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2447B - 玉米收获机 - Google Patents

玉米收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2447B
CN106102447B CN201480077347.4A CN201480077347A CN106102447B CN 106102447 B CN106102447 B CN 106102447B CN 201480077347 A CN201480077347 A CN 201480077347A CN 106102447 B CN106102447 B CN 1061024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vest
peeling
harvesting machine
outlet
maize harve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73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02447A (zh
Inventor
南照男
寺坂贤
寺坂贤一
上北千春
福冈义刚
田中佑二
内孝广
吉田有作
日野真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601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5181390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601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518138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6013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518138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102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24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02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24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5/00Harvesting of standing crops
    • A01D45/02Harvesting of standing crops of maize, i.e. kernel harvest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Specific Crops (AREA)
  • Outside Dividers And Delivering Mechanisms For Harves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收获机,在该玉米收获机中具备:伴随着机体行驶将收获对象物从植立作物收获的收获装置(4);将由收获装置(4)收获的收获对象物朝向机体后上方输送并从形成于输送终端部的排出口(5)排出的供给装置(6);从位于排出口(5)下方的入口部接收从排出口(5)排出的收获对象物并执行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7);位于排出口(5)的机体后方侧,阻挡收获对象物并向机体前方侧引导的阻挡引导部(38)。

Description

玉米收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玉米收获机。
背景技术
[1]存在一种玉米收获机,其具备:伴随着机体行驶而将收获对象物从植立作物收获的收获装置;将由收获装置收获的收获对象物朝向机体后上方输送并从形成于输送终端部的排出口排出的供给装置;从位于排出口下方的入口部接收从排出口排出的收获对象物并执行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在这种玉米收获机中,作为后处理装置,具备用于储存收获对象物、即在苞叶内部具备大量种子的玉米穗状体的储存箱,从储存箱的入口部接收由供给装置输送的收获对象物并进行储存。而且,在这样的玉米收获机中,在以往,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供给装置的排出口的机体后方侧为开放的状态,并构成为通过供给装置的输送力向后方侧排出收获对象物。
[2]存在一种玉米收获机,其具备:伴随着机体行驶而将在苞叶内部具备大量种子的玉米穗状体从植立作物收获的收获装置;将由所述收获装置收获的玉米穗状体朝向机体后上方输送并从形成于输送终端部的排出口排出的供给装置。在这种玉米收获机中,以往,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通过供给装置将由收获装置收获的玉米穗状体朝向机体后上方输送,并利用储存箱进行储存。
[3]一直以来,在玉米收获机中,作为收获作业部,具备:伴随着机体行驶而将玉米穗状体(在苞叶的内部具备大量种子的部分)从植立茎秆收获的收获装置;将由收获装置收获的玉米收获体朝向后上方输送的供给装置;对在从植立茎秆收获玉米穗状体后残留在田地中的残秆进行切碎处理的残秆处理部;并且形成搭载于机体的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各部的结构。
而且,在这样的玉米收获机中,在以往,用于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上述各部的传动结构如下所述地构成。
即,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构成为,从发动机的输出轴上具备的传动带轮经由传动带向副轴传递动力,该副轴在机体横宽方向大致整个宽度范围内较长地延伸设置,从副轴的一端部向收获装置及供给装置传递动力,从副轴的另一端部向残秆处理部传递动力。
主要地,在以往,向收获作业部(收获装置及供给装置)传递动力的动力输入部位于机体横宽方向一侧,向残秆处理部传递动力的动力输入部位于机体横宽方向另一侧,形成向机体横宽方向两侧分开传递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013-1881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1]与背景技术[1]对应的课题如下。
在上述现有结构中,供给装置的排出口的机体后方侧为开放状态,因此在收获对象物通过供给装置的输送力从排出口排出的情况下,有可能越过储存箱的入口部而大量向后上方排出。此时,如果储存箱的上方在机体后方开放得广,即使大量向后上方排出也能够储存到储存箱内。
但是,如果在储存箱的上方被盖体覆盖的情况下,当收获对象物从排出口大量向后上方排出时,有可能无法适当地供给到后处理装置的入口部,而误排出到机体外。
另外,如果在具备从作为收获对象物的玉米穗状体剥下苞叶的剥皮装置作为后处理装置的情况下,适当地供给到入口部的收获对象物能够良好地剥下苞叶,但当以越过入口部而大量向后方脱离的状态供给收获对象物时,苞叶的剥下作业有可能无法良好地进行。
这样,在通过供给装置输送后,利用后处理装置进行的后处理有可能无法良好地进行。
鉴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期望能够将从供给装置的排出口排出的收获对象物适当地供给到后处理装置的玉米收获机。
[2]与背景技术[2]对应的课题如下。
在上述现有结构中,由玉米收获机获得的玉米穗状体在苞叶内部具备大量种子,因此无法直接用于食用,因此需要从玉米穗状体剥下苞叶。这样从玉米穗状体剥下苞叶的剥皮作业是花费工夫的麻烦的作业,期望在玉米收获机中也进行用于伴随着收获作业剥下苞叶的剥皮作业。
而且,在玉米收获机中搭载有用于进行剥皮作业的剥皮装置的情况下,需要对其剥皮装置供给来自发动机的动力。另外,发动机通常以载置于机架的状态设于机体的低位置,为了在利用供给装置输送到后上方的高位置后进行剥皮作业,而将剥皮装置设于高位置。其结果为,发动机和剥皮装置的距离远远地隔开,因此若要将来自发动机的动力直接供给到剥皮装置,则用于驱动剥皮装置的专用的传动机构庞大,传动结构有可能大幅复杂化。
鉴于以上情况,期望能够在避免传动结构大幅复杂化的同时、可进行伴随着收获作业剥下苞叶的剥皮作业的玉米收获机。
[3]与背景技术[3]对应的课题如下。
在上述现有结构中,为了将发动机的动力向机体横宽方向两侧分开并传递到收获作业部和残秆处理部,在机体横宽方向上需要长尺寸的副轴,从而存在传动结构大型化的缺点。另外,在进行传动机构的维护作业的情况下,针对向收获作业部(收获装置及供给装置)传递动力的动力输入部的维护作业需要在机体横宽方向一侧进行,另一方面,针对向残秆处理部传递动力的动力输入部的维护作业必须从机体横宽方向另一侧进行,从而也存在维护作业麻烦这样的缺点。
鉴于以上情况,期望在能够使传动结构简化的同时、能够容易地进行维护作业的玉米收获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与课题[1]对应的解决手段[1]如下。
在本发明的玉米收获机中,具备:
伴随着机体行驶将收获对象物从植立作物收获的收获装置;
将由所述收获装置收获的收获对象物朝向机体后上方输送并从形成于输送终端部的排出口排出的供给装置;
从位于所述排出口下方的入口部接收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收获对象物并执行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
位于所述排出口的机体后方侧,阻挡收获对象物并向机体前方侧引导的阻挡引导部。
根据本结构,通过供给装置朝向机体后上方输送并从排出口排出的收获对象物由阻挡引导部阻挡并向机体前方侧引导。其结果为,收获对象物不会越过后处理装置的入口部而大量向后上方排出,能够在由阻挡引导部阻挡后,向机体前方侧引导,供给至位于排出口下方的后处理装置的入口部。
即,即使在例如上方被盖体覆盖的情况或者收获对象物实际供给的位置有可能从入口部向机体后方侧偏离的情况下,后处理装置也能够对后处理装置适当地供给收获对象物。
因此,即使后处理装置的结构不同,也能够将从供给装置的排出口排出的收获对象物适当地供给到后处理装置。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排出口下方设置有将所述收获对象物向所述入口部引导的朝后下方姿态的滑槽。
根据本结构,从供给装置的排出口排出的收获对象物中,不仅是通过供给装置的输送力直接排出到滑槽上的收获对象物,由阻挡引导部阻挡并被向机体前方侧引导的收获对象物也由滑槽阻挡并朝向机体后方侧的后处理装置的入口部引导。
这样,通过具备滑槽,能够将从供给装置排出的收获对象物以无遗漏的状态适当地朝向后处理装置的入口部引导。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引导部设置于所述滑槽的上方。
根据本结构,收获对象物由阻挡引导部阻挡并向下方落下后,由滑槽阻挡并朝向机体后方侧的后处理装置的入口部引导。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滑槽的下方设置有向所述收获对象物供给清选风而将混入玉米穗状体的夹杂物分离的清选风扇,在所述滑槽上形成有使所述清选风通过的通风用开口。
根据本结构,设置于滑槽下方的清选风扇工作,由清选风扇生成的清选风穿过形成于滑槽的通风用开口而对由滑槽引导的收获对象物供给。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以滑槽与清选风扇尽可能接近的状态,对被引导的收获对象物供给清选风,能够使混入玉米穗状体的夹杂物高效地分离。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风用开口是以隔开间隔排列的状态形成多个的狭缝。
根据本结构,使清选风通过以隔开间隔排列的状态形成在滑槽上多个的狭缝。通过这样形成大量狭缝,不仅作为整体确保了清选所需风量,而且由于单个开口小,不会妨碍收获对象物的引导功能,能够高效地引导。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滑槽上设置有使所述收获对象物在机体横宽方向上分开并分散的分开引导部。
根据本结构,在滑槽上设置有分开引导部,因此能够使收获对象物在机体横宽方向上分开并分散,避免以偏向机体横宽方向的特定位置的状态引导收获对象物,能够以在横宽方向上均匀的状态供给到后处理装置。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引导筒部,该引导筒部设置于比所述排出口靠机体后方侧,并将和收获对象物一起输送来的夹杂物排出,所述阻挡引导部具备阻挡收获对象物的纵向姿态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的上端侧从所述引导筒部的底部向上方突出。
根据本结构,阻挡部的上端侧从底部向上方突出,因此从供给装置的输送终端部排出的收获对象物和夹杂物中的、比收获对象物容易飞起的夹杂物容易越过阻挡部流入引导筒部而被排出,比夹杂物难飞起的收获对象物往往容易碰到阻挡部而向机体前方侧引导。即使在由供给装置输送的收获对象物中混入夹杂物,也会将收获对象物以利用阻挡部尽可能除去夹杂物的状态向后处理装置运送。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部被支承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底部上下调节。
根据本结构,在混入收获对象物的夹杂物多的情况下,以阻挡部的上端相对于底部的高度变低的方式相对于底部上下调节阻挡部,由此能够使夹杂物难以碰到阻挡部,从而能够使夹杂物难以混入向机体前方侧引导的收获对象物。即,能够将收获对象物以良好地除去夹杂物的状态向后处理装置供给。
