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54231A - 放射性测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放射性测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54231A
CN106054231A CN201610133348.7A CN201610133348A CN106054231A CN 106054231 A CN106054231 A CN 106054231A CN 201610133348 A CN201610133348 A CN 201610133348A CN 106054231 A CN106054231 A CN 106054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or
scope
radioactivity
pipe arrangement
mens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333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前川修
大山真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054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42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TMEASUREMENT OF NUCLEAR OR X-RADIATION
    • G01T1/00Measuring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cosmic radiation
    • G01T1/16Measuring radiation intensity
    • G01T1/167Measuring radioactive content of objects, e.g. contamin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TMEASUREMENT OF NUCLEAR OR X-RADIATION
    • G01T7/00Details of radiation-measuring instru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放射性测定装置,能够响应对从低浓度水平到高浓度水平之间的广范围进行连续监视的请求,并且能够避免监视设备的大型化、复杂化。本发明的放射性测定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腔室(2),其形成规定容积的测定空间(S1);低范围用检测器(3),其以检测面(3a)朝向测定空间的方式安装在腔室,以被测定气体(G)的放射性浓度中相对低的范围为测定对象;以及高范围用检测器(4),其以检测面(4a)朝向测定空间的方式安装在腔室,以被测定气体的放射性浓度中相对高的范围为测定对象。

Description

放射性测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放射性气体监视器中应用的放射性测定装置,该放射性气体监视器用于监视在核设施的排气筒、排气筒管道或排气系统的处理配管中流过的废气中的气体状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浓度。
背景技术
例如,在作为核设施之一的核反应堆设施中,为了对从作为设施的最终放出端的排气筒放出的废气中的放射性浓度进行测定而设置有放射性气体监视器。放射性气体监视器对排气筒的废气进行采样后导入到测定容器中,通过被安装在测定容器处的放射性测定装置对从废气中的放射性稀有气体放出的放射线进行检测,并向测量器输入其检测信号来对放射性浓度进行测量。
关于由放射性测定装置设为测定对象的放射性水平,从正常时的背景水平到假定发生了事故的高浓度水平之间广的测定范围成为对象。为了响应对从低浓度水平到高浓度水平之间的广范围进行连续监视的请求,而提出了以下一种结构,与低范围监视器和高范围监视器对应地设置低范围侧测定容器和高范围侧测定容器,将采样配管分支为两个系统来导入到低范围侧测定容器和高范围侧测定容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在正常时,进行控制以使得被测定气体从采样配管流入低范围侧测定容器,从而能够对背景水平的放射性浓度进行测定,另一方面,在事故等异常时,进行控制来切换气体流路系统以使得被测定气体流入高范围侧测定容器,从而能够对高浓度的放射性进行测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539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2-555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放射性气体监视器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即,与低范围监视器和高范围监视器对应地需要两个系统的采样系统,并且需要低范围侧测定容器和高范围侧测定容器,因此无法避免气体监视设备的大型化和复杂化。