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3031A - 天线和无线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线和无线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3031A
CN106063031A CN201480047999.3A CN201480047999A CN106063031A CN 106063031 A CN106063031 A CN 106063031A CN 201480047999 A CN201480047999 A CN 201480047999A CN 106063031 A CN106063031 A CN 106063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printed wiring
wiring board
srr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79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63031B (zh
Inventor
三浦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Platfor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C Infronti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Infrontia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Infronti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063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3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63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3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9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in bluetooth or WI-FI devices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21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a shorting wall or a shorting pin at one end of the element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天线,该天线在即使无法将天线布置在期望位置处的情况下或者在将多个天线布置在单个装置中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极好的天线特性。该天线的特征在于设置有:印刷布线板;天线电路,该天线电路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的预定端部部分中,并且发送和接收波长λ的无线电波;以及串联谐振电路,该串联谐振电路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的预定端部部分中的位置处,该位置与天线电路分离取决于波长λ的距离。天线的特征还在于被布置为使得预定端部部分的延伸部分垂直于无线电波接收的方向。

Description

天线和无线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和无线通信装置,并且具体地,涉及用于与通信装置的无线通信的天线以及无线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的广泛使用,单个装置可处理多个无线系统已经非常普遍。在这种单个装置中,期望在该装置内的最佳位置处布置天线,以便能够使得该装置能够在对时间或地点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在任何时间处理各种无线系统。而且,为了处理多个无线系统的目的,存在在单个装置内布置多个天线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蜂窝电话、智能电话等所例示的便携式终端上,除了功能的增加之外,需要尺寸减小。因此,在装置设计中,需要在终端内布置大量组件。虽然为了处理多个无线系统而需要将天线布置在最佳位置处,但是存在由于与其它组件的折衷而不能将天线布置在最佳位置处的情况。
在这方面,提议采用裂环谐振器(SRR)天线,该裂环谐振器(SRR)天线可保持极好的特性,而与其安装位置无关,只要该位置在多层印刷板的外围。例如,在专利文献1(PTL1)中公开了这种SRR天线。
在图13中示出了专利文献1(PTL1)的天线。在图13所示的天线900中,导体层930和940分别被布置在多层印刷板910的介电层920的顶部和底部。然后,通过在各个导体层930和940的端部区域中形成开口931和941以及裂缝932和942,来形成裂环部951和952。此外,通过在介电层920内布置将裂环部951和952彼此电连接的导电通孔953以及与导电通孔953中的一个连接的馈电线954,来形成SRR天线950。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1]国际公开W02013/027824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当将SRR天线安装在多层印刷板的外围,而与外围的特定安装位置无关时,SRR天线用作具有极好特性的天线。然而,当期望实现特定方向上的天线增益时,SRR天线的安装位置不能是可选的。例如,当由于于其它组件的折衷而无法将SRR天线布置在垂直中心时,其水平天线增益可能降低。此外,当在单个装置中布置多个SRR天线时,多个SRR天线彼此干扰,这导致了隔离上的劣化。
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了本发明,并且因此,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线和无线通信装置,该天线和无线通信终端即使在无法将天线布置在期望位置时,或者当在单个装置中布置了多个天线时,也可保持极好的天线特性。
[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天线包括:印刷布线板;天线电路,该天线电路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的预定端部部分中,并且发送和接收波长λ的无线电波;以及串联谐振电路,该串联谐振电路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的预定端部部分中的位置处,该位置与天线电路分离取决于波长λ的距离,其中该天线被安排为使得预定端部部分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接收无线电波的方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无线IC;以及上述天线,该天线将从外部装置接收到的波长λ的无线电波发送到无线IC,并且将从无线IC接收到的波长λ的无线电波发送到外部装置,其中该无线通信装置被布置成在XY平面中面对外部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方面,即使不能将天线布置在期望位置处,或者当在单个装置中布置了多个天线时,也可保持极好的天线特性。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天线10的前视图。
