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5246B - 具除草、杀虫或杀菌活性的二苯醚类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具除草、杀虫或杀菌活性的二苯醚类化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85246B CN105985246B CN201510098121.9A CN201510098121A CN105985246B CN 105985246 B CN105985246 B CN 105985246B CN 201510098121 A CN201510098121 A CN 201510098121A CN 105985246 B CN105985246 B CN 1059852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und
- formula
- chloro
- epoxide
- nitr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式(I)所示的二苯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式中R、R1、R2、X、W具有说明书中所给定义。本发明式(I)化合物具有除草、杀虫或杀菌生物活性,尤其是对刺苋和和龙葵等双子叶杂草具有很高的活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除草、杀虫、杀菌剂领域,具体涉及具有除草、杀虫、杀菌生物活性的二苯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含有所述化合物的除草、杀虫、杀菌剂组合物、以及用这些化合物控制杂草、害虫、有害病菌的用途与方法。
背景技术
二苯醚类化合物具有防除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活性,并有多个该类活性化合物被成功开发为除草剂,如式(P-1)所示的乙氧氟草醚(Oxyfluorfen)是美国Rohm Hass公司生产的二苯醚类除草剂之一。乙氧氟草醚是兼有基叶处理活性的使用剂量为90~180克有效成分/公顷的高效土壤处理剂,但使用中往往伤害作物(①屠乐平,孙锡治。乙氧氟草醚作用特性的研究。《农药》1982,Vol(2),p58;②方园。水稻苗期喷施乙氧氟草醚易发生药害。《杂草科学》2013,Vol(1)p61)。尽管乙氧氟草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鉴于其具有高效除草活性等优点,它一直在植物保护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效性、高选择性、高环境相容性和经济性是现代农药应该具备的特点。除草剂的高选择性不仅体现在对非靶标生物的低毒性,也体现在对作物的安全性,并且对施用作物安全更是除草剂必备特性。为进一步提高乙氧氟草醚等二苯醚类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和其经济性,获得对施用作物高度安全,同时又经济并具有高除草活性的二苯醚类化合物,发明人将N或硫等杂原子引入苯环上,设计并合成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且不同于(P-1)所示乙氧氟草醚等二苯醚类除草剂的具有广谱活性的二苯醚类化合物。本发明化合物以更简单结构的对卤三氟甲苯代替大多二苯醚类除草剂中的3,4-二卤三氟甲苯。与3,4-二卤三氟甲苯相比,本发明所用原料对卤三氟甲苯成本更低;本发明化合物对杂草的活性相当于乙氧氟草醚,部分化合物对部分杂草的活性还稍优于乙氧氟草醚,但它们对作物的安全性却远优于乙氧氟草醚;本发明有的化合物还显示出明显的杀虫和/或杀菌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式(I)所示的具有杂草、害虫、有害病菌等生物活性的二苯醚类化合物及其异构体:
其中:
R代表羟基、胺基、C1-C12烷氧基、C3-C8环烷基氧基、C1-C12烷硫基、C3-C8环烷基硫基、C1-C12烷基氧基胺基、C3-C8环烷基氧基胺基、C2-C12链烯基氧基胺基、C2-C12链炔基氧基胺基、C1-C12烷基磺酰基胺基、C1-C12烷基亚磺酰基胺基、C3-C8环烷基磺酰基胺基、C3-C8环烷基亚磺酰基胺基、C2-C12链烯基磺酰基胺基、C2-C12链烯基亚磺酰基胺基、C2-C12链炔基磺酰基胺基、C2-C12链炔基亚磺酰基胺基;且R中氢原子的0个、部分或全部可被选自下列中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取代:卤素、C1-6烷基、C2-6链烯基、C2-6链炔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C1-6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C1-6卤代烷硫基、C1-6烷基氧基羰基、C1-6烷氧烷氧基羰基、C1-6卤代烷基氧基羰基、C1-6卤代烷氧烷氧基羰基、C1-6烷基硫基羰基、C1-6烷基胺基羰基、C3-8环烷基氧基羰基、C3-8环烷基硫基羰基、C2-6链烯基氧基羰基、C2-6链炔基氧基羰基、C2-6链烯基胺基羰基、C2-6链炔基胺基羰基;
R1是硝基、C1-C12烷基硫基、C1-C12烷基磺酰基、C1-C12烷基亚磺酰基、C3-C8环烷基亚磺酰基、C3-C8环烷基磺酰基、C2-C12链烯基磺酰基、C2-C12链烯基亚磺酰基、C2-C12链炔基磺酰基、C2-C12链炔基亚磺酰基;
R2是氢或卤素;
X是氯、溴或碘;
W是氧或硫;
上面给出的化合物(I)的定义中,所用术语不论单独使用还是用在复合词中,代表如下取代基:
卤素:指氟、氯、溴、碘;
烷基:指直链或支链烷基;
环烷基:指饱和或不饱和环烷基;
卤代烷基:指直链或支链烷基,在这些烷基上的氢原子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取代;
链烯基;指直链或支链烷基,并可在任何位置上存在有双键;
卤代链烯基:指直链或支链烷基,并可在任何位置上存在有双键,且其中的氢原子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取代;
