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3817B - 带盒 - Google Patents
带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63817B CN106163817B CN201580015340.4A CN201580015340A CN106163817B CN 106163817 B CN106163817 B CN 106163817B CN 201580015340 A CN201580015340 A CN 201580015340A CN 106163817 B CN106163817 B CN 10616381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pe drum
- wiring pattern
- protrusion
- tape
- cond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41J15/044—Cassettes or cartridges containing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tape, for setting into print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7/00—Mechanisms for manipulating page-width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e.g. carbon paper
- B41J17/32—Detachable carriers or holders f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mechanis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7/00—Mechanisms for manipulating page-width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e.g. carbon paper
- B41J17/36—Alarms, indicators, or feed-disabling devices responsible to material breakage or exhaus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Landscapes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盒用于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带打印装置,所述带打印装置在安装带盒的盒安装部设置有检测部,该检测部检测所安装的带盒的属性信息,所述带盒具有被卷装的打印带和芯轴部,所述芯轴部位于所述被卷装的打印带的内周侧,在所述芯轴部具有被检测部,在所述带盒被安装于所述带打印装置的情况下,所述被检测部与所述带打印装置的所述检测部对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带打印装置的带盒,所述带打印装置在盒安装部设置有检测带盒的属性信息的检测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带盒,公知有以下带收纳盒,该带收纳盒与设置于打印标签制作装置的收纳盒安装部的传感器支承部对应,并具有凹状空间(参照专利文献1)。
在打印标签制作装置的收纳盒安装部配设有对从带收纳盒拉出的带进行打印的运送机构和打印机构,并且竖立设置有分离地配置的2个定位销。此外,在收纳盒安装部竖立设置有组装有多个传感器的棱柱状的传感器支承部,所述多个传感器用于检测带(膜带)的属性信息。在传感器支承部,在前侧面竖着排列设置有4个反射型传感器,同样地,在右侧面也竖着排列设置有4个反射型传感器。
另一方面,带收纳盒具有:粘接带卷轴,其卷绕有双面粘接带;膜带卷轴,其卷绕有膜带(打印带);墨带卷轴,其卷绕有墨带;墨带卷取卷轴,其用于卷取墨带;带驱动辊;以及收纳盒壳体,其收纳有上述部件。此外,在收纳盒壳体上设有与2个定位销对应的2个销孔,并且,在双面粘接带与膜带之间的空间形成有与传感器支承部对应的凹状空间。并且,在构成凹状空间的周壁部设有与上述的反射型传感器对应的涂黑的共计8个被检测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417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这种以往的带收纳盒中,由于与2个定位销对应的2个销孔和与传感器支承部对应的凹状空间设置在分离的位置,因此,在安装带收纳盒时,凹状空间有可能会相对于传感器支承部微妙地发生位置偏移。因此,存在膜带的属性信息的检测变得不稳定的问题。诚然,只要增大传感器支承部和凹状空间并使传感器间隔等足够,就能够消除上述问题。但是,这样,就不得不使打印标签制作装置和带收纳盒大型化。或者,由于空间的关系,需要减少双面粘接带和膜带的卷数。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大型化并能够实现检测部的检测的稳定性的带盒。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带盒的特征在于,所述带盒用于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带打印装置,所述带打印装置在安装带盒的盒安装部设置有检测部,该检测部检测所安装的带盒的属性信息,所述带盒具有被卷装的打印带和芯轴部,芯轴部位于被卷装的打印带的内周侧,在芯轴部具有被检测部,在带盒被安装于带打印装置的情况下,被检测部与带打印装置的检测部对置。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在所述带盒被安装于带打印装置的情况下,被检测部与检测部卡合。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被检测部与检测部的卡合是弹性卡合。
被卷装的打印带的内周部具有较大的直径以抑制打印带的卷取倾向,因此,配设在该内周部的芯轴部也具有较大的直径。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设置于较大的芯轴部的被检测部也形成得较大。因此,即使安装于盒安装部的带盒产生了微小的位置偏移,也能够稳定地进行带盒的属性信息的检测,而不会损害检测部的检测性能。此外,通常,能够有效利用成为闲置空间的打印带的内周部,能够抑制大型化。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对于在突出设置于盒安装部的凸部处组装的检测部,芯轴部具有凹部,在带盒被安装于盒安装部的情况下,该凹部供凸部插入,被检测部被组装于凹部中。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芯轴部的周向上的被检测部的配置的自由度,在这方面,也能够稳定地进行带盒的属性信息的检测。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对于具有末端侧的第1凸部和组装有检测部的基端侧的第2凸部的凸部,凹部具有:第1凹部,其与第1凸部嵌合;和第2凹部,其与第2凸部对置并且组装有被检测部。
根据该结构,凹部的第1凹部与凸部的第1凸部嵌合,因此,能够相对于凸部对凹部进行定位。由此,能够整体上定位于盒安装部,并且还能够稳定地进行带盒的属性信息的检测。
此外,优选的是,对于与被二值化后的属性信息的检测电路连接且具有多个导电性触头的检测部,被检测部具有:多个接触端子,所述多个接触端子包含供多个导电性触头接触的接触部;和导通/非导通布线部,所述导通/非导通布线部与多个接触端子连接。
