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30941A - 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30941A
CN106030941A CN201580009838.XA CN201580009838A CN106030941A CN 106030941 A CN106030941 A CN 106030941A CN 201580009838 A CN201580009838 A CN 201580009838A CN 106030941 A CN106030941 A CN 106030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 electrode
tool
spark plug
welding
electrod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983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30941B (zh
Inventor
藤井恵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err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GK Spark Plu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GK Spark Plu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GK Spark Plu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030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0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30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09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maintenance of spark gaps or sparking plugs
    • H01T2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maintenance of spark gaps or sparking plugs of sparking plu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20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park Plu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在接地电极头的焊接工序中,当接地电极部材相对于主体金属外壳倾斜的倾斜状况不一致时,焊接条件不稳定,因此会导致接地电极头的焊接强度不够。本发明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包括:接合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棒状的接地电极构件接合于主体金属外壳的顶端部;倾斜工序,在该工序中使接地电极构件沿着主体金属外壳的径向倾斜;矫正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接地电极构件的倾斜角减小到容许倾斜角以下;焊接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接地电极头焊接于接地电极构件。

Description

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火花塞在其顶端侧具有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中心电极以保持于绝缘体的轴孔的状态自绝缘体的顶端突出。另一方面,接地电极接合于主体金属外壳的顶端部。
作为火花塞的一种,存在在接地电极上接合有接地电极头的类型的火花塞。在要将接地电极头接合于接地电极时,通常的方法是:首先,将接地电极构件焊接于主体金属外壳,之后,进行电阻焊接(或者进行电阻焊接和激光焊接),从而将接地电极头接合于接地电极构件(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067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将接地电极头焊接于接地电极构件的焊接工序中,由于受到之前工序的影响,接地电极构件相对于主体金属外壳倾斜的倾斜状况有可能不一致。因此存在的问题是,焊接条件不稳定,接地电极头不会充分地熔化于接地电极构件,因此会导致接地电极头的焊接强度不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做出的,其能够以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1)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火花塞的制造方法,该火花塞包括主体金属外壳和具有接地电极头的接地电极。该方法的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接合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棒状的接地电极构件接合于所述主体金属外壳的顶端部;接着,倾斜工序,在该工序中使所述接地电极构件沿着所述主体金属外壳的径向倾斜;接着,矫正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所述接地电极构件的倾斜角减小到容许倾斜角以下;接着,焊接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所述接地电极头焊接于所述接地电极构件。采用该方法,由于在一次强制性地使接地电极构件倾斜之后使接地电极构件的倾斜角减小到容许倾斜角以下,因此,能够以稳定的焊接条件进行焊接,能够减小接地电极头的焊接强度降低的可能性。
