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57405A -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57405A
CN105857405A CN201610222370.9A CN201610222370A CN105857405A CN 105857405 A CN105857405 A CN 105857405A CN 201610222370 A CN201610222370 A CN 201610222370A CN 105857405 A CN105857405 A CN 105857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bracket
engine
longeron
hybrid pow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2237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57405B (zh
Inventor
黄叶明
严伟
王孝来
王黎明
刘有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2237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574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57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57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57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574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62D25/084Radiator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62D25/085Front-end modul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包括混合动力九片梁、安装在混合动力九片梁上方的发动机舱骨架总成、对称设置在混合动力九片梁中段左右两侧的发动机左尾纵梁总成与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设置在发动机左尾纵梁总成左侧的散热模块安装支架、设置在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右侧的若干个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连接发动机舱骨架总成与散热模块安装支架的第一连接支架以及用于连接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及部分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的第二连接支架。该尾端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适用于各种长度的混合动力客车,通用性强,且具有整体质量轻、强度高、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种类多种多样,是根据不同型号的混合动力客车分别设计的,无法同时适用于各种长度的混合动力客车,通用性差。而且现有的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整体质量重、强度差、安全性低,不符合客车轻量化及安全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该尾端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适用于各种长度的混合动力客车,通用性强,且具有整体质量轻、强度高、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包括混合动力九片梁、安装在混合动力九片梁上方的发动机舱骨架总成、对称设置在混合动力九片梁中段左右两侧的发动机左尾纵梁总成与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设置在发动机左尾纵梁总成左侧的散热模块安装支架、设置在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右侧的若干个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连接发动机舱骨架总成与散热模块安装支架的第一连接支架以及用于连接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及部分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的第二连接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动力九片梁包括九片梁框架、可拆卸连接在九片梁框架中段下端的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分别设置在九片梁框架左右两端底部的左电泳吊架和右电泳吊架、设置在九片梁框架上的水泵安装支架、设置在九片梁框架上的管线固定支架以及设置在九片梁框架上的若干个电器线束固定扎带环。
所述九片梁框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平行设置的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设置在第一纵梁中段与第二纵梁中段之间的中间横梁、设置在第一纵梁下端左侧的第三横梁、设置在第二纵梁下端右侧的第四横梁、连接第二横梁左端与第一纵梁中段的第一加强梁、连接第三横梁左端与第一纵梁中段的第二加强梁、连接第二横梁右端与第二纵梁中段的第三加强梁、连接第四横梁右端与第二纵梁中段的第四加强梁、连接第一加强梁中段与第二加强梁中段的第五加强梁、连接第三加强梁中段与第四加强梁中段的第六加强梁、连接第三横梁中段与第一纵梁下端的第七加强梁、以及连接第四横梁中段与第二纵梁下端的第八加强梁;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对称设置在第一横梁中段左右两侧的下方且均依次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垂直相连。
