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60364A - 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60364A
CN105860364A CN201610392967.8A CN201610392967A CN105860364A CN 105860364 A CN105860364 A CN 105860364A CN 201610392967 A CN201610392967 A CN 201610392967A CN 105860364 A CN105860364 A CN 105860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isker
pvc
new type
calcium carbonate
carbonate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929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60364B (zh
Inventor
徐世爱
崔嘉扬
袁文津
吕海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ha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ngha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ha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ngha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39296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603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60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03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60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03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8Ingredients agglomerated by treatment with a binding ag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02Fibres or whiskers
    • C08K7/04Fibres or whiskers inorganic
    • C08K7/0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4Ingredients treated with organic substances
    • C08K9/06Ingredients treated with organic substances with 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将碳酸钙晶须与带有双键的偶联剂发生反应,得到表面带有双键的改性晶须,并在其表面通过原位乳液聚合接枝有机单体,从而提高了晶须与PVC基体之间的相容性。本发明提高了碳酸钙晶须对PVC的相容性,将改性晶须填充到PVC后可提高基体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能。

Description

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晶须PVC复合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碳酸钙晶须是一类新型的微米级纤维材料,重要的是,碳酸钙晶须价格低,用途广,在PVC基体中添加碳酸钙晶须,可降低材料的成本价格并提高材料性能。
为了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复合材料,提高基体和填料之间的界面结合力至关重要。当基体受到外加应力时,和基体存在良好界面粘结力的填料可以有效的分散基体应力,从而提高基体机械强度。因此,对碳酸钙晶须进行表面修饰非常重要,常用的表面改性方法有很多,比如偶联剂,硬脂酸,溶胶凝胶法,表面活性剂和接枝包覆等。最近几年,原位乳液聚合已经成为一种修饰纳米粒子的常用方法,然而却很少应用在晶须中。
发明内容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提高了晶须对PVC的相容性,将改性晶须填充到PVC后提高了基体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在烘箱中对碳酸钙晶须进行干燥,用于除去物理吸附和弱的化学吸附;再按照1∶(5-40)的体积比,将偶联剂溶解在乙醇溶液中水解,最后将晶须分散在含有偶联剂的乙醇溶液中,将反应体系加热到70-90℃,搅拌回流8-12h,最后对晶须进行洗涤,制备得到表面带有双键的碳酸钙晶须;
(2)将步骤(1)中得到的表面带有双键的碳酸钙晶须,与占晶须质量的1.5-6wt.%的引发剂、占反应液质量的0.15-0.75wt.%的乳化剂和单体进行反应,其中晶须和单体的质量比为1∶(1-4),反应体系在50-80℃下反应2-4h,洗涤,得到表面接枝有聚合物的碳酸钙晶须;
(3)将PVC粉末和表面接枝有聚合物的碳酸钙晶须按质量比1∶(15-60)溶解在溶剂中搅拌,并将溶解后的溶液浇注在玻璃片中,干燥后将样品与玻璃片剥离,并用哑铃型裁刀裁成哑铃型样条;最后将制备的各个组分哑铃型样条在30-60℃真空烘箱中抽真空除溶剂直至样条重量不发生变化,将哑铃型样条取出,用千分尺进行厚度测量,哑铃型样条厚度为30-55μm。
在上述的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的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在上述的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1)所述的搅拌回流的搅拌速度为200-300r/min。
在上述的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1)所述的晶须按质量比1∶(10-100)分散在含有偶联剂的乙醇溶液中,所述的乙醇溶液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0。
在上述的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的反应体系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反应。
