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4523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4523B
CN105874523B CN201580003557.3A CN201580003557A CN105874523B CN 105874523 B CN105874523 B CN 105874523B CN 201580003557 A CN201580003557 A CN 201580003557A CN 105874523 B CN105874523 B CN 1058745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display module
support
display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35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74523A (zh
Inventor
郑城守
高大成
金松炫
李正鲁
郑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5/00003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5102438A1/en
Publication of CN105874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45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745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45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H04N5/645Mounting of picture tube on chassis or in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显示模块的显示装置,显示模块可选择性地被设置为平坦表面状态或弯曲表面状态。具有显示模块的显示装置包括:可弯曲显示面板,被配置为显示图像;第一框架,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正面;以及第二框架,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第二框架包括:第一支架,布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以及第二支架,被设置为相对于第一支架可滑动。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装置广泛涉及显示装置,具有可以通过被设置为平坦表面状态或弯曲表面状态而被使用的显示模块。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一般包括显示模块以显示图像。显示装置的示例包括电视机和监视器。在这些显示装置中,存在使用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在内的显示模块的显示装置。
最近已经提出了如下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通过将显示面板固定为弯曲表面的形式而使用户感觉他们正在通过二维图像观看三维图像。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当显示面板在平坦表面状态和弯曲表面状态之间切换时,前表面部分和后表面部分具有不同的曲率,因此,会产生显示面板的前表面与后表面之间的长度差。也就是说,根据前表面部分和后表面部分的弧长,在前表面部分和后表面部分的端部产生了长度差。此时,组件的最佳布置和尺寸可能改变,因而,会发生产品性能的下降或者产品的损坏。
问题的解决方案
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显示模块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包括:可弯曲显示面板,被配置为显示图像;第一框架,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正面;和第二框架,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其中,第二框架包括:第一支架,布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以及第二支架,被设置为相对于第一支架可滑动。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构件,被配置为将第一框架连接到第二框架,使得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彼此相对移动,其中,所述连接构件穿过第一框架,同时固定到第二框架。
所述连接构件可以包括:头部;第一支撑件,一体地形成在头部的下端;以及第二支撑件,从第一支撑件的下端延伸,其中,第二支撑件设置有螺纹。
第一框架可以设置有紧固孔,所述紧固孔被配置为以滑动方式容纳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一支撑件。
所述紧固孔可以是形成在第一框架中的长孔。
第一支架可以设置有连接孔,以固定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二支撑件。
第一支架可以包括:盖体,设置有允许第二支架在其上滑动的引导件。
所述连接构件可以根据第一支架的移动而移动。
第二支架可以耦接到滑动螺钉,使得第二支架能够在第一支架与引导件之间滑动;以及所述滑动螺钉可以包括双级螺钉。
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驱动装置,布置在显示模块的背面,使得显示模块可从平坦表面状态和弯曲表面状态中的一个状态变形到另一状态。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基础构件,布置在显示模块的背面以支撑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可以包括:驱动器,安装在基础构件上以产生驱动力;移动构件,由驱动器沿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动;以及转动构件,可转动地连接到移动构件,以沿向前和向后的方向转动显示模块的两端。
移动构件还可以包括:微调装置,被配置为精细地调节显示模块的左右平衡。
移动构件还可以包括:引导件,被配置为引导移动构件的移动。
所述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传感器,被配置为测量移动构件的移动距离。
所述显示装置可以包括:防护件,布置在显示模块背面,当显示模块的两端向前移动时一起转动,并覆盖显示模块与基础构件之间的空间。
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显示器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包括:可弯曲显示面板,被配置为显示图像;顶架,被配置为容纳显示面板的正面;第一底架,被配置为支撑显示面板的背面;和第二底架,被配置为从第一底架滑动;以及连接构件,被配置为以相对可移动的方式连接顶架和第二支架。
所述连接构件可以包括:头部;第一支撑件,一体地形成在头部的下端;以及第二支撑件,从第一支撑件的下端延伸,其中,第二支撑件设置有螺纹。
第一框架可以设置有紧固孔,所述紧固孔被配置为可滑动地容纳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一支撑件,其中,所述紧固孔是长孔。
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驱动装置,布置在显示模块的背面,使得显示模块切换到平坦表面状态和弯曲表面状态之一。
驱动装置可以包括:驱动器,固定到布置在显示模块背面的基础构件,以产生驱动力;移动构件,由驱动器沿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动;以及转动构件,可转动地连接到移动构件,以沿向前和向后的方向转动显示模块的两端。
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可弯曲地设置为切换到平坦表面状态和弯曲表面状态中的至少一个;顶架,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正面;以及底架,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以相对于顶架可移动。
所述底架可以包括:第一底架,被配置为支撑显示面板的背面;以及第二底架,被配置为从第一底架滑动,其中,第二底架可以沿顶架相对地移动。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构件,被配置为以相对可移动的方式连接顶架和底架,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可以通过穿过顶架而固定到底架。
所述连接构件可以包括:头部;第一支撑件,一体地形成在头部的下端;以及第二支撑件,从第一支撑件的下端延伸,其中,第二支撑件设置有螺纹。
顶架可以设置有紧固孔,所述紧固孔被配置为容纳第一支撑件,其中,所述紧固孔是长孔。
所述底架可以设置有连接孔,以固定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二支撑件。
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显示模块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图像;和框架,被配置为支撑显示面板;驱动装置,设置在显示模块的背面,使得显示模块改变到平坦表面状态和弯曲表面状态之一;基础构件,布置在显示模块的背面,并被配置为支撑驱动装置;以及支座构件,被配置为支撑显示模块,其中,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支架,布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以及第二支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架中。
支座还可以包括:扬声器,被配置为通过驱动装置具有显示模块的可变曲率。
所述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连接构件,被配置为以相对可移动的方式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其中,所述连接构件穿过第二支架并固定到第一支架。
发明的有益效果
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上描述显然的是,显示装置可以通过选择显示器的平坦表面状态或弯曲表面状态来使用显示器。
另外,当显示器切换到平坦表面状态或弯曲表面状态时,可以通过可滑动结构防止显示器变形。因而,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对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示例性实施例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将变得明显且更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被设置为弯曲表面状态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块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应用于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5和图6是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操作状态的示图;
图7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块的透视图;
图8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分解透视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构件的透视图;
图1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沿图7的线A-A′所取的截面图;
