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93377A - 粘接带构造体及粘接带收纳体 - Google Patents

粘接带构造体及粘接带收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93377A
CN105793377A CN201480067238.4A CN201480067238A CN105793377A CN 105793377 A CN105793377 A CN 105793377A CN 201480067238 A CN201480067238 A CN 201480067238A CN 105793377 A CN105793377 A CN 105793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splicing tape
adhesion coating
stripping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72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93377B (zh
Inventor
滨崎和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xerial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xeri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xerials Corp filed Critical Dexerial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793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3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93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33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4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 C09J7/403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release fe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1/00Apparatus for splicing we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9Laminated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1Dimensional aspect of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13Size
    • B65H2701/1133Size of webs
    • B65H2701/11332Size of webs strip, tape, narrow we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7Tapes
    • B65H2701/377Adhesive ta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22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olar pane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不对已有的坯布或粘接剂的涂敷机构加以变更来实现粘接带的大幅的长尺寸化的技术。本发明是多个粘接带(2)经由连结带(3)连结的粘接带构造体(1)。在粘接带(2)的端部与连结带(3)的端部之间设有既定的间隔的状态下,粘接带(2)的基底膜(20)的端部和连结带(3)的连结基材(30)的端部借助基材侧粘接部件(41)粘接,并且剥离覆盖膜(22)的端部和剥离膜(32)的端部借助剥离侧粘接部件(42)粘接,使得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和连结带(3)的剥离膜(32)在带长度方向上被一体地剥离。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A)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与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B)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不同。

Description

粘接带构造体及粘接带收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太阳能电池的接头线接合用等的粘接带长尺寸化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用来将各种电子零件等粘接的长尺寸的粘接带。
这样的粘接带形成在宽度较窄且长尺寸的剥离薄片上,在以卷状收卷到卷轴上的形态出货。
并且,在制造现场,从卷轴将粘接带拉出来使用,如果将粘接带使用完,则暂且将生产线停止并针对卷轴更换粘接带。
但是,如果粘接带的长度较短,则需要每当卷轴更换时将生产线停止,使生产效率下降。
所以,近年来,希望进行使能够卷绕到1个卷轴上的粘接带的长度尽可能长的所谓“长尺寸化”。
但是,如果想要使粘接带长尺寸化,则需要采取使涂敷粘接剂的坯布(原反)的长度变长、或使涂敷机构的放卷·收卷部大型化等的对应,此外,必须将粘接带的涂敷厚控制为均匀等,在大幅的长尺寸化方面存在极限。
另外,作为与本发明关联的在先技术文献,例如有以下所示那样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520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这样的以往的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前述技术能够在不对现有的坯布及粘接剂的涂敷机构加以变更的情况下,实现粘接带的大幅的长尺寸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做出的本发明是一种粘接带构造体,是在基底膜上依次设有粘接剂层和剥离覆盖膜的多个粘接带被经由在连结基材上依次设有粘着剂层和剥离膜的连结带连结的粘接带构造体,在前述粘接带的端部与前述连结带的端部之间设有既定的间隔的状态下,前述粘接带的基底膜的端部和前述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的端部借助基材侧粘接部件粘接,并且该剥离覆盖膜的端部和该剥离膜的端部借助剥离侧粘接部件粘接,使得前述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和前述连结带的剥离膜在带长度方向上被一体地剥离,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与前述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不同。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粘接带构造体,是在基底膜上依次设有粘接剂层和剥离覆盖膜的多个粘接带被经由在连结基材上依次设有粘着剂层和剥离膜的连结带连结的粘接带构造体,在前述粘接带的端部与前述连结带的端部之间设有既定的间隔的状态下,前述粘接带的基底膜的端部和前述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的端部借助基材侧粘接部件粘接,并且该剥离覆盖膜的端部和该剥离膜的端部借助剥离侧粘接部件粘接,使得前述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和前述连结带的剥离膜在带长度方向上被一体地剥离,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与前述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不同。