根据该结构,构成为使被检测部的多个接触端子(接触部)与检测部的多个导电性触头物理接触,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带盒的属性信息的检测。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被检测部具有布线图案基板,多个接触端子和导通/非导通布线部设置于该布线图案基板,布线图案基板具有挠性。
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将被检测部组装于芯轴部的凹部中。即,即使芯轴部的凹部存在制造上的公差等,也能够适当地将被检测部组装于凹部中。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对于在突出设置于盒安装部的凸部处组装的检测部,芯轴部具有凹部,该凹部在带盒被安装于盒安装部的情况下供凸部插入,布线图案基板配设在芯轴部的构成凹部的内周侧。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布线图案基板以多个接触端子处于内侧的方式配设在芯轴部的构成凹部的内周侧。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具有足够的面积的布线图案基板空间利用率良好地配设在凹部中。另外,优选的是,沿着凹部的内周面配设布线图案基板。
此外,优选的是,被检测部还具有覆盖布线图案基板的圆筒状的基板罩,在基板罩上形成有多个透孔,该多个透孔允许各导电性触头与各接触端子的接触。
根据该结构,不会对各导电性触头与各接触端子的接触产生影响,能够适当地保护布线图案基板。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布线图案基板被安装于基板罩的外周面。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粘接等将布线图案基板与基板罩一体化而组装于芯轴部,能够提高生产性。
另一方面,优选的是,基板罩以卡入形式被安装于芯轴部的内周面。
根据该结构,能够简单地将基板罩安装于芯轴部,能够提高生产性。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在基板罩上形成有卡入用的钩,布线图案基板在与钩对应的部分具有切口凹部。
此外,优选的是,在基板罩上形成有卡入用的钩,在芯轴部的内周面形成有与钩对应的宽度的钩容纳部。
根据上述结构,在周向上,借助钩而使基板罩与钩芯轴部进行位置对准,并借助切口凹部使布线图案基板与基板罩进行位置对准。由此,能够适当地使布线图案基板的各接触端子与检测部的各导电性触头在周向上进行位置对准。
另一方面,优选的是,对于在周向上以均等间隔配置于盒安装部中突出设置的凸部处的多个导电性触头,多个接触端子的多个接触部在周向上以均等间隔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适当的间隔来分别配置多个导电性触头和多个所述接触部,并且,能够增加多个导电性触头和多个所述接触部的数量。由此,能够实现检测的稳定性,并且,能够增加带盒的属性信息的信息量。
此外,优选的是,被检测部具有布线图案基板,多个接触端子和导通/非导通布线部设置于该布线图案基板,被检测部还具有覆盖布线图案基板的圆筒状的基板罩,对于具有弹性的多个导电性触头,基板罩具有环状突部,多个导电性触头一边弹性变形一边相对地越过该环状突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对带盒向盒安装部的安装赋予适当的喀哒感,能够有效地防止安装不良。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环状突部的末端部形成为倒角形状。
根据该结构,利用多个导电性触头的弹性力,能够将基板罩朝向盒安装部按压。由此,能够防止带盒自身的浮起。
此外,优选的是,布线图案基板的导通/非导通布线部具有:多个独立布线部,所述多个独立布线部与各接触端子连接;和公共布线部,所述公共布线部与多个独立布线部连接,利用多个独立布线部的导通/非导通来构成属性信息。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简单的布线图案来构成带盒的属性信息。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针对构图出的多个独立布线部将期望的独立布线部的一部分去除而构成非导通。
根据该结构,能够根据公共的布线图案来简单地构成各自的带盒的属性信息。
此外,优选的是,在布线图案基板上配设有电子器件。
根据该结构,能够大幅增加带盒的属性信息的信息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带打印装置的开盖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带盒的俯视图(a)和侧视图(b)。
图3是盒安装部的俯视图。
图4是从背面侧观察开闭盖的立体图。
图5是上壳体和除去了上壳体的状态下的带盒的俯视图(a)和上壳体的背面图(b)。
图6是从背面侧观察带盒的立体图。
图7是盒安装部的立体图。
图8是带盒的下壳体的立体图。
图9是将带盒安装在盒安装部中的状态下的、检测部和被检测部周围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是绝缘保持器和被保持在该绝缘保持器上的导电性触头的立体图。
图11是布线图案基板和基板罩的立体图(a)及其分解立体图(b)。
图12是布线图案基板的立体图(a)及其展开状态下的俯视图(a)。
图13是第1变形例的布线图案基板的展开状态下的俯视图(a)、第2变形例的布线图案基板的展开状态下的俯视图(b)和第3变形例的布线图案基板的展开状态下的俯视图(c)。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盒与安装有该带盒的带打印装置进行说明。该带打印装置一边从所安装的带盒输送打印带和墨带一边进行打印,切断打印带的打印完成部分,制成标签(带片)。
[带打印装置的概要]
图1是带打印装置和安装于该带打印装置的带盒的外观立体图。如该图所示,带打印装置1具有:构成外壳的装置壳体3;盒安装部5,其拆装自如地安装有带盒100;以及开闭盖7,其对盒安装部5进行开闭。在装置壳体3的上表面,在里侧设置有盒安装部5,在中央设置有显示器11,在近前侧设置有键盘13。在开闭盖7附近设有手指勾挂用的凹入部15,以经由该凹入部15抬起开闭盖7的方式而将开闭盖7打开。并且,在装置壳体3的侧面(左侧面)设置有用于排出打印带102的纵向较长的带排出口17。
此外,带打印装置1具有:打印机构部23,其具有竖立设置在盒安装部5中的打印头21;带输送机构部25,其内置于盒安装部5的背面侧空间内;以及带切断机构部27,其内置于带排出口17附近。用户在从键盘13输入打印信息并通过显示器11确认打印信息后,利用键操作来执行打印。当指令进行打印时,通过下述方式来进行打印:通过带输送机构部25的驱动而使打印带102和墨带110并行,利用打印机构部23对其进行基于热转印的打印。利用该打印输送将打印带102从带排出口17排出,当打印完成时,带切断机构部27进行驱动而将打印带102的打印完成部分切掉。
[带盒的概要]
如图2和图5所示,带盒100具有:带卷106,其将打印带102卷绕在带芯104上而成;和墨带卷114,其将墨带110卷绕在送出芯112上而成。此外,带盒100具有:卷取芯116,其卷取使用后的墨带110;和压辊120(按压体),其用于输送打印带102和墨带110且打印头21经由墨带110和打印带102与该压辊120抵接。而且,带盒100具有收纳上述带卷106、墨带卷114、卷取芯116和压辊120的盒壳体130。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带盒100具有外壳被盒壳体130覆盖的所谓的壳结构。
此外,在带盒100,在盒壳体130上形成有插入开口134,该插入开口134用于在将带盒100安装于带打印装置1时供打印头21插入。此外,带盒100具有带送出口138,该带送出口138形成于盒壳体130上,用于将打印带102送出。另外,详细情况后面叙述,带卷106旋转自如地支承于盒壳体130的内侧突出设置的圆筒状的芯轴部192(参照图5的(a))。
