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19909A - 空气流传感器及电器设备用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流传感器及电器设备用选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19909A
CN106019909A CN201610164511.6A CN201610164511A CN106019909A CN 106019909 A CN106019909 A CN 106019909A CN 201610164511 A CN201610164511 A CN 201610164511A CN 106019909 A CN106019909 A CN 1060199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ed body
airflow sensor
air stream
ai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645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19909B (zh
Inventor
唐鎌奖
畔柳胜己
泽野滋
川上勋
杨树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019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199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19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199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6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for cooling, filtering, removing gases like ozo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AREA)
  • Ventilation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流传感器和具备该空气流传感器的电器设备用选装装置,能够以低成本的简单结构实现,且适于用于检测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的排气这样的弱风(空气流)。空气流传感器具备:具有作为空气流的入口(26a)及出口26b)的各开口的壳体(26);在壳体内承受从入口(26a)向出口(26b)流动的空气流而进行悬浮移动的被检测体(27);设于壳体(26)的外侧,检测被检测体(27)的移动并输出电信号的检测器(28),在空气流低于规定的风压的情况下,被检测体(27)位于第一位置,在空气流在规定的风压以上的情况下,被检测体(27)从第一位置移动。当空气流低于规定的风压时,被检测体(27)由于其自重而返回第一位置。

Description

空气流传感器及电器设备用选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有无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等电器设备的排气这样的空气流的空气流传感器、以及具备该空气流传感器的电器设备用选装装置。
背景技术
来自图像形成装置这样的电器设备的排气中含有加热硅时产生的硅氧烷或调色剂在高温下溶化时产生的烃之类的超微粒子(UFP),而近年来,对这种超微粒子的限制变得日益严格。因此,对电器设备要求将使用过滤器等收集净化排气中的超微粒子后的空气排出至大气中。对新开发的电器设备进行满足这种限制的设计,另一方面,通过对已有的电器设备加装具备上述净化排气功能的选装装置,也可以满足与排气中的超微粒子相关的限制。
在对图像形成装置这样的电器设备加装选装装置的情况下,即使将使选装装置工作的电源从商用电源直接供给,在从电器设备获取用于控制选装装置的工作的电信号的情况下,也需要在电器设备和选装装置之间进行电连接。
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处于待机中时,排气用风扇不进行工作,或即使工作也是低速旋转,因此排气较少,所以排气中的超微粒子的量不会成为问题,但在图像形成部正进行工作时,排气用风扇将全速旋转,排气变多,且排气中包含超微粒子。因此,需要对选装装置发出用于识别图像形成装置处于待机中还是工作中的电信号,使选装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工作时进行使空气净化功能发挥作用的控制。
为了在电器设备和选装装置之间进行电连接,需要在电器设备侧预先设置可以与选装装置进行电连接的接口(连接器等),相应地导致成本增加。如果是不具备这种接口的已有的电器设备,则需要改造电器设备侧,导出需要的电信号,以便进行与选装装置的电连接。
因此,发明人等着手于具有空气净化功能且无需与电器设备进行电连接也可以加装的选装装置的开发。该选装装置具备检测来自电器设备的排气的空气流传感器、和基于空气流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空气净化功能的工作(电动风扇的工作)的控制装置。即,即使没有来自电器设备的电信号,通过检测来自电器设备的排气,也可以判断电器设备的工作状态,在需要时使空气净化功能恰当地工作。
作为与这种空气流传感器类似的传感器的现有例,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吸尘器的差压传感器。该差压传感器具备沿筒状壳体的轴线方向移动自如地嵌装的滑动件和具有与该滑动件连动的可动接触件的可变电阻,在滑动件由于吸尘器的吸引空气流路中的气压与大气压的差而移动时,将该移动作为可变电阻的电阻值变化来进行检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1-1465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现有例的差压传感器需要在滑动件与筒状壳体的内表面接触(气密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滑动,因此,对滑动件及筒状壳体要求加工精度,如果精度差,就不能保证适当的动作。另一方面,检测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的排气的空气流传感器不需要那样高的精度,反而希望能够以低成本的简单结构实现。