在本发明中,在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与前述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不同的情况下也是有效果的。
在本发明中,在前述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比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薄的情况下也是有效果的。
在本发明中,在前述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相对于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的比率比50/100小的情况下也是有效果的。
在本发明中,在前述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由非透光性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也是有效果的。
另一方面,本发明是一种粘接带收纳体,前述任一种粘接带构造体以横动卷绕卷绕在具有与该粘接带构造体的带宽相比宽度较大的凸缘间隔的卷轴部件上。
本发明的粘接带构造体由于粘接带的基底膜的端部和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的端部借助基材侧粘接部件粘接,并且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的端部和连结带的剥离膜的端部借助剥离侧粘接部件粘接,构成为,使剥离覆盖膜和剥离膜被一体地剥离,所以作为粘接用带的基本的结构及功能与以往相同,能够使用已有的粘贴装置对被粘接体连续地粘贴粘接剂。
结果,根据本发明,能够不对已有的坯布及粘接剂的涂敷机构加以变更而实现粘接带的大幅的长尺寸化。
并且,根据本发明,由于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的种类和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不同,所以当在连结带的端部将剥离膜从粘着剂层剥开时、以及在粘接带的端部将剥离覆盖膜从粘接剂层剥开时,即使是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接触在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上的情况,也能够防止粘着剂彼此的粘接,将剥离膜及剥离覆盖膜顺畅地剥开。
在本发明中,在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与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不同的情况下,例如如果构成为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比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薄,则与将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形成为与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相等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这些粘着层间的粘接力变小,所以当在连结带的端部将剥离膜从粘着剂层剥开时、以及在粘接带的端部将剥离覆盖膜从粘接剂层剥开时,即使是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与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接触的情况,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这些粘着层彼此的粘接,将剥离膜顺畅地剥开。
在此情况下,如果构成为使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相对于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的比率比50/100小,则更可靠地避免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与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粘接,所以能够将剥离膜及剥离覆盖膜更顺畅地剥开。
在本发明中,在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由非透光性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能够用光传感器检测连结基材,由此能够在将连结带的部分跳过的同时对于被粘接体连续地粘贴粘接剂。
另一方面,根据前述粘接带构造体以横动卷绕卷绕在具有与该粘接带构造体的带宽相比宽度较大的凸缘间隔的卷轴上的本发明的粘接带收纳体,由于能够将非常长尺寸的粘接带构造体卷绕并顺畅地拉出,所以在粘接带的粘贴工序中不需要将卷轴频繁地更换,能够使生产效率大幅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a)是有关本发明的粘接带构造体的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图,图1(b)是表示该粘接带构造体的主要部分的侧视结构图。
图2是用来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粘接带构造体将粘接带的粘接剂层向被粘接体热压接的工序的图。
图3(a)、图3(b)是表示从该粘接带构造体将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与连结带的剥离膜剥离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4(a)、图4(b)是用来表示本发明的问题的说明图。
图5(a)~图5(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8(a)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粘接带收纳体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主视图,图8(b)、图8(c)是表示卷绕在卷轴部件的卷芯轴部上的粘接膜的间隔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图1(a)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粘接带构造体的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的侧视图,图1(b)是表示该粘接带构造体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粘接带构造体1是多个粘接带2分别经由连结带3以直线状连结的一连串的长尺寸的结构。
这里,粘接带2分别具有相同的结构,是在基底膜20上依次整面地设有粘接剂层21和剥离覆盖膜22的所谓3层构造。
另一方面,连结带3分别具有相同的结构,是在连结基材30上依次整面地设有粘着剂层31和剥离膜32的所谓3层构造。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连结带3构成为,长度比粘接带2短。另外,各粘接带2的长度、各连结带3的长度既可以分别相同,也可以不同。
粘接带2的基底膜20的端部的上表面(与粘接剂层21相反的一侧的面)和连结带3的连结基材30的端部的上表面(与粘着剂层31相反的一侧的面)分别被基材侧粘接部件41粘接连结。
进而,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的端部的上表面(与粘接剂层21相反的一侧的面)和连结带3的剥离膜32的端部的上表面(与粘着剂层31相反的一侧的面)被剥离侧粘接部件42粘接。
