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5795A - 内燃机的可变动阀机构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可变动阀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5795A
CN106065795A CN201610244055.6A CN201610244055A CN106065795A CN 106065795 A CN106065795 A CN 106065795A CN 201610244055 A CN201610244055 A CN 201610244055A CN 106065795 A CN106065795 A CN 106065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lting member
cylinder
valve
variable actuation
displa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440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65795B (zh
Inventor
山口弘毅
平松直树
前迫贵之
杉浦雅俊
菊冈振郎
菊冈振一郎
谷昌章
弓削元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t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Ot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Otics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065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5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65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57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3/00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 F01L13/0015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 F01L13/0063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by modification of cam contact point by displacing an intermediate lever or wedge-shaped intermediate element, e.g. Tourtelo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3/00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 F01L13/0005Deactivat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02Valve drive
    • F01L1/04Valve drive by means of cams, camshafts, cam discs, eccentrics or the like
    • F01L1/047Camshafts
    • F01L1/053Camshafts overhead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12Transmitting gear between valve drive and valve
    • F01L1/18Rocking arms or levers
    • F01L1/185Overhead end-pivot rocking ar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20Adjusting or compensating clearance
    • F01L1/22Adjusting or compensating clearance automatically, e.g. mechanically
    • F01L1/24Adjusting or compensating clearance automatically, e.g. mechanically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ally
    • F01L1/2405Adjusting or compensating clearance automatically, e.g. mechanically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ally by means of a hydraulic adjusting device located between the cylinder head and rocker ar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26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two or more valves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by same transmitting-gear; peculiar to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more than two lift-valves per cylinder
