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20017A - 聚氨酯弹性丝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氨酯弹性丝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20017A
CN106120017A CN201610314552.9A CN201610314552A CN106120017A CN 106120017 A CN106120017 A CN 106120017A CN 201610314552 A CN201610314552 A CN 201610314552A CN 106120017 A CN106120017 A CN 106120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ative example
light
relative
durability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145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利宏
原昌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elontex Co Ltd
Toray Opelonte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elonte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elontex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elonte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20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00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8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94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other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0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 materials from which they are ma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5/04Polyurethan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01F1/106Radiation shielding agents, e.g. absorbing, reflecting ag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5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01F6/7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from polyuretha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为了提供伸长率、恢复性、耐光性优异,适于弹力布帛、衣服用等的聚氨酯弹性丝,在制造由以聚合物二醇和二异氰酸酯为起始物质的聚氨酯制成的弹性丝时,使之含有下述(A)、(B)、(C)中的至少1种。(A)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和/或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B)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C)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

Description

聚氨酯弹性丝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2010年12月16日,申请号201080064022.4 (PCT/JP2010/072609),发明名称为“聚氨酯弹性丝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弹性丝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弹性纤维由于其优异的伸缩特性而被广泛用于袜子、内衣、运动服等伸缩性衣料用途或产业资材用途。
所述弹性纤维中特别多用的可举出聚氨酯弹性丝,但聚氨酯弹性丝具有容易因光发生劣化或着色的缺点。因此,使用聚氨酯弹性丝的伸缩纤维制品在被屋内展示时、在作为衣服穿着使用时、以及在洗涤后于屋外晾干时等情形中,被使用的聚氨酯弹性丝会由于光而缓缓发生脆化。
但是,为了防止聚氨酯弹性丝的光所致的脆化,已知有对添加了聚氨酯以及各种紫外线吸收剂的纺丝原液进行纺丝来制造聚氨酯弹性丝的技术(专利文献1、2)。此外,还已知为了防止添加的紫外线吸收剂在高阶加工工序中的摩擦、热处理、染色,或者由制成纤维制品后的洗涤、干洗等所致的脱落,维持优异的耐光性,而将特定的紫外线吸收剂与聚氨酯共聚的技术(专利文献3)。
但是,这些技术均是以防止光劣化为目的,通过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刚纺丝后的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强度和伸长率特性、恢复性与未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的相比,即便良好也是相同程度,根据情形还有时变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697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8131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3073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添加特定的紫外线吸收剂,提供可以提高耐光性以及强度和伸长率特性(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恢复性,并且减少高阶加工时的后处理或洗涤所致的紫外线吸收剂的脱落的聚氨酯弹性丝及其制造方法。进而,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可以提高施加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应变时的应力(以下,称为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的聚氨酯弹性丝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聚氨酯弹性丝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以下任意方式。
(1)聚氨酯弹性丝,其是由以聚合物二醇和二异氰酸酯为起始物质的聚氨酯制成的聚氨酯弹性丝,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A)、(B)、(C)中的至少1种,
(A)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和/或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
(B)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
(C)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
(2)上述(1)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丝,其特征在于,含有上述(A),且上述(A)是不饱和羧酸系化合物与具有苯并三唑骨架的化合物和/或具有二苯甲酮骨架的化合物的共聚物。
(3)上述(1)或(2)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丝,其特征在于,含有上述(A),且上述(A)是具有甲基丙烯酸骨架的化合物与具有苯并三唑骨架的化合物和/或具有二苯甲酮骨架的化合物的共聚物。
(4)上述(1)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丝,其特征在于,含有上述(B),且上述(B)的烷氧基是碳原子数1至40。
(5)上述(4)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丝,其特征在于,上述(B)的烷氧基是碳原子数6至20。
(6)上述(1)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丝,其特征在于,含有上述(C),且上述(C)含有烷氧基。
(7)聚氨酯弹性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含有以聚合物二醇和二异氰酸酯为起始物质的聚氨酯的纺丝原液中含有下述(A)、(B)、(C)中的至少1种来制造弹性丝,
(A)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和/或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
(B)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
(C)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聚氨酯弹性丝通过添加特定的紫外线吸收剂,成为与未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的或含有其它紫外线吸收剂的相比,具有高强度和伸长率、高恢复性,且耐光性也优异的弹性丝。此外,高阶加工时的后处理或洗涤所致的紫外线吸收剂的脱落也少、可以维持优异的耐光性。进而,还可提高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因此,使用这类弹性丝的衣服等的解吸附性、合身性、穿戴感、耐变色性、外观品质等优异,进而还可以以薄质实现轻量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的聚氨酯只要是以聚合物二醇和二异氰酸酯为起始物质的聚氨酯则可以为任意聚氨酯,没有特别限定。此外,其合成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定。
即,例如,可以是由聚合物二醇、二异氰酸酯与低分子量二胺制成的聚氨酯脲,还可以是由聚合物二醇、二异氰酸酯与低分子量二醇制成的聚氨酯。此外,还可以是使用在分子内具有羟基与氨基的化合物作为增链剂的聚氨酯脲。应予说明,还优选在不妨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使用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二醇或异氰酸酯等。
这里,对构成本发明中的聚氨酯的代表性结构单元进行说明。
作为构成聚氨酯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二醇,优选为聚醚系二醇、聚酯系二醇、聚碳酸酯二醇等。并且,特别是从对丝赋予柔软性、伸长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聚醚系二醇。
聚醚系二醇优选含有含下述通式所示单元的共聚二醇化合物。
[化1]
(其中,a、c为1~3的整数,b为0~3的整数,R1、R2为H或碳原子数1~3的烷基)
作为该聚醚系二醇化合物,具体可举出:聚乙二醇、改性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三亚甲基醚二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以下,缩写为PTMG)、作为四氢呋喃(以下,缩写为THF)和3-甲基-THF的共聚物的改性PTMG、作为THF和2,3-二甲基-THF的共聚物的改性PTMG、作为THF和新戊二醇的共聚物的改性PTMG、作为THF与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不规则排列得到的无规共聚物等。可使用这些聚醚系二醇类的1种,也可以混合或共聚2种以上使用。其中,优选PTMG或改性PTMG。
此外,从提高聚氨酯弹性丝的耐磨损性、耐光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通过将己二酸丁二酯、聚己内酯二醇、3-甲基-1,5-戊二醇和聚丙烯聚醇的混合物与己二酸等进行缩聚而得的具有侧链的聚酯二醇等聚酯系二醇;或含有由二羧酸成分与二醇成分衍生的二羧酸酯单元的聚碳酸酯二醇等,所述二羧酸成分由3,8-二甲基癸二酸和/或3,7-二甲基癸二酸制成。
这样的聚合物二醇可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或共聚2种以上使用。
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聚合物二醇的分子量,为了使制成弹性丝时的伸长率、强度、耐热性等为所需水平,以数均分子量计优选为1000~8000、更优选为1800~6000。通过使用该范围的分子量的聚合物二醇,可以得到伸长率、强度、弹性恢复力、耐热性优异的弹性丝。
接着,作为构成聚氨酯的结构单元的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以下,缩写为MDI)、甲苯二异氰酸酯、1,4-二异氰酸酯苯(1,4-diisocyanate benzene)、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2,6-萘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特别适于合成耐热性、强度高的聚氨酯。进而作为脂环族二异氰酸酯,例如,优选亚甲基双(环己基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2,4-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2,6-二异氰酸酯、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六氢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六氢甲苯二异氰酸酯、八氢1,5-萘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特别可在抑制聚氨酯弹性丝的黄变时有效使用。并且,这些二异氰酸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接着,作为构成聚氨酯的结构单元的增链剂,优选使用低分子量二胺和低分子量二醇中的至少1种。应予说明,可以是如乙醇胺那样的在分子内具有羟基和氨基的物质。
作为优选的低分子量二胺,例如可举出:乙二胺(以下,缩写为EDA)、1,2-丙二胺、1,3-丙二胺、六亚甲基二胺、对苯二胺、对二甲苯二胺、间二甲苯二胺、对,对’-亚甲基二苯胺、1,3-环己二胺、六氢间苯二胺、2-甲基五亚甲基二胺、双(4-氨基苯基)氧化膦等。优选使用它们中的1种或2种以上。特别优选乙二胺。通过使用乙二胺,可以得到伸长率和弹性恢复性、以及耐热性优异的丝。还可以在这些增链剂中以不失去效果的程度加入可以形成交联结构的三胺化合物,例如,二亚乙基三胺等。
此外,作为低分子量二醇,乙二醇(以下,缩写为EG)、1,3丙二醇、1,4丁二醇、双羟基乙氧基苯、双羟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甲基-1,2-乙二醇等是代表性的低分子量二醇。优选使用它们中的1种或2种以上。特别优选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使用它们时,作为二醇增链的聚氨酯的耐热性高,此外可以得到强度高的丝。
进而,本发明的聚氨酯中还优选混合使用1种或2种以上的封端剂。作为封端剂,优选二甲基胺、二异丙基胺、乙基甲基胺、二乙基胺、甲基丙基胺、异丙基甲基胺、二异丙基胺、丁基甲基胺、异丁基甲基胺、异戊基甲基胺、二丁基胺、二戊基胺等一元胺、乙醇、丙醇、丁醇、异丙醇、烯丙基醇、环戊醇等一元醇、苯基异氰酸酯等单异氰酸酯等。
此外,对于本发明的聚氨酯的分子量,从得到耐久性、强度高的纤维的观点出发,以数均分子量计优选为40000以上且150000以下的范围。应予说明,分子量是用GPC进行测定,通过聚苯乙烯换算而得的值。
并且,从在包括工序通过性的实际使用上没有问题、且得到高耐热性优异的产品的观点出发,作为构成本发明的弹性丝的聚氨酯,特别优选的是由二醇和二异氰酸酯制成,且高温侧的熔点为150℃以上且300℃以下的范围的聚氨酯。这里,高温侧的熔点是指用DSC测定时的聚氨酯或聚氨酯脲的所谓硬链段晶体的熔点。
