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7171B - 微波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微波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17171B
CN105917171B CN201580004561.1A CN201580004561A CN105917171B CN 105917171 B CN105917171 B CN 105917171B CN 201580004561 A CN201580004561 A CN 201580004561A CN 105917171 B CN105917171 B CN 1059171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d
steam
microwave
heating
he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45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17171A (zh
Inventor
涩谷昌树
片冈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17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7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17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7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00Stoves or ranges in which the fuel or energy supply is not restricted to solid fuel or to a type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following groups F24C3/00 - F24C9/00; Stoves or ranges in which the type of fuel or energy supply is not specified
    • F24C1/14Radiation heating stoves and ranges, with additional provision for convection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003Details moisturising of ai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408Supports or co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microwave heat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408Supports or co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microwave heating apparatus
    • H05B6/6411Supports or co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microwave heating apparatus the supports being rotat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447Method of operation or details of the microwave heating apparatus related to the use of detectors or sensors
    • H05B6/645Method of operation or details of the microwave heating apparatus related to the use of detectors or sensors using temperatur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47Aspects related to microwave heating combined with other heating techniques
    • H05B6/6473Aspects related to microwave heating combined with other heating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convection heating
    • H05B6/6479Aspects related to microwave heating combined with other heating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convection heating using steam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70Feed lines
    • H05B6/707Feed lines using wavegui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72Radiators or antennas
    • H05B6/725Rotatable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6/00Aspects relating to 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covered by group H05B6/00