图1B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天线10B的前视图。
图2是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路由器100安装在房间中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印刷板200的前视图以及在线A-A上取的其横截面视图。
图4A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SRR天线400和伪SRR 500的分解立体图。
图4B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SRR天线400和伪SRR 500的横截面视图。
图5A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SRR天线400的功能配置图。
图5B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伪SRR 500的功能配置图。
图6A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路由器100的天线增益。
图6B示出了根据背景技术的无线路由器900的天线增益。
图7A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路由器100中的射频电流的状态。
图7B示出了根据背景技术的无线路由器900中的射频电流的状态。
图8是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印刷板200B的前视图。
图9A示出了在布置了伪SRR 500B的情况下的射频电流的状态。
图9B示出了在没有布置伪SRR 500B的情况下的射频电流的状态。
图10A是用于布置了伪SRR 500B的情况的隔离图。
图10B示出了在没有布置伪SRR500B的情况下的隔离图。
图11是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修改示例的印刷板200C的前视图。
图12A是布置了伪SRR 500C的情况的隔离图。
图12B是没有布置伪SRR 500C的情况的隔离图。
图13是根据专利文献1(PTL1)的天线800的分解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以下描述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图1A示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天线的前视图。在图1A中,天线10由印刷布线板20、天线电路30以及串联谐振电路40组成。这里,天线10的高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分别被定义为在Z方向、Y方向和X方向。
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天线10布置在执行与外部装置的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等中。天线10被布置为使得天线10在XY平面中面对作为无线通信伙伴的外部装置。
在印刷布线板20上,除了天线电路30和串联谐振电路40,还安装了在附图中未图示的大量其它电气组件。当天线10被安排在XY平面上时,印刷布线板20被布置在与XY平面垂直的YZ平面中。
天线电路30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20的在Z方向上延伸的端部。为了避免在+Z方向上流动的射频电流和在-Z方向上流动的射频电流(二者均在天线电路30中生成)之间的相互抵消,期望将天线电路30布置在印刷布线板20的Z方向上的中心处。当在+Z方向上流动的射频电流和在-Z方向上流动的射频电流彼此抵消时,在XY方向上出现了天线增益的劣化,无线通信装置沿着XY方向面对外部装置。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与其它电气组件折衷,天线电路30被布置在除了印刷布线板20的Z方向上的中心之外的位置处。
串联谐振电路40被布置在已经布置了天线电路30的印刷布线板20的端部内的与天线电路30分离预定距离的位置处。作为串联谐振电路40,例如,可以采用裂环谐振器,裂环谐振器通过对印刷布线板20的顶表面上的环形金属膜的一部分进行切割而被制造成大致C形的形式。裂环谐振器用作LC串联谐振电路并且因此吸收目标频率的电流,该LC串联谐振电路由在切割部处产生的电容以及通过以在C形周围的环形方式流动的电流所生成的电感来组成。
通过布置在天线电路30被布置的印刷布线板20的在Z方向上延伸的端部中,如上所述布置的串联谐振电路40吸收在Z方向上流动的射频电流以及在-Z方向上流动的射频电流,这二者均在天线电路30处生成。结果,可以减少在+Z方向上流动的射频电流和在-Z方向上流动的射频电流之间的相互抵消,并且因此,XY方向上的天线增益保持极好。
因此,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天线10中,通过在布置了天线电路30的印刷布线板20的端部中布置串联谐振电路40的效果,即使天线电路30无法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20的Z方向的中心,也可保持极好的天线特性。
此外,还当在印刷布线板上布置了多个天线电路时,为了处理多个无线系统,通过将串联谐振电路布置在天线电路被布置的印刷布线板的端部中,可保持极好的天线特性。
图1B示出了具有布置在印刷布线板上的多个天线电路的天线的前视图。在图1B中,天线10B由印刷布线板20B、第一天线电路31B、第二天线电路32B以及串联谐振电路40B组成。
作为第一和第二天线电路31B和32B,例如,可以采用裂环谐振器天线或者倒L形天线。作为串联谐振电路40B,可以采用以上参考图1A描述的串联谐振电路40。
如图1B所示,第一天线电路31B、串联谐振电路40B和第二天线电路32B以该顺序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20B的在Z方向上延伸的端部中。当两个天线电路31B和32B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20B的预定端部中时,在印刷布线板20B上流动在+Z方向上流动的射频电流α1和在-Z方向上流动的射频电流β1(这两者均是从第一天线电路31B发出的),以及在+Z方向上流动的射频电流α2和在-Z方向上流动的射频电流β2(这两者是从第二天线电路32B发出的)。
