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0719A - 滑动轴承和具备该滑动轴承的润滑油供给机构 - Google Patents

滑动轴承和具备该滑动轴承的润滑油供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0719A
CN105980719A CN201580007997.6A CN201580007997A CN105980719A CN 105980719 A CN105980719 A CN 105980719A CN 201580007997 A CN201580007997 A CN 201580007997A CN 105980719 A CN105980719 A CN 105980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conquassation
relief portion
oil groove
sem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79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0719B (zh
Inventor
神谷周
梶木悠朗
梶木悠一朗
汤田启二
中武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ho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ho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270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515210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2700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0859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ho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ho Kog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80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0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0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07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9/00Bearings for crankshafts or connecting-rods; Attachment of connecting-rods
    • F16C9/02Crankshaft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7/00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7/02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radial load only
    • F16C17/022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radial load only with a pair of essentially semicircular bearing slee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02Parts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F16C33/04Brasses; Bushes; Linings
    • F16C33/046Brasses; Bushes; Linings divided or split, e.g. half-bearings or rolled slee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02Parts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F16C33/04Brasses; Bushes; Linings
    • F16C33/06Sliding surface mainly made of metal
    • F16C33/10Construction relative to lubrication
    • F16C33/1025Construction relative to lubrication with liquid, e.g. oil, as lubricant
    • F16C33/106Details of distribution or circulation inside the bearings, e.g. details of the bearing surfaces to affect flow or pressure of the liquid
    • F16C33/1065Grooves on a bearing surface for distributing or collecting the liq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9/00Bearings for crankshafts or connecting-rods; Attachment of connecting-rods
    • F16C9/04Connecting-rod bearings; Attachment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60/00Engines or pumps
    • F16C2360/22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02Parts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F16C33/04Brasses; Bushes; Linings
    • F16C33/06Sliding surface mainly made of metal
    • F16C33/10Construction relative to lubrication
    • F16C33/1025Construction relative to lubrication with liquid, e.g. oil, as lubricant
    • F16C33/106Details of distribution or circulation inside the bearings, e.g. details of the bearing surfaces to affect flow or pressure of the liquid
    • F16C33/1075Wedges, e.g. ramps or lobes, for generating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润滑油的温度上升的滑动轴承。圆筒状的主轴承(2),其是将上下一对的上侧轴承(10)和下侧轴承(20)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并且将曲轴轴颈(1a)支承成能够旋转,其中,下侧轴承(20)具备:下游侧压溃退让部(22),其形成在该下侧轴承(20)的内周面中的曲轴轴颈(1a)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和油槽(23),其以与下游侧压溃退让部(22)连通的方式形成于该下侧轴承(20)的内周面。

