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4315A - 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14315A
CN105914315A CN201610094177.1A CN201610094177A CN105914315A CN 105914315 A CN105914315 A CN 105914315A CN 201610094177 A CN201610094177 A CN 201610094177A CN 105914315 A CN105914315 A CN 1059143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g plate
battery cell
electrode tabs
plate portion
wiring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941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14315B (zh
Inventor
河先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14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4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14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43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48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15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3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inter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01M50/17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50/178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for pouch or flexible bag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1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ouch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3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eads or tab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电池单体,包括电极接线片;单体夹持器,电极接线片穿过单体夹持器插入;连接接线片,包括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和第二连接接线片部,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和第二连接接线片部彼此面对并且结合到电极接线片并使电极接线片位于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和第二连接接线片部之间。

Description

电池组
于2015年2月25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名称为“电池组”的第10-2015-0026748号韩国专利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池组。
背景技术
与一次电池不同,二次电池可以是可再充电的。二次电池可以用作诸如移动装置、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自行车和不间断电源的装置的能量源。可以根据使用二次电池的外部装置的类型来使用单一单体二次电池或多个电池单体电连接的多单体二次电池(二次电池组)。
发明内容
实施例可以通过提供一种电池组来实现,所述电池组包括:电池单体,包括电极接线片;单体夹持器,电极接线片可以穿过单体夹持器插入;连接接线片,包括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和第二连接接线片部,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和第二连接接线片部彼此面对并且结合到电极接线片并使电极接线片位于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和第二连接接线片部之间。
电极接线片和连接接线片可以通过焊接结合在一起。
电池组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单体,连接接线片可以结合到在电池单体的布置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
第一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和第二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可以位于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和第二连接接线片部之间并且可以互不叠置。
电极接线片和连接接线片之间的结合部的截面可以具有包括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和第二连接接线片部以及第一电池单体或第二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的三层的最大值。
连接接线片可以包括与包括在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中的至少一个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中的材料不同的材料。
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可以包括不同的材料。
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和第二连接接线片部可以包括相同的材料。
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可以包括接线片孔,电极接线片可以穿过接线片孔延伸,第二连接接线片部可以覆盖电极接线片的可以通过接线片孔暴露的部分。
穿过接线片孔延伸的电极接线片可以在与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和第二连接接线片部平行的方向上弯曲并且可以与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和第二连接接线片部表面接触。
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可以包括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可以延伸所穿过的第一接线片孔和第二接线片孔,第一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和第二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可以弯曲成彼此面对并且可以与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和第二连接接线片部表面接触。
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可以包括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可以延伸所穿过的第一接线片孔和第二接线片孔,第一接线片孔和第一连接接线片部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可以等于第二接线片孔和第一连接接线片部的所述侧面之间的距离。
第一连接接线片部的所述侧面可以在与电池单体的布置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可以包括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可以延伸所穿过的第一接线片孔和第二接线片孔,第一接线片孔和第一连接接线片部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可以与第二接线片孔和第一连接接线片部的所述侧面之间的距离不同。
