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22838B - 用于车辆的通风床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通风床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22838B
CN105922838B CN201510673009.3A CN201510673009A CN105922838B CN 105922838 B CN105922838 B CN 105922838B CN 201510673009 A CN201510673009 A CN 201510673009A CN 105922838 B CN105922838 B CN 1059228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ne
cushion
pressure ratio
cushion portio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730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22838A (zh
Inventor
金相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05922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22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22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228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6Drivers' cabs
    • B62D33/0612Cabins with living accommodation, especially for long distance road vehicles, i.e. sleeping, cooking, or other facili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1/00Attachments for beds, e.g. sheet holders, bed-cover holders; Ventil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means in connection with bedsteads or mattresses
    • A47C21/04Devices for ventil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 A47C21/042Devices for ventil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for ventilating or cooling
    • A47C21/044Devices for ventil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for ventilating or cooling with active means, e.g. by using air blowers or liquid pu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357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H1/00378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tractor or load vehicle cab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21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ventilating, air admitting or air distributing devices
    • B60H1/00871Air directing means, e.g. blades in an air outl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60H2001/003Component temperature regulation using an air flow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7Position sensing using the local deformation of sensor ce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通风床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用于车辆的通风床可以包括空调系统,其配置为以需要的温度提供空气;垫子,其被划分为多个区域;以及气流控制装置,其配置为通过控制空气的方向和量而将从空调系统供应的空气传送到所述垫子中;其中,根据所述气流控制装置的操作,空气可以被选择性地供应到所述垫子的至少一个区域中。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通风床及其控制方法
与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5年2月2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028523号的优先权,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这种引用的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通风床(ventilation bed)及其控制方法。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通风床及其控制方法,其通过提供来自空调系统的经冷却的空气或者经加热的空气来辅助为驾驶员提供舒适的休息或者睡眠。
背景技术
通常,大型货车用于长途货运,因此设置休息间(bedroom)作为单独的休息区域用来减少驾驶员的疲劳。货车的床安装在休息间内部,并且驾驶员可以在床上休息或者睡觉。
在长途货运领域中,休息和睡眠对于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正在研究舒适的休息间环境用以改进休息和睡眠的质量。
根据现有技术,当驾驶员在床上休息和睡觉时,驾驶员在车辆停止的状态下打开空调或者加热器用以冷却或者加热驾驶室中的空气,以便适当地调节车内温度。
然而,这种空气调节系统方法对驾驶室内的所有空气进行冷却或者加热,因而休息间(驾驶员在其中休息)以外的其它空间也被冷却或者加热。因此,产生了巨大的能量损失,并且加热和冷却效率变差。
同时,当驾驶员睡觉时,驾驶员拉下遮光帘用来阻挡来自外部的光线,而该遮光帘将驾驶室划分开。因此,由空调冷却或者由加热器加热的空气被遮光帘阻挡,从而难以进行有效的空气流动。
结果是,驾驶员(使用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货车的床)需要将遮光帘打开一段时间来调节休息间的温度,且在这之后再次拉下遮光帘。
公开于本发明的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通风床,以及用于控制该通风床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根据驾驶员的躺卧位置而将合适的冷却空气或者加热空气供应给驾驶员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用于车辆的通风床可以包括空调系统,其配置为按照需要的温度来提供空气;垫子,其被划分为多个区域;以及气流控制装置,其配置为通过控制从空调系统供应的空气的方向和量而将空气传送到所述垫子中;其中,根据所述气流控制装置的运行,空气可以被选择性地供应到所述垫子的至少一个区域中。
通风床可以进一步包括开关,其配置为在所述垫子的多个区域中选择至少一个区域;以及控制部分,其配置为通过所述开关来控制所述气流控制装置的操作。
可以在所述多个区域中形成至少一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配置为使从所述气流控制装置供应的空气流出。
所述通风孔可以邻近所述垫子的边缘设置。
所述通风孔可以配置为面向所述垫子的中央。
所述空调系统可以配置为在车辆停止的状态下工作。
通风床可以进一步包括网状织物,所述网状织物形成为网的形状,且由织物制成,其中所述网状织物可以设置在所述垫子的上部分上。
气流控制装置可以包括上盖;下盖,其与所述上盖联接,且配置为通过在其侧部形成的多个出口使从所述空调系统供应的空气流出;通风管,其与所述多个出口流体连通,且配置为将从所述出口供应的空气导向至所述垫子的多个区域;气流控制部分,其具有在其侧部形成的多个通风孔,且设置在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之间并能够旋转,以便在所述气流控制部分旋转的时候根据通风孔与出口之间的重合面积来调节从其流出的空气的总量;以及电机,其通过所述控制部分的控制信号使所述气流控制部分旋转。
气流控制部分的操作模式可以包括基础模式,以及多个聚集模式,其中通过所述开关选择至少一个模式,并且在通过所述开关选择所述基础模式的时候,所述控制部分可以配置为控制使得处于预定温度的空气被等量分布到所述垫子的每个区域内。
当通过所述开关选择一个聚集模式的时候,所述控制部分可以配置为控制使得更多的处于预定温度的更多空气被供应到所述垫子的一个区域中。
