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2624B - 光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2624B
CN106062624B CN201580011509.9A CN201580011509A CN106062624B CN 106062624 B CN106062624 B CN 106062624B CN 201580011509 A CN201580011509 A CN 201580011509A CN 106062624 B CN106062624 B CN 1060626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ight
rotating shaft
adjustment portion
shaf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15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62624A (zh
Inventor
松木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062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2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62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26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2Diaphragms
    • G03B9/07Diaphragms with means for presetting the diaphrag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2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05Diaphrag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5/02Lateral adjustment of l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2Diaphrag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iaphragms For Cameras (AREA)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调节装置,具备:平行地配置的基板(1、2),各自形成有光通过用的开口;旋转轴部件(6),绕与基板(1、2)垂直的轴能够转动,且能够在轴方向上移动;光调节部(7),被固定为与旋转轴部件(6)一体,在基板(1、2)之间的空间内,伴随着旋转轴部件(6)的转动在插入位置与退避位置移动,对通过开口的光进行调节;保持部件(11),对在空间内向基板(1)侧移动了的光调节部(7)从插入或退避位置的转动进行限制,允许在空间内向基板(2)侧移动了的光调节部(7)的转动。

Description

光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调节装置,通过在光路上将光调节部插入和拆除来对光进行调节。
背景技术
具有摄像功能的摄像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其中有形状比较小的小型摄像设备的领域。作为这种小型摄像设备的几个例子,能够举出包含显微内窥镜的电子内窥镜、具备摄像功能的光学显微镜、具备摄像功能的携带设备等。
现有的小型摄像设备为了优先实现小型化,采用了固定焦点透镜、固定孔径光阑、固定特性滤光器等作为透镜、光阑、光学滤光器等光学元件。
对此近年来,在这种小型摄像设备中要求高画质化,作为上述的光调节装置的光学元件,采用聚焦透镜、可变光阑、可变特性滤光器等的需求、即作为进行光调节的光调节装置发挥功能的需求变高。
因此,提案了诸多谋求光调节装置的小型化以便能够适用于小型摄像设备的技术。
在作为一个例子的日本国特开平9-22042号公报中,记载有配置在摄像透镜周围的电磁驱动装置,构成为,具备磁轭、线圈、以及与磁轭对置的永久磁铁,通过线圈通电使磁轭产生磁力而使永久磁铁旋转。并且,通过在永久磁铁上一体转动地安装例如快门叶片作为光调节部,能够使快门叶片在位于光路上的状态与从光路上退避了的状态之间切换。
然而,在搭载有光调节装置的摄像设备上,存在施加突发性的冲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上述日本国特开平9-22042号公报中记载的那样的结构中,作为可动体的光调节部有可能向与意图不同的位置移动。尤其是光调节装置是非驱动时,即线圈中不流经电流、例如电源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永久磁铁以及光调节部不能卡止在确定的位置,因而,由于冲击等的非意图的作用使得光调节部容易移动。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调节装置,能够抑制电源断开状态下的光调节部的意外移动。