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响应对从低浓度水平到高浓度水平之间的广范围进行连续监视的请求并且能够避免监视设备的大型化、复杂化的放射性测定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放射性测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测定部,其由处理配管的一部分或腔室构成,该处理配管的一部分或腔室形成规定容积的测定空间,被测定气体通过所述测定空间;第一检测器,其以检测面朝向所述测定空间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测定部,以所述被测定气体的放射性浓度中相对低的范围为测定对象;以及第二检测器,其以检测面朝向所述测定空间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测定部,以所述被测定气体的放射性浓度中相对高的范围为测定对象。根据本发明,将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的各检测面朝向同一测定空间来配置,因此能够响应对从低浓度水平到高浓度水平之间的广范围进行连续监视的请求,并且无需与低范围监视器和高范围监视器对应地设置两个系统的气体流路,能够避免监视设备的大型化、复杂化。
在本发明中,能够将所述第一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检测器以隔着所述测定空间而相向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测定部。另外,在本发明中,能够将所述第一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检测器沿所述被测定气体流动的方向并列配置在所述测定部。
另外,在本发明中,能够具备:第一准直器,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器的检测面与所述测定空间之间,具有与所述第一检测器的测定对象范围相应的开口;以及第二准直器,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检测器的检测面与所述测定空间之间,具有与所述第二检测器的测定对象范围相应的开口。通过具备与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的各测定对象范围相应的第一准直器和第二准直器,能够通过第一和第二准直器的开口的大小来设定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的设为测定对象的范围。
在通过所述第一准直器和第二准直器来设定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的设为测定对象的范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检测器也可以使用具有相同的检测灵敏度的检测器。
另外,在本发明中,能够将所述测定部设为以下结构,由形成所述测定空间的腔室构成,被设置在与排气筒或排气筒管道连接的采样配管的中途。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测定部由排气系统的处理配管的一部分构成。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响应对从低浓度水平到高浓度水平之间的广范围进行连续监视的请求,并且能够避免监视设备的大型化、复杂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性测定装置的放射性气体监视系统的系统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性测定装置的剖面图。
图3A和图3B是被设置在本实施方式的放射性测定装置中的检测器的说明图。
图4是对从排气筒管道排出的气体进行采样的放射性气体监视系统的系统图。
图5是并列配置在处理配管的放射性测定装置的说明图。
图6是将在图5中由A包围的部分放大后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60:放射性测定装置;2:腔室(测定部);S1、S2:测定空间;3、66:低范围用检测器(第一检测器);3a、4a、66a、67a:检测面;4、67:高范围用检测器(第二检测器);5、6:检测器壳体;7、8、68、69:准直器;9:密闭膜;11、12:检测器主体;13、15:遮蔽基部;14、16:连接器;17:收纳筒;20:排气筒;21、22、51、52:采样配管;30:控制部;31:遮蔽容器;41:塑料闪烁体;43:光电倍增管;48:NaI闪烁体;50:排气筒管道;61:测定部;62、63、64:处理配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以下,简记为“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对在放射性气体监视系统中应用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该放射性气体监视系统用于监视从核设施的排气筒排出的废气中的气体状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浓度。
图1是具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射性测定装置的放射性气体监视系统的系统图。在本例中,示例出沸水型反应堆(BWR)的核设施中的气体状放出放射性物质试样提取系统的概要。放射性测定装置1构成为具备:腔室(Chamber)2,采样后的废气被引导到该腔室2;作为第一检测器的低范围用检测器3,其以成为测定对象的放射性浓度中相对低的范围为测定对象;以及作为第二检测器的高范围用检测器4,其以成为测定对象的放射性浓度中相对高的范围为测定对象。
