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21249B -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21249B
CN106121249B CN201610489933.0A CN201610489933A CN106121249B CN 106121249 B CN106121249 B CN 106121249B CN 201610489933 A CN201610489933 A CN 201610489933A CN 106121249 B CN106121249 B CN 1061212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up
construction method
cladding panel
plug
bim techn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899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21249A (zh
Inventor
刘佳
黄�良
唐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Construction Industry Group Co.,Ltd.
CHENGDU SIXTH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OF CDCEG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No6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CHENGD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No6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CHENGD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Chengdu No6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to CN2016104899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212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21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1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21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12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 E04G21/167Tool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orking-up plates, panels or slab shaped build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技术。本发明的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外挂板吊装和临时固定;外挂板锚脚灌浆;安装箍筋并与外挂板临时固定;竖筋加长和安装;重新定位箍筋并固定;验收钢筋隐蔽性,安装支撑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该施工方法安装的外挂板抗震性能好、保证钢筋绑扎成型质量,且不增加多余材料成本和工时,具有较大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整体装配式建筑因其工业化程度高、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工人劳动强度低、大量减少建筑用工、适用性广、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等特点,逐渐被各地推广应用。外挂板是整体装配式建筑中的重要构件,在平行拼接的外挂板之间的连接处为后浇段,在板面相互垂直的外挂板拼接处为边缘构件,后浇段及边缘构件均为现场浇筑。
后浇段和边缘构件作为外挂板的约束端,在抗震构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施工质量不容小觑;如按照普通现浇竖向构件的施工顺序,应在钢筋绑扎成型后支模并浇筑混凝土,但在整体装配式建筑中常规的施工顺序并不可行,因后浇段或边缘构件的钢筋绑扎成型后再吊装外挂板,后浇段或边缘构件的竖筋和箍筋均会阻挡外挂板上外露的水平锚筋进入后浇段或边缘构件。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现阶段常用的两种施工方法是:
一、首先进行后浇段及边缘构件内的竖筋焊接,然后吊装外挂板并校正固定,安装绑扎U型开口箍筋,在开口箍筋的开口处安装绑扎封闭对拉筋,经隐蔽验收合格后支模并浇筑混凝土;此方法在后浇段及边缘构件内竖筋焊接完成后再吊装外挂板,此时因竖筋自由端较长,稳定性差,外挂板就位时难免因碰撞造成竖筋变形,从而影响后浇段及边缘构件的钢筋绑扎成型质量;另外,使用开口箍筋不利于抗震要求,故采用封闭对拉筋进行弥补,但其整体性仍不及封闭箍筋,且钢筋使用量大于封闭箍筋,造成浪费;
二、首先进行后浇段及边缘构件内的竖筋焊接,然后吊装外挂板并校正固定,安装绑扎“[”型开口箍筋,焊接开口箍筋形成封闭箍筋,经隐蔽验收合格后支模并浇筑混凝土;此方法虽然将相对两个“[”型箍筋搭接并焊接成封闭箍筋,能满足抗震要求,但将使用大量的焊接材料,耗费大量的焊接工时,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整体装配式建筑中的外挂板施工时,为了避免后浇段或边缘构件的竖筋和箍筋阻挡外挂板上外露的水平锚筋进入后浇段或边缘构件,目前采用的施工方法存在外挂板的整体强度不够或施工成本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安装的外挂板抗震性能好、保证钢筋绑扎成型质量,且不增加多余材料成本和工时,具有较大优势。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其步骤如下:
(1)外挂板吊装到位并进行临时固定,调整垂直度;
(2)外挂板锚脚灌浆;将外挂板与施工好的楼板连接;
(3)在后浇段和/或边缘构件范围内安装箍筋,并将箍筋与外挂板临时固定,所述箍筋为封闭矩形箍筋;
(4)在箍筋范围内进行竖筋安装,并根据楼层高度连接加长竖筋的长度;
(5)重新定位后浇段和/或边缘构件的箍筋位置,然后进行箍筋绑扎、重新固定;
(6)进行后浇段和/或边缘构件范围内的钢筋隐蔽验收,合格后采用模板支撑;