    • H05B2206/0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2206/044Microwave heating devices provided with two or more magnetrons or microwave sources of other ki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 Oven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微波加热烹调器具有:微波产生装置(6a、6b),其产生微波;蒸汽产生装置(20),其产生蒸汽;蒸汽喷出口(21),其喷出从蒸汽产生装置(20)产生的蒸汽;以及加热容器(30),其通过蒸汽投放口(34)而被导入从蒸汽喷出口(21)喷出的蒸汽。此外,加热容器(30)内载置有易于被蒸汽加热的至少一个第1食品(35a)、以及不易被蒸汽加热的至少一个第2食品(35b)。进而,主要利用从蒸汽投放口(34)导入的蒸汽对第1食品(35a)加热,并主要利用从微波产生装置(6a、6b)产生的微波对第2食品(35b)加热。

Description

微波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蒸汽产生装置和加热容器的微波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以往,这种微波加热烹调器的蒸汽产生喷嘴与蒸锅的蒸汽取入口分离设置。进而,从蒸汽产生喷嘴产生的蒸汽向蒸汽取入口喷射,从而使蒸锅内充满蒸汽以进行蒸煮烹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现有的结构中,在蒸锅内对1个食品加热时,很少出现加热不均。然而,在将易于被蒸汽加热的食品与不易被蒸汽加热的食品配置于同一蒸锅内并同时加热的情况下,难以将所有的食品加热为适宜的温度,某些食品会过度加热或加热不足。此外,仅使用蒸汽的加热中,存在加热至食品内部耗费时间的课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波加热烹调器,即便在对蒸汽的加热效率不同的多种食品加热时,也能够防止引起过度加热或加热不足,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同时加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711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微波加热烹调器具有:微波产生装置,其产生微波;蒸汽产生装置,其产生蒸汽;蒸汽喷出口,其喷出从蒸汽产生装置产生的蒸汽;以及加热容器,其通过蒸汽投放口被导入从蒸汽喷出口喷出的蒸汽。此外,将易于被蒸汽加热的至少一个第1食品和不易被蒸汽加热的至少一个第2食品载置于加热容器。进而,主要利用从蒸汽投放口导入的蒸汽对第1食品进行加热,并主要利用从微波产生装置产生的微波对第2食品进行加热。
由此,主要利用蒸汽对易于被蒸汽加热的第1食品加热,主要利用微波对不易被蒸汽加热的第2食品加热,从而在对蒸汽的加热效率不同的多种食品加热时,可防止过度加热和加热不足,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同时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微波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微波加热烹调器的去除加热容器后的正面截面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微波加热烹调器的正面截面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微波加热烹调器的加热容器的正面截面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微波加热烹调器的加热容器的要部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微波加热烹调器的加热容器的要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不受该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
图1示出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蒸汽产生装置和加热容器的微波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
在微波炉、烤箱式微波炉那样的微波加热烹调器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室2。在该加热室2的前表面形成有开口,以便将食品从加热室2取出或者放入加热室2。门5的下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枢转支承于该开口的下部,门5设置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开闭加热室2的开口。门5上设置有操作显示部28,该操作显示部28可供微波加热烹调器1的用户设定烹调菜单和烹调时间。
此外,微波加热烹调器1具备后述的磁控管那样产生微波的微波产生装置、对食品进行辐射加热的辐射加热装置以及对食品进行对流加热的对流加热装置这样的热源,以对食品进行介质加热。并且,微波加热烹调器1的加热室2内部载置有加热容器30。
此外,微波加热烹调器1内设置有安全开关(未图示),该安全开关在打开门5时,停止微波加热烹调器1的各热源的动作。
另外,微波加热烹调器1中,将加热室2的开口侧作为前侧,将里面侧作为后侧,将顶面侧作为上侧,将底面侧作为下侧,并且在从加热室2的开口侧观察里面侧时,将右侧的侧壁作为右侧面,将左侧的侧壁作为左侧面。
图2是示出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微波加热烹调器中去除加热容器后的状态的正面截面的结构图,图3是示出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加热容器的状态的微波加热烹调器的正面截面的结构图。