粘接带2的基底膜20例如可以使用由PET构成的。
该基底膜20的厚度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材料强度的确保和不使卷径变大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使用10~100μm的基底膜。
此外,基底膜20的宽度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将各种电子零件可靠地覆盖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使用20~5000μm的基底膜。
另外,基底膜20的上表面例如也可以实施借助硅树脂的剥离处理。
粘接带2的粘接剂层21可以使用在通常的粘接用带的粘接剂中使用的树脂,特别是热硬化性树脂(例如,环氧类树脂、苯氧基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等)。
该粘接剂层21的厚度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将各种电子零件的在高度上有偏差的端子可靠地连接的观点来看,更优选的是设定为10~100μm。
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将粘接剂层21保护,在使用时被剥离。
该剥离覆盖膜22例如可以使用由PET构成的。
在本发明的情况下,剥离覆盖膜22的厚度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材料强度的确保和不使卷径变大的观点来看,更优选的是设定为10~100μm。
如果将以上总结,则优选的粘接带2的厚度是30~300μm。
另一方面,上述粘接带2的长度没有被特别限定,但如果考虑在粘接带构造体1的使用时使跳过的次数变少及粘接带2的涂敷设备的最大涂敷长度,则优选的是使用50~1000m的粘接带2。
另一方面,作为连结带3的连结基材30,可以使用由能够用光传感器检测到的非透光性的材料构成的连结基材。
作为这样的连结基材30,可以使用例如在由PET构成的树脂中分散有例如黑色的填料(填充物)的连结基材。
连结基材30的厚度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通过确保与粘接带2的基底膜20同等的厚度来防止在收卷时产生高度差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使用10~100μm的。
另一方面,连结基材30的宽度没有被特别限定,从进行粘接带构造体1的顺畅的收卷、拉出及行进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设定为与粘接带2的基底膜20的宽度等同。
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是用来将连结带3的剥离膜32顺畅地剥离的。
即,如后述那样,连结带3的剥离膜32是被与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一起剥离的,但如果在连结带3的剥离膜32与连结基材30之间不存在具有粘着性的物质,则在将剥离膜32剥离时其速度暂时地变快,所以有可能在生产线的输送速度中发生偏差。
此外,如果在连结带3的剥离膜32与连结基材30之间不存在具有粘着性的物质,则在制造粘接带构造体1时的分切(スリット)(切断)时发生蜿蜒(蛇行),有可能在带上发生褶皱或带断开。
本发明的粘着剂层31是用来防止这样的不良状况的。
如果考虑该目的,则更优选的是构成为,使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与剥离膜32的剥离力为粘接带2的粘接剂层21与剥离覆盖膜22的剥离力的0.2倍以上2.0倍以下。
这里,所谓“剥离力”,可以依据JISK6854-3,作为拉伸试验机而使用奥林科技公司(オリエンテック社)制TENSILON,通过以剥离速度 300mm/min进行T型剥离试验来测量。
如果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与剥离膜32的剥离力比粘接带2的粘接剂层21与剥离覆盖膜22的剥离力的0.2倍小,则有可能发生因将剥离膜32剥掉时的速度上升造成的生产线的输送速度的偏差、或因分切时的蜿蜒造成的带的褶皱的发生或带的断开。
另一方面,如果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与剥离膜32的剥离力比粘接带2的粘接剂层21与剥离覆盖膜22的剥离力的2.0倍大,则剥离膜32有可能不能从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顺畅地剥离。
只要满足以上那样的条件,则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使用与粘接带2的粘接剂层21组成相同或不同的树脂的哪种都可以。另外,作为与粘接带2的粘接剂层21组成不同的树脂,例如可以举出硅类树脂。
此外,用来满足上述条件的粘着剂层31的厚度可以设定为10~100μm。
另一方面,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本来是不对被粘接体转印而被跳过的部分,所以仅粘着剂层31的部分使用非硬化类的树脂或已硬化的树脂,由此能够使保存稳定性提高。
此外,在粘接带2的粘接剂层21使用例如昂贵的填料等的情况下,通过用比较便宜的材料形成粘着剂层31,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在本发明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粘着剂层31用光透过性的材料构成。
即,如上述那样,通过将连结带3的连结基材30用非透光性的材料构成,能够用光传感器检测连结带3的连结基材30,但在光传感器位于粘着剂层31侧的情况下,有光被粘着剂层31遮挡而不能检测到连结基材30的情况。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将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用光透过性的材料构成,能够经由粘着剂层31用光传感器检测出连结基材30。
在本发明的情况下,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经由粘着剂层31用光传感器可靠地检测连结基材30的观点来看,更优选的是关于粘着剂层31构成为,使可视光线的透过率(光透过率)为70%以上。
连结带3的剥离膜32保护粘着剂层31,在使用时被剥离。
该剥离膜32例如可以使用由PET构成的剥离膜。
在本发明的情况下,剥离膜32的厚度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通过确保与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相等的厚度来防止在收卷时产生高度差的观点来看,更优选的是设定为10~100μm。
如果将以上总结,则优选的连结带3的厚度是30~300μm,优选的是使用具有与粘接带2同等厚度的连结带3。
另一方面,上述连结带3的长度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能够进行借助光传感器的传感并且尽可能不降低线的输送速度的观点来看,更优选的是设定为5~100cm。
基材侧粘接部件41借助设在基底43上的粘接剂45将粘接带2的基底膜20的端部与连结带3的连结基材30的端部牢固地粘接。
另一方面,剥离侧粘接部件42借助设在基底44上的粘着层46将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的端部与连结带3的剥离膜32的端部牢固地粘接。
另外,在本发明的情况下,粘接带2的端部和连结带3的端部如后述那样设有稍许的间隙。
并且,本发明的粘接带构造体1是将两个以上的上述粘接带2用上述连结带3分别连结而得到的。
