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79481U - 导墙模 - Google Patents

导墙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79481U
CN209179481U CN201821325433.4U CN201821325433U CN209179481U CN 209179481 U CN209179481 U CN 209179481U CN 201821325433 U CN201821325433 U CN 201821325433U CN 209179481 U CN209179481 U CN 209179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template
connector
wall mould
suppor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254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锐铭
罗晓明
柳俊
赵正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2543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79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79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79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墙模。该导墙模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以及连接件;第一模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模板依次连接,形成第一框架;第二模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模板依次连接,形成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的形状与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框架位于所述第二框架内;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之间形成容纳腔;以及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相对应的边缘;多个所述连接件间隔设置;相邻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边缘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相同。上述导墙模,使得一结构与二结构导墙可以一次性浇筑施工,避免二次浇筑而引起的施工缝,提高防水效果,此外,还节省人力物力。

Description

导墙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导墙模。
背景技术
导墙指防止水流进室内的做法,也叫泛水或翻水。建筑施工中,要求卫生间周边墙体下设至少200厘米高同墙体厚混凝土反坎,即导墙。
实际现场施工过程中,反坎都是二次浇筑。但二次浇筑存在施工缝,对防水会有一定影响,并且造成二结构施工阶段混凝土人工运输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导墙二次浇筑引起防水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导墙模。
一种导墙模,包括:
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模板依次连接,形成第一框架;
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模板依次连接,形成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的形状与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框架位于所述第二框架内;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之间形成容纳腔;以及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相对应的边缘;多个所述连接件间隔设置;相邻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边缘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边缘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与所述第一模板的面积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厚度与所述第一模板的厚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杆和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从所述支撑杆的侧面延伸出来而形成;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放置在所述凸出部上,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一模板或所述第二模板连接起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均为钢模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的厚度均为3-6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宽度为1-10厘米。
上述导墙模,多个第一模板依次连接形成第一框架,多个第二模板依次连接形成第二框架,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的形状与尺寸相应,第一框架位于第二框架内;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之间形成容纳腔,多个连接件连接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相对应的边缘,多个连接件间隔设置,相邻的连接件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边缘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相同,从而在容纳腔内注入混凝土进行浇筑,使得一结构与二结构导墙可以一次性浇筑施工,避免二次浇筑而引起的施工缝,提高防水效果,此外,还节省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导墙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导墙模和支撑部件的剖视图;
图3为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一实施例的导墙模100包括第一模板110、第二模板120以及连接件130。第一模板1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模板110依次连接,形成第一框架。也就是,多个第一模板110相互拼接围成矩形框。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一模板110可以通过焊接拼接。此外,第一模板110可以为钢模板,进一步地,第一模板110可以为热轧钢板。第一模板110的厚度可以为3-6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模板110的厚度为4.5mm。其中,第一模板110的厚度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确定。另外,第一模板110的尺寸以及第一框架的尺寸也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确定,也就是说,按照卫生间、厨房灯的布局尺寸来确定。
第二模板1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模板120依次连接,形成第二框架。也就是,多个第二模板120相互拼接围成矩形框。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二模板120可以通过焊接拼接。第二模板120与第一模板110的形状与尺寸相同。第二模板120可以为钢模板,进一步地,第二模板120可以为热轧钢板。第二模板120的厚度可以为3-6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模板120的厚度为4.5mm。其中,第二模板120的厚度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确定。另外,第二模板110的尺寸以及第二框架的尺寸也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确定,也就是说,按照卫生间、厨房灯的布局尺寸来确定。
请再参考图1,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形成容纳腔,也就是说,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形成混凝土浇筑区。多个连接件130连接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相对应的边缘,多个连接件130间隔设置。也就是说,第一框架包括第一边缘111,第二框架包括第二边缘121,连接件130连接第一边缘111和第二边缘121。且多个连接件130间隔设置。其中,相邻的连接件130之间的间隔相同。相邻的连接件130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边缘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相同,从而呈现镂空结构。连接件130不仅起到固定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作用,还便于浇筑混凝土。一结构与二结构导墙可以一次性浇筑施工,避免二次浇筑而引起的施工缝,提高防水效果,此外,还节省人力物力。
此外,连接件130的厚度可以与第一模板110的厚度相同。连接件130也可以为热轧钢板,其宽度可以为1-10厘米。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件130的宽度在此并不作限定,只要能够满足承受压力即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连接件130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边缘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与第一模板110的面积相同。进一步方便浇筑混凝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导墙模110还包括支撑部件140,支撑部件140的数量为多个。该支撑部件140用于支撑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其中,支撑部件140可以为焊接钢筋。在实际施工现场,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都采用至少一个支撑部件140进行支撑。支撑部件140与第一模板11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支撑部件140与第二模板120也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从而将导墙模100撑起。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焊接钢筋到楼板结构钢筋将导墙模撑起。从而不仅保证了导墙与一结构一次成型的防水质量,又解决了卫生间或者厨房楼板高低标高位置木模成型效果差的问题。
