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8935B - 用于机动车辆乘客舱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动车辆乘客舱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8935B
CN105848935B CN201480070165.4A CN201480070165A CN105848935B CN 105848935 B CN105848935 B CN 105848935B CN 201480070165 A CN201480070165 A CN 201480070165A CN 105848935 B CN105848935 B CN 1058489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stream
channel
passag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01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8935A (zh
Inventor
J-M.刘
M.雅希亚
R.穆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filed Critical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Publication of CN105848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8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8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89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1/00064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for sending air stream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nto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21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ventilating, air admitting or air distributing devices
    • B60H1/00835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 B60H1/00842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the system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damper doors; Air distribution between several outl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21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ventilating, air admitting or air distributing devices
    • B60H1/00835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 B60H1/00849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for selectively commanding the induction of outside or inside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114Heating or cooling details
    • B60H2001/00135Deviding walls for separate air flow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乘客舱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设备(1),包括:‑外部空气流(FE)的至少一个第一入口(5)和再循环空气流(FR)的至少一个第二入口(7);‑在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车窗处具有空气出口的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分配口(9),和在所述车辆的乘客舱中具有空气出口的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分配口(9a、9b);‑用于空气流的至少一个第一流动通道(11),以及‑用于空气流的至少一个第二通道(13)。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通道(11)与外部空气流(FE)的第一入口(5)连通,以便仅由外部空气流(FE)供给,所述第一通道还与在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车窗处具有空气出口的第一空气分配口(9)连通。

Description

用于机动车辆乘客舱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空调回路。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乘客舱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设备,该设备允许控制机动车辆乘客舱的一个或多个区域中的空气流的温度。
背景技术
机动车通常配备有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设备,该设备用于调节被分配进入乘客舱中的空气的气热参数,特别是由该设备输送到乘客舱内部的空气流的温度。