图2、图3中,微波加热烹调器1内部设置有加热室2、以及固定于该加热室2下部的载置台3。并且,在加热室2的顶面上通过云母形成的顶板40和在顶板40的下方沿左右方向延伸的3根管状的加热室加热器4在深度方向上彼此平行设置。
加热室2的壁面通过进行了氟涂装的镀铝钢板形成。此外,设置于加热室2的底部的载置台3通过结晶化玻璃形成。进而,3个加热室加热器4中配置于中央的加热室加热器4的波长的峰值被设定为短于其他2个加热室加热器4的波长的峰值。
加热室2的壁面通过地线(未图示)接地,将用于烤箱烹调或烤架烹调的载置盘(未图示)保持为拆装自如,与加热室2一体成型的导轨12也接地。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室2的壁面进行了易于拭去污物的氟涂装,也可以进行搪瓷涂装或其他的具备耐热性的涂装。此外,作为加热室2的壁面的材质,不限于镀铝钢板,也可以使用不锈钢。
在加热室2的里面的外侧、即里面的后方设置有循环风扇7和对流加热器8,循环风扇7通过搅拌加热室2内的空气而使其循环的离心风扇构成,对流加热器8用作对在加热室2内循环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室内空气加热器,对流加热器8被设置为包围循环风扇7。此外,加热室2的里面中央附近设置有用于从加热室2侧向循环风扇7侧进行吸气的多个吸气用通风孔16。
并且,反之,用于从循环风扇7侧向加热室2侧输送热气的多个送风用通风孔17与吸气用通风孔16区分开形成区域进行设置。加热室2的左侧面具有吸气孔13,该吸气孔13将来自对微波产生装置6a、6b(磁控管)以及控制部10等进行冷却的风扇(未图示)的风取入加热室2内。此外,加热室2右侧里面下方具有将加热室2内的空气排出到外部的排气孔29。另外,吸气孔13、吸气用通风孔16、送风用通风孔17和排气孔29都通过多个冲压孔形成。
加热室2内的右侧面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15,其通过设置于加热室2的壁面上的检测用孔27,对加热室2内的食品的温度进行检测;以及对箱内温度进行检测的箱内热敏电阻9。
微波产生装置6a以横倒状态配置于加热室2的右下方。微波产生装置6a的与中心轴垂直的截面的尺寸为约90mm×80mm的大小。导波管14a通过弯曲镀铝钢板而呈大致L字状地构成内部通路,导波管14a的端部安装有微波产生装置6a。
旋转天线11a以与马达18a连接的方式设置于加热室2的下方且在水平方向中央附近,该旋转天线11a构成为一边搅拌微波一边向加热室2内照射。并且,旋转天线11a通过镀铝钢板形成。
此外,微波产生装置6b、旋转天线11b、导波管14b、马达18b以将微波产生装置6a、旋转天线11a、导波管14a、马达18a的设置结构上下反转后的结构设置于加热室2的上方。
另外,微波产生装置6a、6b、旋转天线11a、11b、导波管14a、14b、马达18a、18b设置于加热室2的下方和上方,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于侧面侧,设置方向也可以设定为任意方向。
此外,可以不设置旋转天线11a、11b,仅利用导波管14a、14b出口的开孔向加热室2内照射微波,还可以设置使食品旋转的回转台,以改善加热分布。
加热室2的左侧面的外侧安装有蒸汽产生装置20。蒸汽产生装置20设置有:贮水室19,其通过贮存用于产生蒸汽的水的压铸铝形成;以及贮水室罩22,其隔着衬垫(未图示)与贮水室19的开口对置设置,通过压铸铝形成。在贮水室19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央附近安装有第1蒸汽产生加热器24,该第1蒸汽产生加热器24是在大致水平方向上被铸入贮水室19的压铸铝、对贮水室19加热以产生蒸汽并且输出为650W的直线状的护套加热器。
此外,第2蒸汽产生加热器25沿大致水平方向设置于第1蒸汽产生加热器24的上方,以铸入贮水室19的压铸铝的方式安装,该第2蒸汽产生加热器25是对贮水室19加热以产生蒸汽的输出为350W的直线状的护套加热器。
贮水室19的顶面上部设置有蒸汽导入路23,该蒸汽导入路23向加热室2的侧面下部供给蒸汽,并且通过内径φ10mm的硅胶管形成。圆筒形状的蒸汽喷出口21与蒸汽导入路23连接,从加热室2侧面下部向加热室2内沿水平方向喷出约30mm的蒸汽。
贮水室热敏电阻26设置于第2蒸汽产生加热器25的上方,检测贮水室19的温度。贮水室19下方设置有给水箱50、将该给水箱50的水供给到贮水室19的给水泵51、以及将来自该给水泵51的水引导至贮水室19的给水路52。
另外,第1蒸汽产生加热器24、第2蒸汽产生加热器25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2个不同输出的直线状的护套加热器,例如输出为合计1000W,下侧的第1蒸汽产生加热器24为650W,上侧的第2蒸汽产生加热器25为350W。然而,不限于这种结构,可以根据贮水室19形状、必要蒸汽量采用输出合计为1000W以外的加热器的组合。此外,也可以是输出相同的加热器的组合,可以使用3个以上或仅1个加热器,并非直线状而是U字形状或L字形状的加热器,或者上方为高输出而下方为低输出的加热器。
此外,蒸汽导入路23和蒸汽喷出口21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截面形状为圆形状形成于贮水室19顶面上方,然而截面形状也可以为楕圆形或矩形状。另外,蒸汽喷出口21的孔的最长内径尺寸优选在微波波长的1/2以下,以使得微波不会从加热室2内漏出,即本实施方式中微波的波长约为120mm,因而优选在60mm以下。
此外,为了减少水中含有的水垢(scale)附着于贮水室19内表面和贮水室罩22内表面,可以利用氟、硅(silicone)等对贮水室19内表面或贮水室罩22内表面进行涂布。
此外,在贮水室19设置有水位检测部的情况下,水垢附着会导致灵敏度降低,无法检测到最差水位。然而,通过设置贮水室热敏电阻26那样的温度检测部,水垢虽然会附着于贮水室热敏电阻26,然而即使附着也不会导致无法检测温度,因此,对于水垢而言可靠性高。
此外,加热室2下方设置有控制部10。该控制部10利用用户对烹调菜单的选择,对微波产生装置6a、6b、马达18a、18b、循环风扇7、加热室加热器4、对流加热器8、第1蒸汽产生加热器24和第2蒸汽产生加热器25进行控制。此外,控制部10对箱内热敏电阻9、贮水室热敏电阻26、红外线传感器15、给水泵51、操作显示部28、箱内灯(未图示)进行控制。
