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3932A -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以及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以及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3932A
CN106103932A CN201480077249.0A CN201480077249A CN106103932A CN 106103932 A CN106103932 A CN 106103932A CN 201480077249 A CN201480077249 A CN 201480077249A CN 106103932 A CN106103932 A CN 106103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al combustion
combustion engine
coolant
water pump
contro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72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03932B (zh
Inventor
村井淳
村上智之
坂口重幸
外山裕
外山裕一
渡边正彦
中村英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03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3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03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39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cylinders or cylinder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18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liquid-to-air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10Pumping liquid coolant; Arrangements of coolant pumps
    • F01P5/12Pump-driv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cylinders or cylinder heads
    • F01P2003/027Cooling cylinders and cylinder heads in parall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10Pumping liquid coolant; Arrangements of coolant pumps
    • F01P5/12Pump-driving arrangements
    • F01P2005/125Driving auxiliary pumps electric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25/00Measuring
    • F01P2025/08Temperature
    • F01P2025/31Cylinder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37/00Contro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 Eng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fic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冷却装置包括:经由缸盖以及散热器的第一冷却液线路、经由缸体并绕过散热器的第二冷却液线路、经由缸盖以及加热器芯并绕过散热器的第三冷却液线路、向各冷却液线路分配冷却水的流量控制阀、机械式水泵、以及电动式水泵。控制单元在发动机运转中根据缸盖的温度以及缸体的温度来控制流量控制阀,在发动机的临时停止状态下,使电动式水泵工作,并根据缸盖的温度以及加热器芯中的热交换要求的有无来控制流量控制阀。

Description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以及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冷却液在缸盖、缸体中循环来进行冷却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内容:针对在空调用冷却水回路中具有电动水泵的系统,在通过怠速减速控制使发动机停止了时,通过起动电动水泵而使冷却水在空调用的冷却水回路中流动来确保空调能力。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487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内燃机的预热运转中,通过使缸盖的温度提前上升而改善燃烧性,从而可以改善油耗性能和排气特性等。
另外,通过在内燃机的预热完成后抑制缸盖的温度上升,可以抑制产生爆震。另一方面,通过在内燃机的预热完成后提高缸体的温度,摩擦降低,可以提高油耗性能。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可以分别单独控制缸盖的温度和缸体的温度的冷却装置。
并且,若在由怠速减速控制引起的内燃机的临时停止中缸盖的温度上升,则在使内燃机再起动时有时产生提前点火、爆震等燃烧异常而导致起动性降低。因此,希望在内燃机的临时停止中冷却缸盖,但缸体的温度降低存在导致摩擦增大的问题。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冷却装置以及控制方法,可以分别控制缸盖的温度和缸体的温度,因此,能够有助于提高内燃机的油耗性能,提高从临时停止状态起的再起动性等。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因此,本发明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具有多个冷却液线路,所述多个冷却液线路包括:经由内燃机的缸盖及散热器并绕过缸体的第一冷却液线路、以及经由所述缸体并绕过所述散热器的第二冷却液线路,并且,所述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包括:具有与所述多个冷却液线路各自的出口连接的多个入口端口,控制冷却液向所述多个冷却液线路的每一个的供给量的电动式的流量控制阀;从所述缸盖和所述散热器之间的所述第一冷却液线路分支,并绕过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出口端口侧汇合的旁通线路;将所述内燃机作为驱动源而使冷却液循环的机械式水泵;以及将电机作为驱动源而使冷却液循环的电动式水泵。
另外,在本发明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中,所述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具有多个冷却液线路,所述多个冷却液线路包括:经由内燃机的缸盖及散热器并绕过缸体的第一冷却液线路、以及经由所述缸体并绕过所述散热器的第二冷却液线路,并且,所述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包括:具有与所述多个冷却液线路各自的出口连接的多个入口端口,控制冷却液向所述多个冷却液线路的每一个的供给量的电动式的流量控制阀;从所述缸盖和所述散热器之间的所述第一冷却液线路分支,并绕过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出口端口侧汇合的旁通线路;将所述内燃机作为驱动源而使冷却液循环的机械式水泵;以及将电机作为驱动源而使冷却液循环的电动式水泵,所述内燃机的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内燃机的临时停止状态的步骤;在所述内燃机成为临时停止状态时使所述电动式水泵工作的步骤;以及在所述内燃机成为临时停止状态时切换所述流量控制阀的位置的步骤。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发明,可以一同提高缸盖的温度的控制性能、以及缸体的温度的控制性能,可以提高内燃机的油耗性能和起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的系统概略图。
图2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流量控制阀的切换特性以及内燃机的运转状态下的流量控制阀的控制的时序图。
图3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内燃机的运转状态下的流量控制阀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4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怠速减速状态下的流量控制阀以及电动式水泵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5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怠速减速状态下的流量控制阀以及电动式水泵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怠速减速状态下的电动式水泵的起动控制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怠速减速状态下的电动式水泵的起动控制的时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怠速减速状态下的电动式水泵的起动控制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怠速减速状态下的电动式水泵的起动控制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的一例的结构图。
内燃机10具有缸盖11以及缸体12。在内燃机10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作为传动装置的一例的CVT等变速器20,变速器20的输出被传递到省略图示的驱动轮。即,内燃机10用作驱动车辆的动力源。
内燃机10的冷却装置是使冷却水循环的水冷式冷却装置,由如下部件构成:借助电气式促动器进行动作的电动式的流量控制阀(Motorized ControlValve:电动式控制阀)30、将电机作为驱动源使冷却水循环的电动式水泵40、将内燃机10作为驱动源使冷却液循环的机械式水泵45、散热器50、设置于内燃机10的冷却水通路60、以及将它们连接的多个配管70。由冷却水通路60和多个配管70形成冷却液循环路径。
