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15241B - 用于处理物品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处理物品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15241B
CN106115241B CN201610289258.7A CN201610289258A CN106115241B CN 106115241 B CN106115241 B CN 106115241B CN 201610289258 A CN201610289258 A CN 201610289258A CN 106115241 B CN106115241 B CN 1061152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le
push rod
double wedge
teeth por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892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15241A (zh
Inventor
丹尼斯·弗里奇
埃哈德·贝尔
约翰·哈斯
马丁·奥斯特哈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rones AG
Original Assignee
Krone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rones AG filed Critical Krones AG
Publication of CN106115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152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152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152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56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to or from inclined or vertical conveyor sections
    • B65G47/57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to or from inclined or vertical conveyor sections fo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2Rotary or reciprocating members for direct action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pushers, rakes, shov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 De-Stack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处理物品的设备和方法,该处理规定在将物品在至少两个装置之间转移时将物品从起始水平带到更高或更低的最终水平上。每个装置配属有撑托面。至少部分装置配属有转移设备。配属于第一装置的转移设备包括推杆。在推移时推杆作用到物品关于运送方向的背侧上。至少在推移结束时第一装置的推杆的朝向第二装置的部分和第二装置的撑托面的朝向第一装置的部段重叠。在俯视图中,推杆梳状地构造有从背部起水平朝沿运送方向直接布置在第一装置后面的第二装置的方向凸出的齿部。第二装置的撑托面在朝向第一装置的侧上具有与第一装置的推杆的梳状齿部相对应的留空部。齿部在竖直相对运动时经过留空部穿过第二装置的撑托面下沉。

Description

用于处理物品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物品的设备以及一种例如适用于运行这种设备的用于处理物品的方法。本发明尤其涉及用于以如下方式处理物品的设备和方法,该处理规定在能够沿竖直的方向进行相对运动的装置之间进行物品转移。
背景技术
在例如处理待编组的和/或已编组的和/或已堆叠的物品的包装技术和包装行业中的主要的成本因素是效率(Taktung),以该效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能够处理尽可能多的物品。在此,效率越短,物品生产量在此也越高,并且为之设置的机器、设施和装置的利用率也越高进而越好。
因此,效率可以被描述为物品或物品层的数量与处理这些数量的物品或物品层的时间的商。
物品例如可以是如下对象,例如已包装的或者未包装的物体、容器、纸板箱、或者可以是指由多个对象组成的物品集,其中,物品集的对象例如可借助于围箍、包裹件,例如卷绕件、热缩软管或纸板或承载架保持在一起,以便仅提及一些能想到的设计方案。
处理物品可以规定,物品从起始水平被带到更高或更低的最终水平上,例如以便将这些物品以单个地或多个同时地例如编组成物品层的方式在堆垛场上堆叠成垛,于是,物品或物品层在垛中形成垛层。
为此,需要在能够沿竖直的方向进行相对运动的、分别也被称为站的装置之间对物品进行转移。在此,这些装置沿物品的水平的运送方向看前后相继地和/或上下相继地布置,从而使物品在其沿运送方向运输期间在能够沿竖直的方向进行相对运动的装置之间从起始地方转移到最终地方,由这些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使物品在转移到该装置上与例如传送到后面的装置上之间进行提升和/或下降,以便跨过起始水平与最终水平之间的高度差的至少一部分。
在此,物品在能够沿竖直的方向进行相对运动的装置之间进行的转移,例如是从第一装置到相对于第一装置能够沿竖直的方向进行相对运动的第二装置和/或从相对于第二装置能够沿竖直的方向进行相对运动的第一装置到第二装置和/或从相对于第二装置能够沿竖直的方向进行相对运动的第一装置到相对于第一装置能够沿竖直的方向进行相对运动的第二装置。
在此,给每个装置配属了至少能够竖直地进行相对的运动的撑托面或撑托平面,其适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物品,例如物品层。此外,至少给沿水平的运送方向在其后面布置有另外的装置的一个或多个装置分别配属了转移设备。
装置的每个转移设备将位于各个装置上的物品推移(überschieben)到布置在各个装置后面的装置的撑托面上。
首先,单个的或例如编组成物品层的物品从装置的转运设备,例如编组站的转运设备或沿水平的运送方向布置在编组站后面的、将在形成为提供面的撑托面上的物品提供在起始水平上的提供站的转运设备被推移到沿水平的运送方向布置在后面的装置,例如装载站或沿竖直的方向朝着装载站行进的转送站上,转送站跨过起始水平与最终水平之间的高度差的至少一部分。由于发生了从一个装置到布置在后面的装置上的通过推移而引起的转移,使得可以重新将物品提供在起始水平上,然后接着对物品进行转移。最后,沿水平运送方向的最后的装置,例如装载站最后达到了最终水平,并且通过沉降,例如通过在实施为百叶窗式头部(Jalousiekopf)的装载站中搬走在物品下面的由一个或两个能够朝相反方向运动的帘板形成的撑托面,或再次通过借助转移设备的水平推移,将物品在该最终水平上再次送出。
将物品推移到布置在各个装置后面的装置的撑托面上在此必须进行到直至沿水平的运送方向布置在后面的装置的撑托面,从而这一方面确保了物品不会从撑托面上掉下来,并且另一方面使沿水平的运送方向接下来的装置的同样设置的转移设备能够再次从后面继续推动物品。此外,基于装置的竖直的可相对运动性而重要的是,装置的各自的转移设备和撑托面可以无碰撞地穿过彼此。因此,在完成推移之后,只有当沿水平方向布置在前面的装置的转移设备又被拉回,直至该转移设备离开了沿水平的运送方向布置在后面的装置的撑托面,才可以进行竖直的相对运动。