图1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沿图7的线B-B′所取的截面图;
图1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框架移动到平坦表面状态和弯曲表面状态的示图;
图14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模块设置在平坦表面状态下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示图;
图15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模块设置在弯曲表面状态下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示图;
图16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示图;
图17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顶架和底架的分解透视图;以及
图18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顶架和底架的滑动部件的截面图;
图19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20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弯曲表面状态的透视图;
图21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2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应用于显示模块的连接构件的示图;
图23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应用于显示模块和后盖的连接构件的示图;
图24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侧盖的耦接的局部透视图;
图25是示出了当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处于平坦表面状态时显示模块、侧盖和后盖的截面图;
图26是示出了当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处于弯曲表面状态时显示模块、侧盖和后盖的截面图;
图27是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侧盖和后盖的耦接的截面图;
图28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变形装置的示图;
图29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应用于显示装置的变形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0是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形装置的驱动器的示图;
图31和图32是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变形装置的操作的示图;
图33是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形装置的传感器的示图;
图34和图35是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形装置的微调装置的示图;
图36是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形装置的引导件的示图;
图3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防护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38是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防护件的截面图;
图39是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防护件的操作的示图;以及
图40是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防护件的操作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示例性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类似的参考标号始终表示类似的元件。
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装置1包括被设置为可变形的显示模块10。显示模块10可以具有超出其中心向前突出的两端。显示模块10可以在平坦表面状态和弯曲表面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弯曲表面状态下,显示模块10的两端向前突出以形成预定曲率。
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图像信息的显示模块10以及布置在显示模块10外部的用于保护显示模块10和内部电子元件的后壳20。
后壳20可以被布置为在显示模块10的背面围绕显示模块10。后壳20可以包括支座21,支座21被可拆卸地安装并被配置为将显示装置1安装在直立位置。
虽然附图中未示出,但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可以通过使用壁挂式支架而非使用支座21被固定于墙壁。在这种情况下,壁挂式支架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后壳20上,或者通过穿过后壳可拆卸地安装在基础构件上。
提供驱动显示模块10必需的电力的电源可以设置在后壳20内部。
同时,显示模块10可以包括自发射型显示设备以及光接收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自发射型显示设备被配置为通过对荧光有机化合物进行电激励来发光,比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所述光接收显示设备需要附加光源,比如液晶显示器(LCD)。
另外,驱动装置100(图3中所示)可以设置在显示模块10与后壳20之间以将显示模块10切换到平坦表面状态或弯曲表面状态。
参照图3至图6,显示模块10的驱动装置100包括:产生驱动力的驱动器120、通过从驱动器120接收驱动力而移动的多个移动构件130以及可转动地连接到移动构件130的多个转动构件140。
驱动装置100包括设置在显示模块10背面的基础构件110。基础构件110被布置为当显示模块10从平坦表面状态切换到弯曲表面状态时在显示模块10的背面支撑显示模块10。
驱动器120布置在基础构件110的中心,使得显示模块10的两端对称地变形。也就是说,驱动器120布置在显示模块10背面的中心部分,使得从驱动器120到两侧的距离基本上相同,由此,从驱动器120产生的驱动力被均等地传递到显示模块10的两侧。因此,显示模块10的两端由驱动器120对称地变形。
驱动器120固定于基础构件110的后表面,使得显示模块10基于基础构件110从平坦表面状态切换到弯曲表面状态,或者从弯曲表面状态切换到平坦表面状态。
基础构件110可以设置有多个安装端口111(图4)以及多个连杆引导件112,其中,所述多个安装端口111通过基础构件110的横向侧面穿孔形成,使得移动构件130被安装,所述多个连杆引导件112用于引导移动构件130的移动。
驱动器120包括:固定于基础构件110的驱动器壳体120a、产生驱动力的电机121、连接到电机121的齿轮122a和122b以及围绕固定的驱动器壳体120a外部的驱动器盖体120b。
尽管本说明书中描述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机121布置在驱动器壳体120a外部并且齿轮122a和122b布置在驱动器壳体120a内部来作为示例,但是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不限于此。例如,电机和齿轮可以位于驱动器壳体和驱动器盖体内部。
同时,驱动器120的齿轮122a和122b包括:通过连接到电机121的蜗轮121a而转动的第一齿轮122a以及通过连接到第一齿轮122a而转动的第二齿轮122b,第二齿轮122b连接到移动构件130。
移动构件130被设置为通过从驱动器120的电机121接收驱动力沿显示模块10的宽度方向线性地移动。
移动构件130包括连接到驱动器120的第一连杆131、连接到第一连杆131的第二连杆132、连接到第二连杆132的第三连杆133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杆132与第三连杆133之间的连接连杆134。
第一连杆131连接到驱动器120的第二齿轮122b。
在这种情况下,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杆131可以被设置为水平连接到第二齿轮122b的上端和下端的一对第一连杆131a和131b。当第二齿轮122b转动时,该对第一连杆131a和131b沿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动。
第二连杆132横向连接到第一连杆131的一个端部。
连接连杆134设置在显示模块10的长度方向上。连接连杆134相对于第二连杆132垂直地连接。
第三连杆133连接到连接连杆134的上端、下端和中心。虽然作为一个示例,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连杆133被示出为连接到连接连杆134的上端、下端和中心,但是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第三连杆133可以根据显示模块的大小和形状以各种方式形成。
第三连杆133连接到连接连杆134以接收通过第一连杆131和第二连杆132传递的驱动器120的驱动力,从而沿水平方向移动。
同时,移动构件130的第一连杆131、第二连杆132、第三连杆133和连接连杆134通过铰接件150彼此可转动地连接。
转动构件140包括:第一转动部件141,可转动地连接到第二连杆132以支持显示模块10的中心部分的移动;第二转动部件142,可转动地连接到第三连杆133以支持显示模块10的侧部的移动;以及转动连杆143,连接到第二转动部件142以在第二连杆132和第三连杆133的铰接件150之间转动。
转动构件140被安装为在移动构件130和显示模块10之间转动,并且通过与移动构件130的移动连锁地转动,使得显示模块10可弯曲。第一转动部件141和第二转动部件142在彼此间隔开的同时移动,并且同时与移动构件130的移动连锁地转动。
为此,第一转动部件141的一端连接到第二连杆132,第一转动部件141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显示模块10。另外,第二转动部件14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移动构件130的第三连杆133以及显示模块10的后侧,并且第二转动部件14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转动连杆143。
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驱动器120的电机121转动时,齿轮122a和122b转动,并且根据齿轮122a和122b的转动,第一连杆131沿两个方向线性地移动。在第一连杆131移动的同时,第二连杆132和第三连杆133移动,并且分别连接到第二连杆132和第三连杆133的第一转动部件141和第二转动部件142转动,以按压在第一转动部件141和第二转动部件142的前面提供的显示模块10,从而允许显示模块10的两端向前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驱动器120的第二齿轮122b包括被设置为通过电机121转动的小齿轮,并且第一连杆131包括根据小齿轮的转动水平地移动到相反方向的齿条131a。
如上所述,显示模块10的两个侧端通过驱动装置100向前移动超出显示模块10的中心部分,使得显示模块10形成弯曲表面状态。
参照图7至图18,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如上所述,显示模块10被设置为可在弯曲表面状态和平坦表面状态之间切换。显示模块10包括具有液晶面板的显示面板11以及布置在显示面板11背面的框架30。
框架30包括:第一框架31,布置在显示面板11的前侧以形成边缘;以及第二框架40,布置在显示面板11的后侧以形成后表面。
另外,显示模块10可以包括背光单元14,背光单元14布置在显示面板11的背面并且与显示面板11间隔开以向显示面板11发射光。