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可以包括第一电池单体至第四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可以延伸所穿过的第一接线片孔至第四接线片孔,第一接线片孔和第一连接接线片部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可以等于第二接线片孔和第一连接接线片部的所述侧面之间的距离,第三接线片孔和第一连接接线片部的所述侧面之间的距离可以等于第四接线片孔和第一连接接线片部的所述侧面之间的距离,第一接线片孔和第一连接接线片部的所述侧面之间的距离可以与第三接线片孔和第一连接接线片部的所述侧面之间的距离不同。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将变得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组的视图;
图2示出图1中描绘的电池单体的透视图;
图3示出图1中描绘的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
图4和图5示出电池组的连接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6示出沿图5中的切割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7示出电池组的上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8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组的视图;
图9示出图8描绘的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以及
图10和图11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组的连接结构的透视图和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在下文参照附图对示例实施例进行更全面地描述;然而,示例实施例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该被解释成限制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地,这些实施例被提供为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将把示例性实施方式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在附图中,为了示出的清楚,可以夸大特征的尺寸。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同样的元件。
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列出项的任意和全部组合。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种”的表述位于一列元件之后时,修饰整列元件而不修饰所述列中的单个元件。
现在将参照示出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对电池组进行详细地描述。
图1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组的视图。图2示出图1中描绘的电池单体的透视图。图3示出图1中描绘的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1,电池组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电池单体C和电池单体C可以结合到的单体夹持器110。电池单体C可以包括锂离子电池单体。每个电池单体C可以包括具有由具有不同极性的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隔膜形成的堆叠结构的电极组件。多个第一电极板、多个第二电极板和多个隔膜可以堆叠在电极组件中以提高电池单体C的输出功率和容量。
参照图2,电池单体C可以包括用于密封电极组件的壳体13。电池单体C可以是包括相对柔性的壳体13而不是金属罐的袋型电池单体。每个电池单体C可以包括电连接到电极组件并从壳体13向外延伸的电极接线片10。每个电池单体C可以包括与第一电极板电连接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和与第二电极板电连接的第二电极接线片12,第一电极接线片11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2具有不同的极性。在本说明书中,术语“电极接线片10”指第一电极接线片11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2中的一者或二者。电池单体C可以包括电池接线片10从其向外延伸的平台15。
参照图3,电池单体C可以结合到单体夹持器110。电池单体C可以按照电池单体C的电极接线片10暴露在单体夹持器110的上表面上的方式结合到单体夹持器110。单体夹持器110可以支撑并夹持电池单体C,并且电池单体C在被插入到单体夹持器110中时可以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处。单体夹持器110可以在结构上使电池单体C组合为单一模块。
单体夹持器110可以包括与电池单体C对应的多个接线片孔110'。从电池单体C延伸的电极接线片10可以穿过接线片孔110'插入并且暴露于外部。接线片孔110'可以是成对的使得从每个电池单体C延伸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2可以穿过一对接线片孔110'插入。例如,从电池单体C之一延伸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2可以穿过一对接线片孔110'插入,然后第一电极接线片11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2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上向前和向后弯曲以与设置在前后方向上的相邻的电池单体C电连接。
在从前到后的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电池单体C可以通过叠覆在电池单体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2上的连接接线片120彼此电连接。在从前到后的方向上布置的电池单体C可以在结构上被单体夹持器110模块化,然后可以被连接接线片120电模块化。
连接接线片120可以叠覆在穿过接线片孔110'从单体夹持器110延伸的电极接线片10上。然后,连接接线片120可以通过例如焊接来结合到电极接线片10。
连接接线片120可以包括一对第一连接接线片1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122,例如,第一连接接线片部1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部122,并且每对第一连接接线片1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122可以设置在电极接线片10的下侧和上侧上以将电极接线片10放置在第一连接接线片1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122之间。如上面所描述的,电极接线片10可以被夹在连接接线片120的设置在电极接线片10的下侧和上侧上的第一连接接线片1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122之间,可以使得电极接线片10和连接接线片120之间的电连接更平稳。连接接线片120和电极接线片10之间的电接触区域可以增大,另外,连接接线片120和电极接线片10之间的结合强度可以得以改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接线片120和电极接线片10可以通过焊接来彼此结合。在对比示例中,连接接线片120和电极接线片10可以通过软焊彼此结合。软焊可以是可以使用大量焊料的手动处理,软焊的质量会不均匀,连接接线片120和电极接线片10之间的结合会在薄弱点处断裂。焊料可以从结合部分散到另一导电部分,会发生短路。例如由于用于形成电极接线片10的材料的性质,导致电极接线片10会表现出差的结合特性。例如,电极接线片10可以由铝材料形成,会出现由于例如电化学腐蚀引起的结合误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焊接,工艺自动化会是可能的,并且可以在没有电连接误差或短路的情况下均匀地保持结合质量。
单体夹持器110可以包括朝向电池单体C突出的支撑肋115。支撑肋115可以朝向电池单体C向下突出。支撑肋115可以支撑电池单体C的部分(例如,电池单体C的平台15)。例如,电池单体C可以通过单体夹持器110的下侧结合到单体夹持器110,支撑肋115可以防止电池单体C的平台15与单体夹持器110的下表面碰撞并且可以使单体夹持器110和电池单体C的平台15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可以防止电极接线片10在焊接工艺期间受损。支撑肋115可以从单体夹持器110朝向电池单体C的平台15突出,电池单体C的结合高度可以被调节为保持单体夹持器110和电池单体C之间适当的距离,单体夹持器110受冲撞的损害可以较小,电极接线片10在焊接期间受损可以较小。