然后,通过将串联谐振电路40B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天线电路31B与32B之间,从天线电路31B和32B发出的射频电流α1、α2、β1、β2由串联谐振电路40B吸收,并且因此,可抑制射频电流α1、α2、β1、β2之间的相互抵消。结果,即使在印刷布线板20B上布置多个天线电路31B和32B的情况下,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天线10B也可保持极好的天线特性。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下面对第二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无线路由器用作无线通信装置。图2示出了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路由器被安装在房间中的状态。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路由器100通常被安装在用于将布置在其内部的印刷布线板200设置为与房间的地板表面垂直的方向上。然后,当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路由器100被安装在房间中时,无线IC 300将位于印刷布线板200的右上区域中,SRR(裂环谐振器)天线400在无线IC 300附近,并且伪SRR 500在SRR天线400下方。在下文中,与地板表面平行的平面被定义为XY平面,并且与无线路由器100的后表面平行的平面被定义为YZ平面。
如图2,当无线路由器100被安装在房间中的地板表面(XY平面)上时,无线路由器100和诸如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的相对装置在XY方向上彼此相面对。因为无线路由器100将无线电波发送到相对装置并且接收来自相对装置的无线电波,所以其在XY方向上的天线增益是最重要的。
当无线路由器100由此被安装在房间中时,印刷布线板200与地板表面垂直。在印刷布线板200上,除了无线IC 300、SRR天线400和伪SRR500,还安装了在附图中未图示的大量电气组件。图3示出了印刷布线板200的前视图以及在线A-A上截取的其横截面视图。如图3所示,印刷布线板200通过将第一导体层210布置在电介质230的前表面并且将第二导体层220布置在后表面来构造。这里,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200被形成为在Z方向上具有大致等于要由无线IC 300处理的无线电波的波长λ的长度。
无线IC 300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200的前表面上,并且经由SRR天线400将无线电波发送到在附图中未图示的诸如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的相对装置并且接收来自相对装置的无线电波。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其它电气组件的折衷,无线IC 300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200的顶端下方大约λ/4的位置处。
SRR天线400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200的端部中,并且将从相对装置接收到的无线电波发送到无线IC 300,并且将从无线IC 300接收到的无线电波发送到相对装置。SRR天线400被布置为非常接近无线IC 300的输入-输出端子,以便最小化无线电波的传输损耗。因为无线IC 300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200的顶端下方大约λ/4的位置处,所以本示例性实施例的SRR天线400被布置在端部中的位置处,其也是在印刷布线板200的顶端下方λ/4。
伪SRR 500被布置布置在SRR天线400下方的λ/4,即在印刷布线板200的Z方向上的中心处(在λ/2高度)。位于SRR天线400下方λ/4位置处,伪SRR500吸收从SRR天线400发出的射频电流。
下面给出对SRR天线400和伪SRR 500的详细描述。在图4A中示出了SRR天线400和伪SRR 500的分解立体图,并且在图4B中示出了横截面视图。在图5A中示出了SRR天线400的功能配置图,并且在图5B中示出了伪SRR 500的功能配置图。
如图4A所示,与在背景技术中已描述的图13的SRR天线950类似地配置SRR天线400,并且具体地,其由第一裂环部401、第二裂环部402、多个导电通孔403以及馈电线404组成。
第一裂环部401是通过在无线IC 300附近的第一导体层210的端部区域中形成第一开口211并且进一步形成第一裂缝212来制造的,该第一裂缝212使在第一开口211和第一导体层210的最后端部之间形成的带状区域分离。
第二裂环部402类似地通过在第二导体层220中在面对第一开口211的位置处形成第二开口221并且进一步在面对第一裂缝212的位置处形成第二裂缝222来制造。
如图4A所示,在开口211和221周围布置多个导电通孔403。导电通孔403例如通过钻孔并且此后电镀其内部而贯穿电介质230和第二导体层220来制造。
馈电线404是布置在电介质230内的长的导电层。馈电线404的一端与导电通孔403连接,并且另一端在印刷布线板200的相对侧的端部处与图中未图示的RF(射频)电路连接。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裂环部401、第二裂环部402和馈电线404中的每一个使用铜箔来制造。第一裂环部401、第二裂环部402和馈电线404可以使用任何其它导电材料来制造。
在如上所述配置的SRR天线400中,LC串联谐振电路由第一和第二裂缝212和222产生的电容以及由电感组成,电感是由在第一开口211周围并且在第二开口221周围以环形的方式流动的电流生成的。
也就是说,裂环谐振器是由图5A中的虚线所指示的左侧区域组成的。当在裂环谐振器的馈电点经由馈电线404馈送来自RF电路的射频信号时,SRR天线400用作在其谐振频率附近的天线。这里,可以通过增加第一和第二开口211和222的尺寸或者减小第一和第二裂缝212和222的宽度来降低谐振频率。
由图5A中的交替长短点划线所表示的右侧区域构成用于阻抗匹配的环路。通过用于阻抗匹配的环路,执行在无线IC 300的输入-输出端子与SRR天线400之间的阻抗匹配。
如图4A所示,伪SRR 500是通过在第一导体层210的端部区域中形成第三开口213并且进一步形成第三裂缝214来制造的,第三裂缝214使在第三开口213和第一导体层210的最后端部之间形成的带状区域分离。在伪SRR 500中,如图5B所示,LC串联谐振电路是由在第三裂缝214处产生的电容以及电感组成,电感是由在第三开口213周围以环形方式流动的电流生成的。伪SRR 500用作裂环谐振器,并且因此吸收期望频率的电流。
这里,将给出在将如上所构成的包括SRR天线400和伪SRR 500的无线路由器100应用于WiFi(无线保真,频率:2.4GHz,λ=125mm)的情况下的天线特性的讨论。在下文中,将给出对无线路由器100具有图3所示的配置的情况的描述。也就是说,印刷布线板200被形成为在Z方向上具有125mm的长度,其等于在WiFi中所使用的无线电波的波长λ),SRR天线400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200的右手侧区域中的位置处(其在顶端下方的λ/4),并且伪SRR 500被布置在λ/2高度的位置处(在垂直方向上的中心处)。
为了比较,还讨论了将在背景技术中已经描述的图13的无线路由器900应用于WiFi的情况下的天线特性,在无线路由器100中没有布置伪SRR。
图6A示出了将设置有伪SRR 500的无线路由器100应用于WiFi的情况下的天线增益。图6B示出了在将没有设置有伪SRR的无线路由器900应用于WiFi的情况下的天线增益。此外,通过图6A和6B中的虚线示出天线增益的理想辐射方向图。
如图6B所示,没有设置伪SRR的无线路由器900的天线增益在整个XY方向上是低的,并且特别是在没有布置SRR天线的侧相当低。另一方面,如图6A所示,由于将伪SRR 500布置在SRR天线400下方λ/4处,所以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路由器100示出了与理想辐射方向图几乎一致的天线增益。
