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7264B - 供检载片、透明片、供检载片的制作方法、载玻片、图像拍摄装置、图像拍摄方法、供检载片制作装置以及供检载片部件组 - Google Patents

供检载片、透明片、供检载片的制作方法、载玻片、图像拍摄装置、图像拍摄方法、供检载片制作装置以及供检载片部件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17264B
CN105917264B CN201580004674.1A CN201580004674A CN105917264B CN 105917264 B CN105917264 B CN 105917264B CN 201580004674 A CN201580004674 A CN 201580004674A CN 105917264 B CN105917264 B CN 1059172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slide
image sensor
described image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46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17264A (zh
Inventor
本村秀人
森浩征
松本博志
渡边克也
水内公典
松原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17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7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17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72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36Microscopes arrang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or projection purposes or digital imaging or video purposes including associated control and data process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0Staining; Impregnating ; Fixation; Dehydration; Multistep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samples of tissue, cell or nucleic acid material and the like for analysis
    • G01N1/31Apparatus therefor
    • G01N1/312Apparatus therefor for samples mounted on planar substra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27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using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 circuits for computing concent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0004Microscop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2B21/0008Microscopes having a simple construction, e.g. portable microsco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18Con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36Interconnect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83Processes or apparatus peculiar to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03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on of photodi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70SSIS architectures; Circuits associated therewith
    • H04N25/71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sensors; Charge-transfer regi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CD sensors
    • H04N25/75Circuitry for providing, modifying or 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from the pixel arr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30Transforming light or analogous information into electric information
    • H04N5/32Transforming X-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34Microscope slides, e.g. mounting specimens on microscope sli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36Microscopes arrang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or projection purposes or digital imaging or video purposes including associated control and data processing arrangements
    • G02B21/362Mechanical details, e.g. mountings for the camera or image sensor, 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05Shape
    • H01L2224/4809Loop shape
    • H01L2224/48091Arch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1Disposition
    • H01L2224/48151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 H01L2224/48221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 H01L2224/48225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non-metallic, e.g. insulating substrate with or without metallisation
    • H01L2224/48227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non-metallic, e.g. insulating substrate with or without metallisation connecting the wire to a bond pad of the it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9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 plurality of wire connectors
    • H01L2224/491Disposition
    • H01L2224/4912Layout
    • H01L2224/49175Paralle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5Details of package parts other than the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61Cap
    • H01L2924/1615Shape
    • H01L2924/16152Cap comprising a cavity for hosting the device, e.g. U-shaped cap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供检载片(11F)具备:具有包含拍摄面的表面的图像传感器(B01);具有与图像传感器(B01)的电连接的封装件(12F);以及隔着封固剂与图像传感器的表面对置的透明片(31F)。在透明片(31F)的表面形成有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图像传感器(B01)配置在第1槽(41b)与所述第2槽(41c)之间。

Description

供检载片、透明片、供检载片的制作方法、载玻片、图像拍摄装 置、图像拍摄方法、供检载片制作装置以及供检载片部件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供检载片(prepared slide)、透明片、供检载片的制作方法、载玻片、图像拍摄装置、图像拍摄方法、供检载片制作装置以及供检载片部件组。
背景技术
在病理诊断中,以疾病的确诊、病变扩散的判定等为目的,从体内的脏器、肿瘤切取组织,并进行观察。此时,所切取的组织切片被薄切成几μm的厚度以能够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制作被夹于玻璃的状态的病理载片(标本)。病理诊断是在判定癌的良性、恶性时等必须进行的检查,因此在病理诊断时制作的标本的数量在各医院平均每天可达数百片左右。病理标本与射线图像等不同,难以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进行保存。因此,通常半永久性地保存标本本身,以使得能够在以后对所制成的标本进行确认。
以往,为了观察生物体组织等的微观构造而使用了显微镜。显微镜利用透镜对透过观察对象后的光或者反射后的光进行放大。观察者注视由放大后的光形成的像。若使用借助摄像头来拍摄显微镜图像并将其显示于显示器的数字显微镜,则能够实现多人同时观察和/或远程观察等。摄像头被设置于显微镜的成像点,并拍摄由显微镜的透镜放大后的像。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通过CIS(Contact Image Sensing:接触式图像传感)方式来观察微观构造的技术。在CIS方式的情况下,将观察对象直接载置于图像传感器的表面来进行拍摄。由于不使用由透镜进行的像的放大,所以图像传感器的像素尺寸决定分辨率。即,像素尺寸越小,则能够越详细地拍摄微观构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3164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非限定性且例示性的一个技术方案能够使CIS方式的拍摄实用化。
从本说明书及附图中可知晓本公开的一个技术方案的附加的益处及优点。该益处和/或优点可以单独地由本说明书及附图所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及特征而得到,无需为了获得一个以上的益处和/或优点而实施所有的实施方式及特征。
本公开的一个技术方案涉及的供检载片,具备:图像传感器,其具有包含拍摄面的表面和与所述表面相反侧的内面;封装件,其具有前面、背面以及经由多个电极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电连接的多个端子,该封装件的所述前面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所述内面接触或对置;以及透明片,其经由用于覆盖被拍摄对象的至少一部分的封固剂配置于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所述表面对置的一侧,该透明片在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所述表面对置的一侧的表面具有第1槽和第2槽,所述图像传感器配置在所述第1槽与所述第2槽之间。
此外,这些总括性或具体的技术方案既可以通过透明片、载玻片或供检载片部件组等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图像拍摄装置或供检载片制作装置等装置、或者供检载片的制作方法或图像拍摄方法等方法来实现。上述总括性或具体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通过系统、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取的CD-ROM等记录介质来实现。另外,上述总括性或具体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通过透明片、载玻片、供检载片部件组、图像拍摄装置或供检载片制作装置等装置、供检载片的制作方法或图像拍摄方法等方法、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
根据本公开,能够使CIS方式的拍摄实用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制作使用了光学显微镜的病理诊断用的供检载片A01的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状态下的供检载片A01的截面的图。
图3是说明CIS方式的观察方法的原理的图。
图4是表示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供检载片的例示性的制作方法的图。
图5是示意性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具备图像传感器B01以及封装件12的供检载片11的构成的一例的截面图。
图6是示意性表示在使用了供检载片11的染色切片A05的拍摄中可以使用的图像拍摄装置的例示性构成的图。
图7A是表示电极F01的配置例的立体图。
图7B是示意性表示透明片A03与电极F01接触时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意性地一并示出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拍摄装置的构成与安装于图像拍摄装置的状态下的供检载片的截面的构造的图。