即,使用作为聚合物二醇的分子量在1000以上且8000以下的范围的PTMG、作为二异氰酸酯的MDI、作为增链剂的选自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乙二胺、1,2-丙二胺、1,3-丙二胺中的至少1种来合成聚氨酯,且由高温侧的熔点在150℃以上且300℃以下的范围的聚氨酯制造的弹性丝特别是由于伸长率变高、进而如上所述在包括工序通过性的实际使用上没有问题、且高耐热性优异,因而优选。
由以上所述聚氨酯制成的本发明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特征在于,含有下述的至少1种:(A)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和/或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B)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C)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
本发明中使用的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只要是将具有苯并三唑骨架的芳香族杂环化合物的芳香族氢原子用具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残基取代的化合物,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将具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作为单体与具有苯并三唑骨架的化合物进行聚合而得的化合物。此时,可以仅使用具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作为单体,也可以使用含有其它单体的共聚物。此外,作为具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优选乙烯基化合物、烯丙基化合物、不饱和羧酸等。
作为这类紫外线吸收剂,具体可举出具有化2所示结构的紫外线吸收剂。其中,从强度和伸长率特性(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恢复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丙烯酸酸骨架或甲基丙烯酸酸骨架等不饱和羧酸系化合物与具有苯并三唑骨架的化合物的共聚物,特别是从纺丝溶液的稳定性、纺丝连续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具有甲基丙烯酸骨架的化合物与具有苯并三唑骨架的化合物的共聚物。
[化2]
(其中,R(A)为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一价有机基团)。
具体地,优选2-(2′-羟基-3′-烯丙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烯丙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异丙烯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异丙烯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丙烯酰氧基-5′-甲基)苯并三唑、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苯基)-2H-苯并三唑等,尤其是从强度和伸长率特性、恢复性、纺丝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的是化3所示的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苯基)-2H-苯并三唑。
[化3]
本发明中使用的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只要是将具有二苯甲酮骨架的芳香族化合物的芳香族氢原子用具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残基取代的化合物,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将具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作为单体与具有二苯甲酮骨架的化合物聚合而得的化合物。此时,可以仅使用具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作为单体,也可以使用含有其它单体的共聚物。此外,作为具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优选乙烯基化合物、烯丙基化合物、不饱和羧酸系化合物等。
作为这类紫外线吸收剂,具体可举出具有化4所示结构的紫外线吸收剂。其中,从强度和伸长率特性(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恢复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丙烯酸骨架或甲基丙烯酸骨架等不饱和羧酸系化合物与具有二苯甲酮骨架的化合物的共聚物,特别是从紫外线吸收剂的脱落或纺丝溶液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具有甲基丙烯酸骨架的化合物与具有二苯甲酮骨架的化合物的共聚物。
[化4]
(其中,R(A‘)为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一价有机基团)。
具体地,2-羟基-3-烯丙基-5-叔丁基二苯甲酮、2-羟基-3-烯丙基-5-辛基二苯甲酮、2-羟基-3-异丙烯基-5-叔丁基二苯甲酮、2-羟基-3-异丙烯基-5-叔辛基二苯甲酮、2-丙烯酰氧基-5-甲基二苯甲酮、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二苯甲酮、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二苯甲酮、尤其是化5所示的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二苯甲酮,从紫外线吸收剂的脱落、强度和伸长率特性、恢复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
[化5]
本发明中使用的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只要是含有一个以上烷氧基的具有苯并三唑骨架的化合物,则没有特别限制,作为烷氧基,优选碳原子数1以上且40以下、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1以上且35以下、更优选碳原子数1以上且24以下、最优选碳原子数6以上且20以下,对于提高强度和伸长率特性、恢复性是适宜的,从纺丝性的观点出发也是适宜的。此外,可以含有其它官能基,从与聚氨酯的相溶性的观点出发,可以含有卤素、或者含有多个苯并三唑骨架。尤其优选化6所示的结构。
[化6]
(其中,R(B)为一价有机基团,X为一价有机基团或卤素原子)。
具体地,优选2-(2′-羟基-4′-辛基氧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4′-十八烷氧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4′-(3-甲基戊基氧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4′-(3-甲基癸基氧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4′-甲基氧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4′-辛基氧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4′-十六烷氧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4′-十八烷氧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4′-辛基氧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4′-辛基氧基苯基)-5-甲基氧基-苯并三唑、2-(2′-羟基-4′-辛基氧基苯基)-5-乙基氧基-苯并三唑、2-(2′-羟基-4′-辛基氧基苯基)-5-辛基氧基-苯并三唑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只要是含有一个以上磺酸基的具有二苯甲酮骨架的化合物,则没有特别限制,磺酸基可含有一部分磺酸钠、磺酸钾等盐。并且,优选的是2,4-二羟基二苯甲酮磺酸的衍生物适宜于提高强度和伸长率特性、恢复性,进而还可含有其它官能基,特别是含有烷氧基会提高将施加丝的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应变时的应力增大的效果,从纺丝性的观点出发也是适宜的。尤其优选化7所示的结构。
[化7]
(其中,R(C)为一价有机基团)。
具体地,优选2,4-二羟基-二苯甲酮磺酸、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与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钠的混合物、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6-磺酸、2-羟基-4-乙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2-羟基-4-辛基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2-羟基-4-辛基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等。
本发明中,从获得良好的工序通过性、纺丝性的观点出发,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的量相对于聚氨酯弹性丝的总重量优选为0.5重量%以上且小于15重量%的范围,从减小聚氨酯弹性丝的耐化学品性、耐热性等的降低的观点出发,更优选相对于聚氨酯弹性丝的总重量为0.5重量%以上且5重量%以下。应予说明,它们的含量也优选根据用途事先进行试验来适宜决定。
此外,本发明中,也可以在聚氨酯弹性丝或聚氨酯纺丝液中含有各种稳定剂或颜料等。例如,还优选含有作为抗氧化剂等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或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Sumilizer-GA-80”(产品名)等受阻酚系药剂、上述(A)~(C)的紫外线吸收剂以外的チバガイギー社制“Tinuvin”(注册商标)等苯并三唑系、二苯甲酮系、苯甲酸酯系、三嗪系药剂、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SumilizerーP-16”(产品名)等磷系药剂、各种受阻胺系药剂、氧化铁、氧化钛、炭黑等各种无机颜料、氟系或硅氧烷系树脂粉体、硬脂酸镁等金属皂,以及含有银、锌或它们的化合物等的杀菌剂、除臭剂、以及硅氧烷、矿物油等润滑剂、硫酸钡、氧化铈、甜菜碱或磷酸系等的各种防静电剂等,另外还优选使它们与聚合物进行反应。并且,尤其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光或各种氮氧化物等的耐久性,还优选使用氮氧化物补充剂。
此外,从提高耐热性、提高功能性的观点出发,还可以在不妨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添加无机物或无机多孔材料(例如,竹炭、木炭、炭黑、多孔泥、粘土、硅藻土、椰壳活性炭、煤系活性炭、沸石、珍珠岩等)。
接着,对本发明的聚氨酯弹性丝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制造由以聚合物二醇和二异氰酸酯为起始物质的聚氨酯制成的弹性丝时,使含有聚氨酯的纺丝原液中含有下述(A)、(B)、(C)中的至少1种,
(A)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和/或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
(B)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
(C)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
将上述(A)~(C)的紫外线吸收剂含有在纺丝原液中时,优选预先制作聚氨酯溶液,再向该聚氨酯溶液中添加上述紫外线吸收剂。
制造聚氨酯溶液、以及该溶液中的溶质即聚氨酯的方法可以是熔融聚合法、溶液聚合法的任一者,也可以是其它方法。但更优选溶液聚合法。溶液聚合法的情形中,由于聚氨酯中很少产生凝胶等杂质,因而容易纺丝,容易制造低纤度的聚氨酯弹性丝。此外,溶液聚合的情形具有省去制为溶液的操作的优点。
并且,作为本发明特别适宜的聚氨酯,可举出使用作为聚合物二醇的分子量为1000以上且8000以下的PTMG,使用作为二异氰酸酯的MDI,进而使用作为增链剂的选自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乙二胺、1,2-丙二胺、1,3-丙二胺中的至少1种来进行合成、且高温侧的熔点在150℃以上且300℃以下、更优选在200℃以上且300℃9以下的范围的聚氨酯。
所述聚氨酯可通过,例如,在DMAc、DMF、DMSO、NMP等或以它们为主成分的溶剂中,使用上述原料进行合成来得到。例如,在这样的溶剂中加入各原料、使之溶解并加热至适度的温度进行反应制为聚氨酯的、所谓一步法,以及使聚合物二醇和二异氰酸酯首先进行熔融反应、之后将反应物溶解于溶剂并与前述二醇反应制为聚氨酯的方法等可作为特别适宜的方法采用。
使用二醇作为增链剂时,作为用于使聚氨酯的高温侧的熔点为150℃以上且300℃以下的范围内的代表方法,可举出对聚合物二醇、MDI、二醇的种类和比率进行控制的方法。例如,聚合物二醇的分子量低时,通过相对增大MDI的比例,可以获得高温侧的熔点高的聚氨酯。此外,二醇的分子量低时,同样地通过相对减少聚合物二醇的比例,可以获得高温侧的熔点高的聚氨酯。聚合物二醇的分子量在1800以上时,为了使高温侧的熔点为150℃以上,优选以(MDI的摩尔数)/(聚合物二醇的摩尔数)=1.5以上的比例来进行聚合。
应予说明,所述聚氨酯的合成中,还优选将胺系催化剂或有机金属催化剂等催化剂1种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
作为胺系催化剂,例如可举出:N,N-二甲基环己基胺、N,N-二甲基苄基胺、三乙基胺、N-甲基吗啉、N-乙基吗啉、N,N,N’,N’-四甲基乙二胺、N,N,N’,N’-四甲基-1,3-丙二胺、N,N,N’,N’-四甲基己二胺、双-2-二甲基氨基乙基醚、N,N,N’,N’,N’-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四甲基胍、三乙二胺、N,N’-二甲基哌嗪、N-甲基-N’-二甲基氨基乙基哌嗪、N-(2-二甲基氨基乙基)吗啉、1-甲基咪唑、1,2-二甲基咪唑、N,N-二甲基氨基乙醇、N,N,N’-三甲基氨基乙基乙醇胺、N-甲基-N’-(2-羟基乙基)哌嗪、2,4,6-三(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N,N-二甲基氨基己醇、三乙醇胺等。
此外,作为有机金属催化剂,可举出:辛酸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丁基辛酸铅等。
这样得到的聚氨酯溶液中的聚氨酯的浓度通常优选为30重量%以上且80重量%以下的范围。
本发明中,优选在所述聚氨酯溶液中添加上述(A)~(C)的至少1种。作为上述(A)~(C)的紫外线吸收剂添加至聚氨酯溶液的添加方法,可采用任意方法。作为其代表方法,可采用利用静态混合机的方法、利用搅拌的方法、利用均质混合器的方法、使用双轴挤出机的方法等利用了各种方式的方法。这里,从对聚氨酯溶液进行均匀的添加的观点出发,优选将上述(A)~(C)的紫外线吸收剂制为溶液来进行添加。
应予说明,通过上述(A)~(C)的紫外线吸收剂对聚氨酯溶液的添加,添加后的混合溶液的溶液粘度与添加前的聚氨酯的溶液粘度相比有时会发生意料之外地变高的现象,从防止该现象的观点出发,还优选将二甲基胺、二异丙基胺、乙基甲基胺、二乙基胺、甲基丙基胺、异丙基甲基胺、二异丙基胺、丁基甲基胺、异丁基甲基胺、异戊基甲基胺、二丁基胺、二戊基胺等一元胺、乙醇、丙醇、丁醇、异丙醇、烯丙基醇、环戊醇等一元醇、苯基异氰酸酯等单异氰酸酯等封端剂1种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
上述(A)~(C)的紫外线吸收剂对聚氨酯溶液添加时,可以同时添加上述的例如耐光剂、抗氧化剂等药剂或颜料等。
将如上所述构成的纺丝原液通过例如进行干式纺丝、湿式纺丝、或熔融纺丝,进行卷绕,由此可以得到本发明的聚氨酯弹性丝。其中,从可以在从细到粗的所有纤度中稳定地进行纺丝的观点出发,优选干式纺丝。
