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80502A - 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80502A
CN106080502A CN201610573003.3A CN201610573003A CN106080502A CN 106080502 A CN106080502 A CN 106080502A CN 201610573003 A CN201610573003 A CN 201610573003A CN 106080502 A CN106080502 A CN 106080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seat
slot
seat belt
warn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730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从光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57300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805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80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805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48Control systems, alarms, or interlock systems, for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belt or har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48Control systems, alarms, or interlock systems, for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belt or harness
    • B60R2022/4808Sensing means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48Control systems, alarms, or interlock systems, for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belt or harness
    • B60R2022/4808Sensing means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60R2022/4816Sensing means arrangements therefor for sensing locking of buck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48Control systems, alarms, or interlock systems, for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belt or harness
    • B60R2022/4883Interlock systems
    • B60R2022/4891Interlock systems preventing use of the vehicle when the seatbelt is not fasten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属于汽车安全配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卷收器、安全带织带、安全带锁组件和安全带提醒器,安全带锁组件包括插槽和插扣,所述的安全带提醒器包括压力传感器、信号检测装置、拨片、控制器和报警装置,安全带锁组件为锁扣式连接。本发明能够大大改善驾驶员利用传统插扣通用的特性欺骗报警装置的行为,还能够避免把安全带从乘客背部与座椅之间或从座椅背面穿过再插入安全带插槽中的方式来欺骗报警装置,组件结构的独特性和钥匙牙槽口的多异性避免安全带插扣的意外脱落,还避免了杂物进入安全带插槽开口,该系统结构独特简单、难以替代,互开率低,损坏部件易更换,造价成本低,安全可靠,易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品的普及及大众化,汽车乘坐安全因素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汽车的安全带是保护人们在汽车受撞击等事故中的一个重要的安全保障,据统计数据显示,行车时系好安全带能显著降低发生意外事故时的人员伤亡,因此,安全带的设置越来越重要,然而,目前很多驾驶员和乘坐人员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时速不会太高,没有机会用得到安全带,在汽车本身有警报声和仪表报警显示驾驶“安全带未系”的提示时,仍然在汽车驾驶过程中不系安全带,或者利用安全带锁扣的通用性,另外选取金属扣扣在安全带插槽中、把安全带从乘客背部与座椅之间穿过再插入安全带插槽中或者把安全带从座椅背面穿过在插入安全带插槽内等方式来欺骗报警装置免于报警,这种不正确的佩戴安全带使安全带提醒装置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失去应有的作用,这种做法极不负责任,给自己和乘客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因为即使在低速状态下行驶,车辆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也大大超乎人们的想象,巨大的惯性会使车内乘员与方向盘、挡风玻璃等发生二次碰撞,从而造成严重的伤害,如果安全带将人束缚在作为上,安全带的缓冲作用会吸收大量的动能,大大的减轻了受伤害程度,而且目前通常车载使用的插槽开口容易进入杂物,使用不便。另外人们在佩戴安全带时,有时虽然将安全带插扣放置在安全带插槽内,但是插扣并没有锁紧,一旦汽车加速行驶或者急刹车,安全带的插扣容易从插槽内脱落,起不到保护的作用。
