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99230A - 治疗tau病变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tau病变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99230A
CN105899230A CN201480064675.0A CN201480064675A CN105899230A CN 105899230 A CN105899230 A CN 105899230A CN 201480064675 A CN201480064675 A CN 201480064675A CN 105899230 A CN105899230 A CN 105899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u
antibody
seq
csf
hou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46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99230B (zh
Inventor
I·格里斯沃尔德-普伦那
G·帕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Pierian Inc
Original Assignee
iPieria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Pierian Inc filed Critical iPierian Inc
Priority to CN20201037702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690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99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992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992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992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08Antiepileptics; Anticonvuls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2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for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g. nootropic agents, cognition enhancers, drugs for treating Alzheimer's disease or other forms of dement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9/00General protective or antinoxious agents
    • A61P39/02Antido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4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ose, timing or administration schedu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2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 C07K2317/24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containing regions, domains or residues from different species, e.g. chimeric, humanized or veneer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3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 C07K2317/34Identification of a linear epitope shorter than 20 amino acid residues or of a conformational epitope defined by amino acid residu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9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harmaco)kinetic aspects or by stability of the immunoglobulin
    • C07K2317/94Stability, e.g. half-life, pH, temperature or enzyme-resistanc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在个体中通过对所述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还提供了在个体中通过对所述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治疗外伤性脑损伤的方法和治疗中风的方法。

Description

治疗tau病变的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美国临时申请No.61/909,965(2013年11月27日提交)的优先权权益,其在此通过提述并入。
发明背景
微管相关的蛋白Tau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丰富,并且主要由神经元产生。Tau的主要功能是使微管稳定化。成人脑中存在6个Tau同等型;Tau同等型是单个基因可变剪接的产物。
tau病变(tauopathy)是一类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由脑中所谓的神经纤维缠结(NFT)中的Tau蛋白的病理学聚集而造成。tau病变的一些例子包括额颞痴呆(FTD)、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质基底变性(corticobasal degeneration)、和额颞叶变性。
本领域需要用于治疗tau病变的方法。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用于在个体中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
因此,在一个方面,提供了在个体中治疗急性tau病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的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的72小时内显著降低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的48小时内显著降低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的36小时内显著降低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的24小时内显著降低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的12小时内显著降低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的8小时内显著降低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的7小时内显著降低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的4小时内显著降低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的2小时内显著降低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的1小时内显著降低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的30分钟内显著降低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将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降低至少约10%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将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降低至少约15%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将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降低至少约20%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将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降低至少约25%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将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降低至少约30%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将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降低至少约35%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将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降低至少约40%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将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降低至少约45%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将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降低至少约50%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将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降低至少约55%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将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降低至少约60%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将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降低至少约65%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将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降低至少约70%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将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降低至少约75%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将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降低至少约80%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将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降低至少约85%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将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降低至少约90%是有效的。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将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降低至不可检测的水平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将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降低至正常水平是有效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后,降低的游离Tau水平维持至少2小时的时间段。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后,降低的游离Tau水平维持至少5小时的时间段。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后,降低的游离Tau水平维持至少10小时的时间段。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后,降低的游离Tau水平维持至少24小时的时间段。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后,降低的游离Tau水平维持至少7天的时间段。在一些情况中,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后,降低的游离Tau水平维持至少2周的时间段。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细胞外液是血浆。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细胞外液是脑脊液。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细胞外液是组织间液(interstitial fluid)。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细胞外液是血液。
抗Tau抗体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手段施用。例如,抗Tau抗体可以通过皮下施用、通过鞘内施用、或通过静脉内施用来施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以约0.1mg/kg体重至约50mg/kg体重的量施用。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以单次推注(bolus injection)施用。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施用多剂(例如2、3、4、5、6、7、8、或9剂)抗Tau抗体。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当施用多剂抗Tau抗体时,任意两剂的抗Tau抗体彼此在3天或更多天内施用。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当施用多剂抗Tau抗体时,任意两剂的抗Tau抗体彼此在5天或更多天内施用。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当施用多剂抗Tau抗体时,任意两剂的抗Tau抗体彼此在7天或更多天内施用。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当施用多剂抗Tau抗体时,任意两剂的抗Tau抗体彼此在2周或更多周内施用。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当施用多剂抗Tau抗体时,任意两剂的抗Tau抗体彼此在4周或更多周内施用。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当施用多剂抗Tau抗体时,任意两剂的抗Tau抗体彼此在2个月或更多个月内施用。
本发明还提供在个体中治疗急性tau病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提供所述个体的脑脊液(CSF)中的最小限度抗Tau抗体浓度是有效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CSF中的最小限度抗Tau抗体浓度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的1小时内达到。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CSF中的最小限度抗Tau抗体浓度是至少20ng/ml。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CSF中的最小限度抗Tau抗体浓度是至少30ng/ml。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CSF中的最小限度抗Tau抗体浓度提供至少2:1的CSF中抗Tau抗体对Tau摩尔比率。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CSF中的最小限度抗Tau抗体浓度提供至少2.5:1的CSF中抗Tau抗体对Tau摩尔比率。
在上文或此处所述的实施方案的任一个中,所述急性tau病变可以是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例如弥散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震荡(concussion)、挫伤(contusion)、对冲损伤(Coup-Contrecoup injury)、二次受击综合征(Second Impact Syndrome)、穿通伤(penetrating injury)、摇晃婴儿综合征(Shaken Baby Syndrome)、及闭锁综合征(Locked In Syndrome)。在上文或此处所述的实施方案的任一个中,所述急性tau病变可以是中风(stroke)。在上文或此处所述的实施方案的任一个中,所述急性tau病变可以是慢性创伤性脑病(chronic traumatic encephalopathy)。
本发明还提供在个体中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的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在一些情况下,在创伤性脑损伤的48小时内施用所述抗体。在一些情况下,以单剂施用所述抗体。在一些情况下,以多剂施用所述抗体。在一些情况下,每周、每2周、每4周、每6周、每8周、每3个月、或每6个月施用所述抗体。
本发明还提供在个体中治疗中风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的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在一些情况下,在所述中风的48小时内施用所述抗体。在一些情况下,以单剂施用所述抗体。在一些情况下,以多剂施用所述抗体。在一些情况下,每周、每2周、每4周、每6周、每8周、每3个月、或每6个月施用所述抗体。
本发明还提供在个体中治疗继续tau病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的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一段时间是有效的,所述时间足以降低细胞外液中的Aβ水平。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以单剂施用所述抗体。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以多剂施用所述抗体。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每周、每2周、每4周、每6周、每8周、每3个月、或每6个月施用所述抗体。
在上文或此处所述的实施方案的任一个中,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后约5天至约15天的时间段内Aβ的水平显著降低。
任何合适的抗Tau抗体都能用于本文所述方法中。一种示例性的抗Tau抗体是hu-IPN002(又称IPN007和IPN002变体2),其包含分别具有SEQ ID NO:37和41所示序列的重链和轻链;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和变体。hu-IPN002是人源化免疫球蛋白(IgG4)单克隆抗体,其结合细胞外Tau。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包含hu-IPN002的重链和轻链CDR或可变区。从而,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包含具有SEQ ID NO:37所示序列的hu-IPN002VH区的CDR1、CDR2、和CDR3域和具有SEQ ID NO:41所示序列的hu-IPN002VL的CDR1、CDR2、和CDR3域。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包含分别具有SEQ ID NO:10、11、和12所示序列的重链CDR1、CDR2、和CDR3域和分别具有SEQ ID NO:7、8、和9所示序列的轻链CDR1、CDR2、和CDR3域。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包含分别具有SEQ ID NO:37和/或SEQ ID NO:4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H和/或VL区。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包含分别由SEQ ID NO:29和/或SEQ ID NO:33所示核酸序列编码的重链可变区(VH)和/或轻链可变区(VL)。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与上述抗体竞争对Tau上相同表位的结合,和/或结合至Tau上的相同表位。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与上述抗体具有至少约90%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同一性(例如与SEQ ID NO:37或SEQ ID NO:41至少约90%、95%或99%可变区同一性)。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施用的抗Tau抗体能特异性结合2N4R Tau的氨基酸1-158内的表位。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施用的抗Tau抗体能特异性结合Tau的氨基酸2-18内的表位。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施用的抗Tau抗体能特异性结合Tau的氨基酸7-13内或氨基酸25-30内的表位。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施用的抗Tau抗体能特异性结合Tau的氨基酸15-24内的表位。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施用的抗Tau抗体能特异性结合2N4R Tau的氨基酸28-126内的表位。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施用的抗Tau抗体能特异性结合2N4R Tau的氨基酸150-158内的表位。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施用的抗Tau抗体能结合线性表位。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施用的抗Tau抗体能结合Tau多肽内的表位,所述Tau多肽与图9所示的eTau4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5%氨基酸序列同一性。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施用的抗Tau抗体可以是与另一抗体竞争结合的抗Tau抗体,所述另一抗体包含:a)轻链区,其包含:(i)VL CDR1,其包含SEQ ID NO:1或SEQ ID NO:7的氨基酸序列;(ii)VL CDR2,其包含SEQ IDNO:2或SEQ ID NO:8的氨基酸序列;和(iii)VL CDR3,其包含SEQ ID NO:3或SEQ ID NO:9的氨基酸序列;及b)重链区,其包含:(i)VH CDR1,其包含SEQ ID NO:4或SEQ ID NO:10的氨基酸序列;(ii)VH CDR2,其包含SEQ IDNO:5或SEQ ID NO:11的氨基酸序列;和(iii)VH CDR3,其包含SEQ ID NO:6或SEQ ID NO:12的氨基酸序列。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是包含如下的抗Tau抗体:a)轻链区,其包含:(i)VL CDR1,其包含SEQ ID NO:1或SEQ ID NO:7的氨基酸序列;(ii)VL CDR2,其包含SEQ ID NO:2或SEQ ID NO:8的氨基酸序列;和(iii)VL CDR3,其包含SEQ ID NO:3或SEQ ID NO:9的氨基酸序列;及b)重链区,其包含:(i)VH CDR1,其包含SEQ ID NO:4或SEQ ID NO:10的氨基酸序列;(ii)VH CDR2,其包含SEQ ID NO:5或SEQ ID NO:11的氨基酸序列;和(iii)VHCDR3,其包含SEQ ID NO:6或SEQ ID NO:12的氨基酸序列。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是如下特异性结合表位的抗Tau抗体,所述结合不依赖于该表位内氨基酸的磷酸化。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是人源化的抗Tau抗体。
附图简述
图1描绘了单次注射IPN002至食蟹猴中后血浆和脑脊液(CSF)中的IPN002水平。
图2描绘了IPN002对用IPN002处理的食蟹猴的CSF中Tau水平的影响。
图3描绘了IPN002对用IPN002处理的食蟹猴的CSF中Aβ蛋白水平的影响。
图4A和4B描绘了用5mg/kg(图4A)或20mg/kg(图4B)的hu-IPN002处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血清中的hu-IPN002水平。
图5A和5B描绘了用5mg/kg(图5A)或20mg/kg(图5B)的hu-IPN002处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CSF中的hu-IPN002水平。
图6提供了图4A和4B和图5A和5B中描绘的药代动力学数据的概览。
图7描绘了施用hu-IPN002抗体对用5mg/kg或20mg/kg的hu-IPN002抗体处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CSF中游离Tau水平的影响。
图8描绘了施用hu-IPN002抗体对用5mg/kg或20mg/kg的hu-IPN002抗体处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CSF中Aβ40水平的影响。
图9提供了2N4R Tau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72)与eTau4(SEQ ID NO:71)的氨基酸序列的比对。
图10描绘了来自可能患有慢性创伤性脑病的个体的CSF中Tau片段的存在。
图11A和11B提供了IPN001VH(图11A)和VL(图11B)的氨基酸序列。互补决定区(CDR)以粗体及下划线显示。
图12A和12B提供了IPN002VH(图12A)和VL(图12B)的氨基酸序列。互补决定区(CDR)以粗体及下划线显示。
图13描绘了IPN002VH变体1的氨基酸序列;以及编码该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图14描绘了IPN002VH变体2的氨基酸序列;以及编码该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图15描绘了IPN002VH变体3的氨基酸序列;以及编码该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图16描绘了IPN002VH变体4的氨基酸序列;以及编码该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图17描绘了IPN002Vκ变体1的氨基酸序列;以及编码该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图18描绘了IPN002Vκ变体2的氨基酸序列;以及编码该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图19描绘了IPN002Vκ变体3的氨基酸序列;以及编码该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图20描绘了IPN002Vκ变体4的氨基酸序列;以及编码该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
图21提供多种细胞外Tau多肽的氨基酸序列(按出现顺序分别为SEQ IDNOS 73-78)。
图22描绘了用5mg/kg或20mg/kg的hu-IPN002处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血清中的hu-IPN002水平,直至处理后56天。
图23描绘了用5mg/kg或20mg/kg的hu-IPN002处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的CSF中的hu-IPN002水平,直至处理后56天。
图24描绘了用5mg/kg或20mg/kg的hu-IPN002处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的CSF中的游离Tau水平,直至处理后56天。
图25描绘了用5mg/kg或20mg/kg的hu-IPN002处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的CSF中的Aβ40水平,直至处理后56天。
