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9049B - 钛酸钡粉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钛酸钡粉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9049B
CN105849049B CN201480063217.5A CN201480063217A CN105849049B CN 105849049 B CN105849049 B CN 105849049B CN 201480063217 A CN201480063217 A CN 201480063217A CN 105849049 B CN105849049 B CN 1058490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ium titanate
barium
titanium oxide
temperature
hyd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32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9049A (zh
Inventor
山中和美
马场勇志
米田稔
国吉幸浩
大釜信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ka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ka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ka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ka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49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9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9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9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23/00Compounds of titanium
    • C01G23/003Titanates
    • C01G23/006Alkaline earth titan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18Dielectrics
    • H01G4/06Solid dielectrics
    • H01G4/08Inorganic dielectrics
    • H01G4/12Ceramic dielectric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18Dielectrics
    • H01G4/06Solid dielectrics
    • H01G4/08Inorganic dielectrics
    • H01G4/12Ceramic dielectrics
    • H01G4/1209Ceramic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ceramic dielectric material
    • H01G4/1218Ceramic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ceramic dielectric material based on titanium oxides or titanates
    • H01G4/1227Ceramic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ceramic dielectric material based on titanium oxides or titanates based on alkaline earth titan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0Stacked capaci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2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d-values or two theta-values, e.g. as X-ray diagra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2Surface are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供钛酸钡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常压下将氢氧化钡水溶液保持80℃至沸点的温度,并向其中加入BET比表面积为200~400m2/g的范围且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的(101)面衍射峰的半宽度为2.3°~5.0°的范围的锐钛矿型水合氧化钛的水浆料,使上述氢氧化钡和上述水合氧化钛反应得到钛酸钡前体的水浆料的步骤;以及接着经24小时以上对这样得到的钛酸钡前体进行水热处理,得到钛酸钡粒子的步骤。

