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8042A - 挖土机 - Google Patents

挖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8042A
CN106168042A CN201610340947.6A CN201610340947A CN106168042A CN 106168042 A CN106168042 A CN 106168042A CN 201610340947 A CN201610340947 A CN 201610340947A CN 106168042 A CN106168042 A CN 106168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open
extension
close lid
excav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409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8042B (zh
Inventor
伊藤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S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S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S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S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68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80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80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80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提高对位于空气净化器(9)下方的设备的易接近性的粉尘排出结构(21)的挖土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挖土机具备:下部行走体(1);上部回转体(2),可回转地搭载于下部行走体(1);空气净化器(9),搭载于上部回转体(2);粉尘排出结构(21),使从空气净化器(9)排出的粉尘通过;及开闭盖(2d2),安装成能够向上部回转体(2)的外罩框架(2c)开闭,粉尘排出结构(21)的至少一部分安装于开闭盖(2d2)。

Description

挖土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5年5月20日于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103042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安装于空气净化器的抽空阀(Vacuator Valve)的挖土机。
背景技术
已知具有安装于空气净化器的抽空阀的挖土机(参考专利文献1)。具体而言,空气净化器的壳体上形成有粉尘排出口,该粉尘排出口上安装有软管部件的一端。并且,抽空阀安装于该软管部件的另一端。根据该结构,能够自由设定抽空阀对框架的安装位置,并能够将抽空阀配置于如粉尘不会落在电子组件等设备类的位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71770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的空气净化器的粉尘排出口上安装有软管部件,因此接近位于空气净化器下方的设备类时该软管部件会变成障碍。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希望提供一种具备提高对位于空气净化器下方的设备的易接近性的粉尘排出结构的挖土机。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挖土机具备:下部行走体;上部回转体,可回转地搭载于所述下部行走体;空气净化器,搭载于所述上部回转体;粉尘排出结构,使从所述空气净化器排出的粉尘通过;及开闭盖,安装成能够相对所述上部回转体的框架开闭,所述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安装于所述开闭盖。
发明效果
通过上述方法,能够提供一种具备提高对位于空气净化器下方的设备的易接近性的粉尘排出结构的挖土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挖土机的左视图。
图2是上部回转体的外罩内部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3是上部回转体的左侧面的图。
图4是粉尘排出结构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5是上部回转体的外罩内部的另一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6是粉尘排出结构的另一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7是上部回转体的右侧面的图。