在上述的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中,步骤(2)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在上述的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中,步骤(2)所述的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
在上述的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中,步骤(2)所述的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的单体缓慢、匀速的加入反应液中。
在上述的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中,步骤(3)所述的PVC溶剂为二氯乙烷。
在上述的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中,步骤(3)所述的PVC粉末溶解搅拌在二氯乙烷的时间为0.5-3h。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比较于未改性晶须,本发明改性后的晶须可以提高PVC基体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实用性强;
2、比较于未改性碳酸钙晶须/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改性碳酸钙晶须/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均有所提高。
附图说明
图1纯PVC(a),未改性碳酸钙晶须/PVC复合材料(b)和改性碳酸钙碳酸钙晶须/PVC复合材料(c)的应变应力曲线。
图2纯PVC和改性前后碳酸钙晶须/PVC复合材料的TGA曲线(a)和DTG曲线(b)。
具体实施方式
本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在烘箱中对碳酸钙晶须进行干燥,用于除去物理吸附和弱的化学吸附;再按照1∶(5-40)的体积比,将偶联剂溶解在乙醇溶液中水解,最后将晶须分散在含有偶联剂的乙醇溶液中,将反应体系加热到70-90℃,搅拌回流8-12h,最后对晶须进行洗涤,制备得到表面带有双键的碳酸钙晶须;
(2)将步骤(1)中得到的表面带有双键的碳酸钙晶须,与占晶须质量的1.5-6wt.%的引发剂、占反应液质量的0.15-0.75wt.%的乳化剂和单体进行反应,其中晶须和单体的质量比为1∶(1-4),反应体系在50-80℃下反应2-4h,洗涤,得到表面接枝有聚合物的碳酸钙晶须;
(3)将PVC粉末和表面接枝有聚合物的碳酸钙晶须以(1∶0.5-10%)的比例按照质量比(1∶15-60)溶解在溶剂中搅拌,并将溶解后的溶液浇注在玻璃片中,干燥后将样品与玻璃片剥离,并用哑铃型裁刀裁成哑铃型样条;最后将制备的各个组分哑铃型样条在30-60℃真空烘箱中抽真空除溶剂直至样条重量不发生变化,将哑铃型样条取出,用千分尺进行厚度测量,哑铃型样条厚度为30-55μm。
进一步地说,步骤(1)中所述的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进一步地说,所述步骤(1)所述的搅拌回流的搅拌速度为200-300r/min。
进一步地说,所述步骤(1)所述的晶须按质量比1∶(10-100)分散在含有偶联剂的乙醇溶液中,所述的乙醇溶液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0。
进一步地说,所述步骤(2)中的反应体系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反应。
进一步地说,步骤(2)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进一步地说,步骤(2)所述的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
进一步地说,步骤(2)所述的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的单体缓慢、匀速的加入反应液中。
进一步地说,步骤(3)所述的PVC溶剂为二氯乙烷。
进一步地说,步骤(3)所述的PVC粉末溶解搅拌在二氯乙烷的时间为0.5-3h。
实施例1:
一种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首先在烘箱中对晶须进行干燥,除去可能的物理吸附和弱的化学吸附。再按照1∶20的体积比,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解在乙醇溶液(乙醇∶水=1∶10)中水解,最后按质量比1∶50将晶须分散在含有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中,将反应体系加热到80℃,搅拌回流12h,搅拌回流的搅拌速度为250r/min,最后对晶须进行洗涤,制备出表面带有双键的碳酸钙晶须。
(2)将步骤(1)中得到的表面带有双键的碳酸钙晶须,与过硫酸钾(占晶须质量的1.5wt.%),十二烷基磺酸钠(占反应液质量的0.15wt.%),甲基丙烯酸甲酯(晶须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1)进行反应,反应体系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反应,在65℃下反应3h,洗涤,得到表面接枝有聚合物的晶须。
(3)将PVC粉末和晶须以(1∶3%)的比例按照质量比(1∶30)溶解在二氯乙烷中搅拌1.5h,并将其浇注在玻璃片中(长:15.9cm,宽:10.8cm,厚:3.5mm),干燥后将其与玻璃片剥离,并用哑铃型裁刀裁成哑铃型样条(标距:20mm,宽:4mm)。最后将制备的各个组分哑铃型样条在50℃真空烘箱中抽真空除二氯乙烷直至样条重量不发生变化,将其取出,用千分尺进行厚度测量,薄膜厚度一般在30-55μm左右。
经检测分析,比较于同含量的未改性碳酸钙晶须/PVC复合材料的44.2Mpa,改性晶须/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到45.0Mpa。
实施例2:
一种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首先在烘箱中对晶须进行干燥,除去可能的物理吸附和弱的化学吸附。再按照1∶20的体积比,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解在乙醇溶液(乙醇∶水=1∶10)中水解,最后按质量比1∶50将晶须分散在含有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中,将反应体系加热到80℃,搅拌回流12h,搅拌回流的搅拌速度为250r/min,最后对晶须进行洗涤,制备出表面带有双键的碳酸钙晶须。
