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3250B - 板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3250B
CN106103250B CN201580012493.3A CN201580012493A CN106103250B CN 106103250 B CN106103250 B CN 106103250B CN 201580012493 A CN201580012493 A CN 201580012493A CN 106103250 B CN106103250 B CN 1061032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rusion
load
plate
point
crest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24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03250A (zh
Inventor
米林亮
中泽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te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te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teel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Ste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103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3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03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3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54Load carrying floors for commercial vehic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02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 E04C2/08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of metal, e.g. sheet met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3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 E04C2/32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formed of corrugated or otherwise indented sheet-like material; composed of such layers with or without layers of flat sheet-like material
    • E04C2/326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formed of corrugated or otherwise indented sheet-like material; composed of such layers with or without layers of flat sheet-like material with corrugations, incisions or reliefs in more than one direction of the elemen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载荷而恰当地提高面刚度的板。板包括:载荷点,载荷被从外部施加于该载荷点;以及凸部,其从所述板的表面突出,连续或者非连续地形成于所述载荷点的周围,所述凸部与从所述载荷点呈放射状延伸的多条假想直线中的各条假想直线在多个位置相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被从外部施加载荷的载荷点的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等所使用的板谋求轻量化。作为实现轻量化的方法,例如想到使板厚变薄。然而,若使板厚变薄,则产生刚度降低这样的问题。因此,为了不增加板厚而确保刚度,提出在板上形成凹凸。为了抑制与其他零件之间的干涉,要求凹凸以尽可能小的深度形成。
在日本特许第5218633号公报中公开了具备多个凸部和多个凹部的板。各凸部具有平坦的顶面。各凹部具有平坦的底面。凸部和凹部交替配置成行和列。
在日本特开2012-148290号公报中公开了具有凹凸部的板材。在该板材中,许多假想的正方形纵横组合而构成板面,并且,在该板面上形成有凹凸形状。在假想的正方形中形成有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基本形状和多个由该基本形状派生出来的各种基本形状以位于各自的周缘部的第1区域彼此一致且位于各自的周缘部的第2区域彼此一致的方式进行组合,构成板面的整体形状。另外,通过使第1区域向上方突出而使第2区域向下方凹陷,从而板材被构成为在板面整体形成有凹凸形状。
在日本特开2009-286249号公报中公开了形成有凸部的地板面板。对于凸部而言,三角平面被组合成具有角度。在凸部的周围形成有平坦面。
在日本特开2006-297966号公报中公开了车身的地板构造。该地板构造含有地板面板。在地板面板上形成有加强筋。加强筋具有以侧梁和横梁相交叉的部位为中心的同心圆弧形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2186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4829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28624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2979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的板中存在如汽车的地板面板那样可载置重件物品的板。对于这样的板,需要较高的面刚度。此处,面刚度表示在不挠曲的前提下能承受多大的按压面的力。本发明人等对上述对比文件所记载的具备凹凸的板的面刚度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发现,无论哪种板,在提高面刚度的方面都不充分。具体地说,上述对比文件所记载的形成于板上的凹凸并非考虑到施加有载荷的情况而设计完成的,因此面刚度的提高不能说是充分的。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载荷而恰当地提高面刚度的板。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某一观点,提供一种板,其包括:载荷点,载荷被从外部施加于该载荷点;以及凸部,其从所述板的表面突出,连续或者非连续地形成于所述载荷点的周围,所述凸部与从所述载荷点呈放射状延伸的多条假想直线中的各条假想直线在多个位置相交。
也可以是,所述载荷点是与其他构件之间的接合点。
也可以是,所述板具有多个所述载荷点,根据被施加于所述载荷点的假定载荷,所述凸部的密度、形成范围以及截面形状中的至少一者不同。
也可以是,在分别形成于多个所述载荷点的周围的所述凸部相交的分界部分,所述凸部的侧面借助曲面而连续。
也可以是,所述凸部的棱线与所述多条直线垂直相交。
也可以是,所述多条假想直线是连结所述载荷点和所述板的多个顶点的直线。
也可以是,所述凸部含有与所述板的表面平行的顶面。
也可以是,所述凸部含有形成为同心状的多个环状的凸部,所述环状的凸部的中心与所述载荷点一致。
也可以是,所述凸部含有以所述载荷点为基点的螺旋状的凸部。
也可以是,所述板由钢板形成。
也可以是,所述板是汽车的地板面板。
发明的效果
采用如以上说明了的那样的本发明的板,能够根据载荷而恰当地提高面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板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剖面图。
图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板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IV-IV剖面图。
图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板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VI-VI剖面图。
图7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板的俯视图。
图8是图7的VIII-VIII剖面图。
图9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板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的X-X剖面图。
图11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板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1的XII-XII剖面图。
图13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的板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3的XIV-XIV剖面图。
图15是表示第8实施方式的板的俯视图。
图16是图15的XVI-XVI剖面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凸部的周向长度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第9实施方式的板的俯视图。
图19是图17的XVI-XVI剖面图。
图20是表示第10实施方式的板的俯视图。
图21是表示第10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第11实施方式的板的俯视图。
图23是表示第1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第12实施方式的板的俯视图。
图25是表示比较例1的板所具备的凸部的示意图。
图26是表示比较例2的板所具备的凸部的示意图。
图27是表示关于比较例1、2和实施例1~9的面刚度的FEM分析的结果的图表,是表示施加了载荷的范围为20mm见方的正方形的情况下的结果的图表。
图28是表示关于比较例1、2和实施例1~9的面刚度的FEM分析的结果的图表,是表示施加了载荷的范围为50mm见方的正方形的情况下的结果的图表。
图29是表示关于比较例1、2和实施例1~9的面刚度的FEM分析的结果的图表,是表示施加了载荷的范围为100mm见方的正方形的情况下的结果的图表。
图30是表示关于比较例1、2和实施例1~9的面刚度的FEM分析的结果的图表,是表示施加了载荷的范围为150mm见方的正方形的情况下的结果的图表。
图31是表示关于比较例1、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8的面刚度的FEM分析的结果的图表,是表示施加了载荷的范围为20mm见方的正方形的情况下的结果的图表。
图32是表示关于比较例1、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8的面刚度的FEM分析的结果的图表,是表示施加了载荷的范围为50mm见方的正方形的情况下的结果的图表。
图33是表示关于比较例1、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8的面刚度的FEM分析的结果的图表,是表示施加了载荷的范围为100mm见方的正方形的情况下的结果的图表。
图34是表示关于比较例1、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8的面刚度的FEM分析的结果的图表,是表示施加了载荷的范围为150mm见方的正方形的情况下的结果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所附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另外,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对于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通过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也存在在相同的附图标记之后标注不同的字母以区分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结构的多个结构要素的情况。其中,在不需要特别地区分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结构的多个结构要素的各个结构要素的情况下,仅标注相同附图标记。
<<1.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图1是表示板10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II-II剖面图。
<1-1.板的整体结构>
板10在俯视时具有正方形状。也就是说,板10在俯视时具有四个顶点V11、V12、V13、V14和四条边S11、S12、S13、S14。边S11连结顶点V11和顶点V12。边S12连结顶点V12和顶点V13。边S13连结顶点V13和顶点V14。边S14连结顶点V14和顶点V11。该板10包括载荷点PL、加强部12以及周缘部14。
板10例如是用于支承重件物品的支承板。具体地说,可例示汽车用的地板面板、行李箱盖内板、建筑材料用的地板、用于复印机、冰箱的支承板、公文包的壳体等。另外,板10的材料例如既可以是钢铁、铝合金、钛、不锈钢等金属,也可以是合成树脂。在板10由金属形成的情况下,板10例如通过压制加工而制造。若如温热成型、热冲压这样通过加热从而提高板10的成型性,则利用压制加工也能够容易地成型。在板10由合成树脂形成的情况下,板10例如通过注射模塑成型而制造。
加强部12整体上在俯视时具有比板10小一圈的正方形状。周缘部14形成于加强部12的周围。板10在周缘部14处安装于其他构件。具体地说,例如在周缘部14的、相当于板10的四角的位置等处安装于其他构件。
在加强部12的载荷点PL的周围形成有多个凸部16。多个凸部16包括第1凸部161、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第2凸部162、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第3凸部163。另外,如后述那样,至少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适当地设定第2凸部162和第3凸部163的数量。
另外,板10的平面形状不特别地限定,也可以是各种形状。板10的平面形状既可以不是正方形而是长方形,也可以是将长方形的四个角中的一个角切掉而得到的形状。
<1-2.载荷点>
载荷点PL表示从外部对板10施加载荷的位置。在本说明书中,对板10施加的载荷是指,从与板10所延伸的面相交叉的方向对板10施加的载荷。因而,载荷点PL不包含从沿着板10所延伸的面的方向对板10施加载荷的位置。
载荷点PL代表性地构成为与其他构件之间的接合点。例如,在板10是车辆的地板面板的情况下,车厢内的载置有座位的支承构件所接合的位置能够成为载荷点PL。在该例的情况下,在地板面板的载荷点PL设有螺纹孔,支承构件使用螺栓等接合于地板面板。由此,在地板面板处,载荷被施加于载荷点PL