通常,该设备包括由隔板界定的箱体,开口设置为穿过所述隔板,其中有至少一个空气入口和至少一个空气分配口。
已知地,该箱体通常容置有马达风扇组,该马达风扇组还被称为推送器,用于使空气流从空气入口流向空气分配口。该箱体还容置有热处理器件,用于空气流在穿过空气分配口而分配到乘客舱内部之前加热和/或冷却空气流。示例性地,热处理器件可包括蒸发器和散热器,该蒸发器用于冷却穿过该蒸发器的空气,该散热器用于加热穿过该散热器的空气,该散热器可选地与附加散热器相关联。
该设备此外可包括用于控制空气穿过分配口而经过的多个活门,所述分配口对应于敞开到车辆乘客舱中的换气或通风出口,或还对应于除霜/除雾出口,尤其是车辆的挡风玻璃的除霜/除雾出口。
另外,在这样的设备中流通的空气可以是外部空气流,或可以是来自于乘客舱的再次在该设备中流通的空气流,这则被称为回收或再循环空气流),或可以是两者的混合物。混合活门可分配外部空气的比例和回收空气的比例。
当外部温度低时并且如果来自于乘客舱的空气流被回收以加热乘客舱,存在有车辆车窗上、尤其是在挡风玻璃上出现水汽的风险。实际上,乘客舱中的乘客的存在有助于使回收空气流充有湿度,该回收空气流在一定的使用时间之后,一旦当外部温度允许达到露点时就在车窗上冷凝。
为了避免该问题,对于对乘客舱加热的大部分情况下,对于具有热机的车辆,外部空气被加热,然后被送入乘客舱中。
然而,该解决方案不适于电动车辆,因为外部空气温度低,为实现加热大的电功率是必需的,且车辆的电力续驶时间可被缩短。相反地,为了减少耗电,要选择的解决方案是回收乘客舱的空气以实现加热。
因此,在用于减少必需的耗电与用于降低车辆车窗起雾的风险的解决方案之间存在矛盾。
根据一个已知解决方案,该设备包括外部空气流的入口,该入口被设置为使得该外部空气流绕过蒸发器。绕过蒸发器的该外部空气流和在加热之前由蒸发器冷却的再循环空气流可由此被混合,最终获得的空气更为干燥。
然而,该解决方案可能不允许足够地降低乘客舱中的湿度以降低在车辆的挡风玻璃或其它车窗上起雾的风险。
另外,已知双层式设备,即包括两个用于空气流通的通道的设备。
特别地,已知一种设备,其第一层包括用于空气流通的通道,该通道容置传统设备的用于确保乘客舱中的热舒适度的元件,其第二层则被用于调节要分配到脚部出口的回收空气流。
该解决方案允许更快速地加热。然而,该解决方案不解决车辆车窗、尤其是挡风玻璃的起雾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设备,其允许延迟尤其是在车辆挡风玻璃上起雾。
为此,本发明的主题在于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乘客舱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设备,其包括:
-外部空气流的至少一个第一入口和回收空气流的至少一个第二入口,
-在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车窗处具有空气出口的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分配口,和在所述车辆的乘客舱中具有空气出口的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分配口,
-用于空气流流通的至少一个第一通道,以及
-用于空气流流通的至少一个第二通道,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一方面与该外部空气流的第一入口连通,使得所述第一通道仅由外部空气流供给,所述第一通道另一方面与在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车窗处具有空气出口的第一空气分配口连通。
通过仅由能够被加热的新的外部空气流来供给车窗(如挡风玻璃)的除雾出口,降低了起雾的风险,尤其在外部温度低且必需加热乘客舱时降低了起雾的风险。
借助于第二通道可确保乘客舱的热舒适度,该第二通道包括用于调节在外部获取和/或回收的空气流的调节元件,且该第二通道与分配口连通,所述分配口的出口通向乘客舱的一个或多个区域。
由此,通过使用回收空气流以加热乘客舱,耗电可被减少,同时改善尤其是挡风玻璃的除雾。
根据所述实施例,第一空气分配口在所述车辆的挡风玻璃处具有空气出口。
该设备可包括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的分隔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用于加热外部空气流的至少一个第一加热装置,以便能够在该外部空气流被输送向车辆车窗(如挡风玻璃)以用于除雾之前加热该外部空气流。
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用于加热空气流的至少一个第二加热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二通道包括蒸发器。
优选地,沿着空气流的流动方向,该蒸发器被布置在用于加热空气流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加热装置的上游,该设置允许调节去往乘客舱的空气流,该空气流尤其是通过换气出口离开并朝向乘客脚部的空气流。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被一体地制成。这允许缩短制造过程的持续时间。
根据一个实施变型,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是独立的。它们可被彼此独立地设置和操控。即第一和第二加热装置可彼此独立地运行。
沿着外部空气流的流动方向,第一加热装置可设置于在第二加热装置上游的所述第一通道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设备包括混合活门,沿着外部空气流的流动方向,该混合活门被设置在第一加热装置的下游和第二加热装置的上游,并被安装为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在该打开位置中,两个通道布置为连通,该关闭位置阻止两个通道之间连通。
当两个通道布置为连通时,在外部空气流于第二加热装置中被再次加热之前,该外部空气流可通过在第一加热装置中经过而被预先加热,这改善了乘客舱中的热舒适度。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设备包括切换活门,该切换活门被安装为在以下位置之间枢转:
-关闭所述第二通道与第一分配口之间的通路的第一位置,在该情况下,确保车窗(如挡风玻璃)的除雾功能的是第一通道,和
-关闭所述第一通道与第一分配口之间的通路的第二位置,在该情况下,确保车窗(如挡风玻璃)的除雾功能的是第二通道。
该设备可包括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的分隔壁,并且该分隔壁包括切换活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二通道包括至少一个混合活门,该混合活门:
-被设置在外部空气流的第一入口和回收空气流的第二入口的下游,并且
-可枢转地安装,以便分配要引入第二通道中的外部空气流的比例和回收空气流的比例。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在以下参照附图而示例性地给出的、非限制性的描述中将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设备;
图2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设备,在该设备中,外部空气流的第一流通通道是关闭的;
图3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设施;以及
图4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设施。
在这些图中,大致相同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设备1,其用于装备机动车辆,以调节分配进入车辆乘客舱的一个或多个区域中的和向着车辆车窗(如挡风玻璃)分配以用于除霜的空气流的气热参数。
设备1包括箱体3,该箱体包括外部空气流入口5和回收空气流入口7。箱体3还包括多个空气分配口9、9a、9b。
在所示出的示例中,箱体3具有第一空气分配口9和至少一个第二分配口9a、9b,例如两个第二分配口9a和9b。
空气分配口9、9a、9b中的每个都用于将相应的空气流输送进入乘客舱的特定区域中或输送至挡风玻璃或车辆的其它车窗。
第二空气分配口9a、9b可包括也被称作换气出口的通风出口和例如包括朝向车辆乘客脚部取向的出口的分配口。通风出口允许供给通常被放置在车辆仪表板上的不同换气或通风喷嘴。
第一空气分配口9包括除霜出口,其允许供给通常被布置在挡风玻璃基部处的除霜或除雾喷嘴。可在车辆的侧车窗或车辆的后车窗处设置一个或多个除霜或除雾喷嘴。
此外,箱体3分隔为两个通道11和13。箱体3可为此包括设置在两个通道11和13之间的分隔壁14。
根据在图1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第一通道11与外部空气流入口5以及与第一空气分配口9连通以除霜,而不与其它空气分配口9a和9b连通。
第一通道11包括第一马达-风扇组或推送器15,沿着空气流的流动方向,该第一马达-风扇组或推送器15在第一通道11中设置在外部空气流入口5的下游。第一推送器15允许使来自外部空气流入口5的外部空气流流通进入第一通道11中且之后流向第一空气分配口9以除霜。
第一通道11还可包括用于加热外部空气流FE的第一加热装置17。第一加热装置17可包括散热器,该散热器例如与水冷凝器相关联,所述水冷凝器即有载热流体(如乙二醇水溶液)在其中流通的冷凝器。
作为变型,第一加热装置可以是冷凝器、或过冷却器、或还可以包括具有正温度系数(其以首字母缩合词PTC已知)的加热电阻。
根据在图1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第一推送器15允许仅将外部空气引入第一通道11中,该外部空气可在被仅输送至与挡风玻璃相关联的第一空气分配口9之前通过在第一加热装置17中经过而被加热。
被输送至挡风玻璃的外部空气流FE延迟雾在挡风玻璃上的出现,因为该外部空气流的湿度比来自于乘客舱的、再循环以向着挡风玻璃分配的空气流的湿度更低。
此外,根据所述实施例,第一通道11没有蒸发器。由此,被输送向挡风玻璃以用于除雾的外部空气流FE的湿度比已穿过蒸发器的空气流的湿度更低。
至于第二通道13,其与两个空气流入口5和7连通。因此,第二通道13既可由外部空气流FE或回收空气流FR供给,也可由外部空气流FE和回收空气流FR这两种空气流的混合物来供给。
为此,在外部空气流入口5和回收空气流入口7这两个入口的下游枢转安装的空气混合构件(如第一混合活门V1)允许按照所需比例分配要引入第二通道13中的外部空气流FE和回收空气流FR。
混合活门V1在两个极端关闭位置之间是可活动的。在第一关闭位置中,混合活门V1禁止外部空气流FE通向第二通道13,同时准许回收空气流FR通向第二通道13。在第二关闭位置中,混合活门V1禁止回收空气流FR通向第二通道13,同时准许外部空气流FE通向第二通道13。
混合活门V1被设置为使得该混合活门在中间位置配定(calibre)进入第二通道13中的外部空气流FE和回收空气流FR的比例。
另外,第二通道13可包括第二马达-风扇组或推送器19,其在第二通道13中设置在外部空气流入口5和回收空气流入口7的下游,以使得空气流入第二通道13中且之后流向空气分配口9、9a、9b。
第二推送器19可独立于第一推送器15,或作为变型,第二推送器19由与第一推送器15相同的马达操控。
第二推送器19允许将在乘客舱外部获取的外部空气或在乘客舱内部获取的再循环空气或这两者的混合物引入箱体3中。
沿着空气流的流动方向,第二通道13可在第二推送器19的下游容置蒸发器21和第二加热装置23。
蒸发器21和加热装置23是允许分别将空气流冷却和/或加热成冷空气流和热空气流的热交换器。
在运行时,制冷剂流体在蒸发器21中流通并蒸发,并且该制冷剂流体通过蒸发而吸收穿过蒸发器21的外部和/或回收空气流的热量。这具有冷却穿过蒸发器21的空气流的效果。
冷空气流产生于空气流穿过蒸发器21,热空气流产生于空气流穿过第二加热装置23(由此,沿着空气流的流动方向,蒸发器21被布置在第二加热装置23的上游)。
第二加热装置23可以是散热器、或冷凝器、或还可以是包括具有正温度系数(以首字母缩合词PTC已知)的电阻。
第二加热装置23可以与设置在第一通道11中的第一加热装置17分立(隔一段距离或接触),或相反地,两个加热装置17和23可由单个部件制成。可设置单一部件,该单一部件包括两个部分:第一加热装置17和第二加热装置23。此外,不论第一和第二加热装置17和23的实施变型,所述装置都可以是彼此独立的(即这些装置可彼此独立地运行)。