图26描绘了用0.5mg/kg、2mg/kg、5mg/kg、或20mg/kg的hu-IPN002处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血清中的hu-IPN002水平,直至处理后57天。
图27描绘了用0.5mg/kg、2mg/kg、5mg/kg、或20mg/kg的hu-IPN002处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的CSF中的hu-IPN002水平,直至处理后57天。
图28描绘了用0.5mg/kg、2mg/kg、5mg/kg、或20mg/kg的hu-IPN002处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的CSF中的游离Tau水平,直至处理后57天。
图29A-29B比较了用0.5mg/kg、2mg/kg、5mg/kg、或20mg/kg的hu-IPN002处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中的游离Tau CSF水平,直至处理后57天。
图30A-30B比较了用0.5mg/kg、2mg/kg、5mg/kg、或20mg/kg的hu-IPN002处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的CSF中的Aβ40水平,直至处理后57天,所述Aβ40水平用内部测定评估。
图31A-31B比较了用0.5mg/kg、2mg/kg、5mg/kg、或20mg/kg的hu-IPN002处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的CSF中的Aβ40水平,直至处理后57天,所述Aβ40水平用Millipore测定评估。
图32描绘了用hu-IPN002多剂方案处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血清中hu-IPN002的第1天水平。
图33描绘了用hu-IPN002多剂方案处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血清中hu-IPN002的第29天水平。
图34描绘了用hu-IPN002多剂方案处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血清中hu-IPN002的第57天水平。
图35描绘了用hu-IPN002多剂方案处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的CSF中hu-IPN002的第1天水平。
图36描绘了用hu-IPN002多剂方案处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的CSF中hu-IPN002的第29天水平。
图37描绘了用hu-IPN002多剂方案处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的CSF中hu-IPN002的第57天水平。
图38描绘了用hu-IPN002多剂方案处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的CSF中的游离Tau水平,直至第112天。
图39描绘了用在第1、29、和57天(第2组)20mg/kg的hu-IPN002多剂方案处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对比对照(第1组)的CSF中的游离Tau水平,直至第169天。
图40描绘了用hu-IPN002多剂方案处理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的CSF中的Aβ40水平,直至第112天。
图41描绘了10mpk IV输注后人中游离hu-IPN002和游离eTau的模拟血清和CSF浓度。
图42描绘了700mg Q4W(短横虚线)和700mg加载剂+280mg Q4W(点虚线)给药方案后预测的人血浆浓度-时间图谱。
图43描绘了700mg Q4W(短横虚线)和700mg加载剂+280mg Q4W(点虚线)给药方案后预测的人血浆eTau浓度-时间图谱。
定义
术语“抗体”和“免疫球蛋白”包括任何同种型的抗体或免疫球蛋白,保留对抗原的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片段,包括但不限于Fab、Fv、scFv、和Fd片段、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单链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和包含抗体的抗原结合部分和非抗体蛋白的融合蛋白。可以例如用放射性同位素、生成可检测产物的酶、荧光蛋白等来可检测地标记抗体。抗体可以进一步与其它模块,诸如特异性结合对的成员,例如生物素(生物素-亲合素特异性结合对的成员)等缀合。抗体也可以与固体支持物结合,所述固体支持物包括但不限于聚苯乙烯板或珠,等等。该术语还涵盖Fab’、Fv、F(ab’)2、和或保留对抗原的特异性结合的其它抗体片段,和单克隆抗体。抗体可以是单价的或二价的。
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人源化免疫球蛋白”指包含不同起源的免疫球蛋白部分的免疫球蛋白,其中至少一个部分包含人起源的氨基酸序列。例如,人源化抗体可以包含自具有所需特异性的非人起源(诸如小鼠)的免疫球蛋白衍生的部分和自人起源的免疫球蛋白序列衍生的部分(例如嵌合免疫球蛋白),它们通过常规技术(例如合成)化学连接在一起或者用遗传工程技术制备为连续多肽(例如,可以表达编码嵌合抗体的各蛋白部分的DNA以产生连续多肽链)。人源化免疫球蛋白的另一个例子是含有一个或多个免疫球蛋白链的免疫球蛋白,所述免疫球蛋白链包含自非人起源的抗体衍生的CDR和自人起源的轻链和/或重链衍生的框架区(例如具有或没有框架变化的CDR嫁接抗体)。术语人源化免疫球蛋白也涵盖嵌合或CDR嫁接的单链抗体。参见例如Cabilly等,美国专利No.4,816,567;Cabilly等,欧洲专利No.0,125,023B1;Boss等,美国专利No.4,816,397;Boss等,欧洲专利No.0,120,694B1;Neuberger,M.S.等,WO 86/01533;Neuberger,M.S.等,欧洲专利No.0,194,276B1;Winter,美国专利No.5,225,539;Winter,欧洲专利No.0,239,400B1;Padlan,E.A.等,欧洲专利申请No.0,519,596A1。关于单链抗体,还可参见Ladner等,美国专利No.4,946,778;Huston,美国专利No.5,476,786;和Bird,R.E.等,Science,242:423-426(1988)。
例如,可以使用合成和/或重组核酸制备编码期望人源化链的基因(例如cDNA)来生成人源化免疫球蛋白。例如,可以使用PCR诱变法来改变编码人或人源化的链的DNA序列(诸如来自之前已人源化的可变区的DNA模板),来构建编码人源化可变区的核酸(例如DNA)序列(参见例如Kamman,M.等,Nucl.Acids Res.,17:5404(1989);Sato,K.等,Cancer Research,53:851-856(1993);Daugherty,B.L.等,Nucleic Acids Res.,19(9):2471-2476(1991);和Lewis,A.P.和J.S.Crowe,Gene,101:297-302(1991))。使用这些或其它合适的方法,还可以容易地生成变体。例如,可以诱变克隆的可变区,并且可以选择编码具有期望特异性的变体的序列(例如从噬菌体文库中;参见例如Krebber等,美国专利No.5,514,548;Hoogenboom等,WO 93/06213,1993年4月1日公布)。
“抗体片段”包含完整抗体的部分,例如完整抗体的抗原结合或可变区。抗体片段的例子包括Fab、Fab′、F(ab′)2、和Fv片段;双抗体(diabody);线性抗体(Zapata等,Protein Eng.8(10):1057-1062(1995));单链抗体分子;和由抗体片段形成的多特异性抗体。木瓜蛋白酶对抗体的消化生成两个各具有单个抗原结合位点的相同抗原结合片段(称作“Fab”片段)和一个残留的“Fc”片段(名称反映容易结晶的能力)。胃蛋白酶处理生成F(ab′)2片段,其具有两个抗原结合位点,并且仍能够交联抗原。
“Fv”是含有完整的抗原识别和结合位点的最小抗体片段。此区域由紧密的非共价联合的一个重链可变域和一个轻链可变域的二聚体组成。在此构造中,每个可变域的3个CDR相互作用以限定VH-VL二聚体的表面上的抗原结合位点。6个CDR共同对抗体赋予抗原结合特异性。然而,即使单个可变域(或Fv的一半,其仅包含对抗原特异性的3个CDR)也具有识别并结合抗原的能力,尽管亲和力比完整的结合位点低。
“Fab”片段还含有轻链的恒定域和重链的第一恒定域(CH1)。Fab片段与Fab′片段的差异在于重链CH1域的羧基端添加了几个残基,包括来自抗体铰链区的一个或多个半胱氨酸。Fab′-SH是本文中如下Fab′的名称,其中恒定域的半胱氨酸残基携带游离的硫醇基团。F(ab′)2抗体片段最初以成对的Fab′片段生成,所述Fab′片段具有它们之间的铰链半胱氨酸。还知道抗体片段的其它化学偶联。
来自任何脊椎动物物种的抗体(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基于其恒定域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归入两个明显不同的型(称作κ和λ)之一。根据其重链的恒定域的氨基酸序列,免疫球蛋白可以归入不同的类。存在有五大类免疫球蛋白:IgA、IgD、IgE、IgG、和IgM,并且这些中的几种可以进一步分成亚类(同种型),例如IgG1、IgG2、IgG3、IgG4、IgA和IgA2。
“单链Fv”或“sFv”抗体片段包含抗体的VH和VL域,其中这些域存在于单一多肽链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Fv多肽进一步包含VH和VL域之间的多肽接头,其使sFv能够形成抗原结合的期望结构。关于sFv的综述,参见Pluckthun,于The Pharmacology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卷113,Rosenburg和Moore编,Springer-Verlag,New York,第269-315页(1994)。
术语“双抗体”指具有两个抗原结合位点的小抗体片段,该片段包含在同一多肽链(VH-VL)中相连的重链可变域(VH)和轻链可变域(VL)。通过使用短至不能容许同一链上的两个域之间进行配对的接头,迫使域与另一条链的互补域配对,并且创建两个抗原结合位点。双抗体更完整描述于例如EP404,097;WO 93/11161;和Hollinger等(1993)Proc.Natl.Acad.Sci.USA90:6444-6448。
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亲和力”指两种药剂(例如抗体和抗原)的可逆结合的平衡常数,并且表示为解离常数(Kd)。亲和力可以比抗体对无关氨基酸序列的亲和力大至少1倍,大至少2倍,大至少3倍,大至少4倍,大至少5倍,大至少6倍,大至少7倍,大至少8倍,大至少9倍,大至少10倍,大至少20倍,大至少30倍,大至少40倍,大至少50倍,大至少60倍,大至少70倍,大至少80倍,大至少90倍,大至少100倍,或大至少1000倍或更多。抗体对靶蛋白的亲和力可以是例如约100纳摩尔(nM)至约0.1nM,约100nM至约1皮摩尔(pM),或约100nM至约1飞摩尔(fM)或更多。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亲合力”指两个或更多个药剂的复合物对稀释后解离的抗性。术语“免疫反应性”和“优先结合”就抗体和/或抗原结合片段而言在本文中可互换使用。
术语“结合”指由于例如共价、静电、疏水、和离子和/或氢键相互作用,包括诸如盐桥和水桥等相互作用引起的两个分子间的直接联合。一种合适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至Tau多肽内的表位。非特异性结合会指以小于约10-7M的亲和力结合,例如以10-6M,10-5M,10-4M等的亲和力结合。
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CDR”或“互补决定区”意指重链和轻链多肽两者的可变区内发现的非连续的抗原结合位点。CDR已经由Kabat等,J.Biol.Chem.252:6609-6616(1977);Kabat等,U.S.Dept.of Health and HumanServices,“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1991);Chothia等,J.Mol.Biol.196:901-917(1987);和MacCallum等,J.Mol.Biol.262:732-745(1996)描述,其中定义包括在彼此比较时氨基酸残基的子集或交叠。不过,任一定义指抗体或嫁接抗体或其变体的CDR的应用意在本文中定义并使用的术语的范围内。涵盖了通过每篇上文引用的参考文献定义的CDR的氨基酸残基在下文表1中列出作为比较。
表1:CDR定义
Kabat1 Chothia2 MacCallum3
VH CDR1 31-35 26-32 30-35
VH CDR2 50-65 53-55 47-58
VH CDR3 95-102 96-101 93-101
VL CDR1 24-34 26-32 30-36
VL CDR2 50-56 50-52 46-55
VL CDR3 89-97 91-96 89-96
1残基编号遵循Kabat等,见上文的命名法
2残基编号遵循Chothia等,见上文的命名法
3残基编号遵循MacCallum等,见上文的命名法
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框架”在提及抗体可变区使用时意指抗体的可变区内的CDR区外部的所有氨基酸残基。可变区框架通常是长度为约100-120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的氨基酸序列,但是意图仅指CDR外部的那些氨基酸。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框架区”意图指以CDR隔开的框架的每个域。
“分离的”抗体指已经鉴定并从其天然环境的一种组分分离和/或回收的抗体。其天然环境的污染性组分是会干扰抗体的诊断或治疗用途的材料,并且可以包括酶、激素、和其他蛋白质性或非蛋白质性溶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抗体会纯化(1)至大于90%、大于95%、或大于98%(按抗体重量计),如通过Lowry法所确定的,例如超过99%(按重量计),(2)至足以通过使用旋转杯序列分析仪(spinning cup sequenator)获得N端或内部氨基酸序列的至少15个残基的程度,或(3)至同质性,其通过使用考马斯蓝或银染在还原性或非还原性条件下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的抗体包括重组细胞内原位的抗体,因为抗体的天然环境的至少一种组分不会存在。在一些情况中,通过至少一个纯化步骤制备分离的抗体。
术语“表位”或“抗原决定簇”意指抗原上受到免疫球蛋白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部位。自连续氨基酸或通过蛋白质三级折叠而并排的非连续氨基酸均能形成表位。自连续氨基酸形成的表位在暴露于变性溶剂时通常保留下来,而通过三级折叠形成的表位在用变性溶剂处理时通常丧失。表位通常包括至少3、4、5、6、7、8、9、10、11、12、13、14或15个氨基酸,呈独特的空间构象。用于确定给定抗体结合什么样的表位的方法(即表位定位)是本领域熟知的,并且包括例如免疫印迹和免疫沉淀测定法,其中测试来自Tau的交叠或连续肽与给定抗Tau抗体的反应性。确定表位空间构象的方法包括本领域中的技术和本文所描述的那些,例如X射线晶体学和二维核磁共振(参见例如Epitope Mapping Protocols in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卷66,G.E.Morris编(1996))。
其他技术包括例如表位定位方法,诸如抗原:抗体复合物晶体的X射线分析,其提供表位的原子解析。其他方法监测抗体对抗原片段或突变变异的抗原的结合,其中由于抗原序列内氨基酸残基修饰所致的结合丧失常被视为表位成分的指征。此外,也可以使用计算组合方法进行表位定位。这些方法依赖于感兴趣抗体从组合噬菌体展示肽文库亲和分离特定短肽的能力。然后将肽作为定义与用于筛选肽文库的抗体对应的表位的引导。为了进行表位定位,还开发了计算算法,已显示其定位不连续的构象表位。
术语“表位定位”意指鉴定抗体-抗原识别的分子决定簇的过程。
提到两种或更多种抗体的术语“结合至相同表位”意指所述抗体结合至相同的、交叠的或涵盖连续或不连续的氨基酸区段。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短语“结合至相同表位”不一定指抗体正好结合至相同的氨基酸。抗体所结合的精确氨基酸可以是不同的。例如,第一抗体可以结合至第二抗体所结合的氨基酸区段完全涵盖的氨基酸区段。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一抗体结合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区段,所述氨基酸区段与一个或多个受到第二抗体结合的区段显著交叠。出于本文目的,认为此类抗体“结合至相同表位”。
因而,本发明还涵盖了这样的抗体,所述抗体结合至Tau上的如下表位,其包含本文所述特定抗体所识别的表位的全部或部分(例如相同或交叠的区域或该区域之间的或跨越该区域的区域)。
本发明还涵盖了这样的抗体,所述抗体与本文所述的抗体竞争对Tau的结合。竞争结合的抗体可以使用常规技术来鉴定。此类技术包括例如免疫测定法,其显示一种抗体阻断另一种抗体对靶抗原的结合的能力,即竞争性结合测定法。在如下的测定法中确定竞争性结合,所述测定法中测试的免疫球蛋白抑制参考抗体对共同抗原(诸如Tau)的特异性结合。已知许多类型的竞争性结合测定法,例如:固相直接或间接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固相直接或间接酶免疫测定法(EIA)、夹心式竞争测定法(参见Stahli等,Methods inEnzymology 9:242(1983));固相直接生物素-亲合素EIA(参见Kirkland等,J.Immunol.137:3614(1986));固相直接标记化测定法,固相直接标记化夹心测定法(参见Harlow和Lane,Antibodies:A Laboratory Manual,Cold SpringHarbor Press(1988));使用I-125标记物的固相直接标记RIA(参见Morel等,Mol.Immunol.25(1):7(1988));固相直接生物素-亲合素EIA(Cheung等,Virology 176:546(1990));和直接标记化RIA(Moldenhauer等,Scand.J.Immunol.32:77(1990))。通常,此类测定法涉及使用结合至固体表面或细胞的纯化抗原,所述固体表面或细胞携带有不带标记物的测试免疫球蛋白或带标记物的参考免疫球蛋白二者之一。通过确定在测试免疫球蛋白存在下结合至固体表面或细胞的标记物的量来测量竞争性抑制。通常,测试免疫球蛋白是过量存在的。通常,当竞争性抗体过量存在时,其会将参考抗体对共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抑制至少50-55%、55-60%、60-65%、65-70%、70-75%或更多。术语“多肽”、“肽”和“蛋白”在本文中可互换使用,其意指任何长度的聚合形式的氨基酸,其可以包括遗传编码的和非遗传编码的氨基酸,化学或生化修饰的或衍生化的氨基酸,以及具有经修饰的肽主干的多肽。该术语包括融合蛋白,其包括但不限于具有异源氨基酸序列的融合蛋白,有或无N端甲硫氨酸残基的、具有异源和同源前导序列的融合体;带免疫学标签的蛋白;等等。
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治疗”和“处理”指获得期望的药理和/或生理效果。效果就完全或部分预防疾病或其症状而言可以是防范性的和/或就部分或完全治愈疾病和/或可归因于疾病的不利影响而言可以是治疗性的。如本文中使用的,“治疗/处理”涵盖哺乳动物中,特别是人中的疾病的任何治疗,并且包括:(a)预防疾病在受试者中发生,所述受试者可以具有疾病的素因,但是尚未诊断为具有疾病;(b)抑制疾病,即阻滞其形成;和(c)减轻疾病,即引起疾病消退。
术语“个体”、“受试者”、“宿主”和“患者”在本文中可互换使用,指哺乳动物,包括但不限于鼠(大鼠,小鼠)、非人灵长动物、人、犬、猫、有蹄动物(例如马、牛、绵羊、猪、山羊)等。
“治疗有效量”或“有效量”指在对哺乳动物或其它受试者施用抗Tau抗体以治疗疾病时足以实现对疾病的此类治疗的量。“治疗有效量”会根据抗Tau抗体,疾病及其严重性,和要治疗的受试者的年龄、重量等而变化。
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固定剂量”、“平剂量”和“平-固定剂量”可互换使用,并且意指不考虑患者重量或体表面积(BSA)而施用于患者的剂量。因此,固定或平剂量不以mg/kg剂量,而是以绝对量的药剂(例如抗Tau抗体)来提供。
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基于体表面积(BSA)的剂量”意指调整至个体患者的体表面积(BSA)的(例如抗Tau抗体的)剂量。基于BSA的剂量可以按mg/kg体重来提供。已发表了多种计算法用于不用直接测量而得出BSA,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Du Bois公式(参见Du Bois D,Du Bois EF(1916年6月)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7(6):863-71;及Verbraecken,J.等(2006年4月)Metabolism—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55(4):515-24)。其他示例性的BSA公式包括Mosteller公式(Mosteller RD.N Engl J Med.,1987;317:1098),Haycock公式(Haycock GB等,J Pediatr 1978,93:62-66),Gehan和George公式(GehanEA,George SL,Cancer Chemother Rep 1970,54:225-235),Boyd公式(Current,JD(1998)The Internet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2);及Boyd,Edith(1935)University of Minnesota.The Institute of Child Welfare,Monograph Series,No.x.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Fujimoto公式(Fujimoto S等,NipponEiseigaku Zasshi 1968;5:443-50),Takahira公式(Fujimoto S等,NipponEiseigaku Zasshi 1968;5:443-50),和Schlich公式(Schlich E等,Umschau 2010;57:178-183)。“生物样品”涵盖自个体获得的多种样品类型,并能用于诊断或监测测定法中。该定义涵盖血液及生物来源的其他液体样品,固体组织样品诸如活检标本或组织培养物或自其衍生的细胞及其后代。该定义还包括在获取后已经以任意方式操作过的样品,诸如用试剂处理、增溶、或某种成分(诸如多核苷酸)的富集。术语“生物样品”涵盖临床样品,且还包括培养中的细胞、细胞上清液、细胞裂解液、血清、血浆、生物流体、和组织样品。术语“生物样品”包括尿液、唾液、脑脊液、血液级分诸如血浆和血清、等等。
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急性tau病变”意指与受试者细胞外液(例如脑脊液(CSF)、组织间液(ISF)、血液、或血液级分(例如血液级分,诸如血清或血浆))中异常升高的Tau(例如与正常、对照水平的Tau相比升高)的突发(例如与对受试者脑部和/或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关组织的物理扰动相关的损害后细胞外液中Tau的升高)相关的疾病、病症或病况。此类损害通常继以细胞外液(例如CSF、ISF、血液和/或血液级分(例如血浆))中Tau在相对短的时间段内,例如数周或数月内(或更短的时间段)升高。此类损害的例子包括但不一定限于物理创伤(例如头部损伤)和中风。急性tau病变的非限制性例子是中风、慢性创伤性脑病、创伤性脑损伤、震荡、发作(seizures)、癫痫(例如Dravet综合征(也称为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痫(SMEI))、和急性铅脑病。
短语“创伤性脑损伤”(也称为“TBI”)是获得性脑损伤的一种形式,其在创伤引发对脑的损害(例如由外力引发的对脑的损伤)时发生。例如,TBI能在头部突然且猛烈地撞击物体时(例如在坠落、车祸、体育运动事件、或以任意数目的不同方式期间)或物体刺穿头骨并进入脑组织时发生。两种类型的TBI均能导致脑组织受伤(bruised),脑内部出血、脑内大或小撕裂伤、和/或神经损伤,其由剪切力所致。脑部还可能经历一些次级类型的损伤,诸如肿胀、发热、发作、或神经学化学物质失衡。TBI的症状可以是轻度、中度或重度的,取决于脑损伤的程度。具有轻度TBI的人可能保留意识或可能经历数秒钟或数分钟的意识丧失。轻度TBI的其他症状包括头痛、意识错乱(confusion)、眩晕、头晕、视力模糊或眼睛疲惫、耳鸣、口中不快的味觉、疲乏或昏睡、睡眠模式改变、行为或情绪变化、及记忆、集中、注意力、或思考困难。具有中度或重度TBI的人可能显示出这些相同的症状,但可能还具有转坏的或不祛的头痛、反复呕吐或恶心、惊厥或发作、不能从睡眠觉醒、双眼瞳孔一个或两个扩大、口齿不清、四肢无力或麻木、协调性丧失、和意识错乱加重、不安、或激动。TBI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弥漫性轴索损伤、震荡、挫伤、对冲损伤、二次受击综合征、穿通伤、摇晃婴儿综合征、及闭锁综合征。
本文中使用“慢性tau病变”来一般性意指与受试者细胞外液中升高的Tau徐发(例如细胞外液(例如CSF、ISF、血液、和/或血液级分(例如血浆))中Tau在相对长时间段(例如数年,例如数十年)的积累)相关的病况。慢性tau病变包括但不一定限于:阿尔茨海默(Alzheimer)氏病、肌萎缩侧索硬化/帕金森-痴呆综合征、嗜银颗粒痴呆、英国型淀粉样血管病变、大脑淀粉样血管病变、皮质基底变性(corticobasal degeneration)、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Creutzfeldt-Jakob)病、拳击手痴呆、具钙化的弥散性神经纤维缠结、唐(Down)氏综合症、额颞痴呆(FTD)、与17号染色体连锁的具帕金森病的额颞痴呆、额颞叶退化、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病、哈勒沃登-施帕茨(Hallervorden-Spatz)病、包涵体肌炎、多系统萎缩、强直性肌营养不良、C型尼曼-皮克(Niemann-Pick)病、具神经纤维缠结的非关岛人运动神经元病、皮克(Pick)氏病、脑炎后的帕金森病、朊病毒蛋白质大脑淀粉样血管病、进行性皮质下胶质增生、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仅缠结的痴呆、和多发梗塞性痴呆。
在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前,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描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因此,其当然可以变化。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案,而并不意为限制性的,因为本发明的范围仅会以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在提供了数值范围的情况下,应当理解所述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居间数值(至下限单位的十分之一,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叙述)和所述范围中的任何其他所述或居间数值涵盖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以独立包括在较小的范围中,并且也涵盖在本发明内,服从所述范围中任何明确排除的限度。在所述范围包含一个或两个限度的情况下,排除那些包括的限度之任一或两者的范围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科技术语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具有相同的意义。虽然与本文中描述的方法和材料类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也可以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使用,但是现在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本文中提及的所有出版物在此通过提及并入本文以公开并描述与引用出版物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
应当注意到,如本文中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个/种”和“所述/该”包括复数指示物,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因此,例如,提及“一种抗Tau抗体”包括多种此类抗体,并且提及“所述tau病变”包括提及一种或多种tau病变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等同方案,等等。进一步注意到权利要求书可以以排除任何任选要素的方式撰写。因此,对于结合权利要求要素叙述使用诸如“单独”、“仅”等排除式术语,或使用“否定”限制,此叙述意在充当在先基础。
应当了解,为了清楚起见而在不同实施方案的背景中描述的本发明的某些特征也可以在单个实施方案中组合提供。相反,为了简短起见而在单个实施方案的背景中描述的本发明的多个特征也可以分开提供或在任何合适的亚组合中提供。本发明明确涵盖了属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所有组合,并且其在本文中公开,就像每一个组合单独且明确公开一样。另外,本发明还明确涵盖各个实施方案及其要素的所有亚组合,并且在本文中公开,就像每一个此类亚组合单独且明确在本文中公开一样。
提供本文中讨论的出版物,仅仅是因为它们在本申请的提交日前公开。本文中的任何内容不应解释为承认本发明没有资格凭借发明在先而早于此类出版物。而且,提供的出版日期可能不同于实际的出版日期,这可能需要独立确认。
发明详述
本发明提供用于治疗个体中tau病变的方法。