由此产生的缺点是,随着在能够沿竖直的方向进行相对运动的、沿水平的运送方向依次布置在后面的、分别包括撑托面的装置之间的竖直的相对运动(这些装置中,至少是沿水平的运送方向布置在前面的装置具有将物品从沿水平的运送方向布置在前面的装置通过推移到沿水平的运送方向布置在后面的装置的撑托面来进行转移的转移设备),必须进行等待,直至沿水平的运送方向布置在前面的装置的转移设备和沿水平的运送方向布置在后面的装置的撑托面彼此间在两个装置进行竖直的相对运动的情况下可以无碰撞地穿过彼此。
显而易见的是,该等待对效率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为了在滚子运送机的端部区段的旁边形成具有分别由多个编组的物品构成的两个垛层的垛,由JP 2007-217020A公知的是,在多个平行的轨道中的无序地被汇聚在滚子运送机上的物品在滚子运送机的端部上被拦住,从而使这些物品有序地以成沿横向于滚子运送机的运送方向延伸的、平行的行的方式并排地停下来。紧接着,形成上部的垛层的、由从滚子运送机的端部来看预先给定数量的行所形成的第一组物品借助多个薄板而被提升,这些薄板在滚子运送机的从由滚子运送机的端部出发逆着滚子运送机的运送方向延伸了与预先给定数量的行相应的路段的端部区段的滚子之间从下升起。薄板分别具有躺倒的L的形状,其中,L的第一侧边竖直地向下定向,穿引过滚子运送机的相邻的滚子之间的滚子间隙并且与升降机构连接,该升降机构将薄板共同提升。每个薄板的其余的、第二侧边平行于滚子间隙地延伸。由于提升第一组的物品,使得重新有物品向着滚子运送机的端部被运送到薄板的第二侧边下面,物品在那里被重新编排成从现在起形成靠下的垛层的、由从滚子运送机的端部来看预先给定数量的行所形成的第二组物品。连同在滚子运送机的端部前方阻断了物品输送的阻断滑动件一起,具有横向于薄板地延伸的背部的梳状的滑动件从上面下降,从背部起嵌接在薄板之间的齿部或凸齿竖直向下凸出。滑动件的齿部或凸齿穿过薄板的两个侧边向下直至到达第二组物品。滑动件将第一和第二组物品同时横向于滚子运送机且平行于薄板的第二侧边的延伸部地蹭到堆垛场上,在那里第一和第二组物品形成由此在堆垛场上建立起的垛的靠下的和靠上的垛层。
通过GB 957 236公知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对放置在托盘上的物品垛进行去托盘化(depalettieren),即,借助穿过托盘的支架从下面将垛提升。叉式装卸机接过被提升的垛。紧接着,托盘必须分开地被引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如下方法和设备,其允许了在规定将物品从起始水平带到位于更高或更低的最终水平上的处理物品时的效率提高。
该任务分别通过如下方法和设备来解决。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主题涉及到一种用于处理物品的设备,处理设置为通过在至少两个如下装置之间对物品进行转移来将物品从起始水平带到位于更高或更低的最终水平上,所述装置沿通过箭头说明的、水平的运送方向看直接前后相继地布置并且能够沿竖直的运送方向进行相对运动。
给每个装置配属了至少能够竖直地进行运动的、例如构造为撑托平面的撑托面,撑托面适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物品,例如物品层。
此外,至少给沿水平的运送方向直接在后面布置有另外的装置的一个或多个装置分别配属了转移设备。
至少一个配属于第一装置的转移设备包括能够连同配属于第一装置的撑托面一起竖直地进行运动的以及至少能够沿着并逆着运送方向地水平运动的推杆。
在一个或多个物品从第一装置的撑托面沿水平的运送方向被推移到第二装置的撑托面上的情况下,推杆作用到物品的或位于例如编组成物品层的物品的关于运送方向的背侧上。
装置的特征一方面在于,推杆在俯视图中梳状地构造有从背部起朝向沿运送方向布置在第一装置的后面的第二装置的方向凸出的齿部或凸齿。因此,第一装置的转移设备的梳状的推杆的齿部或凸齿水平地朝向在处理物品的过程中要从第一装置的撑托面推移到沿运送方向布置在后面的第二装置的撑托面上的一个或多个物品的运送方向地延伸。
此外,设备的特征还在于,第二装置的撑托面在其朝向第一装置的侧上具有与第一装置的转移设备的梳状的推杆的齿部或凸齿相对应的留空部。
在第二装置的撑托面中的留空部以如下方式与第一装置的转移设备的梳状的推杆的齿部或凸齿相对应,即,使第一装置的转移设备的梳状的推杆的齿部或凸齿在第一和第二装置进行竖直的相对运动的情况下能够穿过第二装置的撑托面而下沉。由此,梳状的推杆的齿部或凸齿和撑托面在进行竖直的相对运动的情况下无碰撞地穿过彼此,而不必事先在第一装置的撑托面上拉回推杆。
由此得到的优点是,在第一装置的转移设备的推杆的齿部或凸齿至少完全从第二装置的撑托面拉回之前,一旦物品借助转移设备从第一装置的撑托面被推移到第二装置的撑托面上,就能够立刻开始第一与第二装置之间的竖直的相对运动。这样消除等待时间导致了效率的提高。
齿部或凸齿可以构造成棒状,其中,棒纵向轴线分别平行于水平的运送方向地延伸,并且其中,留空部实施为平行于水平的运送方向地延伸的缝隙,缝隙具有至少相当于各个棒的横向于水平的运送方向的延伸部的宽度。
齿部或凸齿可以构造成锯齿状,其中,锯齿状的齿部或凸齿的端部可以变尖地或例如倒圆地或削平地、例如梯形地构成。第一装置的转移设备的推杆的每个锯齿状的齿部或凸齿伸到第二装置的撑托面的在其几何形状方面在俯视图中与相应的齿部或凸齿相对应的回缩的留空部中。第二装置的撑托面的每个保留在相邻的留空部之间的凸起部伸到第一装置的转移设备的推杆的相邻的凸起部之间的间隙中。在此,第二装置的撑托面的配设有留空部的、朝向第一装置的那一侧同样构造成锯齿状,其中,保留在相邻的留空部之间的凸起部同样可以变尖地或倒圆地或削平地、例如梯形地构造。
此外,能够想到相对应的几何形状的另外的变型方案,该变型方案允许了在进行推移之后能够在第一装置的转移设备的推杆进行水平拉回的同时立即进行第一和第二装置的竖直的相对运动。
相对应的几何结构的附加的变型方案得出,只要推杆的齿部或凸齿与第二装置的撑托面的留空部处于嵌接的状态,就取消拉回第一装置的转移设备的推杆。在此,例如能够想到T形的齿部或凸齿,其中,每个齿部或凸齿的T的横梁朝向要推移的物品的背侧。在此,随着第一装置的转移设备的推杆的水平拉回,在此必须等待直到齿部或凸齿不再与第二装置的撑托面的留空部处于嵌接状态。然而因为在竖直的相对运动之后直至通过进行从第一装置到第二装置的推移来对物品进行重新转移留有充足的时间,所以由此并不影响或至少不太明显地影响效率。
相邻的齿部或凸齿在其朝向要推移的物品的端部之间的间距的尺寸被确定为,既不能够使物品伸进齿部或凸齿之间,也不能够由于齿部或凸齿的单侧的作用而使物品在其在成组的物品内部的位置上进行转动。总之,间距的尺寸被确定为,例如由于推杆的沿水平的运送方向看背侧的作用,使编组的物品在推移期间既不改变其相对在成组的物品中的其余的物品的位置,也不改变其相对在成组的物品中的其余的物品的取向。由此得到了梳状的推杆的齿部或凸齿的优选细密的实施方案,其中,优选地,在推移的情况下,至少两个、优选至少三个齿部或凸齿在背侧作用在物品上或作用在成组的物品的沿水平的运送方向看靠后的物品上。
在此,能够想到能更换的推杆,该推杆具有依赖于要推移的物品而不同细密的齿部或凸齿,或能想到能更换的梳状元件,该梳状元件分别由背部构成,该背部具有依赖于要推移的物品而不同细密的齿部或凸齿,伴随地的是具有相对应的留空部的第二装置的能更换的撑托面或第二装置的撑托面的能更换的、朝向第一装置的端部区段。
第一装置的转移设备的齿部或凸齿沿运送方向看直至在完成从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的推移之后在被简称为静止位的最终位置中位于第二装置的撑托面上的物品或物品层的背侧地相交或相叠。由此,随着推移结束可以直接开始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之间的竖直的相对运动,伴随着的是能够实现特别高的效率。