第一加热装置17和第二加热装置23可设置在箱体3中的同一水平处,更具体地,两个加热装置17、23通过各自分别位于相关联的通道11或13中而被并置。
第二分配活门V2可被设置为使得准许或阻止从蒸发器21出来的空气流穿过第二加热装置23。由此,从蒸发器出来的空气流可绕过第二加热装置23。第二分配活门V2可被操控,以便分配要在第二加热装置23中被加热的空气流和不穿过第二加热装置23的不要被加热的空气流。
另外,第二通道13与用于向着舱室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分配空气的空气分配口9a和9b连通。第二通道13由此确保车辆乘客舱中的热舒适度。
第二通道13可包括第三分配活门V3,以控制和分配穿过第二空气分配口9a、9b的空气流。
另外,第二通道13还可与用于除霜的第一空气分配口9连通,在所述示例中,该第一空气分配口包括朝向挡风玻璃取向的至少一个除霜出口。
为此,设备1可包括被安装为在两个极端关闭位置之间枢转的第四活门V4。这涉及一种切换活门V4,其允许在其中第一通道11与第一分配口9连通的一种构造与其中第二通道13与第一分配口9连通的另一构造之间切换。
切换活门V4例如设置在分隔壁14处,更特别地,根据图1中示出的构造,切换活门V4设置在分隔壁14的一个端部处。
在图1中示出的第一关闭位置中,切换活门V4禁止来自于第二通道13的空气流流向用于向着挡风玻璃分配空气的第一空气分配口9,并准许来自于第一通道11的外部空气流FE流向用于向着挡风玻璃分配空气的第一空气分配口9。第一通道11因此是打开的,而第二通道13与第一空气分配口9之间的通路是关闭的。
在图2中示出的第二关闭位置中,活门V4禁止来自于第一通道11的外部空气流FE流向用于向着挡风玻璃分配空气的第一空气分配口9,并准许来自于第二通道13的空气流流向用于向着挡风玻璃分配空气的第一空气分配口9。第一通道11因此是关闭的,而第二通道13与用于除霜的第一空气分配口9之间的通路是打开的。
在切换活门V4的该第二关闭位置中,设备1可以用作传统的设备,而没有专用于将外部空气流FE输送向挡风玻璃以对其进行除霜或除雾的第一通道11。
第四活门V4由此提供设备1的使用灵活度,该设备1即可如传统设备一样运行,同时也受益于仅借助于外部空气流对挡风玻璃除霜的额外功能。
另外,可根据乘客舱中的温度舒适度、或可根据对车辆的车窗(尤其是挡风玻璃)除雾或除霜的需求,在不同的运行模式(如空调、热泵、除湿、除霜)中操控这样的设备。
特别地,在满足冷却乘客舱室的需求且无需对挡风玻璃除霜的空调模式中,第一推送器15可被停止,以使得外部空气流FE不被输送进入用于向着挡风玻璃分配空气的的第一空气分配口9。
可根据所期望的在第二通道13中的外部空气和回收空气的比例将第一活门V1操控为处于适当的位置中。第二推送器19向着蒸发器21驱动空气流以使空气流被冷却。操控第二活门V2以阻止被冷却的空气经过散热器23中。然后,操控活门V3以在用于向着舱室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分配空气的分配口9a、9b之间分配被冷却的空气流。
第二管道13由此确保乘客舱的冷却。
在满足加热乘客舱的需求的热泵模式中,第一推送器15可被激活以将外部空气流FE引入第一通道11中。如图1中所示,外部空气流FE在经由第一空气分配口9被输送向挡风玻璃,用于为挡风玻璃除霜之前,其通过穿过第一加热装置17而被加热。
关于第二通道13,其可以类似于传统设备的方式被操控。即,可根据所期望的在第二管道13中的外部空气和回收空气的比例将第一活门V1操控为处于适当的位置中。
空气流可流入蒸发器21中。在蒸发器21中,制冷剂流体的流通可被停止,以便在蒸发器21内不与空气流进行热交换,该空气流没有被冷却。
然后,空气流流入第二加热装置23中。第二活门V2可被操控为使得整个空气流穿过第二加热装置23,或作为变型,第二活门V2可被操控为分配要加热的空气和绕过第二加热装置23的空气的比例。
随后可向着不同的空气出口9a、9b分配热空气流以加热乘客舱。
根据一个变型,如在图2中所示,在所述示例中,在推送器15停止时,第四活门V4可被操控为使得在流入第二通道13中的空气流也被送向挡风玻璃的除霜空气出口。
由此,当第二通道13通过加热可来自于外部和/或回收的、而去往乘客舱的空气流来确保乘客舱的热舒适度时,第一通道11允许延迟雾在挡风玻璃上的出现。
在除湿模式中,能够根据车辆的外部温度来设置多个变型。
在图1中示出了第一实施例,该第一实施例对应于小于预定温度阈值的外部温度,例如外部温度大约为3℃至6℃。
第一推送器15可被激活以将外部空气流FE引入第一通道11中。然后,如图1中所示,在向着挡风玻璃输送外部空气流FE之前,该外部空气流FE通过穿过第一加热装置17而被加热。
关于第二通道13,其可以类似于传统设备的方式被操控。即,可根据所期望的在第二管道13中的外部空气和回收空气的比例将第一活门V1操控为处于适当的位置中。
空气流可流入蒸发器21中,在该蒸发器中,制冷剂流体通过蒸发来吸收空气流的热量。
被冷却的且干燥的空气流随后流入第二加热装置23中以被加热。
使得整个空气流穿过第二加热装置23,或作为变型,活门V2可被操控以分配要加热的空气和绕过第二加热装置23的空气的比例。
随后,通过操控第三活门V3,可向着不同的空气分配口9a、9b分配干燥的热空气流,以使该干燥的热空气流被分配进入乘客舱中。
第二通道13与挡风玻璃除霜出口不连通。允许向着挡风玻璃分配空气的是第一通道11,至于第二通道13,其允许确保乘客舱中的热舒适度。
由此,由于对第二通道13中的去往乘客舱的空气流的调节,在加热乘客舱期间,第一通道11改善了对挡风玻璃的除雾。
图2中示出了被操控为除湿模式的第二示例,该示例对应于外部温度高于预定温度阈值的情况,例如外部温度高于5℃以上。
根据该第二示例,第一推送器15不工作,且第四活门V4被操控为处于关闭第一通道11的第二关闭位置中,以使得流入第二通道13中的空气流被送向挡风玻璃的除霜空气出口。
关于第二通道13,其可以类似于传统设备的方式被操控。即,可根据所期望的在第二管道13中的外部空气FE和回收空气FR的比例将第一活门V1操控为处于适当的位置中。
空气流可流入蒸发器21中,在该蒸发器中,制冷剂流体通过蒸发而吸收空气流的热量。位于蒸发器的下游的空气流被冷却到阈值温度,例如3°C。
被冷却的且干燥的空气流随后流入第二加热装置23中以被加热。活门V2可被操控为使得整个空气流穿过第二加热装置23,或作为变型,活门V2可被操控以分配要加热的空气和绕过第二加热装置23的空气的比例。