这是因为将伪SRR 500布置在SRR天线400下方λ/4处导致了均由SRR天线400发出的彼此不同方向的射频电流由伪SRR 500吸收。这里,射频电流是用于辐射无线电波的完全射频AC电流,其在WiFi(频率:2.4GHz)的情况下时每秒钟交替24亿次。
图7A示出了在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路由器100应用于WiFi的情况下的射频电流的状态。图7B示出了在将不具有伪SRR的无线路由器900应用于WiFi的情况下的射频电流的状态。
如图7A所示,在将伪SRR 500布置在SRR天线400下方λ/4位置处的情况下,均从SRR天线400发出的彼此不同方向的射频电流由伪SRR 500吸收,并且因此,其之间的相互抵消被减少。结果,XY方向上的天线增益的降低被抑制。
另一方面,如图7B所示,在设置有伪SRR的无线路由器900的情况下,从顶端部分向下流动的射频电流α以及从底端部分向上流动的射频电流β(这两者均从SRR天线950发出)彼此抵消。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裂环谐振器的功能劣化,并且相应地,XY方向上的天线增益减小。这里,即使在没有伪SRR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将SRR天线950布置在印刷布线板200的端部中的中心高度处,则在射频电流α与β之间的相互抵消不会出发生,并且因此,不会发生天线增益的减小。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路由器100中,当SRR天线400无法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200的端部部分中的中心高度处时,伪SRR500被布置在SRR天线400下方λ/4的位置处。结果,均从SRR天线400发出的相互不同方向的两个射频电流由伪SRR500吸收,并且因此,射频电流之间的相互抵消被减少。因此,即使由于与其它部件的折衷而当无法将SRR天线400布置在印刷布线板200上的中心高度处,也可保持与地板表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天线增益是极好的。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虽然印刷布线板200被形成为在Z方向上具有与要由无线IC300处理的无线电波的波长λ大致相等的长度,但是也可以被形成为在Z方向上比λ更长。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是将伪SRR 500布置在SRR天线400上方λ/4以及在SRR天线400下方λ/4处。通过由此将每个伪SRR 500布置在与SRR天线400相距λ/4处,在伪SRR 500处吸收不必要的射频电流,并且因此XY方向上的天线增益保持极好。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下面对第三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路由器与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兼容。MIMO技术是通过将多个天线组合在一起来处理宽通信带的无线通信技术,并且在诸如WiFi和LTE(长期演进)的通信方法中采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路由器100B在其中布置有两个SRR天线,以与MIMO技术兼容。
图8示出了安排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路由器100B中的印刷布线板的前视图。如图8所示,印刷布线板200B被形成为在Z方向上具有长度λ。然后,无线IC 310B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200B的顶端下方λ/4的位置处,并且无线IC 320B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200B的底端上方λ/4的位置处。
此外,SRR天线410B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200B的端部区域中(其处于与无线IC310B相同的高度处),并且SRR天线420B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200B的端部区域中(其处于与无线IC320B相同的高度处)。伪SRR 500B进一步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200B的端部区域中,其在Z方向上的中心处(λ/2高度处)。
与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图4A和4B的SRR天线400类似地配置SRR天线410B和420B。另一方面,与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图4A的伪SRR 500类似地配置伪SRR500B。也就是说,通过yi裂环谐振器的形式配置SRR天线410B和420B中的每一个并且在其馈电点处供应无线电波信号,SRR天线410B和420B中的每一个用作天线。伪SRR 500B以裂环谐振器的形式被配置,并且吸收从SRR天线410B和420B发出的射频电流。
关于设置有两个SRR天线的无线路由器,图9A示出了在布置伪SRR 500B的情况下的射频电流的状态,并且图9B示出了在没有布置伪SRR的情况下的射频电流的状态。关于将设置有两个SRR天线的无线路由器应用于WiFi的情况,图10A示出了在布置伪SRR 500B的情况下的隔离图,并且图10B示出了在没有布置伪SRR的情况下的隔离图。这里,在WiFi中使用2.4GHz频率的无线电波。
这里,隔离是指示多个天线当中的干扰的程度。小的隔离状态是指多个天线当中的干扰很大并且在天线特性方面天线不利地彼此影响的状态。在图10A和图10B中,X轴表示频率(MHz),并且Y轴表示隔离(dB)。在图10A和图10B中,Y轴上的点越低指示隔离改善地越多。
如图9B所示,在没有布置伪SRR的情况下,在从顶端部部分向下流动的射频电流α1和从底端部分向上流动的射频电流β1(这两者都是从SRR天线410B发出)以及从顶端部部分向下流动的射频电流α2和从底端部分向上流动的射频电流β2(这两者都是从SRR天线420B发出)当中出现了干扰和得到的相互抵消。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0B所示,在从2400至2500(MHz)的目标频率范围中没有实现足够的隔离。
另一方面,如图9A所示,例如通过布置伪SRR 500B,从SRR天线410B发出的并且从底端部分向上流动的射频电流β1以及从SRR天线420B发出的并且从顶端部分向下流动的射频电流α2由伪SRR500B吸收,并且相应地减少干扰。结果,如图10A所示,在从2400至2500(MHz)的目标频率范围中,隔离改善了几dB。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虽然印刷布线板200B被形成为在Z方向上具有长度λ和SRR天线410B,但是伪SRR 500B和SRR天线420B可以以该顺序沿着Z方向以λ/4间隔布置,这不仅局限于该情况。例如,当印刷布线板200B的长度在Z方向上大于λ时,可以通过以λ/4间隔交替地布置SRR天线和伪SRR来抑制隔离的劣化。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修改示例)