为了附加地减少碰撞危险并且为了较早地开始在第一与第二装置之间的竖直的相对运动,齿部或凸齿至少在处理相对轻的物品的情况下可以具有刷,刷可以在竖直的相对运动的情况下蹭过第二装置的撑托面。在此,齿部或凸齿例如可以完全地由刷构成或仅在其朝向要推移的物品的端部上具有刷。
第一装置可以是转送站,转送站从起始水平朝着例如构造为另外的转送站或构造为装载站的第二装置行进,并跨过起始水平与最终水平之间的高度差的至少一部分。
在跨过起始水平与最终水平之间的高度差的至少一部分的情况下进行处理物品时已经表明的是,效率还依赖于跨过高度差的装置的移动路径,其中,移动路径越短,就可以实现越高的效率。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单独跨过整个高度差的装置与一起跨过高度差并彼此间分别转移物品的两个或更多装置相比具有更低的效率。
因此为了减少移动路径并且为了随之而来的效率的提高,可以规定,每个装置仅跨过高度差的一部分,其中,由所有装置跨过的部分的和在此相应于整个高度差。这些装置依次将物品转移到例如在高度差的部分之间恒定或变化的转移水平上。
因此,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转送站。以简化表示的形式,转送站可以是布置在以上的站之间,例如将物品编组成物品层的编组站与例如负责将由编组站产生的物品层运输至堆垛场的装载站之间的升降台。转送站在起始水平上接收编组站的一个接一个的物品层并且朝着装载站地行进到位于起始水平与最终水平之间的转移水平上,以便缩短装载站的移动路径,并且由此增加了装载站的在时间间隔内的可能的移动路径的数量。
在推移期间,第一和第二装置可以同步地沿竖直的方向运动。
第二装置也可以配备有转移设备,其可以被设置成用于将单个的或多个、例如编组成物品层的物品从第二装置的撑托面沿运送方向运走,例如用于转移到沿水平的运送方向布置在第二装置后面的装置上。
第二装置的转移设备同样可以包括能够连同配属于第二装置的撑托面一起竖直地进行运动的以及至少能够沿着以及逆着运送方向水平地运动的推杆。该推杆可以在其朝向第一装置的侧上同样配设有与第一装置的转移设备的梳状的推杆的齿部或凸齿相对应的留空部。因此,即使当第一装置的转移设备的梳状的推杆的齿部或凸齿伸至第二装置的转移设备的推杆中时,第一装置的和第二装置的转移设备的推杆也可以沿竖直的方向无碰撞地穿过彼此。
例如,第二装置的转移设备的推杆横向于水平的运送方向看构造成锯齿状,其中,第一装置的转移设备的梳状的推杆的齿部或凸齿和第二装置的转移设备的梳状的推杆的齿部或凸齿分别能够朝其端部变细地构造。
此外可以任选地规定,编组成物品层的物品的至少暂时配属于沿运送方向位于前侧的物品的挡杆至少在即将到达静止位或在到达静止位时以与最前面的物品较小的间距超前或贴靠到该最前面的物品上。由此,推移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作用到物品上的推杆以及至少一个在前侧作用到物品层上的挡杆,该挡杆在其沿推移方向运动时至少暂时与推杆联接,并且以该方式可以防止在快速推移和制动过程时放置物品栽倒或打滑。任选地,可以将其中至少一个推杆和/或其中至少一个挡杆与用于建立推运动的连续运转的牵引机构驱动器联接起来。然而,用于推杆和挡杆的其他的驱动器也是可行的,例如直线驱动器。
要重点强调的是,在能够沿竖直的方向进行相对运动的装置之间,可以将物品例如从第一装置转移到相对于第一装置能够沿竖直的方向进行相对运动的第二装置上和/或从相对于第二装置能够沿竖直的方向进行相对运动的第一装置转移到第二装置上和/或从相对于第二装置能够沿竖直的方向进行相对运动的第一装置转移到相对于第一装置能够沿竖直的方向进行相对运动的第二装置上。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到一种用于处理物品的方法,处理设置为通过在至少两个如下装置之间对物品进行转移来将物品从起始水平带到位于更高或更低的最终水平上,这些装置沿通过箭头说明的、水平的运送方向看直接前后相继地布置并且能够沿竖直的运送方向进行相对运动。
该方法规定,通过借助配属于第一装置的转移设备的从第一装置的撑托面到第二装置的撑托面上的推移来进行对物品的转移。
转移设备实施为能够相对于第一装置的撑托面水平地运动的推杆,推杆至少在推移过程结束时部分地延伸直至第二装置的撑托面上方。
在此,至少在推移过程结束时,第一装置的撑托面的推杆和第二装置的撑托面至少部分相交。
该方法规定,在转移过程结束时无延迟地,优选立刻开始两个装置之间的竖直的相对运动。
为了在相交期间就至少开始的竖直的相对运动的情况下,第一装置的转移设备的推杆与第二装置的撑托面不发生碰撞,该方法规定,第一装置的转移设备的推杆梳状地构造有背部和沿水平的方向从该背部朝第二装置的方向凸出的齿部或凸齿,并且第二装置的撑托面配备有留空部,留空部至少在第一装置的转移设备的推杆与第二装置的撑托面的相交的区域中与推杆的齿部或凸齿相对应,从而推杆的齿部或凸齿在竖直的相对运动的情况下可以经过留空部而升起穿过第二装置的撑托面。
该方法可以规定,在推移期间第一和第二装置的撑托面共同地且很大程度上同步地竖直向上或向下运动。
该方法能够利用到前述的设备的所有优点。
正如前述设备可以替选或附加地具有上述和/或在下面的对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进行的描述中与设备或方法相结合地阐述单个特征或多个特征的组合,前述方法也可以替选或附加地具有上述和/或在下面的对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进行的描述中与设备或方法相结合地阐述单个特征或多个特征的组合。
前述的装置以及前述的方法可以替选或附加地具有与现有技术相结合地导入的和/或在一个或多个现有技术所提到的文献中的和/或在下面的对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进行的描述中的单个特征或多个特征的组合。
附图说明
下面将借助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优点做详细阐述。对本发明的相同的或起相同作用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为了清晰起见在各个附图中仅示出对于相应附图的描述而言必需的附图标记。各元件相互间在图中的大小比例不与真实的大小比例相符,这是因为一些形状被简化地示出,而另一些形状为了更好的说明而与其他元件相比被放大地示出。其中通过示意图:
图1在图1a)中的俯视图中并且在图1b)的侧视图中以第一快照的方式示出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物品的方法的用于处理物品的设备的第一实施例;
图2在图2a)中的俯视图中并且在图2b)的侧视图中示出在时间上紧接图1中的快照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物品的方法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物品的设备的快照;
图3在图3a)中的俯视图中并且在图3b)的侧视图中示出在时间上紧接图2中的快照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物品的方法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物品的设备的快照;
图4在图4a)中的俯视图中并且在图4b)的侧视图中示出在时间上紧接图3中的快照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物品的方法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物品的设备的快照;