随后可向着不同的空气分配口9、9a、9b分配热的干燥空气流,以使热的干燥空气流被分配进入乘客舱中及向着挡风玻璃除霜出口分配热的干燥空气流。实际上,在所述示例中,活门V4处于第二关闭位置,来自于第二通道13的空气流也被引向第一空气分配口9以用于挡风玻璃的除霜。
在该情况下,第二通道13同时确保热舒适度和挡风玻璃除雾/除霜功能。
在图3中示出了设备1的第二实施例。
在该构造中,两个加热装置17和23是分立的,且沿着外部空气流FE的流动方向,第一加热装置17设置于在第二加热装置23的上游的第一通道11中。
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还在于设备1包括第五混合活门V5,该第五混合活门被设置为,沿着空气流的流动方向,在第一加热装置17的下游且在第二加热装置23的上游,允许第一通道11与第二通道13之间连通。
该第五混合活门V5被安装为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在该打开位置中,两个通道布置为连通,而该关闭位置阻止两个通道11和13之间的连通。
当第五活门V5处于打开位置时,在第一通道11中被第一加热装置17加热的空气流可由此流向第二通道13中的第二加热装置23,以被再次加热。
在该情况下,第一加热装置17允许预先加热外部空气流,该外部空气流在第二加热装置23中被再次加热。
第五活门V5可被设置在两个通道11和13之间的分隔壁14处。
在图4中示出了设备1的第三实施例。该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加热装置17被设置为更接近挡风玻璃除霜出口,即设置在朝向挡风玻璃的分配口9中。
该解决方案允许进一步改善挡风玻璃的除雾。
由此,这样的设备包括两层,每层都包括用于空气流流通的通道,其中第一通道11专用于使为挡风玻璃除霜或除雾的外部空气流流通。第二通道被设置为尤其确保乘客舱中的热舒适度。
对于挡风玻璃的除雾,该解决方案通过获取外部空气比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表现为更有效和更经济,在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中,空气流预先通过设备的蒸发器中。实际上,如果在蒸发器出口处的空气温度高于外部空气的温度并且从蒸发器离开的空气流的相对湿度高于90%,通过将可被加热或可不被加热的外部空气流直接送向挡风玻璃,延迟了挡风玻璃的起雾。
另外,通过尤其是活门V4和V5的设置,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3可以是连通的,这提供了该设备1的实施灵活度。实际上,根据气候条件,第二通道13也可以确保挡风玻璃的除雾。此外,加热装置17在第一通道11中的存在允许在空气流于第二通道13的加热装置23中被再次加热之前预先加热该空气流。

Claims (8)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乘客舱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设备(1),其包括:
-外部空气流(FE)的至少一个第一入口(5)和回收空气流(FR)的至少一个第二入口(7),
-在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车窗处具有空气出口的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分配口(9),和在所述车辆的乘客舱中具有空气出口的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分配口(9a、9b),
-用于空气流流通的至少一个第一通道(11),以及
-用于空气流流通的至少一个第二通道(13),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11)一方面与外部空气流(FE)的第一入口(5)连通,以便所述第一通道(11)仅由所述外部空气流(FE)供给,且所述第一通道(11)另一方面与在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车窗处具有空气出口的第一空气分配口(9)连通,
其中:
-所述第一通道(11)包括用于加热所述外部空气流(FE)的至少一个第一加热装置(17),以及
-所述第二通道(13)包括用于加热空气流的至少一个第二加热装置(23),
其中,所述第一通道(11)中没有设置蒸发器,所述第二通道(13)包括蒸发器(21),沿着空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蒸发器(21)被布置在用于加热空气流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加热装置(23)的上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第一空气分配口(9)在所述车辆的挡风玻璃处具有空气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7)和所述第二加热装置(23)被一体地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7)和所述第二加热装置(23)是独立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1):
-其中,沿着所述外部空气流(FE)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7)设置于在所述第二加热装置(23)上游的第一通道(11)中,以及
-所述设备包括混合活门(V5),沿着所述外部空气流(FE)的流动方向,该混合活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7)的下游和所述第二加热装置(23)的上游,且所述混合活门(V5)被安装为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在所述打开位置中,两个通道(11、13)布置为连通,所述关闭位置阻止所述两个通道(11、13)之间的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其包括切换活门(V4),该切换活门被安装为在以下位置之间枢转:
-关闭所述第二通道(13)与所述第一空气分配口(9)之间的通路的第一位置,以及