Description

滑动轴承和具备该滑动轴承的润滑油供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筒状的滑动轴承和具备该滑动轴承的润滑油供给机构的技术,其中,所述滑动轴承是将一对半圆筒状轴承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并且所述滑动轴承将轴部件支承成能够旋转。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如下这样的圆筒状的滑动轴承的技术,其中,所述滑动轴承是将一对半圆筒状轴承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且所述滑动轴承将轴部件支承成能够旋转。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半缺形状的滑动轴承(半圆筒状轴承)具备:压溃退让部(Crush Relief),其形成于内周面的两端部;油槽,其从一个压溃退让部的附近形成至另一个压溃退让部的附近;以及流入阻止部,其形成在该油槽与压溃退让部之间,阻止油槽内的润滑油流入压溃退让部内。
在这样构成的滑动轴承中,油槽和压溃退让部被流入阻止部遮挡而不连通。因此,能够降低从油槽经由压溃退让部泄漏到滑动轴承的外部的润滑油的量。由此,能够将油槽内的润滑油充分地供给至滑动轴承的内周面,从而能够抑制因润滑油量不足而导致的不良情况(烧结或磨损等)的发生。
可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由于油槽内的润滑油难以流出到外部,因此该润滑油的温度上升,反而在如下方面上不利:存在容易发生烧结的担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490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情况而完成的,其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能够抑制润滑油的温度上升的滑动轴承和具备该滑动轴承的润滑油供给机构。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以上所述,接下来,对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进行说明。
即,本发明的滑动轴承是将上下一对的半圆筒状轴承组合在一起而形成且将轴部件支承成能够旋转的圆筒状的滑动轴承,其中,所述上下一对的半圆筒状轴承中的至少一方具备:压溃退让部,其形成在该半圆筒状轴承的内周面上的所述轴部件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和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和油槽,其以与所述压溃退让部连通的方式形成于该半圆筒状轴承的内周面。
所述压溃退让部包括下侧压溃退让部,所述下侧压溃退让部形成在下侧半圆筒状轴承的内周面中的所述轴部件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所述下侧半圆筒状轴承是所述上下一对的半圆筒状轴承中的配置于下侧的半圆筒状轴承,所述油槽包括下侧油槽,所述下侧油槽以与所述下侧压溃退让部连通的方式形成于所述下侧半圆筒状轴承的内周面。
所述下侧油槽仅形成于所述下侧半圆筒状轴承的内周面中的所述轴部件的旋转方向下游侧部分。
所述压溃退让部包括上侧压溃退让部,所述上侧压溃退让部分别形成在上侧半圆筒状轴承的内周面中的所述轴部件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和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所述上侧半圆筒状轴承是所述上下一对的半圆筒状轴承中的配置在上侧的半圆筒状轴承,所述油槽包括上侧油槽,所述上侧油槽以从所述上侧压溃退让部中的一方连通至另一方的方式形成于所述上侧半圆筒状轴承的内周面。
所述压溃退让部分别形成在所述半圆筒状轴承的内周面中的所述轴部件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和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
所述油槽以从所述压溃退让部中的一方连通至另一方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半圆筒状轴承的内周面。
所述油槽形成为:与形成在所述轴部件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所述压溃退让部连通的端部的截面积变得比其它部分的截面积小。
本发明的润滑油供给机构具备:曲轴,其具有连通油路,所述连通油路将曲轴轴颈的外周面与曲轴销的外周面连通,并将润滑油从所述曲轴轴颈的外周面引导至所述曲轴销的外周面;和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动轴承,所述曲轴轴颈被所述滑动轴承支承成能够旋转。
发明的效果
关于本发明的效果,起到了以下所示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滑动轴承中,促进了油槽内的润滑油从压溃退让部排出到外部,由此,能够抑制该油槽内的润滑油的温度的上升。由此,能够抑制滑动轴承的烧结的发生。
在本发明的滑动轴承中,能够促进混入下侧油槽内的异物随着轴部件的旋转而从下侧压溃退让部排出到外部。由此,能够抑制滑动轴承的烧结的发生。
在本发明的滑动轴承中,能够将承受轴部件的面确保得较大。
在本发明的滑动轴承中,即使在存在未通过下侧压溃退让部完全排出的异物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异物经由上侧油槽从上侧压溃退让部排出。
在本发明的滑动轴承中,促进了油槽内的润滑油从压溃退让部排出到外部,由此,能够抑制该油槽内的润滑油的温度的上升。由此,能够抑制滑动轴承的烧结的发生。
在本发明的滑动轴承中,能够限制从压溃退让部排出到外部的润滑油的量。由此,能够在促进润滑油向外部排出的同时确保用于润滑滑动轴承所需要的润滑油的量。
在本发明的润滑油供给机构中,能够抑制从滑动轴承供给至曲轴销的润滑油的温度上升。由此,能够抑制曲轴销的烧结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曲轴的概要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曲轴轴颈的支承部的结构的主剖视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轴承和曲轴轴颈的主剖视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上侧轴承的主剖视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下侧轴承的主剖视图。
图6的(a)是沿图4中的A-A线的剖视图,(b)是沿图5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下侧轴承的下游侧端部的主剖视放大图。
图8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曲轴轴颈的支承部的结构的主剖视图。
图9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轴承和曲轴轴颈的主剖视图。
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上侧轴承的主剖视图。
图11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下侧轴承的主剖视图。
图12的(a)是沿图10中的D-D线的剖视图,(b)是沿图11中的E-E线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上侧轴承的下游侧端部和下侧轴承的上游侧端部的主剖视放大图。
