 的箭头B方向的剖视图。图10是图8的箭头C方向的剖视图。图11是设置了多个负压共同路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的示意剖视图。
如图8所示,平板型负压片材14具备台板4、带导通槽的片材15、无纺布层叠外层6和表层材料7。
在平板型负压片材14中,在带导通槽的片材15的表面上形成了负压导通槽16。在平板型负压片材14中,在与带板2通过的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形成了负压导通槽16,成为使负压产生至平板型负压片材14的端部的结构。
另外,在带导通槽的片材15的一端侧,形成了将带导通槽的片材15 贯通了的负压导通孔17。另外,在负压导通孔17和真空泵之间设置了负压共同路18。另外,箭头Z表示平板型负压片材14由真空泵吸引的方向。
如图9所示,负压导通孔17相对于1个负压导通槽16设置了1个。在平板型负压片材14中,沿与带板2通过的方向大致呈直角的方向,以一定间隔形成了多个负压导通槽16,在其下侧同样以一定间隔形成了多个负压导通孔17。平板型负压片材14和前述的平板型负压片材3成为负压导通槽的形成方向不同的结构。另外,箭头Z表示平板型负压片材14 由真空泵吸引的方向。
另外,平板型负压片材14的不存在负压导通孔17及负压共同路18 的区域的截面,成为图10所示的那样的构造。
进而,对平板型负压片材14也能采用设置了多个负压共同路的构造。在图11所示的平板型负压片材19中,设置了2个负压共同路20,在其之间形成了分隔件21。另外,箭头Z表示平板型负压片材19由真空泵吸引的方向。
这样,通过设置多个负压共同路20,可在每个区域中调节负压,能与通过的带板2的厚度相应地改变波及到带板2的把持力。另外,若为本构造,则在没有在表层材料7的表面上配置带板2的情况下,可有效地产生负压。下面通过图12说明这一点。
如图12所示,在平板型负压片材19的2个负压共同路20上分别设置了负压调整阀22,可调节负压。另外,在使多条带板2通过时,在区域23中,带板2存在于表层材料7上,区域24成为带板2不通过的区域。另外,箭头Z表示平板型负压片材19由真空泵吸引的方向。
在此情况下,例如,若2个负压共同路20与单一的真空泵连接,则通过关闭区域24侧的负压调整阀22,可效率好地使区域23侧成为负压。另外,若2个负压共同路20与各自的真空泵连接,则可停止与区域24 侧的负压共同路20连接的真空泵的运转,降低在本构造的工作中需要的消费能量。
这样,在如平板型负压片材14及平板型负压片材19的那样,在与带板2通过的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形成了负压导通槽16的构造中,通过形成多个负压共同路,能使负压吸引的效率提高。
<第三实施方式>
对作为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平板型负压片材25进行说明。
图13是作为中间层部设置了多孔板的负压片材的示意剖视图(a)、图13(a)的箭头B方向的剖视图(b)及图13(a)的箭头C方向的剖视图(c)。
如图13(a)所示,平板型负压片材25具备台板4、带导通槽的片材26、中间层27、无纺布层叠外层6和表层材料7。
在平板型负压片材25中,在带导通槽的片材26的表面上形成了槽宽超过3mm的负压导通槽28。另外,在平板型负压片材25中,在与带板2通过的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形成了负压导通槽28,成为使负压产生至平板型负压片材26的端部的结构。
另外,在带导通槽的片材26的一端侧,形成了将带导通槽的片材26 贯通了的负压导通孔29。另外,在负压导通孔29和真空泵之间设置了负压共同路30。另外,箭头Z表示平板型负压片材25由真空泵吸引的方向。
另外,中间层27由形成了多个通气孔31的冲孔金属板构成,成为经通气孔31使在负压导通孔29及负压导通槽28中产生的负压波及到无纺布层叠外层6的结构。另外,在图13(b)中,表示存在负压导通孔 29及负压共同路30的区域,在图13(c)中,表示不存在负压导通孔29 及负压共同路30的区域。另外,在图13(b)中,箭头Z表示平板型负压片材25由真空泵吸引的方向。
这样,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即使是负压导通槽28的宽度被形成得大的构造,也成为可在平板型负压片材25的内部充分地形成负压的结构。另外,成为如下的构造:因为存在中间层27,所以无纺布层叠外层6难以落入负压导通槽28之间,难以在无纺布层叠外层6的面上产生凹凸。
到上面为止说明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及第三实施方式,是被形成为平板状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能配置在纵切线的带板在水平方向通过的区域上。
首先,平板状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能配置在纵切线的张紧装置的前段。能使通过负压产生的把持力波及到带板的单侧表面,赋予用于防止带板蜿蜒行进的预备张力。
另外,因为成为将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的内部的通气度保持得低的构造,所以即使从纵切后的多条带板彼此的间隙吸入空气,也能维持负压,保持把持力。这一点在带板的纵切宽度不同的情况下也是同样,成为可与任意的纵切宽度的带板对应的结构。
另外,作用于带板表面上的压力与由毛毡从上下夹压的张紧垫的蜿蜒行进防止构造相比,成为柔和的结构,难以擦伤带板的表面、污物难以附着在带板的表面上,进而,成为可由负压赋予足够的预备张力的结构。另外,带板的不与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接触的一侧的表面,由于本构造而完全不受到损伤,能做成在单面上没有损伤的带板。作为结果,可生产卷绕姿态整齐的制品卷材。
