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58752A - 粘接带构造体及粘接带收纳体 - Google Patents

粘接带构造体及粘接带收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58752A
CN105658752A CN201480059731.1A CN201480059731A CN105658752A CN 105658752 A CN105658752 A CN 105658752A CN 201480059731 A CN201480059731 A CN 201480059731A CN 105658752 A CN105658752 A CN 1056587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ding band
aforementioned
tectosome
stripping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97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58752B (zh
Inventor
滨崎和典
花渕太郎
中原幸
中原幸一
长谷川刚
渡边伸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xerial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xeri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xerials Corp filed Critical Dexerial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658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87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587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87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4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 C09J7/403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release fe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9Laminated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9/00Changing the web roll
    • B65H19/10Changing the web roll in unwinding mechanisms or in connection with unwinding operations
    • B65H19/18Attaching, e.g. pasting, the replacement web to the expiring web
    • B65H19/1842Attaching, e.g. pasting, the replacement web to the expiring web standing splicing, i.e. the expiring web being stationary during splicing contact
    • B65H19/1852Attaching, e.g. pasting, the replacement web to the expiring web standing splicing, i.e. the expiring web being stationary during splicing contact taking place at a distance from the replacement ro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1Winding, unwinding
    • B65H2301/412Roll
    • B65H2301/4127Roll with interleaf layer, e.g. l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6Splicing
    • B65H2301/462Form of splice
    • B65H2301/4622Abutting article or web portions, i.e. edge to edge
    • B65H2301/46222Abutting article or web portions, i.e. edge to edge involving double butt splice, i.e. adhesive tape applied on both sides of the article or web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9Specific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942Web supporting regularly spaced non-adhesiv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87Photovoltaic element manufacture, e.g. solar pane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22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olar pane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0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the adhesive being pressure-sensitive, i.e. tacky at temperatures inferior to 30°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前述技术能够在不对现有的卷筒纸及粘接剂的涂敷机构加以变更的情况下,实现粘接带的大幅的长尺寸化。本发明是一种粘接带构造体(1),在基底膜(20)上依次设有粘接剂层(21)和剥离覆盖膜(22)的多个粘接带(2)经由在连结基材(30)上依次设有粘着剂层(31)和剥离膜(32)的连结带(3)连结。前述粘接带构造体(1)构成为,粘接带(2)的基底膜(20)的端部与连结带(3)的连结基材(30)的端部被基材侧粘接部件(41)粘接,并且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的端部与连结带(3)的剥离膜(32)的端部被剥离侧粘接部件(42)粘接,剥离覆盖膜(22)和剥离膜(32)被一体地剥离。

