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28308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28308A
CN105928308A CN201610112035.3A CN201610112035A CN105928308A CN 105928308 A CN105928308 A CN 105928308A CN 201610112035 A CN201610112035 A CN 201610112035A CN 105928308 A CN105928308 A CN 105928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making
pallet
refrigerant pipe
making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120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28308B (zh
Inventor
郑进
尹龙成
洪昌佑
孙奉秀
宋永日
陆旻燮
张到允
郑文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28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28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283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283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10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e.g. for built-in type, for corner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04Producing ice by using stationary moul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18Producing ice of a particular transparency or translucency, e.g. by injecting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22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 F25C1/24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for refrigerators, e.g. freezing tr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305/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features for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305/024Rotating ra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0Auxiliary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6Multiple ice moulds or tray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C2700/12Temperature of ice tr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C2700/14Temperature of w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2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 F25C5/04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without the use of saw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20Distributing ice
    • F25C5/22Distributing ice particularly adapted for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Abstract

一种冰箱,包括:主体;制冰室,形成于主体内部;制冰托盘,用于储存制冰水和生成冰;以及制冷剂管,安装成使得制冷剂管的至少一部分与制冰托盘接触,其中,制冷剂在制冷剂管中流动,制冰托盘包括储存制冰水的制冰单元格和容纳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传感器容纳部,温度传感器测量储存在制冰单元格中的水或冰的温度,且温度传感器容纳部包括容纳部和固定部。容纳部形成为凹槽形状并具有开口上侧,以便温度传感器移进或移出;固定部联接至导线并固定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其中导线连接至温度传感器的一部分或连接至温度传感器。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具有制冰托盘的冰箱,其中,制冰托盘储存制冰水、冷却制冰水并生成冰。
背景技术
通常,冰箱是包括储存室和向储存室供应冷气的冷气供应单元并储存食物使其新鲜的装置。冰箱还可包括制冰室和用于生成冰的制冰装置。
自动制冰装置包括制冰托盘、喷射器、冰喷射加热器和冰桶,其中,制冰托盘储存制冰水,喷射器使制冰托盘制作的冰分离,冰喷射加热器在从制冰托盘分离冰时加热制冰托盘,冰桶储存从制冰托盘分离的冰。
在用于冷却制冰水的制冰方法中,直接冷却方法将制冷剂管设置成在制冰室内部延伸以冷却制冰水并与制冰托盘接触。在这种直接冷却方法中,制冰托盘通过热传导接收来自制冷剂管的冷却能量。因此,直接冷却方法的优点在于,制冰水的冷却速度快。然而,当制冰水的冷却速度过于快时,会生成不透明且浑浊的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制冰托盘,该制冰托盘能够通过略微降低冷却能量的传导率而生成透明度提高的冰,以及提供一种具有该制冰托盘的冰箱。在本文中,制冰托盘与制冷剂管接触、通过热传导接收来自制冷剂管的冷却能量、并且生成冰。此时,不会降低制冰托盘的制冰室的冷却功能(即,当与制冰室中的空气交换热量时制冰托盘冷却制冰室的功能)的效率。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的制冰托盘,其中,制冰托盘和制冰托盘的相关部件形成整体。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固定温度传感器位置的改进结构的制冰托盘,其中,温度传感器测量容纳在制冰单元格中的水或冰的温度。
本公开的又一实施方式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冰箱,在该改进结构中,可旋转地联接至制冰托盘的排水导管在预定范围中旋转。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冰箱,其中,从制冷剂管传递出的冷却能量均匀地传递至制冰托盘。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防止联接至制冰托盘的冰喷射电动机松垂的改进结构的冰箱。