加热室2内的载置台3上的大致中央部载置有加热容器30。在该加热容器30的下部形成的蒸汽投放口34的内侧形状部的内径尺寸与蒸汽喷出口21的外侧形状部的外径尺寸为大致相同尺寸。并且,蒸汽投放口34的内侧形状部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在蒸汽喷出口21的外侧形状部的外侧重叠约30mm而嵌合。
另外,可以设置在圆筒形状的蒸汽喷出口21与蒸汽投放口34嵌合时锁定的锁定机构。
此外,也可以与上述的嵌合关系相反地构成为,使蒸汽喷出口21的内侧形状部与加热容器30的蒸汽投放口34的外侧形状部成为大致相同尺寸,蒸汽投放口34以拆装自如的方式重叠嵌合于蒸汽喷出口21的内侧。
加热容器30内载置有第1食品35a和第2食品35b,从第2食品35b到旋转天线11b的距离小于从第1食品35a到旋转天线11a的距离。
图4是示出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加热容器30的正面截面的结构图。
图4中,加热容器30的外壳形状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加热容器30具有:外容器32;载置于该外容器32的上方以放置第1食品35a的第1食品载置盘36a;以及载置于第1食品载置盘36a的上方以放置第2食品35b的第2食品载置盘36b。进而,加热容器30的上方设置有盖31。第1食品载置盘36a、第2食品载置盘36b和盖31以能够分别取下的方式嵌合而构成。
外容器32形成从左侧的侧面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圆筒形的蒸汽投放口34,并且在中央部形成蒸汽流路控制板38。此外,在外侧的2个部位形成外容器抓手41以易于进行处理。此外,外容器32内形成蒸汽扩散室37,该蒸汽扩散室37使流入外容器32与第1食品载置盘36a之间的蒸汽扩散。
第1食品载置盘36a在外侧的2个部位形成凸部小于外容器抓手41的第1食品载置盘抓手39a以易于进行处理。此外,第1食品载置盘36a的底面部设置有多个第1食品载置盘凸部43a,该第1食品载置盘凸部43a使第1食品35a从第1食品载置盘36a的底面升起,是直径约5mm、高度约3mm的圆柱状。此外,多个第1食品载置盘凸部43a之间形成有供来自外容器32的蒸汽扩散室37的蒸汽通过的多个第1食品载置盘孔42a。并且,第1食品载置盘36a与第2食品载置盘36b之间形成第1食品载置室45a。
第2食品载置盘36b在外侧的2个部位形成凸部小于外容器抓手41的第2食品载置盘抓手39b以易于进行处理。此外,第2食品载置盘36b的底面部设置有多个第2食品载置盘凸部43b,该第2食品载置盘凸部43b使第2食品35b从第2食品载置盘36b的底面升起,是直径约5mm、高度约3mm的圆柱状。此外,多个第2食品载置盘凸部43b之间形成有供来自第1食品载置室45a的蒸汽通过的多个第2食品载置盘孔42b。并且,第2食品载置盘36b与盖31之间形成第2食品载置室45b。
盖31在中央部形成盖抓手33,以易于取下盖31。此外,在形成于盖31的中央的盖抓手33的附近的2个部位形成有释放第2食品载置室45b的蒸汽的蒸汽释放孔44。外容器32、第1食品载置盘36a、第2食品载置盘36b、盖31由使微波透过的耐热温度120℃的耐热聚丙烯树脂形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容器32、第1食品载置盘36a、第2食品载置盘36b、盖31由耐热温度120℃的耐热聚丙烯树脂形成,然而只要是可透过微波的材质,也可以是其他的材料。此外,如果使用发泡树脂或内部包含玻璃纤维的树脂等具备隔热性的材料,则在加热过程中和加热后第1食品35a、第2食品35b的热都不易泄漏跑到外部,能够实现短时间烹调以及烹调后的保温。
另外,将蒸汽喷出口21和蒸汽投放口34设置于水平方向,也可以将它们设置于斜向或垂直方向而使它们嵌合。
此外,加热容器30的外壳形状除长方体形状以外还可以是圆柱形状或圆锥形状等,只要是能够收纳第1食品35a和第2食品35b的形状即可。
此外,作为第1食品35a,可举出微波的吸收效率差的冷冻食品(例如冷冻的包子、饺子、米饭、面等)。此外,作为第2食品35b,可举出微波的吸收效率比较好的冷藏、常温食品(例如浇在米饭上的冷藏的馅料、浇在面上的冷藏的汤汁等),然而不限于此。另外,个数不限于2个而可以更多,此外,还可以是第1食品35a、第2食品35b以外的被加热物。
图5示出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微波加热烹调器中去除图4所示的第2食品35b、第2食品载置盘36b和盖31后的加热容器30的俯视图。
图5中,第1食品载置盘36a的第1食品载置盘孔42a由在加热容器30的长度方向上具有长边的长边长度为8mm、宽度为1.5mm的椭圆形轨迹构成,并且第1食品载置盘孔42a呈之字形配置而设置有多个。与第1食品载置盘孔42a的配置同样地,多个第1食品载置盘凸部43a也呈之字形配置而设置于第1食品载置盘孔42a之间。
此外,第2食品载置盘36b也与第1食品载置盘36a同样地,设置有第2食品载置盘孔42b和第2食品载置盘凸部43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食品载置盘36a底部和第2食品载置盘36b底部是大致同样的形状,但也可以适当改变第1食品载置盘孔42a、第2食品载置盘孔42b和第1食品载置盘凸部43a、第2食品载置盘凸部43b的形状、位置。
图6示出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微波加热烹调器的加热容器30的外容器32的俯视图。
图6中,蒸汽流路控制板38由蒸汽流路控制板38a和蒸汽流路控制板38b构成,该蒸汽流路控制板38a将从蒸汽投放口34流入的蒸汽引导至外容器32内的蒸汽扩散室37中央附近,并且以蒸汽投放口长度方向为轴在其两侧分别排列有3个,该蒸汽流路控制板38b在中央附近使蒸汽流路缩小。各个蒸汽流路控制板38a之间具有缺口46,使得蒸汽易于向垂直于蒸汽流路的方向流动。
关于如上构成的微波加热烹调器,以下对其动作、作用进行说明。
微波加热烹调器1的用户将载置有第1食品35a的第1食品载置盘36a嵌合放置于外容器32。进而,将载置有第2食品35b的第2食品载置盘36b嵌合设置于第1食品载置盘36a上,然后,将盖31嵌合于第2食品载置盘36b上。进而,将加热室2的蒸汽喷出口21的外侧与加热容器30的蒸汽投放口34的内侧对准嵌合。