图5在图5a)中的俯视图中并且在图5b)的侧视图中示出在时间上紧接图4中的快照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物品的方法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物品的设备的快照;
图6在图6a)中的俯视图中并且在图6b)的侧视图中示出在时间上紧接图5中的快照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物品的方法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物品的设备的快照;
图7在俯视图中示出推杆的齿部或凸齿的几何形状和用于处理物品的设备的配设有相对应的留空部的撑托面的几何形状的不同的实施例;
图8在图8a)中的俯视图中并且在图8b)的侧视图中以第一快照的方式示出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物品的方法的用于处理物品的设备的第二实施例;
图9在图9a)中的俯视图中并且在图9b)的侧视图中示出在时间上紧接图8中的快照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物品的方法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物品的设备的快照;
图10在图10a)中的俯视图中并且在图10b)的侧视图中示出在时间上紧接图9中的快照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物品的方法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物品的设备的快照;
图11在图11a)中的俯视图中并且在图11b)的侧视图中示出在时间上紧接图10中的快照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物品的方法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物品的设备的快照;
图12在图12a)中的俯视图中并且在图12b)的侧视图中示出在时间上紧接图11中的快照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物品的方法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物品的设备的快照;
图13在图13a)中的俯视图中并且在图13b)的侧视图中示出在时间上紧接图12中的快照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物品的方法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物品的设备的快照;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13完全或部分地示出了用于处理物品02的设备01,处理设置为通过在至少两个装置03、04之间对物品02进行转移来将物品02从起始水平带到位于更高或更低的最终水平上,这些装置沿通过箭头说明的、水平的运送方向F看直接前后相继地布置并且能够沿竖直的运送方向进行相对运动。
给设备01的每个装置03、04配属了至少能够竖直地进行运动的、例如构造为撑托平面的撑托面30、40。装置03、04的撑托面30、40通过如下方式被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物品02,例如物品层,即,撑托面从下面支撑并由此承载这些物品。
此外,至少给沿水平的运送方向F直接在后面布置有另外的装置的一个(图1至图6)或多个(图8至图13)装置03、04分别配属了转移设备31、41。
至少一个配属于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包括能够连同配属于第一装置03的撑托面30一起竖直地进行运动的以及至少能够沿着并逆着通过箭头说明的运送方向F地水平运动的推杆32。
在一个或多个物品02从第一装置03的撑托面30沿水平的运送方向F被推移到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上的情况下,推杆32作用到物品02的相对于运送方向F的背侧上或例如在编组成物品层的物品02的情况下作用到位于物品层的物品02的背侧上。
至少是在推移快要结束时,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推杆32的至少一个朝向第二装置04的部分和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的朝向第一装置03的部段相交或相叠,如在图5和图12中所示。
推杆在俯视图中梳状地构造有从背部33起水平地朝向沿运送方向F直接布置在第一装置03后面的第二装置04的方向凸出的齿部或凸齿34。因此,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梳状的推杆32的齿部或凸齿34水平地朝向在处理物品02的过程中要从第一装置03的撑托面30推移到沿运送方向F直接布置在该第一装置的后面的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上的一个或多个物品02的运送方向F地延伸。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在俯视图中至少在相交或相叠的部段的区域内在其朝向第一装置03的侧上具有与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梳状的推杆32的齿部或凸齿34相对应的留空部44。在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中的留空部44以如下方式与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梳状的推杆32的齿部或凸齿34相对应,即,使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梳状的推杆32的齿部或凸齿34在图6和图13中通过箭头说明的在第一装置03与第二装置04之间竖直地进行相对运动VR的情况下可以经过留空部44穿过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而下沉。由此,可以使梳状的推杆32的齿部或凸齿34和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在竖直的相对运动VR的情况下无碰撞地穿过彼此,而不必事先在第一装置03的撑托面30上拉回推杆32。
齿部或凸齿34可以如在图1至图6中且在图8至图13中所示的设备01那样,或如在图7a)中所示那样构造成棒状。在此,棒纵向轴线分别平行于水平的运送方向F地延伸。在此,留空部44实施为竖直地贯穿过撑托面40的、平行于水平的运送方向F地延伸的缝隙,缝隙具有至少相当于各个构造成棒状的横向于水平的运送方向F的齿部或凸齿34的延伸部的宽度。
齿部或凸齿34并且还有相对应的留空部44可以如在图7b)中所示地那样构造成锯齿状,其中,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推杆32的每个齿部或凸齿34伸到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的回缩的留空部44中,并且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的保留在相邻的留空部44之间的凸起部伸到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推杆32的相邻的齿部或凸齿34之间的空间中。