(7)进行后浇段和/或边缘构件处的混凝土浇筑。
该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外挂板吊装就位并校正、固定后才进行后浇段及边缘构件的箍筋和竖筋安装,并且在竖筋加长后,对箍筋的位置进行重新定位,保证钢筋绑扎成型的质量;后浇段及边缘构件的箍筋为封闭矩形箍筋,保证浇筑后的整体强度,抗震性能好;不增加任何多余成本,不耗费任何多余工时,符合绿色施工要求。
作为优选,步骤(3)中的箍筋由下至上分别绑扎在相邻外挂板外漏的水平筋上,且每个箍筋水平布置;所述箍筋通过铁丝临时固定。通过铁丝临时固定的箍筋,为后续的竖筋安装提供限位框和参考点位,减少钢筋外漏,使后续浇筑混凝土提供有利条件。
作为优选,步骤(4)中竖筋加长时采用直螺纹连接套筒连接。直螺纹连接套筒连接的竖筋质量满足《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中相关要求。采用直螺纹连接套筒连接的钢筋适用于承受拉、压双向作用力,保证本方案中的竖筋质量,使得外挂板的后浇段和边缘构件浇筑后的整体强度好、抗震性能强。
作为优选,步骤(5)中重新定位箍筋位置时,从下至上依次解除临时绑扎物件,然后按设计要求重新定位箍筋的位置,然后重新对竖筋和箍筋进行绑扎和固定。在竖筋安装完后,对箍筋的位置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保证箍筋的位置和稳定性满足设计的要求。
作为优选,步骤(6)中的模板采用铝合金模板或覆膜板;其中次楞采用矩管,主楞采用槽钢,对拉螺栓采用高强对拉螺栓。步骤(6)中使用的模板为现有施工技术中常用的模板支撑结构,为竖向构件的支撑模板。
作为优选,混凝土浇筑质量要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中相关要求。
作为优选,在完成后浇段和/或边缘构件范围的混凝土浇筑后,在12h以内进行覆盖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在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时方可进行模板拆除。
该施工方法采用BIM技术,通过生成构件模型及三维模拟技术,并结合工程实践,开发出与现有的普通现浇结构施工顺序不同的施工方法,将吊装外挂板和钢筋安装的顺序进行改变,即逆序施工,大大减少外挂板吊装时的阻挡物,且不会因为外挂板就位时因碰撞造成竖筋变形,从而保证后浇段及边缘构件的钢筋绑扎成型质量,该施工方法安装的外挂板抗震性能好、钢筋绑扎成型质量高,且不增加多余材料成本和工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外挂板吊装就位并校正、固定后才进行后浇段及边缘构件的箍筋和竖筋安装,并且在竖筋加长后,对箍筋的位置进行重新定位,保证钢筋绑扎成型的质量;后浇段及边缘构件的箍筋为封闭矩形箍筋,保证浇筑后的整体强度,抗震性能好;不增加任何多余成本,不耗费任何多余工时,符合绿色施工要求;
2、采用直螺纹连接套筒连接的钢筋适用于承受拉、压双向作用力,保证本方案中的竖筋质量,使得外挂板的后浇段和边缘构件浇筑后的整体强度好、抗震性能强;
3、该施工方法采用BIM技术,通过生成构件模型及三维模拟技术,并结合工程实践,开发出与现有的普通现浇结构施工顺序不同的施工方法,将吊装外挂板和钢筋安装的顺序进行改变,即逆序施工,大大减少外挂板吊装时的阻挡物,且不会因为外挂板就位时因碰撞造成竖筋变形,从而保证后浇段及边缘构件的钢筋绑扎成型质量,该施工方法安装的外挂板抗震性能好、钢筋绑扎成型质量高,且不增加多余材料成本和工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流程图。
图2为后浇段两侧的外挂板吊装到位后的施工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立面图。
图4为外挂板间的后浇段箍筋临时固定时的施工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立面图。
图6为外挂板间后浇段的竖筋施工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立面图。
图8为边缘构件两侧的外挂板吊装到位后的施工示意图。
图9为外挂板间边缘构件箍筋临时固定的施工示意图。
图10为外挂板间边缘构件的竖筋施工示意图。
图11为基于BIM技术的后浇段及边缘构件两侧的外挂板吊装到位后的施工模拟示意图。
图12 基于BIM技术的后浇段及外挂板间边缘构件箍筋临时固定的施工模拟示意图。
图13 基于BIM技术的后浇段及边缘构件竖筋的施工模拟示意图。
图中标记:1-外挂板,2-外挂板竖筋,3-外挂板水平筋,4-箍筋,5-竖筋,6-直螺纹连接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将该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用于外挂板间的后浇段施工,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将外挂板1吊装到位并进行临时固定,调整垂直度;
(2)外挂板1锚脚灌浆;将外挂板与已施工好的楼板连接,固定外挂板;
(3)在后浇段范围内安装箍筋4,并将箍筋4与外挂板1临时固定,所述箍筋4为封闭矩形箍筋;
(4)在箍筋4范围内进行竖筋5安装,并根据楼层高度连接加长竖筋5的长度;
(5)重新定位后浇段的箍筋4位置,然后进行箍筋4绑扎、重新固定;
(6)进行后浇段范围内的钢筋隐蔽验收,合格后采用模板支撑;
(7)进行后浇段处的混凝土浇筑。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步骤(3)中的箍筋4由下至上分别绑扎在相邻外挂板1的外挂板水平筋3上,且每个箍筋4水平布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箍筋4通过铁丝临时固定,本实施例采用8#铁丝。通过铁丝临时固定的箍筋,为后续的竖筋安装提供限位框和参考点位,减少钢筋外漏,使后续浇筑混凝土提供有利条件。
进一步地,步骤(4)中竖筋5加长时采用直螺纹连接套筒6连接。具体地,直螺纹连接套筒6连接的竖筋5的质量满足《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中相关要求。采用直螺纹连接套筒连接的钢筋适用于承受拉、压双向作用力,保证本方案中的竖筋质量,使得外挂板的后浇段在浇筑后的整体强度好、抗震性能强。
进一步地,步骤(5)中重新定位箍筋4的位置时,从下至上依次解除临时绑扎的铁丝,然后按设计要求重新定位箍筋4的位置,然后重新对竖筋5和箍筋4进行绑扎和固定。在竖筋安装完后,对箍筋的位置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保证箍筋的位置和稳定性满足设计的要求。
进一步地,步骤(6)中的模板采用铝合金模板或覆膜板;其中次楞采用矩管,主楞采用槽钢,对拉螺栓采用φ14高强对拉螺栓。本实施例中的模板为现有施工技术中常用的模板支撑结构,为竖向构件的支撑模板。