其中,板10的载荷点PL与其他构件之间的接合方法不限于使用了螺栓等的接合方法。也可以是利用焊接进行的接合、使用了粘接剂的接合。另外,也可以不将其他构件接合于板10的载荷点PL。例如,也可以是,通过使板10与其他构件在载荷点PL处抵接,从而对载荷点PL施加载荷。
<1-3.第1凸部>
第1凸部161从板10的表面101突出。板10在形成有第1凸部161的位置处具有向背面侧开口的凹部。凹部具有对应于第1凸部161的形状。第1凸部161在俯视时形成为与板10的载荷点PL同心状。第1凸部161含有顶面18和侧面20。
顶面18在俯视时呈圆形。从板10的厚度方向观察,顶面18的中心与载荷点PL一致。顶面18在板10的厚度方向上远离表面101。顶面18与表面101相平行。第1凸部161的突出高度、也就是说顶面18与表面101之间在板10的厚度方向上的距离例如为0.5mm~50mm。如后述那样,至少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适当地设定第1凸部161的突出高度。
侧面20在俯视时具有圆环形状。侧面20的内周缘比侧面20的外周缘远离表面101。侧面20的内周缘连接于顶面18的边缘。侧面20的外周缘连接于表面101。侧面2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越大,面刚度越是提高。然而,侧面2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越大,在成型时越容易产生局部的板厚减小、裂纹。如后述那样,至少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适当地设定倾斜角度θ。此时,也可以考虑材料的成型容易度。在钢铁材料的情况下,倾斜角度θ优选为15度~60度,更优选为45度。
形成为顶面18与侧面20之间的分界的棱线181在俯视时具有圆形。如图1所示,棱线181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垂直相交。假想直线L11在俯视时连结载荷点PL和顶点V11。假想直线L12在俯视时连结载荷点PL和顶点V12。假想直线L13在俯视时连结载荷点PL和顶点V13。假想直线L14在俯视时连结载荷点PL和顶点V14。也就是说,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另外,虽未图示,但棱线181与所有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均垂直相交。
<1-4.第2凸部>
两个第2凸部162分别从表面101突出。两个第2凸部162分别在俯视时具有圆环形状。两个第2凸部162相对于载荷点PL形成为同心状。板10在形成有第2凸部162的位置处具有向背面侧开口的凹部。凹部具有对应于第2凸部162的形状。以下,将两个第2凸部162中靠近载荷点PL的一者设为第1环状凸部22,将远离载荷点PL的一者设为第2环状凸部24。
<1-4-1.第1环状凸部>
第1环状凸部22含有顶面26、侧面28以及侧面30。顶面26在俯视时具有圆环形状。顶面26的内径比顶面18的直径大。从板10的厚度方向观察,顶面26的中心与载荷点PL一致。顶面26在板10的厚度方向上远离表面101。顶面26与表面101相平行。第1环状凸部22的突出高度、也就是说顶面26与表面101之间在板10的厚度方向上的距离例如为0.5mm~50mm。第1环状凸部22的突出高度既可以与第1凸部161的突出高度相同,也可以不同。如后述那样,至少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适当地设定第1环状凸部22的突出高度。
侧面28位于比顶面26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侧面28在俯视时具有圆环形状。侧面28的外周缘比侧面28的内周缘远离表面101。侧面28的内周缘连接于表面101。侧面28的外周缘连接于顶面26的内周缘。侧面28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与侧面2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同样地进行设定。侧面28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既可以与侧面2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相同,也可以不同。如后述那样,至少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适当地设定侧面28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此时,也可以考虑距载荷点PL的距离和材料的成型的容易度。
形成为顶面26与侧面28之间的分界的棱线261在俯视时具有圆形。棱线261具有比棱线181的直径大的直径。如图1所示,棱线261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垂直相交。另外,虽未图示,但棱线261与所有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均垂直相交。
侧面30比顶面26远离载荷点PL。侧面30在俯视时具有圆环形状。侧面30的内周缘比侧面30的外周缘远离表面101。侧面30的内周缘连接于顶面26的外周缘。侧面30的外周缘连接于表面101。侧面3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与侧面20的倾斜角度θ同样地进行设定。侧面3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既可以与侧面20的倾斜角度θ和侧面28的倾斜角度θ相同,也可以不同。如后述那样,至少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适当地设定侧面3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此时,也可以考虑距载荷点PL的距离和材料的成型的容易度。
形成为顶面26与侧面30之间的分界的棱线262在俯视时具有圆形。棱线262具有比棱线261的直径大的直径。如图1所示,棱线262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垂直相交。棱线262与棱线261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顶面26的宽度例如为0.5mm~50mm。另外,虽未图示,但棱线262与所有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均垂直相交。
<1-4-2.第2环状凸部>
第2环状凸部24含有顶面32、侧面34以及侧面36。顶面32在俯视时具有圆环形状。从板10的厚度方向观察,顶面32的中心与载荷点PL一致。顶面32在板10的厚度方向上远离表面101。顶面32与表面101相平行。第2环状凸部24的突出高度、也就是说顶面32与表面101之间在板10的厚度方向上的距离例如为0.5mm~50mm。第2环状凸部24的突出高度既可以与第1凸部161和第1环状凸部22的突出高度相同,也可以不同。如后述那样,至少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适当地设定第2环状凸部24的突出高度。
侧面34位于比顶面32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侧面34在俯视时具有圆环形状。侧面34的外周缘比侧面34的内周缘远离表面101。侧面34的内周缘连接于表面101。侧面34的外周缘连接于顶面32的内周缘。侧面34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与侧面2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同样地进行设定。侧面34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既可以与侧面2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侧面28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以及侧面3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相同,也可以不同。如后述那样,至少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适当地设定侧面34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此时,也可以考虑距载荷点PL的距离和材料的成型的容易度。
形成为顶面32与侧面34之间的分界的棱线321在俯视时具有圆形。棱线321具有比棱线262的直径大的直径。如图1所示,棱线321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垂直相交。另外,虽未图示,但棱线321与所有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均垂直相交。
侧面36比顶面32远离载荷点PL。侧面36在俯视时具有圆环形状。侧面36的内周缘比侧面36的外周缘远离表面101。侧面36的内周缘连接于顶面32的外周缘。侧面36的外周缘连接于表面101。侧面36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与侧面2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同样地进行设定。侧面36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既可以与侧面2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侧面28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侧面3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以及侧面34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相同,也可以不同。如后述那样,至少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适当地设定侧面36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此时,也可以考虑距载荷点PL的距离和材料的成型的容易度。
形成为顶面32与侧面36之间的分界的棱线322在俯视时具有圆形。棱线322具有比棱线321的直径大的直径。如图1所示,棱线322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垂直相交。另外,虽未图示,但棱线322与所有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均垂直相交。
棱线322与棱线321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顶面32的宽度例如为1mm~50mm。顶面32的宽度既可以与顶面26的宽度相同,也可以不同。
<1-5.第3凸部>
四个第3凸部163分别从表面101突出。四个第3凸部163分别在俯视时具有大致三角形状。四个第3凸部163位于加强部12的四角。四个第3凸部163位于以载荷点PL为中心的圆上。另外,在板10的形成有第3凸部163的位置处具有向背面侧开口的凹部。凹部具有对应于第3凸部163的形状。四个第3凸部163分别含有顶面38、侧面40以及侧面42。
顶面38在俯视时具有大致梯形形状。顶面38在板10的厚度方向上远离表面101。顶面38与表面101相平行。第3凸部163的突出高度、也就是说顶面38与表面101之间在板10的厚度方向上的距离例如为0.5mm~50mm。第3凸部163的突出高度既可以与第1凸部161、第1环状凸部22和第2环状凸部24的突出高度相同,也可以不同。如后述那样,至少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适当地设定第3凸部163的突出高度。
侧面40位于比顶面38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侧面40在俯视时具有大致梯形形状。侧面40的下端缘连接于表面101。侧面40的上端缘连接于顶面38。侧面4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与侧面2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侧面28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侧面3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侧面34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以及侧面36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同样地进行设定。侧面4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既可以与侧面2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侧面28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侧面3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侧面34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以及侧面36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相同,也可以不同。如后述那样,至少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适当地设定侧面4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此时,也可以考虑距载荷点PL的距离和材料的成型的容易度。
侧面42比顶面38远离载荷点PL。侧面42在俯视时具有大致梯形形状。侧面42的下端缘连接于表面101。侧面42的上端缘连接于顶面38。侧面42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与侧面2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侧面28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侧面3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侧面34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侧面36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以及侧面4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同样地进行设定。侧面42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既可以与侧面2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侧面28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侧面3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侧面34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侧面36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以及侧面40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相同,也可以不同。如后述那样,至少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适当地设定侧面42相对于表面101的倾斜角度θ。此时,也可以考虑距载荷点PL的距离和材料的成型的容易度。