另外,通过使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变长,与带板的接触面积变大,成为更进一步难以在表面上产生擦伤的结构。另外,带板的表面的单侧的面因为不与其它的构造体接触,所以不会擦伤和沾染污物地赋予预备张力。
进而,平板状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也能配置在纵切线的卷取卷材的前段,作为用于赋予卷取张力的张紧装置使用。此时,例如,可以考虑将厚度不足0.1mm的金属箔的那样的厚度极薄的金属的带板作为赋予张力的对象。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能由通过负压产生的把持力和表层材料的摩擦力对带板给予卷取张力。
进而,平板状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能配置在纵切线的纵切机的进入侧和送出侧的两方。即,如图14所示,通过沿纵切加工前的卷材35及带板2的通过线配置延伸至纵切机的圆刀32的近旁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33,可使通过负压产生的把持力波及到卷材35 及带板2,使其稳定地通过。
在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33中,与前述的平板型负压片材3 不同,与带板2相接的部分成为由氟树脂构成的表层材料34。另外,在表层材料34上形成了多个微小的贯通孔。
在此表层材料34中,成为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33的内部的负压经微小的贯通孔波及到表层材料34的表面的结构。
另外,构成表层材料34的氟树脂是摩擦系数小的原材料,从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33波及到带板2的表面的摩擦阻力,是比从作为表层材料7使用了人造皮革的平板型负压片材3波及到带板2的表面的摩擦阻力小的摩擦阻力。
在纵切机的前后,在卷材35及带板2的板按压中需要的把持力,是比在张紧装置的前段对带板2赋予预备张力时的把持力小的力,这成为充分的把持力。另外,过度的把持力,对卷材35及带板2的圆滑的通过反而成为妨碍。
因此,成为如下的结构:通过减小表层材料34的相对于卷材35及带板2的摩擦阻力,降低了把持力,实现了适合于纵切机的板按压的把持力。另外,把持力的调节也能使用前述的负压调整阀进行。
在这里,不一定需要在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33上设置表层材料34,根据成为对象的带板的材质、板厚,也可以成为由无纺布构成的无纺布层叠外层与卷材及带板接触的部件。但是,如前所述,从能进一步减小摩擦阻力并将带板的通过实现圆滑的通过和板按压的双方出发,优选在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33上设置表层材料34。
这样,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33,在纵切机的进入侧,能由负压把持纵切加工前的宽度宽的卷材35,抑制卷材35的上下动,以平的状态将卷材35向纵切机的圆刀32供给。另外,成为如下的结构:在纵切机的送出侧,能由负压把持带板2,抑制带板2因纵切机的圆刀32的影响而上下失控的动作。
另外,在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33中,因为成为可与带板的纵切宽度无关地赋予把持力的构造,所以不需要准备与带板的纵切宽度一致的部件。即,不需要进行每个带板的纵切宽度的零件的更换,成为使用方便性非常好的结构。
另外,在配置在纵切机的进入侧和送出侧的两方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33中,虽不是必须的,但优选如前述的平板型负压片材14 及平板型负压片材19的那样,采用在与卷材35及带板2通过的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形成了负压导通槽的构造。
在由纵切机的进入侧和送出侧抑制板的情况下,通过尽可能在纵切机的圆刀32的最附近的位置进行抑制,能减少卷材35及带板2的上下动。在这里,若是在与卷材35及带板2通过的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形成了负压导通槽的构造,则通过使负压导通槽的在纵切机的圆刀32的最附近的位置的槽的深度变浅,可一面使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33局部地变薄一面使负压产生至该区域。即,成为容易实现抑制到纵切机的圆刀32最附近的位置的构造的结构。另外,这里所说的“抑制”是指大气压由带板里面的负压从表面侧发挥作用的现象。
<第四实施方式>
另外,适用了本发明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也能采用用于配置在环状凹陷的立起的弯曲部的构造,例如,可以考虑下面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
作为第四实施方式,对图15所示的那样的弯曲型负压片材36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弯曲型负压片材的构造和配置位置的示意图。
弯曲型负压片材36具有与前述的平板型负压片材3同样的构造,成为下面的点不同的结构。
弯曲型负压片材36被配置在纵切线的皮带式张紧装置37的前段的环状凹陷的立起的弯曲部38。另外,弯曲型负压片材36具备具有弯曲面的台板39。台板39能与被配置在弯曲部38的分离器40邻接地配置。
在台板39的外侧,配置了可折曲的软质塑料性的带导通槽的片材 41。另外,在带导通槽的片材41的表面上形成了负压导通槽42。至于其它的构造,与平板型负压片材3共同,与通过弯曲部38的带板2的表面相接而产生把持力。另外,图15是弯曲型负压片材36的示意图,对与平板型负压片材3共同的部件的图示省略了。另外,箭头Z表示弯曲型负压片材36由真空泵吸引的方向。