Description

钛酸钡粉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钛酸钡粉体的制造方法,具体而言,涉及正方晶性优异并且分散性优异的、包含均一的微粒的钛酸钡粉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多种电子机器的小型化、高性能化和轻量化,强烈地需求针对构成它们的元件以及用于制造它们的起始原料进行特性的改善。
例如,已日渐强烈地需求层叠陶瓷电容器(MLCC)的薄层化,因此,对在MLCC的电介质层中使用的钛酸钡而言,更进一步地需求均一的微粒、正方晶性高、分散性优异等。
作为钛酸钡的制造方法,现今已知固相法、草酸法、溶胶-凝胶法等。但是,为了应对最近的MLCC的薄层化需求,要制造微粒,特别是粒径为250nm左右以下、优选150nm左右以下的微粒的钛酸钡,作为湿法的水热法是有利的。固相法或草酸法由于包括预煅烧步骤,因此难以得到均一的粒子,此外粒子会聚集,难以得到微粒。溶胶-凝胶法由于使用昂贵的醇/酚盐(アルコキシド)作为原料,因此存在制造费用方面的问题。
现今已知多种基于水热法的钛酸钡的制造方法。作为一个实例,在羧酸的存在下向水合氧化钛浆料中添加钡盐水溶液而生成钛酸钡核粒子,对该含有钛酸钡核粒子的浆料进行水热处理得到球状的钛酸钡,再将其在800~1200℃的温度下煅烧(参照专利文献1)。
通过该方法虽然可以得到BET比表面积比较大并且正方晶性高的钛酸钡微粒,但由于在水热处理后进行预煅烧,因此难以得到均一的粒子,此外,粒子凝集,难以得到微粒。因此,在MLCC的制造中,将像这样的钛酸钡用作电介质时,难以制造应对薄层化的MLCC。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119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钛酸钡粉体的制造中的问题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正方晶性优异并且分散性优异的、包含均一的微粒的钛酸钡粉体的制造方法。
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提供钛酸钡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常压下将氢氧化钡水溶液保持80℃至沸点的温度,并向其中加入BET比表面积为200~400m2/g的范围且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的(101)面衍射峰的半宽度(半値幅)为2.3°~5.0°的范围的锐钛矿型水合氧化钛的水浆料,使上述氢氧化钡和上述水合氧化钛反应得到钛酸钡前体的水浆料的步骤;以及接着经24小时以上对这样得到的钛酸钡前体进行水热处理,得到钛酸钡粒子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特别优选的钛酸钡粉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在保持为45~65℃的温度的水中同时添加四氯化钛水溶液和碱的水溶液,此时,在将生成的反应混合物的温度保持为45~65℃的温度范围并且将pH保持为1.5~3.5的范围的同时,用碱同时中和四氯化钛,由此得到BET比表面积为200~400m2/g的范围且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的(101)面衍射峰的半宽度为2.3°~5.0°的范围的锐钛矿型水合氧化钛的水浆料的步骤;接着在常压下将氢氧化钡水溶液保持80℃至沸点的温度,并向其中加入上述锐钛矿型水合氧化钛的水浆料,使上述氢氧化钡和上述水合氧化钛反应得到钛酸钡前体的水浆料的步骤;以及接着经24小时以上对这样得到的钛酸钡前体进行水热处理,得到钛酸钡粒子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在上述方法中的水热处理步骤、即将钛酸钡前体进行水热处理得到钛酸钡粒子的步骤中,优选水热处理温度为250℃以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得到正方晶性优异并且分散性优异的、包含均一的微粒的钛酸钡粉体。
附图简要说明
图1: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钛酸钡粉体的一个实例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片(50000倍)。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钛酸钡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常压下将氢氧化钡水溶液保持80℃至沸点的温度,并向其中加入BET比表面积为200~400m2/g的范围且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的(101)面衍射峰的半宽度为2.3°~5.0°的范围的锐钛矿型水合氧化钛的水浆料,使上述氢氧化钡和上述水合氧化钛反应得到钛酸钡前体的水浆料的步骤;以及接着经24小时以上对这样得到的钛酸钡前体进行水热处理,得到钛酸钡粒子的步骤。