如图2所示,相邻的支撑部件140之间可以通过钢筋150进行加强。从而更加便于施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支撑部件140包括支撑杆141和凸出部142。凸出部142从支撑杆141的侧面延伸出来而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凸出部142与支撑杆141可以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施工过程中,第一模板110放置在凸出部142上,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支撑部件140与第一模板110固定连接起来。采用这种结构的支撑部件140,便于施工。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二模板120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加工。
一实施例的上述的导墙模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通过焊接,将多个第一模板依次连接形成第一框架,并将多个第二模板依次连接形成第二框架。
具体地,根据卫生间或者厨房等的情况,确定第一模板的数量和尺寸,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多个第一模板拼接起来,形成第一框架。采用相同的方式,将多个第二模板拼接起来形成第二框架。需要说明的是,焊接可以在现场直接施工。
S20:通过焊接的方式,在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对应边缘之间连接多个连接件。
具体地,采用焊接的方式,在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对应边缘之间连接多个连接件,从而形成镂空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S20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在施工地焊接多个支撑部件,将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上,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支撑部件与第一框架以及支撑部件与第二框架固定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将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撑起。需要说明的,该步骤也可以先进行,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先施工支撑部件,在进行S10和S20。此外,相邻的支撑部件之间通过钢筋进行加固。
上述导墙模,多个第一模板依次连接形成第一框架,多个第二模板依次连接形成第二框架,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的形状与尺寸相应,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之间形成容纳腔,多个连接件连接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相对应的边缘,多个连接件间隔设置,相邻的连接件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边缘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相同,从而在容纳腔内注入混凝土进行浇筑,使得一结构与二结构导墙可以一次性浇筑施工,避免二次浇筑而引起的施工缝,提高防水效果,此外,还节省人力物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导墙模,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模板依次连接,形成第一框架;
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模板依次连接,形成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的形状与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框架位于所述第二框架内;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之间形成容纳腔;以及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相对应的边缘;多个所述连接件间隔设置;相邻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边缘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墙模,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边缘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与所述第一模板的面积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墙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厚度与所述第一模板的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墙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墙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杆和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从所述支撑杆的侧面延伸出来而形成;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放置在所述凸出部上,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一模板或所述第二模板连接起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墙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均为钢模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墙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的厚度均为3-6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墙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宽度为1-10厘米。
CN201821325433.4U 2018-08-17 2018-08-17 导墙模 Active CN209179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25433.4U CN209179481U (zh) 2018-08-17 2018-08-17 导墙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25433.4U CN209179481U (zh) 2018-08-17 2018-08-17 导墙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79481U true CN209179481U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58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25433.4U Active CN209179481U (zh) 2018-08-17 2018-08-17 导墙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794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3400A (zh) * 2018-08-17 2018-12-25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导墙模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3400A (zh) * 2018-08-17 2018-12-25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导墙模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20197U (zh) 一种可调型装配式现浇板带吊模装置
CN104175398B (zh) 制作预制箱梁钢筋骨架的胎具及方法
CN109537851A (zh) 一种装配式管井的预制方法
CN106638947A (zh) 预制框架结构及其串连预制建筑方法
CN209227843U (zh) 墙体竖向连接结构及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CN208441138U (zh) 基于复合底板的一体化装配式管廊
CN209179481U (zh) 导墙模
CN208650333U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撑复合联肢剪力墙结构
CN108867934A (zh) T形墙体连接结构及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CN109083400A (zh) 导墙模及其施工方法
KR100949785B1 (ko) 피씨 보 제작용 몰드
CN211114798U (zh) 厨卫间降板定型模具
CN211058308U (zh) 卫生间用止水反坎吊模
CN208502236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中混凝土楼板边缘的封边装置
CN107190898A (zh) 免支模超厚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09293230U (zh) 墙体与基础连接结构及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CN207079770U (zh) 一种t型钢筋混凝土墙腔体结构
CN207739390U (zh) 叠合墙与水平构件连接节点
CN206337643U (zh) 预制框架结构
CN109372248A (zh) 一种墙柱模板及其节材型加固方法
CN109025059A (zh) 一种门窗现浇梁浇筑方法
CN211816454U (zh) 后浇带顶拉复合式侧模
CN206693476U (zh) 一种斜屋面结构的边缘结构构造
CN209227841U (zh) 墙体与梁平面内连接结构及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CN105178593B (zh) 填充墙构造柱的支模方法及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