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23480B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23480B CN105923480B CN201610085656.7A CN201610085656A CN105923480B CN 105923480 B CN105923480 B CN 105923480B CN 201610085656 A CN201610085656 A CN 201610085656A CN 105923480 B CN105923480 B CN 1059234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
- elevator
- user
- floor
- not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2—Devices monitoring the users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B66B3/002—Indica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22—Taking into account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present in the elevator car to be alloc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在该电梯装置中,能够使先下电梯的乘客容易移动,缩短用于下电梯的停止时间,提高运行效率。该电梯装置具备在使用者乘坐前检测使用者的目的楼层的目的楼层检测装置、设于每台单体电梯且对乘坐前的使用者进行与单体电梯相应的通知的通知装置、以及控制多个单体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群管理控制装置具备通过来自电梯门厅目的楼层登记装置的登记来分配单体电梯的分配部、以及控制由通知装置进行的通知的通知控制部,通知控制部具备与检测出的目的楼层呼叫相应地决定先乘坐的楼层和后乘坐的楼层的决定部、以及使所决定的按照目的楼层的乘坐顺序向通知装置进行通知的乘坐顺序指示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群管理控制装置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具备一并管理多台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电梯装置中,存在电梯的使用者在乘坐前检测目的楼层呼叫的方式(以下为目的楼层预约方式)。该目的楼层呼叫的检测是通过设置于电梯门厅的目的楼层检测装置来进行的。
在目的楼层预约方式中,通过相对于在使用者乘坐前检测出的目的楼层呼叫而指定乘坐单体电梯,由此使用者能够知晓自身乘坐的单体电梯,乘坐变得顺畅。在另一方面,在使用者到达自身的目的楼层时,若轿厢内变得混杂,则在为了该使用者的下电梯而需要使其他使用者暂时从轿厢下来的情况、或为了其他使用者而需要自身暂时从轿厢下电梯的情况等,不仅对暂时从轿厢下电梯的使用者造成负担、而且对于为了自身的下电梯而使其他使用者暂时从轿厢下电梯的使用者造成心理的负担,此外,有时为了这样的动作而使轿厢的停止时间变长,运行效率降低。
相对于这样的状况,作为使轿厢内的使用者的下电梯变得顺畅的技术,具有国际公开第2010/004607号小册子(专利文献1)。在该公报中记载有如下结构:乘客追踪装置将在电梯门厅处由目的楼层登记装置登记的目的楼层与由电梯门厅摄像机拍摄的乘客的特征建立关联并进行存储,在该乘客乘坐于轿厢时,比较在轿厢内以及电梯门厅拍摄的乘客的特征,在特征一致的情况下将轿厢内的乘客与目的楼层建立关联,使用轿厢内摄像机而实时追踪乘客的轿厢内的位置,在轿厢停止于目的楼层时,在该层下电梯的乘客位于轿厢内的后方的情况下,进行以通知后方的乘客要下电梯为意思的广播。
另外,存在日本特开2005-272127号公报(专利文献2)。在该公报中记载有如下结构:通过设于轿厢的底面或者侧面的显示装置,显示预先划分的多个乘客引导区域,引导后下电梯的乘客向轿厢的后方乘坐、先下电梯的乘客向轿厢的前方乘坐。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0/004607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72127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梯装置在轿厢停止于目的楼层时,在该层下电梯的乘客位于轿厢内的后方的情况下,进行以通知后方的乘客要下电梯为意思的广播,在混杂状态下直至轿厢停止而乘客难以移动,在轿厢停止而门打开之后位于前方的乘客暂时从轿厢内出来,与下电梯的乘客进行协作。因此,停止的目的楼层中的停止时间延长并变长,使得运行效率恶化。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电梯装置中,由于成为在轿厢内的引导,因此在混杂状态下在轿厢停止之前,乘客难以移动,有时难以按照引导而在轿厢内移动。
发明内容
对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先下电梯的乘客容易移动而缩短用于下电梯的停止时间、提高运行效率的电梯装置。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装置,其具备:目的楼层检测装置,该目的楼层检测装置在使用者乘坐前检测使用者的目的楼层;通知装置,该通知装置设于每台单体电梯,且对乘坐前的使用者进行与单体电梯相应的通知;以及群管理控制装置,该群管理控制装置对多个单体电梯进行控制,群管理控制装置具备:分配部,该分配部根据来自电梯门厅目的楼层登记装置的登记来分配单体电梯;以及通知控制部,该通知控制部对由通知装置进行的通知进行控制,其中,通知控制部具备:决定部,该决定部根据所检测出的目的楼层呼叫来决定先乘坐的楼层与后乘坐的楼层;以及乘坐顺序指示部,该乘坐顺序指示部使通知装置通知决定好的每个目的楼层的乘坐顺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能够使先下电梯的乘客的移动变得容易而缩短用于下电梯的停止时间,提高运行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得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概要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的通知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的通知装置的另一显示例。