通过专利检索,现有技术中已有相关技术方案公开。如,申请号201310479394.9,申请日为2013年10月14日,发明名称为:汽车防欺骗式安全带扣座,该申请案包括壳体、前盖板、主转轴、连接杆、弹簧槽、旋转弹簧、卡接座、滑动变阻器和滑块;前盖板可活动收卷地前置在壳体的开口端;主转轴和连接杆设置在壳体内,连接杆的后端与转动轴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前端与卡接座的后端固定连接;旋转弹簧设置在弹簧槽内,旋转弹簧的右端与外壳固定相接;旋转弹簧的左端与卡接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滑动变阻器设置在外壳内且位于弹簧槽的后方;滑块固定安装在卡接座的后端右侧且与滑动变阻器相接触并可在滑动变阻器上滑动;滑动变阻器使用时由导线将信号引出。该申请案对安全带扣座进行了改造,并在控制器内存储了最小角度值,只要系好安全带后卡接座旋转的角度超过这个角度值,控制器即判断安全带已系上,但是如果将副驾驶座的插扣插入到主驾驶座上的插槽内,并使物品放在座椅上造成安全带后卡接座角度的旋转,其不足之处就显而易见了,由此可见该申请案并没有改变安全带插扣通用的特性,不具有独特性和难以替代性,而且该申请案中的安全带扣座的结构件几乎全部都是机械构件,造成扣座内的元件在使用过程中易磨损,容易损坏,使得维护或更换成本较高,同时该申请案中对安全带扣座的改变较多,会改变扣座中的受力关系,大大降低安全带的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既能够大大改善驾驶员利用传统插扣通用的特性另外选取插扣扣到座椅上欺骗报警装置的行为,还能够避免把安全带从乘客背部与座椅之间或从座椅背面穿过再插入安全带插槽中的方式来欺骗报警装置免于报警,同时组件结构的独特性和钥匙牙槽口的多异性也避免安全带插扣的意外脱落,保证了报警装置在行驶过程中应有作用的同时,而且也避免了杂物进入安全带插槽开口堵塞插槽的可能,该系统结构独特简单、难以替代,互开率低,损坏部件易更换,造价成本低,可实施性高,安全可靠,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包括卷收器、安全带织带、安全带锁组件和安全带提醒器,安全带锁组件包括插槽和插扣,所述的安全带提醒器包括插槽内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卷收器开口处车内壁上的信号检测装置、设置在座椅一侧的拨片、控制器和报警装置,所述的信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安全带织带被拉伸的长度,所述的拨片设置在安全带织带腰带段拉伸时与座椅的接触面处,控制器分别与压力传感器、信号检测装置、拨片和报警装置电连接,所述的安全带锁组件为锁扣式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插槽包括插槽体、锁芯、弹槽、弹簧和弹子,弹槽设置在锁芯和插槽体之间,弹簧、弹子均设置在弹槽内部,弹子包括上弹子和下弹子,下弹子的端部与弹簧固连,上弹子的端部与下弹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插扣包括有轮廓部和柄部,轮廓部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凹陷或突起的钥匙牙槽口。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插槽开口表面还设置有插槽盖,插槽盖突出的一处通过旋转轴与插槽体固连。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轮廓部的钥匙牙槽口与插槽内部突起或者凹陷的弹子相互补。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插槽盖的面积大小与锁芯的面积大小相配合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轮廓部的钥匙牙槽口以轮廓部中轴线为对称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报警装置包括蜂鸣器和报警指示灯。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控制器为单片机组成的微控制器系统。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压力传感器、信号检测装置及拨片组成安全带检测系统,通过检测安全带的插扣是否扣上插槽、安全带织带的拉伸长度、拨片的按压来检测驾驶者是否正确使用安全带,只有插扣插入到插槽内,拨片处于按压的状态,且安全带织带的拉伸长度处于预先设定的拉伸长度范围内,安全带报警装置才会不报警,三者共同对安全带进行检测,互相配合使用,这样大大保证驾驶者在车辆行驶中的安全。
(2)本发明的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通过将插扣轮廓部的侧面改造成凹陷或突起的钥匙牙槽口,并将插槽内部改造成与插扣配合使用的结构,将原有安全带的单一锁扣装置改进为一一匹配类似于钥匙及锁的锁扣装置,能够大大改善驾驶员利用传统插扣通用的特性另外选取插扣扣到座椅上欺骗报警装置的行为,保证了报警装置在行驶过程中应有的作用。
(3)本发明的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通过信号检测装置检测安全带织带被拉伸的长度,并将此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与控制器预先设定的安全带织带拉伸长度范围进行匹配。
(4)本发明的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插扣的钥匙牙槽口凹陷或突起,造就每个插扣的钥匙牙槽口形状各异,具有独特性和难以替代性,这样还避免插扣插入到相邻插槽内欺骗安全带报警装置的行为,大大避免了插扣的通用性。