图2是用来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粘接带构造体将粘接带的粘接剂层向被粘接体热压接的工序的图,图3(a)、图3(b)是表示从该粘接带构造体将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和连结带的剥离膜剥离的状态的说明图。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收卷在卷轴部件10上的粘接带构造体1的卷1A将粘接带构造体1拉出,经由拉出辊11进行方向转换,用剥离辊12将上述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与连结带3的剥离膜32剥离。
这里,借助剥离辊12的动作将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从粘接剂层21剥开,但由于剥离覆盖膜22借助剥离侧粘接部件42与连结带3的剥离膜32粘接,所以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和连结带3的剥离膜32被一体地剥开(参照图3(a)、图3(b))。
然后,用辊13~15将粘接带构造体1输送,在热压接头16与被粘接体17之间配置粘接带构造体1的要热压接的部分,在该位置使热压接头16动作,将粘接带2的粘接剂层21向被粘接体17转印。
此时,用光传感器5检测连结带3的非透光性的连结基材30的有无,在检测到连结基材30的情况下,控制粘接带构造体1的输送,以使连结带3不位于热压接头16与被粘接体17之间、即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不被转印到被粘接体17上。
在本发明中,如上述那样,通过将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用光透过性的材料构成,不仅是光传感器5位于连结带3的连结基材30侧的情况,即使是光传感器5位于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侧的情况,也能够经由粘着剂层31用光传感器5检测连结基材30。
并且,在这样的热压接工序的结束后,用引导辊18将粘接带构造体1进行方向转换来输送,由收卷装置19将粘接带构造体1收卷。
在此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不被转印到被粘接体17上,所以当用收卷装置19将粘接带构造体1收卷时,残留在粘接带构造体1上的粘着剂层31当向引导辊18粘接时有可能转粘。
在本发明中,为了防止这样的不良状况,优选的是进行调整以使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对于引导辊18的粘附力(tack force)为200gf/5mmφ以下。
在此情况下,作为引导辊18也可以使用硅树脂制的辊、或将引导辊18的表面用硅树脂或聚四氟乙烯树脂等剥离性的树脂加工的辊。
图4(a)、图4(b)是用来表示本发明的问题的说明图。
如上述那样,在本发明中,在粘接带2的端部与连结带3的端部之间设有稍许的间隙(参照图4(a))。
其理由是因为,如果在将粘接带2的端部与连结带3的端部重叠的状态下用剥离侧粘接部件42粘接连结,则难以将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和连结带3的剥离膜32顺畅地一体剥离,此外考虑到制造粘接带构造体1时的余量。
这样,由于在粘接带2的端部与连结带3的端部之间设有稍许的间隙,所以当在连结带3的端部将剥离膜32从粘着剂层31剥开时,以及当在粘接带2的端部将剥离覆盖膜22从粘接剂层21剥开时,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与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接触,粘着层45、46彼此粘接,结果有不能将剥离膜32剥开的情况(参照图4(b))。
所以,在本发明中,如以下这样解决该问题。
图5(a)~图5(c)、图6及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在图5(a)~图5(c)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使用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A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例如硅类树脂)与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B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不同的结构(例如丙烯类树脂)。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优选的粘接带2的厚度是30~300μm,优选的连结带3的厚度是30~300μm。
此外,在将这些粘接带2和连结带3使用基材侧粘接部件41及剥离侧粘接部件42连结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如果将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与连结带3的剥离膜32顺畅地一体剥离、以及考虑制造粘接带构造体1时的余量,则粘接带2的端部与连结带3的端部之间的间隙W更优选的是设定为10~1000μm。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5(a)所示,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A的厚度和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B的厚度为同等。
在这样的条件下,作为基材侧粘接部件41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确保需要的粘接力的观点来看,更优选的是使用粘着层45A的厚度为40μm以上的结构。
另一方面,作为剥离侧粘接部件42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确保需要的粘接力的观点来看,更优选的是使用粘着层46B的厚度为40μm以上的结构。
此外,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长度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具有将粘接带2及连结带3可靠地连接的粘接力、并且使贴合时的作业性尽可能变容易的观点来看,更优选的是设定为1~10cm。
另一方面,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长度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具有将粘接带2及连结带3可靠地连接的粘接力、并且使贴合时的作业性尽可能变容易的观点,更优选的是设定为1~10cm。
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由于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A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与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B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不同,所以例如当在连结带3的端部将剥离膜32从粘着剂层31剥开时,即使是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B接触在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A上的情况,也能够防止粘着层45A、46B彼此的粘接,将剥离膜32顺畅地剥开(参照图5(b)、图5(c))。
此外同样,当在粘接带2的端部将剥离覆盖膜22从粘接剂层21剥开时,即使是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B接触在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A上的情况,也能够防止粘着层45A、46B彼此的粘接,将剥离覆盖膜22顺畅地剥开。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上述图5(a)~图5(c)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A的厚度与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B的厚度不同。