下面对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修改示例进行描述。虽然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SRR天线410B和420B作为天线,但是还可以采用例如倒L形天线。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无线路由器100C中布置了两个倒L形天线。图11示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天线的印刷布线板的前视图。
如图11所示,印刷布线板200C被形成为在Z方向上具有长度λ,其中无线IC 310C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200C的顶端下方λ/4的位置处,并且无线IC 320C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200C的底端上方λ/4的位置处。然后,倒L形天线620C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200C的端部区域中,其在与无线IC 310C相同的高度处,并且倒L形天线620C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200C的端部区域中,其在与无线IC 310C相同的高度处。伪SRR500C进一步被布置在印刷布线板200C的端部区域中,其在Z方向的中心处(λ/2高度)。
关于采用倒L形天线610C和620C的情况,图12A示出了在布置伪SRR 500C的情况下的隔离图,并且图12B示出了在没有布置伪SRR的情况下的隔离图。
而且,在采用倒L形天线的情况下,通过将伪SRR 500C布置在远离倒L形天线610C和620C二者λ/4的位置处,从倒L形天线610C发出的并且从底端部分向上流懂的射频电流以及从倒L形天线620C发出的并且从顶端部分向下流的射频电流由例如伪SRR 500B吸收,并且因此干扰被减少。结果,如图12A所示,在从2400至2500(MHz)的目标频率范围中隔离改善了几dB。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并且涵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的任何设计改变等。
本发明基于并且要求于2013年8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3-175562的优先权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天线可以适用于与诸如WiFi和LTE等的通信方法兼容的无线设备。
[附图标记列表]
10,10B 天线
20,20B 印刷布线板
30,31B,32B 天线电路
40,40B 串联谐振电路
100,100B,100C 无线路由器
200,200B,200C 印刷板
210,220 导体层
211,213,221 开口
212,214,222 裂缝
230 电介质
300,310B,320B 无线IC
400,410B,420B SRR天线
401 第一裂环部
402 第二裂环部
403 导电通孔
404 馈电线
500,500B,500C 伪SRR
610C,620C倒 L形天线
900 天线
910 多层印刷布线板
920 介电层
930,940 导体层
931,941 开口
932,942 裂缝
950 SRR天线
951,952 裂环部
953 导电通孔
954 馈电线

Claims (10)

1.一种天线,包括:
印刷布线板;
天线电路,所述天线电路被布置在所述印刷布线板的预定端部部分中,并且发送和接收波长λ的无线电波;以及
串联谐振电路,所述串联谐振电路被布置在所述印刷布线板的所述预定端部部分中的位置处,所述位置与所述天线电路分离取决于所述波长λ的距离,
所述天线被布置为使得所述预定端部部分的延伸方向变得垂直于接收所述无线电波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中,
所述串联谐振电路是通过对金属环的一部分进行切割而制造成大致C形的形式的裂环谐振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其中,
所述印刷布线板的所述预定端部部分被形成为具有大致等于所述波长λ的长度;
所述天线电路被布置在所述预定端部部分中,并且在距所述天线的安装表面λ/4的高度处;并且
所述串联谐振电路被布置在所述预定端部部分中,并且在距所述天线的所述安装表面λ/2的高度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天线,其中,
所述印刷布线板包括介电层、布置在所述介电层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一导电层、以及布置在所述介电层的另一表面上的第二导电层,并且
所述天线电路是由下述所组成的裂环谐振器天线:
第一裂环部,所述第一裂环部具有大致C形的形式,所述第一裂环部被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中;
第二裂环部,所述第二裂环部具有大致C形的形式,所述第二裂环部被形成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中并且面对所述第一裂环部;
导电通孔,所述导电通孔将所述第一裂环部与所述第二裂环部电气连接;以及
馈电线,所述馈电线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导电通孔,并且另一端是从其馈送电力的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天线,进一步包括第二天线电路,在所述印刷布线板的所述预定端部部分中,相对于所述串联谐振电路的与所述天线电路的相对侧上布置所述第二天线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其中,
所述第二天线电路被布置在所述印刷布线板的所述预定端部部分中,并且在距所述天线的所述安装表面(3/4)λ的高度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天线,其中,
所述第二天线电路是裂环谐振器天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天线,进一步包括:
第二天线电路,在所述印刷布线板的所述预定端部部分中,相对于所述串联谐振电路的与所述天线电路的相对侧上布置所述第二天线电路,其中,
所述天线电路和所述第二天线电路是倒L形天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其中,
所述第二天线电路被布置在所述印刷布线板的所述预定端部部分中,并且在距所述天线的所述安装表面(3/4)λ的高度处。
10.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无线IC;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天线,所述天线将从外部装置接收的波长λ的无线电波发送到所述无线IC,并且将从所述无线IC接收的波长λ的无线电波发送到所述外部装置,
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被布置为在XY平面中面对所述外部装置。
CN201480047999.3A 2013-08-27 2014-07-23 天线和无线通信装置 Active CN1060630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5562A JP5947263B2 (ja) 2013-08-27 2013-08-27 アンテナ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JP2013-175562 2013-08-27
