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68519U -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68519U
CN205468519U CN201620298060.0U CN201620298060U CN205468519U CN 205468519 U CN205468519 U CN 205468519U CN 201620298060 U CN201620298060 U CN 201620298060U CN 205468519 U CN205468519 U CN 205468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eron
stage casing
crossbeam
water pump
buttress br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980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伟
黄叶明
王孝来
王黎明
刘有建
李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980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68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68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6851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框架、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框架中段下端的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左右两端底部的左电泳吊架和右电泳吊架、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水泵安装支架、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管线固定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若干个电器线束固定扎带环。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适用于各种长度的混合动力客车,通用性强,且具有整体质量轻、强度高、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种类多种多样,是根据不同型号的混合动力客车分别设计的,无法同时适用于各种长度的混合动力客车,通用性差。而且现有的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整体质量重、强度差、安全性低,不符合客车轻量化及安全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适用于各种长度的混合动力客车,通用性强,且具有整体质量轻、强度高、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框架、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框架中段下端的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左右两端底部的左电泳吊架和右电泳吊架、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水泵安装支架、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管线固定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若干个电器线束固定扎带环。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平行设置的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设置在第一纵梁中段与第二纵梁中段之间的中间横梁、设置在第一纵梁下端左侧的第三横梁、设置在第二纵梁下端右侧的第四横梁、连接第二横梁左端与第一纵梁中段的第一加强梁、连接第三横梁左端与第一纵梁中段的第二加强梁、连接第二横梁右端与第二纵梁中段的第三加强梁、连接第四横梁右端与第二纵梁中段的第四加强梁、连接第一加强梁中段与第二加强梁中段的第五加强梁、连接第三加强梁中段与第四加强梁中段的第六加强梁、连接第三横梁中段与第一纵梁下端的第七加强梁、以及连接第四横梁中段与第二纵梁下端的第八加强梁;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对称设置在第一横梁中段左右两侧的下方且均依次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垂直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包括保护梁和对称设置在保护梁左右两端的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所述保护横梁为L型;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上分别开设有若干行支撑框架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左电泳吊架和右电泳吊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吊钩和对称设置在吊钩上端前后两侧的前加强板与后加强板;所述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均为L型。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水泵安装板、与第一水泵安装板前端下方相连的第二水泵安装板以及连接在第一水泵安装板与第二水泵安装板之间的水泵安装加强筋;所述第一水泵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水泵安装腰形孔。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适用于各种长度的混合动力客车,通用性强,且具有整体质量轻、强度高、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左视图(从客车的水箱侧看,站在车后是左侧);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右视图(从客车的后处理系统侧看,站在车后是右侧);
图5是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的主视图;
图6是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是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的侧视图;
图9是左电泳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左电泳吊架的侧视图;
图11是水泵安装支架的主视图;
图12是水泵安装支架的侧视图;
图13是水泵安装支架的俯视图。
其中:
1、第二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2、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21、左电泳吊架,211、吊钩,212、前加强板,213、后加强板,22、右电泳吊架,23、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231、保护梁,232、左连接板,233、右连接板,2321、支撑框架安装孔,24、电器线束固定扎带环,25、管线固定支架,26、水泵安装支架,261、第一水泵安装板,2611、水泵安装腰形孔,262、第二水泵安装板,263、水泵安装加强筋,201、第一横梁,202、第二横梁,203、第一纵梁,204、第二纵梁,205、中间横梁,206、第三横梁,207、第四横梁,208、第一加强梁,209、第二加强梁,210、第三加强梁,211、第四加强梁,212、第五加强梁,213、第六加强梁,214、第七加强梁,215、第八加强梁,3、发动机舱骨架总成,4、发动机左尾纵梁总成,5、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6、第二连接支架,7、第一连接支架,8、散热模块安装支架,9、第一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在该图中,包括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2、安装在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2上方的发动机舱骨架总成3、对称设置在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2中段左右两侧的发动机左尾纵梁总成4与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5、设置在发动机左尾纵梁总成4左侧的散热模块安装支架8、设置在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5右侧的若干个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连接发动机舱骨架总成3与散热模块安装支架8的第一连接支架7以及用于连接发动机右尾纵梁总成5及部分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的第二连接支架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适用于9米以上的混合动力客车,具有通用性强、结构简单、焊接强度小、刚性结构强度大、质量轻等特点。
如图5-图6所示,所述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2包括支撑框架、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框架中段下端的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23、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左右两端底部的左电泳吊架21和右电泳吊架22、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水泵安装支架26、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管线固定支架25以及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若干个电器线束固定扎带环24。在中间横梁的底部、第一纵梁的右侧和第二纵梁的左侧均设有电器线束固定扎带环,所述电器线束固定扎带环,用于捆绑线束,避免线束抖动受损。在第一纵梁的右侧和第二纵梁的左侧分别设有一个管线固定支架,所述管线固定支架用于固定油管、变速操纵等管线,使这些管线走向顺畅,避免这些管线抖动受损,提高整车装配维修的便利性和整车运行的稳定性。九片梁为全承载客车的专有名称,现有的九片梁无法实现左右对称布置,且具有连接梁数量多、重量重、结构复杂、强度低等不足,且在焊接时,容易使工人焊接错误,存在较大的焊接误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其左右两端与混合动力客车侧围连接之后,形成多个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易变形,从而提高了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
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梁201与第二横梁202、平行设置的第一纵梁203与第二纵梁204、设置在第一纵梁203中段与第二纵梁304中段之间的中间横梁205、设置在第一纵梁203下端左侧的第三横梁206、设置在第二纵梁204下端右侧的第四横梁207、连接第二横梁202左端与第一纵梁203中段的第一加强梁208、连接第三横梁206左端与第一纵梁203中段的第二加强梁209、连接第二横梁202右端与第二纵梁204中段的第三加强梁210、连接第四横梁207右端与第二纵梁204中段的第四加强梁211、连接第一加强梁208中段与第二加强梁209中段的第五加强梁212、连接第三加强梁210中段与第四加强梁211中段的第六加强梁213、连接第三横梁206中段与第一纵梁203下端的第七加强梁214、以及连接第四横梁207中段与第二纵梁204下端的第八加强梁215;所述第一纵梁203和第二纵梁204对称设置在第一横梁201中段左右两侧的下方且均依次与第一横梁201、第二横梁202垂直相连。所述支撑框架是由多根矩形管围成的以其竖直方向的中心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适用于各种长度的混合动力车型,通用性强。在支撑框架中,包含多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结构,由于三角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够提高支撑框架的结构强度,使支撑框架不易变形。
如图7-图8所示,所述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23包括保护梁231和对称焊接在保护梁231左右两端的左连接板232与右连接板233;所述保护横梁231为L型;所述左连接板232和右连接板233上分别开设有若干行支撑框架安装孔2321。所述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在第一纵梁下端和第二纵梁的下端。当混合动力客车在不平整路面行驶时,所述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能够避免路面凸起物对发动机系统造成伤害。所述保护梁是主要保护部件,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用于将保护梁可拆卸连接在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之间。如图7-图8所示,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上分别开设有两行两列支撑框架安装孔,每一行的两个九片梁安装孔,用于通过螺栓将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框架上。通过设置若干行支撑框架安装孔,能够根据发动机系统总成的高低来对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增加了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的适用范围。通过将保护梁设计为L型,既能够对发动机系统起到保护作用,又能够减轻客车重量。
