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5464A - 交通事故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交通事故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5464A
CN105825464A CN201610177459.8A CN201610177459A CN105825464A CN 105825464 A CN105825464 A CN 105825464A CN 201610177459 A CN201610177459 A CN 201610177459A CN 105825464 A CN105825464 A CN 105825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ident
information
responsibility
confirmation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774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兆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ongris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ngri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ngris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ngri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7745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254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25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54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通事故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事故现场信息;接收事故车辆的一驾驶人输入的初步责任认定信息;在接收到对所述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根据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和初步责任认定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将所述事故责任认定书发送给远程定责中心进行保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交通事故处理装置。采用本发明,可自行处理交通事故,且效率高,避免了由于交通事故而导致交通拥堵。

Description

交通事故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通事故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汽车消费已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私家车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城市交通慢慢变得拥堵,交通事故也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传统的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冗长,通常,对于交通事故的处理会采取以下程式:保留事故现场,等待交警人员到现场进行责任认定;清理事故现场,恢复道路畅通;这样的操作模式既繁琐且效率低下,原本拥挤的道路因此变得更为堵塞。如何快速、高效地处理交通事故成为当前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事故处理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处理交通事故时,需要等候交警达到现场而造成交通拥堵、效率低下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事故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采集事故现场信息;
接收事故车辆的一驾驶人输入的初步责任认定信息;
在接收到对所述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根据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和初步责任认定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将所述事故责任认定书发送给远程定责中心进行保存。
优选地,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包括事故车辆图片,所述采集事故现场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事故车辆的数量确定需采集的车辆图片个数及车辆图片拍摄角度;
根据所述确定的车辆图片个数及车辆图片拍摄角度,在拍摄界面显示拍摄引导;
根据所述拍摄引导采集事故车辆图片。
优选地,所述接收事故车辆的一驾驶人输入的初步责任认定信息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对所述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有异议的确认信息时,将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发送该远程定责中心,供所述远程定责中心根据所述事故现场信息进行指导定责;
接收所述远程定责中心返回的定责指导结果;
根据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和定责指导结果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将所述事故责任认定书发送给远程定责中心进行保存。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和定责指导结果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对所述定责指导结果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定责指定结果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在接收到对所述定责指导结果有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提醒用户通过电话与交警沟通确定最终责任认定信息,并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最终责任认定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优选地,所述在接收到对所述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根据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和初步责任认定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对所述初步认定信息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提示事故车辆的驾驶人输入签名信息;