所述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包括保护梁和对称设置在保护梁左右两端的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所述保护横梁为L型;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上分别开设有若干行九片梁框架安装孔。
所述左电泳吊架和右电泳吊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吊钩和对称设置在吊钩上端前后两侧的前加强板与后加强板;所述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均为L型。
所述水泵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水泵安装板、与第一水泵安装板前端下方相连的第二水泵安装板以及连接在第一水泵安装板与第二水泵安装板之间的水泵安装加强筋;所述第一水泵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水泵安装腰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舱骨架总成包括发动机舱骨架、安装在发动机舱骨架中的发动机舱检修口、设置在发动机舱骨架上的若干个散热器预装螺母、设置在发动机舱骨架上的膨胀水箱安装支架预埋件、以及设置在发动机舱骨架上的空滤器安装支架预埋件。
所述发动机舱检修口包括长方形检修口框架以及设置在长方形检修口框架一端的口字型检修口;所述口字型检修口上开设有若干个检修盖安装孔。
所述膨胀水箱安装支架预埋件为L型,包括横向支架板以及连接在横向支架板端部下方的纵向支架板;所述纵向支架板的内侧设有若干个第一预埋螺母。
所述空滤器安装支架预埋件为U型安装支架以及设置在U型安装支架内的若干个第二预埋螺母;所述U型安装支架包括中间安装板以及对称设置在中间安装板左右两端的左安装板与右安装板;所述第二预埋螺母安装在中间安装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左尾纵梁总成和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连接梁与下连接梁、与下连接梁后端相连的后连接梁、依次连接在上连接梁与下连接梁之间的第一纵向支撑梁与第二纵向支撑梁、依次连接在上连接梁与后连接梁之间的第三纵向支撑梁与第四纵向支撑梁、设置在第一纵向支撑梁前侧的发动机前悬置模块以及设置在第三纵向支撑梁与第四纵向支撑梁之间的发动机后悬置模块。
所述第一纵向支撑梁与第二纵向支撑梁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斜撑;所述第二纵向支撑梁与第三纵向支撑梁之间设有第二加强斜撑。
所述发动机前悬置模块包括上加强部以及焊接在上加强部下方的前悬置支架;所述前悬置支架包括第一U型支架以及设置在第一U型支架内的若干个第一焊接螺母。
所述发动机后悬置模块包括后悬置支架以及设置在后悬置支架前后两侧的前加强部与后加强部;所述后悬置支架包括第二U型支架以及设置在第二U型支架内的若干个第二焊接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模块安装支架为U型,包括安装底板以及对称设置在安装底板左右两端上方的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所述安装底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模块腰形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包括安装在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上的第一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以及安装在第二连接支架上的第二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
所述第一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和第二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的结构相同,均为U型,包括顶部连接板以及对称设置在顶部连接板左右两端下方的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所述顶部连接板上开设有后处理系统安装腰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包括一端与散热器模块安装支架相连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另一端上方的第二连接部且与发动机舱骨架总成相连的第二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包括一端与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相连的第三连接部以及连接在第三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混合动力九片梁之间的第四连接部。在“用于连接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及部分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的第二连接支架”中的“部分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即为第二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安装在第四连接部上。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所述的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适用于各种长度的混合动力客车,通用性强,且具有整体质量轻、强度高、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图(从客车的水箱侧看,站在车后是左侧);