如图1所示,放射性测定装置1被连接于与作为在核设施中将废气排出的最终放出端的排气筒20连接的采样配管21、22的中途。在排气筒20内插入有采样配管21的成为上游侧的气体取入口的采样管嘴(nozzle)20a。在采样配管21设置有用于去除废气中所含有的粒状物等的集尘部23,该集尘部23包括集尘滤纸和活性炭盒等。通过排气筒20的废气的一部分从采样管嘴20a被取入,在通过集尘部23去除粒状物等之后作为被测定气体被供给到放射性测定装置1的腔室2。在图1中由箭头B示出了通过上游侧的采样配管21的被测定气体的流动方向。
采样配管22的另一端与排气筒20连接以使得通过放射性测定装置1的腔室2后的被测定气体通过下游侧的采样配管22而返回到排气筒20中。在图1中由箭头C示出了通过下游侧的采样配管22的被测定气体的流动方向。此外,在采样配管22设置有用于测定采样配管22内的压力的压力计24、用于测定被测定气体的流量的流量计25、用于控制被测定气体的流量的流量控制阀26、以及泵27等。利用泵27来对废气的流动方向进行控制以使得从采样管嘴20a取入的被测定气体经由放射性测定装置1的腔室2而返回到排气筒20中。
另外,从低范围用检测器3和高范围用检测器4输出的放射线检测信号经由各自对应的前置放大器28、29而被输出到控制部30。控制部30对由前置放大器28、29放大后的微弱的电信号即放射线检测信号进行计数后转换为放射性浓度等监视参数并进行记录等。在控制部30中,预先存储放射线检测信号的计数与放射性浓度(Bq/l、Bq/ml、Bq/g等)之间的关系数据,能够基于从低范围用检测器3和高范围用检测器4发送过来的放射线检测信号的计数来计算放射性浓度。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放射性测定装置1的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放射性测定装置1的剖面图。腔室2形成有贯穿中心部的筒状的贯通路,该贯通路形成了测定空间S1。成为测定空间S1的一端侧的腔室2的上游侧开口与上游侧的采样配管21的一端部连接,成为测定空间S1的另一端侧的腔室2的下游侧开口与下游侧的采样配管22的一端部连接。测定空间S1形成了被测定气体G所通过的规定容积的测定空间。如图2所示,在腔室2以隔着测定空间S1而相向配置的方式安装有低范围用检测器3和高范围用检测器4。低范围用检测器3以检测面3a朝向测定空间S1的方式被安装于腔室2。如上述的那样,低范围用检测器3以被测定气体G的放射性浓度中相对低的范围为测定对象。具体地说,低范围用检测器3被设定为了以背景水平的放射性浓度为测定对象。另外,高范围用检测器4以检测面4a朝向测定空间S1的方式被安装于腔室2。高范围用检测器4以被测定气体G的放射性浓度中相对高的范围为测定对象。具体地说,被设定为以假设核设施发生事故时等的高的放射性浓度(是超过背景水平的状态、且是由低范围用检测器3无法测定的高的范围)为可测定范围。在此,由检测器设为测定对象的放射性浓度的范围能够通过如后述的那样缩小(准直)放射线能够入射到检测器的检测面上的测定空间S1中的区域来进行设定,但是,除此以外也能够通过选择所使用的检测器自身的检测灵敏度来设定。例如,NaI(TI)闪烁计数装置、电离箱、塑料闪烁计数装置、GM计数装置的检测灵敏度各不相同,因此能够与设为测定对象的放射性浓度的范围和对象核素匹配地进行选择。
如图2所示,构成放射性测定装置1的腔室2、低范围用检测器3、高范围用检测器4被收容于由铅等具有放射线遮蔽效果的遮蔽材料形成的遮蔽容器31的内部。在遮蔽容器31的内部空间的中央附近配置腔室2,上游侧的采样配管21被插入到遮蔽容器31内并与腔室2的上游侧开口部连结。另外,下游侧的采样配管22被插入到遮蔽容器31内并与腔室2的下游侧开口部连结。在腔室2的两侧的外侧面分别固定有从遮蔽容器31外插入的检测器壳体5、6的前端凸缘部分。检测器壳体5、6能够由SUS等材料构成。如图2所示,各检测器壳体5、6各自具有比低范围用检测器3和高范围用检测器4的外径稍大的内径,以与各壳体内壁之间存在间隙的方式来分别收纳低范围用检测器3和高范围用检测器4。低范围用检测器3构成为具有检测器主体11、位于检测器主体11的后侧端侧且由铅等遮蔽放射线的遮蔽材料形成的遮蔽基部13、以及位于遮蔽基部13的后端侧的连接器14。其中,检测器主体11和遮蔽基部13被收容于检测器壳体5中。遮蔽基部13具有与遮蔽容器31的侧壁大致相同的厚度。另外,连接器14位于遮蔽容器31外,连接器14的凸缘部分被固定于遮蔽容器31的外表面。同样地,高范围用检测器4构成为具有检测器主体12、位于检测器主体12的后端侧且由铅等遮蔽放射线的遮蔽材料形成的遮蔽基部15、以及位于遮蔽基部15的后端侧的连接器16。检测器主体12和遮蔽基部15被收容在检测器壳体6中,连接器16位于遮蔽容器31外,连接器16的凸缘部分被固定于遮蔽容器31的外表面。这样,通过将各检测器3、4的由铅等构成的遮蔽基部13、15配置在与遮蔽容器31的侧壁部分相同的位置,能够将针对遮蔽容器31的放射性测定装置1的支承机构简化,并且能够将遮蔽容器31小型化。
