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4079B - 带密封机构的车辆用无级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带密封机构的车辆用无级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4079B
CN106104079B CN201580014729.7A CN201580014729A CN106104079B CN 106104079 B CN106104079 B CN 106104079B CN 201580014729 A CN201580014729 A CN 201580014729A CN 106104079 B CN106104079 B CN 1061040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chamber
oil
sealing mechanism
seal member
movable she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47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04079A (zh
Inventor
辻洋
辻洋一
铃木孝之
越地宏文
加藤孝市
梅泽克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T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T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TCO Ltd filed Critical JAT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04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4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04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40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9/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9/02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9/04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 F16H9/12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engaging a pulley built-up out of relatively axially-adjustable parts in which the belt engages the opposite flanges of the pulley directly without interposed belt-supporting members
    • F16H9/16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engaging a pulley built-up out of relatively axially-adjustable parts in which the belt engages the opposite flanges of the pulley directly without interposed belt-supporting members using two pulleys, both built-up out of adjustable conical parts
    • F16H9/18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engaging a pulley built-up out of relatively axially-adjustable parts in which the belt engages the opposite flanges of the pulley directly without interposed belt-supporting members using two pulleys, both built-up out of adjustable conical parts only one flange of each pulley being adjusta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04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a sing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 F16H63/06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a sing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having an indefinite number of positions
    • F16H63/065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a sing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having an indefinite number of positions hydraulic actu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32Friction members
    • F16H55/52Pulleys or friction discs of adjustable construction
    • F16H55/56Pulleys or friction discs of adjustable construction of which the bearing parts are relatively axially adjustable