另外,电动式水泵40的最大排出能力设定为比机械式水泵45的最大排出能力低。
这是为了:在内燃机10的运转中,由机械式水泵45使冷却水循环,在与内燃机10的运转中相比冷却水的循环量的要求变低的内燃机10的停止状态下,使电动式水泵40以使工作以使冷却水循环。换言之,电动式水泵40的最大排出能力以在内燃机10的停止状态下所需要的最大循环量为基准而设定。
在内燃机10中设置有在缸盖11内延伸设置的冷却水通路61,该冷却水通路61将在缸盖11的气缸排列方向的一端设置的冷却水入口13和在缸盖11的气缸排列方向的另一端设置的冷却水出口14连接。
另外,在内燃机60中设置有冷却水通路62,该冷却水通路62从冷却水通路61分支并到达缸体12,在缸体12内延伸设置并与设置于缸体12的冷却水出口15连接。缸体12的冷却水出口15在与设置有冷却水出口14的一侧相同的气缸排列方向的端部设置。
这样,在图1例示的冷却装置中,经由缸盖11向缸体12供给冷却水,以未流到缸体12的方式通过了缸盖11的冷却水从冷却水出口14排出,流入到缸盖11后通过了缸体12内的冷却水从冷却水出口15排出。
在缸盖11的冷却水出口14连接有第一冷却水配管71的一端,第一冷却水配管71的另一端与散热器50的冷却水入口51连接。
在缸体12的冷却水出口15连接有第二冷却水配管72的一端,第二冷却水配管72的另一端与流量控制阀30的四个入口端口31-34中的第一入口端口31连接。
在第二冷却水配管72的中途设置有用于冷却内燃机10的润滑油的油冷却器16,油冷却器16在流过第二冷却水配管72内的冷却水和内燃机10的润滑油之间进行热交换。
另外,第三冷却水配管73的一端与第一冷却水配管71连接,另一端与流量控制阀30的第二入口端口32连接,该第三冷却水配管73在中途设置有用于加热变速器20的工作油的油加热器21。
油加热器21在流过第三冷却水配管73内的冷却水和变速器20的工作油之间进行热交换。即,使通过了缸盖11的冷却水分流并将其引导到水冷式的油加热器21,在油加热器21中加热工作油。
并且,第四冷却水配管74的一端与第一冷却水配管71连接,另一端与流量控制阀30的第三入口端口33连接。
在第四冷却水配管74上设置有各种热交换设备。
作为上述热交换设备,从上游侧依次设置有: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对调节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芯91、构成内燃机10的排气回流装置的水冷式的EGR冷却器92、同样地构成排气回流装置的用于调节排气回流量的排气回流控制阀93、以及调节内燃机10的吸入空气量的节气门94。
加热器芯91是通过在第四冷却水配管74内的冷却水和调节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来对调节空气进行加热的设备。
EGR冷却器92是如下的设备:在借助排气回流装置回流到内燃机10的进气系统中的排气和第四冷却水配管74内的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使回流到进气系统中的排气的温度降低。
另外,排气回流控制阀93以及节气门94构成为与第四冷却水配管74内的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由此,抑制排气中和进气中含有的水分在排气回流控制阀93、节气门94的周边冻结。
这样,使通过了缸盖11的冷却水分流并将其引导到加热器芯91、EGR冷却器92、排气回流控制阀93、节气门94,在冷却水与它们之间进行热交换。
另外,第五冷却水配管75的一端与散热器50的冷却水出口52连接,另一端与流量控制阀30的第四入口端口34连接。
流量控制阀30具有一个出口端口35,在该出口端口35连接有第六冷却水配管76的一端。第六冷却水配管76的另一端与机械式水泵45的吸入口46连接。
而且,在机械式水泵45的排出口47连接有第七冷却水配管77的一端,第七冷却水配管77的另一端与缸盖11的冷却水入口13连接。
另外,第八冷却水配管78的一端与第一冷却水配管71的相比与第三冷却水配管73、第四冷却水配管74连接的部分靠下游侧的部分连接,另一端与第六冷却水配管76连接。
如上所述,流量控制阀30具有四个入口端口31-34和一个出口端口35,在入口端口31-34分别连接有冷却水配管72、73、74、75,在出口端口35连接有第六冷却水配管76。
流量控制阀30例如是旋转式的流路切换阀,是如下结构:在形成有多个入口端口31-35的定子上嵌装设置有流路的转子,由电动马达等电动促动器驱动转子旋转来变更转子的角度位置,从而连接定子的各开口。
而且,在该旋转式的流量控制阀30中,转子的流路等被设定成四个入口端口31-34的开口面积比例与转子角度相应地变化,能够通过转子角度的选定而控制在所希望的开口面积比例。
在上述结构中,由冷却水通路61和第一冷却水配管71构成经由缸盖11以及散热器50并绕过缸体12的散热器冷却液线路(第一冷却液线路)。
另外,由冷却水通路62和第二冷却水配管72构成经由缸体12并绕过散热器50的缸体冷却液线路(第二冷却液线路)。
另外,由冷却水通路61和第四冷却水配管74构成经由缸盖11以及加热器芯91并绕过散热器50的加热器芯冷却液线路(第三冷却液线路)。
另外,由冷却水通路61和第三冷却水配管73构成经由缸盖11以及变速器20的油加热器21并绕过散热器50的动力传递系统冷却液线路(第四冷却液线路)。
进而,由第八冷却水配管78构成从缸盖11和散热器50之间的散热器冷却液线路分支并绕过散热器50与流量控制阀30的流出侧汇合的旁通线路。
即,散热器冷却液线路、缸体冷却液线路、加热器芯冷却液线路以及动力传递系统冷却液线路的出口与流量控制阀30的流入侧连接,流量控制阀30的流出侧与机械式水泵45的吸引侧连接。
而且,流量控制阀30是如下的切换阀:通过调节各冷却液线路的出口的开口面积,从而控制冷却水向散热器冷却液线路、缸体冷却液线路、加热器芯冷却液线路以及动力传递系统冷却液线路的供给量。
另外,冷却装置具有检测冷却水的温度的温度检测部。温度检测部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81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82。
第一温度传感器81检测冷却水出口14附近的第一冷却水配管71内的冷却水温度TW1、即缸盖11的出口附近的冷却水的温度TW1。
另外,第二温度传感器82检测冷却水出口15附近的第二冷却水配管71内的冷却水温度TW2、即缸体12的出口附近的冷却水的温度TW2。
第一温度传感器81的检测信号TW1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82的检测信号TW2被输入到具有微型计算机的电子控制装置(控制器、控制单元)100。
另外,在构成旁通线路的第八冷却水配管78的中途配置有电动式水泵40。
即,一端与第一冷却水配管71连接的第八冷却水配管78a的另一端与电动式水泵40的吸入口41连接,一端与电动式水泵40的排出口42连接的第八冷却水配管78b的另一端与第六冷却水配管76连接。
电子控制装置100具有控制电动式水泵40的排出量、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的功能,而且,具有控制向内燃机10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装置17的动作的功能,并且具有控制点火装置18的动作的功能。
图2是概略地表示内燃机10的运转状态下由电子控制装置100进行的流量控制阀30的控制的一例的时序图。
另外,电子控制装置100在内燃机10的运转状态下,使电动式水泵40的驱动停止,机械式水泵45由内燃机10旋转驱动而使冷却水循环。
首先,说明基于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进行的流路的切换。
流量控制阀30从转子角度被限制器限制的基准角度位置起在规定角度范围内,将入口端口31-34全部关闭。将流量控制阀30的入口端口31-34全部关闭的位置称为第一模式或第一位置。
另外,将入口端口31-34全部关闭的状态除使各入口端口31-34的开口面积为零的状态之外,还包括使其为比零大的最小开口面积的状态、换言之产生泄漏流量的状态。
在相比将上述入口端口31-34全部关闭的角度使转子角度增加时,与加热器芯冷却液线路的出口连接的第三入口端口33打开至规定开度。
将上述第三入口端口33打开的位置称为第二模式或第二位置。
第二模式下的第三入口端口33的规定开度是适合第二模式而预先设定的开度,是比第三入口端口33的最大开口面积小的中间开口面积,是第二模式下的上限开度。
在从第三入口端口33打开至恒定开度的角度起使转子角度进一步增大时,与缸体冷却液线路的出口连接的第一入口端口31打开,第一入口端口31的开口面积随着转子角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
将上述第一入口端口31打开的位置称为第三模式或第三位置。
在比第一入口端口31打开的角度更大的角度位置,与动力传递系统冷却液线路的出口连接的第二入口端口32打开至规定开度。
将上述第二入口端口32打开的位置称为第四模式或第四位置。
第四模式下的第二入口端口32的规定开度是适合第四模式而预先设定的开度,是比第二入口端口32的最大开口面积小的中间开口面积,是第四模式下的上限开度。
而且,在比第二入口端口32打开至恒定开度的角度大的角度位置,与散热器冷却液线路的出口连接的第四入口端口34打开,第四入口端口34的开口面积随着转子角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
将上述第四入口端口34打开的位置称为第五模式或第五位置。
另外,第四入口端口34的开口面积被设定为,在开始打开的初期比第一入口端口31的开口面积小,但随着转子角度的增大而变得比第一入口端口31的开口面积大。
接着,概述图2例示的、由电子控制装置100进行的内燃机10的运转状态下的流量控制阀30的控制。
电子控制装置100在内燃机10的运转状态下,基于第一温度传感器81、第二温度传感器82的检测输出、即缸盖11的温度以及缸体12的温度,控制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
电子控制装置100在内燃机10冷机起动时,将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控制在入口端口31-34全部关闭的位置(第一模式、第一位置),并经由旁通线路使冷却水循环,从而预热缸盖11。
在时刻t1,在由第一温度传感器81检测到的缸盖11的出口处的冷却水的温度TW1达到表示缸盖11的预热完成的温度时,电子控制装置100使转子角度增加至加热器芯冷却液线路打开的角度位置(第二模式、第二位置),开始向加热器芯91供给冷却水。
接着,在时刻t2,在由第二温度传感器82检测到的缸体12的出口处的冷却水的温度TW2达到设定温度时,电子控制装置100使转子角度增加至缸体冷却液线路打开的角度位置(第三模式、第三位置),开始向缸体12供给冷却水。
而且,在开始向缸体12供给冷却水后缸体12的出口处的冷却水的温度TW2上升规定温度,在时刻t4,在温度TW2达到目标温度附近时,电子控制装置100使转子角度增加至动力传递系统冷却液线路打开的角度位置(第四模式、第四位置),开始向油加热器21供给冷却水。
在内燃机10的各部分的预热完成时,电子控制装置100随着冷却水的温度上升使转子角度增大至打开散热器冷却液线路的角度(第五模式、第五位置)并调节散热器冷却液线路的开口面积,以便将将缸盖11的出口处的冷却水的温度维持在目标值附近,并将缸体12的出口处的冷却水的温度维持在比缸盖11的目标值高的目标值。