图14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上侧轴承的上游侧端部和下侧轴承的下游侧端部的主剖视放大图。
图15的(a)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下侧轴承的下游侧端部的主剖视放大图,(b)是沿F-F线的剖视图。(c)是沿G-G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根据图中所示的箭头定义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
首先,利用图1,针对与曲轴1相关的结构、和与该曲轴1相关的润滑油供给机构的概要进行说明,其中,在该曲轴1上设置有本发明的滑动轴承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轴承2。
曲轴1是构成内燃机(发动机)的部件,用于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曲轴1主要具备曲轴轴颈1a、曲轴臂1b、曲轴销1c和连通油路1d。
曲轴轴颈1a是本发明的轴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其经由主轴承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气缸体3。在主轴承2上形成有将其外周面与内周面连通的贯通孔14。曲轴销1c经由曲轴臂1b与曲轴轴颈1a连结。曲轴销1c经由连杆轴承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连杆5连结。连通油路1d以将曲轴轴颈1a的外周面与曲轴销1c的外周面连通的方式形成在曲轴1内。
在这样的结构中,从未图示的主注油孔注入的润滑油经由在气缸体3中形成的润滑油路3c被供给至主轴承2。进而,该润滑油经由主轴承2的贯通孔14被供给至该主轴承2的内周面侧。利用该润滑油润滑主轴承2与曲轴轴颈1a的滑动面。
供给到主轴承2的内周面侧的润滑油进一步经由连通油路1d被供给至曲轴销1c的外周面。利用该润滑油润滑曲轴销1c与连杆轴承4的滑动面。
以下,利用图2对曲轴轴颈1a和气缸体3的连结部(曲轴轴颈1a的支承部)的结构进行说明。
气缸体3具备:主体侧壳体3a;和罩3b,其固定于该主体侧壳体3a的下部。在主体侧壳体3a的下端面,以在正面观察时呈半圆弧状凹陷的方式形成有轴承部3d。在罩3b的上端面,以在正面观察时呈半圆弧状凹陷的方式形成有轴承部3e。曲轴轴颈1a以夹入该轴承部3d与轴承部3e之间的方式被支承。此时,在气缸体3与曲轴轴颈1a之间夹设有主轴承2。
在这样的结构中,如果曲轴轴颈1a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正面观察时绕顺时针旋转),则在该曲轴轴颈1a的外周面与主轴承2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经由润滑油路3c供给的润滑油的油膜。曲轴轴颈1a隔着该油膜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主轴承2(或者气缸体3)。
以下,利用图2至图6,对本发明的滑动轴承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主轴承2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2和图3所示的主轴承2是将曲轴轴颈1a支承成能够旋转的圆筒状的滑动轴承。主轴承2具备一对半圆筒状轴承(上侧轴承10和下侧轴承20)。将上侧轴承10和下侧轴承20面对面地上下组装在一起,由此形成圆筒状的主轴承2。
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设由上侧轴承10和下侧轴承20形成的圆筒状的主轴承2的轴线(中心线)为轴线C。
图3、图4和图6的(a)所示的上侧轴承10是本发明的上侧半圆筒状轴承的一个实施方式,并且是形成主轴承2中的上半部的部件。上侧轴承10形成为半圆筒状(在通过轴线的直径处将圆筒切断而成的形状)。上侧轴承10以使其内周面朝向下方的状态配置于气缸体3的主体侧壳体3a的轴承部3d(参照图2)。上侧轴承10主要具备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1、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油槽13和贯通孔14。
图3和图4所示的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1和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是本发明的上侧压溃退让部的一个实施方式,并且是将上侧轴承10的内周面切成凹状而形成的部分。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1形成在上侧轴承10的左下端部(曲轴轴颈1a的旋转方向上游侧(以下,仅记作“上游侧”)的端部)。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形成在上侧轴承10的右下端部(曲轴轴颈1a的旋转方向下游侧(以下,仅记作“下游侧”)的端部)。通过在上侧轴承10上设置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1和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即使在该上侧轴承10的两端部附近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发生不良情况(具体来说,是变形的部分与曲轴轴颈1a局部接触)。
图3、图4和图6的(a)所示的油槽13是本发明的上侧油槽的一个实施方式,其用于在上侧轴承10的内周面中引导润滑油,并在该内周面中适当地贮存润滑油。油槽13形成在上侧轴承10的内周面。油槽13形成为沿着上侧轴承10的圆周方向延伸。油槽13的一端部(上游侧的端部)与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1连通。油槽13的另一端部(下游侧的端部)与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连通。即,油槽13形成为将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1和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连通。
油槽13形成在上侧轴承10的前后中央部(参照图6的(a))。油槽13形成为在其整个区域的范围内在前后方向上成为固定的宽度。另外,油槽13形成为在其整个区域的范围内成为固定的深度。在此,在曲轴轴颈1a中形成的连通油路1d的开口部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于和油槽13相同的位置。由此,在曲轴轴颈1a旋转而使连通油路1d的开口部和油槽13对置的情况下,该油槽13内的润滑油经由连通油路1d供给至曲轴销1c(参照图1)。
贯通孔14将上侧轴承10的内周面(更详细来说,是油槽13)和外周面连通。贯通孔14形成在上侧轴承10的左右中央部(上端部)。
图3、图5和图6的(b)所示的下侧轴承20是本发明的下侧半圆筒状轴承的一个实施方式,并且是形成主轴承2中的下半部的部件。下侧轴承20形成为半圆筒状。下侧轴承20以使其内周面朝向上方的状态配置于气缸体3的罩3b的轴承部3e(参照图2)。下侧轴承20主要具备上游侧压溃退让部21、下游侧压溃退让部22和油槽23。
图3和图5所示的上游侧压溃退让部21和下游侧压溃退让部22是将下侧轴承20的内周面切成凹状而形成的部分。上游侧压溃退让部21形成在下侧轴承20的右上端部(上游侧的端部)。下游侧压溃退让部22是本发明的下侧压溃退让部的一个实施方式,并且形成在下侧轴承20的左上端部(下游侧的端部)。通过在下侧轴承20上设置上游侧压溃退让部21和下游侧压溃退让部22,即使在该下侧轴承20的两端部附近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发生不良情况(具体来说,是变形的部分与曲轴轴颈1a局部接触)。