治疗tau病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该方法通常涉及将有效量的抗Tau抗体或包含抗Tau抗体的药物组合物施用于对其有需要的个体。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Tau的N端区域内的表位。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细胞外Tau(eTau)的N端区域内的表位。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抗体是人源化的。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细胞外液是脑脊液(CSF)、组织间液(ISF)、血液、或血液级分(例如血液级分如血清或血浆)。在一些情况下,所述tau病变是急性tau病变,如中风、慢性创伤性脑病、创伤性脑损伤、震荡、发作、癫痫(例如Dravet综合征,也称为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痫(SMEI))、和急性铅脑病。如Gheyara等所述,Tau降低在Dravet综合征或其他难治的遗传癫痫中可能是具有治疗益处的(Ann Neurol.2014Sep;76(3):443-56)。因而,本文所述的方法可能对于治疗任何急性tau病变(包括例如癫痫(例如Dravet综合征))是有用的。
在一些情况下,游离Tau的水平是降低的。“游离Tau”意指未结合至抗Tau抗体的Tau多肽。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游离Tau是细胞外Tau(eTau)。总体Tau包括游离Tau和结合至抗Tau抗体的Tau。在一些情况下,总体Tau的水平是降低的。在一些情况下,细胞外液中结合Tau(结合至抗Tau抗体的Tau)的水平是升高的。
本发明提供治疗个体中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该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个体的细胞外液(例如CSF、ISF、血液、或血液级分(例如血清或血浆))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的水平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的36小时内是显著降低的。例如,在一些情况下,抗Tau抗体的有效量,是对于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的48小时、36小时、24小时、12小时、8小时、4小时、2小时、1小时、30分钟、15分钟、或5分钟内显著降低细胞外液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有效的量。例如,在一些情况下,抗Tau抗体的有效量,是对于在5分钟至约10分钟、约10分钟至约15分钟、约15分钟至约30分钟、约30分钟至约1小时、约1小时至约2小时、约2小时至约4小时、约4小时至约8小时、约8小时至约12小时、约12小时至约24小时、约24小时至约36小时、约24至约48小时、或约36小时至约48小时内显著降低细胞外液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有效的量。
个体细胞外液(例如CSF、ISF、血液、或血液级分(例如血清或血浆))中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的显著降低是至少10%降低、至少15%降低、至少20%降低、至少25%降低、至少30%降低、至少40%降低、至少45%降低、至少50%降低、至少75%降低、至少80%降低、至少85%降低、至少90%降低、至少95%降低、或大于90%降低。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细胞外液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降低至正常、对照水平(例如约100pg/ml)。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细胞外液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降低至不可检测的水平。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细胞外液是CSF。在其他情况下,所述细胞外液是组织间液(ISF)。在其他情况下,所述细胞外液是血浆。在其他情况下,所述细胞外液是全血。在其他情况下,所述细胞外液是血清。
本发明提供治疗个体中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该方法通常涉及对所述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个体细胞外液(例如CSF、ISF、血液、或血液级分(例如血清或血浆))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
个体的细胞外液中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的显著降低是至少10%降低、至少15%降低、至少20%降低、至少25%降低、至少30%降低、至少35%降低、至少40%降低、至少45%降低、至少50%降低、至少55%降低、至少60%降低、至少65%降低、至少70%降低、至少75%降低、至少80%降低、至少85%降低、至少90%降低、至少95%降低、或大于90%降低。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细胞外液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降低至正常、对照水平(例如约100pg/ml)。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细胞外液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降低至不可检测的水平。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细胞外液是CSF。在其他情况下,所述细胞外液是组织间液(ISF)。在其他情况下,所述细胞外液是血浆。在其他情况下,所述细胞外液是血清。在其他情况下,所述细胞外液是全血。
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细胞外液(例如CSF、ISF、血液、或血液级分(例如血清或血浆))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其中抗Tau抗体对于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的48小时内显著降低细胞外液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例如,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细胞外液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其中抗Tau抗体对于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的48小时、36小时、24小时、12小时、8小时、4小时、2小时、1小时、或30分钟(或小于30分钟)内显著降低细胞外液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例如,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细胞外液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其中抗Tau抗体对于在约15分钟至约30分钟、约30分钟至约1小时、约1小时至约2小时、约2小时至约4小时、约4小时至约8小时、约8小时至约12小时、约12小时至约24小时、约24小时至约36小时、或约36小时至约48小时的时间段内显著降低细胞外液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
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细胞外液(例如CSF、ISF、血液、或血液级分(例如血清或血浆))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其中降低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后维持至少2小时的时间段。例如,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细胞外液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其中降低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后维持至少2小时、至少4小时、至少8小时、至少12小时、至少24小时、至少36小时、至少48小时、至少72小时、至少96小时、至少120小时、至少144小时、至少168小时、或大于168小时的时间段。例如,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细胞外液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其中降低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维持约2小时至约4小时、约4小时至约8小时、约8小时至约12小时、约12小时至约24小时、约24小时至约36小时、约36小时至约48小时、约48小时至约72小时、约72小时至约96小时、约96小时至约120小时、约120小时至约144小时、约144小时至约168小时、或大于168小时(例如8天、10天、14天、或大于14天)的时间段。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细胞外液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其中降低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维持至少7天、至少10天、至少2周、或至少4周的时间段。例如,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细胞外液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其中降低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维持约7天至约10天、约10天至约2周、或约2周至约4周、或大于4周(例如3个月、4个月、6个月、或大于6个月)的时间段。
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细胞外液(例如CSF、ISF、血液、或血液级分(例如血清或血浆))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其中降低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维持一个时间段,所述时间段提供细胞外液(例如CSF、ISF、血液、或血液级分(例如血清或血浆))中Aβ水平的降低。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细胞外液中Abeta(Aβ)的水平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后约1天至约25天的时间段内是显著降低的。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细胞外液中的Aβ水平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后约1天至约5天、约5天至约10天、约10天至约15天、约15天至约20天、或约20天至约25天的时间段内是显著降低的。可以施用所述抗Tau抗体以提供对Aβ水平随时间的连续抑制。Aβ包括Aβ40和Aβ42。在一些情况下,Aβ40水平是降低的。在一些情况下,Aβ42水平是降低的。在一些情况下,Aβ40和Aβ42水平都是降低的。Aβ水平的“显著降低”是与未施用所述抗Tau抗体条件下的Aβ水平相比(例如与施用所述抗Tau抗体之前的Aβ水平相比),Aβ水平的至少5%降低、至少10%降低、至少15%降低、至少20%降低、至少25%降低、至少30%降低、至少40%降低、至少45%降低、至少50%降低、或大于50%降低。
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细胞外液(例如CSF、ISF、血液、或血液级分(例如血清或血浆))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其中所述细胞外液是CSF。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细胞外液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其中所述细胞外液是ISF。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细胞外液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其中所述细胞外液是血浆。
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细胞外液(例如CSF、ISF、血液、或血液级分(例如血清或血浆))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其中抗Tau抗体通过皮下施用(例如通过皮下注射)来施用。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细胞外液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其中抗Tau抗体通过鞘内施用来施用。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细胞外液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其中抗Tau抗体通过静脉内施用(例如通过静脉内注射)来施用。
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细胞外液(例如CSF、ISF、血液、或血液级分(例如血清或血浆))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其中抗Tau抗体以约0.1mg/kg体重至约50mg/kg体重的量施用。例如,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细胞外液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其中抗Tau抗体以约0.1mg/kg体重至约0.5mg/kg体重、约0.5mg/kg体重至约1mg/kg体重、约1mg/kg体重至约5mg/kg体重、约5mg/kg体重至约10mg/kg体重、约10mg/kg体重至约15mg/kg体重、约15mg/kg体重至约20mg/kg体重、约20mg/kg体重至约25mg/kg体重、约25mg/kg体重至约30mg/kg体重、约30mg/kg体重至约35mg/kg体重、约35mg/kg体重至约40mg/kg体重、约40mg/kg体重至约45mg/kg体重、或约45mg/kg体重至约50mg/kg体重、或多于50mg/kg体重的量施用。
在一些情况下,抗Tau抗体以约0.1mg/kg体重至约0.5mg/kg体重、约0.5mg/kg体重至约1mg/kg体重、约1mg/kg体重至约5mg/kg体重、约5mg/kg体重至约10mg/kg体重、约10mg/kg体重至约15mg/kg体重、约15mg/kg体重至约20mg/kg体重、约20mg/kg体重至约25mg/kg体重、约25mg/kg体重至约30mg/kg体重、约30mg/kg体重至约35mg/kg体重、约35mg/kg体重至约40mg/kg体重、约40mg/kg体重至约45mg/kg体重、或约45mg/kg体重至约50mg/kg体重、或多于50mg/kg体重的量施用;且所述抗Tau抗体以单剂施用。
在一些情况下,抗Tau抗体以约0.1mg/kg体重至约0.5mg/kg体重、约0.5mg/kg体重至约1mg/kg体重、约1mg/kg体重至约5mg/kg体重、约5mg/kg体重至约10mg/kg体重、约10mg/kg体重至约15mg/kg体重、约15mg/kg体重至约20mg/kg体重、约20mg/kg体重至约25mg/kg体重、约25mg/kg体重至约30mg/kg体重、约30mg/kg体重至约35mg/kg体重、约35mg/kg体重至约40mg/kg体重、约40mg/kg体重至约45mg/kg体重、或约45mg/kg体重至约50mg/kg体重、或多于50mg/kg体重的量施用;且所述抗Tau抗体以多剂(2剂或更多剂)施用。
在一些情况下,抗Tau抗体以约0.1mg/kg体重至约0.5mg/kg体重、约0.5mg/kg体重至约1mg/kg体重、约1mg/kg体重至约5mg/kg体重、约5mg/kg体重至约10mg/kg体重、约10mg/kg体重至约15mg/kg体重、约15mg/kg体重至约20mg/kg体重、约20mg/kg体重至约25mg/kg体重、约25mg/kg体重至约30mg/kg体重、约30mg/kg体重至约35mg/kg体重、约35mg/kg体重至约40mg/kg体重、约40mg/kg体重至约45mg/kg体重、或约45mg/kg体重至约50mg/kg体重、或多于50mg/kg体重的量施用;且所述抗Tau抗体以多剂施用,例如所述抗Tau抗体以每小时1次、每2小时1次、每3小时1次、每4小时1次、每5小时1次、每6小时1次、每7小时1次、每8小时1次、每9小时1次、每10小时1次、每12小时1次、每24小时1次、每48小时1次、每3天1次、每4天1次、每5天1次、每6天1次、每7天1次、每2周1次、每月1次、每2个月1次、每4个月1次、每6个月1次、或每年1次施用。
在一些情况下,抗Tau抗体以约0.1mg/kg体重至约0.5mg/kg体重、约0.5mg/kg体重至约1mg/kg体重、约1mg/kg体重至约5mg/kg体重、约5mg/kg体重至约10mg/kg体重、约10mg/kg体重至约15mg/kg体重、约15mg/kg体重至约20mg/kg体重、约20mg/kg体重至约25mg/kg体重、约25mg/kg体重至约30mg/kg体重、约30mg/kg体重至约35mg/kg体重、约35mg/kg体重至约40mg/kg体重、约40mg/kg体重至约45mg/kg体重、或约45mg/kg体重至约50mg/kg体重、或多于50mg/kg体重的量施用;且所述抗Tau抗体以多剂施用,例如初始剂的抗Tau抗体在与对受试者脑的物理损伤和/或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组织相关的导致Tau水平升高的损害的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2天、4天、1周、2周、4周、或2个月内施用;而后续剂的抗Tau抗体在施用初始剂的抗Tau抗体后约1小时至约1年或更多(例如约1小时至约4小时、约4小时至约8小时、约8小时至约12小时、约12小时至约24小时、约24小时至约2天、约2天至约4天、约4天至约7天、约1周至约2周、约2周至约4周、约4周至约2个月、约2个月至约4个月、约4个月至约6个月、约6个月至约1年、或大于1年)的时间段施用。
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细胞外液(例如CSF、ISF、血液、或血液级分(例如血清或血浆))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其中抗Tau抗体以单次推注(bolus injection)施用。
在其他情况下,本发明的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细胞外液(例如CSF、ISF、血液、或血液级分(例如血清或血浆))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其中抗Tau抗体以多剂(例如2、3、4、5、或更多剂)施用。当施用多剂时,给药间隔可以是每小时、每2小时、每3小时、每4小时、每5小时、每6小时、每7小时、每8小时、每9小时、每10小时、每12小时、每24小时、每48小时、每3天、每4天、每5天、每6天、每7天,等等。
本发明提供了治疗个体中的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涉及对该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提供所述个体的脑脊液(CSF)中的最小限度抗Tau抗体的浓度是有效的。在一些情况下,所述CSF中最小限度抗Tau抗体浓度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的30分钟内达到。在一些情况下,所述CSF中最小限度抗Tau抗体浓度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的1小时内达到。在一些情况下,所述CSF中最小限度抗Tau抗体浓度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的48小时、36小时、24小时、12小时、8小时、4小时、2小时、1小时、或30分钟(或低于30分钟)内达到。在一些情况下,所述CSF中最小限度抗Tau抗体浓度在约15分钟至约30分钟、约30分钟至约1小时、约1小时至约2小时、约2小时至约4小时、约4小时至约8小时、约8小时至约12小时、约12小时至约24小时、约24小时至约36小时、或约36小时至约48小时的时间段内达到。
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用于治疗个体中的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该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提供所述个体的脑脊液(CSF)中的最小限度抗Tau抗体的浓度是有效的,其中所述CSF中最小限度抗Tau抗体浓度是至少20ng/ml。例如,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用于治疗个体中的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该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提供所述个体的脑脊液(CSF)中的最小限度抗Tau抗体的浓度是有效的,其中所述CSF中最小限度抗Tau抗体浓度是至少20ng/ml、至少25ng/ml、至少30ng/ml、至少40ng/ml、至少50ng/ml、至少60ng/ml、至少75ng/ml至少100ng/ml、至少125ng/ml、至少150ng/ml、至少175ng/ml、至少200ng/ml、至少250ng/ml、至少300ng/ml、至少350ng/ml、至少400ng/ml、至少450ng/ml、至少500ng/ml、至少550ng/ml、至少600ng/ml、至少650ng/ml、至少700ng/ml、至少750ng/ml、或至少800ng/ml。例如,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用于治疗个体中的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该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提供所述个体的脑脊液(CSF)中的最小限度抗Tau抗体的浓度是有效的,其中所述CSF中最小限度抗Tau抗体浓度是约20ng/ml至约30ng/ml、约30ng/ml至约40ng/ml、约40ng/ml至约50ng/ml、约50ng/ml至约60ng/ml、约60ng/ml至约75ng/ml、约75ng/ml至约100ng/ml、约100ng/ml至约150ng/ml、约150ng/ml至约200ng/ml、约200ng/ml至约250ng/ml、约250ng/ml至约300ng/ml、约300ng/ml至约350ng/ml、约350ng/ml至约400ng/ml、约400ng/ml至约450ng/ml、约450ng/ml至约500ng/ml、约500ng/ml至约550ng/ml、约550ng/ml至约600ng/ml、约600ng/ml至约700ng/ml、约700ng/ml至约800ng/ml、或多于800ng/ml。
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用于治疗个体中的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该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提供所述个体的脑脊液(CSF)中的最小限度抗Tau抗体的浓度是有效的,其中所述CSF中最小限度抗Tau抗体浓度提供至少2:1的CSF中抗Tau抗体对Tau摩尔比率。例如,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用于治疗个体中的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该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提供所述个体的脑脊液(CSF)中的最小限度抗Tau抗体的浓度是有效的,其中所述CSF中最小限度抗Tau抗体浓度提供至少2:1、至少2.5:1、至少3:1、至少3.5:1、至少4:1、至少4.5:1、至少5:1、至少6:1、至少7:1、至少8:1、至少9:1、或至少10:1的CSF中抗Tau抗体对Tau摩尔比率。
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用于治疗个体中的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该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提供所述个体的脑脊液(CSF)中的最小限度抗Tau抗体的浓度是有效的,其中所述急性tau病变是创伤性脑损伤。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用于治疗个体中的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该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提供所述个体的脑脊液(CSF)中的最小限度抗Tau抗体的浓度是有效的,其中所述急性tau病变是中风。
本发明提供用于治疗个体中的创伤性脑损伤(TBI)的方法,该方法通常涉及对该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个体的细胞外液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抗体在创伤性脑损伤的48小时内施用。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抗体在TBI的48小时、36小时、24小时、12小时、8小时、4小时、2小时、1小时、或30分钟(或少于30分钟)内施用。
本发明提供用于治疗个体中的中风的方法,该方法通常涉及对该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个体的细胞外液中的Tau(例如总体Tau和/或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抗体在中风的48小时内施用。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抗体在中风的48小时、36小时、24小时、12小时、8小时、4小时、2小时、1小时、或30分钟(或少于30分钟)内施用。
细胞外液中未结合至抗eTau抗体的游离Tau(例如游离的胞外Tau(eTau))量可以如下确定。游离Tau量可以通过包含下述步骤的方法来确定:a)将固定化抗体与获取自个体的细胞外液(例如CSF、ISF、血清、血液、或血浆)样品接触,其中所述固定化的抗体与施用于个体的抗eTau抗体竞争对eTau的结合,且其中所述接触是在适于未结合的eTau结合至所述固定化抗体的条件下进行的;和b)确定结合至所述固定化抗体的eTau的量。结合至固定化抗体的eTau的量是未结合至样品中抗Tau抗体的eTau的量的指征。在一些情况下,用带可检测标记的第三抗体来确定结合至固定化抗体的eTau的量,所述第三抗体不与所述固定化抗体竞争对eTau的结合。
抗体
适于用于本发明中的抗Tau抗体(或来源于所述抗体的VH/VL域或CDR)可以用本领域所熟知的方法产生。或者,可以使用本领域公认的抗Tau抗体。与这些本领域熟知的抗体的任一种结合至相同的Tau表位和/或与其竞争对Tau的结合的抗体也是可以使用的。
一个示例性的抗Tau抗体是hu-IPN002(也称为IPN007和IPN002变体2),其包含重链和轻链(其分别具有SEQ ID NO:37和41所示序列),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和变体。hu-IPN002是结合至细胞外Tau的人源化免疫球蛋白(IgG4)单克隆抗体。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包含hu-IPN002的重链和轻链CDR或可变区。因而,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包含hu-IPN002的VH区的CDR1、CDR2、和CDR3域(其具有SEQ ID NO:37所示序列),和hu-IPN002的VL区的CDR1、CDR2、和CDR3域(其具有SEQ ID NO:41所示序列)。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包含重链CDR1、CDR2、和CDR3域(其分别具有SEQ ID NO:10、11、和12所示序列)和轻链CDR1、CDR2、和CDR3域(其分别具有SEQ IDNO:7、8、和9所示序列)。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包含VH和/或VL区,其分别具有SEQ ID NO:37和/或SEQ ID NO:4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包含重链可变区(VH)和/或轻链可变区(VL),其分别由SEQ ID NO:29和/或SEQ ID NO:33所示核酸序列编码。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与上述抗体竞争结合,和/或结合至Tau上的相同表位。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与上述抗体具有至少约90%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同一性(例如与SEQ ID NO:37或SEQ ID NO:41具有至少约90%、95%或99%可变区同一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结合Tau多肽N端区的抗体,及适于在本发明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中使用的抗体,是结合Tau的表位的抗体,所述表位在Tau的氨基酸2-176内,例如Tau的氨基酸2-15、氨基酸15-24、氨基酸24-50、氨基酸2-25、氨基酸15至50、氨基酸50至75、氨基酸40至60、氨基酸75至100、氨基酸60至80、氨基酸100至125、氨基酸80-115、氨基酸125至150、氨基酸115至140、氨基酸150至176,或氨基酸140至160内。示例性的Tau多肽示于图9中;适于治疗个体中的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抗体可以是特异性结合图9所示Tau多肽中的表位的人源化抗体。图21描绘了eTau多肽的例子;适于治疗个体中的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抗体可以是特异性结合图21所示Tau多肽中的表位的人源化抗体。