Abstract

带密封机构的车辆用无级变速器,其具有:固定部件(23B、24A、33B),其配置在可动滑轮(22、32)的背面侧,固定设置在固定滑轮(21、31)的轴上;可动部件(23A、24B、33A),其固定设置在可动滑轮的背面侧,与固定部件协同动作而形成油压室(23、24、33);油路(7a、2a、2b),其与油压室连通;密封机构(40E~40G),其将滑动部密封,该滑动部将油压室或油路与外部分开,密封机构由总是紧密贴合在相对面上的环状密封部件(44、45)、具有使前端朝向外部方向且使油压室或油路侧的面与相对面弹性接触的环状唇(62a~64a)的唇形密封部件(62~64)构成。

Description

带密封机构的车辆用无级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将初级带轮或次级带轮的可动滑轮背面的油压室及与油压室连通的油路密封的密封机构的车辆用无级变速器。
背景技术
带式车辆用无级变速器具有初级带轮、次级带轮及架设在这些带轮上的带,使初级带轮及次级带轮的可动滑轮相对于固定滑轮轴向移动,通过调整V型槽的槽宽改变变速比。在可动滑轮移动时,通常使用油压。因此,在可动滑轮的背面设置用于使油压作用于可动滑轮的油压室(活塞室)。
该可动滑轮背面的油压室由可动滑轮侧的部件和固定滑轮侧的部件形成,在两部件的连接部位具有滑动接触部分,在滑动接触部分,为了抑制油从油压室向外部泄漏而夹装有密封部件。各带轮利用固定滑轮和可动滑轮夹压带而在与带之间进行动力传递。此时的带夹压力依赖于油压室内的油压,在防止带打滑时,需要对油压室施加较高的油压,在高油压时,也需要抑制油从油压室泄漏。
但是,在车辆用无级变速器中,在作为带轮的油压源仅具有发动机驱动的油泵的怠速停止车的情况下,在怠速停止状态下油泵也停止,故而不向带轮的油压室供给油压。若怠速停止导致的发动机的自动停止时间变长,则随着时间经过,油压室内的油会从带轮的滑动部漏出,气体混入油压室内。若混入气体,则在发动机再次起动时,需要使油充满油压室的时间,有损起步性。
对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抑制气体从在带轮的滑动部装设的树脂类密封环(密封部件)向油压室内混入的技术。在该技术中,自发动机的自动停止的经过时间达到规定时间T之后,强制地使发动机再次起动而使发动机驱动的油泵动作。特别是,着眼于由树脂的温度依赖性引起且对应于温度而使油自密封环的泄漏量也变化方面,油温越高,将时间T设定得越长。由此,抑制气体混入带轮的油压室中,在发动机再起动时,防止带打滑,确保起步性。
但是,专利文献1的技术通过强制地使发动机再起动而使油泵动作,抑制气体向油压室内混入,由于发动机的强制起动而消耗燃料。但是,从燃耗率提高的观点来看,使发动机更长地停止是有效的,期望开发即使使发动机停止也能够抑制气体向油压室内混入的技术。
因此,考虑设置多层密封部件来抑制气体向油压室内混入的方法。但是,密封部件的数量越增加,密封部件与滑动接触面之间的滑动阻力越增大。滑动阻力增大的话,可动滑轮的移动灵敏度下降,变速比控制的控制响应性下降,不能适当地进行变速比控制。因此,希望抑制密封部件导致的滑动阻力的增大且使密封部件对油压室的密封性提高。
另外,气体从密封部件的密封部分向油压室内混入是由油压室及与其连通的油压系统的内压降低引起的。该内压的降低是由油压源的油泵中的油的泄漏引起的。即,油泵虽然从油罐吸起油并排出,但在停止时由于自重而使油返回油罐,故而油压系统的内压下降,从密封部件的密封部分取入外部的气体。
根据油泵的种类的不同,油向油罐返回的特性不同。例如在齿轮部的情况下,在停止时,泵壳体内的齿轮的一部分也与泵室的内壁保持接触状态,故而抑制油返回油罐,抑制气体向油压室内混入。另一方面,例如在叶轮泵的情况下,在停止时,叶轮的前端从泵室的内壁分离,故而不能够阻止油向油罐返回,气体向油压室内的混入提早。因此,如叶轮泵那样地,在停止时,气体向油压室内的混入早的泵,希望泵停止时的油压室的密封性提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设立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带密封机构的车辆用无级变速器,能够抑制滑动阻力的增大,并且在泵停止时,通过密封部件来提高带轮的油压室及与油压室连通的油路的密封性。另外,不限于该目的,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起到由后述的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所示的各构成导出的作用效果、即由现有的技术不能够得到的作用效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301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1)本发明的带密封机构的车辆用无级变速器,该车辆用无级变速器具有:初级带轮及次级带轮,其具有由来自油压源的油压驱动的可动滑轮及固定滑轮;带,其架设在所述两带轮上,其中,具有:固定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可动滑轮的背面侧,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滑轮的轴上;可动部件,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可动滑轮的背面侧,与所述固定部件协同动作而形成油压室;油路,其与所述油压室连通;密封机构,其将滑动部分从安装侧紧密贴合在其相对面上而进行密封,所述滑动部分将所述油压室或所述油路与外部分开,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环状密封部件,其总是紧密贴合在所述相对面上;唇形密封部件,其具有环状唇,该环状唇使前端从所述油压室或所述油路侧朝向所述外部,使所述油压室或所述油路侧的面与所述相对面弹性接触。
(2)优选的是,在所述油压源装设有由搭载在车辆上的发动机驱动的机械泵。
(3)优选的是,所述滑动部分为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可动部件之间的滑动部分。
(4)优选的是,具有:轴心孔部,其在所述固定滑轮的所述轴的内部沿着轴心而形成,经由连通路与所述油压室连通;管状部件,其将一端插入所述轴心孔部,设有与所述油压源连通的中空孔部,所述油路由所述中空孔部、所述轴心孔部及所述连通路构成,所述滑动部分为轴心孔部的内周与所述管状部件的外周之间的滑动部分。
(5)优选的是,在所述油压源装设有叶轮泵。
