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01245A - 一种石斛凉茶及其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斛凉茶及其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01245A
CN105901245A CN201610432044.0A CN201610432044A CN105901245A CN 105901245 A CN105901245 A CN 105901245A CN 201610432044 A CN201610432044 A CN 201610432044A CN 105901245 A CN105901245 A CN 1059012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herbal tea
herba dendrobii
tea
dendrobium n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320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枝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TAI COUNTY XINGLI FOOD TECHNOLOGY RESEARCH DEVELOPMENT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CHANGTAI COUNTY XINGLI FOOD TECHNOLOGY RESEARCH DEVELOPMENT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TAI COUNTY XINGLI FOOD TECHNOLOGY RESEARCH DEVELOPMENT CENTER filed Critical CHANGTAI COUNTY XINGLI FOOD TECHNOLOGY RESEARCH DEVELOPMENT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61043204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012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01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012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4Tea substitutes, e.g. matè;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斛凉茶,由于在石斛凉茶内添加了甘草粉、芦荟粉、蓝莓粉、非抗性麦芽糊精粉、增稠剂、黄芪粉,发酵菌种,余量为绿茶,可以有效促进人体活血通络、健脾养胃,与绿茶配合达到生津止渴的功效,而且黏稠度适合,口感好,适用于热病伤津、口干欲饮、恶习、食欲不振的人群;另外,由于在石斛凉茶内添加了黄芪粉、非抗性麦芽糊精粉和发酵菌种等,不仅可以使凉茶具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和口感,还增加大肠内有益菌的数量,改善肠道功能,降低脂肪含量、低饱和脂肪酸含量、不含胆固醇有益于控制体重和心血管健康,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饮料。

Description

一种石斛凉茶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斛凉茶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日益关注,对饮料的要求也在逐渐升高,尤其是在口味、营养以及具有特殊养生保健功能方面,现有市场上的饮料虽然种类多,但是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对口感和养生保健的需求,有较好的口感,同时高营养、具有一定的养生保健的饮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石斛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之一。石斛又称黄草、栽秧花,属兰科植物,早在汉代就载入《神农本草》。石斛性微寒、味甘淡,养阴益胃、生津止渴,常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视物昏花,补五脏虚劳赢瘦等症。
据有关药典记载:其药用功效主要表现在治疗胃肠道疾病、降血糖、抗衰老、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等方面,含有24种人体不可缺少的氨基酸。目前,石斛已经成为国际饮料市场上的抢手货和重要原料,被誉为植物“软黄金”。近年研究表明,石斛又是提取治疗心、脑血管病药物的主要原料,市场需求很大。著名的产品有“石斛夜光丸”、“鲜石斛露”、“西枫斗”、“金耳环”等。同时,石斛植株还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斛凉茶及其生产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石斛凉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石斛粉16-20份、甘草粉5-7份、芦荟粉31-37份、蓝莓粉31-38份、非抗性麦芽糊精粉10-15份、增稠剂0.1-0.8份、黄芪粉5-10份,发酵菌种0.005-0.01份,余量为绿茶。
一种石斛凉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各种原料,去除杂质;
2)对各原料进行清洗,然后晾干;
3)混合浆液制备:按原料的重量份比取石斛粉、甘草粉、芦荟粉、蓝莓粉加入绿茶进行一次搅拌混合,再加入增稠剂进行二次搅拌混合,使其浓度为9-15%(w/v);冷却至30±5℃后得到混合浆液;
4)黄芪粉制备:取干净的黄芪晒至半干,堆放1-2d,使其回潮,再摊开晾晒,反复晾晒,直至全干,用超细粉碎机粉碎,最后选择20目筛网过筛,大于20目的粉末重新进行粉碎,过筛,最后取小于20目的颗粒使用;
5)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浆液和步骤4)得到的黄芪粉进行混合,混匀后再加入非抗性麦芽糊精粉,进行搅拌40-65min,并加热至63℃,搅拌速度为50-80r/min,即得到石斛凉茶浆液;
6)将步骤5)得到的石斛凉茶浆液化料23min,降温至55±5℃后进行巴氏杀菌;
7)将步骤6)得到的杀菌后的石斛凉茶浆液加热至48℃,然后加入发酵菌种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3-5h,酸度达到70°T以上时终止发酵,降温至33℃后进行巴士杀菌,即得到活性乳酸菌石斛凉茶。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斛凉茶,由于在石斛凉茶内添加了甘草粉、芦荟粉、蓝莓粉等,可以有效促进人体活血通络、健脾养胃,与绿茶配合达到生津止渴的功效,而且黏稠度适合,口感好,适用于热病伤津、口干欲饮、恶习、食欲不振的人群;另外,由于在石斛凉茶内添加了黄芪粉、非抗性麦芽糊精粉和发酵菌种等,不仅可以使凉茶具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和口感,还增加大肠内有益菌的数量,改善肠道功能,降低脂肪含量、低饱和脂肪酸含量、不含胆固醇有益于控制体重和心血管健康,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饮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一种石斛凉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石斛粉16-20份、甘草粉5-7份、芦荟粉31-37份、蓝莓粉31-38份、非抗性麦芽糊精粉10-15份、增稠剂0.1-0.8份、黄芪粉5-10份,发酵菌种0.005-0.01份,余量为绿茶。