当利用上述带输送机构部25驱动压辊120和卷取芯116时,从带芯104送出打印带102,从送出芯112送出墨带110。被送出的打印带102和墨带110在压辊120的部分并行,利用打印头21进行打印。进行了打印的打印带102的送出端部(打印完成部分)从带送出口138朝向带排出口17被送出。另一方面,墨带110环绕插入开口134的周壁部分并被卷取于卷取芯116。另外,与打印带102的带宽对应地准备了厚度不同的多种带盒100。
[带打印装置的详细情况]
如图1和图3所示,盒安装部5形成为与带盒100的平面形状互补的平面形状,并且以具有与可安装的多种带盒100中最大厚度的带盒100对应的深度的方式凹入形成。该情况下,构成盒安装部5的底板部的安装基座31和侧板部33由树脂等形成(成型)为一体。在盒安装部5与上述带排出口17之间形成有缝隙状的带排出路径35,在该部分内置有上述带切断机构部27。
在盒安装部5的安装基座31上竖立设置有下述部件:定位突部41(凸部),其供安装带盒100时的该带盒100的芯轴部192(参照图5)的内周部(凹部)嵌合而进行定位;打印头21,其被头罩43覆盖;压辊驱动轴45,其驱动压辊120旋转;以及卷取驱动轴47,其驱动卷取芯116旋转。此外,在定位突部41处组装有检测部51,该检测部51检测带盒100的类别(属性信息)(详细情况后面叙述)。
另一方面,在位于卷取驱动轴47附近的安装基座31上设有用于解除送出芯112和卷取芯116的旋转止动的芯解除部53。此外,在安装基座31,在其对角线位置上设置有一对小突起55,此外还设置有一对卡定片57,该一对卡定片57用于卡定所安装的带盒100的中间部。
并且,在安装基座31的背面侧空间置有上述带输送机构部25,该带输送机构部25具有使压辊驱动轴45和卷取驱动轴47旋转的马达和齿轮系(都省略图示)。带输送机构部25利用齿轮系进行动力分配,使压辊驱动轴45和卷取驱动轴47同步旋转。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在键盘13的背面侧空间内置有检测电路和控制基板,其中,所述检测电路与上述的检测部51连接,所述控制基板搭载有用于控制打印机构部23和带输送机构部25等的控制电路。
打印机构部23具有:由热头构成的打印头21;头支承框架61,其支承打印头21并使打印头21转动;头释放机构(省略图示),其经由头支承框架61使打印头21在打印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转动;以及头罩43,其覆盖打印头21(和头支承框架61)。
头释放机构与上述开闭盖7的开闭联动地动作,与开闭盖7的关闭动作联动地使打印头21向打印位置移动(转动),并与打开动作联动地使打印头21向退避位置移动(转动)。移动到打印位置上的打印头21经由墨带110和打印带102而与带盒100的压辊120抵接,移动到退避位置上的打印头21从压辊120离开。由此,在拆装带盒100时,能够防止打印带102和墨带110对打印头21的干涉。
打印头21上设置有多个发热元件,多个发热元件排列设置在与压辊120的轴向相同的方向上。利用打印带102和墨带110的输送以及对多个发热元件的选择性的驱动来进行打印。头罩43俯视观察形成为大致矩形,与上述安装基座31(盒安装部5)形成(成型)为一体。此外,头罩43从安装基座31垂直地大幅突出,在其内侧允许打印头21的转动,在其外侧作为带盒100的安装引导件发挥功能。
详细情况后面叙述,检测部51具有多个导电性触头51a。检测部51针对带盒100的被检测部180选择性地导通,主要检测打印带102的带宽、带色、材质等带盒100的类别(属性信息)。然后,根据该检测结果来控制打印头21和带输送机构部25的驱动。
芯解除部53是由送出芯112用和卷取芯116用的2个解除销53a构成的。详细情况后面叙述,在盒壳体130上设置有旋转止动钩206,该旋转止动钩206分别与送出芯112和卷取芯116卡定(参照图6)。在安装带盒100时,解除销53a与这些旋转止动钩206卡合,使得送出芯112和卷取芯116的旋转止动被解除。
压辊驱动轴45具有:固定轴45a,其被设置成贯插压辊120;和花键形状的可动轴45b,其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固定轴45a的基部。带输送机构部25的旋转动力被传递至该可动轴45b,进而再从可动轴45b被传递至压辊120。同样地,卷取驱动轴47具有固定轴47a和花键形状的可动轴47b,可动轴47b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固定轴47a。该情况下,带输送机构部25的旋转动力也被传递至可动轴47b,进而再从可动轴47b被传递至卷取芯116。
当将带盒100安装于盒安装部5时,芯轴192(带芯104)与定位突部41卡合(参照图9),压辊120与压辊驱动轴45卡合,而且,卷取芯116与卷取驱动轴47卡合。然后,当关闭开闭盖7时,打印头21转动,夹着打印带102和墨带110而与压辊120抵接,带打印装置1成为打印待机状态。
如图1和图4所示,开闭盖7经由设置于里侧的铰链部71而转动自如地、即开闭自如地安装于装置壳体3上。开闭盖7具有开闭盖主体73和观察窗75,观察窗75设置于开闭盖主体73的中央。此外,开闭盖7具有:一对轴支承片77,它们突出设置在开闭盖主体73的背面,并被铰链部71轴支承成转动自如;和动作杆79,其突出设置在开闭盖主体73的背面,用于使打印头21转动。而且,开闭盖7还具有:2个压入突起81,它们突出设置在开闭盖主体73的背面,用于将带盒100压入;和按下突起83,其突出设置在开闭盖主体73的背面,用于使内置的盖关闭检测开关(省略图示)动作(工作)。
观察窗75形成为横向较长,与开闭盖主体73分体且由透明(相对于可见光透明)的树脂构成。透过该观察窗75能够目视确认安装于盒安装部5的带盒100(打印带102的类别和带余量)。此外,一对轴支承片77、动作杆79、2个按下突起81和按下突起83与开闭盖主体73利用树脂形成(成型)为一体。
动作杆79从开闭盖主体73的背面大幅地突出,伴随着开闭盖7的关闭而插入于盒安装部5的侧方设置的缝隙开口87中。插入于缝隙开口87中的动作杆79使上述头释放机构动作,使打印头21朝向压辊120转动。同样地,按下突起83伴随着开闭盖7的关闭而插入于与缝隙开口87相邻的矩形开口91中,使盖关闭检测开关工作。
一方的压入突起81与带盒100的压辊120的附近位置对应,另一方的压入突起81与上述检测部51的正上方位置对应。当关闭开闭盖7时,2个压入突起81将带盒100压入以使带盒100落座于盒安装部5的安装基座31中,并防止带盒100浮起。
[带盒的详细情况]
接下来,参照2、图5和图6对带盒100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在带盒100的说明中,以图2为例,将带盒100的上表面即安装方向近前的面称作“正面”,将相反侧的安装方向里侧的面称作“背面”,将左侧的侧面称作“左侧面”,将右侧的侧面称作“右侧面”,将上侧的圆弧状的侧面称作“末端面”,并将下侧的侧面称作“基端面”。
如上所述,带盒100具有盒壳体130以及收纳于该盒壳体130中的带卷106、墨带卷114、卷取芯116和压辊120。此外,带盒100具有:插入开口134,其形成在盒壳体130上;带送出口138,其形成在压辊120附近并形成在左侧面上;以及识别贴纸141(参照图1),其遍及收纳有带卷106的部位的正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地进行粘贴。识别贴纸141上,在正面和左侧面的两处标示有所收纳的打印带102的带宽、带色和材质等(属性信息的一部分)。
盒壳体130构成带盒100的外廓(壳结构),呈现出右侧面的基端侧少许突出的俯视观察呈“L”字状的外观。在正背方向上,盒壳体130具有:下壳体150,其在安装于盒安装部5时处于里侧;和上壳体152,其在安装于盒安装部5时处于近前侧。实施方式的盒壳体130的上壳体152由透明树脂的成型品构成,下壳体150由不透明树脂的成型品构成。