在本发明中,当使用的锐钛矿型水合氧化钛的BET比表面积大于400m2/g时,得到的钛酸钡的正方晶性差。此外,当锐钛矿型水合氧化钛的BET比表面积小于200m2/g时,虽然水合氧化钛的结晶性高,但在另一方面,由于与氢氧化钡的反应性差,所以得到的钛酸钡粒子的正方晶性差。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使用的锐钛矿型水合氧化钛的BET比表面积优选200~350m2/g的范围,特别地更优选220~330m2/g的范围。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当使用的锐钛矿型水合氧化钛的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的(101)面衍射峰的半宽度小于2.3°时,虽然水合氧化钛的结晶性高,但由于与氢氧化钡的反应性差,所以得到的钛酸钡粒子的正方晶性低。此外,当上述半宽度大于5.0°时,得到的钛酸钡粒子的正方晶性低。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使用的锐钛矿型水合氧化钛的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的(101)面衍射峰的半宽度优选为2.3°~4.0°的范围,特别优选2.3°~3.5°的范围。
如上所述,BET比表面积为200~400m2/g的范围且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的(101)面衍射峰的半宽度为2.3°~5.0°的范围的锐钛矿型水合氧化钛的水浆料可以优选通过下述方法得到:在预先保持为45~65℃的温度的水中同时加入温度各自为45~65℃的温度范围的四氯化钛水溶液和碱的水溶液,此时,使生成的反应混合物的pH为1.5~3.5的范围,优选2.0~3.5的范围,用碱同时中和四氯化钛。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钛酸钡粉体的制造方法中的最优选的制造方法包括:在保持为45~65℃的温度的水中同时添加四氯化钛水溶液和碱的水溶液,此时,在将生成的反应混合物的温度保持为45~65℃的温度范围并且将pH保持为1.5~3.5的范围的同时,用碱同时中和四氯化钛,由此得到BET比表面积为200~400m2/g的范围且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的(101)面衍射峰的半宽度为2.3°~5.0°的范围的锐钛矿型水合氧化钛的水浆料的步骤;接着在常压下将氢氧化钡水溶液保持80℃至沸点的温度,并向其中加入上述锐钛矿型水合氧化钛的水浆料,使上述氢氧化钡和上述水合氧化钛反应得到钛酸钡前体的水浆料的步骤;以及接着经24小时以上的时间对这样得到的钛酸钡前体进行水热处理,得到钛酸钡粒子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锐钛矿型水合氧化钛的水浆料可以优选通过用碱同时中和四氯化钛得到,在此,用碱同时中和四氯化钛是指在预先加入了水的容器中同时添加四氯化钛水溶液和碱的水溶液,在上述容器中混合,用碱中和四氯化钛。
在上述通过碱同时中和四氯化钛中,虽然同时中和结束时浆料中的水合氧化钛的浓度没有特别限定,但通常以换算为TiO2计优选10~50g/L的范围。当同时中和结束时浆料中的水合氧化钛的浓度以换算为TiO2计高于50g/L时,由于容易生成无定型水合氧化钛,所以变得难以得到锐钛矿型水合氧化钛。另一方面,当同时中和结束时浆料中的水合氧化钛的浓度以换算为TiO2计低于10g/L时,生产率变差。
在上述通过碱同时中和四氯化钛中,水、四氯化钛水溶液和碱的水溶液的温度不必全部相同,但优选彼此相近,特别地,最优选全部相同。
作为上述碱的水溶液,可以优选使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氢氧化物、氨水等。此外,也可以直接添加固体碱性化合物来代替碱的水溶液。
在上述通过碱同时中和四氯化钛中,即使上述生成的反应混合物的pH为1.5~3.5的范围,但当中和温度低于45℃时,也不能得到锐钛矿型的水合氧化钛,并且水合氧化钛的BET法比表面积超过400m2/g。此外,当中和温度高于65℃时,四氯化钛会水解,变得容易生成金红石型的水合氧化钛,或者水合氧化钛的半宽度会变得比2.3°小。金红石型的水合氧化钛与氢氧化钡的反应性差,得到的钛酸钡粒子的正方晶性变差。当水合氧化钛的半宽度小于2.3°时,得到的钛酸钡粒子的正方晶性也会变差。
另一方面,即使上述中和温度为45~65℃的范围,但当生成的反应混合物的pH大于3.5时,也不能得到锐钛矿型的水合氧化钛,并且生成的水合氧化钛的BET法比表面积超过400m2/g。使用这样的水合氧化钛时,得到的钛酸钡粒子的正方晶性差。此外,当生成的反应混合物的pH小于1.5时,在生成的水合氧化钛中以杂质形式大量残留氯离子,其结果是与氢氧化钡的反应性变差,得到的钛酸钡粒子的正方晶性差。
