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1807B - 刮水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刮水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1807B
CN106061807B CN201580011290.2A CN201580011290A CN106061807B CN 106061807 B CN106061807 B CN 106061807B CN 201580011290 A CN201580011290 A CN 201580011290A CN 106061807 B CN106061807 B CN 1060618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 position
sides
stop
wiper blade
end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12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61807A (zh
Inventor
池田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061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1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61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18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6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 B60S1/08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electrically driven
    • B60S1/0896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electrically driven including control systems responsive to a vehicle driving condition, e.g. 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6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 B60S1/08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electrically driv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6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 B60S1/08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electrically driven
    • B60S1/081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electrically driven using several drive motors; motor synchronisation circ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28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a plurality of wi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06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Direct Current Motors (AREA)
  • Stopping Of Electric Motors (AREA)
  • Steering Control In Accordance With Driving Conditions (AREA)

Abstract

在检测出车速的次数达到预定的次数n时,在刮水唇的末端侧位于下侧停止位置(APS1)的情况下,使DR侧刮水片先移动到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后再移动到上侧停止位置(APS2)而停止,在刮水唇的末端侧位于上侧停止位置(APS2)的情况下,使DR侧刮水片先移动到停止动作时上限位置(EPSU)后再移动到下侧停止位置(APS1)而停止。

Description

刮水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每当刮水片停止时刮水唇的末端侧朝向不同的方向的刮水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汽车等车辆中搭载有确保司机和同行的乘客的视野的刮水器装置。上述刮水器装置的驱动源使用输出轴向正反方向旋转驱动的电机装置。由此,刮水器构件在预定的擦拭范围内摆动,进而擦拭附着于擦拭面的雨水等。
刮水器构件具备:设置于车体且自如地摆动的刮水臂,以及装配于该刮水臂的末端侧的刮水片。刮水片具有橡胶片,该橡胶片的刮水唇通过设置于刮水臂的基端部分的拉伸弹簧的弹簧力向擦拭面按压。由此,防止由行驶风等造成的橡胶片的浮起,进而确保良好的擦拭性能。
另一方面,拉伸弹簧的弹簧力在使刮水片停止的状态下成为使刮水唇倾斜的状态。因而,在长时间不使用刮水片的情况下,橡胶片发生塑性变形,并产生该橡胶片的擦拭性能大幅度降低等问题。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定期地改变刮水唇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从而抑制了橡胶片的塑性变形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具备进行控制使刮水器电机的输出轴向正反方向旋转的控制单元(控制器),该控制单元在点火开关接通或关断的情况下,每次使刮水片在第1停止位置和第2停止位置之间移动。由此,改变刮水唇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抑制橡胶片发生塑性变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634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第1停止位置和第2停止位置位于相互接近的位置时,用于改变刮水唇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的刮水片的移动距离变短。因此,在由于在寒冷地区的使用等而使橡胶片硬化的情况下,会发生无法改变刮水唇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在该情况下,发生橡胶片的塑性变形更大、橡胶片的擦拭性能显著降低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无需频繁地改变刮水唇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而在预定的停止位置可靠地改变刮水唇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的刮水器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刮水器装置中,每当刮水片停止时,刮水唇的末端侧朝向不同方向,在所述刮水唇滑动接触的擦拭面上规定:第1停止位置,在所述第1停止位置,所述刮水唇的末端侧以朝向所述擦拭面的上侧的状态停止;第2停止位置,在所述第2停止位置,所述刮水唇的末端侧以朝向所述擦拭面的下侧的状态停止;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所述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成为所述刮水片停止动作时的下限位置;以及停止动作时上限位置,所述停止动作时上限位置成为所述刮水片停止动作时的上限位置,在检测出车速的次数达到预定的次数时,在所述刮水唇的末端侧位于所述第1停止位置的情况下,使所述刮水片先移动到所述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后再移动到所述第2停止位置而停止,在所述刮水唇的末端侧位于所述第2停止位置的情况下,使所述刮水片先移动到所述停止动作时上限位置后再移动到所述第1停止位置而停止。