在各第3凸部163中,形成为顶面38与侧面40之间的分界的棱线381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中的任一者垂直相交。另外,在各第3凸部163中,形成为顶面38与侧面42之间的分界的棱线382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中的任一者垂直相交。
棱线382与棱线381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顶面38的宽度例如为1mm~50mm。顶面38的宽度既可以与顶面26和顶面32的宽度相同,也可以不同。
<1-6.多个凸部的形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板10中,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设定第1凸部161、第2凸部162以及第3凸部163的形态。
例如,可以是,假定载荷越大,则第1凸部161、第2凸部162以及第3凸部163的高度越高。另外,构成第1凸部161、第2凸部162以及第3凸部163的侧面20、28、30、34、36、40、42的倾斜角度θ能够设为,假定载荷越大,则该倾斜角度θ越大。第1凸部161、第2凸部162以及第3凸部163的高度、侧面20、28、30、34、36、40、42的倾斜角度θ是第1凸部161、第2凸部162以及第3凸部163各自的截面形状的要素。该截面形状的要素可以影响到各第1凸部161、第2凸部162以及第3凸部163各自的面刚度的大小。
第1凸部161、第2凸部162以及第3凸部163的高度越高,另外侧面20、28、30、34、36、40、42的倾斜角度θ越大,则材料的成型越困难。特别是在压制成型由钢铁材料形成的板材的情况下,板厚容易变薄,或板材容易产生裂纹。在板10中,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设定第1凸部161、第2凸部162以及第3凸部163的高度、侧面20、28、30、34、36、40、42的倾斜角度θ。由此,能够以高成品率制造与假定载荷相对应地具有恰当的面刚度的板10。
另外,也可以是,假定载荷越大,则顶面18、26、32、38的宽度、第1凸部161、第2凸部162以及第3凸部163的间隔越小。顶面18、26、32、38的宽度、第1凸部161、第2凸部162以及第3凸部163的间隔均影响到板10的凸部16的密度。凸部16的密度可以影响到板10的各个区域的面刚度的大小。
顶面18、26、32、38的宽度越小,另外第1凸部161、第2凸部162以及第3凸部163的间隔越小,则材料的成型越困难。特别是在压制成型由钢铁材料形成的板材的情况下,板厚容易变薄,或板材容易产生裂纹。在板10中,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设定顶面18、26、32、38的宽度、第1凸部161、第2凸部162以及第3凸部163的间隔。由此,能够以高成品率制造与假定载荷相对应地具有恰当的面刚度的板10。
另外,第1凸部161、第2凸部162以及第3凸部163的高度既可以是全部相同,也可以是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同。另外,构成第1凸部161、第2凸部162以及第3凸部163的侧面20、28、30、34、36、40、42的倾斜角度θ既可以是全部相同,也可以是各自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同。另外,关于顶面18、26、32、38的宽度、第1凸部161、第2凸部162以及第3凸部163的间隔,也是既可以是全部相同,也可以是各自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同。
另外,关于第3凸部163的有无、第2凸部162的数量,也是可以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第3凸部163的有无、第2凸部162的数量影响到凸部16的形成范围。凸部16的形成范围可以影响到板10整体的面刚度的大小。通过使凸部16的形成范围不同,也能够做成与假定载荷相对应地具有恰当的面刚度的板10。
<1-7.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以上说明了的本实施方式的板10中,棱线181、261、262、321、322、381、382在多个位置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L11、L12、L13、L14相交。因此,在各假想直线L11、L12、L13、L14处剖切而成的截面的截面惯性矩变大。其结果,板10的面刚度提高。特别是,形成棱线181、261、262、321、322、381、382的多个凸部16以载荷点PL为中心形成于载荷点PL的周围,因此能够降低截面惯性矩相对于载荷的各向异性。因而,针对板10可承受的载荷而赋予恰当的面刚度。
在板10中,第1环状凸部22、第2环状凸部24以及第3凸部163具有顶面26、32、38。因此,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相交的棱线的数量增加。其结果,截面惯性矩进一步变大,容易针对板10可承受的载荷而赋予恰当的面刚度。
在板10中,棱线181、261、262、321、322、381、382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中的、连结载荷点PL和板10的顶点V11、V12、V13、V14的假想直线L11、L12、L13、L14垂直相交。因此,在载荷点PL与顶点V11、V12、V13、V14之间,能够增加与假想直线L11、L12、L13、L14相交的棱线的数量。其结果,能够进一步增大在假想直线L11、L12、L13、L14处剖切而成的截面的截面惯性矩。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板10的凸部16的形状、更具体地说棱线181、261、262、321、322、381、382的俯视时的形状不限定于圆形。以下,在第2~第9实施方式中,说明凸部的变形例。
<<2.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3和图4,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板50。图3是表示板50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IV-IV剖面图。第2实施方式的板50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相比,在多个凸部52的结构上不同。以下,主要对凸部52的结构进行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凸部16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凸部52含有第1凸部521和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第2凸部522。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至少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适当地设定第2凸部522的数量。
<2-1.第1凸部>
第1凸部521从板50的表面501突出。第1凸部521在俯视时形成为与板50的载荷点PL同心状。第1凸部521含有顶面54。顶面54在俯视时呈正方形。从板50的厚度方向观察,顶面54的中心与载荷点PL一致。
第1凸部521含有棱线541。棱线541在俯视时具有正方形状。如图3所示,棱线541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相交。另外,虽未图示,但棱线541与所有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均在45度~90度的范围内相交。也就是说,棱线541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的角度处于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内。
<2-2.第2凸部>
两个第2凸部522分别从表面501突出。两个第2凸部522分别在俯视时具有正方形的框形状。两个第2凸部522相对于载荷点PL形成为同心状。以下,将两个第2凸部522中靠近载荷点PL的一者设为第1环状凸部56,将远离载荷点PL的一者设为第2环状凸部58。
<2-2-1.第1环状凸部>
第1环状凸部56含有顶面60。顶面60在俯视时具有正方形的框形状。第1环状凸部56含有棱线601和棱线602。棱线601位于比棱线602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棱线601和棱线602在俯视时具有正方形状。如图3所示,棱线601和棱线602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相交。另外,虽未图示,但棱线601和棱线602与所有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均在45度~90度的范围内相交。也就是说,棱线601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的角度处于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内。另外,棱线602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的角度处于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内。
<2-2-2.第2环状凸部>
第2环状凸部58含有顶面62。顶面62在俯视时具有正方形的框形状。第2环状凸部58含有棱线621和棱线622。棱线621位于比棱线622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棱线621和棱线622在俯视时具有正方形状。如图3所示,棱线621和棱线622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相交。另外,虽未图示,但棱线621和棱线622与所有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均在45度~90度的范围内相交。也就是说,棱线621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的角度处于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内。另外,棱线622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的角度处于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内。
<2-3.多个凸部的形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板50中,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设定第1凸部521和第2凸部522的形态。即,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第1凸部521和第2凸部522的高度、构成第1凸部521和第2凸部522的侧面的倾斜角度θ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顶面54、60、62的宽度、第1凸部521和第2凸部522的间隔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由此,能够以高成品率制造与假定载荷相对应地具有恰当的面刚度的板50。
另外,第1凸部521和第2凸部522的高度、构成第1凸部521和第2凸部522的侧面的倾斜角度θ既可以是全部相同,也可以是各自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同。另外,关于顶面54、60、62的宽度、第1凸部521和第2凸部522的间隔,也是既可以是全部相同,也可以是各自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同。另外,关于第2凸部522的数量,也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
利用以上说明了的第2实施方式的板50,也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的效果。
<<3.第3实施方式>>
参照图5和图6,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板70。图5是表示板70的俯视图。图6是图5的VI-VI剖面图。第3实施方式的板70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相比,在多个凸部72的结构上不同。以下,主要对凸部72的结构进行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凸部16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凸部72包括第1凸部721、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第2凸部722、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第3凸部723。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至少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适当地设定第2凸部722和第3凸部723的数量。
<3-1.第1凸部>
第1凸部721从板70的表面701突出。第1凸部721在俯视时形成为与板70的载荷点PL同心状。第1凸部721含有顶面74。顶面74在俯视时呈正方形。从板70的厚度方向观察,顶面74的中心与载荷点PL一致。
第1凸部721含有棱线741。棱线741在俯视时具有正方形状。如图5所示,棱线741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垂直相交。另外,虽未图示,但棱线741与所有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均在45度~90度的范围内相交。也就是说,棱线741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的角度处于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内。
<3-2.第2凸部>
两个第2凸部722分别从表面701突出。两个第2凸部722分别在俯视时具有正方形的框形状。两个第2凸部722相对于载荷点PL形成为同心状。以下,将两个第2凸部722中靠近载荷点PL的一者设为第1环状凸部76,将远离载荷点PL的一者设为第2环状凸部78。
<3-2-1.第1环状凸部>