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一个方式的光调节装置,具有: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分别形成有使光通过的开口,以成为规定的间隔的方式平行地配置;旋转轴部件,能够围绕与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垂直的旋转中心轴旋转;光调节部,被固定为与所述旋转轴部件一体地转动,在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空间中能够与该旋转轴部件一体地在该旋转轴部件的轴方向上移动,随着该旋转轴部件的转动,在位于通过所述开口的光的光路上的插入位置与从该光路上退避后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调节从所述开口入射的入射光从而射出;以及保持部件,在将所述空间分割为所述轴方向的位置为所述第一基板侧的第一区域以及所述轴方向的位置为所述第二基板侧的第二区域的情况下,在所述光调节部处于所述第一区域时限制该光调节部从所述插入位置与所述退避位置的至少一方的转动,在所述光调节部处于所述第二区域时允许该光调节部的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光调节装置的结构在光轴方向延伸地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光调节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旋转轴部件的磁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去除第一基板而表示光调节部位于插入位置时的光调节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去除第一基板而表示光调节部位于退避位置时的光调节装置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1中线圈中没有流经电流时旋转轴部件被向线圈芯材侧吸引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7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1中光调节部转动时的情形的图表。
图8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1中线圈中流经电流时与没有流经电流时光调节部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空间的不同区域的侧面图。
图9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1中线圈中没有流经电流时光调节部的转动被限制、线圈中流经电流时光调节部的转动被允许的图表。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保持部件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保持部件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光调节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3是用于说明上述实施方式4中的保持部件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表示针对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适用的光调节部的其他结构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图9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
首先,参照图1~图3说明光调节装置的基本的结构。在此,图1是将光调节装置的结构在光轴方向延伸地表示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光调节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旋转轴部件6的磁结构的立体图。
光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入射光,在此所指的调节可以举出基于光阑的光量调节及光瞳调节、基于ND滤光片的光量调节、基于透镜的聚光调节、基于偏光滤镜的偏振光调节、基于彩色滤光片的频带调节、基于快门的通过时间调节、或者上述的组合等几个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光学调节就可以广泛适用。
以下,举出了光调节是使用了光阑的调节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光调节装置具备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2、包含线圈芯材4以及线圈5的电磁驱动源3、旋转轴部件6、光调节部7、以及挡块8、9。
第一基板1具有用于使光通过的开口1a、以及用于供旋转轴部件6的轴方向的一端侧插通的轴孔1b,在一面侧配设有电磁驱动源3。
第二基板2以与第一基板1的另一面侧(即、与第一基板1的配设有电磁驱动源3的面相反一侧)对置的方式、隔着未图示的衬垫等与第一基板1具有规定间隔的空间地平行配设,具有在中央部形成的用于使光通过的开口2a、以及用于供旋转轴部件6的轴方向的另一端侧插通的轴孔2b。
第一基板1的开口1a以及第二基板2的开口2a,在各基板1、2的中央部形成为例如圆形的开口,未图示的主光学系统的光轴O垂直于第一基板1以及第二基板2的基板面地从这些开口1a、2a的例如中心通过。另外,也可以是,开口1a或者2a是作为未图示的主光学系统中的开放光阑来发挥功能的光学开口。
轴孔1b以及轴孔2b以使得能够绕与第一基板1以及第二基板2的基板面垂直(即与光轴O平行)的旋转中心轴旋转、且能够在轴方向上移动(但是,该移动的范围如后所述,光调节部7被限制在贴附在第一基板1的位置与贴附在第二基板2的位置之间)的方式安装并轴支承着旋转轴部件6。