在本发明的其它方式中,所述第1停止位置设置于所述擦拭面的下侧,所述第2停止位置设置于所述擦拭面的比所述第1停止位置靠上方的上侧,所述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设置于所述擦拭面的比所述第1停止位置靠下方的下侧,所述停止动作时上限位置设置于所述擦拭面的比所述第2停止位置靠上方的上侧。
在本发明的其它方式的刮水器装置中,每当刮水片停止时,刮水唇的末端侧朝向不同方向,在所述刮水唇滑动接触的擦拭面上规定:第1停止位置,在所述第1停止位置,所述刮水唇的末端侧以朝向所述擦拭面的上侧的状态停止;第2停止位置,在所述第2停止位置,所述刮水唇的末端侧以朝向所述擦拭面的下侧的状态停止;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设置于所述擦拭面的比所述第1停止位置靠下方的下侧,所述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成为所述刮水片停止动作时的下限位置;以及第3停止位置,设置于所述第1停止位置和所述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之间,在所述第3停止位置,所述刮水唇的末端侧以朝向所述擦拭面的上侧的状态停止,在检测出车速的次数到达预定的次数时,在所述刮水唇的末端侧位于所述第1停止位置或所述第3停止位置的情况下,使所述刮水片先移动到所述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后再移动到所述第2停止位置而停止,在所述刮水唇的末端侧位于所述第2停止位置的情况下,使所述刮水片移动到所述第3停止位置而停止。
在本发明的其它方式中,所述第1停止位置设置于所述擦拭面的下侧,所述第2停止位置设置于所述擦拭面的比所述第1停止位置靠上方的上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检测出车速的次数到达了预定的次数时,在刮水唇的末端侧位于第1停止位置的情况下,使刮水片先移动到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后再移动到第2停止位置而停止,在刮水唇的末端侧位于第2停止位置的情况下,使刮水片先移动到停止动作时上限位置后再移动到第1停止位置而停止。
因而,当然能防止发生由在刮水唇上打卷导致的缺陷、例如停止位置发生偏移等缺陷,也不会每当将点火开关接通或关断时频繁地改变刮水唇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
另外,能增多刮水片的移动量且使刮水片分别停止在第1停止位置和第2停止位置,进而能在各个停止位置可靠地改变刮水唇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刮水器装置的用于车辆的应用例的图。
图2是表示刮水器电机的详细的图。
图3是说明刮水片的停止状态A、B的图。
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刮水唇折返动作的说明图。
图5是说明图4的刮水唇折返动作(每当刮水片停止时)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图4的刮水唇折返动作(检测出车速的次数)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刮水唇折返动作的说明图。
图8是说明图7的刮水唇折返动作(每当刮水片停止时)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图7的刮水唇折返动作(检测出车速的次数)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刮水器电机的详细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刮水器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
分别示出以下图示:图1表示刮水器装置的用于车辆的应用例的图,图2表示刮水器电机的详细的图,图3表示说明刮水片的停止状态A、B的图,图4表示说明实施方式1的刮水唇折返动作的说明图,图5表示说明图4的刮水唇折返动作(每当刮水片停止时)的流程图,图6表示说明图4的刮水唇折返动作(检测出车速的次数)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在汽车等车辆10的前方侧设有前挡风玻璃11。在前挡风玻璃11的下侧设有擦拭附着于该前挡风玻璃11的擦拭面的雨水等从而确保司机和同行的乘客的视野的刮水器装置12。刮水器装置12具备:配置于车辆10的DR侧(司机座位侧)的DR侧刮水器电机20;以及配置于车辆10的AS侧(副驾驶座位侧)的AS侧刮水器电机30。上述刮水器电机20、30同样地形成,以相对的方式配置于车辆10的左右侧。
刮水器电机20、30具有DR侧刮水器构件21和AS侧刮水器构件31。DR侧刮水器构件21具备DR侧刮水臂21a和DR侧刮水片21b,AS侧刮水器构件31具备AS侧刮水臂31a和AS侧刮水片31b。刮水臂21a、31a的基端部固定于刮水器电机20、30的输出轴22、32,刮水器电机20、30使刮水器构件21、31不经由连杆机构等而直接摆动。即刮水器装置12为相对擦拭型的直接驱动刮水器装置。
刮水片21b、31b在下反转位置LRP和上反转位置URP之间的大致90°的擦拭范围内进行往复擦拭动作。并且,刮水器电机20、30通过检测输出轴22、32的旋转位置而使刮水片21b、31b在下反转位置LRP和上反转位置URP进行反转动作。在此,在比下反转位置LRP靠前挡风玻璃11的下侧设有收纳位置SL。该收纳位置SL表示在对刮水器开关14进行关断操作而使刮水器装置12停止时刮水片21b、31b移动到上述收纳位置SL的停止位置。
在刮水器电机20、30的内部收纳有DR侧控制基板23和AS侧控制基板33。在控制基板23、33之间设有通信线13,刮水器电机20、30经由通信线13相互通信。经由通信线13相互通信输出轴22、32的旋转位置信息(刮水片21b、31b的位置信息),由此使刮水片21b、31b在前挡风玻璃11上不会碰撞地进行往复擦拭动作。
AS侧控制基板33连接着设置于车厢内(未图示)的刮水器开关14。操作者操作刮水器开关14,由此控制刮水器电机20、30使其以高速(High)、低速(Low)或断续(Int)的方式旋转。另外,AS侧控制基板33连接着设置于车厢内的点火开关15,操作者操作点火开关15,由此能进行通过刮水器开关14的刮水器装置12的动作。AS侧控制基板33还连接着检测车辆10的车速(Vkm/h)的车速传感器16,来自该车速传感器16的信息用作后述的刮水唇折返动作的触发信息。这样在通信线13中除往来输出轴22、32的旋转位置信息以外,还往来着刮水器电机20、30的旋转速度信息等其它信息。