本公开的其它方面将在下面的说明中部分地阐述,这些方面通过说明将部分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发明而得知。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冰箱包括:主体;制冰室,形成在主体内部;制冰托盘,安装在制冰室内部,其中,在制冰托盘中储存制冰水且生成冰;以及制冷剂管,安装成使得制冷剂管的至少一部分与制冰托盘接触,其中,制冷剂在制冷剂管中流动,制冰托盘包括储存制冰水的制冰单元格和容纳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传感器容纳部,温度传感器测量储存在制冰单元格中的水或冰的温度,且温度传感器容纳部包括容纳部和固定部。容纳部形成为凹槽形状并具有开口上侧,以便温度传感器移进或移出;固定部联接至导线并固定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其中导线连接至温度传感器的一部分或连接至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容纳部还可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设置成为这样的路径,连接至温度传感器的导线通过该路径朝向制冰托盘的外部延伸,且固定部可形成为朝向容纳部的一侧弯曲。
在所述温度传感器容纳部处可形成有制冰水接触部,该制冰水接触部面对制冰单元格的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开口,且连接部可形成为在与制冰水接触部相反的方向上延伸。
制冰托盘还可包括:第一托盘,与制冷剂管接触以接收来自制冷剂管的冷却能量;以及第二托盘,联接成与第一托盘的顶部表面重叠以接收来自第一托盘的冷却能量,且第二托盘由具有比第一托盘的热导率更低的导电率的材料形成,其中,制冰单元格形成于第二托盘中。
温度传感器容纳部可形成于面对第二托盘中的制冰单元格的位置处。
制冷剂管可包括:第一制冷剂管,在制冰托盘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第二制冷剂管,布置成与第一制冷剂管平行;以及第三制冷剂管,连接第一制冷剂管和第二制冷剂管并具有U型形状。且制冰托盘可包括形成于其底部表面上的突出部,以使得第三制冷剂管与制冰托盘间隔开。
突出部可形成在制冰托盘的底部表面上面对第三制冷剂管的区域处。
冰箱还可包括排水导管,联接至制冰托盘的下部以收集制冰托盘的除霜水。排水导管可包括铰链联接部和旋转限制部,其中,铰链联接部联接至制冰托盘,以围绕制冰托盘的一侧旋转并被打开;旋转限制部限制排水导管旋转的范围。
旋转限制部可形成于排水导管的旋转半径中。
旋转限制部可形成于制冰托盘的内侧表面处。
冰箱还可包括从制冰托盘分离冰的喷射器和联接至制冰托盘的一侧的冰喷射电动机部,其中,使喷射器旋转的冰喷射电动机安装在冰喷射电动机部内部,侧向突出的锁定阶梯部可形成在冰喷射电动机部的一个侧表面处,并且设置在与锁定阶梯部对应的位置处以支撑锁定阶梯部的支撑构件可形成在制冰托盘上。
冰喷射电动机部可包括螺纹联接至制冰托盘的螺纹联接部;且锁定阶梯部可形成为与螺纹联接部间隔预定间隙,以防止冰喷射电动机部松垂。
螺纹联接部和锁定阶梯部可形成于冰喷射电动机部的相同平面处,且螺纹联接部和制冰单元格之间的距离可小于锁定阶梯部和制冰单元格之间的距离。
冰喷射电动机部还可包括安置引导件(seating guide),设置成安置制冰托盘联接至螺纹联接部的联接表面的一部分。
安置引导件可包括第一安置引导件和第二安置引导件,该第一安置引导件和第二安置引导件分别支撑联接至螺纹联接部的制冰托盘的联接表面的底部表面和一个侧表面。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冰箱包括:主体;制冰室,形成在主体内部;制冰托盘,安装在制冰室内部,其中,在制冰托盘中储存制冰水且生成冰;以及制冷剂管,安装成使得制冷剂管的至少一部分与制冰托盘接触,其中,制冷剂在制冷剂管中流动。制冷剂管包括第一制冷剂管、第二制冷剂管和第三制冷剂管,其中,第一制冷剂管在制冰托盘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第二制冷剂管布置成与第一制冷剂管平行;第三制冷剂管连接第一制冷剂管和第二制冷剂管并具有U型形状。且制冰托盘包括形成于其底部表面上以使得与制冰托盘间隔开的突出部。
突出部可在制冰托盘的底部表面上形成于面对第三制冷剂管的区域处。
制冰托盘还可包括:第一托盘,与制冷剂管接触,以接收来自制冷剂管的冷却能量;以及第二托盘,联接成与第一托盘的顶部表面重叠,以接收来自第一托盘的冷却能量,且第二托盘由具有比第一托盘的热导率更低的导电率的材料形成。制冰单元格形成于第二托盘中,且突出部可在第一托盘的底部表面上形成于面对的第三制冷剂管的区域处。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冰箱包括:主体;制冰室,形成在主体内部;制冰托盘,安装在制冰室内部,其中,在制冰托盘中储存制冰水且生成冰;制冷剂管,安装成使得制冷剂管的至少一部分与制冰托盘接触,其中,制冷剂在制冷剂管中流动;以及排水导管,联接至制冰托盘的下部,以收集制冰托盘的除霜水,其中,排水导管包括铰链联接部和旋转限制部。铰链联接部联接至制冰托盘,以围绕制冰托盘的一侧旋转并被打开;旋转限制部限制排水导管旋转的范围。
旋转限制部可形成于制冰托盘的内侧表面中的排水导管的转动半径中。
制冰托盘还可包括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其中,第一托盘与制冷剂管接触,以接收来自制冷剂管的冷却能量;第二托盘联接成与第一托盘的顶部表面重叠,以接收来自第一托盘的冷却能量,且第二托盘由具有比第一托盘的热导率更低的导电率的材料形成。制冰单元格形成于第二托盘中,且旋转限制部可形成于第一托盘的内侧表面中的排水导管的旋转的半径中。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冰箱包括:主体;制冰室,形成于主体内部;制冰托盘,安装在制冰室内部,其中在制冰托盘中储存制冰水且生成冰;制冷剂管,安装成使得其至少一部分与制冰托盘接触,其中,制冷剂在制冷剂管中流动;喷射器,使冰与制冰托盘分离;冰喷射电动机部,联接至制冰托盘的一侧,其中,冰喷射电动机使安装在冰喷射电动机部内部的喷射器旋转,在冰喷射电动机部的一个侧表面处形成有螺纹联接至制冰托盘的螺纹联接部和与螺纹联接部间隔预定间隙并朝向其一侧突出的锁定阶梯部,且设置在与锁定阶梯部对应的位置处以支撑锁定阶梯部的支撑构件形成在制冰托盘上。
制冰托盘还可包括:第一托盘,与制冷剂管接触以接收来自制冷剂管的冷却能量;以及第二托盘,联接成与第一托盘的顶部表面重叠以接收来自第一托盘的冷却能量,且第二托盘由具有比第一托盘的热导率更低的热导率的材料形成,其中,制冰单元格形成于第二托盘中,且支撑构件可设置在与联接至第二托盘的冰喷射电动机部的锁定阶梯部对应的位置处。
冰喷射电动机部还可包括安置引导件,设置为安置联接至螺纹联接部的制冰托盘的联接表面的一部分;且安置引导件可包括第一安置引导件和第二安置引导件,分别支撑联接至螺纹联接部的制冰托盘的联接表面的底部表面和一个侧表面。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各实施方式的以下说明,本公开的这些方面和/或其它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且更易于理解,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外部的视图;
图2是示出了图1的冰箱的内部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示出了图1的冰箱的制冰室的结构的示意性放大剖视图;
图4是示出了图1的冰箱的制冰器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了图4的制冰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了图4的制冰器的截面的剖视图;
图7和图8是示出了图4的制冰器的制冰托盘的分解俯视立体图;
图9是示出了图4的制冰器的制冰托盘的分解仰视立体图;
图10是示出了图4的制冰器的第一托盘的顶部表面的视图;
图11是示出了图4的制冰器的第一托盘的底部表面的视图;
图12是示出了安装形成于图4的制冰器中的第一托盘的底部表面处的突出部的部件的截面的视图,
图13是示出了形成于图4的制冰器的第二托盘处的温度传感器容纳部的放大图;
图14是示出了从侧部观察的图4的制冰器的温度传感器容纳部的放大图;
图15是示出了形成于图4的制冰器的第二托盘处的温度传感器容纳部的截面的视图;
图16是描述制冰室的用于将图4的制冰托盘联接至制冰室的结构的视图;
图17是用于描述图4的制冰托盘的空气隔离部的剖视图;
图18是示出了从图4的制冰器的一侧观察的、排水导管和制冰托盘彼此联接的状态的视图;
图19和图20是示出了图18的排水导管旋转并打开预定角度的操作的视图;