电磁驱动源3配设在第一基板1中的与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的空间相反侧的面,具有由磁性体形成的线圈芯材4、以及卷绕着线圈芯材4的线圈5,通过将因线圈5中流经电流而产生的磁力经由线圈芯材4向旋转轴部件6传导,从而转动旋转轴部件6。
此处,旋转轴部件6构成为被磁化为围绕轴具有不同磁极的棒状的(例如圆柱状的)永久磁铁(轴磁铁)。如图3所示,该旋转轴部件6例如为双极构成,被磁化为圆柱状的一方的半圆柱部分为S极6s,另一方的半圆柱部分为N极6n。
具体而言,旋转轴部件6的作用如在后续进行更详细的说明,轴周围的磁极构成为,在退避位置(参照图5),当线圈5中流经使旋转轴部件6从退避位置向插入位置(参照图4)旋转的电流时,作用从在轴方向上分割了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之间的空间的情况下作为第一基板1侧的第一区域A1(参照图8)朝向作为第二基板2侧的第二区域A2(参照图8)的轴方向的斥力,在插入位置,线圈5中流经使旋转轴部件6从插入位置向退避位置旋转的电流时,作用从第一区域A1朝向第二区域A2的轴方向的斥力(参考图7的D、E栏)。
此外,作为轴磁铁的旋转轴部件6如下述说明,轴方向的中心配设在从线圈芯材4偏离的位置,因此,线圈5中不流经电流时,通过在与由磁性体形成的线圈芯材4之间动作的磁作用,从而从第二区域A2朝向第一区域A1的轴方向的引力起作用。
线圈芯材4也被称为线圈芯或者磁轭,由坡莫合金或硅钢等的磁性体形成具有2个芯材端4a的开放曲线状(即闭合曲线的一部分有切口的形状),在图示的例子中,一顶点为开放端大致三角形。此外,作为大致三角形的开放端的一对芯材端4a非接触地夹持旋转轴部件6的外侧面的两侧(图示的例子中旋转轴部件6为圆柱形,因此为旋转轴部件6的圆周的两侧)的从轴方向上的中心偏离的位置。如此这样,线圈芯材4与旋转轴部件6构成了闭合磁路,传导由线圈5产生的磁。
线圈5被卷绕在沿着形成闭合曲线状的线圈芯材4的磁路径的至少一处(在图示的例子中为两处),通过流通电流而产生磁力。
光调节部7是将从开口1a或开口2a入射的入射光进行调节(如上述,使光进行光学变化)从而射出的光调节用的部件,被固定为与上述的旋转轴部件6一体转动。该光调节部7构成为伴随着旋转轴部件6的转动,在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之间的上述规定间隔的空间内转动。进而,光调节部7在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之间的空间(更详细而言,在贴附第一基板1的位置与贴附第二基板2的位置之间),与旋转轴部件6一体地能够沿旋转轴部件6的轴方向移动(参照后述的图7等)。在此,本实施方式中的光调节部7具备光阑开口7a,如上述,在被插入未图示的主光学系统的光路上时成为变更光束的通过范围的光阑叶片。
挡块8是将以旋转轴部件6为中心旋转的光调节部7限制在从通过开口1a、2a的入射光的光路上退避后的退避位置的第一限制部件。
此外,挡块9是将光调节部7限制在通过开口1a、2a的入射光的光路上被插入的插入位置的第二限制部件。
如此,光调节部7伴随着旋转轴部件6的转动,在通过挡块8被限制的退避位置与通过挡块9被限制的插入位置之间的规定的可旋转范围内移动。
接着,参照图4以及图5,说明光调节装置的基本作用。在此,图4是去除第一基板而表示光调节部7位于插入位置时的光调节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去除第一基板而表示光调解部7处于退避位置时的光调节装置的状态的透视图。
根据上述的构成,光调节装置通过电磁驱动源3使旋转轴部件6旋转,使光调节部7在退避位置与插入位置移位从而调节入射光。
即,当线圈5中流经一个方向的电流时,线圈芯材4的2个芯材端4a内的一方被磁化为S极,另一方被磁化为N极,当线圈5中流经另一方向的电流时被磁化的极性相反。由此,旋转轴部件6的N极6n、S极6S与芯材端4a的S极、N极之间产生引力,旋转轴部件6的N极6n、S极6s与芯材端4a的N极、S极之间产生斥力。如此通过磁力,旋转轴部件6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地进行旋转。
另外,与旋转轴部件6一体地旋转的光调节部7在与挡块9抵接处停止,从图4所示的插入位置开始在此之后的逆时针旋转的转动被限制。
此外,与旋转轴部件6一体地旋转的光调节部7在与挡块8抵接处停止,从图5所示的退避位置开始在此之后的顺时针的转动被限制。
进而,参照图6以及图7说明根据是否对线圈5施加电流、旋转轴部件6以及光调节部7的光轴方向位置发生变化。在此,图6是用于说明线圈5中没有流经电流时旋转轴部件6被向线圈芯材侧吸引的状态的侧面图,图7是用于说明光调节部7转动时的情形的图表。
旋转轴部件6是永久磁铁,产生磁场,另一方面,线圈芯材4由磁性体形成,因此即使是线圈5中没有流经电流的状态,旋转轴部件6与线圈芯材4之间也产生磁力(在该情况下为引力)。这是由于对由磁性体形成的芯材4施加磁场而产生磁化,表现为与邻近的永久磁铁的磁极相反的磁极。
此外,光调节部7如图6所示被固定在旋转轴部件6的例如轴方向的中心位置YO。
与此相对,线圈芯材4的芯材端4a是在从旋转轴部件6的轴方向上的中心位置YO向图6的上侧偏移了的位置Y1处夹入旋转轴部件6。
因此,线圈5中没有流经电流时,作用在线圈芯材4与旋转轴部件6之间的引力具有将旋转轴部件6的中心位置YO向线圈芯材4的位置Y1吸引的轴方向的成分。
参照图7说明通过这样的引力使旋转轴部件6以及光调节部7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作用。在图7中,A、D、E各栏分别表示从图2的箭头D1方向(从上朝下的方向)观察时的情形,B、C各栏是表示从图2的箭头D2方向(从水平方向的轴孔1b朝向开口1a的方向)观察的情形。此外,C栏是表示B栏中虚线包围的区域的部分放大图。并且,D1~D4栏中表示从插入位置到退避位置移动时的磁极,E4~E1栏中表示从退避位置向插入位置移动时的磁极。