图4和图5示出电池组的连接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6示出沿图5中的切割线截取的剖视图。图7示出电池组的上部结构的平面图。
参照图4至图6,第一连接接线片1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122可以彼此面对并使电极接线片10位于第一连接接线片1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122之间。第一连接接线片121可以包括接线片孔121'使得电极接线片10可以穿过接线片孔121'延伸。第二连接接线片122可以覆盖穿过接线片孔121'暴露的电极接线片10。例如,从电池单体C延伸的电极接线片10可以穿过单体夹持器110的接线片孔110'和第一连接接线片121的接线片孔121'插入,并暴露在第一连接接线片121的上表面上,第二连接接线片122可以叠覆在暴露电极接线片10的第一连接接线片121的上表面上。电极接线片10可以穿过第一连接接线片121的接线片孔121'插入并且可以在与第一连接接线片1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122平行的方向上弯曲用来与第一连接接线片1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122进行表面接触。彼此叠覆的第一连接接线片121、电极接线片10和第二连接接线片122可以通过焊接来彼此结合。
参照图4,连接接线片120可以使在电池单体布置方向上布置的第一电池单体C1和第二电池单体C2连接。例如,穿过第一连接接线片121的不同接线片孔121'插入的第一电池单体C1和第二电池单体C2的电极接线片11和12可以弯曲成彼此面对并且可以与第一连接接线片1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122接触。然后,电极接线片11和12可以通过焊接来结合到第一连接接线片1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122。
如图6所示,第一电池单体C1和第二电池单体C2的电极接线片10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接线片1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122之间。第一电池单体C1和第二电池单体C2的电极接线片10可以与第一连接接线片1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122平行地延伸,并且电极接线片10的端部可以彼此分开预定的距离。在电极接线片10不彼此叠置而是彼此保持预定距离的状态下,第一电池单体C1和第二电池单体C2的电极接线片10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接线片1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122之间。可以采用这种结构以将电极接线片10和连接接线片120之间结合部的层数限制在三以内,例如,限制为三或更少。如果第一电池单体C1和第二电池单体C2的电极接线片10在第一连接接线片1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122之间设置成彼此叠置,则电极接线片10和连接接线片120之间的结合部可以具有四层结构。因此,会增大结合部的厚度,并且会难以获得足够程度的结合强度。所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电池单体C1和第二电池单体C2的电极接线片10可以不设置成彼此叠置以将电极接线片10和连接接线片120之间结合部的层数限制为三或更少。
连接接线片120和电极接线片10可以通过焊接来彼此结合。例如,所述对第一连接接线片1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122可以与设置在它们之间的电极接线片10焊接在一起以获得由不同材料形成的电极接线片10和连接接线片120之间高度的结合强度。
例如,连接接线片120可以使第一电池单体C1的电极接线片10和第二电池单体C2的电极接线片10连接,并且连接接线片120可以使由不同材料形成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2连接。例如,第一电极接线片11可以由铜或镍形成,第二电极接线片12可以由铝或镍形成。连接接线片120可以由镍形成。例如,所述对第一连接接线片1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122可以由诸如镍的相同材料形成。
例如,连接接线片120可以使第一电池单体C1和第二电池单体C2串联连接,第一电池单体C1和第二电池单体C2中的至少一个电池单体的连接接线片120和电极接线片10可以由不同材料形成。例如,连接接线片120可以由与用于形成电极接线片10的铜不同的镍形成。所述对第一连接接线片1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122可以设置在由铜形成的电极接线片10的下侧和上侧上保证不同材料之间足够程度的焊接强度。
连接接线片120可以使第一电池单体C1的电极接线片10和第二电池单体C2的电极接线片10连接,具有相同极性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可以彼此连接,或者具有相同极性的第二电极接线片12可以彼此连接。连接接线片120可以使由相同材料形成的电极接线片10连接。例如,由镍形成的连接接线片120可以使由铜形成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连接。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接线片120可以包括设置在电极接线片10的下侧和上侧上的所述对第一连接接线片1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122,可以使焊接质量得以改善。然而,如果连接接线片120具有单一结构,例如,连接接线片120仅包括第一连接接线片121,则电极接线片10会暴露在第一连接接线片121的上表面上,在这种状态下,可以执行焊接。焊接的质量会根据用于形成电极接线片10的材料的性质而下降。例如,如果电极接线片10由铜形成并且执行电阻焊工艺,则焊接的质量会由于铜具有低电阻和迅速冷却的特性而是不足的,如果电极接线片10由铜形成并且执行激光焊工艺,则会由于铜的高反射率而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电极接线片10由铝形成,则不会获得足够的机械强度,利用具有单一结构的连接接线片120的结合部会具有差的拉伸强度。
如果连接接线片120具有单一结构,则会由于焊接能量的集中而引起背面焊道缺陷。例如,会在结合部的背面形成焊接孔,这会引起工艺管理和质量管理上的困难。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极接线片10可以设置在所述对第一连接接线片1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122之间,焊接能量可以均匀地分布,可以防止诸如焊接孔的背面焊道缺陷。
电极接线片10和连接接线片120之间的结合部可以形成电池单体C的使充电或放电电流流动通过的充放电电流路径。作为电池单体C的电接触点的结合部可以相对窄,充放电电流路径的总电阻会受结合部显著地影响。如果连接接线片120具有单一结构,则充放电电流路径可以如上所述受到限制,电阻损耗会增大到与限制一样大,电池组的电输出功率会降低。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对第一连接接线片1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122可以设置在电极接线片10的下侧和上侧上,不会使电极接线片10直接暴露,并且可以防止由于例如电极接线片10的材料性质引起的焊接质量劣化。电极接线片10和连接接线片120之间的结合部可以具有改善程度的机械拉伸强度和减小程度的电阻,并且整体的焊接质量可以得到改善。
连接接线片120和电极接线片10可以通过激光焊工艺来结合。厚度相对薄的电极接线片10的下侧和上侧可以覆盖有连接接线片120的所述对第一连接接线片1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122,即使在激光焊工艺期间输入大量的热,也可以顺利地焊接电极接线片10。焊接孔可以形成在连接接线片120中,可以通过焊接孔执行激光焊。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接线片120和电极接线片10可以通过焊接来彼此结合。在对比示例中,连接接线片120和电极接线片10可以通过软焊来彼此结合。焊接可以是可以使用大量焊料的手动处理,焊接的质量会不均匀,连接接线片120和电极接线片10之间的结合会在薄弱点处断裂。焊料可以从结合部分散到另一导电部分,会发生短路。例如由于用于形成电极接线片10的材料的性质,导致电极接线片10会表现出差的结合特性。例如,电极接线片10可以由铝材料形成,会出现由于例如电化学腐蚀引起的结合误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焊接,工艺自动化会是可能的,并且可以在没有电连接误差或短路的情况下均匀地保持结合质量。