(5)本发明的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通过将特制的插扣插入插槽内部,插槽内部的弹簧和弹子受到挤压使得锁芯和插槽体的界面相平来确保安全带处于系上状态,通过偏转插扣、锁芯的角度,使得插扣难以脱离插槽,避免了传统安全带插槽在行车过程中容易脱落或意外脱落的危险,确保了安全带的正常使用功能,在紧急情况下,只要将插槽上的插扣旋转到初始位置,插扣又能在安全带织带的拉力下,轻松的解开安全带锁组件,避免浪费时间,为保障驾驶安全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6)本发明的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安全带插槽表面上设置有与锁芯开口配合使用的盖子,可以使安全带插槽在未使用状态将锁芯开口盖上,避免了杂物进入安全带插槽开口堵塞插槽的可能。
(7)本发明的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结构独特简单、难以替代,互开率低,损坏部件易更换,造价成本低,可实施性高,安全可靠,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的工作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的安全带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安全带锁组件插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安全带锁组件插扣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卷收器;2、安全带织带;3、安全带锁组件;31、插槽;31-1、插槽体;31-2、锁芯;31-3、弹槽;31-4、弹簧;31-5、弹子;31-6、插槽盖;31-7、旋转轴;32、插扣;32-1、轮廓部;32-2、柄部;32-3、钥匙牙槽口;41、压力传感器;42、信号检测装置;43、拨片;44、控制器;45、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包括卷收器1、安全带织带2、安全带锁组件3和安全带提醒器,所述的安全带提醒器包括插槽31内的压力传感器41、设置在卷收器1开口处车内壁上的信号检测装置42、设置在座椅一侧的拨片43、控制器44和报警装置45,所述的信号检测装置42用于检测安全带织带2被拉伸的长度,并将得到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器44,并与控制器44内预先设定的安全带织带2拉伸长度范围进行匹配,在厂家设计安全带织带2的拉伸长度范围时,可以参照人体模型得出一个最大的安全带织带2的拉伸长度和一个最小的安全带织带2的拉伸长度并存储于汽车的控制器44内,只要系好安全带后,安全带织带2的拉伸长度超过这个拉伸长度范围内,报警装置45即进行报警提醒,所述的拨片43设置在安全带织带2腰带段拉伸时与座椅的接触面处,所述的报警装置45包括蜂鸣器和报警指示灯,报警装置45设置在仪表盘中,所述的控制器44为单片机组成的微控制器系统,控制器44通过集成方式嵌入到车身控制器中,控制器44分别与压力传感器41、信号检测装置42、拨片43和报警装置45电连接,压力传感器41、信号检测装置42及拨片43组成安全带检测系统,通过检测安全带的插扣32是否扣上插槽31、安全带织带2的拉伸长度、拨片43的按压来检测驾驶者是否正确使用安全带,只有拨片42处于压下状态,插扣32插入到插槽31内,且安全带织带2的拉伸长度处于预先设定的拉伸长度范围内,安全带报警装置才会不报警,三者共同对安全带进行检测,互相配合使用,这样大大保证驾驶者在车辆行驶中的安全,所述的安全带锁组件3为锁扣式连接,安全带锁组件3包括插槽31和插扣32,插槽31包括插槽体31-1、锁芯31-2、弹槽31-3、弹簧31-4和弹子31-5,弹槽31-3设置在锁芯31-2和插槽体31-1之间,弹簧31-4、弹子31-5均设置在弹槽31-3内部,弹子31-5包括上弹子和下弹子,下弹子的端部与弹簧31-4固连,上弹子的端部与下弹子的另一端连接,插槽31开口表面还设置有插槽盖31-6,插槽盖31-6的面积大小与锁芯31-2的面积大小相配合使用,可以使安全带插槽32在未使用状态将锁芯31-2开口盖上,避免了杂物进入安全带插槽31开口堵塞插槽31的可能,插槽盖31-6突出的一处通过旋转轴31-7与插槽体31-1固连,插扣32包括有轮廓部32-1和柄部32-2,轮廓部32-1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凹陷或突起的钥匙牙槽口32-3,造就每个插扣32的钥匙牙槽口32-3形状各异,具有独特性和难以替代性,这样还避免插扣32插入到相邻插槽31内欺骗安全带报警装置45的行为,大大避免了插扣32的通用性,轮廓部32-1的钥匙牙槽口32-3与插槽31内部突起或者凹陷的弹子31-5相互补,这种凹陷或突起的钥匙牙槽口32-3与插槽31内部相配合使用的结构,将原有安全带的单一锁扣装置改进为一一匹配类似于钥匙及锁的锁扣装置,能够大大改善驾驶员利用传统插扣32通用的特性另外选取插扣32扣到座椅上欺骗报警装置的行为,保证了报警装置在行驶过程中应有的作用,在使用特制的插扣32插入插槽31内部时,插槽31内部的弹簧31-4和弹子31-5受到挤压使得锁芯31-2和插槽体31-1的界面相平来确保安全带处于系上状态,通过偏转插扣32、锁芯31-2的角度,使得插扣32难以脱离插槽31,避免了传统安全带插扣32在行车过程中容易脱落或意外脱落的危险,确保了安全带的正常使用功能,在紧急情况下,只要将插槽31上的插扣32旋转到初始位置,插扣32又能在安全带织带2的拉力下,轻松的解开安全带锁组件3,避免浪费时间,为保障驾驶安全提供了必要的工具,轮廓部32-1的钥匙牙槽口32-3以轮廓部32-1中轴线为对称设置,安全带织带2拉伸时,插扣32插入到插槽31内,压力传感器41受到压力作用,同时拨片43处于压下状态,相关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器44,控制器44将得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信号检测装置42对安全带织带2的拉伸长度进行检测,如果安全带织带2的拉伸长度处于预先设定的拉伸长度范围内,报警装置45取消提醒,如果安全带织带2的拉伸长度不在控制器44预先设定的安全带织带2的拉伸长度范围内,报警装置45进行报警提醒。