图3、图5和图6的(b)所示的油槽23是本发明的下侧油槽的一个实施方式,其用于在下侧轴承20的内周面中引导润滑油,并在该内周面中适当地贮存润滑油。油槽23形成在下侧轴承20的内周面。油槽23形成为沿着下侧轴承20的圆周方向延伸。油槽23形成在下侧轴承20的内周面的比左右中央靠下游侧(在图5中,比从轴线C向铅直下方引出的直线V靠左侧)的部分。具体来说,油槽23的一端部(上游侧的端部)形成为位于下侧轴承20的内周面的左右中央部(下端部)。油槽23的另一端部(下游侧的端部)与下游侧压溃退让部22连通。
油槽23形成在下侧轴承20的前后中央部(参照图6的(b))。此时,油槽23形成为在其整个区域的范围内在前后方向上成为固定的宽度。另外,油槽23形成为在其整个区域的范围内成为固定的深度。在此,在曲轴轴颈1a中形成的连通油路1d的开口部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于和油槽23相同的位置。由此,在曲轴轴颈1a旋转而使连通油路1d的开口部和油槽23对置的情况下,该油槽23内的润滑油经由连通油路1d供给至曲轴销1c(参照图1)。
以下,利用图3,对上侧轴承10和下侧轴承20中的润滑油的流动进行说明。
经由贯通孔14从外部供给至上侧轴承10的内周面(油槽13)的润滑油随着重力或曲轴轴颈1a的旋转而在该油槽13内向下方流通。特别是,通过在正面观察时绕顺时针旋转的曲轴轴颈1a,使得该润滑油在油槽13内在正面观察时绕顺时针流通。在油槽13内流通的润滑油的一部分被供给至上侧轴承10与曲轴轴颈1a的滑动面,从而在该滑动面上形成油膜。
流通至油槽13的端部(特别是,下游侧的端部)的润滑油的一部分经由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被排出至上侧轴承10(主轴承2)的外部。另外,其它的润滑油经由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和上游侧压溃退让部21被供给至下侧轴承20的内周面。通过该润滑油在下侧轴承20与曲轴轴颈1a的滑动面上形成油膜。该润滑油随着曲轴轴颈1a的旋转在下侧轴承20与该曲轴轴颈1a的滑动面上在正面观察时绕顺时针流通。该润滑油的一部分被供给至下侧轴承20的油槽23。油槽23内的润滑油通过曲轴轴颈1a的旋转在该油槽23内在正面观察时绕顺时针流通。
流通至油槽23的端部(下游侧的端部)的润滑油的一部分经由下游侧压溃退让部22被排出至下侧轴承20(主轴承2)的外部。另外,其它润滑油经由下游侧压溃退让部22和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1被供给至上侧轴承10的内周面(油槽13)。
在此,存在如下的情况:在润滑油中,混入有尘埃或因金属磨损而产生的粉末等异物。当异物进入曲轴轴颈1a与主轴承2的滑动面中时,可能会发生因该异物而引起的烧结。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混入油槽23内的润滑油中的异物S与润滑油一起在油槽23内在正面观察时绕顺时针流通。该异物S与润滑油一起经由下游侧压溃退让部22被排出至下侧轴承20的外部。这样,通过将下侧轴承20的油槽23的下游侧的端部与下游侧压溃退让部22连通,能够促进异物S向外部排出,进而能够抑制主轴承2的烧结的发生。
另外,即使在异物S没有从下游侧压溃退让部22排出到外部而是经由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1被供给至上侧轴承10的油槽13的情况下,该异物S也与润滑油一起在油槽13中向下游侧流通。然后,该异物S与润滑油一起从油槽13的下游侧的端部经由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被排出到外部(参照图3等)。这样,无法从下侧轴承20的下游侧压溃退让部22排出的异物S也能够从上侧轴承10的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排出。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主轴承2(滑动轴承)是圆筒状的主轴承2,其是将配置在上侧的上侧轴承10(上侧半圆筒状轴承)和配置在下侧的下侧轴承20(下侧半圆筒状轴承)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并且将曲轴轴颈1a(轴部件)支承成能够旋转,其中,下侧轴承20具备:下游侧压溃退让部22(下侧压溃退让部),其形成在该下侧轴承20的内周面中的曲轴轴颈1a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和油槽23(下侧油槽),其以与下游侧压溃退让部22连通的方式形成于下侧轴承20的内周面。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促进混入油槽23内的异物随着曲轴轴颈1a的旋转从下游侧压溃退让部22排出到外部。由此,能够抑制主轴承2的烧结的发生。
另外,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从曲轴轴颈1a向曲轴销1c供给润滑油的情况下,通过在支承曲轴轴颈1a的主轴承2中促进异物排出,由此能够降低向曲轴销1c供给的异物的量。由此,能够抑制曲轴销1c(连杆轴承4)中的烧结的发生。
另外,能够促进润滑油从下游侧压溃退让部22排出到外部,从而能够抑制油槽23内的润滑油的温度的上升。由此,能够抑制因润滑油的温度上升所导致的烧结的发生。
另外,油槽23仅形成在下侧轴承20的内周面中的曲轴轴颈1a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图5中的比直线V靠左侧处)。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确保承受曲轴轴颈1a的面较大。即,通过确保下侧轴承20的与曲轴轴颈1a滑动接触的内周面的面积尽可能大,能够支承足够的载荷。
另外,上侧轴承10具备: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1和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上侧压溃退让部),它们分别形成在该上侧轴承的内周面中的曲轴轴颈1a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和下游侧的端部;和油槽13(上侧油槽),其以从所述上侧压溃退让部中的一方(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1)连通至另一方(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的方式形成于上侧轴承10的内周面。
通过这样构成,即使在存在未通过下游侧压溃退让部22完全排出的异物S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异物S经由油槽13从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排出。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主轴承2的烧结的发生。