通风床可以进一步包括压力感测传感器,其配置为测量在所述垫子上的压力,并且所述气流控制部分的操作模式可以进一步包括自动模式,其中当通过所述开关选择自动模式时,所述控制部分配置为根据从所述压力感测传感器传递的信息来控制使得更多的空气供应到所述垫子的如下区域中,在该区域中的压力比其余的区域相对较高。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所述通风床包括气流控制装置,其配置为选择性地传送需要的空气量,所述空气从空调系统供应到划分为多个区域的垫子的一个区域;开关,其配置为在所述多个垫子的区域中选择至少一个部分;气流控制部分,其能够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气流控制装置内部,并且调节从其流出的空气的总量,通风床控制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当通过开关选择自动模式的时候,通过压力感测传感器来感测是否有压力施加到所述垫子的区域上;当所述垫子上施加有压力的时候,通过控制部分来确定所述垫子的多个区域的相对压力比率值;以及根据所述多个区域的压力比率通过控制气流控制部分的工作来调节传送到所述多个区域的空气量。
所述垫子可以包括A区域垫子部分,其位于所述垫子的右后侧;B区域垫子部分,其位于所述垫子的右前侧;C区域垫子部分,其位于所述垫子的中后侧;D区域垫子部分,其位于所述垫子的中前侧;E区域垫子部分,其位于所述垫子的左后侧;以及F区域垫子部分,其位于所述垫子的左前侧,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基础模式,其中当C区域垫子部分与D区域垫子部分之间的压力比率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预定值时,当A区域垫子部分与B区域垫子部分之间的压力比率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定值时,或者当E区域垫子部分与F区域垫子部分之间的压力比率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三预定值时,可以通过所述控制部分来运行所述基础模式,在基础模式下,处于预定温度的空气可以被分别等量地分布到A区域垫子部分、C区域垫子部分和E区域垫子部分中,以及B区域垫子部分、D区域垫子部分和F区域垫子部分中。
通风床的控制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模式,其中,当通过用C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D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一预定值时,并且当通过用E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F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三预定值时,可以通过所述控制部分来运行所述第一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下,供应到所述A区域垫子部分、C区域垫子部分和E区域垫子部分E中的空气比供应到所述B区域垫子部分、D区域垫子部分和F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相对更多。
通风床的控制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模式,其中当通过用C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D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一预定值时,并且当通过用F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E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三预定值时,并且当通过用B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A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二预定值时,可以通过所述控制部分来运行所述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供应到所述B区域垫子部分、C区域垫子部分和F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比供应到所述A区域垫子部分、D区域垫子部分和E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相对更多。
通风床的控制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模式,其中当通过用C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D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一预定值时,当通过用F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E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三预定值时,并且当通过用A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B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二预定值时,可以通过所述控制部分来运行所述第三模式,在所述第三模式下,供应到所述A区域垫子部分、C区域垫子部分和F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可以比供应到所述B区域垫子部分、D区域垫子部分和E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相对更多。
通风床的控制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第四模式,其中当通过用D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C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一预定值时,并且当通过用B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A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二预定值时,当通过用F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E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三预定值时,可以通过所述控制部分来运行所述第四模式,在所述第四模式下,供应到所述B区域垫子部分、D区域垫子部分和F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可以比供应到所述A区域垫子部分、C区域垫子部分和E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相对更多。
通风床的控制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五模式,其中当通过用D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C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一预定值时,当通过用E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F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得到的值大于第三预定值时,并且当通过用A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B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二预定值时,可以通过所述控制部分来运行所述第五模式,在所述第五模式下,供应到所述A区域垫子部分、D区域垫子部分和E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可以比供应到所述B区域垫子部分、C区域垫子部分和F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相对更多。
通风床的控制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第六模式,其中当通过用D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C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一预定值时,当通过用E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F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得到的值大于第三预定值时,并且当通过用B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A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二预定值时,可以通过所述控制部分来运行所述第六模式,在所述第六模式下,供应到所述B区域垫子部分、D区域垫子部分和E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可以比供应到所述A区域垫子部分、C区域垫子部分和F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相对更多。