Description

粘接带构造体及粘接带收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太阳能电池的接头线接合用等的粘接带长尺寸化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用来将各种电子零件等粘接的长尺寸的粘接带。
这样的粘接带形成在宽度较窄且长尺寸的剥离薄片上,在以卷状收卷到卷轴上的形态出货。
并且,在制造现场,从卷轴将粘接带拉出来使用,如果将粘接带使用完,则暂且将生产线停止并针对卷轴更换粘接带。
但是,如果粘接带的长度较短,则需要每当卷轴更换时将生产线停止,使生产效率下降。
所以,近年来,希望进行使能够卷绕到1个卷轴上的粘接带的长度尽可能长的所谓“长尺寸化”。
但是,如果想要使粘接带长尺寸化,则需要采取使涂敷粘接剂的卷筒纸(原反)的长度变长、或使涂敷机构的放卷·收卷部大型化等的对应,此外,必须将粘接带的涂敷厚控制为均匀等,在大幅的长尺寸化方面存在极限。
另外,作为与本发明关联的在先技术文献,例如有以下所示那样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520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这样的以往的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前述技术能够在不对现有的卷筒纸及粘接剂的涂敷机构加以变更的情况下,实现粘接带的大幅的长尺寸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做出的本发明是一种粘接带构造体,在基底膜上依次设有粘接剂层和剥离覆盖膜的多个粘接带经由在连结基材上依次设有粘着剂层和剥离膜的连结带连结,其特征在于,前述粘接带构造体构成为,前述粘接带的基底膜的端部与前述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的端部被基材侧粘接部件粘接,并且前述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的端部与前述连结带的剥离膜的端部被剥离侧粘接部件粘接,前述剥离覆盖膜和前述剥离膜被一体地剥离。
在本发明中,在前述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由非透光性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也是有效的。
在本发明中,在前述连结带的粘着剂层由与前述粘接带的粘接剂层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也是有效的。
在本发明中,在前述连结带的粘着剂层的可视光线的透过率是70%以上的情况下也是有效的。
在本发明中,在前述连结带的粘着剂层与剥离膜的剥离力是前述粘接带的粘接剂层与剥离覆盖膜的剥离力的2倍以下的情况下也是有效的。
在本发明中,在将该粘接带构造体经由引导辊输送的情况下、该连结带的粘着剂层相对于该引导辊的粘附力是200gf/5mmφ以下的情况下也是有效的。
另一方面,本发明是一种粘接带收纳体,上述某一种粘接带构造体以横动卷绕卷绕在具有与该粘接带构造体的带宽相比宽度较大的凸缘间隔的卷轴部件上。
本发明的粘接带构造体由于构成为,粘接带的基底膜的端部与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的端部被基材侧粘接部件粘接,并且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的端部与连结带的剥离膜的端部被剥离侧粘接部件粘接,剥离覆盖膜和剥离膜被一体地剥离,所以作为粘接用带的基本的结构及功能与以往相同,能够使用现有的粘贴装置对被粘接体连续地粘附粘接剂。
结果,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不对现有的卷筒纸及粘接剂的涂敷机构加以变更的情况下,实现粘接带的大幅的长尺寸化。
在本发明中,在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由非透光性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能够用光传感器检测连结基材,由此能够一边将连结带的部分跳过一边对被粘接体连续地粘附粘接剂。
在本发明中,在连结带的粘着剂层由与粘接带的粘接剂层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通过例如仅在粘着剂层的部分使用非硬化系的树脂或已硬化的树脂,能够使保存稳定性提高。
此外,在粘接带的粘接剂层使用例如昂贵的填料等的情况下,通过用比较便宜的材料形成粘着剂层,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在本发明中,在连结带的粘着剂层的可视光线的透过率是70%以上的情况下,即使是光传感器位于连结带的粘着剂层侧的情况,也能够经由粘着剂层用光传感器检测连结基材。
在本发明中,在连结带的粘着剂层与剥离膜的剥离力是粘接带的粘接剂层与剥离覆盖膜的剥离力的2.0倍以下的情况下,能够以与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的剥离速度相等的速度从粘着剂层将剥离膜顺畅地剥离。
在本发明中,在将粘接带构造体经由引导辊输送的情况下,在连结带的粘着剂层对于引导辊的粘附力是200gf/5mmφ以下的情况下,当连结基材的粘着剂层接触在引导辊上时粘着剂不转粘到引导辊上,能够使粘接带构造体顺畅地行进。