在混入收获对象物的夹杂物少的情况下,以阻挡部的上端相对于底部的高度变高的方式相对于底部上下调节阻挡部,由此能够使收获对象物容易碰到阻挡部,从而能够使收获对象物难以混入由引导筒部排出的夹杂物。即,容易避免收获对象物的损失。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引导部具备阻挡收获对象物的纵向姿态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构成为横宽方向中央侧朝向所述供给装置的输送方向上游侧鼓出的形状。
当收获对象物碰到阻挡部而向机体前方侧引导时,由于阻挡部的鼓出形状而向沿着阻挡部的横宽方向的方向分散。能够使收获对象物在沿着阻挡引导部的横宽方向的方向上分散并以难堵塞的状态向后处理装置供给。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引导部具备阻挡收获对象物的纵向姿态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构成为阻挡所述收获对象物并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体。
根据本结构,阻挡部阻挡收获对象物并弹性变形,因此利用弹性变形吸收在阻挡收获对象物时产生的冲击,由此容易避免收获对象物的损伤。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引导部具备阻挡收获对象物的纵向姿态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的横宽方向中央部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
在阻挡部的横端侧,收获对象物触碰供给装置的横壁而往往以弱力的状态相碰,但在阻挡部的横宽方向中央部,收获对象物不与供给装置的横壁触碰而往往以强力相碰。根据本结构,阻挡部的横宽方向中央部能够弹性变形,因此即使收获对象物猛烈相碰,冲击也容易通过弹性变形有效地吸收,容易避免收获对象物的损伤。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引导部具备阻挡收获对象物的纵向姿态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具备弹性部和支承所述弹性部的与所述排出口侧相反的一侧的支承部,所述弹性部具有比所述支承部大的面积,并构成为从所述支承部向外周侧突出。
根据本结构,弹性部具备从支承部向外周侧突出的部分。该部分并未受到支承部的支承,因此当收获对象物碰到时,比受到支承部的支承的部分更容易弹性变形。即,容易避免碰到阻挡部的收获对象物的损伤。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阻挡引导部上以位于所述弹性变形体的下方的状态设置有将所述收获对象物向机体前方侧引导的倾斜引导体,该倾斜引导体形成为朝前下方倾斜姿态且越靠近下方侧宽度越大的下方扩开状。
根据本结构,由弹性变形体阻挡的收获对象物由位于弹性变形体下方且朝前下方倾斜姿态的倾斜引导体朝向机体前方侧引导。
通过具备这样的倾斜引导体,能够防止由弹性变形体阻挡的收获对象物从弹性变形体和滑槽之间的上下方向的间隙向外排出,能够将收获对象物可靠地引导到滑槽。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阻挡引导部的下端部设置有通过旋转驱动将所述收获对象物向机体前方侧运送的旋转体。
根据本结构,当由阻挡引导部阻挡并向机体前方侧引导的收获对象物下降至阻挡引导部的下端部附近时,由被旋转驱动的旋转体向机体前方侧运送。
即,能够防止收获对象物从比阻挡引导部的下端部靠下方侧的部位向外排出,能够将收获对象物顺畅地引导到后处理装置。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获对象物是在苞叶内部具备大量种子的玉米穗状体,所述后处理装置是将所述收获对象物的苞叶剥下的剥皮装置。
根据本结构,利用收获装置,从植立作物收获在苞叶内部具备大量种子的玉米穗状体,以作为收获对象物。该玉米穗状体通过供给装置朝向后处理装置向后上方输送,在后处理装置中,一边移送玉米穗状体一边将苞叶剥下。
因此,能够伴随着收获作业进行将苞叶剥下的剥皮作业,使用方便。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剥皮装置形成为宽度宽,并具备以在机体横宽方向上排列的状态沿着机体前后方向的多个剥皮用移送路径。
根据本结构,对于通过供给装置输送的大量玉米穗状体,能够一边沿着在机体横宽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剥皮用移送路径在机体前后方向上移动一边进行剥皮作业,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剥皮作业。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剥皮装置的机体后方侧,设置有储存从收获对象物剥下苞叶后的玉米的储存箱,设置有从所述剥皮装置的后部的输送终端部朝向所述储存箱的入口部输送玉米的旋转式的储存用输送装置。
根据本结构,在利用剥皮装置剥下苞叶后,从剥皮装置的后部的输送终端部朝向储存箱的入口部,通过旋转式的储存用输送装置输送玉米,从而玉米被储存于储存箱。
通过利用旋转式的储存用输送装置强制送出玉米,能够以不反射滞留等的状态良好地进行从剥皮装置的输送终端部向储存箱的输送。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存用输送装置沿着越靠近机体后方侧越位于上方的朝后上方倾斜姿态的输送路径输送玉米。
根据本结构,即使剥皮装置的输送终端位置是低位置,由于利用储存用输送装置以越靠近机体后方侧越位于上方的后方向上状态进行输送,所以能够将玉米输送至高位置。其结果为,即使不将剥皮装置设置在所需高度以上的高位置,也可以使储存箱的上下高度增高从而增大储存量。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储存用输送装置具备:从所述玉米的下方侧接触作用来输送所述玉米的下侧输送部;从所述玉米的上方侧接触作用来输送所述玉米的上侧输送部。
根据本结构,相对于位于剥皮装置的后部的输送终端部的玉米,下侧输送部从下方侧接触作用并朝向储存箱的入口部输送。通过这样从下方侧阻挡并接触作用,能够可靠地输送玉米。另一方面,上侧输送部从上方侧接触作用来输出玉米。
当旋转式的输送装置即下侧输送部对玉米接触作用时,有时朝向移送路径的上方发挥抛掷作用,作为储存用输送装置,在只具备该下侧输送部的情况下,有可能从规定的输送路径向上方大幅脱离。因此,通过设置上侧输送部,能够防止从这样的输送路径脱离并可靠地朝向储存箱的入口部输送。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剥皮装置一边沿着越靠近机体后方侧越位于下方的朝后下方倾斜姿态的所述剥皮用移送路径移送收获对象物一边剥下苞叶。
根据本结构,剥皮装置的苞叶的剥下作业是在沿着朝后下方倾斜姿态的剥皮用移送路径移送收获对象物的同时进行的,因此伴随着进行该苞叶的剥下作业,倾斜姿态所导致的向机体后方侧移送的力发挥作用。
通过使剥皮用移送路径为倾斜姿态,能够促进玉米向机体后方侧的运送作用,容易顺畅地进行处理。
[2]与课题[2]对应的解决手段[2]如下。
在本发明的玉米收获机中,具备:
伴随着机体行驶将在苞叶内部具备大量种子的玉米穗状体从植立作物收获的收获装置;
将由所述收获装置收获的玉米穗状体朝向机体后上方输送并从形成于输送终端部的排出口排出的供给装置;
将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玉米穗状体的苞叶剥下的剥皮装置;
将搭载于机体的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用于驱动所述供给装置的供给装置驱动部,并且将动力从所述供给装置驱动部传递至所述剥皮装置的动力传递部。
根据本结构,由收获装置收获的玉米穗状体由供给装置朝向机体后上方输送,从形成于其输送终端部的排出口排出的玉米穗状体被供给至剥皮装置,并由该剥皮装置剥下苞叶。其结果为,能够得到从玉米穗状体剥下苞叶后的玉米,以作为最终的收获对象物。
搭载于机体的发动机的动力经由供给装置用的传动机构传递至供给装置驱动部并驱动供给装置。而且,传递至该供给装置驱动部的发动机的动力从供给装置驱动部经由动力传递部传递至剥皮装置。
即,不将发动机的动力直接传递至剥皮装置,而使用以往现有的供给装置用的传动机构,有效地利用传递至供给装置驱动部的动力,来对剥皮装置传递动力。而且,剥皮装置位于靠近供给装置驱动部的位置,因此与将发动机的动力直接传递至剥皮装置的结构相比,从供给装置驱动部向剥皮装置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部可以由小型且简易结构的传动机构构成。
因此,能够提供在避免传动结构大幅复杂化的同时,可进行伴随着收获作业剥下苞叶的剥皮作业的玉米收获机。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供给装置驱动部上设置有:沿着所述供给装置的左右方向延伸且传递来自所述发动机的动力的副轴;位于所述副轴的左右方向一端侧向所述供给装置传递动力的供给装置用的输出旋转体;位于所述副轴的左右方向另一端侧并向所述剥皮装置传递动力的剥皮装置用的输出旋转体。
根据本结构,向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副轴传递来自发动机的动力。而且,传递至副轴的动力从左右方向一端侧的供给装置用的输出旋转体传递至供给装置,从左右方向另一端侧的剥皮装置用的输出旋转体传递至剥皮装置。即,使传递至副轴的动力向副轴的轴心方向两侧分开并输出,因此与仅从轴心方向单侧输出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副轴扭曲或弯曲从而减少损伤的风险。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向从所述供给装置的所述排出口排出的玉米穗状体供给清选风而将混入玉米穗状体的夹杂物分离的清选风扇,所述副轴兼用作所述清选风扇的旋转轴。
根据本结构,通过清选风扇旋转并向从排出口排出的玉米穗状体供给清选风,能够将例如苞叶的切屑或短的茎秆屑等夹杂物向外吹飞以使其分离。
为了对由供给装置引导的多个玉米穗状体均等地作用,清选风扇优选设置为在左右方向上宽度宽,以在供给装置的左右方向的整个范围内供给清选风。因此,旋转轴需要以沿着供给装置的左右方向延伸的状态设置,但通过将这样的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长的旋转轴兼用作传动中继用的副轴,与另外设置传动中继用的专用的副轴相比,能够将传动结构形成为简单的结构。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清选风扇的后方侧设置有所述剥皮装置,在所述剥皮装置的前端侧设置有输入来自所述供给装置驱动部的动力的动力输入部。
根据本结构,为了执行从由供给装置向后上方输送来的玉米穗状体剥下苞叶的剥皮处理,而将剥皮装置设置于机体后方侧的高位置,为了向从供给装置的排出口排出的玉米穗状体供给清选风,而将清选风扇设置于靠近供给装置的排出口的后端侧部位。
而且,在剥皮装置的前端侧设置有动力输入部,因此该动力输入部设置于在前后方向上靠近清选风扇的位置。其结果为,作为副轴的清选风扇的旋转轴和动力输入部之间的传动机构可以以小型且简易的结构应对。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剥皮装置上设置有:剥下玉米穗状体的苞叶的剥皮处理部;将玉米穗状体向机体后方移送的移送处理部;在所述剥皮处理部设置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剥皮用传动轴,所述动力输入部设置于所述剥皮用传动轴的左右方向一端部侧部位,并且具备力矩限制器。
根据本结构,在剥皮装置上设置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剥皮用传动轴,经由力矩限制器向该剥皮用传动轴的左右方向一端部侧部位传递来自发动机的动力。
由于设置有力矩限制器,因此即使在剥皮装置中发生处理物的堵塞等而产生过大的驱动负荷的情况下,在力矩限制器中进行空转而不会对传动机构施加过大的力。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剥皮装置的左右方向另一端侧部位设置有作业者搭乘平台。
根据本结构,在供给装置的横侧设置有作业者搭乘平台,因此通过辅助作业者搭乘在该作业者搭乘平台上,能够在收获作业中,监视剥皮作业的状态,或者高效地进行作业结束后的维护作业等。
作业者搭乘平台设置于夹着供给装置与设置有力矩限制器的动力输入部相反的一侧。该力矩限制器有可能向横向外侧大幅突出,但由于作业者搭乘平台位于与力矩限制器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所以在作业者搭乘平台上搭乘的辅助作业者不会被力矩限制器妨碍而能够良好地进行作业。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剥皮装置中设置有:剥下玉米穗状体的苞叶的剥皮处理部;将玉米穗状体向机体后方移送的移送处理部;在设置有所述动力输入部的所述剥皮装置的左右方向一端侧部位,所述剥皮处理部与所述移送处理部联动连结。
根据本结构,当玉米穗状体被供给到剥皮装置时,利用剥皮处理部进行玉米穗状体的苞叶的剥下处理,与此同时,通过移送处理部将玉米穗状体朝向机体后方移送。其结果为,玉米穗状体以剥下苞叶的状态从剥皮装置的后端部排出。
另外,在剥皮装置的左右方向一端侧部位,剥皮处理部与移送处理部联动连结,因此传递至动力输入部的来自发动机的动力被传递至剥皮处理部同时也被传递至移送处理部,并对它们进行驱动。
即,对剥皮装置的动力传递通过集中配置在剥皮装置的左右方向一端侧部位的传动机构进行,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针对剥皮装置的传动机构的维护作业。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剥皮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由从所述动力输入部输入的动力驱动并对剥下的苞叶和混入其中的脱落的种子粒进行筛选的摇动筛选装置。