卤代环烷基:指饱和或不饱和环烷基,且其中的氢原子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取代;
链炔基;指直链或支链烷基,并可在任何位置上存在有三键;
卤代炔基:指直链或支链烷基,并可在任何位置上存在有三键,且其中的氢原子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取代。
本发明优选的化合物为式(I)所示化合物,其中:
R代表羟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氧基胺基、C2-C12链烯基氧基胺基、C2-C12链炔基氧基胺基、C1-C12烷基磺酰基胺基、C1-C12烷基亚磺酰基胺基;且R中氢原子的0个、部分或全部可被选自下列中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取代:C1-6烷基、C1-6烷基氧基羰基、C1-6烷氧烷氧基羰基、C1-6卤代烷基氧基羰基、C1-6卤代烷氧烷氧基羰基、C3-8环烷基氧基羰基、C2-6链烯基氧基羰基、C2-6链炔基氧基羰基;
R1是硝基、C1-C12烷基磺酰基、C3-C8环烷基磺酰基、C2-C12链烯基磺酰基、C2-C12链炔基磺酰基;
R2是氢或卤素;
X是氯、溴或碘;
W是氧或硫。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化合物为式(I)所示化合物,其中:
R代表C1-C6烷氧基、C1-C6烷基氧基胺基、C2-C6链烯基氧基胺基、C2-C6链炔基氧基胺基、C1-C6烷基磺酰基胺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胺基;且R中氢原子的0个、部分或全部被选自下列中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取代:C1-6烷基氧基羰基、C1-6烷氧烷氧基羰基、C1-6卤代烷基氧基羰基、C1-6卤代烷氧烷氧基羰基、C2-6链烯基氧基羰基、C2-6链炔基氧基羰基;
R1是硝基、C1-C6烷基磺酰基、C2-C12链烯基磺酰基、C2-C12链炔基磺酰基;
R2是氢或卤素;
X是氯、溴或碘;
W是氧。
本发明再进一步优选的化合物为式(I)所示化合物,其中:
R代表C1-C6烷氧基;且C1-C6烷氧基中氢原子的1个或多个被选自下列中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取代:C1-6烷基氧基羰基、C1-6烷氧烷氧基羰基、C1-6卤代烷基氧基羰基、C1-6卤代烷氧烷氧基羰基、C2-6链烯基氧基羰基、C2-6链炔基氧基羰基;
R1是硝基、甲基磺酰基;
R2是氢;
X是氯;
W是氧。
本发明特别优选的式(I)化合物是下述化合物的S型、R型或S型和R型任何比例的混合物:
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01);
乙氧羰基甲基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02);
(S)-1-甲氧基-1-氧代-2-丙基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03);
(R)-1-甲氧基-1-氧代-2-丙基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04);
(R/S)-1-乙氧基-1-氧代-2-丙基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05);
(S)-1-乙氧基-1-氧代-2-丙基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06);
(R)-1-乙氧基-1-氧代-2-丙基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07);
(S)-1-甲氧基-1-氧代-2-丙基2-氯-5-(((2-氯-4-三氟甲基-6-硝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17);
(R)-1-甲氧基-1-氧代-2-丙基2-氯-5-(((2-氯-4-三氟甲基-6-硝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18);
(S)-1-乙氧基-1-氧代-2-丙基2-氯-5-(((2-氯-4-三氟甲基-6-硝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19);
(R)-1-乙氧基-1-氧代-2-丙基2-氯-5-(((2-氯-4-三氟甲基-6-硝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20);
N-(2-炔丙氧基)-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酰胺(21);
N-(甲基磺酰基)-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酰胺(22);
(S)-1-甲氧基-1-氧代-2-丙基2-氯-5-(((2-甲磺酰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28);
(R)-1-甲氧基-1-氧代-2-丙基2-氯-5-(((2-甲磺酰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29);
(S)-1-乙氧基-1-氧代-2-丙基2-氯-5-(((2-甲磺酰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30);