(2)将步骤(1)中得到的表面带有双键的碳酸钙晶须,与过硫酸钾(占晶须质量的2wt.%),十二烷基磺酸钠(占反应液质量的0.3wt.%),甲基丙烯酸甲酯(晶须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2)进行反应,反应体系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反应,在78℃下反应3h,洗涤,得到表面接枝有聚合物的晶须。
(3)将PVC粉末和晶须以(1∶3%)的比例按照质量比(1∶30)溶解在二氯乙烷中搅拌1.5h,并将其浇注在玻璃片中(长:15.9cm,宽:10.8cm,厚:3.5mm),干燥后将其与玻璃片剥离,并用哑铃型裁刀裁成哑铃型样条(标距:20mm,宽:4mm)。最后将制备的各个组分哑铃型样条在50℃真空烘箱中抽真空除二氯乙烷直至样条重量不发生变化,将其取出,用千分尺进行厚度测量,薄膜厚度一般在30-55μm左右。
经检测分析,比较于同含量的未改性碳酸钙晶须/PVC复合材料的44.2Mpa,改性晶须/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到47.25Mpa。
实施例3:
一种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首先在烘箱中对晶须进行干燥,除去可能的物理吸附和弱的化学吸附。再按照1∶20的体积比,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解在乙醇溶液(乙醇∶水=1∶10)中水解,最后按照质量比1∶50将晶须分散在含有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中,将反应体系加热到80℃,搅拌回流12h,搅拌回流的搅拌速度为250r/min,最后对晶须进行洗涤,制备出表面带有双键的碳酸钙晶须。
(2)将步骤(1)中得到的表面带有双键的碳酸钙晶须,与过硫酸钾(占晶须质量的4wt.%),十二烷基磺酸钠(占反应液质量的0.15wt.%),甲基丙烯酸甲酯(晶须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2)进行反应,反应体系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反应,在50℃下反应3h,洗涤,得到表面接枝有聚合物的晶须。
(3)将PVC粉末和晶须以(1∶3%)的比例按照质量比(1∶30)溶解在二氯乙烷中搅拌1.5h,并将其浇注在玻璃片中(长:15.9cm,宽:10.8cm,厚:3.5mm),干燥后将其与玻璃片剥离,并用哑铃型裁刀裁成哑铃型样条(标距:20mm,宽:4mm)。最后将制备的各个组分哑铃型样条在50℃真空烘箱中抽真空除二氯乙烷直至样条重量不发生变化,将其取出,用千分尺进行厚度测量,薄膜厚度一般在30-55μm左右。
经检测分析,比较于同含量的未改性碳酸钙晶须/PVC复合材料的44.2Mpa,改性晶须/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到47.36Mpa。
实施例4:
一种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首先在烘箱中对晶须进行干燥,除去可能的物理吸附和弱的化学吸附。再按照1∶20的体积比,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解在乙醇溶液(乙醇∶水=1∶10)中水解,最后按质量比1∶50将晶须分散在含有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中,将反应体系加热到80℃,搅拌回流12h,搅拌回流的搅拌速度为250r/min,最后对晶须进行洗涤,制备出表面带有双键的碳酸钙晶须。
(2)将步骤(1)中得到的表面带有双键的碳酸钙晶须,与过硫酸钾(占晶须质量的2wt.%),十二烷基磺酸钠(占反应液质量的0.3wt.%),甲基丙烯酸甲酯(晶须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2)进行反应,反应体系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反应,在82℃下反应3h,洗涤,得到表面接枝有聚合物的晶须。
(3)将PVC粉末和晶须以(1∶3%)的比例按照质量比(1∶30)溶解在二氯乙烷中搅拌1.5h,并将其浇注在玻璃片中(长:15.9cm,宽:10.8cm,厚:3.5mm),干燥后将其与玻璃片剥离,并用哑铃型裁刀裁成哑铃型样条(标距:20mm,宽:4mm)。最后将制备的各个组分哑铃型样条在50℃真空烘箱中抽真空除二氯乙烷直至样条重量不发生变化,将其取出,用千分尺进行厚度测量,薄膜厚度一般在30-55μm左右。
经检测分析,比较于同含量的未改性碳酸钙晶须/PVC复合材料的44.2Mpa的拉伸强度,改性晶须/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到49.5Mpa。其中纯PVC,未改性晶须/PVC复合材料,改性晶须/PVC复合材料的应变应力曲线见图1,热降解曲线见图2。通过添加改性晶须,提高了PVC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能。
实施例5:
一种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首先在烘箱中对晶须进行干燥,除去可能的物理吸附和弱的化学吸附。再按照1∶20的体积比,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解在乙醇溶液(乙醇∶水=1∶10)中水解,最后按照质量比1∶50将晶须分散在含有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中,将反应体系加热到80℃,搅拌回流12h,搅拌回流的搅拌速度为250r/min,最后对晶须进行洗涤,制备出表面带有双键的碳酸钙晶须。
(2)将步骤(1)中得到的表面带有双键的碳酸钙晶须,与过硫酸钾(占晶须质量的2wt.%),十二烷基磺酸钠(占反应液质量的0.3wt.%),甲基丙烯酸甲酯(晶须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2)进行反应,反应体系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反应,在82℃下反应3h,洗涤,得到表面接枝有聚合物的晶须。
(3)将PVC粉末和晶须以(1∶1%)的比例按照质量比(1∶30)溶解在二氯乙烷中搅拌1.5h,并将其浇注在玻璃片中(长:15.9cm,宽:10.8cm,厚:3.5mm),干燥后将其与玻璃片剥离,并用哑铃型裁刀裁成哑铃型样条(标距:20mm,宽:4mm)。最后将制备的各个组分哑铃型样条在50℃真空烘箱中抽真空除二氯乙烷直至样条重量不发生变化,将其取出,用千分尺进行厚度测量,薄膜厚度一般在30-55μm左右。
经检测分析,比较于同含量的未改性碳酸钙晶须/PVC复合材料的45.8Mpa,改性晶须/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到49.50Mpa。
实施例6:
一种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首先在烘箱中对晶须进行干燥,除去可能的物理吸附和弱的化学吸附。再按照1∶20的体积比,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溶解在乙醇溶液(乙醇∶水=1∶10)中水解,最后按照质量比1∶50将晶须分散在含有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中,将反应体系加热到80℃,搅拌回流12h,搅拌回流的搅拌速度为250r/min,最后对晶须进行洗涤,制备出表面带有双键的碳酸钙晶须。
(2)将步骤(1)中得到的表面带有双键的碳酸钙晶须,与过硫酸钾(占晶须质量的2wt.%),十二烷基磺酸钠(占反应液质量的0.3wt.%),甲基丙烯酸甲酯(晶须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2)进行反应,反应体系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反应,在82℃下反应3h,洗涤,得到表面接枝有聚合物的晶须。
(3)将PVC粉末和晶须以(1∶5%)的比例按照质量比(1∶30)溶解在二氯乙烷中搅拌1.5h,并将其浇注在玻璃片中(长:15.9cm,宽:10.8cm,厚:3.5mm),干燥后将其与玻璃片剥离,并用哑铃型裁刀裁成哑铃型样条(标距:20mm,宽:4mm)。最后将制备的各个组分哑铃型样条在50℃真空烘箱中抽真空除二氯乙烷直至样条重量不发生变化,将其取出,用千分尺进行厚度测量,薄膜厚度一般在30-55μm左右。
经检测分析,比较于同含量的未改性碳酸钙晶须/PVC复合材料的38.2Mpa,改性晶须/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到41.1Mpa。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在烘箱中对碳酸钙晶须进行干燥,用于除去物理吸附和弱的化学吸附;再按照1∶(5-40)的体积比,将偶联剂溶解在乙醇溶液中水解,最后将晶须分散在含有偶联剂的乙醇溶液中,将反应体系加热到70-90℃,搅拌回流8-12h,最后对晶须进行洗涤,制备得到表面带有双键的碳酸钙晶须;
(2)将步骤(1)中得到的表面带有双键的碳酸钙晶须,与占晶须质量的1.5-6wt.%的引发剂、占反应液质量的0.15-0.75wt.%的乳化剂和单体进行反应,其中晶须和单体的质量比为1∶(1-4),反应体系在50-80℃下反应2-4h,洗涤,得到表面接枝有聚合物的碳酸钙晶须;
(3)将PVC粉末和表面接枝有聚合物的碳酸钙晶须按质量比1∶(15-60)溶解在溶剂中搅拌,并将溶解后的溶液浇注在玻璃片中,干燥后将样品与玻璃片剥离,并用哑铃型裁刀裁成哑铃型样条;最后将制备的各个组分哑铃型样条在30-60℃真空烘箱中抽真空除溶剂直至样条重量不发生变化,将哑铃型样条取出,用千分尺进行厚度测量,哑铃型样条厚度为30-55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所述的搅拌回流的搅拌速度为200-300r/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所述的晶须按质量比1∶(10-100)分散在含有偶联剂的乙醇溶液中,所述的乙醇溶液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反应体系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的单体缓慢、匀速的加入反应液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PVC溶剂为二氯乙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PVC粉末溶解搅拌在二氯乙烷的时间为0.5-3h。
CN201610392967.8A 2016-05-25 2016-05-25 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603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2967.8A CN105860364B (zh) 2016-05-25 2016-05-25 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2967.8A CN105860364B (zh) 2016-05-25 2016-05-25 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0364A true CN105860364A (zh) 2016-08-17
CN105860364B CN105860364B (zh) 2018-09-11

Family

ID=56676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9296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60364B (zh) 2016-05-25 2016-05-25 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6036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0241A (zh) * 2018-08-20 2019-01-29 聂春林 一种改性聚乙烯波纹管的制备方法
CN110204823A (zh) * 2019-06-12 2019-09-06 金华市捷特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滚塑箱
CN110628316A (zh) * 2019-10-14 2019-12-31 无锡新而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改性聚氨酯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49432A (zh) * 2022-01-21 2022-04-15 中建西部建设新疆有限公司 一种混杂纤维增强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1839A (zh) * 1985-04-01 1987-01-10 拜尔公司 无机-有机填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在聚合组合物中的应用
CN104479193A (zh) * 2014-11-19 2015-04-01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晶须改性pe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75654A (zh) * 2015-09-29 2015-12-2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六方氮化硼微约束丙烯酸酯胶乳纳米复合材料