本发明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纤度、单丝数、截面形状等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丝可以是由1根单丝构成的单丝,也可以是由多根单丝构成的复丝。丝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扁平。
并且对干式纺丝方式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宜选择对应于所期望特性或纺丝设备的纺丝条件等来进行纺丝。
例如,本发明的聚氨酯弹性丝的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特性尤其容易受到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的影响,故优选根据丝的使用目的适宜决定。即,从得到具有所期望的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聚氨酯弹性丝的观点出发,优选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15以上且1.65以下的范围来进行卷绕。并且,特别是得到具有高永久应变率和低应力松弛的聚氨酯弹性丝时,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优选为1.15以上且1.4以下的范围,更优选为1.15以上且1.35以下的范围。而在得到具有低永久应变率和高应力松弛的聚氨酯弹性丝时,优选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25以上且1.65以下的范围来进行卷绕,更优选为1.35以上且1.65以下的范围。
此外,由于可通过提高纺丝速度来使聚氨酯弹性丝的强度提高,因而采用450m/分钟以上的纺丝速度在获得实用上适宜的强度水平方面是优选的。进而考虑工业生产方面时,优选为450~1000m/分钟左右。
实施例
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首先,以下对本发明的聚氨酯弹性丝中的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分析方法、本发明的聚氨酯弹性丝的强度、伸长率、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的测定方法。
[丝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分析方法]
将丝试样约10mg溶解于10ml的DMAc中,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使用UV检测器,在测定波长340nm下进行测定。定量中利用决定了浓度的上述(A)~(C)的各紫外线吸收剂的溶液预先制作校准曲线来使用。通过下式求出含有率。
含有率(重量%)=(丝试样峰面积/校准曲线峰面积)×校准曲线试样量/丝试样重量×100。
[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
使用Instron 4502型拉伸试验机,对聚氨酯弹性丝进行拉伸试验,由此测定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以测定次数n=3进行测定,采用它们的平均值。
对于试样长度5cm(L1)的试样,以50cm/分钟的拉伸速度重复5次300%伸长,将第5次300%伸长时的应力作为(G1)。接着将试样的长度保持在300%伸长的状态30秒钟。将保持30秒钟后的应力作为(G2)。接着使试样的伸长恢复,将应力为0时的试样的长度作为(L2)。进而在第6次将试样伸长直至断裂。将该断裂时的应力作为(G3)、将断裂时的试样长度作为(L3)。以下,上述特性通过下式算出。
断裂强度(cN)=(G3)
应力松弛(%)=100×((G1)-(G2))/(G1)
永久应变率(%)=100×((L2)-(L1))/(L1)
断裂伸长率(%)=100×((L3)-(L1))/(L1)
此外,对上述第5次保持30秒钟后恢复时的应变和应力描点绘制曲线,将200%应变时的应力作为(P-200),以规定纤度(20dtex)的伸缩特性中的实际使用区域的强度的形式算出。
[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
将丝以100%伸长状态固定,实施UV暴露处理。UV暴露处理是使用Suga试验机社制的碳弧型褪色计作为机器,在63℃、60%RH的温湿度下实施的。实施该暴露处理总计2次后,将丝在室温下静置24小时,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测定断裂强度(G4)。将处理后的断裂强度(G4)相对于未处理丝的断裂强度(G3)的比例(保持率)作为耐化学品性。以测定次数n=3进行测定,采用它们的平均值。
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100×(G4)/(G3)。
[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
在5×5cm的试样板上,以试样板的颜色的影响不出现的程度致密地以最小的荷重(以伸长率而言为1.05)卷绕丝,制为试样,对其进行UV暴露处理。UV暴露处理是使用Suga试验机社制的碳弧型褪色计作为机器,在63℃、60%RH的温湿度下实施的。实施该暴露处理总计2次。测定暴露处理后的试样的b值,判定白度保持性。b值的测定是根据JIS L 1013:1999的C法(Hunter 的方法),使用Hunter型色差仪基于下式算出。测定次数为3次,采用其平均值。
b=7.0(Y-0.847Z)/Y1/2
(其中,X、Y、Z通过JIS Z 8701:1999算出)
判定是将b小于1.5记为◎、1.5以上且小于3记为○、3以上且小于5记为△、5以上记为×。
[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
在干洗等中使用的四氯乙烯中浸渍丝约1小时。然后取出丝,风干除去四氯乙烯。然后以与前述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同的方法算出耐久性(%)。
[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
在干洗等中使用的四氯乙烯中浸渍丝约1小时。然后取出丝,风干除去四氯乙烯。然后,以与前述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相同的方法测定白度保持性。
[实施例1]
将由分子量2900的PTMG、MDI和乙二醇制成的聚氨酯聚合物的DMAC溶液(35重量%)根据常法进行聚合,制为聚合物溶液P1。
接着,使用作为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2-(2′-羟基-3′-异丙烯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制备其DMAc溶液A1(35重量%)。
进而,作为抗氧化剂,将叔丁基二乙醇胺与亚甲基双(4-环己基异氰酸酯)的反应所生成的聚氨酯溶液(デュポン社制“Methacrol”(注册商标)2462、c1)、与对甲酚和二乙烯基苯的缩聚物(デュポン社制“Methacrol”(注册商标)2390、c2)以2比1(重量比)进行混合,制备抗氧化剂DMAc溶液(浓度35重量%),将其作为其它添加剂溶液B1(35重量%)。
将聚合物溶液P1、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溶液A1、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重量%、3重量%、3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1。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4、将该纺丝溶液以54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单丝、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3重量%的聚氨酯弹性丝(2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1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2。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1(后述)和含有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3(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1和比较例3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1相比大幅增加到2倍以上。与比较例3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同,但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与比较例3相比增加至2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1相比也有大幅改善,与比较例3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是相同的,但有机溶剂浸渍后有所改善。
[实施例2]
除了使用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苯基)-2H-苯并三唑(上述化3的化合物)作为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其DMAc溶液,作为DMAc溶液A2(35重量%)。
将实施例1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1、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的溶液A2、和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重量%、3重量%、3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2。
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4、将该纺丝溶液以54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单丝、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3重量%的聚氨酯弹性丝(2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1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2。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1(后述)和含有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3(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1和比较例3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1相比大幅增加到2倍以上。与比较例3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为约1.1倍的改善,但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与比较例3相比增加至2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1相比也有大幅改善,与比较例3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是相同的,但有机溶剂浸渍后有所改善。
[实施例3]
将由分子量1800的PTMG、MDI、乙二胺、和作为封端剂的二乙基胺制成的聚氨酯脲聚合物(P2)的DMAc溶液(35重量%)根据常法进行聚合,制为聚合物溶液P2。
接着,将该DMAc溶液P2、实施例1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的溶液A1、和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0重量%、3.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3。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20、将该纺丝溶液D3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单丝、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3重量%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1所示。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2。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4(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4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到2倍以上。与比较例4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为15%左右的增加,但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与比较例4相比增加至2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1相比也有大幅改善,与比较例4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是相同的,但有机溶剂浸渍后有大幅改善。
[实施例4]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实施例2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A2、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0重量%、3.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4。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D4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3重量%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1所示。
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2。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4(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4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到2倍以上。与比较例4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为15%左右的增加,但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与比较例4相比增加至2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1相比也有大幅改善,与比较例4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是相同的,但有机溶剂浸渍后有大幅改善。
[实施例5]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实施例2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A2、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6.7重量%、0.3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5。