(R)-1-乙氧基-1-氧代-2-丙基2-氯-5-(((2-甲磺酰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31)。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一种或多种异构体的形式存在。异构体包括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几何异构体。本发明式(I)所示的化合物,由于其中的碳—碳双键连接不同的取代基而可以形成几何异构体(分别以Z和E来表示不同的构型),本发明包括Z型异构体和E型异构体以及它们任何比例的混合物。本发明式(I)所示的化合物,由于其中所含同一碳原子上连接四个不同的取代基而形成立体异构体(分别以R和S来表示不同的构型),本发明包括R型异构体和S型异构体以及R异构体和S异构体任何比例的混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防治杂草、害虫、有害病菌的含有生物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另外的选自表面活性剂、固体稀释剂和液体稀释剂的组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防治杂草、害虫、有害病菌的含有生物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和有效量的至少一种另外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或制剂的组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防治杂草、害虫、有害病菌的方法,包括将生物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接触杂草、害虫、有害病菌或其环境。同时也涉及这样一种杂草、害虫、有害病菌防治方法,杂草、害虫、有害病菌或其环境用生物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或含有式(I)化合物和生物有效量的至少一种另外的化合物或制剂的混合物进行接触来防治杂草、害虫、有害病菌。
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具有广谱活性:有的化合物可用于防治杂草,还可用于防治有害病菌或害虫。而且有的化合物对某些杂草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使得在很低的剂量下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
本发明优选的组合物是含有上述优选化合物的组合物。优选的方法是使用上述优选化合物的方法。
下面用表1~表2中列出的部分式(I)化合物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本发明中所给熔点均未经校正;本发明所合成的式(I)化合物为粘性固体时,有些粘性固体冰箱放置后会固化为非粘性固体;表1中所有化合物在LC-MS(APCI,Pos)(Agilent1100Series LC/MSD)中均可观察到其分子离子峰;表1中化合物的1H NMR(Varian INOVA-300 spectrometer)以tetramethylsilane(TMS)作内标,氘代氯仿(CDCl3)或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作溶剂。
表1
*R表示R型异构体、S表示S型异构体、R/S表示R和S异构体混合物
表2
本发明式(I)所示的化合物可以通过下面所示的反应式1得到;反应式1中的(II)可以通过下面所示的反应式2得到,反应式1中的(III)可以通过购买或常规合成方法得到;反应式2中的(IV)可以通过下面所示的反应式3得到。反应式1至反应式3中取代基除特别指明外均如前所限定。
反应式1:
反应式2:
反应式3:
式(I)的化合物可以这样来制备(反应式1):在合适的溶剂如二氯甲烷、甲苯、二氯乙烷、氯仿或四氢呋喃中,于-10℃~溶剂回流温度,在合适的碱如三乙胺、吡啶、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或碳酸氢钠存在下,用式(II)所示的化合物和式(III)所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式(I W=O)所示化合物;式(I W=O)所示化合物经硫化处理得式(I W=S)化合物。
式(II)的化合物可以这样来制备(反应式2):在合适的溶剂如三氯甲烷、甲苯、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中,式(IV)所示的化合物与酰化试剂如氯化亚砜、光气、草酰氯或三氯化磷等反应即得式(II)所示化合物。
式(IV)的化合物可以这样来制备(反应式3):在合适的溶剂如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氧六环、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或四氢呋喃的单一溶剂或其中两者的混合溶剂中,在没有碱存在或在合适碱如C1-C6醇钠、氢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三乙胺或吡啶存在下,于25℃~体系回流温度下,用2-卤-5-羟基苯甲酸和相应式(V)所示的化合物反应后,再经酸化等处理得式(IV)所示的化合物。
具体合成方法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有更详细的阐述。
本发明提供的式(I)化合物在15~2250克有效成分/公顷用量下具有广谱生物活性,既可用于防治杂草,还可用于防治害虫或有害病菌,有的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杂草防治作用,在很低的剂量下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式(I)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且有的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特别是在农业、园艺、花卉和卫生杂草、害虫、有害病菌的防治方面表现出活性。这里所述的有害生物包括,但不仅限于此:
禾本科杂草:马唐、稗草、狗尾草、硬草、菵草、雀麦、看麦娘、节节麦、碱茅、星星草、野燕麦、黑麦草、千金子等;
阔叶杂草:苘麻、繁缕、龙葵、藜、凹头苋、反枝苋、刺苋、鳢肠等。
害虫:同翅目如叶蝉、飞虱、蚜虫,鳞翅目如东方粘虫、螟虫、斜纹夜蛾、小菜蛾、甜菜夜蛾、粉纹夜蛾,菜青虫等,膜翅目如叶蜂幼虫等,双翅目如伊蚊、库蚊、蝇等,蜱螨目如桔全爪螨、棉叶螨等。