如上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通风床可以由驾驶员操作,以对其局部部分进行冷却或者加热,而不用冷却或者加热驾驶室内的所有空气,从而可以减少能量损失。此外,由于快速地向驾驶员直接供应经冷却的或者经加热的空气,因而可以提供用于休息或者睡觉的合适的温度环境。此外,尽管拉下遮光帘,但是驾驶员也可以接收到经冷却的或者经加热的空气。因此,可以改进便利性。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驾驶员可以根据他的喜好来预设每个从通风床供应的空气的位置。因此,可以在其中提供满足驾驶员要求的空气。进一步地,因为可根据驾驶员的位置而将经冷却的或者经加热的空气自动供应给驾驶员,而不用额外地操作通风床,因而驾驶员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下方便地在通风床上休息或者睡觉。
应当理解,此处所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它类似术语一般包括机动车辆,例如包括运动型多用途车辆(SUV)、大型客车、卡车、各种商用车辆的乘用汽车,包括各种舟艇、船舶的船只,航空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可插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以及其它替代性燃料车辆(例如源于非石油的能源的燃料)。正如此处所提到的,混合动力车辆是具有两种或更多动力源的车辆,例如具有汽油动力和电力动力两者的车辆。
在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或得以更为具体地阐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通风床的投影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通风床的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通风床的横截面立体图。
图4为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通风床的气流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通风床的气流控制装置的立体图。
图6为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通风床的气流控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通风床的俯视平面图。
图8为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通风床的气流控制装置的第一工作状态图。
图9为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通风床的气流控制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图。
图10为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通风床的气流控制装置的第三工作状态图。
图11为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通风床的气流控制装置的第四工作状态图。
图12为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通风床的气流控制装置的第五工作状态图。
图13为用于控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通风床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和图20分别示出空气供应至示例性通风床的每个模式的俯视平面图。
应理解的是,附图呈现了描述本发明基本原理的各个特征的一定程度的简化表示,从而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特定设计特征,包括例如特定尺寸、定向、位置以及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意图的应用以及使用环境所确定。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具体参考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这些实施例的示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发明与示例性实施例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例。而是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同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通风床的投影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通风床的立体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通风床的横向局部立体图,图4为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通风床的气流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通风床的气流控制装置的立体图,图6为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通风床的气流控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并且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通风床的俯视平面图。
如图1至图2中所示,货车驾驶室1是用于驾驶员的驾驶空间,主空调系统5和辅助空调系统6可以设置在驾驶室中,以便调节货车驾驶室1内部的温度。主空调系统5在发动机启动的时候工作,并且配置为对货车驾驶室1的内部进行冷却或者加热。辅助空调系统6可以包括辅助空调7和辅助加热器8,并且可以在发动机熄火的时候(在车辆停止状态下)冷却或者加热货车驾驶室1的内部,以便调节温度。
在货车驾驶室1内,休息间2设置为使得驾驶员可以休息或者睡觉。休息间2包括后板16、一对高度方向延伸构件18和通风床100,所述后板16形成休息间2的后表面,所述高度方向延伸构件18安装在后板16的前表面处且从上向下延伸,而所述通风床100形成为大体方形的形状且安装至所述一对高度方向延伸构件18。
将参考图2至图7来详细描述通风床100。
如在图2至图3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通风床100包括垫子10、送风机17、气流控制装置50及控制部分200(见图6)。
垫子10形成为平板形状,从而使得驾驶员能够在其上休息或者睡觉。可以将具有良好透气性的网状织物15设置在垫子10的上侧上。因此,网状织物15可以自然地将从垫子10排出的空气进行混合并将空气供给到在垫子10上休息的驾驶员。
如在图7中所示,垫子10可以划分为多个区域。例如,如在图7中所示,垫子10可以划分为A,B,C,D,E和F区域垫子部分A,B,C,D,E和F。A区域垫子部分A在长度方向上置于垫子10的右侧且在垫子10的宽度方向上置于后部。B区域置于垫子的右前部,C区域置于垫子的中后部,D区域置于垫子的中前部,E区域置于垫子的左后部,F区域置于垫子的左前部。
每个区域垫子部分A,B,C,D,E和F都具有压力感测传感器150。当压力感测传感器150从每个区域垫子部分A,B,C,D,E和F感测到压力时,感测到的压力信号被传递到控制部分200。
此外,每个垫子部分A,B,C,D,E和F都有多个通风孔,以便将空气供应给驾驶员。换句话说,垫子10设置有在A垫子部分处形成的第一通风孔81,在B垫子部分处形成的第二通风孔82,在C垫子部分处形成的第三通风孔83,在D垫子部分处形成的第四通风孔84,在E垫子部分处形成的第五通风孔85,以及在F垫子部分处形成的第六通风孔86。
例如,第一通风孔81、第三通风孔83和第五通风孔85靠近垫子10的后端部分设置,而第二通风孔82、第四通风孔84和第六通风孔86靠近垫子10的前端部分设置。设置在垫子10的边缘处的每个通风孔81,82,83,84,85和86都可以在驾驶员躺下的时候防止空气直接吹向驾驶员的身体和降低舒适感。此外,如在图7中用箭头所表示的,每个通风孔81,82,83,84,85和86可以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面向垫子的中央。因此,从通风孔80流出的空气被有效地供应给驾驶员。
送风机17配置为通过对经冷却的空气或者经加热的空气进行加压,而经由主空调系统5或者辅助空调系统6将经冷却的空气或者经加热的空气传送到气流控制装置50中。
如在图4至图6中所示,气流控制装置50配置为通过控制空气流动而将从送风机17供应的空气传送至每个区域垫子部分A,B,C,D,E和F。气流控制装置50包括上盖40、下盖60、通风管30、电机55和气流控制部分70。
上盖40配置为覆盖气流控制装置50的上侧。上盖40包括在A区域垫子部分A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上突出翼板41和第二上突出翼板42,在D区域垫子部分D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三上突出翼板43和第四上突出翼板44,以及在E区域垫子部分E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五上突出翼板45和第六上突出翼板46。