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1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2。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4(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4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到2倍以上。与比较例4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同,但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与比较例4相比增加至1.5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1相比也有大幅改善,与比较例4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是相同的,但有机溶剂浸渍后有所改善。
[实施例6]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实施例2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A2、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6.3重量%、0.7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6。
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1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2。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4(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4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到2.5倍以上。与比较例4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同,但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与比较例4相比增加至2.0倍。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1相比也有大幅改善,与比较例4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是相同的,但有机溶剂浸渍后有所改善。
[实施例7]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实施例2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A2、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84.0重量%、13.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7。
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1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2。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4(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4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到2.5倍以上。与比较例4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同,但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与比较例4相比增加至2.0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1相比也有大幅改善,与比较例4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是相同的,但有机溶剂浸渍后有所改善。
[实施例8]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实施例2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A2、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80.0重量%、17.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8。
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1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2。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4(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4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到2倍以上。与比较例4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同,但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与比较例4相比增加至1.5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1相比也有大幅改善,与比较例4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是相同的,但有机溶剂浸渍后有所改善。
[比较例1]
将实施例1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1、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7重量%、3重量%的比例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E1。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40,将该纺丝溶液E1以54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单丝的聚氨酯弹性丝。
将所得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2。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实施例1~2相比要低,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与实施例1~2相比也要高,为恢复性差的结果。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实施例1~2相比大幅变差。另外,对于色调,也是较实施例1~2差的结果。
[比较例2]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7重量%、3重量%的比例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E2。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20,将该纺丝溶液E2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将所得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2。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实施例3~5相比要低,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与实施例3~5相比也要高,为恢复性差的结果。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实施例3~5相比大幅变差。另外,对于色调,也是较实施例3~5差的结果。
[比较例3]
制备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即2-[2-羟基-3,5-双(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2H-苯并三唑的DMAc溶液C1(35重量%)。
将实施例1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1、上述紫外线吸收剂溶液C1、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重量%、3.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E3。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4,将该纺丝溶液E3以54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单丝的聚氨酯弹性丝(200g卷筒)。
将所得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2。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实施例1~2相比要低,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与实施例1~2相比也要高,为恢复性差的结果。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2相比提高,是与实施例1~2接近的结果,但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实施例1~2相比均差。
[比较例4]
制备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即2-[2-羟基-3,5-双(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2H-苯并三唑的DMAc溶液C1(35重量%)。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比较例3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C1、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重量%、3.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E3。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E3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将所得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2。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实施例3~8相比要低,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与实施例3~8相比也要高,为恢复性差的结果。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2相比提高,是与实施例3~8接近的结果,但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实施例3~8相比均差。
[实施例9]
除了使用2-羟基-3-烯丙基-5-辛基二苯甲酮作为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其DMAc溶液,作为DMAc溶液A9(35重量%)。
将实施例1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1、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的溶液A9、和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重量%、3重量%、3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9。
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4、将该纺丝溶液以54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单丝、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3重量%的聚氨酯弹性丝(2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3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4。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1(前述)和含有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5(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1和比较例5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1相比大幅增加到2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1、5相比,大幅增加至2倍左右或其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1相比也有大幅改善,与比较例5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是相同的,但有机溶剂浸渍后有所改善。
[实施例10]
除了使用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二苯甲酮(上述化5的化合物)作为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其DMAc溶液,作为DMAc溶液A10(35重量%)。
将实施例1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1、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的溶液A10、和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重量%、3重量%、3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2。
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4、将该纺丝溶液以54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单丝、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3重量%的聚氨酯弹性丝(2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3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永久应变率、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4。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1(前述)和含有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5(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1和比较例5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1、5相比,大幅增加至2倍左右或其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1相比也有大幅改善,与比较例5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是相同的,但有机溶剂浸渍后有所改善。
