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09038B - 无卤含磷硅阻燃剂、阻燃透明聚碳酸酯材料及制备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无卤含磷硅阻燃剂、阻燃透明聚碳酸酯材料及制备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09038B
CN106009038B CN201610564840.XA CN201610564840A CN106009038B CN 106009038 B CN106009038 B CN 106009038B CN 201610564840 A CN201610564840 A CN 201610564840A CN 106009038 B CN106009038 B CN 1060090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retardant
silica
solution
retardant combination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648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09038A (zh
Inventor
秦舒浩
龙丽娟
何文涛
于杰
李娟�
向宇姝
何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 Lin (guizhou) Hi Tech Development Ltd By Share Ltd
Guizhou Materi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Jiang Lin (guizhou) Hi Tech Development Ltd By Share Ltd
Guizhou Materi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 Lin (guizhou) Hi Tech Development Ltd By Share Ltd, Guizhou Materi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Jiang Lin (guizhou) Hi Tech Develo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648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0903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99238 priority patent/WO201801444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0090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090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090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090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3/36Silic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3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bound to oxygen and to carbon only
    • C08K5/5313Phosphinic compounds, e.g. R2=P(:O)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3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dia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4Additiv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additives of the same subgroup in C08K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2Flame or fire retardant/resista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10Transparent films; Clear coatings; Transparen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22Halogen free compos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4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solvents, e.g. supercritical solvents or ionic liqu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Fireproofing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卤阻燃透明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阻燃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聚碳酸酯材料包括PC树脂和阻燃剂组合物。阻燃剂组合物是将双P‑C键桥链的DOPO衍生物与纳米二氧化硅或纳米硅溶胶通过溶液共混或超临界二氧化碳共混法制备而得,有效地解决了膦酸酯不易与高分子材料相容的问题,同时引入阻燃元素磷与硅,阻燃性能提高,并且实现了不影响PC树脂的透明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所得PC材料的透明性高、无卤环保、适应性广,在汽车、电子电器、建筑材料和军工等领域中可得到广泛应用。

Description

无卤含磷硅阻燃剂、阻燃透明聚碳酸酯材料及制备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磷-硅阻燃剂以及含有该阻燃剂的透明阻燃聚碳酸酯(PC)材料,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该阻燃剂以及透明阻燃PC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PC(聚碳酸酯)树脂作为一种通用工程塑料,具有很好的透明度和优异的机械性能,因此,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为了满足一些应用,例如在电气和电子应用中(如家电和设备的外壳与部件),阻燃性是重要的性质。但未经改性的PC树脂的阻燃性能仅能达到UL94V-2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这些领域的使用。此外,随着汽车和电子通讯等行业的日益发展,对产品塑料部件的阻燃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厂家对其塑料部件的阻燃等级明确要求必须达到UL-94V-0级,并且很多使用场合还要求PC保持良好的透明性,这就需要在不影响PC原有透明度的同时对其进行阻燃改性。
传统的卤素阻燃PC材料往往需要加入锑的氧化物作为协效剂,而这种协效剂极易引起PC树脂中的主链降解,导致PC材料的性能下降和PC材料表面出现气纹等缺陷,且卤素阻燃PC材料会彻底丧失PC树脂所具有的透光性,所得PC材料的透光性低。