接收事故车辆的驾驶人输入的签名信息,并根据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初步责任认定信息和签名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交通事故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事故现场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事故车辆的一驾驶人输入的初步责任认定信息;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对所述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根据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和初步责任认定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收发模块,用于将所述事故责任认定书发送给远程定责中心进行保存。
优选地,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包括事故车辆图片,所述采集模块,还用于:
根据事故车辆的数量确定需采集的车辆图片个数及车辆图片拍摄角度;
根据所述确定的车辆图片个数及车辆图片拍摄角度,在拍摄界面显示拍摄引导;
根据所述拍摄引导采集事故车辆图片。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生成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对所述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有异议的确认信息时,将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发送该远程定责中心,供所述远程定责中心根据所述事故现场信息进行指导定责;及用于接收所述远程定责中心返回的定责指导结果;
所述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对所述定责指导结果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根据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和定责指导结果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优选地,所述第二生成模块,还用于:
在接收到对所述定责指导结果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定责指定结果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在接收到对所述定责指导结果有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提醒用户通过电话与交警沟通确定最终责任认定信息;并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最终责任认定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优选地,所述第一生成模块,还用于:
在接收到对所述初步认定信息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提示事故车辆的驾驶人输入签名信息;
接收事故车辆的驾驶人输入的签名信息,并根据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初步责任认定信息和签名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本发明的交通事故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采集事故现场信息;接收事故车辆的一驾驶人输入的初步责任认定信息;在接收到对所述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根据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和初步责任认定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将所述事故责任认定书发送给远程定责中心进行保存;不需要等待交警到现场,可自行处理交通事故,且效率高,避免了由于交通事故而导致交通拥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交通事故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交通事故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交通事故处理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交通事故处理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事故处理方法。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交通事故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交通事故处理装置,该方法包括:
S10、采集事故现场信息。
该事故现场信息包括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地点、事故车辆信息、事故类型等,其中事故车辆信息包括事故车辆图片、事故车辆基本信息等,事故车辆基本信息包括车辆类型、车牌号码、车辆识别码(VIN码)、发动机号、投保公司、驾驶人姓名、驾驶人的手机号码、驾驶人的驾驶证号等,事故车辆图片为在事故现场对事故车辆进行拍摄获得的图片。事故类型包括:追尾、逆行、倒车、溜车、开关车门、违反交通信号、未按规定让行等等,这些事故类型预先设定,以方便后续进行选择。
该事故发生时间为事故发生时的本地时间或网络时间,该事故发生时间可通过自动获取的方式采集到。当该事故发生时间为事故发生时的本地时间时,获取该交通事故处理装置的系统时钟的当前时间,并采用现有的任意时间格式对该系统时钟的当前时间进行记录,如时间格式为:yyyy-mm-ddhh:mm:ss或yyyy/mm/ddhh:mm:ss,其中,yyyy表示年份,mm表示月份,dd表示日期,hh表示时钟,mm表示分钟,ss表示秒钟。当该事故发生时间为事故发生时的网络时间时,向网络服务器发送当前时间获取请求,并接收该网络服务器根据该当前时间获取请求返回的时间,将该返回的时间作为事故发生时间,同理,可采用现有的任意时间格式对该返回的时间进行记录。
可选的,该事故发生地点由用户手动输入,如提供一个地点列表或手动输入框,用户根据实际情况从该地点列表中选择一个地址作为事故发生地点,如事故发生地点为北京市朝阳区,用户在该地点列表中选择“北京市朝阳区”,或,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在该手动输入框输入事故发生地点,如当事故发生地点为北京市朝阳区时,用户在该手动输入框输入“北京市朝阳区”。可选的,该事故发生地点可通过定位模块自动获取,该定位模块可为GPS定位模块。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采集事故车辆图片的步骤包括:根据事故车辆的数量确定需采集的车辆图片个数及车辆图片拍摄角度;根据该确定的车辆图片个数及车辆图片拍摄角度,在拍摄界面显示拍摄引导;根据该拍摄引导采集事故车辆图片。如当涉事车辆的数量为2,则确定需采集的车辆图片个数为5,车辆图片拍摄角度分别为:拍摄报案方车辆的侧前方、拍摄报案方车辆的侧后方、拍摄报案方车辆的全景、拍摄对方车辆的全景、拍摄碰撞部位;如当涉事车辆的数量大于2时,则确定需要采集的车辆图片个数为大于5,如在多车追尾事故中,需要拍摄的车辆图片个数大于5。在拍摄界面显示拍摄引导,具体的,可在拍摄界面显示一个预设尺寸的浮动框,该浮动框的形状与目标车辆的轮廓相匹配,基于该浮动框进行拍摄,使得用户可将事故车辆拍摄到该浮动框内,以拍摄到符合要求的照片,方便后续根据拍摄的照片进行定责或理赔;还可在拍摄界面显示安全拍摄提醒,如显示文字“请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拍摄”、“请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夜间请开启廊灯和后位灯”、“在车辆后方50-100米放置警示牌”等。该浮动框可以实线、虚线、图层等多种形式显示在拍摄界面上。可选的,该事故车辆图片上设置有水印,水印内容可以为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或用户预设的其他内容,通过在事故车辆图片上增加水印,可对该事故车辆图片进行防伪,提高后续根据该事故车辆图片进行定责或理赔的可靠性。