即,电子控制装置100随着内燃机10预热的进行而使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增大,在预热完成后,通过调节散热器冷却液线路的开口面积来调节缸盖11以及缸体12的温度。
换言之,冷却水向各冷却液线路的供给量的要求随着内燃机10预热的进行而变化,因此,使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和各入口端口31-34的开口面积的相关性设定成流量控制阀30的控制特性与该要求供给量的变化对应地变化。
在此,相比将缸体12的出口处的冷却水的温度TW2维持在目标值,优先将缸盖11的出口处的冷却水的温度TW1维持在目标值附近。
即,例如,在内燃机10的高负荷运转时等,在缸盖11的出口处的冷却水的温度TW1比目标值高而缸体12的出口处的冷却水的温度TW2被维持在目标值附近的情况下,电子控制装置100进行增大散热器冷却液线路的开口面积的控制。图2的时刻t5以后表示该控制。
因此,在内燃机10的高负荷运转时,可能存在缸盖11的出口处的冷却水的温度TW1被维持在目标值附近而缸体12的出口处的冷却水的温度TW2相比目标值降低的情况。
图3的流程图表示内燃机10的运转状态下由电子控制装置100进行的流量控制阀30的控制的一例。电子控制装置100通过每隔规定时间的中断处理来实施图3的流程图所示的程序。
首先,在步骤S401中,电子控制装置100对第一温度传感器81的检测信号TW1、即缸盖11的出口处的水温TW1与第一阈值TH1进行比较来判别是内燃机10以冷机状态被起动了、还是处于运转刚停止之后的再起动状态且内燃机10的温度高的状态。
而且,在以缸盖11的出口处的水温TW1低于第一阈值TH1的冷机状态下被起动了的情况下,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402。
另一方面,在缸盖11的出口处的水温TW1为第一阈值TH1以上并处于预热完成状态下的再起动时的情况下,电子控制装置100绕过步骤S402-步骤S407而进入步骤S408。
在处于冷机起动状态而进入步骤S402时,电子控制装置100将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目标角度设定成第一模式(第一位置)。
即,电子控制装置100将转子目标角度设定在将第一入口端口31、第二入口端口32、第三入口端口33以及第四入口端口34全部关闭的转子角度。
通过该转子目标角度的设定,经过了第一入口端口31、第二入口端口32、第三入口端口33以及第四入口端口34的冷却水的循环停止,从机械式水泵45排出的冷却水在经由第七冷却水配管77、冷却水通路61、第一冷却水配管71、第八冷却水配管78并再次被机械式水泵45吸引的路径中循环。
电子控制装置100通过将流量控制阀30控制在第一模式(第一位置),来促进缸盖11的温度上升,提前提高燃烧性,从而谋求改善燃料消耗率。
在按照上述第一模式控制流量控制阀30的状态下,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403,对第一温度传感器81的检测信号TW1、即缸盖11的出口处的水温TW1与第二阈值TH2进行比较。
在此,第二阈值TH2是比第一阈值TH1高的温度,被设定成能够对缸盖11的温度上升到了可获得充分的燃烧性这种程度的情况、换言之缸盖11的预热完成进行判定。
另外,第二阈值TH2被设定为80℃~100℃左右。
而且,在缸盖11的出口处的水温TW1未达到第二阈值TH2的情况下,电子控制装置100回到步骤S402,继续进行按照第一模式的流量控制阀30的控制。
即,在缸盖11的温度未高达可获得充分的燃烧性的温度的状态下,电子控制装置100为了促进缸盖11的升温而将流量控制阀30控制在第一模式(第一位置)。
而且,在缸盖11的出口处的水温TW1达到第二阈值TH2而成为缸盖11的预热完成状态时,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404。
在步骤S404中,电子控制装置100将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目标角度设定成第二模式(第二位置)。
即,电子控制装置100将第一入口端口31、第二入口端口32以及第四入口端口34保持在关闭状态,将第三入口端口33打开的角度位置设定在转子目标角度。
在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被设定成第二模式(第二位置)时,经过了第一入口端口31、第二入口端口32以及第四入口端口34的冷却水的循环保持在停止状态,另外,经过了第三入口端口33的冷却水的循环开始。
由此,从机械式水泵45排出的冷却水在经由第七冷却水配管77、冷却水通路61、第四冷却水配管74、流量控制阀30、第六冷却水配管76并再次被机械式水泵45吸引的路径中循环,而且,从冷却水通路61排出的冷却水的一部分经由第一冷却水配管71、第八冷却水配管78而循环。
而且,通过了缸盖11的冷却水分流到第四冷却水配管74,从而在配置于第四冷却水配管74的加热器芯91、EGR冷却器92、排气回流控制阀93、节气门94与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
另外,在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被设定成第二模式(第二位置)时,冷却水绕过散热器50而循环,而且,冷却水不会经由第二冷却水配管72在温度未充分上升的缸体12中循环,并且,冷却水不在配置于第三冷却水配管73的油加热器21中循环,可以较高地维持冷却水温度。
因此,可以向配置有加热器芯91等的第四冷却水配管74供给温度足够高的冷却水,可以提高由加热器芯91中的热交换带来的制热的启动响应。
在该第二模式的设定状态下,电子控制装置100随着预热的进行,使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的目标逐渐增大以增大第三入口端口33的开口面积,以便将缸盖11的出口处的水温TW1维持在第二阈值TH2附近。
另外,电子控制装置100以将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切换成第三模式(第三位置)的角度位置的跟前为限度而使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增大,以第二模式下的转子角度的极限值处的开口面积为上限值而使第三入口端口33的开口面积增大。
电子控制装置100在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设定成第二模式(第二位置)而使冷却水在加热器芯91中循环的状态下进入步骤S405,对第二温度传感器82的检测信号TW2、即缸体12的出口处的水温TW2与第三阈值TH3进行比较。
第三阈值TH3被设定为与第二阈值TH2相同或者向高的一侧或低的一侧偏移了规定温度的温度。
而且,电子控制装置100通过对第三阈值TH3和缸体12的出口处的水温TW2进行比较,从而对缸体12的温度是否达到了开始供给冷却水的温度、换言之缸体12的预热是否完成进行检测。
电子控制装置100在缸体12的出口处的水温TW2低于第三阈值TH3期间、即处于缸体12的预热中的情况下,回到步骤S404,使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继续处于第二模式。
另一方面,在缸体12的出口处的水温TW2为第三阈值TH3以上时,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406。
在步骤S406中,电子控制装置100将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目标角度设定成第三模式(第三位置)。
即,电子控制装置100将第二入口端口32以及第四入口端口34保持在关闭状态,将第三入口端口34的开口面积保持在上限值,将第一入口端口31打开的角度位置设定在转子目标角度。
通过该目标角度的设定,经过了第二入口端口32以及第四入口端口34的冷却水的循环保持在停止状态,而且,经过了第三入口端口33的冷却水的循环继续,另外,经过了第一入口端口31的冷却水的循环开始。
由此,从机械式水泵45排出的冷却水的一部分,在经由冷却水通路62、第二冷却水配管72、流量控制阀30、第六冷却水配管76并再次被机械式水泵45吸引的路径中循环。
而且,机械式水泵45排出的冷却水的一部分被供给到缸体12来控制缸体12的温度。
在该第三模式的设定状态下,电子控制装置100随着缸体12的出口处的水温TW2的上升,使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的目标逐渐增大以增大第一入口端口31的开口面积。
另外,电子控制装置100以将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切换成后述的第四模式的角度位置的跟前为限度而使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增大,以第三模式下的转子角度的极限值处的开口面积为上限值而使第一入口端口31的开口面积增大。
通过基于该第三模式的流量控制阀30的控制来控制冷却水向缸体12的供给,从而使缸体12的温度朝向目标值逐渐增加,抑制缸体12的温度超过目标值而过冲。
电子控制装置100在按照第三模式控制流量控制阀30以使冷却水在缸体12中循环的状态下进入步骤S407,对第二温度传感器82的检测信号TW2、即缸体12的出口处的水温TW2与第四阈值TH4进行比较。
第四阈值TH4是比缸盖11的温度的目标值即第二阈值TH2高且比开始向缸体12供给冷却水的第三阈值TH3高的、缸体12的温度的目标值,例如,被设定为100℃~110℃左右的值。
即,相对于缸盖11的温度的目标值出于抑制提前点火、爆震的目的而设定这种情形,缸体12的温度的目标值出于抑制摩擦的目的而设定,通过使缸体12的温度的目标值比缸盖11的温度的目标值高来促进摩擦的降低。
在缸体12的出口处的水温TW2低于第四阈值TH4的情况下,电子控制装置100回到步骤S406,使按照第三模式的流量控制阀30的控制继续。
另一方面,在缸体12的出口处的水温TW2达到第四阈值TH4、即缸体12的目标温度时,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408。
在步骤S408中,电子控制装置100将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目标角度设定成第四模式。
即,电子控制装置100将第四入口端口34保持在关闭状态,将第三入口端口34的开口面积保持在上限值,第一入口端口31的开口面积向第三模式继续增大,而且,将第二入口端口32的开口面积打开至上限值的角度位置设定在转子目标角度。
在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被设定成第四模式的状态下,虽然经由散热器50的冷却水的循环不继续在第一-第三模式下进行,但是开始向第四冷却液线路供给冷却水,其结果是,冷却水被供给到第二冷却液线路的缸体12、第三冷却液线路的加热器芯91、第四冷却液线路的油加热器21以及旁通线路。
而且,通过打开第二入口端口32,冷却水在通过了缸盖11的冷却水分流而流入到第四冷却水配管74、经由油加热器21到达流量控制阀30并再次被机械式水泵45吸引的路径中循环。
由此,在油加热器21中,在变速器20的工作油与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变速器20的预热被促进。