图9是示意性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即将装填于插槽(socket)C03之前的供检载片11A和插槽C03的截面图。
图10是示意性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供检载片11A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1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供检载片11A的例示性的制作方法的图。
图12是表示封装件12的侧壁34与透明片31的凹部32的外缘侧的内壁501的位置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13A是表示具有沿着四边形的四个边延伸的槽41的透明片31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3B是表示在被槽41包围的平坦区域内配置了切片A02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设置有空白部分71的透明片31E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将透明片31固定于包括图像传感器以及封装件的图像传感器单元的方法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将透明片31固定于包括图像传感器以及封装件的图像传感器单元的方法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供检载片制作装置的例示性构成的框图。
图18是示意性表示例示性的供检载片制作装置80A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本公开的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供检载片制作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封装件12的侧壁34的外缘与透明片31的凹部32的内壁501之间的间隙大时的例子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1是表示封装件12的侧壁34的外缘与透明片31的凹部32的内壁501之间的间隙小时的例子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2是表示本公开的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透明片31B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3是表示本公开的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透明片31C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4是本公开的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透明片31C的俯视图。
图25是表示本公开的第6实施方式涉及的透明片31D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6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7涉及的检体管理装置的整体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27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7涉及的检体管理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28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7涉及的检体管理方法的例示性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29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7涉及的标本像取得装置110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30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7涉及的标本像取得装置110的工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31A是示意性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7涉及的照明装置210的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31B是示意性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7涉及的照明装置210的构成的另一例的图。
图32A是示意性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7涉及的标本像取得装置110的工作(照明方向的变化)的一例的图。
图32B是示意性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7涉及的标本像取得装置110的工作(照明方向的变化)的另一例的图。
图33是示意性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7中的病理标本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34A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7中的表示照明方向与入射到图像传感器的光的量之间的关系的矩阵要素的一例的图。
图34B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7中的表示照明方向与入射到图像传感器的光的量之间的关系的矩阵要素的另一例的图。
图35是表示以高倍率(高分辨率)观察病理标本时的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36是表示以低倍率(低分辨率)观察病理标本时的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37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7中的数据库的内容的例子的图。
图38是表示通过患者ID将同一患者的不同染色的标本的信息建立关联地保存于数据库的例子的图。
图39A是表示实施了“染色A”的标本的图像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9B是表示实施了“染色B”的标本的图像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40A是用于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8涉及的标本像取得装置110A的工作的一例的图。
图40B是示意性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8涉及的标本像取得装置110A的工作(标本的移动)的一例的图。
图41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8涉及的标本像取得装置110A的例示性构成的框图。
图42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9涉及的供检载片的构成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43是图42所示的供检载片11F的示意性的A-A线截面图。
图44A是表示形成于透明片31F的槽的方向与连接于图像传感器B01的多个电极F01的排列方向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44B是表示形成于透明片31F的槽的方向与连接于图像传感器B01的多个电极F01的排列方向之间的关系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图45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9涉及的供检载片11F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46是表示能够用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9涉及的供检载片11F的透明片31F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47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9涉及的供检载片11F的例示性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48是表示供检载片部件组的一例的图。
图49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0涉及的供检载片的构成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显微镜在医疗领域中用于细胞观察。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等,能够判别是否患病,在患病的情况下,还能够诊断其良恶性的程度。在被称为病理诊断的诊断中,将从患者采集到的检体薄切成能够对细胞进行观察的4μm左右的厚度。另外,由于细胞是透明的,显微镜像的对比度低,因此,实施染色,以使得容易观察细胞的构造。
首先,参照图1,对制作使用了光学显微镜的病理诊断用的供检载片A01的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薄切后的切片A02载置于透明片A03。作为透明片A03,通常使用载玻片。使用了光学显微镜的观察用的载玻片,典型地具有厚度为1mm、长边方向的长度为76mm、短边方向的长度为26mm的尺寸。切片A02通过连同透明片A03一起浸于染色液A04而被染色。当染色液附着于切片A02时,切片A02就成为样本切片(以下,有时称为“染色切片A05”)。为了对染色切片A05进行保护以及固定,向透明片A03上提供封固剂A06。之后,载置盖玻片A07,由此,供检载片A01完成。
图2是示意性表示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状态下的供检载片A01的截面的图。
如图2所示,在透明片A03上载置有染色切片A05。盖玻片A07隔着封固剂A06固定于透明片A03。染色切片A05以被封固剂A06包围的状态位于盖玻片A07与透明片A03之间。
在将供检载片A01放置于光学显微镜来进行观察的情况下,从供检载片A01的下侧照射从光源G01射出的照明光G02。照明光G02透过透明片A03、染色切片A05、封固剂A06以及盖玻片A07,入射到显微镜的物镜G03。
接下来,参照图3对CIS方式的观察方法的原理进行说明。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供检载片E01具备图像传感器B01来代替盖玻片A07。该供检载片E01具备:透明片(例如载玻片)A03;隔着封固剂A06固定在透明片A03上的图像传感器B01;以及被封固剂A06包围的状态的染色切片(被拍摄对象)A05。作为图像传感器B01,能够采用多个光电转换部在拍摄面内排列为矩阵状的固体拍摄元件。光电转换部典型地是形成于半导体层或者半导体基板的光电二极管。光电转换部接收入射光而生成电荷。图像传感器B01具有表面1201和与表面1201相反一侧的面即内面1202,与透明片A03对置的表面1201具有通过光电转换部的排列而形成的拍摄面。
二维图像传感器的分辨率取决于拍摄面上的光电转换部的排列间距或者排列密度。近年来,光电转换部的排列间距缩短至可见光的波长程度。图像传感器B01的典型例是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图像传感器、或者MOS(Metal Oxide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图像传感器。
在拍摄时,照明光G02经过透明片A03、染色切片A05、封固剂A06而到达供检载片E01上的图像传感器B01。图像传感器B01与未图示的电路电连接,执行拍摄工作。图像传感器B01取得染色切片A05的像,输出与染色切片A05的透光率分布(浓度分布)对应的图像信号。由此,得到染色切片A05的图像。
根据这样的CIS方式的观察方法,在进行拍摄的元件与染色切片A05(被拍摄对象)之间不存在透镜等光学系统。但是,由于在图像传感器B01的拍摄面高密度地配置有微小的光检测元件(典型地是光电二极管),所以能够取得表示染色切片A05的细微构造的图像。
在使用了图像传感器的拍摄中,需要驱动图像传感器的驱动电路和对来自图像传感器的输出进行处理的处理电路。通常,图像传感器被固定(钎焊)于包括这些电路的电路基板。在拍摄不同的多个染色切片的情况下,从降低因染色液的附着等而引起的图像传感器的脏污等的影响的观点出发,如果能够按各染色切片更换图像传感器,是有益的。另一方面,不需要按各染色切片更换驱动电路以及处理电路。因此,在CIS方式的拍摄中,如果在不同的染色切片之间,(1)能够使用共同的驱动电路以及处理电路,(2)能够按各染色切片更换图像传感器,是有益的。
本公开的各种技术方案的概要如下。
在某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供检载片具备:图像传感器;具有前面、背面以及多个端子的封装件;以及透明片。图像传感器具有包含拍摄面的表面和与表面相反一侧的内面,封装件的前面与图像传感器的内面接触或对置。多个端子经由多个电极与图像传感器电连接。透明片隔着用于覆盖被拍摄对象的至少一部分的封固剂被配置在与图像传感器的表面对置的一侧。透明片在与图像传感器的表面对置的一侧的表面具有第1槽以及第2槽,在第1槽与第2槽之间配置图像传感器。
在某实施方式中,第1槽和第2槽是平行的。在形成有第1槽和第2槽的透明片的表面与图像传感器的表面对置的状态下,第1槽和第2槽延伸的方向可以与多个电极的排列方向平行。
在某实施方式中,第1槽和第2槽从透明片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在某实施方式中,透明片在形成有第1槽和第2槽的表面还具有第3槽和第4槽。第3槽和第4槽可以被设置成相互平行并与第1槽和第2槽正交。
在某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供检载片具备:图像传感器;具有前面、背面以及多个端子的封装件;以及透明片。图像传感器具有包含拍摄面的表面和与表面相反一侧的内面。封装件的前面与图像传感器的内面接触或对置。多个端子经由多个电极与图像传感器电连接。透明片隔着用于覆盖被拍摄对象的至少一部分的封固剂被配置在与图像传感器的表面对置的一侧。透明片在与图像传感器的表面对置的一侧的表面具有从表面突出的平坦部,在平坦部上配置图像传感器。
在某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透明片能够按顺序层叠图像传感器和具有前面、背面以及多个端子的封装件。图像传感器具有包含拍摄面的表面和与表面相反一侧的内面。封装件的前面与图像传感器的内面接触或对置。多个端子经由多个电极与图像传感器电连接。透明片在一方的表面具有第1槽以及第2槽。图像传感器在其表面与形成有第1槽以及第2槽的透明片的表面对置的状态下,隔着用于覆盖被拍摄对象的至少一部分的封固剂,被配置在第1槽与第2槽之间。