DR侧刮水器电机20和AS侧刮水器电机30均同样地形成。因而,以下省略AS侧刮水器电机30的说明,以DR侧刮水器电机20为代表说明其详细结构。
如图2所示,DR侧刮水器电机20具备电机部40和与其连接的齿轮部50。电机部40具有通过对包括磁性材料的钢板进行压制加工从而形成为有底筒状的磁轭41,在该磁轭41的内侧设有多个永磁铁42。在上述永磁铁42的内侧隔着预定的间隙(气隙)设有电枢43且电枢43自如地转动,将线圈(未图示)按规定的卷绕方法和匝数卷绕安装于该电枢43。
电枢轴44贯通、固定于电枢43的旋转中心,该电枢轴44的基端侧(图中右侧)经由径向轴承(未图示)支撑于磁轭41的底部且自如地转动。另外,电枢轴44的末端侧(图中左侧)向齿轮部50的壳体51内延伸。
在电枢轴44的末端侧一体地设有蜗杆45,该蜗杆45与蜗轮52的齿部52a啮合。蜗杆45和蜗轮52形成减速机构SD,该减速机构SD使电枢轴44的旋转减速而实现高转矩化。并且,实现了高转矩化的旋转经由固定于蜗轮52的输出轴22输出到DR侧刮水臂21a(参照图1)。
在电枢轴44的接近电枢43的位置设有整流器46。线圈的端部与整流器46电连接,并且一对刷47与整流器46滑动接触。由此,通过对各个刷47供应驱动电流而使驱动电流经由整流器46流到线圈,在电枢43中产生电磁力,进而使电枢轴44向正向或反向按预定的转速旋转。
在齿轮部50的壳体51中收纳蜗轮52且蜗轮52自如地旋转,来自蜗杆45的旋转传递到该蜗轮52。输出轴22的基端侧固定于蜗轮52,该输出轴22的末端侧向壳体51的外部延伸。输出轴22连结着DR侧刮水臂21a(参照图1)的基端侧。
在蜗轮52的表侧面52b装配着按大致圆盘状形成的磁传感器53。磁传感器53与蜗轮52一起旋转。磁传感器53的沿着径向的一侧被磁化为N极,磁传感器53的沿着径向的另一侧被磁化为S极。即,磁传感器53以沿着其周向的方式按180°间隔磁化为N极和S极(2极)。
壳体51的开口部分(图中跟前侧)被罩构件(未图示)封闭。在罩构件的内侧以与蜗轮52的表侧面52b相对的方式装配有DR侧控制基板23(图中两点划线),由此,DR侧控制基板23收纳于齿轮部50的内部。DR侧控制基板23控制电机部40,在DR侧控制基板23上安装有晶体管或电阻等多个电子部件(未图示),还安装有包括具备RAM或ROM等的CPU的控制器23a。另外,在DR侧控制基板23的与磁传感器53相对的部位安装有MR传感器(磁阻元件)23b。
MR传感器23b根据横穿自身的磁通的方向而输出大小不同的电信号(电阻值的变化量)。并且,对控制器23a送出通过磁传感器53的相对旋转而产生的来自MR传感器23b的电信号。控制器23a根据来自MR传感器23b的电信号的大小来掌握蜗轮52相对于壳体51的旋转位置或旋转速度等、即DR侧刮水片21b相对于前挡风玻璃11的位置或移动速度等。由此,能使DR侧刮水器构件21反转动作或使其在收纳位置SL(参照图1)停止。
DR侧刮水片21b和AS侧刮水片31b均同样地形成。因而,下面省略AS侧刮水片31b的说明,以DR侧刮水片21b为代表说明其详细结构。
如图3所示,DR侧刮水片21b具备片支架60和由该片支架60保持的橡胶片70。橡胶片70具有刮水唇71、主体部72和颈部73。橡胶片70的截面形状在沿着该橡胶片70的长边方向的整个区域内形状相同。
刮水唇71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三角形,刮水唇71的末端变细的末端部分与前挡风玻璃11的擦拭面接触。主体部72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长方形,主体部72设有沿着橡胶片70的长边方向的一对弹簧收纳槽72a。上述弹簧收纳槽72a分别装配有由长条的平板状的钢材形成的一对刮片架(弹簧构件)74。上述刮片架74在不承载外力的自然状态下以具有比前挡风玻璃11的曲率半径小的曲率半径的方式弯曲。由此,通过刮片架74的弹簧力使橡胶片70与前挡风玻璃11的曲率半径匹配地发生弹性变形,进而刮水唇71的长边方向整个区域按压(紧贴于)前挡风玻璃11的擦拭面。
颈部73将刮水唇71与主体部72连结。颈部73的沿着擦拭方向(图中左右方向)的厚度尺寸与橡胶片70的其它部分相比最薄,可容易地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在刮水唇71与设置于DR侧刮水臂21a(参照图1)的基端部分的拉伸弹簧(未图示)的弹簧力相互结合而在前挡风玻璃11的擦拭面上进行往复擦拭动作时,颈部73向擦拭方向倾斜。
具体地,如图1的虚线箭头“去路侧动作”所示,在进行从下反转位置LRP向上反转位置URP的擦拭动作时,刮水唇71的末端侧为朝向前挡风玻璃11的下侧的状态,采取图3的“停止状态B”所示的姿态。另一方面,如图1的虚线箭头“回路侧动作”所示,在进行从上反转位置URP向下反转位置LRP的擦拭动作时,刮水唇71的末端侧为朝向前挡风玻璃11的上侧的状态,采取图3的“停止状态A”所示的姿态。
这样刮水唇71伴随颈部73的偏斜而在相对于擦拭面倾斜的状态下与擦拭面滑动接触。由此,能用刮水唇71的角部可靠地擦拭附着于擦拭面的雨水等。此外,刮水唇71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根据擦拭方向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可有效地抑制擦拭动作时的震颤噪声的发生。
接着,使用附图详细地说明如上所示形成的刮水器装置12的动作。此外,在今后所述的刮水器装置12的动作说明中也以DR侧刮水器电机20和DR侧刮水片21b为代表进行说明。
首先,在刮水器装置12的动作说明之前,规定在前挡风玻璃11的擦拭面上DR侧刮水片21b可移动的位置。
图4示意性地表示前挡风玻璃11的擦拭面上,图中实线箭头表示DR侧刮水片21b可移动的路径。另外,图中圆点记号(1)至(6)表示DR侧刮水片21b(刮水唇71的末端侧)的停止位置(收纳位置)。而且,图中虚线箭头的区域1和区域2表示以收纳位置SL为中心的前挡风玻璃11的下侧区域和上侧区域,分别是区域1表示位于下侧而从司机座位无法目视的区域,区域2表示位于上侧而通过窥视能从司机座位比较容易地目视的区域。
DR侧刮水片21b的停止位置是下侧停止位置(第1停止位置)APS1或上侧停止位置(第2停止位置)APS2的两部位。下侧停止位置APS1设置于擦拭面的下侧(图中下侧),上侧停止位置APS2设置于擦拭面的比下侧停止位置APS1靠上方的上侧(图中上侧)。并且,在DR侧刮水片21b在下侧停止位置APS1停止的情况下,如图3的“停止状态A”所示,成为刮水唇71的末端侧朝向擦拭面的上侧的状态。另一方面,在DR侧刮水片21b在上侧停止位置APS2停止的情况下,如图3的“停止状态B”所示,成为刮水唇71的末端侧朝向擦拭面的下侧的状态。
在擦拭面的比下侧停止位置APS1靠下方的下侧设有成为DR侧刮水片21b停止动作时的下限位置的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另外,在擦拭面的比上侧停止位置APS2靠上方的上侧且比下反转位置LRP靠擦拭面的下侧,设有成为DR侧刮水片21b停止动作时的上限位置的停止动作时上限位置EPSU。在此,在点火开关15和刮水器开关14双方是接通操作中的情况下,DR侧刮水片21b在下反转位置LRP和上反转位置URP之间进行往复擦拭动作。因而,图4的比下反转位置LRP靠前挡风玻璃11的下侧的区域在点火开关15为接通操作中且刮水器开关14被进行了关断操作时成为DR侧刮水片21b可到达的区域。
这样基于从MR传感器23b(参照图2)输入控制器23a的电信号来掌握DR侧刮水片21b相对于前挡风玻璃11的位置,从而进行DR侧刮水片21b向在前挡风玻璃11的擦拭面上规定的4个位置(APS1、APS2、EPSL、EPSU)的移动控制。
通过对点火开关15进行接通操作而开始图5和图6所示的流程图(步骤S1)。此外,在控制器23a(参照图2)中对图5和图6所示的所有步骤中的执行和判定进行处理。