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的电梯门厅的站列状况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的电梯门厅处的乘坐顺序引导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的乘坐后的轿厢内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的组决定部以及各组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的组决定部以及各组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的其它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的组决定部中的中心层的决定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概要的框图。
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电梯装置的重新分组部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图10所示的电梯装置的电梯门厅的站列状况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图10所示的电梯装置的重新分组部的其它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图10所示的电梯装置中的通知装置的显示例。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概要的框图。
图16是表示图15所示的电梯装置的组决定部以及组别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的其它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图15所示的电梯装置的重新分组部以及组别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图15所示的电梯装置的电梯门厅的站列状况的立体图。
图19是本发明中的预测交通量的一例。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中的通知部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中的通知部的结构的主视图的概要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群管理控制装置
104 分配部
105 通知控制部
1051 组决定部
1052 组别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
1053 组别乘坐顺序指示部
1054 重新分组部
4A~4C 通知装置
5 电梯门厅目的楼层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概要的框图。
在大厅等基准楼层电梯门厅中,除在电梯门厅设置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电梯门厅设置的传感器、使用者的移动终端等在使用者乘坐前检测使用者的目的楼层的目的楼层检测装置5或其它的通常结构之外,在每台单体电梯上分别设置有通知装置4A、4B、4C。控制多台单体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1获取来自电梯门厅目的楼层登记装置5的目的楼层信息等电梯厅信息、以及来自对多台单体电梯2A、2B、2C进行控制的各单体电梯控制装置3A、3B、3C的各种信号。群管理控制装置1具有:获取并管理来自目的楼层检测装置5的被输入的电梯门厅目的楼层、电梯门厅呼叫、人数等电梯厅信息与来自各单体电梯控制装置3A、3B、3C的轿厢信息的电梯厅-轿厢信息管理部101;基于来自电梯厅-轿厢信息管理部101的信息而对各楼层的轿厢到达预测时间进行运算的到达预测时间运算部102;分别对等待时间、电梯状态、节能等各种评价项目进行评价的分配评价值制作部103;基于分配评价值制作部103而相对于来自使用者的检测出的电梯门厅目的楼层呼叫来分配最佳的单体电梯的分配部104;以及对基于来自电梯门厅目的楼层登记装置5的登记信号而分配的单体电梯、例如单体电梯2A的通知装置4A的通知进行控制的通知控制部105。
由各通知装置4A、4B、4C和通知控制部105来构成通知部,该通知部在电梯门厅处进行如下通知,该通知用于促使乘入轿厢内的多名使用者大致分为先下电梯的组以及后下电梯的组,并且使先下电梯的组位于轿厢的出入口侧。
因此,在本发明中,通过使后下电梯的组的使用者比先下电梯的组的使用者先乘坐轿厢,由此使先下电梯的组位于轿厢的出入口侧。以下,将后下电梯的组设为先乘坐组,将先下电梯的组设为非先乘坐组。
构成本实施例中的通知装置的通知控制部105具有:组决定部1051,其基于由分配部104分配至轿厢的、轿厢所去往的一个以上的电梯门厅目的楼层呼叫,大致分为先乘坐的组与非先乘坐的组;组别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1052,其通过通知装置4A对向基于来自目的楼层检测装置5的登记信号而分配的单体电梯、例如单体电梯2A的轿厢内乘入前的电梯门厅内的各组的等待位置进行通知;以及组别乘坐顺序指示部1053,其通过通知装置4A对由分配部104分配的单体电梯到达基准楼层时的乘入顺序进行通知。
构成通知部的通知装置4A~4C具有相同结构,在此,以通知装置4A为代表进行说明。通知装置4A具有如下功能:由组别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1052控制、并进行用于大致分为先乘坐组与非先乘坐组而使其等待的通知的各组电梯门厅等待位置通知功能;以及由组别乘坐顺序指示部1053控制、并进行用于在使先乘坐组乘坐到轿厢内之后使非先乘坐组乘坐的通知的各组乘坐顺序通知功能。
本实施例中的通知装置4A如图2所示为板状结构的显示板,具有在上部形成的始终显示部4A11、4A12和在下部形成的楼层显示部4A21、4A22。在始终显示部4A11、4A12上,为了让使用者辨别出沿轿厢的出入口的左侧站列还是沿右侧站列而始终显示为“左侧”以及“右侧”。在楼层显示部4A21上,通过各组乘坐位置指示部1052而显示成为非先乘坐组的使用者的目的楼层。另外,在楼层显示部4A22上,通过组别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1052而显示成为先乘坐组的使用者的目的楼层。通过该通知,促使成为先乘坐组的使用者在电梯门厅在轿厢出入口的右侧站列,另一方面,促使成为非先乘坐组的使用者在轿厢出入口的左侧站列,满足了前者的各组电梯门厅等待位置通知功能。