锯齿状的齿部或凸齿34的端部和/或撑托面40的保留在相邻的留空部44之间的凸起部可以如在图7b)中靠上示出地变尖地或如在图7b)中靠下示出地倒圆地或削平地、例如梯形地构成。在削平的情况下,齿部或凸齿34和/或保留在相邻的留空部44之间的凸起部在俯视图中例如是梯形的。
此外能够想到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推杆32的齿部或凸齿34和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的留空部44的相对应的几何形状的另外的变型方案,该变型方案允许了在完成推移之后能够在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推杆32进行水平拉回的同时立即进行第一和第二装置03、04的竖直的相对运动VR。
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推杆32的齿部或凸齿34和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的留空部44的相对应的几何形状的附加的可能的变型方案所得到的是,只要推杆的齿部或凸齿34与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的留空部44处于嵌接的状态,就立即取消逆着运送方向F拉回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推杆32。
在这种设计方案中,齿部或凸齿34例如可以如图7c)中所示的那样实施成T形,其中,每个齿部或凸齿34的T的横梁朝向要推移的物品02的背侧。
随着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推杆32的水平拉回,在此必须等待直到齿部或凸齿34不再与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的留空部44处于嵌接状态。然而因为在竖直的相对运动VR之后直至通过进行从第一装置03到第二装置04的推移来对物品02进行重新转移留有充足的时间,所以由此并不影响或至少不太明显地影响效率。
要重点强调的是,齿部或凸齿34的和相对应的留空部44的混合的和/或不规则的几何形状原则上也是可行的,如这至少在图7b)中靠下所示那样。
相邻的齿部或凸齿34在其朝向要推移的物品的端部之间的间距的尺寸优选被确定为,既不能够在进行推移时使物品02伸进齿部或凸齿34之间,也不能够由于齿部或凸齿34的单侧的作用而使物品02在进行推移期间在其在成组的物品内部的位置上进行转动。
总之,间距的尺寸优选被确定为,例如由于推杆32的沿水平的运送方向F看背侧的作用,使编组的物品02在推移期间既不改变其相对在成组的物品02之中的其余的物品02的位置,也不改变其相对在成组的物品02之中的其余的物品02的取向。
由此,得到了梳状的推杆32的齿部或凸齿34的优选的细密的实施方案。
特别优选的是,在相邻的齿部或凸齿34在其朝向要推移的物品02的端部之间的间距的尺寸优选被确定为,优选在推移时,至少两个、优选至少三个齿部或凸齿34在背侧地贴靠在每个物品02上,推杆32沿水平的运送方向F看在背侧作用在物品上。
为了能够用设备或同样的设备01来处理不同类型的物品02,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能更换的推杆32,该推杆具有依赖于要推移的物品02而不同细密的齿部或凸齿34,或设置有至少一个能更换的梳状元件,该梳状元件分别由背部33构成,该背部具有布置在该背部上的、依赖于要推移的物品02而不同细密的齿部或凸齿34,伴随地的是具有相对应的留空部44的第二装置04的至少一个能更换的撑托面40或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的至少一个能更换的、朝向第一装置03的端部区段。
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2的齿部或凸齿34沿运送方向F看在完成直至从第一装置03向第二装置04的推移之后在被简称为静止位的、图5、图6、图12和图13示例性所示的最终位置中位于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上的物品02或物品层的背侧地相交或相叠。在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中的留空部44的深度沿运送方向F看至少以如下方式定尺寸,即,使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梳状的推杆32的齿部或凸齿34能够在进行竖直相对运动VR的情况下无碰撞地通过撑托面40,即使当推杆32仍位于较大的偏移的位置中时也如此,在该位置中,齿部或凸齿34的端部贴靠在静止或最终位置中位于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上的物品02或物品层的背侧上。由此,随着推移结束可以直接开始第一装置03与第二装置04之间的竖直的相对运动VR,伴随着的是能够实现特别高的效率。
第一装置03如在图1至图6中和在图8至图13中所示那样可以是转送站,转送站从起始水平朝着例如构造为另外的转送站或构造为装载站的第二装置04行进,并跨过起始水平与最终水平之间的高度差的至少一部分。
第二装置04也可以如在图8至图13中所示那样配备有转移设备41,转移设备被设置成用于将单个或多个、例如编组成物品层的物品02从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沿运送方向F运走,例如用于转移到沿水平的运送方向F布置在第二装置04后面的装置上。
第二装置04的转移设备41可以如在图8至图13中所示那样包括能够连同配属于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一起竖直地进行运动的以及至少能够沿着以及逆着运送方向水平地运动的推杆42。
第二装置04的转移设备41的推杆42可以在其朝向第一装置03的侧上同样配设有与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梳状的推杆32的齿部或凸齿34相对应的留空部。因此,即使当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梳状的推杆32的齿部或凸齿34伸至第二装置04的转移设备41的推杆42中时,第一装置03的和第二装置04的转移设备31、41的推杆32、42也可以沿竖直的方向无碰撞地穿过彼此。
替选或附加地能够想到的是,第二装置的转移设备例如包括能被驱动的滚子或链条,它们的朝向转移到第二装置04上的物品02的上侧同时形成撑托面40。在该情况下能够想到的是,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的留空部44由相邻的滚子或链条之间的间距形成。
此外,设备01还可以包括至少暂时配属于沿运送方向F在推移期间位于前侧的物品02的挡杆,该挡杆在推移例如编组成物品层的物品02的情况下至少在即将到达也被称为静止位的最终位置或在到达也被称为静止位的最终位置时以与最前面的物品02较小的间距超前或贴靠到该最前面的物品上。
以上描述的设备01能够实施用于处理02物品的方法,处理设置为通过在至少两个装置03、04之间对物品02进行转移来将物品02从起始水平带到位于更高或更低的最终水平上,这些装置沿通过箭头说明的、水平的运送方向F看直接前后相继地布置并且能够沿竖直的运送方向进行相对运动。
这种方法规定:
-通过借助配属于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从第一装置03的撑托面30到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上的推移进行物品02的转移,