上壳体152由顶壁部156和上周壁部158形成(成型)为一体,其中,顶壁部156构成盒壳体130的正面,上周壁部158垂直设置于顶壁部156的周缘部。此外,下壳体150由下述部分形成(成型)为一体:底壁部160,其构成盒壳体130的背面;下周壁162,其竖立设置在底壁部160的周缘部;以及开口周壁部164,其竖立设置在底壁部160上,以划分出上述插入开口134。
在上壳体152的上周壁部158的下端面上,以适当的间隔设置有多个接合销170,另一方面,在下壳体150的下周壁162上,与该多个接合销170对应地设置有多个接合孔172(参照图5)。通过下述方式来组装带盒100:在放置了带卷106、墨带卷114等构成部件后,以将多个接合销170压入多个接合孔172中的方式将上壳体152与下壳体150接合。另外,考虑到成型的容易性而使各接合孔172成为贯穿孔。
另一方面,在下壳体15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设置有一对卡定支承部174,该一对卡定支承部174被上述一对卡定片57卡定(参照图2和图6)。通过将盒安装部5侧的一对卡定片57卡定于所安装的带盒100的一对卡定支承部174,从而防止了带盒100的浮起。此外,在下壳体150的背面设置有嵌合小孔176,该嵌合小孔176供上述一对小突起55以具有少许裕量的方式嵌合(参照图6)。通过将盒安装部5侧的一对小突起55嵌合于所安装的带盒100的一对嵌合小孔176中来进行带盒100在安装基座31上的简单的定位。
如图5所示,在盒壳体130内的上侧空间(末端面侧)大范围地构成有收纳带卷106的带收纳区域190。在带收纳区域190的中央竖立设置有芯轴部192,该芯轴部192一体地形成(成型)于下壳体150。芯轴192形成为圆筒状,带卷106(带芯104)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芯轴192的外周面192b。即,芯轴部192从芯轴方向观察位于带卷106的内周侧。此外,详细情况后面叙述,在芯轴部192中组装有由螺旋弹簧构成的带卷106的反转止动用弹簧193。
此外,在芯轴部192的内周部设置有与上述检测部51对应的被检测部180(参照图6)。详细情况后面叙述,被检测部180具有与检测部51的多个导电性触头51a对应的布线图案基板324,利用由布线图案基板324实现的多个导电性触头51a的选择性的导通而得到多个位图案(Bit pattern)。即,该位图案与上述带盒100的属性信息对应。
此外,在位于压辊120附近的带收纳区域190,将被送出的打印带102引导至压辊120的带引导件194一体地竖立设置于下壳体150。即,在盒壳体130的内部构成了这样的带输送路径196:以带卷106为起点,经过带引导件194和压辊120而到达带送出口138。从带卷106送出的打印带102经由带引导件194被引导至压辊120,在此被供于打印,进而再从压辊120被引导至带送出口138。
带卷106具有打印带102和带芯104,并且具有2个圆形薄膜198,该2个圆形薄膜198粘贴于卷筒状的打印带102的两个端面上。该2个圆形薄膜198用于防止卷绕于带芯104的打印带102的松动。
带芯104具有:卷盘部104a,其卷装打印带102;和转接部104c,其经由多个朝内的104b设置于卷盘部104a的内侧,带芯104借助该转接部104c而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上述的芯轴部192。此外,在转接部104c的端面上形成有放射状的多个端面槽104d,上述的反转止动用弹簧193与该端面槽104d卡合或从该端面槽104d脱离。即,在芯轴部192的上部形成有在轴向上延伸的纵缝隙192a,反转止动用弹簧193的线材端部从该纵缝隙192a突出,并与转接部104c的端面槽104d卡合。
在搬运带盒100时,利用该反转止动用弹簧193来防止带卷106(打印带102)的反转。另一方面,将带盒100安装于盒安装部5时,反转止动用弹簧193(参照图9)被上述定位突部41压缩,其线材端部从转接部104c的端面槽104d中脱离以将反转止动解除。由此能够输送打印带102。
在盒壳体130内的基部右侧,与插入开口134相邻地构成有墨带收纳区域200。送出侧轴支承部202和卷取侧轴支承部204分别一体地形成在盒壳体130上,其中,送出侧轴支承部202在墨带收纳区域200的靠右的位置将墨带卷114(送出芯112)支承成旋转自如,卷取侧轴支承部204在墨带收纳区域200的靠左的位置将卷取芯116支承成旋转自如。即,在上壳体152和下壳体150上分别形成有送出侧轴支承部202和卷取侧轴支承部204。
在形成在下壳体150上的送出侧轴支承部202和卷取侧轴支承部204的切口部分分别一体地形成有旋转止动钩206,该旋转止动钩206的末端部面对所述送出侧轴支承部202和卷取侧轴支承部204。并且,一方的旋转止动钩206和另一方的旋转止动钩206分别在旋转止动状态下与送出芯112和卷取芯116卡合。
在位于送出侧轴支承部202附近的墨带收纳区域200,将被送出的墨带110引导至压辊120的第1墨带引导件210一体地竖立设置于下壳体150。此外,在上述开口周壁部164的外周侧一体地形成有多个第2墨带引导件212,该多个第2墨带引导件212用于引导墨带110的环绕。
即,在盒壳体130的内部构成了这样的墨带输送路径214:以墨带卷114为起点,经过第1墨带引导件210、压辊120和多个第2墨带引导件212而到达卷取芯116。从墨带卷114送出的墨带110经由第1墨带引导件210被引导至压辊120,在此被供于打印,进而再从压辊120环绕开口周壁部164(多个第2墨带引导件212)后被卷取芯116卷取。
墨带卷114具有墨带110和送出芯112,并且具有圆环状的板簧220,该板簧220对送出芯112施加制动载荷(参照图5的(b))。板簧220在周向上形成为波浪状,在轴向上介于上壳体152的顶壁部156与送出芯112之间。即,借助该板簧220的弹力而对送出芯112施加旋转制动载荷。由此,能够对利用卷取芯116而送出的墨带110施加回拉力,防止墨带110松弛。
送出芯112形成为圆筒状,在其下壳体150侧的端部,在周向上形成有多个切口222(参照图6)。并且,上述旋转止动钩206与多个切口222卡合或脱离。另外,支承送出芯112的下壳体150侧的送出侧轴支承部202构成为圆形的开口,而上壳体152侧的送出侧轴支承部202构成为圆筒状的突出部分。并且,在该突出部分安装有上述板簧220(都参照图5的(b))。
相同地,卷取芯116形成为圆筒状,在其下壳体150侧的端部,在周向上形成有多个切口224。并且,上述旋转止动钩206与多个切口224卡合或脱离。此外,在卷取芯116的内周面形成有花键槽226,以与上述卷取驱动轴47花键卡合。由此,将卷取驱动轴47的旋转力传递至卷取芯116,以卷取墨带110。
在盒壳体130内的基部左侧,与插入开口134相邻地构成有压辊收纳区域230。在压辊收纳区域230的中央设置有椭圆状开口的下轴支承部234和椭圆状开口的上轴支承部232,其中,下轴支承部234形成在下壳体150上(参照图6),上轴支承部232形成在上壳体152上(参照图5的(b))。并且,压辊120被上轴支承部232和下轴支承部234支承成旋转自如且能稍稍横向移动。即,被支承于椭圆状的上轴支承部232和下轴支承部234的压辊120构成为能够在与压辊驱动轴45卡合的原位置和将打印带102夹入并与带引导件194相接的夹持位置之间横向移动(微小移动)。
另外,该带盒100在使打印带102的送出端部从带送出口138稍稍向外部突出的状态下被搬运(参照图1)。此时,当压入力或拉入力错误地作用于打印带102的送出端部时,被该打印带102拉拽的压辊120向上述夹持位置移动。由此,防止了打印带102的送出端部从带送出口138被拉入到盒壳体130内的情况。
压辊120具有圆筒状的辊基体240和橡胶辊242,橡胶辊242安装于辊基体240的外周面。橡胶辊242在轴向上具有与打印头21对应的长度,移动至打印位置的打印头21将打印带102和墨带110夹入并与该橡胶辊242接触。此外,在辊基体240的内周面形成有花键槽244,以与上述压辊驱动轴45花键卡合。由此,将压辊驱动轴45的旋转力传递至压辊120,以对打印带102(和墨带110)进行打印输送。
[被检测部和检测部的详细情况]
接下来,参照图7至图9对带盒100的被检测部180周围的结构与盒安装部5的检测部51的结构一同进行详细说明。图7是盒安装部5的立体图,图8是带盒100的下壳体150的立体图,图9是将带盒100安装在盒安装部5的状态下的、检测部51和被检测部180周围的放大剖视图。