结合Tau多肽N端区的人源化抗体,及适于在本发明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中使用的人源化抗体,是结合Tau的表位的人源化抗体,所述表位在Tau的氨基酸2-176内,例如在氨基酸2-15、氨基酸15-24、氨基酸24-50、氨基酸2-25、氨基酸15至50、氨基酸50至75、氨基酸40至60、氨基酸75至100、氨基酸60至80、氨基酸100至125、氨基酸80-115、氨基酸125至150、氨基酸115至140、氨基酸150至176、或氨基酸140至160内。示例性的Tau多肽示于图9中;结合Tau多肽N端区的抗体,及适于在本发明治疗tau病变的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是特异性结合图9所示Tau多肽中的表位的人源化抗体。
在一些情况下,结合Tau多肽N端区的抗体,及适于在本发明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中使用的抗体,是结合Tau的氨基酸15-24内的表位的人源化抗Tau抗体。
在一些情况下,结合Tau多肽N端区的抗体,及适于在本发明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中使用的抗体,是结合Tau的表位的抗体,所述表位在Tau的氨基酸1-158内,例如Tau的氨基酸1-15、氨基酸7-13、氨基酸2-18、氨基酸15-24、氨基酸19-46、氨基酸24-50、氨基酸2-25、氨基酸25-30、氨基酸15至50、氨基酸28-126、氨基酸50至75、氨基酸40至60、氨基酸75至100、氨基酸60至80、氨基酸100至125、氨基酸80-115、氨基酸125至150、氨基酸115至140、或氨基酸150至158内,其中所述氨基酸编号基于2N4R Tau的氨基酸序号,如图9所示。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抗体是人源化的。
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方法涉及通过施用抗Tau抗体来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Tau的氨基酸1-158内的氨基酸残基,其中所述氨基酸编号基于图9所示的2N4R Tau氨基酸序列。在一些情况下,所施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Tau,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Tau的氨基酸2-18内的氨基酸残基。在一些情况下,所施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Tau,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是线性表位,且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Tau的氨基酸2-68内的氨基酸残基。在一些情况下,所施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Tau4多肽,所述Tau4多肽与SEQ ID NO:71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5%、至少98%、至少99%、或100%氨基酸序列同一性。在一些情况下,所施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Tau多肽内的线性表位,其中所述表位在Tau的氨基酸2-68内。在一些情况下,所施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Tau多肽内的线性表位,其中所述表位在Tau的氨基酸15-24内。在一些情况下,所施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Tau,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Tau的氨基酸7-13内的氨基酸残基,例如氨基酸EFEVMED(SEQ ID NO:21)。在一些情况下,所施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Tau,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Tau的氨基酸25-30内的氨基酸残基,例如氨基酸DQGGYT(SEQ ID NO:22)。在一些情况下,所施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Tau,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Tau的氨基酸28-126内的氨基酸残基,其中所述氨基酸编号基于图9所示的2N4R Tau氨基酸序列。在一些情况下,所施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Tau,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Tau的氨基酸150-158内的氨基酸残基,其中所述氨基酸编号基于图9所示的2N4R Tau氨基酸序列。在一些情况下,所施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Tau,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Tau的氨基酸19-46内的氨基酸残基,其中所述氨基酸编号基于图9所示的2N4R Tau氨基酸序列。
在一些情况下,本发明的方法涉及通过施用特异性结合细胞外Tau(eTau)的抗体来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Tau的氨基酸1-158内的氨基酸残基,其中所述氨基酸编号基于图9所示的2N4RTau氨基酸序列。在一些情况下,所施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eTau,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eTau的氨基酸2-18内的氨基酸残基。在一些情况下,所施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eTau,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是线性表位,且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eTau的氨基酸2-68内的氨基酸残基。在一些情况下,所施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eTau4多肽,所述eTau4多肽与SEQ IDNO:71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5%、至少98%、至少99%、或100%氨基酸序列同一性。在一些情况下,所施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eTau4多肽内的线性表位,其中所述表位在eTau4的氨基酸2-68内。在一些情况下,所施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eTau4多肽内的线性表位,其中所述表位在eTau4的氨基酸15-24内。在一些情况下,所施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eTau,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eTau的氨基酸7-13内的氨基酸残基,例如氨基酸EFEVMED(SEQ ID NO:21)。在一些情况下,所施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eTau,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eTau的氨基酸25-30内的氨基酸残基,例如氨基酸DQGGYT(SEQ ID NO:22)。在一些情况下,所施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eTau,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eTau的氨基酸28-126内的氨基酸残基,其中所述氨基酸编号基于图9所示的2N4R Tau氨基酸序列。在一些情况下,所施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eTau,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eTau的氨基酸150-158内的氨基酸残基,其中所述氨基酸编号基于图9所示的2N4R Tau氨基酸序列。在一些情况下,所施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eTau,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eTau的氨基酸19-46内的氨基酸残基,其中所述氨基酸编号基于图9所示的2N4R Tau氨基酸序列。
本发明提供治疗个体中的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该方法通常涉及对个体施用:a)有效量的抗体(例如单克隆抗体),该抗体可以任选地是人源化抗体,其结合Tau多肽的N端区域;或b)包含所述人源化抗体的药物组合物。
结合Tau多肽的N端区域的抗体(任选为人源化抗体,例如单克隆抗体)且适于在本发明的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中使用的抗体,是结合Tau的表位的抗体,所述表位在Tau的氨基酸1-158内,例如Tau的氨基酸1-15、氨基酸7-13、氨基酸2-18、氨基酸15-24、氨基酸19-46、氨基酸24-50、氨基酸2-25、氨基酸25-30、氨基酸15至50、氨基酸28-126、氨基酸50至75、氨基酸40至60、氨基酸75至100、氨基酸60至80、氨基酸100至125、氨基酸80-115、氨基酸125至150、氨基酸115至140、或氨基酸150至158内,其中所述氨基酸编号基于2N4R Tau的氨基酸序号,如图9所示。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抗体是人源化的。
在一些情况下,结合Tau多肽的N端区域、且适于在本发明的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中使用的抗体,是本发明的人源化抗Tau抗体。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抗体是结合Tau的氨基酸15-24内表位(例如线性表位)的人源化抗体。
在一些情况下,治疗个体中的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涉及对该个体施用有效量的抗Tau抗体,所述抗Tau抗体不需要存在Tau的2N插入子(2Ninsert)来结合至Tau。在一些情况下,适于在本发明治疗tau病变的方法中使用的抗Tau抗体所识别的表位不在Tau的2N插入子内。所述Tau的2N插入子包括图9所示的2N4R氨基酸序列的氨基酸45-102。
在一些情况下,结合Tau多肽的N端区域、且适于在本发明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中使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Tau,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Tau的氨基酸2-68内的氨基酸残基。在一些情况下,结合Tau多肽的N端区域、且适于在本发明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中使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细胞外Tau(eTau),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eTau的氨基酸2-68内的氨基酸残基。在一些情况下,结合Tau多肽的N端区域、且适于在本发明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中使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eTau,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是线性表位,且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eTau的氨基酸2-68内的氨基酸残基。在一些情况下,结合Tau多肽的N端区域、且适于在本发明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中使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eTau4多肽,所述eTau4多肽与SEQ ID NO:48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5%、至少98%、至少99%、或100%氨基酸序列同一性。在一些情况下,结合Tau多肽的N端区域、且适于在本发明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中使用的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eTau4多肽内的线性表位,其中所述表位在eTau4的氨基酸2-68内。在上述实施方案的任一项中,所述抗体可以是人源化的。
在一些情况下,结合Tau多肽的N端区域、且适于在本发明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Tau的氨基酸1-158内的氨基酸残基,其中所述氨基酸编号基于Tau的2N4R形式,例如如图9所示。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所述抗体是人源化的。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所述表位是线性表位。
在一些情况下,结合Tau多肽的N端区域、且适于在本发明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中使用的抗体特异性结合Tau,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Tau的氨基酸2-18内的氨基酸残基,其中所述氨基酸编号基于Tau的2N4R形式,例如如图9所示。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所述抗体是人源化的。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所述表位是线性表位。
在一些情况下,结合Tau多肽的N端区域、且适于在本发明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中使用的抗体特异性结合Tau,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Tau的氨基酸7-13内的氨基酸残基,其中所述氨基酸编号基于Tau的2N4R形式,例如如图9所示。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所述抗体是人源化的。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所述表位是线性表位。
在一些情况下,结合Tau多肽的N端区域、且适于在本发明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中使用的抗体特异性结合Tau,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Tau的氨基酸25-30内的氨基酸残基,其中所述氨基酸编号基于Tau的2N4R形式,例如如图9所示。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所述抗体是人源化的。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所述表位是线性表位。
在一些情况下,结合Tau多肽的N端区域、且适于在本发明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中使用的抗体特异性结合Tau,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Tau的氨基酸28-126内的氨基酸残基,其中所述氨基酸编号基于Tau的2N4R形式,例如如图9所示。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所述抗体是人源化的。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所述表位是线性表位。
在一些情况下,结合Tau多肽的N端区域、且适于在本发明治疗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中使用的抗体特异性结合Tau,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Tau的氨基酸150-158内的氨基酸残基,其中所述氨基酸编号基于Tau的2N4R形式,例如如图9所示。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所述抗体是人源化的。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所述表位是线性表位。
在一些情况下,适于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的抗Tau抗体是特异性结合Tau多肽的N端区域内表位(例如Tau的氨基端(N端)部分内的线性表位,例如Tau的氨基酸1-25、Tau的氨基酸1-18、Tau的氨基酸9至18(其中Tau的氨基酸1-18为:MAEPRQEFEVMEDHAGTY;SEQ ID NO:23)、Tau的氨基酸15-44、Tau的氨基酸13-24、或Tau的氨基酸15-24(其中Tau的氨基酸15-24为:AGTYGLGDRK(SEQ ID NO:24)内的表位)的抗Tau抗体。在一些实例中,所述抗体是人源化的,例如重链可变区和/或轻链可变区的一个或多个框架区包括来源于人免疫球蛋白框架的序列。
在一些情况下,适于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Tau多肽的氨基酸15-24内的表位。在一些情况下,所述表位不包含磷酸化的氨基酸。在一些情况下,所述表位不包含硝化的氨基酸。在一些情况下,所述表位包含磷酸化的氨基酸、硝化的氨基酸、或磷酸化的氨基酸与硝化的氨基酸二者。
在一些情况下,适于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的抗体是人源化的。框架区的人源化降低抗体在人体中引发人抗小鼠抗体(HAMA)响应的风险。可以采用本领域公认的确定免疫响应的方法来监测特定患者中或临床试验期间的HAMA响应。可以在施用所述治疗的开始时或全程过程中对施用了人源化抗体的患者进行免疫原性评估。例如,通过在取自患者的血清样品中检测针对所述人源化治疗剂的抗体,来测量HAMA响应,所述检测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方法来进行,包括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BIACORE)和/或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分析。在许多情况下,合适的人源化抗Tau抗体在人受试者体内基本不引发HAMA响应。在一些情况下,合适的人源化抗Tau抗体降低了潜在免疫原性,如用CD8+耗竭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的EpiScreenTM测定所确定的那样。在一些情况下,合适的人源化抗Tau抗体表现出低于2.0的刺激指数(Stimulation Index)。
选出来自人可变区框架残基的一些氨基酸进行取代,所述选择是基于其对CDR构象和/或对抗原的结合的可能影响。鼠CDR区与人可变框架区的非天然毗邻能导致非天然构象限制,其导致结合亲和力的损失(除非其通过某些氨基酸残基的取代修正)。
对进行取代的氨基酸残基的选择可以部分地通过计算机建模来确定。用于产生免疫球蛋白分子三维图像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是本领域已知的。通常,从解析免疫球蛋白链或其域的结构开始来提供分子模型。对比要进行建模的链与解析了三维结构的链或域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并将显示出最大序列相似性的链或域选为构建分子模型的起始点。选择具有50%序列同一性的链或域用于建模,例如选择那些具有至少60%、70%、80%、90%或多于90%序列同一性或更多的链或域用于建模。对解析的起始结构进行修饰以允许正在建模的免疫球蛋白链或域中实际氨基酸与起始结构中的那些之间的差异。然后将经修饰的结构组装至复合免疫球蛋白中。最终,通过能量最小化和通过验证所有原子相互都在合适的距离内且键长和角度都在化学上可接受的限度内,来改进模型。
CDR和框架区通过Kabat,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Bethesda,Md.,1987及1991)来定义。另一可供选择的结构定义由Chothia等,J.Mol.Biol.196:901(1987);Nature 342:878(1989);及J.Mol.Biol.186:651(1989)(共同称为“Chothia”)提出。当如上文Kabat定义的框架残基构成如上文Chothia定义的结构环残基时,可以选择小鼠抗体中存在的氨基酸用于人源化抗体中的取代。“毗连CDR区”的残基包括直接毗连人源化免疫球蛋白链的一级序列中一个或多个CDR的位置中的氨基酸残基,例如直接毗连如Kabat定义的CDR或如Chothia定义的CDR的位置中的氨基酸残基(参见例如Chothia和Lesk JMB 196:901(1987))。这些氨基酸极有可能与CDR中的氨基酸相互作用,并且若是选自受体(acceptor)的话,则扭曲供体CDR并降低亲和力。此外,毗连氨基酸可以直接与抗原相互作用(Amit等,Science,233:747(1986)),并且可能需要从供体选择这些氨基酸来保持所有的抗原接触,所述接触提供原抗体中的亲和力。
适于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人源化轻链框架区;人源化重链框架区,其中该分离抗体与另一抗体竞争对Tau多肽的N端区域中表位的结合,所述另一抗体包含:a)轻链区,其包含:(i)VL CDR1,其包含SEQ IDNO:1或SEQ ID NO:7的氨基酸序列;(ii)VL CDR2,其包含SEQ ID NO:2或SEQ ID NO:8的氨基酸序列;和(iii)VL CDR3,其包含SEQ ID NO:3或SEQ IDNO:9的氨基酸序列;及b)重链区,其包含:(i)VH CDR1,其包含SEQ ID NO:4或SEQ ID NO:10的氨基酸序列;(ii)VH CDR2,其包含SEQ ID NO:5或SEQ IDNO:11的氨基酸序列;和(iii)VH CDR3,其包含SEQ ID NO:6或SEQ ID NO:12的氨基酸序列。在一些情况下,所述轻链区和重链区存在于分离的多肽中。在其他情况下,所述轻链区和重链区存在于单一的多肽中。该分离抗体包含重链,其包含同种型IgG1、IgG2、IgG3、或IgG4的恒定区。在其他情况下,所述抗体是Fv、scFv、Fab、F(ab′)2、或Fab′。所述抗体可以包含共价连接的非肽合成聚合物,例如当所述合成聚合物是聚(乙二醇)聚合物时。在一些情况下,所述分离抗体直接融合或经接头融合至载体分子,所述载体分子是帮助其穿越血脑屏障的肽或蛋白质。在一些情况下,所述分离抗体结合的表位在Tau多肽的氨基酸15-24内。分离抗体人源化轻链框架区可包含1、2、3、4、5、6、7、8、9、或10个氨基酸取代,如表3所示。分离抗体人源化重链框架区包含1、2、3、4、5、6、7、8、9、10、11、或12个氨基酸取代,如表2所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a)轻链区,其包含:i)IPN001抗体的1、2或3个互补决定区(CDR),其中所述CDR如Kabat定义(参见例如上文表1;及Kabat等,U.S.Dept.of Health and HumanServices,“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199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a)轻链区,其包含:i)IPN001抗体的1、2或3个VL CDR;和ii)人源化轻链框架区;及b)重链区,其包含:i)IPN001抗体的1、2或3个VH CDR;和ii)人源化重链框架区;其中所述VH和VL CDR如Kabat所定义(参见例如上文表1;及Kabat等,U.S.Dept.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Sequences of proteins ofimmunological interest”(1991))。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所述抗Tau抗体包含人源化VH和/或VL框架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a)轻链区,其包含:i)IPN001抗体的1、2或3个VL CDR;和ii)人源化轻链框架区;及b)重链区,其包含:i)IPN001抗体的1、2或3个VH CDR;和ii)人源化重链框架区;其中所述VH和VL CDR如Chothia所定义(参见例如上文表1;及Chothia等,J.Mol.Biol.196:901-917(198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a)轻链区,其包含:i)IPN002抗体的1、2或3个VL CDR;和ii)人源化轻链框架区;及b)重链区,其包含:i)IPN002抗体的1、2或3个VH CDR;和ii)人源化重链框架区;其中所述VH和VL CDR如Kabat所定义(参见例如上文表1;及Kabat等,U.S.Dept.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Sequences of proteins ofimmunological interest”(199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a)轻链区,其包含:i)IPN002抗体的1、2或3个VL CDR;和ii)人源化轻链框架区;及b)重链区,其包含:i)IPN002抗体的1、2或3个VH CDR;和ii)人源化重链框架区;其中所述VH和VL CDR如Chothia所定义(参见例如上文表1;及Chothia等,J.Mol.Biol.196:901-917(1987))。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a)轻链区,其包含:i)选自SEQ ID NO:1、SEQ ID NO:2和SEQ ID NO:3的1、2或3个CDR;和ii)人源化轻链框架区;及b)重链区,其包含:i)选自SEQ ID NO:4、SEQ ID NO:5和SEQ ID NO:6的1、2或3个CDR;和ii)人源化重链框架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a)轻链区,其包含:i)选自SEQ ID NO:7、SEQ ID NO:8和SEQ ID NO:9的1、2或3个CDR;和ii)人源化轻链框架区;及b)重链区,其包含:i)选自SEQ IDNO:10、SEQ ID NO:11和SEQ ID NO:12的1、2或3个CDR;和ii)人源化重链框架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a)轻链区,其包含:(i)VL CDR1,其包含SEQ ID NO:1或SEQ ID NO:7的氨基酸序列;(ii)VL CDR2,其包含SEQ ID NO:2或SEQ ID NO:8的氨基酸序列;(iii)VLCDR3,其包含SEQ ID NO:3或SEQ ID NO:9的氨基酸序列;和(iv)人源化轻链框架区;及b)重链区,其包含:(i)VH CDR1,其包含SEQ ID NO:4或SEQID NO:10的氨基酸序列;(ii)VH CDR2,其包含SEQ ID NO:5或SEQ ID NO:11的氨基酸序列;(iii)VH CDR3,其包含SEQ ID NO:6或SEQ ID NO:12的氨基酸序列;和(iv)人源化重链框架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包含重链可变区,其包含1、2或3个重链CDR,所述重链CDR具有选自SEQ ID NO:4、5、和6的一个或多个的氨基酸序列,以及1、2、3或4个人源化的FR区。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合适的抗体包含重链可变区,其按照自N端至C端的顺序包含:人源化重链FR1;包含SEQ ID NO:4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1;人源化重链FR2;包含SEQ ID NO:5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2;人源化重链FR3;包含SEQ ID NO:6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3;及人源化重链FR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包含1、2或3个轻链CDR,所述轻链CDR具有选自SEQ ID NO:1、2、和3的一个或多个的多肽序列;以及1、2、3或4个人源化的FR区。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合适的抗体包含轻链可变区,其按照自N端至C端的顺序包含:人源化轻链FR1;包含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1;人源化轻链FR2;包含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2;人源化轻链FR3;包含SEQ ID NO:3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3;及人源化轻链FR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包含1、2或3个重链CDR,所述重链CDR具有选自SEQ ID NO:10、11、和12的一个或多个的氨基酸序列;以及1、2、3或4个人源化的FR区。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合适的抗体包含重链可变区,其按照自N端至C端的顺序包含:人源化重链FR1;包含SEQ ID NO:10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1;人源化重链FR2;包含SEQ IDNO:1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2;人源化重链FR3;包含SEQ ID NO:1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3;及人源化重链FR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包含1、2或3个轻链CDR,所述轻链CDR具有选自SEQ ID NO:7、8、和9的一个或多个的多肽序列;以及1、2、3或4个人源化的FR区。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合适的抗体包含轻链可变区,其按照自N端至C端的顺序包含:人源化轻链FR1;包含SEQ ID NO:7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1;人源化轻链FR2;包含SEQ ID NO:8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2;人源化轻链FR3;包含SEQ ID NO:9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3;及人源化轻链FR4。