一对电池单体C可以通过连接接线片120彼此电连接。所述对电池单体C的具有相同极性或相反极性的极可以彼此电连接。
如图4所示,一对相邻电池单体C的具有相反极性的极可以电连接以形成串联连接。所述对相邻电池单体C可以在左到右方向上相反地定向为使得电池单体C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2可以设置在交叉位置处。例如,第一电池单体C1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可以面对第二电池单体C2的第二电极接线片12。第一电池单体C1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可以通过连接接线片120连接至第二电池单体C2的第二电极接线片12,第二电池单体C2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可以通过另一连接接线片120连接至第三电池单体C3的第二电极接线片12。参照图7,第一接线片孔1201'和第二接线片孔1202'可以形成在连接接线片120中以容纳第一电池单体C1和第二电池单体C2的电极接线片10并且可以位于距连接接线片120的侧面120S不同距离(d)处。侧面120S可以是连接接线片120的与电池单体C的布置方向平行延伸的侧面。
一对相邻电池单体C的具有相同极性的极可以电连接以形成并联连接。所述对相邻电池单体C可以被定向为使得电池单体C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2可以设置在左侧和右侧处。例如,第一电池单体C1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可以面对第二电池单体C2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第一电池单体C1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可以通过连接接线片120连接至第二电池单体C2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第一电池单体C1的第二电极接线片12可以通过另一连接接线片120连接至第二电池单体C2的第二电极接线片12。形成在连接接线片120中以容纳第一电池单体C1和第二电池单体C2的电极接线片10的第一接线片孔1201'和第二接线片孔1202'可以位于距连接接线片120的侧面120S相同距离(d)处。侧面120S可以是连接接线片120的与电池单体C的布置方向平行延伸的侧面。
如图2所示,电池单体C的正电极接线片和负电极接线片,例如,电池单体C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2相对于电池单体C的中心线CL可以是非对称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2相对于电池单体C的中心线CL可以偏向左或右。在串联连接中,相邻电池单体C可以在左到右方向上相反地定向,在并联连接中,相邻电池单体C可以不在左到右方向上相反地定向。当电池单体C串联连接时,容纳电池单体C的电极接线片10的接线片孔1201'和1202'可以在左到右方向上位于距第一连接接线片121的侧面120S不同距离(d)处,当电池单体C并联连接时,容纳电池单体C的电极接线片10的接线片孔1201'和1202'可以在左到右方向上位于距第一连接接线片121的侧面120S相同距离(d)处。
例如,当电池单体C串联连接时,在布置方向上布置的电池单体C可以在左到右方向上相反地定向。当手工装配电池组时,由于例如手工装配工艺的特性会引起电池单体C在左到右方向上不正确地定向。然而,由于连接接线片120的接线片孔1201'和1202',使得可以防止这样的方位误差。例如,如果在用于串联连接电池单体C的工艺中电池单体C在左到右方向上被同样地定向,则第一连接接线片121的接线片孔1201'和1202'与电池单体C的电极接线片10会不对准,并且工人会检测到方位误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增加电池单体C的数量,电池组的输出功率可以提高。例如,可以通过重复地布置均作为一组电池单体C的单元组(unit pack)来扩展电池组。
图8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组的视图。图9示出图8描绘的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8,电池组可以包括彼此结合的第一单元组N1和第二单元组N2。如随后所描述的,电池组可以根据需要的输出功率或容量水平而仅由第一单元组N1和第二单元组N2中的一个单元组组成或通过结合第一单元组N1和第二单元组N2组成。如随后所描述的,第一单元组N1和第二单元组N2可以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具有大致相同结构的第一单元组N1和第二单元组N2可以连接在一起以使电池组的输出功率或容量加倍。第一单元组N1和第二单元组N2可以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可以灵活地处理各种性能要求。例如,电池组可以由诸如第一单元组N1或第二单元组N2的单一单元组组成以用于需要相对低功率水平的应用,或者可以通过连接第一单元组N1和第二单元组N2来组成以用于需要相对高功率水平的应用。电池组可以根据功率要求而由具有大致相同结构的一个或更多个单元组组成,用于制造电池组的工艺的效率可以提高,并且不会需要在用于生产具有不同结构和输出功率水平的电池组的设计和生产设备上进行投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单元组N1和第二单元组N2可以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表述“大致相同的结构”是指尽管第一单元组N1和第二单元组N2不具有完全相同的结构,但第一单元组N1和第二单元组N2具有几乎一样的结构。例如,第一单元组N1和第二单元组N2的设计可以除了诸如扩展连接部NC(随后进行描述)的一些部件之外是一样的。
参照图9,单体夹持器210可以包括扩展连接部NC。扩展连接部NC可以用于连接第一单元组N1和第二单元组N2。扩展连接部NC可以形成在单体夹持器210的边缘部或外部,第一单元组N1和第二单元组N2的扩展连接部NC可以彼此结合。例如,第一单元组N1的单体夹持器210可以包括用于与第二单元组N2的单体夹持器210结合的扩展连接部N1a和N1b,第二单元组N2的单体夹持器210可以包括用于与第一单元组N1的单体夹持器210结合的扩展连接部N2a和N2b。
参照图9,单体夹持器210可以包括用于支撑电池单体C的平台15的从单体夹持器210向下突出的支撑肋215。支撑肋215可以与电池单体C的平台15直接接触。用于电连接电池单体C的连接接线片22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接线片2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222。第一连接接线片2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222可以设置在电池单体C的电极接线片10的下侧和上侧上,使得电极接线片10可以被夹在第一连接接线片221和第二连接接线片222之间。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彼此相邻的电池单体C可以串联连接、并联连接或者串并联连接。电池单体C的电连接构造可以根据电输出功率要求而变化。
图10和图11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组的连接结构的透视图和平面图。
在图10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池单体可以串并联连接。例如,在电池单体C的布置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一对第一电池单体C1和第二电池单体C2可以以具有相同极性的极可以彼此连接(并联连接)这样的方式来连接,一对第三电池单体C3和第四电池单体C4可以以具有相同极性的极可以彼此连接(并联连接)这样的方式来连接。然后,所述对第一电池单体C1和第二电池单体C2可以串联连接至所述对第三电池单体C3和第四电池单体C4,使得具有不同极性的极可以彼此连接(串联连接)。例如,在电池单体C的布置方向上,电池单体C可以在左到右方向上相反地定向。连接接线片220中的一个接线片可以将第一电池单体C1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连接至第二电池单体C2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以使所述对第一电池单体C1和第二电池单体C2并联连接,并且可以将第三电池单体C3的第二电极接线片12连接至第四电池单体C4的第二电极接线片12用于使所述对第三电池单体C3和第四电池单体C4并联连接。该连接接线片220可以使所述对第一电池单体C1和第二电池单体C2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串联连接至所述对第三电池单体C3和第四电池单体C4的第二电极接线片12。