另外,在现有例的差压传感器中,在滑动件移动(滑动)时,滑动件与筒状壳体内表面的接触摩擦成为负载,因此,适于作为电吸尘器或电动送风机这样针对较强的吸引力或送风力的传感器,但不容易用作检测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的排气这样的弱风的空气流传感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流传感器和具备该空气流传感器的电器设备用选装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且以低成本的简单结构实现,适于用于检测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的排气这样的弱风(空气流)。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气流传感器,具备:壳体,其具有作为空气流的入口及出口的各开口;被检测体,其在所述壳体内受到从所述入口向所述出口流动的空气流而进行悬浮移动;检测器,其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检测所述被检测体的移动而输出电信号;在所述空气流达不到规定的风压的情况下,所述被检测体位于第一位置,在所述空气流为规定的风压以上的情况下,所述被检测体从第一位置移动。
第二方面所记载的空气流传感器为,如第一方面所记载的空气流传感器,当所述空气流成为规定的风压以上,所述被检测体从第一位置移动,当所述空气流达不到规定的风压,所述被检测体由于其自重而返回第一位置。
第三方面所记载的空气流传感器为,如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记载的空气流传感器,所述被检测体为球状的轻量物体,其直径比所述壳体的内径小,在所述被检测体和所述壳体的内壁的间隙产生空气流。
第四方面所记载的空气流传感器为,如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记载的空气流传感器,在作为所述壳体的入口及出口的各开口附近设有止脱部件,该止脱部件防止所述被检测体从所述壳体出来,所述止脱部件兼有作为调整空气流的整流部件的功能。
第五方面所记载的空气流传感器为,如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记载的空气流传感器,所述被检测体为发泡材料的成形品。优选为球状的成形品。
第六方面所记载的空气流传感器为,如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记载的空气流传感器,在所述壳体的出口附近设有挡风件,该挡风件防止空气从外部向壳体内流入。
第七方面所记载的空气流传感器为,如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记载的空气流传感器,所述检测器为光电传感器,所述壳体的与从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发光侧到达受光侧的光路对应的部位以透过光的方式构成。例如,在壳体由透明树脂形成的情况下,从干扰应对方面考虑,优选仅使与光路对应的部位以缝隙状残留,而将其它部位以黑色着色。光电传感器也可以是透过型或反射型的任意传感器。
第八方面所记载的空气流传感器为,如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记载的空气流传感器,所述检测器在所述壳体的外侧设于所述被检测体的第一位置。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电器设备用选装装置,其安装于电器设备,具备: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记载的空气流传感器;管道;设于所述管道内的过滤器;风扇,其设于所述管道内,用于从所述管道内经由所述过滤器向所述管道外排出空气;控制部,其基于所述空气流传感器所具备的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风扇的工作。
第十方面所记载的电器设备用选装装置为,如第九方面所记载的电器设备用选装装置,所述电器设备具备排气口和从所述排气口排出所述电器设备内的空气的排气风扇,电器设备用选装装置安装于所述电器设备的所述排气口。
根据第一方面所记载的空气流传感器,具备:壳体,其具有作为空气流的入口及出口的各开口;被检测体,其在所述壳体内受到从所述入口向所述出口流动的空气流而进行悬浮移动;检测器,其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检测所述被检测体的移动而输出电信号;在所述空气流达不到规定的风压的情况下,所述被检测体位于第一位置,在所述空气流为规定的风压以上的情况下,所述被检测体从第一位置移动。因此,能够以较低成本的简单结构检测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的排气这样的弱风(空气流)。
根据第二方面所记载的空气流传感器,当所述空气流成为规定的风压以上,所述被检测体从第一位置移动,当所述空气流达不到规定的风压,所述被检测体由于其自重而返回第一位置,因此,不需要向第一位置对被检测体施力的弹簧这样的施力机构,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实现空气流传感器。
根据第三方面所记载的空气流传感器,所述被检测体为球状的轻量物体,其直径比所述壳体的内径小,在所述被检测体和所述壳体的内壁的间隙产生空气流,因此,不容易产生被检测体与壳体的内壁的接触摩擦所引起的负载。因此,可容易检测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的排气这样的弱风(空气流)。