磷-氮系阻燃剂由于用量大也使PC不透明,而且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硼类化合物在加工过程中会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也会影响PC的透明性,且阻燃效率不高,通常只有与聚硅氧烷并用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由于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具有价格低廉、阻燃效果好和无卤环保等特点,现被广泛用于PC材料的阻燃改性,然而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多为液体或熔点很低的固体,其添加量要达到15%-25%才能获得理想的阻燃效果,大量的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对PC材料起到了明显的增塑作用,从而大幅度降低了PC材料的耐热水平;同时,使用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制备的PC材料在不额外添加其他增韧剂的情况下,其韧性不尽如人意,严重影响了PC材料的机械性能和透明性能。
由于含磷-碳键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膦酸盐类无卤阻燃剂得到了应用。譬如二烷基次膦酸盐被用作尼龙和聚酯的阻燃剂。但二烷基次膦酸盐使PC变得完全不透明。
膦酸酯阻燃剂主要有含磷-碳键桥链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的衍生物,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磷中心(DiDOPO),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近年来,含磷-碳键桥链DOPO衍生物由于热稳定性高、磷含量高、阻燃效率高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专利CN201410333261.5中公开了一类桥链DOPO衍生物在PC中的应用,但是由于添加量大也会使PC呈现半透明。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中尚未有阻燃高效、安全、阻燃剂和透明PC材料分散良好、机械性能良好、并且兼顾阻燃和透明性能的含磷-碳键磷硅阻燃PC材料。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添加方便、阻燃高效、安全、有利于分散和保持良好机械性能的透明阻燃P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在现有技术中,发明人尚未发现利用溶液共混或超临界二氧化碳法将含磷-碳桥链DOPO衍生物重结晶于纳米二氧化硅粉末或硅溶胶表面,制备阻燃组合物。
具体来说,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卤阻燃剂组合物,含有双磷-碳键桥链DOPO衍生物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其中所述双磷-碳键桥链DOPO衍生物分散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表面。
优选地,其中所述双磷-碳键桥链DOPO衍生物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的质量比例为(3-5):1。
优选地,其中,所述双磷-碳键桥链DOPO衍生物为下面的结构式(I)所示的DOPO衍生物:
优选地,R1为C6-C18的芳基,优选选自苯乙基、萘乙基,对苯乙基,苯丙基。
优选地,所述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平均粒径为10nm-100nm。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卤阻燃透明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成分:
85-95重量份聚碳酸酯以及5-15重量份的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阻燃剂组合物。
优选地,对于所述的阻燃剂组合物或所述的聚碳酸酯材料,所述阻燃剂组合物通过下述制备方法得到:
将所述DOPO衍生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溶液,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将该溶液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进行混合,加热使溶剂蒸发,从而所述DOPO衍生物重结晶分散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表面由此得到阻燃剂组合物。
优选地,对于所述的阻燃剂组合物或所述的聚碳酸酯材料,其中,所述阻燃剂组合物通过下述制备方法得到:
将所述DOPO衍生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溶液,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存在下将该溶液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进行共混,使溶剂蒸发,从而所述DOPO衍生物重结晶分散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表面由此得到阻燃剂组合物。
优选地,对于所述的聚碳酸酯材料,通过下述制备方法得到,将PC树脂和所述阻燃剂组合物混合后进行熔融共混挤出成型。
优选地,对于所述的聚碳酸酯材料,所述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a)将所述PC树脂干燥之后与所述阻燃剂组合物混合形成原料;
(b)步骤(a)得到的原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挤出,所述双螺杆挤出机各区的温度为250℃-280℃;
(c)将步骤(b)熔融共混挤出的物料进行牵引、切粒从而得到无卤阻燃透明聚碳酸酯材料。
优选地,对于所述的聚碳酸酯材料,所述制备方法在步骤(a)之前还包含步骤(i):对PC树脂120℃-140℃下干燥。
优选地,对于所述的聚碳酸酯材料,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b)中,所述双螺杆挤出机具有5个不同的温度控制区。
再者,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阻燃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通过下述制备方法得到:将含磷-碳桥链DOPO衍生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溶液,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将该溶液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进行混合,加热到50-120℃使溶剂蒸发,从而所述DOPO衍生物重结晶分散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表面由此得到阻燃剂组合物。