在中心具有孔的下盖60形成为柱形形状,并且可以安装至上盖40的下侧。流入孔67形成在下盖60的下侧上,并且来自送风机17的空气可以流入流入孔67中。下盖60包括在A区域垫子部分A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下突出盖61和第二下突出盖62,在D区域垫子部分D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三下突出盖63和第四下突出盖64,以及在E区域垫子部分E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五下突出盖65和第六下突出盖66。第一下突出盖61、第二下突出盖62、第三下突出盖63、第四上突出盖64、第五下突出盖65和第六下突出盖66可以分别结合至第一上突出翼板41、第二上突出翼板42、第三上突出翼板43、第四上突出翼板44、第五上突出翼板45和第六上突出翼板46。
上突出翼板41,42,43,44,45和46与下突出盖61,62,63,64,65和66可以彼此联接并且插入到通风管30中。
此外,上突出翼板41,42,43,44,45和46与下突出盖61,62,63,64,65和66可以形成多个出口91,92和93,从而使得空气流出至通风管30。
通风管30将从送风机17供应的空气导向到垫子10中。通风管30包括第一通风管31、第二通风管32、第三通风管33、第四通风管34、第五通风管35和第六通风管36。限定成封闭的横截面的通风管31,32,33,34,35和36的每个端部可以联接至每个上突出翼板41,42,43,44,45和46和每个下突出盖61,62,63,64,65和66的外周部分。每个通风管31,32,33,34,35和36的另一端部延伸至每个区域垫子部分A,B,C,D,E和F。
因此,从通风管30供应的空气通过在每个区域垫子部分A,B,C,D,E和F上形成的通风孔80而被送到驾驶员。
电机55可以安装在上盖40的上表面上,该电机由控制部分200控制。联锁构件57可安装在电机55的下表面上并穿过上盖40的一部分。当电机55根据控制部分200的控制信号而工作的时候,连接至电机55的联锁构件57一同旋转,并且连接至联锁构件57的气流控制部分70也旋转。
如在图6中所示,气流控制部分70大体上为具有开放的下侧表面的圆柱形状,并且设置在上盖40与下盖60之间且可以安装为可旋转。换句话说,气流控制部分70在上盖40和下盖60的内部联结至联锁构件57并且在接收到来自联锁构件57的扭矩时旋转。
在气流控制部分70的侧部形成多个通风孔71,并且每个通风孔可以形成不同的尺寸。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第一通风孔71a、第二通风孔71b、第三通风孔71c、第四通风孔71d、第五通风孔71e、第六通风孔71f、第七通风孔71g和第八通风孔71h可以形成在气流控制部分70的侧部,但是通风孔的形状和数量并不限于上文所述。
当气流控制部分旋转的时候,通风孔71的位置移动。当每个通风孔71a,71b,71c,71d,71e,71f,71g和71h的位置与每个通风管31,32,33,34,35和36重合的时候,流进流入孔67中的空气经由通风孔71而被导入到通风管30中。
图8为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通风床的气流控制装置的第一工作状态图,图9为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通风床的气流控制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图,图10为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通风床的气流控制装置的第三工作状态图,图11为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通风床的气流控制装置的第四工作状态图,并且图12为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通风床的气流控制装置的第五工作状态图。
下面将参考图8至图12来详细描述气流控制装置50的工作。
如在图8中所示,在气流控制部分70不旋转(下位称为“基础模式”)的状态下,第一通风孔71a置于第一通风管31与第二通风管32之间。此外,第三通风孔71c置于第三通风管33与第四通风管34之间,并且第五通风孔71e置于第五通风管35与第六通风管36之间。
第一通风孔71a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一通风孔31的前表面与第二通风管32的后表面之间的间隙,第五通风孔71e的宽度可以小于第六通风孔36的后表面与第五通风管35的前表面之间的间隙,并且第三通风孔71c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三通风管33的右表面与第四通风管34的左表面之间的间隙。因此,流入气流控制装置50中的空气分别流出到第一通风管31、第二通风管32、第五通风管35和第六通风管36中,并且该空气完全地流出到第三通风管33和第四通风管34中。因此,供应到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风孔、第五通风孔和第六通风孔中的空气比供应到第三通风管33和第四通风管34中的少。
如上所述,在基础模式中,供应到第一通风管31、第二通风管32、第五通风管35和第六通风管36中的空气量少于供应到第三通风管33和第四通风管34中的空气量。因此,供应到A区域垫子部分A,B区域垫子部分B,E区域垫子部分E以及F区域垫子部分F(上述各垫子部分分别连接至第一通风管31、第二通风管32、第五通风管35和第六通风管36)的空气量少于供应到C区域垫子部分C和D区域垫子部分D(其连接至第三通风管33和第四通风管34)的空气量。因此,在基础模式下当驾驶员躺在垫子10的中央时,供应到A区域垫子部分A,B区域垫子部分B、E区域垫子部分E以及F区域垫子部分F的空气比供应到C区域垫子部分C和D区域垫子部分D的空气少,其中头部位于所述A区域垫子部分A和B区域垫子部分B,腿部位于所述E区域垫子部分E和F区域垫子部分F,而躯干位于所述C区域垫子部分C和D区域垫子部分D。这为驾驶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此外,第一通风孔71a以相同尺寸阻挡第一通风管31和第二通风管32,从而供应到第一通风管31的空气量与供应到第二通风管的空气量相等。因此,供应到第一区域垫子部分A中的空气量与供应到第二区域垫子部分B中的空气量相等。类似地,供应到C区域垫子部分中和E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分别与供应到D区域垫子部分和F区域垫子部分的空气相等。因此,经冷却的或者经加热的空气从垫子10的前部与从垫子10的后部供应到驾驶员的供应量相等。
同时,在基础模式中,供应至第一通风管31、第二通风管32、第五通风管35和第六通风管36中的全部空气的空气比例可分别为百分之十五,而供应至第三通风管33和第四通风管34的全部空气的空气比例可分别为百分之二十。然而,该比例并不限于此。供应至每个通风管31,32,33,34,35和36的空气比例通常与通风孔71的尺寸成比例,而通风孔71的尺寸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设定。
如图9中所示,在气流控制部分70基于基础模式而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一预定角度a1的状态下(在下文中,称为“前聚集模式”),供应到第一通风管31和第五通风管35中的空气减少,而空气充分供应到第二通风管32、第三通风管33、第四通风管34、第六通风管36中。
因此,供应到B区域垫子部分B、C区域垫子部分C、D区域垫子部分D以及F区域垫子部分F(上述各区域垫子部分分别连接至第二通风管32、第三通风管33、第四通风管34和第六通风管36)的空气比供应到其他区域垫子部分A和E的更多。因此,当驾驶员躺在垫子10的前部的时候,运行前聚集模式,经冷却的或者经加热的空气全部从在前布置的垫子B、D和F而被供应给驾驶员。
如图10中所示,在气流控制部分70基于基础模式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二预定角度a2的状态下(在下文中,称为“后聚集模式”),供应到第二通风管32和第六通风管36中的空气减少,而空气充分供应到第一通风管31、第三通风管33、第四通风管34、第五通风管35中。因此,供应到A区域垫子部分A、C区域垫子部分C、D区域垫子部分D以及E区域垫子部分E(上述各区域垫子部分分别连接至第一通风管31、第三通风管33、第四通风管34和第五通风管35)的空气比供应到其他区域垫子部分B和F的更多。因此,当驾驶员躺在垫子10的后部的时候,运行后聚集模式,经冷却的或者经加热的空气全部从在后布置的垫子A、C和D而被供应给驾驶员。
如图11中所示,在气流控制部分70基于基础模式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三预定角度a3的状态下(在下文中,称为“右聚集模式”),供应到第五通风管35和第六通风管36中的空气减少,而空气被充分供应到第一通风管31、第二通风管32、第三通风管33和第四通风管34中。因此,供应到A区域垫子部分A、B区域垫子部分B、C区域垫子部分C以及D区域垫子部分D(上述各区域垫子部分分别连接至第一通风管31、第二通风管32、第三通风管33和第四通风管34)的空气比供应到其他区域垫子部分E和F的更多。因此,当驾驶员躺下使得驾驶员的头部位于垫子10的右侧的时候,运行右聚集模式,经冷却的或者经加热的空气全部集中地被供应给驾驶员头部。