图中:1-下部行走体,2-上部回转体,2a-操纵室,2b-回转框架,2c-外罩框架,2d-外罩盖,2d1、2d2-开闭盖,3-附属装置,4-动臂,5-斗杆,6-铲斗,7A-引擎室,7B-空气净化器室,8-引擎,9-空气净化器,9a-空气导入部,9b-圆筒过滤器,9c-空气排出部,12-冷却扇,13-热交换部,13A-散热器,13B-油散热器,13C-中间冷却器,13D-燃料冷却器,13E-空调冷凝器,14-涡轮增压器,15-废气处理装置,15A-排气口,16-电池,17-容纳空间,18-工作油罐,19-燃料罐,20-抽空阀,21-粉尘排出结构,21a-漏斗部,21b-第1延长部,21b1-粉尘接收部,21b2-导管部,21c-第2延长部,21c1-屏蔽部,21c2-导管部,G1~G4-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非限定的例示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所添附的所有附图中的记载中,对同一或对应的部件或组件标注同一或对应的参考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并且,附图中,除非另有指明,则不以示出部件或者组件之间的相对比为目的。因此,具体的尺寸可对照以下的非限定的实施方式,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确定。
并且,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为例示,并不限定发明,实施方式中记述的所有特征或其组合并不一定是发明的本质内容。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挖土机(挖掘机)的左视图。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挖土机的一例,例举出液压挖土机来进行说明。
挖土机主要由下部行走体1、上部回转体2及附属装置3构成。下部行走体1的上部可回转地搭载有上部回转体2,上部回转体2的前侧安装有附属装置3。附属装置3包含由动臂4、斗杆5及铲斗6构成的挖掘附属装置。
并且,本说明书中,上部回转体2的前侧是指从上部回转体2的中央观察时安装有动臂4的一侧的部分。并且,左侧是指在上部回转体2操作人员朝向前方(X1方向)时位于左侧的一侧。并且,右侧是指在上部回转体2操作人员朝向前方(X1方向)时位于右侧的一侧。
下部行走体1主要由左右一对履带构成,并构成为使挖土机前进或后退。
上部回转体2主要由操纵室2a、回转框架2b、外罩框架2c及外罩盖2d构成。操纵室2a设置于上部回转体2的前方左侧。回转框架2b构成上部回转体2的底部,并支承操纵室2a。外罩框架2c构成在回转框架2b上配置于操纵室2a的后方的外罩骨架。外罩盖2d构成该外罩的上面及侧面的外壳。
并且,在上部回转体2的前方中央部以能够俯仰的方式枢轴连接有动臂4,在该动臂4的前端部以能够上下转动的方式连结有斗杆5。而且,在斗杆5的前端部以能够上下转动的方式安装有铲斗6。
图2是示意地表示上部回转体2的外罩内部的俯视图。图2表示除去外罩盖2d的状态。
如图2所示,上部回转体2的外罩内部被划分为引擎室7A及空气净化器室7B,引擎室7A内设置有柴油引擎8(以下,还简称为引擎8。)、冷却扇12、热交换部13、涡轮增压器14、废气处理装置15、电池16等。具体而言,在引擎8的左侧(Y1侧)设置有冷却扇12,在引擎8的前侧(X1侧)设置有涡轮增压器14,在引擎8的右侧(Y2侧)设置有废气处理装置15。并且,在冷却扇12的左侧(Y1侧)设置有包含散热器13A、油散热器13B、中间冷却器13C、燃料冷却器13D、空调冷凝器13E等的热交换部13。
空气净化器室7B内设置有空气净化器9、工作油罐18等。并且,在空气净化器室7B的前侧(X1侧)设置有操纵室2a及燃料罐19,在燃料罐19的前侧(X1侧)设置有能够容纳工具等的容纳空间17。并且,操纵室2a设置于动臂4的左侧(Y1侧),燃料罐19及容纳空间17设置于动臂4的右侧(Y2侧)。
空气净化器9通过形成于外周部的空气导入部9a导入空气。导入到内部的空气在圆筒过滤器9b的周围形成螺旋流的同时向左侧(Y1侧)前进。在该过程中,对空气中的粉尘(Dust等)施加有离心力,因此空气与粉尘被分离。具体而言,螺旋流中的粉尘被压紧于空气净化器9的内壁而沿着该内壁前进并集中到抽空阀(后述)内。若集中到抽空阀内的粉尘的重量达到规定重量而抽空阀打开,则向下方排出。另一方面,螺旋流中的空气在到达圆筒过滤器9b的左侧(Y1侧)的端部时,进入圆筒过滤器9b内。并且,进入圆筒过滤器9b内的空气经由空气排出部9c排出,并供给至涡轮增压器14的离心式压缩机。
并且,外罩盖2d在左侧面具有开闭盖2d1、2d2。图2中以斜线阴影示出的图形表示关闭状态的开闭盖2d1、2d2,以单点划线示出的图形表示打开状态的开闭盖2d1、2d2。
如以上的结构中,通过空气净化器9导入的空气被涡轮增压器14的压缩机压缩且被中间冷却器13C冷却而到达引擎8的燃烧室。并且,从引擎8排出的废气使涡轮增压器14的涡轮旋转且被废气处理装置15净化之后从排气口15A放出至大气中。废气处理装置15包含选择催化剂还原系统、柴油颗粒过滤器等。
形成于空气净化器9的壳体的粉尘排出口上安装有抽空阀(后述)。因此,不存在将从抽空阀排出的粉尘(Dust等)排出至上部回转体2的外部的粉尘排出结构时,该粉尘会堆积在空气净化器室7B的底面。并且,有可能被冷却扇12吸入而堵塞散热器13A。