    • F01L1/267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two or more valves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by same transmitting-gear; peculiar to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more than two lift-valves per cylinder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timing or the lift of the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3/00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 F01L13/0005Deactivating valves
    • F01L2013/001Deactivating cylin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3/00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 F01L2013/10Auxiliary actuators for variable valve timing
    • F01L2013/105Hydraulic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3/00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 F01L2013/10Auxiliary actuators for variable valve timing
    • F01L2013/106Pneumatic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2305/00Valve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ro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可变动阀机构,通过由控制轴(71)使多个摆动部件(20)的滑动齿轮(41)同时位移,通过螺旋花键(H)的啮合同时变更多个摆动部件的阀升程量,在此可变动阀机构中,能够进行减缸运转。作为摆动部件具有相对于规定的汽缸(6a)设置的第一摆动部件(20a);和相对于其以外的汽缸(6b)设置的第二摆动部件(20b),在第一摆动部件和第二摆动部件中螺旋花键(H)的扭转角不同,通过使控制轴(71)向规定的通常位置(P)位移,成为第一摆动部件及第二摆动部件均对阀(8)进行驱动的通常运转,通过使控制轴(71)向规定的减缸位置(Q)位移,成为第一摆动部件对阀进行驱动而第二摆动部件不对阀进行驱动的减缸运转。

Description

内燃机的可变动阀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内燃机的阀进行驱动,并且与内燃机的运转状况相应地变更其驱动状态的可变动阀机构。
背景技术
在内燃机的可变动阀机构中,有图12所示的以往例(专利文献1)的可变动阀机构90。该可变动阀机构90是驱动在直线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汽缸6、6……的阀8、8……的机构,在该直线方向排列地具备多个如下所示的摆动部件91、91……。即,各摆动部件91具备输入部件92及输出部件93、93;和与它们分别进行螺旋花键H的啮合的滑动齿轮94,如果输入部件92被凸轮(省略图示)驱动则摆动,由输出部件93、93对阀8、8进行驱动。
另外,此可变动阀机构90具备如下所示的可变装置97。即,该可变装置97具备在前述直线方向(摆动部件91、91……的并列设置方向)延伸,并与多个滑动齿轮94、94……一起在该直线方向位移的控制轴98。通过使该控制轴98在该直线方向位移,使多个滑动齿轮94、94……相对于多个输入部件92、92……及输出部件93、93……同时位移,通过各螺旋花键H、H……的啮合,同时同样地变更多个摆动部件91、91……的阀升程量。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630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该以往例中,由于通过由控制轴98使多个滑动齿轮94、94……同时位移,同时同样地变更多个摆动部件91、91……的阀升程量,所以不能对应于仅由一部分汽缸6停止阀8、8的驱动的减缸运转。