另外,后者的各组乘坐顺序通知功能是通过使楼层显示部4A21、4A22闪烁而进行的。最先通过使楼层显示部4A22闪烁,促使在轿厢出入口的右侧进行等待的使用者最先乘入轿厢内,接下来,通过使楼层显示部4A21闪烁,促使在轿厢出入口的左侧进行等待的使用者乘入轿厢内。在图2中,始终显示4A11以及4A12,通过4A21以及4A22的闪烁进行乘坐通知,但也可以如图3所示,通过在乘坐通知时变更4A11以及4A12的显示而促使乘坐。另外,可以在图2或者图3的方式中组合基于声音的引导,也可以组合图2与图3的显示方法,不仅是实施例1,在之后的实施例2~4中也进行同样的基于显示、声音的通知。
在本实施例中,从图1所示的目的楼层检测装置5中,作为目的楼层而分别由各一名使用者输入6层、7层、9层、12层,并且作为目的楼层而由两名使用者输入10层。与此相对,对群管理控制装置1通过分配部104来分配单体电梯2A的情况进行说明。
对于该分配,群管理控制装置1的组决定部1051将使用者的目的楼层以各组成为相同程度的人数的方式分为两组。换句话说,分为最先下电梯的6层~9层的非先乘坐组与后下电梯的10层~12层的先乘坐组。
在此,如表示电梯门厅状况的立体图、即图4所示,单体电梯2A的通知装置4A在楼层显示部4A21中显示“6层~9层”,在楼层显示部4A22中显示“10层~12层”。通过该显示,能够促使朝6层~9层移动的下方层使用者、即非先乘坐组6在轿厢出入口的左侧站列,并且促使朝10层~12层移动的上方层使用者、即先乘坐组7在轿厢出入口的右侧站列。
之后,如图5所示的流程图那样在通知控制部105处调整通知处理。通知控制部105在步骤S001中对分配的轿厢是否到达了大厅层进行监视。在根据由电梯厅-轿厢信息管理部101获取的信号检测出轿厢的到达的情况下,通知控制部105在步骤S002中使在通知装置4A的右侧形成的楼层显示部4A22闪烁,以使先乘坐组15首先乘入。
对此,先乘坐组7看到图2所示的通知装置4A中的楼层显示部4A22的闪烁而乘入至到达大厅层的轿厢内。如此一来,先乘坐组15比非先乘坐组6先乘入轿厢内。
通知控制部105检测出先乘坐组7的乘入大体结束,因此如图5所示的步骤S003那样在经过了预先确定的一定时间A之后,进入步骤S004,使图2所示的通知装置4A的楼层显示部4A21、4A22同时闪烁而使通知形态发生变化。确认了该变化的非先乘坐组6乘入至轿厢内。之后,当轿厢内按钮被操作等而关闭轿厢门时,通知控制部105在步骤S005中检测出轿厢门已关闭,在步骤S006中使通知装置4A的两个楼层显示部4A21、4A22熄灭。在此,作为步骤S003中的一定时间A,可以使用始终固定的值,也可以使用与朝向轿厢的分配人数相应地设定的值。
图6是表示所有的使用者乘入至轿厢内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根据遵照通知装置4A的通知的乘入方法,后下电梯的先乘坐组7通过先乘入而位于轿厢2A的里侧。另一方面,先下电梯的非先乘坐组6通过后乘入而位于轿厢2A的出入口2A01侧。
因此,在作为下方层使用者的朝向6层~9层的非先乘坐组6在各自的层进行下电梯时,由于作为上方层使用者的先乘坐组7处于轿厢2A内的里侧,因此先乘坐组7保持原本的位置,非先乘坐组6能够在不会对其他乘客造成影响的情况下顺畅地从轿厢2A的出入口2A01出去。
图7是表示电梯门厅目的楼层呼叫被登记时的组决定部1051以及组别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1052的动作的流程图。组决定部1051在S201中监视目的楼层呼叫是否被分配到任意的轿厢。在被分配的情况下,通过S202,检查被分配的轿厢的中心层是否计算结束,在计算结束的情况下进入S204,在计算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在S203中计算中心层,之后进入S204。在此,中心层是指成为先乘坐组与非先乘坐组的分界线的楼层。接下来,组决定部1051在S204中检查被登记的目的楼层是否比轿厢的中心层靠上方,在靠上方的情况下通过S205将被分配的目的楼层登记为先乘坐组而进入S207,在不靠上方的情况下通过S206登记为非先乘坐组而进入S207。组别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1052在S207中将登记的组向与分配的单体电梯对应的通知装置通知。
图8是表示在分配部104对各轿厢所去往的目的楼层的区域随着每次该分配进行动态变更的情况下的、目的楼层被预先检测时的组决定部1051以及组别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1052的动作的流程图。组决定部1051在S301中监视目的楼层是否被预先检测。在被登记的情况下,通过S302而监视是否具有包含被登记的目的楼层的区域,在具有的情况下通过S303向担负区域的轿厢分配目的楼层呼叫而进入S306,在没有的情况下通过S304在决定分配被登记的目的楼层呼叫的轿厢之后,通过S305在轿厢中以分配的目的楼层为中心而制作区域,并进入S306。接下来,通过S306,检查区域的中心层是否计算结束,在计算结束的情况下进入S308,在计算没有结束的情况下通过S307计算分配的轿厢的担负区域的中心层,之后进入S308。接下来,在S308中,检查被登记的目的楼层是否比区域的中心层靠上方,在靠上方的情况下通过S309将分配的目的楼层登记为先乘坐组而进入S311,在不靠上方的情况下通过S310登记为非先乘坐组而进入S311。组别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1052在S311中将登记的组向与分配的单体电梯对应的通知装置进行通知。
图9是图7的S203以及图8的S307所示的计算中心层的处理的流程图。在S401中,将轿厢的去往目的楼层的预测交通量的总计值计算为变量B,在S402中,在变量C中加上去往最远方的目的楼层的预测交通量而进入S403。在S403中,对变量C与变量B的一半的值进行比较,在C的值较小的情况下进入S404,在C为相同以上的情况下进入S406。在此,S403中的评价式对若从最远方加上几层的预测交通量、则是否超过预测交通量的总计值的一半的情况进行判断,通过本评价式,能够探索先乘坐组的人数与非先乘坐组的人数大体一致的层。在S404中,将去往当前没有加入C的目的楼层中的最远方的目的楼层的预测交通量加入C,在S405中,若没有完成所有去往目的楼层,则返回S403,若完成则作为错误而在S407中从去往目的楼层之中将位于中央的层作为中心层。另一方面,在S406中,将当前的层、即没有满足S403的条件的层作为中心层。
