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98822U - 汽车及其备胎盖板 - Google Patents

汽车及其备胎盖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98822U
CN205498822U CN201620194318.2U CN201620194318U CN205498822U CN 205498822 U CN205498822 U CN 205498822U CN 201620194318 U CN201620194318 U CN 201620194318U CN 205498822 U CN205498822 U CN 205498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ver plate
thickness
spare tire
rig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943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子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943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98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98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988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及其备胎盖板,所述汽车的备胎盖板具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厚度减薄部,所述第一厚度减薄部贯通所述盖板的两相对侧,所述备胎盖板包括弹性外层和刚性内层,所述刚性内层包覆在所述弹性外层内,所述刚性内层在所述第一厚度减薄部处形成断裂间隙。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备胎盖板,能够实现盖板内部多次弯折翻转以及在打开状态下的定位。

Description

汽车及其备胎盖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及其备胎盖板。
背景技术
在汽车日常使用过程中,备胎盖板除支撑用户日常存放于行李箱的物品外,还用于遮挡下部备胎。车辆在行驶中一旦出现轮胎损坏情况,用户需要翻转掀开备胎盖板并取出其下部的备胎和工具袋,更换备胎以将车辆驾驶至修理厂。
已有的备胎盖板的转轴处设计增加附件金属荷叶转轴,加大零部件成本、生产制造难度。此外,还需要增加限位结构,用户在开启备胎盖板的同时,将备胎盖板限位钩(或其它结构)钩在门口密封条处或周边固定结构,这样不仅不方便操作,而且增加了产品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多次弯折翻转以及在打开状态下的定位的汽车的备胎盖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该备胎盖板的汽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汽车的备胎盖板,所述备胎盖板具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厚度减薄部,所述第一厚度减薄部贯通所述盖板的两相对侧,所述备胎盖板包括弹性外层和刚性内层,所述刚性内层包覆在所述弹性外层内,所述刚性内层在所述第一厚度减薄部处形成断裂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备胎盖板,能够实现盖板内部多次弯折翻转以及在打开状态下的定位。
可选地,所述备胎盖板包括:上板体,所述上板体具有互相贴合的第一弹性层和第一刚性层;以及下板体,所述下板体具有互相贴合的第二弹性层和第二刚性层,所述第一刚性层与所述第二刚性层相对设置且至少部分贴合,所述第一弹性层和所述第二弹性层共同构成所述弹性外层,所述第一刚性层和所述第二刚性层共同构成所述刚性内层,所述断裂间隙形成在所述第一刚性层与所述第二刚性层的贴合处。
可选地,所述第一刚性层与所述第二刚性层之间通过热熔胶贴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层和所述第二弹性层穿过所述断裂间隙并互相连接。
可选地,相邻两个第一厚度减薄部之间通过第二厚度减薄部连接,所述第二厚度减薄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厚度减薄部的最小厚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厚度减薄部包括依次连接的收缩段以及扩张段,所述扩张段与所述第二厚度减薄部连接,所述收缩段与所述扩张段的连接处与所述断裂间隙相对。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层和所述第二弹性层的厚度为固定值,所述收缩段的第一刚性层和第二刚性层的厚度逐渐减小,所述扩张段的第一刚性层和第二刚性层的厚度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厚度减薄部的第一刚性层的厚度和第二刚性层的厚度为固定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厚度减薄部处的上表面呈下沉状。
可选地,所述备胎盖板为模压成型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汽车包括所述的备胎盖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备胎盖板的示意图(处于关闭状态时)。
图2是沿图1中的线A-A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沿图1中的线B-B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备胎盖板的示意图(处于打开状态时)。
图5是沿图4中的线C-C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备胎盖板100,固定盖板100a,翻转盖板100b,上板体10,第一弹性层11,第一刚性层12,下板体20,第二弹性层21,第二刚性层22,第一厚度减薄部30,收缩段31,扩张段32,第二厚度减薄部40,断裂间隙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的备胎盖板100。
如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汽车的备胎盖板100,备胎盖板100具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厚度减薄部30,第一厚度减薄部30贯通盖板的两相对侧,备胎盖板100包括弹性外层和刚性内层,刚性内层包覆在弹性外层内,刚性内层在第一厚度减薄部30处形成断裂间隙d。
其中,第一厚度减薄部30是指备胎盖板100上厚度小于周围区域且刚性内层在此处形成断裂间隙d的区域。多个第一厚度减薄部30形成为转轴,备胎盖板100上位于最左端的第一厚度减薄部30的左侧的区域形成用于与车身固定的固定盖板100a,备胎盖板100上位于最右端的第一厚度减薄部30的右侧的区域形成翻转盖板100b(参见图4)。
其中,弹性外层采用橡胶等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刚性外层采用钢板等承重能力好、不易变形的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备胎盖板100,第一厚度减薄部30贯通盖板的两相对侧以使备胎盖板100在每个第一厚度减薄部30处均能进行弯折翻转,当需要取出备胎时将翻转盖板100b翻转至固定盖板100a上方(参见图4),位于两端的第一厚度减薄部30之间的区域被转动大体90度,翻转盖板100b转动近180度(参见图5);刚性内层在第一厚度减薄部30处形成断裂间隙d以保证翻转盖板100b不会在刚性内层的应力作用下回落,实现了盖板内部多次弯折翻转以及在打开状态下的定位,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方便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所示,备胎盖板100包括上板体10以及下板体20。上板体10具有互相贴合的第一弹性层11和第一刚性层12,下板体20具有互相贴合的第二弹性层21和第二刚性层22。第一刚性层12与第二刚性层22相对设置且至少部分贴合,第一弹性层11和第二弹性层21共同构成弹性外层,第一刚性层12和第二刚性层22共同构成刚性内层,断裂间隙d形成在第一刚性层12与第二刚性层22的贴合处。