图7的1栏表示光调节部7处于插入位置,线圈5中没有流经电流时的状态。此时,不发生由线圈5产生的磁场,旋转轴部件6与线圈芯材4之间作用有引力,通过该引力光调节部7向第一基板1侧接近。
图7的2栏表示从图7的1栏所示的状态,为了使光调节部7向退避位置移动而在线圈5中流经电流时的状态。
此时,通过从线圈5产生的磁场,线圈芯材4的芯材端4a分别产生如D2栏所示的磁化,即,接近旋转轴部件6的S极6s的芯材端4a为S极,接近旋转轴部件6的N极6n的芯材端4a为N极。因此,作用在线圈芯材4与旋转轴部件6之间的是斥力。因此,在旋转轴部件6上不仅产生了绕轴旋转的力,还产生了沿着轴方向向第二基板2侧移动的力。因此,如C2栏所示,旋转轴部件6以及光调节部7首先向接近第二基板2侧的位置移动,光调节部7在抵接第二基板2处停止轴方向的移动。
图7的3栏表示从图7的2栏所示的状态,光调节部7移动到退避位置时的状态。此时,线圈5中流动着电流。
光调节部7如上述,沿着轴方向向第二基板2侧移动后,进而在与第二基板2抵接的状态下绕轴旋转地到达退避位置,与挡块8抵接而停止旋转。
图7的4栏表示从图7的3栏所示的状态,线圈5中流动着的电流停止了的状态。
此时,由于线圈5不产生磁场,两个芯材端4a中不产生由于线圈电流而引起的磁化。并且,作为永久磁铁的旋转轴部件6与由磁性体形成的线圈芯材4产生引力,因此,旋转轴部件6以及光调部7向接近第一基板1侧的位置移动,光调节部7在抵接于第一基板1处停止轴方向的移动。
如此,只要满足(1)旋转轴部件6的轴方向中心位置YO相对于线圈芯材4的轴方向位置Y1偏离地配置,(2)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之间的空间有光调节部7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空余,就能够进行图7所示的动作。
参照图8以及图9说明将进行这样的动作的旋转轴部件6与光调节部7卡止在插入位置与退避位置的结构。在此,图8是用于说明线圈5中流动电流时与没有流动电流时光调节部7位于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之间的空间的不同区域的侧视图,图9是用于说明线圈5中没有流经电流时光调节部7的转动被限制,线圈5中流经电流时光调节部7的转动被允许的图表。
另外,在图9中A栏表示从图2的箭头D3方向(从下朝上的方向)观察去除了第二基板2后的光调节装置的情形,B各栏表示从图2的箭头D4方向(水平方向上的轴孔1b与开口1a的连接线的垂直方向)观察光调节装置的情形。
如上所述,光调节部7,在线圈5中没有流经电流时,在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之间的空间的光轴方向的位置位于作为第1基板侧的分割区域的第一区域A1,在线圈5中流经电流时,位于作为第二基板2侧的分割区域的第二区域A2。
因此,设置保持部件11,使得在光调节部7处于第一区域A1时限制光调节部7从插入位置和退避位置的至少一方的转动、在光调节部7处于第二区域A2时允许光调节部7的转动。
该保持部件11以向轴方向的第一区域A1的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第一基板1上,在光调节部7处于第一区域A1时位于光调节部7的旋转方向的路径上,机械地限制光调节部7的转动。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中的保持部件11为配设有电磁驱动源3的一方的基板即第一基板1的、向上述空间侧的面(与第二基板2相对的面)突出设置的凸部。
在此,保持部件11的光轴方向长度比从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之间的空间的间隔减去光调节部7的光轴方向的厚度后得到的长度还短。以满足该条件的方式设置保持部件11,从而光调节部7处于第2区域A2时,不与保持部件11抵接而是能够转动。
该保持部件11,在光调节部件7处于插入位置且线圈5中没有流经电流时,在第一区域A1中如图9的第一栏所示由一侧面与光调节部7抵接,限制光调节部7从插入位置的转动(图9的A1栏中的逆时针的转动)。
进而,保持部件11,在光调节部件7处于退避位置且线圈5中没有流经电流时,在第一区域A1中如图9的第三栏所示由另一侧面与光调节部7抵接,限制光调节部7从退避位置的转动(图9的A3栏中的顺时针的转动)。
此外,线圈5中流经电流时,光调节部7进行如上述的动作,从第一区域A1向第二区域A2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此时,保持部件11不位于光调节部7的转动路径上,光调节部7如图9的2栏所示进行不被保持部件11限制的转动。
根据这样实施方式1,在线圈5中不流经电流时,保持部件11限制光调节部7的转动,因此,能够将光调节部7保持在插入位置和退避位置的至少一方。
此外,利用作用在作为轴磁铁的旋转轴部件6和用于使该旋转轴部件6转动的电磁驱动源3上的磁性体所形成的线圈芯材4之间的磁力,使旋转轴部件6在轴方向上移动,因此,不需要使旋转轴部件6沿轴方向移动的专用的机构,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进而,使保持部件11在轴方向上朝向第一区域A1延伸,机械地限制光调节部7的转动,因此,能够确切地进行光调节部7的转动限制。
而且,通过1个保持部件11,限制光调节部7的从插入位置的转动以及从退避位置的转动,因此,不需要设置多个保持部件11,能够使结构简单化。
并且,保持部件11配设在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之间的空间(更严格而言,第一区域A1),因此,也具有不用变更光调节装置的径方向的大小以及光轴方向的大小的优点。
这样,能够抑制电源关闭的状态下的光调节部7的不经意的移动。
【实施方式2】