另一方面,根据上述粘接带构造体以横动卷绕卷绕在具有与该粘接带构造体的带宽相比宽度较大的凸缘间隔的卷轴上的本发明的粘接带收纳体,由于能够将非常长尺寸的粘接带构造体卷绕并顺畅地拉出,所以在粘接带的粘贴工序中,不需要频繁地更换卷轴,能够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a)是有关本发明的粘接带构造体的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图,图1(b)是表示该粘接带构造体的主要部分的侧视结构图,图1(c)是将该粘接带构造体的连结部分放大表示的侧视结构图。
图2是用来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粘接带构造体将粘接带的粘接剂层向被粘接体热压接的工序的图。
图3(a)、图3(b)是表示从该粘接带构造体将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与连结带的剥离膜剥离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4(a)、图4(b)是表示由光传感器检测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残留在粘接带构造体上的粘着剂层与引导辊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6(a)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膜收纳体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主视图,图6(b)、图6(c)是表示卷绕在卷轴部件的卷芯轴部上的粘接膜的间隔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图1(a)是有关本发明的粘接带构造体的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图,图1(b)是表示该粘接带构造体的主要部分的侧视结构图,图1(c)是将该粘接带构造体的连结部分放大表示的侧视结构图。
本实施方式的粘接带构造体1是多个粘接带2分别经由连结带3连结的一连串的长尺寸的结构。
这里,粘接带2分别具有相同的结构,是在基底膜20上依次整面地设有粘接剂层21和剥离覆盖膜22的所谓3层构造。
另一方面,连结带3分别具有相同的结构,是在连结基材30上依次整面地设有粘着剂层31和剥离膜32的所谓3层构造。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连结带3构成为,长度比粘接带2短。另外,各粘接带2的长度、各连结带3的长度既可以分别相同,也可以不同。
粘接带2的基底膜20的端部的上表面(与粘接剂层21相反侧的面)和连结带3的连结基材30的端部的上表面(与粘着剂层31相反侧的面)分别被基材侧粘接部件41粘接连结。
进而,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的端部的上表面(与粘接剂层21相反侧的面)和连结带3的剥离膜32的端部的上表面(与粘着剂层31相反侧的面)被剥离侧粘接部件42粘接。
粘接带2的基底膜20例如可以使用由PET构成的。
该基底膜20的厚度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材料强度的确保和不使卷径变大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使用10~100μm的基底膜。
此外,基底膜20的宽度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将各种电子零件可靠地覆盖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使用20~2000μm的基底膜。
另外,基底膜20的上表面例如也可以实施借助硅树脂的剥离处理。
粘接带2的粘接剂层21可以使用在通常的粘接用带的粘接剂中使用的树脂、特别是热硬化性树脂(例如,环氧类树脂、苯氧基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等)。
该粘接剂层21的厚度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将各种电子零件的在高度上有偏差的端子可靠地连接的观点来看,更优选的是设定为10~100μm。
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将粘接剂层21保护,在使用时被剥离。
该剥离覆盖膜22例如可以使用由PET构成的。
在本发明的情况下,剥离覆盖膜22的厚度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材料强度的确保和不使卷径变大的观点来看,更优选的是设定为10~100μm。
并且,上述粘接带2的长度没有被特别限定,但如果考虑在粘接带构造体1的使用时使跳过(スキップ)的次数变少及粘接带2的涂敷设备的最大涂敷长度,则优选的是使用50~1000m的粘接带。
另一方面,作为连结带3的连结基材30,可以使用由能够用光传感器检测到的非透光性的材料构成的连结基材。
作为这样的连结基材30,可以使用例如在由PET构成的树脂中分散有例如黑色的填料(填充物)的连结基材。
连结基材30的厚度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通过确保与粘接带2的基底膜20同等的厚度来防止在收卷时产生高度差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使用10~100μm的。
另一方面,连结基材30的宽度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粘接带构造体1的顺畅的收卷、拉出及行进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设定为与粘接带2的基底膜20的宽度相等。
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是用来将连结带3的剥离膜32顺畅地剥离的。
即,如后述那样,连结带3的剥离膜32是被与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一起剥离的,但如果在连结带3的剥离膜32与连结基材30之间不存在具有粘着性的物质,则在将剥离膜32剥离时其速度暂时性变快,所以有可能在生产线的输送速度上发生偏差。