有害病原菌:疫霉属种类,白粉属种类,赤霉属种类,黑星菌属种类,核盘菌属种类,丝核菌属种类,葡萄孢属种类,梨孢属种类,镰孢属种类,如水稻纹枯病;麦类条锈病、叶锈病和其它锈病;甜菜、大豆和稻谷上的其尾孢霉属病。番茄、黄瓜、葡萄灰霉病。蔬菜(如黄瓜)上的铰链孢属病。黄瓜上的炭疽病,苹果黑星病,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马铃薯和番茄上的疫病,稻谷上的单子菌以及其他宿主如小麦和大麦、蔬菜上的其它丝核菌;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辣椒疫霉病。
单独使用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时,对控制杂草、害虫、有害病菌是有效的,它们也可以与其他生物化学物质一起使用,这些物质包括其他除草剂、杀菌剂和杀虫剂。
以本发明式(I)化合物作为有效成份的农用制剂,可以制成所希望的任何一种剂型,如干的压缩颗粒、易流动混合剂、粒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可乳化的浓缩物、粉剂、粉状浓缩物、微乳胶、悬浮剂、乳油、水乳剂、可溶性液剂、水剂、可分散液剂,适宜的助剂包括载体(稀释剂)和其它辅助剂如展着剂、乳化剂、湿润剂、分散剂、粘着剂和分解剂。这些制剂中含有同惰性的、药理学可接受的固体或液体稀释剂混合了本发明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实例也可以制成所希望的任何一种剂型,如干的压缩颗粒、易流动混合剂、粒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可乳化的浓缩物、粉剂、粉状浓缩物、微乳胶、悬浮剂、乳油、水乳剂、可溶性液剂、水剂、可分散液剂,适宜的助剂包括载体(稀释剂)和其它辅助剂如展着剂、乳化剂、湿润剂、分散剂、粘着剂和分解剂。这些制剂中含有同惰性的、药理学可接受的固体或液体稀释剂混合了本发明的化合物。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的收率均未经优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例说明表1中化合物06的制备方法。
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2-氯-5-羟基苯甲酸(20mmol),碳酸钾(40mmol)和2-氯-5-三氟甲基硝基苯(20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40ml)中,于130-140℃条件下搅拌反应5-6hr后,冷却至室温并倒入冰水(250mL)中,5%稀盐酸调PH至4-5,过滤,干燥,得土黄色固体标题化合物5.1g。
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酰氯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9mmol)和二氯亚砜(25mmol)在氯仿(40mL)中回流反应2-3hr后,脱除过量的二氯亚砜和溶剂,得米白色粘性固体的标题化合物2.9g。
(S)-1-乙氧基-1-氧代-2-丙基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于冰浴冷却并搅拌条件下,向S-乳酸乙酯(6mmol)和吡啶(7mmol)的二氯甲烷(30ml)溶液中,滴加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酰氯(7mmol),滴毕后继续保温搅拌反应2-3hr。反应物倒入冰水中,分液,有机相经干燥,脱溶,柱层析[V(石油醚/乙酸乙酯)=60:1]得1.5淡黄色固体标题化合物。
实施例2本实施例说明表1中化合物07的制备方法。
(R)-1-乙氧基-1-氧代-2-丙基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参照实施例1的方法,用R-乳酸乙酯代替S-乳酸乙酯可以制备得淡黄色固体标题化合物。
实施例3本实施例说明表1中化合物17的制备方法。
2,3-二氯-5-三氟甲基硝基苯冰浴冷却并搅拌条件下,向3,4-二氯三氟甲基苯(75mmol)中滴加98%浓硫酸(20.4mL)和68%浓硝酸(5.2mL)的混合液,保温在0-5℃,搅拌15-30min后,升温至35-40℃,反应2~3hr。冷却至室温,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分别用碳酸氢钠水溶液和水洗至中性,干燥,脱除溶剂得14.4g黄色液体的标题化合物。
2-氯-5-(((2-氯-4-三氟甲基-6-硝基)苯基)氧基)苯甲酸2-氯-5-羟基苯甲酸(35mmol),碳酸钾(70mmol)和2,3-二氯-5-三氟甲基硝基苯(35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60ml)中,于130-140℃条件下搅拌反应5-6hr后,冷却至室温并倒入冰水(300mL)中,5%稀盐酸调PH至4-5,过滤,干燥,得土黄色固体标题化合物10.5g。
2-氯-5-(((2-氯-4-三氟甲基-6-硝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酰氯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11mmol)和二氯亚砜(35mmol)在氯仿(50mL)中回流反应2-3hr后,脱除过量的二氯亚砜和溶剂,得橙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4.3g。
(S)-1-甲氧基-1-氧代-2-丙基2-氯-5-(((2-氯-4-三氟甲基-6-硝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于冰浴冷却条件下,向S-乳酸乙酯(10mmol)和吡啶(12mmol)的二氯甲烷(50ml)溶液中,滴加2-氯-5-(((2-氯-4-三氟甲基-6-硝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酰氯(12mmol),滴毕后继续保温搅拌反应2-3hr。倒入水中,分液,有机相经干燥,脱溶,柱层析[V(石油醚/乙酸乙酯)=50:1]得1.2g淡黄色粘性固体标题化合物,含量96%(HPLC)。
实施例4本实施例说明表1中化合物21的制备方法。