IPN001的VH和VL氨基酸序列示于图11A和11B中。CDR(如Kabat定义的)以粗体文本和下划线显示。IPN002的VH和VL氨基酸序列示于图12A和12B中。CDR(如Kabat定义的)以粗体文本和下划线显示。
SEQ ID NO:1-12如下所示:
RSSQTILHSNGNTYLE(SEQ ID NO:1);
KVSKRFS(SEQ ID NO:2);
FQGSLVPWA(SEQ ID NO:3);
SYGMS(SEQ ID NO:4);
TISSSGSRTYFPDSVKG(SEQ ID NO:5);
TWDGAMDY(SEQ ID NO:6);
KSSQSIVHSNGNTYLE(SEQ ID NO:7);
KVSNRFS(SEQ ID NO:8);
FQGSLVPWA(SEQ ID NO:9);
KYGMS(SEQ ID NO:10);
TISSSGSRTYYPDSVKG(SEQ ID NO:11);
SWDGAMDY(SEQ ID NO:1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轻链可变区,其包含与图11B所示和SEQ ID NO:13所示序列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相同的氨基酸序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重链可变区,其包含与图11A所示和SEQ ID NO:14所示序列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相同的氨基酸序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轻链可变区,其包含与图12B所示和SEQ ID NO:15所示序列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相同的氨基酸序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重链可变区,其包含与图12A所示和SEQ ID NO:16所示序列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相同的氨基酸序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重链可变区,其包含与图13所示序列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相同的氨基酸序列(VH变体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重链可变区,其包含与图14所示序列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相同的氨基酸序列(VH变体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重链可变区,其包含与图15所示序列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相同的氨基酸序列(VH变体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重链可变区,其包含与图16所示序列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相同的氨基酸序列(VH变体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轻链可变区,其包含与图17所示序列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相同的氨基酸序列(Vk变体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轻链可变区,其包含与图18所示序列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相同的氨基酸序列(Vk变体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轻链可变区,其包含与图19所示序列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相同的氨基酸序列(Vk变体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轻链可变区,其包含与图20所示序列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相同的氨基酸序列(Vk变体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重链可变区,其包含1、2、3、4、5、6、7、8、9、10、11、或12个相对于IPN002亲本抗体FR氨基酸序列的框架(FR)氨基酸取代,如表2所示。
表2:VH变体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重链可变区,其包含VH FR1中氨基酸位置3处的H→Q取代和/或VH FR1中氨基酸位置19处的K→R取代。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重链可变区,其包含VH FR2中氨基酸位置40处的T→A取代和/或VH FR2中氨基酸位置42处的D→G取代和/或VH FR2中氨基酸位置44处的R→G取代。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重链可变区,其包含VH FR3中氨基酸位置66处的Q→R取代和/或VH FR3中氨基酸位置83处的S→N取代和/或VH FR3中氨基酸位置85处的L→S取代和/或VHFR3中氨基酸位置86处的K→R取代和/或VH FR3中氨基酸位置87处的S→A取代和/或VH FR3中氨基酸位置93处的S→A取代。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重链可变区,其包含VH FR4中氨基酸位置108处的S→T取代。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VH区,其按照从N端至C端的顺序包含:EVX1LVESGGALVKPGGSLRLSCAASGFSFS(SEQ ID NO:25);如图2A所示的VH CDR1;WVRQAPGKGLEWVA(SEQ ID NO:26);如图2A所示的VHCDR2;RFTISRDNAKNTLYLQMX2SX3X4X5EDTAMYYCX6I(SEQ ID NO:27);如图2A所示的VH CDR3;WGQGTX7VTVSS(SEQ ID NO:44),其中X1是H或Q;X2是S或N;X3是S或L;X4是K或R;X5是S或A;X6是S或A;且X7是S或T。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轻链可变区,其包含1、2、3、4、5、6、7、8、9、或10个相对于IPN002亲本抗体FR氨基酸序列的框架(FR)氨基酸取代,如表3所示。
表3:Vk变体
氨基酸位置 IPN002(亲本抗体) Vk变体1 Vk变体2 Vk变体3 Vk变体4
FR1
3 L L V V V
7 T S S S S
14 S T T T T
17 D Q Q Q Q
18 Q P P P P
FR2
45 K Q Q Q Q
48 V V V V I
FR3
83 L V V V V
85 T T T V V
FR4
104 L V V V V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轻链可变区,其包含VL FR1中氨基酸位置3处的L→V取代和/或VL FR1中氨基酸位置7处的T→S取代和/或VL FR1中氨基酸位置14处的S→T取代和/或VL FR1中氨基酸位置17处的D→Q取代和/或VL FR1中氨基酸位置18处的Q→P取代。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轻链可变区,其包含VL FR2中氨基酸位置45处的K→Q取代和/或VL FR2中氨基酸位置48处的V→I取代。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轻链可变区,其包含VL FR3中氨基酸位置83处的L→V取代和/或VL FR3中氨基酸位置85处的T→V取代。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轻链可变区,其包含VL FR4中氨基酸位置104处的L→V取代。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包含VL区,其按照从N端至C端的顺序包含:DVX1MTQSPLSLPVTLGQPASISC(SEQ IDNO:45);如图12B所示的VL CDR1;WYLQKPGQSPQLLX2Y(SEQ ID NO:46);如图12B所示的VL CDR2;GVPDRFSGSGSGTDFTLKISRVEAEDVGX3YYC(SEQ ID NO:47);如图2B所示的VL CDR3;FGGGTKVEIK(SEQ ID NO:48);其中X1是L或V;X2是V或I;且X3是T或V。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包含:
a)包含图13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H变体1;和包含图17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k变体1;
b)包含图13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H变体1;和包含图18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k变体2;
c)包含图13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H变体1;和包含图19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k变体3;
d)包含图13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H变体1;和包含图20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k变体4;
e)包含图14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H变体2;和包含图17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k变体1;
f)包含图14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H变体2;和包含图18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k变体2;
g)包含图14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H变体2;和包含图19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k变体3;
h)包含图14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H变体2;和包含图20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k变体4;
i)包含图15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H变体3;和包含图18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k变体1;
j)包含图15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H变体3;和包含图19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k变体2;
k)包含图15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H变体3;和包含图20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k变体3;
l)包含图15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H变体3;和包含图20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k变体4;
m)包含图16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H变体4;和包含图17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k变体1;
n)包含图16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H变体4;和包含图18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k变体2;
o)包含图16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H变体4;和包含图19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k变体3;或
p)包含图16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H变体4;和包含图20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k变体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包含单个多肽链中的抗Tau重链CDR和抗Tau轻链CDR,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合适的抗体是scFv。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合适的抗体按从N端至C端的顺序包含:长度约5个氨基酸至约25个氨基酸的第一氨基酸序列;包含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1;长度约5个氨基酸至约25个氨基酸的第二氨基酸序列;包含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2;长度约5个氨基酸至约25个氨基酸的第三氨基酸序列;包含SEQ ID NO:3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3;长度约5个氨基酸至约25个氨基酸的第四氨基酸序列;包含SEQ ID NO:4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1;长度约5个氨基酸至约25个氨基酸的第五氨基酸序列;包含SEQ IDNO:5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2;长度约5个氨基酸至约25个氨基酸的第六氨基酸序列;包含SEQ ID NO:6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3;及长度约5个氨基酸至约25个氨基酸的第七氨基酸序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按从N端至C端的顺序包含:轻链FR1区;包含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1;轻链FR2区;包含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2;轻链FR3区;包含SEQ IDNO:3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3;任选地轻链FR4区;接头区;任选地重链FR1区;包含SEQ ID NO:4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1;重链FR2区;包含SEQ IDNO:5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2;重链FR3区;包含SEQ ID NO:6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3;及重链FR4区。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FR区的一个或多个是人源化FR区。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FR区的每一个都是人源化FR区。接头区的长度可以是约5个氨基酸至约50个氨基酸,例如长度为约5aa至约10aa、约10aa至约15aa、约15aa至约20aa、约20aa至约25aa、约25aa至约30aa、约30aa至约35aa、约35aa至约40aa、约40aa至约45aa、或约45aa至约50aa。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按从N端至C端的顺序包含:重链FR1区;包含SEQ ID NO:4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1;重链FR2区;包含SEQ ID NO:5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2;重链FR3区;包含SEQ IDNO:6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3;任选地重链FR4区;接头区;任选地轻链FR1区;包含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1;轻链FR2区;包含SEQ ID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2;轻链FR3区;包含SEQ ID NO:3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3;及轻链FR4区。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FR区的一个或多个是人源化FR区。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FR区的每一个都是人源化FR区。接头区的长度可以是约5个氨基酸至约50个氨基酸,例如长度为约5aa至约10aa、约10aa至约15aa、约15aa至约20aa、约20aa至约25aa、约25aa至约30aa、约30aa至约35aa、约35aa至约40aa、约40aa至约45aa、或约45aa至约50aa。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按从N端至C端的顺序包含:轻链FR1区;包含SEQ ID NO:7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1;轻链FR2区;包含SEQ ID NO:8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2;轻链FR3区;包含SEQ IDNO:9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3;任选地轻链FR4区;接头区;任选地重链FR1区;包含SEQ ID NO:10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1;重链FR2区;包含SEQ IDNO:1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2;重链FR3区;包含SEQ ID NO:1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3;及重链FR4区。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FR区的一个或多个是人源化FR区。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FR区的每一个都是人源化FR区。接头区的长度可以是约5个氨基酸至约50个氨基酸,例如长度为约5aa至约10aa、约10aa至约15aa、约15aa至约20aa、约20aa至约25aa、约25aa至约30aa、约30aa至约35aa、约35aa至约40aa、约40aa至约45aa、或约45aa至约50aa。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按从N端至C端的顺序包含:重链FR1区;包含SEQ ID NO:10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1;重链FR2区;包含SEQ ID NO:1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2;重链FR3区;包含SEQID NO:1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3;任选地重链FR4区;接头区;任选地轻链FR1区;包含SEQ ID NO:7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1;轻链FR2区;包含SEQID NO:8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2;轻链FR3区;包含SEQ ID NO:9所示氨基酸序列的CDR3;及轻链FR4区。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FR区的一个或多个是人源化FR区。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FR区的每一个都是人源化FR区。接头区的长度可以是约5个氨基酸至约50个氨基酸,例如长度为约5aa至约10aa、约10aa至约15aa、约15aa至约20aa、约20aa至约25aa、约25aa至约30aa、约30aa至约35aa、约35aa至约40aa、约40aa至约45aa、或约45aa至约50aa。
适于用于抗体中的接头包括“柔性接头”。如果存在的话,接头分子通常长度足以允许连接区之间的一些柔性运动。所述接头分子通常长度约6-50个原子。所述接头分子还可以是例如芳基乙炔、含有2-10个单体单元的乙二醇寡聚物、二元胺、二元酸、氨基酸,或其组合。其他能结合至多肽的接头分子也可按照本发明使用。
合适的接头可以容易地选出,并且可以为合适的任意不同长度,例如1个氨基酸(例如Gly)至20个氨基酸、2个氨基酸至15个氨基酸、3个氨基酸至12个氨基酸,包括4个氨基酸至10个氨基酸、5个氨基酸至9个氨基酸、6个氨基酸至8个氨基酸、或7个氨基酸至8个氨基酸。并且可以是1、2、3、4、5、6、或7个氨基酸。
示例性的柔性接头包括甘氨酸聚合物(G)n、甘氨酸-丝氨酸聚合物(包括例如(GS)n、(GSGGS)n(SEQ ID NO:49)和(GGGS)n(SEQ ID NO:50),其中n是至少为1的整数)、甘氨酸-丙氨酸聚合物、丙氨酸-丝氨酸聚合物、和本领域已知的其他柔性接头。感兴趣的是甘氨酸和甘氨酸-丝氨酸聚合物,这两种氨基酸二者是相对松散的,并因此可以充当组分之间的中性链条。特别感兴趣的是甘氨酸聚合物,因为甘氨酸甚至比丙氨酸接近明显更多空间,并且比具有较长侧链的残基受限小得多(参见Scheraga,Rev.ComputationalChem.11173-142(1992))。示例性的柔性接头包括但不限于GGSG(SEQ IDNO:51)、GGSGG(SEQ ID NO:52)、GSGSG(SEQ ID NO:53)、GSGGG(SEQID NO:54)、GGGSG(SEQ ID NO:55)、GSSSG(SEQ ID NO:56),等等。普通技术人员会理解,缀合至上述任何元件的肽的设计可以包括接头,所述接头全部或部分是柔性的,从而接头能包括柔性接头以及赋予较低柔性结构的一个或多个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是抗体片段、Fv、scFv、Fab、F(ab′)2、或Fab′。因此,本发明提供分离抗体,其中所述抗体是是Fv、scFv、Fab、F(ab′)2、或Fab′,且其中所述抗体与另一抗体竞争对Tau多肽的N端区域内表位的结合,所述另一抗体包含:a)轻链区,其包含:(i)VL CDR1,其包含SEQ ID NO:1或SEQ ID NO:7的氨基酸序列;(ii)VL CDR2,其包含SEQ ID NO:2或SEQ ID NO:8的氨基酸序列;和(iii)VL CDR3,其包含SEQ ID NO:3或SEQ ID NO:9的氨基酸序列;及b)重链区,其包含:(i)VHCDR1,其包含SEQ ID NO:4或SEQ ID NO:10的氨基酸序列;(ii)VH CDR2,其包含SEQ ID NO:5或SEQ ID NO:11的氨基酸序列;和(iii)VH CDR3,其包含SEQ ID NO:6或SEQ ID NO:12的氨基酸序列。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所述分离抗体包含1、2、3或4个人源化VL框架区,如上文所述。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所述分离抗体包含1、2、3或4个人源化VH框架区,如上文所述。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是scFv抗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抗Tau抗体包含scFv多聚体。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合适的抗体是scFv二聚体(例如包含两个串联scFv(scFv2))、scFv三聚体(例如包含三个串联scFv(scFv3))、scFv四聚体(例如包含四个串联scFv(scFv4)),或是多于四个scFv的多聚体(例如以串联形式)。scFv单体可以通过接头以串联形式连接,所述接头长度为约2个氨基酸至约10个氨基酸(aa),例如长度为2aa、3aa、4aa、5aa、6aa、7aa、8aa、9aa、或10aa。合适的接头包括例如(Gly)x,其中x是2-10的整数。其他合适接头是上文讨论的那些。在一些实施方案中,scFv多聚体中的scFv单体的每一个都是人源化的,如上文所述。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包含免疫球蛋白的恒定区(例如Fc区)。Fc区(如果存在的话)可以是人Fc区。如果存在恒定区,所述抗体可以含有轻链和重链恒定区二者。合适的重链恒定区包括CH1、铰链、CH2、CH3、和CH4区。本文所述的抗体包括具有所有类型恒定区的抗体,包括IgM、IgG、IgD、IgA和IgE,以及任何同种型,包括IgG1、IgG2、IgG3和IgG4。合适的重链Fc区的一个例子是人同种型IgG1Fc。在一些情况下,所述重链区是同种型IgG4的。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所述铰链区包含S241P取代。参见例如Angal等(1993)Mol.Immunol.30:105。轻链恒定区可以是λ或κ。合适的抗体(例如人源化抗体)可以包含来自多于一类或同种型的序列。抗体可以表达为含有两条轻链和两条重链的四聚体,表达为分离的重链、轻链,表达为Fab、Fab′F(ab′)2、和Fv,或表达为单链抗体,其中重链和轻链可变域通过间隔区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包含人轻链恒定区和人重链恒定区,且其中所述分离抗体与另一抗体竞争对Tau多肽的N端区域内表位的结合,所述另一抗体包含:a)轻链区,其包含:(i)VL CDR1,其包含SEQ ID NO:1或SEQ ID NO:7的氨基酸序列;(ii)VL CDR2,其包含SEQID NO:2或SEQ ID NO:8的氨基酸序列;和(iii)VL CDR3,其包含SEQ ID NO:3或SEQ ID NO:9的氨基酸序列;及b)重链区,其包含:(i)VH CDR1,其包含SEQ ID NO:4或SEQ ID NO:10的氨基酸序列;(ii)VH CDR2,其包含SEQ IDNO:5或SEQ ID NO:11的氨基酸序列;和(iii)VH CDR3,其包含SEQ ID NO:6或SEQ ID NO:12的氨基酸序列。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所述分离抗体包含1、2、3、或4个人源化VL框架区,如上文所述。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中,所述分离抗体包含1、2、3、或4个人源化VH框架区,如上文所述。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在羧基端包含游离硫醇(-SH)基,在该处游离的硫醇基能用于将抗体附接至第二多肽(例如另一抗体,包括合适的抗体)、支架、载体等等。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包含一个或多个非天然形成的氨基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非天然编码的氨基酸包含羰基、乙酰基、氨基氧基(aminooxy)基团、肼基团、酰肼基团、氨基脲基团、叠氮化物基团、或炔基。合适的非天然形成的氨基酸参见例如美国专利No.7,632,924。引入非天然形成的氨基酸能提供对聚合物、第二多肽、支架等的连接。例如,连接至水溶性聚合物的合适抗体可以通过将包含羰基的水溶性聚合物(例如PEG)与抗体反应来制成,其中所述抗体包含非天然编码的氨基酸,该氨基酸包含氨基氧基、肼、酰肼或半卡巴肼基团。另一个例子,连接至水溶性聚合物的合适抗体可以通过将包含含炔氨基酸的合适抗体与含叠氮化物模块的水溶性聚合物(例如PEG)反应来制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叠氮化物或炔基通过酰胺键连接至PEG分子。“非天然编码的氨基酸”意指不是20个常见氨基酸或吡咯赖氨酸或硒代半胱氨酸的氨基酸。其他可与术语“非天然编码的氨基酸”互换使用的术语是“非天然氨基酸”、“非自然氨基酸”、“非天然形成的氨基酸”,以及其各种带连字符和不带连字符的版本。术语“非天然编码的氨基酸”还包括但不限于通过修饰(例如翻译后修饰)天然编码的氨基酸(包括但不限于20种常见氨基酸或吡咯赖氨酸和硒代半胱氨酸)而形成、但其本身并不天然地由翻译复合体整合至生长中的多肽链中的氨基酸。此类非天然形成的氨基酸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N-乙酰葡糖胺基-L-丝氨酸、N-乙酰葡糖胺基-L-苏氨酸、和O-磷酸酪氨酸。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连接(例如共价连接)至聚合物(例如除多肽以外的聚合物)。合适的聚合物包括例如生物可相容的聚合物、和水溶性生物可相容的聚合物。合适的聚合物包括合成聚合物和天然形成的聚合物。合适的聚合物包括例如经取代的或未经取代的直链或支链聚亚烷基、polyalkenylene或聚氧化亚烷基聚合物或分枝的或不分枝的多糖,例如同多糖或杂多糖。合适的聚合物包括例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通常以通用名EVOH或商品名EVAL相称);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羟基戊酸酯);聚(L-乳酸);聚己酸内酯;聚(丙交酯-co-乙交酯);聚(羟基丁酸);聚(羟基丁酸-co-戊酸酯);聚二恶烷酮(polydioxanone);聚原酸酯;聚酐;聚(乙醇酸);聚(D,L-乳酸);聚(乙醇酸-co-三亚甲基碳酸酯);聚磷酸酯(polyphosphoester);聚磷酸酯尿烷;聚(氨基酸);氰基丙烯酸酯类;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亚氨基碳酸酯);共聚(乙醚-酯类)(例如聚(环氧乙烷)-聚(乳酸)(PEO/PLA)共聚物);聚亚烷基草酸酯;聚磷腈类;生物分子,如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纤维素、淀粉、胶原和透明质酸;聚氨酯类;硅酮类;聚酯类;聚烯烃类;聚异丁烯和乙烯-α烯烃共聚物(ethylene-alphaolefin copolymers);丙烯酸聚合物及共聚物;乙烯基卤化物聚合物及共聚物,如聚氯乙烯;聚乙烯醚类,如聚乙烯甲醚;聚乙二烯卤化物,如聚偏二氟乙烯和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聚乙烯酮类;聚乙烯芳香族类,如聚苯乙烯;聚乙烯酯类,如聚乙酸乙烯酯;乙烯基单体之间的或与烯烃的共聚物,如乙烯-异丁烯酸甲酯(ethylene-methylmethacrylate)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和乙烯-乙烯乙酸共聚物;聚酰胺类,如尼龙66(Nylon 66)和聚己内酰胺;醇酸树脂;聚碳酸酯类;聚甲醛类;聚酰亚胺类;聚醚类;环氧树脂;聚氨酯类;人造丝;人造丝-三乙酸酯;纤维素;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素丁酸酯;纤维素乙酸丁酸酯;玻璃纸;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丙酸酯;纤维素醚类;无定形特氟龙(Teflon);聚(乙二醇);和羧甲基纤维素。