再者,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阻燃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通过下述制备方法得到:将含磷-碳桥链DOPO衍生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溶液,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存在条件下,将该溶液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进行共混,使溶剂蒸发,从而所述DOPO衍生物重结晶分散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表面由此得到阻燃剂组合物。
优选地,所述的阻燃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溶液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进行共混时,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压力为10-30MPa、优选20MPa,温度为20-60℃。
优选地,所述阻燃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丙酮、乙二醇、丙二醇、二甲醚、二乙醚、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乙醚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再者,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卤阻燃透明聚碳酸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
(a)将聚碳酸酯树脂干燥之后与前面任一项所述的阻燃剂组合物或者前面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阻燃剂组合物混合形成原料;
(b)步骤(a)得到的原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挤出,所述双螺杆挤出机各区的温度为250℃-280℃;
(c)将步骤(b)熔融共混挤出的物料进行牵引、切粒从而得到无卤阻燃透明聚碳酸酯材料。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阻燃剂组合物或所述的聚碳酸酯材料在电气设备外壳或汽车塑料部件中的应用。
本发明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使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粒子分开,减少团聚;或者通过加热溶剂使溶剂挥发后实现桥链DOPO衍生物重结晶于纳米粒子表面,利用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大的比表面积提高桥链DOPO衍生物的阻燃效率。此外,纳米二氧化硅也起到协效阻燃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合成的R为苯乙基时式(I)所示DOPO衍生物的1H NMR谱图;
图2是实施例合成的R为苯乙基时式(I)所示DOPO衍生物的31P NMR谱图;
图3是实施例合成的R为苯乙基时式(I)所示DOPO衍生物的红外光谱图;
图4是实施例合成的R为苯乙基时式(I)所示DOPO衍生物的质谱图;
图5是实施例合成的R为萘乙基时式(I)所示DOPO衍生物的31P NMR谱图;
图6是实施例合成的R为萘乙基时式(I)所示DOPO衍生物的质谱图;
图7是实施例合成的R为萘乙基时式(I)所示DOPO衍生物的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述的无卤透明阻燃PC材料,其组成包括PC树脂和阻燃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数计,PC树脂占85%~95%,阻燃剂组合物5%~15%。其中,优选的是,阻燃剂组合物为含磷-碳桥链DOPO衍生物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的复合组合物,其质量配比为3~5:1。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阻燃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含磷-碳桥链DOPO衍生物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或溶液共混条件下重结晶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表面,形成纳米复合阻燃剂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聚碳酸酯材料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将PC树脂在温度为120℃-140℃下干燥2-8h;
(2)将桥链DOPO衍生物(其中结构式(I)所示化合物中,R1优选选自苯乙基、萘乙基、对苯乙基、苯丙基)回流温度下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将该溶液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使用溶液共混法混合或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条件下混合,在溶剂挥发过程中,使桥链DOPO衍生物重结晶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表面,从而得到阻燃剂组合物,其中桥链DOPO衍生物与纳米二氧化硅的配比为3~5:1,超临界二氧化碳共混压力为20MPa,时间为2~6h;
(3)称取配方比的PC树脂和阻燃剂组合物,混合均匀;
(4)将经步骤(3)之后的原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挤出,双螺杆挤出机各区的温度为250℃-280℃;
(5)将经步骤(4)挤出后的原料进行牵引、冷却、切粒工艺,得到透明阻燃PC材料。
双螺杆挤出机的工作参数控制:温度从加料段到机头为250-280℃,螺杆转速为300-400rpm。
下面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制备无卤阻燃透明聚碳酸酯材料的方法。
实施例中所用的仪器与试剂说明如下:
一.仪器与试剂
1.仪器
双螺杆挤出机:科倍隆科亚(南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出售,型号CTE35型;工作参数控制:温度从加料段到机头为250-280℃,螺杆转速为300-400rpm。
注塑机:震德塑料机械厂出售,型号CJ80MZ2NCII型
熔融指数测试仪器:承德市金建检测仪器有限公司出售,型号XNR-400C
拉伸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测试仪器:型号WDW-10C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测试仪器:深圳SANS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TM1000
阻燃性能测试具体方法:采用UL-94垂直燃烧测试,测试时通过垂直夹住试样一端,用本生灯(焰高20±1mm)对试样自由端施加规定的火焰10s,移开火焰后记录样品有焰燃烧时间,若样品有焰燃烧时间在30s以内,继续施加第二次火焰10s,移开火焰后分别记录试样的第一次有焰燃烧时间t1,第二次有焰燃烧时间t2。
2.试剂
PC树脂:三菱s-2001r;
含P-C桥链DOPO衍生物:结构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中具体的R1为H或芳基等,具体来说下面所有实施例中所用到的R1为苯乙基或萘乙基的式(I)所表示的DOPO衍生物,通过下述制备方法制备:
DOPO(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苯乙酮按照2:1的摩尔比加入到二甲苯中,加热到150℃溶解,然后缓慢加入苯乙酮1/3摩尔比的三氯氧磷,反应20h,冷却,加入异丙醇,回流下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产物大量析出,抽滤,洗涤,得到白色粉末产物。
其中,图1-图7是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R1为苯乙基或萘乙基的式(I)所表示的DOPO衍生物的表征鉴定其结构的谱图;具体来说,图1是R为苯乙基的DOPO衍生物的1HNMR氢谱,由该图可以看出Ar-H:CH:CH2=21:1:2,氢数目与苯乙基衍生物分子结构中的氢数目一致;图2是R为苯乙基的DOPO衍生物的31P NMR核磁谱图,由该图可以看出δ=34-38ppm为产物的磷位移峰,原料DOPO(δ=15ppm)的磷位移峰没有出现,表明原料已完全转化;图3是R为苯乙基的DOPO衍生物的红外波谱图,由该图可以看出3000~2800cm-1为产品分子结构中的桥链基团的CH2特征吸收峰,表明桥链基团已被成功的引入到产品分子结构中;图4是R为苯乙基的DOPO衍生物的质谱图,由该图可以看出m/z 534为苯乙基DOPO衍生物的分子质谱峰,可以明确分子结构的成功合成;图5是R为萘乙基的DOPO衍生物的31P NMR磷谱图,由该图可以看出δ=35-38ppm为产物的磷位移峰;图6是R为萘乙基的DOPO衍生物的质谱图,由该图可以看出m/z 584为萘乙基DOPO衍生物的分子质谱峰;图7是R为萘乙基的DOPO衍生物的红外光谱谱图,由该图可以看出3000~2800cm-1同样是指桥链基团的CH2特征吸收峰。结合31P NMR、质谱及红外分析表明萘乙基桥链DOPO衍生物已被成功合成。
其中,上面所述表征鉴定结构时所用到核磁、红外、质谱等仪器型号和条件如下:
NMR核磁氢谱:Bruker Avance 400NMR测试仪,氘代氯仿为溶剂。
NMR核磁磷谱:Bruker Avance 400NMR测试仪,氘代氯仿为溶剂,85%磷酸作为定位标样。
红外:溴化钾粉末压片法,Nicolet 1N10MX红外光谱测试仪
质谱:EI法,PerkinElmer质谱仪
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粒径范围为10-100nm,深圳晶材化工出售;
硅溶胶:美国杜邦公司出售
二.阻燃透明聚碳酸酯材料的制备
实施例1
(1)将商购PC树脂在温度为120℃下干燥4h。
(2)在60℃温度回流下,将其中R1为苯乙基的上面结构式(I)所示的DOPO化合物溶于乙醇溶剂中,其中所述DOPO化合物与溶剂的质量比例为1:10,再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条件20℃、20Mpa下共混,得到阻燃剂组合物。其中,所述DOPO化合物与纳米二氧化硅质量比为4:1,超临界二氧化碳压力为20MPa,时间为4h。
(3)称取步骤(1)得到的PC树脂/阻燃剂组合物按照90/10的质量比例进行混合均匀形成原料1Kg。
(4)将经步骤(3)之后的原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挤出;其中该双螺杆挤出机带有5段温控区,其中各区的温度为250℃,260℃,265℃,270℃,275℃,机头温度为275℃,螺杆转速为300rpm。
(5)将经步骤(4)挤出后的原料进行牵引、冷却、切粒,得到透明阻燃PC材料。
(6)将所得透明PC材料在注塑机下注塑(注塑温度为265℃)成厚度为1.5mm和3.0mm的力学样条,进行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的步骤(1)中未经改性的商购PC材料经过实施例1的步骤(4)和(5)同样的挤出、后处理方式得到的材料作为对比例1得到的样品进行性能测试,与实施例1的样品性能测试结果对比于下面的表1。
表1本发明制备的透明PC材料与普通PC材料的性能对比
实施例2
(1)将商购PC树脂在温度为140℃下干燥2h。
(2)在60℃温度下,将其中R1为萘乙基的上面结构式(I)所示的DOPO化合物溶于丙醇溶剂中,其中所述DOPO化合物与溶剂的质量比例为(1:10),再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再与纳米二氧化硅在温度60℃下共混后加热至温度90℃下蒸发掉溶剂后,得到阻燃剂组合物。其中,所述DOPO化合物与纳米二氧化硅质量比为3:1,时间为5h。
(3)称取步骤(1)得到的PC树脂/阻燃剂组合物按照85/15的质量比例进行混合均匀形成原料1Kg。
(4)将经步骤(3)之后的原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挤出;其中该双螺杆挤出机带有5段温控区,其中各区的温度为255℃,265℃,270℃,275℃,280℃,机头温度为275℃,螺杆转速为300rpm。
(5)将经步骤(4)挤出后的原料进行牵引、冷却、切粒,得到透明阻燃PC材料。
(6)将所得透明PC材料在注塑机下注塑(注塑温度为250℃)成厚度为1.5mm和3.0mm的力学样条,进行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的步骤(1)中未经改性的商购PC材料经过实施例1的步骤(4)和(5)同样的挤出、后处理方式得到的材料作为对比例1得到的样品进行性能测试,与实施例2的样品性能测试结果对比于下面的表2。
表2本发明制备的透明PC材料与普通PC材料的性能对比
实施例3
(1)将商购PC树脂在温度为130℃下干燥6h。
(2)在60℃温度下,将其中R1为萘乙基的上面结构式(I)所示的DOPO化合物溶于丙酮溶剂中,其中所述DOPO化合物与溶剂的质量比例为1:8,再加入纳米硅溶胶再与纳米硅溶胶在温度25℃下共混后加热至温度50℃下蒸发掉溶剂后,得到阻燃剂组合物。其中,所述DOPO化合物与硅溶胶质量比为5:1,时间为5h。
(3)称取步骤(1)得到的PC树脂/阻燃剂组合物按照95/5的质量比例进行混合均匀形成原料1Kg。
(4)将经步骤(3)之后的原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挤出;其中该双螺杆挤出机带有5段温控区,其中各区的温度为255℃,265℃,270℃,275℃,280℃,机头温度为275℃,螺杆转速为300rpm。
(5)将经步骤(4)挤出后的原料进行牵引、冷却、切粒,得到透明阻燃PC材料。
(6)将所得透明PC材料在注塑机下注塑(注塑温度为245℃)成厚度为1.5mm和3.0mm的力学样条,进行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的步骤(1)中未经改性的商购PC材料经过实施例1的步骤(4)和(5)同样的挤出、后处理方式得到的材料作为对比例1得到的样品进行性能测试,与实施例3的样品性能测试结果对比于下面的表3。
表3本发明制备的透明PC材料与普通PC材料的性能对比
实施例4
(1)将商购PC树脂在温度为130℃下干燥8h。
(2)在60℃温度下,将其中R1为萘乙基的上面结构式(I)所示的DOPO化合物溶于丙二醇溶剂中,其中所述DOPO化合物与溶剂的质量比例为1:15,再加入纳米硅溶胶再与纳米硅溶胶在温度60℃下共混后,在加热至温度120℃下蒸发掉溶剂后,得到阻燃剂组合物。其中,所述DOPO化合物与硅溶胶质量比为5:1,时间为5h。
(3)称取步骤(1)得到的PC树脂/阻燃剂组合物按照90/10的质量比例进行混合均匀形成原料1Kg。
(4)将经步骤(3)之后的原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挤出;其中该双螺杆挤出机带有5段温控区,其中各区的温度为255℃,265℃,270℃,275℃,280℃,机头温度为275℃,螺杆转速为300rpm。
(5)将经步骤(4)挤出后的原料进行牵引、冷却、切粒,得到透明阻燃PC材料。
(6)将所得透明PC材料在注塑机下注塑(注塑温度为265℃)成厚度为1.5mm和3.0mm的力学样条,进行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的步骤(1)中未经改性的商购PC材料经过实施例1的步骤(4)和(5)同样的挤出、后处理方式得到的材料作为对比例1得到的样品进行性能测试,与实施例3的样品性能测试结果对比于下面的表4。