在某实施方式中,第1槽与第2槽是平行的,并且在第1槽与第2槽之间配置有图像传感器的状态下,第1槽和第2槽以与多个电极的排列方向平行的方式延伸。
在某实施方式中,第1槽和第2槽从透明片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在某实施方式中,透明片在形成有第1槽和第2槽的表面还具有第3槽和第4槽。第3槽和第4槽可以设置成相互平行并与第1槽和第2槽正交。
在某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供检载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准备图像传感器单元的工序;配置被拍摄对象的工序;向被拍摄对象提供封固剂的工序;将图像传感器单元配置在第1槽与第2槽之间的工序;以及通过使封固剂干燥来固定图像传感器单元以及透明片的工序。图像传感器单元具备:图像传感器和具有经由多个电极与图像传感器电连接的多个端子的封装件。在配置被拍摄对象的工序中,在表面具有第1槽以及第2槽的透明片的表面上或图像传感器的拍摄面上配置被拍摄对象。配置图像传感器单元的工序,在封固剂干燥之前,在透明片的表面与图像传感器的拍摄面隔着封固剂对置的状态下执行。
在某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载玻片是供检载片所使用的载玻片,在表面具有槽。
在某实施方式中,槽构成为接纳图像传感器单元中的封装件的侧壁的至少一部分。
在某实施方式中,槽是从载玻片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至少2个槽。
在某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供检载片具备:具有表面以及内面的图像传感器、具有前面以及背面的封装件、透明片、以及封固剂。封装件将图像传感器支承为其前面与图像传感器的内面接触或对置。另外,封装件具有经由多个电极与图像传感器电连接的多个端子。透明片配置成隔着被拍摄对象与图像传感器的表面对置。封固剂在图像传感器的表面与透明片之间固定被拍摄对象。
在某实施方式中,透明片在与表面对置的一侧的表面具有凹部。凹部可以构成为容纳与图像传感器连接的多个电极的至少一部分。
在某实施方式中,透明片的凹部是沿着图像传感器的表面的外缘的至少一部分的槽。
在某实施方式中,槽具有沿着图像传感器的表面的外缘延伸的部分和从外缘向外侧突出的部分。
在某实施方式中,凹部包括从透明片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至少2个槽。
在某实施方式中,透明片是第1方向上的尺寸为76mm、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的尺寸为26mm的载玻片。
在某实施方式中,封装件在端部具有向前面侧突出的侧壁。透明片的凹部可以构成为接纳侧壁的前端。可以利用侧壁来规定图像传感器的表面与透明片的间隔。
在某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供检载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准备图像传感器单元的工序,所述图像传感器单元具备:具有表面和内面的图像传感器和具有前面和背面的封装件;将被拍摄对象配置在透明片或图像传感器的表面上的工序;以及将透明片以及图像传感器固定为透明片隔着被拍摄对象与图像传感器的表面对置的工序。封装件将图像传感器支承为封装件的前面与图像传感器的内面接触或对置。另外,封装件具有经由多个电极与图像传感器电连接的多个端子。
在某实施方式中,透明片在与图像传感器的表面对置的一侧的表面具有凹部。凹部可以构成为在被配置成隔着被拍摄对象与图像传感器的表面对置时,容纳与图像传感器连接的多个电极的至少一部分。
在某实施方式中,将被拍摄对象配置在透明片或图像传感器的表面上的工序包括如下工序:将透明片的凹部作为对准标记来进行定位,在由透明片的凹部包围的平坦区域放置被拍摄对象。
某实施方式的供检载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在检测到被拍摄对象的一部分从由透明片的凹部包围的平坦区域越过凹部伸出到外侧时,切除被拍摄对象的一部分。
在某实施方式中,封装件在端部具有向前面侧突出的侧壁。固定透明片以及图像传感器的工序可以包括将侧壁的前端插入透明片的凹部内的工序。
在将被拍摄对象配置在透明片或图像传感器的表面上的工序之后,可以进行:对被拍摄对象实施染色的工序;和使被拍摄对象干燥的工序。
在某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图像拍摄装置具备:构成为装填上述任一个所记载的供检载片的插槽、光源单元以及控制装置。插槽经由供检载片中的封装件的端子与图像传感器电连接。光源单元使光经由装填于插槽的供检载片中的透明片向图像传感器入射。控制装置控制光源单元以及装填于插槽的供检载片中的图像传感器,由此,使图像传感器进行供检载片中的被拍摄对象的拍摄。
在某实施方式中,光源单元具有多个光源或移动的光源。控制装置可以构成为使光以不同的角度多次照射被拍摄对象,以各角度进行拍摄。
在某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图像拍摄方法包括:将上述任一个所记载的供检载片装填于图像拍摄装置的插槽,经由供检载片中的封装件的端子将插槽与图像传感器电连接的工序;使光从光源单元经由供检载片中的透明片向图像传感器入射的工序;以及通过控制光源单元以及装填于插槽的供检载片中的图像传感器,使图像传感器进行供检载片中的被拍摄对象的拍摄的工序。
在某实施方式中,光源单元具有多个光源或移动的光源。使图像传感器进行被拍摄对象的拍摄的工序可以包括如下工序:使光以不同的角度多次照射被拍摄对象而以各角度进行拍摄。
在某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供检载片制作装置具备:台座,其支承载置有样本切片的载玻片;和可动部,其使图像传感器单元靠近载玻片,并将图像传感器单元固定于载玻片。图像传感器单元具备:具有表面和内面的图像传感器和具有前面和背面的封装件。封装件将图像传感器支承为其前面与图像传感器的内面接触或对置。另外,封装件具有经由多个电极与图像传感器电连接的多个端子。
在某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供检载片部件组具备:图像传感器单元和透明片,所述图像传感器单元具备:具有表面以及内面的图像传感器和具有前面以及背面的封装件。封装件的前面与图像传感器的内面接触或对置。另外,封装件具有经由多个电极与图像传感器电连接的多个端子。透明片隔着至少一部分被封固剂覆盖的被拍摄对象被配置于与图像传感器的表面对置的一侧。透明片在与图像传感器的表面对置的一侧的表面具有第1槽以及第2槽,图像传感器能够配置在第1槽与第2槽之间。
在某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供检载片部件组是供检载片,供检载片包括:图像传感器,其具有表面和与表面相反一侧的面即内面;封装件,其具有前面和与前面相反一侧的面即背面;以及透明片,其被配置为隔着被拍摄对象与图像传感器的表面对置。前面与图像传感器的内面接触或对置。前面具有第1多个端子,背面具有第2多个端子。第1多个端子和图像传感器经由多个电极电连接。第1多个端子的各个端子上的电信号被传递到第2多个端子中的对应的端子,在供检载片被安装于电路基板所包含的插槽时,第2多个端子经由插槽与电路基板电连接。
在某实施方式中,透明片在与图像传感器的表面对置的一侧的表面具有凹部。凹部可以构成为在被配置为隔着被拍摄对象与图像传感器的表面对置时,容纳与图像传感器连接的多个电极的至少一部分。
在某实施方式中,透明片的凹部是沿着图像传感器的表面的外缘的至少一部分的槽。
在某实施方式中,槽具有沿着图像传感器的表面的外缘延伸的部分和从外缘向外侧突出的部分。
在某实施方式中,凹部包括从透明片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至少2个槽。
在某实施方式中,透明片是第1方向上的尺寸为76mm、且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的尺寸为26mm的载玻片。
在某实施方式中,封装件在端部具有向前面侧突出的侧壁。透明片的凹部可以构成为接纳侧壁的前端。可以利用侧壁来规定图像传感器的表面与透明片的间隔。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表示总括性或者具体的例子。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步骤、步骤的顺序等均是一个例子,并不是限定本公开的意思。另外,对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的未记载于表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来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的构成要素用共同的参照标号来表示,有时省略说明。
(实施方式1)
首先,参照图4来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的供检载片的例示性的制作方法。
如图4所示,薄切后的切片A02载置于透明片A03。作为透明片A03,例如可以使用通常的载玻片。如下所述,作为透明片被使用的载玻片可以具有凹部或槽等构造。切片A02连同透明片A03一起浸于染色液A04而被染色。当染色液附着于切片A02时,切片A02成为染色切片A05。为了实现染色切片A05的保护以及固定,向透明片A03上提供封固剂A06。之后,取代图1所示的盖玻片A07而载置图像传感器B01。此外,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图像传感器B01,从其内面侧结合有封装件12。这样,供检载片11完成。
图5是示意性表示具备图像传感器B01以及封装件12的供检载片11的截面构成的一例的图。在图示的例子中,图像传感器B01容纳于封装件12内。在图示的构成中,图像传感器B01和封装件12通过线状的电极(接合线)F01而电连接。在图示的构成中,透明片A03配置成隔着覆盖被拍摄对象A05的封固剂A06与图像传感器B01的表面1201对置。
封装件12可以具有前面1203和与前面1203相反一侧的面即背面1204。图示的封装件12具有形成容纳图像传感器B01的空间的底面(前面)1203以及壁面(侧壁)。如图所示,前面1203也可以具有第1多个端子1205。另外,背面1204也可以具有第2多个端子1206。图5所示的图像传感器B01与参照图3说明的图像传感器B01同样,具备包含拍摄面的表面1201和与表面相反一侧的面即内面1202。在图示的构成中,封装件12的前面1203与图像传感器B01的内面1202对置。也可以是封装件12的前面1203与图像传感器B01的内面1202接触。供检载片11中的封装件12以其前面1203与图像传感器B01的内面1202接触或对置的方式支承图像传感器B01。
如图5所例示,第1多个端子1205和图像传感器B01可以经由多个电极F01电连接。在图5所例示的构成中,第1多个端子1205的各个端子上的电信号,经由设置于封装件12的布线传递到第2多个端子1206中的对应的端子。图5中,通过虚线示意性地示出了连接第1多个端子1205的各端子与对应的第2多个端子1206的布线。以下,有时将图像传感器和支承图像传感器的封装件的组称为图像传感器单元。如图5所示,在图像传感器单元D01中,封装件12以其前面1203与图像传感器B01的内面1202接触或对置的方式支承图像传感器B01。在图像传感器单元D01中,图像传感器B01和封装件12电连接。图像传感器B01与封装件12之间的电连接例如可以经由多个电极F01来实现。
图6示意性示出在使用了供检载片11的染色切片A05的拍摄中可以使用的图像拍摄装置的例示性构成。
图6所示的图像拍摄装置10具备构成为装填供检载片11的插槽C03。插槽C03可以具有背面1207和与背面1207相反一侧的面即前面1209。插槽C03例如也可以具有接纳供检载片11中的封装件12的凹部。如图所示,插槽C03的背面1207也可以具有多个端子1208。另外,插槽C03的前面1209也可以具有多个端子C04。多个端子C04的各个端子上的电信号经由设置于插槽C03的布线传递到多个端子1208中的对应的端子。图6中,通过虚线示意性地示出了连接多个端子C04的各端子与对应的多个端子1208的布线。
插槽C03与电路基板C05电连接。插槽C03与电路基板C05之间的电连接例如可以通过使设置于插槽C03的背面1207的多个端子1208与电路基板C05上的布线或电极焊盘接触来实现。在图6所例示的构成中,插槽C03经由插槽C03所具有的多个端子C04、设置于封装件12的背面1204的第2多个端子1206、设置于封装件12的前面1203的第1多个端子1205、多个电极F01与图像传感器B01电连接。
电路基板C05具有公知的构成即可,通过将公知的电子部件安装于电路基板的各种方法,插槽C03可以安装于电路基板C05。插槽C03既可以构成为对于电路基板C05装卸自如,也可以通过例如焊接而固定在电路基板C05上。在插槽C03固定在电路基板C05上的情况下,也可以说是电路基板C05包括插槽C03。
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供检载片11相对于插槽C03装卸自如。在图6所例示的构成中,当供检载片11被安装到电路基板C05上的插槽C03时,具有与图像传感器B01的电连接的、封装件12的第2多个端子1206与插槽C03的多个端子C04接触。由此,封装件12与插槽C03电连接,图像传感器B01与插槽C03经由封装件12的第1多个端子1205以及第2多个端子1206电连接。另外,封装件12的第1多个端子1205(也可以说是第2多个端子1206)与电路基板C05经由插槽C03电连接。也就是说,在本例中,通过将供检载片11安装于插槽C03,建立了图像传感器B01与电路基板C05之间的电连接。通过将图像传感器B01与电路基板C05电连接,电路基板C05能够接受图像传感器B01的输出。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供检载片11通过插槽C03或其它机构相对于插槽C03临时固定。如果针对拍摄对象的供检载片11的拍摄结束,则从插槽C03取下该供检载片11,将作为下一个拍摄对象的其它供检载片11装填于插槽C03。
图像拍摄装置10具备光源单元C09,该光源单元C09使光经由装填于插槽C03的供检载片11中的透明片A03入射至图像传感器B01。光源单元C09具有一个以上的光源。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光源单元C09位于供检载片11的下方。然而,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
另外,该图像拍摄装置10具备控制装置(控制用个人计算机)C06,该控制装置C06通过控制装填于插槽C03的供检载片11中的图像传感器B01和光源单元C09,使图像传感器B01进行供检载片11中的作为被拍摄对象的染色切片A05的拍摄。
如上所述,在本例中,封装件12经由插槽C03的电极C04与插槽C03电连接。插槽C03在背面1207(或侧面)具备能够进行与电路基板C05的电连接的端子或电极(在此为多个端子1208)。电路基板C05与控制用个人计算机C06连接。通过图像传感器B01取得的表示染色切片A05的像的染色切片图像C08,例如显示于显示器C07。染色切片图像C08也可以保存于未图示的存储器或数据库。