此外,如果在连结带3的剥离膜32与连结基材30之间不存在具有粘着性的物质,则在制造粘接带构造体1时的分切(スリット)(切断)时发生蜿蜒(蛇行),有可能在带上发生褶皱或带断开。
本发明的粘着剂层31是用来防止这样的不良状况的。
如果考虑该目的,则更优选的是构成为,使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与剥离膜32的剥离力为粘接带2的粘接剂层21与剥离覆盖膜22的剥离力的0.2倍以上2.0倍以下。
如果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与剥离膜32的剥离力比粘接带2的粘接剂层21与剥离覆盖膜22的剥离力的0.2倍小,则有可能发生因将剥离膜32剥掉时的速度上升造成的生产线的输送速度的偏差、或因分切时的蜿蜒造成的带的褶皱的发生或带的断开。
另一方面,如果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与剥离膜32的剥离力比粘接带2的粘接剂层21与剥离覆盖膜22的剥离力的2.0倍大,则有可能剥离膜32不能被从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顺畅地剥掉。
只要满足以上那样的条件,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使用与粘接带2的粘接剂层21组成相同或不同的树脂的哪种都可以。另外,作为与粘接带2的粘接剂层21组成不同的树脂,例如可以举出硅类树脂。
此外,用来满足上述条件的粘着剂层31的厚度优选的是设定为10~100μm。
另一方面,由于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本来是不对被粘接体转印而被跳过的部分,所以仅粘着剂层31的部分使用非硬化类的树脂或已硬化的树脂,由此能够使保存稳定性提高。
此外,在粘接带2的粘接剂层21使用例如昂贵的填料等的情况下,通过用比较便宜的材料形成粘着剂层31,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在本发明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粘着剂层31用光透过性的材料构成。
即,如上述那样,通过将连结带3的连结基材30用非透光性的材料构成,能够用光传感器检测连结带3的连结基材30,但在光传感器位于粘着剂层31侧的情况下,有光被粘着剂层31遮挡而不能检测到连结基材30的情况。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将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用光透过性的材料构成,能够经由粘着剂层31由光传感器检测连结基材30。
在本发明的情况下,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经由粘着剂层31由光传感器可靠地检测连结基材30的观点来看,关于粘着剂层31优选的是构成为,使可视光线的透过率(光透过率)为70%以上。
连结带3的剥离膜32保护粘着剂层31,在使用时被剥离。
该剥离膜32例如可以使用由PET构成的剥离膜。
在本发明的情况下,剥离膜32的厚度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通过确保与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相等的厚度来防止在收卷时产生高度差的观点来看,更优选的是设定为10~100μm。
并且,上述连结带3的长度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能够进行借助光传感器的传感并且尽可能不降低生产线的输送速度的观点来看,更优选的是设定为5~100cm。
基材侧粘接部件41借助设在基底43上的粘接剂45将粘接带2的基底膜20的端部与连结带3的连结基材30的端部牢固地粘接。
作为该粘接剂45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由丙烯类的树脂构成的材料。
另外,在对粘接带2的基底膜20的上表面及连结带3的连结基材30的上表面实施了剥离处理的情况下,作为粘接剂45的材料,也可以使用硅树脂类材料。
并且,上述基材侧粘接部件41的长度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具有将粘接带2与连结带3可靠地连接的粘接力并且尽可能使贴合时的作业性变容易的观点来看,更优选的是设定为1~10cm。
另一方面,剥离侧粘接部件42借助设在基底44上的粘接剂46将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的端部与连结带3的剥离膜32的端部牢固地粘接。
作为该粘接剂46的材料,可以使用例如由丙烯类的树脂构成的材料。
另外,在对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的上表面及连结带3的剥离膜32的上表面实施了剥离处理的情况下,作为粘接剂46的材料,可以使用硅树脂类材料。
并且,上述剥离侧粘接部件42的长度没有被特别限定,但从具有将粘接带2与连结带3可靠地连接的粘接力并且尽可能使贴合时的作业性变容易的观点来看,更优选的是设定为1~10cm。
另外,在本发明的情况下,例如如图1(c)所示,粘接带2的端部和连结带3的端部设有稍许间隙。
其理由是,将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和连结带3的剥离膜32顺畅地一体地剥离,以及考虑到制造粘接带构造体1时的余量。
如果考虑这样的观点,则粘接带2的端部与连结带3的端部的间隙更优选的是设定为500~1000μm。
并且,本发明的粘接带构造体1是将两个以上的上述粘接带2用上述连结带3分别连结而得到的。
图2是用来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粘接带构造体将粘接带的粘接剂层向被粘接体热压接的工序的图,图3(a)、图3(b)是表示从该粘接带构造体将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与连结带的剥离膜剥离的状态的说明图,图4(a)、图4(b)是表示用光传感器检测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残留在粘接带构造体上的粘着剂层与引导辊的关系的说明图。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收卷在卷轴部件10上的粘接带构造体1的卷1A将粘接带构造体1拉出,经由拉出辊11进行方向转换,由剥离辊12将上述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与连结带3的剥离膜32剥离。