优选地,所述的石斛粉含有19份。
优选地,所述的非抗性麦芽糊精粉含有12份。
优选地,所述的黄芪粉含有5份。
优选地,所述的发酵菌种包括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更优选地,所述的发酵菌种还可以包括嗜酸乳杆菌或双歧杆菌。
一种石斛凉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各种原料,去除杂质;
2)对各原料进行清洗,然后晾干;
3)混合浆液制备:按原料的重量份比取石斛粉、甘草粉、芦荟粉、蓝莓粉加入绿茶进行一次搅拌混合,再加入增稠剂进行二次搅拌混合,使其浓度为9-15%(w/v);冷却至30±5℃后得到混合浆液;
4)黄芪粉制备:取干净的黄芪晒至半干,堆放1-2d,使其回潮,再摊开晾晒,反复晾晒,直至全干,用超细粉碎机粉碎,最后选择20目筛网过筛,大于20目的粉末重新进行粉碎,过筛,最后取小于20目的颗粒使用;
5)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浆液和步骤4)得到的黄芪粉进行混合,混匀后再加入非抗性麦芽糊精粉,进行搅拌40-65min,并加热至63℃,搅拌速度为50-80r/min,即得到石斛凉茶浆液;
6)将步骤5)得到的石斛凉茶浆液化料23min,降温至55±5℃后进行巴氏杀菌;
7)将步骤6)得到的杀菌后的石斛凉茶浆液加热至48℃,然后加入发酵菌种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3-5h,酸度达到70°T以上时终止发酵,降温至33℃后进行巴士杀菌,即得到活性乳酸菌石斛凉茶。
实施例 2
如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石斛凉茶的生产工艺,其中部分工艺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5)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浆液和步骤4)得到的黄芪粉进行混合,混匀后再加入非抗性麦芽糊精粉,进行搅拌40-65min,并加热至60℃,搅拌速度为50-80r/min,即得到石斛凉茶浆液;
6)将步骤5)得到的石斛凉茶浆液化料26min,降温至55±5℃后进行巴氏杀菌;
7)将步骤6)得到的杀菌后的石斛凉茶浆液加热至42℃,然后加入发酵菌种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3-5h,酸度达到70°T以上时终止发酵,降温至27℃后进行巴士杀菌,即得到活性乳酸菌石斛凉茶。
实施例 3
如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石斛凉茶的生产工艺,其中部分工艺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5)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浆液和步骤4)得到的黄芪粉进行混合,混匀后再加入非抗性麦芽糊精粉,进行搅拌40-65min,并加热至68℃,搅拌速度为50-80r/min,即得到石斛凉茶浆液;
6)将步骤5)得到的石斛凉茶浆液化料30min,降温至55±5℃后进行巴氏杀菌;
7)将步骤6)得到的杀菌后的石斛凉茶浆液加热至40℃,然后加入发酵菌种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3-5h,酸度达到70°T以上时终止发酵,降温至35℃后进行巴士杀菌,即得到活性乳酸菌石斛凉茶。
实施例 4
如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石斛凉茶的生产工艺,其中部分工艺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5)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浆液和步骤4)得到的黄芪粉进行混合,混匀后再加入非抗性麦芽糊精粉,进行搅拌40-65min,并加热至70℃,搅拌速度为50-80r/min,即得到石斛凉茶浆液;
6)将步骤5)得到的石斛凉茶浆液化料20min,降温至55±5℃后进行巴氏杀菌;
7)将步骤6)得到的杀菌后的石斛凉茶浆液加热至50℃,然后加入发酵菌种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3-5h,酸度达到70°T以上时终止发酵,降温至25℃后进行巴士杀菌,即得到活性乳酸菌石斛凉茶。
效果试验:
本发明执行国家标准GB/T 31121及GB/T 12143,通过试验表明,经本发明上述4个实施例中所制得的石斛凉茶均符合卫生安全等相关标准,或依据标准进行试验,各指标均符合客户要求;石斛本身具有治疗胃肠道疾病、降血糖、抗衰老、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用功效,由于在石斛凉茶内添加了甘草粉、芦荟粉、蓝莓粉等,可以有效促进人体活血通络、健脾养胃,与绿茶配合达到生津止渴的功效,而且黏稠度适合,口感好,适用于热病伤津、口干欲饮、恶习、食欲不振的人群;另外,由于在石斛凉茶内添加了黄芪粉、非抗性麦芽糊精粉和发酵菌种等,不仅可以使凉茶具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和口感,还增加大肠内有益菌的数量,改善肠道功能,降低脂肪含量、低饱和脂肪酸含量、不含胆固醇有益于控制体重和心血管健康,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饮料。

Claims (10)

1.一种石斛凉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石斛粉16-20份、甘草粉5-7份、芦荟粉31-37份、蓝莓粉31-38份、非抗性麦芽糊精粉10-15份、增稠剂0.1-0.8份、黄芪粉5-10份,发酵菌种0.005-0.01份,余量为绿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斛凉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斛粉含有19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斛凉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抗性麦芽糊精粉含有12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斛凉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芪粉含有5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斛凉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菌种包括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斛凉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菌种包括嗜酸乳杆菌或双歧杆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斛凉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各种原料,去除杂质;
2)对各原料进行清洗,然后晾干;
3)混合浆液制备:按原料的重量份比取石斛粉、甘草粉、芦荟粉、蓝莓粉加入绿茶进行一次搅拌混合,再加入增稠剂进行二次搅拌混合,使其浓度为9-15%(w/v);冷却至30±5℃后得到混合浆液;
4)黄芪粉制备:取干净的黄芪晒至半干,堆放1-2d,使其回潮,再摊开晾晒,反复晾晒,直至全干,用超细粉碎机粉碎,最后选择20目筛网过筛,大于20目的粉末重新进行粉碎,过筛,最后取小于20目的颗粒使用;
5)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浆液和步骤4)得到的黄芪粉进行混合,混匀后再加入非抗性麦芽糊精粉,进行搅拌40-65min,并加热至60-70℃,搅拌速度为50-80r/min,即得到石斛凉茶浆液;