-转移设备31实施为能够相对于第一装置03的撑托面30水平地进行运动的推杆32,
-至少在推移过程结束时,第一装置03的撑托面30的推杆32和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至少部分相交或相叠,并且
-在转移过程结束时,开始两个装置03、04之间的竖直的相对运动VR。
为了在相交期间就至少开始的竖直的相对运动VR的情况下,使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推杆32与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不发生碰撞,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推杆32梳状地构造有背部33和沿水平的方向从该背部朝第二装置04的方向凸出的齿部或凸齿34,并且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在其朝向第一装置03的侧上配备有留空部44,留空部至少在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推杆32与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的相交的区域中在俯视图中与推杆的齿部或凸齿34相对应。
此外,该方法规定,在进行竖直的相对运动VR的情况下,推杆32的齿部或凸齿34经过留空部44穿过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而下沉。
要重点强调的是,设备01可以按如下方式构造,即,可以将该方法设置成在进行推移期间第一和第二装置03、04的撑托面30、40共同地且很大程度上同步地竖直向上或向下运动。
同样要重点强调的是,所示实施方式仅示出了可以怎样设计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例。它们并不代表最终的限制。
对本发明已经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想到的是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改变,而在此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列表
01 设备
02 物品
03 (第一)装置
04 (第二)装置
30 (第一装置03的)撑托面
31 (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
32 推杆
33 背部
34 齿部或凸齿
40 (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
41 (第二装置04的)转移设备
42 推杆
44 留空部
F (水平的)运送方向
VR 在第一与第二装置之间的竖直的相对运动

Claims (17)

1.一种用于处理物品(02)的设备(01),所述处理规定在将物品(02)在至少两个沿水平的运送方向(F)看直接前后相继地布置并且能沿竖直的方向进行相对运动的装置(03、04)之间进行转移的情况下,将物品(02)从起始水平带到位于更高或更低的最终水平上,
-给每个装置(03、04)配属至少能竖直运动的撑托面(30、40),所述撑托面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物品(02),
-至少给沿水平的运送方向(F)直接在后面布置有另外的装置(04)的一个或多个装置(03、04)分别配属转移设备(31、41),
-至少一个配属于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包括能连同配属于所述第一装置(03)的撑托面(30)一起竖直运动且至少能沿着以及逆着所述运送方向(F)水平运动的推杆(32),
-在进行推移时,所述推杆(32)作用到所述一个或多个物品(02)关于所述运送方向(F)的背侧上,
-至少在推移结束时,所述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推杆(32)的至少一个朝向所述第二装置(04)的部分和所述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的朝向所述第一装置(03)的部段重叠,
其特征在于,在俯视图中,所述推杆(32)梳状地构造有从背部(33)起水平地朝向沿所述运送方向(F)直接布置在所述第一装置(03)后面的第二装置(04)的方向凸出的齿部或凸齿(34),并且所述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至少在其朝向所述第一装置(03)的侧上具有与所述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梳状的推杆(32)的齿部或凸齿(34)相对应的留空部(44),其中,所述齿部或凸齿(34)在竖直的相对运动(VR)的情况下经过所述留空部(44)穿过所述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而下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物品(02)的设备(01),其中,所述齿部或凸齿(34)构造成棒状,其中,棒纵向轴线分别平行于所述水平的运送方向(F)地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留空部(44)实施为平行于所述水平的运送方向(F)延伸的缝隙,所述缝隙具有至少与各个构造成棒状的齿部或凸齿(34)的横向于所述水平的运送方向(F)的延伸部相应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物品(02)的设备(01),其中,所述齿部或凸齿(34)和所述留空部(44)构造成锯齿状,其中,所述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推杆(32)的每个齿部或凸齿(34)伸到所述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的回缩的留空部(44)中,并且所述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的保留在相邻的留空部(44)之间的凸起部伸到所述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推杆(32)的相邻的齿部或凸齿(34)之间的间隙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处理物品(02)的设备(01),其中,所述锯齿状的齿部或凸齿(34)和/或所述保留在相邻的留空部(44)之间的凸起部变尖地或倒圆地或削平地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处理物品(02)的设备(01),其中,所述锯齿状的齿部或凸齿(34)和/或所述保留在相邻的留空部(44)之间的凸起部梯形地构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物品(02)的设备(01),其中,所述齿部或凸齿(34)是T形的,其中,每个齿部或凸齿(34)的T的横梁朝向要推移的物品(02)的背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处理物品(02)的设备(01),其中,相邻的齿部或凸齿(34)在其朝向要推移的物品(02)的端部之间的间距的尺寸