此外,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图像传感器B01与封装件12的电连接通过多个接合线、即多个线状的电极F01来实现。如图7A所示,电极F01可以由细的金属线形成,可以密集地排列在图像传感器B01的周围。图像传感器B01以及封装件12的构成可以与公知的图像传感器和封装件的构成同样。电极F01不限定于图7A所示那样的线状的形状。
在电极F01具有图7A所示那样的线状的形状的情况下,如图7B所示,当透明片A03与电极F01接触时(图7B中,由箭头D01表示的部分),电极F01可能会变形,相邻的电极可能会彼此接触。电极的变形或相邻的电极彼此的接触可能会成为电极间的短路(图7B中,由箭头D02表示的部分)或者电极的损坏或断裂(图7B中,由箭头D03表示的部分)的原因。因此,将电极F01的尺寸以及形状设计为电极F01不与透明片A03碰撞是有益的。
(实施方式2)
图8示意性地一并示出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拍摄装置的构成和安装于图像拍摄装置的状态下的供检载片的截面的构造。此外,以下,有时为了简单而省略封固剂A06的图示。
图8所示的图像拍摄装置10A具备插槽C03和光源单元C09。插槽C03搭载于电路基板C05。在图示的例子中,在插槽C03装填有具有透明片31的供检载片11A。透明片31的构造在下面叙述。如此,插槽C03既可以构成为装填图5所示那样的供检载片11,也可以构成为装填供检载片11A。插槽C03也可以构成为能够装填一种以上的供检载片(例如供检载片11以及供检载片11A)。在图示的例子中,来自光源G01的光经由装填于插槽C03的供检载片11A中的透明片31而入射至图像传感器B01。在图8所例示的构成中,图像拍摄装置10A具有:通过控制光源单元C09以及图像传感器B01来使图像传感器B01进行被拍摄对象(染色切片)的拍摄的控制用个人计算机C06和显示所拍摄的图像的显示器C07。
插槽C03经由供检载片11A中的封装件12的端子(图8中未图示)与图像传感器B01电连接。
参照图9,说明供检载片11A与插槽C03之间的连接。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即将装填于插槽C03之前的供检载片11A与插槽C03的截面。
插槽C03具有多个电极C04。多个电极C04配置成与供检载片11A的封装件12所具有的多个端子(在图9中未图示,例如图6所示的第2多个端子1206)对应。在将供检载片11A装填于插槽C03时,供检载片11A中的封装件12所具有的多个端子分别与插槽C03所具有的多个电极C04接触,实现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供检载片11A也是相对于插槽C03装卸自如,供检载片11A通过插槽C03或其它机构相对于插槽C03临时固定。当针对拍摄对象的供检载片11A的拍摄结束时,从插槽C03取下该供检载片11A,将作为下一个拍摄对象的其它供检载片11A装填于插槽C03。这一点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
本实施方式中的供检载片11A的透明片31在与图像传感器B01的表面(是形成有拍摄面的面,也可以说是在拍摄时供光入射的一侧的面)对置的一侧的表面具有凹部。以下,详细说明这一点。
图10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供检载片11A的截面构造。如图10所示,该供检载片11A的透明片31具有构成为容纳与图像传感器B01连接的多个电极F01的至少一部分的凹部32。透明片31的凹部32可以是沿着图像传感器B01的表面的外缘的槽。这样的槽可以具有沿着图像传感器B01的表面的外缘延伸的部分和从外缘向透明片31的端部延伸的部分。也就是说,槽也可以具有沿着图像传感器B01的表面的外缘延伸的部分和从外缘向外侧突出的部分。
图10中记载了表示各部分的尺寸的符号(c、d、h、p、q以及w)。图10所示的各部分的尺寸为了易于理解而夸张地进行了记载,因此不一定表示现实的尺寸。这对于其它附图而言也是同样。
在图10所示的供检载片11A中,搭载有图像传感器B01的封装件12在端部具有向前面1203侧突出的侧壁34,该侧壁34的前端位于透明片31的凹部32的内部。也就是说,凹部32可以具有能够接纳侧壁34的前端的形状。染色切片A05位于图像传感器B01的表面1201与透明片31的平坦部之间。配置染色切片A05的平坦部典型而言是透明片31的中央附近的区域,是透明片31的表面中的未形成凹部32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图像传感器B01的表面1201与透明片31的平坦部的间隔,通过封装件12的侧壁34的高度以及凹部32的深度等构造参数来规定。
图像传感器B01与封装件12通过多个线状的电极F01而电连接。在从图像传感器B01的表面1201的法线方向观察时,各电极F01位于透明片31的凹部32的内部。若透明片31具有这样的凹部32,则可避免电极F01与透明片31之间的接触或干涉,因此是有益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32的宽度w、即图10中纸面的水平方向的尺寸由式(1)提供。
w=p+d 式(1)
式(1)中,p是从封装件12的外缘(纸面的水平方向上的端部)到电极F01与图像传感器B01的接点35为止的距离。另外,d是从接点35到形成于凹部32的内侧的壁36为止的距离。透明片31不与电极F01接触的条件是d>0。因此,成为下式(2)
w>p 式(2)
另一方面,在将封装件12的前面1203(在此为底部37的表面)设为基准面时,到凹部32的表面为止的高度h由下述式(3)提供。
h=q+c 式(3)
式(3)中,q是从封装件12的前面1203到电极F01的顶点38为止的距离。另外,c是从电极F01的顶点38到凹部32的表面为止的的距离。透明片31不与电极F01接触的条件为c>0。因此,成为下式(4)。
h>q 式(4)
此外,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着眼于位于封装件12的左侧的凹部32来说明了式(1)~式(4)。图10中,对于位于封装件12的右侧的凹部32,同样的条件也成立。
接着,参照图11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供检载片11A的例示性的制作方法。
以下,作为透明片31,例示在表面形成有凹部的载玻片。在此说明的例子中,作为凹部32,四边形的槽形成于载玻片的表面。本说明书中的“载玻片”不限定于单纯的玻璃板,也广泛地包括在表面具有凹部或槽等构造的透明部件。
首先,在透明片31(在此为具有凹部的载玻片)的被凹部32包围的平坦区域载置薄切后的切片A02。切片A02通过连同透明片31一起浸于染色液A04而被染色。当染色液附着于切片A02时,切片A02成为染色切片A05。为了实现染色切片A05的保护以及固定,向透明片31上提供封固剂。然后,以使图像传感器的表面隔着被拍摄对象(在此为染色切片A05)与具有凹部32的一侧的透明片31的表面对置的方式,将搭载有图像传感器的封装件12载置于透明片31。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32容纳与图像传感器B01连接的多个电极F01的至少一部分。另外,对封装件12进行定位以使得封装件12的侧壁34的前端位于透明片31的凹部32中。换言之,固定透明片31以及图像传感器B01的工序可以包括如下工序:将封装件12的侧壁34的前端插入透明片31的凹部32内。在图11中,可看到封装件12的背面1204。现实中,封装件12具有厚度。为了简单而在图11中将封装件12描绘为较薄。
图12示出了封装件12的侧壁34与透明片31的凹部32的外缘侧的内壁501的位置关系的一例。在本例中,封装件12的侧壁34的外缘的位置与透明片31的凹部32的内壁501的位置相匹配。此外,封装件12的侧壁34的外缘的位置不需要与透明片31的凹部32的内壁501的位置相匹配。在将封装件12的侧壁34插入到透明片31的凹部32时,在封装件12的侧壁34与透明片31的凹部32的内壁501之间也可以留有间隙。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A所示,在图像传感器B01的四个边配置有多个电极F01。如图13A所示,透明片31的凹部32可以由沿着四边形的四个边延伸的槽41构成。由此,能够避免电极F01与透明片31之间的接触。典型而言,如图13B所示,作为观察对象的切片A02配置在由槽41包围的平坦区域内。
透明片31的槽41可以作为表示设置切片A02的部位的标记(或对准标记)进行利用。在此说明的例子中,槽41形成在与将图像传感器B01和封装件12电连接的电极F01的位置相匹配的位置。因此,如果在槽41的内侧的平坦区域内设置切片A02,并以使电极F01配置在槽41内的方式使透明片31与图像传感器单元结合,则槽41的内侧的平坦区域与图像传感器B01的表面(拍摄面)对置。也就是说,可以使配置在槽41的内侧的平坦区域内的切片A02与图像传感器B01的表面(拍摄面)可靠地对置。换言之,即使不直接确认图像传感器B01的拍摄面的位置,也能够将切片A02自动地配置在图像传感器B01的表面上。由此,CIS方式的应用变得容易。
此外,由于在槽41的附近产生明暗的对比度,因此通过明暗的对比度的检测,能够使用人眼或传感器来检测槽41。
因为空气和玻璃的折射率彼此不同,所以照明光在空气与玻璃的边界面折射。对于透明片31的表面中的位于槽41的外侧的平坦部601(参照图13A),空气与玻璃的边界面为平面且构造均匀。因此,在平坦部601,光的折射在透明片31与空气的界面同样地产生。另一方面,槽41具有沿着与透明片31的表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壁。因此,透明片31的表面中的形成有槽41的部分中的光的行进方向,与平坦部601中的光的行进方向不同。也就是说,槽41可能会具有与平坦部601不同的明亮度。因为槽41中的光的行进比平坦部601中的光的行进复杂,所以通常而言,槽41比平坦部601暗。在明暗的对比度乍一看就低的情况下,也可以对槽41进行着色。
为了进行切片A02的染色,如图11所示,透明片31可以浸于染色液A04。在通过机器自动地进行向染色液A04的浸渍和/或取出的情况下,使透明片31的大小统一是有益的。本公开的各实施方式中的透明片(例如载玻片)也可以具有与用于显微镜观察的市场上出售的载玻片的尺寸同样的尺寸。图14所示的透明片31也可以按照通常的载玻片的尺寸(通常是76mm×26mm)来制作。
图14所示的透明片31E具有空白部分71。在空白部分71可以写入管理编号72(在图示的例子中为“AXD345”)等附加信息。空白部分71对于确保利用者的便利性是有效的。另外,如图14所例示,在透明片(例如载玻片)也可以安装存储器73。存储器73能够以电子方式记录患者的信息。如果除了管理编号72之外还与电子病历联动地将附随患者的所有信息记录于透明片,则供检载片(例如供检载片11A)能够作为与染色切片A05对应的患者的医疗信息的汇集介质发挥功能。透明片31E也可以按照通常的载玻片的尺寸(通常是76mm×26mm)来制作。
接着,说明使搭载有图像传感器B01的封装件12和透明片31(在此为载玻片)一体化的方法的具体例。
将透明片31固定于包括图像传感器以及封装件的图像传感器单元的方法例如可以包括下面的工序。
如图15所示,首先,将切片A02载置于透明片31上,进行切片A02的伸展以及干燥。然后,使透明片31上下反转,并使透明片31移动到与装填于电路基板C05上的插槽C03的封装件12对置的位置。接着,通过使透明片31下降或使装填于插槽C03的状态下的封装件12上升,使透明片31与封装件12一体化。
或者,如图16所示,将切片A02载置于透明片31上,在进行了切片A02的伸展以及干燥之后,使封装件12移动到与透明片31的切片A02对置的位置。接着,通过使封装件12下降或使透明片31上升,使透明片31与封装件12一体化。
图17示出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供检载片制作装置的例示性构成的概略。
图17所示的供检载片制作装置80具备:摄像头90、控制部91、按压部92、吸附嘴93以及X-Y台座94。
摄像头90构成为取得用于通过图像识别来实现封装件12与透明片31的位置对准的图像信息。控制部91控制摄像头90、按压部92、吸附嘴93以及X-Y台座94的工作,以使得透明片31适当地固定于封装件12。
按压部92通过吸附嘴93卡紧透明片31的内面。按压部92构成为在保持住透明片31的状态下使其上下移动。按压部92也可以是通过具有多个关节而能够自如地运动的机器人臂。X-Y台座94是载置安装有插槽C03的电路基板C05的台。X-Y台座94能够为了进行位置对准而在水平面内沿X方向以及Y方向以微小的步伐进行移动。
图18示意性地示出具备如此构成的例示性的供检载片制作装置80A的主要部分。此外,在图18中,也一并图示了在供检载片制作装置80A所具备的X-Y台座94(未图示)上配置的透明片31的示意性的截面。
如上所述,供检载片的制作可以包括如下工序:将切片A02载置在透明片31上,进行切片A02的伸展以及干燥。此时,切片A02的伸展以及干燥可以在将薄切后的切片A02载置于透明片31的被凹部32(在此为槽41)包围的平坦区域的状态下执行。即,在将染色切片A05配置于由槽41包围的平坦区域时,有时染色切片A05的一部分可能会从平坦区域越过槽41而扩展到外侧。在这样的情况下,若将封装件12固定于透明片31,则染色切片A05有可能会与连接于封装件12的电极F01接触。若产生这样的接触,则电极F01有可能会损坏或短路。
本实施方式的某技术方案的供检载片制作装置80A,在染色切片A05的一部分从平坦区域越过槽41而扩展到外侧的情况下,切除染色切片A05的不需要的部分,由此,能够避免上述的碰撞。
图示的供检载片制作装置80A具备:切割器(cutter)81、将切割器81支承为沿上下自如驱动的轨道83、和摄像头82。切割器81具有与透明片31上的槽41的布局对应的布局。即,如图18所例示,在此,槽41沿着透明片31的四边形的平坦区域的四个边延伸,切割器81的刀刃在与透明片31接触的状态下与槽41相配合。
透明片31配置在供检载片制作装置80A的X-Y台座94(图18中未图示)上。X-Y台座在水平面内以微小的单位进行移动,由此,使透明片31向切割器81的大致正下方的位置移动。然后,切割器81从染色切片A05的上方沿着轨道83向铅垂方向的下方移动。此时,利用摄像头82检测X-Y台座上的透明片31的位置。根据需要来移动X-Y台座,对透明片31的槽41相对于切割器81的位置进行微调。此外,上述的摄像头90(参照图17)也兼有供检载片制作装置80A中的摄像头82的作用。也就是说,供检载片制作装置可以不一定具备两个以上的摄像头。
在沿着轨道83下降的切割器81到达了透明片31的槽41的阶段,切割器81与染色切片A05接触。如此,从槽41伸出到外侧的染色切片A05的一部分被切割器81切断而除去。该工序在执行将透明片31固定于图像传感器以及封装件的工序之前进行。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避免染色切片A05与连接于封装件12的电极F01接触。
(实施方式3)
图19示意性地示出本公开的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供检载片制作装置的主要部分。在图19所例示的供检载片制作装置80B中,按压部92A具有绕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轴旋转的机构。因此,能够使由吸附嘴93卡紧的透明片31(图19中未图示)上下反转。根据图19所示的供检载片制作装置80B,能够实现参照图15说明的方法。
根据该供检载片制作装置80B,也能够实现参照图16说明的方法。该情况下,在X-Y台座94上载置透明片(图19中未图示),连接有图像传感器B01的封装件12通过吸附嘴93被按压部92A保持。图19所例示的构成也可以与图18所例示的构成组合。
(实施方式4)