像这样根据本发明用碱在水中同时中和四氯化钛,生成水合氧化钛,将得到的水浆料过滤、水洗,除去伴随中和产生的氯离子等,通过将由此得到的滤饼分散在水中,得到可以在得到钛酸钡前体的水浆料的步骤中优选使用的水合氧化钛的水浆料。
根据本发明,在常圧下将氢氧化钡水溶液保持80℃至沸点的范围的温度,向其中加入如上所述的BET比表面积为200~400m2/g的范围且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的(101)面衍射峰的半宽度为2.3°~5.0°的范围的锐钛矿型水合氧化钛的水浆料,通过使上述氢氧化钡和上述水合氧化钛反应得到钛酸钡前体的水浆料。
在此,通过上述氢氧化钡和上述水合氧化钛的反应得到的钛酸钡前体通常是BET比表面积为50~200m2/g的范围的钛酸钡微粒。由于上述氢氧化钡和上述水合氧化钛的反应是在常圧下的反应,所以尽管得到的钛酸钡前体的Ba/Ti比小于1,但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确认其具有钛酸钡的晶体结构。
在上述氢氧化钡水溶液中,溶剂只要不对氢氧化钡和水合氧化钛的反应产生有害的影响,也可以包含水溶性有机溶剂。作为这样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可以举出例如乙二醇、二乙二醇、聚乙二醇等。
通过上述氢氧化钡和水合氧化钛的反应得到钛酸钡前体时,优选使用氢氧化钡和水合氧化钛,以使得完成向氢氧化钡水溶液添加锐钛矿型水合氧化钛的水浆料时的Ba/Ti摩尔比为1.1~3.0的范围。在上述氢氧化钡和水合氧化钛的反应中,当Ba/Ti摩尔比小于1.1时,由于碱性低,所以氢氧化钡和水合氧化钛的反应性会变差。此外,当Ba/Ti摩尔比大于3.0时,虽然在氢氧化钡和水合氧化钛的反应性方面没有问题,但由于过量地使用对反应没有贡献的氢氧化钡,所以存在制造费用变高的问题。
在上述得到钛酸钡前体的水浆料的步骤中,氢氧化钡和水合氧化钛的反应温度是重要的。即使如上所述锐钛矿型水合氧化钛的BET比表面积为200~400m2/g的范围且上述半宽度为2.3°~5.0°的范围,但当在常圧下与氢氧化钡的反应温度低于80℃时,也不能根据本发明得到正方晶性高的钛酸钡粒子。反应温度的上限为达到包含氢氧化钡的反应混合物的沸点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经24小时以上对如上所述得到的钛酸钡前体进行水热处理,将得到的浆料过滤、水洗后干燥,由此可以得到作为目标的包含正方晶性优异的、均一的微粒的钛酸钡粉体。不经由钛酸钡前体而仅通过水热处理合成钛酸钡时,氢氧化钡和水合氧化钛的反应与粒子生长同时进行,其结果是由于钛酸钡的粒子内捕获了大量羟基,所以变得难以得到正方晶性高的钛酸钡粒子。
在这种情况下,供于水热处理的钛酸钡前体水浆料优选包含以换算为BaTiO3计浓度为0.4~1.0mol/L的范围的钛酸钡前体。
根据本发明,钛酸钡前体的水浆料通常不浓缩或者稀释,可以以得到的浓度直接供于水热处理。
因此,根据本发明,通常将钛酸钡前体的水浆料直接加入高压釜中,在常压下以超过沸点且通常250℃以下、优选105~250℃的范围内,进行水热处理。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水热处理时间为24小时以上,通常为24~1000小时的范围,优选24~500小时的范围,最优选24~200小时的范围。根据本发明,得到的钛酸钡的粒径可以通过该水热处理温度和水热处理时间进行控制。也即是说,如果提高水热处理温度,则钛酸钡的粒径变大,此外,如果水热处理时间长,则钛酸钡的粒径变大。特别地,根据本发明,通过延长水热处理时间,可以得到粒径大并且正方晶性高的钛酸钡。当水热处理时间短于24小时时,钛酸钡粒子不能充分生长,得到的钛酸钡粒子的正方晶性也低。
像这样将钛酸钡前体的水浆料进行水热处理后,将高压釜的内容物冷却至常温,将得到的浆料过滤、水洗、干燥,得到钛酸钡粉体。干燥温度通常为100~150℃的范围。
这样得到的钛酸钡粉体包含正方晶性优异的均一的微粒,通常BET比表面积为3~70m2/g的范围,优选为4~20m2/g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钛酸钡的正方晶性是通过c/a比来评价的,可以由钛酸钡粉体的粉末X射线衍射求出。通过本发明得到的钛酸钡粉体在上述意义上的正方晶性,即c/a比为1.008以上,正方晶性优异。像这样得到的钛酸钡如上所述,仅通过钛酸钡前体的水热处理就具有高的正方晶性,分散性也优异,因此也可以不将通过钛酸钡前体的水热处理得到的钛酸钡粉体进一步进行预煅烧、粉碎。
像这样根据本发明得到的钛酸钡粒子的正方晶性高,分散性也优异。正方晶性高的钛酸钡的介电性优异,可以适合地用作电介质层用材料。其结果是,根据本发明得到的钛酸钡粉体可以适合地用作应对薄层化的MLCC的制造中的电介质组合物。
在下文中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
实施例1
(水合氧化钛水浆料的调制)
在烧杯中加入500mL纯水,升温至55℃。将350mL四氯化钛水溶液((株)大阪チタニウムテクノロジーズ生产,以换算为TiO2计为3.8mol/L)以2.5mL/分钟、7L纯水以50mL/分钟的速度加入至容纳有上述升温至55℃的水的烧杯中,同时加入30重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在调整至pH为2.5、温度为55℃的过程中,对四氯化钛同时中和,由此得到以换算为TiO2计浓度为14g/L的水合氧化钛的水浆料。