因此,在这种可变动阀机构中,也是以能够对应于减缸运转为目的。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内燃机的可变动阀机构具备多个摆动部件,该多个摆动部件在直线方向排列,具备输入部件及输出部件;和与它们分别进行螺旋花键的啮合的滑动齿轮,如果输入部件被凸轮驱动则摆动,由输出部件对阀进行驱动,该内燃机的可变动阀机构具备可变装置,所述可变装置具备在前述直线方向延伸,并与多个滑动齿轮一起在该直线方向位移的控制轴;通过使该控制轴在该直线方向位移,使多个滑动齿轮相对于多个输入部件及输出部件同时位移,通过各螺旋花键的啮合同时变更多个摆动部件的阀升程量,所述内燃机的可变动阀机构的特征在于,作为摆动部件具有相对于多个汽缸中的规定的汽缸设置的第一摆动部件;和相对于其以外的汽缸设置的第二摆动部件,在第一摆动部件和第二摆动部件中螺旋花键的扭转角不同,可变装置通过使控制轴向规定的通常位置位移,成为第一摆动部件及第二摆动部件均对阀进行驱动的通常运转,通过使控制轴向规定的减缸位置位移,成为第一摆动部件对阀进行驱动而第二摆动部件不对阀进行驱动的减缸运转。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第一摆动部件和第二摆动部件中螺旋花键的扭转角不同,所以通过使控制轴位移,能够从通常运转向减缸运转切换。因此,能够对应于减缸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可变动阀机构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可变动阀机构的第一摆动部件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可变动阀机构的第二摆动部件的立体图。
图4a是表示将实施例1的可变动阀机构的控制轴配置在通常位置时的俯视剖视图,图4b是表示将实施例1的可变动阀机构的控制轴配置在减缸位置时的俯视剖视图。
图5a是表示将实施例1的可变动阀机构的控制轴配置在通常位置时的阀升程曲线的坐标图,图5b是表示将实施例1的可变动阀机构的控制轴配置在减缸位置时的阀升程曲线的坐标图。
图6a是表示将实施例2的可变动阀机构的控制轴配置在通常位置时的俯视剖视图,图6b是将实施例2的可变动阀机构的控制轴配置在减缸位置时的俯视剖视图。
图7a是表示将实施例2的可变动阀机构的控制轴配置在通常位置时的阀升程曲线的坐标图,图7b是表示将实施例2的可变动阀机构的控制轴配置在减缸位置时的阀升程曲线的坐标图。
图8a是表示将实施例3的可变动阀机构的控制轴配置在通常位置时的俯视剖视图,图8b是表示将实施例3的可变动阀机构的控制轴配置在减缸位置的第一位置时的俯视剖视图,图8c是表示将实施例3的可变动阀机构的控制轴配置在减缸位置的第二位置时的俯视剖视图。
图9a是表示将实施例3的可变动阀机构的控制轴配置在通常位置时的阀升程曲线的坐标图,图9b是表示将实施例3的可变动阀机构的控制轴配置在减缸位置的第一位置时的阀升程曲线的坐标图,图9c是表示将实施例3的可变动阀机构的控制轴配置在减缸位置的第二位置时的阀升程曲线的坐标图。
图10a是表示将实施例4的可变动阀机构的控制轴配置在通常位置时的俯视剖视图,图10b是表示将实施例4的可变动阀机构的控制轴配置在减缸位置的第一位置时的俯视剖视图,图10c是表示将实施例4的可变动阀机构的控制轴配置在减缸位置的第二位置时的俯视剖视图。
图11a是表示将实施例4的可变动阀机构的控制轴配置在通常位置时的阀升程曲线的坐标图,图11b是表示将实施例4的可变动阀机构的控制轴配置在减缸位置的第一位置时的阀升程曲线的坐标图,图11c是表示将实施例4的可变动阀机构的控制轴配置在减缸位置的第二位置时的阀升程曲线的坐标图。
图12是表示以往例的可变动阀机构的整体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优选方式
第一摆动部件可以是以下的1、2的任意一种样态。
1.第一摆动部件的螺旋花键是以如果使控制轴从通常位置向减缸位置位移则该第一摆动部件的阀升程量减少的扭转角设置的样态。
2.第一摆动部件的螺旋花键是以如果使控制轴从通常位置向减缸位置位移则该第一摆动部件的阀升程量增加的扭转角设置的样态。
即,相对于在从通常运转切换到减缸运转时使第一摆动部件的阀升程量减少为优点大的特性的内燃机,采用1的样态;相对于使之增加为优点大的特性的内燃机,采用2的样态,由此,与没有变更第一摆动部件的阀升程量而是单纯地停止第二摆动部件的阀驱动的情况相比,能够有利地发挥内燃机的特性。
可变装置也可以仅是使控制轴从通常位置向减缸位置位移及仅从减缸位置向通常位置位移,但在此基础上,也可以是使控制轴如以下的那样位移的样态。即,可变装置是通过使控制轴在减缸位置内位移来维持减缸运转不变地使第一摆动部件的阀升程量增减的样态。在此情况下,能够在减缸运转中与需要相应地使阀升程量增减。
[实施例1]
图1~图5所示的实施例1的可变动阀机构1,是驱动在直线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汽缸6、6……的阀8、8……的机构。另外,以下将前述“直线方向”称为“推力方向”,将与推力方向正交的直线的长度方向的一方称为“前”,将另一方称为“后”。
可变动阀机构1,在推力方向排列地具备多个如下所示的摆动部件20、20……。而且,各摆动部件20具备输入部件21及输出部件31、31;和与它们分别进行螺旋花键H的啮合的滑动齿轮41,如果输入部件21被凸轮10驱动则摆动,由输出部件31对阀8、8进行驱动。
另外,此可变动阀机构1具备如下所示的可变装置70。该可变装置70具备在推力方向延伸并与多个滑动齿轮41、41……一起在推力方向位移的控制轴71。通过使该控制轴71在推力方向位移,使多个滑动齿轮41、41……相对于多个输入部件21、21……及输出部件31、31……同时位移,通过各螺旋花键H、H……的啮合,同时变更多个摆动部件20、20……的阀升程量。