另外,作为所述密封机构,优选的是,装配有由总是紧密贴合在相对面上的环状密封部件(第一密封部件)、具有仅在所述可动滑轮处于变速比为最低档变速比的位置时与相对面紧密贴合的前端部的环状密封部件(第二密封部件)构成的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带密封机构的车辆用无级变速器,若将来自油压源的油压供给截断,则油压室及油路的内压下降,在滑动部分,外部的气体会进入油压室或油路的内部而混入油中,但在滑动部分装设的密封机构,除了总是紧密贴合在相对面上的环状密封部件之外,还具有唇形密封部件,由于唇形密封部件的环状唇从油压室或油路侧使前端朝向外部方向而与相对面弹性接触,故而通过内压降低,环状唇被油压室或油路侧吸引而增强向相对面的滑动接触。由此,阻止气体进入外部,抑制气体混入油中。由此,在具有怠速停止功能,在油压源具有发动机驱动的泵的车辆的情况下,在发动机再起动时,油压室的油压与油泵的起动一同迅速地上升而开始变速比控制,能够顺畅且迅速地使车辆起步。
另一方面,在车辆的通常行驶时,通过向油压室供给的油压而使油压室及油路的内压上升,油容易从油压室或油路向外部漏出,但总是紧密贴合的环状密封部件抑制油的漏出。唇形密封部件由于内压上升而不将环状唇向油压室或油路侧吸引,向相对面的滑动接触减弱,故而在抑制油向外部的漏出上是无效的,但由于唇形密封部件的滑动阻力被抑制,故而不导致可动滑轮的移动灵敏度的降低,能够确保变速比控制的控制响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无级变速器的构成的剖面图,在图 1中,变速器输入轴的轴心的上方及变速器输出轴的轴心的下方表示变速比处于最高档变速比或其附近的状态,变速器输入轴的轴心的下方及变速器输出轴的轴心的上方表示变速比处于最低档变速比或其附近的状态。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初级带轮的密封构造的剖面图,(a) 是表示变速比处于最低档变速比或其附近的状态的图(图1的A部放大图),(b)是表示变速比处于最高档变速比或其附近的状态的图(图 1 的B部放大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次级带轮的密封构造的剖面图(图 1的D部放大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在输入轴内形成的油路的密封构造的剖面图(图1的E部放大图),上半部分表示第一例,下半部分表示第二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示例,并非将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未明示的各种变形及技术的适用排除的意思。以下的实施方式的各构成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而实施或根据必要取舍选择,也能够适当组合。
〔无级变速器的构成〕
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带式无级变速器(也称为CVT) 1。另外,虽然未作图示,CVT1经由液力变矩器等与汽车的发动机(内燃机)的输出轴连接,该汽车具有如下的怠速停止功能,即,若在车辆停止时,规定的发动机停止条件成立,则使发动机自动停止,若在该停止时,规定的发动机再起动条件成立,则使发动机自动地再起动。
如图1所示,CVT1具有装设在变速器输入轴2上的初级带轮20、装设在变速器输出轴3上的次级带轮30、卷绕在初级带轮20和次级带轮30上的带4。若未图示的发动机的输出旋转向变速器输入轴2输入,则经由初级带轮20、带4、次级带轮30而向变速器输出轴3传递,经由未图示的动力传递机构及差动机构等而向驱动轮传递。
初级带轮20具有一体地设于变速器输入轴2上的固定滑轮21、一体地设于在轴向上可动地安装在变速器输入轴2上的中空轴2A的可动滑轮22,由固定滑轮21的滑轮面和可动滑轮22的滑轮面形成带4压接的V型带轮槽。在可动滑轮22的背面22a侧设有通过油压使可动滑轮 22相对于固定滑轮21接触、分离地在轴向上移动的第一油压室23和第二油压室24。另外,变速器输入轴2在初级带轮20的轴向各外侧,通过轴承25a、25b而被未图示的壳体旋转自如地支承。
第一油压室23及第二油压室24均由配置在可动滑轮22的背面侧且固定设置在变速器输入轴2的部件(固定部件)、和固定设置在可动滑轮 22的背面侧的部件(可动部件)划分形成。
第一油压室23作为由在可动滑轮22上固定设置的第一缸部件(可动部件)23C的内面、和从形成有固定滑轮21的变速器输入轴2经由后述的第二缸部件24C向径向延伸而形成的第一活塞部(固定部件)23B 的内面围绕的第一缸部23A的内部空间而形成。
另外,第一缸部23A由第一缸部件23C、可动滑轮22的背面22a 以及中空轴2A的外周面构成,所述第一缸部件23C具有:以沿着可动滑轮22的背面22a从轴心向外方延伸而配置的第一端面部23a、及从该第一端面部23a在相对于可动滑轮22分开的方向上与轴心平行地延伸设置的第一筒状部23b。
第一活塞部23B环状地形成,使外周侧端面(外端面)231与第一筒状部23b的内周面滑动接触,使内周侧端面(内端面)232与中空轴 2A的外周面滑动接触。
第二油压室24作为由在固定滑轮21侧即变速器输入轴2上固定设置的第二缸部件(固定部件)24C的内面、和从可动滑轮22侧即中空轴 2A向径向延伸而形成的第二活塞部(可动部件)24B的内面围绕的第二缸部24A的内部空间而形成。
另外,第二缸部24A由第二缸部件24C、中空轴2A的外周面以及变速器输入轴2的外周面构成,所述第二缸部件24C具有从轴心向外方延伸而配置的第二端面部24a、及从该第二端面部24a在相对于可动滑轮22接近的方向上与轴心平行地延伸设置的第二筒状部24b。
第二活塞部24B环状地形成,使外周侧端面(外端面)241与第二筒状部24b的内周面滑动接触,使内周侧端面(内端面)242与中空轴 2A的外周面无间隙地结合。
这样,初级带轮20具有第一油压室23、第二油压室24两个油压室,成为由可动滑轮22的背面22a和第二活塞部24B的内面承受油压的双活塞式,故而使受压面积增大,由固定滑轮21和可动滑轮22能够充分地确保夹压带4的力(夹压力)。
次级带轮30具有与变速器输出轴3一体设置的固定滑轮31、与在轴向上可动地安装在变速器输出轴3上的中空轴3A一体设置的可动滑轮32,由固定滑轮31的滑轮面和可动滑轮32的滑轮面形成带4压接的 V型带轮槽。在可动滑轮32的背面32a侧设有通过油压使可动滑轮32 相对于固定滑轮31接触、离开而在轴向移动的油压室33。变速器输出轴3在比次级带轮30更靠轴向外侧的位置,通过轴承35a、35b被旋转 自如地支承在未图示的壳体上。