将该水浆料过滤、水洗,除去钠离子和氯离子。向得到的滤饼添加纯水,得到以换算为TiO2计浓度为110g/L的锐钛矿型水合氧化钛的水浆料。
(钛酸钡前体水浆料的调制)
向容量为5L的反应容器中加入567mL纯水和959g氢氧化钡八水合物(堺化学工業(株)生产),加热至100℃,使氢氧化钡八水合物溶解在水中,调制氢氧化钡水溶液。
将上述水合氧化钛的水浆料保持100℃的温度,经1小时加入同样将温度保持为100℃的上述氢氧化钡水溶液之后,在100℃的温度下反应2小时,得到以换算为BaTiO3计浓度为0.66mol/L的钛酸钡前体水浆料。完成向氢氧化钡水溶液加入水合氧化钛的水浆料时的Ba/Ti摩尔比为2.3。
(钛酸钡前体水浆料的水热处理)
将上述以换算为BaTiO3计浓度为0.66mol/L的钛酸钡前体水浆料加入高压釜容器,在180℃下进行120小时的水热处理。此后,将高压釜内容物放置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水浆料过滤、水洗后,在130℃下干燥,得到钛酸钡粉体。
上述钛酸钡粉体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片(50000倍)示于图1。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包含均一的微粒的钛酸钡粉体。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使钛酸钡前体水浆料的水热处理在180℃下进行48小时,除此之外,以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钛酸钡粉体。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中,使钛酸钡前体水浆料的水热处理在200℃下进行24小时,除此之外,以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钛酸钡粉体。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中,使钛酸钡前体水浆料的水热处理在160℃下进行168小时,除此之外,以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钛酸钡粉体。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中,使钛酸钡前体水浆料的水热处理在200℃下进行180小时,除此之外,以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钛酸钡粉体。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中,使四氯化钛的同时中和在pH 3.5、45℃的温度下进行并且使钛酸钡前体水浆料的水热处理在170℃下进行96小时,除此之外,以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钛酸钡粉体。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中,使四氯化钛的同时中和在pH 2.0、45℃的温度下进行并且使钛酸钡前体水浆料的水热处理在200℃下进行24小时,除此之外,以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钛酸钡粉体。
比较例1
(水合氧化钛水浆料的调制)
在烧杯中加入500mL纯水,升温至60℃。将350mL四氯化钛水溶液((株)大阪チタニウムテクノロジーズ生产,以换算为TiO2计为3.8mol/L)以2.5mL/分钟、7L纯水以50mL/分钟的速度加入至容纳有上述升温至60℃的水的烧杯中,同时加入30重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在调整至pH为2.0、温度为60℃的过程中,对四氯化钛同时中和,由此得到以换算为TiO2计浓度为14g/L的水合氧化钛的水浆料。
将该水浆料过滤、水洗,除去钠离子和氯离子。向得到的滤饼添加纯水,得到以换算为TiO2计浓度为110g/L的锐钛矿型水合氧化钛的水浆料。
(钛酸钡前体水浆料的调制)
向容量为5L的反应容器中加入567mL纯水和959g氢氧化钡八水合物(堺化学工業(株)生产),加热至100℃,使氢氧化钡八水合物溶解在水中,调制氢氧化钡水溶液。
将上述水合氧化钛的水浆料保持100℃的温度,经1小时加入同样将温度保持为100℃的上述氢氧化钡水溶液之后,在100℃的温度下反应2小时,得到以换算为BaTiO3计浓度为0.66mol/L的钛酸钡前体水浆料。完成向氢氧化钡水溶液加入水合氧化钛的水浆料时的Ba/Ti摩尔比为2.3。
(钛酸钡前体水浆料的水热处理)
将上述以换算为BaTiO3计浓度为0.66mol/L的钛酸钡前体水浆料加入高压釜容器,在190℃下进行0.5小时的水热处理。此后,将高压釜内容物放置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水浆料过滤、水洗后,在130℃下干燥,得到钛酸钡粉体。