在该摆动部件20上,具有相对于前述多个汽缸6、6……中的一部分规定的汽缸(以下称为“非停止用汽缸6a、6a”)设置的第一摆动部件20a、20a;和相对于其以外的汽缸(以下称为“停止用汽缸6b、6b”)设置的第二摆动部件20b、20b,在第一摆动部件20a、20a和第二摆动部件20b、20b中,螺旋花键H(Ha、Hb)的扭转角不同。
而且,可变装置70如图4a所示,通过使控制轴71向处于推力方向的一方侧的规定的通常位置P位移,如图5a所示,成为第一摆动部件20a、20a及第二摆动部件20b、20b均对阀8、8……进行驱动的通常运转,如图4b所示,通过使控制轴71向处于推力方向的另一方侧的规定的减缸位置Q位移,如图5b所示,成为第一摆动部件20a、20a对阀8、8……进行驱动而第二摆动部件20b、20b不对阀8、8……进行驱动的减缸运转。
详细地说,此可变动阀机构包括如下所示的凸轮10、10……、摆动部件20、20……、摇臂50、50……、空转机构60、60……和可变装置70。
[凸轮10]
凸轮10、10……,按每个汽缸6、6……,在推力方向延伸的凸轮轴18上各设置1个。该凸轮轴18随着内燃机的旋转而旋转,凸轮10、10……也与其一起旋转。而且,各凸轮10包括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基圆11和从基圆11突出的突出部分12。
[摆动部件20]
摆动部件20、20……,按每个各汽缸6、6……,各设置1个,其全部由在推力方向延伸的一根支承轴48铰接支承。该支承轴48是将在推力方向排列地突出设置在内燃机的缸盖上的多个立壁部7、7……贯通地延伸的管状的轴,在该支承轴48中的位于各2个立壁部7、7之间的部分上各铰接支承了1个摆动部件20。而且,在该支承轴48的铰接支承了各摆动部件20、20……的部分上,贯穿设置了在推力方向延伸的穿插孔49、49……。
各摆动部件20包括1个输入部件21;在其推力方向的两侧各设置1个的2个输出部件31、31;和被插入输入部件21及输出部件31、31的内侧的1个滑动齿轮41。而且,通过推力方向的一方侧的输出部件31的该一方侧的端面和推力方向的另一方侧的输出部件31的该另一方侧的端面分别直接或经垫片(省略图示)与推力方向两侧的立壁部7、7抵接,限制了输入部件21和输出部件31、31的推力方向的位移。
各输入部件21包括呈筒状的形状的筒状部22;从在该筒状部22的推力方向隔开间隔的2个部位向前方突出的一对臂23、23;和从筒状部22向后方突出的突起26。而且,在一对臂23、23的前端部之间,可旋转地支承与凸轮10抵接的辊24。
而且,在各输入部件21的筒状部22的内周面上,设置了向一方向(随着向推力方向的一方行进而向周方向的一方行进的方向)扭转的螺旋花键h1。而且,该螺旋花键h1的扭转角的大小在第一摆动部件20a和第二摆动部件20b中不同,与第一摆动部件20a的输入部件21的螺旋花键h1的扭转角相比,第二摆动部件20b的输入部件21的螺旋花键h1的扭转角大。
各输出部件31包括呈筒状的形状的筒状部32和从该筒状部32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分35,在该筒状部32和突出部分35的下面上具备用于提升阀8的推压面。
而且,在各输出部件31的筒状部32的内周面上,设置了向与前述一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随着向推力方向的一方行进而向周方向的另一方行进的方向)扭转的螺旋花键h4。而且,该螺旋花键h4的扭转角在第一摆动部件20a和第二摆动部件20b中不同,与第一摆动部件20a的输出部件31、31的螺旋花键h4、h4的扭转角相比,第二摆动部件20b的输出部件31、31的螺旋花键h4、h4的扭转角大。
各滑动齿轮41呈筒状的形状,在其一部分上贯通设置了在周方向延伸的卡合孔42。而且,在各滑动齿轮41的外周面上,设置了与输入部件21的螺旋花键h1啮合的输入侧螺旋花键h2;和与输出部件31、31的螺旋花键h4、h4啮合的输出侧螺旋花键h3、h3。
由此,输入侧螺旋花键h2与输入部件21的螺旋花键h1同样,向前述一方向扭转,其扭转角的大小也与输入部件21的螺旋花键h1同样在第一摆动部件20a和第二摆动部件20b中不同。另外,输出侧螺旋花键h3、h3与输出部件31、31的螺旋花键h4、h4同样,向前述另一方向扭转,其扭转角的大小也与输出部件31、31的螺旋花键h4、h4同样在第一摆动部件20a和第二摆动部件20b中不同。
而且,由输入部件21的螺旋花键h1、滑动齿轮41的输入侧螺旋花键h2及输出侧螺旋花键h3、h3和输出部件31、31的螺旋花键h4、h4构成了摆动部件20的螺旋花键H。另外,以下,将第一摆动部件20a的螺旋花键“H”称为“Ha”,将第二摆动部件20b的螺旋花键“H”称为“Hb”。
而且,第一摆动部件20a的螺旋花键Ha和第二摆动部件20b的螺旋花键Hb的扭转角的差异,如以下的那样发挥功能。即,在使控制轴71如图4a所示位移到处于推力方向的一方的规定的通常位置P时,如图5a所示,第一摆动部件20a和第二摆动部件20b的阀升程曲线一致。而且,在使控制轴71从该通常位置P如图4b所示位移到处于推力方向的另一方的规定的减缸位置Q时,如图5b所示,第一摆动部件20a的阀升程量伴随着位移相对地缓慢减少,第二摆动部件20b的阀升程量伴随着位移相对地急剧减少而成为零。
[摇臂50]
摇臂50、50……在各输出部件31、31……和阀8、8……之间各夹装了1个。而且,各摇臂50的后端部由间隙调节器51支承,在长度方向中间部可旋转地支承辊53,其前端部与阀8抵接。而且,该辊53与输出部件31的筒状部32及突出部分35的推压面抵接。
[空转机构60]