如图12中所示,在气流控制部分70基于基础模式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第四预定角度a4的状态下(在下文中,称为“左聚集模式”),供应到第一通风管31和第二通风管32中的空气减少,且空气被充分供应到第三通风管33、第四通风管34、第五通风管35以及第六通风管36中。因此,供应到C区域垫子部分C、D区域垫子部分D、E区域垫子部分E以及F区域垫子部分F(上述各区域垫子部分分别连接至第三通风管33、第四通风管34、第五通风管35和第六通风管36)的空气比供应到其他区域垫子部分A和B的更多。因此,当驾驶员躺下使得驾驶员的腿部位于垫子10的左侧的时候,运行左聚集模式,经冷却的或者经加热的空气全部集中地供应给驾驶员腿部。
如在图6中所示,控制部分200可以控制电机55以及连接至电机55的控制部分70的旋转。控制部分200可以是典型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其整体控制车辆的电子部件。
开关300可以设置在控制部分200中,以便根据如上描述的每个模式而逐渐地或者选择性地运行。通风床的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而进一步地设定或者变换每个模式。此外,使用者可以选择气流控制装置70自动旋转的状态(在下文中,称为“自动模式”),从而使得使用者不直接通过开关300来选择每个模式。在自动模式中,控制部分200接收从压力感测传感器150测得的压力值并且自动地控制通风床。下文将具体描述用于控制通风床100的方法。
图13为显示用于控制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通风床的方法的流程图,而图14至图20分别示出每个模式的俯视平面图,在各模式中空气被供应至通风床。
如在图14至图20中所示,垫子10的部分(空气充分供应至垫子10的该部分)以倾斜线表示。
如在图13中所示,用于控制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通风床100的方法首先为:通过由压力感测传感器150感应来确定在垫子10上是否存在压力(S10)。压力感测传感器150在预定的时间运行,以便防止频繁的模式变换。适当来说,压力感测传感器每30分钟运行一次。
在S10阶段,如果垫子10上不存在压力,那么则结束对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通风床的控制(S200)。
在S10阶段,如果垫子10上存在压力,则压力感测传感器150测量每个区域垫子部分A,B,C,D,E和F的压力,并且将信息传递到控制部分200。控制部分200根据每个区域垫子部分A,B,C,D,E和F的相对压力比率来确定气流控制部分70的旋转角度。所述相对比率是指当垫子10的全部压力值是100的时候,每个区域垫子部分A,B,C,D,E和F的所占压力值的比例。
如果确定了相对压力比率,那么控制部分200确定C区域垫子部分C与D区域垫子部分D之间的压力比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在下文中,称为“RC”)是否低于第一预定值(S30)。如果RC低于第一预定值,那么控制部分200则根据基础模式来控制气流控制部分70(S100)。在基础模式中,如在图14中所示,可以将空气供应到所有的垫子部分A,B,C,D,E和F。如上所述,在基础模式中,当驾驶员躺在垫子10上时,C区域垫子部分C和D区域垫子部分D(躯干位于这两部分上)比A区域垫子部分A、B区域垫子部分B、E区域垫子部分E以及F区域垫子部分F(头部和腿部位于这些部分上)接收更多的空气。此外,空气被等量地供应到垫子10的前侧和后侧。
如果RC大于第一预定值,那么控制部分200将A区域垫子部分A与D区域垫子部分D之间的压力比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在下文中,称为“RA”)与第二预定值进行比较(S40)。在S40阶段中,如果RA低于第二预定值,那么控制部分200根据基础模式来控制气流控制部分70(S100)。
如果RA大于第二预定值,那么控制部分200将E区域垫子部分E与F区域垫子部分F之间的压力比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在下文中,称为“RE”)与第三预定值进行比较(S50)。如果RE低于第三预定值,那么控制部分200根据基础模式来控制气流控制部分70(S100)。
在S30、S40和S50阶段中,当驾驶员躺在垫子10上时,在垫子10的前部与后部之间的压力比率没有很大不同,因而控制部分200确定驾驶员大体上躺在垫子10的中央,从而其运行为根据基础模式将空气供应到整个垫子10中。
如果RE大于第三预定值,那么控制部分200确定RC是否为正值(S60)。
如果RC为正值,那么控制部分200确定RE是否为正值(S70)。进一步地,如果RE为正值,那么控制部分200根据第一模式控制气流控制部分70(S110)。
如在图15中所示,在第一模式中,通过使气流控制部分70旋转,供应到A区域垫子部分A、C区域垫子部分C以及E区域垫子部分E中的空气比供应到B区域垫子部分B、D区域垫子部分D以及F区域垫子部分F中的空气相对更多。在第一模式中,供应到C区域垫子部分C中的空气可以多于供应到A区域垫子部分A和E区域垫子部分E中的空气,并且空气可以不供应到B区域垫子部分B、D区域垫子部分D以及F区域垫子部分F。在驾驶员躺在垫子10的后部的时候,第一模式可以提供合适的温度环境。
在S70阶段中,如果RE不是正值,那么控制部分200确定RA是否为正值(S75)。如果RA不是正值,那么控制部分200根据第二模式来控制气流控制部分70(S120)。
如在图16中所示,在第二模式中,通过使气流控制部分70旋转,供应到B区域垫子部分B、C区域垫子部分C以及F区域垫子部分F中的空气比供应到A区域垫子部分A、D区域垫子部分D以及E区域垫子部分E中的空气相对更多。在第二模式中,供应到C区域垫子部分C中的空气可以多于供应到B区域垫子部分B和F区域垫子部分F中的空气,并且空气可以不供应到A区域垫子部分A、D区域垫子部分D以及E区域垫子部分E。假设驾驶员躺在垫子10上且他的头部在右侧,则当驾驶员的头部和腿部位于垫子10的前侧而躯干位于垫子10的后侧的时候,第二模式可以提供合适的温度环境。
在S75阶段中,如果RA是正值,那么控制部分200根据第三模式控制气流控制部分70(S130)。
如在图17中所示,在第三模式中,通过使气流控制部分70旋转,供应到A区域垫子部分A、C区域垫子部分C以及F区域垫子部分F中的空气比供应到B区域垫子部分B、D区域垫子部分D以及E区域垫子部分E中的空气相对更多。在第三模式中,供应到C区域垫子部分C中的空气可以多于供应到A区域垫子部分A和F区域垫子部分F中的空气,并且空气可以不供应到B区域垫子部分B、D区域垫子部分D以及E区域垫子部分E。假设驾驶员躺在垫子10上且他的头部在右侧,则当驾驶员的头部和躯干位于垫子10的后侧而腿部位于垫子10的前侧的时候,第三模式可以提供合适的温度环境。
在S60阶段中,如果RC不是正值,那么控制部分200确定RE是否为正值(S80)。
如果RE不是正值,那么控制部分200根据第四模式来控制气流控制部分70(S140)。
如在图18中所示,在第四模式中,通过使气流控制部分70旋转,供应到B区域垫子部分B、D区域垫子部分D以及F区域垫子部分F中的空气比供应到A区域垫子部分A、C区域垫子部分C以及E区域垫子部分E中的空气相对更多。
在第四模式中,供应到D区域垫子部分D中的空气可以多于供应到B区域垫子部分B和F区域垫子部分F中的空气,并且空气可以不供应到A区域垫子部分A、C区域垫子部分C以及E区域垫子部分E。当驾驶员躺在垫子10的前侧的时候,第四模式可提供合适的温度环境。
在S80阶段中,如果RE是正值,那么控制部分200确定RA是否为正值(S85)。
如果RE是正值,那么控制部分200根据第五模式来控制气流控制部分70(S150)。
如在图19中所示,在第五模式中,通过使气流控制部分70旋转,供应到A区域垫子部分A、D区域垫子部分D以及E区域垫子部分E中的空气比供应到B区域垫子部分B、C区域垫子部分C以及F区域垫子部分F中的空气相对更多。在第五模式中,供应到D区域垫子部分D中的空气可以多于供应到A区域垫子部分A和E区域垫子部分E中的空气,并且空气可以不供应到B区域垫子部分B、C区域垫子部分C以及F区域垫子部分F。假设驾驶员躺在垫子10上且他的头部在右侧,则当驾驶员的头部和腿部位于垫子10的后侧而躯干位于垫子10的前侧的时候,第五模式可以提供合适的温度环境。
在S85阶段中,如果RA不是正值,那么控制部分200根据第六模式来控制气流控制部分70(S160)。
如在图20中所示,在第六模式中,通过使气流控制部分70旋转,供应到B区域垫子部分B、D区域垫子部分D以及E区域垫子部分E的空气比供应到A区域垫子部分A、C区域垫子部分C以及F区域垫子部分F的空气相对更多。在第六模式中,供应到D区域垫子部分D中的空气可以多于供应到B区域垫子部分B和E区域垫子部分E中的空气,并且空气可以不供应到A区域垫子部分A、C区域垫子部分C以及F区域垫子部分F。假设驾驶员躺在垫子10上且他的头部在右侧,则当驾驶员的头部和躯干位于垫子10的前侧而腿部位于垫子10的后侧的时候,第六模式可以提供合适的温度环境。
同时,在压力施加至垫子10上的时候,对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气流控制装置50的控制方法可连续地重复实施。
如上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通风床可以由驾驶员操作,以进行局部部分的冷却或者加热,而不会冷却或者加热驾驶室内的所有空气,从而可以减少能量损失。此外,由于快速地向驾驶员直接供应经冷却的或者经加热的空气,因而可以提供用于休息或者睡觉的合适的温度环境。此外,尽管拉下遮光帘,但是驾驶员也可以接收到经冷却的或者经加热的空气。因此,可以改进其便利性。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驾驶员可以根据他的喜好来预设每个由通风床供应的空气的位置。因此,可以在其中提供满足驾驶员要求的空气。进一步地,因为可根据驾驶员的位置而将经冷却的或者经加热的空气自动供应给驾驶员而不用额外地操作通风床,因而驾驶员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下方便地在通风床上休息或者睡觉。
为了方便解释和精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上”或者“下”,“内’或者”外”等被用于参考附图中所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特征。