在此情况下,构成为,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B的厚度比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A的厚度薄。
在本发明的情况下,虽然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当将连结带3的剥离膜32从粘着剂层31剥开时以及当将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从粘接剂层21剥开时、更可靠地避免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B与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A粘接的观点来看,更优选的是进行设定,以使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B的厚度相对于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A的厚度的比率比50/100小。
具体而言,在上述尺寸关系中,也考虑需要的粘接力,优选的是将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B的厚度设定为5~20μm。
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构成为,使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B的厚度比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A的厚度薄,与将粘着层46B的厚度形成为与粘着层45A的厚度相等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粘着层45A与粘着层46B之间的粘接力变小,所以例如当在连结带3的端部将剥离膜32从粘着剂层31剥开时,即使是粘着层45A与粘着层46B接触的情况,也能够可靠地防止粘着层45A、46B彼此的粘接,将剥离膜32更顺畅地剥开。
此外,因为同样的理由,当在粘接带2的端部将剥离覆盖膜22从粘接剂层21剥开时,即使是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B接触在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A上的情况,也能够将剥离覆盖膜22顺畅地剥开。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与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的基底树脂的种类相同,进而,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的厚度比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的厚度薄。
在此情况下,作为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及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的粘着剂,可以适当地使用含有丙烯类的基底树脂的粘着剂。
此外,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尺寸关系中,作为基材侧粘接部件41没有被特别限定,从确保需要的粘接力的观点来看,更优选的是使用粘着层45的厚度为40μm以上的结构。
另一方面,关于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的厚度没有被特别限定,从当将连结带3的剥离膜32从粘着剂层31剥开时以及将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从粘接剂层21剥开时、更可靠地避免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与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粘接的观点来看,更优选的是进行设定以使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的厚度相对于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的厚度的比率比50/100小。
具体而言,在上述尺寸关系中,也考虑需要的粘接力,优选的是将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的厚度设定为5~20μm。
根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构成为,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的厚度比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的厚度薄,与将粘着层46的厚度形成为与粘着层45的厚度相等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粘着层45与粘着层46之间的粘接力变小,所以当在连结带3的端部将剥离膜32从粘着剂层31剥开时、以及在粘接带2的端部将剥离覆盖膜22从粘接剂层21剥开时,即使是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接触在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上的情况,也能够防止粘着层45、46彼此的粘接,将剥离膜32及剥离覆盖膜22顺畅地剥开。
图8(a)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粘接带收纳体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主视图,图8(b)、图8(c)是表示卷绕在卷轴部件的卷芯轴部上的粘接膜的间隔的说明图。
本实施方式的粘接带收纳体50是在具有与粘接带构造体1的带宽相比宽度较大的间隔的凸缘51、52的卷轴部件53的卷芯轴部54上以横动卷绕(トラバース巻き)卷绕着粘接带构造体1的结构。
这里,所谓横动卷绕,是指在卷轴部件53的卷芯轴部54上将长尺寸的粘接带构造体1以既定的间距(间隔)以螺旋状卷绕为多层。
这里,在卷轴部件53的卷芯轴部54上卷绕粘接带构造体1,以使相邻的粘接带构造体1的间隔成为既定的间隔p(参照图8(b)),进而,在这些粘接带构造体1上重叠卷绕粘接带构造体1,以使相邻的粘接带构造体1的间隔成为既定的值p(参照图8(c))。
在此情况下,相邻的粘接带构造体1的间隔p优选的是设定为不会由在带宽度方向上露出的粘接剂使相邻的粘接带构造体1彼此粘接、并且在将粘接带构造体1收卷时不发生散卷(巻き崩れ)的值。
根据以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的粘接带收纳体50,由于能够将非常长尺寸的粘接带构造体1卷绕并顺畅地拉出,所以在粘接用带的粘贴工序中,不需要将卷轴频繁地更换,能够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
例如,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使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B的厚度比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A的厚度薄,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使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A的厚度比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B的厚度薄。