如参照图12说明的那样,在上述的供检载片11A中,封装件12的侧壁34的外缘的位置与透明片31的凹部32的内壁501的位置相配合。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封装件12的侧壁34的外缘的位置与透明片31的凹部32的内壁501的位置并不需要完全相配合,也可以在两者之间留有间隙。在留有间隙的情况下,封装件12的水平方向上的可动范围也可以由透明片31的凹部32的内壁501来规定。
图20示出了这样的间隙过宽时的例子。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因为封装件12的水平方向上的可动范围过宽,所以电极F01的位置有可能会相对于透明片31的凹部32偏离。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相对于位于适当的水平位置的封装件12(图20中在上方示出)向图中右方偏移了距离e的封装件12(图20中在下方示出),若就在这样的状态下下降,则电极F01有可能会与透明片31碰撞。
另一方面,图21示出了这样的间隙过窄时的例子。在图21所示的例子中,因为封装件12的水平方向上的可动范围过窄,所以封装件12的侧壁34的外缘有可能会相对于透明片31的凹部32偏离。在图21所示的例子中,相对于位于适当的水平位置的封装件12(图21中在上方示出)向图中右方偏移了距离e的封装件12(图21中在下方示出),若就在这样的状态下下降,则侧壁34有可能会与透明片31碰撞。
因此,凹部32的位置以及宽度可以考虑必要的余裕来决定,以使得即使假设产生了距离e的偏移,无论是与封装件12连接的电极F01还是侧壁34都不会碰撞透明片31。
(实施方式5)
本实施方式的透明片具备在与封装件的一体化时能够挤出封固剂中的空气泡的构成。另外,如以下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也能够从形成于透明片与封装件之间的空间放掉空气。
参照图22。如图22所例示,供检载片11B所具有的透明片31B,具有用于使形成在透明片31B与封装件12之间的空间与外部连通的开口部31a。该开口部31a作为排气的孔而发挥功能。这样的开口部31a也可以设置于封装件12。
接着,参照图23。如图23所例示,供检载片11C所具有的透明片31C具有用于使形成在透明片31C与封装件12之间的空间与外部连通的槽41a。该槽41a作为排气的孔而发挥功能。
图24是设置有这样的槽41a的透明片31C的俯视图。在本例中,槽41a包括从透明片31C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至少2个槽。各槽41a从透明片31C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在图示的例子中,4个直线状的槽41a形成在透明片31C上。在被4个槽41a包围的四边形的区域配置切片A02(图24中未图示)。槽41a中的沿着该四边形区域的周围延伸的部分,可以作为上述的接纳封装件12的侧壁34以及电极F01的凹部32发挥功能。
例如,在将连接图像传感器B01与封装件12的电极F01设置于图像传感器B01的表面的四个边中的相面对的两个边的情况下,在透明片(例如载玻片)设置2个平行的槽即可。
(实施方式6)
在设计成封装件的侧壁的外缘的位置不与透明片的凹部的内壁的位置相配合的情况下,如图25所例示的供检载片11D那样,也可以使用设置有用于进行封装件的定位的槽口31b的透明片31D。此时,如图25所示,可以使用设置有与透明片31D的槽口31b对应的凸部12b的封装件12D。凸部12b例如形成在封装件12D的侧壁34的前端。凸部12b的形状被设计成与槽口31b的形状相配合。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进行透镜的切换、透明片的移动等就能够改变观察中的视点和/或分辨率。因此,也能够将上述的图像拍摄装置的实施方式应用于检体管理装置。
以下,说明可以使用上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实现的检体管理装置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7)
图2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检体管理装置的整体性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示的检体管理装置300具备标本像取得装置110和信息处理装置230。标本像取得装置110例如可以是参照图6、图8分别说明的图像拍摄装置10或图像拍摄装置10A。标本像取得装置110利用上述的实施方式涉及的供检载片(例如供检载片11),能够取得具有多个倍率(分辨率)中的被指定的一个倍率的病理标本30的图像。
信息处理装置230构成为能够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标本像取得装置110连接。信息处理装置230接受由标本像取得装置110取得的信息。信息处理装置230构成为求出由标本像取得装置110取得的图像的特征量,基于该特征量使输出装置170输出与该病理标本30对应的患者信息。更详细而言,信息处理装置230参照将从患者的标本图像算出的特征量与患者信息建立对应的数据库,检索与病理标本30的图像的特征量一致的患者信息。
图26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230与输入装置160以及输出装置170连接。信息处理装置230可以具有与参照图6说明的控制用个人计算机C06同样的功能。输入装置160是用户对信息处理装置230输入数据或输入命令的装置。输入装置160可以是键盘、鼠标、触摸屏等。输出装置170可以是能显示图像和/或文字的显示器、打印机或扬声器等。输入装置160以及输出装置170也可以是使触摸屏和显示装置一体化的装置。此外,在检体管理装置具备输入装置160、输出装置170等的情况下,作为标本像取得装置110的图像拍摄装置也可以不具备控制用个人计算机C06、显示器C07等。
在数据库中包含有与图像的特征量一致的一个患者信息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230将该患者信息输出到输出装置170。另外,在数据库中包含有与图像的特征量一致的多个患者信息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230在取得了具有比该图像的分辨率高的分辨率的高分辨率图像之后,参照数据库来检索与高分辨率图像的特征量一致的患者信息。另外,在数据库中未包含与图像的特征量一致的患者信息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230从输入装置160接受患者信息的输入,将根据图像算出的特征量与患者信息建立对应而保存于数据库。此时,标本像取得装置110取得具有比最初取得的图像的分辨率高的分辨率的高分辨率图像,信息处理装置230将按取得的各个图像算出的特征量与患者信息建立对应而保存于数据库。
图2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检体管理装置的一例的框图。在图示的例子中,检体管理装置具备插槽C03、标本像取得装置110、图像特征量算出部120、信息检索部130、患者信息数据库(以下,简称为“数据库”)140、倍率变更部150、输入装置160和输出装置170。
在插槽C03上放置想要取得或更新患者信息的病理标本30。病理标本30可以是处于保持有被拍摄对象的状态的、上述的任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供检载片。在此,例示处于保持有被拍摄对象的状态的供检载片11。
标本像取得装置110以预先确定的多个不同的倍率中的一个倍率来取入供检载片11内的检体(在此为染色切片A05)的图像。图像特征量算出部120根据由标本像取得装置110取得的图像来算出图像特征量。信息检索部130在将患者信息与图像特征量建立对应而存储的数据库140中检索是否存在与同在图像特征量算出部120中算出的图像特征量一致的图像特征量相对应的患者信息。倍率变更部150在由信息检索部130取得的检索结果存在多个的情况下,将取得的倍率变更为更高的倍率(更高的分辨率),通过标本像取得装置110再次进行图像的取入。然后,基于在更高的倍率(更高的分辨率)下得到的信息来进行检索。
输入装置160在未找到与算出的图像特征量对应的患者信息的情况下,接受患者信息的输入。这是因为认为该供检载片11是新患者的标本。在找到了与算出的图像特征量对应的患者信息的情况下,输出装置170输出所取得的患者信息。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各部分的工作以及构成。
<检体管理装置的工作>
首先,参照图28。图28是表示检体管理的顺序的一例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中,在插槽C03上放置作为想要参照或更新患者信息的标本的供检载片11。如上所述,插槽C03构成为能够装填供检载片11。插槽C03可以具有可容纳病理标本30的大小的凹部。根据这样的插槽C03,能够抑制在取入图像时发生病理标本30的位置偏离。在日本,通常使用由标准规定的76mm×26mm的尺寸的病理标本。插槽C03可以具有能设置如此大小的病理标本30的形状。通过将供检载片11装填于图像拍摄装置的插槽C03(参照图27),图像传感器B01与插槽C03经由供检载片11中的封装件12的端子(第1多个端子1205或第2多个端子1206,参照图6)电连接。
在步骤S11中,通过标本像取得装置110,以预先确定的多个不同的倍率中的一个倍率来取得病理标本30的图像。图29是表示标本像取得装置110的构成例的框图。在图示的例子中,标本像取得装置110具有照明方向调节部200和照明装置210。照明装置210是上述的光源单元C09的一例,例如包括使光向供检载片11的图像传感器B01入射的光源G01。标本像取得装置110以由信息处理装置230指定的任意的倍率取得标本的像(例如,整体像)。
在取得不同倍率的图像时,能够使用逆矩阵计算部240以及矩阵保存部250来进行高分辨率化。逆矩阵计算部240以及矩阵保存部250可以如图29所例示那样设置在信息处理装置230内,也可以是逆矩阵计算部240和矩阵保存部250的一方或两方设置在标本像取得装置110的内部。逆矩阵计算部240以及矩阵保存部250的工作的详细情况在下面叙述。
接着,参照图30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取得的处理顺序的例子。
首先,在步骤S110中,通过照明方向调节部200(参照图31A以及图31B)来调节向病理标本30照射的照明光(典型而言是平行光)的入射角度。作为调整照明方向的方法,可以如图31A所示,在光源单元C09(图31A中未图示)设置多个光源(在图示的例子中为光源G01-1,G01-2以及G01-3),以使得能够以预先确定的角度来照射光,也可以如图31B所示,使设置于光源单元C09(图31B中未图示)的一个光源(在图示的例子中为光源G01-0)移动到指定的角度。
在步骤S111(图30)中,使用照明装置210(图29),以在步骤S110中调节后的角度对拍摄对象的标本照射平行光。由此,从光源单元出射的光经由供检载片11中的透明片入射到图像传感器。在图32A以及图32B中示出照明方向的变化的例子。如图33所示,病理标本30和图像传感器B01的各像素具有二维的配置关系。在图32A以及图32B所例示的构成中,图像传感器B01具有光电转换部(在此为光电二极管PD)的排列。在图32A以及图32B中,为了简单而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一个光电二极管(PD)的一个像素区域的截面。入射到光电二极管PD的光通过光电转换而转换成电信号。在图32A以及图32B中,箭头的粗细示意性地表示向光电二极管PD入射的光的量,箭头越粗则表示入射越多的光。
在图32A所示的例子中,从病理标本30的正上方照射平行光。此时,透过了病理标本30中的区域S2、S3的光入射到光电二极管PD,另一方面,在从图32B所示的角度照射平行光时,透过了病理标本30中的区域S2、S3、S4的光入射到光电二极管PD。例如,透过了病理标本30中的区域S2以及S4各区域的光的一半入射到光电二极管PD,透过了区域S3的光的大致全部入射到光电二极管PD。此时,从光电二极管PD输出与在图32A所示的照射方向下输出的像素值不同的像素值。
从图32A以及图32B所示例子可知,无法从以一个照射方向拍摄到的单一图像,按各区域分别求出表示透过了区域S1、S2、S3和S4的各个区域的光的量的像素值。如图32A以及图32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标本像取得装置中,能够从改变照射方向而拍摄到的多个图像,分别求出与透过了区域S1、S2、S3和S4的各区域的光对应的像素值。这些区域S1、S2、S3以及S4是比一个像素的大小小的区域,相当于子像素区域。以下,更详细地说明这一点。
在此,以从四个不同的方向(方向Drr1、Drr2、Drr3以及Drr4)向病理标本30照射光的情况为例。此时,与来自互不相同的方向Drr1、Drr2、Drr3以及Drr4的光照射对应地取得4张图像。着眼于构成4张图像的各图像的像素中的同一位置(坐标)的一个像素。在此,针对光照射的方向Drr1、Drr2、Drr3以及Drr4,将与该像素对应的光电二极管PD的输出分别设为A1、A2、A3以及A4。另外,将病理标本30中的区域S1、S2、S3以及S4的透光率分别设为S1、S2、S3以及S4。此时,在图32A所示的例子(光照射的方向Drr1)中,A1=0×S1+1×S2+1×S3+0×S4的式子成立(式中,“×”表示乘法)。另外,在图32B所示的例子(光照射的方向Drr2)中,A2=0×S1+(1/2)×S2+1×S3+(1/2)×S4的式子成立。并且,在未图示的光照射的方向Drr3下,例如A3=0×S1+0×S2+(1/2)S3+1×S4成立,在未图示的光照射的方向Drr4下,例如A4=(1/2)×S1+1×S2+(1/2)S3+0×S4成立。
在以上的例子中,透光率S1、S2、S3以及S4是取决于病理标本30的组织构造的未知数。另一方面,光电二极管PD的输出A1、A2、A3以及A4通过取得4张图像而获得。也就是说,关于4个未知数S1、S2、S3以及S4的方程组已定,通过运算,能够求出S1、S2、S3以及S4。
图34A示出了上述的例子中的方程组的系数的矩阵。通过将该矩阵的逆矩阵运算为具有输出A1、A2、A3以及A4作为分量的矢量,能够求出比一个像素小的区域(子像素区域)的透光率S1、S2、S3以及S4。结果,能够获得具有与互不相同的方向Drr1、Drr2、Drr3以及Drr4对应的4张图像的各图像的分辨率的4倍的分辨率的图像。换言之,能够获得图像传感器B01的像素密度的4倍的像素密度的高分辨率图像。图34A所示的矩阵是在用于取入具有原来图像的4倍的像素密度的图像的运算中使用的矩阵的例子。
图34A所示的数值(矩阵要素的值)不取决于病理标本30的组织构造,而取决于图像传感器B01的构造以及光照射的方向。即使是相同的图像传感器B01,当光照射的方向改变时,矩阵要素的值也发生变化。图34B示出了从不同的方向Drr1~Drr8照射了光的情况下的矩阵要素的一例。图34B所示的矩阵是在用于取入具有原来图像的8倍的像素密度的图像的运算中使用的矩阵的例子。在本例中,因为子像素区域的个数为8,所以至少从8个不同的方向Drr1~Drr8的各方向向病理标本30照射光,针对各像素得到8个输出。由此,能够同样地决定作为未知数的8个子像素区域的透光率。结果,能够获得具有原来图像的8倍的分辨率的图像。换言之,能够获得图像传感器B01的像素密度的8倍的像素密度的高分辨率图像。
根据本实施方式,如此实现图像的高分辨率化。换言之,通过改变照明方向来进行拍摄,作为标本的图像,能够获得分辨率(放大倍率)不同的图像。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使用了光学显微镜的拍摄不同,不需要每次更换物镜时的调焦。