具体地,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需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中相关要求。
进一步地,在完成后浇段的混凝土浇筑后,在12h以内进行覆盖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在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时方可进行模板拆除。
该施工方法采用BIM技术,通过生成构件模型及三维模拟技术,并结合工程实践,开发出与现有的普通现浇结构施工顺序不同的施工方法,将吊装外挂板和钢筋安装的顺序进行改变,即逆序施工,大大减少外挂板吊装时的阻挡物,且不会因为外挂板就位时因碰撞造成竖筋变形,从而保证后浇段的钢筋绑扎成型质量,该施工方法安装的外挂板抗震性能好、钢筋绑扎成型质量高,且不增加多余材料成本和工时。
实施例2
如图1、图8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该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用于外挂板间的边缘构件施工,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将外挂板1吊装到位并进行临时固定,调整垂直度;
(2)外挂板1锚脚灌浆;将外挂板与已施工好的楼板连接,固定外挂板;
(3)在边缘构件范围内安装箍筋4,并将箍筋4与外挂板1临时固定,所述箍筋4为封闭矩形箍筋;
(4)在箍筋4范围内进行竖筋5安装,并根据楼层高度连接加长竖筋5的长度;
(5)重新定位边缘构件的箍筋4位置,然后进行箍筋4绑扎、重新固定;
(6)进行边缘构件范围内的钢筋隐蔽验收,合格后采用模板支撑;
(7)进行边缘构件处的混凝土浇筑。
该外挂板的施工方法,外挂板吊装就位并校正、固定后才进行边缘构件的箍筋和竖筋安装,并且在竖筋加长后,对箍筋的位置进行重新定位,保证钢筋绑扎成型的质量;边缘构件的箍筋为封闭矩形箍筋,保证浇筑后的整体强度,抗震性能好;不增加任何多余成本,不耗费任何多余工时,符合绿色施工要求。
具体地,如图8至图10所示,由于边缘构件位于两个板面相互垂直的外挂板拼接处,在连接两个外挂板的外挂板水平筋3时,同一水平面需要2个箍筋4,且2个箍筋4相互垂直,一端固定于外挂板水平筋3上,另一端相互重叠。
本实施例中,所述箍筋4通过铁丝临时固定,本实施例采用8#铁丝绑扎。通过铁丝临时固定的箍筋,为后续的竖筋安装提供限位框和参考点位,减少钢筋外漏,使后续浇筑混凝土提供有利条件。如图10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接触的2个箍筋4的重叠部分内也设竖筋5。
进一步地,步骤(4)中竖筋5加长时采用直螺纹连接套筒6连接。具体地,直螺纹连接套筒6连接的竖筋5的质量满足《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中相关要求。采用直螺纹连接套筒连接的钢筋适用于承受拉、压双向作用力,保证本方案中的竖筋质量,使得外挂板的边缘构件在浇筑后的整体强度好、抗震性能强。
进一步地,步骤(5)中重新定位箍筋4的位置时,从下至上依次解除临时绑扎的铁丝,然后按设计要求重新定位箍筋4的位置,然后重新对竖筋5和箍筋4进行绑扎和固定。在竖筋安装完后,对箍筋的位置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保证箍筋的位置和稳定性满足设计的要求。
进一步地,步骤(6)中的模板采用铝合金模板或覆膜板;其中次楞采用矩管,主楞采用槽钢,对拉螺栓采用φ14高强对拉螺栓。本实施例中的模板为现有施工技术中常用的模板支撑结构,为竖向构件的支撑模板。
具体地,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需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中相关要求。
进一步地,在完成边缘构件的混凝土浇筑后,在12h以内进行覆盖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在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时方可进行模板拆除。
该施工方法采用BIM技术,通过生成构件模型及三维模拟技术,并结合工程实践,开发出与现有的普通现浇结构施工顺序不同的施工方法,将吊装外挂板和钢筋安装的顺序进行改变,即逆序施工,大大减少外挂板吊装时的阻挡物,且不会因为外挂板就位时因碰撞造成竖筋变形,从而保证边缘构件的钢筋绑扎成型质量,该施工方法安装的外挂板抗震性能好、钢筋绑扎成型质量高,且不增加多余材料成本和工时。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Claims (10)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外挂板吊装到位并进行临时固定,调整垂直度;
(2)外挂板锚脚灌浆;
(3)在后浇段和/或边缘构件范围内安装箍筋,并将箍筋与外挂板临时固定,所述箍筋为封闭矩形箍筋;
(4)在箍筋范围内进行竖筋安装,并根据楼层高度连接加长竖筋的长度;
(5)重新定位后浇段和/或边缘构件的箍筋位置,然后进行箍筋绑扎、重新固定;
(6)进行后浇段和/或边缘构件范围内的钢筋隐蔽验收,合格后采用模板支撑;
(7)进行后浇段和/或边缘构件处的混凝土浇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箍筋由下至上分别绑扎在相邻外挂板外漏的水平筋上,且每个箍筋水平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通过铁丝临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竖筋加长时采用直螺纹连接套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直螺纹连接套筒连接的竖筋质量满足《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中相关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重新定位箍筋位置时,从下至上依次解除临时绑扎物件,然后按设计要求重新定位箍筋的位置,然后重新对竖筋和箍筋进行绑扎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的模板采用铝合金模板或覆膜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板的次楞采用矩管,主楞采用槽钢,对拉螺栓采用高强对拉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浇筑质量要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中相关要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后浇段和/或边缘构件范围的混凝土浇筑后,在12h以内进行覆盖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在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时方可进行模板拆除。