在如图11所示的串并联连接中,连接接线片220中的一个接线片可以包括第一接线片孔至第四接线片孔2201'、2202'、2203'和2204',用于容纳第一电池单体至第四电池单体C1、C2、C3和C4的电极接线片11和12。连接接线片220可以使所述对第一电池单体C1和第二电池单体C2并联连接并且可以使所述对第三电池单体C3和第四电池单体C4并联连接。所述对第一电池单体C1和第二电池单体C2可以串联连接至所述对第三电池单体C3和第四电池单体C4。第一接线片孔2201'和第二接线片孔2202'可以形成在距第一连接接线片221的侧面220S相同距离(d)处,第三接线片孔2203'和第四接线片孔2204'可以形成在距第一连接接线片221面的侧220S相同距离(d)处。第一接线片孔2201'和第三接线片孔2203'可以形成在距第一连接接线片221的侧面220S不同的距离(d)处。侧面220S可以是第一连接接线片221的与电池单体C的布置方向平行延伸的一侧。
如图10所示,电池单体C的正电极接线片和负电极接线片(例如,电池单体C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2)相对于电池单体C的中心线CL可以是非对称的。第一电极接线片11和第二电极接线片12相对于电池单体C的中心线CL可以偏向左或右。在串联连接中,相邻电池单体C可以在左到右方向上相反地定向,在并联连接中,相邻电池单体C可以不在左到右方向上相反地定向。用于容纳串联连接的电池单体C的电极接线片10的接线片孔1201'和1202'与接线片孔2203'和2204'可以在左到右方向上位于距第一连接接线片221的侧面220S不同距离(d)处,用于容纳并联连接的电池单体C的电极接线片10的接线片孔1201'和1202'或接线片孔2203'和2204'可以在左到右方向上位于距第一连接接线片221的侧面220S相同距离(d)处。
例如,在串并联连接中,在左到右方向上电池单体C的方位在电池单体C的布置方向上可以依次是相同的和相反的。当手工装配电池组时,由于例如手工装配工艺的特性会引起电池单体C在左到右方向上不正确地定向。然而,由于连接接线片220的接线片孔2201'、2202'、2203'和2204',使得可以防止这样的方位误差。例如,如果在用于串联连接电池单体C的工艺中电池单体C在左到右方向上被同样地定向,则连接接线片220的接线片孔2201'、2202'、2203'和2204'与电池单体C的电极接线片10会不对准,并且工人会检测到方位误差。
通过总结和回顾,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包括用于改善电池单体之间结合强度的可以使用连接接线片来连接多个电池单体的电池组。
如上所述,根据一个或更多个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改善连接接线片和电池单体之间的结合结构,可以改善诸如焊接工艺的结合工艺中的可操作性,并且可以提供具有改善程度的结合强度的电池组。
这里已经公开了示例实施例,虽然采用了特定的术语,但是仅以一般的和描述性的含义来使用和解释它们,而不是为了限制的目的。在某些情况下,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否则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清楚的,自提交本申请之时起,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与结合其他实施例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由权利要求书阐述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形式上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15)

1.一种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
电池单体,包括电极接线片;
单体夹持器,电极接线片穿过单体夹持器插入;以及
连接接线片,包括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和第二连接接线片部,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和第二连接接线片部彼此面对并且结合到电极接线片并使电极接线片位于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和第二连接接线片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电极接线片和连接接线片通过焊接结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以及
连接接线片结合到在电池单体的布置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其中,第一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和第二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位于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和第二连接接线片部之间并且互不叠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中,电极接线片和连接接线片之间的结合部的截面最大为包括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和第二连接接线片部以及第一电池单体或第二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的三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其中,连接接线片包括与包括在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中的至少一个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中的材料不同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其中,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包括不同的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其中,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和第二连接接线片部包括相同的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包括接线片孔,
电极接线片延伸穿过接线片孔,以及
第二连接接线片部覆盖电极接线片的通过接线片孔暴露的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组,其中,穿过接线片孔延伸的电极接线片在与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和第二连接接线片部平行的方向上弯曲并且与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和第二连接接线片部表面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包括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延伸所穿过的第一接线片孔和第二接线片孔,以及
第一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和第二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弯曲成彼此面对并且与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和第二连接接线片部表面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包括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延伸所穿过的第一接线片孔和第二接线片孔,以及
第一接线片孔和第一连接接线片部的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接线片孔和第一连接接线片部的所述侧面之间的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组,其中,第一连接接线片部的所述侧面在与电池单体的布置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包括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延伸所穿过的第一接线片孔和第二接线片孔,以及
第一接线片孔和第一连接接线片部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与第二接线片孔和第一连接接线片部的所述侧面之间的距离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第一连接接线片部包括第一电池单体至第四电池单体的电极接线片延伸所穿过的第一接线片孔至第四接线片孔,以及