S20、接收事故车辆的一驾驶人输入的初步责任认定信息。
该初步责任认定信息包括各个事故车辆的责任类型,其中,责任类型包括:全责、无责和同责。在该步骤中,在接收到事故车辆的一驾驶人输入的其中一辆事故车辆的责任类型为全责时,则其他事故车辆的责任类型自动选择为无责;在接收到事故车辆的一驾驶人输入的其中一辆事故车辆的责任类型为无责或同责时,则其他事故车辆的责任类型由驾驶人进行手动选择,如,当前事故涉及的事故车辆有3辆,当这3辆事故车辆中的一辆事故车辆的责任类型为无责,则另外两辆事故车辆的责任类型分别为全责和无责,或都为同责;当这3辆事故车辆中的一辆事故车辆的责任类型为同责,则另外两辆事故车辆的责任类型分别为同责或无责,或都为同责。
S30、在接收到对该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初步责任认定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在接到到对该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即各个事故车辆的驾驶人同意初步责任认定信息,则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初步责任认定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具体的,可在操作界面提供“无异议”按钮,当该“无异议”按钮被触发时,产生对该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无异议的确认信息。
S40、将该事故责任认定书发送给远程定责中心进行保存。
在该步骤中,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该事故责任认定书发送给远程定责中心保存,具体的,可对该事故责任认定书进行压缩及/或加密处理后发送给远程定责中心进行保存,在后续进行理赔时,可从该远程定责中心获取该事故责任认定书,以进行理赔。
可选的,在该步骤中,在将事故责任书认定书发送给远程定责中心后,发出挪车提醒信息,以提醒用户清理现场,该挪车提醒信息可以为声音信息或文字信息。
采用上述实施例,通过采集事故现场信息;接收事故车辆的一驾驶人输入的初步责任认定信息;在接收到对该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初步责任认定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将该事故责任认定书发送给远程定责中心进行保存;不需要等待交警到现场,可自行处理交通事故,且效率高,可及时清理事故现场,恢复道路畅通,避免了由于交通事故而导致交通拥堵。
进一步的,该步骤S30包括:
S31、在接收到对该初步认定信息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提示事故车辆的驾驶人输入签名信息。
S32、接收事故车辆的驾驶人输入的签名信息,并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初步责任认定信息和签名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在该步骤S31中,提示事故车辆的驾驶人输入签名信息,以对上述的初步责任认定信息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具体的,可提供一个签字区域供用户输入签名信息,通过该签名信息可对签字人进行鉴定。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交通事故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交通事故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在步骤S20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S50、在接收到对该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有异议的确认信息时,将该事故现场信息发送该远程定责中心,供该远程定责中心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进行指导定责。
在接到到对该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有异议的确认信息时,即有部分或全部事故车辆的驾驶人不同意初步责任认定信息,则将该事故现场信息发送该远程定责中心,供该远程定责中心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进行指导定责。具体的,可在操作界面提供“有异议”按钮,当该“有异议”按钮被触发时,产生对接收该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有异议的确认信息。
远程定责中心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进行指导定责,确定各个事故车辆的责任信息,生成定责指导结果。
S60、接收该远程定责中心返回的定责指导结果。
S70、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定责指导结果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然后执行步骤S40。
具体的,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定责指导结果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步骤包括:在接收到对该定责指导结果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定责指定结果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在接收到对该定责指导结果有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提醒用户通过电话与交警沟通确定最终责任认定信息,并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最终责任认定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在接收到对该定责指导结果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即事故车辆的驾驶人都同意远程定责中心的定责指导结果,则可直接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定责指定结果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具体的,可在操作界面提供“定责指导无异议”按钮,当该“定责指导无异议”按钮被触发时,产生对接收该责任指导结果无异议的确认信息。
在接收到对该定责指导结果有异议的确认信息时,即有部分或全部事故车辆的驾驶人不同意远程定责中心的定责指导结果,则提醒用户通过电话与交警沟通确定最终责任认定信息,并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最终责任认定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具体的,可在操作界面提供“定责指导有异议”按钮,当该“定责指导有异议”按钮被触发时,产生对接收该责任指导结果有异议的确认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交通事故处理装置。