根据第四方面所记载的空气流传感器,在作为所述壳体的入口及出口的各开口附近设有止脱部件,该止脱部件防止所述被检测体从所述壳体出来,所述止脱部件兼有作为调整空气流的整流部件的功能,因此,可容易地以简单结构检测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的排气这样的弱风(空气流)。
根据第五方面所记载的空气流传感器,被检测体为发泡材料的成形品(优选为球状的成形品),因此,可以轻量地构成被检测体,容易由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的排气这样的弱风(空气流)移动,因此,能够实现容易检测弱风(空气流)的空气流传感器。
根据第六方面所记载的空气流传感器,设于所述壳体的出口附近的挡风件防止空气从外部向壳体内流入,因此,不容易受到外部的空气流(干扰)的影响,可实现容易检测弱风(空气流)的空气流传感器。
根据第七方面所记载的空气流传感器,确保从作为检测器的光电传感器的发光侧至受光侧的光路,当在壳体内移动的被检测体遮挡光路时,光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改变,因此,能够检测空气流所引起的被检测体的移动。
根据第八方面所记载的空气流传感器,检测器在壳体的外侧设于被检测体的第一位置,因此,即使是弱风(空气流),如果被检测体进行最小限移动,检测器的输出也会改变。因此,能够实现容易检测弱风(空气流)的空气流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右斜前方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复合机的立体图;
图2是从右斜后方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复合机的立体图;
图3是从右斜前方观察在复合机上安装有选装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从右斜后方观察在复合机上安装有选装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示意地表示将选装装置安装在复合机的方法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表示复合机的装置主体及选装装置的内部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选装装置所具备的空气流传感器的周边的侧视示意图;
图8是表示空气流传感器的构造及检测原理的侧视示意图;
图9是表示空气流传感器的构造及检测原理的侧视示意图;
图10(a)、(b)是空气流传感器壳体的入口及出口的附近所具备的止脱部件的平面图;
图11是表示在空气流传感器的壳体出口部设置有挡风件的情形的侧视示意图;
图12是表示选装装置的电路结构的方框图;
图13是表示选装装置的控制装置进行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空气流传感器在排气截面中的位置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空气流传感器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侧视示意图;
图16是表示普通的激光打印机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在图16所示的激光打印机上安装有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选装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选装装置及激光打印机的装置主体的内部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5 电器设备的装置主体
8,9 电器设备的排气口
12 选装装置
13,14 管道
15 空气净化部(净化单元)
19 通知部(指示器)
20 排气过滤器
23 HEPA过滤器
24 电动风扇
25 空气流传感器
26 筒状壳体
27 被检测体
28 检测器(光电传感器)
30 止脱部件
31 挡风件
32 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及图2是表示加装本实施方式的选装装置的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例子的复合机的立体图。图1是从复合机的右斜前方观察的立体图,图2是从复合机的右斜后方观察的立体图。以下的说明中,在根据需要使用表示特定的方向及位置的术语(例如“左右”“上下”等)的情况下,将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面板1所处的前面作为正面视角,以该方向为基准。
该复合机在主体正面的右侧具备包含液晶显示器的操作面板1,在主体的上部设有具备原稿自动输送装置(ADF)2的原稿读取部3。另外,在原稿读取部3的下方且操作面板1的左侧设有被印刷的纸张排出叠层的排纸托盘4。在操作面板1及排纸托盘4的下方的装置主体5的内部设有包含感光鼓、曝光装置、显影装置、转印装置、定影装置等的图像形成部。在装置主体5的下侧安装有收容向图像形成部供纸的规定规格的记录用纸的供纸托盘6。
另外,在装置主体5的右侧具备手动供纸托盘7。图1及图2中,手动供纸托盘7以关闭的通常状态表示。手动供纸托盘7利用设于下部的前后方向的枢轴支承于装置主体5,当将上部向右侧放倒时,手动供纸托盘7绕枢轴转动到大致水平而打开。向手动供纸托盘7放置纸张时,该纸张优先向图像形成部供纸,未向手动供纸托盘7放置纸张时,收容于供纸托盘6的纸张向图像形成部供纸。
从手动供纸托盘7或供纸托盘6送出的纸张在装置主体5的内部向图像形成部供纸。复合机具备复制功能、扫描功能、打印功能、传真功能等多个功能。例如在使用复制功能的情况下,根据由原稿读取部3读取的图像数据,控制曝光装置以形成相同的图像的方式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利用显影装置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成为调色剂图像。该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装置转印至纸张,并利用定影装置加热定影。即,向图像形成部供纸的纸张在沿着规定的输送路径输送的期间转印调色剂图像,在定影后排出至排纸托盘4。