但是,从防止由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B的粘着剂与粘接带2的粘接剂层21及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接触而引起在将连结带3的剥离膜32及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剥开时发生粘连(ブロッキング)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如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那样构成为,使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粘着层46B的厚度比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粘着层45A的厚度薄。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及比较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根据以下的条件,制作出作为粘接带构造体的构成要素的粘接带和连结带。
〔粘接带的制作〕
作为粘接带,使用在由宽度1.5mm的PET构成、厚度50μm的基底膜上形成厚度20μm的粘接剂层、进而在粘接剂层上设有由厚度25μm的PET构成的剥离覆盖膜的结构。
这里,粘接剂的组成是,含有苯氧基树脂(新日铁化学公司制YP-50)30重量部、液态环氧树脂(三菱化学公司制JER828)20重量部、橡胶成分(NCX公司(ナガセケムテック社)制SG80H)10重量部、硬化剂(旭化成公司制诺瓦克(ノバキュア)3941HP)40重量部、硅烷耦合剂(迈图高性能材料公司(モメンティブ・パフォーマンス・マテリアルズ社)制A-187)1重量部。
在将该粘接剂组成物用溶剂甲苯溶解后,涂敷到基底膜上,在60℃的气体环境温度下加热10分钟来使溶剂挥发,形成粘接剂层。
〔连结带的制作〕
作为连结带,使用在由宽度1.5mm的黑色PET构成、厚度50μm的基底膜上形成厚度20μm的粘着剂层、进而在粘着剂层上设有由厚度25μm的PET构成的膜的结构。
这里,粘着剂的组成是,含有硅类树脂(东丽·道康宁公司(東レ・ダウコーニング社)制SD4584PSA)100重量部、硬化剂(东丽·道康宁公司制BY24-741)0.7重量部、硅烷耦合剂(迈图高性能材料公司制A-187)1重量部、白金触媒(东丽·道康宁公司制NC-25)0.6重量部。
将该组成物用棒材涂漆机涂敷到连结基材上,在温度70℃下加热5分钟后,再在150℃下加热4分钟来使其硬化,形成厚度20μm的粘着剂层。
<实施例1>
使用上述粘接带及连结带,制作出图5(a)所示的结构的粘接带构造体的试样。
在此情况下,作为基材侧粘接部件,使用在厚度25μm的PET基材上形成有由厚度40μm的硅树脂构成的粘着层的长度5cm的硅类粘接带(迪睿合公司(デクセリアルズ社)制T4082S)。
另一方面,作为剥离侧粘接部件,使用在厚度38μm的PET基材上形成有由厚度40μm的丙烯树脂(综研化学公司(綜研化学社)制SK达因(ダイン)1717)构成的粘着层的长度5cm的硅类粘接带。
并且,使用上述基材侧粘接部件及剥离侧粘接部件,将两个长度50m的上述粘接带用长度30cm的上述连结带粘接,制作出粘接带构造体的试样。
<实施例2>
除了使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为10μm以外,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制作出粘接带构造体的试样。它是图6所示的结构。
<实施例3>
除了使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为20μm以外,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制作出粘接带构造体的试样。它是图6所示的结构。
<比较例1>
作为剥离侧粘接部件,使用在厚度25μm的PET基材上形成有由厚度40μm的硅树脂构成的粘着层的长度5cm的硅类粘接带(迪睿合公司制T4082S),除此以外,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制作出粘接带构造体的试样。
<比较例2>
除了使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为10μm、使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为10μm以外,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制作出粘接带构造体的试样。
<<评价方法>>
将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粘接带构造体的试样向由聚苯乙烯构成的、外径为φ130mm、内径为φ50mm的卷轴部件上。
将这些粘接带构造体的卷轴部件装接到图2所示的装置上,将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与连结带的剥离膜剥离,以目视确认剥离覆盖膜及剥离膜的剥离性。
在此情况下,带的进给速度为200mm/sec,带的进给间距为200mm。
[表1]
表1. 实施例及比较例的评价结果
树脂A:使用硅类树脂的粘着带
树脂B:使用丙烯类树脂的粘着带
◎:能够无问题地使用
○:在拉出时有稍许的挂住(能够使用的水平)
×*1:粘着剂面彼此粘接,剥离覆盖膜不被剥离
×*2: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接部分被剥掉而断开。
<<评价结果>>
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与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不同、并且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相对于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的比率是10/40的实施例2的粘接带构造体能够将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及连结带的剥离膜没有问题地剥离。
另一方面,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与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不同、并且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相对于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的比率是40/40的实施例1、以及该比率是20/40的实施例3的粘接带构造体,虽然在拉出时有稍许的挂住,但是是能够使用的水平。
相对于此,在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与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相同、并且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相对于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的比率是40/40的比较例1的粘接带构造体中,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与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粘接剂面彼此粘接,剥离覆盖膜不能剥离。