N-(2-炔丙氧基)-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酰胺于冰浴冷却并搅拌条件下,向O-炔丙基羟胺盐酸盐(5mmol)和三乙胺(10mmol)的二氯甲烷(50mL)溶液中,滴加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酰氯(5mmol),滴毕后继续保温搅拌反应2-3hr。倒入水中,分液,有机相经干燥,脱溶,柱层析[V(石油醚/乙酸乙酯)=50:1]得0.7g黄色固体标题化合物。
实施例5本实施例说明表1中化合物22的制备方法。
N-(甲基磺酰基)-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酰胺于冰浴冷却并搅拌条件下,向甲基磺酰胺(5.0mmol)的吡啶(15mL)溶液中,滴加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酰氯(4.0mmol),滴毕后继续室温搅拌反应过夜。减压脱掉吡啶,加入盐酸(2mL),然后用乙醚(2×100ml)萃取,有机相经干燥,脱溶,柱层析[V(石油醚/乙酸乙酯)=40:1]得0.5g淡黄色固体标题化合物,含量为95%(HPLC)。
实施例6本实施例说明表1中化合物28的制备方法。
2-氯-5-三氟甲基苯胺于50~60℃并搅拌条件下,向2-氯-5-三氟甲基硝基苯(40mmol),醋酸(45mL)和水(18mL)的反应体系中分批加入铁粉(40mmol),加毕后保温反应1~2hr,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调节pH至中性。减压抽滤,滤液用乙酸乙酯萃取(2×150mL),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7.32g棕红色液体标题化合物。
2-甲硫基-4-三氟甲基氯苯于0~5℃并搅拌条件下,向2-氯-5-三氟甲基苯胺(25mmol)和稀盐酸(50mL)的反应体系中滴加亚硝酸钠(27mmol)的水(20mL)溶液,滴毕后,保温反应30~45min,再滴加20%的甲硫醇钠水溶液(50mmol),继续保温反应1~2hr后,于室温下反应16~20hr。乙醚萃取(2×100mL),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棕红色固体标题化合物4.32g。
2-甲磺酰基-4-三氟甲基氯苯于0~5℃并搅拌条件下,向2-甲硫基-4-三氟甲基氯苯(9.0mmol),浓硫酸(0.5g)和醋酸(24mL)的反应体系中,滴加50%双氧水(8.0g),滴毕后,升至室温反应20~24hr。反应液倒入冰水(100mL)中,二氯甲烷萃取(2×50mL),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米白色固体标题化合物1.75g。
2-氯-5-(((2-甲磺酰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2-氯-5-羟基苯甲酸(10mmol),碳酸钾(20mmol)和2-甲磺酰基-4-三氟甲基氯苯(20mmol)在N,N-二甲基甲酰胺(40ml)中,于130-140℃条件下搅拌反应5-6hr后,冷却至室温并倒入冰水(200mL)中,5%稀盐酸调PH至4-5,过滤,干燥,得棕黄色粘性固体标题化合物4.5g。
2-氯-5-(((2-甲磺酰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酰氯2-氯-5-(((2-甲磺酰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10mmol)和二氯亚砜(25mmol)在氯仿(40mL)中回流反应2-3hr后,脱除过量的二氯亚砜和溶剂,得棕色粘性固体的标题化合物3.5g。
(S)-1-乙氧基-1-氧代-2-丙基2-氯-5-(((2-甲磺酰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于冰浴冷却并搅拌条件下,向S-乳酸乙酯(6mmol)和吡啶(10mmol)的二氯甲烷(30ml)溶液中,滴加2-氯-5-(((2-甲磺酰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酰氯(7mmol),滴毕后继续保温搅拌反应2-3hr。倒入水中,分液,有机相经干燥,脱溶,柱层析[V(石油醚/乙酸乙酯)=60:1]得0.5g淡黄色粘性固体标题化合物。
生测实施例
对本发明化合物进行了除草、杀虫和杀菌活性测试试验,部分实验结果如下。
实施例7除草活性评价
方法:(1)在截面积64cm2的塑料盆钵中定量装土压平,置于不锈钢盆中,选取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种子,分单子叶杂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等】和双子叶杂草【苘麻(Abutilontheophrasti)、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藜(Chenopodium album)、龙葵(Solanumnigrum)、鳢肠(Eclipta prostrata)等】分钵播种,各占钵面积的1/3,覆1cm厚细土,从塑料盆钵底部加水至上层土壤浸润,置于温室培养,待试材长至所需叶龄进行试验处理;(2)称取适量本发明提供的式(I)化合物,以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再加入少量吐温80乳化剂,搅拌均匀,加入定量清水,配制成所需浓度,设相应溶剂和清水为对照;(3)处理方式:试材播种次日进行苗前土壤处理,单子叶试材长至1叶1心期、双子叶试材长至2片真叶期进行苗后茎叶处理;(4)按设置剂量定量移取药液进行茎叶喷雾和土壤喷雾处理,分别以喷雾溶剂和清水为对照;(5)处理试材置于温室培养;(6)处理10-25天后目测地上部生长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按以下公式计算各化合物对杂草的防效:防效(%)=100×(对照株高-处理株高)/对照株高。结果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对杂草具有显著活性,部分结果如表3~表5。同时比较了本发明化合物与商品对照药剂乙氧氟草醚对重要杂草龙葵等的除草活性,结果见表6~表7。
结果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如06等对龙葵和鳢肠的除草活性都稍优于对照药剂乙氧氟草醚。