第1环状凸部76含有顶面80。顶面80在俯视时具有正方形的框形状。第1环状凸部76含有棱线801和棱线802。棱线801位于比棱线802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棱线801和棱线802在俯视时具有正方形状。如图5所示,棱线801和棱线802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垂直相交。另外,虽未图示,但棱线801和棱线802与所有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均在45度~90度的范围内相交。也就是说,棱线801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的角度处于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内。另外,棱线802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的角度处于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内。
<3-2-2.第2环状凸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环状凸部78含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顶面82。顶面82在俯视时具有梯形形状。第2环状凸部78含有四条棱线821和四条棱线822。棱线821位于比棱线822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如图5所示,棱线821和棱线822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垂直相交。另外,虽未图示,但棱线821和棱线822与所有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均在45度~90度的范围内相交。也就是说,棱线821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的角度处于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内。另外,棱线822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的角度处于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内。
<3-3.第3凸部>
四个第3凸部723分别从表面701突出。四个第3凸部723分别在俯视时具有大致三角形状。四个第3凸部723以载荷点PL为中心位于其周围。四个第3凸部723比第2环状凸部78远离载荷点PL
第3凸部723含有顶面84。顶面84在俯视时具有梯形形状。第3凸部723含有棱线841和棱线842。棱线841位于比棱线842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如图5所示,棱线841和棱线842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中的任一者垂直相交。
<3-4.多个凸部的形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板70中,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设定第1凸部721、第2凸部722以及第3凸部723的形态。即,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第1凸部721、第2凸部722以及第3凸部723的高度、构成第1凸部721、第2凸部722以及第3凸部723的侧面的倾斜角度θ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顶面74、80、82、84的宽度、第1凸部721、第2凸部722以及第3凸部723的间隔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由此,能够以高成品率制造与假定载荷相对应地具有恰当的面刚度的板70。
另外,第1凸部721、第2凸部722以及第3凸部723的高度、构成第1凸部721、第2凸部722以及第3凸部723的侧面的倾斜角度θ既可以是全部相同,也可以是各自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同。另外,关于顶面74、80、82、84的宽度、第1凸部721、第2凸部722以及第3凸部723的间隔,也是既可以是全部相同,也可以是各自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同。另外,关于第2凸部722和第3凸部723的数量,也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
利用以上说明了的第3实施方式的板70,也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的效果。
<<4.第4实施方式>>
参照图7和图8,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板90。图7是表示板90的俯视图。图8是图7的VIII-VIII剖面图。第4实施方式的板90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相比,在多个凸部92的结构上不同。以下,主要对凸部92的结构进行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凸部16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凸部92包括第1凸部921、第2凸部922、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第3凸部923、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第4凸部924。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至少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适当地设定第2凸部922、第3凸部923以及第4凸部924的数量。
<4-1.第1凸部>
第1凸部921从板90的表面901突出。第1凸部921在俯视时形成为与板90的载荷点PL同心状。第1凸部921含有顶面93。顶面93在俯视时呈大致正方形。从板90的厚度方向观察,顶面93的中心与载荷点PL一致。
第1凸部921含有棱线931。棱线931在俯视时具有大致正方形状。如图7所示,棱线931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垂直相交。另外,虽未图示,但棱线931与所有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均在45度~90度的范围内相交。也就是说,棱线931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的角度处于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内。
<4-2.第2凸部>
第2凸部922从表面901突出。第2凸部922相对于载荷点PL形成为同心状。也就是说,第2凸部922的中心在俯视时与载荷点PL一致。第2凸部922含有四个顶面94。第2凸部922含有四条棱线941和四条棱线942。棱线941位于比棱线942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棱线941的中点位于比连结棱线941的两端的直线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棱线942的中点位于比连结棱线942的两端的直线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也就是说,棱线941和棱线942在俯视时具有朝向载荷点PL凸出的圆弧形状。如图7所示,棱线941和棱线942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垂直相交。
<4-3.第3凸部>
四个第3凸部923从表面901突出。四个第3凸部923以载荷点PL为中心位于其周围。第3凸部923比第2凸部922远离载荷点PL。第3凸部923含有顶面96。第3凸部923含有棱线961和棱线962。棱线961位于比棱线962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棱线961的中点位于比连结棱线961的两端的直线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棱线962的中点位于比连结棱线962的两端的直线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也就是说,棱线961和棱线962在俯视时具有朝向载荷点PL凸出的圆弧形状。如图7所示,棱线961和棱线962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中的任一者垂直相交。
<4-4.第4凸部>
四个第4凸部924从表面901突出。四个第4凸部924以载荷点PL为中心位于其周围。第4凸部924比第3凸部923远离载荷点PL。第4凸部924含有顶面98。第4凸部924含有棱线981和棱线982。棱线981位于比棱线982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棱线981的中点位于比连结棱线981的两端的直线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棱线982的中点位于比连结棱线982的两端的直线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也就是说,棱线981和棱线982在俯视时具有朝向载荷点PL凸出的圆弧形状。如图7所示,棱线981和棱线982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中的任一者垂直相交。
<4-5.多个凸部的形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板90中,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设定第1凸部921、第2凸部922、第3凸部923以及第4凸部924的形态。即,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第1凸部921、第2凸部922、第3凸部923以及第4凸部924的高度、构成第1凸部921、第2凸部922、第3凸部923以及第4凸部924的侧面的倾斜角度θ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顶面93、94、96、98的宽度、第1凸部921、第2凸部922、第3凸部923以及第4凸部924的间隔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由此,能够以高成品率制造与假定载荷相对应地具有恰当的面刚度的板90。
另外,第1凸部921、第2凸部922、第3凸部923以及第4凸部924的高度、构成第1凸部921、第2凸部922、第3凸部923以及第4凸部924的侧面的倾斜角度θ既可以是全部相同,也可以是各自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同。另外,关于顶面93、94、96、98的宽度、第1凸部921、第2凸部922、第3凸部923以及第4凸部924的间隔,也是既可以是全部相同,也可以是各自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同。另外,关于第2凸部922、第3凸部923以及第4凸部924的数量,也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
利用以上说明了的第4实施方式的板90,也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的效果。
<<5.第5实施方式>>
参照图9和图10,说明第5实施方式的板100。图9是表示板100的俯视图。图10是图9的X-X剖面图。第5实施方式的板100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相比,在多个凸部102的结构上不同。以下,主要对凸部102的结构进行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凸部16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板100作为凸部102具备两个凸部1021。凸部1021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
各凸部1021从表面1001突出。各凸部1021在俯视时具有螺旋形状。各凸部1021含有顶面104。各凸部1021含有棱线1041和棱线1042。棱线1041和棱线1042在俯视时具有螺旋形状。在凸部1021的任意的位置处,棱线1041位于比棱线1042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如图9所示,棱线1041和棱线1042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在多个位置相交。
另外,虽未图示,但棱线1041和棱线1042与所有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均在45度~90度的范围内相交。也就是说,棱线1041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的角度处于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内。另外,棱线1042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的角度处于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内。
在本实施方式的板100中,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设定各凸部1021的形态。即,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凸部1021的高度、构成凸部1021的侧面的倾斜角度θ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顶面104的宽度、凸部1021的间隔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由此,能够以高成品率制造与假定载荷相对应地具有恰当的面刚度的板100。
另外,凸部1021的高度、构成凸部1021的侧面的倾斜角度θ既可以是在整个范围内相同,也可以是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同。另外,关于顶面104的宽度、凸部1021的间隔,也是既可以是在整个范围内相同,也可以是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同。另外,关于凸部1021的数量,也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
利用以上说明了的第5实施方式的板100,也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的效果。
<<6.第6实施方式>>
参照图11和图12,说明第6实施方式的板110。图11是表示板110的俯视图。图12是图11的XII-XII剖面图。第6实施方式的板110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相比,在多个凸部112的结构上不同。以下,主要对凸部112的结构进行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凸部16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凸部112包括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第1凸部1121以及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六个)第2凸部1122。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至少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适当地设定第1凸部1121和第2凸部1122的数量。