电子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408中开始按照第四模式的流量控制阀30的控制后,进入步骤S409,对缸体12的出口处的水温TW2和第四阈值TH4的偏差ΔTC、以及缸盖11的出口处的水温TW1和第二阈值TH2的偏差ΔTB进行运算。
接着,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410,基于在步骤S409中求出的偏差ΔTC、ΔTB,实施流量控制阀30的切换控制。
即,在因内燃机10的负荷增大而使得缸体12的出口处的水温TW2以及/或者缸盖11的出口处的水温TW1比目标值高规定以上时,将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目标角度设定成第五模式,在负荷变小时,进行回到第四模式的控制。
即,在水温TW2以及/或者水温TW1比目标值高规定以上时,电子控制装置100将使第二入口端口32以及第三入口端口33的开度为规定开度并使第一入口端口31以及第四入口端口34的开度相比第四模式的情况而增大的角度位置设定在转子目标角度。
通过按照第五模式的目标角度的设定,从使冷却水绕过散热器50而循环了的状态起,冷却水的一部分经由散热器50而循环。
而且,在通过散热器50时冷却水散热,由此,冷却内燃机10的能力提高,内燃机10过热的情形得以抑制。
电子控制装置10在第五模式下控制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以便将缸体12的出口处的水温TW2以及缸盖11的出口处的水温TW1都保持在目标值附近。但是,在高负荷状态下,优先抑制缸盖11的温度上升,即便在缸体12的温度低于目标值的情况下,在缸盖11的温度超过目标值规定以上时,也实施第四入口端口34的开口面积的增大。
由此,在内燃机10的高负荷区域缸盖11的温度上升得以抑制,可以抑制提前点火、爆震,因此,可以降低用于抑制提前点火、爆震的点火正时的滞后修正量,可以抑制内燃机10的输出性能降低。
接着,表示内燃机10通过怠速减速控制而临时停止了时由电子控制装置100进行的流量控制阀30以及电动式水泵40的控制的一例。
电子控制装置100具有在车辆等待信号等期间使内燃机10的运转自动停止的怠速减速控制功能。电子控制装置100还具有如下的功能:在内燃机10通过怠速减速控制而临时停止时,使电动式水泵40工作以使冷却水在内燃机10中循环,而且,控制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来调节冷却水向各冷却液线路的供给量。
另外,内燃机10的临时停止状态并不限于由怠速减速控制引起的临时停止,例如,包括与混合动力车辆中的驱动源的切换相伴随的内燃机10的自动停止状态等。
图4以及图5的流程图表示由电子控制装置100进行的内燃机10的临时停止状态下的电动式水泵40以及流量控制阀30的控制的一例。图4以及图5的流程图所示的程序由电子控制装置100每隔规定时间进行中断处理。
电子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501中对是否存在通过怠速减速控制使内燃机10自动停止的要求进行检测,换言之,对内燃机10的负荷、转速、制动器的工作状态等是否满足通过怠速减速控制使内燃机10自动停止的条件进行检测。
而且,在存在怠速减速要求的情况下,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502,对是否处于要求在加热器芯91中利用内燃机10的冷却水来加热调节空气的状态进行检测。
电子控制装置100基于空调装置中的鼓风机风量的设定、调节空气的温度设定、室外温度等的空调条件,对是否处于加热器芯91中的调节空气的加热要求状态进行检测。
例如,电子控制装置100在鼓风机风量为规定风量以上且调节空气的温度设定比规定温度高的情况或鼓风机风量为规定风量以上且室外温度低于规定温度的情况等下,可以检测出加热器芯91中的调节空气的加热被要求。
在此,电子控制装置100可以从用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连接的空调控制单元取得鼓风机风量等信息,另外,也可以从空调控制单元取得表示是否要求加热器芯91中的调节空气的加热的信号。
而且,电子控制装置100可以采用直接输入空调装置的温度设定开关、室外温度传感器等的输出信号的结构。
在要求加热器芯91中的调节空气的加热的情况下,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503,将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控制在加热器芯冷却液线路打开、其他散热器冷却液线路、缸体冷却液线路、动力传递系统冷却液线路关闭的角度。
即,电子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503中控制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以使通过了缸盖11的冷却水分流到绕过散热器50并通过旁通线路的路径、以及通过加热器芯91及流量控制阀30的路径,在第六冷却水配管76中汇合并再次供给到缸盖11。
换言之,内燃机10从运转状态临时停止,此时若要求加热器芯91中的调节空气的加热,则电子控制装置100控制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以使冷却水向散热器冷却液线路、缸体冷却液线路、动力传递系统冷却液线路的供给量相比临时停止前减少,并将冷却水向加热器芯冷却液线路的供给量保持为与临时停止前同等。
接着,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504,对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81的输出信号求出的缸盖11的出口附近的冷却水的温度TW1是否为第一设定温度SL1以上进行检测。
另外,第一设定温度SL1例如是90℃左右的温度。
而且,在温度TW1为第一设定温度SL1以上的情况下,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505,进行向电动式水泵40的电力供给,并且,将泵驱动电压设定在规定的第一电压V1。
在内燃机10的临时停止状态下,虽然机械式水泵45停止,但通过使电动式水泵40驱动,在内燃机10停止后也可以使冷却水在内燃机10中循环。
在此,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通过步骤S503中的控制被控制在加热器芯冷却液线路打开而其他冷却液线路关闭的角度,因此,通过了缸盖11的冷却水分流到绕过散热器50并通过旁通线路的路径、以及通过加热器芯91以及流量控制阀30的路径。
而且,流到了旁通线路的第八冷却水配管78的冷却水被电动式水泵40吸引而再次朝向缸盖11的冷却水通路61送出,与通过了设置有加热器芯91的第四冷却水配管74以及机械式水泵45的冷却水汇合,再次供给到缸盖11的冷却水通路61。
在步骤S504中,在冷却水的温度TW1不足第一设定温度SL1的情况下,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506,对冷却水温度TW1是否为第二设定温度SL2以下进行检测。
另外,第二设定温度SL2是比第一设定温度SL1低的温度,例如可以设为70℃左右的温度。
而且,若处于冷却水温度TW1不足第一设定温度SL1且比第二设定温度SL2高的状态,则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507,进行向电动式水泵40的电力供给,并且,将泵驱动电压设定在规定的第二电压V2。
另外,第二电压V2是比第一电压V1低的电压,与在第一电压V1下进行驱动的情况相比,在第二电压V2下进行驱动时,电动式水泵40的排出量减少。
另外,电子控制装置100在冷却水温度TW1为第二设定温度SL2以下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08,进行向电动式水泵40的电力供给,并且,将泵驱动电压设定在规定的第三电压V3。
另外,第三电压V3是比第二电压V2低的电压,与在第二电压V2下进行驱动的情况相比,在第三电压V3下进行驱动时,电动式水泵40的排出量减少。即,第三电压V3<第二电压V2<第一电压V1,施加第三电压V3时的排出量最少,施加第一电压V1时的排出量最多。
在此,电子控制装置100以将冷却水温度TW1降低到比第一设定温度SL1低的第二设定温度SL2以下为目标来控制电动式水泵40的驱动电压。
而且,在冷却水温度TW1为第一设定温度SL1以上的情况下,与冷却水温度TW1不足第一设定温度SL1的情况相比,电子控制装置100通过增高泵的驱动电压,使冷却水温度TW1迅速降低至第二设定温度SL2以下。
另一方面,在冷却水温度TW1降低至不足第一设定温度SL1且比第二设定温度SL2高的状态时,电子控制装置100使电动式水泵40的驱动电压降低以使冷却水温度TW1逐渐降低至第二设定温度SL2附近。
并且,在冷却水温度TW1降低到了第二设定温度SL2以下的情况下,为了抑制缸盖11的温度过分降低,电子控制装置100使电动式水泵40的驱动电压进一步降低以使其排出量为加热器芯91中的调节空气的加热所需的排出量。
即,第一设定温度SL1、第一电压V1、第二电压V2以及第三电压V3被设定成,在使冷却水温度TW1降低至第二设定温度SL2以下的控制中,可以抑制产生过冲并以高响应性实现温度降低,并且,可以向加热器芯91供给足够的冷却液。
另外,缸盖11的温度的目标值即第二设定温度SL2基于可以抑制内燃机10的再起动状态下产生提前点火、爆震的上限温度被设定。
但是,电子控制装置100可以不进行电动式水泵40的驱动电压的可变控制,而根据冷却水温度TW1是比目标值高还是低,来对是驱动电动式水泵40还是使其停止进行切换。而且,电子控制装置100能够相比图4以及图5的流程图所示的例子呈更多级地切换电动式水泵40的驱动电压。
另一方面,电子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502中检测到处于未要求加热器芯91中的调节空气的加热的状态时,进入步骤S509。
在步骤S509中,电子控制装置100将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控制在加热器芯冷却液线路、散热器冷却液线路、缸体冷却液线路以及动力传递系统冷却液线路全部关闭的角度。
即,在未要求加热器芯91中的调节空气的加热的状态下,不需要使通过了缸盖11的冷却水朝向加热器芯91分流而向加热器芯冷却液线路供给冷却水。于是,电子控制装置100控制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以便将包括加热器芯冷却液线路在内的全部冷却液线路关闭。
接着,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510,对冷却水温度TW1是否为第一设定温度SL1以上进行检测。
而且,在冷却水温度TW1为第一设定温度SL1以上的情况下,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511,进行向电动式水泵40的电力供给,并且,将泵驱动电压设定在规定的第四电压V4。
在此,第四电压V4可以设为与第一电压V1同等或比第一电压V1低的电压。
另一方面,在冷却水温度TW1不足第一设定温度SL1的情况下,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512,对冷却水温度TW1是否为第二设定温度SL2以下进行检测。