-关闭所述第一通道(11)与所述第一空气分配口(9)之间的通路的第二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1),其包括被布置在所述第一通道(11)与所述第二通道(13)之间的分隔壁(14),所述分隔壁(14)包括所述切换活门(V4)。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第二通道(13)包括至少一个混合活门(V1),该至少一个混合活门:
-被设置在所述外部空气流(FE)的第一入口(5)和所述回收空气流(FR)的第二入口(7)的下游,并且
-可枢转地安装,以便分配待引入到所述第二通道(13)中的外部空气流(FE)的比例和回收空气流(FR)的比例。
CN201480070165.4A 2013-10-21 2014-10-16 用于机动车辆乘客舱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设备 Active CN1058489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360228 2013-10-21
FR1360228A FR3012080B1 (fr) 2013-10-21 2013-10-21 Installation de chauffage, ventilation et/ou climatisation pour un habitacl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PCT/EP2014/072277 WO2015059036A1 (fr) 2013-10-21 2014-10-16 Installation de chauffage, ventilation et/ou climatisation pour un habitacl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8935A CN105848935A (zh) 2016-08-10
CN105848935B true CN105848935B (zh) 2019-04-02

Family

ID=49713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0165.4A Active CN105848935B (zh) 2013-10-21 2014-10-16 用于机动车辆乘客舱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48935B (zh)
DE (1) DE112014004815B4 (zh)
FR (1) FR3012080B1 (zh)
WO (1) WO20150590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63336B1 (fr) * 2017-02-24 2019-04-05 Valeo Vision Bloc projecteur
FR3077528B1 (fr) * 2018-02-08 2020-07-03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Boiter destine a etre monte sur une portier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portiere comprenant un tel boitier
FR3082457B1 (fr) * 2018-06-14 2020-12-18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Boiter destine a etre monte sur une portier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portiere comprenant un tel boitier
KR102533797B1 (ko) * 2018-06-14 2023-05-17 발레오 시스템므 떼르미끄 자동차 도어에 장착될 하우징, 및 그러한 하우징을 포함하는 도어
FR3082458A1 (fr) * 2018-06-14 2019-12-20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Boiter destine a etre monte sur une portier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portiere comprenant un tel boitier
EP3674559B1 (en) * 2018-12-24 2021-06-02 LEONARDO S.p.A. Jet fan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a fan
CN110065594A (zh) * 2019-04-29 2019-07-30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极地船驾驶室窗融霜系统
CN113895401A (zh) * 2020-06-22 2022-01-07 湖南工业大学 一种汽车玻璃除雾方法及汽车
CN112173125B (zh) * 2020-09-18 2022-10-28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一种载人飞艇座舱通风加温装置及方法
KR20230071837A (ko) * 2021-11-15 2023-05-2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물류 배송차량의 공조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3978B2 (ja) * 1982-12-14 1995-08-09 日本電装株式会社 空調装置の圧縮機容量制御装置
JPS649017A (en) * 1987-05-01 1989-01-12 Texas Instruments Inc Vehicle and air heater therefor