图10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是用于说明保持部件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在该实施方式2中,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适当省略说明,主要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将保持部件11设置在配设有电磁驱动源3的一方的基板即第一基板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12设置在光调节部7的电磁驱动源3侧的面上。
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12以向轴方向上的第一区域A1的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光调节部7上,在光调节部7处于第一区域A1时,机械地限制光调节部7的转动。
具体而言,保持部件12在光调节部7的第一基板1侧的面朝轴方向突出设置。
另一方面,在第一基板1上形成有保持部件12能够嵌入的限制形状部13a、13b。在此,限制形状部13a用于通过保持部件12嵌入从而限制处于第一区域A1的光调节部7的转动并卡止在退避位置,限制形状部13b用于通过保持部件12嵌入从而限制处于第一区域A1的光调节部7的转动并卡止在插入位置。
此外,当线圈5中流经电流时,电磁驱动源3与旋转轴部件6之间作用斥力,光调节部7沿着轴方向从第一区域A1向第二区域A2移动,保持部件12与限制形状部13a或限制形状部13b的卡合被解除,旋转轴部件6以及光调节部7的旋转被允许,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几乎相同。
根据实施方式2,在光调节部7上设置保持部件12,在第一基板1上设置限制形状部13a、13b,从而也与上述实施方式1几乎同样地能够进行在线圈5中没有流经电流时机械地限制光调节部7的转动。
【实施方式3】
图1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是用于说明保持部件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在该实施方式3中,与上述实施方式1、2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说明,主要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14也同上述实施方式2的保持部件12同样地设置在光调节部7的电磁驱动源侧的面上,但是通过对其形状进行研究,从而使限制形状部13b兼用作第一基板1的开口1a。
即,保持部件14为以包围光阑开口7a的方式形成为圆周状的凸状部,外周的直径为能够与第一基板1的开口1a几乎没有间隙地嵌合的直径(即,与开口1a的直径大致相同的直径)。
另一方面,第一基板1的使光通过的开口1a兼做限制光调节部7从插入位置的转动的限制形状部。
进而,在第一基板1上,限制光调节部7从退避位置的转动的限制形状部15被设置为形成例如与开口1a相同的直径的圆弧状的缺口。
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光调节部7的插入位置的定位能够通过保持部件14与第一基板1的开口1a的嵌合来进行(尤其是,开口1a是作为开放光阑发挥功能的光学开口的情况下,能够以高精度进行定位)。同样,光调节部7的退避位置的定位能够通过保持部件14与第一基板1的限制形状部15的嵌合来进行。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省略挡块8、9。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2大致相同的效果,并且由于第一基板1的开口1a兼做限制形状部,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将光调节部7限制在插入位置的结构,能够使结构简单。
此外,挡板8、9也能够省略,因此,具有能够进一步使结构简单的优点。
【实施方式4】
图12以及图13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图12是表示光调节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3是用于说明保持部件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在该实施方式4中,对于和上述的实施方式1~3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适当省略说明,主要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将保持部件11设置在第一基板1上,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2、3中,将保持部件12或保持部件14设置在光调节部7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保持部件16设置在旋转轴部件6上。
即,保持部件16以从旋转轴部件6的轴方向上的电磁驱动源3侧的端部的周面向径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
另一方面,保持接受部件17被固定在包含夹入旋转轴部件6的芯材端4a在内的电磁驱动源3的图12中的上部。
该保持接受部件17设有旋转轴部件6能够嵌入的圆形孔17a,该圆形孔17a的圆周方向的规定角度位置上形成有:用于在光调节部7处于第一区域A1中的退避位置时卡合保持部件16而机械地限制旋转轴部件6的转动的限制形状部17b,以及在光调节部7处于第一区域A1中的插入位置时卡合保持部件16而机械地限制旋转轴部件6的转动的限制形状部17c。