在腔室2中,在低范围用检测器3的检测面3a与测定空间S1之间设置有具有与测定空间S1连通的开口的第一准直器7。第一准直器7被设定为与由低范围用检测器3设为测定对象的放射性浓度的范围相应的开口幅度。另外,在高范围用检测器4的检测面4a与测定空间S1之间设置有具有与测定空间S1连通的开口的第二准直器8。第二准直器8被设定为与由高范围用检测器4设为测定对象的放射性浓度的范围相应的开口幅度。例如,也根据测定空间S1的容积,将第一准直器7的开口幅度设定为10mm,将第二准直器8的开口幅度设定为1.5mm。如图2所示,在腔室2的内壁面设置有密闭膜9。密闭膜9将第一准直器7和第二准直器8的开口部分气密地堵塞,来防止通过测定空间S1的被测定气体进入检测器壳体5、6内。密闭膜9能够从测定空间S1侧起依次层叠橡胶片、树脂膜、以及不锈钢板而构成,整体具有1mm左右的厚度。通过将密闭膜9设为上述的层叠构造(1mm左右的厚度),能够设为使作为检测对象的放射线(β线、γ线等)透过但不使作为检测对象的放射线以外的空气成分透过的结构。因而,从被测定气体G所含有的核素放出的β线、γ线能够在通过密闭膜9、并通过各准直器7、8被缩小后到达低范围用检测器3和高范围用检测器4的各检测面3a、4a。在此,对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检测器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3A和图3B是示意性地表示出设置于本实施方式的放射性测定装置1中的检测器的结构的图。图3A是能够作为低范围用检测器3和高范围用检测器4使用的适于主要检测β线的闪烁检测器,是该闪烁检测器的剖面图。图3B是能够作为低范围用检测器3和高范围用检测器4使用的适于主要检测γ线的闪烁检测器,是该闪烁检测器的剖面图。在图3A和图3B中,使用与图2相同朝向地图示出的高范围用检测器4来说明闪烁检测器的内部结构。此外,低范围用检测器也具有相同的结构和检测灵敏度。
如图3A所示,在高范围用检测器4中,从检测面4a侧起依次配置有塑料闪烁体(Plastic scintillator)41、光导部件42和光电倍增管43。在塑料闪烁体41与光导部件42之间、以及光导部件42与光电倍增管43之间插入有光耦合层(optical coupling layer)44a、44b。检测器主体12包括塑料闪烁体41、光导部件42、光电倍增管43以及光耦合层44a、44b等。检测器主体12通过收纳筒17而形成了外壁。如图3A所示,由铅等形成的遮蔽基部15从收纳筒17的后端侧的开口部插入。由此,遮蔽基部15被配置在检测器主体12的后端侧。此外,如图3A所示,在遮蔽基部15的前端配置有板45,遮蔽基部15与板45抵接。另外,在遮蔽基部15的后端且收纳筒17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器16。在内部具备检测器主体12和遮蔽基部15的收纳筒17被收容在图2所述的检测器壳体6内,但是连接器16位于检测器壳体6的外侧,如图2所示的那样,连接器16的凸缘部分被固定在遮蔽容器31的外表面。另外,如图3A所示,在收纳筒17内,弹性部47被配置在光电倍增管43与遮蔽基部15之间。位于遮蔽基部15的前端的板45和光导部件42以可向检测面4a方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承,遮蔽基部15从后端被插入,由此光电倍增管43的基端被向检测面4a方向按压。此时,光电倍增管43、光导部件42以及光耦合层44a、44b被向检测面4a方向按压,各构件被定位。
当放射线(β线等)入射到塑料闪烁体41时,构成塑料闪烁体41的闪烁物质发生反应,塑料闪烁体41发出闪烁光。该闪烁光经由光导部件42和光耦合层44而被高效地引导至光电倍增管43,并通过光电倍增管43被转换为电流脉冲即放射线检测信号(脉冲状的电信号)。放射线检测信号经由电线缆46而被发送到连接器16。而且,放射线检测信号经由连接器16而被输出到控制部30。
图3B所示的检测器4是适于主要检测γ线的闪烁检测器,除了将图3A所示的塑料闪烁体41代替为NaI闪烁体48以外,其它的基本结构与图3A相同。在图3B中,与图3A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分表示与图3A相同的构件。在图3B的结构中,当放射线(以γ线为主)入射到NaI闪烁体48时,NaI层与放射线发生反应,NaI闪烁体48发出闪烁光。该闪烁光经由光导部件42和光耦合层44a、44b而被高效地引导至光电倍增管43,光电倍增管43将闪烁光转换为电流脉冲即放射线检测信号。放射线检测信号经由电线缆46而被发送到连接器16。而且,放射线检测信号经由连接器16而被输出到控制部30。
对本实施方式的放射性测定装置1的放射性测定动作进行说明。通过图1所示的排气筒20的废气的一部分被抽吸到采样配管21中,被测定气体G通过放射性测定装置1的腔室2的测定空间S1。此时,从被测定气体G所包含的核素放出的放射线经由第一和第二准直器7、8而入射到被安装在腔室2的低范围用检测器3和高范围用检测器4的各检测面3a、4a。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的那样,在低范围用检测器3的检测面3a与测定空间S1之间设置的第一准直器7的开口幅度被设定得比在高范围用检测器4的检测面4a与测定空间S1之间设置的第二准直器8的开口幅度大。通过这样改变各准直器的开口幅度,能够在低范围用检测器3和高范围用检测器4中使用具有相同的检测灵敏度的检测器。通过将第一准直器7的开口幅度设置得比第二准直器8的开口幅度大,使通过第一准直器7而入射到低范围用检测器3的检测面3a的放射线量比通过第二准直器8而入射到高范围用检测器4的检测面4a的放射线量大。因而,由低范围用检测器3检测出的放射线量的计数(检测脉冲)比由高范围用检测器4检测出的放射线量的计数(检测脉冲)大。如果是相同的放射性浓度,则相对于低范围用检测器3来说高范围用检测器4的针对放射线量的计数小,因此,即使低范围用检测器3达到检测限度的计数,高范围用检测器4也没有达到检测限度的计数,从而相对于低范围用检测器3来说,高范围用检测器4能够进行更高的放射性浓度的测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只有一个腔室2,因此低范围用检测器3和高范围用检测器4以通过测定空间S1的相同的被测定气体G为测定对象。