合适的合成聚合物包括未经取代的和经取代的直链或支链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烯醇),及其衍生物,例如经取代的聚(乙二醇)如甲氧基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合适的天然形成的聚合物包括例如清蛋白、直链淀粉、右旋糖酐、糖原,及其衍生物。
合适的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范围可以是500Da至50000Da,例如5000Da至40000Da,或25000至40000Da。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合适的抗体包含聚(乙二醇)(PEG)或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合物时,所述PEG或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合物的分子量范围可以是约0.5千道尔顿(kDa)至1kDa、约1kDa至5kDa、5kDa至10kDa、10kDa至25kDa、25kDa至40kDa、或40kDa至60kDa。
如上文所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合适的抗体共价连接至PEG聚合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scFv多聚体共价连接至PEG聚合物。参见例如Albrecht等(2006)J.Immunol.Methods 310:100。适于用于蛋白质的聚乙二醇化的方法和试剂是本领域所熟知的,并可见于例如美国专利No.5,849,860中。适于对蛋白质的缀合的PEG通常在室温可溶于水,并具有通式R(O-CH2-CH2)nO-R,其中R是氢或保护基团如烷基或烷醇基,且其中n是1至1000的整数。其中R是保护基团,其通常具有1至8个碳。
缀合至所述抗体的PEG可以是线性的。缀合至所述蛋白质的PEG也可也是分枝的。分枝的PEG衍生物如美国专利No.5,643,575中描述的那些,“星-PEG′s(star-PEG′s)”和多臂PEG′s如Shearwater Polymers,Inc.产品目录“聚乙二醇衍生物1997-1998”中描述的那些。星PEG在本领域中有描述,包括例如在美国专利No.6,046,305中。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于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抗体可以是糖基化的,例如合适的抗体可以包含共价连接的糖类或多糖模块。抗体的糖基化通常是N-连接或O-连接的。N-连接意指糖模块附接至天冬酰胺残基的侧链。三肽序列天冬酰胺-X-丝氨酸和天冬酰胺-X-苏氨酸(其中X是除脯氨酸外的任意氨基酸)是供所述糖模块酶促附接至天冬酰胺侧链的识别序列。因此,这些三肽序列的任一种在多肽中的存在,产生潜在的糖基化位点。O-连接的糖基化意指糖N-乙酰半乳糖胺、半乳糖、或木糖之一对羟基氨基酸的附接,所述羟基氨基酸最常见为丝氨酸或苏氨酸,尽管5-羟脯氨酸或5-羟赖氨酸也可使用。
向抗体添加糖基化位点容易地通过改变氨基酸序列(使其含有上述三肽序列的一个或多个)来完成(对于N-连接的糖基化位点而言)。还可以通过对原抗体序列添加、或取代一个或多个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来进行修改(对于O-连接的糖基化位点而言)。类似地,可以通过抗体原糖基化位点内的氨基酸修改来去除糖基化位点。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合适的抗体会包含“不透射线的”标记,例如能容易地用例如x射线使其可视化的标记。不透射线的材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最常见的不透射线的材料包括碘化物、溴化物或钡盐。其他不透射线的材料也是已知的,且包括但不限于有机铋衍生物(参见例如美国专利No.5,939,045)、不透射线的多聚尿烷类(参见例如美国专利No.5,346,981)、有机铋组合物(参见例如美国专利No.5,256,334)、不透射线的钡多聚体复合物(参见例如美国专利No.4,866,132),等等。
合适的抗体可以共价连接至第二模块(例如脂质、除抗体外的多肽、合成聚合物、糖、等等),所述连接使用例如戊二醛、同双官能团(homobifunctional)交联剂、或异双官能团交联剂来进行。戊二醛通过多肽的氨基模块使其交联。同双官能团交联剂(例如同双官能团亚胺酸酯、同双官能团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酯、或同双官能团巯基反应性交联剂)含有两个或更多个相同的反应性模块,并能用于一步反应程序中,其中将所述交联剂添加至含有要连接的多肽混合物的溶液。同双官能团NHS酯和亚胺酯使含有多肽的胺交联。在弱碱性pH中,亚胺酯仅与伯胺反应形成亚胺酰胺(imidoamides),而交联的多肽总电荷未受影响。同双官能团巯基反应性交联剂包括双马来酰亚胺己烷(bismaleimidhexane,BMH)、1,5-二氟-2,4-二硝基苯(DFDNB)、和1,4-二-(3′,2′-吡啶基二硫基)丙氨基丁烷(1,4-di-(3′,2′-pyridyldithio)propinoamido butane,DPDPB)。
异双官能团交联剂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反应性模块(例如胺反应性模块和巯基反应性模块)且与多肽之一通过胺或巯基反应性模块交联,然后与另一多肽通过未反应的模块进行反应。多重异双官能团卤乙酰(haloacetyl)交联剂是可用的,正如吡啶基二硫化物交联剂那样。碳化二亚胺是用于将羧基偶联至胺类的异双官能团交联试剂的典型例子,其形成酰胺键。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合适的抗体包含可检测标记。合适的可检测标记包括任何可通过光谱学、光化学、生物化学、免疫化学、电学、光学或化学手段检测的组合物。合适的包括但不限于磁珠(例如DynabeadsTM)、荧光染料(例如异硫氰酸荧光素、德州红、罗丹明、绿色荧光蛋白、红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等等)、放射性标记(例如3H、125I、35S、14C、或32P)、酶(例如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荧光素酶、和其他常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中的标记)、以及比色标记如胶体金或有色玻璃或塑料(例如聚苯乙烯、聚丙烯、乳胶,等等)珠。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合适的抗体包含造影剂或放射性同位素,其中所述造影剂或放射性同位素是适于在成像中使用的,例如在人上进行的成像程序。标记的非限制性例子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如1231I(碘)、18F(氟)、99Tc(锝)、111In(铟)、和67Ga(镓),以及造影剂如钆(Gd)、镝和铁。放射性Gd同位素(153Gd)也是可以使用的,并且适于非人哺乳动物中的成像程序。合适的抗体可以用标准技术来进行标记。例如,合适的抗体可以用氯胺T或1,3,4,6-四氯-3α,6α-二苯基甘脲来进行碘化。对于氟化而言,在合成期间通过氟离子置换反应向抗Tau抗体添加氟。带此类放射性同位素的蛋白质合成综述参见Muller-Gartner,H.,TIB Tech.,16:122-130(1998)和Saji,H.,Crit.Rev.Ther.Drug Carrier Syst.,16(2):209-244(1999)。合适的抗体还可用造影剂通过标准技术进行标记。例如,合适的抗体可以用Gd通过将低分子Gd螯合物缀合至该抗体来标记,所述低分子Gd螯合物例如Gd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GdDTPA)或Gd四氮杂环十二烷四乙酸(Gd tetraazacyclododecanetetraacetic,GdDOTA)。参见Caravan等,Chem.Rev.99:2293-2352(1999)和Lauffer等,J.Magn.Reson.Imaging,3:11-16(1985)。合适的抗体可以用Gd通过例如将多聚赖氨酸-Gd螯合物缀合至该抗体来标记。参见例如Curtet等,Invest.Radiol.,33(10):752-761(1998)。或者,合适的抗体可以用Gd来标记,所述标记通过用亲合素和生物素化的抗体来温育顺磁性聚合脂质体(其包括Gd螯合剂脂质)而进行。参见例如Sipkins等,Nature Med.,4:623-626(1998)。
能连接至合适抗体的合适的荧光蛋白包括但不限于来自Aequoriavictoria的绿色荧光蛋白或其突变体或衍生物,例如美国专利No.6,066,476;6,020,192;5,985,577;5,976,796;5,968,750;5,968,738;5,958,713;5,919,445;5,874,304中描述的;例如增强的GFP,许多市售的此类GFP,例如来自Clontech,Inc.的;红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来自珊瑚虫(Anthozoan)物种的多种荧光和有色蛋白的任一种,例如Matz等(1999)Nature Biotechnol.17:969-973中描述的;等等。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抗体连接(例如共价或非共价连接)至融合搭配物,例如配体;表位标签;肽;除抗体之外的蛋白质;等等。合适的融合搭配物包括赋予增强的体内稳定性(例如增强的血清半衰期);提供纯化便利(例如(His)n,例如6His(SEQ ID NO:57)等等);提供自细胞的融合蛋白分泌;提供表位标签(例如GST、血凝素(HA;例如YPYDVPDYA;SEQ ID NO:58)、FLAG(例如DYKDDDDK;SEQ ID NO:59)、c-myc(例如EQKLISEEDL;SEQ ID NO:60)等等);提供可检测信号(例如产生可检测产物的酶(例如β-半乳糖苷酶、荧光素酶)或自身可检测的蛋白质,例如绿色荧光蛋白、红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等);提供多聚化(例如多聚化结构域如免疫球蛋白的Fc部分)等等的肽和多肽。
融合物还可以包含亲和域,包括能与结合搭配物相互作用的肽序列(例如固定在固体支持物上的那种),其对于鉴定和纯化是有用的。当融合至蛋白质时,连续的单氨基酸(如组氨酸)可用于融合蛋白的一步纯化,所述纯化通过高亲和力结合至树脂柱,如镍琼脂糖。示例性的亲和域包括His5(HHHHH)(SEQ ID NO:61)、HisX6(HHHHHH)(SEQ ID NO:57)、C-myc(EQKLISEEDL)(SEQ ID NO:60)、Flag(DYKDDDDK)(SEQ ID NO:59)、StrepTag(WSHPQFEK)(SEQ ID NO:62)、凝血素,如HA标签(YPYDVPDYA;SEQ ID NO:58)、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硫氧还原蛋白、纤维素结合域、RYIRS(SEQ ID NO:63)、Phe-His-His-Thr(SEQ ID NO:64)、壳多糖结合域、S-肽、T7肽、SH2域、C端RNA标签、WEAAAREACCRECCARA(SEQ ID NO:65)、金属结合域,例如锌结合域或钙结合域如钙结合蛋白的那些,例如钙调蛋白、肌钙蛋白C、钙调磷酸酶B、肌球蛋白轻链、恢复蛋白、S-调控蛋白、视锥蛋白、VILIP、神经钙蛋白、海马钙蛋白(hippocalcin)、频蛋白(frequenin)、钙牵蛋白(caltractin)、钙蛋白酶大亚基、S100蛋白、小清蛋白、钙结合蛋白D9K、钙结合蛋白D28K、和钙视网膜蛋白、内蛋白(inteins)、生物素、链霉亲合素、MyoD、亮氨酸拉链序列、和麦芽糖结合蛋白。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合适的抗体融合至多肽,所述多肽结合至内源性血脑屏障(BBB)受体。将合适的抗体连接至多肽(所述多肽结合至内源性BBB受体),有助于穿越BBB,例如在本发明涉及对有需要的个体施用合适抗体的治疗方法(见下文)中。结合至内源性BBB受体的合适多肽包括特异性结合至内源性BBB受体的抗体,例如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合适的内源性BBB受体包括但不限于胰岛素受体、转铁蛋白受体、瘦蛋白受体、脂蛋白受体、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参见例如美国专利公开号2009/0156498。
例如,合适的抗Tau抗体可以是双特异性抗体,其包含特异性结合Tau多肽内表位的第一抗原结合部分;及结合内源性BBB受体的第二抗原结合部分。例如,在一些例子中,合适的抗Tau抗体是双特异性抗体,其包含特异性结合Tau多肽内表位的第一抗原结合部分;及结合转铁蛋白受体的第二抗原结合部分。
例如,可以将合适的抗Tau抗体融合至肽,其有助于穿越BBB,所述肽长度是约15个氨基酸至约25个氨基酸,且包含与如下肽之一具有至少约85%氨基酸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Angiopep-1(TFFYGGCRGKRNNFKTEEY;SEQ ID NO:66);Angiopep-2(TFFYGGSRGKRNNFKTEEY;SEQ ID NO:67);cys-Angiopep-2(CTFFYGGSRGKRNNFKTEEY;SEQ ID NO:68);Angiopep-2-cys(TFFYGGSRGKRNNFKTEEYC;SEQ ID NO:69);及抑肽酶片段(TFVYGGCRAKRNNFKS;SEQ ID NO:70)。参见美国专利公开号2011/0288011;和2009/0016959。可将有助于穿越BBB的肽融合至抗Tau轻链区的N端、抗Tau轻链区的C端、抗Tau重链区的N端、抗Tau重链区的C端、抗Tau单链抗体的N端、抗Tau单链抗体的C端,等等。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合适的抗体包含聚胺修饰。合适抗体的聚胺修饰增强经修饰的抗体在BBB处的穿透性。可以用天然形成的或合成的聚胺修饰合适的抗体。参见例如美国专利No.5,670,477。有用的天然形成的聚胺包括腐胺、亚精胺、精胺、1,3-二氨基丙烷、去甲亚精胺(norspermidine),对称高亚精胺、热胺、热精胺、硝卤五胺(caldopentamine)、高硝卤五胺(homocaldopentamine)和刀豆胺(canavalmine)。腐胺、亚精胺、和精胺是尤其有用的。合成聚胺由经验式CXHYNZ组成,其可以是环状或非环状的,分枝或不分枝的,进一步包含1-6NR或N(R)2模块的3-12个碳原子的烃链,其中R是H、(C1-C4)烷基、苯基、或苄基。可以用任何标准交联方法将聚胺连接至抗体。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对合适的抗体进行修饰以包含糖模块,其中所述糖模块可以共价连接至所述抗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对合适的抗体进行修饰以包含脂质模块,其中所述脂质模块可以共价连接至所述抗体。合适的脂质模块包括:例如N-脂肪酰基团,如N-月桂酰、N-油酰等;脂肪胺如十二胺、油胺等;C3-C16长链脂肪脂质;等等。参见例如美国专利No.6,638,5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合适的抗体整合并入脂质体中。
组合疗法
可以将抗Tau抗体单独(例如单一治疗)或以与一个或多个额外治疗剂的组合治疗形式施用于对其有需要的个体。例如,可以将抗Tau抗体以与一个或多个额外治疗剂的组合治疗形式施用,用于治疗中风,或治疗TBI。
本文所用的术语“与……组合”意指这样的用途,其中例如第一化合物在施用第二化合物的全程中施用;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施用的时间段与第二化合物的施用是交叠的,例如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的施用在施用第二化合物之前开始且第一化合物的施用在第二化合物的施用终止前终止;其中第二化合物的施用在第一化合物的施用之前开始且第二化合物的施用在第一化合物的施用终止前终止;其中第一化合物的施用在第二化合物的施用开始前开始且第二化合物的施用在第一化合物的施用终止前终止;其中第二化合物的施用在第一化合物的施用开始前开始且第一化合物的施用在第二化合物的施用终止前终止。同样地,“组合”也可以指涉及施用两个或更多个化合物的方案。本文所用的“与……组合”还可以指施用两个或更多个化合物,其可以在相同或不同的制剂中、通过相同或不同途径、及以相同或不同的剂型类型来施用。
要治疗的个体
适于用抗Tau抗体治疗的个体包括已诊断为患有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个体;具有比普通人群更大风险患上tau病变的个体(例如具有患上tau病变的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军事人员;等等。在一些情况下,个体是人且年龄从小于10岁至10岁;从10岁至约15岁;从约15岁至约20岁;或从约20岁至约30岁。在一些情况下,所述个体是成人。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成人年龄为从约20岁至约30岁;30岁或更年长;40岁或更年长,50岁或更年长,60岁或更年长,70岁或更年长,或80岁或更年长。例如,所述成人可以是40岁至50岁,50岁至60岁,60岁至70岁,或超过70岁。在一些情况下,所述个体是患有TBI的个体。在一些情况下,所述个体是患有中风的个体。
配制剂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可以用任何方便的方式将抗Tau抗体施用于宿主,所述方式能导致想要的治疗效果或诊断效果。因此,可以将所述药剂并入多种制剂中用于治疗施用。更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与合适的、药学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组合将抗Tau抗体配制于药物组合物中,并可以配制于固态、半固态、液态或气态形式的制备物中,例如片剂、胶囊剂、粉剂、颗粒剂、软膏剂、溶液剂、栓剂、注射剂、吸入剂和气雾剂。
在药学剂型中,抗Tau抗体可以以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形式施用,或者其还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学活性化合物以适当的联合体以及组合施用。如下方法和赋形剂仅为示例性的,而绝非限制性的。
对于口服制剂而言,抗Tau抗体可以单独使用或与适当的添加剂组合使用,以制成片剂、粉剂、颗粒剂或胶囊剂,例如与常规添加剂,例如乳糖、甘露糖、玉米淀粉或马铃薯淀粉;与粘合剂,如结晶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阿拉伯胶(acacia)、玉米淀粉或明胶;与崩解剂,如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与润滑剂,如滑石或硬脂酸镁;并且若需要的话,与稀释剂、缓冲剂、湿润剂、防腐剂、和矫味剂。
可通过将抗Tau抗体溶解、悬浮或乳化于水或非水溶剂中,以将其配制于用于注射的制备物中,所述非水溶剂如植物油或其他类似的油、合成脂肪酸甘油酯、高级脂肪酸酯或丙二醇的酯;以及若需要的话,与常规添加剂如增溶剂、等张剂、悬浮剂、乳化剂、稳定剂和防腐剂配制在一起。
通过将具有想要的纯度的抗体与任选的生理学可接受的载体、赋形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缓冲剂和/或张度剂混合,来制备包含抗Tau抗体的药物组合物。可接受的载体、赋形剂和/或稳定剂在所采用的剂量和浓度处对于接受者是非毒性的,并且包括缓冲剂如磷酸盐、柠檬酸盐、及其他有机酸;抗氧化剂,包括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半胱氨酸、甲硫氨酸和柠檬酸;防腐剂(如乙醇、苄醇、苯酚、间甲酚、对-氯-间甲酚、甲基或丙基对羟苯甲酸酯(parabens)、苯扎氯铵(benzalkonium chloride),及其组合);氨基酸如精氨酸、甘氨酸、鸟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甲硫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及其组合;单糖类、二糖类、及其他糖类;低分子量(低于约10个残基)多肽;蛋白质,如明胶或血清清蛋白;螯合剂如EDTA;糖例如海藻糖、蔗糖、乳糖、葡萄糖、甘露糖、麦芽糖、半乳糖、果糖、山梨糖、棉籽糖、葡糖胺、N-甲酰葡糖胺、半乳糖胺、和神经氨酸;和/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吐温、Brij普朗尼克类(Brij Pluronics)、Triton-X、或聚乙二醇(PEG)。
所述药物组合物可以是液体形式、冻干形式或从冻干形式重建的液体形式,其中所述冻干制备物在施用前用无菌溶液重建。重建冻干组合物的标准程序是回补一定体积的纯水(通常与冻干过程中去除的等体积);然而包含抗菌剂的溶液可用于生产胃肠外施用的药物组合物;也参见Chen(1992)DrugDev Ind Pharm 18,1311-54。
药物组合物中示例性的抗体浓度范围可以是约1mg/mL至约200mg/ml或约50mg/mL至约200mg/mL、或约150mg/mL至约200mg/mL。
抗体的水制剂可以制备于pH缓冲溶液中,例如pH范围是约4.0至约7.0、或约5.0至约6.0、或约5.5。适于这个范围内的pH的缓冲液的例子包括磷酸盐、组氨酸、柠檬酸盐、琥珀酸盐、乙酸盐缓冲液及其他有机酸缓冲液。缓冲液浓度可以是约1mM至约100mM、或约5mM至约50mM,取决于例如缓冲液和想要的溶液张度。
可以将张度剂包含于抗体制剂中,以调节制剂的张度。示例性的张度剂包括氯化钠、氯化钾、甘油和氨基酸组群的任一成分、糖及其组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水制剂是等张的,虽然高张或低张溶液可能是合适的。术语“等张”表示溶液与一些其他与之相比的溶液具有相同的张度,如生理盐水或血清。张度剂可以以约5mM至约350mM的量,例如以100mM至350nM的量使用。
还可向抗体制剂添加表面活性剂,以降低配制抗体的聚集和/或使制剂中微粒形成最小化和/或降低吸附作用。示例性的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吐温)、聚氧乙烯烷基醚(Brij)、烷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riton-X)、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泊洛沙姆,普朗尼克)、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合适的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的例子是聚山梨醇酯20(以Tween 20TM为商标出售)和聚山梨醇酯80(以Tween 80TM为商标出售)。合适的聚乙烯-聚丙烯共聚物的例子是以F68或Poloxamer 188TM为为商品名出售的那些。合适的聚氧乙烯烷基醚的例子是以BrijTM为商标出售的那些。示例性的表面活性剂浓度范围是约0.001%至约1%w/v。
还可以添加冻干保护剂以在冻干过程中保护不稳定的活性成分(例如蛋白质)抵抗减稳定性的环境。例如,已知的冻干保护剂包括糖(包括葡萄糖和蔗糖);多元醇(包括甘露醇、山梨醇和甘油);和氨基酸(包括丙氨酸、甘氨酸和谷氨酸)。可以约10mM至500nM的量包含冻干保护剂。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合适的制剂包含抗Tau抗体,和一个或多个上述指定的剂(例如表面活性剂、缓冲剂、稳定剂、张度剂),并且基本不含一种或多种防腐剂,如乙醇、苄醇、苯酚、间甲酚、对-氯-间甲酚、甲基或丙基对羟苯甲酸酯、苯扎氯铵,及其组合。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制剂中包含防腐剂,其浓度范围例如约0.001至约2%(w/v)。
例如,合适的制剂可以是适于胃肠外施用的液体或冻干制剂,并且能包含:约1mg/mL至约200mg/mL的抗Tau抗体;约0.001%至约1%的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约1mM至约100mM的缓冲剂;任选地约10mM至约500mM的稳定剂;及约5mM至约305mM的张度剂;且具有约4.0至约7.0的pH。
另一个例子,合适的胃肠外制剂是液体或冻干制剂,其包含:约1mg/mL至约200mg/mL的抗Tau抗体;0.04%Tween 20w/v;20mM L-组氨酸;及250mM蔗糖;且具有5.5的pH。
另一个例子,合适的胃肠外制剂包括冻干制剂,其包含:1)15mg/mL的抗Tau抗体;0.04%Tween 20w/v;20mM L-组氨酸;及250mM蔗糖;且具有5.5的pH;或2)75mg/mL的抗Tau抗体;0.04%Tween 20w/v;20mM L-组氨酸;及250mM蔗糖;且具有5.5的pH;或3)75mg/mL的抗Tau抗体;0.02%Tween 20w/v;20mM L-组氨酸;及250mM蔗糖;且具有5.5的pH;或4)75mg/mL的抗Tau抗体;0.04%Tween 20w/v;20mM L-组氨酸;及250mMtrehalose;且具有5.5的pH;或6)75mg/mL的抗Tau抗体;0.02%Tween 20w/v;20mM L-组氨酸;及250mM海藻糖;且具有5.5的pH。
另一个例子,合适的胃肠外制剂是液体制剂,其包含:1)7.5mg/mL的抗Tau抗体;0.022%Tween 20w/v;120mM L-组氨酸;及250 125mM蔗糖;且具有5.5的pH;或2)37.5mg/mL的抗Tau抗体;0.02%Tween 20w/v;10mML-组氨酸;及125mM蔗糖;且具有5.5的pH;或3)37.5mg/mL的抗Tau抗体;0.01%Tween 20w/v;10mM L-组氨酸;及125mM蔗糖;且具有5.5的pH;或4)37.5mg/mL的抗Tau抗体;0.02%Tween 20w/v;10mM L-组氨酸;125mM海藻糖;且具有5.5的pH;或5)37.5mg/mL的抗Tau抗体;0.01%Tween 20w/v;10mM L-组氨酸;及125mM海藻糖;且具有5.5的pH;或6)5mg/mL的抗Tau抗体;0.02%Tween 20w/v;20mM L-组氨酸;及250mM海藻糖;且具有5.5的pH;或7)75mg/mL的抗Tau抗体;0.02%Tween 20w/v;20mM L-组氨酸;及250mM甘露醇;且具有5.5的pH;或8)75mg/mL的抗Tau抗体;0.02%Tween 20w/v;20mM L组氨酸;及140mM氯化钠;且具有5.5的pH;或9)150mg/mL的抗Tau抗体;0.02%Tween 20w/v;20mM L-组氨酸;及250mM海藻糖;且具有5.5的pH;或10)150mg/mL的抗Tau抗体;0.02%Tween 20w/v;20mM L-组氨酸;及250mM甘露醇;且具有5.5的pH;或11)150mg/mL的抗Tau抗体;0.02%Tween 20w/v;20mM L-组氨酸;及140mM氯化钠且具有5.5的pH;或12)10mg/mL的抗Tau抗体;0.01%Tween 20w/v;20mM L-组氨酸;及40mM氯化钠;且具有5.5的pH。
抗Tau抗体可用于经吸入施用的气雾剂制剂中。可将抗Tau抗体配制于密封加压可接受的压缩气体中,如二氯二氟甲烷、丙烷、氮气等等。
此外,可通过与多种基质如乳化基质或水溶基质将抗Tau抗体制成栓剂。可以通过栓剂来直肠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栓剂可以包含介质如可可油、碳蜡(carbowaxes)和聚乙二醇,其在体温处融化,而在室温处凝固。
可以提供口服或直肠施用的单位剂型(如糖浆剂、酏剂和悬浮剂),其中每个剂量单位,例如茶匙、大匙、片剂、或栓剂,含有预定量的含一种或多种抑制剂的组合物。类似地,用于注射或静脉内施用的单位剂型可以包含组合物中的抗Tau抗体,其呈无菌水、生理盐水或其他药学可接受载体中的溶液形式。