6)将步骤5)得到的石斛凉茶浆液化料20-30min,降温至55±5℃后进行巴氏杀菌;
7)将步骤6)得到的杀菌后的石斛凉茶浆液加热至40-50℃,然后加入发酵菌种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3-5h,酸度达到70°T以上时终止发酵,降温至25-35℃后进行巴士杀菌,即得到活性乳酸菌石斛凉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石斛凉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加热温度为63℃。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石斛凉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化料时间为23min。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石斛凉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加热温度为48℃,降温后温度为33℃。
CN201610432044.0A 2016-06-17 2016-06-17 一种石斛凉茶及其生产工艺 Pending CN1059012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32044.0A CN105901245A (zh) 2016-06-17 2016-06-17 一种石斛凉茶及其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32044.0A CN105901245A (zh) 2016-06-17 2016-06-17 一种石斛凉茶及其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01245A true CN105901245A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51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32044.0A Pending CN105901245A (zh) 2016-06-17 2016-06-17 一种石斛凉茶及其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012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0564A (zh) * 2017-04-19 2017-12-01 安徽省霍山县霍鼎仙石斛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养胃健脾石斛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7230A (zh) * 2007-07-16 2009-01-21 刘芳义 一种芦荟凉茶绿色保健饮料配方
CN102018261A (zh) * 2010-12-10 2011-04-20 段宇飞 黄芪益生菌发酵凉茶饮料及制作方法
CN103609793A (zh) * 2013-11-26 2014-03-05 青岛嘉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莓保健凉茶
CN104068163A (zh) * 2013-03-29 2014-10-01 宋太坤 一种红莓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7230A (zh) * 2007-07-16 2009-01-21 刘芳义 一种芦荟凉茶绿色保健饮料配方
CN102018261A (zh) * 2010-12-10 2011-04-20 段宇飞 黄芪益生菌发酵凉茶饮料及制作方法
CN104068163A (zh) * 2013-03-29 2014-10-01 宋太坤 一种红莓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09793A (zh) * 2013-11-26 2014-03-05 青岛嘉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莓保健凉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汴梁: "《排毒养颜茶酒方》", 28 February 2014, 金盾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0564A (zh) * 2017-04-19 2017-12-01 安徽省霍山县霍鼎仙石斛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养胃健脾石斛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4150B (zh) 一种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33018A (zh) 番木瓜科和蔷薇科植物木瓜发酵素,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4489161A (zh) 一种花茶酵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2755A (zh) 一种食用花口味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98003A (zh) 一种益生菌发酵饮品及其生产方法
CN106212675A (zh) 一种茶味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1978A (zh) 一种益生菌发酵型清热祛湿解暑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40039B (zh) 一种龙眼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制作方法
CN107115381A (zh) 火麻仁提取液、火麻仁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59934A (zh) 一种蓝莓枸杞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19268A (zh) 一种芽糙米保健奶
CN105886233A (zh) 一种桑葚果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919099A (zh) 一种利用葛根、桑葚制备酵素的方法
CN103981045A (zh) 一种桑葚酒及其制作方法
CN108420064A (zh) 一种玫瑰花柿子复合酵素的制备方法
CN105901245A (zh) 一种石斛凉茶及其生产工艺
CN105199917B (zh) 青梅青稞酒及其酿制方法
CN106982928A (zh) 益智仁植物提取液、发酵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1370A (zh) 山药植物提取液、发酵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36505A (zh) 荷叶植物提取液、发酵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1107A (zh) 一种肉灵芝活性菌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1633A (zh) 一种发酵型葛根黑豆乳酸饮料
CN106107379A (zh) 一种以桔子为主原料的酵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82125A (zh) 一种发酵型菊芋凉茶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
CN110169453A (zh) 一种八月瓜乳酸饮料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