US5309731A (en) 1991-12-27 1994-05-10 Nippondenso Co., Lt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H10226219A (ja) * 1997-02-14 1998-08-25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FR2774035B1 (fr) * 1998-01-29 2000-03-31 Valeo Climatisation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et/ou climatisation de vehicule automobile, avec gestion amelioree de l'echange thermique
DE19954308C2 (de) * 1999-11-11 2003-11-13 Daimler Chrysler Ag Klimaanlage für Fahrgastzellen von Fahrzeugen
FR2838599B1 (fr) * 2002-04-11 2004-08-06 Valeo Climatisation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electrique, notamment pour appareil de chauffage et ou climatisation de vehicule
WO2008103711A1 (en) * 2007-02-20 2008-08-28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Heat exchanger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JP5569513B2 (ja) * 2011-12-27 2014-08-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4004815B4 (de) 2019-05-09
FR3012080B1 (fr) 2018-07-13
DE112014004815T5 (de) 2016-07-21
CN105848935A (zh) 2016-08-10
WO2015059036A1 (fr) 2015-04-30
FR3012080A1 (fr) 2015-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8935B (zh) 用于机动车辆乘客舱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设备
US6595276B2 (en) Vehicular he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unit including plural air-mixing spaces
KR101179593B1 (ko) 2층 공기유동구조의 차량용 공조장치
US8544533B2 (en) Vehicular air conditioner having two-layered air flow
KR101484718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06061772B (zh) 汽车乘员舱空气调节用空调系统
KR102531526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US6547152B1 (en) Vehicle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module for improved heating and defrosting performance
US20200215872A1 (en)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CN107278185A (zh) 自动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
CN105555563A (zh) 用于机动车辆乘客舱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备
KR20180001693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102603479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4017141B2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US6427760B2 (e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KR20100104781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US11465465B2 (en) Air ventilation device of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10220667B2 (en) Dedicated floor bleed for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S58174049A (ja) 車両用デフロスタ装置
KR20080097618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US11040595B2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KR20180001612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20150129161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2004114889A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KR101425880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