第一接线片孔和第一连接接线片部的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接线片孔和第一连接接线片部的所述侧面之间的距离,第三接线片孔和第一连接接线片部的所述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第四接线片孔和第一连接接线片部的所述侧面之间的距离,第一接线片孔和第一连接接线片部的所述侧面之间的距离与第三接线片孔和第一连接接线片部的所述侧面之间的距离不同。
CN201610094177.1A 2015-02-25 2016-02-19 电池组 Active CN1059143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026748A KR102381777B1 (ko) 2015-02-25 2015-02-25 배터리 팩
KR10-2015-0026748 2015-0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4315A true CN105914315A (zh) 2016-08-31
CN105914315B CN105914315B (zh) 2020-08-18

Family

ID=55411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94177.1A Active CN105914315B (zh) 2015-02-25 2016-02-19 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084173B2 (zh)
EP (1) EP3062365B1 (zh)
JP (1) JP6806314B2 (zh)
KR (1) KR102381777B1 (zh)
CN (1) CN105914315B (zh)
BR (1) BR102016003739B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2023A (zh) * 2016-09-26 2019-05-21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组电池
CN109863626A (zh) * 2016-10-21 2019-06-07 三星Sdi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及用于其的模块
CN110178243A (zh) * 2016-12-14 2019-08-2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可充电电池子单位和可充电电池
CN110518183A (zh) * 2019-06-17 2019-11-29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件及电化学装置
CN111033811A (zh) * 2017-12-22 2020-04-1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池层叠体
CN111433942A (zh) * 2017-12-08 2020-07-17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
CN112042043A (zh) * 2018-05-15 2020-12-04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07015B1 (en) 2014-07-03 2015-04-14 The Noco Company Portable vehicle battery jump start apparatus with safety protection
US11458851B2 (en) 2014-07-03 2022-10-04 The Noco Company Jump starting apparatus
US11788500B2 (en) * 2016-02-11 2023-10-17 The Noco Company Battery device for a battery jump starting device
US10608214B2 (en) * 2015-10-30 2020-03-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Battery connector, batter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battery module
KR101934346B1 (ko) * 2016-11-11 2019-01-03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엠반도체 배터리 팩 모듈의 이종 전극 플레이트 장치 및 배터리 팩 모듈
US11088410B2 (en) * 2016-12-23 2021-08-10 Sk Innovation Co., Ltd. Battery module
KR102117859B1 (ko) * 2016-12-23 2020-06-02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배터리 모듈
JP6861029B2 (ja) * 2016-12-27 2021-04-21 株式会社日本マイクロニクス 積層電池
KR101977454B1 (ko) * 2017-01-04 2019-05-1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KR102345403B1 (ko) 2017-08-14 2021-12-29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가압용 마스크 및 가압용 마스크를 이용하여 탑 캡 어셈블리와 전극 탭을 결합시키는 방법
KR102096983B1 (ko) * 2017-09-08 2020-04-0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벤팅 가스를 이용하여 커넥터를 파단시키는 구조를 갖는 배터리 모듈
KR102423609B1 (ko) * 2017-09-29 2022-07-21 에스케이온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용 배터리 모듈
JP6567620B2 (ja) * 2017-10-03 2019-08-28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組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組電池
JP7055613B2 (ja) * 2017-10-04 2022-04-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組電池
KR102273184B1 (ko) * 2017-10-10 2021-07-05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극 리드 접합용 버스바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KR102270266B1 (ko) * 2017-11-30 2021-06-28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버스바 어셈블리를 구비한 배터리 모듈
KR102259416B1 (ko) * 2017-12-14 2021-06-01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버스바 어셈블리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AU2018403192B2 (en) 2017-12-14 2022-02-10 The Noco Company Portable vehicle battery jump starter with air pump
KR102519443B1 (ko) * 2017-12-27 2023-04-0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
KR102383985B1 (ko) * 2018-03-12 2022-04-06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버스바와 전극 리드 간의 결합 구조가 개선된 배터리 모듈,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JP7081237B2 (ja) * 2018-03-16 2022-06-0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接続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KR102514123B1 (ko) 2018-04-19 2023-03-23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용접을 용이하게 할 수 있는 버스바 프레임 구조를 구비하는 단위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JP7109256B2 (ja) * 2018-05-23 2022-07-29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