本文所用的术语“单位剂型”意指物理上离散的单位,其适合作为用于人或动物受试者的统一剂量,每个单位含有预定数量的本发明的抗Tau抗体,计为足以产生所需效果的的量,与药学可接受的稀释剂、载体或介质组合。抗Tau抗体的规格可以取决于具体采用的抗体和要达到的效果,以及与宿主中各抗体相关的药效学。
其他施用模式也可用于本发明的方法中。例如,可将合适的抗体配制于栓剂中,以及在一些情况下配制于气雾剂和鼻内组合物中。对于栓剂而言,介质组合物包括传统结合剂和载体,如聚亚烷基二醇,或甘油三酯。此类栓剂可以自混合物形成,所述混合物含有该活性成分,其范围为约0.5%至约10%(w/w),例如约1%至约2%。
鼻内制剂通常包含既不引起鼻粘膜刺激也不显著干扰纤毛功能的介质。稀释剂如水、水性盐水或其他已知物质是可以采用的。鼻制剂还可以含有防腐剂,例如但不限于氯丁醇和苯扎氯铵。可以存在表面活性剂以增强鼻粘膜对抗体的吸收。
抗Tau抗体可以作为注射制剂施用。通常,将注射组合物制备为液体溶液或悬液;适于液体介质中的溶液或悬液的固体形式也在注射前制备。还可以将制备物乳化或将抗体囊封于脂质体介质中。
合适的赋形剂介质是,例如水、盐水、右旋糖、甘油、乙醇,等等,及其组合。此外,若需要的话,所述介质可以含有较小量的附加物质,如湿润剂或乳化剂或pH缓冲剂。制备此类剂型的实际方法是已知的,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是显而易见的。参见例如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Mack Publishing Company,Easton,Pennsylvania,第17版,1985。无论任何情况,要施用的组合物或制剂会含有一定量的抗Tau抗体,所述量足以在接受治疗的受试者中达到想要的状态。
药学可接受的赋形剂,如介质、佐剂、载体或稀释剂,是公众容易取得的。此外,药学可接受的附加物质,如pH调节剂和缓冲剂、张度调节剂、稳定剂、湿润剂等等,是公众容易取得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抗Tau抗体配制于控制释放制剂中。持续释放制备物可用本领域所熟知的方法制备。持续释放制备物的合适例子包括含有所述抗体的固态疏水聚合物的半渗透基质,其中所述基质呈成形产品的形式,例如薄膜或微囊剂。持续释放基质的例子包括聚酯、L-谷氨酸和乙基-L-谷氨酰胺的共聚物、不可降解的乙烯-乙酸乙烯酯、水凝胶、聚乳酸、可降解的乳酸-甘醇酸共聚物和聚-D-(-)-3-羟基丁酸。包含在持续释放制备物中的抗体可能的生物活性丢失和可能的免疫原性变化,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添加剂、通过控制含湿量和通过开发特定的聚合物基质组合物来避免。
本发明范围内的控制释放可视为意指多种缓释剂型的任一种。出于本发明的目的,如下术语可视为与控制释放基本等效:连续释放、控制释放、延缓释放、持久释放、逐步释放、长期释放、程序性释放、延长释放、成比例释放、延迟释放、储藏、延滞、缓慢释放、间隔释放、持续释放、时间覆盖(time coat)、按时间释放、延时作用、延伸作用、时间分层作用(layered-timeaction)、长效、延迟作用、重复作用、延缓作用、持续作用、持续作用药物、和延伸释放。对这些术语的进一步讨论可见于Lesczek Krowczynski,Extended-Release Dosage Forms,1987(CRC Press,Inc.)中。
多种控制释放技术覆盖了非常广范围的药物剂型。控制释放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物理系统和化学系统。
物理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具有速率控制膜的贮器系统,如微囊化、大囊化(macroencapsulation)、和膜系统;没有速率控制膜的贮器系统,如中空纤维、超微孔三乙酸纤维素、和多孔聚合物质和泡沫;单层系统,包括那些物理上溶解于无孔、聚合或弹性基质(例如不易侵蚀的、易受侵蚀的、环境因素进浸、和可降解的)中的系统,和物理上分散于无孔、聚合或弹性基质(例如不易侵蚀的、易受侵蚀的、环境因素进浸、和可降解的)中的材料;片层结构,其包括与外层控制层化学上相似的或不相似的贮器层;以及其他物理方法,如渗透泵、或吸附至离子交换树脂上。
化学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对聚合物基质的化学侵蚀(例如不均匀或均匀侵蚀),或对聚合物基质的生物侵蚀(例如不均匀或均匀侵蚀)。对控制释放系统种类的其他讨论可见于Agis F.Kydonieus,Controlled Release Technologies:Methods,Theory and Applications,1980(CRC Press,Inc.)中。
有许多为口服施用而开发的控制释放药物制剂。它们包括但不限于控制渗透压的胃肠递送系统;控制水动压力的胃肠递送系统;控制膜渗透作用的胃肠递送系统,其包括控制微孔膜渗透作用的胃肠递送系统;胃液抗性的肠靶向控制释放胃肠递送系统;控制凝胶扩散的胃肠递送系统;和控制离子交换的胃肠递送系统,其包含阳离子和阴离子药物。关于控制释放药物递送系统的其他信息可见于Yie W.Chien,Novel Drug Delivery Systems,1992(Marcel Dekker,Inc.)中。
治疗方案
在一个方面,提供了治疗个体中tau病变(例如急性tau病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个体施用抗Tau抗体。
因而,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计算了每mg/kg体重的抗Tau抗体剂量。然而,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抗Tau抗体的剂量是平稳固定剂量(flat-fixed dose),其是固定的,无论患者的重量如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调整剂量方案以提供最适的想要的响应(例如有效响应)。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抗Tau抗体的剂量随时间变化。例如,抗Tau抗体可以以高剂量初始施用并可以随时间降低。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抗Tau抗体以低剂量初始施用并随时间提高。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一剂的抗Tau抗体的施用量是恒定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施用的抗体量随每一剂而变化。例如,抗体的维持(或后续)剂量可以比第一次施用的载入剂量更高或与其相同。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抗体的维持剂量可以比载入剂量更低或与其相同。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抗Tau抗体以2、3、4、5、6、7、8、9、10、11、或12mg/kg的剂量施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抗Tau抗体以10mg/kg的剂量施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抗Tau抗体以4mg/kg的剂量施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抗Tau抗体施用1次。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抗Tau抗体施用多于1剂。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抗Tau抗体每周施用1次,每2或3周施用1次,每月施用1次,只要观察到临床益处,或是例如施用直至完全响应或不可管控的毒性。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抗Tau抗体作为一线治疗(例如初始或第一次治疗)施用。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抗Tau抗体作为二线治疗(例如在初始或第一次治疗后,包括复发后和/或第一次治疗失败时)施用。
如下实施例仅是阐述性的,并且不应视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因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发明后会认识到许多变体形式和等效形式。
本文全文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Genbank条目、专利和发布的专利申请的内容清楚地通过提述在此并入。
实施例
提出下文的实施例以向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提供如何制作和使用本发明的完整公开和描述,而不是意在对发明人视为的发明范围进行限制,也不是意图表示如下实验即是已进行的全部实验或仅有的实验。已进行了工作来确保所使用的数字的(例如量、温度等)准确性,但应当考虑到一些实验误差和偏差。除另有说明外,份数为重量份数,分子量为重量平均分子量,温度为摄氏度,而压强为大气压或接近大气压。可以使用标准缩写,例如bp,碱基对;kb,千碱基;pl,皮升;s或sec,秒;min,分钟;h或hr,小时;aa,氨基酸;kb,千碱基;bp,碱基对;nt,核苷酸;i.m.,肌内(地);i.p.,腹膜内(地);s.c.,皮下(地);等等。
实施例1:IPN002对Tau水平和Aβ水平的影响
给予雄性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20mg/kg剂量水平的IPN002单次慢推注并在注射后多个时间点收集血浆和脑脊液(CSF)样品。用特异性Tau捕捉ELISA测定来测量所有样品(CSF和血浆)中IPN002的存在。该测定仅能检测未结合至Tau的IPN002。此外,用市售的ELISA测定来测量CSF中的Tau和Aβ水平。Tau测定(Invitrogen)中使用的捕捉抗体与IPN002竞争,因此该测定仅报告游离Tau的水平(即,仅未结合至IPN002的Tau)。
如图1所示,IPN002在血浆中的最大浓度在注射后不久达到(在注射后5分钟时约为666μg/mL)且维持相对恒定8小时,此后抗体如预期的动力学自血浆清除。惊奇地发现,在最早的检验时间点处(1小时,参见图1)于CSF中检测到了IPN002,但其水平比血浆中观察到的低很多。IPN002的CSF水平在注射后的头24小时紧随血浆水平,但之后168小时保持相对恒定。
图1。20mg/kg剂量水平的IPN002单次注射后食蟹猴CSF和血浆中IPN002的测量。用特异性ELISA测定来测量IPN002。值代表在具体时间点处收集的所有样品的平均值(均值±标准差)。
与CSF中迅速可检测到IPN002的观察结果一致,Tau水平也在IPN002注射的1小时内显著降低(图2)。的确,注射后8小时在CSF中没有可检测的游离Tau,并且该效果持续168小时,这与CSF中IPN002的药代动力学是一致的。
图2。20mg/kg剂量水平的IPN002单次注射后食蟹猴CSF中IPN002和Tau的测量。用特异性ELISA测定来测量IPN002。值代表在具体时间点处收集的所有样品的平均值(均值±标准差)。用市售的ELISA测定(Invitrogen)来测量Tau蛋白,且值代表在具体时间点处收集的所有样品的平均值(均值±均值的标准误)。需注意,将IPN002注射前7天(第-7天)收集的CSF样品标绘于图上以供参考。
相比之下,在测试的条件下CSF中的Aβ蛋白水平未显著变化(图3)。
图3。20mg/kg剂量水平的IPN002单次注射后食蟹猴CSF中Aβ和Tau的测量。用市售的ELISA测定来测量Tau和Aβ蛋白,且值代表在具体时间点处收集的所有样品的平均值(均值±均值的标准误)。需注意,将IPN002注射前7天(第-7天)收集的CSF样品标绘于图上以供参考。
实施例2:hu-IPN002对Tau水平和Aβ水平的影响
以5mg/kg或20mg/kg的剂量水平按单次缓慢推注给予雄性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IPN002的人源化变体(“hu-IPN002”)。
血清和CSF hu-IPN002浓度分析
测定了血清和CSF中的hu-IPN002水平。结果示于图4A和4B,及图5A和5B中。
如图4A所示,施用5mg/kg hu-IPN002导致约0.1小时内约25μg/ml的血清hu-IPN002水平。如图4B所示,施用20mg/kg hu-IPN002导致约0.1小时内约120μg/ml的血清hu-IPN002水平。
如图5A所示,施用5mg/kg hu-IPN002导致在10小时时间点处约25ng/ml的CSF hu-IPN002水平。如图5B所示,施用20mg/kg hu-IPN002导致在10小时时间点处约200ng/ml的CSF hu-IPN002水平。药代动力学数据概述于图6中。
CSF中游离Tau水平的分析
测验了hu-IPN002对CSF中游离Tau水平的影响。如上文所述处理雄性食蟹猴,并测量CSF中的游离Tau水平。结果示于图7中。如图7所示,5mg/kg或20mg/kg hu-IPN002的单次注射降低了CSF中的游离Tau水平。在施用hu-IPN002抗体后Tau水平保持在低水平超过160小时。
CSF中Aβ水平的分析
测定了hu-IPN002对非人灵长类动物CSF中Aβ水平的影响。给予雄性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5mg/kg或20mg/kg的剂量水平的hu-IPN002单次缓慢推注。在注射后多个时间点收集脑脊液(CSF)样品。用市售的ELISA测定来测量CSF样品中Aβ40的存在。结果示于图8中。值代表在具体时间点处收集的所有样品的平均值(均值±均值的标准误)。
如图8所示,20mg/kg hu-IPN002的单次注射降低了约150小时后CSF中的Aβ40水平。CSF中的Aβ40水平继续下降直至约350小时。
实施例3:获取自可能患有慢性创伤性脑病(CTE)的个体的CSF中存在Tau片
CSF样品获取自前全国橄榄球联赛前锋,其表现出行为/认知缺陷,且被认为很可能患有CTE。测定该CSF样品中eTau片段的存在。从来自健康个体和可能患有CTE的个体的合并CSF亲和分离eTau片段。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分离的eTau片段分开,并将分开的片段转移至膜。用IPN001对所述膜进行探针检测(probed)。结果呈现于图10中,其显示获取自可能患有CTF的个体的CSF中存在Tau片段。
实施例4:hu-IPN002对Tau水平及Aβ水平的影响(延长的静脉内单剂研究-5 mg/kg或20mg/kg)
按照5mg/kg或20mg/kg的剂量水平以单次缓慢推注给予雄性食蟹猴hu-IPN002。从所有动物获取血液用于分析血清hu-IPN002,其获取于给药前,以及第1天的单剂后0.083、0.25、0.5、1、4、8、12、24、48、72、96、120、168、312(第14天)、480(第21天)、648(第28天)、816(第35天)、984(第42天)、1152(第49天)、及1320(第56天)小时处。在给药前从所有动物获取CSF,以及从动物群体获取CSF,其获取于8、24、48、96、120、及168、312(第14)、480(第21)、648(第28)、816(第35)、984(第42)、1152(第49)、及1320(第56)小时处,用于分析CSF hu-IPN002。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和CSF中的hu-IPN002水平。
血清和CSF hu-IPN002浓度分析
血清hu-IPN002的药代动力学概览示于下表4中,而血清hu-IPN002浓度对时间的图谱示于图22中。
表4:均值血清hu-IPN002药代动力学参数
在静脉内单剂后,在5与20mg/kg之间,均值hu-IPN002全身性暴露(systemic exposures)(AUC[0-T]和AUC[INF])近似依剂量按比例计升高。5和20mg/kg剂的均值CL值分别为1.15和0.964mL/h/kg,而均值Vss值分别为0.293和0.271L/kg。5和20mg/kg的均值T-HALF值分别为170和150小时。
CSF hu-IPN002的药代动力学概述示于下表5中,而CSF hu-IPN002浓度对时间图谱示于图23中。
表5:均值CSF hu-IPN002药代动力学参数
在静脉内单剂后,在最早的时间点处(给药后8小时)在猴CSF中检测到hu-IPN002,并在给药后23小时达到均值最大CSF hu-IPN002浓度。CSFT-HALF值与血清中的那些值相似(1.2至1.3x)。在5与20mg/kg之间,均值CSFhu-IPN002暴露(AUC[0-T])大于依剂量按比例计升高。5和20mg/kg的均值CSF/血清AUC(0-T)比率分别为0.0013和0.0038。5mg/kg的CSF AUC(INF)值由于数据不足而无法报告,而20mg/kg的CSF AUC(INF)值为对应的血清AUC(INF)值的0.0039x。
CSF中游离Tau水平的分析
还测验了hu-IPN002对CSF中游离Tau水平的影响。如上文所述处理雄性食蟹猴,并用市售ELISA试剂盒测量CSF中的游离Tau水平的水平。结果示于图11中,其描绘了CSF游离eTau水平(基线的百分比)对时间的图谱。
如图24所示,在静脉内单剂的hu-IPN002后,在最早的时间点处(给药后8小时)CSF游离eTau水平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5和20mg/kg处的最大降低分别为83和99%。在5mg/kg剂处,最大限度靶标结合(target engagement)(最小限度游离eTau)在48至96小时之间达到,游离eTau水平为基线的17.3-21%。游离eTau水平在静脉内单剂后约480小时(第21天)回复至基线。相比之下,20mg/kg处的eTau水平在整个给药后8周时期维持在低于基线。在20mg/kg剂处,在8至168小时观察到了最大靶标结合,游离eTau水平为基线的1.35-7.44%。而游离eTau水平在整个1320小时的研究期保持在相对于基线是降低的,在其后的时间点处浓度朝着基线上升。
CSF中的Aβ水平分析
还评估了hu-IPN002对雄性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CSF中Aβ水平的影响。如上文所述处理雄性食蟹猴,并在注射后多个时间点处收集CSF样品。用市售ELISA试剂盒测量CSF样品中Aβ40的存在。结果示于图25中,其描绘了CSF Aβ40水平(基线的百分比)对时间的图谱。在5mg/kg剂组中未观察到CSF Aβ40水平的变化。相比之下,在20mg/kg组中,CSF Aβ40水平在480小时处降低至平均值为基线的82%。在816小时处及余下的研究期中,CSF Aβ40水平回复至基线。给药后3周时在20mg/kg组中,CSF Aβ40水平对比基线显著降低了17%,但在648小时处回复至基线。
实施例5:hu-IPN002对Tau水平和Aβ水平的影响(静脉内单剂研究-0.5 mg/kg、2.0mg/kg、5.0mg/kg、或20mg/kg)
进行了单剂、多剂水平、静脉内(IV)推注研究,以评估57天时间段hu-IPN002的血清和CSF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概貌。采用的剂量水平为0.5、2、5和20mg/kg。药效学终点包括游离的CSF eTau和Aβ42。
11只雄性食蟹猴已接受过血管进入端口(股静脉和股动脉)及脑脊液(CSF)腰椎进入端口的在先植入(导管终止于L1)。每一只此前已用于小分子药理学研究,尽管在进行这些研究前有至少一个月的无药物期。在研究开始时。所述猴的年龄约为5-9岁,体重4.6-8.7kg。受试者通常成对养育,并用标准猴食物进行饲喂(Harlan Teklad Global 20%蛋白Primate Diet 2050),输注前的早晨除外。持续提供水并每周提供两次新鲜水果。玩具及觅食设备按常规提供,并且养殖间(colony room)中备有电视节目。实验室动物关怀遵循美国公共卫生署(U.S.Public Health Service)关于实验室动物的人道关怀及使用的政策,以及实验室动物关怀及使用指南(2011)。
在研究开始前从多个CSF样品确定每个分析物的基线测量值。以对每个动物施用介质来开始研究。以6mL/kg的单次缓慢推注体积在20min经静脉进入端口施用介质。所述介质为0.02%Tween-80在pH 5.8PBS中的溶液,所述PBS由10mM磷酸盐和140mM NaCl组成。在介质后至少两周及施用hu-IPN002前对血液和CSF取样,其按照如下时间表进行:血清取样时间点为:给药前、经动脉进入端口输注后0.5、1、2、4、8、24、48、72、168、336hr(时间是相对于输注结束时)。CSF取样时间点为:输注后2、4、7、8、24、25、48、49、72、73、168、169、336和337hr。
治疗组如表6所示分配。hu-IPN002以0.5、2.0、5.0或20.0mg/kg的单次慢推注剂按照6mL/kg的剂体积在20min经静脉进入端口施用。血清取样时间点为:给药前、经动脉进入端口给药后0.5、1、2、4、8、24、48、72、168、336、504、672、840、1008、1176、1344、及1512hr(时间是相对于输注结束时)。CSF取样时间点为:2、4、7、8、24、25、48、49、72、73、168、169、336、337、504、505、672、673、840、841、1008、1009、1176、1177、1344、1345、1512及1513hr。来自8、25、49、73 169、337、505、673、841、1009、1177、1345及1513hr的CSF样品用于期中分析,其他样品在研究结束时一次分析。
表6:研究设计;植入管的食蟹猴中的单剂IPN001
测试制品 剂量水平(mg/kg) 途径 剂体积(mL/kg) 猴数量
1 介质 0 IV 6 1
2 hu-IPN002 0.5 IV 6 3
3 hu-IPN002 2.0 IV 6 2
4 hu-IPN002 5.0 IV 6 3
5 hu-IPN002 20.0 IV 6 2
血清及CSF hu-IPN002浓度分析
用特异性ELISA在血清和CSF样品二者中测量hu-IPN002水平。图26显示了拟合的对比血清中观测的hu-IPN002数据,而图27显示了拟合的对比CSF中观测的hu-IPN002数据。
如图26所示,hu-IPN002的AUC[INF]从0.5mg/kg至20mg/kg以依剂量按比例计方式升高(在0.5、2、5和20mg/kg处分别为4131、20192、47087和145300μg·h/mL)。均值血清半衰期[T-HALF]值范围从218至276h。均值血清清除率[CL]计算为0.12mL/h/kg。Vss值范围为0.037至0.059L/kg。
如图27所示,CSF中的hu-IPN002浓度也是以依剂量按比例计方式升高的,其中AUC[0-T]为对应的hu-IPN002的血清AUC[0-T]的0.1%,0.5mg/kg剂量处除外,其中CSF暴露表现得比通过血清浓度所预测的更低(CSF中的AUC[0-T]确定为血清AUC[0-T]的0.05%)。
CSF中的游离Tau水平分析
用ELISA来测量hu-IPN002对CSF中游离eTau水平的影响。图28显示拟合的对比CSF中观测hu-IPN002eTau的数据。eTau降解的Kdeg估算为0.11h-1。Kd估算为0.16nmol/L。
如图29A-29B和下表6所示,hu-IPN002诱导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游离eTau降低。
表6:hu-IPN002对CSF游离eTau的影响(Tau12-BT2)
“LLQ”意指ELISA定量的下限
如图29A-29B所示,hu-IPN002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降低CSF游离eTau。例如,在给药后24小时,在0.5、2、5和20mg/kg IV剂后游离eTau水平分别降低至86.7%基线、37.9%基线、20.2%基线和8.3%基线。在给药后48小时,在0.5、2、5和20mg/kg IV剂后游离eTau水平分别降低至78.8%基线、27.4%基线、14.1%基线和8.7%基线。在给药后72小时,在0.5、2、5和20mg/kg IV剂后游离eTau水平分别降低至69.3%基线、31.5%基线、12.8%基线及降至定量下限。在0.5、2、5和20mg/kg IV剂后游离eTau水平分别在72hrs降至69.3%的最小水平,在168hrs降至26.7%的最小水平,在336hrs降至11.5%的最小水平,以及在24hrs降至<10%的最小水平(基线的百分比)。相比之下,给予介质的动物(n=1)中游离eTau水平在89.9%与130.2%之间变化。0.5mg/kg后游离CSF eTau的最大限度降低为~50%,而20mg/kg产生了>90%降低,中间剂量产的值在此范围之内。游离eTau的降低是持久的,并在2、5和20mg/kg剂量组中给药后1512hr(57天)仍然观察得到,尽管水平是趋向回到基线的。游离CSF eTau在0.5和2mg/kg剂后分别于8天和57天回到基线水平,而游离CSFeTau在5和20mg/kg剂后57天依然分别被抑制~50%和~70%。这些结果证实了hu-IPN002在CSF中的药效学活性。观察到的游离eTau降低能通过多种机制来解释,包括hu-IPN002对eTau的结合、eTau绝对水平的降低或二者的组合。
CSF中的Aβ水平分析
用两种不同的夹心ELISA(包括内部测定和市售试剂盒(Millipore))测量了hu-IPN002对CSF中Aβ42水平的影响。如图30A-30B和下表7(内部测定)和图31A-31B和下表8(Millipore assay)所示,任何剂量的hu-IPN002不影响CSFAβ42水平。这与本文描述的其他实验不一致。虽然这种矛盾的机理尚未明确,其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给药方案所致(例如多剂量对比单剂量方案)。
表7:hu-IPN002对CSF Aβ42的影响(内部测定)
表8:hu-IPN002对CSF Aβ42的影响(Millipore)
具体而言,如图30A-30B所示,使用内部测定测得,给予介质的动物中CSF Aβ42水平在91.7%至117.5%变化(基线的百分比)。如图31A-31B所示,使用Millipore测定测得,水平在98.6%至120.9%变化(基线的百分比)。在两个测定中,给予hu-IPN002的动物中的CSF Aβ42水平与介质对照相似。
实施例6:hu-IPN002对Tau水平和Aβ水平的影响(静脉内多剂研究)
进行了多剂、静脉内(IV)推注研究以评估hu-IPN002在给予雄性食蟹猴静脉内多剂后4-6个月时间范围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在研究的第1、29和57天给药。采用的剂量如下:
1. 0mg/kg(介质)×3剂;
2. 20mg/kg×3剂;
3. 40mg/kg×3剂;及
4. 60mg/kg×1剂,然后是20mg/kg×2剂。
20mg/kg×3剂组在最终剂后额外延长56天。
用ELISA测量血清和CSF二者样品中的hu-IPN002水平。在第1天给药后0(给药前)、0.05、0.083、0.5、1、8、12、24、48、72、120、168、336、504、648小时,在第29天给药后0(给药前)、0.05、0.083、0.25、4、8、12、24、48、96、168、336、504、648小时,以及在第57天给药后0(给药前)、0.05、0.083、0.5、1、8、12、24、48、72、120、168、336、504、672、840、1008、1176、1344小时从所有动物获取血液用于分析血清hu-IPN002。在第57天给药后1512、1680、1848、2016、2184、2352、2520、和2688小时从20mg/kg×3剂组的动物收集额外的血液样品用于分析血清hu-IPN002。
血清hu-IPN002浓度分析
在第一剂后,从20至60mg/kg,均值hu-IPN002全身性暴露(AUC[0-672h])近似依剂量按比例计升高(表9;图32)。重复给药后,在每28天20与40mg/kg之间,第57天(第三剂之后)的均值hu-IPN002全身性暴露(AUC[0-672h])也以依剂量按比例计方式升高(表11;图34)。均值血清T-HALF值范围为210至390小时。
重复给药后,在每28天20与40mg/kg处,第57天的第三剂后的均值hu-IPN002全身性暴露(AUC[0-672h])与第一剂后的那些是相似的(0.8与0.9×),并且与第29天的第二剂后的暴露是相当的(1.0与0.9×)(表10和11;图33和34)。未观察到暴露的积累或损失。在第一剂后达到稳定态。
在60mg/kg的加载剂和每隔28天的两剂20mg/kg的维持剂后,第57天第4组中的均值hu-IPN002全身性暴露(AUC[0-672h])与每隔28天第2组中以20mg/kg 3剂后的暴露是相似的(1.1×),说明加载剂对第57天的血清hu-IPN002暴露没有实质影响(表11和图34)。
表9:均值血清hu-IPN002药代动力学参数–第1天
表10:均值血清hu-IPN002药代动力学参数–第29天
表11:均值血清hu-IPN002药代动力学参数–第57天
对于T-HALF,值为调和均值
CSF hu-IPN002浓度的分析
还在给药前及第一天给药后8、48、168、336、504、648小时,及第57天给药后8、48、168、336、504、672、840、1008、1176、及1344小时从所有动物获取CSF用于分析CSF hu-IPN002。在第57天给药后1512、1680、1848、2016、2184、2352、2520、及2688小时从20mg/kg×3剂组的动物收集额外的CSF样品用于分析CSF hu-IPN002。
在第一剂后,均值CSF hu-IPN002暴露(AUC[0-T])从20至60mg/kg近似依剂量按比例计升高(表12;图35)。重复给药后,在每28天20与40mg/kg之间,第57天的均值CSF hu-IPN002暴露(AUC[0-672h])也以依剂量按比例计方式升高(表14;图37),而CSF AUC(0-672h)值为0.0013至0.0014×的对应血清AUC(0-672h)值。给药后8小时达到均值Tmax值。均值CSF表观T-HALF值范围为250至310小时。在第57天的第三剂后,均值CSF/血清AUC(0-672h)比为0.0013比0.0014。
以20和40mg/kg每28天重复给药后,在第57天的第三剂后均值CSFhu-IPN002暴露(AUC[0-672h])与第一剂后的那些相似(1.2×),且与第29天的第二剂后的暴露相当(1.1和1.2×)(表13;图36)。未观察到暴露的积累或损失。在第一剂后达到稳定态。
在60mg/kg的加载剂然后是20mg/kg/每4周的两剂后,第57天第4组中的均值CSF hu-IPN002暴露(AUC[0-672h])与接受20mg/kg/每28天剂的第2组中的暴露是相似的(1.2×),说明加载剂对血清hu-IPN002暴露没有实质影响(表14;图37)。表观CSF T-HALF值范围为250至310小时。
在任何对照CSF样品中未观察到hu-IPN002。
表12:均值CSF hu-IPN002药代动力学参数–第1天
aAUC(0-T)值缩短为AUC(0-648h),因为在给药后672小时处未收集到样品。
bCSF/血清AUC(0-T)=CSF AUC(0-648h)/血清AUC(0-672h);如果收集到672小时的CSF样品,比率可能低于预期。
表13:均值CSF hu-IPN002药代动力学参数–第29天
aAUC(0-T)值缩短为AUC(0-648h),因为在给药后672小时处未收集到样品。
bCSF/血清AUC(0-T)=CSF AUC(0-648h)/血清AUC(0-672h);如果收集到672小时的CSF样品,比率可能低于预期。
表14:均值CSF hu-IPN002药代动力学参数–第57天
对于T-HALF,值为调和均值
CSF中的游离eTau水平分析
用市售的ELISA测量hu-IPN002对CSF中游离eTau水平的影响。所有剂的CSF游离eTau水平(基线的百分比)对时间的图谱示于图38.