前面对本发明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非意欲穷尽,或者将本发明严格限制为所公开的具体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能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选择示例性实施方案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不同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16)

1.一种用于车辆的通风床,包括:
空调系统,其配置为按照需要的温度来供应空气;
垫子,其被划分为多个区域;以及
气流控制装置,其配置为通过控制从空调系统供应的空气的方向和量而将空气传送到所述垫子中,
其中,根据所述气流控制装置的运行,空气被选择性地供应到所述垫子的至少一个区域中,
所述用于车辆的通风床进一步包括:
开关,其配置为在所述垫子的多个区域中选择至少一个区域;以及
控制部分,其配置为通过所述开关来控制所述气流控制装置的操作,
其中在所述多个区域中形成至少一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配置为使从所述气流控制装置供应的空气流出,
其中所述气流控制装置包括:
上盖;
下盖,其与所述上盖联接,且配置为通过在其侧部形成的多个出口而使从所述空调系统供应的空气流出;
通风管,其与所述多个出口流体连通,且配置为将从所述出口供应的空气导向至所述垫子的多个区域;
气流控制部分,其具有在其侧部形成的多个通风孔,且设置在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之间并能够旋转,以便在所述气流控制部分旋转的时候根据通风孔与出口之间的重合面积来调节从其流出的空气的总量;以及
电机,其通过所述控制部分的控制信号而使所述气流控制部分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通风床,其中所述通风孔邻近所述垫子的边缘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通风床,其中所述通风孔配置为面向所述垫子的中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通风床,其中所述空调系统配置为在车辆停止的状态下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通风床,进一步包括:
网状织物,其形成为网的形状且由织物制成,
其中,所述网状织物设置在所述垫子的上部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通风床,其中所述气流控制部分的操作模式包括:
基础模式;和
多个聚集模式,
其中通过所述开关来选择至少一个模式,并且
在通过所述开关选择所述基础模式的时候,所述控制部分配置为控制使得处于预定温度的空气被等量分布到所述垫子的每个区域中,
其中所述垫子包括:
A区域垫子部分,其位于所述垫子的右后侧;
B区域垫子部分,其位于所述垫子的右前侧;
C区域垫子部分,其位于所述垫子的中后侧;
D区域垫子部分,其位于所述垫子的中前侧;
E区域垫子部分,其位于所述垫子的左后侧;以及
F区域垫子部分,其位于所述垫子的左前侧,
其中,当C区域垫子部分与D区域垫子部分之间的压力比率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预定值时,
当A区域垫子部分与B区域垫子部分之间的压力比率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定值时,或者
当E区域垫子部分与F区域垫子部分之间的压力比率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三预定值时,通过所述控制部分来运行所述基础模式,
在基础模式下,供应到A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的量等于供应到B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的量,供应到C区域垫子部分和E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的量分别等于供应到D区域垫子部分和F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的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通风床,其中当通过所述开关选择一个聚集模式的时候,所述控制部分配置为控制使得更多的处于预定温度的空气被供应到所述垫子的一个区域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通风床,进一步包括:
压力感测传感器,其配置为测量在所述垫子上的压力,
所述气流控制部分的操作模式进一步包括自动模式,
其中当通过开关选择自动模式的时候,所述控制部分配置为根据从所述压力感测传感器传递的信息来控制使得更多的空气供应到所述垫子的如下区域中,在该区域中的压力比其余的区域相对较高。
9.一种通风床的控制方法,所述通风床包括:气流控制装置,其配置为选择性地输送需要的空气量,所述空气从空调系统供应到划分为多个区域的垫子中的一个区域;开关,其配置为在所述多个垫子的区域中选择至少一个部分;气流控制部分,其能够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气流控制装置内部,并且调节从其流出的空气的总量,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通过开关选择自动模式的时候,通过压力感测传感器来感测是否有压力施加到所述垫子的区域上;
当垫子上施加有压力的时候,通过控制部分来确定垫子的多个区域的相对压力比率值;以及
根据所述多个区域的压力比率通过控制气流控制部分的运行来调节传送到所述多个区域中的空气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风床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垫子包括:
A区域垫子部分,其位于所述垫子的右后侧;
B区域垫子部分,其位于所述垫子的右前侧;
C区域垫子部分,其位于所述垫子的中后侧;
D区域垫子部分,其位于所述垫子的中前侧;
E区域垫子部分,其位于所述垫子的左后侧;以及
F区域垫子部分,其位于所述垫子的左前侧,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基础模式,
其中,当C区域垫子部分与D区域垫子部分之间的压力比率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预定值时,
当A区域垫子部分与B区域垫子部分之间的压力比率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预定值时,或者
当E区域垫子部分与F区域垫子部分之间的压力比率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三预定值时,通过所述控制部分来运行所述基础模式,
在基础模式下,供应到A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的量等于供应到B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的量,供应到C区域垫子部分和E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的量分别等于供应到D区域垫子部分和F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的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风床的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第一模式,
其中,当通过用C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D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一预定值时,以及
当通过用E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F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三预定值时,通过所述控制部分来运行所述第一模式,
在第一模式下,供应到所述A区域垫子部分、C区域垫子部分和E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比供应到所述B区域垫子部分、D区域垫子部分和F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相对更多。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风床的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第二模式,
其中,当通过用C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D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一预定值时,
当通过用F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E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三预定值时,以及