PCT/JP2014/003870 WO2015029322A1 (ja) 2013-08-27 2014-07-23 アンテナ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3031A true CN106063031A (zh) 2016-10-26
CN106063031B CN106063031B (zh) 2020-03-03

Family

ID=52585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7999.3A Active CN106063031B (zh) 2013-08-27 2014-07-23 天线和无线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74285B2 (zh)
JP (1) JP5947263B2 (zh)
CN (1) CN106063031B (zh)
WO (1) WO201502932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9438A (zh) * 2019-04-17 2021-07-23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开口环谐振器和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06871B2 (ja) * 2015-06-04 2019-11-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および無線通信機
JP2017130770A (ja) * 2016-01-20 2017-07-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アンテナ装置
CN106785476B (zh) * 2017-02-28 2019-12-27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超材料吸波体
DE212019000327U1 (de) 2018-07-24 2021-02-10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RFID-Etikett-Leseantenne
EP3826110A4 (en) * 2018-09-12 2021-08-25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ANTENNA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3993454A (zh) * 2019-06-21 2022-01-28 蔚山科学技术院 用于生物检测的共振器组装体及利用电磁波的生物传感器
US11251522B2 (en) 2019-08-15 2022-02-15 Ademco Inc. Cancelation circuit for radio frequency antenna systems
JP7315235B2 (ja) * 2020-10-30 2023-07-26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12389A1 (en) * 2011-02-21 2012-08-23 Funai Electric Co, Ltd. Multiantenna Unit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13027824A1 (ja) * 2011-08-24 2013-02-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及び電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102768D0 (en) * 2001-02-02 2001-03-2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Wireless terminal
US6985114B2 (en) * 2003-06-09 2006-01-10 Houkou Electric Co., Ltd. Multi-frequency antenna and constituting method thereof
US7009565B2 (en) * 2004-07-30 2006-03-0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iniaturized antennas based on negative permittivity materials
JP2007013643A (ja) * 2005-06-30 2007-01-18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一体型平板多素子アンテナ及び電子機器
KR100699472B1 (ko) * 2005-09-27 2007-03-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아이솔레이션 소자를 포함하는 평판형 미모 어레이 안테나
US7492329B2 (en) * 2006-10-12 2009-02-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chirped resonant cells
JP5294443B2 (ja) * 2007-06-21 2013-09-18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無線通信端末
US8286607B2 (en) * 2008-06-24 2012-10-16 Federal-Mogul Corporation Wrist pin, connecting rod, piston and piston assembly therewith and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and assembling the same
JP5304220B2 (ja) * 2008-12-24 2013-10-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アンテナ装置を含むプリント基板、及びアンテナ装置を含む無線通信装置
US8552913B2 (en) * 2009-03-17 2013-10-08 Blackberry Limited High isolation multiple port antenna array handhel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8085202B2 (en) * 2009-03-17 2011-12-2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Wideband, high isolation two port antenna array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handheld devices
TWI420739B (zh) * 2009-05-21 2013-12-21 Ind Tech Res Inst 輻射場型隔離器及其天線系統與使用該天線系統的通訊裝置
TWI420743B (zh) * 2009-11-13 2013-12-21 Ralink Technology Corp 用於電子裝置之雙頻印刷電路天線