在此,预测交通量表示每单位时间的交通量的预测值,假定按楼层划分、按方向及楼层划分、按层间划分的预测值。按层间划分的预测值被认为是最佳的,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在最能发挥效果的办公大楼的出勤时,乘入楼层几乎集中于大厅层,因此即使是按楼层划分、或者按方向及楼层划分的预测值,预测精度也与按层间划分没有显著差异。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在如以往那样下方层使用者以及上方层使用者混杂乘入的情况下,在下方层使用者先下电梯时,需要使成为下电梯的阻碍的其他上方层使用者从轿厢16内暂时离开,从而使下方层使用者容易从轿厢16内出来,但在本实施例中没有这个必要。因此,先下电梯的乘客的移动变得容易,使用者的下电梯所需要的时间变短,也不需要如以往那样延长门开放时间,能够防止运行效率的降低。另外,上述的通知装置4A始终在显示部4A11、4A12中显示“左侧”以及“右侧”,以便供使用者判断沿轿厢的出入口的左侧站列还是沿右侧站列,在楼层显示部4A21中,通过组别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1052来显示成为非先乘坐组的使用者的目的楼层。另外,在楼层显示部4A22中,通过组别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1052来显示成为先乘坐组的使用者的目的楼层。因此,在将分配轿厢设为2A的情况下,在使用者乘入轿厢2A内之前,能够在出入口2A01的两侧分散为下方层使用者与上方层使用者并进行等待,因此能够在到达基准楼层的轿厢2A内不产生混乱地顺畅乘入。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在先乘坐组与非先乘坐组的人数存在较大偏差的情况下,重新分组。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概要的框图。对于图10的电梯装置中的、带有已经说明的图1所示的相同的附图标记的结构以及具有相同的功能的部分,省略说明。
重新分组部1054在预先确定的时机重新分配由组决定部1051确定的先乘坐组以及非先乘坐组。
图11是表示重新分组部1054以及组别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1052的动作的流程图。重新分组部1054对在S501中在轿厢到达之前的剩余时间是否为预先确定的一定时间D以下的情况进行监视。在成为一定时间D以下的情况下,通过S502,检查各组的人数之差是否大于预先确定的规定的值E,在大于规定的值E的情况下进入S503,在不大于规定的值E的情况下不需要重新分配并结束。接下来,在S503中,重新分组,使得各组的人数之差变为最小,在S504中,在从最初引导的组发生了变更的情况下,通过S505将组的变更通过通知装置进行通知,在没有发生变更的情况下结束。
在图12中表示本实施例的具体状况。如图那样,在先乘坐组7具有8层的目的楼层的使用者1名、7层以及5层的目的楼层的使用者各2名、在非先乘坐组6具有2层、3层的目的楼层的使用者各1名的状况下,在先乘坐组7与非先乘坐组6之间,存在3人的人数的偏差。此时,若将5层的目的楼层的使用者从先乘坐组7变更为非先乘坐组6,则先乘坐组7与非先乘坐组6的人数的偏差变为1人。由于从最初引导的组发生变更,利用通知装置来通知组的变更,由此5层的目的楼层使用者认识到自身的目的楼层变更为非先乘坐组,变得站列在非先乘坐组的等待队列中。
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在先乘坐组与非先乘坐组的人数存在偏差、任一方的组的使用者集中的状况下,也能够通过重新分组而使组间的人数差最小化,由此确保先下电梯的乘客的移动的容易性,缩短使用者的下电梯所需的时间,也不需要如以往那样延长门开放时间,能够防止运行效率的降低。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在轿厢的等待人数多于预先确定的规定的值的情况下,重新分组。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概要的框图是与实施例2相同的图10,在本实施例中,图10中的重新分组部1054的动作与实施例2不同。
在图13中表示重新分组部1054的其他处理动作以及组别乘坐顺序指示部1053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重新分组部1054对在S601中在轿厢的到达之前的剩余时间是否为预先确定的一定时间D以下的情况进行监视。在成为一定时间D以下的情况下,通过S602,检查轿厢的等待人数是否大于预先确定的规定的值F,在大于规定的值F的情况下进入S603,在不大于规定的值F的情况下不需要重新分组而结束。接下来,在S603中,检查先乘坐组以及非先乘坐组的人数是否大于预先确定的规定的值G,在大于规定的值G的情况下进入S604,在不大于规定的值G的情况下结束。接下来,在S604中,相对于组的人数变得大于规定的值F的组,从组中包含的目的楼层中设定中心层。在此,中心层的设定方法设为图9所示的方法。接下来,在S605中,将去往比在S604中设定的中心层靠上方的目的楼层的使用者的组设为先乘坐子组,将去往靠下方的目的楼层的使用者的组设为非先乘坐子组。在此,子组是指,对已经设定的先乘坐组或者非先乘坐组进一步分组而成的结构。组别乘坐顺序指示部1053在S606中催促设定有子组的组的乘坐时,将登记的子组向通知装置通知,从先乘坐子组开始依次催促乘坐。
图14表示在图12所示的状况下本实施例中的通知装置的通知例。如图12所示,先乘坐组的人数为5人。当规定的值F为4人时,由于先乘坐组的人数多于规定的值F,因此将先乘坐组分成子组。此时,7、8层成为先乘坐子组,5层成为非先乘坐子组。因此,如图14的4A22所示那样,将5层与7、8层左右分离显示。由此,先乘坐组的使用者认识到自身的组被分割。另外,在轿厢到达时,仅使先乘坐组的作为先乘坐子组的7、8层闪烁显示。由此,仅使7、8层的使用者乘入轿厢,在经过规定时间之后,使先乘坐组的所有的目的楼层闪烁显示,先乘坐组的所有的使用者能够乘入轿厢。另外,在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使所有的目的楼层闪烁显示,由此,也包含非先乘坐组在内的所有的乘客能够乘坐。
在本实施例中,在一次划分而成的先乘坐组与非先乘坐组的人数多于规定的值时,将组分割为子组,相对于子组而制定乘坐顺序的优先顺位,由此,作为乘坐后的轿厢内的位置,能够使越是后下电梯的使用者越向里侧乘坐。因此,下电梯的乘客的移动进一步变得容易。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在并非目的楼层预约方式而是通常的上下按钮方式的群管理系统中,进行用于使乘客的下电梯变得容易的乘坐顺序的引导。图15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概要的框图。对于图15的电梯装置中的、带有已经说明的图1或图10所示的相同的附图标记的结构、与具有相同的功能的部分,省略说明。