图21是示出了冰喷射电动机部和图4的制冰器中的制冰托盘之间的联接关系的视图;
图22是示出了形成于图4的制冰器中的制冰托盘的内侧表面处的支撑构件的视图;以及
图23是示出了图21的冰喷射电动机部和制冰托盘彼此联接的状态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参考,这些实施方式的示例示于附图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外部的视图。图2是示出了图1的冰箱的内部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图3是示出了图1的冰箱的制冰室的结构的示意性放大剖视图。
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冰箱1可包括主体2、冷藏室10和冷冻室11、制冰室60以及冷却单元50,其中,冷藏室10和冷冻室11能够使食物保持冷藏或冷冻,制冰室60形成为通过制冰室壁61将冷藏室10和冷冻室11分隔开,冷却单元50向冷藏室10和冷冻室11以及制冰室60供应冷气。
主体2可包括内箱3、外箱4和隔离材料5,其中,内箱3形成冷藏室10和冷冻室11,外箱4联接成覆盖内箱3从而形成外部,隔离材料5在内箱3和外箱4之间呈泡沫状。
冷藏室10和冷冻室11可形成为使得冷藏室10和冷冻室11的前侧开口,并且可通过水平分隔件6分隔成位于其上侧的冷藏室10和位于其下侧处的冷冻室11。水平分隔件6可包括配置成阻碍冷藏室10和冷冻室11之间的热交换的隔离材料。
在冷藏室10中可布置有放置食物并竖直分割冷藏室10的储存空间的搁板9。冷藏室10的开口前侧可用铰链联接至主体2,并通过一对可旋转的门12和13打开和关闭。在门12和13处可分别设置有配置成打开和关闭门12和13的把手16和17。
在门12处可设置分配器20,该分配器20能够在不打开门12的情况下将冰从制冰室60取出到制冰室60外部。分配器20可包括取出空间24、控制杆25和斜槽22,其中,通过取出空间24取出冰,通过控制杆25确定冰是否要被取出,斜槽22将由冰排出孔93排出的冰引导至取出空间24。
冷冻室11的开口前侧可通过能够在冷冻室11中滑动的滑动门14打开和关闭。在滑动门14的后表面处可设置能够容纳食物的储存箱19。在滑动门14处可设置有配置成打开和关闭滑动门14的把手18。
冷却单元50可包括压缩机51、冷凝器52、膨胀单元54和55、蒸发器34和44、以及制冷剂管56,其中,压缩机51使用高压压缩制冷剂,冷凝器52使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膨胀单元54和55使制冷剂膨胀以降低压力,蒸发器34和44使制冷剂蒸发并生成冷气,制冷剂管56引导制冷剂。
压缩机51和冷凝器52布置在设置于主体2的后下侧处的机器室70中。此外,蒸发器34和44可分别布置在设置于冷藏室10处的冷藏室冷气供应导管30处和设置于冷冻室11处的冷冻室冷气供应导管40处。
冷藏室冷气供应导管30可包括入口33,冷气排出孔32和鼓风扇31,且可使冷气在冷藏室10中循环。此外,冷冻室冷气供应导管40可包括入口43、冷气排出孔42和鼓风扇41,且可使冷气在冷冻室11中循环。
制冷剂管56可在一个分叉位置处分叉,使得制冷剂流向冷冻室11或者制冷剂流向冷藏室10和制冰室60,并且在分叉位置处可安装接通制冷剂的流动路径的开关阀53。
制冷剂管56的一部分可布置在制冰室60内部,以冷却制冰室60。布置在制冰室60内部的部分可与制冰托盘281接触,并可通过热传导向制冰托盘281直接供应冷却能量。
在下文中,制冷剂管56的布置在制冰室60内部以与制冰托盘281接触的部分称为制冰室制冷剂管57。液态的制冷剂可穿过膨胀单元55,从而变成低温和低压状态;可在制冰室制冷剂管57内部流动,以吸收制冰托盘281和制冰室60内部的热量;并且可蒸发成气态。因此,制冰室制冷剂管57和制冰托盘281可起到制冰室60中的蒸发器的作用。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制冰器80包括制冰托盘281、喷射器84、冰喷射电动机82、冰喷射加热器87、冰桶90,排水导管500和制冰室风扇97,其中,制冰托盘281储存制冰水,喷射器84使冰从制冰托盘281分离,冰喷射电动机82使喷射器84旋转,冰喷射加热器87加热制冰托盘281,以易于在使冰从制冰托盘281分离时喷射冰,冰桶90储存通过制冰托盘281生成的冰,排水导管500收集制冰托盘281的除霜水并同时将空气流引入制冰室60内部,制冰室风扇97使空气在制冰室60内部循环。
冰桶90布置在制冰托盘281之下,以收集从制冰托盘281掉落的冰。冰桶90设有将储存的冰传递至冰排出孔93的螺旋钻91、驱动螺旋钻91的螺旋钻电动机95、以及能够研磨冰的研磨单元94。
螺旋钻电动机95可布置在制冰室60的后部,且制冰室风扇97可布置在螺旋钻电动机95的上方。在制冰室风扇97的上方,可设置朝向制冰室60的前侧引导从制冰室风扇97排出的空气的引导路径96。
通过制冰室风扇97被迫流动的空气可在图3所示的箭头方向上在制冰室60内部循环。换言之,从制冰室风扇97朝上排出的空气可流经引导路径96,且可在制冰托盘281和排水导管500之间流动。此时,空气可与制冰托盘281和制冰室制冷剂管57交换热量,且冷气可流向冰桶90的冰排出孔93的侧部并可被制冰室风扇97吸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制冰托盘281的下部可包括由铝材料形成的第一托盘300(参见图2),这将在下面进行描述。由于第一托盘300处设置有热交换肋部380(参见图6),热交换肋部380扩展向制冰室60内部的空气传递热量的区域,所以增加了制冰托盘281和制冰室60之间的内部空气交换热量的效率,因而可使得制冰室60的内部高效地保持冷却和冷冻。
图4是示出了图1的冰箱的制冰器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了图4的制冰器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示出了图4的制冰器的截面的剖视图,图7和图8是示出了图4的制冰器的制冰托盘的分解俯视立体图,图9是示出了图4的制冰器的制冰托盘的分解仰视立体图,图10是示出了图4的制冰器的第一托盘的顶部表面的视图,以及图11是示出了图4的制冰器的第一托盘的底部表面的视图。
参照图1至图11,制冰托盘281包括第一托盘300和第二托盘400,其中,第一托盘300与制冰室制冷剂管57接触、通过热传导接收来自制冰室制冷剂管57的冷却能量、并置于第一托盘300的下部处;第二托盘400联接成与第一托盘300的顶部表面重叠,以接收来自第一托盘300的冷却能量,且第二托盘400还包括储存制冰水的制冰单元格410。
由于第一托盘300设置在第二托盘400之下,所以第一托盘300可称为下托盘,而第二托盘400可称为上托盘。
在上述结构中,冷却能量顺序地从制冰室制冷剂管57通过第一托盘300传递至第二托盘400,从而可冷却储存在第二托盘400的制冰单元格410中的制冰水,并且进而可生成冰。
第一托盘300可包括制冰单元格容纳部310和第一基础部320,制冰单元格容纳部310形成为凹部以容纳第二托盘400的制冰单元格410,第一基础部320形成制冰单元格容纳部310。
第一托盘300的制冰单元格容纳部310的形状可与制冰单元格410的形状对应,以容纳第二托盘400的制冰单元格410。制冰单元格容纳部310的数量可等于制冰单元格410的数量。制冰单元格容纳部310可通过第一分隔部330彼此分隔。在第一分隔部330处可设置有使得制冰单元格410能够彼此连通的第一连通部331。制冰水可通过第一连通部331依次供应至制冰单元格410。
热交换肋部380可以突出,该热交换肋部380扩展向制冰室60内部的空气传递热量的区域,并促进第一托盘300和制冰室60之间的内部空气的热交换。
在第一托盘300的下部的外面,可形成有容纳制冰室制冷剂管57的制冷剂管容纳部390以及容纳冰喷射加热器87的冰喷射加热器容纳部391。制冷剂管容纳部390和冰喷射加热器容纳部391中的每个可具有凹面形状。制冷剂管容纳部390和冰喷射加热器容纳部391可形成于热交换肋部380之间。
制冰室制冷剂管57和冰喷射加热器87中的每个可设置成大致呈U型形状,且第一托盘300的制冷剂管容纳部390和冰喷射加热器容纳部391还可具有与制冰室制冷剂管57和冰喷射加热器87的形状对应的大致呈U型的形状。制冷剂管容纳部390可设置在冰喷射加热器容纳部391的内部。如图9所示,制冰室制冷剂管57可包括第一制冷剂管57a、第二制冷剂管57b和第三制冷剂管57c,其中,第一制冷剂管57a在制冰托盘28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第二制冷剂管57b布置成与第一制冷剂管57a平行,第三制冷剂管57c连接第一制冷剂管57a和第二制冷剂管57b并具有U型形状。