表3部分化合物在2250克/公顷剂量下的除草活性
表4部分化合物在45克/公顷剂量下的茎叶处理除草活性
表5部分化合物土壤处理对刺苋和藜的活性
表6部分化合物茎叶处理对龙葵等杂草的活性
表7 22土壤处理对龙葵等杂草的活性结果
实施例8作物安全性评价
选取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试材种子,用0.1%HgCl2消毒5min后用蒸馏水浸种12hr,滤出放入小瓷盘(内放润湿吸水纸)中,于25℃植物生长箱内催芽24hr,取大小和芽长一致的种子10粒,播于64cm2定量装土的塑料盆钵中,覆1cm厚细土并淋水,置于温室分别培养至萌发期和2~4叶期。处理剂量:240、120、60、30g/ha;处理方式:苗后茎叶处理。
准确称取样品,用适宜溶剂溶解后加入少许乳化剂,再加入适量微热的蒸馏水,取温室培养材料,分别编号,每处理重复2次,用系列浓度化合物进行茎叶喷雾和土壤喷雾,分别以喷雾对照药剂和清水及溶剂为对照,处理试材置于温室培养。处理7~25d后观察受害症状,目测地上部生长抑制率并称量地上部分鲜重,鲜重抑制率按以下公式计算,部分结果见表8。
表8部分化合物对不同作物的安全性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如06在240克/公顷剂量下对所测试的双子叶作物(棉花、油菜)和单子叶作物(玉米、水稻、小麦)都基本安全,而在同样测试条件下,乙氧氟草醚对所测试的双子叶作物(棉花、油菜)和单子叶作物(玉米、水稻、小麦)均不安全。特别是对水稻,即使在低至30克/公顷剂量下,乙氧氟草醚都能使水稻100%死苗。可见与对照药剂乙氧氟草醚相比,本发明化合物如06等对所测试的作物(棉花、油菜、玉米、水稻、小麦)具有更高和更好的安全性。
实施例9对豆蚜(Aphis fabae)的杀虫活性评价
方法如下:称取适量本发明提供的式(I)化合物,以合适溶剂如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再加入少量吐温80乳化剂,搅拌均匀,加入定量清水,配制成所需浓度,设清水为对照。将豆蚜接于刚出土的豆苗上,每株接20头以上,然后将豆苗连同试虫一起浸渍于本发明提供的式(I)化合物的药液中,5秒钟后取出,吸去多余药液,插入吸水的海棉中,用玻管罩住,24小时后检查存活和死亡虫数。试验重复3次,结果取平均值。活性(死亡率)相对空白对照以百分比计。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化合物对豆蚜具有明显活性。如在500mg/L浓度下,化合物29和31等对豆蚜具有60~80%的活性,化合物28等具有﹥90%的活性;进一步降低浓度至200mg/L,28对豆蚜仍具有75%以上的活性。而在同样条件下,因乙氧氟草醚对作物蚕豆蚜的伤害,难以准确测定其对豆蚜的活性,也未见乙氧氟草醚具有杀蚜虫活性的文献报道。
实施例10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onia sclerotiorum)的杀菌活性
方法如下:待测化合物溶于适宜溶剂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再用含0.1%Tween80乳化剂的无菌水稀释至所需浓度;用移液管取3mL药液加入冷却至45℃的27mL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DA)中并充分摇匀后倒入培养皿;冷却后用接种针从培养7天的油菜菌核病菌菌落边缘取6mm直径菌丝块,移至培养皿中央,菌丝面朝下,同时设不含待测化合物的空白为对照,每处理4次重复;处理完毕后将培养皿置于28℃恒温生化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测量菌丝生长直径,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并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活性相对于空白对照以百分比计。结果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病菌具有活性。如化合物01、04和07等,在10mg/L浓度下对油菜菌核病菌具有>70%的活性,化合物28、29和31等,在25mg/L浓度下对油菜菌核病菌具有>60%的活性。而乙氧氟草醚则未见其具有油菜菌核病活性的文献报道。
实施例11对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的活性
盆栽法:待测化合物溶于适宜溶剂如N,N-二甲基甲酰胺中,用含0.1%Tween80乳化剂的无菌水稀释至所需浓度;水稻纹枯病原菌转至PDA平板活化培养后转至PD培养基中,恒温水浴培养4天后,将培养好的菌丝球用匀浆机粉碎并用清水调配至一定浓度的菌悬液;黄瓜长至展平两片子叶时,喷施上述药液,24hr后喷施菌悬液至幼苗表面;保湿培养并观察幼苗发病情况,当空白对照处理发病明显时,开始记载各处理的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活性相对于空白对照以百分比计。
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具有明显防治效果,如化合物19对水稻纹枯病具有70%以上的活性。而乙氧氟草醚则未见其具有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的文献报道。
实施例12对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的杀菌活性
参照对油菜菌核病菌活性的测定方法,测试本发明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活性。结果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具有活性。如在25mg/L浓度下,化合物18、20和21等对麦赤霉病菌具有﹥60%的活性,化合物17和19等对麦赤霉病菌具有﹥70%的活性;降低浓度至5mg/L,化合物17和19等对麦赤霉病菌仍具有55%以上的活性;而乙氧氟草醚则未见其具有小麦赤霉病菌活性的文献报道。
Claims (8)
1.具除草活性的二苯醚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用通式(I)表示二苯醚类化合物:
其中:
R代表C1-C12烷氧基;且R中氢原子的部分或全部被C1-6烷基氧基羰基取代;
R1是硝基;
R2是氢;
X是氯;
W是氧;
上面给出的化合物(I)的定义中,所用术语不论单独使用还是用在复合词中,代表如下取代基:
烷基:指直链或支链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苯醚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所示化合物中:
R代表C1-C6烷氧基;且R中氢原子的部分或全部被C1-6烷基氧基羰基取代;
R1是硝基;
R2是氢;
X是氯;
W是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二苯醚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所示化合物中:
R代表C1-C6烷氧基;且C1-C6烷氧基中氢原子的1个被选自C1-6烷基氧基羰基取代;
R1是硝基;
R2是氢;
X是氯;
W是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二苯醚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所示化合物是下述化合物:
乙氧羰基甲基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
(S)-1-甲氧基-1-氧代-2-丙基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
(R)-1-甲氧基-1-氧代-2-丙基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
(R/S)-1-乙氧基-1-氧代-2-丙基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
(S)-1-乙氧基-1-氧代-2-丙基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
(R)-1-乙氧基-1-氧代-2-丙基2-氯-5-(((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氧基)苯甲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二苯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所示的化合物通过下面所示的反应制备得到,
反应式1:
反应式2:
反应式3:
在溶剂二氯甲烷、甲苯、二氯乙烷、氯仿或四氢呋喃中,于-10℃~溶剂回流温度,在碱三乙胺、吡啶、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或碳酸氢钠存在下,用式(II)所示的化合物和式(III)所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式(I)化合物;
在溶剂三氯甲烷、甲苯、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中,式(IV)所示的化合物与酰化试剂氯化亚砜、光气、草酰氯或三氯化磷反应得式(II)所示化合物;
通过购买或按常规合成方法合成式(III)所示的化合物;
在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氧六环、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或四氢呋喃的单一溶剂或其中两者的混合溶剂中,在没有碱存在或在碱C1-C6醇钠、氢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三乙胺或吡啶存在下,于25℃~体系回流温度下,用2-卤-5-羟基苯甲酸和式(V)所示的化合物反应后,再经酸化处理得式(IV)所示的化合物;
式中R、R1、R2、X、W具有权利要求1中所给定义。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二苯醚类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在7.5~2250克有效成分/公顷用量下具有除草活性。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二苯醚类化合物用于制备具有除草活性的药物的用途。
8.一种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作为活性组分的如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二苯醚类化合物和可接受的载体,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5~9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98121.9A CN105985246B (zh) | 2015-03-05 | 2015-03-05 | 具除草、杀虫或杀菌活性的二苯醚类化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98121.9A CN105985246B (zh) | 2015-03-05 | 2015-03-05 | 具除草、杀虫或杀菌活性的二苯醚类化合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85246A CN105985246A (zh) | 2016-10-05 |
CN105985246B true CN105985246B (zh) | 2018-04-10 |
Family
ID=57038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98121.9A Active CN105985246B (zh) | 2015-03-05 | 2015-03-05 | 具除草、杀虫或杀菌活性的二苯醚类化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98524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19110A (zh) * | 2013-12-12 | 2014-04-16 | 曹延明 | 二苯醚类茎叶处理剂用于稻田除草方法 |