进而,在通过操作显示部28的操作选择了烹调菜单而开始时,从微波产生装置6a、6b输出微波,被输出的微波在导波管14a、14b内被传送,并且被提供给利用马达18a、18b而旋转的旋转天线11a、11b。进而,所供给的微波经由旋转天线11a、11b而在被搅拌的同时从上下照射到加热室2内。大部分微波透过加热容器30而被第1食品35a和第2食品35b直接吸收,使得第1食品35a和第2食品35b发热。
特别地,作为微波的特性,具有越接近天线附近则越直接接触微波而易被加热的倾向,因此第2食品35b比第1食品35a更易被加热。此外,冷冻食品具有不易吸收微波的倾向,因此作为冷冻食品的第1食品35a比作为冷藏食品的第2食品35b不易被加热。此外,提供对上下的各个微波的输出和旋转天线11a、11b进行控制,从而能够改变加热室2内的微波分布,能够根据食品的种类、形状、位置、数量选择适当的分布性能。
在输出微波的同时,第1蒸汽产生加热器24、第2蒸汽产生加热器25被通电而发热,对贮水室19进行加热。此后,贮水室热敏电阻26检测到贮水室19的温度超过了规定温度,利用给水泵51将给水箱50的水通过给水路52供给至贮水室19,瞬间产生蒸汽。另外,也可以通过在贮水室19贮存水并加热而逐渐产生蒸汽。
所产生的蒸汽从贮水室19起通过蒸汽导入路23,从蒸汽喷出口21喷出。从蒸汽喷出口21喷出的蒸汽通过加热容器30的蒸汽投放口34而流入蒸汽扩散室37内,通过蒸汽流路控制板38a在途中的缺口46分支,并被引导至蒸汽扩散室37的中央部。
被引导至蒸汽扩散室37的中央部的蒸汽被蒸汽流路控制板38b缩小流路,使得流路向3个方向分支。分支后的蒸汽在蒸汽扩散室37内扩散,并遍及蒸汽扩散室37内每个角落。遍及的蒸汽在第1食品载置盘36a的第1食品载置盘孔42a中通过,流入第1食品载置室45a,在第1食品35a周围整体结露而赋予蒸发潜热,从而均匀加热。
此后,在对第1食品35a加热时,未进行加热的蒸汽在第2食品载置盘36b的第2食品载置盘孔42b中通过,流入第2食品载置室45b,在第2食品35b周围整体结露而赋予蒸发潜热,从而均匀地加热。特别地,第1食品35a和第2食品35b是间隙较多的(例如面食)或多孔质状的情况下,蒸汽会进入第1食品35a和第2食品35b的内部,能够从内部高效地加热。
此外,蒸汽在食品载置室45a或食品载置室45b内充满时空间的介电常数会变化,食品载置室45a和食品载置室45b内的微波的波长变短,还具有减轻加热不均的效果。
此外,通过对蒸汽输出进行控制,能够改变第1食品35a的加热条件。例如,在希望进一步加热第1食品35a时提高蒸汽输出,在希望进一步加热第2食品35b时降低蒸汽输出,通过使主加热源为微波,能够调整第1食品35a与第2食品35b的加热平衡。
进而,继续进行加热,第1食品35a、第2食品35b的温度上升时,蒸汽不易在第1食品35a、第2食品35b结露,而仍保持蒸汽的状态而充满于食品载置室45a、食品载置室45b内。最终未结露而充满的蒸汽从蒸汽释放孔44排出到加热容器30外部。
加热结束后,微波加热烹调器1的用户握住第1食品载置盘抓手39a,在安装有第2食品载置盘36b和盖31的状态下,提起第1食品载置盘36a。进而,能够在不直接接触第1食品35a和第2食品35b的情况下,将第1食品35a和第2食品35b取出到加热室2的外部。另外,握住第2食品载置盘抓手39b,在安装有盖31的状态下,提起第2食品载置盘36b,能够将第2食品35b取出到加热室2的外部。
此外,也可以握住外容器抓手41,将食品35与加热容器30一起取出到加热室2外部。当然,也可以握住盖抓手33而取下盖31,将第1食品35a或第2食品35b直接取出到外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微波与蒸汽的复合加热,然而也可以进行微波单独加热、蒸汽单独加热。此外,还能够取下加热容器30进行微波加热、蒸汽加热,蒸汽喷出口21未在加热室2内大幅突出,因此能够在蒸汽喷出口21不产生妨碍的情况下,放入和取出食品等被加热物。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微波加热烹调器具有:产生微波的微波产生装置6a、6b;产生蒸汽的蒸汽产生装置20;喷出从蒸汽产生装置20产生的蒸汽的蒸汽喷出口21;以及通过蒸汽投放口34而被导入从蒸汽喷出口21喷出的蒸汽的加热容器30。并且,加热容器30载置有易于被蒸汽加热的至少一个第1食品35a和不易被蒸汽加热的至少一个第2食品35b。
由此,第1食品35a主要被从蒸汽投放口34导入的蒸汽加热。并且,第2食品35b主要被从微波产生装置6b产生的微波加热。因此,易于被蒸汽加热的第1食品35a主要被蒸汽加热,不易被蒸汽加热的第2食品35b主要被微波加热。由此,在对多种蒸汽的加热效率不同的食品加热的情况下,可防止过度加热和加热不足,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同时进行加热。
此外,第2食品35b为比第1食品35a更易吸收微波的食品,从而能够更为迅速地利用微波对第2食品35b加热,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同时进行加热。
进而,第2食品35b构成为载置于与第1食品35a相比靠旋转天线11a、11b附近的位置,从而微波的直接波容易被提供给第2食品35b,能够更迅速地利用微波对第2食品35b加热,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同时加热。
此外,第2食品35b是使用未对第1食品35a进行加热的剩余蒸汽被加热的,从而能够将剩余蒸汽用于第2食品35b的加热而不会浪费,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同时加热。
进而,第1食品35a与第2食品35b之间的至少一部分连通以便能够供蒸汽通过,第2食品35b在蒸汽的行进方向上配置于比第1食品35a靠下游侧的位置,从而能够将未对第1食品35a进行加热而通过的蒸汽直接用于对第2食品35b的加热,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同时加热。