在步骤S2中,判定刮水器开关14是否接通(ON)。在步骤S2中判定为刮水器开关14接通(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对DR侧刮水器电机20供应驱动电流而进行往复擦拭动作。另一方面,在步骤S2中判定为刮水器开关14关断(OFF)(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维持DR侧刮水器电机20的停止状态。
在步骤S5中,判定刮水器开关14是否被关断(OFF)。在步骤S5中判定为刮水器开关14关断(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6。另一方面,在步骤S5中判定为刮水器开关14接通(ON)(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3,使DR侧刮水器电机20继续进行往复擦拭动作。在此,在重复进行步骤S5和步骤S3的动作中,控制器23a基于来自MR传感器23b(参照图2)的电信号在下反转位置LRP和上反转位置URP之间使DR侧刮水片21b进行往复擦拭动作。
在步骤S6中,基于刮水器开关14已关断这一判定结果判定DR侧刮水片21b的上次的停止位置是否是下侧停止位置APS1。在此,根据由控制器23a的RAM等存储的信息得到DR侧刮水片21b的过去的停止位置信息。在步骤S6中,在判定为DR侧刮水片21b的上次的停止位置是上侧停止位置APS2(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执行图4所示的收纳动作(A)。在此,所谓在步骤S7和步骤S8中进行的收纳动作(A)是使DR侧刮水片21b越过下反转位置LRP向前挡风玻璃11的下侧移动而去往下侧停止位置APS1的动作。
在步骤S8中,判定DR侧刮水片21b是否已到达下侧停止位置APS1。在步骤S8中判定为已到达下侧停止位置APS1(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停止向DR侧刮水器电机20供应驱动电流而使DR侧刮水器电机20停止。由此,DR侧刮水片21b在图4的黑圆点(1)的位置停止,成为图3所示的“停止状态A”,相对于上次的“停止状态B”,改变刮水唇71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从而朝向不同的方向。另一方面,在步骤S8中判定为还未到达下侧停止位置APS1(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7而继续进行收纳动作(A)。
在步骤S6中,在判定为DR侧刮水片21b的上次的停止位置是下侧停止位置APS1(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9,执行图4所示的收纳动作(B)。在此,所谓在步骤S9~步骤S12中进行的收纳动作(B)是使DR侧刮水片21b越过下反转位置LRP向前挡风玻璃11的下侧移动并在一旦移动到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后使DR侧刮水器电机20反向旋转而去往上侧停止位置APS2的动作。即,使DR侧刮水片21b从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移动到上侧停止位置APS2的比较长的距离,由此将刮水唇71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可靠地变为如从图3的“停止状态A”到“停止状态B”的不同的方向。即,换句话说,收纳动作(B)可称为“停止时的刮水唇折返动作”。
在步骤S10中,判定DR侧刮水片21b是否已到达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在步骤S10中判定为已到达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1,使DR侧刮水器电机20反向旋转。由此,向上侧停止位置APS2侧驱动DR侧刮水片21b使其向前挡风玻璃11的上侧移动(参照图4)。另一方面,在步骤S10中判定为还未到达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9而继续进行收纳动作(B)。
在步骤S12中,判定DR侧刮水片21b是否已到达上侧停止位置APS2。在步骤S12中判定为已到达上侧停止位置APS2(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停止向DR侧刮水器电机20供应驱动电流而使DR侧刮水器电机20停止。由此,DR侧刮水片21b在图4的黑圆点(2)的位置停止,成为图3所示的“停止状态B”,相对于上次的“停止状态A”,改变刮水唇71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而朝向不同的方向。另一方面,在步骤S12中判定为还未到达上侧停止位置APS2(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1而继续进行收纳动作(B)。
在步骤S13~步骤S24中,与刮水器开关14的接通关断操作无关地,执行以使刮水唇71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在图3的“停止状态A”和“停止状态B”之间朝向不同的方向的方式可靠地改变的处理、即刮水唇折返动作。
在步骤S13中,判定来自车速传感器16的车速信号的输入的次数、即检测出车速的次数是否是预定的n次以上。在步骤S13中判定为检测出车速的次数小于预定的n次(否)的情况下,执行返回图5的步骤S2的返回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13中判定为检测出车速的次数是规定的n次以上(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4,在其后的步骤中执行刮水唇折返动作。即,每当检测出车速的次数成为n次以上时控制器23a执行刮水唇折返动作。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出车速的次数n设定为例如5次。由此,可以不用像以往那样每当将点火开关接通或关断时频繁地改变刮水唇71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进而可防止刮水唇71的早期劣化。
在步骤S14中,判定DR侧刮水片21b目前是否在下侧停止位置APS1停止。在步骤S14中判定为是下侧停止位置APS1(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对DR侧刮水器电机20供应驱动电流,使DR侧刮水片21b向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侧驱动。
在接下来的步骤S16中,判定DR侧刮水片21b是否已到达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在步骤S16中判定为已到达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7,使DR侧刮水器电机20反向旋转。由此,向上侧停止位置APS2侧驱动DR侧刮水片21b使其向前挡风玻璃11的上侧移动(参照图4)。另一方面,在步骤S16中判定为还未到达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5继续进行向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的移动。