CN105482044A (zh) * 2015-12-29 2016-04-13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用粉末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1839A (zh) * 1985-04-01 1987-01-10 拜尔公司 无机-有机填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在聚合组合物中的应用
CN104479193A (zh) * 2014-11-19 2015-04-01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晶须改性pe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75654A (zh) * 2015-09-29 2015-12-2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六方氮化硼微约束丙烯酸酯胶乳纳米复合材料
CN105482044A (zh) * 2015-12-29 2016-04-13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用粉末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史建明: "纳米碳酸钙的分散和聚合物包覆",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博士) 工程科技Ⅰ辑》 *
尚文宇 等: "晶须状碳酸钙填充聚合物材料性能的研究", 《中国塑料》 *
徐守芳 等: "MMA接枝改性PVC/CaCO3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功能高分子学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0241A (zh) * 2018-08-20 2019-01-29 聂春林 一种改性聚乙烯波纹管的制备方法
CN110204823A (zh) * 2019-06-12 2019-09-06 金华市捷特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滚塑箱
CN110628316A (zh) * 2019-10-14 2019-12-31 无锡新而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改性聚氨酯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28316B (zh) * 2019-10-14 2021-04-02 无锡新而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改性聚氨酯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49432A (zh) * 2022-01-21 2022-04-15 中建西部建设新疆有限公司 一种混杂纤维增强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0364B (zh) 2018-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0364A (zh) 应用于pvc中的新型晶须表面处理方法
CN104877583B (zh) 一种耐高温酚醛无载体结构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7428B (zh) 一种改性玉米淀粉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CN105778153A (zh) 一种笼形聚倍半硅氧烷接枝碳纤维增强体的制备方法
CN105131332B (zh) 一种表面接枝聚合物改性碳纤维的方法
CN107099263B (zh) 一种纳米SiO2/淀粉基复合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CN107189385A (zh) 一种高强度的石墨烯3d打印材料
CN107236249A (zh) 一种苯并噁嗪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4654A (zh) 一种高强力纸质包装胶黏剂配方
CN110982487B (zh) 一种多重网络结构的无醛大豆蛋白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1003B (zh) 一种加成型硅橡胶用硼酸酯增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774394B (zh) 一种超疏水多功能纤维素基材料表面处理方法
CN104232009B (zh) 一种乙烯基mq树脂改性有机硅封装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408938B (zh) 一种用于移印胶头制作的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9103B (zh) 一种精裱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88359A (zh) 一种竹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812209A (zh) 一种纳米凹凸棒石/聚醋酸乙烯酯复合乳液制备方法
CN105568761A (zh) 一种造纸用抗撕裂强度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11385A (zh) 一种高强度可降解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5001588B (zh) 一种熔融沉积成型用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37766B (zh) 一种无醛低成本多糖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43917A (zh) 马来酸酐干法酯化淀粉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CN110257005B (zh) 一种无醛面粉基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4362B (zh) 一种活化壳聚糖微球的方法
CN107286867A (zh) 一种瓦楞纸箱用高品质粘合剂的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