另外,本实施方式包含润滑油供给机构,所述润滑油供给机构的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供给机构具备曲轴1,所述曲轴1具有连通油路1d,所述连通油路1d将曲轴轴颈1a的外周面与曲轴销1c的外周面连通,并将润滑油从曲轴轴颈1a的外周面引导至曲轴销1c的外周面,曲轴轴颈1a被主轴承2支承成能够旋转。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减少向曲轴销1c供给的润滑油中所含有的异物S的量。由此,能够抑制曲轴销1c的烧结的发生。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本发明的滑动轴承应用于主轴承2的例子,其中,所述主轴承2将曲轴轴颈1a支承成能够旋转,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即,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其它滑动轴承(例如,夹设在曲轴销1c与连杆5之间的连杆轴承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轴承20的油槽23形成在该下侧轴承20的内周面的从左右中央部至下游侧压溃退让部22的范围内,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油槽23只要与下游侧压溃退让部22连通,并不限定其长度。例如,通过使油槽23形成得比本实施方式短,能够确保承受曲轴轴颈1a的面更大。
以下,利用图8至图12,对本发明的滑动轴承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主轴承102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8和图9所示的主轴承102是将曲轴轴颈1a支承成能够旋转的圆筒状的滑动轴承。主轴承102具备一对半圆筒状轴承(上侧轴承110和下侧轴承120)。将上侧轴承110和下侧轴承120面对面地上下组装在一起,由此形成圆筒状的主轴承102。
图9、图10和图12的(a)所示的上侧轴承110是本发明的半圆筒状轴承的一个实施方式,并且是形成主轴承102中的上半部的部件。上侧轴承110形成为半圆筒状(在通过轴线的直径处将圆筒切断而成的形状)。上侧轴承110以使其内周面朝向下方的状态配置于气缸体3的主体侧壳体3a的轴承部3d(参照图8)。上侧轴承110主要具备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11、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12、油槽113和贯通孔114。
图9和图10所示的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11和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12是将上侧轴承110的内周面切成凹状而形成的部分。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11形成在上侧轴承110的左下端部(曲轴轴颈1a的旋转方向上游侧(以下,仅记作“上游侧”)的端部)。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12形成在上侧轴承110的右下端部(曲轴轴颈1a的旋转方向下游侧(以下,仅记作“下游侧”)的端部)。通过在上侧轴承110上设置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11和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12,即使在该上侧轴承110的两端部附近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发生不良情况(具体来说,是变形的部分与曲轴轴颈1a局部接触)。
图9、图10和图12的(a)所示的油槽113用于在上侧轴承110的内周面中引导润滑油,并在该内周面中适当地贮存润滑油。油槽113形成在上侧轴承110的内周面。油槽113形成为沿着上侧轴承110的圆周方向延伸。油槽113的一端部(上游侧的端部)与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11连通。油槽113的另一端部(下游侧的端部)与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12连通。即,油槽113形成为将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11和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12连通。
油槽113形成在上侧轴承110的前后中央部(参照图12的(a))。油槽113形成为在其整个区域的范围内在前后方向上成为固定的宽度。另外,油槽113形成为在其整个区域的范围内成为固定的深度。在此,在曲轴轴颈1a中形成的连通油路1d的开口部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于和油槽113相同的位置。由此,在曲轴轴颈1a旋转而使连通油路1d的开口部和油槽113对置的情况下,该油槽113内的润滑油经由连通油路1d供给至曲轴销1c(参照图1)。
贯通孔114是本发明的供油孔的一个实施方式,其将上侧轴承110的内周面(更详细来说,是油槽113)与外周面连通。贯通孔114形成在上侧轴承110的左右中央部(上端部)。
图9、图11和图12的(b)所示的下侧轴承120是本发明的半圆筒状轴承的一个实施方式,并且是形成主轴承102中的下半部的部件。下侧轴承120形成为半圆筒状。下侧轴承120以使其内周面朝向上方的状态配置于气缸体3的罩3b的轴承部3e(参照图8)。下侧轴承120主要具备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21、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2和油槽123。
图9和图11所示的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21和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2是将下侧轴承120的内周面切成凹状而形成的部分。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21形成在下侧轴承120的右上端部(上游侧的端部)。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2形成在下侧轴承120的左上端部(下游侧的端部)。通过在下侧轴承120上设置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21和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2,即使在该下侧轴承120的两端部附近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发生不良情况(具体来说,是变形的部分与曲轴轴颈1a局部接触)。
图9、图11和图12的(b)所示的油槽123用于在下侧轴承120的内周面中引导润滑油,并在该内周面中适当地贮存润滑油。油槽123形成在下侧轴承120的内周面。油槽123形成为沿着下侧轴承120的圆周方向延伸。油槽123的一端部(上游侧的端部)与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21连通。油槽123的另一端部(下游侧的端部)与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2连通。即,油槽123形成为将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21和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2连通。
油槽123形成在下侧轴承120的前后中央部(参照图12的(b))。此时,油槽123形成为在其整个区域的范围内在前后方向上成为固定的宽度。另外,油槽123形成为在其整个区域的范围内成为固定的深度。在此,在曲轴轴颈1a中形成的连通油路1d的开口部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于和油槽123相同的位置。由此,在曲轴轴颈1a旋转而使连通油路1d的开口部和油槽123对置的情况下,该油槽123内的润滑油经由连通油路1d供给至曲轴销1c(参照图1)。
以下,利用图9,对上侧轴承110和下侧轴承120中的润滑油的流动进行说明。