根据本结构,当利用剥皮装置进行苞叶的剥下处理时,利用设置于剥皮装置下方的摇动筛选装置,进行对剥下的苞叶和混入其中的脱落的种子粒筛选的筛选处理。
剥皮处理部为通过使外表面具备大量小卡止爪的旋转体旋转来将苞叶剥下的结构,但在利用这样的剥皮处理部进行苞叶的剥下处理时,不仅苞叶,位于其内部的种子粒的一部分有时也被剥下而脱落。这样脱落的种子粒混入被剥下的苞叶中。
因此,利用摇动筛选装置将通过剥下处理从剥皮装置向下方落下的被处理物筛选成苞叶和种子粒,由此能够只回收玉米的种子粒。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移送处理部设置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移送用传动轴,在所述摇动筛选装置设置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筛选用传动轴,设置于所述剥皮用传动轴的旋转体、设置于所述移送用传动轴的旋转体、设置于所述筛选用传动轴的旋转体通过卷绕于它们之上的一条环状转动体联动连结。
根据本结构,驱动剥皮处理部的剥皮用传动轴、驱动移送处理部的移送用传动轴及驱动摇动筛选装置的筛选用传动轴通过一条环状转动体联动连结。
因此,能够使用一条环状转动体这样的简单结构的传动机构对剥皮装置和摇动筛选装置进行动力传递,能够同时进行苞叶的剥下处理和对剥下的苞叶和混入其中的种子粒筛选的筛选处理,而且实现了传动结构的简化。
[3]与课题[3]对应的解决手段[3]如下。
在本发明的玉米收获机中,具备:
伴随着机体行驶收获对象物并且将收获的对象物储存于储存部的收获作业部;
对利用所述收获作业部收获对象物后残留于田地的残秆进行切碎处理的残秆处理部;
供给所述收获作业部及所述残秆处理部的动力的发动机;
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向所述收获作业部及所述残秆处理部各自的动力输入部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部;
所述输出轴以向机体横宽方向一侧突出的状态设置,
所述收获作业部及所述残秆处理部各自的所述动力输入部以位于机体横宽方向一侧的状态设置。
根据本结构,从向发动机的机体横宽方向一侧突出的输出轴向收获作业部的动力输入部及残秆处理部的动力输入部分别传递动力,以向收获作业部及残秆处理部传递动力。而且,由于收获作业部及残秆处理部各自的动力输入部以位于机体横宽方向一侧的状态设置,因此对收获作业部的动力输入部的维护作业、及对残秆处理部的动力输入部的维护作业均可以在机体横宽方向一侧进行,从而容易进行维护作业。
另外,从发动机的输出轴向收获作业部及残秆处理部各自的动力输入部传递动力的传动结构在机体横宽方向上宽度窄能够紧凑地配置,从而能够实现动力传递部的传动结构的简化。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现了提供在能够使传动结构简化的同时、能够容易地进行维护作业的玉米收获机。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传递部具备沿着机体横宽方向延伸的作业用副轴,并且将来自所述输出轴的动力经由所述副轴分配供给至所述收获作业部及所述残秆处理部各自的动力输入部。
根据本结构,来自发动机的输出轴的动力经由沿着机体横宽方向延伸的作业用副轴分配供给至收获作业部及残秆处理部各自的动力输入部。即,即使在收获作业部的动力输入部和残秆处理部的动力输入部在机体横宽方向上偏离的情况下,使用沿着机体横宽方向延伸的作业用副轴,不会使传动机构复杂化,能够在各自适当的位置进行动力传递。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作业用副轴相对于所述发动机在俯视观察时向机体横宽方向一侧偏离。
根据本结构,用于从作业用副轴向收获作业部及残秆处理部各自的动力输入部传递动力的传动机构以相对于发动机在俯视观察时向机体横宽方向一侧偏离的状态设置,因此在传动机构的配置上不会受到发动机的制约,能够紧凑地配置动力传递部。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作业用副轴以在侧视观察时位于所述发动机的下方侧的状态设置。
根据本结构,由于有效利用发动机的下方侧的空间设置作业用副轴,所以能够实现动力传递部在机体前后方向上的小型化。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作业用副轴的机体外侧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残秆处理部传递动力的残秆处理用的输出旋转体。
根据本结构,从在作业用副轴的机体外侧的端部设置的残秆处理用的输出旋转体向残秆处理部传递动力。即,从作业用副轴对残秆处理部的传动机构以位于机体外侧的端部的状态设置,因此容易进行从作业用副轴对残秆处理部的传动机构的维护作业。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作业用副轴上,传递来自所述发动机的动力的输入用旋转体和用于向所述收获作业部传递动力的收获用的输出旋转体以所述收获用的输出旋转体比所述输入用旋转体位于机体横宽方向一侧的状态设置。
根据本结构,来自发动机的动力经由输入用旋转体传递至作业用副轴,其动力经由收获用的输出旋转体被供给至收获作业部的动力输入部。而且,收获用的输出旋转体位于比输入用旋转体靠机体横宽方向一侧的位置,因此在进行从收获用的输出旋转体向收获作业部的传动机构的维护作业的情况下,能够以不会妨碍从发动机向作业用副轴的传动机构的状态,从机体外侧容易地进行。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作业用副轴的机体横宽方向一侧端部,用于向所述残秆处理部传递动力的残秆处理用的输出旋转体、和旋转自如地支承所述作业用副轴的一侧的轴支承部件各自以接近的状态设置,在所述作业用副轴的机体横宽方向另一侧端部,所述输入用旋转体、所述收获用的输出旋转体及旋转自如地支承所述作业用副轴的另一侧的轴支承部件各自以接近的状态设置。
根据本结构,作业用副轴的机体横宽方向一侧端部和机体横宽方向另一侧端部分别由一侧的轴支承部件及另一侧的轴支承部件旋转自如地支承。而且,一侧的轴支承部件以接近残秆处理用的输出旋转体的状态设置,另一侧的轴支承部件接近输入用旋转体与收获用的输出旋转体的状态设置。
通过这样支承作业用副轴,而设置输出旋转体和输入旋转体,从而利用轴支承部件对例如卷绕有传动用环状转动体且因张力等施加径向的驱动反作用力的部位的附近进行支承。而且,作业用副轴的机体外侧端部及机体内侧端部分别由轴支承部件支承,因此能够以长跨距稳定地支承。
因此,能够利用合理的支承结构以减少因驱动反作用力导致的径向上变形的良好状态稳定地支承作业用副轴。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从所述作业用副轴对所述残秆处理部传递动力的传动机构和覆盖该传动机构的传动壳体,所述一侧的轴支承部件支承于所述传动壳体。
根据本结构,从作业用副轴经由由传动壳体覆盖的传动机构向残秆处理部传递动力。传动壳体为了在内置有传动机构的状态下稳定地支承,而固定于机体侧的固定部。因此,利用该传动壳体,稳定地旋转自如地支承作业用副轴的机体横宽方向一侧端部。
即,有效利用固定支承于机体侧的固定部的传动壳体,不会导致例如另外设置支承于机体侧的固定部的专用的轴支承部等结构的复杂化,能够以简易的结构支承作业用副轴。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作业用副轴中比支承所述收获用的输出旋转体的部位靠机体横宽方向一侧部位,所述另一侧的轴支承部件支承所述作业用副轴的机体横宽方向另一侧端部。
根据本结构,作业用副轴的机体横宽方向另一侧端部可以稳定地支承在比设置有收获用的输出旋转体的部位、即在传动状态下施加有沿径向的大的驱动反作用力的部位靠机体横宽方向一侧的部位。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收获用的输出旋转体的轴心方向一侧部位形成有沿着所述作业用副轴的轴心方向凹入的凹入部,以进入所述凹入部的状态设置所述另一侧的轴支承部件。
根据本结构,另一侧的轴支承部件以进入在收获用的输出旋转体的轴心方向一侧部位形成的凹入部的状态设置,因此能够将另一侧的轴支承部件以尽可能地接近收获用的输出旋转体一体转动自如地连结于作业用副轴的部位的状态配置。另外,能够以尽可能地减少驱动反作用力导致的作业用副轴的变形的状态稳定地支承。而且,另一侧的轴支承部件和收获用的输出旋转体以在径向上重合的状态设置,因此能够将它们沿着轴心方向紧凑地配置。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发动机的机体前方侧设置有变速机构,所述发动机的动力分支而被供给至所述变速机构。
根据本结构,发动机的动力分别传递至收获作业部及残秆处理部,另一方面,发动机的动力在中途分支而被供给至设置于机体前方侧的变速机构。传递至变速机构的动力由变速机构变速后作为使机体行驶的动力而被输出。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发动机的机体前方侧设置有沿机体横宽方向延伸的行驶用副轴,所述发动机的动力经由所述行驶用副轴供给至所述变速机构。
根据本结构,发动机的动力经由沿着机体横宽方向延伸的行驶用副轴供给至变速机构,因此即使在发动机的动力的输出部和变速机构的动力输入部沿着机体横宽方向偏离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行驶用副轴适当地传递动力。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行驶用副轴设置于所述输出轴和所述变速机构的输入轴的前后中间位置。
根据本结构,用于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变速机构的输入轴的行驶用副轴设置于发动机的作业用输出轴和变速机构的输入轴之间的前后中间位置。
即,能够有效利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机构的前后中间的空间紧凑地设置行驶用副轴,而且,能够使位于发动机的作业用输出轴和行驶用副轴之间以及行驶用副轴和变速机构的输入轴之间的传动机构尽可能地小型,能够实现传动结构的小型化。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在所述行驶用副轴的机体横宽方向一侧端部设置有输入来自所述发动机的动力的输入用旋转体,在所述行驶用副轴的机体横宽方向另一侧端部设置有向所述变速机构输出动力的输出用旋转体。
根据本结构,来自发动机的动力经由输入用旋转体传递至行驶用副轴,该动力经由输出用旋转体供给至变速机构。而且,输出用旋转体及输入用旋转体位于行驶用副轴的横宽方向两侧的端部,因此在进行维护作业的情况下,容易从机体外侧进行。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动机设置于靠机体横宽方向外侧的部位,并且所述输出轴以朝向机体横宽方向内侧突出的状态设置。
根据本结构,发动机位于靠机体横宽方向外侧的位置,发动机的输出轴朝向作为机体横宽方向一侧的机体横宽方向内侧突出,因此发动机位于机体横宽方向另一侧端部附近,对收获作业部及残秆处理部各自的动力输入部的传动机构设置于靠机体横宽方向一侧的位置。
因此,不将发动机和对收获作业部及残秆处理部各自的动力输入部的传动机构以偏向横向一侧的状态设置,能够沿着机体横宽方向平衡地配置。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从所述发动机向散热风扇输出动力的散热器用输出轴以朝向机体横宽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状态设置。
根据本结构,从设置于发动机的机体横宽方向的外侧的散热器用输出轴输出对散热风扇的动力,进行发动机的冷却。而且,散热器或散热风扇需要频繁地进行清扫作业等维护作业。因此,如上所述,从发动机的机体外侧取得对散热风扇的动力,因此能够容易从机体外侧进行散热器或散热风扇的维护作业。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发动机的机体横宽方向一侧形成有作业用空间。
根据本结构,在发动机的机体横宽方向一侧形成有作业用空间,因此在进行如上所述的动力传递部中的检查修理等维护作业的情况下,能够以不与其他部件干涉的状态良好地进行。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作业用空间的上方设置有作业者搭乘平台。
根据本结构,如上所述的动力传递部中的检查修理等应在发动机的横侧部位的低位置进行,维护作业能够利用作业用空间良好地进行,例如当进行处于机体上的高位置的收获作业部的维护作业等时,能够以搭乘于作业者搭乘平台的状态良好地进行。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动机以跨过机体的横宽方向中心的状态支承于所述机体。
根据本结构,发动机的载荷不偏向或者几乎不偏向机体的横宽方向一端侧地施加于机体。能够使发动机的输出轴从发动机向机体横宽方向一侧突出,并且使机体左右的重量平衡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玉米收获机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玉米收获机的整体侧视图。
图3是表示供给装置的后部和剥皮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剥皮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剥皮装置的传动结构的侧视图。
图6是阻挡引导部配设部的俯视图。
图7是阻挡引导部配设部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从供给装置向剥皮装置的引导用结构的俯视图。
图9是滑槽的立体图。
图10是清选风扇的截面主视图。
图11是剥皮装置的纵剖主视图。
图12是表示来自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结构的侧视图。
图13是传动系统图。
图14是表示作业用的动力传递部的主视图。
图15是表示作业用副轴的传动结构的纵剖主视图。