图4是本发明的右视图(从客车的后处理系统侧看,站在车后是右侧);
图5是混合动力九片梁的主视图;
图6是混合动力九片梁的侧视图;
图7是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的侧视图;
图9是左电泳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左电泳吊架的侧视图;
图11是水泵安装支架的主视图;
图12是水泵安装支架的侧视图;
图13是水泵安装支架的俯视图;
图14是发动机舱骨架总成的俯视图;
图15是发动机舱骨架总成的侧视图;
图16是发动机检修口的俯视图;
图17是发动机检修口的侧视图;
图18是膨胀水箱安装支架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膨胀水箱安装支架预埋件的侧视图;
图20是空滤器安装支架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空滤器安装支架预埋件的俯视图;
图22是发动机左尾纵梁总成的主视图;
图23是发动机左尾纵梁总成的俯视图;
图24是发动机前悬置模块的主视图;
图25是前悬置支架的主视图;
图26是前悬置支架的俯视图;
图27是发动机后悬置模块的主视图;
图28是后悬置支架的主视图;
图29是后悬置支架的俯视图;
图30是散热模块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的主视图;
图32是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的侧视图;
图33是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的俯视图。
其中:
1、第二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11、顶部连接板,12、左连接板,13、右连接板,14、后处理系统安装腰形孔,2、混合动力九片梁,21、左电泳吊架,211、吊钩,212、前加强板,213、后加强板,22、右电泳吊架,23、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231、保护梁,232、左连接板,233、右连接板,2321、九片梁框架安装孔,24、电器线束固定扎带环,25、管线固定支架,26、水泵安装支架,261、第一水泵安装板,2611、水泵安装腰形孔,262、第二水泵安装板,263、水泵安装加强筋,201、第一横梁,202、第二横梁,203、第一纵梁,204、第二纵梁,205、中间横梁,206、第三横梁,207、第四横梁,208、第一加强梁,209、第二加强梁,210、第三加强梁,211、第四加强梁,212、第五加强梁,213、第六加强梁,214、第七加强梁,215、第八加强梁,3、发动机舱骨架总成,31、发动机舱骨架,32、发动机舱检修口,321、长方形检修口框架,322、口字型检修口,3221、检修盖安装孔,33、散热器预装螺母,34、膨胀水箱安装支架预埋件,341、横向支架板,342、纵向支架板,343、第一预埋螺母,35、空滤器安装支架预埋件, 351、U型安装支架,352、第二预埋螺母,4、发动机左尾纵梁总成,41、上连接梁,42、下连接梁,43、后连接梁,44、第一纵向支撑梁,45、第二纵向支撑梁,46、第三纵向支撑梁,47、第四纵向支撑梁,48、发动机前悬置模块,481、上加强部,482、第一U型支架,483、第一焊接螺母,49、发动机后悬置模块, 491、前加强部,492、后加强部,493、第二U型支架,494、第二焊接螺母,410、第一加强斜撑,411、第二加强斜撑,5、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6、第二连接支架,7、第一连接支架,8、散热模块安装支架,81、安装底板,82、左安装板,83、右安装板,84、散热模块腰形安装孔,9、第一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包括混合动力九片梁2、安装在混合动力九片梁2上方的发动机舱骨架总成3、对称设置在混合动力九片梁2中段左右两侧的发动机左尾纵梁总成4与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5、设置在发动机左尾纵梁总成4左侧的散热模块安装支架8、设置在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5右侧的若干个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连接发动机舱骨架总成3与散热模块安装支架8的第一连接支架7以及用于连接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5及部分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的第二连接支架6。本发明所述的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适用于9米以上的混合动力客车,具有通用性强、结构简单、焊接强度小、刚性结构强度大、质量轻等特点。
如图5-图6所示,所述混合动力九片梁2包括九片梁框架、可拆卸连接在九片梁框架中段下端的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23、分别设置在九片梁框架左右两端底部的左电泳吊架21和右电泳吊架22、设置在九片梁框架上的水泵安装支架26、设置在九片梁框架上的管线固定支架25以及设置在九片梁框架上的若干个电器线束固定扎带环24。在中间横梁的底部、第一纵梁的右侧和第二纵梁的左侧均设有电器线束固定扎带环,所述电器线束固定扎带环,用于捆绑线束,避免线束抖动受损。在第一纵梁的右侧和第二纵梁的左侧分别设有一个管线固定支架,所述管线固定支架用于固定油管、变速操纵等管线,使这些管线走向顺畅,避免这些管线抖动受损,提高整车装配维修的便利性和整车运行的稳定性。九片梁为全承载客车的专有名称,现有的九片梁无法实现左右对称布置,且具有连接梁数量多、重量重、结构复杂、强度低等不足,且在焊接时,容易使工人焊接错误,存在较大的焊接误差。本发明所述的混合动力九片梁,其左右两端与混合动力客车侧围连接之后,形成多个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易变形,从而提高了混合动力九片梁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