在此,在处于冷却水温度TW1不足第一设定温度SL1且比第二设定温度SL2高的状态的情况下,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513,进行向电动式水泵40的电力供给,并且,将泵驱动电压设定在规定的第五电压V5。
第五电压V5可以设为比第四电压V4低并且与第二电压V2同等或比第二电压V2低的电压。
另外,在冷却水温度TW1为第二设定温度SL2以下的情况下,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514,切断向电动式水泵40的电力供给,使电动式水泵40停止。
另外,当在步骤S501中检测到不存在怠速减速要求时、即内燃机10运转而驱动机械式水泵45的状态时,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515,切换向电动式水泵40的电力供给,使电动式水泵40停止。
进而,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516,如上所述,在内燃机10的运转状态下基于冷却水温度TW1以及冷却水温度TW2来控制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即冷却水向各冷却液线路的供给量。
如上所述,在内燃机10通过怠速减速控制而停止并停止由机械式水泵45进行的冷却水的循环时,电子控制装置100驱动电动式水泵40,并且,控制流量控制阀30以使冷却水向缸体冷却液线路的供给停止,因此,可以抑制缸体12的温度过分降低并抑制缸盖11的温度上升。
因此,可以抑制在缸盖11的温度上升了的状态下被再起动而产生提前点火、爆震等异常燃烧。
由此,内燃机10的再起动性提高,并且,可以减少用于抑制爆震的点火正时的滞后要求,可以提高内燃机10的输出特性并改善油耗性能。另外,可以抑制由缸体12的温度降低引起的摩擦的增大,由此也可以改善油耗性能。
另外,电子控制装置100根据是否要求加热器芯91中的调节空气的加热,对是否向加热器芯91供给冷却水进行切换,因此,可以抑制怠速减速中的空调性能的降低。
另外,电子控制装置100在未要求加热器芯91中的调节空气的加热的情况下,与存在加热要求的情况相比,减低电动式水泵40的驱动电压来抑制怠速减速中的电力消耗。
另外,电子控制装置100可以不对是否要求加热器芯91中的调节空气的加热进行检测而实施步骤S503-步骤S508的各步骤或步骤S509-步骤S514的各步骤中的任一方。
然而,即便基于怠速减速要求使向内燃机10的燃料喷射、点火动作停止,内燃机10的旋转也不会立刻停止,发动机转速因惯性力而逐渐降低,被内燃机10驱动的机械式水泵45的转速也逐渐降低。
因此,在刚产生怠速减速要求之后,在内燃机10的转速接近怠速转速的状态下,有时保持机械式水泵45的排出量比电动式水泵40的排出量多的状态。
该状态下的电动式水泵40的驱动成为实质上无助于冷却水的循环的无用的驱动,在怠速减速中白耗电力。
另外,即便基于怠速减速要求而实施将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切换到内燃机10的停止状态下的目标值的控制,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的变化也存在延迟。
因此,若与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的目标值的切换同步地使电动式水泵40起动,则在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实际切换到发动机停止状态的目标值之前使电动式水泵40起动,有可能成为无助于抑制发动机停止中的缸盖11的温度上升这种目的的无用的泵驱动。
于是,电子控制装置100可以在从内燃机10的临时停止指令起经过了规定的延迟期间后起动电动式水泵40。
图6的流程图表示由电子控制装置100实施的、电动式水泵40的起动的延迟处理的一例。
电子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601中检测是否存在怠速减速要求,在不存在怠速减速要求的情况下、即内燃机10运转的状态下,不进行驱动电动式水泵40的处理而结束本程序,从而将电动式水泵40保持在停止状态。
另一方面,在存在怠速减速要求的情况下,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602,对是否存在电动式水泵40的驱动要求进行检测。
在此,处于电子控制装置100实施图4以及图5的流程图的步骤S505、步骤S507、步骤S508、步骤S511、步骤S513的处理的条件时,是电动式水泵40的驱动要求的产生状态。
电子控制装置100在存在电动式水泵40的驱动要求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603,将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的目标值从内燃机10运转中的目标值切换到内燃机10的临时停止状态下的目标值。
另外,内燃机10运转中的转子角度的目标值指的是在图4的流程图的步骤S516中确定的值,内燃机10的临时停止状态下的转子角度的目标值指的是在步骤S503或步骤S509中确定的值。
接着,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504,对从怠速减速要求启动起的经过时间是否达到规定时间THT1进行检测。
在此,若从怠速减速要求启动起的经过时间不足规定时间THT1不足,则电子控制装置100绕过步骤S604而结束本程序,从而不驱动电动式水泵40而使其保持在停止状态。
而且,电子控制装置100在从怠速减速要求启动起的经过时间达到规定时间THT1时,进入步骤S605,开始向电动式水泵40通电。
所述规定时间THT1是基于降低至机械式水泵45的排出量比电动式水泵40的设定排出量少的发动机转速为止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或者、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变化为临时停止状态下的目标值所需要的时间,预先设定的时间。
例如,在机械式水泵45的排出量变得比电动式水泵40的设定排出量少所需要的时间比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达到临时停止状态下的目标值所需要的时间长的情况下,将所述规定时间THT1设定为机械式水泵45的排出量变得比电动式水泵40的设定排出量的时间。
由此,可以抑制在机械式水泵45的排出量比电动式水泵40的排出量多的状态下起动电动式水泵40,并且,可以抑制在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达到临时停止状态下的目标值之前起动电动式水泵40,可以抑制内燃机10的停止状态下的白白的电力消耗。
另外,通过在机械式水泵45的旋转停止之前使电动式水泵40起动,可以抑制冷却水的循环量的下降,并可以抑制内燃机10停止时的冷却性能降低。
图7的时序图表示电子控制装置100按照图6的流程图对电动式水泵40的起动进行了控制时的内燃机10的转速、电动式水泵40的驱动/停止、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等的相关性。
在图7的时序图中,若在时刻t1怠速减速要求启动,则电子控制装置100将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切换到在怠速减速要求状态下根据是否存在加热器芯91中的调节空气的加热要求而确定的规定角度。
此后,内燃机10的转速以及机械式水泵45的转速减少,但在内燃机10以及机械式水泵45的旋转停止前的时刻t2,电子控制装置100使电动式水泵40起动。
时刻t2是从时刻t1经过了规定时间THT1的时机,机械式水泵45的转速基于被预计为机械式水泵45的排出量变得比电动式水泵40的设定排出量少的时机以及/或者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达到临时停止状态下的目标值的时机。
而且,在时刻t3,在解除怠速减速要求并再起动内燃机10时,电子控制装置100将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的目标值从内燃机10的临时停止中的目标值切换到内燃机10的运转中的目标值,而且停止电动式水泵40的驱动。
另外,在作为机械式水泵45的排出量变得比电动式水泵40的设定排出量少这种情形被预计的时机而设定所述规定时间THT1的情况下,电子控制装置100可以根据使电动式水泵40驱动时的驱动电压、怠速减速要求启动时机处的内燃机10的转速等,来变更所述规定时间THT1。
即,在电动式水泵40的驱动电压高的情况下,机械式水泵45的排出量变得比电动式水泵40的设定排出量少这种情形提前。于是,电动式水泵40的驱动电压越高,电子控制装置100可以将所述规定时间THT1变更为越短的时间。
另外,怠速减速要求启动时机处的内燃机10的转速越高,机械式水泵45的排出量变得比电动式水泵40的设定排出量少的时机越延迟。于是,怠速减速要求启动时机处的内燃机10的转速越高,电子控制装置100可以将所述规定时间THT1变更为越长的时间。
另外,当在被预计为机械式水泵45的排出量变得比电动式水泵40的设定排出量少的时机使电动式水泵40起动时,电子控制装置100可以基于内燃机10的转速来检测电动式水泵40的起动时机。
即,将步骤S604的处理变更为内燃机10的转速是否降低到了规定转速THN1(0rpm<THN<怠速转速)的判定处理,电子控制装置100可以在内燃机10的转速降低到了规定转速THN1时进入步骤S605而使电动式水泵40起动。
在此,规定转速THN1是基于机械式水泵45的排出量变得比电动式水泵40的设定排出量少这种转速的值,电子控制装置100可以将所述规定转速THN1存储为固定值,而且,电动式水泵40的驱动电压越高,可以变更为越高的转速。
然而,在与怠速减速要求的启动同步地将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切换到内燃机10的临时停止状态下的目标值的情况下,若在内燃机10的转速降低至起动机的转速附近之前产生起步要求,虽然内燃机10立刻再起动,但有时导致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回到内燃机10的运转状态下的目标值这种情形延迟。
为了抑制针对这样的起步要求的流量控制阀30的响应延迟,电子控制装置100可以使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的切换起始从怠速减速要求的启动起延迟。
图8的流程图表示相对于怠速减速要求的启动而使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的切换起始延迟的处理的一例。
电子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701中对是否存在怠速减速要求进行检测,在不存在怠速减速要求的情况下、即内燃机10运转的状态下,不进行驱动电动式水泵40的处理而结束本程序,从而将电动式水泵40保持在停止状态。
另一方面,在存在怠速减速要求的情况下,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702,与所述步骤S602同样地对是否存在电动式水泵40的驱动要求进行检测。