图16是表示行驶用的动力传递部的主视图。
图17是表示从供给装置向剥皮装置的引导用结构的主视图。
图18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供给装置的后部和剥皮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9是表示具备其他实施结构的阻挡引导部的侧视图。
图20是表示具备其他实施结构的阻挡引导部的俯视图。
图21是表示具备其他实施结构的阻挡引导部的主视图。
图22是图20的XXII-XXII截面的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玉米收获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整体结构〕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玉米收获机具备:行驶机体3,其具备方向固定的左右一对前轮1和能够转向操作的左右一对后轮2;收获装置4,其位于该行驶机体3的前部并伴随着机体行驶将在苞叶内部具备大量种子的玉米穗状体从植立作物收获;供给装置6,其将由收获装置4收获的玉米穗状体朝向机体后上方输送并从形成于输送终端部的排出口5排出;剥皮装置7,其将从排出口5排出的玉米穗状体的苞叶剥下;作为回收部的储存箱8,其用于储存苞叶被剥下后的玉米(收获对象物的一例);作为残秆处理部的残秆处理装置9,其位于行驶机体3的下部且前轮1和后轮2之间的前后中间部。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收获装置4、供给装置6、剥皮装置7构成收获作业部S。即,在上述各装置中,将伴随着机体行驶而剥下苞叶后的玉米作为收获对象物储存到储存箱8中。
行驶机体3在车体前部以上方被驾驶室10覆盖的状态设置有运转部11,在该运转部11的后方设置有动力部12。在动力部12中设置有发动机13,同时设置有与之匹配的各种装置。另外,也设置有进气用的空气滤清器14、预清机15等。
在运转部11的左侧设置有用于驾驶员乘降的升降台阶16,在行驶机体上的运转部11的左后方侧具备可供辅助作业者搭乘的作业者搭乘平台17。该作业者搭乘平台17能够供作业者从升降台阶16的后部搭乘移动,并且设置为在跨越供给装置6的左横侧部位及剥皮装置7的左横侧部位的范围内在前后方向上较长地延伸的状态。
关于行驶机体3,在机体前部侧的下部设置有变速机构18,发动机13的动力由变速机构18变速后,传递至左右一对前轮1并驱动前轮1,由此进行行驶。另外,后轮2被设成通过液压操作式的转向缸(未图示)转向操作自如,能够通过转向操作后轮2而使机体回转行驶。另外,发动机13的动力传递至作为收获作业部S的收获装置4、供给装置6及剥皮装置7,并驱动它们。
因此,在收获作业时,通过前轮1的驱动使行驶机体3行驶,由收获装置4收获的玉米穗状体通过供给装置6向机体后上方输送,通过剥皮装置7从玉米穗状体剥下苞叶后的玉米储存到储存箱8中。
额外说明,玉米的植立作物是相对于植立的茎秆在收获时期产生内包大量种子(果实)的穗状部。该穗状部在苞叶内部含有大量种子,该种子形成为在棒状芯的外表面整齐排列的形态。本发明的玉米收获机伴随着机体行驶从植立作物收获在苞叶内部具备大量种子的玉米穗状体,并将该玉米穗状体的苞叶剥下后的玉米作为收获对象物进行回收。
储存箱8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且上部开放的形状,从而从该开放的区域接收收获物。在收获时残留在田地中的茎秆通过残秆处理装置9被切碎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定义机体横宽方向的右方向或左方向时,是以沿机体前进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定义左右的。因此,存在与附图上的记载左右不一致的情况。
〔收获装置〕
对收获装置4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收获装置4形成有沿横向排列的4列导入路径19,在夹着各个导入路径19的位置具备左右一对收获滚轮20及位于其上部的左右一对环状输送链21。收获滚轮20被支承成以与导入路径19平行的姿态的旋转轴心为中心旋转自如。由于是公知的结构所以不进行详述,但在前端位置具备末端细的螺旋输送部,在其后方侧的外周具备多个收获叶片。环状输送链21形成有大量突起21A,并且卷绕于前部位置的前部链轮22和后部位置的后部链轮23。
当向导入路径19导入茎秆时,收获滚轮20的收获叶片持续作用向下方拉动茎秆的力,在引导板(未图示)的上表面阻挡呈穗状形成在茎秆上的玉米,将该玉米穗状体以从茎秆扯掉的方式从茎秆分离。
在多个收获滚轮20和多个环状输送链21的后方位置设置有将收获物移送到横向中央位置的绞龙24。绞龙24收纳于绞龙箱,在外周形成有螺旋输送叶片体24A,在4列导入路径19中将从植立茎秆分离的收获物通过螺旋输送叶片体24A的输送作用移送至横向中央位置。而且,通过在横向中央部具备的送出叶片24B,将移送至中央位置的收获物供给到供给装置6的输送始端部。
该收获装置4构成为能够绕横轴心P1升降摆动自如地支承于机架F并且通过液压缸C1的操作变更升降位置。
〔供给装置〕
关于供给装置6,如图1、3所示,在方筒状的供给装置箱25的内部,跨过固定于后端侧的驱动轴26的驱动链轮27和固定于前端侧的从动轴28的从动链轮29卷绕有输送链30,相对于该输送链30以设定间隔设置有多个输送板31。该供给装置6作为输送带发挥功能,在供给装置箱25的后端部形成有向下方开放的排出口5,并构成为从该排出口5排出玉米穗状体。通过卸下供给装置箱25的下壁,而留下左右的侧壁25B和上壁25A以向后下方侧开放的形态形成排出口5。
从排出口5排出的玉米穗状体通过设于排出口5下方的朝后下方姿态的滑槽32被朝向剥皮装置7的入口部7A引导。如图2、8所示,剥皮装置7的横宽设为比供给装置6的横宽宽,滑槽32形成为具有与剥皮装置7的横宽大致相等的横宽的宽度。
如图3所示,在供给装置箱25的下侧设置有清选风扇33。该清选风扇33供给清选风,该清选风用于将和玉米穗状体一起排出的叶的一部分或秆身的一部分等夹杂物(非收获物)向机体外方吹飞来进行分离。在滑槽32中,为了使来自清选风扇33的清选风通过并供给到玉米穗状体,而以沿着横宽方向隔开间隔排列的状态形成大量狭缝34(通风用开口的一例)。
在位于比排出口5靠后方位置的供给装置箱25的后部形成有在输送链30的输送方向的延长方向上相连的排出用空间,在该排出用空间的内部在输送链30的输送方向的延长部分上具备将比较大型的叶和秆身等处理物排出的排出装置35。
排出装置35配置在输送板31的非收获物的输送方向的延长部分上,如图3所示,具备以上下排列状态配置的横向姿态的一对输送轴36和与之一体旋转的输送辊37。而且,一对输送辊37彼此向相反方向旋转,具有通过一对输送辊37夹入比较大型的茎的一部分或叶的一部分,并以向后方抛掷的方式排出的功能。
如图2所示,形成供给装置箱25中的比排出口5靠后部侧的排出用空间的后部侧的引导筒部25C以末端部位于机体的横向一侧部位的方式,设成俯视观察时呈大致L字状弯曲的状态。而且,通过该供给装置箱25的内部并由排出装置35排出的比较大型的叶或秆身等处理物、以及由清选风扇33排出的叶的一部分或秆身的一部分(夹杂物)能够由引导筒部25C引导,向机体的横向外侧吹飞并排出。
如图3所示,在排出口5的机体后方侧部位且滑槽32的上方侧部位具备阻挡玉米穗状体并向机体前方侧引导的阻挡引导部38。在该阻挡引导部38上设置有:作为阻挡玉米穗状体的弹性变形体的由橡胶板构成的纵向姿态的阻挡板(阻挡部)39;以位于该阻挡板39下方的状态朝向滑槽32引导玉米穗状体的倾斜引导体40。
额外说明,如图6、7所示,供给装置箱25的后部侧的引导筒部25C中的底面25C1面临排出口5的前端部设成在俯视观察时中央部稍稍突出的平缓的倾斜状,并且以朝向下方呈大致L字形弯折的方式形成纵向的安装面41。而且,在螺钉固定于该安装面41的状态下,阻挡板39以纵向姿态被安装。
另外,以从下方抵接于引导筒部25C中的底面25C1的前端部并螺钉固定的状态,安装有朝前下方倾斜姿态的由金属制的板体构成的倾斜引导体40。该倾斜引导体40的被螺钉固定的上端部与供给装置箱25的横宽大致相同,并形成为越靠近下方侧宽度越大的下方扩开状。
如图9、17所示,在滑槽32的机体横宽方向两侧部立设形成有侧壁部42,防止在滑槽32上引导的玉米穗状体向横侧方落下。另外,设置有下方扩开状的左右一对的风向板43,其为从供给装置6的排出口5的机体横宽方向两侧的端缘部向下方延伸的状态且越靠近下方侧宽度越大。通过这样构成,由清选风扇33送风的清选风被风向板43高效地引导到供给装置箱25的后部侧的引导筒部25C,从而能够将由排出装置35排出的处理物和由清选风扇33排出的夹杂物排出到机体外。
如图3所示,在阻挡引导部38的下端部具备将玉米穗状体向机体前方输送的引导用旋转体160。该引导用旋转体160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架设于滑槽32的左右两侧的侧壁部42之间的支轴161,在外周部设置有阻挡玉米穗状体并伴随着旋转向前方的引导叶片162。该引导用旋转体160以后述方式被传递动力并驱动旋转,构成为将玉米穗状体引导到滑槽32中的机体前方侧部位。
而且,在滑槽32中设置有使被引导的玉米穗状体在向后下方侧引导的中途向机体横宽方向分开并分散的分开引导部163。如图8、9所示,该分开引导部163具备:宽度宽的宽引导体164,其为与槽32的比形成有狭缝34的部位靠后下方侧相连的状态,具备中间鼓出状的倾斜引导面,该倾斜引导面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三角形,左右两侧位于低位置且随着朝向中央侧而变成高位置;三个窄引导体165,其以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的状态位于比该宽引导体164靠后下方侧。与宽引导体164相同,各窄引导体165具备中间鼓出状的倾斜引导面,该倾斜引导面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三角形,左右两侧位于低位置且随着朝向中央侧而变成高位置。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使在滑槽32上被引导供给的玉米穗状体如后所述地相对于形成于宽度宽的剥皮装置7的多个移送路径L以尽可能在左右方向上均匀的状态供给。
接下来,对清选风扇33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清选风扇33在风扇外壳44中具备横向姿态的风扇轴45、与该风扇轴45一体旋转的多个送风翼体46,并构成为将通过送风翼体46的旋转从形成于风扇外壳44侧面的吸入口抽吸的空气从与风扇外壳44连接设置的管部44A向后上方送出。
如图10所示,清选风扇33由跨过供给装置箱25和剥皮装置7的支承框架47连结的左右一对截面L字状的支承架48支承。即,借助固定于左右一对支承架48的轴承保持器49固定风扇外壳44,在左右轴承保持器49中分别保持有轴承50,并且利用这些左右两侧的轴承50旋转自如地支承左右贯通风扇外壳44的风扇轴45。
如图10所示,多个送风翼体46通过在径向上固定延伸设置的多个支承板51而与外装于风扇轴45的轴套部52一体连结。而且,轴套部52具备,轴支承部件53,其位于轴心方向两侧端部并在相对于风扇轴45滑动接触的状态下外嵌支承于风扇轴45;圆筒状的连结部件54,其以在与风扇轴45之间具有间隔的状态外插于风扇轴45并且将左右两侧的轴支承部件53之间连结;轴支承部件53为了相对于风扇轴45一体旋转而通过小螺钉55的紧固被固定。
即,轴套部52仅在轴心方向两侧端部外嵌支承于风扇轴45,轴心方向中间部以在与风扇轴45之间具有间隔状态被安装在外部。通过这样构成,即使因驱动反作用力而风扇轴45稍稍弯曲,也会减少对轴套部52施加过大的力而造成损伤的可能。
〔剥皮装置〕
对剥皮装置7进行说明。
剥皮装置7构成为由固定立设于机架F上的支承框架47支承,并且由外壳56覆盖。而且,在外壳56的内部具备剥下玉米穗状体的苞叶的剥皮处理部57和将玉米穗状体向机体后方移送的移送处理部58。
如图3、4所示,剥皮处理部57沿机体前后方向延伸,并且,绕沿前后方向的轴心以两个剥皮用旋转体59、60为一组,在沿横向排列状态下具备八组。由一组剥皮用旋转体59、60形成一条移送路径L,能够一边沿着该移送路径L引导玉米穗状体一边将玉米穗状体的苞叶剥下。各两组剥皮用旋转体59、60以在主视观察时呈中凹状的状态配置。一组剥皮用旋转体59、60中的一方的剥皮用旋转体59是在外周具备剥皮用的小的突起的形状,另一方的剥皮用旋转体60在外周部具备小的螺旋状的突条。
即,一组剥皮用旋转体59、60以彼此对抗的部位向下旋转的方式被驱动,通过这两个剥皮用旋转体59、60的配合能够剥下玉米穗状体的苞叶。
如图4所示,在剥皮处理部57中的机体前部侧部位具备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剥皮用传动轴61,如后所述,向该剥皮用传动轴61的右侧端部(左右方向一端部侧)部位输入发动机13的动力。
剥皮处理部57中的多个剥皮用旋转体59、60以越靠近机体后方侧越位于下方的朝后下方倾斜姿态设置,构成为容易使玉米穗状体伴随着剥皮作业朝向后方移动。
在剥皮处理部57的上方设置有移送处理部58,其对接受剥皮作用的玉米穗状体进行作用,朝向机体后方移送。
如图3所示,该移送处理部58具备前后一对旋转式运送机构64。各旋转式运送机构64分别具备:第一旋转轴(移送用传动轴)65,其沿横向延伸且以位置固定状态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外壳56侧面;第二旋转轴67,其上下摆动自如地支承于摆动臂66,该摆动臂66的横向两侧端部被支承为绕第一旋转轴65的轴心转动自如;第一旋转轴65及第二旋转轴67分别在外周部具备多个输送用叶片体68。第二旋转轴67左右分割成两部分,左右两侧的第二旋转轴67分别被上下摆动自如地支承。
前部侧的旋转式运送机构64中的第一旋转轴65设于比后部侧的旋转式运送机构64中的第一旋转轴65高的位置。而且,前后两侧的旋转式运送机构64中的第二旋转轴67分别由螺旋弹簧69向下方侧摆动施力。
如图4所示,运送用叶片体68以在周向上隔开间隔且在径向上突出的状态设置,设于第一旋转轴65的运送用叶片体68为矩形状,设于第二旋转轴67的运送用叶片体68形成为越靠中央侧直径越大的山形状。