表4本发明制备的透明PC材料与普通PC材料的性能对比
对比例2和对比例3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试剂和方法步骤,除了在步骤(2)中将所述DOPO与纳米二氧化硅质量比分别改变为2:1和6:1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对PC材料进行改性,将得到的样品按照实施例1相同方法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5所示:
表5实施例5改性后的透明PC材料性能
从上面的对比例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阻燃剂组合物中DOPO衍生物与二氧化硅的复合物中二者比例范围处于(3-5):1其性能是最佳的。

Claims (18)

1.一种无卤阻燃剂组合物,含有双磷-碳键桥链DOPO衍生物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其中所述双磷-碳键桥链DOPO衍生物重结晶分散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表面,所述双磷-碳键桥链DOPO衍生物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的质量比例为(3-5):1。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双磷-碳键桥链DOPO衍生物为下面的结构式(I)所示的DOPO衍生物:
其中,R1为C6-C18的芳基。
3.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剂组合物,其中,R1为选自苯乙基、萘乙基,对苯乙基,苯丙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燃剂组合物,所述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平均粒径为10nm-100nm。
5.一种无卤阻燃透明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成分:
85-95重量份聚碳酸酯以及5-15重量份的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阻燃剂组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阻燃剂组合物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碳酸酯材料,其中,所述阻燃剂组合物通过下述制备方法得到:
将所述DOPO衍生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溶液,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将该溶液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进行混合,加热使溶剂蒸发,从而所述DOPO衍生物重结晶分散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表面由此得到阻燃剂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阻燃剂组合物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碳酸酯材料,其中,所述阻燃剂组合物通过下述制备方法得到:
将所述DOPO衍生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溶液,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存在下将该溶液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进行共混,使溶剂蒸发,从而所述DOPO衍生物重结晶分散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表面由此得到阻燃剂组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材料,通过下述制备方法得到,将PC树脂和所述阻燃剂组合物混合后进行熔融共混挤出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碳酸酯材料,所述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a)将所述PC树脂干燥之后与所述阻燃剂组合物混合形成原料;
(b)步骤(a)得到的原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挤出,所述双螺杆挤出机各区的温度为250℃-280℃;
(c)将步骤(b)熔融共混挤出的物料进行牵引、切粒从而得到无卤阻燃透明聚碳酸酯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碳酸酯材料,所述制备方法在步骤(a)之前还包含步骤(i):对PC树脂120℃-140℃下干燥。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聚碳酸酯材料,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b)中,所述双螺杆挤出机具有5个不同的温度控制区。
12.一种阻燃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通过下述制备方法得到:将含磷-碳桥链DOPO衍生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溶液,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将该溶液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进行混合,加热到50-120℃使溶剂蒸发,从而所述DOPO衍生物重结晶分散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表面由此得到阻燃剂组合物。
13.一种阻燃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通过下述制备方法得到:将含磷-碳桥链DOPO衍生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溶液,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存在条件下,将该溶液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进行共混,使溶剂蒸发,从而所述DOPO衍生物重结晶分散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表面由此得到阻燃剂组合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阻燃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溶液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进行共混时,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压力为10-30MPa,温度为20-60℃。
15.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阻燃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溶液与纳米二氧化硅或硅溶胶进行共混时,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压力为20MPa,温度为20-60℃。