[实施例11]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实施例9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A9、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0重量%、3.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11。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20、将该纺丝溶液D11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单丝、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3重量%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3所示。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4。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6(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6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到2倍以上。与比较例6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增加至1.5倍,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增加至2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2相比也大幅改善,与比较例6相比时也观察到改善。
[实施例12]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实施例10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A10、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0重量%、3.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12。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D12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3重量%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3所示。
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4。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6(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6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到2倍以上。与比较例6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为40%左右的增加,但有机溶剂浸渍后耐久性增加至2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2相比也大幅改善,与比较例6相比时也观察到改善。
[实施例13]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实施例10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A10、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6.7重量%、0.3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5。
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4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4。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6(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6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到2倍以上。与比较例4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为15%左右的增加,但有机溶剂浸渍后耐久性增加至2倍。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2相比也大幅改善,与比较例6相比时也观察到改善。
[实施例14]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实施例10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A10、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6.3重量%、0.7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14。
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4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4。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6(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6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到2倍以上。与比较例6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为17%左右的增加,但有机溶剂浸渍后耐久性增加至2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2相比也大幅改善,与比较例6相比也观察到了改善。
[实施例15]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实施例10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A10、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84.0重量%、13.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15。
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3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4。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6(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6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至约3倍,与比较例6相比时,各自增加至1.5倍、2.6倍。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2相比也大幅改善,与比较例6相比也观察到了改善。
[实施例16]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实施例10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A10、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80.0重量%、17.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16。
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D16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3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4。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6(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4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至3倍以上,与比较例6相比各自增加至约1.5倍、约2.7倍。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2相比也大幅改善,与比较例6相比也观察到了改善。
[比较例5]
制备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2,4-二羟基二苯甲酮的DMAc溶液C1(35重量%)。
将实施例1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1、上述紫外线吸收剂溶液C1、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重量%、3.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E3。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4,将该纺丝溶液E3以54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单丝的聚氨酯弹性丝(200g卷筒)。
将所得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4。
[比较例6]
制备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2,4-二羟基二苯甲酮的DMAc溶液C1(35重量%)。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比较例3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C1、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重量%、3.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E3。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E3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将所得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4。
[实施例17]
除了使用2-(2′-羟基-4′-辛基氧基苯基)苯并三唑(烷氧基的碳原子数:8)作为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其DMAc溶液,作为DMAc溶液A17(35重量%)。
将实施例1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1、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的溶液A17、和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重量%、3重量%、3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17。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4、将该纺丝溶液以54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单丝、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3重量%的聚氨酯弹性丝(2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5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6。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1(前述)和含有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7(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1和比较例7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1相比大幅增加到2倍以上。与比较例7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是同等的,但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增加至2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1相比也大幅改善,与比较例7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后得到大幅改善。
[实施例18]
除了使用2-(2′-羟基-4′-十八烷氧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烷氧基的碳原子数:18)作为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其DMAc溶液,作为DMAc溶液A18(35重量%)。
将实施例1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1、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的溶液A18、和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重量%、3重量%、3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2。
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4、将该纺丝溶液以54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单丝、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3重量%的聚氨酯弹性丝(2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5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永久应变率、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6。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1(前述)和含有分子中不含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7(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1和比较例7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1相比大幅增加到2倍以上。与比较例7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增加至1.2倍左右,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增加至2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1相比也大幅改善,与比较例7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后得到大幅改善。
[实施例19]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实施例17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A17、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0重量%、3.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19。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20、将该纺丝溶液D19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单丝、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3重量%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5所示。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6。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8(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8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到2倍以上。与比较例8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是同等的,但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增加至2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2相比也大幅改善,与比较例8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后得到大幅改善。