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交通事故处理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10,用于采集事故现场信息;
接收模块20,用于接收事故车辆的一驾驶人输入的初步责任认定信息;
第一生成模块30,用于在接收到对该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初步责任认定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收发模块40,用于将该事故责任认定书发送给远程定责中心进行保存。
该事故现场信息包括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地点、事故车辆信息、事故类型等,其中事故车辆信息包括事故车辆图片、事故车辆基本信息等,事故车辆基本信息包括车辆类型、车牌号码、车辆识别码(VIN码)、发动机号、投保公司、驾驶人姓名、驾驶人的手机号码、驾驶人的驾驶证号等,事故车辆图片为在事故现场对事故车辆进行拍摄获得的图片。事故类型包括:追尾、逆行、倒车、溜车、开关车门、违反交通信号、未按规定让行等等,这些事故类型预先设定,以方便后续进行选择。
该事故发生时间为事故发生时的本地时间或网络时间,该事故发生时间可通过自动获取的方式采集到。当该事故发生时间为事故发生时的本地时间时,获取该交通事故处理装置的系统时钟的当前时间,并采用现有的任意时间格式对该系统时钟的当前时间进行记录,如时间格式为:yyyy-mm-ddhh:mm:ss或yyyy/mm/ddhh:mm:ss,其中,yyyy表示年份,mm表示月份,dd表示日期,hh表示时钟,mm表示分钟,ss表示秒钟。当该事故发生时间为事故发生时的网络时间时,向网络服务器发送当前时间获取请求,并接收该网络服务器根据该当前时间获取请求返回的时间,将该返回的时间作为事故发生时间,同理,可采用现有的任意时间格式对该返回的时间进行记录。
可选的,该事故发生地点由用户手动输入,如提供一个地点列表或手动输入框,用户根据实际情况从该地点列表中选择一个地址作为事故发生地点,如事故发生地点为北京市朝阳区,用户在该地点列表中选择“北京市朝阳区”,或,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在该手动输入框输入事故发生地点,如当事故发生地点为北京市朝阳区时,用户在该手动输入框输入“北京市朝阳区”。可选的,该事故发生地点可通过定位模块自动获取,该定位模块可为GPS定位模块。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该事故现场信息包括事故车辆图片,该采集模块10,还用于:根据事故车辆的数量确定需采集的车辆图片个数及车辆图片拍摄角度;根据该确定的车辆图片个数及车辆图片拍摄角度,在拍摄界面显示拍摄引导;根据该拍摄引导采集事故车辆图片。如当涉事车辆的数量为2,则确定需采集的车辆图片个数为5,车辆图片拍摄角度分别为:拍摄报案方车辆的侧前方、拍摄报案方车辆的侧后方、拍摄报案方车辆的全景、拍摄对方车辆的全景、拍摄碰撞部位;如当涉事车辆的数量大于2时,则确定需要采集的车辆图片个数为大于5,如在多车追尾事故中,需要拍摄的车辆图片个数大于5。在拍摄界面显示拍摄引导,具体的,可在拍摄界面显示一个预设尺寸的浮动框,该浮动框的形状与目标车辆的轮廓相匹配,基于该浮动框进行拍摄,使得用户可将事故车辆拍摄到该浮动框内,以拍摄到符合要求的照片,方便后续根据拍摄的照片进行定责或理赔;还可在拍摄界面显示安全拍摄提醒,如显示文字“请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拍摄”、“请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夜间请开启廊灯和后位灯”、“在车辆后方50-100米放置警示牌”等。该浮动框可以实线、虚线、图层等多种形式显示在拍摄界面上。可选的,该事故车辆图片上设置有水印,水印内容可以为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或用户预设的其他内容,通过在事故车辆图片上增加水印,可对该事故车辆图片进行防伪,提高后续根据该事故车辆图片进行定责或理赔的可靠性。
该初步责任认定信息包括各个事故车辆的责任类型,其中,责任类型包括:全责、无责和同责。该接收模块20在接收到事故车辆的一驾驶人输入的其中一辆事故车辆的责任类型为全责时,则其他事故车辆的责任类型自动选择为无责;在接收到事故车辆的一驾驶人输入的其中一辆事故车辆的责任类型为无责或同责时,则其他事故车辆的责任类型由驾驶人进行手动选择,如,当前事故涉及的事故车辆有3辆,当这3辆事故车辆中的一辆事故车辆的责任类型为无责,则另外两辆事故车辆的责任类型分别为全责和无责,或都为同责;当这3辆事故车辆中的一辆事故车辆的责任类型为同责,则另外两辆事故车辆的责任类型分别为同责或无责,或都为同责。
第一生成模块30在接到到对该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即各个事故车辆的驾驶人同意初步责任认定信息,则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初步责任认定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具体的,可在操作界面提供“无异议”按钮,当该“无异议”按钮被触发时,产生对该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无异议的确认信息。
该收发模块40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该事故责任认定书发送给远程定责中心保存,具体的,可对该事故责任认定书进行压缩及/或加密处理后发送给远程定责中心进行保存,在后续进行理赔时,可从该远程定责中心获取该事故责任认定书,以进行理赔。
可选的,该收发模块40在将事故责任书认定书发送给远程定责中心后,发出挪车提醒信息,以提醒用户清理现场,该挪车提醒信息可以为声音信息或文字信息。
进一步的,该第一生成模块30,还用于:
在接收到对该初步认定信息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提示事故车辆的驾驶人输入签名信息;
接收事故车辆的驾驶人输入的签名信息,并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初步责任认定信息和签名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该第一生成模块30提示事故车辆的驾驶人输入签名信息,以对上述的初步责任认定信息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具体的,可提供一个签字区域供用户输入签名信息,通过该签名信息可对签字人进行鉴定。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交通事故处理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基于上述交通事故处理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该装置还包括第二生成模块50;
该收发模块40,还用于在接收到对该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有异议的确认信息时,将该事故现场信息发送该远程定责中心,供该远程定责中心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进行指导定责;及用于接收该远程定责中心返回的定责指导结果;
该第二生成模块50,用于在接收到对该定责指导结果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定责指导结果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该收发模块40在接到到对该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有异议的确认信息时,即有部分或全部事故车辆的驾驶人不同意初步责任认定信息,则将该事故现场信息发送该远程定责中心,供该远程定责中心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进行指导定责。具体的,可在操作界面提供“有异议”按钮,当该“有异议”按钮被触发时,产生对接收该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有异议的确认信息。