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丙酮、乙二醇、丙二醇、二甲醚、二乙醚、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乙醚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17.一种无卤阻燃透明聚碳酸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
(a)将聚碳酸酯树脂干燥之后与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阻燃剂组合物或者权利要求12-16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阻燃剂组合物混合形成原料;
(b)步骤(a)得到的原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挤出,所述双螺杆挤出机各区的温度为250℃-280℃;
(c)将步骤(b)熔融共混挤出的物料进行牵引、切粒从而得到无卤阻燃透明聚碳酸酯材料。
18.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阻燃剂组合物或权利要求5-11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材料在电气设备外壳或汽车塑料部件中的应用。
CN201610564840.XA 2016-07-18 2016-07-18 无卤含磷硅阻燃剂、阻燃透明聚碳酸酯材料及制备和应用 Active CN1060090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64840.XA CN106009038B (zh) 2016-07-18 2016-07-18 无卤含磷硅阻燃剂、阻燃透明聚碳酸酯材料及制备和应用
PCT/CN2016/099238 WO2018014443A1 (zh) 2016-07-18 2016-09-18 无卤含磷硅阻燃剂、阻燃透明聚碳酸酯材料及制备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64840.XA CN106009038B (zh) 2016-07-18 2016-07-18 无卤含磷硅阻燃剂、阻燃透明聚碳酸酯材料及制备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09038A CN106009038A (zh) 2016-10-12
CN106009038B true CN106009038B (zh) 2019-05-24

Family

ID=57119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64840.XA Active CN106009038B (zh) 2016-07-18 2016-07-18 无卤含磷硅阻燃剂、阻燃透明聚碳酸酯材料及制备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09038B (zh)
WO (1) WO20180144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9462B (zh) * 2016-12-29 2018-11-2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在超临界CO2中制备纳米TiO2接枝DOPO的方法
CN106832688A (zh) * 2017-03-22 2017-06-13 安徽星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氯化石蜡溶胶交联聚合物改性电缆料的制备方法
US20200048410A1 (en) * 2017-04-14 2020-02-13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Synthesis of a phosphorous containing monomer and the incorporation in polycarbonate by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thereof
CN108059824B (zh) * 2017-12-20 2020-09-04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透明阻燃高温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127093A1 (zh) * 2017-12-27 2019-07-04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含磷硅阻燃剂、其制备方法、阻燃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和覆金属箔层压板
CN108864475A (zh) * 2018-07-24 2018-11-23 山东大学 一种硅-磷杂化阻燃硬质聚合物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GB201903079D0 (en) 2019-03-07 2019-04-24 Oxford Sustainable Fuels Ltd Process
CN110183726B (zh) * 2019-06-05 2020-06-09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组合物的阻燃高分子材料
US11732130B2 (en) 2019-12-04 2023-08-22 Covestro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 Co. Kg Flame retardant impact-modified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
CN111253739B (zh) * 2020-01-14 2022-12-02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贵州省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dopo衍生物/碳纳米管协效阻燃玻纤尼龙复合材料
CN113621178B (zh) * 2020-05-09 2022-08-2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纳米金属氢氧化物无卤阻燃剂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621120A (zh) * 2020-07-16 2020-09-04 贵阳学院 一种复合阻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78200B (zh) * 2021-07-08 2022-05-27 北京化工大学 含磷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529199B (zh) * 2021-08-10 2023-06-20 瑞安市博安防刺穿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性的纳米SiO2-超分子量聚乙烯防穿刺纤维的合成方法