油压室33也由在可动滑轮32的背面侧配置且在变速器输出轴3上固定设置的划分部件(固定部件)、在可动滑轮32的背面侧固定设置的部件(可动部件)划分形成。即,油压室33作为由在可动滑轮32固定设置的缸部件(可动部件)33C的内周面、从固定滑轮31侧即变速器输出轴3向外方延伸而形成的活塞部(固定部件)33B的内面围绕的缸部 33A的内部空间而形成。
另外,缸部33A由缸部件33C、可动滑轮32的背面32a、中空轴 3A以及变速器输出轴3的外周面构成,所述缸部件33C具有以沿着可动滑轮32的背面32a从轴心向外方延伸的方式配置的端面部33a、及从该端面部33a在相对于可动滑轮32离开的方向与轴心平行地延伸设置的筒状部33b。
在活塞部33B形成有台阶部33c,轴承35a配设在该台阶部33c的外侧。另外,活塞部33B环状地形成,使外周侧端面(外端面)331与筒状部33b的内周面滑动接触,使内周侧端面(内端面)332与变速器输出轴3的外周面无隙间地结合。
这样,次级带轮30仅具有油压室33,成为由可动滑轮32的背面32a 及缸部33A的端面部33a的背面承受油压的单活塞,故而不使受压面积增大,但在油压室33内,以按压可动滑轮32的背面32a的方式将弹簧 34以压缩状态安装,故而对油压室33内的油压施加弹簧34的作用力,通过固定滑轮31和可动滑轮32能够充分地确保带4的夹压力。
另外,在初级带轮20,若油压室23、24内的油压释放,则带4的夹压力消失,但在次级带轮30,即使将油压室33内的油压释放,由于弹簧34将可动滑轮32靠压在固定滑轮31上,故而带4的夹压力残留该作用力的量。因此,若将从油压源向各油压室23、24、33的油压供给切断,则通过弹簧34,仅在次级带轮30侧残留带4的夹压力。
在向各油压室23、24、33供给油压的油压源上装设有未图示的油泵和控制阀单元。
油泵适用由发动机的输出扭矩驱动的机械泵,在此,适用从在变速器输入轴2上固定设置的链轮5取出发动机的输出扭矩而驱动的机械泵。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机械泵,适用叶轮泵。
另外,在控制阀单元,与调节阀、变速控制阀、变速指令阀、减压阀等滑柱阀一同设有调节管路压、初级压、次级压等的电磁阀、步进电机、模式切换电磁阀等促动器。控制阀单元根据变速指令控制初级压及次级压,控制初级带轮20及次级带轮30对带4的夹压力与初级带轮20 及次级带轮30的带卷绕半径之比、即变速比。
在车辆停止时,次级带轮30的带轮槽的槽宽缩小到最小而使带4 的卷绕半径最大,初级带轮20的带轮槽的槽宽放大到最大而使带4的卷绕半径最小,将CVT1的变速比控制到最低档变速比。若在该车辆停止时实施使发动机自动停止的怠速停止控制,则在发动机驱动的机械泵的情况下,泵也与发动机的停止一同停止,故而弹簧34对带4的夹压力仅在次级带轮30侧残留。由此,将CVTl的变速比保持在最低档变速比。
〔油压室的密封机构〕
如图1~图3所示,在初级带轮20的第一油压室23及第二油压室 24以及次级带轮30的油压室33,均在固定滑轮21、31侧的固定部件与可动滑轮22、32侧的可动部件之间的滑动部分装设有密封机构40A~ 40C、40E。
这些密封机构40A~40C、40E构成为具有第一密封部件41、42、 43、44、第二密封部件51、52或第三密封部件61、62的双重密封构造。各密封部件41、42、43、44、51、52、61、62的材料能够适当采用,例如能够使用广泛适用于密封部件的丁腈橡胶、硅橡胶等合成橡胶等。
如图2所示,在第一油压室23,在第一活塞部23B的外端面231 与第一筒状部23b的内周面之间、以及第一活塞部23B的内端面232与中空轴2A的外周面之间分别形成有滑动接触部分。在第二油压室24,在第二活塞部24B的外端面241与第二筒状部24b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滑动接触部分。
另外,如图3所示,在油压室33,在活塞部33B的外端面331与筒状部33b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滑动接触部分。在这些滑动部分装设有将各缸部与各活塞部之间密封的第一密封部件41、42、43、44。
密封机构40A具有第一密封部件41及第二密封部件51,密封机构 40B具有第一密封部件42及第三密封部件61。
首先,第一油压室23外侧的第一密封部件41将基部内装在形成于第一活塞部23B的外端面231的环状槽141内而配设,前端部41a总是从安装侧紧密贴合在相对的第一筒状部23b的内周面(相对面)23d。
第一油压室23内侧的第一密封部件42将基部内装在形成于第一活塞部23B的内端面232的环状槽142内而配设,前端部42a总是紧密贴合在中空轴2A的外周面。
第一油压室23的第二密封部件51将基部内装在形成于第一缸部 23A的端面部23a的内面的环状槽151内而配设,前端部51a从安装侧向相对的第一油压室23突出。第二密封部件51的前端部51a形成凸型曲面状,仅在可动滑轮22处于使变速比为最低档变速比的位置时,与第一活塞部23B的相对面23e抵接而以压缩状态紧密贴合,将第一缸部23A 与第一活塞部23B之间密封。
在第一油压室23还装设有第三密封部件(唇形密封部件)61。该第三密封部件61为唇形密封件,将基端固定在第一缸部23A的第一筒状部23b的前端部(相对于可动滑轮22分开的端部),装设使唇前端与相对的第二缸部24A的第二筒状部24b的外周面抵接的环状唇61a。其中,环状唇61a的前端弯曲而朝向相对于可动滑轮22分开的方向(外部方向),若第一油压室23内的压力比外部压力低,则第三密封部件61的环状唇61a的前端紧密贴合在第二筒状部24b的外周面,阻止外界气体向第一油压室23内进入。
密封机构40C具有第一密封部件43及第二密封部件52。
第二油压室24外侧的第一密封部件43将基部内装在形成于第二活塞部24B的外端面241的环状槽143内而配设,前端部43a总是从安装侧紧密贴合在相对的第二筒状部24b的内周面(相对面)24d上。
第二油压室24的第二密封部件52将基部内装在形成于第二缸部 24A的端面部24a的内面的环状槽152内而配设,前端部52a从安装侧向相对的第二油压室24突出。第二密封部件52的前端部52a形成凸型曲面状,仅在可动滑轮22处于变速比为最低档变速比的位置时,与第二活塞部24B的相对面24e抵接而以压缩状态紧密贴合,将第二缸部24A 与第二活塞部24B之间密封。
如图3所示,密封机构40E具有第一密封部件44及第三密封部件 62。
油压室33内侧的第一密封部件44将基部内装在形成于活塞部33B 的外端面331的环状槽144内而配设,前端部44a从安装侧总是紧密贴合在相对的筒状部33b的内周面(相对面)33d上。