此外,设置有载置第1食品35a的第1食品载置盘36a和载置第2食品35b的第2食品载置盘36b,第1食品载置盘36a和第2食品载置盘36b中的至少一方能够相对于加热容器30拆装自如。根据这种结构,在加热结束后,用户能够将载置有第1食品35a或第2食品35b且拆装自如的第1食品载置盘36a或第2食品载置盘36b从加热容器30取下。因此,不必直接接触第1食品35a或第2食品35b,因而不会被烫伤,能够卫生地取出食品。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微波加热烹调器具有:产生蒸汽的蒸汽产生装置20;喷出从蒸汽产生装置20产生的蒸汽的蒸汽喷出口21;以及通过蒸汽投放口34而被导入从蒸汽喷出口21喷出的蒸汽的加热容器30。此外,还具有:蒸汽扩散室37,其使从蒸汽投放口34被导入加热容器30内的蒸汽在加热容器30扩散;以及第1食品载置盘36a,其用于载置第1食品35a,至少一部分与蒸汽扩散室37连通而被导入蒸汽,蒸汽喷出口21与蒸汽投放口34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嵌合。
由此,既能够防止蒸汽从蒸汽喷出口21与蒸汽投放口34之间的间隙向加热室2泄漏,又能够提升蒸汽流速。因此,通过提高第1蒸汽产生加热器24或第2蒸汽产生加热器25的电力或减小蒸汽喷出口21内径,还能够防止由于提高蒸汽产生装置20内的内压而造成的蒸汽从蒸汽产生装置20结合部的泄漏以及蒸汽喷出口21内径的水垢堵塞。此外,用户使蒸汽喷出口21与蒸汽投放口34嵌合时,还能够简单地进行加热容器30的位置对准。
此外,通过使蒸汽喷出口21的外侧形状与蒸汽投放口34的内侧形状重叠嵌合,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蒸汽从蒸汽喷出口21与蒸汽投放口34之间的间隙向加热室泄漏。并且,用户仅通过在蒸汽喷出口21上对准蒸汽投放口34进行插入就能够简单地进行加热容器30的位置对准。
进而,加热容器30由可透过微波的聚丙烯树脂形成,不仅通过蒸汽对食品进行加热,还能够通过微波对食品进行加热,能够在更短时间内结束烹调。
此外,蒸汽扩散室37内设置有改变蒸汽流路的蒸汽流路控制板38,从而蒸汽能够遍及蒸汽扩散室37内的各处,减少对第1食品载置盘36a上的第1食品35a的加热不均。
进而,蒸汽流路控制板38构成为,与蒸汽行进方向对置地缩小或弯曲蒸汽流路,从而可防止蒸汽仅在蒸汽的行进方向上流动而仅对第1食品载置盘36a上的第1食品35a的一部分加热。进而,能够减少对第1食品载置盘36a上的第1食品35a的加热不均。
进而,通过设置使第1食品35a升起的第1食品载置盘凸部43a和使第2食品35b升起的第2食品载置盘凸部43b,从而使得来自第1食品35a、第2食品35b正下方的第1食品载置盘孔42a、第2食品载置盘孔42b的蒸汽易于通过。因此,能够减少对第1食品载置盘36a上的第1食品35a和第2食品载置盘36b上的第2食品35b的加热不均。并且,还能够防止第1食品35a、第2食品35b附着于第1食品载置盘36a、第2食品载置盘36b上而不易被取下以及用力取下时被拉散的情况。
另外,加热容器30具有吸收微波而进行发热的发热体,从而不仅利用蒸汽和微波,通过来自发热体的热传导,也能够对第1食品35a和第2食品35b进行加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产生微波的微波加热烹调器1,然而即便是仅设置有不产生微波的蒸汽产生装置20和加热容器30的加热烹调器,同样可获得防止蒸汽泄漏的效果。
此外,若通过一次性部件构成第1食品载置盘36a、第2食品载置盘36b和盖31,则可以直接将第1食品载置盘36a、第2食品载置盘36b用作一次性托盘。并且,不必取出第1食品35a、第2食品35b,可以在第1食品载置盘36a、第2食品载置盘36b上放入第1食品35a、第2食品35b的状态下提供给消费者。
另外,也可以将第2食品35b载置于加热容器30上部、侧部和底部等与加热容器30接触的部位,从而利用被蒸汽加热的加热容器30的热高效地对第2食品35b加热。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以将第2食品构成为比第1食品更易吸收微波的食品。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更迅速地利用微波对第2食品加热,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同时加热。
此外,本发明可以构成为将第2食品载置于比第1食品靠微波照射部附近的位置。根据这种结构,微波的直接波容易被提供给第2食品,能够更迅速地利用微波对第2食品加热,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同时加热。
此外,本发明可以使用未对第1食品进行加热的剩余蒸汽对第2食品加热。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将剩余蒸汽用于对第2食品的加热而不会浪费,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同时加热。
此外,本发明可以构成为,第1食品与第2食品之间的至少一部分连通以便能够供蒸汽通过,第2食品在蒸汽的行进方向上,载置于比第1食品靠下游侧的位置。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将未对第1食品进行加热而通过的蒸汽直接用于对第2食品的加热,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同时加热。
此外,本发明可以构成为,设置有载置第1食品的第1食品载置盘和载置第2食品的第2食品载置盘,第1食品载置盘和第2食品载置盘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加热容器拆装自如。根据这种结构,在加热结束后,用户能够将载置有食品且拆装自如的第1食品载置盘或第2食品载置盘从加热容器取下,不必直接接触食品,因此不会被烫伤,能够卫生地取出食品。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微波加热烹调器能够用于具有蒸汽产生装置的微波炉、烤箱式微波炉等的用途。
标号说明