[实施例20]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实施例18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A18、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0重量%、3.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20。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D20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3重量%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5所示。
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6。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8(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8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到2倍以上。与比较例8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是同等的,但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增加至2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2相比也大幅改善,与比较例8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后得到大幅改善。
[实施例21]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实施例18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A18、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6.7重量%、0.3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21。
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5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6。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8(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8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到2倍以上。与比较例8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是同等的,但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增加至2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2相比也大幅改善,与比较例8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后得到大幅改善。
[实施例22]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实施例18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A18、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6.3重量%、0.7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22。
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5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永久应变率、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6。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8(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8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到2倍以上。与比较例8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是同等的,但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增加至2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2相比也大幅改善,与比较例8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后得到大幅改善。
[实施例23]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实施例18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A18、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84.0重量%、13.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23。
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5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6。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8(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8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变为约2.8倍以上。与比较例8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增加至1.2倍左右,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增加至2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2相比也大幅改善,与比较例8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后也得到大幅改善。
[实施例24]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实施例18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A18、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80.0重量%、17.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24。
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D24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5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6。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8(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8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到3倍以上。与比较例8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增加至1.2倍左右,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增加至约2.7。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2、比较例4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有机溶剂浸渍后均有改善。
[比较例7]
制备分子中不含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2-(2′-羟基-4′-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的DMAc溶液C7(35重量%)。
将实施例1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1、上述紫外线吸收剂溶液C7、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重量%、3.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E7。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4,将该纺丝溶液E7以54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单丝的聚氨酯弹性丝(200g卷筒)。
将所得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6。
[比较例8]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比较例3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C7、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重量%、3.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E8。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E8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将所得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6。
[实施例25]
除了使用2,4-二羟基-二苯甲酮磺酸作为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其DMAc溶液,作为DMAc溶液A25(35重量%)。
将实施例1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1、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的溶液A25、和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重量%、3重量%、3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25。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4、将该纺丝溶液以54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单丝、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3重量%的聚氨酯弹性丝(2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7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8。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1(前述)和含有分子中不含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9(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1和比较例9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1相比大幅增加到2倍以上。与比较例9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是同等的,但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增加至2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1相比也大幅改善,与比较例9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后得到大幅改善。
[实施例26]
除了使用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作为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其DMAc溶液,作为DMAc溶液A26(35重量%)。
将实施例1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1、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的溶液A26、和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重量%、3重量%、3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2。
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4、将该纺丝溶液以54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单丝、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3重量%的聚氨酯弹性丝(2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7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8。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1(前述)和含有分子中不含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9(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1和比较例9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1相比大幅增加到2倍以上。与比较例9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是同等的,但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增加至2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1相比也大幅改善,与比较例9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后得到大幅改善。