此外,在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与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不同、并且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相对于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的比率是10/10的比较例2的粘接带构造体中,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接力不足,发生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接部件剥离而膜断开的现象。
根据以上的结果,能够实证本发明的效果。
附图标记说明
1 粘接带构造体;2 粘接带;3 连结带;20 基底膜;21 粘接剂层;22 剥离覆盖膜;30 连结基材;31 粘着剂层;32 剥离膜;41 基材侧粘接部件;45、45A 粘着层;42 剥离侧粘接部件;46、46B 粘着层;50 粘接带收纳体。

Claims (8)

1.一种粘接带构造体,在基底膜上依次设有粘接剂层和剥离覆盖膜的多个粘接带被经由在连结基材上依次设有粘着剂层和剥离膜的连结带连结,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粘接带的端部与前述连结带的端部之间设有既定的间隔的状态下,前述粘接带的基底膜的端部和前述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的端部借助基材侧粘接部件粘接,并且该剥离覆盖膜的端部和该剥离膜的端部借助剥离侧粘接部件粘接,使得前述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和前述连结带的剥离膜在带长度方向上被一体地剥离,
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与前述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不同。
2.一种粘接带构造体,在基底膜上依次设有粘接剂层和剥离覆盖膜的多个粘接带被经由在连结基材上依次设有粘着剂层和剥离膜的连结带连结,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粘接带的端部与前述连结带的端部之间设有既定的间隔的状态下,前述粘接带的基底膜的端部和前述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的端部借助基材侧粘接部件粘接,并且该剥离覆盖膜的端部和该剥离膜的端部借助剥离侧粘接部件粘接,使得前述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和前述连结带的剥离膜在带长度方向上被一体地剥离,
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与前述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带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与前述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不同。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粘接带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前述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比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接带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前述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相对于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的比率比50/100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带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前述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由非透光性的材料构成。
7.一种粘接带收纳体,其特征在于,
具有以下这样的粘接带构造体:
在基底膜上依次设有粘接剂层和剥离覆盖膜的多个粘接带被经由在连结基材上依次设有粘着剂层和剥离膜的连结带连结;
在前述粘接带的端部与前述连结带的端部之间设有既定的间隔的状态下,前述粘接带的基底膜的端部和前述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的端部借助基材侧粘接部件粘接,并且该剥离覆盖膜的端部和该剥离膜的端部借助剥离侧粘接部件粘接,使得前述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和前述连结带的剥离膜在带长度方向上被一体地剥离;
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与前述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基底树脂的种类不同;
前述粘接带构造体以横动卷绕卷绕在具有与该粘接带构造体的带宽相比宽度较大的凸缘间隔的卷轴部件上。
8.一种粘接带收纳体,其特征在于,
具有以下这样的粘接带构造体:
在基底膜上依次设有粘接剂层和剥离覆盖膜的多个粘接带被经由在连结基材上依次设有粘着剂层和剥离膜的连结带连结;
在前述粘接带的端部与前述连结带的端部之间设有既定的间隔的状态下,前述粘接带的基底膜的端部和前述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的端部借助基材侧粘接部件粘接,并且该剥离覆盖膜的端部和该剥离膜的端部借助剥离侧粘接部件粘接,使得前述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和前述连结带的剥离膜在带长度方向上被一体地剥离;
前述基材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与前述剥离侧粘接部件的粘着层的厚度不同;
前述粘接带构造体以横动卷绕卷绕在具有与该粘接带构造体的带宽相比宽度较大的凸缘间隔的卷轴部件上。
CN201480067238.4A 2013-12-10 2014-12-09 粘接带构造体及粘接带收纳体 Active CN1057933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55258 2013-12-10
JP2013255258A JP6322405B2 (ja) 2013-12-10 2013-12-10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及び接着テープ収容体
PCT/JP2014/082581 WO2015087883A1 (ja) 2013-12-10 2014-12-09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及び接着テープ収容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3377A true CN105793377A (zh) 2016-07-20
CN105793377B CN105793377B (zh) 2018-12-14

Family

ID=53371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7238.4A Active CN105793377B (zh) 2013-12-10 2014-12-09 粘接带构造体及粘接带收纳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322405B2 (zh)
KR (1) KR102286222B1 (zh)
CN (1) CN105793377B (zh)
TW (1) TW201533203A (zh)