这样的移送处理部58能够一边利用第一旋转轴65的运送用叶片体68以比较弱的力将玉米穗状体向后方移送引导,一边利用位于其后方的第二旋转轴67的运送用叶片体68以强的力将玉米穗状体向后方稳定移送。而且,在后部侧的旋转式运送机构64中,以比前部侧的旋转式运送机构64强的力进行移送,从而能够进行顺畅的移送。
如图3所示,在剥皮装置7的机体后方侧部位具备从输送终端部朝向储存箱8的入口部8A输送玉米的旋转式的储存用输送装置70。该储存用输送装置70构成为沿着越靠向机体后方侧越位于上方的朝后上方倾斜姿态的输送路径输送玉米。
储存用输送装置70具备:从玉米的下方侧接触作用来输送玉米的下侧输送部71;从玉米的上方侧接触作用来输送玉米的上侧输送部72。
下侧输送部71以沿机体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具备沿机体横向延伸且绕横向轴心旋转自如的一对带叶片的旋转体73a、73b。而且,位于机体前部侧的带叶片的旋转体73a以位于剥皮处理部57的后方延长部上的状态设于低位置,位于机体后部侧的带叶片的旋转体73b相对于前部侧的带叶片的旋转体73a设于机体后方侧的斜上方的高位置。而且,从剥皮装置7的输送终端部运送出的玉米以由该下侧输送部71阻挡支承的状态接受朝向后方侧的运送作用并被移送到后方的储存箱8。
与下侧输送部71相同,上侧输送部72以位于下侧输送部71的玉米的移送引导路径上方的状态具备沿着机体横向延伸且绕横向轴心旋转自如的一个带叶片的旋转体74。通过具备这样的上侧输送部72,能够使玉米不会因下侧输送部71的带叶片的旋转体73a、73b向上方高高跳起而误排出到机外,从而移送到储存箱8的入口部8A。
如图1所示,在剥皮装置7下方设置有摇动筛选装置75,其伴随着剥皮装置7的剥皮作业对剥下的苞叶和混入其中的脱落的种子粒进行筛选。换言之,该摇动筛选装置75阻挡从剥皮装置7落下的处理物,一边通过摇动运动向机体前方侧摇动移送,一边通过筛选对苞叶和种子粒进行筛选,种子粒回收到设于下方的回收箱76中,苞叶向机体下方排出。
即,当利用剥皮装置7进行剥皮作业时,伴随着剥皮,有时附着于玉米的大量种子粒中的一些被擦落。因此,通过摇动筛选装置75,对剥下的苞叶和混入其中的脱落的种子粒进行筛选来回收种子粒。
〔残秆处理装置〕
对残秆处理装置9进行说明。
残秆处理装置9具备刚性高的罩框架78,该罩框架78一体地具备覆盖左右两侧的侧壁部和将这左右的侧壁部彼此连结同时覆盖上侧的上壁部,在该罩框架78的内部设有:绕跨过左右侧壁部沿机体横向的横轴心驱动旋转的驱动旋转轴79、安装于驱动旋转轴79的外周部的多个切断刀具80,发动机13的动力传递至驱动旋转轴79进行旋转驱动,并构成为通过伴随着驱动旋转轴79的旋转切砍植立状态的茎秆来进行切碎的公知的锤刀式结构。
在该残秆处理装置9中,与罩框架78中的机体横向靠中间的部位连结的摆动臂81的基端部绕横轴心摆动自如的枢轴连结于机架F。另外,罩框架78的摆动端部被支承为通过经由悬吊链82连结的未图示的升降缸的动作而升降操作自如。因此,残秆处理装置9能够伴随着升降操作变更调节对地高度。
〔传动结构〕
接下来,对传动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设置有从搭载于机架F的发动机13的作业用输出轴84向收获作业部S(收获装置4、供给装置6、剥皮装置7)及残秆处理装置9各自的动力输入部传递动力的作业用的动力传递部85,并且设置有使动力从发动机13的作业用输出轴84分支而向变速机构18传递动力的行驶用的动力传递部86。
如图2、13、14所示,发动机13位于运转部11的后方侧的靠机体右侧外侧的部位,以载置支承在机架F上的状态设置。另外,作业用输出轴84以向机体左侧(机体横宽方向一侧)突出的状态设置。而且,在该作业用输出轴84上安装有供多条带卷绕的多列式的输出带轮87,并构成为来自该输出带轮87的动力分支传递至变速机构18、收获作业部S及残秆处理装置9。
即,来自输出带轮87的动力通过作业驱动用传动带88供给至作业用的动力传递部85,另一方面,通过行驶驱动用传动带89供给至行驶用的动力传递部86,发动机13的动力被分支传递。
如图1、14、16所示,发动机13的机体左侧(机体横宽方向一侧)的横侧为开放的空间,并形成有用于作业者进入的大幅敞开的作业用空间Q,以使作业者能够从机体左侧外侧进入。在该作业用空间Q的上方设置有作业者搭乘平台17。
因此,当进行如上所述的作业用的动力传递部85及行驶用的动力传递部86的修理检查等维护作业时,作业者能够进入所述作业用空间Q高效地进行作业。
图14及图16所示的线3C表示行驶机体3的横宽方向中心。图14及图16所示的线13C是表示发动机13的行驶机体横宽方向上的中心的线。如图14、16所示,发动机13以跨过行驶机体的横宽方向中心3C的状态支承于行驶机体3。详细而言,发动机13支承于机架F。
接下来,对作业用的动力传递部85进行说明。
作业用的动力传递部85具备沿机体横宽方向延伸的作业用副轴90,并且构成为,将来自发动机13的作业用输出轴84的动力经由作业用副轴90分配供给至收获作业部S及残秆处理装置9各自的动力输入部91、92。
如图15所示,在作业用副轴90上设置有:作为传递来自发动机13的动力的输入用旋转体的输入带轮93;作为用于向残秆处理装置9传递动力的残秆处理用的输出旋转体的残秆处理用输出齿轮94;作为用于向收获作业部S传递动力的收获用的输出旋转体的收获用输出带轮95。
从安装于发动机13的作业用输出轴84的输出带轮87经由三条作业驱动用传动带88向输入带轮93传递动力。该作业驱动用传动带88的带传动机构作为带张紧式离合器发挥功能。即,构成为,张紧带轮96通过未图示的操作机构能够在对作业驱动用传动带88施加张紧力的传动接入状态和使张紧松弛的传动断开状态之间切换。
如图12、14所示,收获用输出带轮95具备:用于对收获装置4传递动力的收获装置用的带卷绕部95a;用于对供给装置6和剥皮装置7传递动力的输送处理用的带卷绕部95b。在收获装置用的带卷绕部95a与安装于中继轴97的作为收获作业部的动力输入部91发挥功能的收获用输入带轮98之间卷绕有两条传动带99。如图1所示,经由收获用输入带轮98传递到中继轴97的动力经由链传动机构100分分别传递到绞龙24、多个收获滚轮20及多个环状输送链21。另外,中继轴97在机体侧视观察时位于与收获装置4的摆动支点P1相同的轴心上,无论收获装置4的摆动升降操作,都能够维持良好的传动状态。
构成为,来自输送处理用的带卷绕部95b的动力传递至用于驱动供给装置6的供给装置驱动部102,并且,将动力从该供给装置驱动部102经由剥皮用的动力传递部103传递至剥皮装置7。
即,如图10所示,在供给装置驱动部102中具备:清选风扇33的风扇轴45(相当于供给装置用副轴);作为收获作业部S的动力输入部91发挥功能的供给装置用输入带轮104;作为供给装置用的输出旋转体的供给装置用输出链轮105;作为剥皮装置用的输出旋转体的剥皮用链轮106。
供给装置用输入带轮104和供给装置用输出链轮105均以位于风扇轴45的比风扇外壳44靠左外侧的状态设置,剥皮用链轮106以位于风扇轴45的比风扇外壳44靠右外侧的状态设置。
而且,如图12所示,在收获用输出带轮95中的输送处理用的带卷绕部95b和供给装置用输入带轮104上卷绕有一条传动带107,经由该传动带107向供给装置驱动部102传递动力。另外,如图13所示,在供给装置用输出链轮105、设置于供给装置6的驱动轴26上的供给装置驱动用链轮108、设置于排出装置35的一个输送轴36上的排出用链轮109上,卷绕有供给装置用传动链110,向风扇轴45传递的动力被传递至供给装置6的输送链30及排出装置35。
对剥皮用的动力传递部103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在供给装置驱动部102的剥皮用链轮106和设置于剥皮装置7的剥皮用传动轴61上的剥皮输入链轮111上卷绕有剥皮用传动链112。因此,设置有该剥皮用链轮106的部位与对剥皮装置7的动力输入部92相对应,在该动力输入部92上设置有力矩限制器113。
如图4所示,力矩限制器113在与剥皮用传动轴61相对旋转自如的剥皮输入链轮111的轴套部111a、和与剥皮用传动轴61一体旋转自如且滑动自如地外嵌于剥皮用传动轴61的操作体115之间形成有啮合部116,并且利用盘簧117施力以维持啮合状态。而且,当在剥皮装置7中发生堵塞等而驱动负载过大时,克服盘簧117的作用力而啮合部116的啮合状态被解除,成为能够相对转动的状态。由于具备这样的力矩限制器113,所以剥皮用传动轴61向机体右侧方大幅突出。
而且,如图4、5所示,在剥皮装置7的机体右侧部位,作为设置于剥皮用传动轴61的旋转体的驱动链轮118、作为设置于移送处理部58的两个第一旋转轴65的旋转体的移送用链轮119、作为设置于摇动筛选装置75的筛选用传动轴120的旋转体的筛选用链轮121,通过卷绕于这些部件的一条环状转动链122联动连结。因此,在设置有动力输入部92的剥皮装置7的机体右侧部位,剥皮处理部57与移送处理部58联动连结。
如图5所示,在驱动链轮118和移送用链轮119之间设置有从外周侧对环状转动链122作用的张紧链轮180,从而相对于驱动链轮118和移送用链轮119的卷绕直径变大。而且,该张紧链轮180的支轴通过支架181支承为位置调节自如,从而构成为能够变更张力。通过调节该张紧链轮180的张力,使环状转动链122相对于移送用链轮119的卷绕长度缩短,在该卷绕部位允许跳齿从而作为简易的力矩限制器发挥功能。另外,也可以代替这样的位置调节自如地支承张紧链轮180的结构,而以固定状态将张紧链轮180设置于如上所述的能够跳齿的位置。
另外,具备弹簧作用式的张紧链轮182,其对环状转动链122上的驱动链轮118和筛选用传动轴120之间的卷绕部位作用。该张紧链轮182通过摆动臂183摆动自如地支承于支承框架47,通过弹簧184向施加张力的一侧摆动施力。
在剥皮处理部57中,在剥皮用传动轴61和四根剥皮用旋转体59、60之间具备锥齿轮机构123,并且经由锥齿轮机构123传递动力的剥皮用旋转体59、60和除此之外的剥皮用旋转体59、60经由齿轮联动机构166联动连结。即,一组剥皮用旋转体59、60接近的部位以朝向下方相互逆向转动的方式联动连结。
如图4所示,关于移送处理部58,在前后两侧的旋转式运送机构64中,第一旋转轴65和左右分开的第二旋转轴67一体转动,并在剥皮装置7的左右两侧部位通过环状转动链124联动连结。在后部侧的旋转式运送机构64中的第一旋转轴65的左侧部位设置的链轮125和在储存用输送装置70的上侧输送部72的带叶片的旋转体74上设置的链轮126通过环状转动链127联动连结。
如图4所示,设置有对传递来自动力输入部92的动力的环状转动链122的卷绕中途部作用的张紧链轮128,该张紧链轮128构成为具有两个啮合部128a的两列链轮。而且,该两个啮合部128a中的另一个啮合部128a和储存用输送装置70的下侧输送部71中的一对带叶片的旋转体73a、73b通过环状转动链129联动连结。
另外,如图5所示,前部侧的旋转式运送机构64中的设置于第一旋转轴65的链轮167和设置于引导用旋转体160的链轮168通过卷绕在它们上的环状转动链169联动连结,从而引导用旋转体160被旋转驱动。
如图15所示,从残秆处理用输出齿轮94经由齿轮式传动机构130向中继传动轴131传递动力,而且从该中继传动轴131经由传动带132向残秆处理装置9传递动力。
接下来,对作业用副轴90的支承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作业用副轴90以相对于发动机13在俯视观察时向左方向(机体横宽方向一侧)偏离的状态、且在侧视观察时位于发动机13下方侧的状态设置,并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机架F。
机架F具备左右一对主框架133和沿横向连结左右一对主框架133的多个横框架。而且,在这多个横框架中,在与作业用副轴90对应的部位设置有:架设于左右一对主框架133下部之间的第一横框架134;以位于比第一横框架134靠机体前部侧且下方侧的状态架设于左右一对主框架133之间的第二横框架135。
第一横框架134形成为方筒状,以与左右一对主框架133各自的下表面侧连结的状态设置。另外,第二横框架135形成为圆筒状,以跨过固定的支承架136架设连结于左右一对主框架133各自的下表面侧的状态设置。如图14所示,第一横框架134和第二横框架135形成为比左侧的主框架133向左外方突出,该突出端部彼此通过纵向的连结板137连结固定。
如图15所示,在作业用副轴90的右侧端部设置有输入带轮93,在该输入带轮93的左横侧部设置有收获用输出带轮95。
作业用副轴90以贯通左侧的支承架136的状态设置,在与收获用输出带轮95对应的部位,由通过螺栓紧固固定于支承架136的轴承支架138经由轴承139(另一侧的轴支承部件的一例)旋转自如地支承轴心方向右侧部位。
收获用输出带轮95形成为将两条带式的收获装置用的带卷绕部95a和一条带式的剥皮装置用的带卷绕部95b连接设置的多列式的带轮,并且,在收获装置用的带卷绕部95a所在的左侧部形成有沿轴心方向凹入的凹入部140。轴承支架138相对于该凹入部140在轴心方向上进入,以轴承139尽可能接近收获用输出带轮95的轴套部95c的状态、且轴承支架138和收获用输出带轮95的收获装置用的带卷绕部95a在径向上重叠的状态设置。即,轴承139以相对于凹入部14在轴心方向上进入的状态设置。
如图15所示,在构成机架F的部件即连结板137的左外侧面,覆盖齿轮式传动机构130的传动壳体141通过螺栓紧固而被连结固定。而且,作业用副轴90的轴心方向左侧部位贯穿连结板137并延伸突出至左外方的传动壳体141内,在位于传动壳体141内的左侧的轴端部安装有残秆处理用输出齿轮94,由固定于机架F的传动壳体141经由轴承142(一侧的轴支承部件的一例)支承成旋转自如。
对行驶用的动力传递部86进行说明。
行驶用的动力传递部86具备沿机体横宽方向延伸的行驶用副轴143,并且构成为,将来自发动机13的行驶用输出轴84的动力经由作业用副轴143供给至变速机构18。
如图16所示,在行驶用副轴143上设置有:传递来自发动机13的动力的作为输入用旋转体的输入带轮144;用于向变速机构18传递动力的作为行驶用的输出旋转体的行驶用输出带轮145。
从安装于发动机13的作业用输出轴84的输出带轮87经由两条行驶驱动用传动带89向输入带轮144传递动力,经由输入带轮144传递至行驶用副轴143的动力从行驶用输出带轮145经由两条行驶驱动用传动带89传递至变速机构18的输入轴146。虽未详细说明,但变速机构18基于运转部11中的运转操作对传递来的动力进行变速来驱动左右两侧的前轮1。
接下来,对行驶用副轴143的支承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6所示,行驶用副轴143设置于发动机13的作业用输出轴84和位于发动机13的机体前方侧的变速机构18的输入轴之间的前后中间位置,在机体正面观察时设置于与发动机13重叠的位置。