背光单元14包括布置在显示面板11下部的多个光学片(未示出)、布置在光学片下部的导光板13以及向导光板13提供光的发光二极管14b。
参照图11,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导光板布置在显示面板11的背面,并且发光二极管布置在导光板的侧部以朝导光板的侧端发射光。然而,导光板的配置不限于此,并且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导光板可以被安装为面向显示面板11的后表面以将光直接发射到显示面板11的后表面上。
同时,在显示模块10设置有用于显示面板11的液晶面板的情况下,背光单元包括在显示模块10中,并且因此,显示模块10不可避免地具有大于或等于特定值的厚度。
因此,当显示模块10变形时,形成显示模块10的正面的第一框架31需要变形为具有比形成显示模块10的背面的第二框架40的曲率大的曲率。
第二框架40可以包括:第一支架41,被布置为支撑显示面板11的后表面;以及第二支架42,被布置为可从第一支架41沿向左和向右的两个方向滑动。
第一支架41被布置为支撑显示面板11的后表面,第二支架42被布置为可从第一支架41的两端滑动。
第一支架41包括盖体43,盖体43允许第二支架42的滑动运动。盖体43包括形成在盖体43的内表面上的引导件44以允许第二支架42的移动。因此,当安装了第二支架42时,允许第二支架42通过盖体43的引导件44滑动到第一支架41的外部。
同时,多个紧固孔33和多个固定孔34形成在第一框架31中以允许第一框架31与第二框架40连接。
紧固孔33可以彼此相对应地形成在第一框架3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且被布置为彼此间隔预定距离。固定孔34可以彼此相对应地形成在第一框架31的两个横向表面,并且被布置为彼此间隔预定距离。
第一框架41的紧固孔33可以通过连接构件50与第二框架40的第一支架41耦接。
连接构件50允许第一框架31和第二框架40彼此相对移动。
固定孔34可以通过固定构件60与第二框架40的第二支架42耦接。
第二框架40的第一支架41可以设置有与第一支架41的紧固孔33相对应的螺丝连接槽41a,并且第二支架42可以设置有与第二支架42的固定孔34相对应的螺丝固定槽42a。
紧固孔33可以设置有沿显示模块10的横向方向延伸的长孔。
另外,连接构件50可以通过紧固孔33连接第一框架31和第二框架40的第一支架41,使得第一框架31和第二框架40彼此相对移动。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0所示,连接构件50可以包括:设置有用于紧固和转动的槽51a的头部51、在头部51的下端一体形成的第一支撑件52、以及从第一支撑件52的下端延伸且在其外周表面上设置有螺纹53a的第二支撑件53。
第一支撑件52可以具有比头部51小的直径。第一支撑件52具有形成为圆柱形状的外周表面以允许第一支撑件52相对于紧固孔33可滑动地移动。
第一支架41的螺丝连接槽41a可以设置有与螺纹53a相对应的螺纹41b以允许连接构件50的第二支撑件53固定于第二框架40的第一支架41。
因此,连接构件50的第一支撑件52可在被紧固时移动到第一框架31的紧固孔33,并且第二支撑件53牢固地紧固到在第二框架40的第一支架41形成的螺丝连接槽41a。
在第一框架31的两个横向表面中形成的固定孔34可以通过固定构件60(如图9和图11所示)固定于在第二框架40的第二支架42形成的螺丝固定槽42a。
此时,螺丝固定槽42a可以通过向前弯曲形成于在第二支架42的侧端形成的横向表面部分42b处。
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显示模块10切换到弯曲表面状态时,通过固定构件60固定的第一框架31和第二框架40的第二支架42可以与第一框架31一起移动。
为此,参照图9,第二支架42可以耦接到滑动件45以滑动到盖体43。滑动件45可以包括:形成在盖体43中的滑槽45a、形成在第二支架42中的与滑槽45a相对应的滑动固定孔45b以及通过滑动固定孔45b与滑槽45a耦接的滑动螺钉45c。
滑槽45a可以被形成为长孔以允许滑动螺钉45c与其耦接。
滑动螺钉45c可以包括:设置有用于紧固和转动的槽的头部51、在头部51的下端一体形成的第一支撑件52、以及从第一支撑件52的下端延伸且在其外周表面上设置有螺纹53a的第二支撑件53。
滑动螺钉45c可以包括允许盖体43相对于第二支架42移动的连接构件50。
滑动螺钉45c通过穿过滑槽45a固定到第二支架42的滑动固定孔45b。
因此,滑动螺钉45c与第二支架42的移动连锁地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滑动螺钉45c可以由滑槽45a引导。
如图13至图15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当显示装置1在平坦表面状态与弯曲表面状态之间切换时,由于第一框架31和第二框架40的相对移动,在形成显示模块10的一部分前表面的第一框架31与形成显示模块10的一部分后表面的第二框架40之间产生差异D。
当显示装置1处于平坦表面状态时,显示模块10的第一框架31的长度等于第二框架40的长度。
然而,当显示装置1切换到弯曲表面状态时,与第二框架41的两端向前移动相比,形成显示模块10的前面部分的第一框架31的两端向前移动得更多。
因此,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差异取决于显示装置1的显示模块10的表面位置。
另外,在显示模块10的平坦表面状态下,布置在横向表面上的将第一框架31和第二框架40进行连接的连接构件50和固定构件60在其原始位置保持不动。
此时,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4所示,连接构件50位于第一框架31的紧固孔33中的第一位置P1。
当显示模块10切换到弯曲表面状态时,通过固定构件60与第一框架31连接的第二框架40的第二支架42沿第一框架31滑动。
此时,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5所示,连接构件50移动到第一框架31的紧固孔33中的第二位置P2。
第二框架40和第一框架31的两端可以通过连接构件50以及第二支架42的滑动而移动,因此,在显示模块10正面的第一框架31和在显示模块10背面的第二框架40可以平滑地变形。
这种平滑变形和弯曲可以防止显示模块10损坏。
如图16至图18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适于显示图像的显示模块10-1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11、用于支撑显示面板11的后表面的底架80以及用于覆盖显示面板11的前表面的外边缘的顶架70。
显示面板11用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来构造。由于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是柔性薄膜的形式,显示面板11可以容易地弯曲。
顶架70可以支撑显示面板11的前表面的外边缘以使显示面板11保持在底架80上其被安装的位置。
在此,底架80和顶架70可弯曲。另外,允许显示面板11中产生的热快速消散的散热片17、由绝缘材料形成的且布置在散热片17和底架80之间以防止显示面板11中产生的热向后传输的绝热片、以及用于提高底架80的强度的加强构件15可以安装在显示面板11的后表面上。
散热片17和绝热片16可以布置在加强构件15和显示面板11之间。
底架80包括:第一底架81,用于支撑显示面板11的后表面;以及第二底架82,被安装为沿显示面板11的横向方向滑动。
第一底架81被固定为支撑显示面板11的后表面,第二底架82被布置为从第一底架81的两个横向端部滑动。
当显示模块10-1切换到弯曲表面状态时,顶架70的两个横向端部相对于顶架70的中心部分向前移动。
顶架70可以滑动到第一底架81。此时,顶架7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紧固孔71,所述至少一个紧固孔71允许顶架70紧固到第一底架81。
本文中,紧固孔71可以是沿显示模块10-1的纵向方向延伸的长孔,以允许顶架70通过连接构件50与其耦接并且可向前移动。
连接构件50可以包括:设置有用于紧固和转动的槽的头部51、在头部51的下端一体形成的第一支撑件52、以及从第一支撑件52的下端延伸且在其外周表面上设置有螺纹53a的第二支撑件53。
第一支撑件52可以具有比头部51小的直径,并具有形成为圆柱形状的外周表面以允许第一支撑件52滑动到紧固孔71。
紧固孔71可以被形成为与连接构件50的第一支撑件52相对应,并且连接构件50可以被耦接以在长孔内可移动。
与顶架70的紧固孔71相对应的螺丝连接孔81a-1形成在第一底架8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螺丝连接孔81a-1设置有与连接构件50的第二支撑件53相对应的螺纹(未示出)。因而,螺丝连接孔81a-1固定顶架70和第一底架81。
另外,顶架70的两个横向表面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孔72以将顶架70固定到第二底架82。
第二底架82包括两个横向端部向前弯曲的横向表面部分83。
横向表面部分83可以设置有与固定孔72相对应的螺丝固定孔84。
因此,当顶架70弯曲使得顶架70的两个横向端部向前移动时,固定到顶架70的第二底架82也可以与顶架70一起移动。
此时,顶架70通过固定构件60-1固定到第二底架82。固定构件60-1通过顶架70的螺丝连接孔81a-1和第二底架82的螺丝固定孔84来固定顶架70和第二底架82。
同时,第一底架81通过滑动件45-1耦接到第二底架82,使得第一底架81和第二底架82彼此相对移动。
第二底架82通过滑动螺钉45c-1耦接到第一底架81,以相对于第一底架81可移动。滑动件45-1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二底架82中的滑槽45a-1、形成在第一底架81中的与滑槽45a-1相对应的滑动固定孔45b-1、以及通过滑动固定孔45b-1与滑槽45a-1耦接的滑动螺钉45c-1。
滑槽45a-1可以被形成为长孔以允许滑动螺钉45c-1与其耦接。
滑动螺钉45c-1可以包括连接构件50,连接构件50包括:设置有用于紧固和转动的槽的头部51、在头部51的下端一体形成的第一支撑件52、以及从第一支撑件52的下端延伸且在其外周表面上设置有螺纹53a的第二支撑件53。
插入第二底架82的滑槽45a-1和第一底架81的滑动固定孔45b-1中以被固定的滑动螺钉45c-1允许第二底架82沿滑槽45a-1移动。
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顶架70的横向端部以及第二底架82的横向端部可以一起移动,因此,显示模块10-1可以平滑地变形。
同时,这种平滑变形和弯曲可以防止显示模块10损坏。
为了控制弯曲设备,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上述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控制器(未示出)、遥控器(未示出)或按钮(未示出)。因此,通过操纵按钮,显示模块10、10-1可以切换到平坦表面状态或弯曲表面状态之一。
备选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显示模块10、10-1可以根据在显示模块10、10-1上要显示的内容的类型,自动地切换到平坦表面状态或弯曲表面状态。
例如,当向显示装置1输入指示在显示模块10、10-1上要显示的内容是新闻节目的信息时,显示模块10、10-1可以通过弯曲设备切换到平坦表面状态。当向显示装置1输入指示在显示模块10、10-1上要显示的内容是电影的信息时,显示模块10、10-1可以通过弯曲设备切换到弯曲表面状态。
此时,关于内容类型的信息可以由用户通过按钮直接输入,或者可以从诸如广播站的图像发送方与图像信号一起被接收。
尽管显示模块10、10-1被示出为切换到平坦表面状态或其中显示模块10、10-1具有特定曲率的弯曲表面状态,但是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根据用户的选择,曲率可以在特定范围内连续地改变或按多个阶段改变。也就是说,当用户向按钮施加压力时,显示模块10、10-1的曲率可以与按压时间成比例地连续改变。或者,显示模块10、10-1的曲率可以与按压按钮的次数成比例地按多个阶段改变。
另外,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显示器的整体发生形变以具有特定曲率。然而,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根据设计,可以只有显示器的中心部分变形,显示器的两个横向端部保持平坦表面状态,或者显示器的中心部分和两个横向端部可以变形以具有不同曲率。