(2)在上述方法中,也可以是,还在所述倾斜工序与所述矫正工序之间包括治具配置工序,在该治具配置工序中,沿着与所述主体金属外壳的径向平行的第1方向,在离开所述接地电极构件的位置并以将所述接地电极构件隔在第1治具与第2治具之间的位置关系,配置所述第1治具和所述第2治具作为矫正加工治具,所述第1治具配置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2治具配置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另一侧,在所述矫正工序中,使所述第1治具沿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移动并按压所述接地电极构件,直至所述接地电极构件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所述第2治具的状态,由此使所述接地电极构件的倾斜角减小。采用该方法,能够易于进行使接地电极构件的倾斜角为容许倾斜角以下的矫正。
(3)该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倾斜工序中,使所述接地电极构件向所述主体金属外壳的径向外侧倾斜。采用该方法,在倾斜工序后的矫正工序中,能够在不按压接地电极构件的头部焊接面的情况下进行矫正,因此能够降低头部焊接面产生损伤的可能性。
(4)该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治具和所述第2治具在所述焊接工序中被用作用于进行电阻焊接的焊接电极,在所述矫正工序中,在所述第2治具的顶端载置有所述接地电极头的状态下使用所述第2治具。采用该方法,将用作焊接电极的第1治具和第2治具还作为矫正加工治具使用,因此,能够减少治具的数量,另外,由于不需要更换治具,因此能够简化制造工序。
(5)该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所述矫正工序中的所述容许倾斜角是如下这样的角度,即,在所述焊接工序中,使所述接地电极构件和所述第1治具面接触,并且使所述接地电极构件和所述接地电极头面接触。采用该方法,由于在焊接工序中焊接电极与接地电极构件之间以及接地电极构件与接地电极头之间均为面接触,因此能够使焊接条件变得更加稳定。
(6)该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倾斜工序中倾斜加工治具与所述接地电极构件接触的位置,不同于在所述矫正工序中矫正加工治具与所述接地电极构件接触的位置。假设倾斜加工治具和矫正加工治具在相同的位置接触接地电极构件,则有可能产生头部焊接面变形这样的不良情况、和/或在矫正工序中无法顺利减小倾斜角这样的不良情况。采用所述方法,能在接地电极构件的不同位置进行倾斜加工和矫正加工,因此能够避免这样的不良情况。
(7)该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所述矫正加工治具是不同于所述倾斜加工治具的治具。假设利用相同的治具来进行倾斜工序和矫正工序,则有可能产生头部焊接面变形这样的不良情况、和/或在矫正工序中无法顺利减小倾斜角这样的不良情况。采用所述方法,由于利用不同的治具来执行倾斜工序和矫正工序,因此能够避免这样的不良情况。
(8)该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倾斜工序中使所述接地电极构件倾斜,以使得不在所述接地电极构件的焊接所述接地电极头的焊接位置形成弯曲部,而是在比所述焊接位置靠顶端侧的位置形成弯曲部。在倾斜工序中,容易形成弯曲部,但采用所述方法,由于以不在头部焊接位置形成弯曲部的方式使接地电极构件倾斜,因此能够以稳定的焊接条件进行头部焊接。
(9)该火花塞的制造方法还在所述倾斜工序之前包括将绝缘体和中心电极组装于所述主体金属外壳的组装工序。若在接地电极头的焊接前将绝缘体和中心电极组装于主体金属外壳,则能够在掌握从主体金属外壳到中心电极的制造偏差的基础上焊接头部,因此能够降低火花塞的火花间隙的尺寸偏差。另一方面,绝缘体、中心电极的存在有可能妨碍矫正工序等工序,但若采用所述方法,则即使存在绝缘体、中心电极,也能够以稳定的形状焊接头部,本发明在这样的状况下尤其能够发挥效果。
此外,本发明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能够以火花塞的制造方法、火花塞用的主体金属外壳的制造方法等方式来实现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一实施方式的火花塞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的制造工序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样品的焊接结果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的制造工序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的制造工序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A.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的主视图。在图1中,将火花塞100的存在点火部的下侧定义为火花塞100的顶端侧,将上侧定义为后端侧。该火花塞100包括绝缘体10、中心电极20、接地电极30、端子金属件40以及主体金属外壳50。绝缘体10具有沿着轴线O延伸的轴孔。此外,还将轴线O称作“中心轴线”。中心电极20是沿着轴线O延伸的棒状的电极,其以插入到绝缘体10的轴孔内的状态被保持。接地电极30是一端固定于主体金属外壳50的顶端部52,另一端与中心电极20相对的电极。端子金属件40是用于接收电力的供给的端子,其与中心电极20电连接。在中心电极20的顶端焊接有中心电极头22,在接地电极30的内表面焊接有接地电极头32。优选的是,这些头部22、32为由Pt(铂)、Ir(铱)等贵金属形成的贵金属头,但也可以使用非贵金属的金属。此外,为了方便图示,以比实际尺寸大的尺寸示出了这些头部22、32。主体金属外壳50是覆盖绝缘体10周围的筒状的构件,将绝缘体10固定于主体金属外壳50的内部。在主体金属外壳50的外周形成有螺纹部54。螺纹部54是形成有螺纹牙的部位,在将火花塞100安装于发动机缸盖时,螺纹部54螺纹接合于发动机缸盖的螺纹孔。