制冰室制冷剂管57可容纳在制冷剂管容纳部390中,以与第一托盘300接触;且冰喷射加热器87可容纳在冰喷射加热器容纳部391中,以与第一托盘300接触。
第一托盘300可由具有高热导率的材料形成,以加速冷却能量的热传导。例如,第一托盘300可由铝材料形成。第一托盘300可一体形成。
第一托盘300处可形成有排水孔392,该排水孔392排出在第一托盘300和第二托盘400之间霜冻的霜的除霜水(defrosted water)。排水孔392可形成在第一托盘300的制冰单元格容纳部310中的每个处。
排水孔392可使第一托盘300和第二托盘400的热传递面积减少,并且可起到降低制冰速度的作用。
图12是示出了安装形成于图4的制冰器中的第一托盘的底部表面处的突出部的部件的截面的视图。
参照图2至图12,根据一实施方式,第一托盘300还可包括使第一托盘300的底部表面和制冰室制冷剂管57分离的突出部340。突出部340可形成于第一托盘300的底部表面处,且可减少制冰室制冷剂管57和第一托盘300之间的接触面积。
突出部340可形成于制冰托盘281的底部表面处,以使得第三制冷剂管57c与制冰托盘281分离。突出部340可形成于面对第三制冷剂管57c的第一托盘300的底部表面的区域处。突出部340可以预定间隙安装在复数数量的制冷剂管容纳部390处。
由于第三制冷剂管57c和第一托盘300的底部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大于第一制冷剂管57a和第二制冷剂管57b之间的接触面积,所以制冰室制冷剂管57可过度冷却。因此,在上述结构中,可减少第三制冷剂管57c和第一托盘300的底部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可在第一托盘300中均匀地控制从制冰室制冷剂管57接收的冷却能量。
第一托盘300可由具有高热导率的材料形成,以加速冷却能量的热传导。例如,第一托盘300可由铝材料形成。第一托盘300可一体形成。
第二托盘400可联接成与第一托盘300的顶部表面紧密接触。随着第二托盘400简单地置于第一托盘300的顶部表面上,第二托盘400可联接至第一托盘300。
然而,在第一托盘300处可设置第一联接部370且在第二托盘400处可设置第二联接部480,以增加第一托盘300和第二托盘400之间的联接力。
第一联接部370和第二联接部480可分别设置在第一托盘300的侧表面处和第二托盘400的侧表面处。第一联接部370和第二联接部480可彼此弹性联接。第一联接部370可包括联接突出部371(参见图15),且第二联接部480可包括联接至联接突出部371的联接凹槽481(参见图15)。
第二托盘400可包括制冰单元格410、第二基础部420、第二分隔部430和第二连通部431,其中,制冰单元格410储存制冰水;第二基础部420形成制冰单元格410;第二分隔部430将制冰单元格410彼此分隔开;第二连通部431使得制冰单元格410能够彼此连通,以当供应水时将水供应至全部的制冰单元格410。
当制冰水的制冰速度过高时,融化在制冰水中的的气体如氧气或二氧化碳及其它杂质没有排出,且从而可能发生使冰浑浊的浑浊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浑浊现象,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制冰托盘281的第二托盘400由具有低热导率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二托盘400可由塑性材料形成。其结果是,随着冷却能量的热传导的速度的增加,可减少制冰水的冷却速度,从而可提高冰的透明度。
然而,第一托盘300和第二托盘400的材料并非分别局限于铝材料和塑性材料,且只要第二托盘400由具有比第一托盘300的低热导率更低的低热导率的材料形成,就可符合本公开的范围。
换言之,可适当地选择第一托盘300和第二托盘400的材料,只要置于下方的第一托盘300形成为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并实际用作冷却制冰室60的热交换器,置于上方的第二托盘400使冷却能量的热传导的速度略微减小,从而提高生成的冰的透明度。
第二托盘400可一体形成。因此,由于形成了第一托盘300和第二托盘400中的每个,且第二托盘400简单地联接成与第一托盘300的顶部表面重叠,所以制冰托盘281可容易地进行装配,因此可实现保持制冰室60内部的冷却性能和提高冰的透明度的全部目的。
在以上描述中,由于第二托盘400由具有比第一托盘300的热导率更低的热导率的材料形成,所以可降低冷却能量的热传导的速度和冷却制冰水的速度;但是,可替代地或另外,由于制冰室制冷剂管57和第一托盘300的热传递面积减少,所以可减小冷却能量的热传导的速度和冷却制冰水的速度。
为此,即使未示出,但是在与第一托盘300的制冰室制冷剂管57接触的部分处,可形成有降低制冰室制冷剂管57的热传递面积的热传递面积减小孔(未示出)。换言之,在第一托盘300的制冷剂管容纳部390处可形成热传递面积减小孔170。
利用上述结构,制冰托盘281可通过直接冷却方法接收来自制冰室制冷剂管57的冷却能量并可迅速地生成冰,从而可获得具有提高的透明度的冰。此外,制冰托盘281的制冰室60的冷却性能可保持与传统制冰托盘的制冰室的冷却性能相同。
第二托盘400可联接成与第一托盘300的顶部表面紧密接触。第二托盘400可简单地置于第一托盘300的顶部表面上,并联接至第一托盘300。
然而,第一联接部370可设置在第一托盘300处,且第二联接部480可设置在第二托盘400处,以增加第一托盘300和第二托盘400之间的联接力。
第一联接部370和第二联接部480可分别设置在第一托盘300的侧表面处和第二托盘400的侧表面处。第一联接部370和第二联接部480可彼此弹性联接。第一联接部370可包括联接突出部371,且第二联接部480可包括联接至联接突出部371的联接凹槽481。
第二托盘400可包括制冰单元格410、第二基础部420、第二分隔部430和第二连通部431,其中,制冰单元格410储存制冰水,第二基础部420形成制冰单元格410,第二分隔部430使制冰单元格410彼此分隔开,第二连通部431使得制冰单元格410能够彼此连通,以在供应水时将水供应至全部制冰单元格410。
第二托盘400可包括防分离壁440,防分离壁440从第二基础部420的横向侧的一端朝上延伸,以在从制冰单元格410分离冰时引导冰的运动。当喷射器84旋转并使制冰单元格410的冰提升时,防分离壁440可防止冰下落至与设置滑动器88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在防分离壁440处,可形成有防止热量通过防分离壁440竖直传递的缝441。缝441可在水平方向上呈长型地形成于防分离壁440处。
第二托盘400可包括切割肋部432,当从制冰单元格410分离冰块时,该切割肋部432切割生成于制冰单元格410处的冰块之间的连接。
第二托盘400可包括水供应口460,设置在第二托盘400的纵长端部处以向制冰单元格410供应水。由于第二托盘400设置成倾斜,所以从水供应口460引入的水可依次从最接近水供应口460的制冰单元格410供应至相距水供应口460最远的制冰单元格410。
第二托盘400可包括过度供应水排出口450,当制冰单元格410供应超过预定量的水时,通过该排水导管500排出过度供应的水。过度供应水排出口450可形成于防分离壁440的一个位置处。
第二托盘400可包括支撑喷射器84的结构,其中,喷射器84使得在制冰单元格410处生成的冰分离。第二托盘400可包括可旋转地容纳喷射器84的回转轴85的旋转轴容纳部401和402。旋转轴容纳部401和402可在纵长方向上分别形成于第二托盘400的前端和后端处。
图13是示出了形成于图4的制冰器的第二托盘处的温度传感器容纳部的放大图,图14是示出了从侧部观察的、图4的制冰器的温度传感器容纳部的放大图,以及图15是示出了形成于图4的制冰器的第二托盘处的温度传感器容纳部的截面的视图。
参照图2至图15,第二托盘400可包括容纳温度传感器600的温度传感器容纳部403,其中,温度传感器600测量容纳在制冰单元格410中的水或冰的温度。温度传感器容纳部403可形成于第二托盘400的一个纵长端部处,因此,温度传感器600可测量容纳在最接近第二托盘400的纵长端部的制冰单元格410中的水或冰的温度。