在装置主体5的右侧面的、手动供纸托盘7的上方设有第一排气口8。在第一排气口8的内侧具备排气过滤器及排气风扇(冷却风扇),冷却了定影装置等的空气(冷却风)通过过滤器从第一排气口8排出。排气过滤器是用于防止在显影装置及定影装置中产生的超微粒子(UFP)混入冷却风中并直接排出至外部的部件。即,包含于冷却风的超微粒子被排气过滤器以某种程度收集。
另外,在装置主体5的背面侧的上部,在横向排列的两个部位设有第二排气口9。在其内侧具备排气风扇(冷却风扇),但不具备过滤器。在第二排气口9和其排气风扇的附近配置了安装有功率晶体管等发热部件的印刷基板,冷却了这些发热部件的空气(冷却风)从第二排气口9排出。另外,在第二排气口9的下方,在装置主体5的背面侧设有进气口10。除了该进气口10以外,在装置主体5的左侧面及底面也适当地设有进气口。从进气口引入的空气如上所述冷却了装置主体5的内部之后,从第一排气口8及第二排气口9排出。
近年来,特别是在欧洲,对于来自图像形成装置的排气中所包含的超微粒子(UFP)的限制变得日益严格。如上所述,在第一排气口8的内侧具备排气过滤器,但由于是比较简易的网眼较粗的过滤器,因此,不能充分收集排气(冷却风)所包含的超微粒子。另外,第二排气口9是用于排出针对安装于印刷基板的发热部件的冷却风的排气口,不具备过滤器,但来自这里的排气中也可能混有定影装置等的冷却风,从而包含超微粒子。
因此,加装具有具备覆盖第一排气口8及第二排气口9的管道和网眼较细的过滤器及电动风扇的空气净化功能的选装装置,利用选装装置的网眼较细的过滤器充分收集来自第一排气口8及第二排气口9的排气中所包含的超微粒子,从选装装置排出已净化的空气。
图3及图4表示在图1及图2所示的复合机上安装了选装装置12的状态的外观。图3是从复合机的右斜前方观察的立体图,图4是从复合机的右斜后方观察的立体图。选装装置12具备收集来自第一排气口8及第二排气口9(参照图1及图2)的排气的第一管道13及第二管道14、和内置有过滤器及电动风扇的空气净化部(以下,称为净化单元)15。在第一管道13及第二管道14中收集的排气在净化单元(空气净化部)15中合流,排气中的超微粒子被内置的过滤器收集,被净化的排气由电动风扇从背面的排气口16排出。
选装装置12的净化单元15和第一管道13及第二管道14被一体组装。在复合机的背面上部的台阶部3a利用双面胶带固定托架17,并且以将净化单元15悬挂于托架17的方式将选装装置12安装于复合机。将该情形作为局部剖视图在图5中表示。截面L字状的托架17由双面胶带18固定于复合机的背面上部的台阶部3a。在托架17的长度方向多个部位通过切割折弯而加工形成挂钩部17a,以将从净化单元15的上表面向下方折弯的卡合部15a悬挂于挂钩部17a的方式,将选装装置12安装于复合机。在选装装置12的第一管道13及第二管道14的开口部(排气的入口),以包围开口部的方式设置发泡聚氨酯树脂(海绵)的衬垫,使来自复合机的第一排气口8及第二排气口9的排气不容易直接泄漏至外面。另外,在净化单元15的上表面的角部设有由发光二极管显示净化单元15的工作状态的指示器(通知部)19(参照图4)。
图6是表示复合机的装置主体5及选装装置12的内部的平面示意图。在图6及以下的说明中参照的图中,以实线的箭头线描绘排气的流动即空气流。在设于装置主体5的右侧面(图6中,左侧)的第一排气口8的内侧具备排气过滤器20和排气风扇(冷却风扇)21,冷却了定影装置等的空气(冷却风)通过排气过滤器20从第一排气口8排出,经过选装装置12的第一管道13被导向净化单元15。另外,在设于装置主体5的背面侧(图6中,下侧)的第二排气口9的内侧具备排气风扇(冷却风扇)22,冷却了安装于印刷基板的发热部件的空气(冷却风)从第二排气口9排出,经过选装装置12的第二管道14被导向净化单元15。
净化单元15中内置有网眼比装置主体5的第一排气口8内侧的排气过滤器20更细的高效率微粒子空气过滤器(以下,称为HEPA过滤器)23和电动风扇(排气风扇)24。在第一管道13及第二管道14中收集的排气在净化单元15中合流,排气中的超微粒子被HEPA过滤器23收集,被净化的排气由电动风扇24从背面的排气口16排出。
另外,选装装置12具备:空气流传感器25,其通过检测有无来自复合机的装置主体5的排气,检测复合机的状态(待机中或印刷中);控制装置,基于该输出信号控制电动风扇24的工作(即,净化单元15的工作)。由此,选装装置12不需要进行与复合机电连接,就能够根据复合机的工作状态,在需要时使电动风扇24进行工作(使净化单元15的空气净化功能发挥作用)。此外,用于使控制装置及电动风扇24进行工作的电源不从复合机供给,而是从商用电源(AC100V)向选装装置12的电源电路供给。
图7中表示空气流传感器25的周边的侧视示意图,图8及图9中以侧视示意图表示空气流传感器25的构造及检测原理。空气流传感器25具备:筒状壳体26,其引入由排气风扇(冷却风扇)22从排气口9排出的排气的一部分,形成与在管道14中流动的空气流不同的空气流路;被检测体27,其在筒状壳体26的内部悬浮移动;光电传感器28,其作为检测器,检测被检测体27的移动,输出电信号。
圆筒状或角筒状的筒状壳体26具备空气流(排气)的入口26a和在管道14的外面与大气连通的出口26b,在接近入口26a的外周面配置有光电传感器28。光电传感器28是发光部28a和受光部28b隔着筒状壳体26且在径向上以面对面的方式配置的透过型光电传感器。被检测体27是将发泡苯乙烯这样的轻量的发泡材料成形为球形的物体,其直径比筒状壳体26的最小内径小,在被检测体27和筒状壳体26的内壁的间隙产生空气流。
在筒状壳体26内流动的排气(空气流)达不到规定的风压时,如图8所示,被检测体27由于其自重而处于筒状壳体26的入口26a附近的第一位置即初始位置。此时,从光电传感器28的发光部28a发出的光被被检测体27遮挡而不能到达受光部28b,因此,不会从受光部28b输出光检测信号。另一方面,当在筒状壳体26内流动的排气(空气流)成为规定的风压以上时,如图9所示,被检测体27被空气流推动而从初始位置移动(上升)。此时,从光电传感器28的发光部28a发出的光不会被被检测体27遮挡而到达受光部28b,从受光部28b输出光检测信号。因此,根据从受光部28b有无光检测信号,能够判断排气(空气流)是否在规定的风压以上。
此外,在复合机执行印刷处理时,排气风扇(冷却风扇)22全速旋转,该状态对应于排气(空气流)在规定的风压以上的状态。复合机不执行印刷处理时(待机中),排气风扇(冷却风扇)22停止,或者即使旋转也以较慢的速度旋转,该状态对应于排气(空气流)低于规定的风压的状态。本说明书中,称为“排气(空气流)的有无”的情况,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是指排气(空气流)在规定的风压以上的状态和排气(空气流)低于规定的风压的状态间的对比。