存在粉尘排出结构时,该粉尘不会堆积在空气净化器室7B的底面而排出至上部回转体2的外部。但是,粉尘排出结构有可能损害对位于空气净化器9下方的设备类的易接近性,在对这些设备类进行维护时成为障碍。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如以下详细说明,提供一种构成为不会损害对位于空气净化器9下方的设备类的易接近性的粉尘排出结构。
图3及图4是说明粉尘排出结构21的详细情况的图。图3(A)是打开开闭盖2d1、2d2的状态的上部回转体2的左视图,图3(B)是从左斜上后方观察打开开闭盖2d2的状态的上部回转体2的立体图。并且,图4是从前方(X1侧)观察与包含图3的双点划线的YZ平面平行的铅直面的图。另外,图4中,开闭盖2d2处于被关闭的状态。
粉尘排出结构21包含漏斗部21a、第1延长部21b及第2延长部21c。
漏斗部21a为接收从抽空阀20排出的粉尘的部件,安装于外罩框架2c。并且,漏斗部21a配置成在内部容纳并包围抽空阀20。另外,漏斗部21a也可安装于空气净化器9。
第1延长部21b为接收从漏斗部21a排出的粉尘的部件,安装于开闭盖2d2。
第2延长部21c为接收从第1延长部21b排出的粉尘的部件,安装于回转框架2b。第2延长部21c例如设置成贯穿回转框架2b,并将从第1延长部21b接收的粉尘排出至上部回转体2的外部(下方)。但是,第2延长部21c的下方可以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设置有接收从第2延长部21c排出的粉尘的接收盘。
若开闭盖2d2被打开,则第1延长部21b与开闭盖2d2一同以分别远离漏斗部21a及第2延长部21c的方式移动。因此,为了维护作业等而空出漏斗部21a与第2延长部21c之间的第1延长部21b所占有的空间。其结果,工作人员无需进行卸下第1延长部21b的特别作业,仅通过打开开闭盖2d2就能够轻松地接近位于空气净化器9下方的设备类。
并且,如图4所示,第1延长部21b包含接收从漏斗部21a排出的粉尘的粉尘接收部21b1及沿着开闭盖2d2的内面向铅直方向延伸的导管部21b2。
粉尘接收部21b1从安装于开闭盖2d2的导管部21b2的上端向右斜上方延伸,其内表面的倾斜形成为防止由粉尘堆积引起的堵塞的角度(例如45度)以上。并且,粉尘接收部21b1配置成在与漏斗部21a之间形成间隙G1。通过该间隙G1,第1延长部21b能够防止开闭开闭盖2d2时与漏斗部21a的干扰。但是,粉尘接收部21b1也可配置成在其上部开口内容纳漏斗部21a的下部开口,即避免形成间隙G1。并且,漏斗部21a及粉尘接收部21b1的至少一个也可由可挠性材料形成,以便能够容许开闭开闭盖2d2时的暂时的干扰(接触)。
并且,间隙G1的位置配置成从形成于开闭盖2d2的上端与外罩框架2c之间的间隙G2的位置向铅直方向偏离。该配置能够防止在第1延长部21b接收从漏斗部21a排出的粉尘时,通过连接开闭盖2d2的外侧空间与内侧空间的间隙G2而从外侧空间进入内侧空间的空气卷入该粉尘的现象。
导管部21b2沿着开闭盖2d2的内面向铅直方向延伸。该配置能够缩小位于开闭盖2d2内侧的空气净化器室7B中导管部21b2所占有的空间。
并且,导管部21b2配置成在与第2延长部21c之间形成间隙G3。通过该间隙G3,第1延长部21b能够防止开闭开闭盖2d2时的与第2延长部21c的干扰。
并且,如图4所示,第2延长部21c包含从回转框架2b的上端向上方突出的屏蔽部21c1及以贯穿回转框架2b的方式向铅直方向延伸的导管部21c2。
屏蔽部21c1配置成遮挡欲通过形成于开闭盖2d2的下端与回转框架2b之间的间隙G4,并进一步通过间隙G3而流入内侧空间的空气。该配置能够防止在第2延长部21c接收从第1延长部21b排出的粉尘时,通过间隙G4从开闭盖2d2的外侧空间进入内侧空间的空气卷入该粉尘的现象。
并且,屏蔽部21c1的内表面形成为,在关闭开闭盖2d2的状态下与第1延长部21b的矩形截面的导管部21b2的右侧(Y2侧)、前侧(X1侧)、及后侧(X2侧)的三个面相对。因此,在开闭开闭盖2d2时也不会与第1延长部21b产生干扰。并且,从回转框架2b的上端向上方稍微突出,因此不会损害对空气净化器9下方的设备类的易接近性,在维护这些设备类时也不会成为障碍。另外,导管部21b2可具有圆形截面、椭圆形截面等其他截面形状。此时,屏蔽部21c1的内表面可形成为适合导管部21b2的截面形状的内表面。
并且,第2延长部21c也可以构成为间隙G3的位置从间隙G4的位置向铅直方向偏离。具体而言,可构成为导管部21c2从回转框架2b的上端向上方突出,以使间隙G3的位置成为比开闭盖2d2的下端更高的位置。此时,能够通过开闭盖2d2防止粉尘的卷入,因此可省略屏蔽部21c1。
如此,粉尘排出结构21将从抽空阀20排出的粉尘排出至上部回转体2的外部,因此能够防止从抽空阀20排出的粉尘被吸入冷却扇12。
并且,粉尘排出结构21的第1延长部21b在打开开闭盖2d2时与开闭盖2d2一同移动。因此,粉尘排出结构21在打开开闭盖2d2时,将第1延长部21b所占有的空间作为作业空间来开放,能够防止第1延长部21b成为维护作业等各种作业的障碍。
接着,参考图5至图7,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挖土机进行说明。图5是示意地表示上部回转体2的外罩内部的俯视图,与图2对应。并且,图5表示除去外罩盖2d的状态,以斜线阴影示出的图形表示关闭状态的开闭盖2d1、2d2,以单点划线示出的图形表示打开状态的开闭盖2d1、2d2。图6是从后方(X2侧)观察与包含图5的双点划线的YZ平面平行的铅直面的图。另外,图6中省略开闭盖2d1,开闭盖2d2处于被关闭状态。图7是从右斜上后方观察打开开闭盖2d2的状态的上部回转体2的立体图。