在步骤S18中,判定DR侧刮水片21b是否已到达上侧停止位置APS2。在步骤S18中判定为已到达上侧停止位置APS2(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9,停止向DR侧刮水器电机20供应驱动电流而使DR侧刮水器电机20停止。由此,DR侧刮水片21b从图4的白圆点(3)的位置移动到黑圆点(4)的位置,从图3所示的“停止状态A”成为“停止状态B”,改变刮水唇71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而朝向不同的方向。另一方面,在步骤S18中判定为还未到达上侧停止位置APS2(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7而继续进行向上侧停止位置APS2的移动。此外,在步骤S19的处理后执行返回图5的步骤S2的返回处理。
在步骤S14中判定为是上侧停止位置APS2(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对DR侧刮水器电机20供应驱动电流,将DR侧刮水片21b向停止动作时上限位置EPSU侧驱动。
在接下来的步骤S21中,判定DR侧刮水片21b是否已到达停止动作时上限位置EPSU。在步骤S21中判定为已到达停止动作时上限位置EPSU(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2,使DR侧刮水器电机20反向旋转。由此,DR侧刮水片21b向下侧停止位置APS1侧驱动,向前挡风玻璃11的下侧移动(参照图4)。另一方面,在步骤S21中判定为还未到达停止动作时上限位置EPSU(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20继续进行向停止动作时上限位置EPSU的移动。
在步骤S23中,判定DR侧刮水片21b是否已到达下侧停止位置APS1。在步骤S23中判定为已到达下侧停止位置APS1(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4,停止向DR侧刮水器电机20供应驱动电流而使DR侧刮水器电机20停止。由此,DR侧刮水片21b从图4的白圆点(5)的位置移动到黑圆点(6)的位置,从图3所示的“停止状态B”成为“停止状态A”,改变刮水唇71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而朝向不同的方向。另一方面,在步骤S23中判定为还未到达下侧停止位置APS1(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22而继续进行向下侧停止位置APS1的移动。此外,在步骤S24的处理后执行返回图5的步骤S2的返回处理。
这样在根据来自车速传感器16的车速信号的输入的次数、即检测出车速的次数来执行刮水唇折返动作时,不用在下侧停止位置APS1和上侧停止位置APS2之间直接往返,而先移动到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或停止动作时上限位置EPSU。由此,可增多DR侧刮水片21b(橡胶片70)的移动量,使刮水唇71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可靠地变为朝向不同的方向。此时,刮水唇71的折返动作由于在区域1的区域内和区域2的比下反转位置LRP靠前挡风玻璃11的下侧的区域内进行,因此对司机和同行的乘客而言不醒目。因而,不会带来刮水器装置12正在误动作等不安感。
如以上详述的,根据实施方式1的刮水器装置12,在检测出车速的次数达到了规定的次数n时,在刮水唇71的末端侧位于下侧停止位置APS1的情况下,使DR侧刮水片21b先移动到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后再移动到上侧停止位置APS2而停止,在刮水唇71的末端侧位于上侧停止位置APS2的情况下,使DR侧刮水片21b先移动到停止动作时上限位置EPSU后再移动到下侧停止位置APS1而停止。
因而,当然能防止发生由在刮水唇71或颈部73上打卷导致的缺陷、例如停止位置发生偏移等缺陷,也不会每当将点火开关15接通或关断时频繁地改变刮水唇71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
另外,能增多DR侧刮水片21b的移动量且使DR侧刮水片21b分别在下侧停止位置APS1和上侧停止位置APS2停止,进而能在各个停止位置(APS1、APS2)可靠地改变刮水唇71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
接着,使用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此外,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功能的部分附上同一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分别示出以下图示:图7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刮水唇折返动作的说明图,图8是说明图7的刮水唇折返动作(每当刮水片停止时)的流程图,图9是说明图7的刮水唇折返动作(检测出车速的次数)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在实施方式2中,在前挡风玻璃11的擦拭面上规定的DR侧刮水片21b可移动的位置与实施方式1相比不同。具体地,不同点在于,取代实施方式1的停止动作时上限位置EPSU(参照图4)而规定了第2下侧停止位置(第3停止位置)APS3。在此,由于规定了第2下侧停止位置APS3,所以在实施方式2中将APS1设为第1下侧停止位置。
第2下侧停止位置APS3设置于第1下侧停止位置APS1和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之间且偏向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设置。因而,第1下侧停止位置APS1和第2下侧停止位置APS3之间的移动量设定为比较多。另外,在DR侧刮水片21b在第2下侧停止位置APS3停止的情况下,如图3的“停止状态A”所示,刮水唇71的末端侧为朝向擦拭面的上侧的状态。
图8和图9所示的流程图通过对点火开关15进行接通操作而开始(步骤S31)。在步骤S32中,判定刮水器开关14是否接通(ON)。在步骤S32中判定为刮水器开关14接通(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3,对DR侧刮水器电机20供应驱动电流而进行往复擦拭动作。另一方面,在步骤S32中判定为刮水器开关14关断(OFF)(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4,维持DR侧刮水器电机20的停止状态。
在步骤S35中判定刮水器开关14是否被关断(OFF)。在步骤S35中判定为刮水器开关14关断(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6。另一方面,在步骤S35中判定为刮水器开关14接通(ON)(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33,使DR侧刮水器电机20继续进行往复擦拭动作。
在步骤S36中,基于刮水器开关14已被关断的判定结果来判定DR侧刮水片21b(刮水唇71的末端侧)的上次的停止位置是否是第1下侧停止位置APS1或第2下侧停止位置APS3。在步骤S36中判定为DR侧刮水片21b的上次的停止位置是上侧停止位置APS2(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7,执行图7所示的收纳动作(A)。
在步骤S38中,判定DR侧刮水片21b是否已到达第1下侧停止位置APS1。在步骤S38中判定为已到达第1下侧停止位置APS1(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4,停止向DR侧刮水器电机20供应驱动电流而使DR侧刮水器电机20停止。由此,DR侧刮水片21b在图7的黑圆点(1)的位置停止,成为图3所示的“停止状态A”,相对于上次的“停止状态B”,改变刮水唇71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而朝向不同的方向。另一方面,在步骤S38中判定为还未到达第1下侧停止位置APS1(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37而继续进行收纳动作(A)。