电梯门厅呼叫登记装置8是用于在设置的楼层中呼叫电梯的输入装置,设置于各层的电梯门厅。电梯门厅位置检测装置9是用于检测电梯的电梯门厅内的乘客的位置的检测装置,构成为包含摄像机、距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未图示的传感器以及基于传感器信息而检测乘客的位置的检测机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机构划分相对于各轿厢的先乘坐组以及非先乘坐组的人数即可。
图16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组决定部1051以及组别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1052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组决定部1051对在S701中相对于电梯门厅呼叫的分配轿厢是否决定结束的情况进行检查,在决定结束的情况下进入S703,在未决定的情况下在S702中决定相对于电梯门厅呼叫的分配轿厢,之后进入S703。接下来,在S703中,将轿厢的服务层内的、比中心层靠上方的层登记为先乘坐组,将中心层以下的层登记为非先乘坐组。在此,本实施例中的中心层与各电梯的能够服务层相应地预先设定,能够通过将图9中的去往目的楼层置换为服务层来设定。在出勤时等、暂时分割服务层的情况下,对于被分割的服务层同样地设定即可。组别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1052在S704中将登记的组向通知装置通知。
图17是表示图15中的重新分组部1054以及组别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1052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重新分组部1054对在S801中在轿厢到达之前的剩余时间是否为预先确定的一定时间D以下的情况进行监视。在成为一定时间D以下的情况下,在S802中检查各组的人数之差是否大于预先确定的规定的值E,在大于规定的值E的情况下进入S803,不大于规定的值E的情况下不需要重新分组并结束。接下来,在S803中,以使各组的人数之差成为最小的方式重新分组。接下来,在S804中,检查是否从最初引导的组进行了变更,在进行了变更的情况下,组别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1054在S805中将组的变更向通知装置通知并结束,在没有变更的情况下直接结束。
在图18中表示本实施例中的电梯装置的电梯门厅的状况。如图所示,先乘坐组7的人数为5人,非先乘坐组6的人数为2人。在本实施例中的电梯装置,通过乘坐位置检测装置9,能够检测先乘坐组7以及非先乘坐组6的人数。
在图19中表示图18的状况下的上升方向的预测交通量。如图中10所示那样,从7层到2层的下电梯人数的比率为1∶3∶2∶3∶2∶1,为了使先乘坐组7与非先乘坐组6的比率成为同等,将4层设定为中心层。
如图18所示那样,检测出先乘坐组为6人,非先乘坐组为2人。表示本状况下的重新分组部13的动作的具体例。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不使用目的楼层登记装置8,因此乘客的目的楼层不明,但可知先乘坐组以及非先乘坐组的人数与各组的去往服务层的范围。因此,能够基于图19所示的预测交通量而预测各目的楼层的人数。
作为先乘坐组的7层、6层、5层的预测交通量的比率分别为1∶3∶2。在先乘坐组中,由于具有6名乘客,因此7层的使用者能够计算为6人×1÷(1+3+2)=1人。同样,6层的使用者能够计算为6人×3÷(1+3+2)=3人,5层的使用者能够计算为6人×2÷(1+3+2)=2人。对于非先乘坐组也是同样的,4层的使用者能够计算为2人×3÷(3+2+1)=1人,3层的使用者能够计算为2人×2÷(3+2+1)=0.67人,2层的使用者能够计算为2人×1÷(3+2+1)=0.33人。因此,通过将中心层变更为5层,将先乘坐组设为7层和6层,将非先乘坐组设为5层和3层、2层,由此使任意组均成为4人,组间的人数差最小化。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不知晓乘客的正确的目的楼层,即使如上述那样变更中心层,有可能实际上没有将5层作为目的楼层的乘客,向通知装置进行通知也不会产生乘客的移动。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电梯门厅位置检测装置21检测乘客有无移动,从而进一步变更中心层。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重新分组中,变更中心层而变更各组的结构,也可以如实施例3所示那样,将组内分割为子组,制定子组的乘坐的优先顺位而使其乘坐。
根据本实施例,在不具有目的楼层检测装置5、且无法正确知晓乘客的目的楼层的状况下,也能够基于预测交通量而设定中心层,在先乘坐组与非先乘坐组之间产生人数的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重新分组。因此,能够使越是后下电梯的使用者越向里侧乘坐,使下电梯的乘客的移动进一步变得容易。
[实施例5]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中的通知装置4A的结构的主视图。
在之前的实施例中,一个通知装置4A具有站列位置与乘坐顺序的两个通知功能,但也可以设置多个通知装置,分散进行站列位置与乘坐顺序的通知功能。例如,也可以利用在基准楼层的出入口12的上方部配置的通知装置4A进行站列位置的通知,利用在基准楼层的出入口12的侧方部配置的通知装置11A、11B进行乘坐顺序的通知。
此时,在通知装置4A中,在楼层显示部4A21、4A22中分别显示分割为两组的层而仅进行站列位置的显示。另一方面,通知装置11最初使显示部11B闪烁而通知当前能够乘入的组,接下来,使显示部11A闪烁而通知当前能够乘入的组。
如此,通知装置4A以及通知装置11也能够获得与之前的实施例的情况几乎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6]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中的通知装置4A的结构的主视图。
在之前的实施例中,以在出入口12的左右同时形成不同的两个站列位置的方式构成通知装置4A,在本实施例中省略了限制站列位置的通知。例如,对于配置于基准楼层的出入口12的上方部的通知装置2A,设为仅形成有楼层显示部4A21、4A22的结构。
在等待状态下,利用该单体电梯的使用者在上方层使用者与下方层使用者混杂的状态下集中于出入口12附近。但是,在轿厢到达时,首先,在楼层显示部4A22中,以使后下电梯的上方层使用者乘入的方式进行显示。被该通知催促的上方层使用者进入轿厢内而位于里侧。