行驶用副轴143通过从机架F上的方筒状的第三横框架147固定延伸设置的左右一对支架148经由轴承149支承为转动自如。而且,在该行驶用副轴143的左侧端部设置有输入带轮144,在右侧端部设置有行驶用输出带轮145。第三横框架147兼用搭载支承发动机13的发动机支承框架。
行驶用副轴143以其左侧端部位于与发动机13的左侧端部大致相同的位置即靠机体内侧的位置、右侧端部位于发动机13的左右宽度方向中央位置附近即靠机体外侧的位置的状态设置。
如图16所示,在发动机13的机体右侧设置有用于冷却发动机13的散热器150、用于向该散热器150供给冷却风的散热风扇151、对由散热风扇151抽吸的的外部空气进行除尘的除尘器152等。
而且,从发动机13向散热风扇151输出动力的散热器用输出轴153以朝向机体右侧方、即机体横宽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状态设置,并构成为利用来自该散热器用输出轴153的动力驱动散热风扇151。
〔其他实施方式〕
[1]为了实施解决手段[1]的发明,如下所述地构成并实施。
(1)图19是表示具备其他实施结构的阻挡引导部38的侧视图。图20是表示具备其他实施结构的阻挡引导部38的俯视图。图21是表示具备其他实施结构的阻挡引导部38的主视图。图22是图20的XXII-XXII截面的向视图。
在具备其他实施结构的阻挡引导部38中,阻挡部39A以上端侧从引导筒部25C中的底部25C2向上方突出的状态被支承。从供给装置6的输送终端部排出的玉米穗状体和夹杂物中,比玉米穗状体容易飞出的夹杂物容易越过阻挡部39A而容易流入引导筒部25C,并且,玉米穗状体比夹杂物难飞出容易碰到阻挡部39A而容易被阻挡部39A向机体前方侧引导,因此能够将玉米穗状体以除去夹杂物的状态供给到剥皮装置7。
阻挡部39A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底部25C2上下调节。当混入玉米穗状体的夹杂物多时,通过以阻挡部39A的上端侧相对于底部25C2的高度变低的方式相对于底部25C上下调节阻挡部39A,使夹杂物难以碰到阻挡部39A,容易避免夹杂物混入玉米穗状体而被向机体前方侧引导。当混入玉米穗状体的夹杂物少时,通过以阻挡部39A的上端侧相对于底部25C2的高度变高的方式相对于底部25C上下调节阻挡部39A,能够使玉米穗状体容易碰到阻挡部39A,容易避免玉米穗状体越过阻挡部39A向引导筒部25C流入。
阻挡部39A构成为弹性变形体,当阻挡玉米穗状体时,因玉米穗状体的冲击力而弹性变形以缓和冲击。
阻挡部39A构成为横宽方向中央侧朝向供给装置6的输送方向上游侧鼓出的形状。当玉米穗状体抵接于阻挡部39A而被向机体前方侧引导时,因阻挡部39A的鼓出形状而向沿着阻挡部39A的横宽方向的方向分散。
阻挡部39A的横宽方向中央部39C构成为,在阻挡玉米穗状体时,因玉米穗状体的冲击力而弹性变形以缓和冲击。
具体地,阻挡部39A如下所述地构成。
阻挡部39A具备:作为阻挡部39A的弹性变形体的弹性部39y;支承与弹性部39y的排出口侧相反的一侧的左右一对支承部39z。弹性部39y构成阻挡部39A的阻挡主体。左右的支承部39z设置于从底部25C2延伸的支承部件200的延出端部。弹性部39y通过以上端侧从底部25C向上方突出的状态支承于左右的支承部39z,而阻挡部39A的上端侧从底部25C2向上方突出。
弹性部39y和左右的支承部39z分别构成为通过连结螺栓201紧固连结。在弹性部39y的排出口侧安装有与左右的支承部39z分别对应的抵接板202。弹性部39y的用于各连结螺栓201贯穿的螺栓孔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长孔形。拧松各连结螺栓201并相对于支承部39z上下滑动调节弹性部39y,之后,拧紧各连结螺栓201将弹性部39y在调节位置固定于支承部39z,由此能够调节弹性部39y相对于支承部39z的安装高度。通过调节弹性部39y相对于支承部39z的安装高度,能够相对于底部25C2上下调节阻挡部39A。
弹性部39y以在横宽方向中央部39C弯曲的弯曲状态支承于左右的支承部39z。左右的支承部39z以在与弹性部39y的横宽方向中央部39C对应的部位形成间隙203的状态设置。阻挡部39A的横宽方向中央部39C朝向供给装置6的输送方向上游侧鼓出,并且,在阻挡玉米穗状体时弹性变形。
弹性部39y具备比左右的支承部39z各自的面积合计的面积大的面积,从左右的支承部39z分别向外周侧突出。弹性部39y由橡胶板构成。弹性部39y不限于橡胶板,也可以由树脂制片等发挥弹性的各种部件构成。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储存用输送装置70为具备下侧输送部71和上侧输送部72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仅具备下侧输送部71的结构,并且不限于构成为越靠近机体后方侧越位于上方的朝后上方倾斜姿态的输送路径,也可以是具备具有水平方向的输送路径或朝后下方倾斜姿态的输送路径等各种不同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是不具备这样的储存用输送装置70的结构。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设置在滑槽32上的分开引导部163,具备多个引导体164、165,该引导体164、165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三角形,具备左右两侧为低位置且随着朝向中央侧而变成高位置的中间鼓出状的倾斜引导面,但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例如,可以使用将朝向多个剥皮移送路径L引导的多个输送带呈末端扩开状配置等各种结构。另外,也可以是在滑槽上不具备这样的分开引导部的结构。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滑槽32的下方具备向收获对象物供给清选风的清选风扇33,但也可以是不具备这样的清选风扇33的结构。另外,可以使混入玉米穗状体的夹杂物和由剥皮装置7剥下的苞叶一起排出。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形成于滑槽32的通风用开口,以沿横宽方向隔开间隔的排列状态形成大量狭缝34,但作为通风用开口不限于狭缝34,例如也可以使用冲孔金属板或网体形成通风用开口,来适当变更并实施。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具备利用阻挡引导部38阻挡收获对象物的弹性变形体39的结构,但作为阻挡引导部38,可以是仅将由硬质材料构成的板体摆动自如地悬吊的结构,以缓和收获对象物碰撞时的冲击。另外,不限于能够吸收这样的冲击的结构,例如图18所示,可以通过具备以位置固定状态设置的板状的阻挡引导部39的结构等各种方式来实施。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后处理装置的剥皮装置7为比供给装置6横向宽度宽的形状,但也可以通过它们具有相同宽度或者后处理装置比供给装置宽度窄等各种结构来实施。
(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剥皮装置7是形成为宽度宽并以在机体横宽方向上排列状态具备沿机体前后方向的多个剥皮用移送路径的结构,但剥皮装置7也可以是,以在机体前后方向上排列状态具备沿机体横宽方向的多个剥皮用移送路径的结构。
(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后处理装置由剥皮装置7构成的结构,作为后处理装置,也可以是由将供给装置6排出的玉米穗状体直接储存的储存部构成的结构。
(1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剥皮装置7的剥皮处理部57构成为,在外周设置有剥皮用的小的突起的一方的剥皮用旋转体59、和在外周部设置有小的螺旋状的突条的另一方的剥皮用旋转体60以交替的状态配置,但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使配置不同。例如,从左侧依次以一方的剥皮用旋转体59、另一方的剥皮用旋转体60、另一方的剥皮用旋转体60、一方的剥皮用旋转体59这样的顺序排列,并重复该顺序进行排列。另外,也可以将这些剥皮用旋转体59、60分别以水平状态排列。
(1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向收获用输出带轮95的凹入部140凹入的轴承支架138借助轴承139支承作业用副轴90,但也可以代替该结构,构成为轴承支架138滑动自如地支承作业用副轴90。
(1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举了割取垄条数为四条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割取条数也可以是三条以下或者五条以上。
(1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来自发动机13的输出轴84的动力经由作业用副轴90传递至收获作业部S,并经由行驶用副轴143传递至变速机构18,但也可以是不经由作业用副轴90和行驶用副轴143进行传递的结构。
[2]为了实施解决手段[2]的发明,如下所述地构成并实施。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设置于剥皮用传动轴61的驱动链轮118、设置于移送处理部58的两个第一旋转轴65的移送用链轮119、设置于摇动筛选装置75的筛选用传动轴120的筛选用链轮121通过卷绕于它们的一条环状转动链122联动连结,但也可以代替这样的构成,构成为,移送用链轮119和筛选用链轮121分别通过各自具有的环状转动链而与驱动链轮118联动连结,或者不限于与驱动链轮118联动连结的结构,也可以是与另外设置的专用的中继用链轮联动的结构。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剥皮装置7的动力输入部92设置有力矩限制器113,但也可以不具备这样的力矩限制器113。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副轴45兼用清选风扇33的旋转轴,但作为副轴,也可以例如,兼用驱动链轮的驱动轴,或者设置传动中继用的专用的副轴。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副轴45的左右方向一端侧设置有供给装置用的输出旋转体105,在副轴45的左右方向另一端侧设置有剥皮装置用的输出旋转体106,并分别传递动力,但也可以在副轴45的左右方向一侧分别设置供给装置用的输出旋转体105和剥皮装置用的输出旋转体106。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剥皮装置7的左右方向另一端侧部位设置有作业者搭乘平台17,但也可以构成为不具备作业者搭乘平台17。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剥皮装置7的剥皮处理部57构成为,在外周设置有剥皮用的小的突起的一方的剥皮用旋转体59、和在外周部设置有小的螺旋状的突条的另一方的剥皮用旋转体60以交替的状态配置,但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使配置不同。例如,从左侧依次以一方的剥皮用旋转体59、另一方的剥皮用旋转体60、另一方的剥皮用旋转体60、一方的剥皮用旋转体59这样的顺序排列,并重复该顺序进行排列。另外,也可以将这些各剥皮用旋转体59、60以水平状态排列。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向收获用输出带轮95的凹入部140凹入的轴承支架138借助轴承139支承作业用副轴90,但也可以代替该结构,构成为轴承支架138滑动自如地支承作业用副轴90。
(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举了割取条数为四条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割取条数也可以是三条以下或者五条以上。
(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来自发动机13的输出轴84的动力经由作业用副轴90传递至收获作业部S,并经由行驶用副轴143传递至变速机构18,但也可以是不经由作业用副轴90和行驶用副轴143进行传递的结构。
[3]为了实施解决手段[3]的发明,如下所述地构成并实施。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作业用副轴90以相对于发动机13在俯视观察时向机体横宽方向一侧偏离,且在侧视观察时位于发动机13的下方侧的状态设置,但作业用副轴90的配置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是位于在正面观察时与发动机13重复的位置的结构、位于发动机13的前部或者后部的结构等各种变更并实施。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作业用副轴90的机体外侧端部,以残秆处理用输出齿轮94及一侧的轴支承部件(轴承)142彼此接近的状态设置,在作业用副轴90的机体内侧端部,输入带轮93、收获用输出带轮95及另一侧的轴支承部件(轴承)139以彼此接近的状态设置,但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也可以将左右两侧的轴支承部件(轴承)139、142设置于与旋转体分离位置,残秆处理用输出齿轮94、输入带轮93、收获用输出带轮95的配置也可以进行变更顺序等变更并实施。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齿轮作为残秆处理用的输出旋转体,但也可以由卷绕有传动带的带轮构成,也可以由卷绕有环状转动链的链轮构成。另外,输入用旋转体及收获用输出旋转体分别使用带轮,但也可以由卷绕有环状转动链的链轮构成,或者由齿轮构成。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作为收获用的输出旋转体的收获用输出带轮95上形成有沿着作业用副轴90的轴心方向凹入的凹入部140,并以进入凹入部140的状态设置有轴支承部件(轴承)142,构成为收获用输出带轮95和轴支承部件142在俯视观察时重叠地配置,但也可以代替这样的结构,而构成为收获用输出带轮95和轴支承部件142配置于在轴心方向上分离的位置。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将发动机13的动力供给到变速机构18,构成为行驶用副轴143设置于发动机13的机体前方侧,但也可以变更为将行驶用副轴143设置于发动机13的下方侧、或者设置于发动机13的机体后方侧等各种结构并实施。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发动机13设置于靠机体外侧的部位,并构成为以作业用输出轴84朝向机体内侧突出的状态设置,但也可以代替该结构,将发动机13设置于机体内方向部位,并构成为以作业用输出轴84朝向机体外侧突出的状态设置。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由收获装置4、供给装置6、剥皮装置7构成收获作业部S,但也可以代替该结构,而构成为,不具备剥皮装置7,将由供给装置6输送的玉米穗状体作为收获物直接储存于储存箱8。