被确定为,既不能使物品(02)伸进所述齿部或凸齿(34)之间,也不能由于齿部或凸齿(34)的单侧的作用使物品(02)在其位于成组的物品(02)内部的位置上进行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处理物品(02)的设备(01),其中,相邻的齿部或凸齿(34)在其朝向要推移的物品(02)的端部之间的间距的尺寸被确定为,在推移时,使得至少两个齿部或凸齿(34)从背侧作用在物品(02)上或作用在成组的物品(02)的沿水平的运送方向(F)看靠后的物品(02)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处理物品(02)的设备(01),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能更换的推杆(32),所述至少一个能更换的推杆具有依赖于要推移的物品(02)而不同细密的齿部或凸齿(34),或设置有至少一个能更换的梳状元件,所述至少一个能更换的梳状元件分别由具有依赖于要推移的物品(02)而不同细密的齿部或凸齿(34)的背部(33)构成,伴随的是第二装置(04)的具有相对应的留空部(44)的至少一个能更换的撑托面(40)或所述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的朝向所述第一装置(03)的至少一个能更换的端部区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处理物品(02)的设备(01),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能更换的推杆(32),所述至少一个能更换的推杆具有依赖于要推移的物品(02)而不同细密的齿部或凸齿(34),或设置有至少一个能更换的梳状元件,所述至少一个能更换的梳状元件分别由具有依赖于要推移的物品(02)而不同细密的齿部或凸齿(34)的背部(33)构成,伴随的是第二装置(04)的具有相对应的留空部(44)的至少一个能更换的撑托面(40)或所述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的朝向所述第一装置(03)的至少一个能更换的端部区段。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处理物品(02)的设备(01),其中,所述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梳状的推杆(32)的齿部或凸齿(34)沿运送方向(F)看直至在完成从所述第一装置向所述第二装置(04)的推移之后在最终位置中位于所述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上的物品(02)或物品层的背侧地相交或相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处理物品(02)的设备(01),其中,所述齿部或凸齿(34)至少在处理相对轻的物品(02)的情况下具有刷,所述刷能在竖直的相对运动(VR)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上蹭过。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处理物品(02)的设备(01),其中,所述第一装置(03)是转送站,所述转送站从所述起始水平起朝着第二装置行进,并跨过起始水平与最终水平之间的高度差的至少一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处理物品(02)的设备(01),其中,所述第二装置(04)也配备有转移设备(41),所述第二装置(04)的转移设备被设置成用于将单个或多个物品(02)从所述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沿运送方向(F)运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处理物品(02)的设备(01),其中,所述第二装置(04)的转移设备(41)包括能连同配属于所述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一起竖直运动且至少能沿着以及逆着所述运送方向(F)水平运动的推杆(42)。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处理物品(02)的设备(01),其中,设置有至少暂时配属于沿运送方向位于前侧的物品(02)的挡杆,所述挡杆在推移时至少在即将到达最终位置或在到达最终位置时以相对最前面的物品(02)的很小的间距超前或贴靠到所述最前面的物品上。
17.一种用于处理物品(02)的方法,所述处理规定在物品(02)在至少两个沿水平的运送方向(F)看直接前后相继地布置且能沿竖直的运送方向进行相对运动的装置(03、04)之间进行转移的情况下,将物品(02)从起始水平带到位于更高或更低的最终水平上,其中:
-通过借助配属于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从所述第一装置(03)的撑托面(30)到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上的推移进行物品(02)的转移,
-所述转移设备(31)实施为能关于所述第一装置(03)的撑托面(30)水平运动的推杆(32),
-至少在推移过程结束时,所述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推杆(32)和所述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至少部分相交或相叠,
-在推行过程结束时,开始两个装置(03、04)之间的竖直的相对运动(VR),
-所述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推杆(32)梳状地构造有背部(33)和沿水平的方向从所述背部朝所述第二装置(04)的方向凸出的齿部或凸齿(34),
-所述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上配备有留空部(44),所述留空部至少在所述第一装置(03)的转移设备(31)的推杆(32)与所述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相交的区域中与所述推杆(32)的齿部或凸齿(34)相对应,并且
-所述推杆(32)的齿部或凸齿(34)在竖直的相对运动(VR)的情况下经过所述留空部(44)穿过所述第二装置(04)的撑托面(40)而下沉。
CN201610289258.7A 2015-05-04 2016-05-04 用于处理物品的设备和方法 Active CN1061152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106918.0A DE102015106918B4 (de) 2015-05-04 2015-05-04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Umgang mit Artikeln
DE102015106918.0 2015-05-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15241A CN106115241A (zh) 2016-11-16
CN106115241B true CN106115241B (zh) 2018-01-19

Family