在步骤S36中,在判定为DR侧刮水片21b的上次的停止位置是第1下侧停止位置APS1或第2下侧停止位置APS3(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9,执行图7所示的收纳动作(B)。
在步骤S40中,判定DR侧刮水片21b是否已到达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在步骤S40中判定为已到达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1,使DR侧刮水器电机20反向旋转。由此,向上侧停止位置APS2侧驱动DR侧刮水片21b使其向前挡风玻璃11的上侧移动(参照图7)。另一方面,在步骤S40中判定为还未到达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39而继续进行收纳动作(B)。
在步骤S42中,判定DR侧刮水片21b是否已到达上侧停止位置APS2。在步骤S42中判定为已到达上侧停止位置APS2(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4,停止向DR侧刮水器电机20供应驱动电流而使DR侧刮水器电机20停止。由此,DR侧刮水片21b在图7的黑圆点(2)的位置停止,成为图3所示的“停止状态B”,相对于上次的“停止状态A”,改变刮水唇71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而朝向不同的方向。另一方面,在步骤S42中判定为还未到达上侧停止位置APS2(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41而继续进行收纳动作(B)。
在步骤S43中,判定来自车速传感器16的车速信号的输入次数、即检测出车速的次数是否是预定的n次以上。在步骤S43中判定为检测出车速的次数小于预定的n次(否)的情况下,执行返回图8的步骤S32的返回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43中判定为检测出车速的次数是规定的n次以上(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4,在其后的步骤中执行刮水唇折返动作。
在步骤S44中,判定DR侧刮水片21b目前是否在第1下侧停止位置APS1或第2下侧停止位置APS3停止。在步骤S44中判定为是第1下侧停止位置APS1或第2下侧停止位置APS3(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5,对DR侧刮水器电机20供应驱动电流,将DR侧刮水片21b向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侧驱动。
在接下来的步骤S46中,判定DR侧刮水片21b是否已到达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在步骤S46中判定为已到达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7,使DR侧刮水器电机20反向旋转。由此,向上侧停止位置APS2侧驱动DR侧刮水片21b,使其向前挡风玻璃11的上侧移动(参照图7)。另一方面,在步骤S46中判定为还未到达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45而继续进行向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EPSL的移动。
在步骤S48中,判定DR侧刮水片21b是否已到达上侧停止位置APS2。在步骤S48中判定为已到达上侧停止位置APS2(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9,停止向DR侧刮水器电机20供应驱动电流而使DR侧刮水器电机20停止。
由此,在步骤S44的判定是第1下侧停止位置APS1的情况下,DR侧刮水片21b从图7的白圆点(3)的位置移动到黑圆点(4)的位置,从图3所示的“停止状态A”成为“停止状态B”,改变刮水唇71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而朝向不同的方向。另一方面,在步骤S44的判定是第2下侧停止位置APS3的情况下,DR侧刮水片21b从图7的白圆点(5)的位置移动到黑圆点(6)的位置,从图3所示的“停止状态A”成为“停止状态B”,改变刮水唇71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而朝向不同的方向。
在步骤S48中判定为还未到达上侧停止位置APS2(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47而继续进行向上侧停止位置APS2的移动。此外,在步骤S49的处理后执行返回图8的步骤S32的返回处理。
在步骤S44中判定为是上侧停止位置APS2(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0,对DR侧刮水器电机20供应驱动电流,将DR侧刮水片21b向第2下侧停止位置APS3侧驱动。
在接下来的步骤S51中,判定DR侧刮水片21b是否已到达第2下侧停止位置APS3。在步骤S51中判定为已到达第2下侧停止位置APS3(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2,停止向DR侧刮水器电机20供应驱动电流而使DR侧刮水器电机20停止。由此,DR侧刮水片21b从图7的白圆点(7)的位置移动到黑圆点(8)的位置,从图3所示的“停止状态B”成为“停止状态A”,改变刮水唇71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而朝向不同的方向。
在此,在上侧停止位置APS2和第2下侧停止位置APS3之间确保充分的移动距离。因而,即使不使DR侧刮水器电机20反向旋转等来确保移动距离,也能使刮水唇71的末端侧所朝向的方向可靠地变为朝向不同的方向。
在步骤S51中,在判定为还未到达第2下侧停止位置APS3(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50而继续进行向第2下侧停止位置APS3的移动。此外,在步骤S52的处理后执行返回图8的步骤S32的返回处理。
在如上所示形成的实施方式2中也能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作用效果。而且,在实施方式2中,如图7所示,仅在区域1的区域内进行刮水唇折返动作,因此就司机和同行的乘客而言,能使正在进行的该刮水唇折返动作进一步不显眼。
接着,使用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此外,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功能的部分附上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图10表示示出实施方式3的刮水器电机的详细的图。
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DR侧刮水器电机20中,在蜗轮52上设置大致圆盘状的磁传感器53,以与该磁传感器53相对的方式在DR侧控制基板23上设有1个MR传感器23b。