这里,借助剥离辊12的动作,如图3(a)所示,将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从粘接剂层21剥掉,但由于剥离覆盖膜22借助剥离侧粘接部件42与连结带3的剥离膜32粘接,所以如图3(b)所示,粘接带2的剥离覆盖膜22和连结带3的剥离膜32被一体地剥掉。
然后,用图2所示的辊13~15将粘接带构造体1输送,将粘接带构造体1的应热压接部分配置到热压接头16与被粘接体17之间,在该位置使热压接头16动作,将粘接带2的粘接剂层21向被粘接体17转印。
此时,用光传感器5检测连结带3的非透光性的连结基材30的有无,在检测到连结基材30的情况下,控制粘接带构造体1的输送,以使连结带3不位于热压接头16与被粘接体17之间、即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不被转印到被粘接体17上。
在本发明中,如上述那样,通过将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用光透过性的材料构成,不仅是光传感器5位于连结带3的连结基材30侧的情况(参照图4(a)),即使是光传感器5位于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侧的情况,也能够经由粘着剂层31用光传感器5检测连结基材30(参照图4(b))。
并且,在这样的热压接工序的结束后,用图2所示的引导辊18将粘接带构造体1进行方向转换来输送,由收卷装置19将粘接带构造体1收卷。
顺便说一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没有被转印到被粘接体17上,所以当用收卷装置19将粘接带构造体1收卷时,残留于粘接带构造体1上的粘着剂层31有可能在向引导辊18粘接时转粘(参照图5)。
在本发明中,为了防止这样的不良状况,优选的是进行调整以使连结带3的粘着剂层31对于引导辊18的粘附力(tack force)为200gf/5mmφ以下。
在此情况下,作为引导辊18也可以使用硅树脂制的辊、或将引导辊18的表面用硅树脂或聚四氟乙烯树脂等剥离性的树脂加工的辊。
图6(a)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膜收纳体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主视图,图6(b)、图6(c)是表示卷绕在卷轴部件的卷芯轴部上的粘接膜的间隔的说明图。
本实施方式的膜收纳体50是在具有与粘接带构造体1的带宽相比宽度较大的间隔的凸缘51、52的卷轴部件53的卷芯轴部54上以横动卷绕(トラバース巻き)卷绕着粘接带构造体1的结构。
这里,所谓横动卷绕,是指在卷轴部件53的卷芯轴部54上将长尺寸的粘接带构造体1以既定的间距(间隔)以螺旋状卷绕为多层。
这里,在卷轴部件53的卷芯轴部54上卷绕粘接带构造体1,以使相邻的粘接带构造体1的间隔成为既定的值p(参照图6(b)),进而,在这些粘接带构造体1上重叠卷绕粘接带构造体1,以使相邻的粘接带构造体1的间隔成为既定的值p(参照图6(c))。
在此情况下,相邻的粘接带构造体1的间隔p优选的是设定为不会由在带宽度方向上露出的粘接剂使相邻的粘接带构造体1彼此粘接、并且在将粘接带构造体1收卷时不发生散卷(巻き崩れ)的值。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及比较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由以下的条件,制作出作为粘接带构造体的构成要素的连结带的实施例及比较例。
<实施例1>
在厚度50μm的由黑色的PET构成的连结基材上依次形成粘着剂层及剥离膜,制作出连结带。
粘着剂层是由以下的树脂A构成的。
即,树脂A的组成含有硅类树脂(东丽·道康宁公司(東レ・ダウコーニング社)制SD4584PSA)100重量部、硬化剂(东丽·道康宁公司制BY24-741)0.7重量部、硅烷耦合剂(迈图高性能材料公司(モメンティブ・パフォーマンス・マテリアルズ社)制A-187)1重量部、铂催化剂(东丽·道康宁公司制NC-25)0.6重量部。
将该组成物用棒材涂漆机涂敷到连结基材上,在温度70℃下加热5分钟后,再在150℃下加热4分钟来使其硬化,形成厚度20μm的粘着剂层。
此外,作为剥离膜,使用厚度25μm的由PET构成的剥离膜。
<实施例2>
作为粘着剂层的材料,除了使用由以下的树脂B构成的材料以外,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制作出连结带。
这里,树脂B的组成含有苯氧基树脂(新日铁化学公司制YP-50)30重量部、液状环氧树脂(三菱化学公司制JER828)20重量部、橡胶成分(NCX公司(ナガセケムテック社)制SG80H)10重量部、硬化剂(旭化成公司制诺瓦克(ノバキュア)3941HP)40重量部、硅烷耦合剂(迈图高性能材料公司制A-187)1重量部。
<实施例3>
除了对上述树脂A添加熔融氧化硅填料(电化公司(デンカ社)制FB-5D)5重量%以外,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制作出连结带。
<实施例4>
除了对上述树脂A添加上述熔融氧化硅填料10重量%以外,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制作出连结带。
<比较例1>
不在连结带上设置粘着剂层及剥离膜,仅使用厚度50μm的与实施例1相同的连结基材。
<<评价方法>>
(1)粘着剂层的粘附力
分别制作与实施例1~实施例4对应的、宽度1.5mm、长度100m的粘接带构造体的试样。
在此情况下,将两个长度50m的粘接带用长度30cm的连结带连结。
将这些粘接带构造体的试样安装到粘附试验器(力世科公司(RHESCA社)制)上,进行依据JISZ3284的粘附试验。
在此情况下,检测部的探头为φ5mm,使该探头以速度30mm/min下降来接触在粘着剂层上,测量以200gf/5mmφ的力加压1秒钟并使其上升时的粘附力。将其结果表示在表1中。
(2)线行进性
分别制作与实施例1~实施例4对应的、宽度1.5mm、长度100m的粘接带构造体的试样。
在此情况下,将两个长度50m的粘接带用长度30cm的连结带连结。
将这些粘接带构造体的试样分别卷绕到由聚苯乙烯构成的、外径φ200mm、内径φ50mm的卷轴部件上。