<6-1.第1凸部>
第1凸部1121从表面1101突出。第1凸部1121在俯视时具有以载荷点PL为基点包围载荷点PL的周围的螺旋形状。第1凸部1121含有顶面114和顶面116。第1凸部1121含有棱线1141、棱线1142、棱线1161以及棱线1162。
棱线1141和棱线1142在俯视时具有螺旋形状。如图11所示,棱线1141和棱线1142具有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垂直相交的部分。另外,虽未图示,但棱线1141和棱线1142与所有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均在45度~90度的范围内相交。也就是说,棱线1141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的角度处于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内。棱线1142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的角度处于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内。
棱线1161和棱线1162在俯视时互相平行。两个第1凸部1121中的一者所具有的棱线1161和棱线1162与假想直线L11垂直相交。两个第1凸部1121的另一者所具有的棱线1161和棱线1162与假想直线L13垂直相交。
<6-2.第2凸部>
六个第2凸部1122从表面1101突出。第2凸部1122比第1凸部1121远离载荷点PL。第2凸部1122含有顶面118。第2凸部1122含有棱线1181和棱线1182。棱线1181位于比棱线1182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
六个第2凸部1122中的一个第2凸部1122配置于与假想直线L11相交的位置。在该第2凸部1122中,如图11所示,棱线1181和棱线1182与假想直线L11垂直相交。六个第2凸部1122中的两个第2凸部1122配置于与假想直线L12相交的位置。在该第2凸部1122中,如图11所示,棱线1181和棱线1182与假想直线L12垂直相交。
六个第2凸部1122中的一个第2凸部1122配置于与假想直线L13相交的位置。在该第2凸部1122中,如图11所示,棱线1181和棱线1182与假想直线L13垂直相交。六个第2凸部1122中的两个第2凸部1122配置于与假想直线L14相交的位置。在该第2凸部1122中,如图11所示,棱线1181和棱线1182与假想直线L14垂直相交。
<6-3.多个凸部的形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板110中,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设定第1凸部1121和第2凸部1122的形态。即,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第1凸部1121和第2凸部1122的高度、构成第1凸部1121和第2凸部1122的侧面的倾斜角度θ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顶面114、116、118的宽度、第1凸部1121和第2凸部1122的间隔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由此,能够以高成品率制造与假定载荷相对应地具有恰当的面刚度的板110。
另外,第1凸部1121和第2凸部1122的高度、构成第1凸部1121和第2凸部1122的侧面的倾斜角度θ既可以是全部相同,也可以是各自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同。另外,关于顶面114、116、118的宽度、第1凸部1121和第2凸部1122的间隔,也是既可以是全部相同,也可以是各自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同。另外,关于第1凸部1121和第2凸部1122的数量,也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
利用以上说明了的第6实施方式的板110,也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的效果。
<<7.第7实施方式>>
参照图13和图14,说明第7实施方式的板120。图13是表示板120的俯视图。图14是图13的XIV-XIV剖面图。第7实施方式的板120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相比,在多个凸部122的结构上不同。以下,主要对凸部122的结构进行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凸部16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凸部122包括第1凸部1221、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第2凸部1222、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第3凸部1223。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至少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适当地设定第2凸部1222和第3凸部1223的数量。
<7-1.第1凸部>
第1凸部1221从板120的表面1201突出。第1凸部1221在俯视时形成为与板120的载荷点PL同心状。第1凸部1221含有顶面124。顶面124在俯视时呈正八边形。从板120的厚度方向观察,顶面124的中心与载荷点PL一致。
第1凸部1221含有棱线1241。棱线1241在俯视时具有正八边形状。如图13所示,棱线1241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垂直相交。另外,虽未图示,但棱线1241与所有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均在45度~90度的范围内相交。也就是说,棱线1241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的角度处于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内。
<7-2.第2凸部>
两个第2凸部1222分别从表面1201突出。两个第2凸部1222相对于载荷点PL形成为同心状。以下,将两个第2凸部1222中靠近载荷点PL的一者设为第1环状凸部126,将远离载荷点PL的一者设为第2环状凸部128。
<7-2-1.第1环状凸部>
第1环状凸部126含有顶面130。顶面130在俯视时具有正八边形的框形状。第1环状凸部126含有棱线1301和棱线1302。棱线1301位于比棱线1302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棱线1301和棱线1302在俯视时具有正八边形。如图13所示,棱线1301和棱线1302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垂直相交。另外,虽未图示,但棱线1301和棱线1302与所有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均在45度~90度的范围内相交。也就是说,棱线1301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的角度处于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内。棱线1302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的角度处于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内。
<7-2-2.第2环状凸部>
第2环状凸部128含有顶面132。顶面132在俯视时具有正八边形的框形状。第2环状凸部128含有棱线1321和棱线1322。棱线1321位于比棱线1322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棱线1321和棱线1322在俯视时具有正八边形。如图13所示,棱线1321和棱线1322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垂直相交。另外,虽未图示,但棱线1321和棱线1322与所有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均在45度~90度的范围内相交。也就是说,棱线1321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的角度处于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内。棱线1322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所成的角度中的锐角的角度处于45度以上且小于90度的范围内。
<7-3.第3凸部>
第3凸部1223从表面1201突出。第3凸部1223在俯视时具有大致梯形形状。第3凸部1223比第2环状凸部128远离载荷点PL。第3凸部1223含有顶面134。顶面134在俯视时具有梯形形状。第3凸部1223含有棱线1341和棱线1342。棱线1341位于比棱线1342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如图13所示,棱线1341和棱线1342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中的任一者垂直相交。
<7-4.多个凸部的形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板120中,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设定第1凸部1221、第2凸部1222以及第3凸部1223的形态。即,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第1凸部1221、第2凸部1222以及第3凸部1223的高度、构成第1凸部1221、第2凸部1222以及第3凸部1223的侧面的倾斜角度θ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顶面124、130、132、134的宽度、第1凸部1221、第2凸部1222以及第3凸部1223的间隔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由此,能够以高成品率制造与假定载荷相对应地具有恰当的面刚度的板120。
另外,第1凸部1221、第2凸部1222以及第3凸部1223的高度、构成第1凸部1221、第2凸部1222以及第3凸部1223的侧面的倾斜角度θ既可以是全部相同,也可以是各自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同。另外,关于顶面124、130、132、134的宽度、第1凸部1221、第2凸部1222以及第3凸部1223的间隔,也是既可以是全部相同,也可以是各自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同。另外,关于第2凸部1222和第3凸部1223的数量,也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
利用以上说明了的第7实施方式的板120,也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的效果。
<<8.第8实施方式>>
参照图15和图16,说明第8实施方式的板140。图15是表示板140的俯视图。图16是图15的XVI-XVI剖面图。第8实施方式的板140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相比,在多个凸部142的结构上不同。以下,主要对凸部142的结构进行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凸部16不同的点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顺时针的方向、也就是说右旋的方向上,将起点侧设为周向的一端,将终点侧设为周向的另一端。
凸部142包括第1凸部1421、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第2凸部1422、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第3凸部1423、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第4凸部1424、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第5凸部1425、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第6凸部1426、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第7凸部1427。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至少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适当地设定第1凸部1421~第7凸部1427的数量。
<8-1.第1凸部>
第1凸部1421位于载荷点PL上。第1凸部1421含有顶面143。第1凸部1421含有棱线1431。顶面143和棱线1431在俯视时具有圆形状。从板140的厚度方向观察,顶面143和棱线1431的中心与载荷点PL一致。
<8-2.第2凸部>
两个第2凸部1422位于以载荷点PL为中心的第1圆上。第2凸部1422含有顶面144。第2凸部1422具有棱线1441和棱线1442。棱线1441位于比棱线1442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棱线1441的中点比连结棱线1441的两端的直线远离载荷点PL,棱线1442的中点比连结棱线1442的两端的直线远离载荷点PL。也就是说,棱线1441和棱线1442在俯视时具有朝向远离载荷点PL的方向凸出的圆弧形状。如图15所示,棱线1441和棱线1442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中的任意两者垂直相交。
将两个第2凸部1422中的一者设为第2凸部1422A,将另一者设为第2凸部1422B。第2凸部1422A的周向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1垂直相交。第2凸部1422A的周向另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2垂直相交。第2凸部1422B的周向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3垂直相交。第2凸部1422B的周向另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4垂直相交。
<8-3.第3凸部>
两个第3凸部1423位于以载荷点PL为中心的第2圆上。第2圆具有比第1圆的直径大的直径。第3凸部1423含有顶面146。第3凸部1423具有棱线1461和棱线1462。棱线1461位于比棱线1462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棱线1461的中点比连结棱线1461的两端的直线远离载荷点PL,棱线1462的中点比连结棱线1462的两端的直线远离载荷点PL。也就是说,棱线1461和棱线1462在俯视时具有朝向远离载荷点PL的方向凸出的圆弧形状。如图15所示,棱线1461和棱线1462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中的任意两者垂直相交。