再次参照图30。在步骤S112中,使用图像传感器B01拍摄病理标本30。步骤S110~步骤S112的一系列的处理可以基于由信息处理装置230进行的各部分的控制来执行。也就是说,在此,信息处理装置230构成为以不同的角度多次向被拍摄对象照射光,以各角度进行拍摄。详细而言,信息处理装置230控制光源单元和装填于插槽C03的供检载片11中的图像传感器,由此使图像传感器执行供检载片11中的被拍摄对象的拍摄。此外,在一般的扫描仪等装置中,往往使用线性传感器。通过使用CCD图像传感器等区域传感器作为图像传感器B01,能够高速地拍摄标本的识别所需要的大范围的图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标本像取得装置110中,不具有用于变更拍摄倍率的透镜。在本实施方式中,从通过改变照射方向地进行拍摄而取得的多个图像,生成任意倍率的图像。
在步骤S113中,判定为了生成指定的倍率的标本图像所需的图像是否全部凑齐。在所需的图像已凑齐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14。在所需的图像未凑齐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110,在变更了照射方向之后,在来自变更后的照射方向的照射下进行拍摄。
在步骤S114中,从利用信息处理装置230在步骤S110~步骤S113中取得的、与互不相同的照射方向对应的多个图像,生成指定的倍率的图像。为了生成指定的倍率的图像,预先将表示照射方向与向光电二极管PD入射的光的量之间的关系的矩阵保存于矩阵保存部250。图34A以及图34B是表示照明方向与向图像传感器入射的光的量之间的关系的矩阵的例子。这样的矩阵能够根据照射角度、光电二极管PD的大小以及想要求取的像素的大小通过计算来求出。另外,也可以预先使用像素值已知的测试用的标本,以实验的方式决定各矩阵要素的值。该情况下,计测透过了病理标本30中的哪个区域的光与照射角度相对应以何种程度进入了光电二极管PD即可。
若将表示照射方向与向拍摄元件入射的光的量之间的关系的矩阵设为M、将具有与各照射方向对应地得到的像素值作为分量的矢量设为A、并将想要求取的矢量设为S,则对于各像素,MS=A的关系成立。在此,因为矩阵M、A的值已知,所以能够通过逆矩阵计算来求出S的各分量(各子像素区域的透光率)。在图30所示的例子的步骤S114中,从矩阵保存部250取得表示照明方向与向光电二极管PD入射的光之间的关系的矩阵,通过逆矩阵计算部240来算出各子像素区域的像素值。通过使用以上构成的检体管理装置,能够取得任意倍率的标本的整体像。此外,上述那样的处理也可以通过标本像取得装置110来实现。
在步骤S12(图28)中,利用图像特征量算出部120,从在步骤S11中取得的标本图像,算出用于识别检体的图像特征量。作为图像特征量,可以使用平均亮度等颜色信息、圆形度等形状特征、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尺度不变特征变换)、HOG(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方向梯度直方图)、HLAC(Higher-order Local AutoCorrelation,高阶局部自相关)等特征。另外,作为病理图像特有的特征量,也可以使用核-细胞间的距离、表示核的颜色与表示细胞的颜色的比率这样的特征。
图35以及图36中示出病理图像的例子。图35是以高倍率(例如,200倍以上的倍率)观察的情况下的病理标本的例子。图36是以低倍率(例如,小于10倍的倍率)观察时的病理标本的例子。倍率成为N倍(N为1以上的整数),相当于图像的分辨率(构成一个图像的像素数、或像素密度)增加到N×N倍。此外,可以包含于输出装置170的显示装置的画面上的倍率,由显示装置的像素间距相对于拍摄元件的像素间距的比率来规定。
在病理标本中,在以高倍率观察的情况下,如图35所示,能够识别细胞以及核。根据标本不同,细胞-核间的配置以及距离不同,因此,可以将细胞-核间的平均距离等作为用于识别标本的特征来使用。另外,病理标本中的观察对象的组织在维持原样的状态下是透明的,因此,通常进行染色以易于观察。作为染色的种类,存在作为基本的染色方法的HE(Hematoxylin-Eosin,苏木精-伊红)染色、按照特定的检查的目的来进行染色的各种免疫染色。通过这样的染色而分开染色得到的细胞和核的比率也可以作为特征来使用。例如,在作为免疫染色之一的Ki-67中,增殖细胞被染成红褐色,除此以外的细胞被染成蓝色。这样的比率可以成为诊断所使用的指标,作为病理标本的识别信息也是有用的。另外,在本步骤中,也可以根据表示病理标本的图像的倍率来变更重视的图像特征量。在病理标本的情况下,存在如下性质:图像上的特征根据进行观察的倍率不同而较大地不同。在以高倍率观察的情况下,如图35所示,可获得能够识别细胞以及核的图像。在低倍率下,如图36所示,可获得能取得病理切片的整体形状的图像。考虑到这一点,在低倍率图像中,能够重点使用圆形度、SIFT、HOG、HLAC这样的适于一般的形状识别的特征量。另外,在高倍率的图像中,能够重点使用细胞-核间的距离或通过染色而附加的颜色的比率这样的病理标本特有的特征。例如,在图像的分辨率比基准值低时,算出圆形度、SIFT、HOG、HLAC的任一个以上的特征量,在图像的分辨率为基准值以上时,除了特征量之外,还可以算出细胞或核间的平均距离和/或通过染色而分开染色的颜色的比率。
在步骤S13中,通过信息检索部130,从数据库140中取得与具有同在步骤S12中算出的图像特征量一致的特征量的图像对应的患者数据。图37中示出数据库的例子。数据库保存有从病理标本图像算出的图像特征量、在图像特征量的算出时使用的标本图像的倍率、以及将患者信息建立了关联的患者数据。通过以这样的形式保持有患者信息,能够从数据库中检索具有与在步骤S12中算出的图像特征量一致的图像特征量的患者数据。在检索中,也可以将图像特征量的完全一致设为判定的条件。另外,也可以将图像特征量例如用矢量来表现,在矢量间的欧几里得距离为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视为一致。数据库的构成也可以是图38所示的形式。在图38所例示的形式中,通过提供与患者相应的ID,将同一患者的不同染色的标本的信息建立关联并保存。在当前的病理检查(组织诊断)中,除了作为基本染色的HE染色之外,往往进行用于进行特定目的的检查的免疫染色。图39A和图39B分别示出对从同一患者采集到的组织进行了某“染色A”和某另一“染色B”时的标本图像的例子。如图39A以及图39B所例示,这样的同一患者的不同染色的标本,虽然颜色完全不同,但检体的形状往往大致相同。这是因为:在从同一患者制作多个染色的标本的情况下,往往利用连续的切片来制作标本。如果利用这样的病理标本的性质,由于在本公开中取得表示检体的标本的信息作为图像,因此通过对所取得的图像的形状的特征量进行比较,就能够将同一患者的不同染色的标本与一个患者ID自动地建立关联。
在步骤S14中,判定步骤S13中的检索的结果是否在数据库140中发现了具有与在步骤S12中算出的图像特征量相同的图像特征量的患者数据。在不存在具有相同的图像特征量的患者数据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在存在具有相同的图像特征量的患者数据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7。
在步骤S15中,通过输入装置160,得到与在步骤S10中放置的病理标本对应的患者信息的输入。在步骤S16中,将在步骤S15中输入的患者信息与在步骤S11中取得的标本图像的倍率以及在步骤S12中算出的图像特征量建立关联并保存于数据库140。
在步骤S17中,判定步骤S13中的检索的结果是否在数据库140中发现了多个具有与在步骤S12中算出的图像特征量相同的图像特征量的患者信息。在数据库140中存在多个图像特征量一致的患者信息且无法唯一地确定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8,在图像特征量一致的患者数据为一个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9。
在步骤S18中,变更应取得的图像的倍率,再次返回到步骤S11。在病理标本的情况下,存在下述特征:即使在低倍率的图像中形状相似的情况下,在高倍率的图像中如果观察细胞或核就一定能够识别。另一方面,在步骤S11中标本图像的取入所需的时间与倍率存在权衡(trade-off)的关系。因此,首先以低倍率来尝试识别,在无法识别的情况下提高倍率,这样效率高。例如,在步骤S11~步骤S17中,反复提高倍率,直到能够唯一地确定患者信息为止。此外,在将与新的标本对应的患者信息追加到数据库时,也可以首先使用图像的特征量中的、不取决于颜色的形状特征,在数据库中检索是否存在一致的病症,在存在一致的病症的情况下,作为同一患者的不同染色的标本来建立关联。
在步骤S19中,通过输出装置170,输出在步骤S13中取得的患者信息。输出装置170本身不需要具备显示装置或打印机。输出装置170也可以是与外部的显示装置或打印机连接,并向这些装置或设备输出信号的装置。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构成,能够实现正确且工作人员的负担少的病理标本的检体管理。另外,在本构成的检体管理中,不需要对病理载片提供条形码或IC标签。
(实施方式8)
接着,参照图40A、图40B以及图41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检体管理装置300A。
在本实施方式的标本像取得装置中,一边使置于插槽C03的病理标本30如图40A以及图40B所示那样进行移动、一边进行拍摄,由此,拍摄用于生成高倍率的标本图像的多个图像。标本像取得装置以外的构成,与实施方式7的检体管理装置的构成相同。
图4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标本像取得装置110A的例示性构成的框图。如图41所例示,标本像取得装置110A在取代照明方向调节部而具备标本移动部260这一点上,与图29所示的标本像取得装置110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取代例如通过改变点亮的光源的位置来获得多个图像,而通过一边使标本本身移动、一边进行拍摄来获得用于构成高倍率的图像的多个图像。通过这样的构成,也能够变更平行光的照射方向。在矩阵保存部250中,取代保存表现光源位置与向拍摄元件入射的光的量之间的关系的矩阵,而保存有表现移动方向以及移动距离与向拍摄元件入射的光的量之间的关系的矩阵。本构成的标本像取得装置110A,通过与参照图30说明的步骤S110~步骤S114大致同样的处理,能够实现取得任意的倍率的图像的功能。但是,在步骤S110中,使置于插槽C03的标本移动。在本构成中,从光源出射的平行光的方向恒定即可。对于步骤S111~步骤S114,通过应用与实施方式7的处理同样的处理,能够根据多个低倍率图像来生成高倍率的图像。
(实施方式9)
图42表示本公开的第9的实施方式涉及的供检载片的构成的一例。图43示意性地示出图42所示的供检载片11F的A-A线截面。图42所示的供检载片11F包括在表面具有槽的透明片31F。在图示的例子中,透明片31F在其表面具有第1槽41b和第2槽41c。如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透明片在表面具有2个以上的槽。在此,透明片31F的形状为长方形,第1槽41b和第2槽41c形成为沿着透明片31F的长边方向大致平行。透明片31F的形状不限定于长方形。此外,第1槽41b和第2槽41c既可以是分开的不同的槽,也可以通过其它槽而连结。槽的个数是以呈直线状延伸的部分为单位而计数的。透明片31F可以是在其表面形成有2个以上的槽的载玻片。
如图43所示,供检载片11F包括透明片31F和图像传感器单元D01。图像传感器单元D01包括图像传感器B01和封装件12F。图像传感器B01在内面1202被封装件12F的前面1203支承的状态下,经由多个电极F01与封装件12F电连接。在本例中,封装件12F不具有向前面1203侧突出的侧壁(例如参照图10),为大体平板状。
如图所示,透明片31F与图像传感器B01的表面1201对置地配置。此时,透明片31F的表面中的、形成有第1的槽41b以及第2槽41c的一侧的表面1210,面向图像传感器B01的表面1201。在图像传感器B01与透明片31F之间,配置至少一部分被封固剂A06覆盖的染色切片A05。
在图42以及图43所例示的构成中,图像传感器单元D01和透明片31F通过利用封固剂A06进行固定而一体化。如图43所示,在此,封固剂A06的一部分位于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的内部。封固剂A06在干燥前是液体,具有防止被拍摄对象(例如染色切片A05)的干燥的功能。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明片31F在与图像传感器B01的表面1201对置的一侧的表面1210具有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因此,在供检载片11F的制作时,即使向拍摄对象提供必要以上的封固剂A06,也能够使多余的封固剂A06在使透明片31F与图像传感器单元D01一体化的过程中流向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由此,能够使图像传感器B01的表面1201与透明片31F的表面1210大致平行地对置。结果,能够使图像传感器B01的拍摄面与透明片31F的表面1210之间的距离恒定,能够得到更加清晰的图像。
在图43所例示的构成中,多个电极F01的顶部(与透明片31F的表面1210最接近的部分)的附近位于封固剂A06的内部。如上所述,因为封固剂A06在干燥前是液体,所以在供检载片11F的制作时多个电极F01即使与封固剂A06接触也没有问题。在供检载片11F的组装前,图像传感器单元D01中的多个电极F01也可以是被树脂密封的状态。
作为封固剂A06,例如含有二甲苯的封固剂被使用。这样的封固剂的折射率与玻璃的折射率大致相等。因此,通过利用封固剂A06填充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能够抑制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中的光的折射。如此,通过使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具有储存封固剂A06的功能,能够抑制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中的光的折射,因此,可获得抑制因光的折射而导致图像的劣化这样的优点。另外,由于能够抑制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中的光的折射,因此如实施方式7以及实施方式8中说明的那样的、使用了通过改变照明方向而取得的多张图像的高分辨率化也比较容易。但是,在用于取得多张图像的照明方向的设定中,从抑制画质劣化的观点出发,优先使用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不介于光源与图像传感器B01的光电转换部之间的照明方向是有利的。
图44A表示形成于透明片31F的槽的方向与连接于图像传感器B01的多个电极F01的排列方向之间的关系的例子。在此,从透明片31F的表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时的图像传感器B01以及封装件12F的形状为长方形。当然,图像传感器B01以及封装件12F的形状不限定于长方形。
如图44A所示,图像传感器B01配置在第1槽41b与第2槽41c之间。在图示的例子中,图像传感器B01的一部分与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具有重叠。如此,无需将图像传感器B01整体配置在第1槽41b与第2槽41c之间的区域。在本公开中,图像传感器B01与第1槽41b或第2槽41c的重叠是允许的。图像传感器B01的一部分与第1槽41b或第2槽41c重叠的状态也包含于“配置在之间”状态。此外,只要不与多个电极F01接触,被拍摄对象的一部分也可以与第1槽41b或第2槽41c具有重叠。