油压室33的第三密封部件62朝向活塞部33B的外端面331,在面向外的角部将基部紧密固定,在前端侧具有环状唇62a。环状唇62a使前端朝向油压室33的外部方向且使朝向油压室33侧的面与作为相对面的缸部33A的筒状部33b的内周面33d弹性接触而配设。环状唇62a的前端朝向油压室33的外部方向,故而若将油压室33内的油释放而使油压室33内的压力比外部压力低,则第三密封部件62的环状唇62a的前端向缸部33A的筒状部33b的内周面(相对面)33d的紧密贴合增强,阻止外界气体向油压室33内进入。
〔油路的密封机构〕
为了从外部的油压源向各油压室23、24、33供给油压用的油而设有油路。为了向初级带轮20的第一油压室23及第二油压室24供给油压用的油,如图1、图4所示地,设有油路7a、2a、2b等。油路2a形成在变速器输入轴2的轴心部分,油路2b朝向自变速器输入轴2的轴心部分朝向第一油压室23及第二油压室24而形成。油路7a内设在构成油路 2a的轴心孔部2c,在与初级带轮20同轴配置的中空的供油配管(管状部件)7的内部形成。
供油配管7不旋转,但变速器输入轴2旋转,故而在供油配管7的外周面与轴心孔部2C的内周之间存在滑动部分,在该滑动部分也具有将滑动部分密封的密封机构40F或40G。
密封机构40F具有第一密封部件(环状密封部件)45和第三密封部件(唇形密封部件)63。
第一密封部件45将基部内装在形成于供油配管7的外周面的环状槽 145内而配设,前端部45a总是紧密贴合在轴心孔部2c的内周面(相对面)2d。
第三密封部件63将基板63b紧密贴合固定在装设于变速器输入轴2 的轴端的端部凸缘6内周的台阶部6a上,在前端侧具有环状唇63a。环状唇63a使前端从安装侧朝向油路2a的外部方向突出且使朝向油路2a 侧的面与作为相对面的供油配管7的外周面7b弹性接触而配设。由于环状唇63a的前端朝向油路2a的外部方向,故而若将油路2a内的油释放而使油路2a内的压力比外部压力低,则第三密封部件63的环状唇63a 的前端向供油配管7的外周面的紧密贴合增强,阻止外界气体向油路2a 内的进入。
另外,第三密封部件63将其整个内周侧形成为环状唇63a,在环状唇63a的外侧装设金属环63c,环状唇63a的前端以不从供油配管7的外周面分离的方式被保持。其中,金属环63c以使环状唇63a的前端相对于供油配管7的外周面不形成间隙的程度(实际上存在油膜)的较弱的力压接在供油配管7的外周面。
密封机构40G具有第一密封部件(环状密封部件)45和第三密封部件(唇形密封部件)64。
第一密封部件45与密封机构40F的构成相同,将基部内装在形成于供油配管7的外周面的环状槽145内而配设,前端部45a总是紧密贴合在轴心孔部2c的内周面(相对面)2d。
第三密封部件64将基部64b紧密贴合固定在装设于变速器输入轴2 的轴端的端部凸缘6内周的台阶部6a上,在前端侧具有环状唇64a。环状唇64a使前端朝向油路2a的外部方向且使朝向油路2a侧的面与作为相对面的供油配管7的外周面7b弹性接触而配设。环状唇64a的前端朝向油路2a的外部方向,故而若将油路2a内的油释放而使油路2a内的压力比外部压力低,则第三密封部件64的环状唇64a的前端向供油配管7 的外周面的紧密贴合增强,阻止外界气体向油路2a内进入。
另外,该第三密封部件64在其内周侧具有前端与供油配管7的外周面弹性接触的环状密封部64d,环状唇64a比环状密封部64d更向外部方向另外突设。在环状唇64a的内侧装设有金属环64c,环状密封部64d 及环状唇64a的前端以不从供油配管7的外周面分离的方式被保持。其中,金属环64c以环状密封部64d及环状唇64a的前端相对于供油配管 7的外周面不形成间隙的程度(实际上夹有油膜)的较弱的力压接在供油配管7的外周面上。
〔作用及效果〕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带密封机构的车辆用无级变速器如上述地构成,故而能够得到以下的作用及效果。
若在车辆停止时实施怠速停止,则发动机驱动的油泵与发动机的停止一同也停止,随着时间的经过,动作油从停止的油泵向油罐漏出。伴随着动作油从该油泵的漏出,初级带轮20的第一油压室23及第二油压室24以及次级带轮30的油压室33的各油压室的内压逐渐下降,气体会混入油压室23、24、33内。
该气体的混入在形成油压室23、24、33的固定部件和可动部件的滑动接触部分产生。具体地,在第一油压室23的情况下,第一活塞部23B 的外端面231与第一筒状部23b的内周面之间、以及第一活塞部23B的内端面232与中空轴2A的外周面之间分别成为滑动接触部分。另外,在第二油压室24的情况下,第二活塞部24B的外端面241与第二筒状部24b的内周面之间成为滑动接触部分。在油压室33的情况下,活塞部 33B的外端面331与筒状部33b的内周面之间成为滑动接触部分。
在这些滑动部分装设有具有将各缸部与各活塞部之间密封的第一密封部件41、42、43、44的密封机构40A~40C、40E,但该第一密封部件41、42、43、44不完全阻止动作油从油压室23、24、33向外部漏出,预先考虑一定的漏出而设计,该漏出的动作油也用于油压室23、24、33 的外侧周边的滑动部分的润滑。在油泵动作时,油压系统内部的压力比外界气体压力高很多,故而动作油会从油压室23、24、33的内部向外部漏出,但气体不会从外部向油压室23、24、33内混入。
另一方面,若油泵停止而使油压系统内部的压力下降,则仅通过第一密封部件41、42、43、44不能够阻止气体从外部混入油压室23、24、 33内。但是,各密封机构40A~40C、40E不仅具有第一密封部件41、 42、43、44,还具有第二密封部件51、52或第三密封部件61、62,在可动滑轮22、32处于使变速比为最低档变速比的最低档位置时,成为双重密封而将密封性提高,故而能够阻止气体从外部向油压室23、24、33 内混入。
特别是,第二密封部件51、52仅在可动滑轮22、32处于使变速比为最低档变速比的最低档位置时,与相对面抵接而以压缩状态紧密贴合,故而产生较强的密封效果,即使油压系统内部的压力下降变大,也能够阻止气体从外部向油压室23、24、33内混入。
另外,油压系统内部的压力越低,第三密封部件61、62的环状唇 61a的前端与相对面越强地抵接而紧密贴合,故而油压系统内部的压力越低,产生越强的密封效果,能够阻止气体从外部向油压室23、33内混入。
这样,根据本密封机构40A~40C、40E,在油泵停止的情况下,也能够长时间阻止气体从外部向油压室23、24、33内混入。若气体从油压室23、24、33内向油压系统内部混入,则在发动机再起动时需要使油充满油压室23、24、33内的时间,有损起步性,应避免这样的不良情况。
另外,在形成用于将油压用的油向各油压室23、24供给的油路7a 的供油配管7与形成插入供油配管7且在变速器输入轴2侧与油路7a 连通的油路2a的轴心孔部2C之间的滑动部分也设有密封机构40F或 40G,故而抑制气体从油路2a向油压室23、24内混入。