JP5532847B2 (ja) * 2009-11-20 2014-06-25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マルチ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携帯機器
JP5482171B2 (ja) * 2009-12-11 2014-04-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無線端末装置
KR101241388B1 (ko) * 2009-12-18 2013-03-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격리도 향상을 위한 다중 입출력 안테나
FI124066B (fi) * 2010-06-01 2014-02-28 Marisense Oy Järjestely häiriöiden pienentämiseksi elektronisessa hyllylapussa
TWI455404B (zh) * 2010-11-02 2014-10-01 Ind Tech Res Inst 調節電磁波穿透響應的結構與調節電磁波輻射特性的天線結構
JP5673270B2 (ja) * 2011-03-22 2015-02-18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マルチ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通信機器
CN102760949A (zh) * 2011-04-27 2012-10-3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多输入输出天线
US8816921B2 (en) * 2011-04-27 2014-08-26 Blackberry Limited Multiple antenna assembly utilizing electro band gap isolation structures
DE102011002320B3 (de) * 2011-04-28 2012-06-21 Knauf Gips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von Strom aus schwefelwasserstoffhaltigen Abgasen
US9444129B2 (en) * 2011-05-13 2016-09-13 Funai Electric Co., Ltd. Multi-band compatible multi-antenna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JP5791961B2 (ja) * 2011-05-13 2015-10-07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マルチ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通信機器
US9236653B2 (en) * 2011-05-17 2016-01-12 Kuang-Chi Innovative Technology Ltd. Antenna device
US9306276B2 (en) * 2011-07-13 2016-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deband antenna system with multiple antennas and at least one parasitic element
JP5885416B2 (ja) * 2011-07-14 2016-03-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162012B1 (ja) * 2011-08-31 2013-03-13 株式会社東芝 アンテナ装置とこのアンテナ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TWI495197B (zh) * 2011-10-11 2015-08-01 Univ Southern Taiwan 具有良好隔離度的多輸入多輸出之單極槽孔天線
JP5076019B1 (ja) * 2011-10-19 2012-11-21 株式会社東芝 アンテナ装置とこのアンテナ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TWI493789B (zh) * 2011-10-28 2015-07-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天線
JP5708475B2 (ja) * 2011-12-26 2015-04-30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マルチ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通信機器
WO2013145623A1 (ja) * 2012-03-28 2013-10-0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携帯無線機器
TWI511378B (zh) * 2012-04-03 2015-12-01 Ind Tech Res Inst 多頻多天線系統及其通訊裝置
TWI513104B (zh) * 2012-08-28 2015-12-1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電子裝置
US8922448B2 (en) * 2012-09-26 2014-12-30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ntennas with high isolation characteristics
US9748662B2 (en) * 2012-11-12 2017-08-29 Nec Corporation Antenna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TWI539672B (zh) * 2012-11-16 2016-06-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通訊裝置
JP6102211B2 (ja) * 2012-11-20 2017-03-29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マルチ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通信機器
JP2014116883A (ja) * 2012-12-12 2014-06-26 Sony Corp アンテナ装置並びに通信装置
CN203339302U (zh) * 2013-01-28 2013-1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系统
CN105009365B (zh) * 2013-02-20 2017-12-12 Nec平台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JP5725573B2 (ja) * 2013-02-26 2015-05-27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及び電子装置
US9960483B2 (en) * 2013-02-26 2018-05-01 Nec Corporation Antenn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019160B2 (en) * 2013-03-18 2015-04-28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 CSRR-loaded MIMO antenna systems