CN114381100A (zh) * 2021-12-24 2022-04-22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阻燃增韧改性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24815B (zh) * 2022-07-06 2023-10-10 南京中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型纳米陶瓷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9376A (zh) * 2010-09-09 2012-04-04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表面接枝有机功能分子的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086593A (zh) * 2014-07-14 2014-10-08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类dopo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774476A (zh) * 2015-03-10 2015-07-15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含磷阻燃组合物以及使用它的含磷聚苯醚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和层压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14003A1 (de) * 1997-04-04 1998-10-08 Basf Ag Flammwidrige thermoplastische Formmassen mit guter Fließfähigkeit
TWI598357B (zh) * 2009-05-19 2017-09-11 亞比馬利股份有限公司 Dopo衍生物阻燃劑
SG184196A1 (en) * 2010-03-31 2012-10-30 Albemarle Corp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dopo-derived compounds and compositions thereof
CN103788408B (zh) * 2014-01-22 2016-09-28 广州辰东新材料有限公司 Dopo改性无机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9376A (zh) * 2010-09-09 2012-04-04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表面接枝有机功能分子的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086593A (zh) * 2014-07-14 2014-10-08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类dopo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774476A (zh) * 2015-03-10 2015-07-15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含磷阻燃组合物以及使用它的含磷聚苯醚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和层压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14443A1 (zh) 2018-01-25
CN106009038A (zh) 201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9038B (zh) 无卤含磷硅阻燃剂、阻燃透明聚碳酸酯材料及制备和应用
CN105062050B (zh) 一种耐酸碱无卤阻燃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9353B (zh) 一种新型无卤阻燃组合物、无卤阻燃pbt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21816B (zh) 阻燃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共混物及制法
CN102079842B (zh) 一种超高流动阻燃abs改性树脂
CN102731921B (zh) 一种替代abs的耐候聚合物合金
CN110105738B (zh) 一种阻燃pc/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002203A (zh) 一种阻燃asa改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2096A (zh) 一种无卤阻燃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25797B (zh) 一种阻燃塑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059499B (zh) 一种阻燃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TW200811117A (en) Phosphors-containing compounds used as a flame retardant
CN104693701A (zh) 低翘曲无卤阻燃玻纤增强pbt/a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Bao et al. Synthesis of a novel flame retardant with phosphaphenanthrene and phosphazene double functional groups and flame retardancy of poly (lactic acid) composites
CN104945876A (zh) 一种低烟密度pc/abs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73825A (zh) 固体增塑高阻燃pvc护套料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8800B (zh) 无卤阻燃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29313A (zh) 一种无卤阻燃高抗冲聚苯乙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37306A (zh) 一种耐低温阻燃抗静电pc/pbt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7046B (zh) 低添加量高阻燃性的阻燃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9264A (zh) 阻燃性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CN107446338A (zh) 一种高灼热丝阻燃增强ppo/p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54547B (zh) 固体缩聚型磷酸酯阻燃pbt/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2050A (zh)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低烟无卤阻燃pa6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67038B (zh) 一种非卤环保阻燃p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