图2的(A)~图2的(I)示出了第1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的制造工序的一部分。图2的(A)示出了对接合接地电极30之前的主体金属外壳50进行准备的工序。图2的(B)示出了将直线延伸的棒状的接地电极构件30p以大致正立状态接合于主体金属外壳50的顶端部52的接合工序。在此,“正立”指的是沿与主体金属外壳50的轴线O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状态。但是,在接合工序中,不必使接地电极构件30p正立,也可以将接地电极构件30p以倾斜的状态下接合。在该接合工序中,使用例如电阻焊接。此外,在图2的(A)、(B)的工序中,未在主体金属外壳50上形成螺纹部54(图1),另外,未对主体金属外壳50和接地电极构件30p实施镀敷处理。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在图2的(B)的工序之后,通过滚轧成形加工,在主体金属外壳50上形成螺纹部54,将接地电极构件30p与主体金属外壳50之间的焊接部的熔融部中的、额外隆起的部分去掉,然后进行镀敷处理。图2的(C)示出了弯边工序(还称作“组装工序”),在该弯边工序中,将组装有中心电极20的绝缘体10插入于主体金属外壳50的内部,并将位于主体金属外壳50后端的被弯边部(省略图示)弯边,从而将绝缘体10固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体10的顶端部自主体金属外壳50的顶端部52突出,且中心电极20的顶端部和中心电极头22自绝缘体10的顶端部突出。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绝缘体10的顶端部没有从主体金属外壳50的顶端部52突出,中心电极20的顶端部和中心电极头22从绝缘体10的顶端部突出。在又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中心电极20的顶端部没有从绝缘体10的顶端部突出,中心电极头22的至少一部分从绝缘体10的顶端部突出。另外,也可以是,绝缘体10、中心电极20以及中心电极头22均不自主体金属外壳50的顶端部52突出。
图2的(D)之后的图示出了为了将接地电极头32焊接于接地电极构件30p而进行的各种工序。此外,在所述图2的(B)的工序中,接地电极构件30p有可能未以恰好正立的状态接合。另外,有时会在图2的(B)的工序与图2的(C)的工序之间,或者图2的(C)的工序与图2的(D)的工序之间进行除此以外的其他工序(例如镀敷处理工序),在该工序中,接地电极构件30p有可能自正立的状态稍微倾斜。若在焊接接地电极头32时接地电极构件30p存在这样的倾斜的偏差,则焊接条件不稳定,接地电极头32不会充分地熔化于接地电极构件30p,因此会导致接地电极头32的焊接强度不充分。因此,在图2的(D)之后的工序中,在强制地使接地电极构件30p倾斜之后,将接地电极构件30p矫正为大致恒定的姿势,之后执行焊接。
图2的(D)示出了以下工序:使主体金属外壳5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大约90度,将主体金属外壳50保持为使其轴线O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姿势,之后,将作为倾斜加工治具的第1治具310和第2治具320配置为在接地电极构件30p的上下位置彼此相对的状态。在该例子中,第1治具310配置于在接地电极构件30p的顶端部的铅垂上侧且离开该顶端部的位置,第2治具320配置于在接地电极构件30p的顶端部的铅垂下侧且离开该顶端部的位置。此时,优选的是,第1治具310的高度被设定为离开主体金属外壳50(或中心电极20)的轴线O的高度位置预先设定好的距离的高度。图2的(E)示出了倾斜工序,在该倾斜工序中,自图2的(D)的状态起将第2治具320向上方推压,从而保持在将接地电极构件30p的顶端部夹在第1治具310与第2治具320之间的状态。通过该倾斜工序,能够使接地电极构件30p自与主体金属外壳50的轴线O平行的方向朝向径向外侧倾斜规定的角度θ。在此,“径向”指的是垂直于轴线O的方向。此外,角度θ被设定为比后述的矫正工序中的容许倾斜角大的角度。在接地电极构件30p的顶端部,且是在被倾斜加工用的第1治具310和第2治具320夹持的位置形成有弯曲部30pb。优选的是,该弯曲部30pb没有形成于供接地电极头32焊接的位置(称作“头部焊接位置”),且该弯曲部30pb位于比头部焊接位置靠顶端侧的位置。其原因在于,若使在倾斜工序中形成的弯曲部30pb形成于头部焊接位置,则接地电极头32的焊接条件有可能不稳定。换言之,以弯曲部30pb不形成于头部焊接位置的方式使接地电极构件30p倾斜,由此,能够以稳定的焊接条件进行接地电极头32的焊接。
在图2的(F)中,在接地电极构件30p的内表面(在图中为下表面)上确定应焊接接地电极头32的头部焊接位置32pp。在该工序中,例如,用拍摄装置拍摄中心电极20和接地电极构件30p的姿势,并分析该图像,从而能够确定头部焊接位置32pp。在图2的(F)的例子中,将以中心电极20的下端为起点以45度朝上延伸的直线与接地电极构件30p的内表面(下表面)相交的位置被确定为头部焊接位置32pp。但是,可以采用其他各种方法作为头部焊接位置32pp的确定方法。