空转机构60是用于将摆动部件20向返回方向(与提升阀8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方向)加载的机构。此空转机构60包括在下方开口的筒状的主体61;上部被插入主体61,下面与输入部件21的突起26抵接的升降器62;和被夹装在主体61和升降器62之间的弹簧63。
[可变装置70]
可变装置70包括控制轴71和位移装置(省略图示)。
控制轴71被插入管状的支承轴48的内部,在径方向突出的卡合销72、72……被安装在摆动部件20、20……的每一个上。该卡合销72、72……穿插支承轴48的各穿插孔49、49……,与滑动齿轮41的各卡合孔42、42……卡合。由此,所有的滑动齿轮41、41……以能够在推力方向一起位移且在周方向相对转动的方式与控制轴71卡合。
位移装置(省略图示)是用于使控制轴71在推力方向位移的装置。此位移装置,例如可以是由电磁力使控制轴71在推力方向位移的电磁式的位移装置,也可以是由油压使之位移的油压式的位移装置,还可以是由空气的压力使之位移的空压式的位移装置。此位移装置使控制轴71仅在图4a及图5a所示的通常位置P和图4b及图5b所示的减缸位置Q的2个阶段位移。
另外,在该2个阶段之间的中间位置停止控制轴71在构造上也是可能的,但由于第一摆动部件20a和第二摆动部件20b以不同的阀升程曲线对阀8、8……进行驱动不太好,所以中间位置是尽快使其通过的位置。因此,不进行在中间位置将其主动地停止。
根据实施例1,能够得到如下的A、B的效果。
[A]由于在第一摆动部件20a和第二摆动部件20b中螺旋花键H(Ha、Hb)的扭转角不同,所以通过使控制轴71向前述通常位置P位移,能够成为前述通常运转,通过使控制轴71向前述减缸位置Q位移,能够成为前述减缸运转。因此,能够与需要相应地在通常运转和减缸运转中进行切换,导致耗油量的降低。
[B]在使控制轴71从通常位置P位移到减缸位置Q时,由于第一摆动部件20a的阀升程量减少,所以相对于在从通常运转切换到减缸运转时使第一摆动部件20a、20a的阀升程量减少为优点大的特性的内燃机,通过采用本实施例1的可变动阀机构1,与没有变更第一摆动部件20a、20a的阀升程量而是单纯地停止第二摆动部件20b、20b的阀驱动的情况(单纯地减缸的情况)相比,能够有利地发挥内燃机的特性。
[实施例2]
图6、图7所示的实施例2的可变动阀机构2的构造,与实施例1的可变动阀机构1的构造相比较,在第一摆动部件20a的螺旋花键Ha的扭转角相反的方面不同,在其它的方面相同。
即,第一摆动部件20a的输入部件21的螺旋花键h1和滑动齿轮41的输入侧螺旋花键h2与实施例1的相反,向前述另一方向扭转。另外,第一摆动部件20a的滑动齿轮41的输出侧螺旋花键h3、h3和输出部件31、31的螺旋花键h4、h4与实施例1的相反,向前述一方向扭转。
而且,第一摆动部件20a的螺旋花键Ha和第二摆动部件20b的螺旋花键Hb的扭转角的差异,如以下的那样发挥功能。即,在使控制轴71如图6a所示位移到处于推力方向的一方侧的规定的通常位置P时,如图7a所示,第一摆动部件20a和第二摆动部件20b的阀升程曲线一致。而且,在使控制轴71从该通常位置P如图6b所示位移到处于推力方向的另一方侧的规定的减缸位置Q时,如图7b所示,第一摆动部件20a的阀升程量相对地缓慢增加,第二摆动部件20b的阀升程量相对地急剧减少而成为零。
根据本实施例2,在实施例1记载的A的效果的基础上,还能够得到如下的B’的效果。
[B’]由于在使控制轴71从通常位置P位移到减缸位置Q时,第一摆动部件20a的阀升程量增加,所以相对于在从通常运转切换到减缸运转时使第一摆动部件20a、20a的阀升程量增加为优点大的特性的内燃机,通过采用本实施例2的可变动阀机构2,与没有变更第一摆动部件20a、20a的阀升程量而是单纯地停止第二摆动部件20b、20b的阀驱动的情况(单纯地减缸的情况)相比,能够有利地发挥内燃机的特性。
[实施例3]
图8、图9所示的实施例3的可变动阀机构3,与实施例1相比,在如下的方面不同,即,可变装置70不仅使控制轴71在通常位置P和减缸位置Q的2阶段位移,在此基础上,还通过使控制轴71在减缸位置Q内位移,维持着减缸运转不变地使第一摆动部件20a、20a的阀升程量连续地或多阶段地增减,在其它的方面相同。
具体地说,第一摆动部件20a的螺旋花键Ha和第二摆动部件20b的螺旋花键Hb的扭转角的差异,如以下的那样发挥功能。即,在使控制轴71在图8b、c所示的减缸位置Q内如图8b所示位移到处于推力方向的一方侧(通常位置P侧)的规定的第一位置Q1时,如图9b所示,第一摆动部件20a、20a的阀升程量增加。而且,此时,第二摆动部件20b、20b的阀升程量为零不变。而且,在使控制轴71在图8b、c所示的减缸位置Q内如图8c所示位移到处于推力方向的另一方侧(通常位置P侧的相反侧)的规定的第二位置Q2时,如图9c所示,第一摆动部件20a、20a的阀升程量减少。而且,此时,第二摆动部件20b、20b的阀升程量也为零不变。
另外,在这样减缸运转时,第二摆动部件20b、20b没有对阀8、8……进行驱动,因此,由于不担心第一摆动部件20a、20a和第二摆动部件20b、20b以不同的阀升程曲线对阀8、8……进行驱动,所以控制轴71能够不限于前述第一位置Q1及第二位置Q2地在减缸位置Q内的任意的位置停止。因此,在减缸运转时,能够使第一摆动部件20a、20a的阀升程量连续或多阶段地增减。
根据本实施例3,在实施例1记载的A、B的效果的基础上,还能够得到如下的C的效果。
[C]由于在减缸运转时,能够与需要相应地使阀升程量连续地或多阶段地增减,所以导致耗油量进一步降低。
[实施例4]
图10、图11所示的实施例4的可变动阀机构4,与实施例2相比,在如下的方面不同,即,可变装置70不仅使控制轴71在通常位置P和减缸位置Q的2阶段位移,在此基础上,还通过使控制轴71在减缸位置Q内位移,维持着减缸运转不变地使第一摆动部件20a、20a的阀升程量连续地或多阶段地增减,在其它的方面相同。