将这些粘接带构造体的卷轴部件安装到图2所示的装置中,将剥离膜剥离,通过目视确认残留在连结基材上的粘着剂层与由聚四氟乙烯构成的引导辊接触时的粘着剂层的转粘、以及对行进性的影响。将其结果表示在表1中。
在此情况下,与粘着剂层接触的引导辊的部分为1处。
此外,带的进给速度为200mm/sec,带的进给间距为200mm。
(3)连结带的剥离膜的剥离力与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的剥离力的关系
分别制作与实施例1~实施例4对应的、宽度50mm、长度200mm的连结带的试样。
此外,作为粘接带,制作在基底膜上依次形成了粘接剂层及剥离覆盖膜的结构。
在此情况下,基底膜由厚度50μm的PET构成,粘接剂层由厚度20μm的上述树脂B构成,剥离覆盖膜使用厚度25μm的由PET构成的剥离覆盖膜,制作出宽度50mm、长度200mm的粘接带的试样。
并且,将实施例1~实施例4的连结带的试样安装到剥离力测量器(奥林科技公司(オリエンテック社)制TENSILON)中,借助依据JISK6854的方法,分别测量出剥离膜对于粘着剂层的剥离力。
此外,将粘接带的试样安装到相同的剥离力测量器上,用上述方法测量剥离覆盖膜相对于粘接剂层的剥离力。
并且,分别计算出连结带的剥离膜的剥离力(Y)相对于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的剥离力(X)的比(Y/X)。将其结果表示在表1中。
(4)连结带的剥离膜的剥离性
制作与实施例1~实施例4对应的、宽度1.5mm、长度100m的粘接带构造体的试样。
在此情况下,将两个具有与上述(3)的粘接带相同的层叠构造的宽度1.5mm、长度50m的粘接带用长度30cm的连结带连结。
将这些粘接带构造体的试样分别卷绕到由聚苯乙烯构成、外径为φ200mm、内径为φ50mm的卷轴部件上。
并且,将各粘接带构造体的卷轴部件安装到图2所示的装置上,将剥离膜剥离,以目视确认剥离膜的剥离性。将其结果表示在表1中。
在此情况下,带的进给速度为200mm/sec,带的进给间距为200mm。
(5)连结带的粘着剂层的光透过率
制作与实施例1~实施例4对应的、宽度1.5mm、长度200m的粘接带构造体的试样。
在此情况下,将4个长度50m的粘接带用长度30cm的连结带连结。
将这些粘接带构造体的试样安装到分光测色计(柯尼卡美能达公司(KONIKAMINOLTA社)制CM-3600d)上,分别测量波长600nm下的光透过率。将其结果表示在表1中。
(6)分切性
制作与实施例1~实施例4、比较例1对应的、宽度300mm、长度100m的粘接带构造体的试样。
在此情况下,将两个长度50m的粘接带用长度30cm的连结带连结。
接着,在平台上以1.5mm间隔设置有切割刃的分切装置中,以50mm/sec的速度将粘接带构造体的试样移动,进行分切。此时,以目视确认行进性。
另外,分切性对试样刚制作后的试样、和在温度40℃下老化处理72小时后的试样进行。
(7)光传感器识别性
制作与实施例1~实施例4对应的、宽度1.5mm、长度100m的粘接带构造体的试样。
在此情况下,将两个长度50m的粘接带用长度30cm的连结带连结。
将这些粘接带构造体的试样分别卷绕到由聚苯乙烯构成、外径为φ200mm、内径为φ50mm的卷轴部件上。
并且,将各粘接带构造体的卷轴部件安装到图2所示的装置上并使其行进,将剥离膜剥离,确认光传感器是否经由粘接剂层识别出连结基材。将其结果表示在表1中。
在此情况下,带的进给速度为200mm/sec,带的进给间距为200mm。
此外,作为光传感器,使用数字纤维传感器(欧姆龙公司(OMRON社)制E3X-DA11-S),将阈值设定为1750。
[表1]
表1.实施例及比较例的评价结果
分切评价 ○:无问题
    △:在分切时发生伴随着剥离膜的一部分剥离的蜿蜒(可使用水平)
     ×:在分切时发生断开
线行进性 ○:顺畅的行进性 △:在引导辊接触部有一些粘连
覆盖膜剥离状态 ○:良好(与制品侧相同,被顺畅地剥离)
        △:比制品侧的剥离速度稍慢地被剥离
传感器识别性 ○:识别良好 △:1次/100次以下不能识别。
<<评价结果>>
<粘着剂层的粘附力与线行进性的关系>
根据表1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4中的、粘着剂层的粘附力为200gf/5mmφ以下的实施例3及实施例4在连结基材的粘着剂层接触在引导辊上时粘着剂不转粘到引导辊上,得到了顺畅的行进性。
相对于此,关于粘着剂层的粘附力超过200gf/5mmφ的实施例1及实施例2,当连结基材的粘着剂层接触在引导辊上时粘着剂转粘到引导辊上,在该接触部分发生稍许的粘连(ひっかかり)。
<剥离膜的剥离力比与剥离膜的剥离状态的关系>
连结带的剥离膜的剥离力(Y)相对于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的剥离力(X)的比(Y/X)为2.0以下的实施例3及实施例4中,剥离膜从粘着剂层顺畅地剥离,此外关于剥离速度也与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的剥离速度相等。
相对于此,关于连结带的剥离膜的剥离力(Y)相对于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的剥离力(X)的比(Y/X)比2.0大的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与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相比稍慢地剥离。
<粘着剂层的光透过率与光传感器识别性的关系>
关于粘着剂层的光透过率和光传感器识别性,光透过率是70%以上的实施例1~实施例3被光传感器可靠地识别。
另一方面,关于粘着剂层的光透过率为58%的实施例4,很少(100次中1次以下)不被光传感器识别到。
<分切性>
实施例1~实施例4中的作为粘着剂层的材料而使用由树脂A构成的材料的实施例1、3、4关于在试样刚制作后及老化后的每一种都能够没有问题地进行分切。
另一方面,作为粘着剂层的材料而使用由树脂B构成的材料的实施例2关于老化后的材料也在分切时发生伴随着剥离膜的一部分剥离的蜿蜒,但是是可使用的水平。
相对于此,在连结基材上没有设置粘着剂层及剥离膜的比较例1关于试样刚制作后及老化后的每一种都在分切时发生断开。
根据以上的结果,能够实证本发明的效果。
附图标记说明
1 粘接带构造体;2 粘接带;3 连结带;5 光传感器;20 基底膜;21 粘接剂层;22 剥离覆盖膜;30 连结基材;31 粘着剂层;32 剥离膜;41 基材侧粘接部件;42 剥离侧粘接部件。

Claims (7)