图2的(G)示出了治具配置工序,其中,将作为矫正加工治具的第1治具410和第2治具420配置为在接地电极构件30p的上下位置彼此相对的状态。在该例子中,第1治具410配置于在头部焊接位置32pp的铅垂上侧且离开头部焊接位置32pp的位置,第2治具420配置于在头部焊接位置32pp的铅垂下侧且离开头部焊接位置32pp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矫正加工用的第1治具410和第2治具420还能够被用作后述的焊接工序中的焊接电极。因此,接地电极头32以突出的状态载置并保持在第2治具420的上表面的凹部(省略图示)。例如,通过利用未图示的真空泵来抽吸在第2治具420的上表面的凹部设置的抽吸孔,从而保持该接地电极头32。但是,也可以不在第2治具420的上表面设置凹部。此外,优选的是,第1治具410的位置(高度)被设定为离开主体金属外壳50的轴线O(或者是图2的(D)的状态下的主体金属外壳50的上表面)的高度位置预先设定好的距离的位置。
图2的(H)示出了矫正工序,其中,自图2的(G)的状态起将第1治具410向下方推压,从而保持在将接地电极构件30p夹在第1治具410与第2治具420之间的状态。通过该矫正工序,减少接地电极构件30p的倾斜,从而能够使接地电极构件30p的倾斜角减小到预先设定好的容许倾斜角以下。该容许倾斜角作为足以使焊接条件稳定的角度能够通过实验来确定,例如,可以设为自正立方向(与轴线O平行的方向)偏离±3°。此外,在该矫正工序中,为了保护接地电极头32的表面,也可以在接地电极头32之上设置保护件(保护片等)。在该情况下,在矫正工序中,使第1治具410移动,直至使接地电极构件30p间接地接触第2治具420。另一方面,在没有在接地电极头32之上设置保护件(保护片等)的情况下,在矫正工序中,使第1治具410移动,直至使接地电极构件30p直接地接触第2治具420。
此外,优选的是,在所述图2的(E)的倾斜工序中倾斜加工治具310、320与接地电极构件30p接触的位置为,与在图2的(H)的矫正工序中矫正加工治具410、420与接地电极构件30p接触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假设倾斜加工治具310、320和矫正加工治具410、420在相同的位置与接地电极构件30p接触,则有可能产生头部焊接面变形等不良情况,或者,在矫正工序中无法顺利减小倾斜角这样的不良情况。与此相对,若设置成倾斜加工治具310、320所接触的位置和矫正加工治具410、420所接触的位置是彼此不同的位置,则能在接地电极构件30p的不同位置进行倾斜加工和矫正加工,因此能够避免上述那样的不良情况。
在图2的(H)中,在上述的矫正工序之后还进行焊接工序,在该焊接工序中,将第1治具410和第2治具420用作焊接电极进行电阻焊接,从而将接地电极头32焊接于接地电极构件30p。此外,优选的是,在矫正工序后且在焊接工序之前的状态下,使接地电极头32和接地电极构件30p面接触,并且,使接地电极构件30p和第1治具410(焊接电极)也面接触。这样,成为接地电极构件30p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面接触的状态,因此,存在焊接条件更稳定这样的优点。此外,作为矫正加工治具410、420,也可以使用与焊接电极不同的构件。但是,如果用相同的构件兼作这两者,则能够减少治具的数量,不需要更换治具,因此能够简化制造工序。
图2的(I)示出了将接地电极构件30p的顶端部切断的切断工序。切断位置CP优选设定在接地电极头32与弯曲部32pb之间。但是,也可以省略该切断工序。之后,进行用于将接地电极构件30p弯曲成最终的弯曲形状(图1)的弯曲工序(省略图示)。在该弯曲工序中,既可以经1次工序将棒状的接地电极构件30p弯曲,或者也可以分成临时弯曲工序和正式弯曲工序这两次工序进行弯曲。
若按照在图2的(A)~图2的(I)中说明的工序,将接地电极头32接合于接地电极构件30p,则由于在一次强制性地使接地电极构件30p倾斜之后使接地电极构件30p的倾斜角减小到容许倾斜角以下,因此,能够以稳定的焊接条件进行接地电极头32的焊接,能够减小接地电极头32的焊接强度降低的可能性。
图3是表示进行了图2的(D)~图2的(H)所示的矫正加工时的焊接结果和未进行矫正加工时的焊接结果的说明图。在此,对于无矫正加工的情况和有矫正加工的情况,分别示出了10个样品的焊接结果。标记“○”表示在电阻焊接后在接地电极构件30p的背面没有焊接溅射痕迹,标记“×”表示在电阻焊接后在接地电极构件30p的背面有焊接溅射痕迹。在此,“焊接溅射痕迹”是指,在电阻焊接时因产生了某些焊接不良而形成于接地电极构件30p的痕跡,其看上去像是产生了溅射那样的痕跡。焊接溅射痕迹表示没有适当地进行焊接,在有焊接溅射痕迹的情况下,焊接强度通常较低。如图3所示,在对接地电极构件30p进行了矫正加工的情况下,没有产生焊接溅射痕迹。另一方面,在没有进行矫正加工的情况下,以相当大比例产生了焊接溅射痕迹。根据该结果可以认为,通过进行图2的(D)~图2的(H)所示的矫正加工,能够以稳定的焊接条件进行接地电极头32的焊接,能够抑制接地电极头32的焊接强度的降低。
B.第2实施方式:
图4的(A)~图4的(E)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的制造工序的一部分,示出了与图2的(A)~图2的(E)相对应的工序。图4的(A)~图4的(C)与图2的(A)~图2的(C)相同。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在图4的(E)中使接地电极构件30p向径向内侧倾斜这一点。即,在从图4的(D)到图4的(E)的期间进行的倾斜工序中,将作为倾斜加工治具的第1治具310向下方按压,从而保持在将接地电极构件30p的顶端部夹在第1治具310与第2治具320之间的状态。除了接地电极构件30p的倾斜方式以外,图4的(E)之后的工序与图2的(E)之后的工序大致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说明图4的(E)之后的工序。
从图2的(E)和图4的(E)中可以理解到的是,接地电极构件30p既可以向径向外侧倾斜,也可以向径向内侧倾斜。但是,若如图2的(E)的例子那样使接地电极构件30p向径向外侧倾斜,则在之后的矫正工序(图2的(H))中,能够在不按压接地电极构件30p的头部焊接面的情况下进行矫正,因此,存在能够降低头部焊接面产生损伤的可能性这样的优点。