具体地说,本实施例4的说明与实施例3的说明相比较,在将“图8”替换为“图10”,将“图9”替换为“图11”,将“实施例3”替换为“实施例4”,将“可变动阀机构3”替换为“可变动阀机构4”,将“实施例1”替换为“实施例2”,将“增加”替换为“减少”,将“减少”替换为“增加”,将“B”替换为“B’”后是同样的。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前述实施例1~4的结构,也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宜地变更来具体化,例如,也可以如以下的变更例的那样变更。
[变更例1]在图1中,相对于4汽缸中的两端的2个汽缸设置第一摆动部件20a,相对于其以外的汽缸设置第二摆动部件20b,但也可以相对于任意数量的汽缸中的任意的汽缸(例如,3个汽缸中的规定的1个汽缸,5个汽缸中的规定的3个汽缸,6个汽缸中的规定的2个汽缸等)设置第一摆动部件20a,相对于其以外的汽缸设置第二摆动部件20b。因此,能够自由地选择非停止用汽缸6a和停止用汽缸6b。
[变更例2]在实施例1~4中,没有进行在通常位置P和减缸位置Q之间的中间位置主动地停止控制轴71,但在该中间位置停止具有优点的情况下等,也可以主动地在该中间位置中止。
[变更例3]在实施例1~4中,卡合孔42是被贯通设置在滑动齿轮41上的贯通孔,但也可以变更为凹陷设置在滑动齿轮41的内周面上地在周方向延伸的槽。
符号的说明
1:可变动阀机构(实施例1);2:可变动阀机构(实施例2);3:可变动阀机构(实施例3);4:可变动阀机构(实施例4);6:汽缸;6a:非停止用汽缸(规定的汽缸);6b:停止用汽缸(其以外的汽缸);8:阀;10:凸轮;20:摆动部件;20a:第一摆动部件;20b:第二摆动部件;21:输入部件;31:输出部件;41:滑动齿轮;70:可变装置;71:控制轴;H:螺旋花键;Ha:第一摆动部件的螺旋花键;Hb:第二摆动部件的螺旋花键;P:通常位置;Q:减缸位置。

Claims (12)

1.一种内燃机的可变动阀机构,其具备多个摆动部件(20),该多个摆动部件(20)在直线方向排列,具备输入部件(21)及输出部件(31);和与它们分别进行螺旋花键(H)的啮合的滑动齿轮(41),如果输入部件(21)被凸轮(10)驱动则摆动,由输出部件(31)对阀(8)进行驱动,
该内燃机的可变动阀机构具备可变装置(70),所述可变装置(70)具备在前述直线方向延伸,并与多个滑动齿轮(41)一起在该直线方向位移的控制轴(71);通过使该控制轴(71)在该直线方向位移,使多个滑动齿轮(41)相对于多个输入部件(21)及输出部件(31)同时位移,通过各螺旋花键(H)的啮合同时变更多个摆动部件(20)的阀升程量,
所述内燃机的可变动阀机构的特征在于,作为摆动部件(20)具有相对于多个汽缸(6、6……)中的规定的汽缸(6a)设置的第一摆动部件(20a);和相对于其以外的汽缸(6b)设置的第二摆动部件(20b),在第一摆动部件(20a)和第二摆动部件(20b)中螺旋花键(H)的扭转角不同,
可变装置(70)通过使控制轴(71)向规定的通常位置(P)位移,成为第一摆动部件(20a)及第二摆动部件(20b)均对阀(8)进行驱动的通常运转,通过使控制轴(71)向规定的减缸位置(Q)位移,成为第一摆动部件(20a)对阀(8)进行驱动而第二摆动部件(20b)不对阀(8)进行驱动的减缸运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可变动阀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摆动部件(20a)的螺旋花键(H)以如果使控制轴(71)从通常位置(P)向减缸位置(Q)位移则该第一摆动部件(20a)的阀升程量减少的扭转角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可变动阀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摆动部件(20a)的螺旋花键(H)以如果使控制轴(71)从通常位置(P)向减缸位置(Q)位移则该第一摆动部件(20a)的阀升程量增加的扭转角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可变动阀机构,其特征在于,可变装置(70)通过使控制轴(71)在减缸位置(Q)内位移,维持着减缸运转不变地使第一摆动部件(20a)的阀升程量增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可变动阀机构,其特征在于,可变装置(70)通过使控制轴(71)在减缸位置(Q)内位移,维持着减缸运转不变地使第一摆动部件(20a)的阀升程量增减。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可变动阀机构,其特征在于,可变装置(70)通过使控制轴(71)在减缸位置(Q)内位移,维持着减缸运转不变地使第一摆动部件(20a)的阀升程量增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动阀机构,其特征在于,可变装置(70)维持着减缸运转不变地不使第一摆动部件(20a)的阀升程量增减。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动阀机构,其特征在于,可变装置(70)维持着减缸运转不变地不使第一摆动部件(20a)的阀升程量增减。