比较例2
在比较例1中,使四氯化钛的同时中和在50℃的温度下进行并且使钛酸钡前体水浆料的水热处理在180℃下进行20小时,除此之外,以和比较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钛酸钡粉体。
比较例3
在比较例1中,使四氯化钛的同时中和在50℃的温度下进行并且使钛酸钡前体水浆料的水热处理在205℃下进行2小时,除此之外,以和比较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钛酸钡粉体。
比较例4
在比较例1中,使四氯化钛的同时中和在pH 3.0下进行、使水合氧化钛和氢氧化钡的反应在100℃的温度下进行5小时、使钛酸钡前体水浆料的水热处理在130℃下进行0.5小时,除此之外,以和比较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钛酸钡粉体。
比较例5
在比较例1中,使四氯化钛的同时中和在50℃的温度下进行并且使水合氧化钛和氢氧化钡的反应在80℃的温度下进行5小时、使钛酸钡前体水浆料的水热处理在200℃下进行2小时,除此之外,以和比较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钛酸钡粉体。
比较例6
在比较例1中,使四氯化钛的同时中和在pH 3.0下进行、使氢氧化钛和水合氧化钡的反应在95℃的温度下进行5小时、使钛酸钡前体水浆料的水热处理在180℃下进行0.5小时,除此之外,以和比较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钛酸钡粉体。
比较例7
在比较例1中,使四氯化钛的同时中和在50℃的温度下进行并且使水合氧化钛和氢氧化钡在100℃的温度下进行2小时、使钛酸钡前体水浆料的水热处理在110℃下进行2小时,除此之外,以和比较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钛酸钡粉体。
比较例8
在比较例1中,使四氯化钛的同时中和在pH 5.0、20℃的温度下进行并且使水合氧化钛和氢氧化钡在70℃的温度下进行2小时、使钛酸钡前体水浆料的水热处理在150℃下进行160小时,除此之外,以和比较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钛酸钡粉体。
比较例9
在比较例1中,使四氯化钛的同时中和在pH 2.5、55℃的温度下进行并且使钛酸钡前体水浆料的水热处理在250℃下进行2小时,除此之外,以和比较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钛酸钡粉体。
比较例10
在比较例1中,使四氯化钛的同时中和在45℃的温度下进行并且使钛酸钡前体水浆料的水热处理在180℃下进行20小时,除此之外,以和比较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钛酸钡粉体。
比较例11
在比较例1中,使四氯化钛的同时中和在80℃的温度下进行并且使钛酸钡前体水浆料的水热处理在200℃下进行24小时,除此之外,以和比较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钛酸钡粉体。
比较例12
在比较例1中,使四氯化钛的同时中和在pH 1.5、20℃的温度下进行并且使钛酸钡前体水浆料的水热处理在160℃下进行40小时,除此之外,以和比较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钛酸钡粉体。
比较例13
在比较例1中,使四氯化钛的同时中和在pH 4.0、40℃的温度下进行并且使钛酸钡前体水浆料的水热处理在170℃下进行24小时,除此之外,以和比较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钛酸钡粉体。
表1中示出上述实施例1~7和比较例1~13中,用氢氧化钠同时中和四氯化钛时的pH和温度、通过水合氧化钛和氢氧化钡的反应得到钛酸钡前体时的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钛酸钡前体水浆料的水热处理温度和时间。此外,表2示出上述实施例1~7和比较例1~13中使用的水合氧化钛的物性和得到的钛酸钡粉体的物性。
(水合氧化钛的晶体结构)
采集一部分用氢氧化钠同时中和四氯化钛得到的水合氧化钛水浆料,过滤、水洗、干燥,对得到的粉体用粉末X射线衍射装置((株)リガク生产的RINT-TTR III,线源为CuKα)确认其晶体结构。进一步由(101)面的峰计算出半宽度,作为水合氧化钛的结晶性的指标。应予说明,在表2中,根据比较例8、12和13的水合氧化钛由于峰非常宽,因此被认为是无定型的。
(钛酸钡的c/a比)
对于钛酸钡粉体,使用粉末X射线衍射装置((株)リガク生产的RINT-TTR III,线源为CuKα)进行粉末X射线衍射,使用WPPF法算出c/a比。
(水合氧化钛粉末和钛酸钡粉末的比表面积)
水合氧化钛粉末和钛酸钡粉末的比表面积使用全自动比表面积测量装置((株)マウンテック生产的HM Model-1220),在205℃下脱气30分钟后,以单点BET(Single PointBET)法进行测量。
[表1]
[表2]
*)A表示锐钛矿型,Am表示无定型。