即,密封机构40F具有第一密封部件(环状密封部件)45和第三密封部件(唇形密封部件)63,密封机构40G具有第一密封部件(环状密封部件)45和第三密封部件(唇形密封部件)64。
第三密封部件63、64具有环状唇63a、64a,环状唇63a、64a的前端朝向油路2a的外部方向,故而若油路2a内与油压室23内一同压力比外部降低,则环状唇63a、64a的前端向供油配管7的外周面的紧密贴合增强,阻止外界气体向油路2a内进入。
因此,即使发动机驱动的油泵也与发动机的停止一同停止,油路2a 的内压下降,油压系统内部的压力越低,环状唇63a、64a的前端与相对面越强地抵接而紧密贴合,油压系统内部的压力降低越大,产生越强的密封效果,能够阻止气体从外部向油压室23、24内混入。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油泵使用叶轮泵,构造比较简单,故而相对于流体内的垃圾,允许范围大,即使凸轮环、叶轮磨损,也能够补偿,故而能够利用效率降低较少的叶轮泵的优点,但是,在停止时,叶轮的前端从泵室的内壁分开,故而不能够阻止油向油罐的返回,具有气体向油压室内的混入加快的不良情况,但根据本密封机构40A~40C、 40E~40G,能够避免上述不良情况的发生。
另外,在车辆行驶时,通常,在变速比为最低档变速比时为限。因此,在最低档以外的变速比,第二密封部件51、52不与相对面抵接而不发挥密封作用,故而成为仅基于第一密封部件41、43的密封,但在车辆行驶时,通常发动机动作,油泵也动作,故而气体不向油压室内混入,不成为阻碍。并且,在最低档以外的变速比的情况下,在车辆行驶时不产生第二密封部件51、52的滑动阻力,故而不导致可动滑轮22、32的移动灵敏度的降低,能够确保变速比控制的控制响应性。
同样地,在车辆行驶时,通常通过向油压室供给的油压而使油压室 23、24、33及油路7a、2a、2b的内压上升,油容易从油压室23、24、 33或油路7a、2a、2b向外部漏出,但总是紧密贴合的环状密封部件41、 44、45抑制该漏出。唇形密封部件由于内压上升而不将环状唇向油压室或油路侧吸引,向相对面的滑动接触减弱,故而在抑制油向外部漏出上是无效的,但由于抑制第三密封部件(唇形密封部件)61~64的滑动阻力,故而不导致可动滑轮22、32的移动灵敏度的降低,能够确保变速比控制的控制响应性。
另外,由于变速时的滑动阻力也变小,故而能够防止效率的下降。另外,为了提高密封性,需要使唇形密封部件更强低压接在相对面上,但滑动机会越多,由于较强的压接而使唇形密封部件磨损。但是,在行驶中,由于内压的上升,唇形密封部件向相对面的压接减弱,故而能够提高怠速停止中的密封性,并且抑制行驶中的唇形密封部件的磨损。
〔其他〕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初级带轮20具有第一油压室 23、第二油压室24两个油压室,由可动滑轮22的背面22a和第二活塞部24B的内面承受油压的双活塞式的构成,但也可以采用单活塞式的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次级带轮30采用了单活塞式的构成,但也可以采用双活塞式的构成。该情况下,追加相当于第二缸部24A、第二活塞部24B的构造,作为密封机构的第二密封部件,安装在第二缸部的第二筒状部的内周面,在可动滑轮32处于使变速比为最低档变速比的位置时,压接在第二活塞部上而构成即可。
另外,将第二密封部件51、52装设在缸部23A、24A侧,在可动滑轮处于最低档位置时,紧密贴合在活塞部23B、24B的相对面而构成,与之相反,也可以将第二密封部件51、52装设在活塞部23B、24B侧,在可动滑轮处于最低档位置时,紧密贴合在缸部23A、24A的相对面而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可动滑轮处于最低档位置时,相对面相互接近的初级带轮20上装设简单构造的第二密封部件(环状密封部件),在其他部位装设有第三密封部件(唇形密封部件),形成为各得其所的配置,但也可以在各滑动接触部分装设第三密封部件(唇形密封部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与初级带轮20的油路连通的滑动接触部分,在第一密封部件(环状密封部件)的基础上追加了第三密封部件(唇形密封部件)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与次级带轮30的油路连通的滑动接触部分同样地追加第三密封部件(唇形密封部件)。
另外,在上述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机械泵适用了叶轮泵,但也可以作为机械泵而采用齿轮泵等其他方式。
另外,也能够在油压源上与机械泵一同或者代替机械泵而装设有电动泵的构成上适用本密封机构。此时,在车辆停止时能够减轻电动泵的负担。
另外,也可以在CVT的一部分油压室上部分地适用本发明的密封机构。

Claims (5)

1.一种带密封机构的车辆用无级变速器,该车辆用无级变速器具有:初级带轮及次级带轮,其具有由来自油压源的油压驱动的可动滑轮及固定滑轮;带,其架设在所述两带轮上,其特征在于,具有:
固定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可动滑轮的背面侧,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滑轮的轴上;
可动部件,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可动滑轮的背面侧,与所述固定部件协同动作而形成油压室;
油路,其与所述油压室连通;
密封机构,其将滑动部分从安装侧紧密贴合在其相对面上而进行密封,所述滑动部分将所述油压室或所述油路与外部分开,
所述密封机构包括:
环状密封部件,其总是紧密贴合在所述相对面上;
唇形密封部件,其具有环状唇,该环状唇使前端从所述油压室或所述油路侧朝向所述外部,使所述油压室或所述油路侧的面与所述相对面弹性接触;
密封部件,其仅在可动滑轮处于变速比为最低档变速比的位置时,紧密贴合在所述相对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密封机构的车辆用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油压源装设有由搭载在车辆上的发动机驱动的机械泵。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密封机构的车辆用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部分为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可动部件之间的滑动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密封机构的车辆用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轴心孔部,其在所述固定滑轮的所述轴的内部沿着轴心而形成,经由连通路与所述油压室连通;