在第一剂后,所有三剂的CSF游离eTau水平在最早的测量时间点(8小时)处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快速降低。在40mg/kg剂量处CSF游离eTau水平表现得受到最大限度抑制,但所有剂量均降低CSF游离eTau≥75%。任何剂量组的游离eTau水平直至研究的第112天或最后一剂后55天也未回到基线。
将对20mg/kg剂量的研究延长2个月,以确定CSF游离eTau水平是否会回到基线。如图39所见,在研究第162-169天或3剂的最后一剂之后105-112天,CSF游离eTau回到接近基线值。在3剂的绝大部分时间点处,eTau的降低与介质显著不同(数据未显示)。在一些情况下无法计算p值,因为测定值低于检测极限。
总而言之,在cyno CSF中,hu-IPN002在这项重复给药、多剂水平研究中产生了快速且持久的游离eTau降低。在研究持续期(112天)或第三剂后55天,在研究的所有剂量水平处CSF游离eTau保持处于被抑制状态。40mg/kg剂量水平表现出提供最持久的CSF游离eTau降低。
CSF中的Aβ42水平分析
所有剂量的CSF Aβ42水平(基线的百分比)对时间的图谱示于图40。如图40所示,hu-IPN002在本项研究中降低了CSF Aβ42。所有剂量在第一剂后21天降低CSF Aβ42。最大和最持久(40-50天)的Aβ42降低开始于第三剂(第57天)后。Aβ42的最大限度降低(基线的25-50%)发生在研究第77天或第三剂后20天。在所有剂量水平,Aβ42值在研究第106天或第三剂后49天回到基线。hu-IPN002产生的CSF Aβ42有适度的剂量依赖性。
实施例6:人中的药代动力学和有效剂量预估
药代动力学评估
基于单一种异速生长法(single species allometry)从猴来预测Ihu-IPN002的人药代动力学参数。预测人清除率为0.06mL/h/kg。人中稳定态的预测分布体积为0.041L/kg。
为了获得猴中所见的血清浓度图谱的双指数性质,用Css-均值滞留时间(MRT)法预测了人药代动力学图谱。预测的人图谱的非房室分析(Non-compartmental analysis)分别产生了0.04L/kg和535h的体积(Vz)和半衰期(T-HALF)。估算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示于下表15中。
表15:自猴预测hu-IPN002的人的参数
猴的PK参数 预测的人的参数
Vss(L/kg) 0.041 0.041
CLTp(mL/h/kg) 0.11 0.06
Vz(L/kg)(自NCA分析) 0.043 0.04
T-HALF(h)(自NCA分析) 275 535
Vc(L/kg) 0.027 0.025
k12(h-1) 0.025 0.023
k21(h-1) 0.03 0.023
ke(h-1) 0.004 0.002
模型预测了kdeg(0.1h-1),其与报告的CSF中Tau半衰期的文献值(11天等于kdeg=0.002h-1)(Yamada K,等,J.Exp.Med.,2014Mar 10;211(3):387-93)不同。
人中的有效剂量预测
选择对eTau浓度4周的75%持续减低(depression)来给予靶标结合最可能对人是有效的。
需要10mg/kg(700mg)的剂量以在4周达到75%的eTau降低。还模拟了对血清和CSF中的hu-IPN002以及CSF中的eTau预测的浓度-时间图谱(图41)。
在稳定态模拟中,预测每4周施用一次10mg/kg剂量维持游离eTau浓度在24周内持续降低。hu-IPN002的总体血清暴露可能是降低的,且通过如下给药方式的eTau降低%维持在75%或以上,所述给药方式为10mg/kg加载剂剂量,然后是4mg/kg的维持剂量,每4周施用(图42-43)。为10mg/kg Q4W预测的Cmaxss计算为592ug/ml,而为10mg/kg加载剂量然后是4mg/kg Q4W预测的据发现为241ug/ml。针对两种给药方案相应的AUCSS分别为204,977μg*h/mL和84,114μg*h/mL。预计加载和维持剂方法允许游离eTau水平在用单加载剂给药后迅即显著性降低,并用较低的维持剂来维持eTau水平的降低。
表16:
*AUC(TAU)是给药间隔的AUC。
虽然本发明通过引用其具体实施方案来加以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真实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多种变化及用等价体进行替换。此外,可以进行许多修饰,以使具体情况,材料、物质的组合物、程序、程序步骤或多个步骤来适应本发明的目标、主旨和范围。所有此类修改意为涵盖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序列表的概述

Claims (58)

1.一种在个体中治疗急性tau病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的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的48小时、36小时、24小时、12小时、8小时、4小时、2小时、1小时、或30分钟内显著降低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
3.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的48小时内显著降低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将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降低至少约25%、50%、75%、或90%是有效的。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将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降低至不可检测的水平是有效的。
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抗Tau抗体对于将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降低至正常水平是有效的。
7.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后,降低的游离Tau水平维持至少2、5、10、或24小时的时间段。
8.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后,降低的游离Tau水平维持至少7天的时间段。
9.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后,降低的游离Tau水平维持至少2周的时间段。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胞外液选自下组:血浆、脑脊液、组织间液、和血液。
11.权利要求1-10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抗Tau抗体通过皮下施用、通过鞘内施用、或通过静脉内施用来施用。
12.权利要求1-11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抗Tau抗体以约0.1mg/kg体重至约50mg/kg体重的量施用。
13.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抗Tau抗体以10mg/kg的剂量施用。
14.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抗Tau抗体以4mg/kg的剂量施用。
15.权利要求1-1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抗Tau抗体以单次推注(bolusinjection)施用。
16.权利要求1-15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施用多剂所述抗Tau抗体。
17.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任意两剂的所述抗Tau抗体彼此在3天或更多天内施用。
18.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任意两剂的所述抗Tau抗体彼此在5天或更多天内施用。
19.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任意两剂的所述抗Tau抗体彼此在7天或更多天内施用。
20.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任意两剂的所述抗Tau抗体彼此在2周、4周或更多周内施用。
21.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任意两剂的所述抗Tau抗体彼此在2个月或更多个月内施用。
22.一种在个体中治疗急性tau病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提供所述个体的脑脊液(CSF)中的最小限度抗Tau抗体浓度是有效的。
23.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所述CSF中的最小限度抗Tau抗体浓度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的1小时内达到。
24.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所述CSF中的最小限度抗Tau抗体浓度是至少20ng/ml。
25.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所述CSF中的最小限度抗Tau抗体浓度是至少30ng/ml。
26.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所述CSF中的最小限度抗Tau抗体浓度提供至少2:1的CSF中抗Tau抗体对Tau摩尔比率。
27.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所述CSF中的最小限度抗Tau抗体浓度提供至少2.5:1的CSF中抗Tau抗体对Tau摩尔比率。
28.权利要求1-27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急性tau病变是外伤性脑损伤。
29.权利要求1-27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急性tau病变是中风。
30.一种在个体中治疗外伤性脑损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的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
31.权利要求30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外伤性脑损伤的48小时内施用所述抗体。
32.权利要求31的方法,其中以单剂施用所述抗体。
33.权利要求31的方法,其中以多剂施用所述抗体。
34.权利要求33的方法,其中每周、每2周、每4周、每6周、每8周、每3个月、或每6个月施用所述抗体。
35.一种在个体中治疗中风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的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是有效的。
36.权利要求35的方法,其中在所述中风的48小时内施用所述抗体。
37.权利要求35的方法,其中以单剂施用所述抗体。
38.权利要求35的方法,其中以多剂施用所述抗体。
39.权利要求38的方法,其中每周、每2周、每4周、每6周、每8周、每3个月、或每6个月施用所述抗体。
40.一种在个体中治疗急性tau病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个体施用抗Tau抗体,所述施用的量对于显著降低所述个体的细胞外液中的游离Tau水平一段时间是有效的,所述时间足以降低细胞外液中的Aβ水平。
41.权利要求40的方法,其中以单剂施用所述抗体。
42.权利要求40的方法,其中以多剂施用所述抗体。
43.权利要求42的方法,其中每周、每2周、每4周、每6周、每8周、每3个月、或每6个月施用所述抗体。
44.权利要求1-43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施用所述抗Tau抗体后约5天至约15天的时间段内Aβ的水平显著降低。
45.权利要求1-4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抗Tau抗体特异性结合2N4RTau的氨基酸1-158内的表位。
46.权利要求1-4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抗体特异性结合Tau的氨基酸2-18内的表位。
47.权利要求1-4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抗体特异性结合Tau的氨基酸7-13内或氨基酸25-30内的表位。
48.权利要求1-4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抗体特异性结合Tau的氨基酸15-24内的表位。
49.权利要求1-4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抗体特异性结合2N4R Tau的氨基酸28-126内的表位。
50.权利要求1-4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抗体特异性结合2N4R Tau的氨基酸150-158内的表位。
51.权利要求1-4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抗体结合线性表位。
52.权利要求1-4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表位在与SEQ ID NO:71中所示eTau4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5%氨基酸序列同一性的Tau多肽内。
53.权利要求1-4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抗体与另一抗体竞争对表位的结合,所述另一抗体包含:
a)轻链区,其包含:
(i)VL CDR1,其包含SEQ ID NO:1或SEQ ID NO:7的氨基酸序列;
(ii)VL CDR2,其包含SEQ ID NO:2或SEQ ID NO:8的氨基酸序列;和
(iii)VL CDR3,其包含SEQ ID NO:3或SEQ ID NO:9的氨基酸序列;及
b)重链区,其包含:
(i)VH CDR1,其包含SEQ ID NO:4或SEQ ID NO:10的氨基酸序列;
(ii)VH CDR2,其包含SEQ ID NO:5或SEQ ID NO:11的氨基酸序列;和
(iii)VH CDR3,其包含SEQ ID NO:6或SEQ ID NO:12的氨基酸序列。
54.权利要求1-4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抗体包含:
a)轻链区,其包含:
(i)VL CDR1,其包含SEQ ID NO:1或SEQ ID NO:7的氨基酸序列;
(ii)VL CDR2,其包含SEQ ID NO:2或SEQ ID NO:8的氨基酸序列;和
(iii)VL CDR3,其包含SEQ ID NO:3或SEQ ID NO:9的氨基酸序列;及
b)重链区,其包含:
(i)VH CDR1,其包含SEQ ID NO:4或SEQ ID NO:10的氨基酸序列;
(ii)VH CDR2,其包含SEQ ID NO:5或SEQ ID NO:11的氨基酸序列;和
(iii)VH CDR3,其包含SEQ ID NO:6或SEQ ID NO:12的氨基酸序列。
55.权利要求1-5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抗体特异性结合表位,所述结合不依赖于该表位内氨基酸的磷酸化。
56.权利要求1-5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抗体是人源化的。
57.权利要求1-5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急性tau病变选自中风、慢性外伤性脑病、外伤性脑损伤、震荡、发作(seizures)、癫痫、和急性铅脑病。
58.权利要求57的方法,其中所述癫痫是Dravet综合征。
CN201480064675.0A 2013-11-27 2014-11-25 治疗tau病变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992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7028.2A CN111569063A (zh) 2013-11-27 2014-11-25 治疗tau病变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909965P 2013-11-27 2013-11-27
US61/909,965 2013-11-27
PCT/US2014/067360 WO2015081085A2 (en) 2013-11-27 2014-11-25 Methods of treating a tauopathy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77028.2A Division CN111569063A (zh) 2013-11-27 2014-11-25 治疗tau病变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99230A true CN105899230A (zh) 2016-08-24
CN105899230B CN105899230B (zh) 2020-06-09

Family

ID=5223241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77028.2A Pending CN111569063A (zh) 2013-11-27 2014-11-25 治疗tau病变的方法
CN20148006467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99230B (zh) 2013-11-27 2014-11-25 治疗tau病变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77028.2A Pending CN111569063A (zh) 2013-11-27 2014-11-25 治疗tau病变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20160289309A1 (zh)
EP (1) EP3074420A2 (zh)
JP (1) JP6629201B2 (zh)
CN (2) CN111569063A (zh)
BR (1) BR112016010454A2 (zh)
CA (1) CA2931396C (zh)
EA (1) EA038994B1 (zh)
MX (2) MX2016006356A (zh)
WO (1) WO2015081085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0253A (zh) * 2017-06-16 2020-02-07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 用于治疗tau蛋白病的组合物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15003326A2 (pt) * 2012-08-16 2017-07-04 Ipierian Inc métodos de tratamento de uma tauopatia
US8980270B2 (en) 2013-01-18 2015-03-17 Ipierian, Inc. Methods of treating a tauopathy
PE20152004A1 (es) 2013-03-13 2016-02-07 Prothena Biosciences Ltd Inmunoterapia tau
JP2017512751A (ja) 2014-02-14 2017-05-25 アイピエリアン,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タウペプチド、抗タウ抗体、およびそれらの使用方法
TWI790642B (zh) 2015-06-05 2023-01-21 美商建南德克公司 抗-tau抗體及使用方法
US20190010504A1 (en) * 2015-12-11 2019-01-10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On Behalf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Huma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ssociated tau variants as biomarker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KR102506091B1 (ko) 2016-05-02 2023-03-07 프로테나 바이오사이언시즈 리미티드 타우 면역요법
CU24537B1 (es) 2016-05-02 2021-07-02 Prothena Biosciences Ltd Anticuerpos monoclonales que compiten por unirse a tau humano con el anticuerpo 3d6
CN110248959B (zh) 2016-12-07 2023-06-30 基因泰克公司 抗tau抗体和使用方法
KR20230146126A (ko) 2016-12-07 2023-10-18 제넨테크, 인크. 항-타우 항체 및 이의 이용 방법
CN110520440A (zh) 2017-02-17 2019-11-29 戴纳立制药公司 抗τ抗体及其使用方法
AU2018263935A1 (en) 2017-05-02 2019-12-19 Prothena Biosciences Limited Antibodies recognizing tau
US20190135905A1 (en) * 2017-06-16 2019-05-09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tauopathies
JP2022524588A (ja) 2019-03-03 2022-05-09 プロセナ バイオサイエンシーズ リミテッド タウ認識抗体
GB202010652D0 (en) * 2020-07-10 2020-08-26 Wista Lab Ltd Anti-tau antibodies
CN115607684A (zh) * 2021-07-15 2023-01-1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内耳药物纳米载体及其应用
AU2022381556A1 (en) * 2021-11-03 2024-05-02 Eisai R&D Management Co., Ltd. Anti-tau antibody compositions, dosage forms, and method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6185A (zh) * 2012-08-16 2015-06-24 埃匹瑞恩股份有限公司 治疗Tau病变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308235D0 (en) 1983-03-25 1983-05-05 Celltech Ltd Polypeptides
US4816567A (en) 1983-04-08 1989-03-28 Genentech, Inc. Recombinant immunoglobin preparations
GB8422238D0 (en) 1984-09-03 1984-10-10 Neuberger M S Chimeric proteins
US5225539A (en) 1986-03-27 1993-07-06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Recombinant altered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ltered antibodies
GB8607679D0 (en) 1986-03-27 1986-04-30 Winter G P Recombinant dna product
US4866132A (en) 1986-04-17 1989-09-12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Of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Novel radiopaque barium polymer complexes, compositions of matter and articles prepared therefrom
US4946778A (en) 1987-09-21 1990-08-07 Genex Corporation Single polypeptide chain binding molecules
JPH02500329A (ja) 1987-05-21 1990-02-08 クリエイテイブ・バイオマリキユールズ・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ツド ターゲット化多機能蛋白質
US5256334A (en) 1988-09-08 1993-10-26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Of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Homogeneous radiopaque polymer-organobismuth composites
DE3920358A1 (de) 1989-06-22 1991-01-17 Behringwerke Ag Bispezifische und oligospezifische, mono- und oligovalente antikoerperkonstrukte, ihre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US5595732A (en) 1991-03-25 1997-01-21 Hoffmann-La Roche Inc. Polyethylene-protein conjugates
DE69233482T2 (de) 1991-05-17 2006-01-12 Merck & Co., Inc. Verfahren zur Verminderung der Immunogenität der variablen Antikörperdomänen
DK0605522T3 (da) 1991-09-23 2000-01-17 Medical Res Council Fremgangsmåde til fremstilling af humaniserede antistoffer
ATE297465T1 (de) 1991-11-25 2005-06-15 Enzon Inc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ultivalenten antigenbindenden proteinen
US5346981A (en) 1993-01-13 1994-09-13 Miles Inc. Radiopaque polyurethanes
CA2115811A1 (en) 1993-02-17 1994-08-18 Claus Krebber A method for in vivo selection of ligand-binding proteins
US5643575A (en) 1993-10-27 1997-07-01 Enzon, Inc. Non-antigenic branched polymer conjugates
US5625048A (en) 1994-11-10 1997-04-29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odifi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s
AU4188196A (en) 1994-12-22 1996-07-10 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Organobismuth derivative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5958713A (en) 1995-01-31 1999-09-28 Novo Nordisk A/S Method of detecting biologically active substances by using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US5670477A (en) 1995-04-20 1997-09-23 Joseph F. Poduslo Method to enhance permeability of the blood/brain blood/nerve bariers to therapeutic agents
US5968738A (en) 1995-12-06 1999-10-19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Two-reporter FACS analysis of mammalian cells using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s
US6020192A (en) 1996-01-18 2000-02-01 University Of Florida Humaniz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enes and methods
US5874304A (en) 1996-01-18 1999-02-23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Humaniz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enes and methods
EP0939647B2 (en) 1996-08-27 2006-07-12 Chiron Corporation Neisseria meningitidis serogroup b glycoconjugat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5976796A (en) 1996-10-04 1999-11-02 Loma Linda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and expression of renilla luciferase an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fusion genes
TW371617B (en) 1996-10-09 1999-10-11 Of Animal And Plant Health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Council Of Agriculture Executive Yuan Bureau Method to transplant GFP into 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for inflicting pest in an attempt to detect and flow up it existence and to improve life span against UV
ZA9811379B (en) 1997-12-12 1999-08-27 Macromed Inc Hetero-functionalized star-shaped poly(ethylene glycols) for protein modification.
US5985577A (en) 1998-10-14 1999-11-16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Protein conjugates containing multimers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WO2006009901A2 (en) 2004-06-18 2006-01-26 Ambrx, Inc. Novel antigen-binding polypeptides and their uses
US20090016959A1 (en) 2005-02-18 2009-01-15 Richard Beliveau Delivery of antibodies to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US8741260B2 (en) 2005-10-07 2014-06-03 Armagen Technologies, Inc. Fusion proteins for delivery of GDNF to the CNS
US8012936B2 (en) * 2006-03-29 2011-09-06 New York University Tau fragments for immunotherapy
BRPI0923283A2 (pt) 2008-12-05 2017-06-06 Angiochem Inc conjugados terapêuticos de peptídeo e usos dos mesmos
CA2765099A1 (en) * 2009-06-10 2010-12-16 New York University Phosphorylated tau peptide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tauopathy
JP6124591B2 (ja) * 2009-08-28 2017-05-10 ザ ボード オブ リージェンツ オブ ザ ユニバーシティー オブ テキサス システム タウオリゴマーに結合する抗体
MX2012005300A (es) * 2009-11-06 2012-07-30 David Gladstone Inst Metodos y composiciones para modula niveles de tau.
CN103502272B (zh) * 2010-10-07 2016-06-15 Ac免疫有限公司 识别Tau的磷酸化特异抗体
SI2627672T1 (sl) * 2010-10-11 2018-10-30 Biogen International Neuroscience Gmbh Človeška protitelesa anti-tau
GB201112056D0 (en) * 2011-07-14 2011-08-31 Univ Leuven Kath Antibodies
AU2012311234B2 (en) * 2011-09-19 2017-09-28 Axon Neuroscience Se Protein-based therapy and diagnosis of tau-mediated pathology in Alzheimer's diseas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6185A (zh) * 2012-08-16 2015-06-24 埃匹瑞恩股份有限公司 治疗Tau病变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USINESS WIRE: "iPierian Announces Oral Presentation of Tau Antibody Preclinical Efficacy Study Which Showed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Progression", 《BUSINESS WIRE NEWS》 *
KIRAN YANAMANDRA ET AL.: "Anti-Tau Antibodies that Block Tau Aggregate Seeding In Vitro Markedly Decrease Pathology and Improve Cognition In Vivo", 《NEURON》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0253A (zh) * 2017-06-16 2020-02-07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 用于治疗tau蛋白病的组合物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89309A1 (en) 2016-10-06
JP2017504570A (ja) 2017-02-09
EP3074420A2 (en) 2016-10-05
WO2015081085A3 (en) 2015-08-06
MX2021008755A (es) 2021-08-24
BR112016010454A2 (pt) 2017-12-05
EA038994B1 (ru) 2021-11-18
CA2931396C (en) 2022-09-06
JP6629201B2 (ja) 2020-01-15
US20200102375A1 (en) 2020-04-02
CN105899230B (zh) 2020-06-09
WO2015081085A2 (en) 2015-06-04
CA2931396A1 (en) 2015-06-04
EA201690898A1 (ru) 2016-09-30
MX2016006356A (es) 2016-10-28
CN111569063A (zh) 202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99230A (zh) 治疗tau病变的方法
AU2019200448B2 (en) Anti-complement C1s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US20220185912A1 (en) Anti-complement c1s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US9447180B2 (en) Methods of treating a tauopathy
CN104736185B (zh) 治疗Tau病变的方法
TWI660972B (zh) 抗mcam抗體及相關使用方法
CN105339002B (zh) 治疗tau病变的方法
BR112016014328B1 (pt) Terapia à base de anticorpos para amiloidose por transtirretina (ttr) e anticorpos derivados de humanos para a mesma
HRP20080430B1 (hr) HUMANIZIRANA PROTUTIJELA KOJA SADRŽE PEPTID αß
CN103524617B (zh) 针对淀粉状蛋白β的人源化抗体
JP2022519293A (ja) コネキシン43抗体およびその使用
EP4296279A1 (en) Anti-transthyretin (ttr) binding proteins and uses thereof
ES2577718T3 (es) Anticuerpos contra el receptor de los productos finales de la glicación avanzada (RAGE) y usos de los mismo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