在经过了认为上方层使用者的乘入结束的规定时间之后,这次停止楼层显示部4A22的通知而在楼层显示部4A中,以使先下电梯的下方层使用者乘入的方式进行显示。被该通知催促的下方层使用者乘入轿厢内而位于出入口侧。
如此,通知装置4A也能够获得与之前的实施例的情况几乎相同的效果。另外,将楼层显示部设为一个,也可以与上述的情况同样地切换显示。
如此,通知装置4A能够使用各种结构的装置,通知功能不限于文字显示,也能够使用基于其它的显示、声音、以及它们的组合等的通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能够将某一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并且也能够向某一实施例的结构添加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另外,能够对于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削除、置换。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分配为先乘坐组、非先乘坐组,也可以不需要将先乘坐或者非先乘坐的人群分别分组进行管理,而是将每个人分为先乘坐的人与非先乘坐的人。
Claims (19)
1.一种电梯装置,其具备:目的楼层检测装置,所述目的楼层检测装置在使用者乘坐前检测使用者的目的楼层;通知装置,所述通知装置设于每台单体电梯,且对乘坐前的使用者进行与单体电梯相应的通知;以及群管理控制装置,所述群管理控制装置对多个单体电梯进行控制,
所述群管理控制装置具备:分配部,所述分配部根据来自电梯门厅目的楼层登记装置的登记来分配所述单体电梯;以及通知控制部,所述通知控制部对由所述通知装置进行的通知进行控制,
所述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通知控制部具备:
决定部,所述决定部根据所检测出的目的楼层呼叫来决定先乘坐的楼层与后乘坐的楼层;以及
乘坐顺序指示部,所述乘坐顺序指示部使所述通知装置通知决定好的每个目的楼层的乘坐顺序,
所述决定部将如下所述的层设为分界层,所述层是被预测为在所述先乘坐的楼层下电梯的使用者组与在所述后乘坐的楼层下电梯的使用者组的人数最接近的层,
所述决定部将去往比分界层靠上方的目的楼层的使用者的组设为后下电梯的使用者的组,并将去往分界层以下的目的楼层的使用者的组设为先下电梯的使用者的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知控制装置还具备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该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基于由所述决定部决定的先乘坐的楼层和后乘坐的楼层,使所述通知装置通知每个目的楼层的电梯门厅的站列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部对在所述先乘坐的楼层下电梯的使用者组和在所述后乘坐的楼层下电梯的使用者组进行决定,
所述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基于由所述决定部决定好的组,使所述通知装置通知每个所述组的电梯门厅的站列位置,
所述乘坐顺序指示部使所述通知装置通知每个所述组的乘入顺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轿厢去往的目的楼层来决定所述分界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轿厢所担负的目的楼层的范围来决定所述分界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使所述通知装置进行通知,以使得所述后下电梯的使用者的组和所述先下电梯的使用者的组相对于电梯门厅的轿厢出入口左右分开站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坐顺序指示部使所述通知装置进行通知,以使得所述后下电梯的使用者的组比所述先下电梯的使用者的组先乘入轿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知装置中,在所述轿厢到达电梯门厅时,仅使所述后下电梯的使用者的组的目的楼层进行闪烁显示,在经过了预先确定的规定的时间之后,使两组的目的楼层进行闪烁显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知装置中,在所述轿厢到达电梯门厅时,仅对所述后下电梯的使用者的组的目的楼层显示乘入轿厢的意思的消息,在经过了预先确定的规定的时间之后,对两组的目的楼层显示乘入轿厢的意思的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知装置中,在所述轿厢到达电梯门厅时,仅对所述后下电梯的使用者的组的目的楼层语音引导乘入轿厢的意思的消息,在经过了预先确定的规定的时间之后,对两组的目的楼层语音引导乘入轿厢的意思的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知控制部具备重新分组部,该重新分组部在预先确定的规定的时机对由所述决定部决定的基于使用者的目的楼层的组进行重新分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使所述通知装置通知基于所述重新分组部的重新分组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新分组部在各组的人数之差大于预先确定的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以使所述各组的人数之差变得最小的方式重新分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新分组部基于各组的去往目的楼层的范围的预测交通量和各组的人数而重新分组。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新分组部在轿厢的等待人数大于预先确定的规定的值且各组的人数大于预先确定的另一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符合该条件的组分割为后下电梯的子组和先下电梯的子组这两个子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上述的子组的分割时,所述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成为组别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所述组别电梯门厅等待位置指示部使所述通知装置进行通知,以使得所述后下电梯的使用者的子组与所述先下电梯的使用者的子组在组内进一步左右分离站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上述的子组的分割时,所述乘坐顺序指示部成为组别乘坐顺序指示部,所述组别乘坐顺序指示部使所述通知装置进行通知,以使得所述后下电梯的使用者的子组比所述先下电梯的使用者的子组先乘入轿厢。