[实施例27]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实施例25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A25、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0重量%、3.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27。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20、将该纺丝溶液D27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单丝、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3重量%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7所示。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8。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10(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10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到3倍以上。与比较例10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增加至1.2倍左右,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增加至2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2相比也大幅改善,与比较例10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后得到大幅改善。
[实施例28]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实施例26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A26、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0重量%、3.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28。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D28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3重量%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7所示。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8。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10(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10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到2倍以上。与比较例10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为1.2倍,但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与比较例10相比增加至2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2相比也大幅改善,与比较例10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后得到大幅改善。
[实施例29]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实施例26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A26、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6.7重量%、0.3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29。
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7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8。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10(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10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到2倍以上。与比较例10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为同等程度,但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增加至1.8倍左右。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2相比也大幅改善,与比较例10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后得到大幅改善。
[实施例30]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实施例26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A26、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6.3重量%、0.7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30。
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7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8。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10(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10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至2倍以上。与比较例10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为同等程度,但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增加至2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2相比也大幅改善,与比较例10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后得到大幅改善。
[实施例31]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实施例26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A26、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84.0重量%、13.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31。
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7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8。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的二苯甲酮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10(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10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相对于光照射的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变为3倍以上。与比较例10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为1.2倍左右,但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增加至2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2相比也大幅改善,与比较例10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后也得到大幅改善。
[实施例32]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实施例26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A26、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80.0重量%、17.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D32。
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D32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所得的聚氨酯弹性丝的组成(重量%)如表7所述。将该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8。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与未配合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2和含有分子中不含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紫外线吸收剂的比较例10(后述)相比要大。永久应变率和应力松弛的值与比较例2和比较例10相比要小,恢复性提高。
相对于光照射的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与比较例2相比大幅增加,变为3倍以上。与比较例10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前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增加至1.3倍左右,有机溶剂浸渍后的耐久性大幅增加至2倍以上。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和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与比较例2相比也大幅改善,与比较例10相比时,有机溶剂浸渍后也得到大幅改善。
[比较例9]
制备分子中不含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辛苯酮的DMAc溶液C9(35重量%)。
将实施例1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1、上述紫外线吸收剂溶液C9、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重量%、3.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E7。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4,将该纺丝溶液E7以54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单丝的聚氨酯弹性丝(200g卷筒)。
将所得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8。
[比较例10]
将实施例3中制备的聚合物溶液P2、比较例9中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溶液C9、和实施例1中制备的其它添加剂溶液B1各自以94重量%、3.0重量%、3.0重量%均匀混合,制为纺丝溶液E10。使导丝辊和卷绕机的速度比为1.30,将该纺丝溶液E10以6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干式纺丝、进行卷绕,从而制作20dtex、2单丝的复丝的聚氨酯弹性丝(500g卷筒)。
将所得聚氨酯弹性丝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永久应变率、应力松弛、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有机溶剂浸渍后相对于光照射的耐久性和相对于光照射的白度保持性示于表8。
产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聚氨酯弹性丝在高强度和伸长率、高恢复性、耐光性方面优异,此外,没有高阶加工时的后处理或洗涤所致的紫外线吸收剂的脱落,可维持优异的耐光性。所以,使用了该弹性丝的衣服等是解吸附性、合身性、穿戴感、染色、耐变色性、外观品质等优异的产品。此外,实际使用区域中的强度高使得可以进行减小聚氨酯纤维的纤度、或减小含有率的布料组织设计,布料单位面积重量减小也可以维持与以往相同的布料伸缩特性,由此使使用了该弹性丝的衣服质薄而量轻。
由于具有这些优异特性,本发明的聚氨酯弹性丝不仅可通过单独使用、而且可通过与各种纤维的组合,得到优异的弹力布帛,适于针织、机织、编织加工。作为可使用它的具体用途,可举出短袜、长袜、圆筒针织物、特里科经编织物、泳衣、滑雪裤、工作服、煙火服、高尔夫裤、潜水服、胸罩、束腰带、手套等各种纤维制品,弹性材料、以及纸尿裤等卫生品的防漏用弹性材料、防水资材的弹性材料、仿真饵、人造花、电绝缘材料、抹布、稿件清洁器(copycleaner)、衬垫等。

Claims (6)

1.聚氨酯弹性丝,其是由以聚合物二醇和二异氰酸酯为起始物质的聚氨酯制成的聚氨酯弹性丝,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A)、(B)、(C)中的至少1种,
(A)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不饱和键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和/或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
(B)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烷氧基的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
(C)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磺酸基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丝,其特征在于,含有上述(A),且上述(A)是不饱和羧酸系化合物与具有苯并三唑骨架的化合物和/或具有二苯甲酮骨架的化合物的共聚物。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丝,其特征在于,含有上述(A),且上述(A)是具有甲基丙烯酸骨架的化合物与具有苯并三唑骨架的化合物和/或具有二苯甲酮骨架的化合物的共聚物。
4.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丝,其特征在于,含有上述(B),且上述(B)的烷氧基的碳原子数为1至40。
5.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丝,其特征在于,上述(B)的烷氧基的碳原子数为6至20。
6.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弹性丝,其特征在于,含有上述(C),且上述(C)含有烷氧基。
CN201610314552.9A 2009-12-16 2010-12-16 聚氨酯弹性丝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61200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85108 2009-12-16
JP2009285108 2009-12-16
CN2010800640224A CN102762783A (zh) 2009-12-16 2010-12-16 聚氨酯弹性丝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40224A Division CN102762783A (zh) 2009-12-16 2010-12-16 聚氨酯弹性丝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0017A true CN106120017A (zh) 2016-11-16

Family

ID=4416737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14552.9A Pending CN106120017A (zh) 2009-12-16 2010-12-16 聚氨酯弹性丝及其制造方法