当通过用B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A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二预定值时,通过所述控制部分来运行所述第二模式,
在第二模式下,供应到所述B区域垫子部分、C区域垫子部分和F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比供应到所述A区域垫子部分、D区域垫子部分和E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相对更多。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风床的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第三模式,
其中,当通过用C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D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一预定值时
当通过用F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E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三预定值时,以及
当通过用A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B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二预定值时,通过所述控制部分来运行所述第三模式,
在第三模式下,供应到所述A区域垫子部分、C区域垫子部分和F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比供应到所述B区域垫子部分、D区域垫子部分和E区域垫子部分的空气相对更多。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风床的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第四模式,
其中,当通过用D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C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一预定值时,
当通过用B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A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二预定值时,
以及当通过用F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E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三预定值时,通过所述控制部分来运行所述第四模式,
在第四模式下,
供应到所述B区域垫子部分、D区域垫子部分和F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比供应到所述A区域垫子部分、C区域垫子部分和E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相对更多。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风床的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第五模式,
其中,当通过用D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C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一预定值时,
当通过用E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F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三预定值时,以及
当通过用A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B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二预定值时,通过所述控制部分来运行所述第五模式,
在第五模式下,
供应到所述A区域垫子部分、D区域垫子部分和E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比供应到所述B区域垫子部分、C区域垫子部分和F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相对更多。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风床的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第六模式,
其中,当通过用D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C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一预定值时,
当通过用E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F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三预定值时,以及
当通过用B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减去A区域垫子部分的压力比率而得到的值大于第二预定值时,通过所述控制部分来运行所述第六模式,
在第六模式下,
供应到所述B区域垫子部分、D区域垫子部分和E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比供应到所述A区域垫子部分、C区域垫子部分和F区域垫子部分中的空气相对更多。
CN201510673009.3A 2015-02-27 2015-10-16 用于车辆的通风床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9228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028523A KR101655199B1 (ko) 2015-02-27 2015-02-27 트럭용 통풍 베드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2015-0028523 2015-0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22838A CN105922838A (zh) 2016-09-07
CN105922838B true CN105922838B (zh) 2020-08-04

Family

ID=56682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73009.3A Active CN105922838B (zh) 2015-02-27 2015-10-16 用于车辆的通风床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179497B2 (zh)
KR (1) KR101655199B1 (zh)
CN (1) CN105922838B (zh)
DE (1) DE102015115075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85961A (ko) 2019-01-07 2020-07-16 주식회사 대솔오시스 트럭용 베드 구조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36108A1 (de) * 1986-10-23 1988-05-05 Ltg Lufttechnische Gmbh Luftauslass
US5570996A (en) * 1994-06-27 1996-11-05 American Standard Inc. Compact centrifugal fan
DE10019571A1 (de) * 2000-04-20 2001-10-25 Behr Gmbh & Co Klimaanlage für ein Nutzkraftfahrzeug
DE10259648B4 (de) * 2002-12-18 2006-01-26 W.E.T. Automotive Systems Ag Klimatisierter Sitz und Klimatisier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n ventilierten Sitz
JP2004215748A (ja) * 2003-01-10 2004-08-05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DE10316275B4 (de) * 2003-04-08 2009-06-18 Johnson Controls Gmbh Fahrzeugsitz
JP4215561B2 (ja) * 2003-05-16 2009-01-28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トラックのキャブの空調装置
JP2006131106A (ja) * 2004-11-05 2006-05-25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WO2008129357A2 (en) * 2006-12-26 2008-10-30 Thermaquatic, Inc. Heating and cooling pad, control unit therefor, system and method