光电传感器28不限于透过型光电传感器,也可以使用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在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情况下,其发光部和受光部在筒状壳体26的外侧处于径向的相同侧。与图8及图9一样,在靠近筒状壳体26的入口26a配置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情况下,在如图8那样被检测体27处于初始位置时,从发光部发出的光被被检测体27反射而进入受光部,因此,从受光部输出光检测信号。另一方面,在如图9那样被检测体27从初始位置移动时,从发光部发出的光不会被被检测体27反射,因此,不会从受光部输出光检测信号。因此,可得到与透过型光电传感器相反的逻辑电平的输出。
此外,筒状壳体26中,至少与从光电传感器28的发光部28a到受光部28b的光路对应的部位需要由透光的材质(例如透明树脂)构成。为了防止外光影响(干扰)光电传感器28的受光部,优选将筒状壳体26的周壁整体涂黑(或涂布不透光的涂料),且为了仅使与从光电传感器28的发光部28a到受光部28b的光路对应的部位透光,以缝隙状除去涂料。
另外,在筒状壳体26的入口26a及出口26b的附近设有止脱部件30,以防止被检测体27从筒状壳体26出来,该止脱部件30兼有作为调整空气流的整流部件的功能。如图10(a)所示,止脱部件30是以平面看在圆形框的内侧一体形成有十字状的止脱件的树脂成型品,通过具有一定程度的厚度,也起到整流部件的作用。不限于图10(a)所示的平面形状,例如也可以将图10(b)所示的井字形状的止脱件一体形成于圆形框的内侧。或者,也可以将网眼的数量更多的格子状的止脱件一体形成于圆形框的内侧。另外,如图11所示,优选在筒状壳体26的出口26b的附近设有防止空气从外部向壳体内的流入的挡风件31。
接着,图12表示选装装置12的电路的结构。选装装置12具备控制装置32,该控制装置32基于构成空气流传感器25的光电传感器28的受光部28b的输出信号(检测信号)控制电动风扇24(空气净化部)及指示器19。控制装置32可由按照程序工作的微型计算机等构成,但也可作为采用了分立元件的电子电路而构成。另外,控制装置32还包含电动风扇24、指示器(LED)19及光电传感器28的发光部(LED)28a的驱动电路,对指示器19、光电传感器发光部28a进行脉冲驱动。另外,设有生成控制装置32的工作用电压的电源电路33,与商用电源(AC100V)连接,其中,控制装置32的工作用电压包含电动风扇24、指示器19及光电传感器发光部28a的工作用电压。
接着,将控制装置32进行的控制的一例作为流程图在图13中表示。控制装置32在步骤#101中将光电传感器发光部28a设为开通,在步骤#102中检查是否有光电传感器受光部28b的检测信号(例如高电平)。即,根据复合机有无排气来检查工作状态,判断是否要使电动风扇24(净化单元15)工作。
如上所述,复合机的印刷处理执行中,排气风扇(冷却风扇)22全速旋转,此时,空气流传感器25的被检测体27因排气(空气流)的压力而上升,从光电传感器发光部28a发出的光不会被被检测体27遮挡,而是被输入到光电传感器受光部28b,因此,成为有光电传感器受光部28b的检测信号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复合机不执行印刷处理的情况(待机中)下,排气风扇(冷却风扇)22停止,或者即使旋转也以较慢的速度旋转,此时,空气流传感器25的被检测体27由于自重而处于下降的位置(初始位置),从光电传感器发光部28a发出的光被被检测体27遮挡而不能到达光电传感器受光部28b,因此,成为没有光电传感器受光部28b的检测信号(例如低电平)的状态。因此,控制装置32通过检查有无光电传感器受光部28b的检测信号,判断复合机有无排气(工作状态),并基于该判断控制电动风扇24(净化单元15)的工作。
在没有光电传感器受光部28b的检测信号的情况下,返回步骤#102的判断。即,电动风扇24及指示器19为关闭的状态。在有光电传感器受光部28b的检测信号的情况下,进入步骤#103,将是否有光电传感器受光部28b的检测信号的检测继续进行一定时间(例如10秒钟)。在光电传感器受光部28b的检测信号不是持续一定时间存在的情况下,即,在该期间没有光电传感器受光部28b的检测信号的情况哪怕出现过一次,还是返回步骤#103的判断(电动风扇24及指示器19为关闭的状态)。此外,控制装置32具备以内部时钟计时的内置计时器32a(参照图12),使用该内置计时器32a进行一定时间等的计时。
在有光电传感器受光部28b的检测信号的状态继续一定时间的情况下,首先进入步骤#104,将电动风扇24设为开通,并将指示器19设为开通。由此,防止空气流的不稳、设备的振动、外部干扰等引起的误动作,并且防止电动风扇24及指示器19以较短的周期反复进行开通、关闭的颤动现象。
然后,在步骤#105中,检查光电传感器受光部28b的检测信号是否消失。如果复合机结束印刷处理,排气风扇(冷却风扇)22的转速就会变慢(然后,不久就会停止),因此,光电传感器受光部28b的检测信号将会消失。因此,为了随之停止净化单元15的工作,控制装置32在步骤#106中将电动风扇24设为关闭,并且将指示器19设为关闭。然后,返回步骤#102,反复进行上述处理。
在步骤#105中,在不是没有光电传感器受光部28b的检测信号状态的情况下(有检测信号的状态持续的情况下),进入步骤#107,检查从电动风扇24的工作开始起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30分钟)。电动风扇24的工作(净化单元15的工作)持续了规定时间的状态为异常状态,在该情况下,在步骤#108中使指示器19闪烁,将异常状态通知给用户。然后,成为等待用户进行的复位等处理的维护等待状态。
此外,作为通知部的指示器(LED)19通过开通(点亮)、关闭(熄灭)、闪烁的3种状态,能够区别通知净化单元(空气净化部)15的正常工作状态、停止状态、及异常状态。作为区别通知这3种状态的方法,例如也可以使用改变发光色等其它方法,例如将正常工作状态设为绿色发光,将异常状态设为红色发光。另外,作为通知部,特别是为了异常状态的通知,也可以使用警报器。也可以并用指示器(LED)和警报器来区别通知3个状态。