图19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图20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弯曲表面状态的透视图。图21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19至图26所示,显示装置1A可以包括:显示模块10A,被配置为显示图像信息;侧盖40A,被设置为当从侧面查看时形成显示模块10A的外观;以及后盖20A,布置在显示模块10A的外后部并形成显示模块10A的外观。
此外,可以设置支座2A,支座2A被配置为在直立状态下支撑显示装置1A安装在诸如底部的安装面上。支座2A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显示装置1A。
尽管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显示装置1A通过支座2A在直立状态下安装在诸如底部的安装面上,但是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例如,显示装置可以使用壁挂式构件安装在墙壁上。
同时,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显示装置1A包括可变形显示模块10A。显示模块10A可以处于其两端相对于中心向前突出的弯曲表面状态以及平坦表面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侧盖40A和后盖20A可以与显示模块10A一起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
侧盖40A形成显示模块10A的侧边缘。后盖20A在侧盖40A的后端随着侧盖40A的移动一起移动。
显示装置1A可以包括变形装置100A,以将显示模块10A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或平坦表面状态。
变形装置100A设置在显示模块10A的背面,并向前按压显示模块10A的两端以形成两端相对于中心部分向前突出的弯曲表面形状。
尽管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变形装置100A的位置低于显示模块10A的后表面的中心,但是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例如,变形装置100A可以布置在显示模块10A的两端能够均匀地变形的各种不同位置。
变形装置100A设置在基板110A中,基板110A布置在显示模块10A的背面。当显示模块10A从平坦表面状态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时,基板110A在显示模块10A的背面支撑显示模块10A。
在后盖20A中,形成了其中安装变形装置100A的变形装置安装端口22A。变形装置安装端口22A可以在后盖20A下面被形成为水平方向上长的矩形形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优选的是,将描述变形装置安装端口22A被形成为具有与基板110A相对应的大小和形状。
此外,基板110A可以固定到支座2A。
为此,在支座2A中,可以形成与底部接触的支架2Aa以及从支架2Aa延伸并固定基板110A的支撑件2Ab。
变形装置100A可以包括形成其后表面的后盖120A。后盖120A可以耦接到基板110A并且当从后面查看时形成显示装置1A的外观。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与支座2A相同颜色和相同材料的后盖120A提供了统一性和美感。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模块10A可以包括由液晶面板制成的显示面板11A以及布置在显示面板11A的背面且被配置为发射光的背光单元40A。
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描述的背光单元40A可以包括布置在显示面板11A背面的多个光学片、导光板以及被配置为向导光板提供光的多个发光二极管。
尽管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在背光单元40A中,发光二极管布置在导光板的侧面并向导光板的侧面发射光,但是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发光二极管可以被安装为与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相对应并且将光直接发射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
如上所述,由于被包括作为组件的背光单元40A,包括作为显示面板11A的液晶面板的显示模块10A具有预定厚度。
因此,当显示模块10A从平坦表面状态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时,在显示模块10A的前表面曲率与显示模块10A的后表面曲率之间存在曲率差。
为了补偿显示模块10A的前表面与后表面之间的这种曲率差,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将第一框架50A和第二框架60A彼此相对移动的连接构件500(图22和图23)。
图22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应用于显示器的连接构件的示图。图23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应用于显示器和后盖的连接构件的示图。图24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侧盖的耦接的局部透视图。图25是示出了当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处于平坦表面状态时显示器、侧盖和后盖的截面图。图26是示出了当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处于弯曲表面状态时显示器、侧盖和后盖的截面图。图27是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侧盖和后盖的耦接的截面图。
如图22至图27所示,显示模块10A包括:显示面板11A,由液晶面板制成;背光单元14A,布置在显示面板11A的后侧并与显示面板11A间隔开,向显示面板11A发射光;多个光学片14Aa,布置在显示面板11A的后侧;中模(mid-mold)13A,被设置为支撑显示面板11A;第一框架50A,布置在中模13A的前侧;以及第二框架60A,布置在中模13A的后侧并在其中容纳背光单元14A。
背光单元14A可以包括布置在显示面板11A背面的多个光学片14Aa、导光板14Ab以及被配置为向导光板14Ab提供光的多个发光二极管14Ac。多个发光二极管14Ac可以设置在基板14A中。
此外,显示模块10A还可以包括:前装饰30A,附着于第一框架50A的前表面并形成显示装置1A的外观;后盖20A,设置在第二框架60A的背面并且当从侧面查看时形成显示装置1A的外观;以及侧盖40A,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耦接到后盖20A并且从侧面查看时形成显示装置1A的外观。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前装饰30A、侧盖40A和后盖20A可以由当显示模块10A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时一起改变的可弯曲材料和形状制成。
显示模块10A可以包括:第一框架50A,设置在显示面板11A的前侧并形成边缘;以及第二框架60A,设置在显示面板11A的后侧并形成显示模块10A的后表面。
第一框架50A覆盖显示面板11A的前表面的外边缘,并支撑显示面板11A安装在第二框架60A中的状态。
第二框架60A可以包括:第一支架61A,被设置为支撑背面,使得可以容纳显示模块10A;以及第二支架62A,可沿第一支架61A的两个方向滑动地移动。
第一支架61A可以被固定以支撑显示面板11A的背面。第二支架62A可沿第一支架61A的两端滑动地移动。
当显示模块10A的状态从平坦表面状态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时,形成显示模块10A的前表面的第一框架50A的曲率应当改变得大于形成显示模块10A的后表面的第二框架60A的曲率。
为此,第二框架60A相对于第一框架50A移动。
用于紧固第一支架61A的孔51A形成在第一框架50A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孔51A被形成为沿显示模块10A的水平方向延伸的长孔,使得第一框架50A可以通过连接构件500可移动地耦接到第一支架61A。
形成多个孔51A,并且多个孔51A可以被布置为沿显示模块10A的水平方向彼此之间具有预定间隔。
同时,用于形成显示装置1A的外观的前装饰30A可以设置在第一框架50A的前表面中。前装饰30A附着于第一框架50A的前表面并形成显示面板11A的前表面的所有边缘。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前装饰30A可以由与侧盖40A和后盖20A相同的颜色和相同的材料形成。
与孔51A相对应的固定孔61Aa形成在第二框架60A的第一支架61A中。多个固定孔61Aa形成在第一支架61A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
第一支架61A的固定孔61Aa形成在第一支架61A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与第一框架50A的孔51A对应。
连接构件500穿过第一框架50A的孔51A,并固定到第一支架61A的固定孔61Aa。
连接构件500包括头部501、在头部501下面一体形成并延伸的第一支撑件510以及在第一支撑件510下面一体形成并延伸的第二支撑件520。
头部501设置在连接构件500的上端,并且连接槽502形成在头部501的上表面的中心处,连接槽502凹陷以插入用于转动头部501的单独工具(未示出)。尽管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连接槽502具有十字形,但是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例如,连接槽可以包括线形或六边形。
第一支撑件510被形成为以小于头部501直径的直径成阶梯形。第一支撑件510的外周表面可以被形成为平坦的圆柱形,使得孔51A可以沿第一支撑件510的外周表面滑动。在被形成为与第一支撑件510具有相同直径的第二支撑件520的外周表面中,形成螺纹521。
第二支撑件520固定到第一支架61A的固定孔61Aa。
连接构件500的第一支撑件510插入并穿过孔51A,并且第二支撑件520固定到第一支架61A的固定孔61Aa。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构件500的第一支撑件510被形成为使得其相应部分不被固定而可滑动,并且第二支撑件520被形成为使得其相应部分被固定。
因此,连接构件500的第一支撑件510穿过孔51A所通过的第一框架50A可以相对于具有第二支撑件520被固定到的固定孔61Aa的第二框架60A的第一支架61A移动。
此外,连接构件500允许第二框架60A的第一支架61A和第二支架62A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
布置在第一支架61A的后表面的两端处的第二支架62A通过连接构件500被连接以可相对于第一支架61A移动。
在第二支架62A的后表面中,形成了连接构件孔62Aa,其中,连接构件孔62Aa是沿显示模块10A的水平方向延伸的长孔。穿过连接构件孔62Aa的连接构件500固定到第一支架61A的连接构件固定孔61Ac。
与第二支架62A的连接构件孔62Aa相对应地,第一支架61A的多个连接构件固定孔62Ac可以形成在第一支架61A的后表面的上端和下端。
因此,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连接构件500的第二支撑件520固定到第一支架61A的连接构件固定孔61Ac,第一支撑件510穿过第二支架62A的连接构件孔62Aa并可滑动地移动,第二支架62A相对于第一支架61A移动。
此外,在第一框架50A的侧表面中,形成了用于将第二支架62A固定到第一框架50A的螺丝紧固孔52A。多个螺丝紧固孔52A可以被形成为在第一框架50A的两侧中彼此之间具有预定间隔。
多个螺丝紧固孔52A可以通过螺钉70A耦接到第二框架60A的第二支架62A。
为此,第二支架62A包括被形成为朝显示模块10A的前侧弯曲的弯曲表面62Ab以及被形成为穿过弯曲表面62Ab的螺丝孔62Ac。
通过穿过第一框架50A的螺丝紧固孔52A和第二支架62A的螺丝孔62Ac的螺钉70A来执行固定。
固定并连接第一框架50A和第二框架60A的端部。