根据一实施方式,温度传感器容纳部403可包括容纳部403a和固定部403d。容纳部403a可形成为上侧开口的凹槽形状,温度传感器600通过该上侧运动至容纳部403a内或容纳部403a外。温度传感器600可通过容纳部403a的上侧运动至容纳部403a的下部,并可安装在第二托盘400处。
温度传感器容纳部403还可包括制冰水接触部403c。制冰水接触部403c可形成于容纳部403a的一侧处。制冰水接触部403c可设置成这样的形状,其中,制冰水接触部403c面对制冰单元格410的侧部的至少一部分开口。容纳在温度传感器容纳部403中的温度传感器600可通过制冰水接触部403c与制冰水接触,并可测量制冰水的温度。可选择地,也可省去制冰水接触部403c。
温度传感器容纳部403还可包括连接部403b。连接部403b可形成于容纳部403a的一侧处。连接部403b可形成为在与制冰水接触部403c不同的方向上从容纳部403a的一侧延伸出。连接部403b可形成为在与制冰水接触部403c相反的方向上延伸。连接部403b可设置成作为这样的路径,其中,连接至温度传感器600的导线(未示出)通过该路径朝向制冰托盘281的外部延伸。连接部403b可设置成作为这样的路径,其中,连接至温度传感器600的导线(未示出)通过该路径朝向第二托盘400的外部延伸。
固定部403d可设置成联接至温度传感器600的一部分或与温度传感器600连接的导线(未示出),并且可固定温度传感器600的位置。固定部403d可形成为朝向容纳部403a的一侧弯曲。固定部403d可设置成使得连接至温度传感器600的导线(未示出)固定在形成为朝向容纳部403a的一侧弯曲的空间处。
固定部403d可形成为沿着连接部403b从容纳部403a延伸出。因此,连接至温度传感器600的导线(未示出)可沿着连接部403b朝向第二托盘400的外部延伸,同时联接至固定部403d。
根据上述结构,在温度传感器600容纳于温度传感器容纳部403中的情况下,连接至温度传感器600的导线(未示出)可联接至固定部403d,且温度传感器600可被固定。
当制冰水引入制冰单元格410或从制冰单元格410排出时,温度传感器600的位置可根据容纳部403a而垂直地改变。此外,当制冰水冰冻时,温度传感器600的位置可根据容纳部403a随着制冰水而垂直地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温度传感器600可能无法测量相同的位置处的温度,所以可能无法测出正确的温度。此外,当测得的温度不正确时,冷冻系统的可靠性可能下降,诸如过度冷冻等。根据上述结构,可在相同的条件之下测量制冰水的温度,从而可提高冰箱的冷冻系统的可靠性。
图16是用于描述用于将图4的制冰托盘联接至制冰室的制冰室的结构的视图,以及图17是用于描述图4的制冰托盘的空气隔离部的剖视图。
参照图2至图17,第二托盘400可包括使制冰托盘281与冰喷射电动机82隔离开的空气隔离部490。由于空气隔离部490使制冰托盘281与冰喷射电动机82隔离开,所以可防止冰喷射电动机82的故障和不必要的热损失。
空气隔离部490可包括从第二托盘400的纵长前端突出的空气壁部492、以及形成于空气壁部492的内部的空气容纳部491。空气壁部492的侧部可形成为封闭环的形状,且空气壁部492的前侧可开口。空气壁部492的开口前侧可由容纳冰喷射电动机82的冰喷射电动机外壳542闭合。因此,空气容纳部491的内部可以是封闭空间。由于空气容纳部491填充有空气,所以空气容纳部可将制冰托盘281与冰喷射电动机82隔离开。
冰喷射电动机外壳542可通过联接前外壳544和后外壳543形成,且空气壁部492可设置成与后外壳543紧密接触。冰喷射电动机部540可包括冰喷射电动机82和冰喷射电动机外壳542。
第二托盘400可包括将制冰托盘281固定于制冰室60内部的固定部。换言之,制冰托盘281可直接固定在制冰室60的内部,而没有附加的固定构件。
固定部可将第二托盘400联接至制冰室60的内箱3的顶板。为此,固定部可包括联接至设置于制冰室60的内箱3的顶板处的钩部3a的凹槽部471。
凹槽部471可包括比较大的大直径部472和比较小的小直径部473。大直径部472的尺寸可使得钩部3a进入,且小直径部473的尺寸可能使得穿过大直径部472的钩部3a不能移出。
当制冰托盘281插至制冰室60中时,钩部3a可插至第二托盘400的大直径部472中,并可朝向小直径部473运动。由于朝向小直径部473运动的钩部3a不与小直径部473分离,所以制冰托盘281可固定到制冰室60。
固定部可包括安装部474,第二托盘400在该安装部474中放置在设置于制冰室60处的支撑部98上并由支撑部98支撑。支撑部98还可与制冰室60的内箱3集成,且也可形成为设置在制冰室60内部的单独结构。
上述固定部可形成于第二托盘400的制冰单元格410的上部的前外部或后外部处。换言之,第二托盘400的制冰单元格410的上部可开口。其原因在于,用于一体形成固定部的第二托盘400的注入成型是易于执行的。当固定部没有置于第二托盘400的制冰单元格410的上部的外部处,而是直接置于制冰单元格410的上部处时,可能不易于使用常用模具来注模第二托盘400。
在上述结构中,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减小了制冰托盘281的制冰速度并提高了冰的透明度。此外,制冰托盘281的相关部分的组件与制冰托盘281集成,从而减小了组件的数量,进而改进了部件的性能并提高了生产力。
排水导管500可设置在制冰托盘281之下,并收集从制冰托盘281或制冰室制冷剂管57掉落的除霜水。制冰托盘281和排水导管500之间可形成有冷气的路径。
排水导管500可包括排水板510和防霜冻盖520,其中,排水板510收集除霜水,防霜冻盖520围绕排水板510的下部以防止排水板510冷冻。
排水板510可布置成倾斜的,以使得收集的水朝向排水孔流动。
排水板510可包括制冷剂管固定部515,该制冷剂管固定部515推压制冰室制冷剂管57、并将制冰室制冷剂管57推至抵靠第一托盘300的底部表面、并且将制冰室制冷剂管57固定至第一托盘300的底部表面。制冷剂管固定部515可包括从排水板510朝上突出的突出部515a,以及设置在突出部515a的端部处的弹性部515b。弹性部515b可由橡胶材料形成。由于弹性部515b具有弹性力,所以弹性部515b平滑地推压制冰室制冷剂管57,从而防止制冰室制冷剂管57受到冲击的损害。此外,弹性部515b可防止冷气从制冰室制冷剂管57直接传递至排水板510,并可防止排水板510处发生结霜。
排水板510可包括与冰喷射加热器87接触、固定冰喷射加热器87并从冰喷射加热器87接收热量的冰喷射加热器接触部516。由于冰喷射加热器87的热量通过冰喷射加热器接触部516传递至排水板510,所以可防止排水板510处发生结霜,且即使发生结霜也可容易地进行除霜。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排水板510可包括第一排水板511和隔离板512。第一排水板511可布置在隔离板512之上,并可设置成收集从制冰托盘281或制冰室制冷剂管57掉落的除霜水。
隔离板512可联接至第一排水板511以形成隔离空间513。隔离板512可由具有比第一排水板511的热导率更低的热导率的材料形成。
防霜冻盖520可由具有低热导率的塑性材料形成。
在排水板510和防霜冻盖520之间可形成有将排水板510与防霜冻盖520隔离开的空气隔离层530。换言之,排水板510和防霜冻盖520设置成彼此间隔预定的间隙,且该间隙之间可填充有空气。
图18是示出了从图4的制冰器的一侧观察的、排水导管和制冰托盘彼此联接的状态的视图,以及图19和图20是示出了图18的排水导管旋转并打开预定角度的操作的视图。
参照图18至图20,排水导管500可联接至制冰托盘281,以在围绕制冰托盘281的一侧旋转时被打开。在排水导管500处可形成有联接成围绕第一托盘300的一侧旋转的铰链联接部550。排水导管500的联接部551和第一托盘300的联接部379可用铰链联接至铰链联接部550中。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第一托盘300还可包括限制排水导管500的旋转角度的旋转限制部360。旋转限制部360可形成于排水导管500的旋转的半径中。因此,旋转限制部360可设置成使得排水导管500仅在预定范围中旋转。
在旋转限制部360的底部表面处可形成倾斜面361,以与排水导管500的接触表面接触。因此,可避免在排水导管500的联接部551旋转并与旋转限制部360接触时可能发生的排水导管500的破坏。旋转限制部360还可由弹性材料提供。旋转限制部360可形成于第一托盘300的内侧表面处。旋转限制部360可形成于用铰链联接有第一托盘300的联接部379的内侧表面处。