如上所述,控制装置32通过检查构成空气流传感器25的光电传感器28的受光部28b的检测信号的有无(逻辑电平),判断复合机的排气的有无(工作状态),基于该判断控制电动风扇24(净化单元15)的工作。复合机执行印刷处理时,排气风扇(冷却风扇)22全速旋转,其排气中会含有超微粒子。此时,控制装置32基于空气流传感器25的检测信号使电动风扇24(净化单元15)工作,排气中的超微粒子由HEPA过滤器23收集,被净化的排气由电动风扇24从背面的排气口16排出。此外,净化单元15的电动风扇24以与设于复合机的装置主体5的排气风扇21及排气风扇(冷却风扇)22的转速(全速旋转时的转速)大致相等的转速(大致相等的风速)旋转。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将空气流传感器25被配置在复合机的第二排气口9(排气风扇22附近),但从检测来自复合机的排气的目的来看,不限于该位置,例如也可以设于第一排气口8(排气风扇21)的附近,也可以设置于管道13、14内部的任意部位。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空气流传感器25是前述简单构造的传感器,因此,优选地,尽可能设置于排气(空气流)较强的部位,从而准确地检测有无排气(规定风压以上还是以下)。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在第二排气口9(排气风扇22)的附近配置有空气流传感器25。这是由于,在第一排气口8的内侧设有复合机的内置过滤器,因此,来自第一排气口8的排气(空气流)比来自第二排气口9的排气(空气流)弱。沿着选装装置12内部的空气流路径的方向上的空气流传感器25的位置如上所述,但关于在排气截面中的位置,也优选在排气风速最快的部位配置空气流传感器25(准确而言,空气流传感器25的排气引入口)。
图14是表示空气流传感器25在排气截面中的位置的侧视图。表示从选装装置12的内部观察的图,即从复合机的背面外侧观察的图。如图所示,在第二排气口9的左上角的附近配置有空气流传感器25的排气的排气引入口34。在第二排气口9的后侧(复合机的装置主体5的内部)配置有作为轴流风扇的第二排气风扇22,但一般就从轴流风扇吹出的空气流(风)的强度而言,在空气流截面的中心部弱,在周边部强。进而,即使在周边部,因排气风扇22附近的部件配置等而在空气流的强度(排气风速)上也存在不均。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空气流的强度(排气风速)在排气风扇22(第二排气口9)的左上角附近最大,因此,在该位置配置空气流传感器25的排气的排气引入口34。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空气流传感器25使用一个光电传感器28进行被检测体27是否处于初始位置的二值检测,即,检测空气流是低于还是高于规定的风压,但作为变形例,也可以使用多个光电传感器对空气流进行多值检测。图15以空气流传感器的变形例为侧视示意图进行表示。
在图15所示的空气流传感器25中,在第一光电传感器28(发光部28a及受光部28b)的上侧隔开规定间隔配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29(发光部29a及受光部29b)。通过组合第一光电传感器28的受光部28b的检测信号和第二光电传感器29的受光部29b的检测信号,可区别成例如“无排气”、“弱排气”、“强排气”三个阶段进行检测。即,如果没有第一光电传感器受光部28b的检测信号,可以判断为“无排气”,如果没有第二光电传感器受光部29b的检测信号,可以判断为“弱排气”,如果具有第一光电传感器受光部28b的检测信号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受光部29b的检测信号双方,可以判断为“强排气”。控制装置32进行这种判断,根据该判断结果,例如可将选装装置12的净化单元15的电动风扇24的转速控制成“无旋转”、“慢旋转”、“快旋转”三个阶段。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具备多个排气口8、9的复合机上安装具有本发明的空气流传感器25的选装装置12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另一实施方式,也可以在如图16所示的普通的激光打印机上安装具有本发明的空气流传感器的选装装置。该激光打印机在前面上部具备包含液晶显示器及操作按钮的操作面板1,在其后方的上面设有排纸托盘4。在装置主体5的内部设有包含感光鼓、曝光装置、显影装置、转印装置、定影装置等的图像形成部。在装置主体5的下侧安装有收容向图像形成部供纸的规定规格的记录用纸的供纸托盘6。此外,具有与图1及图2所示的复合机相同功能的部分在图16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将在图16所示的激光打印机上安装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选装装置的状态作为立体图在图17中表示。另外,将选装装置和激光打印机装置主体的内部作为平面示意图在图18中表示。这些图中,具有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图16所示的激光打印机中,在装置主体5的右侧面设有排气口9,在左侧面设有进气口(未图示)。在排气口9的内侧配置有排气风扇(冷却风扇)22。图17及图18所示的选装装置12在激光打印机装置主体5的排气口9附近的外侧以覆盖排气口9的方式安装有箱形的净化单元15,因此,不具有像前述的实施方式那样从排气口将排气引导至净化单元15的管道。但是,净化单元15的箱形外装起到将来自激光打印机装置主体5的排气口9的排气向HEPA过滤器23引导的管道作用。
如从图18可知,激光打印机装置主体5的排气口9内侧的排气风扇22和净化单元15的电动风扇24配置于大致同一轴线上,在该两者之间配置选装装置12(净化单元15)的空气流传感器25和HEPA过滤器23。空气流传感器25和HEPA过滤器23可以同样配置使用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在这种另一实施方式的选装装置12中,也可实现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选装装置12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始终为示例,可以进行各种变形,而不限于说明中适当叙述的变形例。