因此,当第一框架50A向前移动以将显示模块10A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时,通过螺钉70A固定到第一框架50A的第二支架62A沿连接构件500穿过的具有长孔形状的连接构件孔62Aa相对于第一支架61A移动,并沿显示模块10A的两个外方向移动。
因此,可以通过第二支架62A的相对移动来补偿布置在显示模块10A正面的第一框架50A与布置在背面的第二框架60A之间的曲率差。
同时,如图24所示,侧盖40A形成显示装置1A的外边缘。
侧盖40A可以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各种颜色的薄膜可以附着到其外表面。侧盖40A可以根据显示装置1A的颜色和材料而包括各种颜色和材料以提供统一感。
侧盖40A可以包括形成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表面41A、形成两个侧表面的第二表面42A以及形成后表面的第三表面43A。
在第一表面41A中,上表面和下表面被形成为一对并彼此相向布置。第一表面41A位于显示模块10A的外部以形成显示装置1A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第二表面42A耦接到第一表面41A的两端,并可以包括左侧和右侧以及从左侧和右侧延伸的后表面。
在第二表面42A中,形成了多个连接孔42Ac以及耦接到连接构件500的移动狭缝42Aa。连接孔42Ac被形成为固定到将描述的连接构件44A的多个固定孔44a、44b、44c、44d和44e中的任何一个。移动狭缝42Aa被形成为通过连接构件500耦接到第二支架62A。
根据参照图23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附图标记62Ad指示第二支架62A中形成的用于固定第二表面42A和第二支架62A的连接构件连接孔62Ad。
移动狭缝42Aa被设置为沿显示模块10A的水平方向延伸的长孔。穿过移动狭缝42Aa的连接构件500固定到第二支架62A的连接构件连接孔62Ad。
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第二支架62A移动时,连接到第二支架62A的侧盖40A的第二表面42A通过耦接到移动狭缝42Aa的连接构件500可滑动地移动,并且第二支架62A和侧盖40A可以彼此相对移动。
同时,第三表面43A耦接到第一表面41A的后边缘。第三表面43A可以形成显示装置1A的背面上边缘和背面下边缘。第三表面43A可以包括边缘表面43Ba以及连接到边缘表面43Ba的后表面43Aa。
第三表面43A的边缘表面43Ba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导槽43Bb。导槽43Bb向前打开,使得第一表面41A插入并与其耦接。
当插入并耦接第一表面41A并且侧盖40A变形时,导槽43Bb允许第一表面41A可滑动地移动和耦接,而没有限制。
在第三表面43A的后表面43Aa中,可以形成用于与后盖20A耦接的后盖耦接槽40Aa、允许第三表面43A可相对移动地耦接到第二框架60A的移动狭缝43Ab以及被配置为与连接构件44A的多个固定孔44Aa、44Ab、44Ac、44Ad和44Ae中的任何一个耦接的固定孔43Ac。
第三表面43A的移动狭缝43Ab通过连接构件500固定到第一支架61A的连接构件固定槽61Ab。第三表面43A的移动狭缝43Ab被形成为沿显示模块10A的水平方向延伸的长孔。
与侧盖40A的第三表面43A的移动狭缝43Ab相对应地,多个连接构件固定槽61Ab可以形成在第一支架61A的后表面的上端和下端。
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显示模块10A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时,侧盖40A的第三表面43A通过经由第一支架61A的连接构件固定槽61Ab所固定的连接构件500以及移动狭缝43Ab而被连接,以相对于第一支架61A可移动。
同时,形成侧盖40A的第二表面42A和第三表面43A可以通过连接构件44A连接。
连接构件44A可以布置在第二表面42A和第三表面43A的每个拐角处。连接构件44A可以包括固定孔44Aa、44Ab、44Ac、44Ad和44Ae中的至少一个。尽管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在连接构件44A中形成的平行布置的五个固定孔以固定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之间的间隙,但是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用于连接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的固定孔的数量可以改变。
连接构件44A的固定孔44Aa、44Ab、44Ac、44Ad和44Ae包括:布置在一个上端的第一孔44Aa、布置在第一孔44Aa下面的第二孔44Ab、布置在第二孔44Ab下面的第三孔44Ac、与第三孔44Ac平行布置的第四孔44Ad以及布置在第四孔44Ad上面的第五孔44Ae。
布置在连接构件44A的一个上端的第一孔44Aa耦接到第二表面42A的连接孔42Ac。第四孔44Ad和第五孔44Ae可以耦接到第三表面43A的固定孔43Ac。
因此,根据示例性实施例,通过将多个固定孔44Aa、44Ab、44Ac、44Ad和44Ae固定到第二表面42A和第三表面43A,连接构件44A连接第二表面42A和第三表面43A。以这种方式,可以通过连接构件44A连接形成侧盖40A的第二表面42A和第三表面43A,并且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详细的连接配置可以与上面描述的相同。
以这种方式,提供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可拆卸地耦接的侧盖40A,使得后侧20A耦接到侧盖40A的后表面。
如图25所示,显示装置1A的后盖20A可以通过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耦接到侧盖40A。
多个移动狭缝21A形成在后盖20A的左边和右边。移动狭缝21A被形成为沿显示模块10A的水平方向延伸的长孔。穿过移动狭缝21A的连接构件500固定到侧盖40A的后盖固定槽40Aa。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在侧盖40A的第二表面42A和第三表面43A中,形成了被布置为与后盖20A的移动狭缝21A相对应的多个后盖固定槽40Aa。
因此,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当显示模块10A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时,后盖20A可以通过经由移动狭缝21A紧固到侧盖40A的连接构件500相对于侧盖40A移动。
同时,根据侧盖40A和后盖20A的这种相对移动,在显示模块10A的平坦表面状态或弯曲表面状态下第一框架50A与侧盖40A之间的间隔可以改变。
如图25至图26所示,在显示装置1A的平坦表面状态下,侧盖40A与第一框架50A之间的间隔是第一间隔d1。
此外,当显示模块10A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时,侧盖40A与第一框架50A之间的间隔减小到第二间隔d2。
在侧盖40A的第二表面42A内部,提供容纳部分42Ad,以覆盖当显示模块10A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时发生的在左端和右端处d1与d2之间的长度差。
因此,当显示模块10A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时,进行移动以将显示模块10A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的显示面板11A、第一框架50A和第二框架60A可以容纳在形成于侧盖40A的第二表面42A中的容纳部分42Ad中。
当显示模块10A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时,形成显示面板11A的正面的第一框架50A的两端向前移动。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第一框架50A移动的第二框架60A由于第一框架50A也向前移动。相对于第二框架60A移动的侧盖40A也向前移动,并且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到侧盖40A的后盖20A也向前移动。
因此,根据示例性实施例,通过分别形成显示模块10A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第一框架50A和第二框架60A以及被设置为相对于第二框架60A移动的侧盖40A和后盖20A,可以补偿显示模块10A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的曲率差。
同时,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用于连接构件的滑动移动的紧固结构以及连接构件500,连接构件500使得对立部件在第一框架50A与第二框架60A之间、在第二框架60A与侧盖40A之间以及在侧盖40A与后盖20A之间相对移动,以将显示模块10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被形成的位置及其数量可以根据显示模块10A的尺寸和形状而改变。
图27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变形装置的示图。图2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应用于显示装置的变形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9是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形装置的驱动器的示图。图30和图31是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变形装置的操作的示图。
如图27至图31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显示装置1A包括变形装置100A,变形装置100A可以将显示模块10A改变到平坦表面状态或弯曲表面状态。
变形装置100A设置在基板110A中。基板110A安装在后盖20A的变形装置安装端口22A处。当显示器从平坦表面状态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时,基板110A被布置为在显示器的背面支撑显示器。
后壳120A耦接到基板110A。后壳120A被形成为板状,并且可以被形成为覆盖基板110A的后表面。
后壳120A可以由与支座2A相同的材料和颜色制成,并形成显示装置1A的外观。
同时,在基板110A内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至少一个磁体121A被安装并耦接到后壳120A。多个磁体121A被布置为在基板110A内部沿显示器的竖直方向具有间隔,并耦接到覆盖基板110A的后表面的后壳120A。磁体121A使得后壳120A牢固地耦接到基板110A而不分离,从而提高耐久性。
尽管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两个磁体121A从基板110A的中心沿两个方向彼此竖直地间隔开,但是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例如,磁体的数量和安装位置可以根据显示器的尺寸和形状以各种方式改变。
虽然未示出,但是在基板110A的上端,设置耦接后壳120A的凹槽或突起。在后壳120A中,可以形成与基板110A对应耦接的耦接凹槽或耦接突起。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条状的扬声器设备3A可以设置在后盖20A的下端。
扬声器设备3A可弯曲地设置在后盖20A的下端,并且当显示模块10A的状态改变到平坦表面状态或弯曲表面状态时与后盖20A连锁地改变。
扬声器设备3A可以改变为具有与显示模块10A的可变曲率相对应的曲率。
同时,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扬声器设备3A还包括沿显示模块10A的竖直方向布置在将描述的防护单元800A的侧刀片870A内部的扬声器设备3A,但是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