这样,弯曲型负压片材36是沿环状凹陷的立起的弯曲部38分布的构造体,成为如下的结构:使通过负压产生的把持力波及到带板2,抑制在弯曲部的跳起、蜿蜒行进,相对于带板2赋予直行性。
另外,因为成为由弯曲部38的长的部分引导带板2的通过的构造,所以能使带板2的通过充分地稳定。其结果,成为能提高带板2的线上的通过速度地提高生产性的结构。
另外,在弯曲型负压片材36中,虽不是必须的,但是优选如前述的平板型负压片材14及平板型负压片材19的那样,采用在与带板2通过的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形成了负压导通槽的构造。
根据在与带板2通过的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形成了负压导通槽的构造,与负压导通槽相连的负压导通孔在与带板2通过的方向大致呈直角的方向形成多个。即,与沿弯曲的面形成负压导通孔的情况相比,能容易地形成,成为具有制造上的优点的结构。
进而,如前所述,也可以不仅在张紧装置的前段的环状凹陷,还在设置于纵切机的前段的环状凹陷的弯曲部配置本构造。在此情况下,能使把持力波及于纵切加工前的卷材,抑制卷材的蜿蜒行进。
在这里,不一定需要台板39是具有弯曲面的台板,只要是可沿环状凹陷的立起的弯曲部配置的结构就是充分的。例如,也可以考虑采用可折曲的铝原材料的板、厚度为3mm-5mm左右的软质的黄铜材料的薄板,使之与弯曲部的弯曲对应的构造。
另外,带导通槽的片材41的原材料不是被限定的原材料,只要是可沿环状凹陷的立起的弯曲部配置的原材料就是充分的。例如,也可以以合成橡胶为原材料来形成。
如上面的那样,本发明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成为在金属带板的纵切线中难以对带板表面产生有害的损伤,可进行稳定的带板的通过的结构。
符号的说明
1: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2:带板;3:平板型负压片材; 4:台板;5:带导通槽的片材;6:无纺布层叠外层;7:表层材料;8:负压导通槽;9:负压导通孔;10:负压共同路;11:平板型负压片材; 12:负压共同路;13:分隔件;14:平板型负压片材;15:带导通槽的片材;16:负压导通槽;17:负压导通孔;18:负压共同路;19:平板型负压片材;20:负压共同路;21:分隔件;22:负压调整阀;23:区域(存在带板);24:区域(没有带板);25:平板型负压片材;26:带导通槽的片材;27:中间层;28:负压导通槽;29:负压导通孔;30:负压共同路;31:多个通气孔;32:纵切机的圆刀;33: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34:表层材料;35:卷材;36:弯曲型负压片材;37:皮带式张紧装置;38:弯曲部;39:台板;40:分离器;41:带导通槽的片材;42:负压导通槽;43:无纺布;44:一般的无纺布;45:高密度纺布;46:一般的纺布。

Claims (10)

1.一种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被设置在从如下的位置选择的至少一个位置的主体,该如下的位置是在纵切线上通过的金属带板的下侧,并且是前述纵切线的张紧装置的前段、环状凹陷部的立起部的弯曲部、纵切机的圆刀的前段、纵切机的圆刀的后段或者卷取装置的前段;
被设置在该主体的内部,并且由规定的吸引装置形成负压的导通孔;
被形成在前述主体的表面上并且与前述导通孔连接的导通槽;和
被设置在该导通槽的外侧,通气度按弗雪泽形通气度为1.0cm3/cm2·s以下的外层部,
前述主体是平板状或者部分圆筒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前述导通孔在前述主体的在前述纵切线上通过的带板的通过方向形成了多个,并且邻接的前述导通孔彼此具有一定间隔,
前述导通槽在前述主体的与在前述纵切线上通过的带板的通过方向大致呈直角的方向形成了多个,并且邻接的前述导通槽彼此具有一定间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前述导通孔在前述主体的与在前述纵切线上通过的带板的通过方向大致呈直角的方向形成了多个,并且邻接的前述导通孔彼此具有一定间隔,
前述导通槽在前述主体的在前述纵切线上通过的带板的通过方向形成了多个,并且邻接的前述导通槽彼此具有一定间隔。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其特征在于,与前述导通孔连接的负压吸入口形成了多个,每个该负压吸入口被构成为可控制吸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其特征在于,具备被设置在前述导通槽和前述外层部之间并且形成了多个通气孔的中间层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其特征在于,前述外层部由被设置在前述导通槽的外侧的低通气性的无纺布;和被层叠在该无纺布的外侧,且摩擦系数比前述无纺布大并形成了多个微小的贯通孔的外层部件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其特征在于,被构成为可调节流过前述导通孔的空气的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其特征在于,前述主体形成了弯曲的外周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其特征在于,前述主体被配置在卷取装置的前段。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其特征在于,前述外层部由低通气性的无纺布形成。