而在实施方式3的DR侧刮水器电机80中,在电枢轴44的蜗杆45和整流器46之间设有环状的多极磁铁81,以与该多极磁铁81相对的方式在DR侧控制基板23上设有一对旋转检测用霍尔传感器82、83。另外,在蜗轮52上设有环状的磁传感器84,以与该磁传感器84相对的方式在DR侧控制基板23上设有一对绝对位置检测用霍尔传感器85、86。
多极磁铁81通过在其周向按等间隔交替地磁化为N极、S极…(例如6极)而形成。为了检测电枢轴44的转速、旋转方向等而使用多极磁铁81和一对旋转检测用霍尔传感器82、83。旋转检测用霍尔传感器82、83配置为相互与多极磁铁81接近,可得到充分的检测精度。并且,旋转检测用霍尔传感器82、83伴随着多极磁铁81的旋转而分别产生矩形波状的电信号(脉冲信号),对控制器23a送出上述脉冲信号。控制器23a计算脉冲信号的出现定时或出现数量从而掌握电枢轴44的转速或旋转方向等旋转状态,基于此来控制电机部40。
磁传感器84的沿着其周向的大致90度的范围磁化为N极,其它大致270度的范围磁化为S极。为了检测输出轴22的旋转状态而使用该磁传感器84和一对绝对位置检测用霍尔传感器85、86。绝对位置检测用霍尔传感器85、86配置为相互与磁传感器84接近,可得到充分的检测精度。并且,绝对位置检测用霍尔传感器85、86伴随着磁传感器84的旋转而分别产生矩形波状的电信号(脉冲信号),对控制器23a送出上述脉冲信号。控制器23a计算脉冲信号的出现定时或出现数量从而掌握输出轴22的旋转状态、即图1所示的DR侧刮水器构件21相对于前挡风玻璃11的位置信息,基于此来控制电机部40。
在如上所示形成的实施方式3中也能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作用效果。而且,在实施方式3中,能进一步精度良好地控制电机部40,进而能进一步精度良好地进行刮水唇折返动作。
接着,使用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此外,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功能的部分附上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图11表示示出实施方式4的刮水器装置的图。
如图11所示,在实施方式4中,相对于实施方式1的刮水器装置12(参照图1)、即相对擦拭型的直接驱动刮水器装置的不同点在于设为串联型的刮水器装置90。该串联型的刮水器装置90用1个刮水器电机91驱动动力传递机构92,由此使DR侧刮水器构件93和AS侧刮水器构件94在车辆10的前挡风玻璃11上摆动。
刮水器装置90具备与实施方式1的DR侧刮水器电机20(参照图2)相同的结构的刮水器电机91。动力传递机构92将刮水器电机91的摆动运动传递到DR侧枢轴95和AS侧枢轴96。DR侧刮水器构件93和AS侧刮水器构件94的基端侧固定于各枢轴95、96,与各枢轴95、96的摆动运动相伴地,各刮水器构件93、94的末端侧在前挡风玻璃11上摆动。
各刮水器构件93、94分别包括刮水臂93a、94a和装配于各刮水臂93a、94a的刮水片93b、94b。
并且,使刮水器电机91旋转驱动,由此,刮水器电机91的摆动运动经由动力传递机构92传递到各枢轴95、96,由此,各枢轴95、96被摆动驱动。这样刮水器电机91的驱动力传递到各刮水器构件93、94,通过各刮水片93b、94b擦拭附着于前挡风玻璃11的擦拭面的雨水等。
在如上所示形成的实施方式4中也起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同样的作用效果。而且,在实施方式4中,仅控制1个刮水器电机91即可,因此与实施方式1相比,能简化控制逻辑。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当然能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擦拭车辆10的前挡风玻璃11的刮水器装置12、90中应用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还能在擦拭车辆10的后玻璃的刮水器装置中应用。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刮水器装置搭载于汽车等车辆,为了擦拭附着于前挡风玻璃的雨水或灰尘等来确保良好的视野而使用。

Claims (2)

1.一种刮水器装置,每当刮水片停止时,刮水唇的末端侧朝向不同方向,其中,
在所述刮水唇滑动接触的擦拭面上规定:
第1停止位置,在所述第1停止位置,所述刮水唇的末端侧以朝向所述擦拭面的上侧的状态停止;
第2停止位置,在所述第2停止位置,所述刮水唇的末端侧以朝向所述擦拭面的下侧的状态停止;
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设置于所述擦拭面的比所述第1停止位置靠下方的下侧,所述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成为所述刮水片停止动作时的下限位置;以及
第3停止位置,设置于所述第1停止位置和所述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之间,在所述第3停止位置,所述刮水唇的末端侧以朝向所述擦拭面的上侧的状态停止,
在检测出车速的次数到达预定的次数时,
在所述刮水唇的末端侧位于所述第1停止位置或所述第3停止位置的情况下,使所述刮水片先移动到所述停止动作时下限位置后再移动到所述第2停止位置而停止,
在所述刮水唇的末端侧位于所述第2停止位置的情况下,使所述刮水片移动到所述第3停止位置而停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水器装置,其中,
所述第1停止位置设置于所述擦拭面的下侧,
所述第2停止位置设置于所述擦拭面的比所述第1停止位置靠上方的上侧。
CN201580011290.2A 2014-06-24 2015-05-11 刮水器装置 Active CN1060618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28959 2014-06-24
JP2014128959A JP6286293B2 (ja) 2014-06-24 2014-06-24 ワイパ装置
PCT/JP2015/063434 WO2015198723A1 (ja) 2014-06-24 2015-05-11 ワイ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1807A CN106061807A (zh) 2016-10-26
CN106061807B true CN106061807B (zh) 2018-06-29

Family

ID=54937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1290.2A Active CN106061807B (zh) 2014-06-24 2015-05-11 刮水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005430B2 (zh)
EP (1) EP3162643B1 (zh)
JP (1) JP6286293B2 (zh)
CN (1) CN106061807B (zh)
MX (1) MX2016016506A (zh)
WO (1) WO20151987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52401B1 (ko) * 2020-12-16 2022-10-06 현대오토에버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와이퍼의 제어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차량용 와이퍼의 제어 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5094A (zh) * 2002-08-12 2005-09-28 瓦莱奥清洗系统公司 刮水器装置的操作方法和刮水器装置