经由贯通孔114从外部供给至上侧轴承110的内周面(油槽113)的润滑油随着重力或曲轴轴颈1a的旋转而在该油槽113内向下方流通。特别是,通过在正面观察时绕顺时针旋转的曲轴轴颈1a,使得该润滑油在油槽113内在正面观察时绕顺时针流通。在油槽113内流通的润滑油的一部分被供给至上侧轴承110与曲轴轴颈1a的滑动面,从而在该滑动面上形成油膜。
流通至油槽113的端部(特别是,下游侧的端部)的润滑油的一部分经由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12被排出至上侧轴承110(主轴承102)的外部。另外,其它润滑油经由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12和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21被供给至下侧轴承120的油槽123。该润滑油通过在正面观察时绕顺时针旋转的曲轴轴颈1a而在油槽123内在正面观察时绕顺时针流通。在油槽123内流通的润滑油的一部分被供给至下侧轴承120与曲轴轴颈1a的滑动面,从而在该滑动面上形成油膜。
流通至油槽123的下游侧的端部的润滑油的一部分经由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2被排出至下侧轴承120(主轴承102)的外部。另外,其它润滑油经由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2和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11被供给至上侧轴承110的内周面(油槽113)。
在此,如图13所示,下侧轴承120的油槽123与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21连通,因此,易于将润滑油经由该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21供给至油槽123内。另外,如图14所示,下侧轴承120的油槽123与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2连通,因此,能够促进在该油槽123中流通过来的润滑油经由该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2排出到外部。
这样,通过使油槽123与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21和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2连通,能够促进润滑油向该油槽123的流入和润滑油从该油槽123的排出。因此,由于曲轴轴颈1a与主轴承102(下侧轴承120)的摩擦热(滑动热)而变得高温的润滑油难以留在油槽123内。由此,能够抑制油槽123内的润滑油的温度的上升,进而能够抑制烧结的发生。
同样,如图14所示,上侧轴承110的油槽113与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11连通,因此,易于将润滑油经由该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11供给至油槽113内。另外,如图13所示,上侧轴承110的油槽113与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12连通,因此,能够促进在该油槽113中流通过来的润滑油经由该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12排出到外部。
这样,通过使油槽113与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11和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12连通,能够促进润滑油向该油槽113的流入和润滑油从该油槽113的排出,进而能够抑制油槽113内的润滑油的温度的上升。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主轴承102(滑动轴承)是圆筒状的主轴承102,其是将上下一对的上侧轴承110和下侧轴承120(半圆筒状轴承)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并且将曲轴轴颈1a(轴部件)支承成能够旋转,其中,上下一对的上侧轴承110和下侧轴承120具备:压溃退让部(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11和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12、以及上游侧压溃退让部121和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2),其分别形成在该上侧轴承110和下侧轴承120的内周面中的曲轴轴颈1a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和下游侧的端部;和油槽(油槽113和油槽123),其以从所述压溃退让部中的一方连通至另一方的方式形成于该上侧轴承110和下侧轴承120的内周面。
通过这样构成,促进了油槽内的润滑油从压溃退让部排出到外部,由此,能够抑制该油槽内的润滑油的温度的上升。由此,能够抑制主轴承102的烧结的发生。
另外,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从曲轴轴颈1a向曲轴销1c供给润滑油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从曲轴轴颈1a(主轴承102)供给到曲轴销1c的润滑油的温度的上升。由此,能够抑制曲轴销1c的烧结的发生。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供给机构具备曲轴1和主轴承102,所述曲轴1具有连通油路1d,所述连通油路1d将曲轴轴颈1a的外周面与曲轴销1c的外周面连通,并将润滑油从曲轴轴颈1a的外周面引导至曲轴销1c的外周面,曲轴轴颈1a被主轴承102支承成能够旋转。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抑制从主轴承102供给至曲轴销1c的润滑油的温度上升。由此,能够抑制曲轴销1c的烧结的发生。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本发明的滑动轴承应用于主轴承102的例子,其中,所述主轴承2将曲轴轴颈1a支承成能够旋转,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即,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其它滑动轴承(例如,夹设在曲轴销1c与连杆5之间的连杆轴承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轴承110和下侧轴承120都是以将两端的压溃退让部连通的方式形成油槽,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也可以是:只有上侧轴承110和下侧轴承120中的任意一方是以将两端的压溃退让部连通的方式形成油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油槽123以在整个区域的范围内成为固定的深度的方式形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5所示,也可以是:相对于油槽123的中途部123a的深度,将油槽123的下游侧的端部123b的深度设定得较浅。这样,通过使油槽123的下游侧的端部123b的深度较浅,能够限制从该油槽123向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2流出的润滑油的量。由此,能够在促进润滑油向外部排出的同时确保用于润滑主轴承102所需要的润滑油的量(油槽123内的润滑油的量)。