如上述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低范围用检测器3和高范围用检测器4具备相同的检测灵敏度,但是由于改变了与测定空间S1之间连接的各准直器7、8的开口幅度,因此即使以相同的被测定气体G为测定对象,由低范围用检测器3测定出的放射线(例如β线)的计数也会比由高范围用检测器4测定出的放射线(β线)的计数大。由低范围用检测器3测定出的放射线(β线)的计数和由高范围用检测器4测定出的放射线(β线)的计数这双方均被发送到图1所示的控制部30。此时,在控制部30中,针对正常时的背景水平的低放射性水平,使用由低范围用检测器3测定出的计数来计算放射线浓度,由此能够以高灵敏度对放射线浓度进行检测。另一方面,当发生事故等导致被测定气体G所含有的放射性浓度大幅度增加时,在低范围用检测器3中超过测定范围,但是高范围用检测器4通过准直器7来使入射放射线量缩小,因此能够收敛在测定范围内。此时,在控制部30中,判断为放射性浓度超过了在低范围用检测器3中设为测定对象的范围。然后,利用由当前的放射性浓度进入了测定范围内的高范围用检测器4测定出的放射线检测信号,利用使用了该放射线检测信号的计数来计算放射线浓度。这样,在控制部30中,在事故等异常时,通过使用从高范围用检测部4得到的计数来计算放射性浓度,能够适当地进行高浓度水平的放射性的计算。其结果,能够响应对从低浓度水平到高浓度水平之间的广范围进行连续监视的请求。
在以上详细记述的本实施方式的放射性测定装置1中,与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放射线气体监视器的构造相比,能够将取入采样气体的气体流路系统设为一个系统,只具备一个腔室2就能够对广范围进行连续监视。其结果,能够避免监视设备的大型化、复杂化。
另外,当与作为放射线气体监视器采用范围并行切换型放射线气体监视器的情况下的作用效果进行比较时,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放射线气体监视器的结构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在低范围监视器与高范围监视器之间需要气体流路的切换,到被测定气体被填充到作为切换目的地的腔室为止需要规定时间,因此在这期间无法进行精确的测定。另外,在如专利文献2所示的放射线气体监视器那样在低范围监视器和高范围监视器中共用一个放射线检测器的结构中,在以下问题,在将测定对象范围从低范围切换到高范围时(或与其相反),到与作为切换目的的测定范围对应地成为正常测定状态为止需要时间。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放射性测定装置1,低范围用检测器3和高范围用检测器4无论在正常时还是异常时,都能够同时并行地维持正常测定状态,因此无论在正常时还是异常时切换测定范围,都能够不发生测定缺失地进行连续测定。
另外,本实施方式具备与低范围用检测器3和高范围用检测器4的各测定对象范围相应的第一准直器7和第二准直器8,因此低范围用检测器3和高范围用检测器4能够使用相同的检测灵敏度(同一规格)的检测器。此外,也可以将第一准直器7和第二准直器8设定为相同的开口幅度(或去除准直器),使用检测灵敏度不同的检测器作为低范围用检测器3和高范围用检测器4。
在图1中,测定部由有具有测定空间S1(参照图2)的腔室2构成,放射性测定装置1被设置于与排气筒20连接的采样配管21、22的中途。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并不对放射性测定装置1的采样点或设置位置进行限定,能够设为以下的采样点或设置位置。
图4是从排气筒管道采样气体的放射性气体监视系统的系统图。在图4中,示出了应用于加压水型反应堆(PWR)的核设施中的气体状放出放射性物质试样提取系统的放射性气体监视系统。在图4中,与图1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1相同的部分。在图4中,放射性测定装置1被设置于与排气筒管道50连接的采样配管51、52的中途,其中,该排气筒管道50为与排气筒20连接的最终管道。图4所示的放射性测定装置1与图1、图2同样地,构成为具备作为测定部的腔室2、低范围用检测器3以及高范围用检测器4。如图4所示,在上游侧的采样配管51连接有集尘部23、泵27、流量控制阀26、流量计25等,但是这也只不过是一个例子。
在以上的说明中,对低范围用检测器3与高范围用检测器4以隔着测定空间S1而相向的方式配置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将一对检测器相向地配置的结构。
图5是在处理配管处并列配置的放射性测定装置的说明图。图6是将图5中所示的由A所包围的部分放大后的剖面图。图5所示的放射性测定装置示出了将低范围用检测器和高范围用检测器并列配置的变形例。另外,本变形例是将放射性测定装置1的设置位置设为处理配管的例子。
图5所示的放射性测定装置60在由排气系统的处理配管62的一部分构成的测定部61处安装有检测器66、67。处理配管62是向排气筒20引导废气的中途的配管。处理配管62在配管的一部分设置有形成规定容积的测定空间S2的测定部61。测定部61被连接在下游侧的处理配管63与上游侧的处理配管64之间,作为一体构成处理配管62。测定部61的两端部附近以与处理配管62相同的直径构成,将在测定部61的两端部所形成的凸缘65a与相向的处理配管63、64的凸缘65b接合并固定。由此,能够将可安装检测器66、67的测定部61嵌入到处理配管62的一部分。废气朝向图5所示的箭头方向通过处理配管62的内部。
如图5、图6所示,检测面66a朝向测定空间S2的低范围用检测器(第一检测器)66被安装于测定部61。另外,检测面67a朝向测定空间S2的高范围用检测器(第二检测器)67被安装于测定部61。在图5、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与图2不同,低范围用检测器66和高范围用检测器67沿被测定气体流动的方向(图5的箭头方向)被并列配置在测定部61。