汽车安全带使用时,打开插槽31的插槽盖31-6,通过将特制的插扣32插入插槽31内部,插槽31内部的弹簧31-4和弹子31-5受到挤压使得锁芯31-2和插槽体31-1的界面相平,并通过偏转插扣32、锁芯31-2的角度,使得插扣32难以脱离插槽31,避免了传统安全带插扣32在行车过程中容易脱落或意外脱落的危险,压力传感器41将压力信号传递给控制器44,同时拨片43处于压下状态,得到的相关信号传送给控制器44,控制器44进行处理并控制信号检测装置42对安全带织带2的拉伸长度进行检测,如果安全带织带2的拉伸长度处于预先设定的拉伸长度范围内,报警装置45取消提醒,如果安全带织带2的拉伸长度不在控制器44预先设定的安全带织带2的拉伸长度范围内,报警装置45进行报警提醒,如果压力传感器41没有检测到插扣32对插槽31的压力信号,则安全带处于未系上状态,此时报警装置45的报警指示灯闪烁,蜂鸣器发出提醒声,如果压力传感器41检测到插扣32对插槽31的压力信号,但拨片43处于未压下状态,控制器44即判断安全带未正确使用,进而报警装置45进行报警用于对驾驶者进行提醒,压力传感器41、信号检测装置42及拨片43共同组成安全带检测系统,三者相互配合使用,当插扣32插入到插槽31内,拨片43处于压下状态,且安全带织带2的拉伸长度处于预先设定的拉伸长度范围内,安全带报警装置45才会不报警,这样大大保证驾驶者在车辆行驶中的安全。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包括卷收器(1)、安全带织带(2)、安全带锁组件(3)和安全带提醒器,安全带锁组件(3)包括插槽(31)和插扣(3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带提醒器包括插槽(31)内的压力传感器(41)、设置在卷收器(1)开口处车内壁上的信号检测装置(42)、设置在座椅一侧的拨片(43)、控制器(44)和报警装置(45),所述的信号检测装置(42)用于检测安全带织带(2)被拉伸的长度,所述的拨片(43)设置在安全带织带(2)腰带段拉伸时与座椅的接触面处,控制器(44)分别与压力传感器(41)、信号检测装置(42)、拨片(43)和报警装置(45)电连接,所述的安全带锁组件(3)为锁扣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槽(3)包括插槽体(31-1)、锁芯(31-2)、弹槽(31-3)、弹簧(31-4)和弹子(31-5),弹槽(31-3)设置在锁芯(31-2)和插槽体(31-1)之间,弹簧(31-4)、弹子(31-5)均设置在弹槽(31-3)内部,弹子(31-5)包括上弹子和下弹子,下弹子的端部与弹簧(31-4)固连,上弹子的端部与下弹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插扣(32)包括有轮廓部(32-1)和柄部(32-2),轮廓部(32-1)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凹陷或突起的钥匙牙槽口(3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槽(31)开口表面还设置有插槽盖(31-6),插槽盖(31-6)突出的一处通过旋转轴(31-7)与插槽体(31-1)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廓部(32-1)的钥匙牙槽口(32-3)与插槽(31)内部突起或者凹陷的弹子(31-5)相互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槽盖(31-6)的面积大小与锁芯(31-2)的面积大小相配合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廓部(32-1)的钥匙牙槽口(32-3)以轮廓部(32-1)中轴线为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报警装置(45)包括蜂鸣器和报警指示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44)为单片机组成的微控制器系统。
CN201610573003.3A 2016-07-20 2016-07-20 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 Pending CN1060805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3003.3A CN106080502A (zh) 2016-07-20 2016-07-20 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3003.3A CN106080502A (zh) 2016-07-20 2016-07-20 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80502A true CN106080502A (zh) 2016-11-09

Family

ID=57220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73003.3A Pending CN106080502A (zh) 2016-07-20 2016-07-20 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8050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4649A (zh) * 2019-01-25 2019-05-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安全带监督控制的客车座椅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16803A (ko) * 2005-08-05 2007-02-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안전벨트의 텅 오 삽입 방지장치
CN201043381Y (zh) * 2007-06-08 2008-04-02 徐钜祥 弹子锁芯
CN102602361A (zh) * 2011-12-07 2012-07-25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车用安全带提醒与强制使用系统及方法