所述九片梁框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梁201与第二横梁202、平行设置的第一纵梁203与第二纵梁204、设置在第一纵梁203中段与第二纵梁304中段之间的中间横梁205、设置在第一纵梁203下端左侧的第三横梁206、设置在第二纵梁204下端右侧的第四横梁207、连接第二横梁202左端与第一纵梁203中段的第一加强梁208、连接第三横梁206左端与第一纵梁203中段的第二加强梁209、连接第二横梁202右端与第二纵梁204中段的第三加强梁210、连接第四横梁207右端与第二纵梁204中段的第四加强梁211、连接第一加强梁208中段与第二加强梁209中段的第五加强梁212、连接第三加强梁210中段与第四加强梁211中段的第六加强梁213、连接第三横梁206中段与第一纵梁203下端的第七加强梁214、以及连接第四横梁207中段与第二纵梁204下端的第八加强梁215;所述第一纵梁203和第二纵梁204对称设置在第一横梁201中段左右两侧的下方且均依次与第一横梁201、第二横梁202垂直相连。所述九片梁框架是由多根矩形管围成的以其竖直方向的中心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适用于各种长度的混合动力车型,通用性强。在九片梁框架中,包含多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结构,由于三角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够提高九片梁框架的结构强度,使九片梁框架不易变形。
如图7-图8所示,所述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23包括保护梁231和对称焊接在保护梁231左右两端的左连接板232与右连接板233;所述保护横梁231为L型;所述左连接板232和右连接板233上分别开设有若干行九片梁框架安装孔2321。所述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在第一纵梁下端和第二纵梁的下端。当混合动力客车在不平整路面行驶时,所述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能够避免路面凸起物对发动机系统造成伤害。所述保护梁是主要保护部件,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用于将保护梁可拆卸连接在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之间。如图7-图8所示,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上分别开设有两行两列九片梁框架安装孔,每一行的两个九片梁安装孔,用于通过螺栓将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可拆卸连接在九片梁框架上。通过设置若干行九片梁框架安装孔,能够根据发动机系统总成的高低来对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增加了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的适用范围。通过将保护梁设计为L型,既能够对发动机系统起到保护作用,又能够减轻客车重量。
如图9-图10所示,所述左电泳吊架21和右电泳吊架22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吊钩211和对称设置在吊钩211上端前后两侧的前加强板212与后加强板213;所述前加强板212和后加强板213均为L型。左电泳吊架的顶部焊接在第三横梁的底部,右电泳吊架的顶部焊接在第四横梁的顶部。所述左电泳吊架和右电泳吊架的作用是用于安装吊起整车骨架电泳的吊钩。所述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用于增加整个电泳吊架的结构强度,保证进行吊起整车骨架电泳操作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如图11-13所示,所述水泵安装支架26包括第一水泵安装板261、与第一水泵安装板261前端下方相连的第二水泵安装板262以及连接在第一水泵安装板261的端部与第二水泵安装板262的同一端部之间的水泵安装加强筋263。所述第一水泵安装板261上开设有若干个水泵安装腰形孔2611。所述水泵安装支架,用于安装混合动力客车的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安装板,用于通过螺栓及水泵安装腰形孔,将水泵安装在水泵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二水泵安装板,用于将水泵安装支架连接在第三横梁上。所述第一水泵安装板与第二水泵安装板整体为L型,能够保证水泵安装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水泵安装腰形孔,不仅能够根据需要对水泵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提高水泵安装的灵活性;还能够使水泵安装支架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水泵的安装,提高水泵安装支架的适用范围。
如图14-图15所示,所述发动机舱骨架总成3包括发动机舱骨架31、安装在发动机舱骨架31中的发动机舱检修口32、设置在发动机舱骨架31上的若干个散热器预装螺母33、设置在发动机舱骨架31上的膨胀水箱安装支架预埋件34、以及设置在发动机舱骨架31上的空滤器安装支架预埋件35。所述发动机舱骨架,是由若干矩形管焊接形成的网状结构,强度高、通用性强,适用于三级踏座椅,能够增大发动机舱内部空间。
如图16-17所示,所述发动机舱检修口32包括长方形检修口框架321以及设置在长方形检修口框架321一端的口字型检修口322;所述口字型检修口322上开设有若干个检修盖安装孔3221。所述发动机舱检修口,用于为发动机检修提供便利。所述检修盖安装孔,用于装配检修口。采用长方形检修口框架,既能够保证发动机舱检修口与发动机舱骨架的连接牢固度,又能够降低整车重量。所述口字型检修口设置在长方形检修口框架的一端开口处,采用口字型检修口,便于与发动机检修口连接。