CN1939781A (zh) * 2005-09-29 2007-04-04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作业机械的刮水器装置
CN101104401A (zh) * 2006-07-10 2008-01-16 阿斯莫株式会社 雨刷系统
US20130207577A1 (en) * 2012-02-10 2013-08-15 Asmo Co., Ltd. Wiper device
CN103538564A (zh) * 2012-07-10 2014-01-29 阿斯莫株式会社 刮水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0546A (ja) * 1981-07-31 1983-02-07 Nissan Motor Co Ltd フエンダミラ−用ワイパ装置
JPS5878848A (ja) * 1981-11-06 1983-05-12 Nippon Denso Co Ltd 車両用ワイパ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DE3434060A1 (de) * 1983-09-22 1985-04-11 Jidosha Denki Kogyo K.K., Yokohama, Kanagawa Steuervorrichtung zum anhalten eines scheibenwischers
JPS6067241A (ja) * 1983-09-22 1985-04-17 Jidosha Denki Kogyo Co Ltd ワイパの停止位置制御装置
US4904908A (en) * 1987-11-10 1990-02-27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nti blade set vehicle wiper park mechanism
JP2560390Y2 (ja) * 1991-10-29 1998-01-2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ワイパー装置
JP3173685B2 (ja) * 1993-06-04 2001-06-04 自動車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ワイパ間欠制御装置
JPH079948A (ja) * 1993-06-28 1995-01-13 Jidosha Denki Kogyo Co Ltd ワイパ制御装置
FR2714641B1 (fr) * 1993-12-30 1996-01-26 Renault Procédé de commande du déplacement et de la mise au repos d'un balai d'essuie-vitre.
US5860185A (en) * 1996-08-23 1999-01-19 Itt Automotive Electrical Systems, Inc. Reversing wiper motor system
DE19733426B4 (de) * 1997-08-01 2012-02-16 Robert Bosch Gmbh Wischvorrichtung für Scheiben von Fahrzeugen
JP5186465B2 (ja) * 2008-12-09 2013-04-17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ワイパ装置及びワイパ制御方法
US9031390B2 (en) * 2012-03-26 2015-05-12 Asmo Co., Ltd. Wiper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5094A (zh) * 2002-08-12 2005-09-28 瓦莱奥清洗系统公司 刮水器装置的操作方法和刮水器装置
EP1534565B1 (de) * 2002-08-12 2006-03-22 Valeo Systemes D'essuyag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wischeranlage und wischeranlage
CN1939781A (zh) * 2005-09-29 2007-04-04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作业机械的刮水器装置
CN101104401A (zh) * 2006-07-10 2008-01-16 阿斯莫株式会社 雨刷系统
US20130207577A1 (en) * 2012-02-10 2013-08-15 Asmo Co., Ltd. Wiper device
CN103538564A (zh) * 2012-07-10 2014-01-29 阿斯莫株式会社 刮水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07907A (ja) 2016-01-18
US10005430B2 (en) 2018-06-26
WO2015198723A1 (ja) 2015-12-30
EP3162643B1 (en) 2019-04-03
EP3162643A1 (en) 2017-05-03
MX2016016506A (es) 2017-05-01
EP3162643A4 (en) 2018-03-14
US20170158172A1 (en) 2017-06-08
JP6286293B2 (ja) 2018-02-28
CN106061807A (zh) 2016-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86465B2 (ja) ワイパ装置及びワイパ制御方法
CN104648472B (zh) 动力转向装置
JP2013163454A (ja) ワイパ装置
CN106061807B (zh) 刮水器装置
CN107074201A (zh) 刮水器系统以及刮水器系统控制方法
JP5056374B2 (ja) ワイパ制御装置
JP2009113569A (ja) ワイパ装置
JP5383182B2 (ja) ワイパ装置、ワイパ制御方法及びワイパ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460305B2 (ja) ワイパ制御装置及びワイパ制御方法
JP2011057174A (ja) ワイパ制御装置
JP2014189028A (ja) ワイパ装置
JP6610298B2 (ja) 車両用ワイパ制御装置及び車両用ワイパ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9113555A (ja) ワイパ制御装置
JP6091086B2 (ja) モータ装置
JP2015063234A (ja) ワイパ制御方法及びワイパ制御装置
JP6454132B2 (ja) ワイパシステム
CN108473111A (zh) 车辆用刮水器装置及车辆用刮水器装置的控制方法
JP6372958B2 (ja) ワイパシステム
JP2009001070A (ja) ワイパ装置
JP2004504202A (ja) ウインドウガラスのためのワイパ装置
JP2014051273A (ja) 車両用ワイパ装置
JP2003048514A (ja) ワイパ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477091B2 (ja) 車両用ワイパ装置
JP4047692B2 (ja) ワイパ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7132430A (ja) 車両用ワイパ制御装置及び車両用ワイパ制御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