电子控制装置100在存在电动式水泵40的驱动要求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03,对内燃机10的转速是否降低到了规定速度THN进行检测。
而且,在内燃机10的转速比规定速度THN高的情况下,电子控制装置100绕过步骤S704以及步骤S705而结束本程序,从而使电动式水泵40保持在停止状态。
另一方面,在内燃机10的转速降低至规定速度THN时,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704,对从内燃机10的转速达到规定速度THN的时刻起的经过时间是否达到规定时间THT2进行检测。
在此,若从内燃机10的转速达到规定速度THN的时刻起的经过时间不足规定时间THT2,则电子控制装置100绕过步骤S705而结束本程序,从而使电动式水泵40保持在停止状态。
另一方面,在从内燃机10的转速降低至规定速度THN的时刻起的经过时间达到规定时间THT2时,电子控制装置100进入步骤S705,开始向电动式水泵40通电。
上述电动式水泵40的驱动控制中的规定速度THN例如是基于起动机的转速的值,是如下的转速:在内燃机10的转速降低到了规定速度THN的情况下被推定为即便产生了起步要求、内燃机10也达到停止状态。
即,若在内燃机10的转速降低至规定速度THN后朝向发动机停止状态下的目标值来控制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即便在刚降低至规定速度THN后产生起步要求,直至内燃机10实际再起动为止也存在时间上的富余,可以抑制内燃机10在适合于发动机停止状态的转子角度的状态下进行运转。
并且,作为开始用于使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为发动机停止状态下的目标值的控制后、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实际切换所需要的时间,设置规定时间THT2的延迟期间,经过该延迟期间后使电动式水泵40起动,从而可以抑制在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切换到发动机停止状态下的目标值之前起动电动式水泵40。
图9的时序图表示电子控制装置100按照图8的流程图对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的切换以及电动式水泵40的起动进行了控制的情况下的、内燃机10的转速、电动式水泵40的驱动/停止、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等的相关性。
在图9中,在时刻t1怠速减速要求启动,但电子控制装置100在该时机不进行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的切换以及电动式水泵40的起动。
此后在时刻t2,在内燃机10的转速降低至规定速度THN时,电子控制装置100将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切换到根据在怠速减速要求状态下是否存在加热器芯91中的调节空气的加热要求而确定的规定角度。
而且,在从实施了流量控制阀30的控制的时刻t2起经过了规定时间THT2的时刻t3、即被预计为实际切换了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的时刻,电子控制装置100起动电动式水泵40。
另外,在内燃机10的转速降低到了规定速度时实施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的切换,此后,可以在内燃机10的转速降低到了更低的规定速度的时机使电动式水泵40起动。
而且,可以采用使电动式水泵40的驱动电压阶段性地增加至目标值的结构。
以上,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具体说明了本发明的内容,但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即可基于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思想以及教导采用各种变形形态,这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流量控制阀30并不限于转子式,例如,可以使用通过电气式促动器而使阀体直线运动这种结构的流量控制阀。
另外,可以采用在第四冷却水配管74上仅配置加热器芯91的结构,而且,可以采用在第四冷却水配管74上EGR冷却器92、排气回流控制阀93以及节气门94中的一个或两个与加热器芯91一同配置的结构。
另外,可以采用如下的配管结构:不设置将冷却水通路62和冷却水通路61在内燃机10内连接的通路,而在缸体12上形成冷却水通路62的入口,将第七冷却水配管77在中途分支为两条支路,使一条支路与冷却水通路61连接,使另一条支路与冷却水通路62连接。
另外,可以采用省略了第一-第四冷却液线路中的第四冷却液线路的冷却装置。
另外,可以采用在第二冷却液线路上未配置油冷却器16的结构。
另外,可以将流量控制阀30的切换特性设定成,在怠速减速中冷却缸盖11时,通过了缸盖11的冷却水的全部或一部分经由散热器50而回到电动式水泵40,另一方面,能够使冷却水向缸体12的供给停止。
另外,可以将电动式水泵40配置于在机械式水泵45的下游侧比内燃机10靠上游侧的第七冷却水配管77,或者配置于比与第八冷却水配管78连接的部分靠下游侧且比机械式水泵45靠上游侧的第六冷却水配管76。
另外,通过将电动式水泵40配置于冷却水的流量比较少的旁通线路,可以抑制在机械式水泵45的工作状态下电动式水泵40成为通水阻力。
并且,电子控制装置100在内燃机10处于运转中且内燃机10的转速为规定速度以下时,可以使电动式水泵40驱动以利用电动式水泵40来补偿基于机械式水泵45进行排出时的排出量的不足。
另外,电子控制装置100从由驾驶员进行的内燃机10的停止操作起在规定期间,可以驱动电动式水泵40,而且可以控制流量控制阀30的转子角度。
另外,内燃机10并不限定于用作车辆的驱动源的发动机。
另外,冷却水包括防冻液。
另外,流量控制阀30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构成为由弹性部件在旋转方向施力以使图2所示的最大角度的状态成为默认角度,并借助电动促动器阻力弹性部件的作用力而使转子从该默认角度旋转。
附图标记说明
10…内燃机、11…缸盖、12…缸体、16…油冷却器、20…变速器(传动装置)、21…油加热器、30…流量控制阀、31-34…入口端口、35…出口端口、40…电动式水泵、45…机械式水泵、50…散热器、61…缸盖侧冷却水通路、62…缸体侧冷却水通路、71…第一冷却水配管、72…第二冷却水配管、73…第三冷却水配管、74…第四冷却水配管、75…第五冷却水配管、76…第六冷却水配管、77…第七冷却水配管、78…第八冷却水配管、81…第一温度传感器、82…第二温度传感器、91…加热器芯、92…EGR冷却器、93…排气回流控制阀、94…节气门、100…电子控制装置。

Claims (16)

1.一种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个冷却液线路,所述多个冷却液线路包括:经由内燃机的缸盖及散热器并绕过缸体的第一冷却液线路、以及经由所述缸体并绕过所述散热器的第二冷却液线路,并且,
所述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包括:
具有与所述多个冷却液线路各自的出口连接的多个入口端口,控制冷却液向所述多个冷却液线路的每一个的供给量的电动式的流量控制阀;
从所述缸盖和所述散热器之间的所述第一冷却液线路分支,并绕过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出口端口侧汇合的旁通线路;
将所述内燃机作为驱动源而使冷却液循环的机械式水泵;以及
将电机作为驱动源而使冷却液循环的电动式水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多个冷却液线路,还包括经由所述缸盖以及加热器芯并绕过所述散热器的第三冷却液线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多个冷却液线路,还包括经由所述缸盖以及所述内燃机的传动装置并绕过所述散热器的第四冷却液线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出口端口与所述机械式水泵的吸入口连接,所述旁通线路的出口与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出口端口和所述机械式水泵的吸入口之间汇合,所述电动式水泵配设于所述旁通线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检测所述缸盖的出口处的冷却液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检测所述缸体的出口处的冷却液的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量控制阀具有:将所述多个入口端口全部关闭的位置、将与所述第三冷却液线路连接的入口端口打开并将其他入口端口关闭的位置、将与所述第二冷却液线路连接的入口端口以及与所述第三冷却液线路连接的入口端口打开并将其他入口端口关闭的位置、以及将所述多个入口端口全部打开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量控制阀具有:将所述多个入口端口全部关闭的位置、将与所述第三冷却液线路连接的入口端口打开并将其他入口端口关闭的位置、将与所述第二冷却液线路连接的入口端口以及与所述第三冷却液线路连接的入口端口打开并将其他入口端口关闭的位置、将所述多个入口端口全部打开的位置、以及将与所述第一冷却液线路连接的入口端口关闭并将其他入口端口打开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所述电动式水泵以及所述流量控制阀的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内燃机的临时停止状态下使所述电动式水泵工作,并且,在所述内燃机的临时停止状态下将所述流量控制阀控制在将所述多个入口端口全部关闭的位置或将与所述第三冷却液线路连接的入口端口打开并将其他入口端口关闭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存在所述加热器芯中的热交换要求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流量控制阀控制在将与所述第三冷却液线路连接的入口端口打开并将其他入口端口关闭的位置,
在不存在所述加热器芯中的热交换要求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流量控制阀控制在将所述多个入口端口全部关闭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所述电动式水泵以及所述流量控制阀的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内燃机的临时停止状态下使所述电动式水泵工作,在所述内燃机的临时停止状态下控制所述流量控制阀以使冷却液向所述多个冷却液线路的供给量相比所述内燃机临时停止前减少。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所述电动式水泵以及所述流量控制阀的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内燃机的临时停止状态下使所述电动式水泵工作,在所述内燃机的临时停止状态下控制所述流量控制阀以使冷却液向所述多个冷却液线路中的所述第三冷却液线路以外的冷却液线路的供给量相比所述内燃机临时停止前减少。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所述电动式水泵以及所述流量控制阀的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内燃机的临时停止状态下使所述电动式水泵工作,