随着制冰室制冷剂管57、冰喷射加热器87等布置在排水导管500和制冰托盘281之间,排水导管500构成为可打开。因此,如上所述,当排水导管500打开时,由于排水导管500的角度有限,所以无需控制排水导管500的旋转,因而可提高用户的便捷性。
图21是示出了冰喷射电动机部和图4的制冰器中的制冰托盘之间的联接关系的视图,图22是示出了形成于图4的制冰器中的制冰托盘的内侧表面处的支撑构件的视图,以及图23是示出了图21的冰喷射电动机部和制冰托盘彼此联接的状态的视图。
参照图21至图23,内部安装冰喷射电动机82的冰喷射电动机部540可联接至制冰托盘281。冰喷射电动机部540可联接至第二托盘400的一侧。冰喷射电动机部540可包括用螺纹联接至第二托盘400的一侧的螺纹联接部548。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冰喷射电动机部540的一个侧表面处可形成有朝向一侧突出的锁定阶梯部545。锁定阶梯部545可形成为与螺纹联接部548间隔预定间隙。锁定阶梯部545和螺纹联接部548可形成于相同的平面上,锁定阶梯部545可布置在螺纹联接部548的一端处,且螺纹联接部548可布置在面对锁定阶梯部545的位置处。螺纹联接部548和制冰单元格410之间的距离可小于锁定阶梯部545和制冰单元格410之间的距离。可替代地,螺纹联接部548和制冰单元格410之间的距离也可大于锁定阶梯部545和制冰单元格410之间的距离。
在制冰托盘281上可形成有支撑构件475,该支撑构件475设置在与锁定阶梯部545对应的位置处,以支撑锁定阶梯部545。支撑构件475可形成在第二托盘400内部与锁定阶梯部545对应的位置处。在冰喷射电动机部540联接至制冰托盘281的状态中,支撑构件475可设置成支撑锁定阶梯部545。
根据上述结构,冰喷射电动机部540可联接成使得制冰托盘281不发生松垂现象。
此外,冰喷射电动机部540可包括安置引导件547。安置引导件547可形成为支撑与制冰托盘281的螺纹联接部548对应的制冰托盘的联接表面477的一部分。安置引导件547可包括第一安置引导件547a和第二安置引导件547b,其中,第一安置引导件547a支撑制冰托盘的联接表面477的底部表面,第二安置引导件547b支撑制冰托盘的联接表面477的一个侧表面。在冰喷射电动机部540联接至制冰托盘281的状态中,安置引导件547可构成为支撑制冰托盘的联接表面477。
根据上述结构,冰喷射电动机部540可更加牢固地联接至制冰托盘281。此外,由于冰喷射电动机部540沿着安置引导件547联接至制冰托盘281,所以可提高冰喷射电动机部540的联接的便捷性。
如通过以上说明显而易见,与仅由铝材料形成的传统直接冷却制冰托盘相比,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直接冷却制冰托盘可通过略微降低制冰水的冷却速度,提高生成的冰的透明度。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直接冷却制冰托盘还可具有比间接冷却方法的冷却速度更快的冷却速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制冰托盘可使用以下方法容易地进行装配,在该方法中,铝托盘和塑性托盘中的每个一体形成,且塑料托盘简单地布置成与铝托盘的顶部表面重叠。
由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直接冷却制冰托盘的下部处布置有具有优良热导率的铝托盘,且在铝托盘处形成有热交换肋部,热交换肋部扩展向制冰室内部的空气传递热量的区域,所以冷却制冰室的内部的性能可保持与传统制冰托盘的性能相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由于制冰托盘的相关部分与制冰托盘一体形成,且部件的数量得以减小,所以可改善部件的性能并提高生产力。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由于联接至制冰托盘的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固定,所以可提高温度传感器的可靠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由于排水导管的旋转范围限于预定范围,所以可容易地装配或拆卸部件如安装在排水导管内部的制冷剂管。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冷却能量可均匀地传递至制冰托盘,而与制冷剂管的形状无关。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由于冰喷射电动机部和制冰托盘彼此牢固地联接,所以可防止冰喷射电动机部松垂。
虽然上面已经参照具体形状详细地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公开可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成,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型或修改。

Claims (15)

1.一种冰箱,包括:
主体;
制冰室,形成于所述主体内部;
制冰托盘,安装在所述制冰室内部,其中,在所述制冰托盘中储存制冰水并且生成冰;以及
制冷剂管,安装成使得制冷剂管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制冰托盘接触,其中制冷剂在所述制冷剂管中流动;
其中,所述制冰托盘包括:
储存制冰水的制冰单元格;以及
容纳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传感器容纳部,所述温度传感器测量在所述制冰单元格中储存的水或冰的温度,以及
所述温度传感器容纳部包括:
容纳部,形成为凹槽形状并具有敞开的上侧,以便所述温度传感器移进或移出;以及
固定部,联接至导线并固定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位置,所述导线连接至所述温度传感器或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一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容纳部还包括设置作为路径的连接部,其中,连接至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导线通过所述路径朝向所述制冰托盘的外部延伸,所述固定部形成为朝向所述容纳部的一侧弯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容纳部处形成有制冰水接触部,所述制冰水接触部面对所述制冰单元格的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敞开的,所述连接部形成为在与所述制冰水接触部相反的方向上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制冰托盘还包括:
第一托盘,与所述制冷剂管接触以接收来自所述制冷剂管的冷却能量;以及
第二托盘,联接成与所述第一托盘的顶部表面重叠,以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托盘的冷却能量,所述第二托盘由热导率比所述第一托盘的热导率低的材料形成,其中所述制冰单元格形成于所述第二托盘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容纳部形成在面对所述第二托盘中的所述制冰单元格的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制冷剂管包括:
第一制冷剂管,在所述制冰托盘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第二制冷剂管,布置成与所述第一制冷剂管平行;以及
第三制冷剂管,连接所述第一制冷剂管和所述第二制冷剂管,并具有U型形状,以及
其中,所述制冰托盘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形成于所述制冰托盘的底部表面上,以使得所述第三制冷剂管与所述制冰托盘间隔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突出部形成在所述制冰托盘的底部表面上面对所述第三制冷剂管的区域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还包括排水导管,联接至所述制冰托盘的下部以收集所述制冰托盘的除霜水,