如图9-图10所示,所述左电泳吊架21和右电泳吊架22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吊钩211和对称设置在吊钩211上端前后两侧的前加强板212与后加强板213;所述前加强板212和后加强板213均为L型。左电泳吊架的顶部焊接在第三横梁的底部,右电泳吊架的顶部焊接在第四横梁的顶部。所述左电泳吊架和右电泳吊架的作用是用于安装吊起整车骨架电泳的吊钩。所述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用于增加整个电泳吊架的结构强度,保证进行吊起整车骨架电泳操作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如图11-13所示,所述水泵安装支架26包括第一水泵安装板261、与第一水泵安装板261前端下方相连的第二水泵安装板262以及连接在第一水泵安装板261的端部与第二水泵安装板262的同一端部之间的水泵安装加强筋263。所述第一水泵安装板261上开设有若干个水泵安装腰形孔2611。所述水泵安装支架,用于安装混合动力客车的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安装板,用于通过螺栓及水泵安装腰形孔,将水泵安装在水泵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二水泵安装板,用于将水泵安装支架连接在第三横梁上。所述第一水泵安装板与第二水泵安装板整体为L型,能够保证水泵安装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水泵安装腰形孔,不仅能够根据需要对水泵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提高水泵安装的灵活性;还能够使水泵安装支架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水泵的安装,提高水泵安装支架的适用范围。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框架中段下端的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左右两端底部的左电泳吊架和右电泳吊架、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水泵安装支架、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管线固定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若干个电器线束固定扎带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平行设置的第一纵梁与第二纵梁、设置在第一纵梁中段与第二纵梁中段之间的中间横梁、设置在第一纵梁下端左侧的第三横梁、设置在第二纵梁下端右侧的第四横梁、连接第二横梁左端与第一纵梁中段的第一加强梁、连接第三横梁左端与第一纵梁中段的第二加强梁、连接第二横梁右端与第二纵梁中段的第三加强梁、连接第四横梁右端与第二纵梁中段的第四加强梁、连接第一加强梁中段与第二加强梁中段的第五加强梁、连接第三加强梁中段与第四加强梁中段的第六加强梁、连接第三横梁中段与第一纵梁下端的第七加强梁、以及连接第四横梁中段与第二纵梁下端的第八加强梁;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对称设置在第一横梁中段左右两侧的下方且均依次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垂直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系统保护横梁包括保护梁和对称设置在保护梁左右两端的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所述保护横梁为L型;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上分别开设有若干行支撑框架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电泳吊架和右电泳吊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吊钩和对称设置在吊钩上端前后两侧的前加强板与后加强板;所述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均为L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水泵安装板、与第一水泵安装板前端下方相连的第二水泵安装板以及连接在第一水泵安装板与第二水泵安装板之间的水泵安装加强筋;所述第一水泵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水泵安装腰形孔。
CN201620298060.0U 2016-04-09 2016-04-09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68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98060.0U CN205468519U (zh) 2016-04-09 2016-04-09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98060.0U CN205468519U (zh) 2016-04-09 2016-04-09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68519U true CN205468519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43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9806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68519U (zh) 2016-04-09 2016-04-09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685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1789A (zh) * 2020-10-15 2021-01-22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单次电泳客车数量的工艺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1789A (zh) * 2020-10-15 2021-01-22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单次电泳客车数量的工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16477U (zh) 适应于米轨的高速城际列车转向架构架
CN102390438A (zh) 具有大件装载功能的地板结构
CN203651907U (zh) 一种可拆卸式副车架结构
CN105946977A (zh) 汽车车身骨架
CN205469308U (zh)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
CN205468519U (zh)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支撑结构
CN206067890U (zh) 前伸支架及具有该前伸支架的车辆
CN216153582U (zh) 一种车辆换电单元及其换电框架
CN105857405B (zh)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尾端结构
CN110406596A (zh) 一种客车用后桥段车架
CN203021207U (zh) 一种可灵活拼接的大载荷多功能龙门吊
CN204871191U (zh) 一种越野车第一横梁及越野车
CN102358310B (zh) 铁道工程列车用车架及铁道工程列车
CN108860316B (zh) 一种带副车架的纯电动赛车车架
CN204750186U (zh) 一种低地板转向架驱动系统安装结构
CN205292258U (zh) 一种吊挂装置
CN202532024U (zh) 一种转运安装一体化线槽托架
CN205329549U (zh) 钢箱梁临时存梁托架装置
CN202413919U (zh) 横向安装增强梁
CN201677941U (zh) 一种油罐专用无大梁框架式半挂车
CN204249804U (zh) 电动车“u”型电池包布置结构
CN202449761U (zh) 舱内提升机及应用其的风力发电机组
CN109911016B (zh) 一种全承载新能源客车尾段车架
CN206429760U (zh) 工业厂房综合管廊抗震支架
CN203580628U (zh) 一种顶置气瓶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9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