TW201442340A (zh) * 2013-04-18 2014-11-01 Ind Tech Res Inst 多天線系統
WO2014192268A1 (ja) * 2013-05-28 2014-12-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Mimoアンテナ装置
CN104466401B (zh) * 2013-09-25 2019-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天线终端
JP6183249B2 (ja) * 2014-03-13 2017-08-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
US10067075B2 (en) * 2014-09-24 2018-09-04 Bogazici Universitesi Biosensor with integrated antenna and measurement method for biosensing applications
US11079339B2 (en) * 2014-09-24 2021-08-03 Bogazici Universitesi Biosensor with integrated antenna and measurement method for biosensing applications
TW201712950A (zh) * 2015-09-23 2017-04-01 啟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系統
TW201739105A (zh) * 2016-04-28 2017-11-01 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雙頻天線
JP6659519B2 (ja) * 2016-11-02 2020-03-04 株式会社東芝 アンテナ装置
TWI618296B (zh) * 2017-03-15 2018-03-11 智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結構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12389A1 (en) * 2011-02-21 2012-08-23 Funai Electric Co, Ltd. Multiantenna Unit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13027824A1 (ja) * 2011-08-24 2013-02-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及び電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9438A (zh) * 2019-04-17 2021-07-23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开口环谐振器和通信装置
CN113169438B (zh) * 2019-04-17 2022-09-16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开口环谐振器和通信装置
US11843159B2 (en) 2019-04-17 2023-12-12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Split ring resonator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74285B2 (en) 2019-08-06
WO2015029322A1 (ja) 2015-03-05
US20160190676A1 (en) 2016-06-30
JP2015046681A (ja) 2015-03-12
JP5947263B2 (ja) 2016-07-06
CN106063031B (zh) 2020-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3031A (zh) 天线和无线通信装置
WO2020221075A1 (zh) 一种天线组件及移动终端
US10224622B2 (en) Antennas including dual radiating elements for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s
JP6607260B2 (ja) 無線電子機器のための二重放射素子及び電力分配器のアレイを含むアンテナ
US7525488B2 (en) Meander feed structure antenna systems and methods
US8098199B2 (en) Array antenna apparatus including multiple steerable antennas and capable of avoiding affection among steerable antennas
WO2018219112A1 (zh) 一种终端多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KR20130018891A (ko) 인쇄 회로 기판 안테나 레이아웃
KR20120138758A (ko) 강화된 안테나 아이솔레이션을 위한 새로운 전류 분포 및 방사 패턴을 가진 안테나
US10476132B2 (en) Antenna, antenna array,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5375108A (zh) 具有mimo天线的移动终端
JP2017195589A (ja) アンテナおよび当該アンテナを含むアンテナモジュール
EP3065215A1 (en) Multi-input multi-output (mimo) antenna
JP2018121293A (ja) アンテナ、アンテナモジュール、及び通信装置
KR20170080412A (ko) 안테나간 아이솔레이션이 개선된 안테나 통신 장치
JP6865072B2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アンテナ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US20210234252A1 (en) Antenna component
CN114024137A (zh) 一种多回路谐振结构及mimo天线通信系统
WO2021130844A1 (ja)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測定システム
JP2008283631A (ja) 携帯無線機用の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携帯無線機
CN110931973A (zh) 终端
WO2017068885A1 (ja) アンテナ装置
US20240154316A1 (en) Antenna
CN215989221U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TWI487199B (zh) 雙頻天線、mimo天線裝置及雙頻無線通訊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