将两个第3凸部1423中的一者设为第3凸部1423A,将另一者设为第3凸部1423B。第3凸部1423A的周向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4垂直相交。第3凸部1423A的周向另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1垂直相交。第3凸部1423B的周向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2垂直相交。第3凸部1423B的周向另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3垂直相交。
从假想直线L14所延伸的方向观察,第3凸部1423A的周向一端部与第2凸部1422B的周向另一端部重叠。从假想直线L11所延伸的方向观察,第3凸部1423A的周向另一端部与第2凸部1422A的周向一端部重叠。从假想直线L12所延伸的方向观察,第3凸部1423B的周向一端部与第2凸部1422A的周向另一端部重叠。从假想直线L13所延伸的方向观察,第3凸部1423B的周向另一端部与第2凸部1422B的周向一端部重叠。
<8-4.第4凸部>
两个第4凸部1424位于以载荷点PL为中心的第3圆上。第3圆具有比第2圆的直径大的直径。第4凸部1424具有顶面148。第4凸部1424具有棱线1481和棱线1482。棱线1481位于比棱线1482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棱线1481的中点比连结棱线1481的两端的直线远离载荷点PL,棱线1482的中点比连结棱线1482的两端的直线远离载荷点PL。也就是说,棱线1481和棱线1482在俯视时具有朝向远离载荷点PL的方向凸出的圆弧形状。如图15所示,棱线1481和棱线1482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中的任意两者垂直相交。
将两个第4凸部1424中的一者设为第4凸部1424A,将另一者设为第4凸部1424B。第4凸部1424A的周向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1垂直相交。第4凸部1424A的周向另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2垂直相交。第4凸部1424B的周向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3垂直相交。第4凸部1424B的周向另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4垂直相交。
从假想直线L11所延伸的方向观察,第4凸部1424A的周向一端部与第3凸部1423A的周向另一端部和第2凸部1422A的周向一端部重叠。从假想直线L12所延伸的方向观察,第4凸部1424A的周向另一端部与第3凸部1423B的周向一端部和第2凸部1422A的周向另一端部重叠。从假想直线L13所延伸的方向观察,第4凸部1424B的周向一端部与第3凸部1423B的周向另一端部和第2凸部1422B的周向一端部重叠。从假想直线L14所延伸的方向观察,第4凸部1424B的周向另一端部与第3凸部1423A的周向一端部和第2凸部1422B的周向另一端部重叠。
<8-5.第5凸部>
两个第5凸部1425位于以载荷点PL为中心的第4圆上。第4圆具有比第3圆的直径大的直径。第5凸部1425含有顶面150。第5凸部1425具有棱线1501和棱线1502。棱线1501位于比棱线1502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棱线1501的中点比连结棱线1501的两端的直线远离载荷点PL,棱线1502的中点比连结棱线1502的两端的直线远离载荷点PL。也就是说,棱线1501和棱线1502在俯视时具有朝向远离载荷点PL的方向凸出的圆弧形状。如图15所示,棱线1501和棱线1502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中的任意两者垂直相交。
将两个第5凸部1425中的一者设为第5凸部1425A,将另一者设为第5凸部1425B。第5凸部1425A的周向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4垂直相交。第5凸部1425A的周向另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1垂直相交。第5凸部1425B的周向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2垂直相交。第5凸部1425B的周向另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3垂直相交。
从假想直线L14所延伸的方向观察,第5凸部1425A的周向一端部与第4凸部1424B的周向另一端部、第3凸部1423A的周向一端部以及第2凸部1422B的周向另一端部重叠。从假想直线L11所延伸的方向观察,第5凸部1425A的周向另一端部与第4凸部1424A的周向一端部、第3凸部1423A的周向另一端部以及第2凸部1422A的周向一端部重叠。从假想直线L12所延伸的方向观察,第5凸部1425B的周向一端部与第4凸部1424A的周向另一端部、第3凸部1423B的周向一端部以及第2凸部1422A的周向另一端部重叠。从假想直线L13所延伸的方向观察,第5凸部1425B的周向另一端部与第4凸部1424B的周向一端部、第3凸部1423B的周向另一端部以及第2凸部1422B的周向一端部重叠。
<8-6.第6凸部>
四个第6凸部1426位于以载荷点PL为中心的第5圆上。第5圆具有比第4圆的直径大的直径。第6凸部1426含有顶面152。第6凸部1426具有棱线1521和棱线1522。棱线1521位于比棱线1522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棱线1521的中点比连结棱线1521的两端的直线远离载荷点PL,棱线1522的中点比连结棱线1522的两端的直线远离载荷点PL。也就是说,棱线1521和棱线1522在俯视时具有朝向远离载荷点PL的方向凸出的圆弧形状。如图15所示,棱线1521和棱线1522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中的任一者垂直相交。
四个第6凸部1426中的第6凸部1426A的周向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1垂直相交。第6凸部1426A的周向另一端位于加强部12与周缘部14之间的分界。从假想直线L11所延伸的方向观察,第6凸部1426A的周向一端部与第5凸部1425A的周向另一端部、第4凸部1424A的周向一端部、第3凸部1423A的周向另一端部以及第2凸部1422A的周向一端部重叠。
四个第6凸部1426中的第6凸部1426B的周向一端位于加强部12与周缘部14之间的分界。第6凸部1426B的周向另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2垂直相交。从假想直线L12所延伸的方向观察,第6凸部1426B的周向另一端部与第5凸部1425B的周向一端部、第4凸部1424A的周向另一端部、第3凸部1423B的周向一端部以及第2凸部1422A的周向另一端部重叠。
四个第6凸部1426中的第6凸部1426C的周向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3垂直相交。第6凸部1426C的周向另一端位于加强部12与周缘部14之间的分界。从假想直线L13所延伸的方向观察,第6凸部1426C的周向一端部与第5凸部1425B的周向另一端部、第4凸部1424B的周向一端部、第3凸部1423B的周向另一端部以及第2凸部1422B的周向一端部重叠。
四个第6凸部1426中的第6凸部1426D的周向一端位于加强部12与周缘部14之间的分界。第6凸部1422D的周向另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4垂直相交。从假想直线L14所延伸的方向观察,第6凸部1426D的周向另一端部与第5凸部1425A的周向一端部、第4凸部1424B的周向另一端部、第3凸部1423A的周向一端部以及第2凸部1422B的周向另一端部重叠。
<8-7.第7凸部>
四个第7凸部1427位于以载荷点PL为中心的第6圆上。第6圆具有比第5圆的直径大的直径。第7凸部1427含有顶面154。第7凸部1427具有棱线1541和棱线1542。棱线1541位于比棱线1542靠近载荷点PL的位置。棱线1541的中点比连结棱线1541的两端的直线远离载荷点PL,棱线1542的中点比连结棱线1542的两端的直线远离载荷点PL。也就是说,棱线1541和棱线1542在俯视时具有朝向远离载荷点PL的方向凸出的圆弧形状。如图15所示,棱线1541和棱线1542与四条假想直线L11、L12、L13、L14中的任一者垂直相交。
四个第7凸部1427中的第7凸部1427A的周向一端位于加强部12与周缘部14之间的分界。第7凸部1427A的周向另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1垂直相交。从假想直线L11所延伸的方向观察,第7凸部1427的周向另一端部与第6凸部1426A的周向一端部、第5凸部1425A的周向另一端部、第4凸部1424A的周向一端部、第3凸部1423A的周向另一端部以及第2凸部1422A的周向一端部重叠。
四个第7凸部1427中的第7凸部1427B的周向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2垂直相交。第7凸部1427A的周向另一端位于加强部12与周缘部14之间的分界。从假想直线L12所延伸的方向观察,第7凸部1427B的周向一端部与第6凸部1426B的周向另一端部、第5凸部1425B的周向一端部、第4凸部1424A的周向另一端部、第3凸部1423B的周向一端部以及第2凸部1422A的周向另一端部重叠。
四个第7凸部1427中的第7凸部1427C的周向一端位于加强部12与周缘部14之间的分界。第7凸部1423C的周向另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3垂直相交。从假想直线L13所延伸的方向观察,第7凸部1427C的周向另一端部与第6凸部1426C的周向一端部、第5凸部1425B的周向另一端部、第4凸部1424B的周向一端部、第3凸部1423B的周向另一端部以及第2凸部1422B的周向一端部重叠。
四个第7凸部1427中的第7凸部1427D的周向一端部与假想直线L14垂直相交。第7凸部1427D的周向另一端位于加强部12与周缘部14之间的分界。从假想直线L14所延伸的方向观察,第7凸部1427D的周向一端部与第6凸部1426D的周向另一端部、第5凸部1425A的周向一端部、第4凸部1424B的周向另一端部、第3凸部1423A的周向一端部以及第2凸部1422B的周向另一端部重叠。
<8-8.多个凸部的形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板140中,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设定第1凸部1421~第7凸部1427的形态。即,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第1凸部1421~第7凸部1427的高度、构成第1凸部1421~第7凸部1427的侧面的倾斜角度θ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顶面143、144、146、148、150、152、154的宽度、第1凸部1421~第7凸部1427的间隔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由此,能够以高成品率制造与假定载荷相对应地具有恰当的面刚度的板140。
另外,第1凸部1421~第7凸部1427的高度、构成第1凸部1421~第7凸部1427的侧面的倾斜角度θ既可以是全部相同,也可以是各自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同。另外,关于顶面143、144、146、148、150、152、154的宽度、第1凸部1421~第7凸部1427的间隔,也是既可以是全部相同,也可以是各自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同。另外,关于第1凸部1421~第7凸部1427的数量,也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
另外,从假想直线L11所延伸的方向观察,在该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凸部的互相重叠的部分的周向长度根据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适当地进行设定。此时,如图15所示,对于靠近载荷点PL且相邻的两个凸部以及远离载荷点PL且相邻的两个凸部来说,互相重叠的部分的周向长度也可以相同。也就是说,对于在假想直线L11所延伸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凸部,与假想直线L11交叉的周向端部的边缘也可以沿与假想直线L11平行的方向延伸。
或者,如图17所示,也可以是,对于互相重叠的部分的周向长度来说,远离载荷点PL且相邻的两个凸部的互相重叠的部分的周向长度比靠近载荷点PL且相邻的两个凸部的互相重叠的部分的周向长度大。也就是说,对于在假想直线L11所延伸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凸部,与假想直线L11交叉的周向端部的边缘也可以沿经由载荷点PL与假想直线L11交叉的方向延伸。在该情况下,一边缘与另一边缘所成的角度Ф根据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适当地进行设定。
另外,虽未图示,但从假想直线L12所延伸的方向观察,在该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凸部的互相重叠的部分的周向长度也能够如图17所示那样地构成。另外,从假想直线L13所延伸的方向观察,在该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凸部的互相重叠的部分的周向长度也能够如图17所示那样地构成。而且,从假想直线L14所延伸的方向观察,在该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凸部的互相重叠的部分的周向长度也能够如图17所示那样地构成。
利用以上说明了的第8实施方式的板140,也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的效果。
<<9.第9实施方式>>
参照图18和图19,说明第9实施方式的板160。图18是表示板160的俯视图。图19是图18的XVI-XVI剖面图。第9实施方式的板160与第8实施方式的板140相比,在多个第2凸部162的结构上不同。以下,主要对第2凸部162的结构进行说明,对与第8实施方式的凸部142不同的点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顺时针的方向、也就是说右旋的方向上,将起点侧设为周向的一端,将终点侧设为周向的另一端。
板160相对于第8实施方式的板140追加了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第8凸部1621、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第9凸部1622、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第10凸部1623、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第11凸部1624。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至少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适当地设定第1凸部1621~第11凸部1624的数量。