如图18-19所示,所述膨胀水箱安装支架预埋件34为L型,包括横向支架板341以及连接在横向支架板341端部下方的纵向支架板342;所述纵向支架板的内侧设有若干个第一预埋螺母343。所述膨胀水箱安装支架预埋件,用于装配膨胀水箱安装支架。横向支架板焊接在发动机舱骨架上。纵向支架板及其上的第一预埋螺母,用于装配膨胀水箱安装支架。通过设置若干个第一预埋螺母,能够使该膨胀水箱安装支架预埋件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膨胀水箱安装支架,通用性强。第一预埋螺母,能够保证发动机舱骨架31的下端面是个平面,便于安装隔音材料。
如图20-21所示,所述空滤器安装支架预埋件35为U型安装支架351以及设置在U型安装支架内的若干个第二预埋螺母352;所述U型安装支架351包括中间安装板以及对称设置在中间安装板左右两端的左安装板与右安装板;所述第二预埋螺母352安装在中间安装板上。所述空滤器安装支架预埋件,用于装配空滤器安装支架。所述U型安装支架的两个侧面分别焊接在发动机舱骨架的两根矩形管上,且U型安装支架的高度和两根矩形管的高度相同,这样既能够保证焊接强度,又能够提高U型安装支架的结构强度。
如图22-23所示,所述发动机左尾纵梁总成4和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5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连接梁41与下连接梁42、与下连接梁后端相连的后连接梁43、依次连接在上连接梁41与下连接梁42之间的第一纵向支撑梁44与第二纵向支撑梁45、依次连接在上连接梁41与后连接梁43之间的第三纵向支撑梁46与第四纵向支撑梁47、设置在第一纵向支撑梁44前侧的发动机前悬置模块48以及设置在第三纵向支撑梁46与第四纵向支撑梁47之间的发动机后悬置模块49。所述后连接梁位于下连接梁后端的上方,其作用为:一是从整个尾纵梁总成的结构分析入手,其通过前大端连接到混合动力九片梁上,其承担发动机的重力,整个尾纵梁总成结构在前段应力最大;二是从力的传递的角度分析,通过将后连接梁设置为向上倾斜,使力的传递更易分散开,从而使整车力的传递路线更优。
现有的很多客车没有发动机尾纵梁总成,而是将发动机悬置直接安装在整车大梁上,存在安装强度低、振动噪音传递大等问题。对于发动机左尾纵梁总成来说,其发动机前悬置模块,用于固定安装发动机前悬置系统的左侧;其发动机后悬置模块,用于固定安装发动机后悬置系统的左侧。对于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来说,其发动机前悬置模块,用于固定安装发动机前悬置系统的右侧;其发动机后悬置模块,用于固定安装发动机后悬置系统的右侧。
所述第一纵向支撑梁44与第二纵向支撑梁45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斜撑410;所述第二纵向支撑梁45与第三纵向支撑梁46之间设有第二加强斜撑411。通过第一加强斜撑、第二加强斜撑和各个纵向支撑梁的搭接,使整个尾纵梁总成结构内形成了许多小的三角形的闭环结构,结构强度进一步加强。所述第一加强斜撑和第二加强斜撑,二者的两端头均为双面切角结构,不仅对尾纵梁总成结构整体有加强,同时其卡在两横竖连接结构内,对横竖连接的接头也有加强作用。
如图24-26所示,所述发动机前悬置模块48包括上加强部481以及焊接在上加强部481下方的前悬置支架;所述前悬置支架包括第一U型支架482以及设置在第一U型支架482内的若干个第一焊接螺母483。所述上加强部的后端连接在第一纵向支撑梁的前侧壁上,上加强部,用于提高发动机前悬置模块的结构强度。第一U型支架的后侧焊接在第一纵向支撑梁的前侧壁上。所述第一焊接螺母,用于通过螺栓连接发动机前悬置。
如图27-29所示,所述发动机后悬置模块49包括后悬置支架以及设置在后悬置支架前后两侧的前加强部491与后加强部492;所述后悬置支架包括第二U型支架493以及设置在第二U型支架493内的若干个第二焊接螺母494。所述前加强部连接在第三纵向支撑梁的后侧壁上,所述后加强部连接在第四纵向支撑梁的前侧壁上。所述第二焊接螺母,用于通过螺栓连接发动机后悬置。所述第一焊接螺母和第二焊接螺母,能够有效避免因发动机定位差异而影响动力传动角度,保证发动机悬置系统安装的准确性和动力传动角度的稳定性。
如图30所示,所述散热模块安装支架8为U型,包括安装底板81以及对称设置在安装底板81左右两端上方的左安装板82和右安装板83;所述安装底板81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模块腰形安装孔84。所述散热模块安装支架,用于安装混合动力客车的散热模块,对散热模块的下端起到支撑固定作用。U型的散热模块安装支架开口向上,散热模块的下端通过缓冲垫及螺栓可拆卸安装在该U型的散热模块安装支架中。通过设置散热模块腰形安装孔,能够根据整车的装配需求对散热模块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增加散热模块安装的灵活性,避免散热模块与客车其他零部件之间发生干涉。
如图1-图4所示,所述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包括安装在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上的第一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9以及安装在第二连接支架6上的第二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1。
如图31-33所示,所述第一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9和第二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1的结构相同,均为U型,包括顶部连接板11以及对称设置在顶部连接板左右两端下方的左连接板12与右连接板13;所述顶部连接板上开设有后处理系统安装腰形孔14。所述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为开口向下的U型,第一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焊接在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的下连接梁的右侧面上,第二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焊接在第二连接支架的第四连接部上。第一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和第二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分别用于对客车后处理系统的左右两端进行支撑固定。