具体地,第一弹性层11与第一刚性层12固定连接,第二弹性层21与第二刚性层22固定连接,第一刚性层12与第二刚性层22的贴合处固定连接,第一厚度减薄部30所在的区域的第一刚性层12与第二刚性层22互相贴合。
由此,采用上述结构的备胎盖板100不仅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而且便于加工制造。
进一步地,第一刚性层12与第二刚性层22之间通过热熔胶贴合连接。也就是说,第一刚性层12与第二刚性层22的贴合处设有热熔胶。由此,进一步提高了备胎盖板100的加工方便性以及快捷性。
在图3和图5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层11和第二弹性层21穿过断裂间隙d并互相连接。由此,第一弹性层11和第二弹性层21在此处连接,使在备胎盖板100的翻转盖板100b翻转时,翻转盖板100b带动每个第一厚度减薄部30两侧的板体相对断裂间隙d发生弯折翻转,而且增强了备胎盖板100的耐折性。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5所示,相邻两个第一厚度减薄部30之间通过第二厚度减薄部40连接,第二厚度减薄部40的厚度大于第一厚度减薄部30的最小厚度。其中,第二厚度减薄部40的厚度小于备胎盖板100上第一刚性层12与第二刚性层22相贴合且未减薄区域的厚度。
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厚度减薄部30包括依次连接的收缩段31以及扩张段32,扩张段32与第二厚度减薄部连接,收缩段31与扩张段32的连接处与断裂间隙d相对。
具体地,第一弹性层11和第二弹性层21的厚度为固定值,收缩段31的第一刚性层12和第二刚性层22的厚度逐渐减小,扩张段32的第一刚性层12和第二刚性层22的厚度逐渐增大,第二厚度减薄部的第一刚性层12的厚度和第二刚性层22的厚度为固定值。
举例而言,第一弹性层11、第二弹性层21的厚度为L,第一刚性层12和第二刚性层22在未减薄区域的厚度为2L,收缩段31的第一刚性层12和第二刚性层22的厚度自2L逐渐减小至0,扩张段32的第一刚性层12和第二刚性层22的厚度自0逐渐增加至L,第二厚度减薄部的第一刚性层12和第二刚性层22的厚度为L。
这样,第二厚度减薄部40的设置减少了翻转盖板100b翻转的阻力,更便于翻转盖板100b翻转贴合在固定盖板100a上。
参照图3所示,第二厚度减薄部处的上表面呈下沉状。由此,便于采用模压成型加工形成断裂间隙d。可以理解,备胎盖板100为模压成型件。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加工备胎盖板100可使备胎盖板100一次成型,提高了生产效率,便于产品的批量生产。
此外,参照图2和图4所示,第一刚性层12和第二刚性层22未贴合的部分形成间隙,由此提高了备胎盖板100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备胎盖板100。具体地,备胎盖板100的固定盖板100a与车身钣金固定连接,备胎盖板100的翻转盖板100b搭接在车身上,由此既能实现备胎盖板100的翻转,也能保证备胎盖板100的承重。上述实施例的汽车取放备胎时更方便、快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煤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煤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的备胎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盖板具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厚度减薄部,所述第一厚度减薄部贯通所述盖板的两相对侧,所述备胎盖板包括弹性外层和刚性内层,所述刚性内层包覆在所述弹性外层内,所述刚性内层在所述第一厚度减薄部处形成断裂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备胎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盖板包括:
上板体,所述上板体具有互相贴合的第一弹性层和第一刚性层;以及
下板体,所述下板体具有互相贴合的第二弹性层和第二刚性层,所述第一刚性层与所述第二刚性层相对设置且至少部分贴合,所述第一弹性层和所述第二弹性层共同构成所述弹性外层,所述第一刚性层和所述第二刚性层共同构成所述刚性内层,所述断裂间隙形成在所述第一刚性层与所述第二刚性层的贴合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的备胎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层与所述第二刚性层之间通过热熔胶贴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的备胎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层和所述第二弹性层穿过所述断裂间隙并互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的备胎盖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第一厚度减薄部之间通过第二厚度减薄部连接,所述第二厚度减薄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厚度减薄部的最小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的备胎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厚度减薄部包括依次连接的收缩段以及扩张段,所述扩张段与所述第二厚度减薄部连接,所述收缩段与所述扩张段的连接处与所述断裂间隙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的备胎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层和所述第二弹性层的厚度为固定值,所述收缩段的第一刚性层和第二刚性层的厚度逐渐减小,所述扩张段的第一刚性层和第二刚性层的厚度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厚度减薄部的第一刚性层的厚度和第二刚性层的厚度为固定值。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的备胎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厚度减薄部处的上表面呈下沉状。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的备胎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胎盖板为模压成型件。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备胎盖板。
CN201620194318.2U 2016-03-14 2016-03-14 汽车及其备胎盖板 Active CN205498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4318.2U CN205498822U (zh) 2016-03-14 2016-03-14 汽车及其备胎盖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4318.2U CN205498822U (zh) 2016-03-14 2016-03-14 汽车及其备胎盖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98822U true CN205498822U (zh) 2016-08-24