CN201480076857.XA 2014-03-07 2014-03-07 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 Active CN1061703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55997 WO2015132961A1 (ja) 2014-03-07 2014-03-07 負圧シート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70359A CN106170359A (zh) 2016-11-30
CN106170359B true CN106170359B (zh) 2018-10-02

Family

ID=54054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6857.XA Active CN106170359B (zh) 2014-03-07 2014-03-07 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216897A1 (zh)
EP (1) EP3115138B1 (zh)
JP (1) JP6066014B2 (zh)
KR (1) KR101894445B1 (zh)
CN (1) CN106170359B (zh)
WO (1) WO20151329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84377B2 (en) * 2018-12-21 2024-01-30 The Boeing Company High-density robotic system
US11584503B2 (en) * 2018-12-21 2023-02-21 The Boeing Company High-density robotic system
CN112339276B (zh) * 2019-08-06 2022-11-15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预浸片材叠层成型生产线装置及工艺
JP7256773B2 (ja) * 2020-04-24 2023-04-12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平坦性制御方法、塗膜の形成方法、平坦性制御装置、及び塗膜形成装置
WO2023195126A1 (ja) 2022-04-07 2023-10-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静止誘導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3925Y2 (zh) * 1986-12-24 1993-11-08
JPH05318221A (ja) 1991-02-15 1993-12-03 Sumikura Ind Co Ltd カテナリーガイド上の板押え装置
JP3033627B2 (ja) * 1991-12-17 2000-04-17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金属条のスリッティング装置
JPH0722775B2 (ja) 1992-12-08 1995-03-15 山王鉄工株式会社 金属帯板の張力付与装置
JPH07127631A (ja) 1993-11-05 1995-05-16 Berumateitsuku:Kk 吸気幅可変型サクションローラ
JPH1158124A (ja) 1997-06-13 1999-03-02 Nkk Corp 高珪素鋼帯のスリット設備
JP2000021008A (ja) 1998-07-03 2000-01-21 Ricoh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0312989A (ja) * 1999-04-28 2000-11-14 Toyota Motor Corp 薄板のクランプ方法
JP2001137955A (ja) * 1999-11-08 2001-05-2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メンブレン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191121A (ja) * 2001-12-21 2003-07-08 Nisshin Steel Co Ltd 金属帯案内用フィンガー構造
JP2003312909A (ja) * 2002-04-22 2003-11-06 Hikoyama Seiki Kk 自己吸引式サクションロール及びこのサクションロールを用いたフィルム状基材の搬送装置
JP3950040B2 (ja) * 2002-08-30 2007-07-25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サクションロール装置
JP2005093938A (ja) * 2003-09-19 2005-04-07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基板保持具
DE102004031997A1 (de) * 2004-07-01 2006-01-26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Gehäuse für ein Halbleiter-Bauelement und Halbleiter-Bauelement-Test-System zum Testen der Kontaktierung bei übereinander angeordneten Halbleiter-Bauelementen
US7044416B2 (en) * 2004-07-28 2006-05-16 Gonzalo Salvador Tensioning board for slit metal rewinding
CN101229598B (zh) * 2008-01-23 2010-06-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组合式蒙皮型面切边柔性多点支撑装置