如表2所示,根据本发明得到的钛酸钡粉体的比表面积为4~20m2/g的范围并且c/a比为1.008以上,因此其包含正方晶性优异的微粒。
此外,在本发明的方法中,由于不煅烧将钛酸钡前体进行水热处理得到的钛酸钡粉末,因此也不一定需要进行粉碎处理,就可以得到分散性优异的钛酸钡粉体。

Claims (4)

1.正方晶钛酸钡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常压下将氢氧化钡水溶液保持80℃至沸点的温度,并向其中加入BET比表面积为200~400m2/g的范围且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的(101)面衍射峰的半宽度为2.3°~5.0°的范围的锐钛矿型水合氧化钛的水浆料,使上述氢氧化钡和上述水合氧化钛反应得到钛酸钡前体的水浆料的步骤;以及接着经24小时以上对这样得到的钛酸钡前体进行水热处理,得到正方晶钛酸钡粒子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对所述钛酸钡前体进行水热处理以得到正方晶钛酸钡的步骤中,在250℃以下的温度下进行水热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保持为45~65℃的温度的水中同时添加四氯化钛水溶液和碱的水溶液,此时,在将生成的反应混合物的温度保持为45~65℃的温度范围并且将pH保持为1.5~3.5的范围的同时,用碱同时中和四氯化钛,由此得到BET比表面积为200~400m2/g的范围且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的(101)面衍射峰的半宽度为2.3°~5.0°的范围的锐钛矿型水合氧化钛的水浆料的步骤;接着在常压下将氢氧化钡水溶液保持80℃至沸点的温度,并向其中加入上述锐钛矿型水合氧化钛的水浆料,使上述氢氧化钡和上述水合氧化钛反应得到钛酸钡前体的水浆料的步骤;以及接着经24小时以上对这样得到的钛酸钡前体进行水热处理,得到正方晶钛酸钡粒子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对所述钛酸钡前体进行水热处理以得到正方晶钛酸钡的步骤中,在250℃以下的温度下进行水热处理。
CN201480063217.5A 2013-11-19 2014-08-22 钛酸钡粉体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8490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38654 2013-11-19
JP2013-238654 2013-11-19
PCT/JP2014/071962 WO2015075982A1 (ja) 2013-11-19 2014-08-22 チタン酸バリウム粉体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9049A CN105849049A (zh) 2016-08-10
CN105849049B true CN105849049B (zh) 2017-09-19

Family

ID=53179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3217.5A Active CN105849049B (zh) 2013-11-19 2014-08-22 钛酸钡粉体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771274B2 (zh)
JP (1) JP5765506B1 (zh)
KR (1) KR102190834B1 (zh)
CN (1) CN105849049B (zh)
DE (1) DE112014005276T5 (zh)
GB (1) GB2535677B (zh)
TW (1) TWI635067B (zh)
WO (1) WO20150759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4803A (zh) * 2017-07-17 2017-11-07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共沉淀制备锆钛酸钡钙无铅压电陶瓷材料的方法
WO2023190452A1 (ja) * 2022-03-30 2023-10-05 戸田工業株式会社 チタン酸バリウム粒子粉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8310A (zh) * 2001-12-28 2003-07-0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复合氧化物粉末的制备方法及复合氧化物粉末
CN101104562A (zh) * 2007-06-04 2008-01-16 仙桃市中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锆钛酸钡粉体的常压水热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14944B2 (ja) * 1991-11-21 2002-08-19 チタン工業株式会社 易焼結性チタン酸バリウム微細粒子粉末およびその製法