KR101309188B1 (ko) * 2007-01-12 2013-09-17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시트 공조장치
US7877827B2 (en) 2007-09-10 2011-02-01 Amerigon Incorporated Operational control schemes for ventilated seat or bed assemblies
JP5334163B2 (ja) * 2007-11-08 2013-11-06 東芝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車載用温度調節装置
JP2009236353A (ja) * 2008-03-26 2009-10-15 Daikin Ind Ltd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
US8555440B2 (en) * 2008-04-30 2013-10-15 Randall J. Lewis Patient lifter with intra operative controlled temperature air delivery system
JP5997899B2 (ja) * 2008-07-18 2016-09-28 ジェンサーム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Gentherm Incorporated 空調されるベッドアセンブリ
US20110296621A1 (en) * 2008-09-24 2011-12-08 Analogic Corporation Subject support apparatus
US8332975B2 (en) * 2009-08-31 2012-12-18 Gentherm Incorporated Climate-controlled topper member for medical beds
US8531307B2 (en) * 2009-09-18 2013-09-10 Hill-Rom Services, Inc. Patient support surface index control
CN103340531B (zh) * 2010-08-02 2016-06-01 有利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床
IT1402714B1 (it) * 2010-10-28 2013-09-18 Delphi Italia Automotive Systems S R L Sedile climatizzato per una cabina di un veicolo
US20130031722A1 (en) * 2011-08-01 2013-02-07 Tin Cheung Wong Air-conditioning bed
JP5859289B2 (ja) * 2011-11-24 2016-02-1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シートの送風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車両用シート
KR101213400B1 (ko) * 2011-12-05 2012-12-21 주식회사 세라젬셀루피딕 매트리스의 압력조절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9655795B2 (en) * 2012-04-10 2017-05-23 Hill-Rom Services, Inc. Occupant support with a migration sensitive bladder and method for migration detection
US9131781B2 (en) * 2012-12-27 2015-09-15 Select Comfort Corporation Distribution pad for a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US20150359351A1 (en) * 2013-01-28 2015-12-17 Tempur-Pedic Management, Llc Mattress assembly
US20150007393A1 (en) * 2013-07-02 2015-01-08 Select Comfort Corporation Controller for multi-zone fluid chamber mattress system
KR101523654B1 (ko) 2013-09-06 2015-05-28 주식회사 포스코 개폐 장치
JP6201632B2 (ja) * 2013-10-25 2017-09-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NL2012158C2 (en) * 2014-01-28 2015-07-29 Pure Dev 1 B V Kit for air treatment of upholstered furniture and method of using such kit.
WO2015134516A1 (en) * 2014-03-03 2015-09-11 Marlow Industries, Inc. Improved dual core personal comfort engine (pce)
WO2016040670A1 (en) * 2014-09-10 2016-03-17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A controlled climate bed for thermoregulatory modulation of a sleep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105180A (ko) 2016-09-06
US20160250907A1 (en) 2016-09-01
DE102015115075B4 (de) 2022-11-17
US10179497B2 (en) 2019-01-15
US20190105962A1 (en) 2019-04-11
CN105922838A (zh) 2016-09-07
US11091005B2 (en) 2021-08-17
DE102015115075A1 (de) 2016-09-01
KR101655199B1 (ko) 2016-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50132B2 (en) Vehicle comfort system with efficient coordination of complementary thermal units
JP538183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JP4854718B2 (ja) 車両用座席
JP4348847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03003929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vehicle climate control
CN106335417B (zh) 用于驾驶员座椅的空气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130299128A1 (en) Air-conditioned seat for a cabin of a vehicle
US10279646B2 (en) Ventilated seatbelt for efficient cooling and heating of vehicle passengers
CN107428221A (zh) 车辆用座椅空调单元
CN205468672U (zh) 一种座椅
CA2826236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vehicle hvac system to prevent output of inverse airflow
JP2004215748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5799569A (zh) 一种座椅及对座椅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
CN105922838B (zh) 用于车辆的通风床及其控制方法
KR101946520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2008254665A (ja) 車両用暖房装置
CN109747373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212353522U (zh) 汽车吹风装置和具有它的车辆
KR20190079106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WO2024005201A1 (ja) 乗物用組立体
CN212921232U (zh) 一种具有加热和制冷功能的座椅
KR101603902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16118592A (zh) 卧铺总成及商用车辆
US20030226902A1 (en) Method for regulating a heating and/o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KR20080051412A (ko) 자동차용 냉난방 통풍시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