TWI439351B (zh) * 2008-09-29 2014-06-01 Nitto Denko Corp Adsorption tablets
JP4625516B2 (ja) * 2008-10-06 2011-02-02 株式会社日本開発コンサルタント ベルト式帯板巻取り張力付与装置のスリット入りエンドレスベルト
JP5201511B2 (ja) * 2009-01-19 2013-06-05 株式会社タカトリ ウエハの保持テーブル
JP2010173842A (ja) 2009-02-02 2010-08-12 Daiei Seisakusho:Kk サクションロール
DE102009028215B3 (de) * 2009-08-04 2010-09-09 Voith Patent Gmbh Kombination eines Pressfilzes mit einem Presswalzenbezug und/oder einem Saugwalzenbezug für eine Papiermaschine
US8552790B2 (en) * 2010-07-21 2013-10-08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Harmonic rejection of signal convert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JP5201642B2 (ja) * 2011-07-19 2013-06-05 株式会社日本製鋼所 吸着装置および処理装置
JP5050131B1 (ja) 2012-02-18 2012-10-17 和信産業株式会社 スリッタスタンド及びスリッタライン
CN202894114U (zh) * 2012-11-17 2013-04-24 柳州六和方盛机械有限公司 钢板剪料自动送料机构
CN102909285B (zh) * 2012-11-17 2015-02-25 柳州六和方盛机械有限公司 钢板剪料自动送料机构
JP5565889B1 (ja) * 2013-02-06 2014-08-06 Jdc株式会社 サクションロール装置
EP3103556B1 (en) * 2014-02-03 2021-01-27 JDC, Inc. Loop take-up device for slitter lin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16897A1 (en) 2017-08-03
EP3115138B1 (en) 2021-01-27
JPWO2015132961A1 (ja) 2017-03-30
WO2015132961A1 (ja) 2015-09-11
EP3115138A1 (en) 2017-01-11
CN106170359A (zh) 2016-11-30
EP3115138A4 (en) 2017-10-25
KR20160114128A (ko) 2016-10-04
JP6066014B2 (ja) 2017-01-25
KR101894445B1 (ko) 2018-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70359B (zh) 对金属带板产生负压的构造体
KR101589552B1 (ko) 흡입 롤 장치
US9890005B2 (en) She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JP2015168904A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
US8414999B2 (en) Suction sheet
US10912681B2 (en)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particulate-containing artic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articulate-containing article
CN103429327B (zh) 膜的支撑体
US20100084502A1 (en) Endless belt with slits for belt-type band sheet coiling tension applying apparatus
CN109322136A (zh) 一种毛巾布分切横切一体机
JP6163414B2 (ja) 研磨パッド及び研磨パッドの製造方法
JP5748806B2 (ja) 液体適用装置及び液体適用方法
SE514093C2 (sv) Förfarande för stansning av förpackningsmaterial och stansform samt användning därav
WO2009038066A1 (ja) 湿紙搬送用ベルト
CN207575340U (zh) 一种腰贴转移吸附装置
CN205873449U (zh) 卷筒纸分切机的纸张反曲装置
US10626555B2 (en) She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CN207535482U (zh) 具有高吸力的吸嘴结构
CN215093926U (zh) 一种橡筋切带设备
JP2008148879A (ja)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CN208841540U (zh) 切割机送料装置
CN202497336U (zh) 吸收体制造装置
CN207619740U (zh) 离心纸生产设备
JP2007050342A (ja) フィルタ
CN205441682U (zh) 一种无纺布机传输带
JP5959600B2 (ja) 吸収性物品用の吸収体を製造す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