1.一种粘接带构造体,在基底膜上依次设有粘接剂层和剥离覆盖膜的多个粘接带经由在连结基材上依次设有粘着剂层和剥离膜的连结带连结,其特征在于,
前述粘接带构造体构成为,
前述粘接带的基底膜的端部与前述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的端部被基材侧粘接部件粘接,
并且前述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的端部与前述连结带的剥离膜的端部被剥离侧粘接部件粘接,
前述剥离覆盖膜和前述剥离膜被一体地剥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带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前述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由非透光性的材料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带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前述连结带的粘着剂层由与前述粘接带的粘接剂层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带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前述连结带的粘着剂层的可视光线的透过率是70%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带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前述连结带的粘着剂层与剥离膜的剥离力是前述粘接带的粘接剂层与剥离覆盖膜的剥离力的2倍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带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在将该粘接带构造体经由引导辊输送的情况下,该连结带的粘着剂层相对于该引导辊的粘附力是200gf/5mmφ以下。
7.一种粘接带收纳体,其特征在于,
具有粘接带构造体,在基底膜上依次设有粘接剂层和剥离覆盖膜的多个粘接带经由在连结基材上依次设有粘着剂层和剥离膜的连结带连结,前述粘接带构造体构成为,前述粘接带的基底膜的端部与前述连结带的连结基材的端部被基材侧粘接部件粘接,并且前述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的端部与前述连结带的剥离膜的端部被剥离侧粘接部件粘接,前述剥离覆盖膜和前述剥离膜被一体地剥离,前述粘接带构造体以横动卷绕卷绕在具有与该粘接带构造体的带宽相比宽度较大的凸缘间隔的卷轴部件上。
CN201480059731.1A 2013-10-31 2014-10-30 粘接带构造体及粘接带收纳体 Active CN1056587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27564 2013-10-31
JP2013227564A JP6333539B2 (ja) 2013-10-31 2013-10-31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及び接着テープ収容体
PCT/JP2014/078956 WO2015064709A1 (ja) 2013-10-31 2014-10-30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及び接着テープ収容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8752A true CN105658752A (zh) 2016-06-08
CN105658752B CN105658752B (zh) 2018-05-29

Family

ID=53004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9731.1A Active CN105658752B (zh) 2013-10-31 2014-10-30 粘接带构造体及粘接带收纳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333539B2 (zh)
KR (1) KR102285601B1 (zh)
CN (1) CN105658752B (zh)
TW (1) TWI646164B (zh)
WO (1) WO201506470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3377A (zh) * 2013-12-10 2016-07-20 迪睿合株式会社 粘接带构造体及粘接带收纳体
CN113613853A (zh) * 2019-03-31 2021-11-05 迪睿合株式会社 切缝装置、切缝方法和层叠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18339B1 (en) 2016-02-16 2020-07-1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Encased adhesive tap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olar cell module
JP6689135B2 (ja) * 2016-05-20 2020-04-28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
JP6696826B2 (ja) * 2016-05-20 2020-05-20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
JP6668164B2 (ja) * 2016-05-20 2020-03-18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
JP6696827B2 (ja) * 2016-05-20 2020-05-20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
JP6783552B2 (ja) * 2016-05-20 2020-11-11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