图5至图7所示的挖土机与图2至图4所示的挖土机的主要不同点在于:热交换部13配置于上部回转体2的右侧;开闭盖2d1、2d2配置于挖土机的右侧面;工作油罐18配置于空气净化器室7B的外部(操作室2a的后方);及油散热器13B配置于空气净化器9的下方,其他方面共同。因此,省略共同部分的说明,对不同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6及图7所示,空气净化器9位于比开闭盖2d2的上端更高的位置,抽空阀20也设置于比开闭盖2d2的上端更高的位置。因此,粉尘排出结构21的第1延长部21b具有配置于靠近开闭盖2d2的上端的部位的粉尘接收部21b1及遍及开闭盖2d2的大致总高度而延伸的导管部21b2。
并且,配置成形成于漏斗部21a与粉尘接收部21b1之间的间隙G1的位置从形成于开闭盖2d2的上端与外罩框架2c之间的间隙G2的位置向铅直方向偏离。该配置能够防止在第1延长部21b接收从漏斗部21a排出的粉尘时,通过间隙G2从开闭盖2d2的外侧空间进入内侧空间的空气卷入该粉尘的现象。
如此,图5至图7所示的挖土机的粉尘排出结构21能够实现与图2至图4所示的挖土机的粉尘排出结构21相同的上述效果。
另外,图5至图7所示的挖土机中,由于将空气净化器9配置于比较高的位置,因此与图2至图4所示的挖土机相比,能够搭载更大型的散热器13A及油散热器13B。并且,由于在空气净化器室7B的外部配置了工作油罐18,因此能够防止工作油罐18因热交换部13的排热而变热的现象。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对上述的实施方式加以各种变形及置换。
例如,上述实施例中,屏蔽部21c1构成为第2延长部21c的一部分,但也可作为与第2延长部21c不同的独立的部件而安装于回转框架2b。
并且,上述实施例中,粉尘排出结构21利用螺栓等紧固件固定于开闭盖2d2的内面,但也可内置(一体化)于开闭盖2d2。
并且,上述实施例中,开闭盖2d2是利用位于侧缘部的合页(hinge)的横开式盖,但也可以是利用位于上缘部或下缘部的合页的纵开式盖、可从外罩盖2d拆下的盖、滑动式开闭盖等。

Claims (5)

1.一种挖土机,其具备:
下部行走体;
上部回转体,可回转地搭载于所述下部行走体;
空气净化器,搭载于所述上部回转体;
粉尘排出结构,使从所述空气净化器排出的粉尘通过;及
开闭盖,安装成能够相对所述上部回转体的框架开闭,
所述粉尘排出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安装于所述开闭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土机,其中,
具有安装于所述空气净化器的抽空阀,
所述粉尘排出结构包含接收从所述抽空阀排出的粉尘的漏斗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挖土机,其中,
所述漏斗部安装于所述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挖土机,其中,
所述粉尘排出结构包含接收从所述漏斗部排出的粉尘的第1延长部,
所述第1延长部安装于所述开闭盖,
所述第1延长部接收从所述漏斗部排出的粉尘的位置,偏离关闭所述开闭盖时形成于所述开闭盖的周围且连接所述开闭盖的外侧空间与内侧空间的间隙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挖土机,其中,
所述粉尘排出结构包含接收从所述第1延长部排出的粉尘的第2延长部,
所述第2延长部安装于回转框架,
在所述第2延长部接收从所述第1延长部排出的粉尘的位置上设置有遮挡通过所述间隙而流入所述内侧空间的空气的屏蔽部。
CN201610340947.6A 2015-05-20 2016-05-20 挖土机 Active CN1061680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03042A JP6482949B2 (ja) 2015-05-20 2015-05-20 ショベル
JP2015-103042 2015-05-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8042A true CN106168042A (zh) 2016-11-30
CN106168042B CN106168042B (zh) 2020-12-11

Family

ID=57359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40947.6A Active CN106168042B (zh) 2015-05-20 2016-05-20 挖土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82949B2 (zh)
CN (1) CN1061680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70479B2 (ja) * 2017-05-10 2020-10-14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両のエアクリーナ装置及び作業車両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89380A (ja) * 2000-07-07 2002-03-27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
JP2010248782A (ja) * 2009-04-15 2010-11-04 Kobelco Contstruction Machinery Ltd 作業機械