<9-1.第8凸部>
第8凸部1621从表面1601突出。第8凸部1621含有顶面164。顶面164在俯视时具有圆形状。第8凸部1621具有棱线1641。棱线1641在俯视时具有圆形状。与第2凸部1422同样地,第8凸部1621位于第1圆上。第8凸部1621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第2凸部1422之间。
<9-2.第9凸部>
第9凸部1622从表面1601突出。第9凸部1622含有顶面166。顶面166在俯视时具有圆形状。第9凸部1622具有棱线1661。棱线1661在俯视时具有圆形状。与第3凸部1423同样地,第9凸部1622位于第2圆上。第9凸部1622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第3凸部1423之间。
<9-3.第10凸部>
第10凸部1623从表面1601突出。第10凸部1623含有顶面168。顶面168在俯视时具有圆形状。第10凸部1623具有棱线1681。棱线1681在俯视时具有圆形状。与第4凸部1424同样地,第10凸部1623位于第3圆上。第10凸部1623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第4凸部1424之间。
<9-4.第11凸部>
第11凸部1624从表面1601突出。第11凸部1624含有顶面170。顶面170在俯视时具有圆形状。第11凸部1624具有棱线1701。棱线1701在俯视时具有圆形状。与第5凸部1425同样地,第11凸部1624位于第4圆上。第11凸部1624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第5凸部1425之间。
<9-5.多个凸部的形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板160中,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设定第1凸部1421~第11凸部1624的形态。即,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第1凸部1421~第11凸部1624的高度、构成第1凸部1421~第11凸部1624的侧面的倾斜角度θ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顶面143、144、146、148、150、152、154、164、166、168、170的宽度、第1凸部1421~第11凸部1624的间隔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由此,能够以高成品率制造与假定载荷相对应地具有恰当的面刚度的板160。
另外,第1凸部1421~第11凸部1624的高度、构成第1凸部1421~第11凸部1624的侧面的倾斜角度θ既可以是全部相同,也可以是各自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同。另外,关于顶面143、144、146、148、150、152、154、164、166、168、170的宽度、第1凸部1421~第11凸部1624的间隔,也是既可以是全部相同,也可以是各自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同。另外,关于第2凸部1422~第11凸部1624的数量,也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
利用以上说明了的第9实施方式的板160,也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的效果。
<<10.第10实施方式>>
参照图20,说明第10实施方式的板2000。图20是表示板2000的俯视图。第10实施方式的板2000具有多个载荷点PL1、PL2。在载荷点PL1、PL2各自的的周围设有与从各载荷点PL1、PL2呈放射状延伸的多条假想直线的各条假想直线在多个位置相交的凸部。以下,采用具备形成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的凸部16作为凸部的板2000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板2000在俯视时具有长方形状。板2000在左半部分的区域2000L的中央具有载荷点PL1,在右半部分的区域2000R的中央具有载荷点PL2。在板2000的左半部分的区域2000L形成有在载荷点PL1的周围形成的凸部16L。凸部16L含有第1凸部161L、第2凸部162L以及第3凸部163L。
另一方面,在板2000的右半部分的区域2000R形成有在载荷点PL2的周围形成的凸部16R。凸部16R含有第1凸部161R、第2凸部162R以及第3凸部163R。在左半部分的区域2000L与右半部分的区域2000R之间的分界部分B,左右的第3凸部163L、163R的顶面38L、38R、侧面40L、40R、侧面42L、42R、表面101彼此间连续。
另外,对于图20所示的板2000来说,在第3凸部163L、163R的分界部分B处,侧面40L、40R或者侧面42L、42R彼此间的连接部位形成为锐角。相对于此,如图21所示,也可以在侧面40L、40R或者侧面42L、42R彼此间的连接部位设置曲面,构成为侧面40L、40R或者侧面42L、42R彼此间借助曲面相连续。由此,在分别对载荷点PL1、PL2施加有载荷的状态下,能够缓和在左半部分的区域2000L与右半部分的区域2000R之间的分界部分B处的局部的应力集中。
在板2000中,考虑相对于被施加于各自的载荷点PL1、PL2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设定各凸部16L、16R的形态。即,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各凸部16L、16R的高度、构成各凸部16L、16R的侧面的倾斜角度θ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地,各凸部16L、16R的顶面的宽度、各凸部16L、16R的间隔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由此,能够以高成品率制造与假定载荷相对应地具有恰当的面刚度的板2000。
另外,各凸部16L、16R的高度、构成各凸部16L、16R的侧面的倾斜角度θ既可以是全部相同,也可以是各自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同。另外,关于各凸部16L、16R的顶面的宽度、各凸部16L、16R的间隔,也是既可以是全部相同,也可以是各自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同。另外,关于第2凸部162L、162R和第3凸部163L、163R的数量,也能够根据假定载荷的大小进行设定。
根据以上说明了的第10实施方式的板2000,即使在对板2000的多个位置从外部施加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的板10同样的效果。特别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板2000,能够针对被施加于各自的载荷点PL1、PL2的假定载荷而恰当地提高面刚度。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板2000的凸部16L、16R的形状、更具体地说凸部16L、16R的俯视时的形状不限定于圆形。也可以代替第1实施方式的板10的凸部16的形状,设为第2~第9实施方式的任一种板的凸部的形状。形成于左半部分的区域2000L的凸部的形状与形成于右半部分的区域2000R的凸部的形状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板2000中,形成于载荷点PL1、PL2各自的周围的凸部16L、16R的截面形状、密度、形成范围既可以相同,也可以根据分别被施加于载荷点PL1、PL2的假定载荷而使凸部16L、16R的截面形状、密度、形成范围不同。以下,在第11~第12实施方式中,对使形成于左右的区域的凸部的形成范围以及密度不同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11.第11实施方式>>
参照图22,说明第11实施方式的板2100。图22是表示板2100的俯视图。对于第11实施方式的板2100来说,左右的区域2100L、2100R的范围、即分别形成有凸部16L、16R的范围不同。以下,对与第10实施方式的板2000不同的方面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板2100是施加于载荷点PL1的假定载荷比施加于载荷点PL2的假定载荷大的板的例子。在该板2100中,形成于载荷点PL1的周围的凸部16L的形成范围比形成于载荷点PL2的周围的凸部16R的形成范围大,以使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1的载荷的面刚度相对变大。在形成有凸部16L的区域2100L与形成有凸部16R的区域2100R之间的分界部分B,以凸部16L、16R彼此不发生干涉的方式形成了凸部16R的第2凸部162R的端部。
在第11实施方式的板2100中,考虑相对于各自的被施加于载荷点PL1、PL2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设定凸部16L、16R的形成范围,使形成于假定载荷较大的载荷点PL1的周围的凸部16L的形成范围较大。由此,能够相对地提高以载荷点PL1为中心的面刚度,能够针对各自的被施加于载荷点PL1、PL2的假定载荷恰当地提高面刚度。
另外,在图22所示的板2100中,当在板2100前表面形成凸部16L、16R时,各自的凸部16L、16R的形成范围根据被施加于载荷点PL1、PL2的假定载荷进行了设定。相对于此,如图23所示,也可以在含有载荷点PL1的左半部分的区域2100L以及含有载荷点PL2的右半部分的区域2100R的范围内分别根据假定载荷使凸部16L、16R的形成范围不同。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板2100的凸部16L、16R的形状、更具体地说凸部16L、16R的俯视时的形状不限定于圆形。也可以代替第1实施方式的板10的凸部16的形状,设为第2~第9实施方式的任一种板的凸部的形状。形成于左半部分的区域2100L的凸部的形状与形成于右半部分的区域2100R的凸部的形状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12.第12实施方式>>
参照图24,说明第12实施方式的板2300。图24是表示板2300的俯视图。对于第12实施方式的板2300来说,分别形成于左右的区域2300L、2300R的凸部16L、16R的密度不同。以下,对第12实施方式的与板2000不同的方面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板2300是施加于载荷点PL1的假定载荷比施加于载荷点PL2的假定载荷大的板的例子。在该板2100中,形成于载荷点PL1的周围的凸部16L的密度比形成于载荷点PL2的周围的凸部16R的密度高,以使相对于被施加于载荷点PL1的载荷的面刚度相对变大。在形成有凸部16L的区域2300L与形成有凸部16R的区域2300R之间的分界部分B,以使左右的第3凸部163L、163R的顶面38L、38R、侧面40L、40R、侧面42L、42R、表面101彼此间连续的方式设定分界部分B的位置。
在第12实施方式的板2300中,考虑相对于各自的被施加于载荷点PL1、PL2的假定载荷的面刚度而设定凸部16L、16R的密度,使形成于假定载荷较大的载荷点PL1的周围的凸部16L的密度较高。由此,能够相对地提高以载荷点PL1为中心的面刚度,能够针对被施加于各自的载荷点PL1、PL2的假定载荷而恰当地提高面刚度。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板2300的凸部16L、16R的形状、更具体地说凸部16L、16R的俯视的形状不限定于圆形。也可以代替第1实施方式的板10的凸部16的形状,设为第2~第9实施方式的任一种板的凸部的形状。形成于左半部分的区域2300L的凸部的形状与形成于右半部分的区域2300R的凸部的形状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可以连同凸部16L、16R的密度一起,根据假定载荷而设定凸部16L、16R的形成范围。
实施例
<评价1>
利用FEM分析评价了第1~第9实施方式的板10、50、70、90、100、110、120、140、160的各自的面刚度(实施例1~9)。为了进行比较,对于图25所示的板180(比较例1)和图26所示的板190(比较例2),也同样地利用FEM分析评价了面刚度。
(FEM分析的条件)
FEM分析使用了市售的通用程序代码LS-DYNA ver.971rev6.1.1。利用静态隐式算法实施了计算。板为具有15mm的凸缘的285mm见方的正方形的板材。凸缘是通过将板的端缘部垂直弯折而形成的。板的材料为钢铁材料(杨氏模量:206.5GPa,泊松比:0.3,密度:7.85g/cm3)。板厚为0.6mm。计算了在约束板的四角和板的各边的中央、并对板的中央施加了载荷(10N)时的位移。施加了载荷的范围为正方形。施加了载荷的范围(正方形)的各边的长度为20mm、50mm、100mm以及150mm这四种。
在实施例1~9的板中,凸部的顶面的宽度为2mm,凸部的侧面相对于板的表面的倾斜角度θ为45度,在从施加了载荷的范围(载荷点)向外侧去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凸部(一凸部所具有的顶面与另一凸部所具有的顶面之间的间隔)的间隔为10mm,凹凸深度为3mm。关于实施例1,位于载荷点PL上的凸部的顶面的直径为3mm。关于实施例2、3、4,位于载荷点PL上的凸部的顶面的一边的长度为6mm。关于实施例8、9,图17所示的角度Ф为30度。
(比较例1的板)
如图25所示,比较例1的板180具有凸部182。此处,图25是表示凸部182的顶面的形状的说明图。实际上,在凸部182的边缘部分形成有倾斜面。为了容易理解,在图25中,对凸部182标注了影线。倾斜面相对于板180的表面1801的倾斜角度为45度。凸部182的从表面1801突出的突出高度(板180的凹凸深度)为3mm。
在凸部182中,尺寸D1为24mm。尺寸D2为40mm。尺寸D3为8mm。尺寸D4为8mm。尺寸D5为8mm。尺寸D6为24mm。尺寸D7为20mm。尺寸D8为24mm。尺寸D9为3mm。尺寸D10为3mm。尺寸D11为15mm。尺寸D12为24mm。尺寸D13为3mm。尺寸D14为8mm。尺寸D15为24mm。尺寸D16为40mm。
(比较例2的板)
如图26所示,比较例2的板190具有凸部192。此处,图26是表示凸部192的顶面的形状的说明图。实际上,在凸部192的边缘部分形成有倾斜面。为了容易理解,在图26中,对凸部192标注了影线。倾斜面相对于板190的表面1901的倾斜角度为45度。凸部192的从表面1901突出的突出高度(板190的凹凸深度)为3mm。
在凸部192中,尺寸D1为24mm。尺寸D2为40mm。尺寸D3为8mm。尺寸D4为3mm。尺寸D5为11mm。尺寸D6为24mm。尺寸D7为18mm。尺寸D8为40mm。尺寸D9为48mm。尺寸D10为3mm。尺寸D11为18mm。尺寸D12为12mm。
(分析结果)
图27~图30表示分析结果。图27是表示施加了载荷的范围为20mm见方的正方形的情况下的结果的图表。图28是表示施加了载荷的范围为50mm见方的正方形的情况下的结果的图表。图29是表示施加了载荷的范围为100mm见方的正方形的情况下的结果的图表。图30是表示施加了载荷的范围为150mm见方的正方形的情况下的结果的图表。
在图27~图30中,纵轴表示相对于平板的面刚度的增加率。如以下这样地求出了该增加率。首先,与上述同样地,计算了在对平板施加了载荷时的位移。而且,通过对平板施加了载荷时的位移除以对具有凸部的板施加了载荷时的位移,从而求得上述增加率。
如图27~图30所示,实施例1~9相比于比较例1、2,面刚度提高了。实施例1、3、6~9相比于实施例2、4、5,面刚度提高了。与从载荷点PL呈放射状延伸的假想直线垂直相交的棱线越多,面刚度越是提高。若存在与连结载荷点PL和板的顶点的直线垂直相交的棱线,则面刚度提高了。