如图6所示,在低范围用检测器66的检测面66a与测定空间S2之间设置有具有与低范围用检测器66的测定对象范围相应的开口的第一准直器68。另外,在高范围用检测器67的检测面67a与测定空间S2之间设置有具有与高范围用检测器67的测定对象范围相应的开口的第二准直器69。此外,图5、图6所示的低范围用检测器66和高范围用检测器67能够应用与图3A、图3B所示的检测器结构相同的检测器。
如本变形例那样,通过将测定部61嵌入处理配管62并具备放射性测定装置60,能够不需要使用采样配管将试样气体引导至测定容器,能够设为简单的结构。
此外,也可以是,在如上述变形例那样将处理配管62的一部分设为测定部61的结构中也与图2同样地,将低范围用检测器66和高范围用检测器67以隔着测定空间S2而相向的方式配置在测定部61。另外,在使用图2所示的腔室2的结构中,也能够如上述变形例那样将低范围用检测器3和高范围用检测器4沿被测定气体G流动的方向并列配置在腔室2。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放射性测定装置,能够在正常时和事故等异常时,无测定缺失地高精度地检测出放射性的浓度的变化,能够适宜地使用在核反应堆设施等中。此时,本发明的放射性测定装置能够配置在从排气筒、排气筒管道分支出来的采样配管的中途,或利用处理配管的一部分而构成,除此之外,能够实现放射性测定装置的小型化,并能够根据检查基准、审查方针等适宜地将放射性测定装置设置在所需的位置。

Claims (7)

1.一种放射性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测定部,其由处理配管的一部分或腔室构成,该处理配管的一部分或腔室形成规定容积的测定空间,被测定气体通过所述测定空间;
第一检测器,其以检测面朝向所述测定空间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测定部,以所述被测定气体的放射性浓度中的相对低的范围为测定对象;以及
第二检测器,其以检测面朝向所述测定空间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测定部,以所述被测定气体的放射性浓度中的相对高的范围为测定对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检测器以隔着所述测定空间而相向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测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检测器沿所述被测定气体流动的方向并列配置在所述测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放射性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准直器,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器的检测面与所述测定空间之间,具有与所述第一检测器的测定对象范围相应的开口;以及
第二准直器,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检测器的检测面与所述测定空间之间,具有与所述第二检测器的测定对象范围相应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性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检测器具有相同的检测灵敏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放射性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部由形成所述测定空间的腔室构成,该测定部设置在与排气筒或排气筒管道连接的采样配管的中途。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放射性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部由排气系统的处理配管的一部分构成。
CN201610133348.7A 2015-04-01 2016-03-09 放射性测定装置 Pending CN1060542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75212A JP6592939B2 (ja) 2015-04-01 2015-04-01 放射能測定装置
JP2015-075212 2015-04-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4231A true CN106054231A (zh) 2016-10-26

Family

ID=57323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33348.7A Pending CN106054231A (zh) 2015-04-01 2016-03-09 放射性测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92939B2 (zh)
CN (1) CN10605423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7516A (zh) * 2017-01-04 2017-04-26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宽动态量程放射性物质非破坏性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法