(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剥皮装置7的剥皮处理部57构成为,在外周设置有剥皮用的小的突起的一方的剥皮用旋转体59、和在外周部设置有小的螺旋状的突条的另一方的剥皮用旋转体60以交替的状态配置,但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使配置不同。例如,从左侧依次以一方的剥皮用旋转体59、另一方的剥皮用旋转体60、另一方的剥皮用旋转体60、一方的剥皮用旋转体59这样的顺序排列,并重复该顺序进行排列。另外,也可以将这些各剥皮用旋转体59、60以水平状态排列。
(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向收获用输出带轮95的凹入部140凹入的轴承支架138借助轴承139支承作业用副轴90,但也可以代替该结构,构成为轴承支架138滑动自如地支承作业用副轴90。
(1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举了割取条数为四条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割取条数也可以是三条以下或者五条以上。
(1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来自发动机13的输出轴84的动力经由作业用副轴90传递至收获作业部S,并经由行驶用副轴143传递至变速机构18,但也可以是不经由作业用副轴90和行驶用副轴143进行传递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3C 机体的横宽方向中心
4 收获装置
5 排出口
6 供给装置
7 后处理装置(剥皮装置)
7A 入口部
8 储存部(储存箱)
8A 入口部
9 残秆处理部
13 发动机
15 散热风扇
17 作业者搭乘平台
25C 引导筒部
25C2 底部
32 滑槽
33 清选风扇
34 狭缝
38 阻挡引导部
39 阻挡部(弹性变形体)
39A 阻挡部
39C 横宽方向中央部
39y 弹性部
39z 支承部
40 倾斜引导体
45 副轴(旋转轴)
57 剥皮处理部
58 移送处理部
61 剥皮用传动轴
70 储存用输送装置
71 下侧输送部
72 上侧输送部
75 摇动筛选装置
84 输出轴
85 动力传递部
90 作业用副轴
91、92 动力输入部
93 输入用旋转体
94 残秆处理用的输出旋转体
95 收获用的输出旋转体
102 供给装置驱动部
106 剥皮装置用的输出旋转体
113 力矩限制器
118 旋转体
119 旋转体
120 筛选用传动轴
121 旋转体
122 环状转动体
130 传动机构
139 另一侧的轴支承部件
140 凹入部
141 传动壳体
160 旋转体
163 分开引导部
195 供给装置用的输出旋转体
L 剥皮用移送路径

Claims (46)

1.一种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伴随着机体行驶将收获对象物从植立作物收获的收获装置;
将由所述收获装置收获的所述收获对象物朝向机体后上方输送并从形成于输送终端部的排出口排出的供给装置;
从位于所述排出口下方的入口部接收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收获对象物并执行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
位于所述排出口的机体后方侧,阻挡所述收获对象物并向机体前方侧引导的阻挡引导部;
在所述排出口下方设置有将所述收获对象物向所述入口部引导的朝后下方姿态的滑槽,
在所述滑槽的下方设置有向所述收获对象物供给清选风而将混入玉米穗状体的夹杂物分离的清选风扇,
在所述滑槽上形成有使所述清选风通过的通风用开口。
2.一种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伴随着机体行驶将收获对象物从植立作物收获的收获装置;
将由所述收获装置收获的所述收获对象物朝向机体后上方输送并从形成于输送终端部的排出口排出的供给装置;
从位于所述排出口下方的入口部接收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收获对象物并执行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
位于所述排出口的机体后方侧,阻挡所述收获对象物并向机体前方侧引导的阻挡引导部;
在所述排出口下方设置有将所述收获对象物向所述入口部引导的朝后下方姿态的滑槽,
在所述滑槽上设置有使所述收获对象物在机体横宽方向上分开并分散的分开引导部。
3.一种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伴随着机体行驶将收获对象物从植立作物收获的收获装置;
将由所述收获装置收获的所述收获对象物朝向机体后上方输送并从形成于输送终端部的排出口排出的供给装置;
从位于所述排出口下方的入口部接收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收获对象物并执行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
位于所述排出口的机体后方侧,阻挡所述收获对象物并向机体前方侧引导的阻挡引导部;
设置有引导筒部,该引导筒部设置于比所述排出口靠机体后方侧,并将和所述收获对象物一起输送来的夹杂物排出,
所述阻挡引导部具备阻挡所述收获对象物的纵向姿态的阻挡部,
所述阻挡部的上端侧从所述引导筒部的底部向上方突出。
4.一种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伴随着机体行驶将收获对象物从植立作物收获的收获装置;
将由所述收获装置收获的所述收获对象物朝向机体后上方输送并从形成于输送终端部的排出口排出的供给装置;
从位于所述排出口下方的入口部接收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收获对象物并执行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
位于所述排出口的机体后方侧,阻挡所述收获对象物并向机体前方侧引导的阻挡引导部;
所述阻挡引导部具备阻挡所述收获对象物的纵向姿态的阻挡部,
所述阻挡部构成为横宽方向中央侧朝向所述供给装置的输送方向上游侧鼓出的形状。
5.一种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伴随着机体行驶将收获对象物从植立作物收获的收获装置;
将由所述收获装置收获的所述收获对象物朝向机体后上方输送并从形成于输送终端部的排出口排出的供给装置;
从位于所述排出口下方的入口部接收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收获对象物并执行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
位于所述排出口的机体后方侧,阻挡所述收获对象物并向机体前方侧引导的阻挡引导部;
所述阻挡引导部具备阻挡所述收获对象物的纵向姿态的阻挡部,
所述阻挡部构成为阻挡所述收获对象物并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体。
6.一种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伴随着机体行驶将收获对象物从植立作物收获的收获装置;
将由所述收获装置收获的所述收获对象物朝向机体后上方输送并从形成于输送终端部的排出口排出的供给装置;
从位于所述排出口下方的入口部接收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收获对象物并执行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
位于所述排出口的机体后方侧,阻挡所述收获对象物并向机体前方侧引导的阻挡引导部;
所述阻挡引导部具备阻挡所述收获对象物的纵向姿态的阻挡部,
所述阻挡部的横宽方向中央部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
7.一种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伴随着机体行驶将收获对象物从植立作物收获的收获装置;
将由所述收获装置收获的所述收获对象物朝向机体后上方输送并从形成于输送终端部的排出口排出的供给装置;
从位于所述排出口下方的入口部接收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收获对象物并执行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
位于所述排出口的机体后方侧,阻挡所述收获对象物并向机体前方侧引导的阻挡引导部;
所述阻挡引导部具备阻挡所述收获对象物的纵向姿态的阻挡部,
所述阻挡部具备弹性部和支承所述弹性部的与所述排出口侧相反的一侧的支承部,
所述弹性部具有比所述支承部大的面积,并构成为从所述支承部向外周侧突出。
8.一种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伴随着机体行驶将收获对象物从植立作物收获的收获装置;
将由所述收获装置收获的所述收获对象物朝向机体后上方输送并从形成于输送终端部的排出口排出的供给装置;
从位于所述排出口下方的入口部接收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收获对象物并执行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
位于所述排出口的机体后方侧,阻挡所述收获对象物并向机体前方侧引导的阻挡引导部;
在所述阻挡引导部的下端部设置有通过旋转驱动将所述收获对象物向机体前方侧运送的旋转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引导部设置于所述滑槽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用开口是以隔开间隔排列的状态形成多个的狭缝。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部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底部上下调节。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阻挡引导部上以位于所述弹性变形体的下方的状态设置有将所述收获对象物向机体前方侧引导的倾斜引导体,
该倾斜引导体形成为朝前下方倾斜姿态且越靠近下方侧宽度越大的下方扩开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获对象物是在苞叶内部具备大量种子的玉米穗状体,
所述后处理装置是将所述收获对象物的苞叶剥下的剥皮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剥皮装置形成为宽度宽,并具备以在机体横宽方向上排列的状态沿着机体前后方向的多个剥皮用移送路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剥皮装置的机体后方侧,设置有储存从所述收获对象物剥下苞叶后的玉米的储存箱,
设置有从所述剥皮装置的后部的输送终端部朝向所述储存箱的入口部输送玉米的旋转式的储存用输送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存用输送装置沿着越靠近机体后方侧越位于上方的朝后上方倾斜姿态的输送路径输送玉米。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存用输送装置具备:从所述玉米的下方侧接触作用来输送所述玉米的下侧输送部;从所述玉米的上方侧接触作用来输送所述玉米的上侧输送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剥皮装置一边沿着越靠近机体后方侧越位于下方的朝后下方倾斜姿态的所述剥皮用移送路径移送所述收获对象物一边剥下苞叶。
1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获装置伴随着机体行驶将在苞叶内部具备大量种子的玉米穗状体从植立作物收获,
所述供给装置将由所述收获装置收获的玉米穗状体朝向机体后上方输送并从形成于输送终端部的排出口排出,
所述玉米收获机具备:
将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玉米穗状体的苞叶剥下的剥皮装置;