<评价2>
关于上述的实施例8,利用FEM分析评价了图17所示的角度Ф不同的情况下的面刚度。具体地说,作为角度Ф,假定了5度、10度、20度、30度、40度的情况。另外,为了进行比较,对上述实施例1的板以及上述比较例1的板也利用FEM分析评价了面刚度。此处,上述实施例1的板相当于角度Ф为90度的情况。分析条件与评价1的情况相同。
(分析结果)
图31~图34表示分析结果。图31是表示施加了载荷的范围为20mm见方的正方形的情况下的结果的图表。图32是表示施加了载荷的范围为50mm见方的正方形的情况下的结果的图表。图33是表示施加了载荷的范围为100mm见方的正方形的情况下的结果的图表。图34是表示施加了载荷的范围为150mm见方的正方形的情况下的结果的图表。
如图31~图34所示,角度Ф越大,面刚度越是提高。
以上,参照所附附图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该例子。明确的是,只要是具有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的通常的知识的技术人员,就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畴内想到各种变形例或者修正例,有关这些变形例或者修正例当然也应理解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例如,板在形成有凸部的区域(上述实施方式的加强部)的周围也可以不具备用于将板安装于其他构件的周缘部。形成有凸部的区域(上述实施方式的加强部)既可以形成为平坦的面,也可以形成为曲面。也可以对形成有棱线的部分施加圆角加工(日文:フィレット加工)。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多个凸部在通过载荷点PL的预定截面以等间隔配置的形态。为了均等地承受载荷,如这些实施方式这样,优选的是,在通过载荷点PL的预定截面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凸部。然而,要板所要求的特性被容许,凸部的间隔就也可以在板整体或板的局部不同。另外,为了设计等的方便,也可以在局部不设置凸部。例如,只要板所要求的特性被容许,就也可以使凸部在局部缺失。
附图标记说明
10:板
12:加强部
14:周缘部
16:凸部
18、26、32、38:顶面
20、28、30、34、36、40、42:侧面
22:第1环状凸部
24:第2环状凸部
161:第1凸部
162:第2凸部
163:第3凸部
181、261、262、321、322、381、382:棱线
L11、L12、L13、L14:假想直线
PL:载荷点

Claims (8)

1.一种板,其中,
该板包括:
载荷点,在该载荷点处与其他构件接合或者抵接,通过所述其他构件从外部对该载荷点施加载荷;以及
凸部,其从板的表面突出,相对于所述载荷点呈同心状地连续或者非连续地形成为环状或螺旋状,
从所述载荷点呈放射状延伸的所有假想直线中的各条假想直线与所述凸部的棱线在多个位置以45度~90度的角度相交,
所述板是汽车的地板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其中,
所述凸部以包围所述载荷点的全周的方式连续或者非连续地形成于所述载荷点的周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其中,
所述板具有多个所述载荷点,
根据被施加于所述载荷点的假定载荷,所述凸部的密度、形成范围以及截面形状中的至少一者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其中,
在分别形成于多个所述载荷点的周围的所述凸部相交的分界部分,所述凸部的侧面借助曲面而连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其中,
所述凸部的棱线与多条所述假想直线垂直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其中,
多条所述假想直线是连结所述载荷点和所述板的多个顶点的直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其中,
所述凸部含有与所述板的表面平行的顶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其中,
所述板由钢板形成。
CN201580012493.3A 2014-03-14 2015-03-13 Active CN1061032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2405 2014-03-14
JP2014-052405 2014-03-14
PCT/JP2015/057467 WO2015137482A1 (ja) 2014-03-14 2015-03-13 パネ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3250A CN106103250A (zh) 2016-11-09
CN106103250B true CN106103250B (zh) 2019-04-05

Family

ID=54071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2493.3A Active CN106103250B (zh) 2014-03-14 2015-03-13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272954B2 (zh)
JP (1) JP6319422B2 (zh)
KR (2) KR20180043409A (zh)
CN (1) CN106103250B (zh)
MX (1) MX2016009373A (zh)
WO (1) WO20151374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008423A1 (de) * 2016-07-11 2018-01-1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Unterbau für ein Kraftfahrzeug
FR3084323B1 (fr) * 2018-07-24 2020-09-18 Psa Automobiles Sa Plancher topographiqu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JP7411522B2 (ja) * 2020-09-04 2024-01-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IT202100006158A1 (it) 2021-03-16 2022-09-16 Easy House System Modulo di copertura per edifici resistente per forma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7072A (zh) * 2005-04-15 2006-10-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体地板结构
CN101289100A (zh) * 2007-04-20 2008-10-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地板结构
CN101636309A (zh) * 2007-03-30 2010-01-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结构
CN102822040A (zh) * 2010-03-26 2012-12-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机罩结构
JP2013139216A (ja) * 2012-01-05 2013-07-18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N203245305U (zh) * 2010-07-12 2013-10-23 住友轻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凹凸部的板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18633A (ja) 1992-01-30 1993-08-27 Ibiden Co Ltd プリント回路基板におけるピン立て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ピン立て用孔部を設けたプリント回路基板
US6793276B2 (en) * 2001-07-30 2004-09-21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Automobile floor structure
CN100434625C (zh) 2002-04-30 2008-11-19 邱则有 一种钢筋砼用立体承力模壳
US7036860B1 (en) * 2004-10-29 2006-05-0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utomotive rear load floor
BRPI0809384A2 (pt) 2007-03-30 2014-09-09 Honda Motor Co Ltd Estrutura traseira de um corpo de veículo
JP2008279797A (ja) * 2007-05-08 2008-11-20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後部構造
DE602008005431D1 (de) * 2007-04-20 2011-04-21 Honda Motor Co Ltd Fahrzeug bodenstruktur
JP4402704B2 (ja) 2007-04-20 2010-01-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フロアパネル
JP4302151B2 (ja) * 2007-04-20 2009-07-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フロアパネル
JP2009286249A (ja) 2008-05-29 2009-12-10 Toyota Motor Corp 車体パネル構造及びフロアパネル
MY161274A (en) 2010-01-13 2017-04-14 Nippon Steel Corp Panel
JP5722640B2 (ja) 2011-01-17 2015-05-27 株式会社Uacj 凹凸部を有する板材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車両パネル及び積層構造体
US9097492B2 (en) * 2012-05-31 2015-08-04 Foster-Miller, Inc. Blast/impact mitigation shield
JP6148134B2 (ja) * 2013-09-20 2017-06-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のフロアパネル構造
DE102016002634A1 (de) * 2016-03-03 2017-09-0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Karosseriebautei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7072A (zh) * 2005-04-15 2006-10-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体地板结构
CN101636309A (zh) * 2007-03-30 2010-01-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结构
CN101289100A (zh) * 2007-04-20 2008-10-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地板结构
CN102822040A (zh) * 2010-03-26 2012-12-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机罩结构
CN203245305U (zh) * 2010-07-12 2013-10-23 住友轻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凹凸部的板材
JP2013139216A (ja) * 2012-01-05 2013-07-18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6009373A (es) 2016-09-16
JPWO2015137482A1 (ja) 2017-04-06
US20160347376A1 (en) 2016-12-01
CN106103250A (zh) 2016-11-09
KR20180043409A (ko) 2018-04-27
US20190202502A1 (en) 2019-07-04
US10272954B2 (en) 2019-04-30
WO2015137482A1 (ja) 2015-09-17
KR20160117576A (ko) 2016-10-10
JP6319422B2 (ja) 2018-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3250B (zh)
JP6112738B2 (ja) 管状部分を有する金属パッケージ
JP3866623B2 (ja) 合成樹脂製角型容器
CN1146417A (zh) 自动闭合的液体分配包装件
ATE482870T1 (de) Verbindung zwischen dem dachquerträger und der oberen mittelsäulenverstärk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CA2547279A1 (en) Synthetic resin heat-resistant bottle type container
US8789732B2 (en) Stamped roof rail for vehicle article carri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10099853A (zh) 树脂制容器
CN104058008B (zh) 用于车辆的后置物板的结构
CN207875764U (zh) 车用增强片和具有所述增强片的车身结构
US20120103984A1 (en) Sheet Metal Lid With Guide Posts For A Container
EP2657109A2 (en) Fender structure for work machine
CN208813308U (zh) 一种用于增强侧围外板的抗凹性能的结构
CN205498822U (zh) 汽车及其备胎盖板
AU2006251211B2 (en) Tin lid with guide posts for a container
CN206086880U (zh) 纵梁前加强外板
CN201205942Y (zh) 具反光效果的自行车用水壶架
CN110494368A (zh) 合成树脂制容器
CN211281870U (zh) 一种带有加强筋的方便桶
JP2001341717A (ja) 加熱充填ボトル
CN217049740U (zh) 一种高强轻量化皇冠盖
CN202518584U (zh) 一种铁塑复合封装罐
CN209222753U (zh) 一种清洗销钉用塑胶固定件
JPH0327021Y2 (zh)
CN100386164C (zh) 具有折边部的铝合金板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Nippon Iron & Steel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