其中,所述排水导管包括:
铰链联接部,联接至所述制冰托盘以围绕所述制冰托盘的一侧旋转并被打开;以及
旋转限制部,限制所述排水导管旋转的范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旋转限制部形成于所述排水导管的旋转半径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旋转限制部形成于所述制冰托盘的内侧表面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还包括:
喷射器,使冰与所述制冰托盘分离;以及
冰喷射电动机部,联接至所述制冰托盘的一侧,其中,用于旋转所述喷射器的冰喷射电动机安装在所述冰喷射电动机部的内部,
其中,所述冰喷射电动机部的一个侧表面处形成有侧向突出的锁定阶梯部,所述制冰托盘上形成有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设置在与所述锁定阶梯部对应的位置处以支撑所述锁定阶梯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冰喷射电动机部包括螺纹联接至所述制冰托盘的螺纹联接部,所述锁定阶梯部形成为与所述螺纹联接部间隔预定间隙,以防止所述冰喷射电动机部松垂。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螺纹联接部和所述锁定阶梯部形成在所述冰喷射电动机部的同一平面处,所述螺纹联接部和所述制冰单元格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锁定阶梯部和所述制冰单元格之间的距离。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冰喷射电动机部还包括安置引导件,所述安置引导件设置成安置与所述螺纹联接部联接的所述制冰托盘的联接表面的一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安置引导件包括第一安置引导件和第二安置引导件,所述第一安置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安置引导件分别支撑与所述螺纹联接部联接的所述制冰托盘的联接表面的底部表面和一个侧表面。
CN201610112035.3A 2015-02-27 2016-02-29 冰箱 Active CN1059283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028610A KR102331090B1 (ko) 2015-02-27 2015-02-27 냉장고
KR10-2015-0028610 2015-0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28308A true CN105928308A (zh) 2016-09-07
CN105928308B CN105928308B (zh) 2018-10-30

Family

ID=55262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12035.3A Active CN105928308B (zh) 2015-02-27 2016-02-29 冰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35601B2 (zh)
EP (1) EP3062048B1 (zh)
KR (1) KR102331090B1 (zh)
CN (1) CN10592830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9227A (zh) * 2019-04-15 2020-10-27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冰模块
CN111912148A (zh) * 2019-05-09 2020-11-10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具有制冰机的冰箱
CN112789468A (zh) * 2018-10-02 2021-05-11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14893940A (zh) * 2018-11-16 2022-08-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制冰机及冰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02572A (en) * 2012-05-30 2013-12-04 Kraft Foods R & D Inc Mould with optimised heat transfer properties
US9733003B2 (en) * 2012-12-27 2017-08-15 OXEN, Inc. Ice maker
KR101798553B1 (ko) * 2016-04-22 2017-12-12 동부대우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용 제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WO2019004489A1 (ko) * 2017-06-26 2019-01-03 주식회사 디알텍 급수 조절 장치를 구비한 제빙기
JP6748617B2 (ja) * 2017-08-31 2020-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KR102468615B1 (ko) * 2018-01-16 2022-1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제빙장치
KR102432022B1 (ko) * 2018-01-16 2022-08-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제빙장치
JP7016731B2 (ja) * 2018-03-09 2022-02-0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製氷機
KR102627200B1 (ko) * 2018-06-19 2024-01-19 주식회사 대창 센서용 패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제빙기 및 냉장고
JP7245628B2 (ja) * 2018-10-02 2023-03-2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製氷機
CN112789466A (zh) * 2018-10-02 2021-05-11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US11959685B2 (en) * 2018-11-16 2024-04-16 Lg Electronics Inc. Ice maker and refrigerator
CN118168217A (zh) * 2024-04-29 2024-06-11 宁波惠康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层式高纯净冰体制造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9717A (en) * 1985-12-17 1987-03-17 Whirlpool Corporation Ice mak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y
JPH03158676A (ja) * 1989-11-16 1991-07-08 Toshiba Corp 自動製氷装置付冷蔵庫
US20060266055A1 (en) * 2005-05-27 2006-11-30 Maytag Corporation Refrigerator with improved icemaker