CN113683509B (zh) * | 2021-10-27 | 2022-01-04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二苯醚酯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和农药杀菌剂 |
CN115536543B (zh) * | 2022-11-10 | 2023-11-03 | 贵州大学 | 一种含异丙醇胺结构的三氯生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49887A (zh) * | 2005-04-22 | 2006-10-25 | 黑龙江大学 | 含氟二苯醚类除草剂 |
CN101230042A (zh) * | 2008-02-02 | 2008-07-30 | 湖南化工研究院 | 引入酰胺结构的脲嘧啶类除草化合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27203C (zh) * | 1998-10-06 | 2005-11-16 | 西巴特殊化学品控股有限公司 | 4,4′-二卤代-o-羟基二苯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2015
- 2015-03-05 CN CN201510098121.9A patent/CN10598524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49887A (zh) * | 2005-04-22 | 2006-10-25 | 黑龙江大学 | 含氟二苯醚类除草剂 |
CN101230042A (zh) * | 2008-02-02 | 2008-07-30 | 湖南化工研究院 | 引入酰胺结构的脲嘧啶类除草化合物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二苯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郑武;《卫生职业教育》;20111231;第29卷(第5期);第155页左栏第1段 * |
磺酰二苯醚类化合物的合成与除草活性研究;曹丽丹 等;《精细化工中间体》;20150228;第45卷(第1期);第13页2.1 合成路线,第13-14页2.3 实验步骤,第14-15页3.2 目标化合物的除草活性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85246A (zh) | 2016-10-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94693B (zh) | 杀真菌吡唑混合物 | |
CN112204021A (zh) | 作为农药的新的杂芳基三唑和杂芳基四唑化合物 | |
CN105753808B (zh) | 噻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WO2006022225A1 (ja) | 光学活性フタルアミド誘導体及び農園芸用殺虫剤並びにその使用方法 | |
CN111662269B (zh) | 1-吡啶基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4277034B (zh) | N‑(芳基烷氧基)芳氧苯氧羧酸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WO2007125984A1 (ja) | イソキサゾリン誘導体及び有害生物防除剤並びにその使用方法 | |
WO2007108483A1 (ja) | N-2-(ヘテロ)アリールエチルカルボキサミド誘導体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有害生物防除剤 | |
EA020755B1 (ru) | Инсектицидные соединения | |
US20180289006A1 (en) | Diarylimidazole compound and harmful organism control agent | |
CN105315199A (zh) | N-吡啶芳氧苯氧羧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12661665B (zh) | 一种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KR20160009657A (ko) | 살진균성 피라졸의 고체 형태 | |
CN108003151B (zh) | N-杂芳基甲基嘧啶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JP7208704B2 (ja) | ピラジン化合物 | |
JPWO2010064688A1 (ja) | ピリミジン誘導体及び該誘導体を含有する農園芸用殺虫剤並びにその使用方法 | |
CN105985246B (zh) | 具除草、杀虫或杀菌活性的二苯醚类化合物 | |
CN108117529A (zh) | N-苯基噻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JP5613461B2 (ja) | ピリミジン誘導体及び該誘導体を含有する農園芸用殺虫剤並びにその使用方法 | |
TWI472297B (zh) | 苯甲氧基嘧啶衍生物及含有該衍生物之農園藝用殺蟲劑及該殺蟲劑之使用方法 | |
CN110066286A (zh) | 具生物活性苯基吡唑啉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7840824B (zh) | 苯氧喹啉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JP7013213B2 (ja) | ピラジン化合物 | |
CN107840825B (zh) | 七氟异丙基喹啉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6187937B (zh) | 丙烯腈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