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动阀机构,其特征在于,可变装置(70)维持着减缸运转不变地不使第一摆动部件(20a)的阀升程量增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动阀机构,其特征在于,可变装置(70)使控制轴(71)没有在通常位置(P)和减缸位置(Q)之间的中间位置停止地在通常位置(P)和减缸位置(Q)之间位移。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动阀机构,其特征在于,可变装置(70)使控制轴(71)没有在通常位置(P)和减缸位置(Q)之间的中间位置停止地在通常位置(P)和减缸位置(Q)之间位移。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动阀机构,其特征在于,可变装置(70)使控制轴(71)没有在通常位置(P)和减缸位置(Q)之间的中间位置停止地在通常位置(P)和减缸位置(Q)之间位移。
CN201610244055.6A 2015-04-23 2016-04-19 内燃机的可变动阀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657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88822 2015-04-23
JP2015088822A JP6170089B2 (ja) 2015-04-23 2015-04-23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5795A true CN106065795A (zh) 2016-11-02
CN106065795B CN106065795B (zh) 2018-12-21

Family

ID=57110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4405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65795B (zh) 2015-04-23 2016-04-19 内燃机的可变动阀机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79577B2 (zh)
JP (1) JP6170089B2 (zh)
KR (1) KR101671794B1 (zh)
CN (1) CN106065795B (zh)
DE (1) DE10201610532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8267A (zh) * 2017-08-07 2020-05-05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致动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12324A (ja) * 2004-10-14 2006-04-27 Toyota Motor Corp 多気筒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機構及び多気筒内燃機関制御装置
CN100362215C (zh) * 2002-12-05 2008-01-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气门驱动系统
CN102016244A (zh) * 2008-05-08 2011-04-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气门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99944B2 (ja) 2000-03-21 2006-07-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機構および吸気量制御装置
JP4059131B2 (ja) 2003-04-17 2008-03-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機構駆動装置
JP2006329164A (ja) * 2005-05-30 2006-12-07 Yamaha Motor Co Ltd 複数気筒エンジン
JP2007146693A (ja) 2005-11-24 2007-06-14 Toyot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可変動弁機構
JP2010270649A (ja) * 2009-05-20 2010-12-02 Toyota Motor Corp 可変動弁機構、内燃機関制御装置、可変動弁型内燃機関、及び可変動弁機構調節状態変更方法
JP5974848B2 (ja) * 2012-11-19 2016-08-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可変動弁機構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2215C (zh) * 2002-12-05 2008-01-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气门驱动系统
JP2006112324A (ja) * 2004-10-14 2006-04-27 Toyota Motor Corp 多気筒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機構及び多気筒内燃機関制御装置