C.第3实施方式:
图5的(A)~图5的(I)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火花塞的制造工序的一部分,示出了与图2的(A)~图2的(I)相对应的工序。第3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点主要在于,在图5的(D)~图5的(I)中,接地电极构件30p配置在中心电极20的铅垂的下侧。另外,在图5的(G)的治具配置工序和图5的(H)的矫正工序中,接地电极头32没有配置于矫正加工用的第2治具420的顶端,而是在矫正工序结束后的焊接工序中,将接地电极头32配置在接地电极构件30p的头部焊接面(图5的(H)中的上表面)之上,这点也不同于图2。因而,在图5的(H)的矫正工序中,优选的是,在使用矫正加工用的治具410、420来矫正接地电极构件30p的倾斜之后,使对接地电极构件30p进行按压的治具(图5的(H)的第2治具420)暂时离开接地电极构件30p,将接地电极头32配置于接地电极构件30p的头部焊接面。这些不同点以外的内容与图2大致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说明。该第3实施方式也发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变形例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通过各种方式来实施本发明。
·变形例1:
作为火花塞,能够将具有图1所示的结构以外的各种结构的火花塞应用于本发明。尤其是,能够对端子金属件、绝缘体的具体形状进行各种变形。
·变形例2:
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的主体金属外壳50的朝向、接地电极构件30p的朝向只是一个例子,也可以以与这些实施方式中的朝向不同的朝向来执行各工序。例如,可以与图2的(C)同样地,在主体金属外壳50的轴线O沿与铅垂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状态下执行图2的(D)所示的工序。在该情况下,与图2的(G)的情况同样地,在矫正工序之前的治具配置工序中,将矫正加工用的第1治具410和第2治具420沿着与主体金属外壳50的径向平行的第1方向分别配置在离开接地电极构件30p的位置。另外,将第1治具410配置在第1方向上的一侧且将第2治具配置在第1方向上的另一侧,以成为将接地电极构件30p隔在中间的位置关系。另外,在矫正工序中,使第1治具410沿与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移动,按压接地电极构件30p直至电极构件30p直接或间接地接触于第2治具420的状态,由此使接地电极构件30p的倾斜角减小。
·变形例3:
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倾斜工序(图2的(E))之前,进行了将绝缘体10和中心电极20组装于主体金属外壳50的弯边工序,但也可以在接地电极头32的焊接工序(图2的(H))之后进行该弯边工序。若在接地电极头32的焊接前将绝缘体10和中心电极20组装于主体金属外壳50,则能够在掌握从主体金属外壳50到中心电极20的制造偏差的基础上焊接接地电极头32,因此能够降低火花塞的火花间隙的尺寸偏差。另一方面,绝缘体10、中心电极20的存在有可能妨碍矫正工序等工序。但是,如果采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即使存在绝缘体10、中心电极20,也能够以稳定的形状焊接接地电极头32,本发明在这样的状况下尤其能够发挥效果。
·变形例4:
作为倾斜加工治具310、320或矫正加工治具410、420,可以使用上述的治具以外的各种形状、构造的治具。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仅通过使治具进行移动来进行了倾斜加工、矫正加工,但是,可以仅通过使火花塞(主体金属外壳50和接地电极构件30p的接合体)移动来进行倾斜加工、矫正加工,或者,也可以通过使治具和火花塞这两者移动来进行倾斜加工、矫正加工。
·变形例5:
对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工序,也能够进行上述以外的各种变形。例如,在将接地电极构件30p接合于主体金属外壳50时,在主体金属外壳50上未形成有螺纹部54,但作为替代,也可以是,将接地电极构件30p接合于形成有螺纹部54的主体金属外壳50。
附图标记说明
10、绝缘体;20、中心电极;22、中心电极头;30、接地电极;30p、接地电极构件;30pb、弯曲部;30pp、头部焊接位置;32、接地电极头;32pb、弯曲部;32pp、头部焊接位置;40、端子金属件;50、主体金属外壳;52、顶端部;54、螺纹部;100、火花塞;310、第1治具(倾斜加工治具);320、第2治具(倾斜加工治具);410、第1治具(矫正加工治具);420、第2治具(矫正加工治具)。

Claims (9)

1.一种火花塞的制造方法,该火花塞包括主体金属外壳和具有接地电极头的接地电极,该火花塞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该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包括:
接合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棒状的接地电极构件接合于所述主体金属外壳的顶端部;
接着,倾斜工序,在该工序中使所述接地电极构件沿着所述主体金属外壳的径向倾斜;
接着,矫正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所述接地电极构件的倾斜角减小到容许倾斜角以下;