管状部件,其将一端插入所述轴心孔部,设有与所述油压源连通的中空孔部,
所述油路由所述中空孔部、所述轴心孔部及所述连通路构成,
所述滑动部分为轴心孔部的内周与所述管状部件的外周之间的滑动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密封机构的车辆用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油压源装设有叶轮泵。
CN201580014729.7A 2014-03-24 2015-03-13 带密封机构的车辆用无级变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040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60078 2014-03-24
JP2014060078A JP6324137B2 (ja) 2014-03-24 2014-03-24 シール機構付き車両用無段変速機
PCT/JP2015/057413 WO2015146616A1 (ja) 2014-03-24 2015-03-13 シール機構付き車両用無段変速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4079A CN106104079A (zh) 2016-11-09
CN106104079B true CN106104079B (zh) 2018-12-14

Family

ID=54195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472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04079B (zh) 2014-03-24 2015-03-13 带密封机构的车辆用无级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970516B2 (zh)
EP (1) EP3124830A4 (zh)
JP (1) JP6324137B2 (zh)
KR (1) KR101836024B1 (zh)
CN (1) CN106104079B (zh)
WO (1) WO20151466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041562B1 (en) * 2015-11-09 2017-06-06 Bosch Gmbh Robert Hydraulically adjustable pulley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JP2017133562A (ja) * 2016-01-26 2017-08-03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シール構造
US11125306B2 (en) 2017-02-20 2021-09-21 Unipres Corporation Dividing wall for primary pulley in belt-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109355269B (zh) * 2018-10-21 2020-03-24 北京双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鞘氨醇激酶1及其融合蛋白及其用途
CN112639330A (zh) * 2018-10-22 2021-04-09 加特可株式会社 车辆用的无级变速器
WO2020084936A1 (ja) * 2018-10-22 2020-04-30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機
DE102018127639B3 (de) * 2018-11-06 2020-02-2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Hybrid Antriebsstrang und Montageverfahren für einen Hybrid Antriebsstrang
WO2022091638A1 (ja) * 2020-11-02 2022-05-05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プーリ圧制御弁のダンピング圧供給回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A (en) * 1826-12-15 1836-07-29 mode of manufacturing wool or other fibrous materials
US4023425A (en) * 1976-04-21 1977-05-17 A. C. Cars Limited Centrifugal fluid expansible pulley with manifold vacuum control means
US4552545A (en) * 1984-06-18 1985-11-1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Centrifugal pressure compensator for a variable drive pulley
FR2574516B1 (fr) * 1984-12-07 1990-06-22 Valeo Poulie de variateur de vitesse a moyen d'etancheite a la peripherie du flasque mobile,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FR2573161A1 (fr) * 1984-11-15 1986-05-16 Valeo Poulie de variateur de vitesse a joint d'etancheite autour du moyeu.