如这些图所示,在盒安装部5的定位突部41(凸部)设置有检测部51,该检测部51是由多个(图示的是4个)导电性触头51a构成的。另一方面,针对该检测部51,在带盒100的芯轴部192的内周部(凹部)设置有被检测部180。
如图7和图9所示,定位突部41具有末端侧的第1凸部300和相对于第1凸部300形成为比较粗的直径的基端侧的第2凸部302。第1凸部300与第2凸部302一体地形成(成型),此外,所述第1凸部300和第2凸部302与安装基座31一体地形成(成型)。第1凸部300的上端封闭并形成为圆筒状,在将带盒100安装在盒安装部5的状态下,第1凸部300与后述的芯轴部192的第1凹部320嵌合。此外,此外,利用该卡合,第1凸部300将一端抵靠于上壳体152(顶壁部156)的上述反转止动用弹簧193顶起(压缩),从而解除带卷106的反转止动。
第2凸部302形成为圆筒状,在将带盒100安装在盒安装部5的状态下,第2凸部302与后述的芯轴部192的第2凹部322游隙嵌合。并且,在第2凸部302中组装有检测部51,该检测部51由4个导电性触头51a构成。此外,在第2凸部302,以在周向上均匀配置的方式形成有4个缝隙开口304(开口)。各缝隙开口304在轴向上延伸,4个导电性触头51a从4个缝隙开口304朝径向外侧突出。
如图9和图10所示,4个导电性触头51a在呈放射状地配置(在周向上均匀配置)的状态下被保持在绝缘保持器308(弹簧保持器)上,该绝缘保持器308嵌合安装于第2凸部302的内部。在绝缘保持器308上,以在周向上均匀配置的方式形成有4个保持槽308a。各保持槽308a在检测部51的轴向上延伸,4个导电性触头51a被保持在4个保持槽308a中。
各导电性触头51a由具有弹性的导电性的金属线材构成,具有:直线部310,其被保持于保持槽308a;和触头主体312,其从直线部310的上端折曲并呈“□”字状地延伸。并且,该触头主体312挠曲,其折曲顶部312a与后述的被检测部180的接触端子370接触。此外,直线部310与上述的检测电路(省略图示)连接,该检测电路检测被二值化后的带盒100的属性信息。
在将带盒100安装在盒安装部5中的状态下,导电性触头51a与被检测部180位于彼此对峙的位置,导电性触头51a朝向被检测部180发挥弹性力,导电性触头51a与被检测部180弹性卡合。4个导电性触头51a的2个导电性触头51a彼此配设在对称的位置上。因此,4个导电性触头51a的弹性力在承受弹性力的被检测部180处被互相抵消。由此,虽然带盒100经由被检测部180承受导电性触头51a的弹性力,但不会发生位置偏移。另外,导电性触头51a也可以是具有弹性的带状的金属材料。导电性触头51a的弹性力还同时具有将带盒100固定在芯轴部192上的功能。打印带102在收纳于带盒100的打印带102、墨带110等构成部件中具有最重的重量,通过将卷绕有打印带102的带芯104的重心位置即芯轴部192固定,能够有效地抑制打印动作中的带盒100的位置偏移。
如图8和图9所示,带盒100的芯轴部192具有:与上述的第1凸部300对应的末端侧的第1凹部320;和与上述的第2凸部302对应的基端侧的第2凹部322。第1凹部320与第2凹部322一体地形成(成型),此外,所述第1凹部320和第2凹部322与下壳体150(底壁部160)一体地形成(成型)。并且,第2凹部322相对于第1凹部320形成为比较粗的直径。
第1凹部320形成为圆筒状,带芯104旋转自如地与基部侧的外周部卡合。此外,第1凹部320的上端到达上壳体152(顶壁部156)附近,在第1凹部320的内周部内置有上述的反转止动用弹簧193(参照图9)。并且,在将带盒100安装在盒安装部5的状态下,上述的第1凸部300与该第1凹部320的基部侧的内周部嵌合。由此,带盒100经由第1凹部320而被定位于第1凸部300、即盒安装部5。
第2凹部322形成为圆筒状,在其内周部组装有下述部件:由布线图案基板324构成的被检测部180;和覆盖该布线图案基板324的基板罩326(参照图9)。该情况下,布线图案基板324被配设成,被夹入于基板罩326的外周面与第2凹部322的内周面之间。此外,基板罩326以卡入形式(Snap-in)安装于第2凹部322。
如图9和图11所示,基板罩326形成为圆筒状,在其末端部形成有卡入用的4个钩330。4个钩330在周向上以均等间隔进行配置。各钩330由向外突出的钩主体332和支承钩主体332的钩弹簧部334一体地形成。此外,钩弹簧部334是利用2个切入去除部336限定而成的,所述2个切入去除部336以从基板罩326的末端切入的方式形成。
另一方面,与4个钩330对应地,在第2凹部322的末端部(第1凹部320侧的端部)形成有4个钩容纳孔340(钩容纳部)(参照图8)。各钩容纳孔340形成为与各钩330大致相同的宽度,能够在周向上对各钩330进行定位。在使4个钩330与4个钩容纳孔340进行了位置对准的状态下,当将基板罩326插入第2凹部322时,各钩弹簧部334挠曲,最终各钩330以落入钩容纳孔340的方式被卡定(卡入)。由此,将基板罩326以防脱状态安装于第2凹部322。
此外,在基板罩326上形成有与上述的各导电性触头51a对应的4个透孔344。各透孔344形成为缝隙状,并在轴向上延伸。此外,各透孔344在轴向上配设在基板罩326的上下中间部位置,并且,在周向上配设在与各钩330相同的位置。面对透孔344的导电性触头51a的折曲顶部312a与后述的布线图案基板324的各接触端子370接触(参照图9)。
另外,在将带盒100安装在盒安装部5中时,需要使盒安装部5侧的4个导电性触头51a的位置与带盒100侧的4个接触端子370的位置在周向上始终一致。同样地,需要使4个导电性触头51a与4个透孔344在周向上一致。因此,要限制基板罩326的4个钩330相对于第2凹部322的4个钩容纳孔340在周向上的位置。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配设成,4个导电性触头51a的位置、4个透孔344的位置、4个钩330的位置和4个钩容纳孔340的位置在周向上一致。此外,详细情况后面叙述,以4个钩330或4个钩容纳孔340的位置为基准配设有4个接触端子370(参照图11的(b))。
另外,布线图案基板324也可以利用粘接剂等部分地粘接在基板罩326的外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背侧的粘接剂层,并且,能够简单地将布线图案基板324与基板罩326一同安装于第2凹部322。
如图9和图11所示,在基板罩326的基部(图示下侧),在其外周面上设有向外侧呈环状地突出设置的嵌合突部350,此外,在其内周面上设有向内侧呈环状地突出设置的环状突部352。配设于基板罩326的外侧的布线图案基板324的下端(图示下侧)与嵌合突部350抵接。此外,在将基板罩326安装于第2凹部322的状态下,嵌合突部350与第2凹部322的基端部嵌合。另一方面,嵌合突部350的突出尺寸与布线图案基板324的厚度相当。由此,布线图案基板324在使下端与嵌合突部350抵接(被定位)的状态下收纳在由嵌合突部350产生的第2凹部322与基板罩326之间的微小间隙中。
环状突部352是在将带盒100安装于盒安装部5时4个导电性触头51a一边弹性变形一边相对地越过的部位。该情况下,环状突部352的末端侧和基端侧分别形成为倒角形状。即,在环状突部352的末端侧形成有环状的末端侧斜面354,在环状突部352的基端侧形成有环状的基端侧斜面356。
基端侧斜面356用于在各导电性触头51a相对越过时使导电性触头51a顺利地弹性变形。此外,末端侧斜面354对带盒100的安装赋予喀哒(click)感,并利用各导电性触头51a的弹性力来防止所安装的带盒100的浮起。
如图9、图11和图12所示,布线图案基板324由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制电路板)等构成,被安装在第2凹部322的内周面上。在展开状态下的布线图案基板324上,在正面侧形成有布线图案360,并在背侧设有粘接剂层(省略图示)(参照图12的(b))。因此,布线图案基板324以正面侧处于内侧且背侧处于外侧的方式呈圆筒状地挠曲并粘贴在第2凹部322的内周面上。在实际将布线图案基板324粘贴于第2凹部322的过程中,预先将布线图案基板324卷绕在基板罩326的外周面上,然后将布线图案基板324与基板罩326一同安装并粘接于第2凹部322。