CN102016244A (zh) * 2008-05-08 2011-04-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气门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8267A (zh) * 2017-08-07 2020-05-05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致动装置
CN111108267B (zh) * 2017-08-07 2022-03-04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致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79577B2 (en) 2018-01-30
JP6170089B2 (ja) 2017-07-26
KR20160126858A (ko) 2016-11-02
KR101671794B1 (ko) 2016-11-03
CN106065795B (zh) 2018-12-21
DE102016105329A1 (de) 2016-10-27
JP2016205261A (ja) 2016-12-08
US20160312669A1 (en) 2016-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69215B2 (en) Continuous variable valve duration apparatus and engin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7215868B2 (ja) 連続可変バルブデュレーション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含むエンジン
US10054017B2 (en) Continuous variable valve duration apparatus and engin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US8291875B2 (en) Continuously variable valve lift device for vehicle
CN106065795A (zh) 内燃机的可变动阀机构
CN103758601A (zh) 用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3742219A (zh) 用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4246154A (zh) 内燃机的气门传动机构及气门传动机构的控制装置
US10006377B2 (en) Continuous variable valve duration apparatus and engin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US9739183B2 (en) Continuous variable valve duration system and engin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CN203742691U (zh) 用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JP2014510874A (ja) バルブトレインと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方法
JP2013139739A (ja) 可変動弁機構
CN103790669B (zh) 用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3726898B (zh) 用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351708B (zh) 内燃机的可变气门机构
JP2017101587A (ja) 内燃機関の動弁装置
CN103726894A (zh) 用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3742222B (zh) 用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3726897B (zh) 用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3742221B (zh) 用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3742696U (zh) 用于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JP2007132212A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機構
JP4871310B2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機構
KR102371232B1 (ko) 연속 가변 밸브 듀레이션 시스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엔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