Family

ID=56728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94318.2U Active CN205498822U (zh) 2016-03-14 2016-03-14 汽车及其备胎盖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988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19489A (zh) * 2017-10-23 2018-02-23 无锡吉兴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翻折边的汽车备胎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19489A (zh) * 2017-10-23 2018-02-23 无锡吉兴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翻折边的汽车备胎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82889B (zh) 充气轮胎
CN105593032B (zh) 非充气轮胎
JP6152036B2 (ja)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6356478A (zh) 电池组的密封结构
EP2143635A3 (en) Hybrid aircraft wheel having metal and composite portions
EP1795376A4 (en) REINFORCED FLANK TI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REINFORCED FLANK TIRE
CN204451829U (zh) 用于安装轮胎的组合式轮辋组件
CN205498822U (zh) 汽车及其备胎盖板
CN107531205A (zh) 方向盘单元、气囊模块和方向盘体
CN208970599U (zh) 电池托盘、电池包以及电动车辆
KR101634971B1 (ko) 특수단면을 갖는 플라스틱 시트형 자동차용 암레스트
JP2020175880A (ja) 多重ゴム層が適用されたビードフィラーを備える空気入りタイヤ
CN203199040U (zh) 一种汽车顶盖外板及车辆
CN210133006U (zh) 一种多功能复合型燃油箱
CN210235114U (zh) 车用底盘维修孔盖板
CN207466797U (zh) 一种汽车后轮罩的加强结构
CN106166918A (zh) 一种车轮装饰罩固定结构
CN204852656U (zh) 一种汽车空调风管
CN209581317U (zh) 一种卡车用组合式踏板
CN205836482U (zh) 一种用于汽车尾门上的铰链加强板
CN205498825U (zh) 汽车自贴合式轮眉
CN205916205U (zh) 一种车辆轮眉
CN208360328U (zh) 纵梁及具有该纵梁的汽车
CN208036048U (zh) 车辆的内饰组件和车辆
CN207644498U (zh) 一种备胎压板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