远程定责中心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进行指导定责,确定各个事故车辆的责任信息,生成定责指导结果。
进一步的,该第二生成模块50,还用于:
在接收到对该定责指导结果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定责指定结果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在接收到对该定责指导结果有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提醒用户通过电话与交警沟通确定最终责任认定信息;并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最终责任认定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该第二生成模块50在接收到对该定责指导结果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即事故车辆的驾驶人都同意远程定责中心的定责指导结果,则可直接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定责指定结果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具体的,可在操作界面提供“定责指导无异议”按钮,当该“定责指导无异议”按钮被触发时,产生对接收该责任指导结果无异议的确认信息。
该第二生成模块50在接收到对该定责指导结果有异议的确认信息时,即有部分或全部事故车辆的驾驶人不同意远程定责中心的定责指导结果,则提醒用户通过电话与交警沟通确定最终责任认定信息,并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最终责任认定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具体的,可在操作界面提供“定责指导有异议”按钮,当该“定责指导有异议”按钮被触发时,产生对接收该责任指导结果有异议的确认信息。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交通事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采集事故现场信息;
接收事故车辆的一驾驶人输入的初步责任认定信息;
在接收到对所述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根据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和初步责任认定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将所述事故责任认定书发送给远程定责中心进行保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事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包括事故车辆图片,所述采集事故现场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事故车辆的数量确定需采集的车辆图片个数及车辆图片拍摄角度;
根据所述确定的车辆图片个数及车辆图片拍摄角度,在拍摄界面显示拍摄引导;
根据所述拍摄引导采集事故车辆图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通事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事故车辆的一驾驶人输入的初步责任认定信息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对所述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有异议的确认信息时,将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发送该远程定责中心,供所述远程定责中心根据所述事故现场信息进行指导定责;
接收所述远程定责中心返回的定责指导结果;
根据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和定责指导结果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将所述事故责任认定书发送给远程定责中心进行保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事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和定责指导结果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对所述定责指导结果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定责指定结果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在接收到对所述定责指导结果有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提醒用户通过电话与交警沟通确定最终责任认定信息,并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最终责任认定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通事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对所述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根据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和初步责任认定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对所述初步认定信息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提示事故车辆的驾驶人输入签名信息;
接收事故车辆的驾驶人输入的签名信息,并根据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初步责任认定信息和签名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6.一种交通事故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事故现场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事故车辆的一驾驶人输入的初步责任认定信息;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对所述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根据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和初步责任认定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收发模块,用于将所述事故责任认定书发送给远程定责中心进行保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通事故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包括事故车辆图片,所述采集模块,还用于:
根据事故车辆的数量确定需采集的车辆图片个数及车辆图片拍摄角度;
根据所述确定的车辆图片个数及车辆图片拍摄角度,在拍摄界面显示拍摄引导;
根据所述拍摄引导采集事故车辆图片。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交通事故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生成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对所述初步责任认定信息有异议的确认信息时,将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发送该远程定责中心,供所述远程定责中心根据所述事故现场信息进行指导定责;及用于接收所述远程定责中心返回的定责指导结果;