1:微波加热烹调器,2:加热室,3:载置台,4:加热室加热器,5:门,6a、6b:微波产生装置,7:循环风扇,8:对流加热器,9:箱内热敏电阻,10:控制部,11a、11b:旋转天线,12:导轨,13:吸气孔,14a、14b:导波管,15:红外线传感器,16:吸气用通风孔,17:送风用通风孔,18a、18b:马达,19:贮水室,20:蒸汽产生装置,21:蒸汽喷出口,22:贮水室罩,23:蒸汽导入路,24:第1蒸汽产生加热器,25:第2蒸汽产生加热器,26:贮水室热敏电阻,27:检测用孔,28:操作显示部,29:排气孔,30:加热容器,31:盖,32:外容器,33:盖抓手,34:蒸汽投放口,35a:第1食品,35b:第2食品,36a:第1食品载置盘,36b:第2食品载置盘,37:蒸汽扩散室,38、38a、38b:蒸汽流路控制板,39a:第1食品载置盘抓手,39b:第2食品载置盘抓手,40:顶板,41:外容器抓手,42a:第1食品载置盘孔,42b:第2食品载置盘孔,43a:第1食品载置盘凸部,43b:第2食品载置盘凸部,44:蒸汽释放孔,45a、45b:食品载置室,46:缺口,50:给水箱,51:给水泵,52:给水路。

Claims (6)

1.一种微波加热烹调器,该微波加热烹调器具有:
微波产生装置,其产生微波;
蒸汽产生装置,其产生蒸汽;
蒸汽喷出口,其喷出从所述蒸汽产生装置产生的蒸汽;以及
加热容器,其通过蒸汽投放口而被导入从所述蒸汽喷出口喷出的蒸汽,
将易于被蒸汽加热的至少一个第1食品和不易被蒸汽加热的至少一个第2食品载置于所述加热容器,相比所述第2食品,主要利用从所述蒸汽投放口导入的蒸汽对所述第1食品进行加热,相比所述第1食品,主要利用从微波产生装置产生的微波对所述第2食品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第2食品是比所述第1食品更易于吸收微波的食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波加热烹调器,其中,
该微波加热烹调器构成为,所述第2食品载置于比所述第1食品更靠近微波照射部附近的位置,其中该微波照射部被照射从所述微波产生装置产生的微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波加热烹调器,其中,
使用未对所述第1食品进行加热的剩余蒸汽对所述第2食品进行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波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第1食品与所述第2食品之间的至少一部分连通以便能够供蒸汽通过,所述第2食品在蒸汽的行进方向上载置于比所述第1食品靠下游侧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波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微波加热烹调器设置有载置所述第1食品的第1食品载置盘和载置所述第2食品的第2食品载置盘,所述第1食品载置盘和所述第2食品载置盘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所述加热容器拆装自如。
CN201580004561.1A 2014-02-24 2015-02-23 微波加热烹调器 Active CN1059171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32682 2014-02-24
JP2014032682A JP6229161B2 (ja) 2014-02-24 2014-02-24 マイクロ波加熱調理器
PCT/JP2015/000839 WO2015125490A1 (ja) 2014-02-24 2015-02-23 マイクロ波加熱調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7171A CN105917171A (zh) 2016-08-31
CN105917171B true CN105917171B (zh) 2019-02-12

Family

ID=53878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4561.1A Active CN105917171B (zh) 2014-02-24 2015-02-23 微波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29161B2 (zh)
CN (1) CN105917171B (zh)
WO (1) WO20151254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0127B (zh) * 2017-02-15 2020-10-30 合默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腔体可分离的模块化复合微波加热系统
CN114468781A (zh) * 2021-07-30 2022-05-13 李胜 可回收蒸汽的蒸锅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78525Y (zh) * 2004-08-02 2005-02-16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适合底部发射微波的微波炉蒸煮器皿
CN1950644A (zh) * 2004-04-27 2007-04-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烹调设备
CN101270887A (zh) * 2008-04-30 2008-09-24 厦门大学 蒸煮式微波炉
CN101910732A (zh) * 2007-12-27 2010-12-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烹调装置
CN202521667U (zh) * 2012-03-28 2012-11-07 广东美的微波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双层微波炉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71515A (ja) * 1983-03-22 1984-09-28 田中 久之 多段加熱用調理容器
JP2518576Y2 (ja) * 1989-11-10 1996-11-27 田中 美恵子 蒸し器
JPH06221575A (ja) * 1993-01-22 1994-08-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熱調理装置