此外,尽管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扬声器设备3A在显示装置1A的下端被形成为条状,但是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例如,扬声器设备可以被布置为在显示器的两侧沿竖直方向延伸。
变形装置100A包括:被配置为产生动力的驱动器200A、被配置为从驱动器200A接收动力且可移动地设置的移动部件300A、以及连接到移动部件300A且以可转动状态设置的多个转动部件400A。
驱动器200A布置在基板110A的背面的上侧,以位于显示模块10A的背面的中心处。同时,尽管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驱动器200A布置在基板110A的后表面的上侧,但是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例如,驱动器200A可以布置在位于显示模块10A的背面的中心处的基板110A的各种位置。
如上所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驱动器200A布置在显示模块10A的背面的中心。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这允许显示器和驱动器200A的两端的距离基本上相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当驱动器200A以这种方式布置在显示器的中心时,从驱动器200A产生的动力可以均匀地传递到显示器的两侧,因此,显示器的两端可以对称地变形。
在基板110A中,形成了安装变形装置100A的多个安装部件150A。
安装部件150A包括:安装驱动器200A的第一安装部件151A、安装移动部件300A的第二安装部件152A以及安装转动部件400A的第三安装部件153A。
第一安装部件151A包括从基板110A突出的多个耦接突起151Aa,使得驱动器200A被固定。多个耦接突起151Aa被布置为在其间具有预定距离并且竖直地和水平地支撑驱动单元200A。
如图28所示,变形装置100A的驱动器200A可以包括:耦接到基板110A的第一安装部件151A的驱动器壳体210A、设置在驱动器壳体210A内部并被配置为产生动力的驱动电机201A、连接到驱动电机201A的齿轮220A、以及被设置为覆盖驱动器壳体210A且保护内部齿轮220A的驱动器盖体230A。
第一安装部件151A的耦接突起151Aa耦接到的耦接凹槽211A形成在驱动器壳体210A外部。驱动器壳体210A可以包括隔振构件240A,以防止当与基板110A组装时由于驱动电机201A的振动所引起的震动和噪声。
隔振构件240A可以布置在基板110A的第一安装部件151A与驱动器壳体210A的耦接凹槽211A之间。根据示例性实施例,隔振构件240A优选地由弹性材料制成。
驱动电机201A布置在驱动器壳体210A的上端的外部。在驱动电机201A的电机轴202A中,可以形成连接到齿轮220A的蜗杆203A。
齿轮220A包括:电机轴202A的蜗杆203A被形成为与其啮合的第一齿轮221A、连接到第一齿轮221A并与第一齿轮221A同轴转动的第二齿轮222A、与第二齿轮222A间隔开并与第二齿轮222A啮合地转动的第三齿轮223A、以及连接到第三齿轮223A并与第三齿轮223A同轴转动且连接到移动部件300A的第四齿轮224A。
移动部件300A包括:与第四齿轮224A的上侧和下侧互锁并沿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动的齿条构件310A、连接到齿条构件310A、接收动力并线性移动的移动连杆320A以及连接到移动连杆320A的连接连杆330A。
移动部件300A的移动连杆320A可以安装到基板110A的第二安装部件152A中。
移动连杆320A由第二安装部件152A支撑并沿显示器的水平方向往复运动。
齿条构件310A包括:布置在第四齿轮224A的上侧并与其连接的第一齿条311A、以及布置在第四齿轮224A的下侧并与其连接的第二齿条312A。第一齿条311A和第二齿条312A根据驱动电机201A的转动沿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动。
移动连杆320A固定到齿条构件310A以与齿条构件310A连结。
移动连杆320A包括:连接到第一齿条311A的第一移动连杆321A以及连接到第二齿条312A的第二移动连杆322A。
此外,在每个移动连杆320A中,形成连接移动连杆320A和转动部件400A的连接连杆330A,使得来自驱动器200A的动力可以分配到多个转动部件400A。连接连杆330A耦接到第一移动连杆321A和第二移动连杆322A的端部。连接连杆330A连接转动部件400A和移动连杆320A。
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与转动部件400A的数量成比例地形成每个连接连杆330A。此外,可以通过竖直地延伸的连接支架340A连接多个连接连杆330A(331Aa、331Ab和331Ac)。
连接连杆330A通过连接支架340A被连接并且可以被布置为在其间具有预定距离。连接连杆330A可以包括:布置在连接支架340A的上端的上连接连杆331Aa、布置在连接支架340A的下端的下连接连杆331Ac以及连接到移动连杆320A的主连接连杆330Ab。
尽管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连接连杆330A连接到分支为三部分的转动部件400A,但是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根据显示器的尺寸形成三个或更多个转动部件或者三个或更少个转动部件。
连接连杆330A(331Aa、331Ab和331Ac)中的每一个连接到第一移动连杆321A和第二移动连杆322A的端部,并与移动连杆320A的移动一起移动。
同时,转动部件400A可转动地连接到连接连杆330A。转动部件400A连接到上连接连杆331Aa、主连接连杆331Ab和下连接连杆331Ac。
转动部件400A包括第一转动构件401A和第二转动构件402A,第二转动构件402A比第一转动构件401A布置得更向外,并设置在显示器的外端。
第一转动构件401A通过第一转动连杆411A可转动地连接到连接连杆330A,如图32所示。第一转动连杆411A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件601A可转动地连接到连接连杆330A,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件602A可转动地连接到第一转动构件401A。
当连接连杆330A移动时,第一转动构件401A从连接连杆330A转动并向前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第一转动构件401A通过基板110A的第三安装部件153A固定到显示装置1A的后盖20A,并且当连接连杆330A移动时,第一转动构件401A根据第一转动连杆411A的转动向前按压后盖20A。
此外,第二转动构件402A通过第二转动连杆412A可转动地连接到连接连杆330A。第二转动连杆412A的一端通过第三铰接件603A可转动地连接到连接连杆330A的端部,另一端通过第四铰接件604A可转动地连接到第二转动构件402A。
当连接连杆330A移动时,第二转动构件402A从连接连杆330A的端部转动并向前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第二转动构件402A通过基板110A的安装端口154A固定到显示装置1A的后盖20A,并且当连接连杆330A移动时,第二转动构件402A根据第二转动连杆412A的转动向前按压后盖20A。
以这种方式,当第一转动构件401A和第二转动构件402A向前按压后盖20A时,显示模块10A根据从背面施加的力向前移动,并且显示模块10A相应地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
同时,如图33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控制显示装置1A的多个传感器800A。
传感器800A包括被配置为调节显示模块10A的曲率的第一传感器801A。
第一传感器801A可以安装在根据驱动电机201A的转动沿相反方向移动的第一齿条311A和第二齿条312A中的至少一个齿条构件310A中。
第一传感器801A测量齿条构件310A的移动距离。第一传感器801A可以包括光学传感器。
此外,显示装置1A包括用于限制第一齿条311A和第二齿条312A中的至少一个的移动距离的第二传感器802A。
第二传感器802A检测第一齿条311A和第二齿条312A中的任何一个的移动距离,并阻止驱动电机201A的操作。
因此,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当显示模块10A中的曲率改变是预定曲率或更大曲率时,由第二传感器802A阻止驱动电机201A的驱动,并且可以限制显示模块10A的改变。
第二传感器802A可以包括限位开关。
此外,虽然未示出,但是传感器800还可以包括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被配置为当显示模块10A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时检测变形装置100A等的异常操作。
图34是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形装置的微调装置的示图。
如图34和图35所示,被配置为将显示装置1A的显示模块10A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的变形装置100A包括移动部件300A。
移动部件300A从驱动器200A接收动力,沿水平方向移动,并将显示模块10A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提供了被配置为精细地调节显示模块10A的左右平衡的微调装置700A。
微调装置700A安装在移动部件300A的移动连杆320A和连接连杆330A之间,并可以调节移动连杆320A和连接连杆330A之间的间隔。尽管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微调装置700A安装在移动连杆320A和连接连杆330A之间,但是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例如,微调装置可以安装在移动连杆上。
微调装置700A包括:第一螺纹710A,形成在移动连杆320A和连接连杆330A中的至少一个的端部;以及转动体701A,其中形成了与第一螺纹710A相对应的第二螺纹720A。转动体701A具有中空圆柱形状,其一端耦接到移动连杆320A,另一端耦接到连接连杆330A。
在转动体701A的外周表面的一侧中,形成插入孔702A,诸如螺栓的固定构件730A插入到插入孔702A中。转动体701A可以通过插入孔703A固定到移动连杆320A。在移动连杆320A的端部,可以形成用于固定转动体701A的固定槽320Aa。
转动体701A可转动地设置在移动连杆320A和连接连杆330A之间。第二螺纹720A形成在转动体701A的内端。
因此,当转动体701A转动时,转动体701A通过与转动体701A的第二螺纹720A相对应的第一螺纹710A移动,并因此,移动连杆320A与连接连杆330A之间的间隔改变。
尽管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第一螺纹710A形成在连接连杆330A的端部,但是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
同时,耦接到第一螺纹710A的转动体701A可以根据转动来调节连接连杆330A与移动连杆320A之间的间隔。
微调装置700A还可以包括被配置为限制转动体701A的移动的间隔调节螺栓730A。间隔调节螺栓730A可转动地设置在连接连杆330A的第一螺纹710A中,并支撑转动体701A。
以这种方式,微调装置700A可以用于调节显示装置1A的显示面板11A的步长和左右间隙。当显示面板11A的左右平衡被均匀地调节时,能够使当显示模块10A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时显示面板11A的水平移动率均匀化。
图36是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形装置的引导件的示图。
如图36所示,被配置为将显示模块10A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的变形装置100A包括:引导件900A,被配置为当显示模块10A的状态改变时,针对左右平衡引导移动部件300A的移动。
在通过从驱动单元200A接收的动力水平地移动的移动部件300A中,动力应当均匀地传递到显示模块10A的上拐角、下拐角、左拐角和右拐角。
引导件900A包括:引导突起920A,形成在移动部件300A的连接支架340A中;以及引导支架910A,其中形成了引导所述引导突起920A的导槽911A。
引导突起920A从连接支架340A的上端和下端突出。导槽911A可以形成在引导支架910A中,引导支架910A安装在基板110A的上表面110Aa和下表面(未示出)上。