CN107655845A (zh) * 2017-09-29 2018-02-02 福建加谱新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叠加式峰形的红外光谱获取方法
CN113568030A (zh) * 2020-04-29 2021-10-29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探测器组件和辐射监测设备
CN116027381A (zh) * 2023-01-06 2023-04-28 西安中核核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匹配能量响应的自动切换量程的中子测量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38761B (zh) * 2023-03-29 2024-06-07 西安中核核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量程中子剂量率仪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44375A (ja) * 1981-09-09 1983-03-15 Fuji Electric Co Ltd 放射性ガス捕集測定装置
JPS6358284A (ja) * 1986-08-29 1988-03-14 Toshiba Corp 放射線モニタ
JPH06130153A (ja) * 1992-10-21 1994-05-13 Fuji Electric Co Ltd 放射性ガスモニタ用シンチレーション検出器
CN1204403A (zh) * 1995-10-31 1999-01-06 比奥特雷斯公司 超低本底的多光子探测器
CN201555955U (zh) * 2009-06-30 2010-08-18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双能x射线探测器及双能x射线探测器阵列装置
CN101918860A (zh) * 2007-11-06 2010-12-15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间接辐射检测器
CN102119342A (zh) * 2008-08-13 2011-07-0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探测低和高x射线通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83776A (zh) * 2008-05-09 2011-09-14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气体辐射探测器及辐射成像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88974U (zh) * 1985-11-26 1987-06-06
JPH01250885A (ja) * 1988-03-31 1989-10-05 Toshiba Corp 放射線モニタ
JPH11311677A (ja) * 1998-04-28 1999-11-09 Aloka Co Ltd 放射性ガスモニタ及び燃料棒監視装置
JP2000098038A (ja) * 1998-09-24 2000-04-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放射線検出器および放射線モニタ
JP2001235546A (ja) * 2000-02-23 2001-08-31 Hitachi Ltd 放射性ガス測定装置と燃料破損検出システム
JP6234299B2 (ja) * 2014-03-28 2017-11-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放射性ガスモニ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44375A (ja) * 1981-09-09 1983-03-15 Fuji Electric Co Ltd 放射性ガス捕集測定装置
JPS6358284A (ja) * 1986-08-29 1988-03-14 Toshiba Corp 放射線モニタ
JPH06130153A (ja) * 1992-10-21 1994-05-13 Fuji Electric Co Ltd 放射性ガスモニタ用シンチレーション検出器
CN1204403A (zh) * 1995-10-31 1999-01-06 比奥特雷斯公司 超低本底的多光子探测器
CN101918860A (zh) * 2007-11-06 2010-12-15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间接辐射检测器
CN102183776A (zh) * 2008-05-09 2011-09-14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气体辐射探测器及辐射成像系统
CN102119342A (zh) * 2008-08-13 2011-07-0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探测低和高x射线通量的方法和装置