并且,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将油槽123的端部123b的深度设定得较浅,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只要以油槽123的端部123b的截面积比中途部123a的截面积小的方式形成即可。例如,也可以将油槽123的端部123b的前后方向宽度设定得较窄。另外,通过任意设定该油槽123的端部123b的截面积,能够任意地限制经由该端部123b向下游侧压溃退让部122流出的润滑油的量。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圆筒状的滑动轴承和具备该滑动轴承的润滑油供给机构,其中,所示滑动轴承是将一对半圆筒状轴承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并且将轴部件支承成能够旋转。
标号说明
1:曲轴;
1a:曲轴轴颈;
1c:曲轴销;
1d:连通油路;
2:主轴承;
10:上侧轴承;
11:上游侧压溃退让部;
12:下游侧压溃退让部;
13:油槽;
20:下侧轴承;
22:下游侧压溃退让部;
23:油槽。

Claims (7)

1.一种滑动轴承,其是将上下一对的半圆筒状轴承组合在一起而形成且将轴部件支承成能够旋转的圆筒状的滑动轴承,其中,
所述上下一对的半圆筒状轴承中的至少一方具备:
压溃退让部,其形成在该半圆筒状轴承的内周面上的所述轴部件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和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和
油槽,其以与所述压溃退让部连通的方式形成于该半圆筒状轴承的内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轴承,其中,
所述压溃退让部包括下侧压溃退让部,所述下侧压溃退让部形成在下侧半圆筒状轴承的内周面中的所述轴部件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所述下侧半圆筒状轴承是所述上下一对的半圆筒状轴承中的配置于下侧的半圆筒状轴承,
所述油槽包括下侧油槽,所述下侧油槽以与所述下侧压溃退让部连通的方式形成于所述下侧半圆筒状轴承的内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轴承,其中,
所述下侧油槽仅形成于所述下侧半圆筒状轴承的内周面中的所述轴部件的旋转方向下游侧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轴承,其中,
所述压溃退让部包括上侧压溃退让部,所述上侧压溃退让部分别形成在上侧半圆筒状轴承的内周面中的所述轴部件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和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所述上侧半圆筒状轴承是所述上下一对的半圆筒状轴承中的配置在上侧的半圆筒状轴承,
所述油槽包括上侧油槽,所述上侧油槽以从所述上侧压溃退让部中的一方连通至另一方的方式形成于所述上侧半圆筒状轴承的内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轴承,其中,
所述压溃退让部分别形成在所述半圆筒状轴承的内周面中的所述轴部件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和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
所述油槽以从所述压溃退让部中的一方连通至另一方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半圆筒状轴承的内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动轴承,其中,
所述油槽形成为:与形成在所述轴部件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所述压溃退让部连通的端部的截面积变得比其它部分的截面积小。
7.一种润滑油供给机构,所述润滑油供给机构具备:
曲轴,其具有连通油路,所述连通油路将曲轴轴颈的外周面与曲轴销的外周面连通,并将润滑油从所述曲轴轴颈的外周面引导至所述曲轴销的外周面;和
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动轴承,
所述曲轴轴颈被所述滑动轴承支承成能够旋转。
CN201580007997.6A 2014-02-14 2015-02-04 滑动轴承和具备该滑动轴承的润滑油供给机构 Active CN1059807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7006 2014-02-14
JP2014-027004 2014-02-14
JP2014027004A JP2015152104A (ja) 2014-02-14 2014-02-14 すべり軸受
JP2014027006A JP6208594B2 (ja) 2014-02-14 2014-02-14 すべり軸受及びそれを具備する潤滑油供給機構
PCT/JP2015/053131 WO2015122331A1 (ja) 2014-02-14 2015-02-04 すべり軸受及びそれを具備する潤滑油供給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0719A true CN105980719A (zh) 2016-09-28
CN105980719B CN105980719B (zh) 2018-10-19

Family

ID=53800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7997.6A Active CN105980719B (zh) 2014-02-14 2015-02-04 滑动轴承和具备该滑动轴承的润滑油供给机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06484B2 (zh)
EP (1) EP3106693B1 (zh)
CN (1) CN105980719B (zh)
WO (1) WO201512233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9877A (zh) * 2017-06-06 2018-12-14 Fev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曲轴轴承
CN110139991A (zh) * 2016-12-09 2019-08-16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半轴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224094A1 (de) * 2016-12-05 2018-06-07 Bosch Mahle Turbo Systems Gmbh & Co. Kg Lagerbuchse und zugehörige Ladeeinrichtung
JP7443742B2 (ja) * 2019-12-16 2024-03-06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オイル潤滑軸受構造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09522A (en) * 1990-04-02 1991-04-2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Reduced flow bearing
CN2227761Y (zh) * 1995-05-04 1996-05-22 张洪强 发动机连杆轴瓦
CN1239195A (zh) * 1998-06-13 1999-12-22 曼B与W狄赛尔公司 轴承装置
CN1436936A (zh) * 2002-02-06 2003-08-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轴承装置