US4717368A (en) * 1986-01-23 1988-01-05 Aisin-Warner Kabushiki Kaisha Stepless belt transmission
JPH0434548U (zh) * 1990-07-19 1992-03-23
JP3961039B2 (ja) * 1994-12-06 2007-08-15 ルーク ゲトリーベ−ジステーメ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トルクセンサ及び円錐形プーリー巻掛け式伝動装置
NL1000932C2 (nl) * 1995-08-04 1997-02-06 Doornes Transmissie Bv Poelie.
JPH09257110A (ja) * 1996-03-21 1997-09-30 Fuji Heavy Ind Ltd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のプーリ構造
JP3248615B2 (ja) * 1997-01-24 2002-01-21 愛知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のプーリ用シリンダ構造
KR100583853B1 (ko) * 1997-11-07 2006-05-26 루크 라멜렌 운트 쿠플룽스바우 베타일리궁스 카게 원추형 풀리 및 벨트를 포함한 무단변속기
DE19857709B4 (de) * 1997-12-22 2006-03-23 Luk Gs Verwaltungs Kg Getriebe
DE19857710B4 (de) * 1997-12-22 2013-02-21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Getriebe
DE19909347B4 (de) * 1998-03-10 2012-03-2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Getriebe
DE19921749A1 (de) * 1998-05-18 1999-11-25 Luk Getriebe Systeme Gmbh Getriebe
DE19921750B4 (de) * 1998-05-18 2012-03-0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Getriebe
JP2000161454A (ja) * 1998-11-18 2000-06-16 Luk Getriebe Syst Gmbh 伝動装置
JP2001004000A (ja) * 1999-05-27 2001-01-09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Gmbh 円錐形ディスク式巻掛け伝動装置のための円錐形ディスク対
DE19932339A1 (de) * 1999-07-10 2001-01-11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Stufenloses Getriebe
JP4752089B2 (ja) * 2000-05-17 2011-08-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4848559B2 (ja) * 2000-12-20 2011-12-28 シェフラ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ウント コンパニー コマンディートゲゼルシャフト 組み込まれたトルク感応器を備えた無段変速可能な円錐形プーリ巻掛け伝動装置
DE60106414T2 (de) * 2001-06-18 2005-10-20 Van Doorne's Transmissie B.V. Stufenloses Getriebe und Riemenscheibe
EP1331422A1 (en) 2002-01-28 2003-07-30 Van Doorne's Transmissie B.V. Sealing means for sealing an outer part of a compensation chamber of a pulley device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WO2003106866A2 (de) * 2002-06-17 2003-12-24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Kegelscheibenumschlingungsgetriebe
JP4140034B2 (ja) * 2004-03-05 2008-08-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4511230B2 (ja) * 2004-03-31 2010-07-28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可変プーリ装置
JP4514522B2 (ja) * 2004-06-07 2010-07-28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US7686715B2 (en) * 2004-07-08 2010-03-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Hybrid clamping mechanism for belt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US7517295B2 (en) * 2005-12-14 2009-04-14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Conical disk pair for a belt-driven conical-pulley transmission
JP4618179B2 (ja) * 2006-03-28 2011-01-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流量調整弁および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4725634B2 (ja) * 2008-11-13 2011-07-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機
JP5178603B2 (ja) 2009-03-27 2013-04-10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24830A4 (en) 2017-08-30
JP2015183754A (ja) 2015-10-22
JP6324137B2 (ja) 2018-05-16
US20170152924A1 (en) 2017-06-01
CN106104079A (zh) 2016-11-09
KR101836024B1 (ko) 2018-03-07
EP3124830A1 (en) 2017-02-01
WO2015146616A1 (ja) 2015-10-01
US9970516B2 (en) 2018-05-15
KR20160117570A (ko) 2016-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4079B (zh) 带密封机构的车辆用无级变速器
JP5395713B2 (ja) ベーンポンプ
US20140119969A1 (en) Vane pump
CN103321896B (zh) 叶片泵
US10794468B2 (en) Hydraulic system for a transmission of a motor vehicle
US20100226799A1 (en) Variable displacement pump
US9328636B2 (en) Oil pressure control valve and valve timing controller
US20140096852A1 (en) Hydraulic pressure supply system 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
JP2009257167A (ja) 可変容量型ベーンポンプ
CN104976340B (zh) 用于变速器的二元泵
JP4160604B2 (ja) 内接ギヤ式のオイルポンプ
KR20170044754A (ko) 특히 내연 기관의 연료 분사 장치를 위한, 고압 연료 펌프
JP6821257B2 (ja) 切替弁装置
EP3940261A1 (en) Chain tensioner
CN204357608U (zh) 用在内燃机中的燃料泵组件
CN106065836A (zh) 用于燃料泵的带有头部转台导向件的外装弹簧的挺柱
JP7100467B2 (ja) 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ナ
US10641348B2 (en) Popoff valve in hydraulic arrangement for multi-clutch assembly
JP6928481B2 (ja) 油圧供給機構及びオイルポンプ装置
KR101405188B1 (ko) 토크컨버터의 드레인장치
CN206468710U (zh) 车辆及其离合器分离油缸、电机驱动系统
US20130136644A1 (en) Oil pump for vehicle
JP2020153449A (ja) 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ナ
JP6244239B2 (ja) シール機構付き車両用無段変速機
JP2008202776A (ja) 油圧式オートテンショ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