布线图案基板324的长度形成得比第2凹部322的内周面的周长稍短,并且,粘接于第2凹部322的布线图案基板324的端部彼此不重叠(参照图11的(a))。此外,在布线图案基板324的与第2凹部322的4个钩容纳孔340对应的部分、即与基板罩326的4个钩330对应的部分形成有4个切口凹部362。
4个切口凹部362被设置成避开4个钩330,但还作为布线图案360的构图用的基准位置发挥功能。详细情况后面叙述,布线图案360上的4个接触端子370以在周向上与4个钩330(4个切口凹部362)的位置一致的方式进行构图(参照图12的(b))。
另外,布线图案基板324也可以是下述这样的灵活地在基材上设置导电性的布线图案360和接触端子370而成的部件等来替代FPC:利用导电性墨材在纸或树脂膜等片材上印刷布线图案360;在片材上金属蒸镀出布线图案360;在金属箔上留下布线图案360而印刷绝缘性墨材。
如图12所示,在构成被检测部180的布线图案基板324上形成有布线图案360,该布线图案360在基底基板366上构成带盒100的属性信息。布线图案360具有:包括供上述4个导电性触头51a接触的接触部370a的4个接触端子370;和与4个接触端子370连接的导通/非导通布线部372。此外,导通/非导通布线部372具有与各接触端子370连接的4个独立布线部374以及与4个独立布线部374连接的公共布线部376,利用4个独立布线部374的导通/非导通来构成带盒100的属性信息。
各接触端子370和各独立布线部374在周向上设置在与上述切口凹部362相同的位置上。此外,各接触端子370在与基板罩326的透孔344一致的位置较宽地、且呈矩形地形成图案(构图)。
该情况下,4个独立布线部374利用各自的导通/非导通来构成24=16种位图案、即16种属性信息。其中,在利用该检测部51、被检测部180来一同进行带盒100的安装检测的情况下,对于4个独立布线部374都为非导通的图案,无法检测到带盒100的安装,因此,实际的属性信息变成24-1=15种。此外,在具有带盒100的安装检测构件的情况下,还可以针对各位图案分配16种属性信息。
另一方面,针对构图出的4个独立布线部374将期望的独立布线部374的一部分去除而构成实施方式的非导通。即,在作为原型的布线图案360(布线图案基板324)中,4个独立布线部374处于与4个接触端子370连接的导通状态。在该原型中,例如利用激光加工或冲裁加工在基底基板366上形成通孔378,从而使独立布线部374的一部分为非导通。
并且,在与4个导电性触头51a连接的上述检测电路中,检测出15种位图案(属性信息)中的任意1个图案,从而检测出带盒100的类别。
[被检测部的变形例]
接下来,参照图13对布线图案基板324(被检测部18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13的(a)是第1变形例的布线图案基板324A的俯视图,图13的(b)是第2变形例的布线图案基板324B的俯视图,图13的(c)是第3变形例的布线图案基板324C的俯视图。
如图13的(a)所示,在第1变形例的布线图案基板324A,形成了4个独立布线部374中没有期望的独立布线部374的布线图案360。即,与带盒100的类别(15种)对应地准备了布线图案360不同的多种布线图案基板324A。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使用相当于独立布线部374的引线(导线)对所需的引线进行焊接。
如图13的(b)所示,在第2变形例的布线图案基板324B,由电阻线构成了4个独立布线部374和公共布线部376。该情况下,利用电阻值(电流值)的差异来检测15种位图案(带盒100的属性信息)。
如图13的(c)所示,在第3变形例的布线图案基板324C,在布线图案基板324C上的布线图案360上配设有电子器件390(IC芯片)。在本变形例中,没有公共布线部376,各独立布线部374与电子器件390连接。电子器件390中存储有带盒100的针对各类别的属性信息。检测电路读取电子器件390的属性信息,检测出带盒100的类别。
特别是,在第3变形例中,将2个独立布线部374作为电源线(电子器件390的驱动电压供给线和接地线),并将其它2个独立布线部374作为发送接收的信号线。因此,不仅能够读出属性信息,在将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电可擦可编程序只读存储器)、闪存等作为电子器件390来使用的情况下,还能够写入所需的信息。例如,还可以从带打印装置1侧将打印带102的带余量等写入覆盖。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从防止打印带102的卷取倾向的观点出发,具有较大的直径,并且,在成为闲置空间的芯轴部192的内周部组装被检测部180(布线图案基板324),因此,能够抑制带盒100的大型化。此外,还能够将布线图案基板324形成为面积较大的布线图案基板。因此,即使安装于盒安装部5的带盒100产生了微小的位置偏移,也能够稳定地进行带盒100的属性信息的检测,而不会损害检测部51的检测性能。此外,在使用电子器件390的情况下,还能够存有大容量的带盒100的属性信息。
另外,导电性触头51a的个数以及与所述导电性触头51a对应的接触端子当然是任意的。
标号说明
1:带打印装置;3:装置壳体;5:盒安装部;7:开闭盖;21:打印头;23:打印机构部;25:带输送机构部;31:安装基座;41:定位突部;45:压辊驱动轴;47:卷取驱动轴;51:检测部;51a:导电性触头;100:带盒;102:打印带;104:带芯;106:带卷;110:墨带;120:压辊;130:盒壳体;150:下壳体;152:上壳体;180:被检测部;192:芯轴部;300:第1凸部;302:第2凸部;312:触头主体;320:第1凹部;322:第2凹部;324、324A、324B、324C:布线图案基板;326:基板罩;330:钩;340:钩容纳孔;344:透孔;352:环状突起;354:末端侧斜面;360:布线图案;362:切口凹部;370:接触端子;370a:接触部;372:导通/非导通布线部;374:独立布线部;376:公共布线部;378:通孔;390:电子器件。
Claims (17)
1.一种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盒用于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带打印装置,所述带打印装置在安装带盒的盒安装部设置有检测部,该检测部检测所安装的带盒的属性信息,
所述带盒具有被卷装的打印带和芯轴部,
所述芯轴部位于所述被卷装的打印带的内周侧,
在所述芯轴部具有被检测部,在所述带盒被安装于所述带打印装置的情况下,所述被检测部与所述带打印装置的所述检测部对置,
所述检测部与被二值化后的所述属性信息的检测电路连接且具有多个导电性触头,所述多个导电性触头的2个导电性触头彼此配设在对称的位置上,
所述被检测部具有与所述检测部的所述多个导电性触头对应的布线图案基板,利用由所述布线图案基板实现的所述多个导电性触头的选择性的导通而能够得到多个位图案,所述多个位图案与所述带盒的多个所述属性信息对应,
所述被检测部还具有覆盖所述布线图案基板的圆筒状的基板罩,
在所述基板罩上形成有多个透孔和卡入用的多个钩,所述多个透孔允许各所述导电性触头与接触端子的接触,
在所述芯轴部的内周面形成有与所述多个钩对应的宽度的多个钩容纳部,
在所述带盒被安装于所述盒安装部时,所述多个导电性触头的位置、所述多个透孔的位置、所述多个钩的位置和所述多个钩容纳部的位置在周向上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带盒被安装于所述带打印装置的情况下,所述被检测部与所述检测部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检测部与所述检测部的卡合是弹性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
对于在突出设置于所述盒安装部的凸部处组装的所述检测部,
所述芯轴部具有凹部,该凹部在所述带盒被安装于所述盒安装部的情况下供所述凸部插入,