在现有技术中,客车后处理系统通常是吊装在客车底架上,而本发明是通过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对客车后处理系统进行托装。吊装方式要承受较大的拉力,容易发生断裂,影响客车后处理系统安装的稳定性。本发明采用螺栓将后处理系统安装在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的上方,且通过设置后处理系统安装腰形孔,能够对后处理系统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避免后处理系统与客车其他部件之间发生干涉。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支架7包括一端与散热器模块安装支架8相连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另一端上方的第二连接部且与发动机舱骨架总成3相连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用于将散热模块安装支架和发动机舱骨架总成连接在一起,提高整个尾端结构的结构强度。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连接支架6包括一端与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5相连的第三连接部以及连接在第三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混合动力九片梁2之间的第四连接部。在“用于连接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及部分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的第二连接支架”中的“部分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即为第二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1;所述第二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1安装在第四连接部上。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用于将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第二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和混合动力九片梁连接在一起,提高整个尾端结构的结构强度。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动力九片梁、安装在混合动力九片梁上方的发动机舱骨架总成、对称设置在混合动力九片梁中段左右两侧的发动机左尾纵梁总成与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设置在发动机左尾纵梁总成左侧的散热模块安装支架、设置在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右侧的若干个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连接发动机舱骨架总成与散热模块安装支架的第一连接支架以及用于连接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及部分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的第二连接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九片梁包括九片梁框架、可拆卸连接在九片梁框架中段下端的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分别设置在九片梁框架左右两端底部的左电泳吊架和右电泳吊架、设置在九片梁框架上的水泵安装支架、设置在九片梁框架上的管线固定支架以及设置在九片梁框架上的若干个电器线束固定扎带环;
所述九片梁框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平行设置的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设置在第一纵梁中段与第二纵梁中段之间的中间横梁、设置在第一纵梁下端左侧的第三横梁、设置在第二纵梁下端右侧的第四横梁、连接第二横梁左端与第一纵梁中段的第一加强梁、连接第三横梁左端与第一纵梁中段的第二加强梁、连接第二横梁右端与第二纵梁中段的第三加强梁、连接第四横梁右端与第二纵梁中段的第四加强梁、连接第一加强梁中段与第二加强梁中段的第五加强梁、连接第三加强梁中段与第四加强梁中段的第六加强梁、连接第三横梁中段与第一纵梁下端的第七加强梁、以及连接第四横梁中段与第二纵梁下端的第八加强梁;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对称设置在第一横梁中段左右两侧的下方且均依次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垂直相连;
所述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包括保护梁和对称设置在保护梁左右两端的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所述保护横梁为L型;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上分别开设有若干行九片梁框架安装孔;
所述左电泳吊架和右电泳吊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吊钩和对称设置在吊钩上端前后两侧的前加强板与后加强板;所述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均为L型;
所述水泵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水泵安装板、与第一水泵安装板前端下方相连的第二水泵安装板以及连接在第一水泵安装板与第二水泵安装板之间的水泵安装加强筋;所述第一水泵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水泵安装腰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舱骨架总成包括发动机舱骨架、安装在发动机舱骨架中的发动机舱检修口、设置在发动机舱骨架上的若干个散热器预装螺母、设置在发动机舱骨架上的膨胀水箱安装支架预埋件、以及设置在发动机舱骨架上的空滤器安装支架预埋件;