在这种结构中,在光调节部7处于退避位置且线圈5中没有流经电流时,旋转轴部件6向图12以及图13的上方移动,保持部件16嵌合于限制形状部17b,旋转轴部件6的转动被限制,最终限制光调节部7从退避位置的转动。
同样,在光调节部7处于插入位置且线圈5中没有流经电流时,旋转轴部件6向图12以及图13的上方移动,保持部件16嵌合于限制形状部17c,旋转轴部件6的转动被限制,最终限制光调节部7从插入位置的转动。
此外,当线圈5中流经电流,在电磁驱动源3与旋转轴部件6之间作用斥力,旋转轴部件6向图12以及图13的下方移动(此时,光调节部7沿着轴方向从第一区域A1向第二区域A2移动),旋转轴部件6的上端从保持接受部件17的圆形孔17a中脱落,即保持部件16与限制形状部17b或限制形状部17c的卡合被解除。如此这样,旋转轴部件6以及光调节部7的旋转被允许,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
根据实施方式4,将保持部件16设置于旋转轴部件6,另外设置具备能够与该保持部件16嵌合的限制形状部17b、17c的保持接受部件17,从而与上述实施方式1~3大致相同,也能够进行在线圈5中没有流经电流时限制光调节部7的机械的转动。
【变形例】
图14是表示相对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适用的光调节部的其他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1~4中,将光调节部7作为具备光阑开口7a的光阑叶片,该图14中所示的变形例的光调节部7A为具备光学透镜(或者也可以是光学滤光器)7Aa的结构。
这样,光调解部能够广泛适用光阑、透镜、滤光器、快门等的具有调节光的功能的光学元件。
另外,在图14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光学透镜(或光学滤光器)7Aa向光调节部7A的下面侧突出,但是与此相反,如果以向上面侧突出的方式配置光学透镜(或光学滤光器)7Aa,则与上述实施方式3相同,进而光学透镜(或光学滤光器)7Aa自身也能够兼做保持部件。在此情况下,光学透镜(或光学滤光器)7Aa的外周的直径为与开口1a的直径大致相同的直径。此时,当然实施方式3的图11所示的限制形状部15进而设置在第一基板1上也可以。
如此,通过使用各种光调节部,能够将主光学系统的光学性能变更为所期望的。
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中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将构成要素进行变形而具体化。此外,通过将上述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适当地组合,从而能够形成发明的各种方式。例如,也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素中删除几个构成要素。进而,也可以对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适当地进行组合。这样,当然也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和应用。
本申请是以2014年4月8日在日本国提出的申请特愿2014-079767号作为主张优先权的基础而提出的申请,本申请说明书、权利要求、附图引用了上述公开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光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分别形成有使光通过的开口,以成为规定间隔的方式平行地配置;
旋转轴部件,能够绕与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垂直的旋转中心轴旋转;
光调节部,被固定为与所述旋转轴部件一体地转动,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空间中能够与该旋转轴部件一体地在该旋转轴部件的轴方向上移动,伴随该旋转轴部件的转动,移动至位于通过所述开口的光的光路上的插入位置与从该光路上退避后的退避位置,将从所述开口入射的入射光进行调节从而射出;
电磁驱动源,配设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与所述空间相反侧的面上,具有由磁性体形成的线圈芯材以及卷绕在所述线圈芯材上的线圈,该电磁驱动源使所述旋转轴部件在从所述轴方向的中心偏离的位置旋转,以及
保持部件,在将所述空间分割为所述轴方向的位置为所述第一基板侧的第一区域以及所述轴方向的位置为所述第二基板侧的第二区域的情况下,在所述光调节部处于所述第一区域时限制该光调节部从所述插入位置与所述退避位置的至少一方的转动,在所述光调节部处于所述第二区域时允许该光调节部的转动,
所述电磁驱动源,
在为了使所述旋转轴部件旋转而所述线圈中流经电流的情况下,使从所述第一区域朝向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轴方向的斥力作用于所述旋转轴部件;
在所述线圈中没有流经电流的情况下,通过在所述旋转轴部件与由磁性体所形成的所述线圈芯材之间起作用的磁作用使从所述第二区域朝向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轴方向的引力作用于所述旋转轴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芯材具备非接触地夹入所述旋转轴部件的侧面的两个芯材端,
所述旋转轴部件是被磁化为绕轴具有不同磁极的轴磁铁,以在从所述轴方向的中心偏移的位置被两个所述芯材端夹入的方式,能够旋转地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通过将因所述线圈中流经电流而产生的磁力经由所述线圈芯材来传导从而被转动,