JP2005069284A (ja) * 2003-08-20 2005-03-17 Toyota Motor Corp クランクベアリング
DE102006010698A1 (de) * 2006-03-08 2007-09-20 Federal-Mogul Wiesbaden Gmbh Lagerschale und Lager
JP2009174697A (ja) * 2007-12-28 2009-08-06 Daido Metal Co Ltd 内燃機関のコンロッド軸受
US20130251294A1 (en) * 2012-02-23 2013-09-26 Daido Metal Company Ltd. Bearing apparatus for crankshaft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9539A (ja) 1993-11-17 1995-05-30 Ndc Co Ltd 主軸支持構造
JPH1030419A (ja) 1996-07-17 1998-02-03 Nippon Soken Inc 内燃機関の軸受装置
JP2005249024A (ja) 2004-03-03 2005-09-15 Daido Metal Co Ltd すべり軸受
JP2005256917A (ja) 2004-03-11 2005-09-22 Daido Metal Co Ltd すべり軸受
JP4589086B2 (ja) * 2004-11-19 2010-12-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すべり軸受
DE102008063760B4 (de) 2007-12-28 2016-05-19 Daido Metal Company Ltd. Pleuelstangenlager für Verbrennungsmotoren
JP5524249B2 (ja) 2012-01-17 2014-06-18 大同メタル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クランク軸用主軸受
JP2015152107A (ja) * 2014-02-14 2015-08-24 大豊工業株式会社 すべり軸受及びそれを具備する潤滑油供給機構
JP2016191420A (ja) * 2015-03-31 2016-11-10 大豊工業株式会社 すべり軸受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09522A (en) * 1990-04-02 1991-04-2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Reduced flow bearing
CN2227761Y (zh) * 1995-05-04 1996-05-22 张洪强 发动机连杆轴瓦
CN1239195A (zh) * 1998-06-13 1999-12-22 曼B与W狄赛尔公司 轴承装置
CN1436936A (zh) * 2002-02-06 2003-08-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轴承装置
JP2005069284A (ja) * 2003-08-20 2005-03-17 Toyota Motor Corp クランクベアリング
DE102006010698A1 (de) * 2006-03-08 2007-09-20 Federal-Mogul Wiesbaden Gmbh Lagerschale und Lager
JP2009174697A (ja) * 2007-12-28 2009-08-06 Daido Metal Co Ltd 内燃機関のコンロッド軸受
US20130251294A1 (en) * 2012-02-23 2013-09-26 Daido Metal Company Ltd. Bearing apparatus for crankshaft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9991A (zh) * 2016-12-09 2019-08-16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半轴承
CN110139991B (zh) * 2016-12-09 2021-05-18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半轴承
CN108999877A (zh) * 2017-06-06 2018-12-14 Fev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曲轴轴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06693B1 (en) 2021-01-20
CN105980719B (zh) 2018-10-19
US20160341242A1 (en) 2016-11-24
EP3106693A1 (en) 2016-12-21
EP3106693A4 (en) 2017-11-01
US10006484B2 (en) 2018-06-26
WO2015122331A1 (ja) 2015-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0720B (zh) 滑动轴承
CN105980719A (zh) 滑动轴承和具备该滑动轴承的润滑油供给机构
JP2015145710A (ja) すべり軸受
US8714825B2 (en) Plain bearing and bearing device
CA2997236C (en) Lubrication structure and lubrication method for upper pin in piston crank mechanism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7709711A (zh) 用于活塞泵的滚子挺杆、活塞泵
JP2015152104A (ja) すべり軸受
CN107407323B (zh) 连接棒以及包括该连接棒的十字头型发动机
CN104235169B (zh) 轴承装置
CN106164508B (zh) 摩擦最小化的滑动轴承装置
JPWO2014203618A1 (ja) 内燃機関の複リンク式ピストンクランク機構の軸受構造
CN104235168B (zh) 轴承装置
JP6160779B2 (ja) 軸受構造
JP2009210051A (ja)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の給油構造
US10612594B2 (en) Main bearing for crankshaft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17061859A (ja) 複リンク式ピストン−クランク機構の潤滑構造
CN109923309A (zh) 用于制冷剂压缩机的润滑剂容纳部和制冷剂压缩机
US10557495B2 (en) Connecting rod bearing for crankshaft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5987290B2 (ja) 軸受装置
JP2015152107A (ja) すべり軸受及びそれを具備する潤滑油供給機構
JP2015152106A (ja) すべり軸受及びそれを具備する潤滑油供給機構
CN108775394A (zh) 一种特殊的汽车润滑连接配件
CN105765182A (zh) 液压式间隙调节器
JP2017133635A (ja) ジャーナル軸受および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US20230062651A1 (en) Crankshaft bearing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