US20080156022A1 (en) * 2006-12-29 2008-07-03 Leclear Douglas D Refrigerated Drawer Having an Icemaker
CN102116564A (zh) * 2010-01-04 2011-07-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制冰室的冰箱
KR20120011162A (ko) * 2010-07-28 2012-02-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빙트레이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냉장고
US20130167575A1 (en) * 2011-12-30 2013-07-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frigerator
CN103582790A (zh) * 2011-06-08 2014-02-12 夏普株式会社 制冰装置和具备该制冰装置的冷冻冷藏库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19523A (en) * 1941-07-21 1943-05-18 Gen Motors Corp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US2844008A (en) * 1954-09-15 1958-07-22 Whirlpool Co Ice making apparatus
KR0182728B1 (ko) * 1996-01-30 1999-05-01 김광호 냉장고의 자동제빙장치
JP4257986B2 (ja) * 1999-02-25 2009-04-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製氷装置
KR101650303B1 (ko) * 2009-07-06 2016-08-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제빙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KR101981680B1 (ko) * 2013-10-16 2019-05-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제빙 트레이 및 이를 갖는 냉장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9717A (en) * 1985-12-17 1987-03-17 Whirlpool Corporation Ice mak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y
JPH03158676A (ja) * 1989-11-16 1991-07-08 Toshiba Corp 自動製氷装置付冷蔵庫
US20060266055A1 (en) * 2005-05-27 2006-11-30 Maytag Corporation Refrigerator with improved icemaker
US20080156022A1 (en) * 2006-12-29 2008-07-03 Leclear Douglas D Refrigerated Drawer Having an Icemaker
CN102116564A (zh) * 2010-01-04 2011-07-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制冰室的冰箱
KR20120011162A (ko) * 2010-07-28 2012-02-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빙트레이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냉장고
CN103582790A (zh) * 2011-06-08 2014-02-12 夏普株式会社 制冰装置和具备该制冰装置的冷冻冷藏库
US20130167575A1 (en) * 2011-12-30 2013-07-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frigerator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9468A (zh) * 2018-10-02 2021-05-11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12789468B (zh) * 2018-10-02 2023-08-01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US11740001B2 (en) 2018-10-02 2023-08-29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CN114893940A (zh) * 2018-11-16 2022-08-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制冰机及冰箱
CN114893940B (zh) * 2018-11-16 2024-02-09 Lg电子株式会社 制冰机及冰箱
CN111829227A (zh) * 2019-04-15 2020-10-27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冰模块
CN111912148A (zh) * 2019-05-09 2020-11-10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具有制冰机的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35601B2 (en) 2021-06-15
EP3062048B1 (en) 2018-07-11
EP3062048A3 (en) 2016-12-21
US20160252286A1 (en) 2016-09-01
CN105928308B (zh) 2018-10-30
KR20160105218A (ko) 2016-09-06
KR102331090B1 (ko) 2021-11-25
EP3062048A2 (en) 201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8308A (zh) 冰箱
US10775087B2 (en) Ice-making tray and refrigerator comprising same
CN103185431B (zh) 冰箱
EP3270078B1 (en) Ice maker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KR102311397B1 (ko) 냉장고
JP4690059B2 (ja) 冷蔵庫
KR101718995B1 (ko) 냉장고
US9080799B2 (en) Refrigerator
KR101713327B1 (ko) 냉장고
US20170284724A1 (en) Refrigerator
CN107621114A (zh) 一种风冷冰箱
CN105444494A (zh) 冰箱
KR20130101371A (ko) 냉장고
CN110440504A (zh) 一种冰箱
CN106257213A (zh) 冰箱以及制造用于冰箱的制冰机的方法
KR100584271B1 (ko) 냉장실 도어에서의 제빙 냉기 유로 구조
KR100621235B1 (ko) 바텀 프리저 타입 냉장고의 제빙용 냉기 유로 구조
CN106257172B (zh) 冰盘设备及方法
KR100584272B1 (ko) 냉장실 도어에서의 제빙 냉기 유로 구조
KR100758325B1 (ko) 냉장고
JP6028216B2 (ja) 冷蔵庫
JP2008275223A (ja) 冷蔵庫
JP2009222257A (ja) 製氷装置付冷蔵庫
KR20170123055A (ko) 냉장고
CN110440513A (zh) 一种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