在图44A所例示的构成中,多个电极F01沿着图像传感器B01的长边方向排列。在本例中,在形成有第1槽41b以及第2的槽41c的表面1210与图像传感器B01的表面对置的状态下,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延伸的方向与多个电极F01的排列方向平行。
由于染色切片A05薄至几μm左右,因此,典型而言,供检载片11F中的多个电极F01的顶部与图像传感器B01的表面1201相比向透明片31F侧突出。在图44A所例示的构成中,由于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延伸的方向与多个电极F01的排列方向平行,因此,典型而言,多个电极F01的顶部位于第1槽41b或第2槽41c的内部。也就是说,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也可以具有防止多个电极F01与透明片31F的表面1210的接触或干涉的功能。如此,通过使透明片31F在与图像传感器B01的表面1201对置的一侧的表面1201具有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能够防止多个电极F01与表面1210的接触或干涉。
图44B示出形成于透明片31F的槽的方向与连接于图像传感器B01的多个电极F01的排列方向之间的关系的另一例。在图44B所例示的构成中,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延伸的方向与多个电极F01的排列方向偏离于平行。然而,如果不产生多个电极F01与透明片31F的表面1210的接触或干涉,则图44B所示那样的配置当然也是允许的。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的宽度W1的大小以及第1槽41b与第2槽41c的间隔W2的大小,只要考虑供检载片11F的制造余裕而设定成能够容纳多个电极F01的顶部即可。如此,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延伸的方向与多个电极F01的排列方向不需要严格地平行。
此外,在图44A以及图44B所例示的构成中,以使图像传感器B01的长边与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延伸的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的方式将图像传感器B01安装于透明片31F。在这样的配置中,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的长度比图像传感器B01的长边的长度长是有益的。这是因为:在供检载片11F的制造时,能够更大地确保可供多余的封固剂A06流入的空间。如图45所例示,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也可以从透明片31F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不用说,根据多个电极F01的配列,能够以使得图像传感器B01的短边与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延伸的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的方式将图像传感器B01安装于透明片31F。此外,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的深度不限定于特定的大小。但是,从确保必要的强度的观点出发,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的深度为透明片31F的厚度的一半以下是有益的。
图46示出透明片31F的另一变形例。如图46所示,透明片31F在其表面1210还可以具有第3槽41d以及第4槽41e。在图示的例子中,第3槽41d以及第4槽41e形成为相互平行。另外,在此,第3槽41d以及第4槽41e与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正交。具有4个槽的透明片31F在使用沿着图像传感器B01的4个边配置有多个电极F01的图像传感器单元的情况下有用。第1槽41b、第2槽41c、第3槽41d和第4槽41e中的至少一个以上也可以延伸至透明片31F的端部。
如图46所例示的构成那样,在使用具有4个槽的透明片31F的情况下,在被4个槽(第1槽41b、第2槽41c、第3槽41d以及第4槽41e)包围的四边形的区域设置染色切片A05,并在其上使图像传感器B01、封装件12F按该顺序层叠即可。此时,可以将沿长方形的区域的各边延伸的槽作为对准标记来利用。在将图像传感器B01设置于透明片31F的表面1210时,以使得图像传感器B01的各边与槽平行的方式进行安装,由此能够将图像传感器B01设置在适当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封装件12F不具有向前面1203侧突出的侧壁。因此,不需要在透明片31F形成用于接纳封装件12F的侧壁的前端的构造。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不需要按照封装件的形状将特殊的构造设置于透明片31F,因此,能够抑制透明片31F的加工成本,并且能够更容易地制作供检载片11F。例如,能够将在表面具有槽的载玻片作为用于供检载片11F的透明片31F来使用。透明片31F可以是长边方向上的尺寸为76mm、且短边方向上的尺寸为26mm的载玻片。槽的间隔为能够在槽间的区域配置图像传感器B01的大小即可。
图47示出供检载片11F的例示性的制作方法。首先,在步骤S100中,准备具有图像传感器B01和封装件12F的图像传感器单元D01。图像传感器单元D01可以通过将封装件12F的前面1203配置成与图像传感器B01的内面1202接触或对置,并经由多个电极F01将它们电连接而制作。
另外,准备透明片31F。如图48所例示,透明片31F以及图像传感器单元D01可以以它们未一体化的、各自为独立的部件的状态被供给。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还未一体化的透明片和图像传感器单元的组称为“供检载片部件组”。图48所示的供检载片部件组11K是这样的组的一例。在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供检载片也可以以供检载片部件组的状态来供给。
接着,在步骤S101中,在透明片31F的表面1210上或图像传感器B01的表面1201上设置被拍摄对象。在设置了被拍摄对象之后,也可以对被拍摄对象实施染色。典型而言,在被拍摄对象的染色之后,进行被拍摄对象的干燥。接着,在步骤S102中,向被拍摄对象(例如染色切片A05)提供封固剂A06。在将被拍摄对象设置在透明片31F的表面1210上的情况下,封固剂A06进入被拍摄对象与透明片31F之间,并覆盖被拍摄对象。如此,封固剂A06覆盖被拍摄对象的至少一部分。接着,在步骤S103中,在封固剂A06干燥之前,将图像传感器B01配置在设置于透明片31F的表面1210上的第1槽41b与第2槽41c之间。在配置图像传感器B01的工序中,在使透明片31F的表面1210与图像传感器B01的拍摄面隔着封固剂A06(在此也为被拍摄对象)对置的状态下,在透明片31F上配置图像传感器B01(以及封装件12F)。此时,由于使透明片31F的表面1210与图像传感器B01的拍摄面对置,所以能够使多余的封固剂A06流入第1槽41b以及第2槽41c。由此,能够抑制封固剂A06向透明片31F的内面(与表面1210相反一侧的面)的附着,操作性得以提高。接着,在步骤S104中,通过使封固剂A06干燥来固定图像传感器B01以及透明片31F。也就是说,通过封固剂A06的干燥,图像传感器单元D01与透明片31F一体化。由此,得到图42所示的供检载片11F。此外,封固剂A06的干燥在被拍摄对象为染色切片A05的情况下,典型地通过风干来执行。
(实施方式10)
图49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0涉及的供检载片的构成的一例。图49所示的供检载片11G取代具备在表面具有槽的透明片31E而具备在与图像传感器B01的表面1201对置的一侧的表面1210具有从该表面1210突出的平坦部41P的透明片31G。如图所示,在供检载片11G中,形成有平坦部41P的表面1210隔着覆盖被拍摄对象(在此为染色切片A05)的至少一部分的封固剂A06,与图像传感器B01的表面1201对置。在图49所例示的构成中,被拍摄对象配置在平坦部41P上,图像传感器B01位于平坦部41P上。
在这样的构成中,将多余的封固剂A06储存在槽的内部,由此,虽然不能获得抑制因槽引起的折射的影响的效果,但是能获得防止多个电极F01与透明片31G的表面1210的接触或干涉的效果。此外,在透明片的表面形成多个槽比形成高低差更为容易。因此,在制造成本这一方面,透明片31F比透明片31G更有利。
本公开的供检载片的透明片当然也可以使用通常的平板状的载玻片。但是,如上所述,使用在表面具有凹部、槽、突出的平坦部等的载玻片并与图像传感器单元组合,由此,可获得由于将封固剂储存在槽的内部而得到的降低折射的影响、防止电极与透明片的接触这样的优点。此外,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只要不发生矛盾,就能够相互组合。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例如能够利用于用于进行标本的检体管理的检体管理装置。
标号的说明
11、11A~11D、11F、11G供检载片;11K供检载片部件组;12、12D、12F封装件;12b凸部;B01图像传感器;C03插槽;D01图像传感器单元;10、10A图像拍摄装置;30病理标本;31、31A~31F透明片;31b槽口;41、41a、41b、41c槽;80、80A、80B供检载片制作装置;110、110A标本像取得装置;120图像特征量算出部;130信息检索部;140数据库;150倍率变更部;160输入装置;170输出装置;200照明方向调节部;210照明装置;230信息处理装置;240逆矩阵计算部;250矩阵保存部;260标本移动部;300、300A检体管理装置;1201图像传感器的表面;1202图像传感器的内面;1203封装件的前面;1204封装件的背面;1205第1多个端子;1206第2多个端子;1207插槽的背面;1208多个端子;1209插槽的前面;1210透明片的表面。

Claims (17)

1.一种供检载片,具备:
图像传感器,其具有包含拍摄面的表面和与所述表面相反一侧的内面;
封装件,其具有前面、背面以及经由多个电极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电连接的多个端子,该封装件的所述前面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所述内面接触或对置;以及
透明片,其隔着用于覆盖被拍摄对象的至少一部分的封固剂配置在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所述表面对置的一侧,该透明片在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所述表面对置的一侧的表面具有第1槽和第2槽,
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第1槽与所述第2槽之间,
所述多个电极的各自的顶部位于所述第1槽或所述第2槽的内部的位置,所述顶部是指最接近所述透明片的表面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检载片,
所述第1槽和所述第2槽是平行的,
在形成有所述第1槽和所述第2槽的所述透明片的所述表面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所述表面对置的状态下,所述第1槽和所述第2槽延伸的方向与所述多个电极的排列方向是平行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检载片,
所述第1槽和所述第2槽从所述透明片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检载片,
所述第1槽和所述第2槽从所述透明片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检载片,
所述透明片在形成有所述第1槽和所述第2槽的所述表面还具有第3槽和第4槽,
所述第3槽和所述第4槽被设置成相互平行并与所述第1槽和所述第2槽正交。
6.一种透明片,能够按顺序层叠:
图像传感器,其具有包含拍摄面的表面和与所述表面相反一侧的内面;和
封装件,其具有前面、背面以及经由多个电极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电连接的多个端子,该封装件的所述前面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所述内面接触或对置,
所述透明片在一方的表面具有第1槽和第2槽,
在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所述表面与形成有所述第1槽和所述第2槽的所述透明片的所述表面对置的状态下,隔着用于覆盖被拍摄对象的至少一部分的封固剂,在所述第1槽与所述第2槽之间配置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多个电极的各自的顶部位于所述第1槽或所述第2槽的内部的位置,所述顶部是指最接近所述透明片的表面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片,
所述第1槽与所述第2槽是平行的,并且在所述第1槽与所述第2槽之间配置有所述图像传感器的状态下,所述第1槽和所述第2槽以与所述多个电极的排列方向平行的方式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片,
所述第1槽和所述第2槽从所述透明片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片,
所述第1槽和所述第2槽从所述透明片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片,
所述透明片在形成有所述第1槽和所述第2槽的所述表面还具有第3槽和第4槽,
所述第3槽和所述第4槽被设置成相互平行并与所述第1槽和所述第2槽正交。
11.一种供检载片的制作方法,包括:
准备图像传感器单元的工序,所述图像传感器单元具备图像传感器和具有经由多个电极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电连接的多个端子的封装件;
在表面具有第1槽和第2槽的透明片的所述表面上或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拍摄面上配置被拍摄对象的工序;
向所述被拍摄对象提供封固剂的工序;
在所述封固剂干燥之前,在所述透明片的所述表面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所述拍摄面隔着所述封固剂对置的状态下将所述图像传感器单元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第1槽与所述第2槽之间,并使所述多个电极的各自的顶部位于所述第1槽或所述第2槽的内部的位置的工序,所述顶部是指最接近所述透明片的表面的部分;以及
通过使所述封固剂干燥而将所述图像传感器单元以及所述透明片固定的工序。
12.一种图像拍摄装置,具备:
插槽,其能够装填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检载片,经由所述供检载片中的所述封装件的所述端子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电连接;
光源单元,其使光经由装填于所述插槽的所述供检载片中的所述透明片入射至所述图像传感器;以及
控制装置,其控制所述光源单元以及装填于所述插槽的所述供检载片中的所述图像传感器,由此使所述图像传感器进行所述供检载片中的所述被拍摄对象的拍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
所述光源单元具有多个光源或移动的光源,
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光以不同的角度多次照射所述被拍摄对象而以各角度进行拍摄。
14.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包括:
将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检载片装填于图像拍摄装置的插槽,经由所述供检载片中的所述封装件的所述端子将所述插槽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电连接的工序;
从光源单元使光经由所述供检载片中的所述透明片入射至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工序;以及
控制所述光源单元以及装填于所述插槽的所述供检载片中的所述图像传感器,由此使所述图像传感器进行所述供检载片中的所述被拍摄对象的拍摄的工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拍摄方法,
所述光源单元具有多个光源或移动的光源,
使所述图像传感器进行所述被拍摄对象的拍摄的工序包括如下工序:使所述光以不同的角度多次照射所述被拍摄对象而以各角度进行拍摄。
16.一种供检载片制作装置,具备:
台座,其支承载置有样本切片的载玻片;和
可动部,其使图像传感器单元靠近所述载玻片,并将所述图像传感器单元固定于所述载玻片,所述图像传感器单元具备图像传感器和封装件,所述图像传感器具有表面和内面,所述封装件具有前面和背面,该封装件将所述图像传感器支承为所述前面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内面接触或对置,并且该封装件具有经由多个电极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电连接的多个端子,
所述载玻片配置在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所述表面对置的一侧,
所述载玻片,在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所述表面对置的一侧的表面具有第1槽以及第2槽,
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第1槽与所述第2槽之间,
所述多个电极的各自的顶部位于所述第1槽或所述第2槽的内部的位置,所述顶部是指最接近所述载玻片的表面的部分。
17.一种供检载片部件组,具备:
图像传感器单元,其具备图像传感器和封装件,所述图像传感器具有表面和内面,所述封装件具有前面和背面,该封装件的所述前面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内面接触或对置,并且该封装件具有经由多个电极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电连接的多个端子;和
透明片,其隔着至少一部分被封固剂覆盖的被拍摄对象配置于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所述表面对置的一侧,
所述透明片在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所述表面对置的一侧的表面具有第1槽和第2槽,
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配置在所述第1槽与所述第2槽之间,所述多个电极的各自的顶部位于所述第1槽或所述第2槽的内部的位置,所述顶部是指最接近所述透明片的表面的部分。
CN201580004674.1A 2014-03-07 2015-02-03 供检载片、透明片、供检载片的制作方法、载玻片、图像拍摄装置、图像拍摄方法、供检载片制作装置以及供检载片部件组 Active CN1059172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44902 2014-03-07
JP2014044902 2014-03-07
JP2014256827A JP6545457B2 (ja) 2014-03-07 2014-12-19 プレパラート、透明プレート、プレパラートの作製方法、スライドガラス、画像撮影装置、画像撮影方法、プレパラート作製装置、およびプレパラート部品セット
JP2014-256827 2014-12-19
PCT/JP2015/000458 WO2015133058A1 (ja) 2014-03-07 2015-02-03 プレパラート、透明プレート、プレパラートの作製方法、スライドガラス、画像撮影装置、画像撮影方法、プレパラート作製装置、およびプレパラート部品セ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7264A CN105917264A (zh) 2016-08-31
CN105917264B true CN105917264B (zh) 2019-05-31

Family

ID=54054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4674.1A Active CN105917264B (zh) 2014-03-07 2015-02-03 供检载片、透明片、供检载片的制作方法、载玻片、图像拍摄装置、图像拍摄方法、供检载片制作装置以及供检载片部件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74771B2 (zh)
EP (1) EP3115823A4 (zh)
JP (1) JP6545457B2 (zh)
CN (1) CN105917264B (zh)
WO (1) WO20151330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48293B1 (en) * 2016-08-02 2017-08-29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Image sensor packages with folded cover-glass sealing interface
US11869912B2 (en) * 2020-07-15 2024-01-09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Method for defining a gap height within an image sensor pack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7111U (zh) * 1988-08-09 1990-02-22
JPH04316478A (ja) 1991-04-12 1992-11-06 Nec Corp 生物試料観察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3763637B2 (ja) * 1997-04-08 2006-04-05 サクラ精機株式会社 粘稠液分注装置
JP4169827B2 (ja) * 1997-05-28 2008-10-22 ミクロナス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測定装置
US6784982B1 (en) 1999-11-04 2004-08-31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Direct mapping of DNA chips to detector arrays
JP2002323505A (ja) * 2001-04-26 2002-11-08 Chiyoda Manufacturing Co Ltd 検体封入装置
JP3657204B2 (ja) * 2001-05-29 2005-06-08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検鏡プレート
JP2006343699A (ja) * 2005-06-10 2006-12-21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撮像装置
JP2006351772A (ja) 2005-06-15 2006-12-28 Fujifilm Holdings Corp 半導体チップの識別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JP2010122087A (ja) 2008-11-20 2010-06-03 Rohm Co Ltd 分光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CN105974571B (zh) * 2009-10-28 2019-05-28 阿兰蒂克微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显微成像
US9568723B2 (en) * 2010-11-07 2017-02-14 Csir On-chip 4D lightfield microscope
KR20140039151A (ko) * 2011-01-06 2014-04-01 더 리전트 오브 더 유니버시티 오브 캘리포니아 무렌즈 단층 촬영 이미징 장치들 및 방법들
JP2012238687A (ja) 2011-05-11 2012-12-06 Sony Corp 半導体パッケージ、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固体撮像装置
JP6128787B2 (ja) * 2012-09-28 2017-05-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6041607B2 (ja) * 2012-09-28 2016-12-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7054839A (ja) * 2014-01-29 2017-03-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撮像デバイス、電子プレパラート、及び固体撮像素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15823A4 (en) 2017-03-08
EP3115823A1 (en) 2017-01-11
JP2015180919A (ja) 2015-10-15
US20160344908A1 (en) 2016-11-24
JP6545457B2 (ja) 2019-07-17
CN105917264A (zh) 2016-08-31
US9774771B2 (en) 2017-09-26
WO2015133058A1 (ja) 2015-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hillips et al. Multi-contrast imaging and digital refocusing on a mobile microscope with a domed LED array
US8064661B2 (en) Cell culture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cell detecting system
US20100141752A1 (en) Microscope System, Specimen Observ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Ortega et al. Hyperspectral push-broom microscop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US10129480B2 (en) Specimen observation device
EP3323108B1 (en) Digital pathology system
US2019004971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Zhang et al. Wide-field pathology imaging using on-chip microscopy
US9030548B2 (en) Correction of a field-of-view overlay in a multi-axis projection imaging system
CN104459098B (zh) 一种采集医学样本图像的诊断装置
CN105917264B (zh) 供检载片、透明片、供检载片的制作方法、载玻片、图像拍摄装置、图像拍摄方法、供检载片制作装置以及供检载片部件组
ES2202477T3 (es) Sistema de medicion de la funcion de transferecnica de modulacion global.
CN107084923A (zh) 细胞观察装置以及细胞观察方法
Jütte et al. Registration of polarimetric images for in vivo skin diagnostics
JP6260871B2 (ja) プレパラート部品セット、プレパラート、プレパラートの作製方法、画像撮影装置、および画像撮影方法
JP5059816B2 (ja) スライド画像データ作成装置
WO2021219700A1 (en) Scanner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canner during a stain assessment
CN106483338A (zh) 图像输出装置、图像发送装置、图像接收装置、图像输出方法
JP2022146530A (ja) 病理診断機械学習データの構築システムおよび構築方法、および病理診断リスク判定システムおよび判定方法
JP2017045430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20334369A1 (en) Digital pathology apparatus housing with rail system, speakerless audio system, and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shielding
CN217563678U (zh) 一种esd病理切片扫描仪的固定装置
DE202013007536U1 (de) Vorrichtung zur digitalen Ablesung für Schnelltests
CN114862748A (zh) 样本图像分析系统、样本图像展示设备及方法
TWI407781B (zh) 測試線對圖板、鏡頭光學解析量測系統及其量測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