WO2020111665A1 (ko) * 2018-11-27 2020-06-04 주식회사 아모그린텍 파우치형 배터리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파우치형 배터리 팩
KR20200073042A (ko) * 2018-12-13 2020-06-2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 모듈
KR20220052182A (ko) * 2020-10-20 2022-04-2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배터리 모듈의 제조 방법
US11826850B2 (en) * 2020-12-21 2023-11-28 Transportation Ip Holding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busbar
CN113540704B (zh) * 2021-07-14 2023-06-20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73351A (ja) * 2003-03-11 2004-09-30 Nissan Motor Co Ltd 電池の端子接続構造
JP2007109548A (ja) * 2005-10-14 2007-04-26 Nec Corp 電気デバイス集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911336A (zh) * 2007-10-29 2010-12-08 Sk能源株式会社 具有多个可充电锂电池的单元组和具有多个该单元组的装置
JP2011119075A (ja) * 2009-12-01 2011-06-1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電池間接続装置
CN102754240A (zh) * 2010-02-09 2012-10-24 株式会社Lg化学 改进焊接可靠性的电池模块和使用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CN102842695A (zh) * 2011-06-23 2012-12-26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包
JP2013229266A (ja) * 2012-04-27 2013-11-07 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Corp 組電池
JP2014022195A (ja) * 2012-07-18 2014-02-03 Toshiba Corp 組電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33650B2 (ja) * 2001-10-03 2010-03-17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単電池及びリチウム二次単電池の接続構造体
JP4757508B2 (ja) * 2005-03-01 2011-08-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気デバイス集合体
US20070048603A1 (en) 2005-08-26 2007-03-01 Amita Technologies Inc Ltd. Low resistance lithium battery set
JP5070697B2 (ja) 2005-12-19 2012-11-1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0840380B1 (ko) 2006-02-13 2008-06-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코어 팩의 제조를 위한 용접용 지그
JP2007265945A (ja) 2006-03-30 2007-10-11 Tokyo R & D Co Ltd ラミネートセル集積型バッテリ及び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US8057931B2 (en) * 2006-04-18 2011-11-15 Securaplane Technologies, Inc. Battery busing scheme
KR101140449B1 (ko) 2007-09-19 2012-04-30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 모듈팩
JP5321783B2 (ja) 2008-03-04 2013-10-23 株式会社東芝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および組電池
JP2010009225A (ja) 2008-06-25 2010-01-14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煙感知器検査装置
JP5340676B2 (ja) 2008-08-29 2013-11-1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JP5305837B2 (ja) 2008-10-30 2013-10-02 株式会社東芝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284053B2 (ja) 2008-11-17 2013-09-11 株式会社東芝 二次電池パック
US8557411B2 (en) 2009-08-14 2013-10-15 Samsung Sdi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with a connection tab folded around an insula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055002B (zh) 2009-11-10 2014-11-26 曲志程 一种蓄电池及其制造工艺
JP5582815B2 (ja) * 2010-02-18 2014-09-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間接続装置
JP2011233319A (ja) 2010-04-27 2011-11-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池パック
JP5615045B2 (ja) * 2010-05-28 2014-10-2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間接続構造及び接続方法
KR101201748B1 (ko) 2010-11-05 2012-11-15 에스비리모티브 주식회사 전지 모듈
KR101252952B1 (ko) 2011-05-02 2013-04-15 로베르트 보쉬 게엠베하 배터리 셀의 유동을 방지하는 배터리 모듈
US20120295150A1 (en) * 2011-05-17 2012-11-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Battery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871376B2 (en) * 2011-08-31 2014-10-28 Lg Chem, Ltd. Interconnection assemblie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interconnection assemblies in a battery module
JP2013092840A (ja) 2011-10-24 2013-05-16 System 45 Co Ltd 車両点検整備システム
CN204391179U (zh) * 2012-07-10 2015-06-10 A123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包括一体式母线支撑件的母线组件
JP6151254B2 (ja) 2012-08-09 2017-06-2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電動車両並びに蓄電装置
JP2014053104A (ja) 2012-09-05 2014-03-20 Captex Co Ltd 電極接続構造