CN203246422U (zh) * 2012-12-07 2013-10-23 芜湖市顺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报警装置
CN203435796U (zh) * 2013-07-31 2014-02-19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设有可复位防护盖的安全带卡扣
CN204472751U (zh) * 2015-03-19 2015-07-15 顾培皓 一种安全带报警装置
CN204937070U (zh) * 2015-08-05 2016-01-06 武汉科荣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未系警报装置
CN205038761U (zh) * 2015-10-20 2016-02-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报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16803A (ko) * 2005-08-05 2007-02-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안전벨트의 텅 오 삽입 방지장치
CN201043381Y (zh) * 2007-06-08 2008-04-02 徐钜祥 弹子锁芯
CN102602361A (zh) * 2011-12-07 2012-07-25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车用安全带提醒与强制使用系统及方法
CN203246422U (zh) * 2012-12-07 2013-10-23 芜湖市顺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报警装置
CN203435796U (zh) * 2013-07-31 2014-02-19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设有可复位防护盖的安全带卡扣
CN204472751U (zh) * 2015-03-19 2015-07-15 顾培皓 一种安全带报警装置
CN204937070U (zh) * 2015-08-05 2016-01-06 武汉科荣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未系警报装置
CN205038761U (zh) * 2015-10-20 2016-02-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报警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4649A (zh) * 2019-01-25 2019-05-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安全带监督控制的客车座椅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74649B (zh) * 2019-01-25 2023-03-2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安全带监督控制的客车座椅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43220A (zh) 一种安全带警报装置
US7250869B2 (en) Child carseat alert system
CN106080501A (zh) 一种安全带警报装置
US3770919A (en) Magnetic buckle switch
CN102717773A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的检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184112A (zh) 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
CN106080502A (zh) 一种安全带警报系统
EP0972686A1 (en) Anti-theft seat belt
CN201792826U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
CN103522980B (zh) 汽车安全行驶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35588A (zh) 一种汽车锁扣减噪系统及方法
CN203558034U (zh) 一种防作弊与具有人体感应功能的汽车座椅安全带锁扣
CN205523798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用安全带预收紧装置
CN208715147U (zh) 一种采用皮带轮传动机构的安全带监控系统
CN206426993U (zh) 一种安全带卡扣传感器
CN111301342B (zh) 一种车内安全带检测装置
CN106627460B (zh) 带扣充气控制装置、带扣充气控制系统和汽车
CN219487385U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结构
CN103538556B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认证式锁紧系统
CN208715145U (zh) 一种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安全带监控系统
CN201923066U (zh) 电磁感应式防撞安全帽带
CN218367710U (zh) 一种防异响的汽车安全带
CN217649413U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带感锁止机构
CN210960647U (zh) 一种安全带插板
CN211280942U (zh) 一种感应安全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