Claims (10)

1.一种空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具有作为空气流的入口及出口的各开口;被检测体,其在所述壳体内受到从所述入口向所述出口流动的空气流而进行悬浮移动;检测器,其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检测所述被检测体的移动而输出电信号;
在所述空气流达不到规定的风压的情况下,所述被检测体位于第一位置,在所述空气流为规定的风压以上的情况下,所述被检测体从第一位置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空气流成为规定的风压以上,所述被检测体从第一位置移动,
当所述空气流达不到规定的风压,所述被检测体由于其自重而返回第一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检测体为球状的轻量物体,
所述被检测体的直径比所述壳体的内径小,在所述被检测体和所述壳体的内壁的间隙产生空气流。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在作为所述壳体的入口及出口的各开口附近设有止脱部件,该止脱部件防止所述被检测体从所述壳体出来,
所述止脱部件兼有作为调整空气流的整流部件的功能。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检测体为发泡材料的成形品。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的出口附近设有挡风件,该挡风件防止空气从外部向壳体内流入。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器为光电传感器,
所述壳体的与从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发光侧到达受光侧的光路对应的部位以透过光的方式构成。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器在所述壳体的外侧设于所述被检测体的第一位置。
9.一种电器设备用选装装置,其安装于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流传感器;管道;设于所述管道内的过滤器;风扇,其设于所述管道内,用于从所述管道内经由所述过滤器向所述管道外排出空气;控制部,其基于所述空气流传感器所具备的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风扇的工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器设备用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器设备具备排气口和从所述排气口排出所述电器设备内的空气的排气风扇,
电器设备用选装装置安装于所述电器设备的所述排气口。
CN201610164511.6A 2015-03-25 2016-03-22 空气流传感器及电器设备用选装装置 Active CN1060199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63278A JP6304093B2 (ja) 2015-03-25 2015-03-25 空気流センサー、オプション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5-063278 2015-03-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19909A true CN106019909A (zh) 2016-10-12
CN106019909B CN106019909B (zh) 2019-11-15

Family

ID=56974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64511.6A Active CN106019909B (zh) 2015-03-25 2016-03-22 空气流传感器及电器设备用选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46222B2 (zh)
JP (1) JP6304093B2 (zh)
CN (1) CN1060199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2909A (zh) * 2018-05-30 2018-12-11 上海寰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微动空气传感器
CN112904690A (zh) * 2019-11-19 2021-06-04 株式会社理光 部件、冷却设备和成像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17679B2 (ja) * 2015-03-25 2017-10-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用オプション装置
JP6939172B2 (ja) * 2017-07-19 2021-09-2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排気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71242B2 (ja) * 2018-08-09 2022-05-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WO2020060528A1 (en) * 2018-09-17 2020-03-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 printing system
JP2022094203A (ja) * 2020-12-14 2022-06-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IT202100025583A1 (it) * 2021-10-07 2023-04-07 New System Srl Exhaust collecto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31671U (zh) * 1971-04-27 1972-12-09