US20150037662A1 (en) * 2013-07-30 2015-02-05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ling a battery cell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73351A (ja) * 2003-03-11 2004-09-30 Nissan Motor Co Ltd 電池の端子接続構造
JP2007109548A (ja) * 2005-10-14 2007-04-26 Nec Corp 電気デバイス集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911336A (zh) * 2007-10-29 2010-12-08 Sk能源株式会社 具有多个可充电锂电池的单元组和具有多个该单元组的装置
JP2011119075A (ja) * 2009-12-01 2011-06-1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電池間接続装置
CN102754240A (zh) * 2010-02-09 2012-10-24 株式会社Lg化学 改进焊接可靠性的电池模块和使用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CN102842695A (zh) * 2011-06-23 2012-12-26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包
JP2013229266A (ja) * 2012-04-27 2013-11-07 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Corp 組電池
JP2014022195A (ja) * 2012-07-18 2014-02-03 Toshiba Corp 組電池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2023A (zh) * 2016-09-26 2019-05-21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组电池
CN109792023B (zh) * 2016-09-26 2022-05-17 远景Aesc日本有限公司 组电池
CN109863626A (zh) * 2016-10-21 2019-06-07 三星Sdi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及用于其的模块
US11437642B2 (en) 2016-10-21 2022-09-06 Samsung Sdi Co., Ltd.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module of the same
CN110178243A (zh) * 2016-12-14 2019-08-2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可充电电池子单位和可充电电池
CN111433942A (zh) * 2017-12-08 2020-07-17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
CN111033811A (zh) * 2017-12-22 2020-04-1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池层叠体
CN111033811B (zh) * 2017-12-22 2023-03-2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池层叠体
CN112042043A (zh) * 2018-05-15 2020-12-04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
CN110518183A (zh) * 2019-06-17 2019-11-29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件及电化学装置
WO2020253704A1 (en) * 2019-06-17 2020-12-24 Dongguan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Battery assembly and electrochemical device
CN110518183B (zh) * 2019-06-17 2023-11-07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件及电化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381777B1 (ko) 2022-04-01
EP3062365B1 (en) 2018-09-05
JP2016157670A (ja) 2016-09-01
KR20160103848A (ko) 2016-09-02
BR102016003739B1 (pt) 2022-08-30
BR102016003739A2 (pt) 2016-09-27
CN105914315B (zh) 2020-08-18
US10084173B2 (en) 2018-09-25
EP3062365A1 (en) 2016-08-31
US20160248068A1 (en) 2016-08-25
JP6806314B2 (ja) 2021-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14315A (zh) 电池组
CN103165852B (zh) 电池
CN105914327A (zh) 电池组
CN103650208B (zh) 具有改善连接可靠性的电池模块和采用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US8293402B2 (en) Battery with circuit board and lead terminals
US10347949B2 (en) Method for maintenance, repair and/or optimization of a battery and battery having a number of individual cells connected to one another electrically
JP5112429B2 (ja) バッテリーセル用電極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0120177U (zh) 电池模块、包含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包含电池组的车辆
US20110293994A1 (en) Battery pack assembly using cla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KR101223731B1 (ko) 배터리 팩 및 배터리 팩 제조방법
CN105474434A (zh) 电池模块
WO2007004335A1 (ja) 電池間接続装置
JP2014524107A (ja) 蓄電デバイス
JP2009515298A (ja) 中及び大型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用の二次バッテリー
US8697265B2 (en)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for secondary battery and battery pack having the same
KR102263447B1 (ko) 용접용 레이저 광선을 차단하는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원통형 이차전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US11128006B2 (en) Spacer,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attery pack
US9153811B2 (en) Method for joining multiple parallel tabs
TW201421780A (zh) 鋰電池模組
US11056752B2 (en) Copper collector plate for high power battery modules
KR101528003B1 (ko) 전극 탭 상호 접속부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기화학소자
KR20130138371A (ko) 신규한 구조의 전극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고 있는 전기화학 셀
US20220255190A1 (en) Bus Bar Having Surface Pattern and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Same
KR102612068B1 (ko) 이차전지
JP2017182911A (ja) 組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