CN201555955U (zh) * 2009-06-30 2010-08-18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双能x射线探测器及双能x射线探测器阵列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光明: "核辅助系统工艺管道清洁度控制", 《企业技术开发》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7516A (zh) * 2017-01-04 2017-04-26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宽动态量程放射性物质非破坏性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法
CN107655845A (zh) * 2017-09-29 2018-02-02 福建加谱新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叠加式峰形的红外光谱获取方法
CN107655845B (zh) * 2017-09-29 2018-07-20 福建加谱新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叠加式峰形的红外光谱获取方法
CN113568030A (zh) * 2020-04-29 2021-10-29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探测器组件和辐射监测设备
WO2021218320A1 (zh) * 2020-04-29 2021-11-04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探测器组件和辐射监测设备
CN113568030B (zh) * 2020-04-29 2024-01-16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探测器组件和辐射监测设备
CN116027381A (zh) * 2023-01-06 2023-04-28 西安中核核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匹配能量响应的自动切换量程的中子测量方法
CN116027381B (zh) * 2023-01-06 2024-07-23 西安中核核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匹配能量响应的自动切换量程的中子测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94479A (ja) 2016-11-17
JP6592939B2 (ja) 2019-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4231A (zh) 放射性测定装置
US8039810B2 (en) Scintillation-based continuous monitor for beta-emitting radionuclides in a liquid medium
JP4675244B2 (ja) 放射線測定システム
CN208060728U (zh) 放射性活度连续监测与核素识别装置
KR101771476B1 (ko) 분해능이 향상된 멀티형 라돈가스 농도 측정장치
CN106291655A (zh) 一种气载放射性监测仪
US20180011203A1 (en) Dose rate monitoring device
ES2258932B1 (es) Sensor radioquimico para fluidos.
JP6524484B2 (ja) 放射線計測方法及び放射線計測装置
KR101724383B1 (ko) 방사능 측정 시스템
JP5047341B2 (ja) 放射線測定システム
JP2005091334A (ja) トリチウム測定装置
JP6917763B2 (ja) 大気放射能測定装置
JP2000275347A (ja) ダスト放射線モニタ装置
JP4455279B2 (ja) 放射性ダストモニタ
JP2007225569A (ja) シンチレーション検出器
US1139185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elution efficiency and radiopurity of tc-99m generators
JPH09211133A (ja) 放射線モニタ
JP7140658B2 (ja) 放射線計測装置、及び放射線計測方法
KR20220121466A (ko) 지표수 방사능 측정 시스템
JP2000284052A (ja) β.γ線弁別用ガス充填積層型検出器
KR101918241B1 (ko) 플라스틱 섬광 검출기용 감마핵종 측정분석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매체 및 그 프로그램을 이용한 감마핵종 측정분석방법
JPH0259952B2 (zh)
Kojima et al. Comparison of sensitivity between two methods (a decay method and a build-up and decay method) in monitoring of individual radon daughters
JPH1164527A (ja) ガスモニタ及び水モニ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2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