CN102758463A (zh) * 2012-07-24 2012-10-31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挖掘机除尘装置
JP2014122513A (ja) * 2012-12-21 2014-07-03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の防塵装置
JP2014144678A (ja) * 2013-01-28 2014-08-14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作業機械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92764U (ja) * 1983-11-30 1985-06-25 三菱農機株式会社 エアクリ−ナの塵埃除去装置
JPH02124222U (zh) * 1989-03-24 1990-10-12
WO1997010429A1 (en) * 1995-09-12 1997-03-20 Sung Sik Kim Air cleaner
JP3938868B2 (ja) * 2001-12-26 2007-06-27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防音型発電装置
JP2005171770A (ja) * 2003-12-08 2005-06-30 Shin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バキュエータバルブ付きエアクリーナ
JP5006092B2 (ja) * 2007-04-03 2012-08-22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JP2012214989A (ja) * 2011-03-31 2012-11-08 Kobelco Contstruction Machinery Ltd 作業機械
JP2013087542A (ja) * 2011-10-20 2013-05-13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89380A (ja) * 2000-07-07 2002-03-27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
JP2010248782A (ja) * 2009-04-15 2010-11-04 Kobelco Contstruction Machinery Ltd 作業機械
CN102758463A (zh) * 2012-07-24 2012-10-31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挖掘机除尘装置
JP2014122513A (ja) * 2012-12-21 2014-07-03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の防塵装置
JP2014144678A (ja) * 2013-01-28 2014-08-14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作業機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82949B2 (ja) 2019-03-13
CN106168042B (zh) 2020-12-11
JP2016217006A (ja) 2016-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03149B1 (en) Construction machine
CN101253062B (zh) 建筑机械的冷却装置
US8544584B2 (en) Construction vehicle
US20150068470A1 (en) Ventilation structure for engine compartment
CN104652518A (zh) 工程机械
JP4550476B2 (ja) 建設機械
JP5363160B2 (ja) 建設機械の防塵装置
CN106168042A (zh) 挖土机
JP6811116B2 (ja) 建設機械
JP2010048066A (ja) スキッドステアローダ
JP2023103214A (ja) 建設機械
CN104652520B (zh) 工程机械
JP5405421B2 (ja) 建設機械
JP4287845B2 (ja) 建設機械
JP2000034742A (ja) 建設機械の排気装置
CN104074221A (zh) 施工机械
JP2021148025A (ja) 建設機械
JP6585456B2 (ja) 建設機械
JP2013087542A (ja) 建設機械
JP2000177403A (ja) 建設機械の冷却装置
RU144144U1 (ru) Охлаждающая камера
US20230030215A1 (en) Work machine with directional air intake assembly
JP2019044472A (ja) 建設機械
JP2004251246A (ja) 建設機械
JPH10280476A (ja) 建設機械の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