JPH06235527A (ja) * 1993-02-09 1994-08-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熱調理装置
JP3013870U (ja) * 1994-10-21 1995-07-25 タケヤ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レンジ調理容器
JPH09224841A (ja) * 1996-02-20 1997-09-02 Ebaa Corp:Kk 携帯用加熱ボックス
JP2000082581A (ja) * 1998-09-02 2000-03-21 Hitachi Hometec Ltd グリルオーブンレンジ
JP2001348075A (ja) * 2000-06-02 2001-12-1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吸水吸油機能を付与した電子レンジ調理用包装シート
JP2002262995A (ja) * 2001-03-07 2002-09-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蓋付きマイクロ波調理用鍋
JP3637288B2 (ja) * 2001-03-16 2005-04-13 株式会社日立ホームテック 加熱調理器
JP2004003746A (ja) * 2002-05-31 2004-01-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高周波加熱調理器
JP4278502B2 (ja) * 2002-12-12 2009-06-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高周波加熱調理器
US7109448B2 (en) * 2004-04-08 2006-09-19 Maytag Corporation Control system for cooking appliance employing radiant cooking
JP2007003042A (ja) * 2005-06-22 2007-01-11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加熱調理器
JP5064925B2 (ja) * 2007-08-01 2012-10-31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容器、及び調理セット
JP2009156546A (ja) * 2007-12-27 2009-07-16 Panasonic Corp 加熱調理器
JP3154521U (ja) * 2009-07-23 2009-10-22 政雄 金井 携帯調理器
JP2013120005A (ja) * 2011-12-07 2013-06-17 Panasonic Corp 加熱調理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0644A (zh) * 2004-04-27 2007-04-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烹调设备
CN2678525Y (zh) * 2004-08-02 2005-02-16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适合底部发射微波的微波炉蒸煮器皿
CN101910732A (zh) * 2007-12-27 2010-12-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烹调装置
CN101270887A (zh) * 2008-04-30 2008-09-24 厦门大学 蒸煮式微波炉
CN202521667U (zh) * 2012-03-28 2012-11-07 广东美的微波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双层微波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58299A (ja) 2015-09-03
CN105917171A (zh) 2016-08-31
WO2015125490A1 (ja) 2015-08-27
JP6229161B2 (ja) 2017-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86341B (zh) 加热烹调器
CN107654987B (zh) 蒸汽发生装置
CN106923653A (zh) 蒸汽烹饪装置
US8946604B2 (en) Cooking oven with at least one convection heating device
WO2003077604A1 (en) High frequency heating apparatus with steam generating function
WO2005111508A1 (ja) 蒸気調理器
WO2002035888A1 (en) Compact quick-cooking convectional oven
JP7149501B2 (ja) 加熱調理器
US10004241B2 (en) Electric roaster and smoker
KR100610670B1 (ko) 가열조리장치
CN105917171B (zh) 微波加热烹调器
CN105874275B (zh) 加热烹调器
CN107003004B (zh) 加热烹调器
CN103791529A (zh) 高频加热烹调装置
CN1979000A (zh) 热风对流加热装置的微波炉
JP2010060249A (ja) 加熱調理器
CN110652226A (zh) 烘焙器具
JP5463394B2 (ja) 加熱調理器
JP2012112572A (ja) 加熱調理器
KR100735697B1 (ko) 스팀 조리기기의 스팀발생장치
JP2010057847A (ja) 加熱調理器
JP5405186B2 (ja) 加熱調理器
KR100634789B1 (ko) 가열조리장치
JP5600475B2 (ja) 加熱調理器
JP2010181117A (ja) 加熱調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