所述旋转轴部件绕轴的所述磁极构成为,在所述退避位置,所述线圈中流经使该旋转轴部件从该退避位置向所述插入位置旋转的电流时作用从所述第一区域朝向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轴方向的斥力,在所述插入位置,所述线圈中流经使该旋转轴部件从该插入位置向所述退避位置旋转的电流时作用从所述第一区域朝向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轴方向的斥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光调节部的至少一方被配置为朝向所述轴方向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方向延伸,在所述光调节部处于所述第一区域时,机械性地限制该光调节部的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被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空间侧的面上,位于处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光调节部的旋转方向的路径上,与该光调节部在所述插入位置通过一侧面抵接,在所述退避位置通过另一侧面抵接,从而限制该光调节部从所述插入位置的转动以及从所述退避位置的转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被突出设置于所述光调节部的所述第一基板侧的面上,
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有所述保持部件能够嵌入的限制形状部,
所述光调节部处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插入位置和所述退避位置的至少一方时,所述保持部件嵌入所述限制形状部,从而限制该光调节部的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板的使所述光通过的所述开口,兼用作限制所述光调节部从所述插入位置的转动的所述限制形状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从所述旋转轴部件向径向突出设置,
所述光调节装置还具备具有限制形状部的保持接受部件,该限制形状部用于在所述光调节部处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插入位置和所述退避位置的至少一方时,与所述保持部件卡合,从而机械性地限制所述旋转轴部件的转动。
CN201580011509.9A 2014-04-08 2015-04-01 光调节装置 Active CN1060626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79767 2014-04-08
JP2014079767A JP6395424B2 (ja) 2014-04-08 2014-04-08 光調節装置
PCT/JP2015/060365 WO2015156190A1 (ja) 2014-04-08 2015-04-01 光調節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2624A CN106062624A (zh) 2016-10-26
CN106062624B true CN106062624B (zh) 2019-01-29

Family

ID=54287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1509.9A Active CN106062624B (zh) 2014-04-08 2015-04-01 光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91355B2 (zh)
JP (1) JP6395424B2 (zh)
CN (1) CN106062624B (zh)
WO (1) WO20151561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84849B2 (ja) * 2013-12-03 2018-09-0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硬度可変アクチュエータ
JP6530078B2 (ja) * 2015-10-28 2019-06-1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光調節装置及び光調節装置を搭載する光学機器
CN112782908B (zh) * 2019-11-07 2022-04-26 杭州海康微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挡片装置及成像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70650A (ja) * 2007-01-10 2008-07-24 Olympus Imaging Corp レンズ鏡筒
CN103293626A (zh) * 2012-02-27 2013-09-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03384109A (zh) * 2012-05-03 2013-11-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及使用该音圈马达的相机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27047A (ja) 1983-01-12 1984-07-21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