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的楼层检测装置是在使用者乘坐前检测使用者的目的楼层的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使用者乘坐前检测使用者的目的楼层的装置是电梯门厅设置的目的楼层登记装置、电梯门厅设置的传感器、使用者的移动终端中的任一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37625 | 2015-02-27 | ||
JP2015037625A JP6318105B2 (ja) | 2015-02-27 | 2015-02-27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23480A CN105923480A (zh) | 2016-09-07 |
CN105923480B true CN105923480B (zh) | 2018-05-25 |
Family
ID=56839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85656.7A Active CN105923480B (zh) | 2015-02-27 | 2016-02-15 | 电梯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318105B2 (zh) |
CN (1) | CN10592348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99548A1 (ja) | 2016-05-18 | 2017-11-2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運行管理装置 |
JP6308341B1 (ja) * | 2016-10-04 | 2018-04-1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
JP6446094B1 (ja) * | 2017-06-12 | 2018-12-26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行先階自動判別装置、エレベータ装置、および乗客誘導方法 |
CN107337039B (zh) * | 2017-06-27 | 2019-10-15 |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电梯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
JP6799161B2 (ja) * | 2017-07-21 | 2020-12-0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JP6683181B2 (ja) * | 2017-07-26 | 2020-04-15 |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
JP6792586B2 (ja) * | 2018-03-23 | 2020-11-2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
JP6995245B2 (ja) * | 2019-04-15 | 2022-02-0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乗客誘導装置及び乗客誘導方法 |
JP7252911B2 (ja) * | 2020-01-09 | 2023-04-0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エレベーター用表示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ー用表示方法 |
JP6899018B1 (ja) * | 2020-03-26 | 2021-07-07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データ |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
EP4157771A4 (en) * | 2020-05-29 | 2023-07-05 | KONE Corporation | ELEVATOR ACCESS CONTROL |
CN116457296A (zh) * | 2020-12-31 | 2023-07-18 | 通力股份公司 | 用于电梯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8669U (ja) * | 1981-07-10 | 1983-01-20 | 株式会社京三製作所 | 列車乗車位置表示装置 |
JPH0798624B2 (ja) * | 1988-12-09 | 1995-10-2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
JPH07315707A (ja) * | 1994-05-30 | 1995-12-05 | Hitachi Ltd |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システムの時刻調整方法 |
JPH10109841A (ja) * | 1996-10-01 | 1998-04-28 | Hitachi Building Syst Co Ltd | エレベータ呼び登録装置 |
JPH10310336A (ja) * | 1997-05-12 | 1998-11-24 | Hitachi Ltd |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
JP4388546B2 (ja) * | 2006-12-28 | 2009-12-24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サービスエレベータ案内表示方法 |
KR101226808B1 (ko) * | 2008-07-07 | 2013-01-25 |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엘리베이터 제어 장치 및 엘리베이터 제어 방법 |