所述被检测部被组装于所述凹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
对于具有末端侧的第1凸部和组装有所述检测部的基端侧的第2凸部的所述凸部,
所述凹部具有:
第1凹部,其与所述第1凸部嵌合;和
第2凹部,其与所述第2凸部对置并且组装有所述被检测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检测部具有:
多个所述接触端子,所述多个接触端子包含供所述多个导电性触头接触的接触部;和
导通/非导通布线部,所述导通/非导通布线部与所述多个接触端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接触端子和所述导通/非导通布线部设置于所述布线图案基板,
所述布线图案基板具有挠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
对于在突出设置于所述盒安装部的凸部处组装的所述检测部,
所述芯轴部具有凹部,该凹部在所述带盒被安装于所述盒安装部的情况下供所述凸部插入,
所述布线图案基板配设在所述芯轴部的构成所述凹部的内周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线图案基板以所述多个接触端子处于内侧的方式配设在所述芯轴部的构成所述凹部的内周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线图案基板被安装于所述基板罩的外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线图案基板在与所述多个钩对应的部分具有切口凹部。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
对于在周向上以均等间隔配置于所述盒安装部中突出设置的凸部处的所述多个导电性触头,
所述多个接触端子的多个所述接触部在周向上以均等间隔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接触端子和所述导通/非导通布线部设置于所述布线图案基板,
所述被检测部还具有覆盖所述布线图案基板的圆筒状的基板罩,
对于具有弹性的所述多个导电性触头,
所述基板罩具有环状突部,所述多个导电性触头一边弹性变形一边相对地越过该环状突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突部的末端部形成为倒角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线图案基板的所述导通/非导通布线部具有:
多个独立布线部,所述多个独立布线部与各所述接触端子连接;和
公共布线部,所述公共布线部与所述多个独立布线部连接,
利用所述多个独立布线部的导通/非导通来构成所述属性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
针对构图出的多个独立布线部将期望的独立布线部的一部分去除而构成所述非导通。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布线图案基板上配设有电子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60914 | 2014-03-24 | ||
JP2014060914A JP6346766B2 (ja) | 2014-03-24 | 2014-03-24 | 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
PCT/JP2015/058315 WO2015146795A1 (ja) | 2014-03-24 | 2015-03-19 | 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63817A CN106163817A (zh) | 2016-11-23 |
CN106163817B true CN106163817B (zh) | 2019-02-12 |
Family
ID=54195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1534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63817B (zh) | 2014-03-24 | 2015-03-19 | 带盒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68306B2 (zh) |
EP (1) | EP3124277B1 (zh) |
JP (1) | JP6346766B2 (zh) |
KR (1) | KR101892485B1 (zh) |
CN (1) | CN106163817B (zh) |
BR (1) | BR112016021964A2 (zh) |
TW (1) | TWI652181B (zh) |
WO (1) | WO201514679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75761B2 (ja) * | 2014-08-01 | 2018-08-2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テープ印刷装置およびテープ印刷システム |
JP6561492B2 (ja) * | 2015-02-23 | 2019-08-2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テープ印刷装置およびテープ印刷システム |
JP7027209B2 (ja) * | 2018-03-23 | 2022-03-01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記録紙カセット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
JP7208785B2 (ja) | 2018-12-26 | 2023-01-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7279537B2 (ja) * | 2019-06-19 | 2023-05-2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載置台およびテープ印刷システム |
JP7347077B2 (ja) | 2019-09-30 | 2023-09-2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用カセット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264009A (en) | 1975-11-21 | 1977-05-27 | Hitachi Ltd | Screw compressor |
JPS5613193A (en) * | 1979-07-16 | 1981-02-09 | Ricoh Co Ltd | Ribbon feed amount change-over control system for printer |
JPH0799041B2 (ja) * | 1987-12-15 | 1995-10-25 |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 網状鉄筋の継手構造 |
JPH01158157U (zh) * | 1988-04-25 | 1989-11-01 | ||
JP3097299B2 (ja) * | 1992-04-20 | 2000-10-1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ットの種別判別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 |
JPH05330180A (ja) * | 1992-06-01 | 1993-12-14 | Sony Corp | インクリボンカートリッジ |