所述发动机舱检修口包括长方形检修口框架以及设置在长方形检修口框架一端的口字型检修口;所述口字型检修口上开设有若干个检修盖安装孔;
所述膨胀水箱安装支架预埋件为L型,包括横向支架板以及连接在横向支架板端部下方的纵向支架板;所述纵向支架板的内侧设有若干个第一预埋螺母;
所述空滤器安装支架预埋件为U型安装支架以及设置在U型安装支架内的若干个第二预埋螺母;所述U型安装支架包括中间安装板以及对称设置在中间安装板左右两端的左安装板与右安装板;所述第二预埋螺母安装在中间安装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左尾纵梁总成和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连接梁与下连接梁、与下连接梁后端相连的后连接梁、依次连接在上连接梁与下连接梁之间的第一纵向支撑梁与第二纵向支撑梁、依次连接在上连接梁与后连接梁之间的第三纵向支撑梁与第四纵向支撑梁、设置在第一纵向支撑梁前侧的发动机前悬置模块以及设置在第三纵向支撑梁与第四纵向支撑梁之间的发动机后悬置模块;
所述第一纵向支撑梁与第二纵向支撑梁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斜撑;所述第二纵向支撑梁与第三纵向支撑梁之间设有第二加强斜撑;
所述发动机前悬置模块包括上加强部以及焊接在上加强部下方的前悬置支架;所述前悬置支架包括第一U型支架以及设置在第一U型支架内的若干个第一焊接螺母;
所述发动机后悬置模块包括后悬置支架以及设置在后悬置支架前后两侧的前加强部与后加强部;所述后悬置支架包括第二U型支架以及设置在第二U型支架内的若干个第二焊接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安装支架为U型,包括安装底板以及对称设置在安装底板左右两端上方的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所述安装底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模块腰形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包括安装在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上的第一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以及安装在第二连接支架上的第二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
所述第一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和第二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的结构相同,均为U型,包括顶部连接板以及对称设置在顶部连接板左右两端下方的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所述顶部连接板上开设有后处理系统安装腰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包括一端与散热器模块安装支架相连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另一端上方的第二连接部且与发动机舱骨架总成相连的第二连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包括一端与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相连的第三连接部以及连接在第三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混合动力九片梁之间的第四连接部;
所述第二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安装在第四连接部上。
CN201610222370.9A 2016-04-09 2016-04-09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574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2370.9A CN105857405B (zh) 2016-04-09 2016-04-09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2370.9A CN105857405B (zh) 2016-04-09 2016-04-09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57405A true CN105857405A (zh) 2016-08-17
CN105857405B CN105857405B (zh) 2017-12-19

Family

ID=56637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2237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57405B (zh) 2016-04-09 2016-04-09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5740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3035A (zh) * 2017-11-08 2018-05-01 天津东方奇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勾臂车支架
CN114644051A (zh) * 2020-12-17 2022-06-21 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客车用尾段车架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9039A (en) * 1997-03-10 2000-08-08 Hine; Alan Frame structure for sport utility vehicle or light truck