JP4240190B2 (ja) 2000-11-13 2009-03-18 戸田工業株式会社 球状チタン酸バリウム粒子粉末及びその製造法
JP4252508B2 (ja) * 2004-07-20 2009-04-08 Tdk株式会社 チタン酸バリウム粉末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粉末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
EP1637502A1 (de) * 2004-09-14 2006-03-22 Kerr-McGee Pigments GmbH Feinteilige Erdalkalititanat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ter Verwendung von Titanoxidhydratpartikeln
KR100633723B1 (ko) * 2005-08-04 2006-10-13 한화석유화학 주식회사 티탄산바륨의 제조방법
JP2009029645A (ja) * 2007-07-25 2009-02-12 Nippon Chem Ind Co Ltd 薄片状含水酸化チタ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薄片状酸化チタン
CN101786887A (zh) * 2010-03-11 2010-07-28 西北工业大学 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钛酸锶钡粉体的方法
JP5445412B2 (ja) 2010-09-17 2014-03-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複合酸化物粉末の製造方法
JP5984016B2 (ja) * 2011-02-08 2016-09-06 公益財団法人神奈川科学技術アカデミー アモルファス含水チタン酸化物及びそれを含む固体ルイス酸触媒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8310A (zh) * 2001-12-28 2003-07-0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复合氧化物粉末的制备方法及复合氧化物粉末
CN101104562A (zh) * 2007-06-04 2008-01-16 仙桃市中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锆钛酸钡粉体的常压水热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190834B1 (ko) 2020-12-14
TWI635067B (zh) 2018-09-11
WO2015075982A1 (ja) 2015-05-28
US20160289082A1 (en) 2016-10-06
GB2535677A (en) 2016-08-24
CN105849049A (zh) 2016-08-10
JP5765506B1 (ja) 2015-08-19
GB2535677B (en) 2021-11-10
DE112014005276T5 (de) 2016-08-18
GB201610517D0 (en) 2016-08-03
KR20160086851A (ko) 2016-07-20
TW201520186A (zh) 2015-06-01
JPWO2015075982A1 (ja) 2017-03-16
US9771274B2 (en) 2017-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68246B2 (ja) 被覆チタン酸バリウム微粒子の製造方法
EP2358641B1 (en) Process of preparing titanates
US8431109B2 (en)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composition
JP5353728B2 (ja) 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CN105722790B (zh) 钛酸钡粉体的制造方法
CN105849049B (zh) 钛酸钡粉体的制造方法
JP2009013029A (ja) 酸化ジルコニウム水和物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075700A (ja) 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6005528B2 (ja) 二酸化チタン溶液の製造方法及びペロブスカイト型チタン複合酸化物の製造方法
KR100395218B1 (ko) BaTiO3계 분말 제조 방법
JP6394324B2 (ja) チタン酸バリウム粉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JP5488199B2 (ja) 複合酸化物粉末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