US4669848A (en) 1983-12-07 1987-06-02 Nippon Kogaku K. K. Camera having partially retractable taking optical system
JPH0646283B2 (ja) * 1983-12-07 1994-06-15 株式会社ニコン 光学系切換式カメラ
US4684338A (en) 1986-07-03 1987-08-04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Rod gland and hub assembly for tire curing press
JPH0922042A (ja) 1995-07-10 1997-01-21 Canon Inc 電磁駆動装置
JP3979394B2 (ja) * 2004-02-19 2007-09-1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4691675B2 (ja) * 2005-02-22 2011-06-01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胴及び該レンズ鏡胴を備えたカメラ
US7978422B2 (en) * 2007-09-04 2011-07-12 Olympus Corporation Incident-light controlling apparatus
JP2009080470A (ja) * 2007-09-04 2009-04-16 Olympus Corp 入射光調節装置
JP5444015B2 (ja) * 2009-01-16 2014-03-1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光調節装置
JP5576729B2 (ja) * 2010-07-05 2014-08-2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光調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70650A (ja) * 2007-01-10 2008-07-24 Olympus Imaging Corp レンズ鏡筒
CN103293626A (zh) * 2012-02-27 2013-09-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03384109A (zh) * 2012-05-03 2013-11-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及使用该音圈马达的相机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95424B2 (ja) 2018-09-26
US20170023845A1 (en) 2017-01-26
WO2015156190A1 (ja) 2015-10-15
CN106062624A (zh) 2016-10-26
JP2015200799A (ja) 2015-11-12
US10191355B2 (en) 2019-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2624B (zh) 光调节装置
US10261285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N103226231A (zh) 透镜驱动装置
US7857526B2 (en)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JP2011252989A (ja) 手振れ補正装置
CN106133595B (zh) 光调节装置、光调节装置的基板间距离测定方法
JP2009080470A (ja) 入射光調節装置
US9052568B2 (en) Light control apparatus
CN105765454B (zh) 光调节装置
CN104204937A (zh) 光调节装置
CN103221884A (zh) 光调节装置
US7978422B2 (en) Incident-light controlling apparatus
JP5953208B2 (ja) 光調節装置
WO2014050201A1 (ja) 光調節装置
WO2017009904A1 (ja) 光調節装置及び光調節装置を搭載する光学機器
JP2016061985A (ja) 磁気駆動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4276056B2 (ja) 固体撮像装置
KR200487338Y1 (ko) 컴팩트형 필터 체인지 어셈블리 및 그것이 적용된 카메라
JP2008250190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KR20080006723A (ko) 할바흐 배열을 이용한 음성 코일 모터 카메라 장치
JP2016224458A (ja) 光調節装置
JP2005208377A (ja) 固体撮像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携帯用電子機器
JP2017151231A (ja) フィルター駆動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11164203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9251191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ーおよび光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