所述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对所述定责指导结果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根据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和定责指导结果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通事故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生成模块,还用于:
在接收到对所述定责指导结果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定责指定结果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在接收到对所述定责指导结果有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提醒用户通过电话与交警沟通确定最终责任认定信息;并根据该事故现场信息和最终责任认定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交通事故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成模块,还用于:
在接收到对所述初步认定信息无异议的确认信息时,提示事故车辆的驾驶人输入签名信息;
接收事故车辆的驾驶人输入的签名信息,并根据所述事故现场信息、初步责任认定信息和签名信息生成事故责任认定书。
CN201610177459.8A 2016-03-25 2016-03-25 交通事故处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58254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77459.8A CN105825464A (zh) 2016-03-25 2016-03-25 交通事故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77459.8A CN105825464A (zh) 2016-03-25 2016-03-25 交通事故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5464A true CN105825464A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24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77459.8A Pending CN105825464A (zh) 2016-03-25 2016-03-25 交通事故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25464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7581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广东云顺通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快速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6504173A (zh) * 2016-12-19 2017-03-15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事故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29911A (zh) * 2016-11-17 2017-03-22 广州宝钢南方贸易有限公司 基于钢铁产品的技术服务协同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8470443A (zh) * 2018-01-30 2018-08-31 青岛中兴智能交通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事故的责任判定方法和装置
CN108711273A (zh) * 2018-03-30 2018-10-26 榛硕(武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9345822A (zh) * 2018-11-22 2019-02-15 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交通事故快速定责的方法及系统
CN109741602A (zh) * 2019-01-11 2019-05-10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轻微交通事故辅助定责的方法及系统
CN109767372A (zh) * 2018-12-28 2019-05-17 广西大学 利用车辆运行数据进行交通事故快速定责的系统及方法
CN109961056A (zh) * 2019-04-02 2019-07-02 浙江科技学院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0147946A (zh) * 2019-04-30 2019-08-20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0211367A (zh) * 2018-02-28 2019-09-06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交通事故在线处理装置和交通事故在线处理方法
WO2020215976A1 (zh) * 2019-04-26 2020-10-29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交通事故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6416A (zh) * 2009-04-27 2009-09-30 谢谦 一种远程处理汽车保险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4750067A (zh) * 2015-02-11 2015-07-0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事故远程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005932A (zh) * 2015-08-20 2015-10-28 南京安通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事故定责理赔方法
CN105206059A (zh) * 2015-10-28 2015-12-30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交通事故现场证据采集指导系统及其方法
CN105303474A (zh) * 2015-10-10 2016-02-03 北京中软政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5355034A (zh) * 2015-10-28 2016-02-24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交通事故现场证据采集与保全系统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6416A (zh) * 2009-04-27 2009-09-30 谢谦 一种远程处理汽车保险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4750067A (zh) * 2015-02-11 2015-07-0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事故远程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005932A (zh) * 2015-08-20 2015-10-28 南京安通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事故定责理赔方法