JP5081875B2 (ja) * | 2009-08-03 | 2012-11-28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乗り場行先階予約式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 |
WO2012070124A1 (ja) * | 2010-11-24 | 2012-05-3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
JP5783726B2 (ja) * | 2011-01-05 | 2015-09-24 | 株式会社東芝 |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
WO2012101769A1 (ja) * | 2011-01-26 | 2012-08-0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
JP2013163569A (ja) * | 2012-02-10 | 2013-08-2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 |
JP2014189338A (ja) * | 2013-03-26 | 2014-10-06 | Hitachi Ltd |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
WO2014171296A1 (ja) * | 2013-04-18 | 2014-10-23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
JP6143599B2 (ja) * | 2013-08-02 | 2017-06-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の運転方法 |
-
2015
- 2015-02-27 JP JP2015037625A patent/JP6318105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2-15 CN CN201610085656.7A patent/CN10592348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318105B2 (ja) | 2018-04-25 |
JP2016159993A (ja) | 2016-09-05 |
CN105923480A (zh) | 2016-09-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23480B (zh) | 电梯装置 | |
US9359169B2 (en) | 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 that controls hall destination calls for assigned and non-assigned elevator calls | |
JP6029617B2 (ja) |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装置 | |
JP5941164B2 (ja) | 追加空間割当て要請のための画像を含むエレベータ乗客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 |
CN109384108B (zh) | 电梯的控制系统 | |
JP2009501687A (ja) | 群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エレベータ再割当て情報の連絡 | |
JP6230472B2 (ja) |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装置 | |
JP2013241230A (ja) |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および群管理制御方法 | |
JP2018002427A (ja) |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 |
JP5723228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JP6532423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のかご内アナウンス装置 | |
JP2013234050A (ja) |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 |
JP6340998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 |
CN105000439B (zh) | 群管理电梯装置 | |
CN105270939B (zh) | 电梯的呼梯登记装置和呼梯登记方法 | |
WO2012140758A1 (ja) |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 |
KR20130064323A (ko) | 엘리베이터의 행선층 예약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
JP2016183044A (ja) |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 |
WO2019077646A1 (ja) |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 |
CN107000958B (zh) | 电梯的组群管理装置 | |
WO2018193819A1 (ja) | エレベーター利用者移動予測方法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利用者移動予測装置 | |
CN107428493A (zh) | 升降梯独占使用方法及装置 | |
JP2008037632A (ja) |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 |
JPWO2020208821A1 (ja)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
JP2015202951A (ja) |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