在处于所述内燃机的临时停止状态且存在所述加热器芯中的热交换要求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流量控制阀以使冷却液向所述多个冷却液线路中的所述第三冷却液线路以外的冷却液线路的供给量相比所述内燃机临时停止前减少,
在处于所述内燃机的临时停止状态且不存在所述加热器芯中的热交换要求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流量控制阀以使冷却液向所述多个冷却液线路的供给量相比所述内燃机临时停止前减少。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燃机的临时停止状态下,所述缸盖的温度越高,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电动式水泵的排出量越增加。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内燃机的临时停止状态下存在所述加热器芯中的热交换要求时,与不存在热交换要求时相比,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电动式水泵的排出量增加。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内燃机的临时停止指令起经过了规定的延迟期间后,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电动式水泵起动。
16.一种内燃机的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具有多个冷却液线路,所述多个冷却液线路包括:经由内燃机的缸盖及散热器并绕过缸体的第一冷却液线路、以及经由所述缸体并绕过所述散热器的第二冷却液线路,并且,
所述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包括:
具有与所述多个冷却液线路各自的出口连接的多个入口端口,控制冷却液向所述多个冷却液线路的每一个的供给量的电动式的流量控制阀;
从所述缸盖和所述散热器之间的所述第一冷却液线路分支,并绕过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出口端口侧汇合的旁通线路;
将所述内燃机作为驱动源而使冷却液循环的机械式水泵;以及
将电机作为驱动源而使冷却液循环的电动式水泵,
所述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内燃机的临时停止状态的步骤;
在所述内燃机成为临时停止状态时使所述电动式水泵工作的步骤;以及
在所述内燃机成为临时停止状态时切换所述流量控制阀的位置的步骤。
CN201480077249.0A 2014-03-19 2014-09-29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以及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1039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7247A JP6266393B2 (ja) 2014-03-19 2014-03-19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2014-057247 2014-03-19
PCT/JP2014/075827 WO2015141042A1 (ja) 2014-03-19 2014-09-29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及び冷却装置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3932A true CN106103932A (zh) 2016-11-09
CN106103932B CN106103932B (zh) 2017-09-29

Family

ID=54144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7249.0A Active CN106103932B (zh) 2014-03-19 2014-09-29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以及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16429B2 (zh)
JP (1) JP6266393B2 (zh)
CN (1) CN106103932B (zh)
DE (1) DE112014006486B4 (zh)
WO (1) WO2015141042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6824A (zh) * 2016-06-16 2018-05-11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以及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425733A (zh) * 2017-02-13 2018-08-21 铃木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CN108661778A (zh) * 2017-03-28 2018-10-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CN109899145A (zh) * 2017-12-11 2019-06-1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流量控制阀
CN111434903A (zh) * 2019-01-15 2020-07-2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冷却装置及方法
CN114046200A (zh) * 2021-11-09 2022-02-15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发动机的防过热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64022B2 (en) * 2015-03-26 2018-05-0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ngine off cooling strategy
JP6225949B2 (ja) * 2015-06-23 2017-11-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CN105257385B (zh) * 2015-10-16 2017-11-0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括有双膨胀水壶的冷却系统改进结构
JP6417315B2 (ja) * 2015-12-17 2018-11-0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6505613B2 (ja) 2016-01-06 2019-04-2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冷却装置の制御装置、冷却装置用流量制御弁、及び、車両用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7198137A (ja) * 2016-04-27 2017-11-02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JP6726059B2 (ja) * 2016-08-12 2020-07-22 株式会社Subaru エンジンの冷却システム
US10119454B1 (en) * 2017-11-13 2018-11-0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low model inversion using a multi-dimensional search algorithm
KR102487183B1 (ko) * 2017-12-20 2023-01-10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냉각 시스템
JP2019127201A (ja) * 2018-01-26 2019-08-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冷却装置
JP7003690B2 (ja) 2018-01-29 2022-01-2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注文受付装置、注文受付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07515B2 (ja) 2018-01-29 2023-01-1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注文受付装置、注文受付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92668B2 (ja) 2018-04-25 2022-01-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駆動システムの冷却装置
JP7215379B2 (ja) * 2019-09-19 2023-01-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US11078825B2 (en) * 2019-10-01 2021-08-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of propulsion system warmup based on engine wall temperature
EP3800335A1 (en) * 2019-10-01 2021-04-07 FPT Industrial S.p.A.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rovided with a liquid cooling syste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1006B2 (ja) * 1987-02-06 1995-11-01 マツダ株式会社 水冷式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2006142854A (ja) * 2004-11-16 2006-06-08 Nissan Motor Co Ltd アイドルストップ時空調用電動式ウォータポンプの空回し防止装置