CN2010800640224A Pending CN102762783A (zh) 2009-12-16 2010-12-16 聚氨酯弹性丝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40224A Pending CN102762783A (zh) 2009-12-16 2010-12-16 聚氨酯弹性丝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404199B2 (zh)
EP (1) EP2514860A4 (zh)
JP (1) JP5704530B2 (zh)
KR (1) KR101851406B1 (zh)
CN (2) CN106120017A (zh)
BR (1) BR112012014664A8 (zh)
TW (1) TWI610957B (zh)
WO (1) WO201107462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7151A (zh) * 2017-02-15 2017-07-04 杭州琪瑶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紫外吸收面料
CN107602914A (zh) * 2017-08-02 2018-01-19 合肥思敬齐化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阴离子型防紫外线辐射的水溶性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86876A (zh) * 2020-07-27 2022-04-05 晓星天禧(株) 反应染料可染性聚氨酯脲弹性纱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88062A1 (ko) * 2013-12-10 2015-06-18 주식회사 효성 내염소성 및 내변색성이 우수한 스판덱스 섬유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TWI656199B (zh) * 2016-06-29 2019-04-11 臺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聚氨酯型高分子紫外線吸收劑
JP7138071B2 (ja) * 2019-04-01 2022-09-15 美津濃株式会社 水着
JP2022069010A (ja) 2020-10-23 2022-05-11 東レ・オペロンテ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464496B2 (ja) 2020-10-23 2024-04-09 東レ・オペロンテ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ウレタンウレア弾性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3022390A (ja) 2021-08-03 2023-02-15 東レ・オペロンテ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4526A (en) * 1990-11-20 1993-11-23 Ipposha Oil Industries Co., Ltd. Stabilized acrylic fibers and polyurethane elastomer fiber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CN1280214A (zh) * 1999-07-09 2001-01-17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纤维用的付与高耐光性用聚合物、高耐光性纤维及其制法
CN1310772A (zh) * 1999-07-02 2001-08-29 株式会社可隆 聚氨酯脲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US20030135010A1 (en) * 1999-05-20 2003-07-17 Toshio Endo Polyester diol and derived polyurethane and acrylic copolymer
CN101096782A (zh) * 2007-07-06 2008-01-02 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溶液聚合制备聚氨酯弹性纤维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86942A (en) * 1964-06-29 1968-06-04 Eastman Kodak Co Stabilization of non-yellowing segmented polyurethane copolymers of polymeric diols, functionally aliphatic diisocyanates and functionally aliphatic diamines
CH533659A (de) * 1968-09-14 1973-02-15 Bayer Ag Verfahren zur Stabilisierung von Polyurethanelastomeren
US4127586A (en) * 1970-06-19 1978-11-28 Ciba-Geigy Corporation Light protection agents
US4716234A (en) * 1986-12-01 1987-12-29 Iolab Corporation Ultraviolet absorbing polymers comprising 2-(2'-hydroxy-5'-acryloyloxyalkoxyphenyl)-2H-benzotriazole
JP2754217B2 (ja) * 1988-08-03 1998-05-20 旭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安定化されたポリウレタン組成物
JPH02180909A (ja) * 1988-12-30 1990-07-13 Ipposha Oil Ind Co Ltd ベンゾフェノン系化合物及びその単独重合物或いは共重合物
JP2864468B2 (ja) * 1990-06-26 1999-03-03 ケミプロ化成株式会社 紫外線吸収剤
JP2882673B2 (ja) * 1990-10-11 1999-04-12 株式会社クラレ 耐光性に優れる弾性繊維
JP3130100B2 (ja) * 1991-12-06 2001-01-31 株式会社クラレ ポリウレタン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繊維
US5518818A (en) * 1992-02-05 1996-05-21 Toray Industries, Inc. Primer and multilayer coated article
JP3130118B2 (ja) * 1992-03-05 2001-01-31 株式会社クラレ ポリウレタン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繊維
JP2936560B2 (ja) * 1995-07-06 1999-08-23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感熱記録体
JPH09170146A (ja) * 1995-12-20 1997-06-30 Toyobo Co Ltd ポリウレタン繊維含有交編編地
US6166218A (en) * 1996-11-07 2000-12-26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Corporation Benzotriazole UV absorbers having enhanced durability
JPH11116701A (ja) * 1997-10-21 1999-04-27 Kuraray Co Ltd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フィルム
JP2000054226A (ja) * 1998-07-30 2000-02-22 Toyobo Co Ltd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糸
JP4058817B2 (ja) * 1998-08-21 2008-03-1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ウレタンの変着色防止方法
US6207077B1 (en) * 2000-02-18 2001-03-27 Orion 21 A.D. Pty Ltd Luminescent gel coats and moldable resins
JP2000169700A (ja) 1998-12-11 2000-06-20 Du Pont Toray Co Ltd ポリウレタン組成物および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糸
JP2001081310A (ja) 1999-09-16 2001-03-27 Fuji Spinning Co Ltd 安定化ポリウレタン組成物
JP2001097839A (ja) * 1999-09-28 2001-04-10 Shiseido Co Ltd 加齢臭抑制繊維および繊維処理剤
JP2002371433A (ja) * 2001-06-07 2002-12-26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ポリウレタン系弾性繊維
JP2006193867A (ja) * 2005-01-17 2006-07-27 Nisshinbo Ind Inc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05012797A1 (de) * 2005-03-19 2006-09-21 Dorlastan Fibers & Monofil Gmbh Spinngefärbte Polyurethanharnstofffasern, ein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deren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von Geweben
JP2006307351A (ja) 2005-04-26 2006-11-09 Opelontex Co Ltd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糸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4526A (en) * 1990-11-20 1993-11-23 Ipposha Oil Industries Co., Ltd. Stabilized acrylic fibers and polyurethane elastomer fiber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US20030135010A1 (en) * 1999-05-20 2003-07-17 Toshio Endo Polyester diol and derived polyurethane and acrylic copolymer
CN1310772A (zh) * 1999-07-02 2001-08-29 株式会社可隆 聚氨酯脲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280214A (zh) * 1999-07-09 2001-01-17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纤维用的付与高耐光性用聚合物、高耐光性纤维及其制法
CN101096782A (zh) * 2007-07-06 2008-01-02 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溶液聚合制备聚氨酯弹性纤维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7151A (zh) * 2017-02-15 2017-07-04 杭州琪瑶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紫外吸收面料
CN107602914A (zh) * 2017-08-02 2018-01-19 合肥思敬齐化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阴离子型防紫外线辐射的水溶性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02914B (zh) * 2017-08-02 2019-08-13 合肥思敬齐化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阴离子型防紫外线辐射的水溶性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86876A (zh) * 2020-07-27 2022-04-05 晓星天禧(株) 反应染料可染性聚氨酯脲弹性纱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6969A (en) 2011-11-01
TWI610957B (zh) 2018-01-11
US20120296016A1 (en) 2012-11-22
EP2514860A1 (en) 2012-10-24
CN102762783A (zh) 2012-10-31
WO2011074622A1 (ja) 2011-06-23
JP5704530B2 (ja) 2015-04-22
JP2011144491A (ja) 2011-07-28
KR101851406B1 (ko) 2018-04-23
BR112012014664A2 (pt) 2016-04-05
US9404199B2 (en) 2016-08-02
BR112012014664A8 (pt) 2018-07-10
EP2514860A4 (en) 2013-08-21
KR20120099769A (ko) 2012-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20017A (zh) 聚氨酯弹性丝及其制造方法
JP5168401B2 (ja)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040892B2 (en) Polyurethane elastic yarn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3298985B (zh) 聚氨酯弹性丝及其制造方法
KR101972611B1 (ko) 탄성 직물
WO2008075605A1 (ja)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7074814A1 (ja)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809209A (zh) 聚氨酯弹性纱线及其制造方法
JP6031331B2 (ja)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26378B2 (ja) ポリウレタン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39455B2 (ja)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26377B2 (ja) ポリウレタン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68736B2 (ja) ポリウレタン糸およびその製法
JP6949298B2 (ja) 繊維構造物
JP6855652B2 (ja) 繊維構造物
JP4941410B2 (ja) ポリウレタン系弾性糸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伸縮性布帛
JP4487112B2 (ja)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24907B2 (ja)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464496B2 (ja) ポリウレタンウレア弾性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226822A (ja)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363823A (ja) 吸湿性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363822A (ja) 吸湿性ポリウレタン弾性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104847A (ja) 繊維構造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