JP6696828B2 (ja) * 2016-05-20 2020-05-20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
JP7164390B2 (ja) * 2018-10-19 2022-11-01 株式会社ヒラノテクシード 貼り付け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09085A (ja) * 1995-02-01 1996-08-13 Lintec Corp カバーテープ
US20030125686A1 (en) * 2001-12-31 2003-07-03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Usable splice for a stabilized absorbent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plice
CN101649166A (zh) * 2002-07-30 2010-02-17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粘接材料带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0524Y2 (zh) * 1987-10-28 1993-05-27
JPH085579B2 (ja) * 1988-07-26 1996-01-24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ウエブの接合方法
US20020182955A1 (en) * 2001-03-29 2002-12-05 Weglewski James T. Structural bonding tapes and articles containing the same
JP2004123375A (ja) * 2002-10-04 2004-04-22 Yashima Netsugaku Co Ltd テーパーボビン用巻取方法
JP4434281B2 (ja) * 2008-01-11 2010-03-17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接着剤テープの接続方法及び接着剤テープ接続体
JP5410204B2 (ja) 2009-08-31 2014-02-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貼付け方法および粘着テープ貼付け装置
KR20210010660A (ko) * 2012-08-03 2021-01-27 데쿠세리아루즈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릴 부재 및 필름 수용체 및 필름 수용체의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09085A (ja) * 1995-02-01 1996-08-13 Lintec Corp カバーテープ
US20030125686A1 (en) * 2001-12-31 2003-07-03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Usable splice for a stabilized absorbent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plice
CN101649166A (zh) * 2002-07-30 2010-02-17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粘接材料带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3377A (zh) * 2013-12-10 2016-07-20 迪睿合株式会社 粘接带构造体及粘接带收纳体
CN105793377B (zh) * 2013-12-10 2018-12-14 迪睿合株式会社 粘接带构造体及粘接带收纳体
CN113613853A (zh) * 2019-03-31 2021-11-05 迪睿合株式会社 切缝装置、切缝方法和层叠带
CN113613853B (zh) * 2019-03-31 2024-04-09 迪睿合株式会社 切缝装置、切缝方法和层叠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33539B2 (ja) 2018-05-30
WO2015064709A1 (ja) 2015-05-07
CN105658752B (zh) 2018-05-29
KR102285601B1 (ko) 2021-08-05
TW201527481A (zh) 2015-07-16
JP2015086325A (ja) 2015-05-07
TWI646164B (zh) 2019-01-01
KR20160078966A (ko) 2016-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8752A (zh) 粘接带构造体及粘接带收纳体
JP6278545B2 (ja) エッジウエブ部を有するガラス基板
CN101665195B (zh) 一种粘接剂带以及粘结剂带的引出方法
CN105793377B (zh) 粘接带构造体及粘接带收纳体
CN105765021A (zh) 粘接带构造体及粘接带容纳体
US10934459B2 (en) Adhesive tape structure
JP6696827B2 (ja)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
JP2013022904A (ja) 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SE525645C2 (sv) Förfarande för tillverkning av en elektrisk flatbandsledning
KR102534610B1 (ko) 접착 테이프, 접착 테이프 권회 릴, 및 접착 테이프의 제조 방법
JP6696826B2 (ja)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
JP2017206664A (ja)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