DE102006041101A1 (de) * 2006-09-01 2007-10-31 Audi Ag Haltevorrichtung für einen im Frontbereich des Fahrzeugs angeordneten Kühler
CN102815338A (zh) * 2012-08-09 2012-12-12 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全承载式客车车体骨架结构
CN202966443U (zh) * 2012-12-29 2013-06-05 常州玻璃钢造船厂 公共交通汽车用玻璃钢后围
CN203306104U (zh) * 2013-06-24 2013-11-27 东风汽车公司 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后围骨架结构
CN204055969U (zh) * 2014-08-20 2014-12-31 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三段式旅游车车架
CN105035169A (zh) * 2015-07-31 2015-11-11 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前舱模块结构
CN205469308U (zh) * 2016-04-09 2016-08-17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9039A (en) * 1997-03-10 2000-08-08 Hine; Alan Frame structure for sport utility vehicle or light truck
DE102006041101A1 (de) * 2006-09-01 2007-10-31 Audi Ag Haltevorrichtung für einen im Frontbereich des Fahrzeugs angeordneten Kühler
CN102815338A (zh) * 2012-08-09 2012-12-12 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全承载式客车车体骨架结构
CN202966443U (zh) * 2012-12-29 2013-06-05 常州玻璃钢造船厂 公共交通汽车用玻璃钢后围
CN203306104U (zh) * 2013-06-24 2013-11-27 东风汽车公司 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后围骨架结构
CN204055969U (zh) * 2014-08-20 2014-12-31 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三段式旅游车车架
CN105035169A (zh) * 2015-07-31 2015-11-11 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四驱汽车底盘的前舱模块结构
CN205469308U (zh) * 2016-04-09 2016-08-17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3035A (zh) * 2017-11-08 2018-05-01 天津东方奇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勾臂车支架
CN114644051A (zh) * 2020-12-17 2022-06-21 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客车用尾段车架
CN114644051B (zh) * 2020-12-17 2023-06-23 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客车用尾段车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57405B (zh) 201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8102B (zh) 用于机动车辆电动机的机架
CN102390438B (zh) 具有大件装载功能的地板结构
CN205469308U (zh)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
CN206171567U (zh) 客车底架和具有其的客车
CN105857405A (zh)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
CN110406596B (zh) 一种客车用后桥段车架
KR20120020923A (ko) 초저상 전기버스의 차체 프레임 구조
CN205468519U (zh)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
CN110626370A (zh) 一种悬挂式空轨及其车体
CN204567768U (zh) 牵引车模块化布置系统
CN201800776U (zh) 一种车辆水箱横梁总成
CN201703440U (zh) 一种多功能挡泥板支撑装置
CN108482087A (zh) 纯电动汽车的铝合金动力总成安装装置
CN204037311U (zh) 一种整体式u型发动机悬置横梁
CN204750186U (zh) 一种低地板转向架驱动系统安装结构
CN202911508U (zh) 空调压缩机固定支架连接结构
CN110329359B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仪表台骨架及安装方法
CN205468506U (zh)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纵梁总成
CN205477903U (zh) 一种水箱托架
CN205573617U (zh) 一种消声器固定装置
CN203391767U (zh) 一种新型储气筒固定结构
CN220190126U (zh) 一种apm车辆电气柜框架结构
CN103832239A (zh) 空调压缩机固定支架连接结构
CN205009967U (zh) 一种后置发动机客车用膨胀水箱集成装置
CN215444256U (zh) 客车及其上的空滤器固定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