CN105303474A (zh) * 2015-10-10 2016-02-03 北京中软政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5206059A (zh) * 2015-10-28 2015-12-30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交通事故现场证据采集指导系统及其方法
CN105355034A (zh) * 2015-10-28 2016-02-24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交通事故现场证据采集与保全系统及其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7581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广东云顺通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快速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6529911A (zh) * 2016-11-17 2017-03-22 广州宝钢南方贸易有限公司 基于钢铁产品的技术服务协同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6504173A (zh) * 2016-12-19 2017-03-15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事故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470443A (zh) * 2018-01-30 2018-08-31 青岛中兴智能交通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事故的责任判定方法和装置
CN110211367A (zh) * 2018-02-28 2019-09-06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交通事故在线处理装置和交通事故在线处理方法
CN108711273A (zh) * 2018-03-30 2018-10-26 榛硕(武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9345822A (zh) * 2018-11-22 2019-02-15 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交通事故快速定责的方法及系统
CN109767372A (zh) * 2018-12-28 2019-05-17 广西大学 利用车辆运行数据进行交通事故快速定责的系统及方法
CN109767372B (zh) * 2018-12-28 2023-04-07 广西大学 利用车辆运行数据进行交通事故快速定责的系统及方法
CN109741602A (zh) * 2019-01-11 2019-05-10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轻微交通事故辅助定责的方法及系统
CN109961056A (zh) * 2019-04-02 2019-07-02 浙江科技学院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方法、系统及设备
WO2020215976A1 (zh) * 2019-04-26 2020-10-29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交通事故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47946A (zh) * 2019-04-30 2019-08-20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5464A (zh) 交通事故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231551A (zh)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车险理赔方法及装置
CN105206059B (zh) 一种交通事故现场证据采集指导系统及其方法
CN207052098U (zh) 一种应用于停车场自主泊车的hmi系统
CN109741602A (zh) 一种轻微交通事故辅助定责的方法及系统
CN108604284B (zh) 事故现场还原方法、装置及运动监控设备
CN109754326A (zh) 一种轻微交通事故辅助快速定损的方法及系统
GB2564245A (en) Tracking hit and run perpetrators using V2X communication
CN202563679U (zh) 实现出租车拼车的系统
CN110366107A (zh) 车辆通信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CN103247171A (zh) 交通违章监控系统
WO2017174601A1 (en) Cooperative awareness arrangement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CN104332066A (zh) 交通警示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3093614A (zh) 基于移动终端处理交通事故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128876A1 (zh) 一种车辆违规加塞的举证方法及其系统
CN106314424A (zh) 基于汽车的超车辅助方法、装置及汽车
CN114512022B (zh) 泊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31162A (zh) 一种高速公路车辆违法行驶监控系统
CN103956049A (zh) 一种基于gprs的车辆监控、对讲及报警系统
JP6302920B2 (ja) 走行路の領域内にあるマークされた危険個所、及び/或いは、工事現場を認識するための方法、並びに、手段
CN206236266U (zh) 一种道路轻微事故快速处理系统
WO2012016923A1 (de)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bereitstellung bergungsrelevanter informationen
WO2018020604A1 (ja) 車載装置、自動車、情報提供システム、車載装置用プログラム及び自動車用プログラム
CN110610139A (zh) 障碍物预警方法、监控设备和监控系统
CN111127675B (zh) 城市道路泊车收费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57 Shenzhen Software Park,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China,, 6 401-402

Applicant after: Yongxing Shenzhe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518057 Shenzhen Software Park,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China,, 6 401-402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Longrise Technology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