WO (1) WO201508788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8456A (zh) * 2018-04-10 2019-10-22 湾流航空航天公司 用于分配粘合元件的装置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18339B1 (en) * 2016-02-16 2020-07-1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Encased adhesive tap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olar cell module
JP6696826B2 (ja) * 2016-05-20 2020-05-20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
JP6783552B2 (ja) * 2016-05-20 2020-11-11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
WO2020179464A1 (ja) * 2019-03-04 2020-09-10 Dic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および接着体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25686A1 (en) * 2001-12-31 2003-07-03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Usable splice for a stabilized absorbent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plice
CN101649166A (zh) * 2002-07-30 2010-02-17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粘接材料带的制造方法
CN105658752A (zh) * 2013-10-31 2016-06-08 迪睿合株式会社 粘接带构造体及粘接带收纳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16109A (en) * 1969-06-18 1971-10-26 Fitchburg Coated Products Inc Splice for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tock
JPH0520524Y2 (zh) * 1987-10-28 1993-05-27
JPH085579B2 (ja) * 1988-07-26 1996-01-24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ウエブの接合方法
JP4239585B2 (ja) * 2002-12-24 2009-03-18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接着剤テープの接続方法及び接着剤テープ接続体
JP2005060488A (ja) * 2003-08-11 2005-03-10 Nitto Denko Corp 加熱剥離型粘着シート継ぎ目用熱接着性シート、および加熱剥離型粘着シートの繋ぎ合わせ方法
JP2008297027A (ja) * 2007-05-29 2008-12-11 Fujifilm Corp 感光性ウエブの接合構造及びその接合テープ部材
JP4434281B2 (ja) * 2008-01-11 2010-03-17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接着剤テープの接続方法及び接着剤テープ接続体
JP5410204B2 (ja) 2009-08-31 2014-02-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貼付け方法および粘着テープ貼付け装置
KR20210010660A (ko) * 2012-08-03 2021-01-27 데쿠세리아루즈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릴 부재 및 필름 수용체 및 필름 수용체의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25686A1 (en) * 2001-12-31 2003-07-03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Usable splice for a stabilized absorbent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plice
CN101649166A (zh) * 2002-07-30 2010-02-17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粘接材料带的制造方法
CN105658752A (zh) * 2013-10-31 2016-06-08 迪睿合株式会社 粘接带构造体及粘接带收纳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8456A (zh) * 2018-04-10 2019-10-22 湾流航空航天公司 用于分配粘合元件的装置和方法
CN110358456B (zh) * 2018-04-10 2022-03-04 湾流航空航天公司 用于分配粘合元件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22405B2 (ja) 2018-05-09
KR102286222B1 (ko) 2021-08-06
WO2015087883A1 (ja) 2015-06-18
KR20160095112A (ko) 2016-08-10
CN105793377B (zh) 2018-12-14
TW201533203A (zh) 2015-09-01
JP2015113382A (ja) 2015-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8752B (zh) 粘接带构造体及粘接带收纳体
CN105793377A (zh) 粘接带构造体及粘接带收纳体
US20130196163A1 (en) Composite glass laminate and web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5765021A (zh) 粘接带构造体及粘接带容纳体
WO2018096858A1 (ja) 両面シリコーン粘着シート及び両面シリコーン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4403589A (zh) 粘接材料卷轴
JP4840350B2 (ja) 印字テープ及びテープカセット
CN108350324B (zh) 膜卷装体和膜卷装体的制造方法
US10934459B2 (en) Adhesive tape structure
JP6696826B2 (ja)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
JP6696828B2 (ja)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
JP2015134705A (ja) フィルム状連結体及びガラスロール
JP2007231236A (ja) 接着テープ及びリール巻き接着テープ
JP6936300B2 (ja) 積層フィルム、フィルム巻装体、フィルム巻装体の製造方法、及び接続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KR102534610B1 (ko) 접착 테이프, 접착 테이프 권회 릴, 및 접착 테이프의 제조 방법
JP6689135B2 (ja)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
JP2017206659A (ja)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
JP2017206663A (ja)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
JP2011068782A (ja) 機能フィルムの粘着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