接着,焊接工序,在该工序中将所述接地电极头焊接于所述接地电极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火花塞的制造方法还在所述倾斜工序与所述矫正工序之间包括治具配置工序,在该治具配置工序中,沿着与所述主体金属外壳的径向平行的第1方向,在离开所述接地电极构件的位置并以将所述接地电极构件隔在第1治具与第2治具之间的位置关系,配置所述第1治具和所述第2治具作为矫正加工治具,所述第1治具配置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2治具配置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另一侧,
在所述矫正工序中,使所述第1治具沿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移动并按压所述接地电极构件,直至所述接地电极构件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所述第2治具的状态,由此使所述接地电极构件的倾斜角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倾斜工序中,使所述接地电极构件向所述主体金属外壳的径向外侧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或从属于权利要求2的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治具和所述第2治具在所述焊接工序中被用作用于进行电阻焊接的焊接电极,
在所述矫正工序中,在所述第2治具的顶端载置有所述接地电极头的状态下使用所述第2治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矫正工序中的所述容许倾斜角是如下这样的角度,即,在所述焊接工序中,使所述接地电极构件和所述第1治具面接触,并且使所述接地电极构件和所述接地电极头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倾斜工序中倾斜加工治具与所述接地电极构件接触的位置,不同于在所述矫正工序中矫正加工治具与所述接地电极构件接触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矫正加工治具是不同于所述倾斜加工治具的治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倾斜工序中使所述接地电极构件倾斜,以使得不在所述接地电极构件的焊接所述接地电极头的焊接位置形成弯曲部,而是在比所述焊接位置靠顶端侧的位置形成弯曲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火花塞的制造方法还在所述倾斜工序之前包括将绝缘体和中心电极组装于所述主体金属外壳的组装工序。
CN201580009838.XA 2014-06-26 2015-06-11 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309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31378A JP5881781B2 (ja) 2014-06-26 2014-06-26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JP2014-131378 2014-06-26
PCT/JP2015/002940 WO2015198550A1 (ja) 2014-06-26 2015-06-11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0941A true CN106030941A (zh) 2016-10-12
CN106030941B CN106030941B (zh) 2017-10-24

Family

ID=54937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983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30941B (zh) 2014-06-26 2015-06-11 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35554B2 (zh)
JP (1) JP5881781B2 (zh)
CN (1) CN106030941B (zh)
WO (1) WO201519855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8456A (zh) * 2017-05-02 2018-11-13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57470B2 (ja) * 2016-12-12 2019-01-23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JP6611746B2 (ja) * 2017-03-21 2019-11-27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点火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JP6588066B2 (ja) * 2017-10-23 2019-10-09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80638A (ja) * 2005-09-13 2007-03-29 Ngk Spark Plug Co Ltd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検査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製造方法