JP2998617B2 (ja) * | 1995-11-01 | 2000-01-1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テープカセットとリボンカセットとを含む複合カセット及びプリンタ |
US6130695A (en) | 1995-04-27 | 2000-10-10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 delivery system adapter |
JPH0920041A (ja) * | 1995-07-06 | 1997-01-21 | Sony Corp | プリンタのインクリボンユニット |
US5755519A (en) * | 1996-12-04 | 1998-05-26 | Fargo Electronics, Inc. | Printer ribbon identification sensor |
JPH1148565A (ja) * | 1997-07-31 | 1999-02-23 | Nisca Corp | 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タ用インクリボン |
JP3515536B2 (ja) * | 2001-03-19 | 2004-04-0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テープライタ |
JP2005041163A (ja) * | 2003-07-24 | 2005-02-17 | Sharp Corp | リボン支持構造、インクリボン構造体及び画像印刷装置 |
JP4884062B2 (ja) * | 2006-04-19 | 2012-02-2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プリンタのインクリボン判別装置 |
JP2008194916A (ja) * | 2007-02-13 | 2008-08-28 | Sharp Corp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
JP2008263545A (ja) * | 2007-04-13 | 2008-10-30 | Canon Inc | 無電源回路との通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JP2009061709A (ja) * | 2007-09-07 | 2009-03-26 | Seiko Epson Corp | テープ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
JP5556435B2 (ja) | 2010-06-25 | 2014-07-2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
JP5850322B2 (ja) | 2012-01-06 | 2016-02-0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テープカセット及び印字ラベル作成システム |
JP2013169743A (ja) * | 2012-02-22 | 2013-09-02 | Toshiba Tec Corp | ラベルプリンタ |
-
2014
- 2014-03-24 JP JP2014060914A patent/JP634676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03-19 EP EP15769389.6A patent/EP3124277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3-19 WO PCT/JP2015/058315 patent/WO201514679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3-19 US US15/128,423 patent/US986830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03-19 TW TW104108843A patent/TWI652181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5-03-19 BR BR112016021964A patent/BR112016021964A2/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5-03-19 CN CN201580015340.4A patent/CN10616381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03-19 KR KR1020167026378A patent/KR10189248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70106679A1 (en) | 2017-04-20 |
BR112016021964A2 (pt) | 2017-08-15 |
US9868306B2 (en) | 2018-01-16 |
WO2015146795A1 (ja) | 2015-10-01 |
KR101892485B1 (ko) | 2018-08-28 |
CN106163817A (zh) | 2016-11-23 |
KR20160127776A (ko) | 2016-11-04 |
TWI652181B (zh) | 2019-03-01 |
JP6346766B2 (ja) | 2018-06-20 |
EP3124277B1 (en) | 2019-10-23 |
EP3124277A4 (en) | 2017-11-29 |
EP3124277A1 (en) | 2017-02-01 |
JP2015182313A (ja) | 2015-10-22 |
TW201544345A (zh) | 2015-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63817B (zh) | 带盒 | |
CN106715134B (zh) | 带盒 | |
CN101060988B (zh) | 带盒和带式打印机 | |
CN101060986B (zh) | 带式打印机和带盒 | |
CN101060985B (zh) | 带盒和带式打印机 | |
CN101060991B (zh) | 带盒 | |
CN100564046C (zh) | 带式打印机 | |
CN106103111B (zh) | 带打印装置和带打印系统 | |
CN106103115B (zh) | 带盒和带打印装置 | |
CN106132712B (zh) | 带打印装置和带打印系统 | |
CN106103114B (zh) | 带盒和带打印装置 | |
CN106103119A (zh) | 打印机 | |
CN106103117B (zh) | 带盒 | |
CN109094212A (zh) | 带打印装置 | |
CN106103116B (zh) | 带盒 | |
CN101920602A (zh) | 打印机 | |
CN106163816B (zh) | 带盒 | |
CN105142918A (zh) | 带盒以及带输送装置 | |
CN108569052A (zh) | 带打印装置 | |
CN106132718A (zh) | 带盒 | |
CN106103118B (zh) | 带打印装置和带打印系统 | |
JP2016034717A (ja) | テープ印刷装置およびテープ印刷システム | |
JP2006058598A (ja) | メモリタグ、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9012226A (ja)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