JP2009167917A (ja) * 2008-01-16 2009-07-30 Denso Corp 暖機促進装置
JP2010043555A (ja) * 2008-08-08 2010-02-25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CN102953798A (zh) * 2011-08-23 2013-03-06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冷却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51881B2 (ja) * 2002-04-02 2008-09-1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4432898B2 (ja) * 2005-12-20 2010-03-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2008248715A (ja) 2007-03-29 2008-10-16 Toyot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電動ウォータポンプ制御装置及びこの制御装置を備えた自動車用空調システム
JP2012184693A (ja) * 2011-03-04 2012-09-27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5694021B2 (ja) * 2011-03-18 2015-04-01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制御装置
JP5919031B2 (ja) * 2012-02-28 2016-05-18 株式会社ミクニ 冷却水制御バルブ装置
JP5857899B2 (ja) * 2012-07-13 2016-02-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載内燃機関の冷却システム
JP2014145326A (ja) 2013-01-30 2014-08-14 Daihatsu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
JP5880471B2 (ja) * 2013-02-21 2016-03-09 マツダ株式会社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6051989B2 (ja) * 2013-03-21 2016-12-27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1006B2 (ja) * 1987-02-06 1995-11-01 マツダ株式会社 水冷式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2006142854A (ja) * 2004-11-16 2006-06-08 Nissan Motor Co Ltd アイドルストップ時空調用電動式ウォータポンプの空回し防止装置
JP2009167917A (ja) * 2008-01-16 2009-07-30 Denso Corp 暖機促進装置
JP2010043555A (ja) * 2008-08-08 2010-02-25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CN102953798A (zh) * 2011-08-23 2013-03-06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冷却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6824A (zh) * 2016-06-16 2018-05-11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以及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026824B (zh) * 2016-06-16 2020-07-10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以及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425733A (zh) * 2017-02-13 2018-08-21 铃木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CN108425733B (zh) * 2017-02-13 2020-07-24 铃木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CN108661778A (zh) * 2017-03-28 2018-10-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CN109899145A (zh) * 2017-12-11 2019-06-1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流量控制阀
CN111434903A (zh) * 2019-01-15 2020-07-2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冷却装置及方法
CN114046200A (zh) * 2021-11-09 2022-02-15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发动机的防过热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046200B (zh) * 2021-11-09 2023-02-17 上海新动力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发动机的防过热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16429B2 (en) 2017-11-14
DE112014006486B4 (de) 2017-10-05
JP6266393B2 (ja) 2018-01-24
CN106103932B (zh) 2017-09-29
US20170096930A1 (en) 2017-04-06
DE112014006486T5 (de) 2016-11-24
WO2015141042A1 (ja) 2015-09-24
JP2015178824A (ja) 2015-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3932B (zh)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以及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
US10054033B2 (en) Cooling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6103931A (zh)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以及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7109999B (zh) 内燃机的冷却控制装置及其冷却控制方法
WO2016035511A1 (ja) 車両用熱管理システム
CN106183786B (zh) 用于混合动力系统的冷却循环系统、汽车
CN107407188B (zh) 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及控制方法
JP6505613B2 (ja) 車両用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冷却装置の制御装置、冷却装置用流量制御弁、及び、車両用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の制御方法
WO2017217462A1 (ja) 車両用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及び冷却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2650232A (zh) 用于内燃机的冷却系统
CN109578126B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高低温双循环冷却系统
JP7248378B2 (ja) 船舶の冷却システムを動作させるための方法
CN104329156A (zh) 混合动力车用发动机电机一体冷却装置及混合动力车
US10730383B2 (en) Vehicle grille shutter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JP4098765B2 (ja) 内燃機関の温度調節方法と内燃機関のための冷却システム
CN105697120A (zh) 一种基于分体冷却及反向冷却的发动机新型智能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US2017003025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Ventilating a Heat Management System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5275571A (zh) 一种汽车冷却水的循环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汽车
US20040187505A1 (en) Integrated cooling system
KR20150058941A (ko) 가변분리냉각시스템 모드별 제어 방법
US20150343878A1 (en) Motor vehicle with automatic start-stop system and with a heating system heat exchanger functioning as a cold reservoir
JP2015064939A (ja) 温度制御装置、温度制御方法
CN105291764B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及其独立水暖系统及相关的控制方法
EP3305565A1 (en) Vehicula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JP2018053720A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8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