JP2007080639A (ja) * 2005-09-13 2007-03-29 Ngk Spark Plug Co Ltd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CN103329370A (zh) * 2011-01-20 2013-09-25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89385B2 (ja) * 2000-02-18 2009-12-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コージェネレーション用スパークプラグ及びその調整方法
JP4051264B2 (ja) * 2002-11-01 2008-02-20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JP5032355B2 (ja) * 2008-02-05 2012-09-26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及びスパークプラグ
JP5820323B2 (ja) 2012-03-29 2015-11-24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JP2013191549A (ja) * 2013-02-08 2013-09-26 Ngk Spark Plug Co Ltd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80638A (ja) * 2005-09-13 2007-03-29 Ngk Spark Plug Co Ltd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検査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製造方法
JP2007080639A (ja) * 2005-09-13 2007-03-29 Ngk Spark Plug Co Ltd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CN103329370A (zh) * 2011-01-20 2013-09-25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8456A (zh) * 2017-05-02 2018-11-13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09652A (ja) 2016-01-18
JP5881781B2 (ja) 2016-03-09
US20170141546A1 (en) 2017-05-18
US9735554B2 (en) 2017-08-15
WO2015198550A1 (ja) 2015-12-30
CN106030941B (zh) 2017-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30941A (zh) 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CN102017340B (zh) 火花塞
CN105980864A (zh) 电阻器和电流检测装置
EP1341282A3 (en) Method of making a spark plug
CN101652219B (zh) 焊接设备和焊接方法
EP2267851A2 (en) Spark plu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518308A (zh) 电线与端子的接合结构、电阻焊接电极以及电线与端子的接合方法
US20190070691A1 (en) Method for creating a resistance weld bond between two metals
JP3359592B2 (ja) Ni−Ti合金製眼鏡部品の接合方法
US20140011417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park plug
JP2005063893A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5324250A (ja) 溶接ロボット用トーチ取付治具及びタンデム溶接方法
US20070077684A1 (en) Resistance welded solder crimp for joining stranded wire to a copper lead-frame
US6723950B1 (en) Method for welding thin tabs in wide slots
EP1359659A3 (en) Alternator for vehicle
KR200490919Y1 (ko) 티그 용접용 토치
US11322866B2 (en) Ultrasonic welded cable for a welding system
TWI768567B (zh) 電阻熔接裝置之電阻檢測機構之連接構造、及電阻熔接方法
CN108808456B (zh) 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CN107026396B (zh) 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CN107408796B (zh) 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JP2016051663A (ja) 端子付電線及び端子付電線の製造方法
US20170201032A1 (en) Exothermic and mechanical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242790A (en) Method of making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tact
JP7075296B2 (ja) 接合装置及び接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