引导支架910A安装在基板110A的上表面110Aa和下表面(未示出)的两端。导槽911A沿显示模块10A的水平方向形成,使得引导突起920A被插入并沿水平方向移动。
因此,当动力从驱动器200A传递并且移动连杆320A沿水平方向移动时,连接到移动连杆320A的连接支架340A与其连锁地移动,连接到连接支架340A的连接连杆330A一起移动,并且可转动地连接到连接连杆330A的转动部件400A转动且向前移动显示模块10A。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在连接支架340A的上端和下端的引导突起920A由基板110A的导槽911A引导并稳定地移动。因此,显示模块10A可以在从驱动器200A传递的动力没有损失的情况下均匀地改变到弯曲表面形状。
以这种方式,变形装置100A的引导件900A均等地应用于连接支架340A的上端和下端。
此外,当引导突起920A被形成为圆柱形状并且导槽911A的两端形状被形成为与引导突起920A相对应的圆形形状时,可以防止引导突起920A与导槽911A之间产生的噪声。
图37是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防护件的截面图。图38是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防护件的分解透视图。图39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防护件的分解透视图。图40是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防护件的截面图。
如图37至图40所示,显示装置1A被设置为覆盖当显示模块10A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时产生的暴露空间。
如图37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防护件800A布置在基板110A的上表面110Aa和下表面100Ac的两端。
基板110A可以包括从上表面110Aa向上弯曲并延伸的安装板110Ab。安装板100Ab还可以从下表面100Ac向下弯曲。
在安装板110Ab中,可以安装被形成为围绕基板110A的外部上侧的防护壳801A(图38)。防护壳801A围绕基板110A的上表面110Aa,从而改善显示装置1A的外观。
在这种情况下,防护壳801A由与后壳120A相同的颜色和相同的材料形成,并提供统一感。
防护件800A包括多个刀片810A以及使刀片810A的两端转动的移动引导构件840A和860A。
移动引导构件840A和860A包括:连接到刀片810A的一端的第一移动引导构件840A以及连接到刀片810A的另一端的第二移动引导构件860A。
刀片810A被叠层布置,具有板状,通过第一移动引导构件840A根据显示模块10A的曲率改变而转动,向前移动,并覆盖显示模块10A与后壳120A之间的暴露空间。
刀片810A可以包括:布置在最下端的第一刀片811A、叠放在第一刀片811A之上的第二刀片812A、叠放在第二刀片812A之上的第三刀片813A、叠放在第三刀片813A之上的第四刀片814A以及叠放在第四刀片814A之上的第五刀片815A。尽管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刀片810A的数量是5,但是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此。例如,刀片的数量可以根据显示器的尺寸和形状以各种方式改变。
刀片810A、811A、812A、813A、814A和815A中的每一个包括:引导突起820A和830A,连接到第一移动引导构件840A和第二移动引导构件860A。
引导突起820A和830A包括:在每个刀片810A的一端可转动地耦接到第一移动引导构件840A的第一引导突起820A。第一引导突起820A从每个刀片810A的上表面向上突出。
此外,在每个刀片810A的另一端,形成可转动地耦接到第二移动引导构件860A的第二引导突起830A。第二引导突起830A从每个刀片810A的下表面向下突出。
同时,第一移动引导构件840A包括:多个引导突起槽841A(841Aa、841Ab、841Ac、841Ad和841Ae),可以耦接形成在每个刀片810A中的第一引导突起820A。在第一移动引导构件840A中,在其上表面上形成多个引导突起槽841A,并在其侧表面上形成与移动部件300A的第二转动连杆412A耦接的引导支架耦接单元842A。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多个引导突起槽841A被布置为沿显示模块10A的水平方向在彼此之间具有预定距离,并使得第一刀片811A至第五刀片815A顺序地转动。
引导支架850A耦接到第二转动连杆412A并随着第二转动连杆412A的转动而转动。在引导支架850A中,形成了第一移动引导构件840A所耦接到的耦接单元851A。
因此,当第二转动连杆412A转动时,连接到第二转动连杆412A的引导支架850A转动,并且耦接到引导支架850A的第一移动引导构件840A转动。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耦接到第一移动引导构件840A的引导突起槽841A的第一引导突起820A与第一移动引导构件840A的转动联动,并且从第一刀片811A至第五刀片815A顺序地转动且向前移动。
第二移动引导构件860A设置在基板110A的上表面110Aa上。第二移动引导构件860A具有沿显示模块10A的水平方向延伸的板状,并且被布置为使得刀片810A的端部与其耦接。
第二移动引导构件860A包括:多个引导槽861A(861Aa、861Ab、861Ac、861Ad和861Ae),可转动地耦接到第一刀片811A至第五刀片815A的第二引导突起830A。
多个引导槽861A被布置为沿显示模块10A的水平方向在彼此之间具有预定距离,并使得第一刀片811A至第五刀片815A顺序地转动。
多个引导槽861A可以包括:第一引导槽861Aa,第一刀片811A的第二引导突起831A与之耦接从而可移动;第二引导槽861Ab,第二刀片812A的第二引导突起832A与之耦接从而可移动;第三引导槽861Ac,第三刀片813A的第二引导突起833A与之耦接从而可移动;第四引导槽861Ad,第四刀片814A的第二引导突起834A与之耦接从而可移动;以及第五引导槽861Ae,第五刀片815A的第二引导突起835A与之耦接从而可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引导槽861Aa被形成为具有比第二引导槽861Ab短的长度,第二引导槽861Ab被形成为具有比第三引导槽861Ac短的长度,第三引导槽861Ac被形成为具有比第四引导槽861Ad短的长度,第四引导槽861Ad被形成为具有比第五引导槽861Ae短的长度。
这是因为第一刀片811A至第五刀片815A的移动距离不同。
同时,防护件800A包括:侧刀片870A,被配置为覆盖当显示模块10A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时向前移动的显示模块10A的两端与设置在其背面的基板110A之间的暴露区域中的侧表面。
侧刀片870A被形成为沿显示模块10A的竖直方向延伸,也就是说,沿上下方向。侧刀片870A连接到变形装置100A的转动部件400A的第二转动连杆412A,并且当第二转动连杆412A转动时与第二转动连杆412A一起转动。
连接到第二转动连杆412A的转动连杆安装部件871A可以设置在侧刀片870A中。转动连杆安装部件871A可以形成在侧刀片870A的上端和下端。
此外,侧刀片870A的外端连接到第四铰接件604A,第四铰接件604A以可转动方式耦接第二转动连杆412A和第二转动构件402A。
因此,为了将显示模块10A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当变形装置100A被驱动时,第二转动连杆412A和第二转动构件402A可转动地移动并向前移动显示模块10A,连接到第二转动连杆412A的侧刀片870A与其一起转动。
以这种方式转动和移动的侧刀片870A可以防止显示模块10A与基板110A之间的设置了变形装置100A的侧表面暴露于外部。
一对侧刀片870A分别设置在显示模块10A的一端和另一端。
当显示模块10A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时,该对侧刀片870A覆盖显示模块10A的两侧,并保护内部。
当显示模块10A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时,随着显示模块10A向前移动,固定到显示模块10A的后盖20A的第二转动连杆412A和固定刀片810A的第一移动引导构件840A一起转动,并且连接到第一移动引导构件840A的第一刀片811A至第五刀片815A依次展开。
展开的第一刀片811A至第五刀片815A覆盖显示模块10A与基板110A之间的上部暴露空间。
此外,连接到第二转动连杆412A的侧刀片870A转动并与第二转动连杆412A一起移动,并且可以覆盖显示模块10A的两侧的暴露空间。
也就是说,当显示模块10A改变到弯曲表面状态时,通过由刀片810A和侧刀片870A形成的防护单元800A,覆盖显示模块10A与基板110A之间的上端和下端的暴露空间。因此,可以防止诸如灰尘的异物进入显示装置1A,从而提高耐久性。
此外,可以保护显示模块10A的内部空间并且防止内部组件等暴露,从而提高美观度。
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上描述显然的是,显示装置可以通过选择显示器的平坦表面状态或弯曲表面状态来使用显示器。
另外,当显示器切换到平坦表面状态或弯曲表面状态时,可以通过可滑动结构防止显示器变形。因而,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尽管已经示出并描述了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可以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公开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也就是说,前述内容描述了说明性的非限制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限制。尽管描述了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在不实质上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进行多种修改。因此,所有这种修改旨在包括在本发明构思的范围内。因此,将理解到,前述内容是说明性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构思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对示例性实施例以及其他实施例的修改意在包含在本发明构思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包括:
显示面板,被配置为显示图像,所述显示面板是可弯曲的;
第一框架,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正面;和
第二框架,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
其中,第二框架包括:
第一支架,布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和
第二支架,被设置为相对于第一支架可滑动;
连接构件,被配置为将第一框架连接到第二框架,使得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彼此相对移动,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固定到第二框架,同时穿过第一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包括:
头部;
第一支撑件,一体地形成在头部的下端;以及
第二支撑件,从第一支撑件的下端延伸,其中,第二支撑件设置有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一框架设置有紧固孔,所述紧固孔被配置为以滑动方式容纳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一支撑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紧固孔是形成在第一框架中的长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一支架设置有连接孔,以固定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二支撑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一支架包括:盖体,设置有允许第二支架在其上滑动的引导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构件根据第一支架的移动而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第二支架耦接到滑动螺钉,使得第二支架在第一支架与引导件之间可滑动;以及