CN201610489933.0A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 Active CN1061212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89933.0A CN106121249B (zh)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89933.0A CN106121249B (zh)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1249A CN106121249A (zh) 2016-11-16
CN106121249B true CN106121249B (zh) 2018-04-06

Family

ID=57284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89933.0A Active CN106121249B (zh) 2016-06-29 2016-06-29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212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39317B (zh) * 2016-12-23 2018-07-24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成套建造技术
CN108797846A (zh) * 2018-06-27 2018-11-13 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结构一体化外墙保温板施工方法
CN110424581A (zh) * 2019-08-20 2019-11-08 湖南远大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剪力墙及施工方法
CN113756477B (zh) * 2021-09-10 2023-05-30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热型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的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1249A (zh)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21249B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
CN106032692B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的一体式浇筑成型施工方法
CN108240041A (zh) 一种梁柱节点钢筋避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567475B (zh) 钢与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6968381A (zh) 用组合式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预制剪力墙与叠合板节点
CN207277541U (zh) 预制件和现浇柱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CN108661169A (zh) 一种装配式边框架梁构件及设计方法
CN109468954A (zh) 一种锚碇锚固系统的施工方式
CN106012849B (zh) 一种悬浇梁直线段钢筋整体绑扎吊装施工方法以及桥梁
JP3225556U (ja) 耐震帯筋
CN102936958A (zh) 工具式支架定位混凝土楼板上部钢筋的施工方法
CN211209220U (zh) 一种预埋线盒结构
CN207376661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的封堵结构
CN107338863B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水平预制构件的施工方法
CN110107019A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复合式预制楼板
CN108661188A (zh) 一种墙体拉结筋预埋组件及施工方法
CN209760830U (zh) 一种防止钢筋骨架偏移结构
CN106088433B (zh) 一种双向受力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07268047U (zh) 一种插入厚板中的竖向钢筋固定装置
CN107060072B (zh) 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
CN209538699U (zh) 一种预应力洞口封闭装置
CN207331733U (zh) 一种混凝土柱脚结构
CN209244054U (zh) 一种预制防水坎台结构
CN106121067B (zh) 高层建筑顶升平台下墙体爬升保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5907856U (zh)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拼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111 Babao Street, Qingy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Chengdu Construction Industr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HENGDU SIXTH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OF CDCEG

Address before: No.111 Babao Stree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rp.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NO.6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