ID=55754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89258.7A Active CN106115241B (zh) 2015-05-04 2016-05-04 用于处理物品的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090970B1 (zh)
CN (1) CN106115241B (zh)
DE (1) DE102015106918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1734B (zh) * 2020-09-12 2021-09-21 芜湖新磊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管传送用的纠偏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36727A1 (fr) * 1978-09-22 1980-04-18 Laessig Foerdertech Hamburg Dispositif de palettisation de colis
US4214848A (en) * 1977-02-25 1980-07-29 Precision Industries, Inc. Palletizer
DE4314600A1 (de) * 1993-05-04 1994-11-10 Paal Kg Hans Vorrichtung zur lageweisen Stapelung von gruppierten Gegenständen
JP2000118696A (ja) * 1998-10-14 2000-04-25 Morita Mokkosho:Kk 木質板状体の投入装置
EP2825488B1 (de) * 2012-03-14 2016-09-14 Krone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orizontalen übergabe von artikellagen zwischen benachbarten modul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57236A (en) * 1961-03-28 1964-05-06 John Henry Kemp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he transfer of loads of parcelled or packaged goods
JP4945824B2 (ja) * 2006-02-17 2012-06-06 株式会社インターパック 商品の自動段積み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DE102013218251A1 (de) * 2013-09-12 2015-03-12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orizontalen Verschiebung von Artikellagen zwischen benachbarten Fördermodule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14848A (en) * 1977-02-25 1980-07-29 Precision Industries, Inc. Palletizer
FR2436727A1 (fr) * 1978-09-22 1980-04-18 Laessig Foerdertech Hamburg Dispositif de palettisation de colis
DE4314600A1 (de) * 1993-05-04 1994-11-10 Paal Kg Hans Vorrichtung zur lageweisen Stapelung von gruppierten Gegenständen
JP2000118696A (ja) * 1998-10-14 2000-04-25 Morita Mokkosho:Kk 木質板状体の投入装置
EP2825488B1 (de) * 2012-03-14 2016-09-14 Krone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orizontalen übergabe von artikellagen zwischen benachbarten modul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90970B1 (de) 2017-08-30
DE102015106918A1 (de) 2016-11-10
EP3090970A1 (de) 2016-11-09
DE102015106918B4 (de) 2017-07-13
CN106115241A (zh)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27000B (zh) 用于将物件预成型层转移至托盘顶部的设备
CN107108134A (zh) 用于在至少两个输送区段之内输送商品、零散货物和/或包捆物的方法和设备
CN107406196A (zh) 储存和提取系统的输送车辆
DE102008010259B4 (de) Vorrichtung zum Stapeln von Produktgruppen oder Gebinden
CN104649019A (zh) 集装箱快速自动装车码垛机
CN107428467A (zh) 自动集装箱处理设备与方法
JP2003212338A5 (zh)
AU2013286120A1 (en) Device for layered stacking a support
CA2877552A1 (en) Device for layered stacking a support
CN208915976U (zh) 将可托盘化运输的层运送到存放面和/或堆垛面上的设备
CN109071122B (zh) 用于装载货物空间的设备
CN104724516A (zh) 一种适用于厢式货车的自动装车装置
CN106458533A (zh) 货柜升降搬运装置
CN204384498U (zh) 一种适用于厢式货车的自动装车装置
CN106115241B (zh) 用于处理物品的设备和方法
ES2317549T3 (es)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para la formacion y la descarga de grupos ordenados de productos, en particular rollos de papel.
CN104334480B (zh) 用于在相邻的模块之间水平传送制品的层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09508B (zh) 包装机的送料机构
CN104249824B (zh) 柔韧构件的包装
JP5794182B2 (ja) 物品集積装置
JPH0321455B2 (zh)
ITPR20110056A1 (it) Dispositivo di sollevamento e scarico di uno strato di pacchi e metodo per impilare strati di pacchi su un bancale
CN102336339B (zh) 用于操作物品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73543B (zh) 伸缩臂叉车的组合叉臂
ITFI20000199A1 (it) Macchina e metodo per lo stoccaggio in pile numerate di articoli in car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