所述滑动螺钉包括双级螺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布置在显示模块的背面,使得显示模块能够从多个状态中的一个状态变形到另一个状态,其中,所述多个状态包括平坦表面状态和弯曲表面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基础构件,布置在显示模块的背面以支撑驱动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驱动装置包括:
驱动器,安装在基础构件上并被配置为产生驱动力;
移动构件,由驱动器沿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动;以及
转动构件,可转动地连接到移动构件,以沿向前和向后的方向转动显示模块的两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移动构件还包括:微调装置,被配置为精细地调节显示模块的左右平衡。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移动构件还包括:引导件,被配置为引导移动构件的移动。
CN201580003557.3A 2014-01-03 2015-01-05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58745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40000648 2014-01-03
KR10-2014-0000648 2014-01-03
KR1020140077499A KR20150081225A (ko) 2014-01-03 2014-06-24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10-2014-0077499 2014-06-24
KR10-2014-0154798 2014-11-07
KR1020140154798A KR20150081228A (ko) 2014-01-03 2014-11-07 디스플레이장치
PCT/KR2015/000033 WO2015102438A1 (en) 2014-01-03 2015-01-05 Display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4523A CN105874523A (zh) 2016-08-17
CN105874523B true CN105874523B (zh) 2019-06-07

Family

ID=53793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3557.3A Active CN105874523B (zh) 2014-01-03 2015-01-05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058561B1 (zh)
KR (2) KR20150081225A (zh)
CN (1) CN1058745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20178B1 (ko) 2016-05-27 2017-03-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KR102560614B1 (ko) * 2016-08-11 2023-07-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KR102186854B1 (ko) * 2016-10-27 2020-12-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2628093B1 (ko) * 2017-01-31 2024-01-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6847096B (zh) 2017-04-14 2019-04-0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率可调节的背板组件及曲面显示器
KR102357930B1 (ko) 2017-08-30 2022-02-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393175B1 (ko) * 2017-09-25 2022-05-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KR102455299B1 (ko) * 2018-03-07 2022-10-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111933029B (zh) * 2020-08-12 2022-06-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曲率可调的显示装置及曲率调节方法
KR20230071155A (ko) * 2020-10-06 2023-05-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112599013B (zh) * 2020-12-21 2023-01-20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滑槽结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US20240155784A1 (en) * 2021-11-03 2024-05-09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CN114005367A (zh) * 2021-11-08 2022-02-01 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KR20230166580A (ko) * 2022-05-31 2023-12-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US20230397350A1 (en) * 2022-06-03 2023-12-07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KR20230167816A (ko) * 2022-06-03 2023-1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KR20230167818A (ko) * 2022-06-03 2023-1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KR20240026679A (ko) * 2022-08-22 2024-02-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72600A (ja) * 2008-09-22 2010-04-02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US8243424B1 (en) * 2010-03-25 2012-08-1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urface display assemblies
US8787016B2 (en) * 2011-07-06 2014-07-22 Apple Inc. Flexible display devices
EP2546720B1 (en) * 2011-07-11 2018-09-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with display support
KR101649117B1 (ko) * 2011-11-08 2016-08-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장치
US9711752B2 (en) * 2011-12-19 2017-07-18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apparatus
KR101507206B1 (ko) * 2012-02-13 2015-03-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연한 표시장치
KR101319543B1 (ko) * 2012-05-17 2013-10-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곡면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멀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420329B1 (ko) * 2012-06-11 2014-07-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58561B1 (en) 2018-06-06
CN105874523A (zh) 2016-08-17
EP3058561A4 (en) 2017-07-12
KR20150081225A (ko) 2015-07-13
EP3058561A1 (en) 2016-08-24
KR20150081228A (ko) 2015-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4523B (zh) 显示装置
US9727080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3489371B (zh) 显示装置
US11092833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simplified appearance structure and improved coupling arrangement
US9989770B2 (en)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9632235B2 (en) Light guide plate support structure for display apparatus
US9194999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optical axis adjustment method thereof
JP6403384B2 (ja) 支持フレー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20140042333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단말기
KR20160019761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3131166A (ja) 電子機器
JP5232287B2 (ja) 電子機器
US20160291388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hassis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KR102036887B1 (ko) 지지프레임 및 이를 갖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텔레비전
JP6043925B2 (ja) 遊技機
WO2014155722A1 (ja) 表示装置
JP2010171227A (ja) 音響調節機器の筐体構造
JP6499355B1 (ja) 立体視ビューワー
KR102452461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430450B2 (ja) 遊技機
KR20210043327A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430426B2 (ja) 遊技機
KR20110127039A (ko) 확장형 엘이디 패널 거치대
JP6430432B2 (ja) 遊技機
JP2009086079A (ja) 顕微鏡用架台及び顕微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