JPH06301260A (ja) * 1993-04-12 1994-10-2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排気装置
JPH10281828A (ja) * 1997-04-04 1998-10-23 Nitto Seiko Co Ltd 流量計
US20030061728A1 (en) * 2001-10-02 2003-04-03 Ivan Reede Dryer airflow sensor
JP2007010631A (ja) * 2005-07-04 2007-01-18 Koken:Kk 送風インジケー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5882A (en) * 1980-12-08 1983-09-20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Air flow sensor
JP2688665B2 (ja) 1987-12-03 1997-12-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自動電力制御形の電気掃除機
JPH06324543A (ja) * 1993-05-13 1994-11-2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排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31671U (zh) * 1971-04-27 1972-12-09
JPH06301260A (ja) * 1993-04-12 1994-10-2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排気装置
JPH10281828A (ja) * 1997-04-04 1998-10-23 Nitto Seiko Co Ltd 流量計
US20030061728A1 (en) * 2001-10-02 2003-04-03 Ivan Reede Dryer airflow sensor
JP2007010631A (ja) * 2005-07-04 2007-01-18 Koken:Kk 送風インジケー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2909A (zh) * 2018-05-30 2018-12-11 上海寰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微动空气传感器
CN112904690A (zh) * 2019-11-19 2021-06-04 株式会社理光 部件、冷却设备和成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82157A1 (en) 2016-09-29
US9946222B2 (en) 2018-04-17
JP6304093B2 (ja) 2018-04-04
CN106019909B (zh) 2019-11-15
JP2016183873A (ja) 2016-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9909A (zh) 空气流传感器及电器设备用选装装置
CN106019910B (zh) 电器设备用选装装置及电器设备
CN106019911B (zh) 电器设备用选装装置
CN102692836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6019908B (zh) 电器设备用选装装置以及电器设备
JP592938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847109B2 (ja) トナー回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709420B2 (ja) イメージ形成装置
CN108430814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KR20170105948A (ko) 사물인터넷 기반의 공기청정 환풍기 시스템
US6957026B2 (en) Dual airflow environmental module to provide balanced and thermodynamically adjusted airflows for a device
CN104932238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6572584B2 (ja) 電気機器用オプション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36082B2 (ja) 電気機器用オプション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7123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220271A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12032477A (ja) トナー除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N206709977U (zh) 一种温度传感器
CN109059139A (zh) 一种检测香烟的装置
JP2003271027A5 (zh)
JP200827567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2952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8889077A (zh) 一种检测香烟可控装置
JPH0813734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20688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