将搭载于机体的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用于驱动所述供给装置的供给装置驱动部,并且将动力从所述供给装置驱动部传递至所述剥皮装置的动力传递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供给装置驱动部上设置有:沿着所述供给装置的左右方向延伸且传递来自所述发动机的动力的副轴;位于所述副轴的左右方向一端侧向所述供给装置传递动力的供给装置用的输出旋转体;位于所述副轴的左右方向另一端侧并向所述剥皮装置传递动力的剥皮装置用的输出旋转体。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向从所述供给装置的所述排出口排出的玉米穗状体供给清选风而将混入玉米穗状体的夹杂物分离的清选风扇,
所述副轴兼用作所述清选风扇的旋转轴。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清选风扇的后方侧设置有所述剥皮装置,
在所述剥皮装置的前端侧设置有输入来自所述供给装置驱动部的动力的动力输入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剥皮装置上设置有:剥下玉米穗状体的苞叶的剥皮处理部;将玉米穗状体向机体后方移送的移送处理部;
在所述剥皮处理部设置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剥皮用传动轴,
所述动力输入部设置于所述剥皮用传动轴的左右方向一端部侧部位,并且具备力矩限制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剥皮装置的左右方向另一端侧部位设置有作业者搭乘平台。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设置有所述动力输入部的所述剥皮装置的左右方向一端侧部位,所述剥皮处理部与所述移送处理部联动连结。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剥皮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由从所述动力输入部输入的动力驱动并对剥下的苞叶和混入其中的脱落的种子粒进行筛选的摇动筛选装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移送处理部设置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移送用传动轴,
在所述摇动筛选装置设置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筛选用传动轴,
设置于所述剥皮用传动轴的旋转体、设置于所述移送用传动轴的旋转体、设置于所述筛选用传动轴的旋转体通过卷绕于它们之上的一条环状转动体联动连结。
28.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伴随着机体行驶收获对象物并且将收获的对象物储存于储存部的收获作业部;
对利用所述收获作业部收获对象物后残留于田地的残秆进行切碎处理的残秆处理部;
供给所述收获作业部及所述残秆处理部的动力的发动机;
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向所述收获作业部及所述残秆处理部各自的动力输入部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部;
所述输出轴以向机体横宽方向一侧突出的状态设置,
所述收获作业部及所述残秆处理部各自的所述动力输入部以位于机体横宽方向一侧的状态设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部具备沿着机体横宽方向延伸的作业用副轴,并且将来自所述输出轴的动力经由所述副轴分配供给至所述收获作业部及所述残秆处理部各自的所述动力输入部。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用副轴相对于所述发动机在俯视观察时向机体横宽方向一侧偏离。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用副轴以在侧视观察时位于所述发动机的下方侧的状态设置。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作业用副轴的机体外侧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残秆处理部传递动力的残秆处理用的输出旋转体。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作业用副轴上,传递来自所述发动机的动力的输入用旋转体和用于向所述收获作业部传递动力的收获用的输出旋转体以所述收获用的输出旋转体比所述输入用旋转体位于机体横宽方向一侧的状态设置。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作业用副轴的机体横宽方向一侧端部,用于向所述残秆处理部传递动力的残秆处理用的输出旋转体、和旋转自如地支承所述作业用副轴的一侧的轴支承部件各自以接近的状态设置,
在所述作业用副轴的机体横宽方向另一侧端部,所述输入用旋转体、所述收获用的输出旋转体及旋转自如地支承所述作业用副轴的另一侧的轴支承部件各自以接近的状态设置。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从所述作业用副轴对所述残秆处理部传递动力的传动机构和覆盖该传动机构的传动壳体,
所述一侧的轴支承部件支承于所述传动壳体。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作业用副轴中比支承所述收获用的输出旋转体的部位靠机体横宽方向一侧部位,所述另一侧的轴支承部件支承所述作业用副轴的机体横宽方向另一侧端部。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收获用的输出旋转体的轴心方向一侧部位形成有沿着所述作业用副轴的轴心方向凹入的凹入部,
以进入所述凹入部的状态设置所述另一侧的轴支承部件。
38.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动机的机体前方侧设置有变速机构,
所述发动机的动力从所述输出轴分支而被供给至所述变速机构。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动机的机体前方侧设置有沿机体横宽方向延伸的行驶用副轴,
所述发动机的动力经由所述行驶用副轴供给至所述变速机构。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驶用副轴设置于所述输出轴和所述变速机构的输入轴的前后中间位置。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行驶用副轴的机体横宽方向一侧端部设置有输入来自所述发动机的动力的输入用旋转体,
在所述行驶用副轴的机体横宽方向另一侧端部设置有向所述变速机构输出动力的输出用旋转体。
4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设置于靠机体横宽方向外侧的部位,
所述输出轴以朝向机体横宽方向内侧突出的状态设置。
4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发动机向散热风扇输出动力的散热器用输出轴以朝向机体横宽方向的外侧突出的状态设置。
4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动机的机体横宽方向一侧形成有作业用空间。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作业用空间的上方设置有作业者搭乘平台。
46.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以跨过机体的横宽方向中心的状态支承于所述机体。
CN201480077347.4A 2014-03-24 2014-12-19 玉米收获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024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60136 2014-03-24
JP2014060137A JP2015181390A (ja) 2014-03-24 2014-03-24 トウモロコシ収穫機
JP2014-060135 2014-03-24
JP2014060135A JP2015181388A (ja) 2014-03-24 2014-03-24 トウモロコシ収穫機
JP2014060136A JP2015181389A (ja) 2014-03-24 2014-03-24 トウモロコシ収穫機
JP2014-060137 2014-03-24
PCT/JP2014/083764 WO2015145903A1 (ja) 2014-03-24 2014-12-19 トウモロコシ収穫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2447A CN106102447A (zh) 2016-11-09
CN106102447B true CN106102447B (zh) 2019-03-26

Family

ID=54194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734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02447B (zh) 2014-03-24 2014-12-19 玉米收获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02447B (zh)
WO (1) WO20151459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82440A (zh) * 2017-06-20 2017-09-22 河北汇朝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改进型玉米收割机
CN108156937A (zh) * 2018-01-10 2018-06-15 王友芳 联合收割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33506U (zh) * 2009-02-04 2010-07-28 白宝仁 带有定向铺放定向堆放秸秆装置和多用底盘的玉米收获机
CN103548483A (zh) * 2013-10-31 2014-02-05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自走式玉米粒轴分类收获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08503Y2 (ja) * 1991-05-30 1996-08-28 農林水産省四国農業試験場長 車載式細断物梱包装置
JP5864353B2 (ja) * 2012-05-10 2016-02-17 株式会社クボタ 収穫機用の収穫前処理装置
JP2014014325A (ja) * 2012-07-10 2014-01-30 Kubota Corp コンバイン
JP2013188143A (ja) * 2012-03-12 2013-09-26 Kubota Corp 収穫機
JP2013220054A (ja) * 2012-04-16 2013-10-28 Kubota Corp 収穫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33506U (zh) * 2009-02-04 2010-07-28 白宝仁 带有定向铺放定向堆放秸秆装置和多用底盘的玉米收获机
CN103548483A (zh) * 2013-10-31 2014-02-05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自走式玉米粒轴分类收获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45903A1 (ja) 2015-10-01
CN106102447A (zh) 2016-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79311B2 (ja) ひまわり収穫機
CN204653035U (zh) 玉米收割机
JP6472357B2 (ja) コンバイン
RU2514644C2 (ru) Элеватор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чистого зерна комбайна
CN106102447B (zh) 玉米收获机
CN205005489U (zh) 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
CN103354714B (zh) 普通型联合收割机
CN203482632U (zh) 玉米收割机
CN106818034B (zh) 收割机
KR101142927B1 (ko) 작물 수확용 예취 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수확기
JP2015181390A (ja) トウモロコシ収穫機
JP2001148927A (ja) コンバインの刈り取り部構造
CN101677511A (zh) 联合收割机
CN105706626B (zh) 玉米收获机
JP4664935B2 (ja) 脱穀装置
JP5452129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4083018A (ja) コンバイン
JP4935940B2 (ja) コンバイン
CN104394682B (zh) 联合收割机
JP2015181388A (ja) トウモロコシ収穫機
CN108135135A (zh) 包括收割头和用于该收割头的农作物输送系统的用于收割农作物的农业机器和相关输送系统
JP2007252260A (ja) 収穫機
JP2014068565A (ja) トウモロコシ収穫機
CN115529931A (zh) 割取装置以及收割机
JP2012019798A (ja) コンバイ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